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谈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应该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工作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做好探究性实验;在学习评价时,要科学合理,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兴趣;合作学习;优化评价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已经成为教学的需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还应该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工作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优化情境创设,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创设直观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例如:在学习沪科版初中物理“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课时,笔者利用视频情境,成功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在这节课上,教师引进学生平常坐过的过山车,以过山车的视频导入机械能守恒的学习。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感觉非常刺激。在视频情境创设之后,教师再设计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忽略摩擦阻力的情况),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其和有没有发生变化?有了前面的视频情境做铺垫,学生很快融入物理课堂,与他人开始交流、探讨,学习兴趣逐渐浓厚。
问题情境能够诱发学生深入思考。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物理知识,创设相关情境,引出问题,以问题为载体,全面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从而最大化地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学习沪科版初中物理“摩擦力”这一课时,笔者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利用视频呈现两个情境:冰面上以一定速度推出的木块和水泥面上以一定速度推出的木块。情境中,两个木块都会停下来。其次,教师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冰面上以一定速度推出的木块为什么会停下来?同样的木块以相同的速度在水泥面上推出,哪个停得快?你认为这是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情境体验教学方式,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摩擦力”学习中,这样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摩擦力角度思考问题,再顺利切入新课的学习。
二、倡导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合作探究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能简单地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设计问题,引导合作,其中涉及的因素非常多,包括问题或者任务设计、教师的语言带动、物理课堂氛围的营造等等。教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合理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小组合作。例如,在学习沪科版初中物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这一课时,笔者设计情境,再提出探究问题,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创设:在一个玻璃容器内放入细沙,拿一个小铁球从某一高度释放,使其落到细沙中。(视频演示这一情境,增强学生直观感受)根据这一情境,教师设计探究问题:
1.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你能说出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吗?
2.小球最后静止在细沙中,它所具有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
3.你还能举出有关能量转化的例子吗?
有了情境做铺垫,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浓厚起来,纷纷投入合作学习中。这样的物理课堂教学真正把学生置于首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在探究结果呈现方面,小组自主安排人员,可以是一个人汇报,也可以是多个人轮流汇报。教师也需要做好即时评价的准备,以肯定学生的合作成果,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做好探究性实验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有时也可以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发挥主导调控作用,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必要时答疑引路。
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对验证性实验如:“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牛顿运动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老师一般是先讲解,再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验证。对于像“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探究动能定理”这样的探究性实验,教师就要更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意识的培养。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去体会探究的过程,感受科学家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验证―数学修正―合理外推―得出规律。
四、优化评价,提高物理教学实效
实施体验式教学,评价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只有注重教学评价,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性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在评价时,教师要以激励评价为主,再委婉地指出体验学习中的不足,以促进学生及时改进。例如,在对沪科版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课进行评价时,笔者主要采用师评与生评的方式进行,取得很好的评价效果。首先,教师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表现。本节课主要采取的是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在评价时,教师以过程评价为主,如,学生参与探究体验的积极性、探究时是否能主动与小组成员交流想法、是否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是否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通过多方面点评,教师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不断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但针对体验教学中的不足,如学生探究偏题、不会合作交流等情况,教师要及时指出,促进学生改进。其次,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与学是双向的,在探究体验活动中,教师是否指导到位、教师有没有及时帮助学生等都可以作为评价内容。
参考文献:
李运贵.关于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2(20).编辑 李建军
第二篇: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研室陈春明
一、什么样的物理课堂才是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当然,学生的进步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能只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更要靠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总结加工。但把知识转换为解题技能是要靠训练的,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学习成绩;但这种技能也能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所以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物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具体看是否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否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能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否鼓励学生的合作交流。
二、实现物理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1、做好课前准备的有效性
(1)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
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因此,要
使物理课堂教学有效,应当对学生作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为教师本人备课及实施所用。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感,研讨的核心问题
和关键点等都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好的构思和创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需要对学生有真切的了解。对学生了解的越清楚,教学中就更能心中有底,通过及时反馈调节教学的重点与进程,就能适时进行质疑、追问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原有的基础,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倾向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物理、学生与课堂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融洽、开放、宽容的教学氛围,是保证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2)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
物理教材不再是学生物理学习的目标——以理解或掌握教材上呈现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的最重要任务;物理教材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出发点——让学生在教材所搭建的物理活动平台上展开物理学习。采用由浅入深、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渗透重要的物理思想方法,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机会,强化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即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
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方法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情感化;二是技术化。所谓情感化,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体现人性化色彩。教师应创设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轻松地学习。所谓技术化,就是要善于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索。
2、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德国一位学者就情境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让你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中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1)情境要有明确目的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物理语言提炼出物理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情境要有“物理味”
所谓的“物理味”,也就是不论你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都有从物理学科的特点出发,围绕所学的物理内容展开。让学生通过对教学情境的“物理化”思考,发展思维,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3)情境要有现实意义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3、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
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物理课堂教学必须自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物理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1)激发兴趣,诱发参与动机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
(2)适时点拨,指导参与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3)创设时空,保证参与机会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参与到学习中。
4、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1)不排斥接受学习
我们应该承认,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有其特有的结构特点,有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不能轻易找到答案。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之间进率、度分秒之间的进率的规定,物理量字母符号规定,电路符号等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2)重视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传统教学中缺乏的,但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物理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②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
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
5、关注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第三篇:谈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论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淮安市徐溜中学
刘东生
江苏省教育厅今年发布规定:初中生一天的在校时间不得超过七小时,学校节假日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补课。这项规定一出,许多老师在叫好的同时,就感到不适应了。为什么呢?原来此前很多学校学生在校的时间远大于七小时,每天比规定的课时至少多两节,晚上还得上两三个小时,周末再补一天的课。这样下来,每门课每周至少得比现在多上三个课时。现在一下子将所有的课务都压缩到五天之内,这对所有老师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削减教学内容来适应新的时间规定,可在短时间内对教材进行修订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从老师着手,迫使其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怎么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呢?我认为必须从这样几方面下功夫:
第一,务必使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布鲁姆曾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现代教育理论也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围绕这三维的目标对教材进行重组,选取合适的策略、方法和手段,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双基”知识、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心理发展等方面达到预期的目标,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如在《光的反射》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从物理学的角度引导学生探究,得出反射的规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学到了科学的知识,又训练了实验操作的技能,还受到了“对比实验”这一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的薰陶。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我们还得从环保的角度
介绍光污染等知识,让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光的反射使我们能看到许多本不发光的物体,是好事;可是有时候过强的反射又会影响我们的视力、睡眠等,又成了坏事。引导学生在以后评判一件事物的时候能一分为二,不片面的看待问题,在他们的大脑中初步建立辩证的思想,为其以后能正确的认识世界打下基础。这些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上课前老师就应了然于胸,这样在上课时才会一切活动都为实现这些目标服务,不至于信口开河,不知所云了。这样目标明确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
第二,我们每节课都要做到重点突出。任何一节课都会有重点,一堂课大部分的活动也都要围绕这一重点展开。一节课下来,老师应当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明了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而不是将它写在小黑板上,或用投影仪投到银幕上让大家一起读一遍,然后告诉他们,这就是本节课的重点。一节课的时间,应当大部分都花在本课重点的教学上。还以《光的反射》为例,这节课的重点就是由探究活动得出反射的规律,那么我们教学中就得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实验操作结束后还要组织起活跃而有序的讨论和交流,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老师应将结论板书于黑板的醒目位置,而不是用电脑一打了之。得出结论后要即时用小练习加以巩固和深化理解,这种练习可以是抽象的作图,也可以是实践操作。比方说,给同学一面小镜子,让他将一缕阳光(无阳光时可用投影仪的光)反射到黑板上某个确定的位置。这样的一节课下来之后,学生自然对反射定律印象深刻,教学的重点也就在无形中突了出来,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不高吗?
第三,突破难点要讲策略。许多老师的课堂效率不高,主要是在难点突破上不讲策略,耗时过多造成的。比如说在进行光的折射规律教学时,怎么让学生记住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而与光由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两角的关系而不混淆,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很多老师在这里会举不少实例,然后进行作图,一会练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一会又练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翻过来,倒过去的越练越乱,到头来学生还是记不清这两个角的关系。这就是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典型表现。如果我们在这里能做这样的一个联想:空气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空间,其存在范围远大于水的存在范围。进而联想到光在这两种介质间发生折射时,空气中那条光线(不管它是入射光线还是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也就比水中那条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这样就可以建立一种联系,空气所占地方大——其中的那个角也大。试想,老师如果能做这样的引导的话,记做这个规律还是什么难事么,这一节课的效率不就上去了么。
第四,教师要能适时的应用现代教学手段。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仪器都走入了教室,掌握这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已成为教师的基本技能。在课堂上合理使用这些现代化手段,首先能有效增大课堂容量,比方说,有些物理现象的呈现,传统情况下教师口头描述需要费很多口舌,而现在只要鼠标一点就出来了,又快又清晰;其次是教学的直观性大大增强,我们在课堂上常常要回顾一些生活现象,以往只能靠老师口述或学生自己想象,最多能有个静态的挂图。而现在的flash动画可以象放电影一样将这些物理
过程展示出来,使学生如临现场,这样既省了时间,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将某些重点的细节慢放,使物理过程更加直观明了;第三,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使用能大大减轻教师板书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活动,为课堂留下更大的活动空间;第四,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用图形形式呈现的信息,人类的记忆效果远大于用声音形式呈现的同样信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大量应用,使得课堂上的很多信息,学生不仅可以听到,更可以看到,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堂记忆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恰当的时间使用合适的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五,教师要加强自己对学生实验探究过程的控制管理能力。目前的初中物理课上有很多的时间是用在学生的实验活动上的。这种课堂如果组织管理不好的话,往往会在学生活动上耗时太多,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更别说让学生在实验后进行总结、交流和反思了,这样的课堂当然是效率低下的。所以教师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但这不是叫老师在实验时什么都包办,只让学生一步步的跟着自己做,那样的话,探究就失去本来的意义了。比方说在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将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定值电阻和电源组成串联电路,检查无误后再在定值电阻两端并联上电压表。实验操作的过程由学生自己掌控,老师只要提醒其要控制变量即可。对于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提示一下怎么样去控制变量(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滑动)就可以了,而不必去步步示
范。得出数据后由学生自己总结交流、反思得失,最终得出科学结论。而不是教师接一根线,学生跟着学一根;教师读一个数据,学生学着读一个。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学生是既锻炼了连接电路的技能,又深化了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更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因为这些结论是他们自己搞出来的,所以记得会犹为深刻。同时还会伴随着极大的成就感,以后的学习兴趣会更浓。
第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的方法很多,当对一些学生已有初步认识的概念进行教学时,我们可以运用讲授法。如对速度的学习,我大可以以讲授为主,只要辅以很少的学生活动就可以了(测平均速度)。当对那些全新的概念进行教学时,如压强、电流的磁场等新课的教学,应尽可能多用科学探究法,并在其中渗入启发讨论等师生互动的内容,效果会更好一些。而对一些极为简单的内容,如功率、家庭电路等,我们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只要适时的指导一下就可以了。当然,面对不同的学生,就是同一个课题,我们也不能都采用一样的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关键是我们在课前准备时要根据学生和老师自身的特点,采取适合学生和教师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创建高效的课堂。
实际上,要想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仅仅做到以上六方面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课堂上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作为教师,只有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然后再去充分的了解学生,刻苦的钻研教材,体会感悟新课标的要求,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做到自然和流畅,成为驾驭课堂的高手,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学好知识。
第四篇:浅谈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加暑期培训的体会
上师大三附中
施燕芹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用“时间+汗水”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逐渐失去了市场,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发挥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现实教学中,有的老师课讲得很好,但是教学质量并不高;而有的老师课讲得并不怎样,可是教学效果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道理很简单,因为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效果。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呢?2 0 08年7月1日举行的初中物理暑期培训可谓是“及时雨”,市教研室专家陆伯鸿老师为大家作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专题报告。陆老师从“教学目标指向明确、教学内容组织合理、教学活动展开有效、物理实验得到重视、教育技术运用恰当、学习训练符合要求、课堂评价体现发展”七个方面阐述了物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要求,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案例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有了具体的感受。我感到本次培训收获很大。下面就专家报告结合本人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际,为建立有效课堂教学,我们该怎样去努力呢?谈谈自己粗浅的想法:那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摆正“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位置。
首先,要把教材研究透。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教师对教材的深研应转移到课前准备上。教师要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必须在课前准备上下功夫,课前作充分的准备——肯花时间精心钻研教材,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教材,教师在授课之前,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知识内在联系,抓住本课的教学目标,抓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再处理——所谓的教材统整,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补充、拓展,同时还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好每一个要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的去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课堂才会由此变得更精彩、有效。
例如,在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如何进行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测定?如何测定才可以减小误差?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分析?……等,这些教师本身必须对此有深入的分析研究,才会有具体的认识。
其次,特别关注学生。我们知道一只手五个手指有长短,同样班级里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基础的好坏,接受能力的强弱,思维是否活跃,情感、想象力是否丰富加之性格的差异等等,一个学生就是一个模子。为了获得课堂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我们应多多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时,知识内容应由易到难。教师语言要深入浅出,照顾到接受能力较差、层次低的学生,使他们不掉队,学得扎实。学习要求应有层次性,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吃得好吃得饱。教师关注每一个个体,让不同特点的学生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这是教学的宗旨。
再者:精心研究教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求知的方法,要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再运用这些学习方法去学习新的知识。叶圣陶曾说过“授之以鱼,仅供餐饭之需;授之以渔,终身受用”,是的,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是教的最终目标。因此,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然后再让学生利用这些方法举一反三,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去。那么怎样的方法是有效地方法呢?物理学中,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不同的刻度尺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不同,如:厘米刻度尺准确到1厘米,毫米刻度尺则准确到1毫米,那么怎样的刻度尺才是把好的刻度尺呢?凡是符合测量要求的刻度尺都是好尺,并非最小刻度越小的刻度尺越好!同理,在教学中,教学方法亦是多样的,创设积极的教学一切课堂行为都要以学生为本。教法无优劣之分,不管是传统方法还是现代方法,其运用时机、组合方式、操作方法,都应以学生需要为原则——“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等方面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法,才是有效的方法。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的,课堂教学中还应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要在学生似懂非懂,将懂未懂之时,加以点拨,这样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在课堂提问上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填空式或问答式等不同形式的授课形式,使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多样性,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他们的不同情感体验。
再者说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每一个学生都“思起来”,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学生自主读书+思考+讨论+交流=成功的课堂,有效的课堂——课堂上实施“探究性课堂教学”。课堂上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只要学生在听,在想,在动,就不怕学生学不好。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可忽视。因此,教师应清楚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个比较轻松的环境下能够学有所得。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法,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巩固练习的有效。练习、检测、反馈、矫正环节在有效教学中必不可少。提倡书面作业当堂完成;严格控制作业总量,精选作业,优化作业结构;要重视作业的批改、反馈和矫正,要引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教学检测以必要、适度、科学为原则,重视过程性、多样化、个性化检测,发挥检测的发展性功能;重视命题、考试研究,考试要为改进教学服务。
最后,教学反思的有效。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思考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是否有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否经常与其他教师分享交流自己成功的经验;是否通过反思不断提高个人专业成长;是否通过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效教学”可以称得上是教学的“永恒主题”。一个追求有效教学的老师,应该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学生信任的教师。让我们每一个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引领学生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建构者”。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我们提高有效教学的根本。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有效的课堂教学之中。
第五篇: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时初中物理教研组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学校教育正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从客观上要求老师建立新的理念,有效地改进教学行为,通过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开发性思维,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突出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的教学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营造这样一个氛围可以把学生带到老师的授课中去,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位置,学生也就敢于交流、乐于交流,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平等、民主。理解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体会到信任、亲情与爱护,便于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沟通、交流。
2.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模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不仅要备知识内容,还有教学方法和课堂中的预设问题,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杜绝低效课堂的出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关注生活中的物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趣才能乐学,乐学才会高效。教师往往只注重一节课开始时的导入,却不知,学生的兴趣一般是不会持久的。如何能让学生保持持久的热情,对每一个新问题都乐于主动探究?这是我在每一节学案的编制过程中反复思考的问题。一节课要解决多个问题,对每一个问题,均设计一种激趣的引入方法,让学生乐于探究。物理学案中引入激趣的方法很多,利用时事新闻引入,利用生活实例、身边的现象引入,利用名人诗词、民间谚语、漫画引入等,学生往往热情高涨。但都要讲求科学性、针对性、适当性原则。
4.注重课堂管理,经营有序教学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构建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有效教学反过来更能促进课堂良好秩序的建立。在构建有序课堂方面,主要特别注重以下环节:第一,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用心上课,给学生传递学科教学和学科教师魅力。第二,认真对待每个班级的每一节物理课,负责任地上课,给学生传递积极的职业态度。第三,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学生体验学习任务可完成的感觉和成功感觉。第四,真诚热情地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了解你的正直、严肃、公平、真诚和热情。第五,不放任每一个必须干涉、纠正和教育的环节。
5.加强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尤其是像我一样从教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更为重要。教学反思是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能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教学反思可以分成教学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行动后反思,可以从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自己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这样的教师才会不断成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得经验,然后运用于教学,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