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通过三维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时间:2019-05-14 11:5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通过三维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通过三维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第一篇:论文:通过三维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0年国培计划结项论文

通过三维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

有效性的研究

单位:河南省周口市黄泛区农场英才实验小学

作者:尹山东 电子信箱:yinshandong168@126.com

联系电话:***

【内容摘要】文章从“写作内容与认知”、“写作知识与技法”、“能力与语言表达”三个方面阐述了作文教学中三维训练的实施原则,总结出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组织方法,认为作文三维训练离不开有效地指导,有效的目标,有效地反馈。【关键词】作文教学

三维训练

有效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眼光聚焦在作文教学上,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打开“百度”搜索“作文”这个关键词,可以搜索到约1亿条相关内容,恐怕每一位小学生书包里都会有关于“写作”的辅导材料,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写作难并不是小学生的专利,也是许多更高年级学生的痛处。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70%的学生无话可说,甚至平时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也是如此,大多数情况下写作像挤牙膏一样,交上来后,内容千篇一律,假话、大话、空话不少,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发呢?这就需要通过三维训练,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帮助学生发掘习作材料,发现事物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里说的“三维”是指写作的三个方面。分别是:写作内容与认识、写作知识与方法、能力(语言表达、观察、想象等),可以概括为:写作内容、技法、语言表达三个方面,简称“三维”。“三维训练”是指作文教学从写作内容与认识、写作知识与技法、能力与语言表达三个维度进行指导和训练,简称“三维训练”。而“有效性”是指:一是习作要进行有效指导,二是习作要有有效目标,三是习作离不开有效反馈。

一、以“写作内容与认知”为训练主线,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发掘习作材料。为解决在写作中有“米”下锅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以“写作内

容与认知”为训练主线,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发掘习作材料,发现事物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在写作内容与认知方面,主要有两个部分内容,一是来自社会生活的直接经验,二是来自书面材料的间接经验。因此既要引导学生精读博览,建立“知识库”,又要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体验“生活化”。

1.重视积累,建立“知识库”。(1)课内赏析名段篇

课本教材就是名篇、名段汇聚之地,关注文本的精髓,提倡在多元赏析中张扬个性,引导学生重视日常和积累,建立写作知识库。

第一方面:从文章题目上进行赏析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抓住题目的反义词进行赏析,领悟出作者写作思路成年后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第二方面:从细节进行赏析

一个标点,就可以体会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如《穷人》中这一段话中的省略号: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从这些省略号中可以体察桑娜当时心神不安,很紧张、害怕的内心理状态,从而更加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三方面:从句段上进行赏析

赏析句段落,句子段落的表达方法,句段的类型,句段的作用,句段所体现的感情,句段的写作的角度等。

如《桂林山水》中的第二自然段: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是一个排比句,中间有两个分号,把这个长句子分成了三个分句,一个分句表达一个特点,而且每一个分句的后半部分,都具体地、形象地说明了前半部分的内容。这样就具体描写出了漓江水静、清、绿的样子。

第四方面: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上进行赏析

语文新课标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读完课文后,应

该对课文的内容用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应该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有一个整体理解。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应该欣赏课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人文内涵。

可以赏析《地震中的父与子》的父与子的父子亲情;可以赏析《草原》的草美,人更美;也可以赏析《仙人牚》生命力的顽强。

第五方面:从读者的感受上进行赏析。

语文新课标上有这样一句话:“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每一课的课后或课前,也都有让学生独自感受的问题。

如,在《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快学习结束时,会让大家讨论有什么感受?事实上讨论的结果很令人诧异,学生一下子自己悟出了6条道理。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是写作的前提。

(2)课外阅读打基础

古人云:开卷有益。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是当务之急,挑选适合小学高年级的读物,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推荐既能激发阅读兴趣又能培养文学素养的作品,如郑渊洁、杨红樱的系列作品,同学们既爱看,又能结合生活实际及所学内容进行赏析,从而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目的。

佳作赏析的具体做法可分为“博览、赏析”环节。

博览:要求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多看优秀文章(不一定都是作文),每周选择最好的一篇进行读书笔记的练习,并向老师、阅读小组推荐,写出简短的品析,这样做使学生在大脑里留下印象,写作时,可以随手拈来,不至于觉得脑中“空荡荡”的。博览,是佳作在学生大脑中“量”的积累,是“下笔如有神”的保障。

赏析:每周选取专门的时间针对同学们的读书笔记进行评讲,针对精彩的谴词、造句、布篇进行赏析,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印象,感知这类文章的写法,共享精彩的心得。最初的赏析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朗读原文,然后从几个方面分析该文的长处,学生是在老师的讲解下被动欣赏作文。等到同学有一定能力的时候,可以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朗读原文,然后分阅读小组讨论发言。赏析的最后阶段,就是赏析同学们自己的作品,这一阶段强调“学以致用”,鼓励同学们有针对性的练笔,把老师、同学们赏析出来的好文章的品质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来。通过赏析使写作得到“质”的飞跃。

2.学会观察,体验“生活化”。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写作材料来源于整个生活,整个生活时时向上发展,写作材料会滔滔汩汩流注出来,而且是澄清的。” 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刻意地去观察,对身边 的一切都要留心,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体验“生活化”。

(1)留心身边小小事,感官齐用最重要。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包括对人物、实物和环境的观察。对人物的观察要从人的外貌、语言、行动、性格及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进行观察。对实物的观察,包括对静物和动物的观察,如房屋建筑、飞禽走兽、草木鱼虫等。观察时调动感官要抓住外形、大小、姿态、色彩、变化等方面。对环境的观察,包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观察。观察时不但要从整体上观察,还要从局部上观察,并且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选好角度,全面准确的反映出它的面貌。有了观察就要有记录,把这些内容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文章就有生活的气息。

(2)设置“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感悟。

老师也要引导同学们有目的参加一些主题活动,如文艺汇演、运动会、社会实践等活动,之前提出要求,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探索,获得更加丰富、有价值的认识,产生深刻的体验。另一方面利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偶发事件,积极引导,不错失教育契机,如日本地震、海啸等。再者,就是调动学生家长的力量,拓展学生视野,创造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

二、以“写作知识与技法”为指导重点,制订有效目标,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对于写作初窥门槛的时候,写作知识与技巧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制订有效目标,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各种方法。

1.人、物找特点

小学阶段最主要的写作内容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而这类题材最关键的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让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物。

写人时应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来描写外貌。写好人物的外貌,就要对人物的身材、脸形、长相、衣着等作细致地观察,抓住特征,努力写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其次,描写人物时要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写人物语言时,要选取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来写,要让人物说自己该说的话,同时和表情、动作描写结合起来,要做到声情并茂。再次,要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精神品质。

写物则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学抓外形特点。抓外形特点不要面面俱到,只写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可,从外形,颜色,空间等方面去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二是挖掘深层特点。不是简单的用眼看、耳听、鼻嗅、手动,而是要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抓特点,在观察中想象。

三是升华高层特点。写作文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要表达一个中心,要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不能满足就景写景,就物写物,应该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让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应由此及彼,由物到人,触景生情,使文章写得更加生动感人。

2.事件凸重点

对于记事的文章,凸显事情的重点是重中之重。如果你的文章确定要写一件事,那么这件事情发展的经过就应该作文这件事的重点。例如写学校的乒乓球比赛,主题是“激烈”,就应该写出比赛过程中人们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有什么表情,以及比赛过程的曲折等等。那么参加比赛的人的激动地情绪和动作以及语言就是重要方面,而比赛的原因就是次要方面。

3.想象能点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想象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可见想象的重要性,文章没有了想象,那就像大自然失去了色彩一样。

一是指导观察,激发想象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是获取习作素材是激发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通过指导同学亲身去观察事物,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想象,让学生的想象任意驰骋。

二是利用课件,训练想象在教同学写文章时运用多媒体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三是再现情境,发挥想象学生在写实践活动一类的作文时,在活动时常常因为沉浸在活动的兴奋、喜悦之中,没有仔细地加以体验,造成文章写得不够生动。这时可进行集体回忆、讨论,挖掘出写作“闪光点”。如果有条件的可以把真实的生活情境拍摄下来,制作成课件,然后反复播放,直至学生看仔细为止再进行习作,学生就有再次想象的依据。

4.修辞一箩筐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言以文远。”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这些,都说明了文采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在突出文采方面,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修辞,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文章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

修辞的种类可谓是一箩筐,实在是太多了,常用的就有十几种,熟练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反语等常用修辞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5.结构有方法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帮助学生确定了文章的中心,选好了材料,就要考虑如何安排结构,布局谋篇。

教师要结合学生学过的课文,教给学生安排文章结构的基本方法。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结构安排:

第一类: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

就是抓住时间的变化,以时间的推移来安排文章的内容,把事情的过程,人们的活动情况等写具体。

第二类:按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安排文章的结构

一般来说,参观、游记一类的文章,作者往往按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叙述出来。

第三类: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文章的结构

每件事情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能够比较完整、清楚地反应出事情发展的全过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又分为顺序、插叙、倒叙三种形式。

第四类:按材料的性质分类安排文章的结构

介绍某种事物,往往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来写。

另外,要重视开头和结尾,开头还要注意新颖生动,要照顾好全局,与其他部分相互照应。结尾是全文的总结,要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要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以“能力与语言表达”为成长核心,进行有效反馈,丰富学生内心情感。1.真情是文章的生命

学生有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老师在写作教学中一定要落实“真人,真事,真情实感”这一教学目标。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是文章的生命。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情感,扩展学生说真话的空间,写他们感兴趣的事,把“学会表达”作为学生写作成长的核心,说他们想说的话,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丰富内心情感。

2.细节决定成败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决定成败,首先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注意观察细节的习惯,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在细节上得到灵感。其

次,在细节上下功夫,小到标点运用、谴词造句,大至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都应围绕“细节”这一个核心。如果前期完成不够理想,那就抓住修改这一根救命稻草,将修改进行到底,及时给学生最准确的反馈,帮助学生完善写作能力。

3.兴趣是习作的源泉

《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家布鲁诺也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写作兴趣的培养应四个方面入手:由易到难,仿效课文,诱发写作兴趣;开拓视野,创造素材,增加写作兴趣;修改定稿,珍视成果,保持写作兴趣;扬长避短,重视个性,延续写作兴趣。

学生的作文,是语文教学成果的体现,平时注意发现学生优秀之作,在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让学生重新修改好送给我。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以备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示范,让其他学生好好学习。最后把学生优秀作品编辑成册,做成了班级读物《成长的足迹》,给了学生极大的鼓舞,保持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此次选取“通过三维训练,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得出以下结论:

1.课题研究能明显减轻学生学习语文的课业负担。

教师根据作文教学中所遇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能有效克服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减轻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

2.课题研究能摆脱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

目前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大量采用读、写、背的方式,学生任务量大,通过此次研究,可以达到教师的作文教学既有明确、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程序,又有系统、规范的有序训练,并考虑学生实际承受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作文教学低效的局面。

3.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水平。

我们要通过积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内容;赏析优美文字,掌握习作技法;培养学生情感,学会语言表达,改变目前作文教学中的不良现状,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帮助学生全方位提高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陈晓静.作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佳作赏析.语文教学与研究.09/2001.[3]邱 爽.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课程探索.02/2010.8

第二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盐城市射阳县外国语学校

夏锦云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素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使作文教学更有效,是我们小学高年级段的老师一直努力研究的课题。

一、转变观念,提倡“写实”。《课程标准》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见,小学生的写作是表达与交流的需要,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因此,我们提倡作文要“写实”,走出“假、大、空”的怪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转变观念。

1、提倡生活作文,抒发真情实感。高年级提倡“生活作文”,“生活”即“写实”。要求学生的作文必须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为素材,叙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之事,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避免内容空洞和一味地模仿作文选,更不能以成人化的、政治化的、甚至文学化的高要求来指引学生。我们必须“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觉来观察、审视生活,关注儿童的内心体验,做到如老舍先生所说的那样:“写‘从心里掏出来的’真心话”。

2、突破传统束缚,题材自由多样。小学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我们不能以前人的“框框”来约束学生的写作。我们所看到的例文,如课本、作文选,都是经过挑选的精美的文章,大多是表现生活中“美”的、“好”的一面,这就使许多学生对生活中的阴暗面不敢去写,许多不合常理的话不敢说,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作文变得虚伪,显得不真实。学生心中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的、违背道德的、甚至的错误想法,这很正常,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表达出来,我们教师才可以合理地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学生写作的题材应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力求多样、有创新。

3、摈弃华丽庸俗,追求朴实文风。学生的写作主要是为了表达和交流,力求通俗、朴实,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用词准确,就是好文章,当然用一些适当地修辞,增加文采也是必要的,这和堆砌词藻不是一回事。精确的用词、合理的修辞,应能增强文章的愉悦性,而不是使文章变得深奥难懂。对小学生而言,“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是最重要的,儿童的写作应该用儿童的语言,我们不能用成人的习惯来“规范”学生的语言,使学生的作文具有儿童性格。

二、激发兴趣,有话可说

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作文了;对学生来讲,最难怕的也是作文,有很多学生提到写作文就“头痛”。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首先要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不关心——对作文认识不足,认为写文章是作家的事,自己不想当作家,于己无关;(2)怕麻烦——他们说:作文难、作文难,讲到作文心就烦;(3)没词写——没有留心生活,不注意积累素材,没东西写;(4)没法写——有些同学虽然有积累生活素材,但不懂得如何写,从何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写作兴趣,谈不上写出好作文。即使叫学生硬着头皮写下去,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而已。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试想一下,一桩很有兴趣的事,哪个不想去做?哪个又不愿意去做?要写好作文,就得使学生感兴趣,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因此,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

1、正确引导,树立责任心和责任感。

有些学生认为写文章是作家的事,自己不想当作家,就可以不要学习写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文,了解作文,通过实例说明作文教学的目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如我们日常工作中要写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农村有时贷款要写申请报告,工厂生产的产品要写广告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给亲友写信等等。写作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能。

同时我们还要学生想一想,如果没有写作,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能够流传下来吗?任何一项发明、创造如果没有文字的说明能够推广和应用吗?使学生认识到写文章不仅是我们工作、生活的需要,而且还是社会的发展、人类进步的需要。教育学生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应该明确时代赋予的重任,从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然离不开写作知识),长大才能为建设祖国作出更大贡献,从而树立起学习写作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2、“通阻开源”,逐步克服畏难心理。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任何文章都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产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的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我平

时注意了解学生,从日常接触中、从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作文中,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从他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中选择作文的内容,让他们先说再写。这样他们要说的内容就多了,有的说“捉泥鳅”、有的说“采野果”、有的说“跳家家”、有的说“捉迷藏”……引导他们把自己参加这些活动的经过和感受写下来,让他们用“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这样贴近他们生活,他们就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逐步消除畏惧情绪。

3、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培养作文兴趣。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如果我们的学生总是经历失败,从未尝试成功的喜悦,他们就有可能丧失信心,永远得不到成功。因此,在写作上,应该说 “成功是成功之母”。要经常表扬、鼓励学生,特别要鼓励程度较差的学生。要树立他们进步的信心,把他们的习作作为黑板报的稿件刊登,或推荐到红领巾广播站播诵等形式,让学生有表现自己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用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信心,激励学生继续走向成功。

(1)、引导学生阅读精美文章,领略作者抒发自己思想感情、表达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真实目的,要么描写自己对一处风景的观后心情,要么抒发自己对一个人的无比崇拜、敬佩之情,要么描写自己对一件事的认识与评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身边较为熟悉的人和事,做到按照自己的欣赏价值、敬佩程度、认识程度,写出自己心中真真实实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评所论,谈一家之言,表一家之风格,白一家之志向,从根本上避免空洞与虚幻,初步实现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实感受。

(2)、有选择地让学生阅读与自己水平相近的作文或文章,注意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小学生一般都具有怕写作文的特性,教师尽量要在学生面前少谈或不谈作文的深奥与奇妙,尽可能的缩短中低水平同学与高水平同学作文写作的兴趣差距、信心差距,注意从学生心理上消除写作难的观念,在精神上鼓励全体同学的写作信心,在写法上着眼于培养中低水平学生的写作实力和写作兴趣,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学生尽早掌握创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3)、选拔少数优秀小作者的创作范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结合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充分发挥大家的观察模仿能力,从模仿中实现自我创造。小学生具有跟着别人学习一切的本能,只要是教师选择恰当的范文让他们进行阅读,然后给予恰当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要领,他们就会消除对作文的神秘感,增加别人的作文与自己生活的贴近感,学习写出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消除怕作文的不良感觉,从而产生写作兴趣,积累写作技巧,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4)、开展作文展览,交流写作经验,增强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中低水平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评选出写作能力较好的一部分学生作文,进行一次较具规模的作文展览,让大家阅读作文内容,学习写作技巧,从而达到学生对作文教学的自觉参与与借鉴,增强写作能力。同时选拔一定数量的作文,给予奖励,让中低水平的同学占有一定比例,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写作趣味,扬长避短,对症下药,努力做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与培养写作兴趣的有机结合,只有培养学生增强了写作兴趣,写作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逐步提高,语文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持续日记,积累素材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学生为什么找不到作文的材料呢?一是还不会观察,二是较少参与实践,三是没有积累。写日记是积累素材的最好方法。

1、回归生活,留心身边的事物

关于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对此,叶老也常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实的路走去,便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一句话,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通过思考,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通过活动,品尝成功的自豪、品尝交往的愉悦、品尝生活的美好、品尝探究的乐趣,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自由抒写,训练表达能力 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写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 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小学生的习作,应注重生活体验的积累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并不要求学生能写出多优秀的作品,学生的写作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产生倾诉的欲望,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快乐。

3、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素材

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节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习作素材既潜藏于课内,也潜藏于课外;既潜藏于学校,也潜藏于家庭、社会与大自然中。资源既来自于我们相对静止的文本的挖掘,也来自我们对师生与生生之间对话、合作、交流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的察觉与把握.这一切需要教师的慧眼。

同时我们也要开启学生的慧眼。要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对某个问题、某种现象,在用常规的、传统的眼光看待它的同时,要学会独辟蹊径,从不同寻常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老师要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其中所潜藏着的不同意义和价值,让他们学会提炼素材、发掘素材。使他们学会如何将看似简单的事情写成好的文章的能力。比如,有一位同学自习课上突然呕吐。面对秽物,不少同学闪着身子捂着鼻子,而班长却不声不响,动手帮着把呕吐物打扫干净。针对这件事老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面对同一种现象,会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假如你有一天也有困难是希望人帮助,还是乐意人躲避?就此要求同学们写一篇日记,结果这天同学们的日记都写得有声有色感情充沛。

4、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

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由日记转入作文的练习,同学们因此懂得了记日记的过程就是积累素材的过程,日记中的素材都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这样作文时就不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学生由于在日记中对生活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录,作文时选取材料就可以得心应手,所以,只要经过腹稿构思,就完全可以直接进行写作。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确,日记并不等于作文。日记重在记,记人物、记事件,记述清楚就行。而作文,重在 “意”,就是立意,不是堆砌材料,要把材料合理的加工、组织、安排,通过写文章让人明白一定的道理,受到一定的启迪。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在教学中启发学生,通过写日记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受启发,再转变为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巧,就是陶行知先生思想的最好实践,应该在教学中加以更好地总结和推广。

四、分层教学,共同提高

由于学生的写作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1、以学定教,目标分层——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个道理每个教师都很明白。但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运用起来,恐怕也是有一定难度的。难就难在这一个“都”字。让每个学生都摘到桃子,如果用整齐划一的目标去要求,恐怕是永远也难以企及的。而目标分层恰恰就解决了这一难点。

我们先仔细研究了作文教学总目标之后,结合每一册中每次习作的教学目标,我又分别制定了每次习作的上限目标和下限目标,这样,A、B、C三组分别确定了基本符合本组学生水平的习作目标。这样分层制定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他们学习基础的教学目标,使之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促使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向现实发展水平过渡,使其能够“跳一跳,摘桃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习作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作文教学目标制定后,在整个习作指导过程中都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因为这是他们要摘的桃子,如果连摘哪个桃子都不清楚,那结果注定是失败的。

2、因材施教,指导分层——让我给你不同的帮助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是高度个别化的工作,不应以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教材来教育所有的学生,教师应配合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因此,教育应尽可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案,并鼓励学生负责任地计划并监控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帮助学生逐渐地了解自己的内在潜能与发展这些潜能的方法。实施指导分层,对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需求的写作教学,以促进差异学生写作水平多层次发展,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基本途径。为此,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习作”上,引导学生参与实现教学目标的全过程。(1)选材分层指导。三组学生作文倾向能力不同,体现在他们对作文取材的把握能力上也是不要样的。一般来说,A组学生审题能力强,作文前不需要细致的辅导,讲得太多反而会束缚他们的思路。而B组和C组的学生则在选材上直接存在以下问题:思路不够开阔,选材不新颖;感觉没有什么内容好写;审题后选材离题等。那么对于这两组学生易通过集中指导引导学生仔细审题,把握要求,先求切题,再求新颖。

(2)作文分层指导。对于A组学生,较好的做法是课前先让他们自主审题后完成作文初稿。教师初步批阅之后从中挑选一到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讲评,讲评起到两个作用:一是面向B组和C组,通过范文讲评指导本次习作的要求该怎样去落实,二是面向A组学生,指导在谋篇布局、文章立意、语言文字再还应怎样修改。通过这样的指导,再结合习作审题指导,B组学生的问题一般就解决了。对于C组学生,则还教师需在作文过程中加强巡视,个别辅导。

(3)修改分层指导。我们比较有效的做法是:A组,组内互批,互改和自改相结合。B组,请A组学生协助批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C组,教师面批个别指导。通过这样的尝试,我感觉到只要在习作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分层指导,就能真正帮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

3、以人为本,评价分层——成功再体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要求人们尊重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以予人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的机会,人才能获得发展。作文分层教学正是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为前提,通过分层指导已经使学生有了成功初体验。那么,实行评价分层,就能使每个学生拥有一次成功的再体验,在进一步体会作文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作文的兴趣。分层评价要依据以下原则:

(1)科学性。学生的分层评价要科学合理,避免印象式、主观随意性。在分层施教过程中,学生原有的作文水平教师是比较清楚的,因此,评价中要实事求是,基础差的要看到他进步的地方,使之有继续努力的勇气;基础好的要指出他不足的地方,有继续改进的方向。

(2)灵活性。对各组学生的习作水平给予关注,根据他所在小组的习作目标来给予评价。对于在一定阶段内作文水平进步大的同学,要及时调整他的组别。不要小看这样的微调,对学生来说,这是对他努力的一种肯定,激励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鼓励性。批改、评价过程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写作的不同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只要达到所在层次的目标要求,就应给予肯定。在我班学生的作文本上,九十多分的作文是比较常见的,只要基本达到自己小组的要求就能拿到,有时候,我还经常以一百零八分、一百十分这样的高分来鼓励。每次有同学得到这样的分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对于那些平时作文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伴随着一个“九十八”分的成绩,会是多大的兴奋与自豪!我相信,这将激励他下次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争取更好的成绩。于是,一个以分层评价为依托的良性循环便建立起来了,她将激励着学生从乐写逐渐进步到善写。

五、活动搭台,作文“唱戏”

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各个途径搭建展示学生作文的舞台,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因为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当自己的作品得到他人的欣赏、肯定,这种正面激励将化作学生前进的内驱力,比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效果好得多。那么,在班级中,怎样开展习作成果展示呢?以往的做法就是教师范读加上张贴优秀习作。应该说,这样的方法比较实用,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还不是最大,所以,同样是展示,同样是范文,形式多样而富有吸引力,这一点相当重要,教师要动脑筋搭建舞台,让学生尽情秀出作文的风采。

1、开展各类作文竞赛,像口头作文竞赛、征文比赛,现场作文竞赛等等,再分组各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奖励。因为是分组竞赛,学生会觉得只要自己努力,获奖的希望很大,这就为他认真参赛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2、开展作文朗诵会。由学生挑选自己的得意之作,先分小组比赛,各推荐出优秀选手参加全班的比赛,使他们的作文能够得到充分地展示。而且,学生在准备自己的展示作文时,也是反复吟咏,反复动脑筋继续加以修改。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很有好处。

3、开辟佳作园地。在班级的走廊的橱窗中,在教室的墙上,开辟出佳作园地,把平时发现的优秀作文、优秀片段及时进行展示,以供大家学习,这样做快捷高效,这对学生也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4、出刊学生个人优秀作文集、优秀作文合集等。出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敢想也不会去想的问题。但是,当你告诉他们,一本优秀个人作文集就是一本书的时候,那些平时作文基础好的同学总会怦然心动,我班的周云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教师的鼓励下,在“出一本自己的书”这个目标的激励下,她认真对待平时的每一次作文,总要做到精益求精。一学年之后,当她终于捧出一本凝结着自己心血的作文集时,成就感是别人所无法想象的,而她这样做的意义还在于使更多的同学也在心里埋下了一个愿望。这样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现在,我班已有近十位同学正在修改、整理自己的作文,希望也能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了。

5、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增强自信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6、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

丰富多彩的活动既使学生的作文得到了展示,也使学生在展示的同时收获了自信。学生充分享受表达的过程,更享受成功的乐趣。这样一来,作文不再成为一件苦差事,学生还会不喜欢作文吗?

我们在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上做出了初步的探索,但还不够完善。希望我们的研究对作文教学有一定的促进和提高。

第三篇: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有效性研究

《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

温溪镇第三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

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教学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便于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目前,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仍是不少语文预习只是流于形式,无章可循,难见成效,有的语文老师只以一句“去读读课文,预习一下”“草草了事;有的老师让学生预习布置无检查等情况在新课程实施以后,面对大量的信息和阅读素材,预习能力差日益的成为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绊脚石,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主动读文,进行预习,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1)课题界定

预习:顾名思义,预先的学习。学习者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对新知进行初步的、浅显的、力所能及的理解、解释、重组、架构的一系列行为。即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做好上课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

有效预习: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课文,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去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地自学课文,避免了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自学效率,培养自学能力。

(2)支撑性理论

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课堂教学的整个进程,就成了由教师指导预习方法、提示预习项目、订正或补充学生的预习成绩,学生们报告各自的预习成绩、讨论彼此的预习成绩这两方面的工作有次序、有组织地进行的过程,成了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里面,教师是预习的指导者,又是讨

论预习报告的主持者;学生是预习的实行者,又是讨论预习报告的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预习”展开。叶氏认为,“惟有如此,学生在预习的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讨论的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学生预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继而通过研究探究出提高学生预习能力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1、通过研究,引导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提高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2、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增强探究性学习意识与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通过研究,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通过研究,引领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课堂安排,促进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研究。

5、通过研究,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预习作业评价方法,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激发学生自主介入学习的热情。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的内容

(1)调查学生预习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预习到底处于何种状态?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最真实的感受者,因此,必须调查学生的预习现状,通过观察、调查、统计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找出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学生着手以此反映对预习的看法,以寻找出可行的指导策略。

(2)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改变

以往预习随意性强、无明确要求、无层次、无检查的不足,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生的行之有效的课前预习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开展科学预习,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在日积月累中的长期实践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锻炼,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

2.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分析学生现有的预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开展科学预习,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在日积月累中的长期实践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锻炼,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案例研究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反思矫正设计思路,从教学实践案例中寻觅并形成规律,使之形成系列。

(2)比较研究法:参照、借鉴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采用纵向、横向等比较,找出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论。

(3)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来自于实践活动,努力通过对研究活动中的体会和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较为系统的,有借鉴、推广增值的研究成果。

(4)行动研究法:以研究促行动,用研究来提高行动的效率,使研究和行动融为一体。在行动的“实”上下工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开创行动扎实、研究深入的局面。

六、课题的实施进程及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3——2014.6)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制定课题方案,建构研究网络,并进行开题论证。

2、课题组教师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3、调查学生目前预习状况,了解学生预习水平。

4、调查了解教师目前对学生预习指导的情况。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9—— 2015.1)

根据方案,启动课题研究。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过程性资料的积累;通过观察、调查、统计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找出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撰写研究过程中个案分析。

1、根据实施方案进行重点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探索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2、召开定期的课题研讨活动,合作研究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3、每学期教师撰写与课题相关的研究心得、论文、案例。

4、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撰写每学期阶段性总结,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学生预习作业展示及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5、通过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调整、完善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3——2012、6)

1、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2、编辑课题研究教学案例集和一些研究成果汇编。

3、申报课题结题,并在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

七、研究的预期效果

1、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主动完成好预习作业;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专心听课,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在课堂上针对预习时的疑难能主动提出进行探讨、交流;通过预习,自主解决一般问题,提高质疑能力;课外查找资料,并能进行有效筛选。长远来看,通过培养学生预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求知的心理品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明确预习的目的,认识到预习指导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教学,实际学情,探索适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预习方法,初步形成系统的预习特色,建立指导—反馈—反思—改进的预习模式,实实在在落实在预习的有效性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流程和校本教材。

3、探究出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基本策略,从而在全校乃至全区范围内推广,努力通过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兴趣,使语文课堂更加地活跃,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汲取,真正实现有效课堂。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第四篇: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李剑丰

【摘 要】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和新教材的特点,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可以从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准确把握复习教学节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灵活运用语文复习教学方法、技巧、策略,并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记忆规律等方面去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教学有效性也成为课改之路上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如何衡量新课程下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复习教学是否有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语文复习教学是否关注学生的掌握知识规律。

2.语文复习教学是否促进语文的学习。

3.语文复习教学是否呼唤效益意识。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应该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标准。

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呢?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和新教材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研究和探索:

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新课程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而这种要求在小学高年级尤其表现在课外的复习预习环节。学生通过相关的学习资料,从搜集到整理,阅读与思考,可以获得与文本相关的大量信息,为复习相关课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熟读课文,复习生词,进一步理解词句意思。这样一来,复习的课堂教学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教师只要进行纠正、引导、巩固等,就可以实现复习教学的目标,事半功倍。因此,只有指导好课前的有效复习预习,复习课堂上才能有效地指导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复习预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给复习预习方法

宋朝学者朱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青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后用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适用的,教师可事先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比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直线加点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圆圈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

2.带着问题复习预习

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好。但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是不够。因此,教师开始时应该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复习预习。以后逐步可以给学生布置复习提纲,在教师复习提纲的引领下让学生在复习方面进行预习。

3.鼓励质疑问难

学生复习预习时,除了再认字、再读课文以外,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用符号记下来,为复习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二、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小孩子来说,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不长。这也就意味着老师在复习的时候更要突出重点,而且要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他在有效的时间里发挥他的潜力。

三、准确把握复习课堂教学节奏

1.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课堂教学中应讲究“动静互补”

所谓“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所谓“静”,就是教师讲,学生安静地听。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

2.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课堂教学中应讲究“疏密结合”

对非重点的内容或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学,或以读代讲,这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

3.把握复习课堂教学的节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课堂教学中也应讲究“张弛有度”

在复习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可以指导学生读读写写,如果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的,比较抽象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动作”,提问后要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老师适当的讲解也要放慢些语速,让学生来得及消化。这就是复习教学上的“张弛有度”。

四、营造良好的复习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那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1.根据教学内容营造气氛

教学内容是创造课堂艺术氛围的凭借和依据,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气氛与教学内容的情调一致。教学内容对教学氛围的营造,起着定向的作用,因而教学气氛应当因文而异。

2.研究知识难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事实证明,只有难度适中,学生经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学生就会本着一种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这样在课堂上就易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3.复习教学方法力求新颖有趣

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是有效地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诱因,也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的诱因。教师应该因文而异,采用各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比如:巧妙精当的导语,幽默诙谐的课堂讲解,精巧的板书设计,促人深省的提问,新颖别致的直观图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

五、巧妙创设复习课堂教学情境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系列情境,如“生活情境”、“图画情境”、“实物情境”、“活动情境”、“挑战情境”、“问题情境”、“体态情境”等等,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变得喜学、乐学。一般说来,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1.创设复习情境

导入复习课的方式很多,教师创设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来。如教学《山中访友》一课时,笔者一边用电脑播放风景一边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旅游胜地访问朋友去。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松、那里的迷蒙云雾、那里的温泉,一定会使你以为进入了人间仙境。同学们,想不想去领略那神奇的风光呢?”教师用充【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满激情的导语,加上多媒体创设的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2.创设情境,进行朗读和说话训练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无非是读、说、演等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更要注重学生的朗读和说话训练,让学生敢于展示自我。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堂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在教学中,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实物、图片、声像、表演、语言描绘等,创设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场景,让孩子们置身其中,乐而动情,进而情动而辞发,较好地展示自己。

3.创设情境,拓展课堂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有意识地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我们很近很近。这样,学生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如识字教学时,大街上、车厢里、商店广告牌„„到处都成了学生识字的地方,课程资源无处不在,语文教学走进了生活。

六、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斯霞老师讲得好:“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总之,笔者认为,有效的语文复习课堂教学不管方法如何变换,不管模式怎样不同,都应当实现三个回归:回归原点——课堂价值;回归本体——语文学习;回归落点——学生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第五篇:关于提高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提高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提高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主要策略,一是要创设真实语言环境,使语法知识形象具体,二是温故知新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掌握新知识,三是要突破常规练习方式,熟练掌握语法知识,使学生通过语言交际活动,达到内化语法规则,真正掌握语法和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法教学

有效性

小学英语教学强调以听说训练为主,兼顾读写,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初步的交际能力。语法是用词造句规则的综合。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如果能掌握适量的英语语法知识,对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新课程背景下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1.1 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形式与交际功能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具有交际性的,因此教师教授语法时也应该为学生创造这个语法点的语境,而不是孤立地把语法呈现出来。比如,在介绍一般将来时的时候,教师通常是给学生先列出几个一般现在时的例子,再给出一个相应改成一般将来时的例子。学生的任务就是机械地把一般现在时改成一般将来时。这种做法根本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在哪些交际语境中使用一般将来时。笔者认为更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把语法呈现在能够明确呈现语法形式与交际功能之间关系的语境中,向学生说清楚为什么使用一般将来时。

1.2 教师应将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

现在大部分教师习惯用演绎法教学,即教师先给出语法解释或语法规则,然后做一些专门针对这些语法点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语法点。有些教师则倾向于归纳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过程相反,是教师先提供一些语言的例子,然后通过指导他们进行观察,最后让他们自己得出其中的规则和道理。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两种方法有效结合运用。提高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主要策略

2.1 创设真实语言环境,使语法知识形象具体

在语法教学中一些教师一味的对知识点分析讲解,忽略了学生学习语法的真正目的,致使许多同学听的一头雾水,进而对语法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语法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法的实用性。

一教师在教学句型:“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 this skirt? It's very pretty.That's expensive.It's too expensive.”等组织和孩子们进行对话的交流。

T: Look at this shirt.It’s colourful.S: Yes,it’s pretty.T: How much is it?

S(请一个孩子走到背面翻出价格)It’s one hundred yuan.It’s too expensive.教师播放课件,让孩子观看故事,理解内容。再看一边,边看边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语气 说一说。分角色给课件配音,小组练习和表演。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语法。

2.2 温故知新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掌握新知识

英语教学法中把讲授新课之前的复习检查称为“为新课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因此,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设立最近发展区,用学过的知识由浅人深,最终掌握新的语法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对新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只是在前面的引人中作了一些铺垫,后面的新知识对学生来说,只不过是水到渠成而已正是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在分析中找到方法,在归纳中得出结论。我们认为,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有针对性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通过巧妙设疑问,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传授新知识的契机,比如,教学“句型:Are these yours? No,they aren't.Is this John's? No,it isn't.”时,教师指导学生按指令做完动作,教师顺手拿起一学生的鞋子问:Are these yours? 教师为学生播放课件,学生边看边理解,观看后请学生讲一讲,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在黑板上呈现新单词,学生认读。教师放录音,学生模仿操练句型Is this John's? Yes,it is./ No,it’s not.进行替换练习。认读后,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自己选择角色并佩戴头饰进行表演。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衣服,并涂色。然后以组为单位交给教师展示,教师从各组中任意抽取几张并问:Is this yours?/ Are these yours?学生回答。由师生操练过渡到生生操练。通过读、练、实践从而活化了语法教学。

2.3 突破常规练习方式,熟练掌握语法知识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语法教学中,练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老师只是让学生自己做然后核对答案,边练边点拨,都不能激活他们练习的原始动力,只有突破常规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他们的潜能,达到练习的效果。

语法教学一向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很多学生认为语法难学,没有意义,所以语法教学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若能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不仅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同学们现在进行时的法内容时,我设计猜测游戏,让一位学生做动作,让全班学生运用句型。举例来说,教师在做“拨时针”的游戏时对学生发出指令:School is over.如果学生不理解可联系“Class is over.”来帮助学生理解。待学生将时针拨到5点或其它实际放学时间后,教师问:School is over.What do you do ? 学生回答Go home.教师说:But Wu Yifan and John don’t go home.What are they doing? Let’s Watch TV.由此导入新课。

结语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层次,我们要运用课堂中的有效教学和设计相应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语言交际活动,达到内化语法规则,真正掌握语法和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荣华.基于隐性策略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2):30,31.[2]陈丽“翻转课堂”.在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4,(13):105-106.[3]王翠花.小学英语教学拓展环节语言输出有效性的策略[J].校园英语(中旬),2014,(7):138-138,139.

下载论文:通过三维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通过三维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研究

    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 要:地理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区域性等特点,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就是权威,学......

    小学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寓教于乐”,化兴趣为能力 小学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部分学生英语学习成......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洋里中心小学 陈捷 摘 要;词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笔者在实习过程中通过不断思考和实践,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音标辅助......

    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研究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小学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进步,在当前教育系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也要不断更新旧的方式方法,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教学方式。当前小学教学管理相对......

    以人为本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人为本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小学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教学要求不断增加。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逐渐下滑。一些学生出现数学厌学的......

    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模版]

    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东桥中心小学 陈岚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否将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学习态度,因此,作为教师应将学生的个性特征与......

    如何提高高年级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与探讨(精选五篇)

    如何提高高年级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与探讨高坝镇同益小学祁 晓 燕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阅读教学。多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