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no.1)2013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几何画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几何画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世界日益信息化,信息日益网络化。教育信息化正在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不言而喻的。以前,我们对数学以及数学教学的认识总是和黑板粉笔或者纸笔联系在一起,人们局限在有限的空间中,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计算机使人脑得以大大的扩展和延伸,同时为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仅就几何画板辅助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谈谈几点思考。
一、问题与思考
1、《几何画板》在辅助数学教学中的特点
问题与解决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由于各种原因,今天的中学数学教材中,难以体现出“问题与解决”的韵味,也没有机会让中学生接触丰富的数学遗产。问题提出的唐突化,过度的公式化、形式化及解题的模式化,使数学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至使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数学只是符号与公式的组合,难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而《几何画板》的精髓是:动态地保持了几何图形中内在的、恒定不变的几何关系及几何规律。它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按给定的数学规律和关系来制作图形(或图像、表格),从中观察事物的现象,通过类比和分析提出问题,还可进行实验来验证问题的真与假,从而发现恒定不变的几何规律,以及十分丰富的数学图像的内在美、对称美。学生可以驾驶《几何画板》这一叶扁舟,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漫游,兴之所至,或探踪寻源,或荡舟而过。这是其它的教学媒体所办不到的,也是一般CAI软件功能所不及的。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以及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现代教学媒体GSP(《几何画板》的简称)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能够寓趣味性、技巧性和知识性于一体。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传输,即“讲、练、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反馈处于不自觉状态中,不利于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不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中通过使用《几何画板》,感受到GSP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独特魅力,与传统教学手段或一般CAI软件不能相比的。《几何画板》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现代教育技术。被视为电化教育的最高形式,随着我国中小学CAI 的进展,一批好的CAI软件已进入学校,最近我校将《几何画板》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从中体会到GSP在数学教学中有以下主要作用。
(1)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能给学生以更多的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2)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情况的快速反馈,老师的讲课时更具有针对性,并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3)有助于培养学生敏捷思维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行快速训练,有助于个性特长的培养和发挥。
二、几何画板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一)椭圆的画法
1、由椭圆的标准方程绘制椭圆
2、bx2y2a2x2,只需确原理:由于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1,可得表达式yaab定变量x和参数a、b的值即可。步骤如下: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在x轴上取一点C,度量其坐标并分离出它的横坐标改名为a,类似地,在y轴上取一点D,度量出它的坐标并分离出它的纵坐标改名为b;a、b分别是椭圆在x轴、y轴上的截距;
③在x轴上取一点E,度量出点E的坐标并分离出它的横坐标改名为x;
④计算y的值,通过 “度量—计算”,得到ba2x2的值; a⑤绘出x、y的坐标点F; ⑥选择点E、F,执行“作图——轨迹”,得到上半椭圆;⑦最后通过“变换——反射”得到下半椭圆。
2、根据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绘制椭圆 原理:由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的点的轨迹是圆锥曲线,定点叫做圆锥曲线的焦点,定直线叫做圆锥曲线的准线。常数e叫做圆锥曲线的离心率,当0e1时为椭圆。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画一条射线CD,在射线上画一点E,使点E在点D的右侧; ③度量CD、CE的长度,计算出
CE的值,该名为e=0.73; CD④在x轴的正半轴画一点F,画直线GH,找出直线GH与y轴的交点I,在直线GH上任取一点J,连接线段IJ;
⑤以F为圆心,IJ为半径画圆,度量出线段IJ的长度;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⑥计算出⑦选择IJIJ的值,如=7.12cm eeIJ=7.12cm,执行“图像——绘制度量值”,使屏幕出现一条与x轴垂直且与y轴eIJ距离等于=7.12cm的直线(虚线m);
e⑧用“选择”工具作出直线m与圆F的交点K、L;
⑨用“选择”工具双击y轴,把y轴标记成反射镜面,再选择直线m,执行“变换—反射”,得到直线m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m’;
⑩同时选择点J和点K,执行“作图—轨迹”,屏幕上(第一象限)出现点K的轨迹,类似地,分别选择点J和点L、点J和点M,点J和点N,作出点L、M、N的轨迹; 移动点E的位置,使离心率0 3、根据椭圆的参数方程绘制椭圆 xacost原理:椭圆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在坐标系中确定参数t和常量a、ybsintb,注意这里的t为弧度,应更改参数为弧度制。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在x轴上任取一点C,度量其坐标和横坐标,改为a=6.30; ③在y轴上任取一点D,度量其坐标和纵坐标,改为b=2.88; ④在屏幕下方画一圆,在圆上任取一点G,构造弧FG,填充扇形EFG; ⑤度量扇形EFG的弧度,该为t=-0.88弧度; ⑥计算:a*cost=-5.06,改为x=-5.06;b*sint=-1.72,改为y=-1.72; ⑦选择x=-5.06,y=-1.72,执行“图表—绘制点(x,y)”,画出点H;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⑧依次选择点G、H,执行“构造—轨迹”,即得到椭圆。 (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的几何构造 (三)如图:直线GE是过平面任意一点G和椭圆上任意一点E,求作直线和椭圆的交点F,在几何画板中,不能直接找出直线和椭圆的交点,这里通过几何的思路找出直线和椭圆交点的一般方法。 几何构造(1)思路分析 先请了解一下椭圆弦的几何性质。如图:EF是椭圆的弦,其延长线交准线于P,的延长线交准线于Q,则F1P平分∠QF1E。 想一想:如果已知P、E、F1,你能否作出点如果您注意到点F是两条直线的交点,只要 F? 作EFF1关于直线QF1的对称点E,则直线PE和直线EF1的交点就是F。我们就用这样的想法来构造直线与椭圆的交点。 (2)操作步骤: ①画椭圆 ; ②画直线GE , E为椭圆上一点; ③画椭圆的准线 ;度量点A的横坐标,并把度量结果的标签分别改为a=5.57;度量点B的纵坐标,并把度量结果的标签分别改为b=2.78;计算a2b2 a2并把度量结果的标签分别改为c=4.82;再计算,作出椭圆的左准线; c④画直线GE与椭圆的另一交点 ;画线段F1P,点P是直线GE和准线的交点→对点E作反射变换(线段F1P)得到E→画直线(E,F1)→画交点F(直线GE,直线EF1)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国中小学教学领域,使教学改革发生根本的变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几何画板》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数学科学来说主要是抽象思维和理论思维,这是事实;但从人类数学思维系统的发展来说,形象思维是最早出现的,并在数学研究和教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难想象,一个没有得到形象思维培养的人会有很高的抽象思维、理论思维的能力。同样,一个学生如果根本不具备数学想象力,要把数学学好那也是不可能的。正如前苏联著名数学家A.H.柯尔莫戈洛夫所指出的:“只要有可能,数学家总是尽力把他们正在研究的问题从几何上视觉化。”因此,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改善人们的认知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国外引进的教育软件《几何画板》以其学习入门容易和操作简单的优点及其强大的图形和图象功能、方便的动画功能被国内许多数学教师看好,并已成为制作中学数学课件的主要创作平台之一。那么,《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哪些应用呢?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笔者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几何画板》在高中代数教学中的应用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的概念和思维方法渗透在高中数学的各个部分;同时,函数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种刻划,这又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材料。就如华罗庚所说:“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函数的两种表达方式——解析式和图象——之间常常需要对照(如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讨论方程或不等式的解的情况、比较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等)。为了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在有关函数的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手工绘图,但手工绘图有不精确、速度慢的弊端;应用几何画板快速直观的显示及变化功能则可以克服上述弊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进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具体说来,可以用《几何画板》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快速作出函数的图象,并可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作出多个函数的图 byA象,如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x、y=x3和y=x1/2的图象,比较各图象的形状和位 2TO置,归纳幂函数的性质;还可以作出含有若干参数的函数图象,当参数变化时函数图象 ͼ1x也相应地变化,如在讲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时,传统教学只能将A、ω、φ代入有限个值,观察各种情况时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利用《几何画板》则可以以线段b、T的长度和A点到x轴的距离为参数作图(如图1),当拖动两条线段的某一端点(即改变两条线段的长度)时分别改变三角函数的首相和周期,拖动点A则改变其振幅,这样在教学时既快速灵活,又不失一般性。 《几何画板》在高中代数的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用途。例如,借助于图形对不等式的一些性质、定理和解法进行直观分析——由“半径不小于半弦”证明不等式“a+b≥2ab(a、b∈R+)等;再比如,讲解数列的极限的概念时,作出数列an=10-n的图形(即作出一个由离散点组成的函数图象),观察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制表功能以“项数、这一项的值、这一项与0的绝对值”列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一较难的概念。 二、《几何画板》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是在学生已有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讨论空间图形的性质;它所用的研究方法是以公理为基础,直接依据图形的点、线、面的关系来研究图形的性质。从平面图形到空间图形,从平面观念过渡到立体观念,无疑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初学立体几何时,大多数学生不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的能力及较强的平面与空间图形的转化能力,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是依靠对二维平面图形的直观来感知和想象三维空间图形的,而二维平面图形不可能成为三维空间图形的真实写照,平面上绘出的立体图形受其视角的影响,难于综观全局,其空间形式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如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不一定画成交角为直角的两条直线;正方体的各面不能都画成正方形等。这样一来,学生不得不根据歪曲真象的图形去想象真实情况,这便给学生认识立体几何图形增加了困难。而应用《几何画板》将图形动起来,就可以使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惟妙惟肖,使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图形。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立体几何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像在讲二面角的定义时(如图2),当拖 动点A时,点A所在的半平面也随之转动,A A 图2 ͼ3ͼ4即改变二面角的大小,图形的直观地变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在讲棱台的概念时,可以演示由棱锥分割成棱台的过程(如图3),更可以让棱锥和棱台都转动起来,使学生在直观掌握棱台的定义,并通过棱台与棱锥的关系由棱锥的性质得出棱台的性质的同时,让学生欣赏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讲锥体的体积时,可以演示将三棱柱分割成三个体积相等的三棱锥的过程(如图4),既避免了学生空洞的想象而难以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用分割几何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用祖恒原理推导球的体积时,运用动画Oͼ5和轨迹功能作图5,当拖动点O时,平行于桌面的平面截球和柱锥所得截面也相应地变动,直观美丽的画面在学生学得知识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创建一个轻松、乐学的氛围。 三、《几何画板》在平面解析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平面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它研究的主要问题,即它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是: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借助形和数的对应关系,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把形的问题转化为数来研究;再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把数的研究转化为形来讨论。而曲线中各几何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导致点、线按不同的方式作运动,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显而易见,展示几何图形变形与运动的整体过程在解析几何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几何画板》又以其极强的运算功能和图形图象功能在解析几何的教与学中大显身手。如它能作出各种形式的方程(普通方程、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的曲线;能对动态的对象进行“追踪”,并显示该对象的“轨迹”;能通过拖动某一对象(如点、线)观察整个图形的变化来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曲线的位置关系。 具体地说,比如在讲平行直线系y=x+b或中心直线系y=kx+2时,如图6所示,分别拖动图(1)中的点A和图(2)中的点B时,可以相应的看到一组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和过定点(0,2)的一组直线(不包括y轴)。再比如在讲椭圆的定义时,可以由 (1)图6yAOxB2Oxy(2)“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入手——如图7,令线段AB的长为“定值”,在线段AB上取一点E,分别以F1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和以F2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作圆,则两圆的交点轨迹即满足要求。先让学生猜测这样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学生各抒己见之后,老师演示图7(1),学生豁然开朗:“原来是椭圆”。这时老师用鼠标拖动点B(即改变线段AB的长),使得|AB|=|F1F2|,如图7(2),满足条件的点的轨迹变成了一条线段F1F2,学生开始谨慎起来并认真思索,不难得出图7(3)(|AB|<|F1F2|时)的情形。经过这个过AEBAEBAEBF1F2F1F2F1F2(1)(2)图7(3)程,学生不仅能很深刻地掌握椭圆的概念,也锻炼了其思维的严密性。 综上所述,使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教学,通过具体的感性的信息呈现,能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是把数学作为单纯的知识去理解它,而是能够更有实感的去把握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数学科学来说主要是抽象思维和理论思维,这是事实;但从人类数学思维系统的发展来说,形象思维是最早出现的,并在数学研究和教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难想象,一个没有得到形象思维培养的人会有很高的抽象思维、理论思维的能力。同样,一个学生如果根本不具备数学想象力,要把数学学好那也是不可能的。正如前苏联著名数学家A.H.柯尔莫戈洛夫所指出的:“只要有可能,数学家总是尽力把他们正在研究的问题从几何上视觉化。”因此,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改善人们的认知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国外引进的教育软件《几何画板》以其学习入门容易和操作简单的优点及其强大的图形和图象功能、方便的动画功能被国内许多数学教师看好,并已成为制作中学数学课件的主要创作平台之一。那么,《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哪些应用呢?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笔者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几何画板》在高中代数教学中的应用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的概念和思维方法渗透在高中数学的各个部分;同时,函数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种刻划,这又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材料。就如华罗庚所说:“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函数的两种表达方式——解析式和图象——之间常常需要对照(如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讨论方程或不等式的解的情况、比较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等)。为了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在有关函数的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手工绘图,但手工绘图有不精确、速度慢的弊端;应用几何画板快速直观的显示及变化功能则可以克服上述弊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进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具体说来,可以用《几何画板》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快速作出函数的图象,并可 y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作出多个函数的图象,如b在2 3A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x、y=x和Ty=x1/2的图象,比较各图象的形状和位置,归纳 O幂函数的性质;还可以作出含有若干参数的函数x图象,当参数变化时函数图象也相应地变化,如在讲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时,传统教学ͼ1只能将A、ω、φ代入有限个值,观察各种情况时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利用《几何画板》则可以以线段b、T的长度和A点到x轴的距离为参数作图(如图1),当拖动两条线段的某一端点(即改变两条线段的长度)时分别改变三角函数的首相和周期,拖动点A则改变其振幅,这样在教学时既快速灵活,又不失一般性。 《几何画板》在高中代数的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用途。例如,借助于图形对不等式的一些性质、定理和解法进行直观分析——由“半径不小于半弦”证明不等式“a+b≥2ab(a、b∈R+)等;再比如,讲解数列的极限的概念时,作出数列an=10-n的图形(即作出一个由离散点组成的函数图象),观察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制表功能以“项数、这一项的值、这一项与0的绝对值”列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一较难的概念。 二、《几何画板》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是在学生已有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讨论空间图形的性质;它所用的研究方法是以公理为基础,直接依据图形的点、线、面的关系来研究图形的性质。从平面图形到空间图形,从平面观念过渡到立体观念,无疑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初学立体几何时,大多数学生不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的能力及较强的平面与空间图形的转化能力,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是依靠对二维平面图形的直观来感知和想象三维空间图形的,而二维平面图形不可能成为三维空间图形的真实写照,平面上绘出的立体图形受其视角的影响,难于综观全局,其空间形式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如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不一定画成交角为直角的两条直线;正方体的各面不能都画成正方形等。这样一来,学生不得不根据歪曲真象的图形去想象真实情况,这便给学生认识立体几何图形增加了困难。而应用《几何画板》将图形动起来,就可以使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惟妙惟肖,使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图形。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立体几何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像在讲二面角的定义时(如图2),当拖 动A A 点A时,点A所在的半平面也随之转动,即改变二面角的大小,图形的直观地变动有利于帮助学 生建 图2 立空间观念和ͼ4ͼ3空间想象力;在讲棱台的概念时,可以演示由棱锥分割成棱台的过程(如图3),更可以让棱锥和棱台都转动起来,使学生在直观掌握棱台的定义,并通过棱台与棱锥的关系由棱锥的性质得出棱台的性质的同时,让学生欣赏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讲锥体的体积时,可以演示将三棱柱分割成三个体积相等的三棱锥的过程(如图4),既避免了学生空洞的想象而难以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用分割几何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用祖恒原理推导球的体积时,运用动画和轨迹功能作图5,当拖动点O时,平行于桌面的平面截球和柱锥所得截面也相应地变动,直观美丽的画面在学生学得知识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创建一个轻松、乐学的氛围。 三、《几何画板》在平面解析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平面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它研究的主要问Oͼ5题,即它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是: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借助形和数的对应关系,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把形的问题转化为数来研究;再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把数的研究转化为形来讨论。而曲线中各几何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导致点、线按不同的方式作运动,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显而易见,展示几何图形变形与运动的整体过程在解析几何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几何画板》又以其极强的运算功能和图形图象功能在解析几何的教与学中大显身手。如它能作出各种形式的方程(普通方程、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的曲线;能对动态的对象进行“追踪”,并显示该对象的“轨迹”;能通过拖动某一对象(如点、线)观察整个图形的变化来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曲线的位置关系。 具体地说,比如在讲平行直线系y=x+b或中心直线系y=kx+2时,如图6所示,分别拖动图(1)中的点A和图(2)中 yy的点B时,可以相应的看到一组斜率为 1BA的平行直线和过定点(0,2)的一组直2线(不包括y轴)。再比如在讲椭圆的OOxx定义时,可以由“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入手——如(2)(1)图7,令线段AB的长为“定值”,在线 图6段AB上取一点E,分别以F1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和以F2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作圆,则两圆的交点轨迹即满足要求。先让学生猜测这样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学生各抒己见之后,老师演示图7(1),学生豁然开朗:“原来是椭圆”。这时老师用鼠标拖动点B(即改变线段AB的长),使得|AB|=|F1F2|,如图7(2),满足条件的点的轨迹变成了一条线段F1F2,学生开始谨慎起来并认真思索,不难得出图7(3)(|AB|<|F1F2|时)的情形。经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能很深刻地掌握椭圆的概念,也锻炼了其思维的严密性。 综上所述,使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教学,通过具体的感性的信息呈现,能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是把数学作为单纯的知识去理解它,而是能够更有实感的去把握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AEBAEBAEBF1F2F1F2F1F2(1)(2)图7(3) 《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一中陈敬波 近年来,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热门话题,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有它自身的特点、体系和规律。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 1.绘制精确的几何图形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常利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方式 研究新函数的图象,教师总是说,随着列表精细,描点多,会作出毕真的函数图象,然而总是一个遗悍,但几何画板的运用,完善了作图的不足。规范准确的几何图形往往能 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 分认识这一点,并要善于运用这个特点来辅助我们的教 学。《几何画板》这个软件则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 个平台,它不仅可以准确地绘制出任意的几何图形,而且 还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动态地保持元素之间的几何关系。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我们可以作出指数函数的大致图 形。可发借用几何画板作出精准的指数函数的图象,于是 还可以改变底数,可以迅速其他底数的指数函数的图象,既可节约时间,也可把不同底数的指数函数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出图象性质,于是学习知识变成轻松愉快的事儿。 2.研究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在中学数学里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地利用《几何画板》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无疑是很有帮助的。图1,是用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由图象很容易得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并且很容易掌握知识。为了更好地研究函 数y=Asin(x+)的图像和性质,理解 A、和的物理意义,可以借助《几何 画板》来做演示(如图2),我们可以 动态地调整A的大小,使学生能很容 易地观察出它只影响曲线的振幅,而对 曲线的周期和初相都没有影响,类似地我们再调整 和的大小,以了解它们的作用。这样,就会使整个内容变得非常形象直观,易于接受,比过去直接用理论来说明或简单地在黑板上画几个草图来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在学习其他的函数图像和性质时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从而会使数学的课堂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3.探寻点的轨迹 点的轨迹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比较 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头脑中简单地想象或手工地画出其草图,而 这样又不能保证所画图像的精确性,尤其是 对初学者来说,更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达 到熟练应用的程度。如果应用《几何画板》,就可以动态地描绘出轨迹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抓住其本质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椭圆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来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如图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在课堂上一步一步地直接给出该课件的制作过程。通过对这个过程的了解,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地知道点M就是到定点F1、F2等于定长的点。当点P在圆上不停地运动的时候,点C的轨迹则正好就是椭圆。于是椭圆的形成过程就完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对于他们的形象记忆是很有好处的。当然,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还可以测算出F1M、F2M以及二者的长度之和,这样可以使学生非常方便地观察出动点M在运动过程中其他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椭圆的形成过程有进一步的认识。 4.讨论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 “方程”、“函数”和“不等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要利用这种关系,将某些方程或不等式的问题转化为函数的问题,并最终图像化。通过函数图像中存在的交点及交点的变化情况,揭示问题的内在本质和参数的几何意义,从而使问题简化。《几何画板》在这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很方便地从图形的变化中,让学生进行感知,去寻求对策,进而运用合理的数学运算、推理等方法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例1.若直线y xb与曲线y3有公共点,求b的取值范围。曲线方程可化简为(x2)2(y3)24(1y3),即表示圆心 为(2,3)半径为2的半圆,依据数形结合,当直线yxb 与此半圆相切时须满足圆心(2,3)到直线yxb距离等于 2,解得b1b1 因为是下半圆故可得b1(舍),当直线过(0,3)时,解得b=3,故1b3,制作一个几何画板的课件,以b为参数,移动直线与曲线相交,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当然要学生学会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 法。这样在这个演示实验的帮助下,使学生能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上面几个实例解答,阐述了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充分应用,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益。“现代技术的使用将会深刻地影响数学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的改变。”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借助于《几何画板》,我们不但可以把很多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地“暴露”出来,随时看到各种情形下的数量关系的变化,而且还可以把“形”和“数”的潜在关系及其变化动态的显现在屏幕上,甚至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个过程进行控制,学生也通过观察的过程、制作的过程、比较的过程,产生他的经验体系,形成他的认知结构,从而更好地完成整个认知过程。 2.有利于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图形的运动和显示出来的数据,则能充分有效地把图形与数值结合起来,体现了《几何画板》在数形结合上的优势,这是以往其它任何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境地。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几何画板》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态研究问题的工具,使他们有了创新的机会。 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能力结构的核心。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图形功能,可以即刻改变问题的条件,观察结论所发生的变化,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总之,《几何画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不仅带来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而且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得以改变,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对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我国的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为国家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几何画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内容摘要: 近年来,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热门话题,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有它自身的特点、体系和规律。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等几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和说明。 一、引言 1. 新数学课程标准对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 2. 《几何画板》软件简介; 二、问题的提出 三、可行性研究 四、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绘制精确的几何图形; 2. 研究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3. 探寻点的轨迹; 4.讨论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 五、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 2. 有利于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应注意的问题 七、结束语 一、引言 我国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几何画板》(原名:The Geometer’s Sketchpad)是由美国Key Curriculum Press公司研制并出版的几何软件。它是一个适用于数学教学的软件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几何图形内在关系的环境。它以点、线、圆为基本元素,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变换、构造、测算、计算、动画和跟踪轨迹等方式,能显示或构造出较为复杂的图形。 二、问题的提出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在传统的认识中,数学学习只不过是一支笔一张纸的纯理论性学习,既枯燥又乏味,从而使人们逐渐对其产生了厌恶的心理,尤其是在中学数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如不等式解的讨论、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圆锥曲线方程等等,于是在一些学校中产生了数学课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然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渐渐地走进了课堂,并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几何画板》也正在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应用。 三、可行性研究 1.《几何画板》软件对硬件配置要求比较低,即使是在老式的386机器上也可以运行;该软件体积比较小,最新的4.04版也只不过四、五兆大小,并且不需要其他软件的支持就可以独立运行。这样即使计算机配置不是很好的学校也可以正常地使用它来进行教学; 2.《几何画板》操作简单,功能强大。要想学会《几何画板》,并不需要太多的计算机知识,只要具备简单的运用鼠标和键盘的技能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使教师不用再去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课件的制作与运用,并且制作出来的课件非常形象直观,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另外,课件的修改也非常方便,甚至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地对课件进行制作与修改; 四、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绘制精确的几何图形 规范准确的几何图形往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点,并要善于运用这个特点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几何画板》这个软件则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它不仅可以准确地绘制出任意的几何图形,而且还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动态地保持元素之间的几何关系。图1 例如初中的“勾股定理”是几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在数学的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常规的教学中,往往是先由教师给出定理,再证明定理,最后举例应用。这样处理教材的内容往往使勾股定理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如果在教学中能把《几何画板》引入课堂,并制作成相应的课件(如图1),利用它的拖拉、测算等功能,可以任意地拖动A、B、C三点以改变该直角三角形的大小,让同学观察相应地正方形面积的变化有何特点,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出勾股定理,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实验;在同学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利用构造图形的方法对该定理给予证明。这样能把勾股定理的精华之处一步一步地展现的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感受其中的规律,体会其中的艰苦,尝试成功后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学习几何的兴趣。 2.研究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在中学数学里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地利用《几何画板》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无疑是很有帮助的。图2 例如在高中一年级的三角函数这一部分内容当中,为了更好地研究函数 的图像和性质,理解、和 的物理意义,可以借助《几何画板》来做演示(如图2),我们可以动态地调整 的大小,使学生能很容易地观察出它只影响曲线的振幅,而对曲线的周期和初相都没有影响,类似地我们再调整 和 的大小,以了解它们的作用。 这样,就会使整个内容变得非常形象直观,易于接受,比过去直接用理论来说明或简单地在黑板上画几个草图来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在学习其他的函数图像和性质时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从而会使数学的课堂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3. 探寻点的轨迹 点的轨迹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头脑中简单地想象或手工地画出其草图,而这样又不能保证所画图像的精确性,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更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如果应用《几何画板》,就可以动态地描绘出轨迹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抓住其本质进行学习。图3 例如,在学习椭圆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来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如图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在课堂上一步一步地直接给出该课件的制作过程。通过对这个过程的了解,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地知道点C就是到定点F1、F2等于定长的点。当点P在圆上不停地运动的时候,点C的轨迹则正好就是椭圆。于是椭圆的形成过程就完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对于他们的形象记忆是很有好处的。当然,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还可以测算出F1C、F2C以及二者的长度之和,这样可以使学生非常方便地观察出动点C在运动过程中其他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椭圆的形成过程有进一步的认识。 图4 在《几何画板》中,椭圆的作法还有很多种,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自己动手,试着用其他的方法作出椭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在接下来学习双曲线这一部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来探索问题了。不仅是圆锥曲线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用《几何画板》来辅助教学,其它很多有关点的轨迹的问题都可以有它来帮忙。比如,有这样一道有趣的题:△ABC的边BC固定,点A在定圆上运动,判断它的外心轨迹的形状。对于这个题目来说,很难直接地判断出轨迹的形状,究竟是圆、椭圆、直线还是其他什么形状呢?如果我们借助《几何画板》来研究这个问题,则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在一般情况下轨迹的形状是(如图4)线段,如果再深入地研究,可以发现:当把点B拖入圆内时,外心O的轨迹是直线;当把点B、C都拖入圆内时,外心O的轨迹是两条射线。后来还发现即使点B、C在圆上,外心的轨迹也可能是射线,等等。这样通过对《几何画板》的运用,使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比单纯地口述或简单地画草图要直观得多,容易理解得多。 4.讨论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 “方程”、“函数”和“不等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要利用这种关系,将某些方程或不等式的问题转化为函数的问题,并最终图像化。通过函数图像中存在的交点及交点的变化情况,揭示问题的内在本质和参数的几何意义,从而使问题简化。《几何画板》在这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很方便地从图形的变化中,让学生进行感知,去寻求对策,进而运用合理的数学运算、推理等方法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例如:讨论方程(为参数)的根的情况,并求出其根。将方程转化为: 将方程重组: 建立函数: 和 图5 然后,我们构建函数的图像,利用函数 这一动直线的移动变化观察出函数 在 这一区间的交点的个数(如图5),得到原方程的根的存在情况。这样在这个演示实验的帮助下,使学生能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类似地,对于下面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处理:方程 有两个根,其中一个根在(0,1)之间,另一个根在(2,3)之间,求 取值范围。 我们可以将拆成两个函数: 和 再分别进行讨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直线不动,而让抛物线运动,即设函数,讨论其与 轴的交点,从而从多个角度来提示问题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五、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技术的使用将会深刻地影响数学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的改变。”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 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独特的理解。知识并非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镜面式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要求学生在情景交互中直接获得知识,并建立和构造了自己的知识库。可见,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是相当重要的,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几何画板》正好提供了一个“数学实验”的环境,使学生由过去枯燥乏味的“听数学”转变为真正的“做数学”,从而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过渡。借助于《几何画板》,我们不但可以把很多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地“暴露”出来,随时看到各种情形下的数量关系的变化,而且还可以把“形”和“数”的潜在关系及其变化动态的显现在屏幕上,甚至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个过程进行控制,学生也通过观察的过程、制作的过程、比较的过程,产生他的经验体系,形成他的认知结构,从而更好地完成整个认知过程。 例如,在教学椭圆、双曲线等内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这个工具将原本抽象难懂的内容形象化,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它不同于其它绘图软件只要绘出图像就可以了,也不像一般地教学辅助软件给出公式就可以自动地绘出图像,而是要求学生领会“圆锥曲线”的精髓,紧扣定义,巧妙构思,建立数学模型,从而真正地做到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寓趣味性、技巧性、知识性于一体。2. 有利于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华罗庚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句话不但深刻地揭示了数学中数与形之间的依存关系,而且还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把数形结合的思想贯彻于数学学习过程的始终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几何画板》能够简单快捷地画出各种几何图形,而且其中的测算功能迅速地测量出图形的长度、角度、面积等,并能进行各种复杂的计算。利用图形的运动和显示出来的数据,则能充分有效地把图形与数值结合起来,体现了《几何画板》在数形结合上的优势,这是以往其它任何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境地。图6 图7 图8 例如:在极坐标方程(和 为非零常数)中,我们知道,当 为奇数时,曲线是 叶玫瑰线(如图6);当 是偶数时,曲线是2 叶玫瑰线(如图7)。那么当 既不是奇数又不是偶数(如 =4.5)时又是什么样的呢?这就很难说了,但如果我们利用《几何画板》就可以既容易又直观地做出它的曲线(如图8)。当 =4.5时,是“重瓣的玫瑰”呀,数学的美感就会立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而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做出当 为其他一些特殊值时的曲线,使数与形充分地结合在一起。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的动力。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几何画板》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态研究问题的工具,使他们有了创新的机会。图11 图10 图9 例如有这样一道轨迹问题:如图9,B是半径为r的定圆A内的一定点,M是圆 A上的一动点,过线段BM的中点E作BM的垂线与半径AM的交点为P,求P的轨迹。点P的轨迹显然是一个椭圆,这是因为|PA|+|PB|=|PA|+|PM|=r(|AB| 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能力结构的核心。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图形功能,可以即刻改变问题的条件,观察结论所发生的变化,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例如:P是△ABC内部任意一点,直线AP、BP、CP分别与BC、CA、AB交于D、E、F,EF交AD于H,试证:。(《数学通报》“数学问题”栏目的第1167题) 在证明完这道题之后,我们试着将P点拖到△ABC的外部再进行观察。学生显然会发现屏幕上显示的 与 的值仍然相等(如图12)。这也就是说,题设中的条件“P是△ABC内部的任意一点”不是必要条件。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是什么呢?这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的讨论,再进行最后的总结。这样就无形当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可能一直到最后,学生也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时,我们可以适当的提示:把点P拖动到使AP平行于BC的位置时,再观察屏幕。这时 的数值不见了,这是因为点D在这时是不存在的;再将点P拖动到点A的上方,会发现 与 的值并不相等,此时结论也不成立……最后,我们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问题的结果:过点A作直线BC的平行线AM,只要点P不在直线AM的上方(否则H、P、D三点不都在点A的同旁),也不在直线AB、AC、AM上,点P在其他任何位置结论都成立。象这样应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六、应注意的问题 《几何画板》引入课堂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在应用的过程当中也应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该是以教学的需要为基准,它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教学中起着辅助的作用,不应以多媒体的应用为主体而忽略了知识的传授,更应注意避免多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负面影响。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的《几何画板》也应如此,只有恰当的应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几何画板》确实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我们在应用的时候,要充分地用它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让它帮助学生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作为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提示,通过计算机演示实验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形成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利用计算机直接地给出结论,否则会使学生养成过分依赖的习惯,挫伤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结束语 总之,《几何画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不仅带来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而且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得以改变,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对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我国的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为国家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第二篇:《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篇:《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篇:几何画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第五篇:《几何画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