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 和谐校园

时间:2019-05-14 11:1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恩教育 和谐校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恩教育 和谐校园》。

第一篇:感恩教育 和谐校园

大力开展感恩励志教育

共同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互助县民族中学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首先,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互助县民族中学建校于1982年,是一所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全寄宿制完全中学。现有36个教学班,2068名学生。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把学生培养成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我们一贯把感恩励志教育融入到品德教育、责任教育中, 结合学生实际,适时地开展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学会感恩、报效社会为主要内容的感恩励志教育系列德育活动,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三至六年的努力,实现成人成才的教育目标。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多年来的德育实践,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学生的品德、素养、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良莠不齐,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通过师生问卷、校长信箱、学生、家长座谈会和对违纪学生的教育过程等渠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到感恩励志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心存感激、知恩图报,是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 逐步确立了“人格健康,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学习自主”的育人目标,并以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为领导机构,以德育处、团委、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班委会为主要渠道,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学会感恩、报效社会为主要内容,扎实落实工作目标和活动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活动内容丰富,主题鲜明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系列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刻怀有感恩之心,心存感恩之德,力行感恩之事,努力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

1、感激祖国和人民的关怀。每年七月、十月,结合庆祝建党节、国庆节,通过专题讲座、演讲、文艺汇演等,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家乡的巨大变化,开展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并结合“两免一补”政策的宣传和落实,贫困学生资助等活动,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至关至爱,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

2、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每年父亲节、母亲节和寒暑假期,通过鼓励和动员学生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分担家务等,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珍惜父母辛勤劳动果实,崇尚惜时如金、发奋学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让学生体会父母的伟大无私,引导他们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培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要求,在行动上予以支持。能主动的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力争做父母的朋友。尊重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3、感激老师的辛苦教诲。每年教师节出一期专题黑板报,班级开展“教师颂”演讲活动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问好,动员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通过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送一句话等真挚朴实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结合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尊敬师长、勤奋学习、严于律已、立志成才的良好品

4、感激同学的真诚相助。学校充分通过每学期的开学典礼、月教育活动、民族政策、民族知识讲座、法律讲座、主题班会、主题队会等形式,大力开展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抱着宽容心态去帮助自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给身边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长期坚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学会理解关爱他人,懂得对生活和对别人心存感激,以校为荣,为学校、班级争光添彩,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敬的热潮,增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感情,进而树立文明礼貌、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和拼搏成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

5、感恩自然的伟大赐予。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爱护公物,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设施的活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美化、绿化校园,组织每一个学生自觉主动保持“三区”卫生,自觉爱护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主动亲近自然,热爱自然,逐步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践行着和志愿者。

6、注重细节,抓好习惯养成。“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感恩励志教育离不开习惯养成。养成教育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事情怎么做,使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和锻炼时间,形成良好习惯。鉴于新生缺乏习惯养成的特点,我校狠抓初

一、高一新生的养成教育。入学伊始,我们充分利用军训时间做好相关工作,白天训练,晚上学习校纪校规,播放相关的影视片,组织学生谈感悟,谈未来三年规划,为入学后安心学习打下基础,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校的习惯养成教育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两块进行,无论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我们都重抓细节。起床、上操、上课、午休、就餐、洗漱、晚就寝,学校都要求学生真正进入状态,这些要求虽然有强制要求,但一旦养成习惯,就会受益终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既要有制度,更要有监督,学校领导从周一到周日,从课堂到宿舍,从正课到自习,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督查,每日一份通报,指出整改环节。目前我校常规教育做得比较好,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家长的充分肯定。

7、积极引导,培养坚韧意志。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没有屡败屡战的勇气是不行的。对于我校这些来自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起点低,基础薄弱,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常有的事。如何使他们坚持奋斗,坚持学习,是励志教育中最难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每次升旗,都要精心安排催人奋进的讲话,目的是培养坚韧的意志。一个学期,精心安排,力求中心突出。要求每位学生也确定自己的学期目标,阶段考试、竞赛等大型考试后,请优秀学生谈学习方法,谈自己学习经历。在每次国旗下讲话后,学校还会安排一些获奖班级、学生的颁奖仪式,鼓励做得好的班级和学生,并在《树立榜样,赶超先进》展示栏中展示,树立榜样和典型,形成一种积极的导向。每个月都有不同的主题要求,但始终围绕感恩励志教育进行,重点突出意志教育、挫折教育,培养坚持到底的精神。

8、举办十八岁成人仪式,开展责任教育。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责任感,即使是高中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他们缺乏对自身的责任,更缺乏对他人、集体、社会的责任。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有的高中生把读书当成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自己是为了父母才读书。读书缺乏自觉性、主动性,要在家长和老师的逼迫、监督之下,才勉强做好。抱有这种思想的学生在我们学校还不少。从表面上看,这些学生似乎也承担完成父母、老师任务的责任,但实质上,这是对责任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责任是自我完善、自我成长,求学是他们实现自我成长的途径。很多学生基本上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求学是一种对自己的责任。如果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确求学是自己的责任,那么他们对自己的目标追求就会更强烈。因此,我们把责任教育当成励志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来抓。为了增进对学生的责任教育,我们抓住“五四”青年节的机会,举行了大型的以“成人、责任、进取、感恩”为主题的十八岁成人仪式,激励同学们立志成才,记住责任,努力学习,感恩社会。

三、感恩励志教育的成效和反思

学校自建校以来,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青少年绿色文明园、全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和谐校园”模范学校、青海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学校、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地区级、省级绿色学校等170多项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感恩励志教育这片绿叶的衬托。同时通过几年对学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励志教育,大部分学生懂得知恩、识恩,并逐渐学会施恩、报恩,他们把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融入到行动中,表现在学习上努力拼搏、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中高考上线率、重点率、全县单科第一名的比例等,连年稳中有升。

表现在对待他人上,懂得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互相尊重,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学生违规违纪明显减少,私自外出现象几乎杜绝;学校没有发现一件学生群殴事件。

表现在对自身的要求上言行举止文明,仪表仪容规范。变得更加讲文明、讲礼貌、讲正气、讲学习。校园环境整洁、干净、文明、校园文化和谐。逐渐形成了一种“感恩文化”。

家长也体会到感恩教育已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感恩之心”已逐渐根植于学生心中,感恩之事已普遍发生在我们学生当中,感恩教育也深得家长的大力赞赏,他们在老师面前经常讲的一句话“我的孩子比以前懂事了,我的孩子长大了”。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与困惑的地方:

1、感恩励志教育缺乏专家的指导、专业的引领。实践缺乏理论的指导,实践也难以总结提升为经验和理论,有土生土长的感觉。

2、缺乏感恩励志教育合适的完整的系列化的教材和影像资料。

3、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其行为思想的多变性,一部分学生很难把感恩励志教育真正内化为学生实际行动。

4、社会上还存在着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消极现象和不利因素,家长的诉求和意见还比较突出。有些工作的反复性还比较大,全社会都来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格局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感恩励志教育面临诸多的困难挑战,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一如既往的开展这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德育工程,使感恩励志教育长期化、制度化,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和求真务实精神推动工作,倾听群众呼声,查找薄弱环节,狠抓任务落实,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更加扎实的成效。

大力开展感恩励志教育 共同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汇报材料

互助县民族中学

第二篇:感恩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new

加强感恩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舟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恩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感恩教育,即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状况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大多数学生都非常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对他人所给的帮助与外界提供的方便心存感激,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予以回报。但是,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功利观念的盛行,在一些大学生中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现象:精神空虚,缺乏动力,不求上进,不比成绩比消费,不讲朴素讲阔气。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的付出和他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精神“真空”。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大学校园里面的一股暗流。“丛飞事件”,“马家爵事件”,2004年底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的一封“一位辛酸的父亲”的信等等,这些都折射出当前的一些大学生传统美德的缺失,缺乏感恩意识、感恩之心。

对于大学生中因“忘恩”而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批评指责大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也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教育大学生的主场——高校方面来说,这些不良现象与学校教育不够落实,尤其是忽视感恩意识培养有关。可以说,失去了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方面的素质培养,我们的教育就只能是“半截子”的教育,这对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二、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懂得什么是感恩。基于此,植物保护学院把暑期开展感恩实践教育作为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点,制订详细的感恩实践教育活动计划,要求全体学生在暑期开展感恩实践,填写感恩体会表。在反馈回来的963份感恩体会中,我们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爱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对父母的养育,我们应心存无尽的感恩与报答之情。如果连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来自社会的体恤、来

自祖国的培养和来自自然的赏赐。

二、大学生对师长的教诲应有感恩之意。当今社会,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反映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然而,在大学校园里,课间不擦黑板、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已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对老师的辅导答疑,连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的学生并不鲜见;更有甚者还给老师起外号。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的成长中,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今天的大学生更应该像毛泽东当年尊重、感激徐特立那样,来尊重、感激自己的老师,要学会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及尊重老师的创造。

三、大学生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每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每个大学生都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努力塑造完美人生,努力把孝心留给父母,把关心留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留给祖国,把信心留给自己。不难想象,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对教导自己的老师都不在意、对自己的恩人都不感激,何谈今后关心民生、贡献社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无疑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这其中既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一颗感恩的心和完善的人格。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懂得珍惜老师的启蒙、教育之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体会国家、社会与他人的资助之恩。

三、构建和谐校园亟需感恩教育

和谐校园不但是人与校园的和谐,更是人与人的和谐。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们,受到许许多多恩泽,有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等。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应当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我们应该通过感恩教育,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校园,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升华我们的人格魅力,辉煌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四、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进行感恩教育的措施

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院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探索,感恩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感恩教育应纳入“两课”教学体系。高校应充分重视感恩教育,将其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要结合“两课”教学及德育课程改革,充实和强化感恩教育,将其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

程中。

二、感恩教育应纳入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模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组织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从不同角度出发诠释“感恩”的内涵。在自由民主的交流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我的感恩情怀。

三、建立感恩实践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首先,模拟情境教育法。对一些真实且易操作的案例,我们组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模拟的感恩情境中切身体会到施恩者与受恩者的心理状态,在心灵上有所触动。其次,实践锻炼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服务队等以服务他人与社会为宗旨的社团,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我院感恩回乡小分队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学校和社会,并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我修养。

总之,和谐校园是师生们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是人才的摇篮。让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二〇二〇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目标和任务,全力构建稳定、法治、公平、有序、文明、向上、宽松、协调、包容的和谐校园,培养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合格人才,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第三篇:感恩伟大祖国,建设和谐校园

感 恩 伟 大 祖 国,建 设 和 谐 校 园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09-40(1)班

姚春要

2010年11月28日

感恩伟大祖国,建设和谐校园

在着北风肆虐的季节,伴随着雪花的飘舞,我想说:“祖国,我爱你!”在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所能做的就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老师共建和谐校园。

打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到了“精忠报国”的岳飞,看到了“振兴中华”的孙中山,看到了“爱国赤诚心”的张学良,看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恩来;再翻开爱国运动的历史,明天是“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六十八周年纪念日。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了抗日救亡运动。这次学生运动掀起了全国规模抗日救亡群众斗争,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中国革命走向新的高潮。

正如同学所看到的,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历史上曾有过亲密交往的佳话,惊涛骇浪中,遣唐使的执著奔波,鉴真东渡的千辛万苦,增进了中日人民的友谊;而近代,留给我们的是极为惨痛的一页,甲午战争、“二十一条”、山东问题、“济南惨案”,到现代,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事件,更不用说那惨绝人寰的八年抗战,多少血泪和仇恨凝聚与我们心中,感恩不在,和平不在,友谊不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渴望和平与发展,我们也希望日本也同样肩负起这一责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国际问题,不要让悲剧重演。

北宋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思想家顾炎宗也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责任心的人,才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听过《满江红》的同学都能感受到抗金名将岳飞撕杀沙场、气壮山河的英勇气概和精忠报国的崇高责任。相信每个同学的心灵深处都充溢着沉甸甸的责任感。

感恩无处不在,作为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还要学会感恩。对自己感恩,对同学感恩,对父母感恩,对老师感恩,对学校感恩,对社会感恩,以致对国家感恩!中华民族是敢于负责和感恩的民族。“国耻未雪,何由成名”这是爱国之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是奉献之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感恩之责;责任心与感恩心是密不可分的,感恩有赖与责任的依托,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会有很强的感恩之心!

感恩是人生最大的美德,当你外在的一切一文不值,一颗感恩的心会让你觉得生活并不那么坏,当别人在最痛苦的时候给予恩惠,说不定受帮助的人会用一生的时间来感激报答你。其实感恩很简单,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所有的一切;其实感恩很简单,一句真挚的谢谢,一缕阳光的笑容甚过宽阔的蓝天!

人生难得几回搏!现在不搏更待何时!现在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时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我们责任在心中,感恩在心中,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

和谐,多么美好的一个词语,多么美好的意境。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和谐吧:春风是和谐的,她使坚冰融化,万物复苏,把人们带到美好的季节;春雨是和谐的,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绵不绝。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为描绘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状态,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悠悠中华几千年,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推崇团结互助的理念,和谐社会始终是人们最崇高的理想。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应该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社会。但现实生活中,由于许多同学、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利益追求、兴趣爱好的差别,有些人的行为方式不利于团结互助,甚至一些损人利己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的同学喜欢搞小自由主义,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班级不说,校外乱议论,导致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猜疑,引起同学之间不和睦;甚至有的同学把社会上一些:惟利是图,损人利己,爱占便宜;甚至于尔虞我诈、坑蒙拐骗的行为,也或多或少的带到了校园,这样不仅可耻,简直可以说是道德的囚犯。胡总书记把“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提出来,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我们中学生在这个富有感召力的今天,我们应该做的是;同学之间要和谐,要团结友爱互助;校园要和谐,构筑一个团结友爱、文明向上的和谐校园。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有没有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是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健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弘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德。是啊!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仁爱”、行“友善”、重“人和”的传统美德。我们新一代的中学生应该传承这些传统美德、今天要为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努力,明天我们要为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而付出,这是历史付与给我们的重任!这是时代付与给我们的使命!

同学们,让我们多一份关爱,少一些争执,多一份真情,少一些矛盾,让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通通消失,让我们用团结互助奏出美妙的交响乐!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校园充满和谐,让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让大家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快乐的拥抱着,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之善良的互通,频繁的亲情往来让我们激动不已。这种感知时常在我的心中静静的流淌„„

第四篇:感恩伟大祖国共建和谐校园

感恩伟大祖国共建和谐社会

电力10-10(1)班 王军

古往今来,有数不尽的爱国人士都想歌唱祖国。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它斗气昂扬,豪情万丈。唱出了作者的心声,呼唤了人民群众的心。难道他不是在号召大家一起歌唱我们的祖国,齐心协力保卫祖国么? 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掏出了文天祥埋藏已久的心。说到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爱国。

我虽没有他们那样的豪情壮志,但我还是爱国的。祖国的美好山河孕育着我们世世代代。黄河母亲是那么的慈祥与伟大,历经沧桑却依然从青藏高原出发,不受任何沙石的阻碍,一直冲,一直冲向前方,因为她的子孙在哭喊。祖国五千多年的文化依然保留了下来,这些都是我们祖国人民思想的精华。这也足以在其他国家展示我们祖国的优秀,它应当独霸武林。现在,祖国更是迅速发展,让生活在战乱中的人们摆脱了外国的剥削压迫。1949年,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人们都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的祖国。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的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 现在,我们又向着共产主义迈进。那时,我们更能够幸福、平安地生活了。而我是最好的见证人,我是21世纪祖国的花朵,我们正向着共产主义招手呢!繁荣昌盛的祖国也会笑着的。歌唱祖国,是我此时的感受;歌唱祖国是时代人们的心声。让我展翅高飞,在广阔的大地之上高唱:“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回首这60年。这就是我们,一个不屈的民族!回首这60年。这就是我们,一个腾飞的民族!

感恩伟大祖国--因为有了祖国才有了我们幸福安定的生活;因为有了祖国才有了我们和谐美好的社会;因为有了祖国我们才有了一切。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学校享受这好的教育拿着国家的补助更因该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无处不在,作为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还要学会感恩。对自己感恩,对同学感恩,对父母感恩,对老师感恩,对学校感恩,对社会感恩,以致对国家感恩!中华民族是敢于负责和感恩的民族。“国耻未雪,何由成名”这是爱国之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是奉献之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感恩之责;责任心与感恩心是密不可分的,感恩有赖与责任的依托,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会有很强的感恩之心!

感恩是人生最大的美德,当你外在的一切一文不值,一颗感恩的心会让你觉得生活并不那么坏,当别人在最痛苦的时候给予恩惠,说不定受帮助的人会用一生的时间来感激报答你。其实感恩很简单,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所有的一切;其实感恩很简单,一句真挚的谢谢,一缕阳光的笑容甚过宽阔的蓝天!

我们将以感恩的心回报国家与学校,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那什么又是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简而言之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大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社会,大学肩负着重要使命;建设和谐校园,应该是高等教育探讨的重要问题。建设和谐的校园,主要是建立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是大学的主体,没有大学生的学校就不能称之为大学,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随着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犯罪率上升,自杀率上升,考试作弊现象增多等趋势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的学生自身需要出现偏斜,单纯为了追求享乐而违法违纪,一旦经济“吃紧”,向家里伸手难以满足时,便产生盗窃的动机;有的是为了满足报复,打架斗殴、伤害他人等;有的为了寻求刺激,往往会迎合那些情调低下的东西或满足自我畸形的求新求奇的心理。有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中不能脚踏实地工作,缺乏实干精神;有的大学生缺乏团队精神,以个人为核心的自我意识显现的比较突出;有的大学生对社会和单位索取的较多。总的说,有些大学生名不符实,与社会的期望值反差较大,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重点突出了“和”的地位与价值。社会由众多单元组成,只有各单元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建设和谐的校园呢? 1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和谐校园中心内容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根本所在,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建设和谐校园的中心内容。不仅需要从正面对全体大学生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还要从反面对迷恋网络游戏、高消费、迷信、愚昧、伪科学等活动进行揭露和打击,消除其对人们心灵上的毒害。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实质上是一场两种世界观的激烈搏斗和较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文化素质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人的整体素质状况,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传承优秀的校园文化,吸收有益中西方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使毕业的大学生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播者,这样的大学校园才是真正的和谐校园。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做好必要知识储备。此外良好的语言表达、文字综合、组织协调、艺术审美等多种知识和能力,这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2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建设和谐校园潜在因素具备通达应变的本领及科学的思维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应对新困难并使自己走出困境的高层次素质要求。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建设和谐校园,就必须培养大学生要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将来走向社会,才能应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创新精神还包括提高大学生智慧素质。智慧素质是指人们能够对客观现实做出高速特效的应对能力总和,以人的悟性和创造性为特征、表现为高度机敏灵活的特殊个体特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智慧素质才能较好地对问题做出判断,它是存在于大学生本身特有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内在创造力。3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建设和谐校园重要途径

大学生只有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社会作用。所以,搞好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使所学的知识能真正有所用。另一方面大学生要了解社会,了解人才市场动态和不同单位用人需求及要求。还要具有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既是人谋生也是创业的条件和工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素质日益成为成功大学生的事业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加强大学生的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能熟练程度,成为安置就业、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突出问题。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对社会和将来做出反应和处理,才能适应富有挑战性和压力的社会生活环境。4 加强校园文明行为管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

学生们能更好地学习、生活,需要一个优美和谐、秩序井然的环境。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理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美好校园而做出我们自己的一份贡献。为此,学校学生处、校团委、学生会应向全校的同学们发出“建设和谐校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倡议,切之弊病,正身立己,不断提高素质文明,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大学生扫除不良行为习惯的关键在于自身思想上的认识与重视。只要同学们有恒心、有毅力,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只要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发扬优点,正视缺点,并且敢于改正缺点”、“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就一定能引领大学校园新风貌,扫除“丑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德才”和谐发展的人,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6 实行校园管理民主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实现校园管理民主化应该进一步扩大民主实现渠道,妥善高效解决学生所反映的民主问题。建立健全高校民主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校内民主只重思想不重内涵的问题。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意义在于民主的教育与实践,单向式的教导民主的概念是苍白的。让学生参与校园管理,通过认识校园内部管理中的诸多不足,客观考量学校的民主管理程度,将会有利于高校民主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深化民主思想的真正内涵。进一步培育和开拓学生民主思维,通过各种积极地民主管理作风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进一步开拓民主思维的主要方式。而民主的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应尤其运用民主的管理作风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对于民主的理解,尝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管理,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兴趣。实现校园管理民主化应进一步将高校民主具体化,使大学生民主权利在学校的全面落实成为可能。要做好校务公开工作,除了要健全高校民主管理体制外,更需要着重落实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学校领导应真正树立民主开放的观念,准确、全面、及时地公开校务信息,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保障学生有序、平等地行使参与学校管理和政策方针的制定,通过监督,使权力的运行过程公开、透明,让学校实施的管理行为置于广大学生的监督之下。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就会加快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使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成为真正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篇:感恩伟大祖国 构建和谐校园

走进经典学会感恩龙湖中学许彦华

国学经典文化是人类智慧的宝藏,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感恩知报的传统在我国古已有之,《诗经》里就有“投桃报李”之说,古语还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名言。古往今来,诸多仁人志士为了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垂青史,彪炳千秋。“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记于心。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我们又该如何来回报这份血浓于水的恩情呢?学会感恩,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礼物,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入则孝》这一部分。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意思是让我们在家中,父母叫唤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从这句弟子规中我得到了一颗孝心,这颗孝心让我知道要听父母的话,不要让父母伤心!要让父母开心、快乐!《入则孝》中我还很欣赏几句,有一句是:“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我们每个人应尽自己的所能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去尊敬师长,你才会为伟大的祖国奉献一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感恩与报恩紧密相连,有着因果关系,首先要有感恩之心,才会有报恩之举;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

感恩的最高层次、至高境界是感恩伟大祖国。

从亲情、友情、乡情等等,再到自己的祖国,感恩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感恩伟大祖国体现了人们对祖**亲至高至纯、有恩必报的最为朴素的价值取向,是引导各族人民自我感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形式,是锤炼报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的必由之路。

感恩是反映历史和现实要求的一种民族文化。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用这段经典之语来解读感恩的含义,感恩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民族文化,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与历史形成的这种感恩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传统的感恩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之后,感恩的对象就从传统社会浓郁的亲情、友情和乡情特别指向了我们至亲至爱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使感恩文化又具有了更多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属性。

普及感恩文化、重塑感恩精神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可是我们很多人早已习惯接受别人的关爱,接受别人的帮助,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渐渐忘记了感动,忘记了说声谢谢,也渐渐淡忘了幸福的感觉。现在,普遍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宠爱孩子,再加上抱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传统观念,致使绝大多

数孩子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很多孩子不体谅父母的艰辛,父母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学,孩子认为理所当然。有这样一篇报道《他们为何忘掉恩人》,讲的是沈阳沈河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捐资助学,遭到所助学子冷落的事情。13年来,老人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是大学生。如今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人探望了!还有前不久刚刚去世的“感动中国人物”――深圳歌手丛飞耗资300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重病住院时,受过资助的个别大学生就在深圳工作,也没去看他。

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此,我校针对目前在校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生活的安逸,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拈轻怕重等不良习气,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学会了感激他人,奏响了和谐社会从小学生抓起的生动乐章。活动的同时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从中我们了解到,40%的同学什么事情不愿意与父母沟通,10%的同学什么事情都与父母作对。不少同学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只是想吃好一点,喝好一点,快乐一点,有什么不对吗?!有的同学的话令人吃惊“生了我就该养我供我,天经地义啊!”

如果孩子没有了感恩意识,就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道德。可见,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乃当务之急。

我国自古就有知恩图报的美德,并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格言。《史记》说,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名人感恩的小故事。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今有伟人毛主席,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是医治现在的孩子冷漠、没有责任心、缺乏爱心、不懂关心的良药。学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重点,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学科渗透感恩教育,对同学们进行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所有帮助过你的人的教育,强化学生的感恩思想,让同学们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的关心、教育和培养;让学生对社会对环境及周围的人心存感激,从而幸福愉快地生活,进而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将看到一个个性格发展和谐,懂得感恩的学生正在健康成长。

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而你也应该抽出时间,向对方表达谢意。为此,让学生在得到别人的关爱与帮助时心怀感恩,意义就显得特别重要。

为了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应该采取系列措施和方法。

利用环境进行宣传教育,让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感恩之情。充分利用广播,播放感恩的诗歌、散文,播音员讲感恩故事,播放感恩歌曲;悬挂以感恩为主题的标语牌;在宣传栏里张贴以感恩为主题诗歌、散文、故事等材料;出版以感恩为主题的墙报、黑板报,让孩子们置身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时刻受到感恩的熏陶,感受着浓郁的情感氛围,感悟着校园环境所传递的感恩之情。

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激身边的人和事开始,感激父母的养育、教诲,感激老师的导航、栽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进而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诵读经典,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学习,去感悟,只要我们认真体会,一定会悟出其中蕴藏的更多“瑰宝”!

下载感恩教育 和谐校园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恩教育 和谐校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演讲稿和谐校园,和谐教育

    挥洒汗水,共创和谐 泽掌联校 北范庄学校张慧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我们“挥洒汗水,共创和谐”这个话题. 当你走进校......

    新立开展感恩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工作总结

    新立开展感恩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工作总结 新立九年一贯制学校悠久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秉承“以管理打造学校形象品牌,以教育教学质量谋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

    感恩的心构建和谐校园

    仙居职业中专张建海拥有感恩的心,构建和谐的校园——仙居职业中专“感恩教育”有感仙居职业中专张建海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感恩,是......

    打造和谐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

    打造和谐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 —— 迁安三小理念文化体系解读 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观衍生出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确立了一所学校存在的使命,而依此制定相应的教育规范、学生......

    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我们成长的摇篮 “ 和谐”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而创建和谐校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构建和谐校园就要建......

    和谐校园

    第十四期预备党员理论学习班学习思考题(参考) 1.为什么说端正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 2.为什么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是保持党员先进性要解决的......

    和谐~~~校园

    爱校如家 伟大的文学家奥夫斯坦曾经说过:“个人的品德远远比个人的成就来得重要。”是啊!像我们这些学生,“爱校如家”这四个字,甚至可以和成绩相提并论了。不爱学校,不把学校当......

    和谐校园

    爱心点燃希望 共创和谐校园 -----让“节约 博爱 奉献”的精神在校园中发出灿烂的光芒 亲爱的同学们: 当我们沉浸在现代社会的无限关爱中时,心中是否会想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