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建设厅等29个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的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6]45号 【发布日期】2006-03-07 【生效日期】2006-03-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建设厅等29个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
(闽政办[2006]45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将省建设厅等29个部门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445项(其中:行政许可项目24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199项)予以公布,请各部门认真组织实施。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正确有效地履行管理职责,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加快建立和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今后,凡未列入保留目录的,不得再进行审批;对因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调整而增加的行政审批项目,各部门要及时报送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小组确认。依法需要由省级有关部门初审的项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执行。
省建设厅等29个部门行政审批项目
(一)行政许可项目246项
1.建设工程勘察单位资质核准(省建设厅)
2.建设工程设计单位资质核准(省建设厅)
3.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核准(省建设厅)
4.建筑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核准(省建设厅)
5.建筑业企业资质核准(省建设厅)
6.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认定(省建设厅)
7.国家和省审批的大中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审批(省建设厅)
8.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省建设厅)9.城市房屋拆迁单位资格核准(省建设厅)
10.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核准(省建设厅)
11.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省建设厅)
12.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省建设厅)
13.建筑师执业资格注册(省建设厅)
14.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核准(省建设厅)
15.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任职资格审批(省建设厅)
16.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省建设厅)
17.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选址审批(省建设厅)
18.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省建设厅)
19.房产测绘单位资格初审(省建设厅)
20.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省建设厅)
21.物业管理企业资质核准(省建设厅)
22.印刷宗教内容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和宗教用品的审批(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23.省级宗教团体筹备、成立、变更、注销前审查(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24.设立宗教院校审批(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25.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审批(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26.举行大型宗教活动审批(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27.宗教活动场所外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审核(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28.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范围内设立商业、服务业网点的审批(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29.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范围内举办陈列、展览的审批(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30.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范围内拍摄电影、电视片的审批(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31.在华外国人集体进行临时宗教活动地点审批(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32.外国人携带用于宗教文化学术交流的宗教用品入境审批(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33.邀请以其他身份入境的外国宗教教职人员讲经、讲道审批(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34.临时用地审批(省国土资源厅)
35.建设项目用地审核(省国土资源厅)
36.国有土地租赁审批(省国土资源厅)
37.国有企业处置划拨土地使用权确认(省国土资源厅)
38.矿产资源勘查审批(省国土资源厅)
39.矿产资源开采审批(省国土资源厅)
40.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审批(省国土资源厅)
41.采矿权出租审批(省国土资源厅)
42.地质勘查单位资质认定(省国土资源厅)
43.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省国土资源厅)
4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审批(省国土资源厅)
45.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审批(省国土资源厅)
46.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审批(省国土资源厅)
47.母婴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资质许可(省卫生厅)
48.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许可证核发(省卫生厅)
49.防护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省卫生厅)50.血站设置审批及执业验证(省卫生厅)
51.医师资格及执业注册许可(省卫生厅)
5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批(省卫生厅)
5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省卫生厅)
54.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认证(省卫生厅)
55.职业病诊断机构资质认证(省卫生厅)
56.医疗机构配置制剂审核(省卫生厅)
57.传染病菌(毒)种使用单位审批(省卫生厅)
58.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省卫生厅)
59.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省卫生厅)
60.国产特殊化妆品审核(省卫生厅)
61.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核发(省卫生厅)
62.单采血浆站设置及执业许可审批(省卫生厅)
63.医疗机构开展戒毒脱瘾治疗审批(省卫生厅)
64.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核发(省卫生厅)
65.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核发(省卫生厅)
66.放射工作卫生许可(省卫生厅)
67.消毒产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除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省卫生厅)
68.医疗机构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审批(省卫生厅)
69.供水单位卫生许可(省卫生厅)
70.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卫生许可(省卫生厅)
71.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组织配型实验室和移植医院审批(省卫生厅)
72.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生产许可(省信息产业厅)
73.军工电子科研生产许可(省信息产业厅)
74.设置卫星地球站审批(省信息产业厅)
75.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核准(省信息产业厅)
76.无线电频率审批(省信息产业厅)
77.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核准(省信息产业厅)
78.无线电台(站)设置审批(省信息产业厅)
79.研制或试验无线电发射设备审核(省信息产业厅)
80.制式无线电台(站)强制备案(省信息产业厅)
81.无线电台(站)呼号编配审批(省信息产业厅)
82.无线电发射设备使用检测(省信息产业厅)
83.外商投资企业自动进口许可证核发(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84.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审批(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实施)
85.外国、港澳台地区企业承包经营中外合营企业、受托经营管理合营企业审查(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86.加工贸易许可(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87.外商投资企业联网监管加工贸易业务审批(含变更及进口料件转内销)(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88.外商投资项目立项前配额、许可证审批(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89.合营企业订立的技术转让协议(合同)审核(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90.外资企业的财产或权益对外抵押审核(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91.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内进口投资及自用设备审批(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92.设立对台小额贸易公司(含从事与金马澎贸易公司)审批(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93.省内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省民政厅)
94.省级社会团体成立、变更、注销登记(省民政厅)
95.省内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成立、变更、注销登记(省民政厅)
96.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省民政厅)
97.利用外资建设殡葬设施的审核(省民政厅)
98.建设公墓(不含为村民设置公益性墓地)的审批(省民政厅)
99.境内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审批(省民政厅)
100.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省民政厅)
101.与境外合资、合作举办社会福利机构审批(省民政厅)
102.集体合同备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03.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04.特殊工时制度审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05.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设立的审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06.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设立审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07.技工学校设立审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08.职业介绍机构资格认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09.设立中外合资(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审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10.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11.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112.开办劳动力交流洽谈会许可(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13.劳动仲裁员资格考核认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14.人才中介服务许可(省人事厅)
115.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省人事厅)
116.介绍外国文教专家来华工作的境外组织资格认可(省人事厅)
117.举办人才交流会许可(省人事厅)
118.个人独资企业及分支机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19.合伙企业及分支机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20.外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21.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22.企业名称核准(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2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24.企业法人或分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25.经营单位营业、变更主要事项、注销登记(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26.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或者办事机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27.企业集团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28.广告经营资格审批(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29.外国(地区)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核准(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30.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31.烟草广告审批(省工商行政管理局)132.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登记(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33.商品展销会登记(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34.外商投资广告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审批(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35.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审批(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36.户外广告登记(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37.实验室计量认证、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格审批(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38.计量标准器具核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39.建立社会公正计量行(站)审批(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40.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签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41.计量器具检定(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42.计量检定员资格核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43.承担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任务的授权审批(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44.计量器具型式审批(样机试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45.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质核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46.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维修单位资格许可(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47.气瓶充装单位许可(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48.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49.价格评估人员执业资格认定(省物价局)
150.价格评估机构资质认定(省物价局)
151.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资质认定(省物价局会同省建设厅等有关部门实施)
152.设立图书出版单位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53.图书出版单位变更名称、主办单位或其主管机关、业务范围,合并或者分立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54.设立音像出版单位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55.音像出版单位变更名称、主办单位或者主管机关、业务范围,或者合并、分立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56.设立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57.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变更名称、主办单位或其主管机关、业务范围,合并或者分立,新增或者改变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名称、刊期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58.设立互联网出版机构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59.互联网出版机构变更名称、主办者、业务范围,合并或者分立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60.报纸创办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61.期刊创办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62.报纸变更名称、业务范围、主办单位或者主管机关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63.期刊变更名称、业务范围、主办单位或者主管机关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64.报纸变更刊期、开本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65.图书、音像、电子、互联网以及期刊出版单位年度出版计划及重大选题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66.期刊变更刊期、开本、页码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67.设立音像复制单位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68.音像复制单位变更业务范围,兼并或者合并、分立审核(省新闻出版局)169.音像制作单位变更名称、业务范围,或者合并、分立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70.设立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企业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71.设立独立从事音像制作业务的单位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72.音像复制单位接受委托复制境外音像制品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73.音像制品非卖品复制委托书核发(省新闻出版局)
174.印刷企业印刷境外印刷品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75.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核发(省新闻出版局)
176.设立印刷企业(包括内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印刷企业和外商独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77.印刷企业变更名称、业务范围、地址或兼并、合并、分立等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78.进口出版物备案(省新闻出版局)
179.设立出版物批发企业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80.期刊出版增刊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81.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接受境外委托制作电子出版物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82.非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委托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复制计算机软件、电子媒体非卖品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83.设立报刊记者站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84.增加、进口、变更、延期可录光盘生产设备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85.设立可录光盘生产企业的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86.加工贸易项下光盘进出口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87.被关闭光盘厂生产线和被查缴非法光盘生产线处理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88.出版物发行单位变更名称、业务范围、地址或兼并、合并、分立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89.设立省内出版物连锁经营企业审批(省新闻出版局)
190.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综合经营许可证核发(省环境保护局)
191.利用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省环境保护局)
192.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省环境保护局)
19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省环境保护局)
194.限制进口类废物进口审核(省环境保护局)
195.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省环境保护局)
196.固体废物跨省转移审批(省环境保护局)
197.排污许可证核发(省环境保护局)
198.放射源安全许可证核发(省环境保护局)
199.进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审批(省环境保护局)
200.外国人进入自然保护区审批(省环境保护局)
201.对出卖、转让、赠送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的审批(省档案局)
202.对携带、运输、邮寄档案出境的审批(省档案局)
203.对向国内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赠送、交换、出卖国家所有档案的复制件的审批(省档案局)
20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开展档案服务的范围的核定(省档案局)
205.从事测绘业务的单位等级资质许可(省测绘局)
206.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审批(省测绘局)207.拆迁永久性测量标志或者使永久性测量标志失去效能的许可(省测绘局)
208.从事测绘业务的工程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核准(省测绘局)
209.测绘作业证核发(省测绘局)
210.对外提供未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的许可(省测绘局)
211.编制本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性地图的审核(省测绘局)
212.国家基础测绘成果资料提供、使用审批(省测绘局)
213.进行以测绘为目的的航空摄影与遥感项目的许可(省测绘局)
214.开发盐资源、开办制盐企业审核(省盐务局)
215.盐场保护区的划定审核(省盐务局)
216.食盐中添加营养强化剂审批(省盐务局)
217.在碘盐中添加营养强化剂审批(省盐务局)
218.碘盐加工企业设立审核(省盐务局)
219.食盐(含碘盐)批发企业设立审批(省盐务局)
220.盐产品运输审批(省盐务局)
221.食盐批发企业销售食盐范围审定(省盐务局)
222.制盐企业停、转产审批(省盐务局)
223.征用盐田审批(省盐务局)
224.除两碱外其它单位生产用盐审批(省盐务局)
225.举办攀登山峰活动审批(省体育局)
226.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及设立站点审批(省体育局)
227.开办武术学校审批(省体育局)
228.开办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审批(省体育局)
229.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核(省体育局)
230.体育类社会团体登记审核(省体育局)
231.导游人员资格证书核发(省旅游局)
232.国内旅行社设立审批(省旅游局)
233.领队人员资格核准(省旅游局)
234.临时导游证核准(省旅游局)
235.各设区市台资企业协会成立、换届、庆典等重要活动审批(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236.停泊点台湾居民申请延长居留期限审批(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237.涉外调查项目审批(省统计局)
238.涉外调查机构资格认定(省统计局)
239.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认定(省统计局)
240.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执业证书的核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41.计划生育统计调查审批(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42.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省粮食局)
243.陈化粮购买资格许可(省粮食局)
244.陈化粮销售许可(省粮食局)
245.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审批(省国家安全厅)
246.中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核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福建省分会)
(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199项
1.省财政厅开设预算外资金帐户的审批(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城市总体规划中县城人口、用地规模审批(省建设厅)
3.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审批(省建设厅)
4.宗教团体负责人审批(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5.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接受国(境)外捐款审批(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6.出版、印刷、出口、发行《圣经》审批(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7.矿产资源储量核销(省国土资源厅)
8.地质资料汇交(省国土资源厅)
9.省属单位和中央在闽直属单位土地登记(省国土资源厅)
10.矿产资源登记(省国土资源厅)
11.建设用地土地置换审核(省国土资源厅)
12.农业结构调整使用基本农田审批(省国土资源厅)
13.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核发(省卫生厅)
14.医用特殊用品出入境证明(省卫生厅)
15.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结果确认(省卫生厅)
16.全省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认定医师资格审批(省卫生厅)
17.中专卫校专业设置认定(省卫生厅)
18.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审定(省卫生厅)
19.软件企业认定(省信息产业厅)
20.软件产品登记(省信息产业厅)
21.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资质认定(省信息产业厅)
22.计算机系统集成高级项目经理资质认定(省信息产业厅)
23.信息产业科研(民品)项目申报审查(省信息产业厅)
24.信息产业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省信息产业厅)
25.福建省信息产业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审核(省信息产业厅)
26.福建省信息产业名牌产品评定(省信息产业厅)
27.工程技术(电子)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结果确认(省信息产业厅)
28.产生无线电波辐射的工程设施选址定点协调(省信息产业厅)29.无线电管制批准(省信息产业厅)
30.“三高”地点产权单位备案(省信息产业厅)
31.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备案(省信息产业厅)
32.维修无线电发射设备备案(省信息产业厅)
33.外商投资产品出口企业及技术先进企业确认(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34.设立开发区审核(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实施)
35.机电产品出口技改贴息项目审核(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36.机电产品出口研发项目审核(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37.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适用便捷通关核定(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38.接受捐助工作审核(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39.外商投资企业提前解除免税进口设备监管审批(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40.对台小额贸易点审定(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41.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更新设备、技术及配备件证明核发(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42.加工贸易进口不作价设备审批(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43.省直经贸团组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44.机电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展览)项目补助资金审批(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45.派驻港澳中资企业人员审核(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46.涉外收养登记(省民政厅)
47.退役士兵特殊对象安置工作审批(省民政厅)
48.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变更的审核/乡、民族乡、镇行政区域界线变更的审核(省民政厅)
49.残疾军人集中供养审批(省民政厅)
50.横跨行政区域界线的生产、建设用地备案(省民政厅)
51.移动或者增设界桩的备案(省民政厅)
52.确定新的指示行政区域界线走向标志物的备案(省民政厅)
53.省行政区域地名和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的命名和更名审批(省民政厅)
54.革命烈士审批(省民政厅)
55.退役军人残疾认定、评定(省民政厅)
56.涉外(含港、澳、台、华侨)婚姻登记(省民政厅)
57.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审核(省民政厅)
58.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省民政厅)
59.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审批(省民政厅)
60.社会福利基金资助项目审批(省民政厅)
61.民政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及民政福利工业企业生产增值税应税货物退税审批(省民政厅)
62.建立天主教区登记(省民政厅)
63.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性质认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64.社会保险(医疗、工伤、生育)缴费基数核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65.劳动监察员资格认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66.对以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主辅分离富余职工为主的企业的认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67.省级基本医疗保险乙类药品目录调整审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68.技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结果确认(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69.困难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审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70.因病,非因工伤、企业破产、特殊工种等企业职工提前退休以及中央属行业统筹企业职工正常退休审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71.破产企业无法清偿的社会保险费欠费核销审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72.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审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73.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审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74.参照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实施范围审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75.工伤保险费率审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76.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审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77.省级医疗保险职工个人自付比例统筹基金支付最高封顶和起付线确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78.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的使用审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79.门诊特殊病种治疗项目审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80.省级政府机关非领导职务数额审批(省人事厅)
81.公务员录用审批(省人事厅)
82.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审批(省人事厅)
83.聘任公务员审批(省人事厅)
84.国家公务员录用计划暨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增人计划审批(省人事厅)
85.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基金审批(省人事厅)
86.非教育系统国家公费(公派)出国留学进修审核(省人事厅)
87.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省人事厅)
88.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费及有特殊贡献的退休干部增发退休费和有重大贡献的正高级专家提高退休费审批(省人事厅)
89.省直财政核拨、拨补经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指标审批(省人事厅)
90.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组建审批(省人事厅)
91.选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选审核(省人事厅)
92.引进境外技术、管理人才重点项目计划和专项经费审核(省人事厅)
93.大中专院校部分特殊专业及特殊需要的应届毕业生就业计划审批(省人事厅)
94.省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结果核准(省人事厅)
95.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站点申报审核(省人事厅)
96.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招收审批(省人事厅)
97.省外人才引进及留学回国人员身份认定(省人事厅)
98.省级公务员培训基地认定(省人事厅)
99.出国(境)培训项目审批(省人事厅)
100.省政府系统全省性表彰奖励计划审批(省人事厅)
10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结果确认(省人事厅)
102.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或评审资格审查(省人事厅)
103.政府定价药品(《医保目录》中非处方药、民族药)零售价格审定(省物价局)
104.医疗单位制剂零售价格审定(省物价局)
105.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批发和零售价格审定(省物价局)
106.临床使用血价格审定(省物价局)
107.地方铁路客货运输价格及杂项作业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08.车辆通行费审定(省物价局)
109.铁路自备车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10.道路交通事故清障服务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11.道路运输场站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12.全省公路客运分类车型指导价格审定(省物价局)
113.铁路、民航运输延伸服务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14.铁路专用线共用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15.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服务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16.有线电视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17.国家级旅游参观点门票价格审定(省物价局)
118.部分中介服务收费审定(省物价局)119.邮政延伸服务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20.垄断性电信增值业务资费审定(省物价局)
121.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审定(省物价局)
12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23.卫生防疫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24.经济适用住房基准价格及浮动幅度审定(省物价局)
125.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26.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审定(省物价局)
127.省级储备物资的收购和出库价格审定(省物价局)
128.食盐零售价格和食盐小包装费用审定(省物价局)
129.两碱外工业用盐供应中准价格和浮动幅度审定(省物价局)
130.教材印张单价及辅助教材和教辅音像制品零售价格审定(省物价局)
131.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审定(省物价局)
132.设区市城市自来水价格审定(省物价局)
133.城市污水处理费审定(省物价局)
134.全省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省物价局)
135.中央定价以外的未实行竞价的上网电价审定(省物价局)
136.中央定价以外的销售电价审定(省物价局)
137.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38.自来水供应营业服务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39.管道燃气供应营业服务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40.电力供应营业服务审定(省物价局)
141.行政事业性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42.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收费审定(省物价局)
143.其它存在买方或卖方垄断或者依法律法规强制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价格审定(省物价局)
144.在境外展示、展销国内出版物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45.教材印张、封面、插页定价及教材零售价格审核(省新闻出版局)
146.出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结果确认(省新闻出版局)
147.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方案审核(省环境保护局)
148.环境容量核定与总量分配审批(省环境保护局)
149.福建省省级自然保护区审核(省环境保护局)
150.环境功能区划审核(省环境保护局)
151.城市环境规划审批(省环境保护局)
152.专业档案具体管理制度和办法审批(省档案局)
153.不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具体范围审批(省档案局)
154.延期向社会开放档案审批(省档案局)
155.确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核准(省档案局)
156.管理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证的核发(省档案局)
157.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档案管理情况登记以及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建档情况登记(省档案局)
158.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档案保管情况登记以及竣工验收和成果鉴定档案的备案(省档案局)159.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备案(省档案局)
160.政府部门或单位与外国团体和组织签订含有利用档案内容的协定备案(省档案局)
161.城市建设档案馆接收规定范围以外档案审批(省档案局)
162.销毁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备案(省档案局)
163.建设工程档案的专项验收或签证(省档案局)
164.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年度计划和实施计划的审批(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65.库区建设基金投资达到或超过200万元的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审批(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66.库区建设基金投资200万元以下的项目前期工作审批(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67.库区生产项目审批(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68.库区生产安置实施计划及调整的审批(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69.地方政府移民安置实施细则和补偿标准的审定(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70.移民安置补偿投资概算调整审批(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71.库区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和补偿投资概算的审核(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72.负责组织库区专业项目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总体验收(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73.移民资金和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安置资金审批(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74.大中型水电站(水库)库区建设、维护、后期扶持以及移民补偿等资金审批(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75.移民生产安置计划审定(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76.后期扶持基金年度项目计划(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77.库区开发性生产项目的立项审批(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78.库区移民安置规划和实施计划审定(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79.专业项目淹没迁复建规划、实施方案及变更的批准(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80.水库淹没实物指标的认可(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
181.设区市基础测绘规划的备案(省测绘局)
182.设区市基础测绘年度计划的备案(省测绘局)
183.汇交测绘成果资料(省测绘局)
184.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授予(省体育局)
185.举办全省性体育竞赛审批(省体育局)
186.台湾记者来闽采访审批(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187.接受台胞捐赠审批(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188.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审批(省统计局)
189.统计登记证核发(省统计局)
190.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91.病残儿医学鉴定(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92.国家粮油仓库设施拆迁审批(省粮食局)
193.骨干粮店与骨干粮食加工企业认定(省粮食局)194.受赠人接受华侨现金200万元以上捐赠确认(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195.华侨捐赠进口物资确认(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196.对华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30万元以上以省政府名义表彰的审批(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197.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审核(省口岸与海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198.已开放港口口岸范围内新建的外贸作业区审核、验收(省口岸与海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199.临时对外开放口岸审核(省口岸与海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三月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县级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目录
附件:县级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目录
(含代上级初审项目)
一、县民宗局(共8项)
(一)县级审批项目(共3项)
1、区域性宗教团体成立、变更、注销事项审批;
2、宗教活动场所内改建或新建建筑物、设立商业网点、兴办陈列展览、拍摄电影电视片审核审批;
3、宗教教职人员备案。
(二)代上级初审项目(共5项)省级审批项目
1、宗教团体、场所接受境外捐赠审核;
2、举行大型宗教活动审核;
3、设立、迁建、扩建、恢复宗教活动场所(点)审核和登记;
4、境外宗教团体或个人来华或境内宗教教职人员出国进行宗教活动审核;
5、更改民族成份审核。
二、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共3项)
(一)县级审批项目(共2项)
1、再生育《生育证》核发;
批和校验。
五、县公安局(共28项)
(一)审批项目(共20项)县级审批项目
1、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许可;
2、民用爆炸物品的购买、运输、储存、爆破作业许可;
3、城市养犬审批;
4、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
5、集会、游行、示威许可;
6、大型群体文化体育、商贸活动安全许可;
7、废旧金属收购业备案;
8、娱乐场所治安审核;
9、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技术设计及实施方案审批;
10、暂住证核发;
11、印刷业(含打字复印)备案;
12、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信息网络安全审核;
13、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确定;
14、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核发;
15、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施工和验收审批;
16、因私普通护照审批;
17、往来港澳通行证;
18、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
4、集贸市场食品经营卫生许可;
5、公共场所卫生许可;
6、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
7、供水单位卫生许可;
8、医疗机构设置许可;
9、医疗机构执业登记;
10、医师执业注册;
11、护士执业注册。
八、县科技局(共7项)
(一)审批项目 县级审批项目
1、科技成果鉴定;
2、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评审。
(二)代上级初审项目 市级审批项目
1、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审查;、独立科研机构建立调整审批;
3、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设立登记备案;
4、民营科技企业登记;
5、技术合同认定登记。
九、县民政局(共10项)
(一)审批项目
35、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核发;
6、征用、改变体育场地用途审批;
7、娱乐场所文化经营许可证核发;
8、印刷企业经营许可证核发;
9、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审批;
10、开办武术学校审核;
11、开办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审批;
12、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审批;
13、三级运动员、裁判员审批;
14、体育竞赛活动审批;
15、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认定;
16、利用体育项目或体育经营场所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审批。
(二)代上级初审项目(1)市级审批项目
1、电影发行放映许可证核发;(2)省级审批项目
1、经营性网吧许可证核发;
十一、县教育局(共11项)县级审批项目
1、适龄儿童、少年免学、缓学审批;
2、教师资格认定;
3、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资格审批;
十四、县广电局(共9项)
(一)审批项目
县级审批项目
1、设立广播电视站审核;
(二)代上级审批项目(1)市级审批项目
1、建设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审核;(2)省级审批项目
1、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使用审批;(3)国家审批项目、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审核;
2、迁建广播电视设施审核;
3、开办视频点播业务审批。
十五、县外事侨务办(共5项)
(一)审批项目 县级审批项目
1、华侨捐赠审核;
2、县境内归侨侨眷身份确认;
(二)代上级初审项目 省级审批项目
1、归侨侨眷企业事业资格确认。
2、华侨回县境内定居审核;
市级审批项目
1、鼓励类、允许类的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限额以上项目初核;
2、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初核;
3、地方政府或企业投资项目需申请中央、省政府投资补助、贴息和转贷资金的项目初核。
4、国家投资工程项目立项审批;
十九、县经商局(共26项)
(一)审批项目 县级审批项目
1、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审核;
2、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审核;
3、洗染业备案;
4、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
5、四川省酒类产销许可证核发;
6、《四川省名白酒零售许可证》核发;
7、酒类流通备案登记;
8、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施工作业许可;
9、生猪屠宰技术人员资格认定。
(二)代上级初审项目(1)市级审批项目
1、外商独资企业设立审核;
1二
十一、县海事处(共51项)
(一)审批项目 县级审批项目
1、通航水域岸线安全使用许可;
2、通航水域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
3、在港口水域内进行采掘、爆破等活动的许可;
4、通航水域内沉船沉物打捞作业审批;
5、通航水域禁航区划定审批;
6、航道(路)划定审批;
7、交通管制区划定审批;
8、锚地划定审批;
9、安全作业区划定审批;
10、船舶进港签证;
11、船舶出港签证;
12、船舶定期签证;
13、船舶签证;
14、船舶文书核发;
15、船舶在港区水域洗舱、清舱、驱气许可;
16、船舶在港区水域排放压载水、洗舱水、残油、含油污水许可;
17、冲洗沾有污染物、有毒有害物质的甲板许可;
18、船舶水上拆解作业许可;
12、公司《符合证明》签注;
13、公司《符合证明》换证;
14、公司《符合证明》有效性维持(适用于跟踪审核和附加审核);
15、船舶《安全管理证书》中间签注;
16、船舶《安全管理证书》换证;
17、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批;
18、航标管理机关以外的单位设置撤除航标许可;
19、水运工程竣工验收审批;
20、水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服务企业经营许可;
21、船舶营业运输行政许可;
22、船员服务簿签发;
23、船员任职资格证书签发;
24、船员适任考试核准;
25、船舶法定检验。
二十二、县路政所(共8项)县级审批项目
1、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杆)线、电缆等设施审批;
2、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非交通标志审批;
3、占用、挖掘公路、公路改线许可;
4、铁轮车、履带车及可能损害公路路面的机具上公路行驶
5二
十六、县物价局(共3项)
(一)审批项目 县级审批项目
1、《经营性收费许可证》核发;
(二)代上级初审项目 省级审批项目
1、《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核发;
2、收费许可证年审。
二十七、县财政局(共3项)县级审批项目
1、会计代理记帐机构执业资质审批;
2、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帐户设立审批;
3、政府集中采购审批。二
十八、县安监局(共10项)
(一)审批项目 县级审批项目
1、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核发;
2、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证明。
(二)代上级初审项目(1)市级审批项目
1、危险化学品经营乙种许可证初审;
2、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初审;-178、林权证核发。
(二)代上级初审项目(1)市级审批项目
1、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许可;
2、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
3、木材经营加工许可;(2)省级审批项目
1、临时占用林地许可;
2、使用林地许可;
3、珍贵树木和林区内有特殊价值的植物资源、天然种质资
4、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准运许可;
5、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特许猎捕许可。三
十一、县水利局(共33项)
(一)审批项目 县级审批项目
1、取水许可;
2、渔业捕捞许可;
3、渔业船舶登记;
4、水产种苗生产许可;
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6、水库大坝注册登记;
929、水利工程报件审批
30、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备案。
(二)代上级初审项目 市级审批项目
1、排污口设置许可;
2、水利水电工程初设审核;
3、水利工程开工审批。三
十二、县农机局(共17项)
(一)审批项目 县级审批项目
1、拖拉机驾驶证审验;
2、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
3、农机维修点设立审批;
4、新建或迁移农村提灌站(小于100千瓦)审批;
5、报废、转让国家购置的农业机械审批;
6、农业机械责任事故认定;
7、出售废旧机电提灌设备及主要零配件证明;
8、农村机电提灌站产权登记及换发;
9、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购置转让大于3.75千瓦机电提灌设备登记;
10、农机修理工技术等级考评。
(二)代上级初审项目
12、风景名胜区规划及选址审核;
3、乡村规划建设许可;
4、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审批;
5、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6、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7、城市基础设施占用、挖掘、拆改许可;
8、城市霓虹灯、标语牌等户外广告设置审批;
9、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三
十五、县房管所(共5项,全部为审批项目)县级审批项目
1、房屋拆迁许可;
2、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核发;
3、危险房屋安全鉴定;
4、房地产广告审批;
三
十六、县国土资源局(共53项)?
(一)审批项目 县级审批项目
1、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备案;、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
4、农房建设用地审批;
5、临时使用集体土地、国有土地审批;
324、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
25、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
26、土地出让年限续期审核;
27、闲置土地处置方案审核;
28、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审核;、土地储备审批;
30、改变土地用途审核;
31、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审核;
32、土地评估报告备案;
33、土地基准地价审批;
34、国有土地所有权确定;
35、国家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地审批;
36、城镇居民建设用地审批。
(二)代上级初审项目(1)市级审批项目
1、矿产品准运证审批;(2)省级审批项目
1、采矿权登记备案;
2、采矿权审批(划定矿区范围);
3、采矿权审批(申请登记);
4、采矿权审批(采矿权转让);
5、采矿权审批(采矿权延续申请登记);-257、夜间建筑施工许可;
8、建设项目试生产申请审批;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环评形式的认定。三
十八、县畜牧食品局(共7项)
(一)审批项目
1、兽药经营许可证核发;
2、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
3、异地引种审批;
4、动物防疫合格证核发。
(二)代上级初审项目(1)市级审批项目
1、动物诊疗许可证核发;
2、种畜禽人工授精员证;(2)国家级审批项目
1、兽药生产许可。
三
十九、县地震办(共3项)县级审批项目
1、地震安全性评价任务登记;、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审核;、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核准。
四
十、县气象局(共2项)县级审批项目
72、权限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
四
十三、县烟草局(共1项,为审批项目)县级审批项目
1、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核发。四
十四、县国税局(共13项)
(一)县级审批项目
1、申请使用经营地发票审批;
2、防伪税控企业最高开票限额审批(十万元版以下);
3、延期申报。
(二)代上级审批项目 市级审批项目
1、防伪税控企业最高开票限额审批(十万元版);
2、纳税人减免税审批。省级审批项目
1、企业衔头发票印制审批;
2、防伪税控企业最高开票限额审批(百万元版);
3、延期缴纳税款审批。四
十五、县地税局(共8项)
(一)县级审批项目
1、印花税代售许可;
2、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审批;
3、纳税人出售普通标准住宅增值额未超过应扣除项目金额
92、机动车注册登记;
3、机动车变更登记;
4、机动车注销登记;
5、机动车抵押登记;
6、机动车转移登记;
7、补、换领行驶证;
8、补、换领机动车牌号;
9、申请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
10、驾驶技能准考证明;
11、交通事故立案;
12、检验鉴定;
13、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14、调解损害赔偿。
第三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8〕193 号 【发布日期】2008-11-14 【生效日期】2008-11-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
少年体质意见的部门职责分工通知
(闽政办〔2008〕193 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高等院校:
为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实现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五年工作目标,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省教育厅、文明办、财政厅、卫生厅、体育局、团省委、发展改革委制定的《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部门职责分工》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省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信息沟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认真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有关问题,并会同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附件:1.福建省加强青少年体育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2.福建省加强青少年体育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二○○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福建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部门职责分工
省教育厅 省文明办 省财政厅 省卫生厅
省体育局 共青团福建省委员会 省发展改革委
为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现就有关目标任务作如下分工:
一、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
(一)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
工作任务:
1.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积极推行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2.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二)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工作任务:
1.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体育局、团省委
2.对达到合格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证章”,优秀等级的颁发“阳光体育奖章”,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体育局、团省委
(三)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工作任务:
1.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素质教育。中小学要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2.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四)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工作任务:
1.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2.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3.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4.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5.因地制宜地组织广大农村学生开展体育锻炼。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体育局、团省委
6.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支持残疾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活动。
牵头单位:省体育局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教育厅、团省委
7.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五)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
工作任务:
1.各级政府要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体育局、团省委
2.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3.进一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充分发挥其对群众性体育的示范带动作用。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体育局
4.完善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生军训制度,丰富军训内容,开展“少年军校”活动。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团省委
5.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体育局、团省委
(六)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工作任务:
1.学校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2.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卫生厅
3.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标准,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卫生厅、财政厅
(七)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
工作任务:
1.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高中学生每天睡眠8小时。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文明办、卫生厅
2.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并保证必要的健康教育时间。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文明办、卫生厅、团省委
3.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卫生厅
4.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对城乡青少年及其家庭加强营养指导。建立青少年营养状况监测机制,加强青少年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
牵头单位:省卫生厅
责任单位:省卫生厅、教育厅
5.通过财政资助、勤工俭学、社会捐助等方式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伙食补贴标准,保证必要的营养需要。
牵头单位:省财政厅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教育厅、团省委
6.根据新时期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服务网络。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卫生厅、团省委
(八)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工作任务:
1.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优育设施条例》,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场地建设。城市和社区的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青少年体育锻炼设施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设施和条件。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统筹考虑、综合利用。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
2.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
牵头单位:省体育局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3.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应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
牵头单位:省体育局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教育厅
(九)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
工作任务:
1.学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2.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教育厅
3.完善学校体育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加强对大型体育活动的管理,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群体性安全事件。所有学校都要建立校园境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体育局、团省委
4.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逐步推行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的方法。
牵头单位:省财政厅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教育厅
5.加强体育科学研究,积极开发适应青少年特点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
二、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
(一)各级政府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工作任务:
建立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等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青少年体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文明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体育局、卫生厅、团省委
(二)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
工作任务:
1.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督导、评估。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2.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卫生厅、体育局
3.对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先一票否决。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体育局、卫生厅、团省委
(三)制定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工作任务:
制定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卫生条件和师资的基本要求。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卫生厅
(四)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妇联组织的优势和特色,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工作任务: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要把开展青少年活动作为重要职能。积极倡导和鼓励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团省委、体育局
(五)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监督与指导。
工作任务:
1.要把城乡中小学生作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点覆盖人群。
责任单位:省卫生厅、教育厅、财政厅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相关卫生医疗机构要明确专人负责指导和协助学校的卫生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行政区域内学校提供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定期对学校的食品卫生、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等开展卫生监督、监测,依法进行免疫预防接种,所需费用纳入公共卫生经费支付范围。
责任单位:省卫生厅
3.中小学要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设立卫生室,配备校医或专(兼)职保健教师,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开展学校卫生工作。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卫生厅
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巡查制度,加强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卫生管理。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卫生厅
(六)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
工作任务:
1.要在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
责任单位:省文明办、教育厅、卫生厅、体育局、团省委
2.学校、社区要和家庭加强沟通与合作,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家庭、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团省委、体育局
(七)进一步完善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政策保障措施。
1.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卫生校园建设工程中,切实加大对学校食堂、饮用水设施、厕所、体育场地的改造力度。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
2.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其他学生由省级政府制定统一的费用标准和解决方法。
牵头单位:省财政厅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教育厅
3.学校要切实保证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所需经费从公用经费中提取和安排。
牵头单位:省财政厅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教育厅
(八)努力营造重视青少年体育的舆论环境。
工作任务:
1.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加大对群众性学生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形成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
牵头单位:省文明办
责任单位:省文明办、教育厅、卫生厅、体育局、团省委
2.开展丰富多彩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使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推进全民健康运动。
责任单位:省文明办、教育厅、体育局、团省委
附件1:
福建省加强青少年体育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切实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建立加强青少年体育厅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一、主要职能
统筹协调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针对青少年体育工作和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指导、督促、检查加强青少年体育各项工作。各成员单位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有关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政策措施的落实。
重大问题向省政府请示、报告。
二、成员单位
联席会议由省教育厅、文明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卫生厅、体育局、团省委共7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省教育厅为牵头单位。省教育厅厅长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联席会议确定。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承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联席会议设联络员,由各成员单位有关处(室)负责人担任。
三、工作规则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1~2次会议,根据需要或按照领导同志指示,可以临时召开全体会议或部分成员单位会议。
联席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经与会单位同意后印发有关方面,同时抄报省政府。
四、工作要求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涉及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有关问题,积极开展工作。按要求参加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加强信息沟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
附件2:
福建省加强青少年体育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召集人:鞠维强 省教育厅厅长
成 员:毛武夷 省体育局副局长
张 萍 省文明办副主任
谢超雄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刘平省教育厅副厅长
陈青文 省财政厅副厅长
陈秋立 省卫生厅副厅长
吴贤德 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外商投资高尔夫球场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813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3-03-05 【生效日期】1993-03-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
外商投资高尔夫球场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
(1993年3月5日)
各地区行政公署,省辖市人民政府,省计委、经贸委、建委、体委、土地局、工商局、环保局、开放办:
根据省政府重大利用外资项目协调例会《会议纪要》[1993]第1号精神,对全省利用外资建设高尔夫球场项目的审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过程中注意掌握:
一、一、外商投资兴办高尔夫球场,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繁荣经济,美化城市,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当前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应当给予积极支持和鼓励。
二、二、全省对高尔夫球场建设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和布局,可适当集中在旅游景区和外商投资密集地区。请省计委牵头,会同省建委、省土地局提出意见,报省政府审定。
三、三、严格项目审批制度。高尔夫球场的项目建议书由省政府审批。具体项目立项审批工作,由省政府委托省计委牵头,省经贸委、省建委、省土地局、省工商局、省环保局、省体委和省政府开放办、省外资办参加,建立联合审批制度,集中统一审批。项目用地合同,一律报请省土地局审批。厦门市的项目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审批。
四、四、严格项目合同管理。项目合同必须明确土地预约期、项目立项后的到资、开工和建设期限,逾期自动取消项目。
五、五、严格控制项目用地。高尔夫球场内配套用地应控制在10%以内,超过部分按房地产项目用地作价。球场主体用地工程未完成50%工作量的,不得出售配套别墅。项目用地不得占用市区规划用地,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等非农田地,尽量少占用耕地。项目用地占用耕地超过30%的,超过部分加倍收取耕地造地费。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交通厅、省公安厅等部门关于福建省开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4]132号 【发布日期】2004-06-15 【生效日期】2004-06-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交通厅、省公安厅等部门 关于福建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政办[2004]13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交通厅、公安厅等部门关于《福建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六月十五日
福建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省交通厅 省公安厅 省经贸委 省财政厅
省物价局 省安监局 省质监局 省工商局
省政府纠风办 省政府法制办
(二○○四年六月十二日)
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在全国开展货运机动车辆(以下简称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根据交通部、公安部、发改委、质检总局、安全监管局、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以下简称“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交公路发〔2004〕21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全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要求,认真按照七部委“广泛宣传,统一行动;多方合作,依法严管;把住源头,经济调节;短期治标,长期治本”的工作思路,对车辆超限超载行为进行综合治理,坚决打击车辆超限超载、“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保护并鼓励合法道路运输行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治理工作的原则和目标
(一)治理工作的原则
一是路面专项集中治理与源头长效治理相结合;二是部门协作与区域联动相结合;三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四是治理力度与社会可接受程度相结合;五是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六是宣传先行和稳步推进相结合。
(二)治理工作的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健康、规范、公平、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维持良好的车辆生产、使用管理秩序和道路交通秩序,确保公路设施的完好和公路交通安全。
阶段性目标:一是用1年时间对车辆的超限超载、“大吨小标”、非法改装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力争使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车辆核定吨位失实的现象得到纠正;二是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综合治理,力争使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车辆基本杜绝,道路运输行为规范,运价合理,逐步建立起开放、公平、健康的道路运输市场。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
(一)组织领导
治理超限超载运输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之间的关系。全省治理工作由省政府统一领导,省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和组织协调全省的治理工作。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对本辖区内治理工作负全责,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落实好各项治理工作。全省上下要齐心协力,联手行动,确保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抓出成效。
(二)职责分工
1.宣传工作:交通、经贸、公安等部门要会同宣传部门,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的宣传工作。
2.纠风督查工作:由各级政府纠风部门会同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机构,负责督查各地各有关部门履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职责的情况,防范和查处公路“三乱”行为。
3.路面执法工作:由交通、公安交警联合执法。在省政府批准的超限运输检测站和临时检测点,共同组织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检测,依法对超限超载行为进行处理。
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公安、交通部门对治理期间可能发生的聚众闹事、堵车、冲关、罢运、暴力抗法等突发性事件按处置预案进行处置。
4.清理整顿车辆“大吨小标”工作:由经贸部门会同公安、交通、质监等部门负责。
5.清理整顿非法改装车辆工作:由工商部门会同交通、经贸、公安、质监等部门负责。
6.调节车辆超限超载的利益关系工作:由物价、交通、财政等部门负责做好车辆通行费和养路费收费标准和征收方式的调整和完善工作。
7.道路运输市场的整顿工作:由交通、公安、经贸、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做好道路运输市场的整顿工作。
8.重点物资运输和市场供应保障工作:交通部门要制订道路运输保障应急预案,组织好道路应急运力储备。省经贸委要会同交通、工商、物价等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监测跟踪,及时收集市场动态和突发性事件的信息,对市场供应和物价波动进行预警,一旦出现由于运输而引发的市场和重点物资供应的波动,及时组织应急运输工具,确保人民生活日常用品及电煤、粮油等重要物资的供应和市场平稳。
(三)建立治理工作责任制
各市、县(区)及各有关部门要逐级建立治理工作责任制。对因工作进展迟缓、失职、治理工作不得力,发生重大问题不认真纠正和处理,以及重大情况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地区、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各市、县(区)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监督本地区及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四、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
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情况复杂,需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协调行动,采取综合措施,实行标本兼治。
(一)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从2004年6月中旬起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宣传活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宣传工作贯穿于治理工作的始终,要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车辆超限超载的危害、治理的意义与目的、治理标准与措施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等主要内容,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宣传工作,形成强大的声势和良好的氛围,使超限超载运输者自觉停止违法违规行为,使广大执法人员真正吃透政策,严格执行政策。
一是加大传播媒体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体,大张旗鼓地进行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系列宣传和报道。特别是针对驾驶员流动分散的特点,充分发挥广播电台的影响和作用,扩大治理工作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是强化公路沿线宣传。充分利用公路沿线桥梁、收费站、汽车站、公路护坡、墙体、宣传牌等有利条件,运用刷写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设置宣传点、散发宣传材料和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三是强化源头宣传。主动走访本辖区内的大型运输企业和一些重要的煤、电等厂矿、生产企业,召开座谈会、咨询会,送法上门,宣传治理政策,有的放矢地帮助企业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全面清理整顿车辆“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行为
1.从2004年6月中旬起,按照国家发改委的部署,由省经贸委会同交通厅、公安厅和质监局在全省集中开展在用“大吨小标”车辆恢复标准吨位工作,并力争在11月底前完成。各级经贸、交通、公安交警和质监等部门要互相配合,分别在汽车生产、发牌和使用环节把好关,并为“大吨小标”车辆恢复标准吨位提供便利条件。在《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强制性标准正式实施以前,在用“大吨小标”车辆吨位恢复工作,暂按以下步骤和要求进行:
一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大吨小标”车辆恢复吨位的要求、具体车型和相关技术参数,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由省经贸委商省交通厅、公安厅研究提出我省“大吨小标”车辆恢复吨位的实施意见。
二是由“大吨小标”车辆的车主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地公安交警部门申请恢复标准吨位。
三是由公安交警部门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大吨小标”车型和相关的技术参数,更正车辆的核定载质量,免费换发车辆行驶证。如机动车档案中收存合格证的,还应当对合格证进行更正。
四是对“大吨小标”恢复标准吨位的车辆,各级交通部门对其以前应缴纳养路费等规费的吨位差额部分不再予以追缴。
五是在集中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期间,对在公路上行驶的未恢复的“大吨小标”车辆,公安交警人员要责令其限期恢复;在年检时发现未恢复的,强制更正核定载质量。
2.由省质监局牵头,对2004年4月1日发布的《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进行宣传。各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特别是各汽车生产厂家要严格按照上述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车辆的生产行为,从源头上杜绝车辆“大吨小标”现象。
3.从2004年6月中旬起,由省工商局会同交通、经贸、公安、质监等部门对车辆非法改装企业进行整顿,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汽车改装的企业,要按照无证经营的规定,依法坚决予以取缔;对虽经批准但不按国家规定或者超范围对车辆擅自进行改装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公安交警部门要对擅自改装的车主依法予以处罚。
(三)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集中治理
从2004年6月20日起,利用1年时间,由各级交通、公安交警部门按照“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的要求,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集中治理。
1.加强协作与配合。各级交通、公安交警部门要按照“加强配合、各司其职”的原则,共同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在集中开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期间,交通路政和公安交警人员要进驻超限运输检测站,实行24小时全天候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综合治理。在不具备设立固定超限运输检测站的路段,交通路政和公安交警人员可在同一场地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对国省道、城郊结合部以及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路面控制,确保超限超载车辆不出省、不出市、不出县。对超限超载车辆治理,要依法设置固定或临时检查站点,选择、配备必要的称重设备、卸载机具和卸载场地,采取固定检查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检测和卸载。严禁以目测或凭经验对车辆超限超载进行判定。同时,各地要安排专项经费,以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严格执行统一的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在集中治理超限超载期间,所有车辆在装载时,既不能超过下列第(1)至(5)种情形规定的超限标准,又不能超过下列第(6)情形规定的超载标准。
(1)二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20吨的;
(2)三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30吨的(双联轴按照二个轴计算,三联轴按照三个轴计算,下同);
(3)四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40吨的;
(4)五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0吨的;
(5)六轴及六轴以上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
(6)虽未超过上述五种标准,但车辆装载质量超过行驶证核定载质量的。
各级交通、公安交警部门在集中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期间,要严格按照上述标准认定和纠正超限超载车辆。其中交通部门主要负责第(1)至(5)种情形,公安交警部门主要负责第(6)种情形。交通部门在实施卸载、处罚并纠正违法行为后,要在开具给当事人的法律文书上记载卸载车号、时间以及卸载前、后载质量,所载货物的名称及保全价值,当事人应签字确认。
3.坚持卸载,依法管理,避免重复处罚。各级交通、公安交警部门在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中,必须坚持卸载与处罚相结合,对于车辆第1次超限超载且能主动卸载的,要以教育为主,不予罚款、不收取公路补偿费,但应在车主道路运输证的附页上进行超限超载违章登记,并将车辆所属运输企业的情况抄告当地公安交警部门。对于车辆超限超载超过2次(含2次)的,除实施卸载和登记外,交通部门还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规定,对单车处以每次不超过1000元的罚款;公安交警部门还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扣留机动车至违法状态消除,对单车每次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其中超载30%以上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还可同时对车辆所属运输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将超限超载车辆所属运输企业等情况抄告当地交通部门,按照本方案有关整顿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规定予以处理。
实施卸载一般由交通、公安交警部门的执法人员将车暂扣在附近停车场,告知车主或者司机自行卸载。需要提供协助卸载和保管货物的,相关的收费标准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此外,各级交通部门还可根据卸载货物的种类为卸载货物提供不超过3天的免费保管时间,并将货物有关保管事项书面告知当事人。卸载货物超过保管期限经通知仍不运走的,按规定变卖,扣除相关费用后,通知当事人领取。逾期不领取的,按照有关规定上缴财政。
4.突出重点,统一行动。为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其对群众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各级交通、公安交警部门在集中治理超限超载期间,一是要分阶段推进治理工作。在集中治理工作全面开展的第1个月,要以车货总重超过20吨的超限超载车辆为重点,各地针对车货总重不超过20吨的车辆暂不卸载、不处罚。从2004年7月20日起,对所有的超限超载车辆进行集中治理。二是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车辆。对重量不超的不可解体物品和冰箱、彩电、汽车等规则尺寸物品的运输车辆,不予卸载;对蔬菜瓜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油汽等化学危险品专用运输车辆,原则上不实施卸载措施。对上述情况7月20日前实行现场告诫、登记,7月20日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对驾驶员实行记分,但可视情不予卸载,并将违章情况通报车籍所在地有关部门处理,加强管理,控制超限超载,对于超限超载登记超过3次的,由车籍所在地交通部门依法取消其经营性运输从业资格。
(四)采取经济手段,调节车辆超限超载的利益关系
力争在1-2年时间内,由省物价、交通和财政部门对车辆通行费和公路养路费的收费标准和征收方式的调整和完善,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用经济杠杆调节车辆超限超载的利益关系。
一是研究提出完善和调整车辆通行费征收计量标准的指导意见,制定收费标准的计算方法和收费系数,对多轴大型车辆适当给予收费优惠。合理确定我省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适当降低多轴大型车辆收费标准,减少营运性车辆的运输成本。
二是研究修改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使用办法。对现行公路养路费征收标准和计量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要在解决车辆“大吨小标”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按照车辆行驶证核定吨位收取公路养路费等交通规费,实现车辆出厂标定吨位、行驶证核定吨位、车辆缴费计量吨位的统一。
从2004年6月起,在国家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新政策未出台之前,各地要暂按车辆行驶证核定的吨位计量征收公路养路费等交通规费。“大吨小标”车辆恢复吨位后,按照恢复吨位后的行驶证核定吨位计量征收;对于车货总质量超过55吨的重型车辆,其公路养路费等交通规费的征收计量吨位暂按照本实施方案确定的车辆超限标准(即车货总质量)扣除车辆自重后的吨位来征费计量。已实行规费包交的车辆,各级交通部门要按要求退还多征部分费用,以确保交通规费征收标准与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的一致性。
(五)整顿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从2004年6月中旬起用1-2年左右的时间,由交通、公安、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对全省道路运输市场进行全面整顿。
一是交通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优化运输结构的措施,鼓励厢式货车、专用罐体货车的发展与更新,通过市场机制提高营运性运输车辆的市场准入条件,促进运输企业规模化发展,调整运力和车型结构。
二是物价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清理整顿本地区的道路运输收费,取消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减轻运输经营者的负担。
三是对货运代理机构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规范无车承运人的经营行为和收费标准;用现代物流理论,提升道路货运的组织化程度和技术,创新货运组织方式,促进道路货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实现运输供需信息在货主与车主之间的直接、快速交流,减少运输收益在中间环节的流失,提高运输业主的效益。
四是交通运管、公安交警、军车监理等部门要联合组织力量,集中打击货运“黑车”、“假军车”,规范运输行为,促进公平竞争。引导运输业主守法、诚信、规范地从事道路货物运输,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方面的调节作用,确保运输价格处于合理的水平。
五是交通部门要建立货运经营企业和营业性货运驾驶员信誉档案,实行违章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登记、抄告和公告制度。对于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登记,以及执法部门抄送来的车辆超限超载信息,要及时予以公告。同一车辆公告超过2次,或者同一运输企业公告超限超载营运货车超过该企业营运货车总数5%的,要依法降低该企业的资质等级,取消违法驾驶员的营业性运输从业资格。
(六)进度安排
全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从现在开始,力争用1年时间完成,治理工作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现在至2004年6月20日,为宣传和准备阶段。主要是集中进行宣传,同时按国家发改委的统一部署,启动“大吨小标”车辆恢复吨位工作和经济调节措施的制定,在此期间,交通部门要完成公路超限运输检测站点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从2004年6月20日至2005年2月28日,为集中治理阶段。从6月20日9时起,各级交通、公安交警部门对在公路上行驶的超限超载车辆同时开展集中治理。继续清理整顿车辆“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启动经济调节措施,整顿道路运输市场。为确保治理工作协调、顺利开展,省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组织工作组,赴各地进行明查暗访,及时了解和处理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阶段从2005年3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为总结和长效治理阶段。省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地治理工作进行抽查验收,召开会议对全省治理情况进行总结。从第三阶段起,路面治理工作由集中治理转为日常治理,各地按规定持续开展工作,确保长效治理的成效。
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各地在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治理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开展超限超载治理的根本目的是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道路运输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不能因为治理而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二是要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超限超载治理涉及部门多,治理难度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做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贯彻和落实。三是要处理好与车主、货主的关系。治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治理,创造良好的运输环境,使运价趋向合理,运输成本降低,让车主和货主能够获得合理的运输经济效益。四是处理好执法与管理的关系。不能单纯以治代管或者罚款了事,凡是能够在源头治理的都必须在源头治理,做到超限超载等违章违规车辆不得上路。要规范收费行为,严禁在治理工作中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严禁发生公路“三乱”行为。要积极探索采取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堵疏结合,防止一治就死、一放就乱。
(二)加强信息通报与沟通工作。各地在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期间,要实行值班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各设区市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指定一名联络员,加强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和各市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对治理期间群众反映的问题、运输价格变化情况、干线公路上的货车流量情况、煤粮油等国家重要物资的运输情况和价格波动情况等,要及时收集、分析、研究和解决,定期向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对于重大问题,要立即报告省治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各地还要向社会公开本地区超限超载治理机构的监督和咨询电话,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
(三)建立应急机制,及时处理突发性事件。省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福建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期间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另行下发)。在超限超载集中治理期间,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充分准备,建立灵活的应急机制,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予以处置。在日常治理期间,各地各部门也要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和引导运输业主按照国家规定合理、规范地从事道路运输,特别是要组织骨干运输企业,合理调度运力,确保治理期间物资的正常运输。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依法打击借机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加强对有关收费行为的监督检查,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各级公安部门要安排适当警力,随时做好联动准备工作,及时出击,严厉打击黑恶势力、集体冲关、暴力抗法等事件,维护公路交通、治安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四)要严格依法管理,遵守纪律,切实做到严格、高效、公正、文明执法。公安交警要严格遵守警察工作纪律;公路路政人员要严格遵守路政人员工作纪律,要严格做到“五个不准”。即:没有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准上路执法;上路执法人员,不准不开收费票据和乱收费、乱罚款;车辆没有称重检测的,不准认定超限超载;车辆没有卸载消除违章行为的,不准放行;同一违章行为已被处理的,不得重复处罚。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