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时间:2019-05-14 11:3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第一篇:苏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苏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摘要:自苏州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低保制度不断完善,低保标准不断提高,管理机制不断优化。但是也伴随一些问题的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受保人员的工资调查,建立科学的保障标准,建设高效的管理队伍等等

关键词:苏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目 录

前言......................................................................................................................................................................3 第1章 苏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成效.........................................................................................................3 1.1低保制度不断完善.........................................................................................................................................3 1.2低保标准的提高............................................................................................................................................3 1.3 配套低保方式不断完善................................................................................................................................4 1.4 低保运行程序日趋完善................................................................................................................................4 第2章 苏州市最低保障制度实施的问题.........................................................................................................5 1.1保障标准单一且偏低.....................................................................................................................................5 1.2 低保工资核实力度不够................................................................................................................................6 1.3 管理机制不健全...........................................................................................................................................6 1.4 责任线条化,缺乏监督机制........................................................................................................................7 第3章 苏州最低保障制度实施问题分析和改进建议.....................................................................................7 1.1 拓展资金来源...............................................................................................................................................7 1.2 建立科学的调研审批机制............................................................................................................................8 1.3 加强低保工作队伍建设................................................................................................................................9 1.4 加强跟踪监督机制.......................................................................................................................................9 总结....................................................................................................................................................................11

前言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任何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不足以维持其最低的生活需求标准时,都有权利得到政府和社会按法定程度和标准提供的现金或实物救助。它是社会救助的一种形式,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对那些生存出现困难的贫困人群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自从1996年,1998年分别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保障标准的不断提高,受保人数日渐增加。社保管理实施队伍不断扩大,监督机制不断强化,社保制度日趋完善。本文就将着重讨论苏州市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发展建议。

第1章 苏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成效 1.1低保制度不断完善

苏州市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先后出台了《苏州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有关条款的说明(苏政民[2003]183号),苏州市市区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细则(摘要)(苏府〔2004〕139号),关于进一步完善苏州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2005〕5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苏府〔2008〕46号)等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低保制度的实施细则,低保申请,审批,发放的流程,以及低保程序监督和管理的程序等等,使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有则可依,有章可循,避免了程序混乱,监督不力,实施不明确等问题,为低保制度在全市的推广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1.2低保标准的提高

2011年7月起,苏州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的450元/月、400元/月统一提高到500元/月,城乡五保、低保边缘、重度残疾人、特殊残疾人的救助标准按原政策规定,同步提高;上世纪60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的生活补助标准由原来的690元/月提高到750元/月。此次标准的调整,标志着苏州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实施并轨。并轨后,全市6.93万城镇、农村低保对象将享受相同标准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截至此次调整,城镇低保标准调整了11次,由起步时的180元/月,提高到目前的500元/月,增长了177.8%;农村低保标准调整了10次,由起步时的100元/月,提高到目前的500元/月,增长了400%。至今年5月底,全市低保对象6.9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1%,城乡月人均补差分别为261.1元和191元。

1.3 配套低保方式不断完善

在最低保障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对于低于工资标准的城乡居民进行生活基本保障补助之外,针对一些具有特殊困难的特殊人群和由于经济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特殊环境下采取一些补充性的措施。2011年3月,苏州市采取了对于困难群众进行动态价格补贴的措施,当季度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超过3%(含3%)且低于5%时,该季度的物价补贴标准为当地该季度末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5%;当季度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超过5%(含5%)时,物价补贴标准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上浮20%。

此外,苏州市还采取了一些灵活的低保政策,会不定期的增发一个月的低保金,提高局部的低保水平。对于那些无固定收入和低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的重惨残人员给与特殊的生活补助。

在低保政策的推行中,苏州市并不是盲目追求于低保范围的扩大和认定,并不以低保人数的盲目增长为实施目标。因为低保是城乡居民最低生存生活的保障,却不是解决低保人员经济能力的根本。2007年,苏州市政府发布《关于引导、鼓励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人员再就业的意见》,鼓励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积极就业,引导和提高失业、无业人员就业脱贫、劳动自救意识,使城市低保救助政策和再就业政策的衔接更加合理,以推进建立就业与城市低保工作联动机制。

1.4 低保运行程序日趋完善

2007年,苏州市政府发布了进一步优化低保制度实施细则。细则强调了低保申请,认定,审批和低保金发放的细则。要求各部分,下到街道办服务机构上到民政局,各级流程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实施程序,科学调查,认真核对审批,仔细验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三条线的衔接工作,完善收入调查,实事求是地确定困难职工家庭的收入水平,加快申报办理进度,使实际生活标准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第2章 苏州市最低保障制度实施的问题 1.1保障标准单一且偏低

苏州市虽然低保标准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各个区域的人口状况分布差别必然不同。苏州市下属的金阊区,沧浪区,虎丘区,吴中区,平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高新区,以及常熟,太仓,昆山,张家港,吴江五个县级市。如下图所示,区位之间的经济状况,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有所不同,受保人员的人数和确定标准自然也应该有区别。然而目前苏州市一个地区只制定和执行一个低保标准,没有考虑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通常,家庭成员越少,人均支出就越高,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费用较高;家庭成员中有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的,其家庭支出多,所需基本生活费用也较高,按不同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制定不同的保障标准能更充分体现低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因此西方国家进行社会救助时常常针对不同家庭制定不同的救助标准。

现有低保资金和低保标准只能勉强维持保障对象的最低生活,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而其在就业、医疗、居住等方面的生活困难需要依靠配套的优惠政策措施来解决。目前,与低保制度配套的优惠政策,如低保对象的再就业政策,医疗政策,子女上学政策,住房政策等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导致一些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低保对象就业无门,部分低保对象生病无钱医治,少数低保家庭子女因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低保户住房条件恶劣等问题,而这些政策特别是再就业政策的出台和完善,是帮助保障对象彻底摆脱贫困的重要保证。1.2 低保工资核实力度不够

家庭收入(家庭成员各种收入的总和)是享受公共财政福利政策的关键要素。在低保政策的实际落实中,收入核实标准最难以把握,收入的隐性化大量存在,如转移性收入(继承、接受赠与、赡养费、抚养费)、偶然所得和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的收入难以确定;农村居民农副产品收入估价标准不统一、日常用品商店税收与收入不一致;申请人员主观瞒报、少报或者不报;使用一些单位、组织、个人开具的与实际收入不符的证明等。目前苏州市收入核实的基本形式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符合苏州市现状,但却无法避免申请者虚报、少报、瞒报或者不报个人及家庭隐性收入的情况。在缺乏全国统一的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情况 ,低保核算既无法查询金融机构存款、证券信息等财产信息 ,也无法通过公积金、社会保险缴纳等来核对家庭财产收入。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不光是苏州市,这个全国最低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的系统性问题。

1.3 管理机制不健全

虽然苏州市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社保制度实施的管理细则,但是社保运行中的管理问题依然存在。

首先是基层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由于街道是与城乡居民直接接触的机构,在街道(镇)建立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就十分必要。然而在目前情况下,许多地方都还没有现代化的服务平台,分布面窄,这些直接导致了低保实施的效率和准确性。有些地方建立了服务站,但是没有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尤其是在一些地域较偏远的地区,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去,导致了局部的人力资源匮乏,而工作队伍的素质又直接影响了低保服务的质量。这一点在乡村低保服务站体现尤为明显。乡村服务站工作人员许多没有通过正规分配,没有正规培训,缺乏良好的服务态度,而在运作效率上必然导致资料统计的缺失,政策实施的不到位等问题。这点是包括苏州,杭州等等全国很多城市面临的管理问题。

此外,是上层执法机制的管理问题。民政部门的大量工作由于牵涉面广,在职责定位上与其他部门相互交叉,界限不明确;民政部门执法依据刚性不强,缺乏过硬的执法手段 ,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主要靠口头说明、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执法手段,执法活动缺乏权威性和易识别性,受到其他部门的牵制,造成执法弱化;很多执法行为得不到切实保障,需要依赖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最终导致实践中民政执法困难。

和其他部门过多的合作协调,必然会出现衔接不密切,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具体来看一是低保制度只是多种保障制度的一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障隶属于劳动部门管理,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隶属于民政部门管理,分别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范围,加上在对低保家庭收入进行核实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网络管理滞后,使得低保对象的确定、检查和管理都缺少有效的数据,导致应保未保、不应保而保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低保标准的确定和执行缺乏部门之间的协调,民政部门在工作中往往采取“视同”低保家庭已享受其他保障的做法,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多部分的合作导致了权力的分化,从而出现了流程繁琐,效率低下,服务过程漫长的管理问题。

综合来看,低保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受制于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和部门管理机制的协调合作。如何建设高素质高效率的工作队伍,如何建立高效一体化的现代化信息服务平台是目前苏州市和全国低保制度实施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1.4 责任线条化,缺乏监督机制

由国家严格控制和管理的城镇贫困人口救助,直接面对每个需要救助的公民。社会救助的社会性和公众性,决定了民政部门在实施社会救助时必须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如果失去约束,在实施贫困救助的过程中,挤占挪用救助基金、贪污腐化等现象就很有可能发生。

目前,社会救助监督约束体系还不健全,救助机制建设严重滞后。对民政部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工作的监督,基本上是以民政部门内部控制为主,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体制,基本不接受外界的监督和约束。只是出现了大的问题时,执法机关才相应介入。另外,多年来,民政部门虽然对城镇贫困人口进行了不间断的救助,但社会救助信息不完全公开,尤其是不定期公布标准和资金等情况,形成了不应有的“盲区”。而且,由于文化程度低、观念落后、信息管理经验缺乏等问题的存在,使低保管理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加之落后的工作设备,手工操作为主的工作方式,非常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低保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第3章 苏州最低保障制度实施问题分析和改进建议

1.1 拓展资金来源,优化低保标准

低保是社会福利的一种,是政府为解决社会贫困人员生活问题,减小社会贫富差距而采取的社会再分配措施。低保标准的确立直接受制于低保资金投入的多少,而低保资金的多少则受制于政府财政分配和其他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少。提高社保标准,关键在于建立稳定的社保资金来源保障机制。现在的苏州市低保保障金来源还很单一,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拨款支出,而日益增长的低保需求必然给政府造成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且积极有效的调动社会责任,在全社会动员捐款、捐物,发展社会福利社团和慈善团体,发动国内外的社会捐赠,建立救助基金,来作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充;同时积极动员企业捐钱、捐物,或者与贫困人家组成帮扶对子;可以通过向慈善团体求助以及发动社会捐款来解决医药费问题,使得全社会都来帮助特别困难地区的低保工作,这样就可以缓解低保资金来源不足的压力,拓宽资金来源,为低保工作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此外,还应该根据地区的人员经济状况的不同,做好统筹规划,针对特困人员加强补助,提高标准,对于已经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得到改善,不在低保范围以内的人员,要及时的退保,这样可以有效地优化低保标准和结构,从而解决由于“一刀切”带来的问题。

1.2 建立科学的调研审批机制

确保居民收入核实的合法性、规范性、合理性。核清家庭收入是当前我国低保工作的难题 ,也是世界性的难题,所以完善申请人家庭收入核实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收入核实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相当艰巨,由于涉及利益的再调整和再分配 ,这项制度仅仅建立在“ 良心”、“责任心”上是不行的,仅靠社区工作人员教育说服也是不行的 ,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低保家庭收入需实施跨部门核查。政府应加快建立传统方法与跨部门信息比对相结合的收入核对机制。对低保家庭收入信息进行跨部门核查,所得的数据将更全面更准确。低保家庭收入跨部门核查机制一旦建立 ,民政部门的相关权利可从政策上得到保证,民政部门可得到建设(住房保障)、公安、税务、工商、人行、证监、银监等多个部门的紧密配合 ,做到真正了解申请者家庭存款、住房、汽车、股票等财产收入。同时,政府要建立健全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的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

加快推进家庭收入核实管理机制。我们应该结合杭州市实际,从信任、承诺入手,加快推进家庭收入核实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收入申报承诺制度。申报的收入不仅仅是工作收入,还包括家庭成员股票、证券等交易收入,其家庭成员由继承、赠与、偶然所得等形式获得的财产。二是建立家庭收入标准体系。为了避免收入核实工作的失误和收入核实工作的不公正 ,政府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统一的收入标准体系。三是建立连带责任制。当前许多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私营企业为职工谋取利益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单位为了骗取社会低保、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背离诚信原则,为本企业员工出具虚假证明、编造收入证明。为此 ,政府需要尽快建立低保申请连带责任制。

1.3 加强低保工作队伍建设

低保管理问题的存在来源于人力资源匮乏,和管理机制的建立。

要对低保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地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优化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素质,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的调配,尤其是兼顾偏远地区的低保队伍建设,保证低保人员招募工作的合法性,对服务人员的工作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监督,让他们能够准确把握低保政策精神,掌握低保人员的条件、对象,做好低保救助金发放的调查核实工作,做到不该发放的坚决不发,应该发放的就必须按规定发放。要让低保工作人员和低保人员认识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后一道“安全网”,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是关系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大事,更是关系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此外,还要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工作。教育群众体谅国家困难,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自谋职业、自食其力,通过劳动增加收入,逐步改善生活状况,克服安于现状和等靠的思想。同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争取群众对低保工作的支持、理解和配合。

此外,加强部门协作,优化管理机构,职责分明,要有效的避免业务重复的同时,合理的规避繁杂的工作流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数据库和动态服务平台,确保工作相关部门及时的了解工作进度,明确自己的责任,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低保工作管理的高效和及时。

1.4 加强跟踪监督机制建设

一、选举评议代表,确保评议主体的广泛性。

针对村低保评议小组成员动态性、随意性大的问题,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对评议代表的产生办法、资格条件以及评议小组人数、职责作明确规定。首先,要求评议代表必须由村(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确保评议主体的广泛性。每年年初,区民政局下发通知,要求各村(社区)党委(支部)会议研究确定低保评议小组人选,提交给村(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评议代表人选通常包括村(社区)两委成员、驻村(社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村(居)民小组长、村(居)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热心社会救助工作的村(居)民代表等。评议小组总人数一般不少于15人,其中村(社区)两委成员人数不超过其他各类人员(即村居民代表)的总和。选举确定评议代表后,村(社区)党组织再从中明确1名两委领导担任评议小组组长,1名两委成员担任副组长兼民政协管员,并将评议代表名单在村(居)务公开栏张贴,上报上级民政部门备案,一年内保持相对稳定。其次,明确规定评议小组职责,确保评议代表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评议小组主要负责评议本辖区内低保、低保边缘申请家庭的收入情况、困难程度以及申请“五保”救助、重残救助、临时救助等对象的资格条件,平时积极宣传社会救助政策,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评议小组在村(社区)两委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上级民政部门指导。从近年来的实践情况看,选举产生的评议代表大多了解掌握社会救助政策法规,热心于社会救助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正义感,能够依照政策正确行使表决权。

二、规范操作程序,确保评议过程的民主性。

积极借鉴周边地区实行低保听证的成功经验,结合不同类型村(社区)的试点成果,逐步规范了低保评议程序。一是申请人陈述理由。申请人到会说明家庭收入情况、贫困原因,接受评议代表即席提问,陈述完毕后离开会场。申请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到场或无表达能力的,可由申请人委托或评议小组指定其亲属、邻居到会代为表述。二是通报入户调查情况。民政协管员介绍申请人家庭收入的主要项目、核算结果、家庭人口、劳动力状况、家庭住房和财产数质量、家庭成员遵纪守法等基本情况,说明调查核算的时间、基本过程、计算依据、计算方法等情况。三是传阅证明材料。民政协管员将申请人家庭的收入证明、家庭成员病情证明、残疾证明、意外伤害证明、婚姻状况证明、分户子女家庭情况证明等材料提供给评议代表传阅,有条件时还可利用电脑投影仪播放申请人家庭的贫困状况照片及视频资料。四是及时处理否决的评议结果。投票表决结束后,民政协管员将评议表决未通过的申请人材料退回本人,告知评议结果。申请人不接受评议结果,重新提出申请的,再次组织人员进行入户调查、收入核算、评议表决,连续两次评议未通过的,申请人家庭如果没有发生重大变故,一年内不再受理。

三、采取投票表决,确保评议结果的公正性。

采取投票表决,评议代表可以依据政策充分行使表决权,有效地制约权力干预、人情关系的影响,确保评议结果的公平公正。低保评议通常由评议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召集并主持,投票表决前首先清点到会代表人数,明确表决注意事项,采取举手表决方式推选产生监票人1名、计票人2名,到会评议代表人数必须超过评议小组总人数的五分之四才能进行表决。表决票按规定样式提前统一印制,由监票人按到会人数发放,评议代表一人一票,亲笔填写,填票时不能相互串通、影响。评议代表填写完毕后投入票箱或交到监票人手中,计票人当场唱票、计票,监票人监督计票过程,宣布评议结果,得票三分之二以上的申请人视为评议通过。评议表决结束后,民政协管员及时将表决票整理归档,填写《苏州市相城区低保评议情况登记表》,整理完善评议会议记录,将评议表决结果公示,增强评议的透明度。

四、实施全程监督,确保评议机制的实效性。

缺乏有效的监督,低保评议很容易图形式、走过场,难以取得预期的公正性、实效性。平时实施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监督:一是群众监督。组织评议前,民政协管员一般通过张贴通知、电话联系等形式邀请、鼓励、允许不是评议代表的村(居)民代表旁听评议过程,3名以上群众代表到场才能进行评议,旁听群众可以发表意见,但不参与投票表决,不得干扰评议进程,事后可以向村(社区)主要领导、上级民政部门反映情况。二是上级监督。村(社区)组织评议前,通常邀请镇(街道)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到场指导,时间允许时上级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一般都能按时参加。一次组织3名以上申请对象集中评议时,镇(街道)民政部门则必须安排1名工作人员到场旁听指导。三是电话查询监督。我们设计了专门用于电话查询的《苏州市相城区低保评议情况登记表》,评议代表、旁听群众到会后首先要在登记表上亲笔签名,填写自己的职务或身份、手机号码、宅(办)固定电话号码,评议登记表与其他申请、审批材料一同上报。镇(街道)民政部门审核、区民政局审批时,通常对照登记表上的电话号码随机向3名以上评议代表和旁听群众了解评议的时间、地点和基本过程,3名查询对象反映的情况不一致时,视为未组织评议或评议不规范,不予审核、审批通过。电话查询,可以督促村(社区)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评议,极大地提高低保审核、审批工作效率。

从各村(社区)实施情况看,低保评议一般在受理申请对象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通常情况下一户一评,受理即评,条件允许时也将多个申请对象一同集中评议,以提高工作效率。因集中评议需要延长申请材料上报时间的,一般都要预先征得申请对象同意。

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发现苏州市低保工作近年来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低保标准逐渐提高,保障范围不断加大,工作程序也日趋完善,但是也存在管理机制繁琐,监督机制不及时等问题,并在最后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发展建议。要拓展资金来源,优化低保保准,建立科学的调研机制,加强工作队伍的建设,加强监督机制,这样,相信低保工作的进行会更加有效及时,为低保人员提供更好的福利服务。

参考文献

[1]高清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实质救助指标探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蔡昉,都阳.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9).[3]李小云,张雪梅,唐丽霞.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4).[4]赵复元.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综述 [J].经济研究参考,2005(5).[5]王伟奇怪,最低保障制度实践 [M] 法律出版社.2008 [6]张浩,转型期中国最低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7]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体制发展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二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目录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对象范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指由地方政府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群众,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帮助。该制度是在农村特困群众定期定量生活救济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一项规范化的社会救助制度。

编辑本段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对象范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并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编辑本段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实行严格规范,从农村实际出发,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包括:

(1)申请、审核和审批;

(2)民主公示;

(3)资金发放;

(4)动态管理。

第三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路径探索

摘要:“城乡低保一体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消除制度性贫困,实现底线公平的必然要求;是突破改革瓶颈,促进低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新的形势下,城乡低保一体化具备了党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政策的支持、经济发展的扶助和制度运行的实践基础,应该在立法统一制度、搭建社区管理平台、筹建社会化保障基金的基础上,标准有别,分步实施。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底线公平;统筹城乡。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是指在同一部法律、法规或规章中对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做出统筹规定,国家对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承担同样的国家义务,向不能满足自身或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的城乡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1]。而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普遍存在的城乡二元差别,不仅将处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困人口排除在外,造成新的不平等,而且增加了行政和管理成本。因此,探索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的路径,既有利于贫困群体基本生存权益的保障,也有利于促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的必要性。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经济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具有现实必要性。

1.1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趋势。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五个统筹”之一。新的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手段[2]。统筹城乡发展包括经济、社会、规划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五是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3]。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基础,也是保障城乡贫困群体基本生存权益,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1.2消除制度性贫困,实现底线公平的必然要求。

底线公平是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实现底线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的禀赋和竞争机会事实上是不平等的。因此,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不能保证竞争机会的公平,依靠市场机制也就很难达到结果的公平。近年来,中国的贫困差距持续拉大,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0.4,接近0.5。贫困差距加大的同时,贫困群体的基本生存权益受到威胁,急需制度的保障。而社会救助制度是与市场经济配套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制度安排。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是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维护其生存权益的重要手段。但是农村居民不论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中还是在社会救助制度安排中都处于不利的地位,与城市居民在生存环境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形成制度性贫困。城乡低保一体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市场分配所不能兼顾的公平性问题,保证全体国民在制度的保障下实现基本的平等、公平。

1.3突破低保改革瓶颈,促进低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1993年上海首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到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再到各地城乡低保制度“扩面提标”工作的进行,低保制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作为一项普遍有效的社会政策,城乡低保制度在保障贫困群体最低生活,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贫困问题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经过多年发展的低保制度仍然将城市和农村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实施,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分属两个不同的制度,严格按照户籍管理区别对待。这种城乡分割的低保制度在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程序、保障资金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不仅加剧了城乡差别,而且将处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城乡接合部农民排斥在外,造成城乡居民生存权益保障的不公平。在城乡统筹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低保制度自身的改革发展受到挑战,城乡低保一体化是弥补城乡低保差距,促进低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的可行性。

城乡低保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贫困群体的基本生存需要,消除制度性贫困的重要机制,实现城乡低保制度的衔接已经具备政治、经济和制度基础。

2.1社会政策的支持。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专门针对贫困群体的一项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也是社会救助制度的核心项目[4]。实践已经证明低保制度在解决贫困群体的生存危机、遏制贫困规模的持续扩大、维护社会团结和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是一项深得民心的社会政策。在新的形势下,党中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就应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5]。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发展既适应了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也具备了社会政策的依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2经济发展的扶助。

中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积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牢固基础。特别是2009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中国经济从容应对冲击,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为中国经济社

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6]。在经济发展的支持下,社会保障的投入不断增加,在2009年2906亿元的基础上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3185亿元,用于社会保障建设,各级政府也在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而城乡居民在收入普遍增加的条件下,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城乡低保一体化不仅意味着保障范围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高,还意味保障资金的大幅增加。在课题组的调查研究中,基层管理人员反映的首要问题是资金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则为实现低保制度的城乡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

2.3低保制度运行机制的基础。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城乡低保一体化提供了制度基础。城市居民低保制度经过发展已经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010年10月保障户数为1136.5万户,保障人数为2303万人;农村低保制度稳步迈进应保尽保,2010年10月保障户数为2459.5万户,保障人数为5106.1万人[7],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低保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专门的管理机构已经设置,管理人员基本到位,在市县级民政部门,城乡低保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也已经实现统一。低保管理人员在保障标准的确定、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低保人员信息数据的管理以及保障资金的发放等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随着制度的顺利运行,城乡低保制度逐渐向法制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制度运行的实践经验,为城乡低保一体化提供了基础,但仍需要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下实现城乡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甚至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统一。

3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的路径。

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该在统一制度,保障城乡居民公平权益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制度管理一体化、资金使用一体化、申领程序一体化、待遇发放一体化。

3.1立法统一制度设计。

城乡低保一体化应该在统一原则的基础上,立法统一制度的设计。目前城市低保的实施依据是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而农村低保依据的是2007年《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这两个文件已经滞后于制度的发展,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修改已经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因此,应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机遇修改现有法律规范,或者出台新的《最低生活保障法》《社会救助法》等,统一城乡低保制度的设计,建立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立法的基础上对低保制度的实施原则、保障对象、保障标准确定、申领程序、管理机构、法律责任等进行统一的规定,打破城乡界限,将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所有社会成员纳入低保制度。

3.2搭建社区管理平台。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立法确立城乡统一制度的基础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建立统一机构进行管理,实现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城乡低保制度的管理在市县级民政部门基本实现了统一制度、统一人员,差距主要体现在基层,因此低保制度需要搭建社区管理平台。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8],社区在低保对象的资格审查、数据信息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社区一级设立社区服务中心作为统一办理城乡低保申请的机构,以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形式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接受和办理贫困群体的低保申请,对其资格进行初审并协助做好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核实工作。同时通过对社区低保对象信息数据库的管理,加强对低保对象家庭财产、家庭收入和支出、人口状况、致贫原因的监察,做到严格入口畅通出口,实现动态管理……3.3筹建社会化保障基金。

资金是社会救助制度有效运行的核心,如果资金不到位,社会救助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城乡低保一体化的有效实现需要设立财政支持为主、社会筹资为辅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实行城乡统筹管理,专款专用。基金主要来自三方面,财政资金、福利彩票收入、社会慈善捐赠资金。实施低保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民政部门应该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有关工作,协调财政部门在预算中合理安排救助资金,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随着福利彩票筹措资金能力的增强,应该切出一部分用于补贴低保对象救助。此外,社会慈善捐款通过慈善劝募的方式吸纳来自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的捐赠,也是募集低保资金的一种途径。将政府财政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慈善捐款形成的城乡低保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逐步达到省级统筹,通过社会化方式解决城乡贫困群体的生活。

3.4标准有别,分步实施。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低保制度一步到位的达到统一制度、统一标准,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来说,财政能力难以承受,需要在制度统一的基础上,分步实施。城乡低保的一体化并不是城乡低保制度的完全同一化,体现在救助标准方面,不宜实行一刀切的完全统一标准,而应该在救助标准确定依据和方法统一的条件下,渐进式统一救助标准。否则,一刀切的标准会急剧增加财政负担,影响低保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9]。城乡低保标准的设定,应该首先统一救助标准确定的依据和方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气)费用确定。救助标准确定方法统一基础上,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实行城乡有差别的救助标准,并分别逐步调整提高,最终达到城乡统一。

参考文献。

[1]林莉红,汪燕,最低生活保障权平等保护简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25.[2]郭振宗,山东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性及有效途径[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1.[3]向春玲。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几点思考[J].城乡建设。2006(11):59.[4]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M],人民出版社,2008(10):248.[5]新华社。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EB/OL].(2010-10-19).[6]新华社。2010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0-3-15)http://.cn/policy/txt/2010-03/15/content_19612372.htm.[7]民政部。2010年10月民政事业统计月报[EB/OL].(2010-11-19)http://files2.mca.gov.cn/cws/201011/***79.htm.[8]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EB/OL].(2009-11-26)http:///gzdt/2009-11/26/content_1473425.htm.

第四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一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而生活发生困难时,都有权利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明文公布的法定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俗称“低保”。低保制度使得农村的贫困群体得到了十分及时且必要的救助,这对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整个国家的和谐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目前,低保制度推广和完善面临最大的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低保资金的来源,二是低保户的评审,三是低保运行的监督,四是低保人员的权益。针对这四方面的问题,我们进行研究。

一、在低保资金来源方面

在资金来源上,应该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问题是农村低保制度得以实施的关键。

现行的农村低保制度主要采取市、县财政分担,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的筹资模式,中央财政至今未安排农村低保资金,许多地区由于基层财政没有能力对低保资金进行配套,严重影响了农村低保的推广,这种现象在农村的其他保障制度推广中也普遍存在。这对于经济条件尚好的东部沿海地区问题不大,但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市的财政压力很大。考虑到中央及各级政府财力有限,支持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不应平均投入支持财力,而应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实行倾斜。根据各省经济状况的不同,中央确定转移支付低保资金的比例,对于沿海开放的省份中央可以不补或少补;对于内陆较贫困的省份,中央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30%~50%较为适宜),尽可能的减轻省级的财政压力;对于特别贫困的省份,如青海、西藏,中央至少应负担低保总支出的一半,这是在中央与省级之间的资金划分。这样划分的依据有二:一是各省经济情况不同,自给能力有别,区分不同情况给予支持符合建立和谐社会,全国协调发展的主流;二是经济越是发达的省份和地区,需要低保救助的人越少,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没有能力安置配套资金,越需要大力支持。

关于中央政府是否有能力提供低保资金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央政府完全有能力。2005年,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3万亿元,仅增收部分就达5000多亿元,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农村低保的力度应该不成问题。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究竟需要多少钱?如果按每人每月“补差”30~40元计算。如今还没有享受低保的2600多万贫困人口每年大约需要100亿元。但是,这笔钱并非都要“新增”。按辽宁省的说法,取消农业税后中央给地方的转移支付款项中,已经有“农村特困户救济”这一项,2005年在辽宁省是1.62亿元。而全省全年的农村低保资金是2.54亿元,这笔款项占的比重是64%。也就是说,实际上,有2/3的钱中央已经掏出来了。2005年辽宁省农村低保的补差金额是30元左右,即使辽宁省补差金额增加到40元,也不过再增加1.5亿元。

所以,如果假设辽宁省正在全国平均水平上,除去已有的中央转移支付的资金,全国“新增”投入也就在30~50亿元之间,而贫困人口每人每月可得到低保救助金为40元。按比较宽裕的计算,整个资金量再翻一番(每人补差70元左右),也不过100个亿,相当于2005年财政收入的0.33%。所以说,解决农村低保的资金问题的前景应该是很乐观的。2007年第二季度,民政部统计低保的补助标准是71.4元/每人每月(参照下表),6月份的计划支出为7.4亿元,按此计算全年不过88.8亿元,仅占2006年全国财政总收入(39373.2亿元)的0.2255%。这个比例低于2005年。所以中央完全有能力推进农村低保的全面覆盖。民政事业统计季报(2007年2季度)

在省份内部,各级亦应参照上述模式确定省级和市县各级分担的比例,可以按照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额确定各级负担的比例,如福建省对于人均在1.5~2万元的县市给予15%的补助,对于超过2万元的县市完全由地方各级自行负担,对于1~1.5万元的省级补助30%~50%。这样就可以实现省内的平衡。做到把钱用在最需要救助的农民身上。同时各级政府要设立低保资金专用帐户,实现专帐管理,专户专用,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低保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到期强制划拨,优先保障的运作模式。对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捐赠要及时缴入专用帐户,防止挪用。各级政府在负担比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还应该逐年增加资金投入量,以切实提高低保户的保障水平,增加低保户的数量。

二、对低保户的评审方面

(一)、在低保对象的选取上,要坚持评审程序化、公开化的原则

每个低保对象的确定必须在符合收入条件的基础上,经过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市民政部门审批、省级监督的程序,有效杜绝非贫困因素的干扰,同时各评审级次的结果都必须及时在乡村两级公示,给其他村民提出异议进行监督留有时间,省级政府的监督可以采取不定点抽查的方法和对宏观政策的调整方面。

(二)、在资金的发放上,应坚持社会化的原则

通过分布广泛的农村金融机构,如信用社,邮政储蓄网点代发低保金,这样做有助于避免克扣、冒领及不必要行政干预,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三)、在低保对象的管理上,应采取动态灵活的方式

三、在运行监督方面

(一)、在低保的监督上,应坚持多元化,依靠群众的原则

通过公示低保审核程序让群众参与低保的全过程,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还可以通过上级的行政监督、平级及上级的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等多种方式防止滥用职权、截留挪占、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

(二)、在保障对象的范围上,应该逐步实现由指标式低保向应保尽保过渡都是贫困户,都符合低保条件,有人得不到救助就会引发诸多矛盾,与公平原则不符、与和谐社会相悖。在目前还没有能力实现应保尽保的情况下,应该给贫困市、县、乡、镇更多的指标,而不宜平均分配,因为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贫困人口就越多,需要救助的人和相应的资金投入就越多。以吉林省为例,2006年吉林省民政厅统计全省共有特困户120万,占农村人口的7.7%。由于资金极其有限,目前仅将80万纳入低保范围,还有将近40万贫困人口无任何保障。德惠市边岗乡2006年共有贫困人口3200多人,占乡总人口的8%,目前只有1518人得到低保,有另一半贫困人口只能继续等待低保指标的增加。2007年7月9日,吉林省政府常务会决定,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新增省级财政补助资金7600

万元,将全省保障标准提高到693元,补助标准提高到360元;投资200万元建立农村低保信息系统,推进农村低保信息化建设,适当增加农村低保工作经费和一次性专项经费,推进全省农村低保工作发展,切实保障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低保户的权益方面

(一)、在低保金的发放标准上,定额补助虽然存在一定问题,目前还不适宜采取补差原则

定额补助是每月发给低保户固定金额,享受者人人平等,这样易于操作,节省人力、物力,又可以避免纠纷的发生,是目前各地普遍推广的补助模式。

(二)、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对低保制度进行地方性立法

目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是依据上级的指示、办法、意见等,随意性大,不具有持久性,这不利于低保制度的发展。各地在运作模式成型,条件稳妥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以期将低保法制化,更好地推进低保工作。2007年7月9日,吉林省政府常务会决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修订《吉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出台《吉林省农村贫困家庭收入核算办法》、《吉林省农村低保资金管理办法》和《吉林省农村低保对象分类施保办法》,规范农村低保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件关系7亿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分配和谐的关键一步。所以,低保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需要我们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

第五篇:考研 社保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必要性 问题 措施

一、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农村土地保障与集体经济保障的弱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建立农村低保有利于维护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存权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助于增强消费能力,避免两极分化、缓释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公平,缓和社会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还有助于改造城乡二元分割的固有观念,促进中国农村地区人本思想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农村低保覆盖面窄、救助标准低,远未能实现“应保尽保”目标

2)农村低保对象难以准确识别。

农村居民收人具有隐蔽性、不稳定性、难以货币化的特点难以准确界定。

3)农村低保资金来源缺乏保障。

资金主要是县、乡、村三级负担情况下,很难落实。中央未对农村低保资金提供坚固支持

4)农村低保操作失范、管理水平滞后。

三、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1)准确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如孤老残幼、重残家庭;低收入居民;贫困人口;突发性灾害家庭;特殊救济对象

2)科学制订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多渠道筹集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以中央转移支付为依托,建立稳定畅通的资金筹措机制;部分个人所得税收入应作为农村“低保”资金、4)建立科学规范的低保资金管理机制。

按属地原则建立和管理基金,基金实行经办机构专门管理,在银行建立基金专户,专项储存,直接打入专门账户;不受其他政府机构的管理和干涉

5)完善低保配套措施

完善政策法规,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

下载苏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对策研究

    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是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

    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 副本 (范文)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 课程考试论文(设计)考核社会保障概论作者XXX 考试批次201309学籍批次201203学习中心XXXXXX 层次高起专专业行政管理完成时间2013年8月28日关于农村最低......

    浅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人民生活质量整体得到很大提高,但仍有部分农村居民因各种原因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因此,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

    南海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南海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居民实行差额救助的生活救济制度。 一、城乡......

    珠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

    珠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P2 第二章 低保对象及低保家庭----------------P3 第三章 低保标准---------------......

    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轨难点和政策研究

    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轨难点和政策研究 摘要:随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深入,工业化在对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严重挑战的同时,也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评析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

    阅读课件“生活救助”中的案例,评析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 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一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

    湖北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浅析

    【摘要】湖北省低保政策在政策完善、管理规范、资金到位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保障对象的管理、标准的指定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针对不足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以完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