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5-14 12:0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浅析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舞蹈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对舞蹈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中等职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简要地分析舞蹈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具体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促进舞蹈课程的成功教学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舞蹈教育;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0 引言

舞蹈课程的教学是中职艺术院校学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技巧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征。作为一项教育教学活动,舞蹈教育对促进中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职艺术院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等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各个院校在舞蹈教学中逐渐地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艺术院校的舞蹈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现阶段,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中职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为主,同时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要是以课本作为参考依据。[1]这种舞蹈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更多地强调以舞蹈理论体系的构建为主,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教学时间上,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往往会被大量地占用,以致学生对舞蹈的学习产生厌恶感。最后,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也会对舞蹈教学的成功开展起到一定作用。因此,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促进舞蹈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影响。(2)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待培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中职艺术院校的学生在舞蹈经验上有待积累,学生的年龄差异也会使学生的舞蹈基础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基础的学生对舞蹈的领悟能力不同,因此舞蹈基础较好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对舞蹈动作进行深化,相反,舞蹈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希望教师能够放慢教学进度。这种差异的出现直接影响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舞蹈的学习本身需要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对学生的体力具有挑战。舞蹈训练过程中出现的轻微伤害也会降低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尤其是对于舞蹈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对舞蹈的学习兴趣更加缺乏,从而影响舞蹈教育教学的效果。此外,中职艺术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异也会对舞蹈教学产生一定影响。[2]部分学生厌学、逃学现象严重,也会对舞蹈教学的正常开展产生负面影响。(3)学校的教学设施有待完善。舞蹈教学需要学校提供一定的教学设施。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舞蹈房、声音音响设备等。由于各个学校的办学差异,各个学校的舞蹈教学设备也存在一些差异。记录舞蹈音乐的光盘、CD等听觉媒体对舞蹈教学的正常开展具有积极意义。由于受传统舞蹈教学的影响,教师大都以钢琴伴奏为主,伴奏技术和舞曲风格所呈现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同时,随着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街舞、机械舞、民间舞等舞蹈种类逐渐增多,因此给学校的教学设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职艺术院校舞蹈教育中的有效对策探讨

针对部分中职艺术院校舞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 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额定教学方式直接影响舞蹈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实际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魅力,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1)课前。教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智能和体能特点,安排适宜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舞蹈教学的实际内容,合理地安排好场地。例如,对鬼步舞的教学可以安排在一些室外的草地、沙滩等;对古典舞的教学场地需要安排在一些干净整洁、地面比较平滑的场地。此外,教师在课前还要认真地准备好舞蹈教学中所需要的内容。比如教学光盘、教学音响等。(2)课中。教师在课中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相关视频的优势,认真地给学生分解舞蹈动作。例如,在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中,对压腿、压肩、推脚背组合、把杆训练组合以及踢后腿等,需要教师对其基本要领进行认真地示范和讲解,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舞蹈的精髓。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进度,严格禁止教师多年固定使用一本教案进行教学的情况。由于学生的自身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教师耐心地讲解相关动作要领。(3)课后舞蹈艺术的学习需要经过不断地训练。因此,教师在进行正常的舞蹈课程教学后,还需要学生进行适当地课后训练。尤其是在街舞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上的练习时间十分有限,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适当地训练,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街舞教学中的托马斯前旋、大风车以及直升机等高难度动作,需要学生通过课后的不断训练,才能够达到街舞动作的标准。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安排,适当地给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同时,为学生讲解相关的轻微伤害护理知识,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2.2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对古典舞《踏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相关的网络视频教学课程,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租借传统的民族服饰,让学生感受古典舞的魅力和实际效果。最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对该舞蹈进行模仿并表演,其他学生对《踏歌》这一舞蹈所表达的思想进行探讨。如此一来,学生在整个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通过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地了解古典舞的历史和特点,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自由分组。例如在双人舞华尔兹的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舞伴,通过相互之间的监督和纠正,从而促进各自的进步。这种分组式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之间的感情具有一定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2.3 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的完善对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各大中职艺术院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舞蹈教学的相关设施。[3] 例如,舞蹈教学的场地最少要大于100平方米,地板要以木质或者胶地板材料为主,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膝盖。同时,每一间舞蹈教室都要配置镜子和把杆,保持教室窗户明亮和教室的清洁卫生。此外,每一间舞蹈教室都要配备相关设施。例如,多媒体,音响设备,录音机,空调,舞蹈鞋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促进舞蹈教育教学的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语

提高舞蹈教育教学的效率,需要正确地处理好教师、学生与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各大院校必须提高对舞蹈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地实现舞蹈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任芬.浅谈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与素质教育[J].吉林教育,2011,01(13):15??16.[2] 温柔.促进身心健康 提升生命质量――论舞蹈美育的生理学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1(04):20.[3] 吕寅.论高师舞蹈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作者简介:张懿(1985―),女,河南郑州人,河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教师。

第二篇:防溺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防溺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文/ 长治市康园幼儿园 韩仁玲

每年暑期本应该是儿童户外运动的快乐假期,然而也正成为儿童意外事故的高发期,诸如交通事故、食物中毒、走失、溺水、摔伤等事例屡见不鲜,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又发人深省的安全事故频频见诸新闻媒体,令人痛心不已,其中“溺水”更堪称“头号杀手。”

由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在我国发布的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年5万多因意外死亡的0至14岁儿童中,溺水身亡儿童几乎占到6成之多,也就是说平均每年有近3万儿童死于溺水,15%的溺水儿童经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20%的溺水儿童抢救后虽然得以幸存,却会导致残疾或者终身的后遗症。为什么“溺水”会成为儿童意外死亡的的“最大杀手”?究竟是何原因造成此类事故频繁发生?应该如何预防儿童“溺水”?

一、当前防溺水教育存在的问题 溺水事故的发生,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而溺水事故的频发也折射出了防溺水教育的脆弱性,我们的“防溺水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突破。我认为目前防溺水教育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家长防范意识薄弱,监管缺失由于很多家长忙于上班或家务的缘故,很难在假期里全职照顾孩子,而孩子的暑期生活又比较单调,加之天气炎热,就很喜欢三五成群地去玩耍、游泳。特别是农村居住环境多有水域,加之不熟悉情况,在既没有家长看管,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就高很多。

(二)儿童活泼好动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知识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外界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好动好跑,爱玩水。但是因为年龄小,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身体,同时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知识,缺乏识别、躲避危险的能力,极易发生溺水事故。

(三)成人对防溺水教育的认知水平较低

有调查显示:近3成家长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溺水的主要原因,近4成的成人不知道正确的急救方式。成人这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到儿童防溺水教育的效果,也是造成儿童溺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防溺水的安全警示标志不健全

在一些隐患水域和区域,没有警示标志和防溺水标语,这也是造成儿童溺水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在一些市区工程建筑地段,施工留下的没有建立安全警示牌和防护设施的深水坑;还有一些农村的江流河道,挖沙留下深坑后缺乏管理,也没有竖起警示牌等等,这些难以看出深浅的坑,成了吞噬孩子的“血盆大口”。

二、加强防溺水教育的几点对策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安全知识普及工作,提升家长的防范意识

1.幼儿园定期组织家长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讲座。通过观看视频、新闻、图片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溺水事件发生的比例,由此敲响警钟,让家长都来关注孩子的溺水问题,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同时发放《告家长书》,利用幼儿园网站、宣传板报,张贴“珍爱生命,谨防溺水”倡议书,做好幼儿溺水的预防工作;建议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成功转移兴趣,比如培养儿童做家务、自学某项技能、参与室内运动等,减少儿童与危险水域的接触机会,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儿童溺水。

2.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比如开展“防溺水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巩固防范儿童溺水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开展“我是急救员”活动,让家长掌握对儿童溺水采取急救的实践操作流程与方法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既提高了家长对儿童溺水危害性的认识,同时又掌握了一定的防溺水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家长的责任意识。

(二)将防溺水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纳入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使防溺水教育具有可持续性

1.建立防溺水教育领导小组。幼儿园要成立防溺水领导小组,真正把防溺水教育提升到一个高度,将责任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充分利用教职工会议、幼儿园网站、宣传窗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全园教职工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让教职工了解有关防溺水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有关儿童安全游泳的知识和技能,了解预防儿童溺水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

2.开展丰富多彩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针对孩子的认知特点,运用图片、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手段,通过大量的事件、案例让孩子了解溺水事故的危险性和严重后果,同时教育、引导孩子以正确的认识和科学安全的方法参与夏季活动。

开展一系列的防溺水主题活动,如“我与水”的主题教育,通过搬运水源、认识水的形态等方式方法,让孩子们对水的重要性及存在的危险性有初步的了解。再如通过“珍爱生命,远离溺水”的主题教育,引发孩子讨论“如果有人溺水,该怎么办”,引导孩子懂得保护自己,不随便或独自下沟渠、池塘等地玩耍,遇到别人溺水,不盲目救人,提高孩子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让孩子通过自身观察,寻找和发现周围生活中的危险源,并把危险的地方记录下来,设计防溺水安全指示标志,当好安全小卫士,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把安全金钥匙交给孩子。

(三)联手社区,将防溺水教育活动辐射至整个社会

儿童溺水事件绝大部分发生在社区,特别是寒暑假期间。这就需要我们和社区联手,开展儿童防溺水的教育活动。

1.在社区全方位、多渠道组织开展儿童防溺水宣传活动。与社区联手,广泛开展儿童防溺水的宣传,让大家了解开放性水域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提高居民对儿童溺水的防范意识,加强对儿童的监管。

2.联手社区设置安全警示牌。在社区内的小河、水库、池塘、深水坑等周围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标语,进行危险提示,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

(责任编辑:袁云)

第三篇:儿科学临床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新形势下儿科学临床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2009年02月14日 来源: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关键词儿科学临床教学教育改革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对疾病熟悉不断深入,医学模式已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特—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WHO提出医科毕业生必须具备以下五方面的技能,即:①能促进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能提供治疗、预防和康复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服务;③能从伦理学、费用效果和对病人的最终利益去考虑新技术的合理应用;④能协调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卫生保健需要;⑤能同跨系统跨部门的各类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完美的结合[1]。这一观念已被全世界医学教育广泛接受并作为普通医学教育的目标。儿科学是现代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与各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不完全是内科学的缩影,各个环节均有其特点,在当代预防为主的时期,很多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可以在儿童时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来预防。此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全面贯彻,家庭及社会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重视,使得患儿家长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如何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儿科医师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目前儿科学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些许看法,供同道们参考。

1加强儿科师资力量,稳定儿科师资队伍

儿科临床教学的好与坏,首先在于儿科师资队伍,优秀的儿科师资队伍可提高儿科医学教育整体质量及培养优秀的儿科医师,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但近年来由于受商品经济的冲击及诸多不合理因素的影响,使儿科临床医师长期高付出、低回报,与其他临床医学专业相比形成较大的反差,致使年轻儿科临床教师不能很好地安心于本职工作,跳“槽”者为数不少。2001年对上海地区儿科医师年龄结构调查显示副主任医师以上、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之比例为1∶1。35∶1。44[2],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的比例明显偏少,与合理的职称结构比例(正高∶副高∶中级∶住院之比为1∶2∶4∶3)有明显差距,在基层医院这种差距尤其明显,并随着时间推移还在继续扩大。一项最新调查显示[3],儿科专业毕业的学生70%~80%都从事了其他专业,目前在国内一些综合大医院已形成儿科师资队伍断层现象。卫生部在2005年7月1日医疗卫生改革报告中提出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也正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无良好的儿科师资队伍梯队,谈不上儿科医师人才的培养,谈不上充实基层医院,这就要求医学治理者充分重视及认真对待这一事实,采取一定的行政、治理手段,提高儿科临床教师地位及收入,稳定儿科学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保证儿科学的教学质量。

2儿科学临床教学应符合新时期要求

在旧的医学教学中,儿科临床教学按旧教学大纲进行。每个实习生拥有充分的实践机会,他们可以多次地向患儿家长采集病史,在患儿身体上亲自动手,视、触、叩、听进行体格检查,从而识别正常与异常的体征,甚至可以有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尝试些常见的内科学诊疗技术操作如腰穿、骨穿、胸穿等。通过实践使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从理性熟悉到感性熟悉产生一个飞跃,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而现今,每个家庭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家庭及社会对独生子女非凡溺爱和重视,还由于医患关系相对紧张,大部分的家长要求高年资有经验的医师对其诊疗,使实习医师没有机会采集病史、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等。就算家长配合,也会因为患儿年龄小,查体不配合,也给学生熟悉疾病体征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低,其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即使在临床实习中也很难见到。而儿科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的是要求学生把握儿科疾病的发病机理、症状体征及诊断治疗等,认症尤其重要。新时期下,应该加强观摩和示范教学,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结合临床选择各病种典型的病例,将学生分组进行观摩和示教。由熟练的教师对患儿家长进行病史采集,快速地进行体格检查,边查边讲解发现阳性体征,如肺部罗音或心脏杂音,固定听诊器位置,让同学挨个听诊,以减少患儿痛苦。

3儿科学临床教学内容要形象直观生动,趣味性和科学性强

儿科学教学的特点是面对未成年的儿童,大多数服务对象不能自述病史或表达不准确,这就增加了儿科学的学习难度,使儿科学的一些理论变得抽象、难以把握。如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必须把握的重点内容,过去一直是教师讲得辛劳,学生学得很累,运用病例讨论教学法教学后,采用多媒体技术实时插播小儿的生长发育的录像或图片,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清楚易懂,使难点不难,形象生动,深受学生欢迎。

4儿科学临床教学应充分利用PBL教学方法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有很大的差异[4]。传统的LBL教学,是学生分门别类地学习临床各学科等,各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许多内容有所重复,这种学习使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相脱节。而在临床课程的学习中,又需要对以前内容进行重复,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收到好的效果。而PBL是面对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病例,如小儿急性肺炎,以这一病例的诊治问题为中心,将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病理、药理、临床学科串联在一起学习,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学习的效果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PBL教学使学生在面对一个具体的病人时,学会如何进行临床思维、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及治疗程序,如何回答病人及其家属的各种问题,如何与其他医务人员合作,使学生具备一名医生的素质及能力。据欧美国家的研究表明,按传统的LBL教学的学生与按PBL教学的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BL教学的学生在工作后第1年所具备的能力相当于LBL教学的学生在工作3~5年后才具备的临床思维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儿科临床实习阶段采用PBL法,是缩短从知识到能力转化过程的有效途径。由于选择的病例均是结合临床实践精心编制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而将学生临床适应期提前到教学阶段来开展,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能尽快适应工作。当然,PBL教学法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更高要求。在实施PBL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以及回答问题的水平很多时候也许超出了教师的思维范围和知识面,这不仅要求教师扎实地把握儿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更要求教师平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勇于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

5儿科学临床教学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教师应以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理念,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个性发展,增强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言之,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塑造。研究性学习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日后独立学习、独立处理问题和生活能力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毕业后能够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医生的学习不仅是在学校,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交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也许就是古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所在。

6儿科学临床教学应加强心理学教育

当前医患关系相对紧张,作为儿科医师,不仅要医术高明,更要适时把握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况,有利于妥善解决好医患关系,取得患儿及其亲属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密切医患关系,缓解患方对实习医师的反感心理。随着物质和精神的日益文明,人们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公民的隐私权、知情权、选择权、人权得到法律保护。人们对医疗行业的要求逐日提高。只有加强心理学教育,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平和的心态,也能感染患儿及其亲属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情,有利于创造一种良好的治疗环境。此外,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已知很多疾病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如幼儿抑郁症,这就要求儿科医师充分了解心理学内容。有文献报道[5],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就诊人数逐年迅速增加的结果表明,身体无病已不再是健康的全部内涵,心理保健逐渐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为满足这种需求,需要有儿科学、儿童心理学知识的支撑,首先需排除躯体疾患,才能搞好儿童心理保健工作,心理行为治疗、躯体治疗两者不可偏颇。这对儿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群体预防,还是从个体保健的角度 3 出发,做好这项工作,都是儿科医师应尽的责任。否则无法面对这一发展趋势的挑战。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儿科医师加强心理学教育,了解和把握心理学内容,才能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总之,儿科学临床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儿科医生,这不仅要求医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熟练把握临床基本技能。随着新学科、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分子生物学、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新兴学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医学各个领域渗透、延伸。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和水平的不断改变,疾病谱不断发生新变化,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健康问题,这些都是现代医学所面临的新挑战。因此,如何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21世纪医精学博的创新型人才,是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张秀敏,郝希山,高树民,等。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28-29。

[2]蔺世平。中外儿科医学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45-46。

[3]廖伟,赵聪敏,温思懿,等。儿科临床教学存在问题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86-87。

[4]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0,21(12):48-49。[5]王继跃,朱红,赵正言。4967例儿童医学心理咨询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2,14(9):17-18。

第四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有效教学——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培训心得

赫章县民族中学:项维

课堂教学中,只有努力地满足学生的认知活动,才能让学生爱学、好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然而教学设计时,有的教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与研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新授课中无视学生的认知需求。

例如在函数的奇偶性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采用在学生已经熟悉的函数单调性的基础上,联系数和形,通过对两个特殊函数的研究抽象出函数奇偶性的概念,表面上看体现了转化(化陌生为熟悉)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符合由熟悉到陌生,由特殊到一般,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但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为什么要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其意义何在?价值是什么?只是按照自身的主观意志组织活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需求,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调动。

(二)在复习课中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例如在等比数列的复习课时中,有些教师先请同学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等比数列定义(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3)等比中项的概念(4)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然后在学生一一回答时教师分别对等比数列定义中应注意哪些关键、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中,强调要对公比q讨论;等比中项应该有正负两个;等比数列性质中注意与等差数列的性质类比。粗看起来教师开门见山抓住关键,直奔主题,对知识的复习到问题的训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动口又动手,教学容量大,节奏快,“效率”高,但实际上一问一答式的活动则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其中有多少内容是学生不熟悉的呢?有多少是学生感兴趣的呢?有多少是需要深入探究的呢?这些问题的思维价值在哪儿?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吗?这样的教学设计只考虑到教学任务如何快捷、顺利地完成,却没有看到学生的心理需求,抽象、枯燥的知识往往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激情,感到疲劳和乏味。复习课让学生重新温习已经学过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解题方法是必须的,但是这种重新学习是要通过学生的再认识和再实践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身学习能力。复习课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提炼升华的重任,应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充实感,知识上的价值感和应用上的协调感,由此提高兴趣,开发潜能,使复习课能上出新意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综合运用课上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例如函数性质的综合运用课,教师这样组织复习,先请同学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若函数f(x)是奇函数,如何用符号表示?用图形表示呢?(2)若函数f(x)满足f(x+2)=f(x)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如何用文字语言叙述?怎样用符号表示?(3)若函数f(x)满足f(1+x)=f(1—x)则函数f(x)的图像有什么特征?这样复习导入加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像语言这三种语言的理解和相互转换,加强了学生对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学生可能也能积极参与,踊跃回答,教学效果似乎不错,但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基本上时教师安排好的,问题都是预先设计好的,问题的解决也要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学生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更没有体现出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偏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等等都应立足于“实在”,都要着眼于“有效”。

鉴于上述存在问题,建议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一)创设积极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苏联心理学家教学家鲁宾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形成任何一种能力都必须首先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求知情景,把教师要教的变成学生要学的。如函数的奇偶性新授课,教师阐述对称性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地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火箭为保持飞行方向和飞行平移尾羽成中心对称设计;汽车为易于驾驶设计成轴对称。对称也是函数图像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图像的对称进而得到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函数奇偶性的内在要求和数学探究的兴趣、欲望。

(二)以问题为出发点,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产生认知的焦点。数学教学要以问题作为教学的纽带,把知识的认知和建构过程当作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学习是学生独立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就必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要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引发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性的学习中,体现求知的艰辛和快乐,锻炼思维,增强自信心,激发求知欲。问题可以由教师设置,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而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更接近学生的思维实际。教师以教学的首席身份将学生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来,即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又启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引起认知冲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乐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组织探究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教学艺术的本质,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关键还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求知欲是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深入研究问题的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发现令他们不解或者感到有趣的事物时,好奇心就会激发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地提出问题,并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人人都参与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的体验和经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活动,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提供一种经历,使他们在这种经历中,能够实现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学生的认识总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想方设法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和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实效。课堂是不可再生资源,在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形势下,特别是在江苏省教委的“五严”规定下,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迫切,而要取得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关键,值得各位同行深思。

第五篇: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转)

当前,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其中,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研究模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过去的一年我们组里的每位老师,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在教学能力、教学成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然而,反思我们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时,我们却不得不深思。在现实的校本教研中,在我们最“基层”的教研组中,却存在着对教研的认识与理解的误区,导致行为出现偏差。怎样解决教研组教研活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研实体呢?这是我任职教研组长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此,我根据自己的实践调查与研究,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并附上我们组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与同行交流。

问题一:组内教研活动形式化——不注重内容。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内的老师对教研的理论价值认识不够,将教研当作额外的负担。常听有的老师这样说:“搞教研,我哪里有时间,新课都教不完呢?”还有的老师说:“我们这些教书匠能研出名堂来,还要那些专家干嘛?”二是老师们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当作展示的窗口,当作作秀的手段,平时没有认真发现现实教育中的问题,而是热衷于搞大课题。

在教研组的活动中,老师们在规定的时间均能到达规定的地点,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把自己当作教研活动的主体,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

应该说目前大部分地理教研组活动效果不佳,教师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疲于应付”的特点,尚未形成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

对策:

1、提倡“问题教研”。加深老师们对校本教研的正确认识,理解教研是要发挥我们的群体智慧,去研究我们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在交流中产生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并非空洞地、不着边际的谈一些大理论、大框架。

2、提倡“务实教研”。使老师们认识到我们一线教师的“教研”,应该是一种“草根”式的教研,是要“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论成果,根本不需要走过场。

问题二:组内教研活动“研教分离”——不重视教与研的结合。

这一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教研与教学过程分离。主要原因是我们组内的老师缺乏问题意识,课题意识薄弱,不善于在日常教学实际中捕捉研究的问题。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一难题,老师们并未作过全面思考,更不用说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了。所以,问题就在老师们的无奈声中、埋怨声中依然伴随着学生,始终没能得到解决。

“研教分离”另一方面表现在:老师们缺乏对某个问题的深入、持续研究意识。如,我们组内的一些老师,每月都在更换自己的小课题,他们觉得有很多问题正待解决,而又不知道怎样去研究,以为自己找出一两种策略去解决这个问题就算完事了,就可以研究下一个问题了。所以前期的很多研究都非常肤浅、流于形式,没有深入研究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策略。对策:

1、问题引导学习,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

首先,树立老师们的问题意识,让老师们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且在教研时与组内老师进行交流,然后,我们教研组择选共同的、较难的、有价值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本组的大课题进行后续研究。

2、关注新问题的生成,不断充实课题的内容。

由于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我们在研究课题时,常常会滋生一些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我们以前未曾料到,但却真真实实存在的。这时,我们的教研组绝不能不去面对,而应关注这些新问题,能解决的马上想办法解决,没法解决的,及时纳入课题中,作为一个小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总之,要让组内的老师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科研就是“问题教研”,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服务的,所以必须与课堂接轨,必须实实在在融入教学工作中。问题三:组内教研活动经验化——不重视科研方法。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组内的公开课不指向教学实践中具体的问题,目的不明确。也就是说,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上课、听课、评课、经验总结方面,始终是“就课论课”的形式,而没有指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每一次的教研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所以这样的教研就犹如缺乏灵魂的躯壳,显得苍白无力。

二是教师们只关注个人经验,运用个人经验解决问题,而忽略他人的经验,不会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按原来自己的老路子进行教学,走了很多弯路。

三是个人反思不深刻,缺乏同伴互助,缺少专业引领。有的老师肤浅地认识:个人反思,就是上完课后写一则教学后记;同伴互助,就是教研组的几位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专业引领,就是请几个专家来点评我们的课堂,作一些指导。当然,这种形式的教研对老师们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帮助,但它却存在较多的问题,我们不可忽视。比如,这种教研形式封闭、重复的东西太多,各说各的,缺乏真正的交流,构不成群体合作学习等。对策:

1、明确每一次教研的主题,确定公开课指向的问题。

咱们的组内教研课不能无目的的上,每一节课都应围绕课题展开,这节课究竟研究哪一方面的问题,运用哪些策略,取得的效果怎样,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公开课之后展开的评课、经验交流也必须联系这一问题,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共识,决不能就这堂课论这堂课。

2、关注课题研究,撰写阶段总结。

课题确立后,一定要边实践、边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此期间,组内的老师们都要全面地了解课题的进展,所以必须坚持人人写“阶段总结”,把大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识上升为理论,再用这正确的理论去指导教改实践,决不能忽略他人的、集体的经验。

3、加强同伴互助,发挥群体智慧。

由于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经验有强弱、多少的差异,单兵作战很难胜任教改的实验,所以就应发挥群体智慧,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同伴互助的形式应是多样的:集体备课,优势互补;交流心得,资源共享;解决问题,互相配合;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一起研究新教材、新教法,集思广益„„ 至此,教研就不再是组长或某个积极分子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的需要,共同的责任。

4、落实专业引领,严防教研低水平重复。

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如果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导致低水平的重复,甚至平庸化。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我们组内就常常采用以下两种较实际的引领方式:

(1)坚持人人从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收集专家、名师的教学课例、教育思想和录像资料,在组内教研时进行交流、学习。这样虽没法当面得到专家指导,但也不失为获得专业支持的一种好方法。

(2)请求学校教科室的专业支持。学校教科室的成员都是我校的骨干教师,是我们的“校内名师”,他们是专业方面富有优势的一个群体,邀请他们加入我们的教研队伍,就能经常得到他们的建议和引领,我相信,我们组内的教研工作就一定不会“顾此失彼”,走到岔路上去了。

问题四:组内教研活动随意化——不明确职责。

主要表现在:组长的作用不够明确,很多教研组长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活动的安排者、召集人,对教研活动不能做到有效调控;组员的主人翁意识淡薄,总觉得上教研课的人才是主角,自己只是去听课、评课,当当配角而已,所以不加以重视。大家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去参加教研,难免教研的质量不大打折扣。对策:

1、明确组员职责。

身为教研组的一分子,就不能将自己置之度外,每个人都有责任把教研组建设成一个真正的教研实体,所以,人人都是主人,教研前都应作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备之战。

现今我们教研组的教研,老师们就要做很多的工作:(1)整理自己的课题研究资料,作好交流准备。(2)结合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收集相关资料。(3)集体备课,并形成新的更为完善的教学设计。(4)确定执教人,通过看课而透视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生成的新问题。(5)最关键的一点是,教研过程中要勇于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新的认识,决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2、加强教研组长的责任意识。

“教研组长不只是教研活动的主持人,还应是平等中的首席”,一位教研员如是说。的确,作为一个教研组长,我也深有感触,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领头羊,对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一个有责任心的、优秀的教研组长,除了安排、协调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当好主持人以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1)在课题研究中,身先士卒,要求组内老师做到的,自己一定要率先做到。(2)对组内老师的参与教研情况有记录、有评价、有激励。(3)对教研组的课题进展情况,有全面的把握;对教研组新生成的问题有归纳,有后续研究安排。(4)对组员们的研究结论要有提升、有综合。(5)具备相当的学科教学知识和全面思考的能力,严防教研中“顾此失彼”。

教研组内的教研活动是适合基层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是教师自己的研究,“搞实实在在的教研”已成为老师们的共同心声。面对教研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没有畏惧,而是不断地求索着、践行着。尽管问题仍然很多,但我们依然要风雨兼程;尽管解决问题的策略还不够完善,但我们仍然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因为我们深知:“教研就是要学习,学习是我们的责任,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

下载浅析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决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工程决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工程结算审核,主要是依据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颁发的预算定额、工程消耗标准、取费标准以及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参数、设计图纸及工程实......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美术教学作为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绿,只有经过不断修剪、培植和浇灌,才能有所收获。《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

    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人生聪明识字起”。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基础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基础不牢固,上面的建筑物无非就是沙上的建筑。在学习中,经常可以发现学......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教育理论的不断探究,就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教师理念、学习方式、讲授方式、媒体运......

    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受到重视,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有很多,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特别......

    《烟草专卖法》贯彻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烟草专卖法》贯彻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烟草专卖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价值观,......

    农村信用社改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农村信用社改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农村信用社的改制问题已经探讨已久,目前被人们认为可行的只有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这样一条路径。对此笔者在本文......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曾一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