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56-《运用故事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效果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运用故事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效果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新课标小学英语》要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实践证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采用故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的意义以及语言具体的使用的情况,尤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我校一、二年级采用校本英语教材《小浪花》进行教学,学生已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基本掌握单词量达到200多个,句型30个。三年级所采用得PEP英语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的需求,所以更加迫切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自发的补充、拓展教学内容,以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学校重视对孩子的英语教学,提倡对孩子进行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
二、课题提出的目标和意义:
故事教学,就是将英语知识的单词、短语、句子放在生动的故事当中去教学,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学说英语,是单词教学、句型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通过故事教学的进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感受语言的魅力,并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在演演玩玩、说说唱唱中进一步巩固内化。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Story time PEP教材中C部分的Story Time本来是作为选学材料呈现的,鉴于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我们课题组在原有要求的基础上,对部分单词和句型进行了拓展,并要求学生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句型编写和情景呈现,能够比较熟练地表演故事。
(二)、选择适合儿童学习的英语故事
在教学PEP教材中C部分Story Time的同时,我们参考了《棒棒英语》《小学英语语篇拓展教学百例》等资料,适当添加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选择一部分适合儿童学习的英语故事进行教学。
(三)、自主教材创编
根据PEP教材A部分和B部分的Let’s learn Let’s talk中的内容,课题组成员自己加工,用相对完整的情节来编写英语小故事,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结合故事,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课文当中的单词、句型和对话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课题研究主要以活动性、趣味性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结合的原则,控制与开放相结合的原则,丰富与重复相结合的原则,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研究周期为一年,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2010.9 – 2010.10 实施阶段:2010.10 – 2011.12 研究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组织课题成员进行培训。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全面开展教学研究,推出典型英语研讨课,实施过程中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在基本保持大计划不变的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研究方法、方式和方向,一切以有利于研究工作为依据。同时定期交流,形成研究结论。全课题组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评估与改进,写研究论文。总结阶段:2011.12 整理有关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结果:成果概述
通过一年的实验研究,我们基本达到了故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具体如下:
(一)、深入地挖掘故事材料,充分开发利用和优化了课程资源
(二)、精心创设故事情境,再现了真实的生活场景
故事源于生活,对走进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故事也是源于教材,又丰富了教材的,因此,故事能为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创设丰富的情境。在设计故事情境时,要特别注意在故事情节或人物语言方面进行适当的发挥,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而英语语境的创设与文化、生活的交融能使课堂气氛更加真实和融洽,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持续高涨,主动性也不断增强,这样,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更加鲜活,也更具个性,思维也就得以发展。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故事教学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译故事、画故事、议故事、演故事、续故事、编故事等等。故事教学没有把儿童禁锢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如何巩固、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以课本内容为主题扩展学习面,扩大词汇量、句型量,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引入竞争机制,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任何一种活动形式,时间久了,学生就会产生厌倦,冷漠的情绪会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而引入竞争机制,这一难题便迎刃而解。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活动有 “课本剧表演会”、“英语童话故事创作比赛”,“英语故事大王比赛”等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层次性的任务活动供学生选择,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鼓励他们大胆走出去参加一些社会上的英语比赛,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强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交际学习能力。
故事教学法还能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训练,包括整体感知阶段的听,熟悉内容阶段的说,操练过程中的读以及拓展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写,这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学习地道的英语;还有利于放飞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并帮助学生从中提取一些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思想火花。
同时,通过研究,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操练的密度、广度、深度等方面,作出了更为科学具体的规范要求。
在本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好的学习习惯能保证学习成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认真分析和总结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和研究,从教学活动、预习和复习习惯等方面入手,形成了可供操作的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因学习得法而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积极主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效果逐步显现,经过一年时间的训练,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高涨。学生能坚持听英语磁带,阅读英语故事,完成老师布置的口头与书面作业,收看英语电视节目或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英语标识。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
(一)、如何处理英语故事教学和“双基”教学的矛盾?由于我们的课题研究较多地强调激发兴趣,强调在教学中尽量多开展一些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我们发现,有时教师的课堂非常活跃,但基础教学不够扎实,有点搞“花架子”的倾向。如何正确处理故事教学与打好基础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二)、如何解决课时不足的矛盾?目前我们每周开设四节英语课,承载的教学任务重,教师教授班级多,加上缺乏语言环境,小学英语教学成效面临很大的挑战。课时不足严重制约小学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第二篇: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实验研究报告”课题
题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时间与研究课题于2010年启动,受到了有关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学校小教研英语组成立了以主抓小学英语教研工作的教研员为主的课题小组,课题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实验教学工作,确立实验教学的整体改革方案。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校范围内开展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实践与研究实验。经过两年来的实验,取得了较大成功。我校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实践与研究实验从一开始就将国内外现阶段先进的教学评价思想、先进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集于一身,在教材、教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评价改革实验,使实验在起始阶段就站在高起点上。
一、实验教学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验工作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课堂重心也从教师转向学生,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这一变化,带来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为了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为自觉的教育行为,探讨教学规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深入的研究教学评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国际上看,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密切和频繁,外语(特别是英语)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民的外语水平成为国民素质构成的重要成份之一。因此构建合理的、全面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国民的外语素质的提高是摆在世界各国教育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很多国家把外语教学评价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
从国内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对外各交往规模的日益扩大,提高国民的外语素质,已经不是一般的教育问题、人才培养规格的问题,而是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速度的重大问题。作为承担此项重任的基础阶段教育的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从改革教学评价入手,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从教育发展全局看,现代教育改革有两大趋势,一是课程体系上寻求与人才素质培养相一致的课程布局;二是从学科课程内容上寻求科学的目标设定。落实《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课程体系建设问题,要用新的人才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小学英语课程不是单纯的学科建设问题,而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的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而小学英语课程的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既建设一整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体系。从学科发展看,我国的外语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表现在对评价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够。2000年前,当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外语课程还只在中学开设时,教学评价的功能只限于选拔和甄别,这种评价体系同其他开设外语的国家的教学评价体系相比具有差距;其次是教育评价思想、教学评价模式、教学评价方法陈旧,教学评价水平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低。实验证明,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它要根据英语学科教育的目的及原则,对教育过程和所产生的成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量,进而做出价值判断,并为学生的发展程度和教学的改进提供依据。评价在教学中所起的促进和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从我校当时的情况看,英语教育、特别是小学英语教育,与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课改实验区相比相对比较落后,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在理念、方法、实施等方面知之甚少,远远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校已经自发开展小学英语教学评价试验,还是从教育自身发展和我校实际出发,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实验都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二、课题研究的认识及实施原则 1.对教学评价课题研究的认识
教学评价是指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评价。以往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是:
(1)教师在教学评价概念不清楚的情况下进行教学评价,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和负面影响。由于概念不清,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就不能很好地区分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高度结构化评价和低度结构化评价、一次性评价和连续性评价、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2)教学评价目标存在缺陷。
(3)能力评价和知识评价的关系处理存在较多的问题。一般认为,知识目标容易进行教学评价,能力目标较难进行教学评价。另外在实际教学评价中重知识轻能力。
(4)在英语教学评价过程中,用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的现象是严重存在的,这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区域。学生学习有一个过程,对过程中的情况要用形成性手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最后学习效果要用终结性手段进行评价,二者不能混淆。但目前的情况是,这二者往往被混淆。
(5)教学评价实施机制存在问题。
(6)教学评价形式趋于单一化。英语教学评价并不等于英语测试。但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评价形式就是测试,而且是套用中考和高考形式的测试。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并不知道在英语教育领域中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评价形式。另外在评价活动中,被评价人和评价的关系也趋于单一。教师运用试卷对学生进行检测,似乎是教师和学生的唯一一种评价关系。教师较少想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也较少想到和学生进行合作评价。
(7)教学评价心态存在的问题。一是被动接受外部评价。二是盲目相信分数指标。三是评价问题合理化倾向。也就是说出现问题归于客观原因,把存在的问题合理化。四是使用两极标准进行评价。要么好(yes),要么坏(no),没有分析性的评价和解释性的评价。
(8)教学决策问题。教学决策在课程发展的三个部分中都起很重要的作用,形成性评价要随时指导教学决策,教师日常的决策依赖于各种各样的教学评价。我们认为,教师在进行日常的过程性决策中,由于不一定能够正确吸收反馈信息,所以,决策失误往往多有发生。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课程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评价在英语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改革力度与效果。因此必须对评价有正确的认识:
(1)评价是对人的评价,对人的发展状态的评价;评价要服务于学生发展这一根本目的。
(2)评价应具有形成性、开放性与灵活性,起到激励的作用。
(3)评价要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使其有信心、有成就感的动力。(4)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评价。
(5)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与教学对立或游离于教学之外的体系。那么我们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该依据什么呢? 小学英语课程目的: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十分重要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所以小学英语的教学评价的目的就应该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这样英语教学的评价目就和小学英语课程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强调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强调他们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能力的培养。
第一点,评价目的和课程目标都在强调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这是首要的。英语课程目的,绝不是简单的获取一些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更强调的是学生要通过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和愿望。同时通过学习活动使孩子有一种成功感。但是这些兴趣,这些成功感的建立离不开评价,离不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各种各样的有意识的、积极的、正面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自己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通过这些评价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感到学习英语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是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
第二点,通过评价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方法与策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为日常交际打下一定的基础。也就是说评价既然要达到这一目的,那么在评价过程当中,就要注重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语言能力的发展。根据这样一个评价目的,考虑到小学开设英语的具体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评价原则。
2.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原则(1)激励性原则
就是要使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让学生通过评价活动的开展,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有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整个评价过程,也就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估、测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与以往的或与一般测试、评估不一样。这里评价是要通过评价使学生产生一种进步的感觉,产生一种成功的感觉。要通过评价是学生感到自己是在不断地进步,感到“我能行”。要产生一种这样的感觉。实验中需要认真考虑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有些测试,给学生的往往是一种失败,比如说过高的对学生提出一些语言方面的要求。过多的集中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而忽视了学时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学习策略的运用,合作学习等等这些方面的培养。这样的评价往往使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失败。那么,包括测试手段之后的评价,也就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有时会产生这样一种结果。以往采取评分的方式,对学生采取排队嗝方式,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励性原则应该是评价的第一原则。
(2)参与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是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和评价的主体,创设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活动,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所以应极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的各个过程。要能够和老师协商、协调,能够自主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那么在评价过程中也应该这样做。可能有的老师对此不一未然,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有积极的参与,可以有愉悦的状态。但考试就是考试,是学生在集体的状态下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这样一个过程,是严肃的事情。评价也好,考试也好,确实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它并不意味着在这一过程中严肃到了让学生感到恐怖的程度,让学生害怕的程度。因此要鼓励学生根据他们所能了解到的,给他们的评价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各样的评价活动。通过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甚至可以和教师一起来设计评价活动。这样一来整个的评价活动就更加平等、民主。这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通过评价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学习策略。
(3)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的评价原则
小学英语教学更应该强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呢?对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进行评价。在国家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在小学的英语评价当中更应该强调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原则。对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当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进行评价,这就是形成性评价原则。形成性评价贵在形成性生原则
(4)活动性原则
以接近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听、做、说、唱、玩、演进行评价,让学生喜欢评价:形成性评价强调的是教学过程。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学习兴趣,学习策略,情感因素等等进行评价。那么,活动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评价当中,要用接近日常教学活动当中的听做、说唱、玩演、视听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5)生活化原则
评价注重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全方位的体验的重要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考查内容,设计题目,让学生把英语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围绕生活主题展开语言运用,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6)多元性评价原则
评价不仅应当是多维的,而且应当是多元的。在小学英语课程评价过程中,与课程相关的因素都要成为评价的对象,与课程相关的人都应当参与评价。如:教师应当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学生应当成为评价的能动参与者;学生应当进行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学生应当主动评价教材和课程;学生家长应当参与评价。教师不仅要学会自己收集信息进行分析,而且还要教会学生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家长一直是参与学生的学习成效的评价,也是评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实验课属研究的实施 1.实验对象
本项实验对象是小学五年制三至五年级学生。2.实验内容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评价的内容不只是单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涉及到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策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
(1)学生学习兴趣地评价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的学习有直接影响。英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提问、座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的情况,原来有兴趣的学生是否保持甚至加强了学习兴趣,原来兴趣不浓的是否有所改进及时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又可以更加有目的的发展学习兴趣,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2)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
单纯的书面测验的考试已不能适应英语课程的发展,但仍是检查学生语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方式之一。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测试题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通过口试、听力测试和笔试的形式,教师努力创设语言情景,在情景中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评价重点是评价学生基本词汇、语音语调、语法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掌握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
(3)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
情感态度的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自信心,克服困难的意志及共同合作精神的评价。对这方面的评价多采用定性的方法,具体可以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克服困难的意志是否坚定,是否乐于和他人合作,是否具有学好英语的自信心,通过英语的学习是否对祖国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异国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4)学生学习策略的评价
学习策略的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的评价,其评价的内容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教师通过评价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
(5)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听讲、回答问题以及在对话表演、小组讨论、排演英语小品等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情况。
3.实验的操作方法
英语课程的评价应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贯穿于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中,并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可供选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形式进行。
(1)学生的自评
学生的自评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学会反思,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方向。
(2)、学生互评
学生的互评主要是通过学生小组活动,对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感与策略以及参与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进行的相互评价,以次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诚恳友善的对待学习伙伴的品质。
(3)、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不只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简单评价,而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与策略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更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第一、形成性评价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活动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学生通过参与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处理信息技能、思考能力、学习态度、小组活动表现以及学生创造力等多方面的情况。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的学习档案,各种学习活动的情况记录,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报告、教师观察学生课上各种活动的记录表、学生阶段性测验结果及反思等。学习档案是形成性评价的首要内容。学习档案用于收集学生作业、学习行为记录、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评语、平时的测验以及自己或同学对其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评价意见等。通过学习档案的建立,不仅让学生明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努力方向,让学生自觉把握进步,体验点滴成功。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掌握反思学习的技能以及决策,而且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学生进步的记录。
第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期或学年学习成果的检验同时也是对特定时间内教学成效的检验。终结性评价一般采用期末考试、升学考试的形式。英语考试一般又分为听力测试、口试和笔试。听力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听的能力以及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口试主要考察学生读、说、演的综合运用能力;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科学、合理的评价将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未来走向。我们必须以新的思维、新的理念和方法开展英语教学的评价工作,让学生得到全新的发展。
四,实验课题的实施情况
1.实验课题研究开展的情况
在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全校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改革实验在校英语教研组领导下,在务实验学校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下,2010年以来,全校共有9班正式启动了实验教学工作。本课题实施分四步进行:
1.基础调研阶段(2010年3月1日——2010年3月31日)2.专题研究阶段(2010年4月1日——2011年2月28日)3.总结论证阶段(2011年1月1日——2011年1月30日)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落实课改纲要及英语新课标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尝试实践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为途径,为促进师生在实施英语课程中实现共同发展,我校以《研究学生学习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为学评价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更新教师评价理念,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效益。一年来,所做的具体工作如下:
第一、成立研究机构,制定研究步骤
实验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基础调研阶段(2010年3月1日——2010年3月31日),准备课题启动阶段,全面动员、确定试点班级,大量收集有关的资料,加强理论学习,进行业务讲座,更新观念,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组织实验教师学习“课程论”“评价理论”“测试学”等有关资料与文献,认识到更新评价理念对提高教学效益所起的重要意义,研究评价的问题已成为教学改革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表明教学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进程,不再着眼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单方面、局部的改革,而是着眼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教学评价的改革会引发教育教学领域深刻的变革‘
第二阶段是专题研究阶段(2010年4月1日——2011年2月28日),教师深入班级听课,了解各班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完善从更新评价观念到构建新型评价体系全过程。通过摸底,发现以往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案例分析、评价案例展示,使实验教师既有理论的奠基,又有实际的样板,减少了盲目与困惑,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实验研究中来。从而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全校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水平。许多教师尝到了教改实验的乐趣,提高了参与实验的热情,出现了人人愿意参与课题的良好态势。
第三阶段,总结论证阶段(2011年1月1日——2011年1月30日)总结阶段。
第一、加强师资培训,明确评价理念
1.培训思路
试验之初我认识到,评价实验是否能按计划扎实有效地推进,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对实验人员的培训工作是否到位。结合我校实际,确定整体培训思路: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边实验边培训,边培训边研究”的原则,将培训、实验、研究相结合,构建研究型培训模式,多层面展开工作。
2.培训策略
(1)重视启动阶段的课程培训及评价理论的学习
为了使实验工作顺利开展,自2010年3月起,我校选拔了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及富有教研能力的优秀英语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课程培训,就课改理念、评价方式、课程实验等内容进行学习,受训人员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力争将培训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2)加强实验进程中的培训
在实验进程中,我们所遇到的困难是比较多的,培训的内容要跟上实验的进程,教师的困惑和需要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建立了以教学评价实验研究组为中介的研究型培训网络,在研究中培训教师,在培训中进行研究。通过培训网络,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为途径,将学习、研究、培训结合起来,将课改精神迁移到教学活动中,为构建起新型评价体系做好铺垫。
第二、开展校本研究改变教师行为
1.构建以校为本的研究网络,形成合作互动的实验队伍(1)改变研究方式,形成学校研究制度
英语教学评价虽然是学科实验,但是实验的推进却要求人人是行动者,是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学校即“研究中心”。这就迫切的需要实验教师改变以往的研究方式,形成学校研究制度。实验教师课前课后一起研讨,随时对话,一起反思。共同分享成果,共同感受困惑问题。教师个体的研究能力提高了,团队精神也增强了。
(2)与教师合作对话,形成群研氛围
教师深入学校听课,与授课教师一同作案例分析,集体反思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合作者,更是受教育者,教研教师与授课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在深入学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为学校更好服务。
2.转变评价行为,优化教学过程
新的评价理念只有外化为教育行为,才能实现其价值,同时也只有经过教育行为检验过的理念,才能真正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因此,实验教师必须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1)改变评价方法
同时也只有经过教育实验教师必须大胆实新评价观要求教师要把“量化评价”转变为“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要通过评价的手段收集相关的信息(比如学生的阶段学习成绩),解读信息的的含义(学生学习的进展、存在的问题等)并一次做出判断和决定(如何改进教学,调整教学进度)。例如:我校教师许静灵和何燕珍在对学生的口语技能评价时,首先注重对学生口语技能进行训练,她们采取听并跟读、听并复述、读小故事、创编对话等有层次有梯度的训练形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流利自然的是用英语做事情上去。其次,定期给学生创设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身处其中深刻透彻的理解语言含义,恰当的使用语言,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作记录。第三,教师定期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评价材料,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阶段评价,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评价内容,也可以与同伴合作完成评价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阶段评价的表现综合的对学生一阶段的学习状况做出评价。她们还为每个学生设立了英语学习档案。教师通过改变评价方法真正激发起了学生运用英语把事情办好的愿望,实现了通过评价手段提高学生口语技能的目的。
(2)构建评价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呼唤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定位为激励,而激励的本质属性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因此,改变原来的单纯量化评价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主体性型发展的学习式,自然是这场教学改革的亮点。基于此,在教学评价改革实验中,实验教师更注重运用评价机制,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探知、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情景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语言感知世界。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从而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我校的葛相敏教师,力争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寻找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及实际运用能力。她开展了“英语小歌手”、“英语诗词朗诵会”、“英语迷你短剧”比赛、“我们共同的圣诞节”联欢会等活动,评选了校园金嗓子、小小演讲家、英语之星、英语小博士等称号,这些活动既从一个侧面评价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再创佳绩的愿望,为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有效的学习策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实验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年来,就实验教学的客观效果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调控实验教学的健康发展,在组织领导、理论探索、教学研究方面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评价方式方法、构建评价体系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实验教学的开展开辟了我校小学英语教学的新局面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结束了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不利局面,形成了我校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有组织、有领导、有系统、较完整教学评价体系的新格局。这项实验的开辟,为建设适合我校小学特点的先进的课程评价体系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全校小学英语教师接受先进的教育评价思想和教学评价理论,更新教育评价观念,接受先进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课程评价改革,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提供了先进经验。
2.构建了适合我区区情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与先进的地区相比教学评价思想。实验无论从理念上、创意上、内容上、结构上、方法上和体例上完全符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符合《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提出的要求,努力一套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交际性为一体的评价体系,深受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的喜爱和好评。
3.通过实验形成了先进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
(1)破除了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束缚,展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改革实验与传统的“甄别选拔”教学评价相反,教学评价中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整个教学评价过程不是简单的终结性的评价结果,而是依据儿童上进心强、参与积极性高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师从创设趣味性的评价方式入手,重在过程性评价和质性评价。
(2)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形成充分发扬教学评价民主、优化教学评价过程的教学评价模式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实验着眼于使北评价者主动发展,教师致力于创设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评价环境,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普通一员,既是教学评价的组织者,又是教学评价活动的参与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愉快合作的良好局面,让儿童兴致勃勃地参与评价的实践活动。
(3)教学评价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听说基础,形成了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学评价实验遵循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评价方式,使参加实验的学生大量的参与了语言实践活动,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铺垫了较好的听说基础。通过三年来的实验,实验班学生在对英语学习兴趣及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在听说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方面的运用高于同等程度非实验班级的学生。
4.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重在研究教与学的过程评估、重在改进教法、促进,我区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开展得较晚,教学评价实验初期学生的发展。
小学英语教学实验在教学评价上完全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做法,其评估标准立足于了解儿童的学习潜力和各自在原有基础上发展为尺度,通过灵活的、趣味的、多视角的综合教学反馈信息,主要研究教师在教学上需从哪些方面再改进,指导学生在哪些方面再提高。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要形式,为学生设立成长档案袋,不但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策略、文化等方面的养成。重在评价学生以评估的改革,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目前,已经制定、下发了教学评估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其指导思想是转变观念、激发兴趣、淡化分数、强化能力、肯定成绩、不足、鼓励进取、重在发展、导向成功教育,进一步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5.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
实验前,我校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特点是: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过重,教师缺乏经验。实验期间对全校英语教师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有理论性培训、技能性培训、实践性培训、研究性培训等,使实验教师在教学评价思想、教学评价理论、教学评价实践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高。一批教师成长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骨干力量,我校目前有1名教学能手,多名教师在市级、区及教学大赛和教学研讨会上做交流,并取得好成绩。
教师们不断总结实验中的经验和教训,形成多篇论文分获省、市、区优秀论文奖。在较演员的组织下,20余名教师合力编写了英语同步评价手册。
通过小课题的研究,使我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评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第三篇:运用故事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效果的实践研究1
运用故事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效果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岱山县五校协作体英语教研组
2009年3月
运用故事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效果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岱山县五校协作体英语教研组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英语教学已经开展多年,但是始终有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学生经过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学习,识记了上万个单词,但仍然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进行交流。造成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既有重视语法,词汇教学,忽视听说训练的偏差,也有教学内容狭窄,教学方法单一,脱离语言环境,不注重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等原因。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既能理解、掌握知识,又要让他们会灵活运用知识。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故事教学有助于学生达到这两个目标。学习故事包含了理解和运用两个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理解故事内容,必须运用所学词汇和语言结构,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自己语言水平。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爱听故事。因为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能够引起因孩子的注意力;儿童故事里的童话世界令孩子充满了向往,他们能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能从故事幽默风趣的言语中得到开心的一笑,能从故事的寓意里得到感悟和引发思考,最后使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学生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运用故事型教学途径把英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学说英语,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故事的情境当中去,让他们积极地思考,愉悦地表达。
创设一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能为学生提供宽大的实践空间的,又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教学途径,即故事型教学途径。这就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
2、课题研究的意义:
“故事法教学”改变了常规的英语教学方法。它以教材为蓝本,却不照本宣科。它脱离了就词汇教词汇、就句型教句型的目标设定与教学设计,把教学内容创编成了小学生喜闻乐见、喜读乐演的趣味故事。它简单得能让小学生在一节课里充分掌握,它的趣味性让小学生在一笑之后又能领悟到其中的教育意义,它的故事语言使新授内容更加突出。在教师方面,它能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大目标的定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兴趣、情感、语言能力、多元智能),而非仅局限于一节课的小目标(词汇和句型);给教师处理教材指出了一种优良的方法;在学生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参与课堂活动和语言运用的激情;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开发多元智能。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1、新课标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要求:“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故事教学法”正是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等形式来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二级目标。
2、整体式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应在“自然”、“真实”、“完整”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让学生感知整个语篇的“意义”。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完整的语篇,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语言。学习者能在“自然、真实、完整的情境”中学习“完整的语言”,将交际和意义理解作为语言学习的重点,然后从语篇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并据此建构意义。
3、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备条件。故事特别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听故事时,学生没有字字弄懂,也能理解意思。同时故事是来源于生活,是对人们生活的记叙和描述,趣味性和生活相关联的故事能为孩子们学习和运用语言创设情景,学习者就可在不知不觉中轻松习得语言,因此故事教学符合有效输入语言的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的内容:
1、选择故事教学的策略研究
故事教学的一个重要功用就是提高学生兴趣,选择一个好的故事将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兴奋点。
就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教师在选择故事时,教师需要考虑:(1)故事的可读(听)性:故事语言的难易程度应控制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语言水平之内,同时又要考虑里面是否包含新的语言知识。在学生的能力接受范围内的故事材料才能真正起到教学校过,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认真选择。否则,教学和教育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2)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效。为此,教师应该优选学生喜爱的故事题材,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兴趣来激发他们讲故事的积极性。什么样的故事题材是孩子喜闻乐说的呢?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主题之一。
(3)有关文化意识方面的差异问题。东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甚至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都存在,因此,如何运用故事教学渗透文化方面的知识,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
(4)选择故事时,教师需考虑故事的内容是否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毅力,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5)故事的主题是否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因此,寻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的故事来进行教学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目标之一。
2、故事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如何实施故事教学)
(1)准备活动:认真分析教材,研究所要教学的内容(单词或对话),有针对性地创设比较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习英语的字、词、句。
(2)设计各类帮助学生理解的活动:听力是学生英语能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故事教学不能离开这一项技能的训练。在小学阶段英语的教学中,教师采用自己讲述或把故事制作成录音材料等方式整体呈现故事,但要注意速度。所以,教师讲故事的方式也不必千篇一律地用口头叙述。有时可以放故事录音,有时甚至可以让英语口语较好的同学领讲,教师可以在讲故事的同时为故事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让他们戴上相应的头饰,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样就更能渲染情景,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扩大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理解能力。
而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大概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等简单的问题,教师在从中引入故事的具体内容与细节,以强化学生听力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帮助他们理解。讲故事时教师身体语言的运用可增加故事的感染力,提高故事的可理解度。
(3)设计表达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设计各类表达活动。整体感知故事后,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是学生深入理解并细化学习的过程,阅读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进行,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勾画的内容进行提问。同时教师要整理出故事的线索,在图片或关键词、句的提示下,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提问何操练,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掌握语言。学生初学英语时一般都以词汇和句型的积累为主。如果要组织一段话,并表达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这样对刚刚接触英语不久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把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情况各有不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要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
①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③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 ④学有余力的学生
以上四类学生能够有这样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样需要研究。预期目标:
英语故事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实施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学习的热情,扩大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只要我们遵循学生喜爱故事的心理需要,重视以故事为载体的语言活动,让学生沉浸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乐趣中,他们便将步入英语学习的“自由世界”,在其中更自由地翱翔了。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来说,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以及语言背后的含义(如文化意义等)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故事内容,较为细腻地刻画人物,积累一定量的语言材料。
对于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背诵或表演故事,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学过的知识去改编故事。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以各种形式记录下自己所做的努力,成为成长记录。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步骤 研究对象:
以五校协作体中、高段学生为研究对象,建立初步的课题研究框架,待取得成果后,再延伸到其他年级。
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外在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从而直接感知和记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理解程度、掌握情况等。
2、行动研究法
组织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故事教学研究的教学评比活动,邀请专家指导,提高研究的水平。
3、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及时组织交流和分析,总结经验,推广做法,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列出下一步改进的具体做法。
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7.12—2008.4)
1、收集有关运用故事进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资料,整理我校已有的故事法教学资料,进行分析。
2、成立课题组,拟定课题。
3、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与故事法教学相结合,确定故事法教学的模式,组织力量进行论证。
实施阶段(2008.5—2008.12)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体阶段,主要依据研究计划组织实施,不断探索研究方法,优化研究途径,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力争研究的实效。
1、对故事素材进行分类整理,研究不同素材采用何种教学途径能形成一种基本模式以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
2、开展公开课、观摩课、说课、评课等活动。
3、实验教师编写故事教学设计、完成个案分析、撰写相关论文三篇和阶段性研究报告一份。
总结阶段(2008.12—2009.2)
1、整理汇总实践材料和各项内容的研究工作;
2、撰写研究论文,对本次研究的成败进行论述并提出建议和结论。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与策略
故事教学具备了许多优点。但是,运用英语讲故事毕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和语言活动,那如何在英语课堂里开展故事教学呢?如何让学生接受和悦纳这种故事形式的第二语言的输入输出活动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故事教学法可以运用于教学中的不同环节。
1、新授阶段,用故事来呈现新单词,新句型。(1)通过故事来呈现新单词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用的生词呈现形式是“图片呈现”和“实物呈现”。这种方法虽说直观形象,但比较单调机械,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仅仅停留于单词的表层意思。而通过故事教学法来呈现新的单词,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体会单词的深意。同时因为故事都具有趣味性,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PEP Book2 Unit6的这节课中共有四个词汇:long, short, big, small。为能更好地呈现这四个单词,创编了学生的小故事,从中又增加了生词 shirt,学生在故事环节中感受并更好地掌握所学语言。
故事人物:Bird Bird Dog Zip Zoom(故事前教师戴几个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头饰)
Bird:(教师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There is a new shirt.It's nice.Whose shirt is it?(教师作飞行的样子)到 Pig 身边
Bird:(尖尖地、柔柔的声音)Hi!Brother Pig.Is this your shirt? Pig:(粗粗的声音)Sorry, My shirt is long.Bird:(表现出很失望)Mr Dog!Is this your shirt? Dog:(摇摇头)Oh, My shirt is long.Zoom:(摆摆手)I'm Sorry, My shirt is big.Zip:(表现出非常高兴,原地跳起舞来)Yes.My shirt is small.It fits me.三年级学生对身边熟悉的小动物特感兴趣,故事是学生喜爱的形式,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语态,模仿各种动物声音的不同语气和动作为学生创编一个故事,充分利用使他们更好掌握故事中情节的语言点,既愉悦学生身心,又学习相关的语言点。
比如,在上PEP, Book1.Unit4中关于动物的单词时,就可以设计一个“小兔子拔萝卜”故事。这个故事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早已鲜为人知,但其中的小动物可以改为本课要学的小动物名字。故事讲述的是小兔子拔萝卜,可是萝卜太大了它拔不动,后来它的动物朋友们都来帮忙拔萝卜,最后萝卜终于被拔出来了。教学时可这样进行设计:
T:Look, there is a rabbit.Wow, it’s so big.(课件出示一个大萝卜)Now, who is coming to pull the carrot?(出示兔子来拔萝卜,并教学单词rabbit)T:The rabbit pulls and pulls, but he can’t pull it out.(教师边讲述边做拔萝卜的动作)
Look, his friends are coming to help him..But do you know who are they?(课件出示duck, dog, monkey等所要教学的小动物的显著特征,让学生进行猜,并逐个进行单词教学。)
在教学完单词后,教师可利用动物头饰,让学生表演这个故事。
Rabbit(动作:拔啊拔,拔不出来),这时候猫来帮忙了,小兔子赶紧喊它来帮忙:Cat ,cat come here!于是小猫便过来帮忙了。这样依次把小动物们喊过来帮忙。
在这样一个故事情境中,教师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具有真实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即“拔萝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巩固了本课的单词。这样一来,学生学得开心,掌握得也牢固了!
将枯燥的单词教学精心地设计于故事中,使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情感体验中自然地习得了语言。
(2)用故事来呈现新句型
如何对一个句型进行有效地呈现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通常会直白地进行教学,有些甚至是直接翻译成中文进行解释,而通过故事来呈现新句型可以突破这一难点,能够让学生在预设的故事情节中感知呈现的句型所要表达的含义,更可以通过故事这个情境了解句子所能应用的语境。
例如,在教学PEP 3 Unit 3 My friends 中的新句型 He/ She /xx has big eyes, long hair… 时我们就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故事 Little tadpole looking for mummy,首先通过观看故事的flash动画,进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同时感知重点句型“your mummy has big eyes;your mummy has four legs.”再把故事的全部内容编成一个熟悉的 chant,指导学生用绘声绘色的语调进行chant,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语言。
“Are you our mummy?” Mummy duck,“No, no, your mummy has big eyes.” “Are you our mummy?” Mummy fish,“No, no, your mummy has four legs.” “Are you our mummy?” Mummy tortoise,“No, no, your mummy has green coat.”
“Are you our mummy?” Little tadpole,“Yes, yes, I'm your mummy.最后再看一遍动画,看完动画后老师扮成小蝌蚪寻找妈妈:“Are you my mummy?”扮演鸭子的小朋友就会是着说“Your mummy has big eyes.”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很容易明白Your mummy has big eyes, your mummy has four legs, your mummy has green coat.句子的含义。在这样的故事情节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变高,这样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落实。
在新授阶段,学生主要通过听和看来感受语言,听故事学英语完全是声音的学习,模仿地道、准确、流利、优美、抑扬顿挫的英语发音,以形成正确的听觉表象,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语言声音(包括重音、语调、连读等)的识别、分辨,准确地把握故事中信息。教师通过手势等其他强调做到音、调、意并行,给学生建立一个定向反射的新异刺激物的整体概念,不断增强语感的训练。
2、操练阶段,用故事来学习和操练单词句型。(1)通过故事操练单词,体会单词运用的语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完生词和新句型后通常要进行一定的巩固练习。教师常用的生词新句型的巩固形式主要是“Read after the tape/teacher”、“Read and spell”、“Read and memorize”等。这些巩固的练习形式便于教师操作,巩固的效果也比较容易达成。但这些巩固练习比较关注学生对单词和句型的掌握和记忆,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忽视了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而故事教学法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它通过在故事中有意识地重复语言点,使得学生学过的东西得以巩固和记忆。例如,在学习故事过程中,教师通过丰富的表情, 身体语言,通过多媒体生动的图片课件引导学生一起复述故事,整体呈现语言学习内容,学生有目的地听看故事动画,在电脑中出现了一幅漂亮的画面,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和理解所学习的语言内容,将单词和句型融在故事中进行教学,在讲故事中复述单词与句型,通过提问题重现故事中的单词与句型, 使对单词的初步感知上升到另一个台阶。学生还可以将学到的英语知识通过理解后,创造性地运用。可以是利用编一些小故事,也可以是描述身边的事或物品,更可以是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创作自己的英语小漫画等等,达到真正地理解、运用单词。
在教学PEP 3 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 Let’s talk中为了巩固重点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时,便利用和改编了本单元Story Time 中的故事,Zip 邀请她的好朋友们到饭店吃饭: Waiter(W): Welcome!W: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 Dog: I’d like some beef and noodles.W: Beef and noodles.What would you like? Cat: I’d like some fish and rice.W: Fish and rice.What would you like? Pig: I’d like 2 hamburgers and some chicken.W: 2 hamburgers and some chicken.What would you like? Rabbit: I’d like some vegetables and noodles.W: Everything’s ready.(等小动物们都吃完了)W: Here’s your bill.(正当Zip看着账单发愁的时候,一只小鸟飞来把账单给叼走了)W:You……!!在这个故事中,What would you like? 这一句型重复出现,旨在巩固这一句型。在具体的教学中,呈现完整个故事后教师先和学生一起随着图片复述这个故事,同时可以加入动作,模仿各种小动物的语气,使学生在愉快地心情下潜移默化地巩固What would you like? 这一句型,而且对食物的单词也做了进一步的巩固。最后给予学生自由操练的时间,再进行故事的表演。通过这听一听,说一说,演一演,使学生在故事的情节中明白这一句型应用的语境,在实践的演练中真正掌握了这一交际用语。
(2)通过故事来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离不开朗读,朗读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正确掌握语音、语调,培养学生的英语感悟能力的有效途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朗读是学生获得语言感受的重要手段。
朗读的主要语调就是朗读基调。朗读基调是由感情基调决定的。通过朗读的语言艺术,使枯燥的视觉文字活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使学生在爱与憎、悲与欢的撞击中与故事内含的理念相沟通,产生共鸣效应,从而对故事内容的深刻理解、领悟。
英语教材中本身也有很多内容丰富多彩的故事,它们多以生活中的故事为情景,为培养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提供了便利。如在教学故事Are you my mother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自己完全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体会小猫在寻找妈妈时的心理状态,指导他们读出小猫询问小兔,小狗和小老鼠:“Hello.Are you my mother?”时语气的变化,时而满怀期待,时而悲伤落寞,时而焦急万分。在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情绪体验,从而更深刻地感受语言。
再如,在教学故事《Little Red Riding Hood》 时学生在了解故事大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注意不同人物角色在不同的场合说话时所带的不同语气。如“狼”和奶奶的对话时,狼是狡猾和阴险的;在假伴奶奶和小红帽对话时,是虚伪和凶恶的。实践证明,学生很乐于参与这样的朗读训练,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热情。而通过学生的有感情朗读我们也可以检测出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语言掌握情况。
3、巩固运用阶段,用故事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1)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来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完故事后,让学生复述故事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提升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
如,学完故事
This is ______.That is_______.They are in their______.They are going to the______.Now, they are on the _______.They can see some ________and some________ there.There is a _________on the moon.They go into it, and see a robot waiter.They ask for two__________.Supergirl likes the _______.Superdog likes the _________.而演故事是对学生学习故事、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后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也是学生运用新语言进行流利表达及表演才能的展示。任务型教学理论指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表现欲旺、什么都想体验、实践。学生表演的故事越多,词汇和句子的表达也就越丰富,语感越好的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分角色扮演,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演,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2)在创编故事中让学生发挥想象
《新标准》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性地使用已学语言。教师在故事表演后针对程度一般的学生,给他们提供较简单的故事或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改编故事;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改编故事,创编新故事。通过这样的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从而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对所学语言的运用,进行语言的内化输出。
如在学完Are you my mother故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件中提示的小老虎找妈妈(小老虎找不到妈妈了,他去问猴子,大象,牛)的故事图片,尝试编一个新的故事,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综合运用“My ears are….My tail is….”句型。
4、在拓展阶段,通过故事来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儿童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也喜欢读故事。利用故事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可行的。学生为了获知故事内容,他们会集中精力去捕捉故事的大意和细节,会尽力去推断和猜测,这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根据语境猜词的能力。而当他通过自己的阅读看懂了这个故事,并发出会心的一笑时,他会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喜悦感,这样的良好的情绪体验也会反过来促进他的学习。
实践证明,儿童学习外语有一条良性循环的基本轨迹:越是有成功的体验,就越愿意继续尝试;越愿意尝试,就越熟练,就越能够解决问题,也就越有成功感。学生阅读故事还有利于其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世界,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理解一些简单的道理。如“bell the cat”意思是“给猫的脖子上挂铃”。它来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中的《老鼠会议》(The Mice in Council)这篇寓言讲的是:一群老鼠在鼠洞里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对付凶狠的猫。白胡须老鼠提出:“我有个方法,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这样,猫一走动铃就响,我们就可以闻铃声而逃避了”,群鼠一致同意这个建议,欢呼:“That's a capital idea.We will bell the cat!No more fear of the cat!”但是,谁去给猫挂铃铛呢?没有一只老鼠敢去,一个个都溜掉了。老鼠会议毫无结果,它们不安全的境况当然也无法改善。寓言所寄托的意思很明白:遇到困难的问题时候,既需要有出谋献策的人,更需要有挺身而出的实干家。
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杂志(如《英文小读者》、《双语学习》、《牛津故事乐园》)等媒体来扩展阅读途径,构建开放式阅读模式。适合学生阅读的故事有:Snow White、The Emperor’s New Clothes、Cinderella、Thumb girl、The wolf and the sheep、Three little pigs、Crow and Fox、The little girl selling matches、The tortoise and the rabbit等等。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
1、课题研究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教育科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长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的过程。课题的研究使实验教师从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教师转为具有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的科研型教师。让教师的素质有了一次大的飞跃。具体表现如下:
(1)理论学习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对教师成长的第一作用就是督促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提高理论素养。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查阅各种与故事教学有关的资料和书籍。实验教师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本校的实验相结合,边实验边总结,总结完后再实验。这种螺旋式的教学方式使实验教师不断获得新知识和新的技能。(2)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实验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各个优秀成熟的故事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学习理论知识,把这些知识和本校的实验情况,教师的自身素质结合起来寻找适合自己的故事教学模式,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课题组的老师运用故事教学法在各类优质课比赛中屡获佳绩。其中邱艳老师在省新生代英语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傅芸老师在县陶研优质课比赛中获二等奖。邱艳、傅芸、龚汉燕三位老师在县新生代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邱艳老师获省新生代优质课比赛一等奖。(3)科研能力的初步形成
实验教师依据科学理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研究教学规律,科学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课题研究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计划,设计教学方案有了一定的科研组织实施能力。善于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写出符合实际的教学论文,并在市县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放飞球老师的《故事教学》获市二等奖。蒋苏苏老师的《让“草根教研”也出彩》获市二等奖。傅芸老师的《融情景其境 赏其魅力》获市二等奖
2、故事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1)故事教学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
以故事教学为手段的英语课堂,创造了各种较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又令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仅仅是兴趣的激发还不够,到了小学高段,学生的知识结构日趋完善,心理逐渐成熟,思维活泼富有表现力。他们迫切希望有一种形式能够综合运用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以期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心理满足。若再是简单的情景教学或幼稚的游戏,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就会丧失,再加上冗长的阅读材料对他们来说又稍显枯燥乏味。若是采用故事材料,内容有趣,语言活泼,又不失深意,那就符合小学高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乐学,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就随之保持。
(2)故事教学有利于克服遗忘。
学习一门语言,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操练虽然可以达到巩固所学语言知识的目的,但最终能否熟练地运用,还在于对词汇、词组、句型等语言材料的记忆。小学英语教学普遍面临着一个遗忘率高的问题。克服高遗忘率,就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无意记忆优于抽象记忆的记忆特点,把语言材料编成生动的有趣的故事,一来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二来可以利用童话里的各种形象、情情节帮助学生记忆语言材料。比如在教“There’s a…in/ on/ near/ beside/ behind…?”的句型时,学生虽然可以记住几个方位词的发音,但对各方位词的意思往往互相混淆。在教学中就可以把几个方位词编入“狼来了”的故事里,让那个小孩在第一次欺骗大人时说:“There is a wolf in the cave.”第二次说:“There is a wolf behind the tree.”….学生便可利用脑海里同时出现的图象来记忆这几个方位词,减少遗忘率。
另外,由于学生喜欢表演,在教了这个童话故事之后,我们可以布置让学生回去练习表演,以准备下节课进行小组竞赛。这个作业远比单纯布置听读练习更受欢迎, 学生们大多会积极地利用课后时间去找同伴练习,而小伙伴也能起到相互督促提醒的作用。因此,故事表演对降低小学英语遗忘率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3)故事教学有利于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的思维习惯,一般采用直接法来进行呈现。如教“cake”一词,教师可以拿出一幅蛋糕的图片;教“hello”时,教师辅以打招呼的手势,小学生即可明白。可是由于小学阶段的英语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一看手势、图片就明白,中间缺少思考过程。虽然理解了,但对英语语音不能保持注意力。如果教师能把语言材料编成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在讲述时再配以简单的手势、图片的提示,就能在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同时,利用童话的故事情节所制造的悬念,使学生积极思维,保持注意力,最终使学生深刻地感知材料。
(4)故事教学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一般来说,在学习英语时,性格活泼、自信心强的学生往往学得快、学得好。在小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绝大部分学生属于这种性格类型,但随着英语难度的加深以及传统教育方式的约束,到了中、高年级,小学生这种可贵的品性往往为自信心不足、拘束所替代。要保持儿童活泼自信的品格,就要改变一些不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及观念,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故事教学需要孩子耳、口、手、脚参与,穿插跳、唱、说等多种样式,非常符合儿童爱玩好动的心理。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大声地“叫”英语或小声地说英语,没有太多的规矩局限。
对于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来说,开口说英语比母语更为困难。这部分学生往往在英语课堂上保持沉默。这部分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也由于太紧张而无法开口。而故事所营造出来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会在不同程度上舒缓了他们的紧张感,使他们觉得“只是玩玩,听听学学故事”而有所松弛,再加上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英语水平对故事角色进行选择,当故事表演时身边又有小伙伴共同合作而减少孤立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发挥良好水平。
(5)故事教学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和发展。
根据故事教学的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表演,让学生在声音、图片、动作的媒介下,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其全面感知,并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这样故事教学能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逐步提高。
七、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通过实践,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小学英语基础教学阶段实施故事教学是科学的、也是可行、易操作的,它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较好把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关于实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要求,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
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故事教学,还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1)保持语言的地道性。为了丰富故事的来源,选择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我们往往会选择自己改编或撰写故事,注意此时语言的地道性就很重要,一定要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2)小学阶段英语故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课堂设计或采用故事教学的时候,不能摒弃其他的教学方式,要结合多种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3)故事教学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除了进行课堂教学之外,可考虑如何挖掘更多资源,例如让学生去阅读英语报,搜集网上的故事资源等等,充分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说多听多阅读。
(4)故事教学也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站在交际教学的高度处理教材,设计活动,特别要注意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在情景中新旧融合,逐渐综合,螺旋上升。还要精心挑选语言材料并进行增删,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为难度恰当、生动有趣的故事。同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及时整理、反思。
第四篇:小学语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
学校:定边二小姓名:刘润梅
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传统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思考,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这样的教育教学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同时,我国的基础教育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鲜明的旗帜。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确立了“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来优化课堂,使课堂成为整体推动素质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
二、研究的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效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有效提升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能力。
3、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
4、在学会学习中,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展示自我,勇于标新立异,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挖掘创造潜力,展示创造才能。
三、研究方法
(1)充分自读
充分自读就是让学生在读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的过程。所以,教师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课文读对、读通、读好,这是意义建构的前提和基础。然后,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读不懂的要主动思考、查找资料、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第三是勾画圈点评注,寻找疑点,发现问题。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拔,对自读中可能遇到的疑难事先要有所估计,再有意识地去关注、去倾听、去引导,保证自读的力度、深度和效度。特别是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
(2)充分质疑
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自读中的困难时,就会产生疑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围绕课文题目、课中文字、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课中结尾等质疑。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水平高低各不相同,而且具有明显的个性倾向。然而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些问题已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障碍。让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疏理,浅显的可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由教师作恰当的解释;对有价值且指向教学目标和重点的问题,可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标。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点子上,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2、有效合作,引导共享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不单纯指个人意义的建构,更要借助于反复的协商,即与他人进行广泛的互动,进行资源共享,达成一致或共同的理解。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交流能促成他们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使学习者超越简单的纯粹个人化的建构,达成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只是流于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生有机组合起来研究或共同解决一个问题的不多。因此,有效合作显得十分重要。
(1)有效组合有效合作,首先必须有效组合。①在小组建构中,要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有利于组间竞争,激发合作冲动。②推荐并培训好组长,小组成员分好工(设立召集人、记录人、汇报人、计时员等,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做到分工明确,人人有责。③对研究内容和方式都要进行有效安排和选择,使之合理和最佳。如教学《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一段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想当军事家的同学给这段话画张军阵图;想当文学家的研究这段话的写作顺序;想当播音员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想当小导游的试着讲解这威武雄壮的军阵。
(2)有效互动
讨论和对话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是获得有效知识意义建构的重要方法。教学活动是在学习者的讨论和对话中自然地展开的,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学生以各种形式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积极地与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广泛的对话。但讨论和对话不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
间机械的不需思考的问答,而是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对知识和经验的灵活应用;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学习者基于自已的经验所产生的不同建构之间的相互碰撞;不是漫无边际的闲聊,而是师生双方都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方向有主题的活动。
(三)适度探究,引导发展
事实上自读、质疑、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学生不同形式的探究,他们在不同层面上充分利用新旧经验的互动,主动达成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但如果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那么探究会变得高不可攀,意义建构也就无法达成。
(1)适度研读
在学生充分自读、质疑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疏理问题以后,往往把一些信息量大、触及文本重点、难点而又有一定思维强度的问题作为研读专题。或自读感悟,或小组互动,或全班合作。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身心发展包括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这些问题的提出就当立足“最近发展区”,依靠儿童正在成熟的身心机能,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高一级的“现有发展水平”。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对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的问题,一旦独立思考后有了正确的结论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这种情感反过来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供学生研读的问题难度要适当,以达到一种“跳起来摘桃子”的境界。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研读,要最大限度地唤醒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通过研读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人文内涵得到熏陶和感染。
(2)适度求异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一个,所以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寻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答案。面对学生学习的多元反应,教师要善于引导,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积极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不健康的。但若教师为追求与众不同,一味地包容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正确的引导,那易导致课文潜在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因此,求异应有利于促进课堂目标(预设的和生成性的)的达成,不宜过多、过滥,贵为适度。
(三)注重实验班的日常研课活动,积极推出优秀的课堂教学范例,起到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作用。注重阶段研讨活动,通过课例观摩、经验交流、问题探讨,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并搞好优秀教学论文、优秀教案及反思的收集工作。注重个案跟踪,细致做好某种学习方式、某一课型或某个子课题的研究探讨工作,做到“分散重点,各个突破;连点成线,形成体系”。
(四)建立相应的课题评价制度,采取相应的考核办法,以较为全面、符合课改要求的评价指标来评价、指导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四、取得的成绩: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已经从以往的知识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也开始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化为自主探索式的学习。课堂教学由单一的一刀切分闭式转变成分层次、多样式、开放式的教学。
2、充满人文关怀的新型课堂已初步形成,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向往。常常在文本、同学、老师的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体验时常让你惊喜与刮目相看。由于积极创设各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学习的教学情境,学生真正能够与教师、文本形成共鸣,语文课堂真正成了学生与教师、文本、作者平等对话的平台,学生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获取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思维得到启迪,情趣得到熏陶,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升。
3、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经验的平台。如学生的参与状态,有没有参与或参与得够不够,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尤其是参与状态的广度和深度。如广度,他看到的学生参与的各个环节;深度,我们也看到了由被动变成主动探究,由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变成了实质上的认知的冲撞和情感的体验。由满足于现状到各学科的资源整合,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出现了师生互动力的多向交互的亮丽风景,成为师生共生、共长、共享的平台。
4、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体验,对同一个问题的解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和见解。本课题为这些不同的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并尊重于他们之间的差异。比如像小组合作学习,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商议,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明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给他们发现的空间,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问题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体验是快乐、幸福,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使不同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5、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本课题实验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新的课堂景象,一改过去课堂“一言谈”或“优生谈”的发言局面。自主合作学习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学生参与面更广,学生的发言机会大大增多。在这种参与互动中,学生容易找到学习的渐进区,互动交流锻炼的机会大大增多。使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上教师变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学设计上更讲究的是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资源意识、生成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6、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由于合作学习有人员分工,有共同的合作目标、动机和学习责任。学生彼此团结、彼此信任,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任务,从而实现的自己的价值。另外通过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比较,又形成了一种更大范围的合作学习,这样既合作又竞争,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
7、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装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往往给老师带来始料未及的惊喜,尤其与同学、老师文本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与体验,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让你值得惊喜和兴奋,带给你无尽的想象空间,经历了一次
次生命精彩的旅程。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题研究虽已结题,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困扰着我:
1、如何处理好“主导”与“自主”两者的关系。课堂上,如果教师的“主导”过多,则有“越俎代庖”,学生主体地位没得保障、自主作用得不到发挥之嫌。但过度放手,由于小学生自已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自我控制等方面能力有限,课堂上易出现无序和混乱的状态,从而导致个别课堂低效。怎样处理好“主导”与“自主”两者之间的交接,挖掘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潜能,仍然值得思考。
2、创新性学习是个全新且广阔的范畴。我们凭借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课堂上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老师,敢于用批评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亲自参与问题的解决。在作业布置上,我们提倡“拓展性作业”。给文(诗)配画;或给画配文(诗);给结尾有悬念的课文续编结局;给故事情节明显的课文,编纂与原文迥然相异的结果;编排表演课本剧,都已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我们更喜欢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由于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的相对滞后,也由于人们意识不一致等诸多原因,我校创新性学习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3、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课题研究缺少专家、学者给我们进行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我们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研究还尚粗浅,缺少广泛性和深刻性,所构建“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还很粗糙,缺乏厚实的理论底蕴。加强理论学习,向专家、学者请教,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讨教,仍是今后我校努力的方向。
总之,研究无止境,今后我们仍将以这个课题的思想内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机地与新课改实验研究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从而使我校的师生的生命价值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展现
第五篇:运用故事型教学提高小学英语低段教学活动效果的实践研究
运用故事型教学提高小学英语低段教学活动效果的实践研究
织里实验小学
蒋芳芳
本学期实施计划:
一、开展课题实践研究。
1、研究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主题选择,从故事的可读性入手,查阅、收集有关资料,研究哪些故事适合小学阶段的英语故事教学。
2、将收集的材料与课堂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设计,并及时做好案例记录和反思分析。
3、课题组各成员互相学习、监督,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活动,再总结经验,努力研究出能切实提高小学英语低段教学活动效果的故事教学案例。
二、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成果分析及展示活动。
三、阶段性回顾总结,调整课题研究部分安排。
四、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课题研究成效分析。
附课题申报表: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和研究意义
研究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与其他途径相比,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匹配的,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
在从事了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各个年龄段(特别是小学低段)的孩子都爱听故事。因为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能够引起因孩子的注意力;儿童故事里的童话世界令孩子充满了向望,他们能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能从故事幽默风趣的言语中得到开心的一笑,能从故事的寓意里活的感悟和引发思考,最后使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学生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运用故事型教学途径把英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学说英语,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故事的情境当中去,他们积极的思考,很愉悦地表达内容,并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学会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创新呢?
创设一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能为学生提供宽大的实践空间的,又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教学途径,即故事型教学途径。这就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
研究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听人讲故事,而在听讲故事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学习是相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童话寓言故事,故事伴随他们成长。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的学习本能,讲好故事,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最佳手段。
故事型教学途径,就是利用动人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把英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学说英语,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如今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多姿多彩,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形象逼真的故事,冲破了平淡而狭隘的现实世界的束缚,跨越时空之界限,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盎然,为儿童的想象与思维拓展了空间,创造了机会。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表演欲特别强,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方面的特点,通过听英语故事和用英语讲述故事的过程,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故事所提供的世界里尽情享受,随意创造,只要是适合小学生的故事,他们肯定会爱读、爱听,乐此不疲。
故事能提高理想的语言输入。故事能为儿童提供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输入,有助于儿童习得语言。而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下子就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动机问题。实践证明,儿童学习外语有一条良性循环的基本轨迹:越是有成功的体验,就越愿意继续尝试;越愿意尝试,就越熟练,就越能够解决问题,也就越有成功感。
而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有些句型学生学起来比较乏味。通过听故事和讲故事学习这些英语句子,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而且能从中得到乐趣。于是,学生为了了解故事内容,会自己带着目的去听故事。如果听懂了,他们就会得到一种满足感,并且会产生听故事的兴趣和愿望。学生听故事时要进行一定的推断和猜测等思维活动,而且大多数学生在故事的吸引下都会积极参与听的活动,有的学生课后还会模仿教师的语调学说故事。小学英语教材中对话形式的课文较多,而故事体裁中夹叙夹议的成分能使学生初步接触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可以为其继续学习英语打下基础。学生听故事时遇到的一些新词语和新句型常会在其他故事中重复出现。这种不断的复现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学生讲故事时既是对所学语言的复习和巩固,又是对所学语言的运用。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选择故事教学的策略研究
故事教学的一个重要功用就是提高学生兴趣,选择一个好的故事将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兴奋点。
就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教师在选择故事时,教师需要考虑:
1)故事的可读(听)性:故事语言的难易程度应控制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语言水平之内,同时又要考虑里面是否包含新的语言知识。在学生的能力接受范围内的故事材料才能真正起到教学校过,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认真选择。否则,教学和教育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2)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效。为此,教师应该优选学生喜爱的故事题材,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兴趣来激发他们讲故事的积极性。什么样的故事题材是孩子喜闻乐说的呢?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主题之一。
3)有关文化意识方面的差异问题。东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甚至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都存在,因此,如何运用故事教学渗透文化方面的知识,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
4)选择故事时,教师需考虑故事的内容是否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毅力,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5)故事的主题是否适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因此,寻找适合小学低段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的故事来进行教学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目标之一。
2、故事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如何实施故事教学)
1)准备活动:认真分析教材,研究所要教学的内容(单词或对话),有针对性地创设比较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习英语的字、词、句。
2)设计各类帮助学生理解的活动:听力是学生英语能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故事教学不能离开这一项技能的训练。在小学阶段英语的教学中,教师采用自己讲述或把故事制作成录音材料等方式整体呈现故事,但要注意速度。所以,教师讲故事的方式也不必千篇一律地用口头叙述。有时可以放故事录音,有时甚至可以让英语口语较好的同学领讲,教师可以在讲故事的同时为故事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让他们戴上相应的头饰,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样就更能渲染情景,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扩大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理解能力。
而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大概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等简单的问题,教师在从中引入故事的具体内容与细节,以强化学生听力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适合低段学生的活动帮助他们理解。讲故事时教师身体语言的运用可增加故事的感染力,提高故事的可理解度。
3)设计表达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设计各类表达活动。
整体感知故事后,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是学生深入理解并细化学习的过程,阅读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进行,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勾画的内容进行提问。同时教师要整理出故事的线索,在图片或关键词、句的提示下,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提问何操练,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掌握语言。学生初学英语时一般都以词汇和句型的积累为主。如果要组织一段话,并表达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这样对刚刚接触英语不久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把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情况各有不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要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①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③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 ④学有余力的学生
以上四类学生能够有这样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样需要研究。预期目标:
英语故事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实施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学习的热情,扩大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只要我们遵循学生喜爱故事的心理需要,重视以故事为载体的语言活动,让学生沉浸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乐趣中,他们便将步入英语学习的“自由世界”,在其中更自由地翱翔了。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来说,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以及语言背后的含义(如文化意义等)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故事内容,较为细腻地刻画人物,积累一定量的语言材料。
对于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背诵或表演故事,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学过的知识去改编故事。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以各种形式记录下自己所做的努力,成为成长记录。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4—2006.6)
1、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调查等工作;
2、召开研讨会,设计研究方案,组建课题组;课题组分工,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9—2007.1)
1、开展课题实践研究。
2、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成果分析及展示活动。
3、阶段性回顾总结,调整课题研究部分安排。
4、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课题研究成效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7.2—2007.5)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2、分工分析课题研究资料。
3、撰写课题研究相关案例、论文。
4、撰写课题研究主报告。
5、整理编印课题研究成果集。
6、邀请专家进行课题评审。
7、进一步修改课题研究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