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四)

时间:2019-05-14 12:5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四)》。

第一篇: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四)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

力复习提纲

(四)第七章 中学德育

第一节 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

Ⅰ、品德概述

(1)品德的概念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3)品德的心理结构

①道德认识(个体品德的核心)

②道德情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感、事业感、义务感等)③道德意志(信心、决心和恒心)④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4)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①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②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③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富贵不能淫……)

Ⅱ、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1)利用群体约定

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由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一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2)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最后,应强调内部奖励。(3)价值辨析

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好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第二节 道德发展理论

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对偶故事)

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自我中心 ②权威阶段(5~8岁),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打破一盘杯子与打破一个杯子,王旺认为前者错误更大)

③可逆性阶段(8~10岁)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自律期、自主期)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

④公正阶段(10~12岁),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等。

Ⅱ、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道德两难故事)(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阶段2:相对功力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2)习俗水平(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在该水平)

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

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向导,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

(3)后习俗水平(20岁后才能出现,少数人能达到)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法规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第三节 德育及其主要内容

Ⅰ、德育的涵义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部分构成。

Ⅱ、我国目前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2)理想和传统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

(5)纪律和法制教育

(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第四节 中学德育过程

Ⅰ、中学德育过程的内涵(1)概念

中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中学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其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2)构成要素

①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 ③德育内容 ④德育方法

Ⅱ、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五节 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Ⅰ、中学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3)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 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6)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时间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7)依靠(发扬)积极因素与客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8)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Ⅱ、中学德育的途径

中学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Ⅲ、中学德育的方法(1)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2)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绩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3)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4)实践锻炼法

实践锻炼法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个人修养法)

实践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6)品德评价法(奖惩法)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第一节 班级与班集体建设

Ⅰ、班级

(1)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2)群体的功能

①归属功能 ②认同功能 ③支持功能 ④塑造功能

Ⅱ、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Ⅲ、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培养良好班集体的先决条件)(2)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3)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节 有效的课堂管理

Ⅰ、课堂管理概述

(1)课堂管理的功能

维持功能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2)影响课堂管理的基本因素

①背景情况 ②教学目标 ③课堂规模 ④凝聚力 ⑤课堂规范 ⑥教师领导

Ⅱ、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1)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

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Ⅲ、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1)课堂纪律的类型

①教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②集体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③任务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④自我促成的纪律(自律,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

(2)纪律发展水平的阶段

①反抗行为阶段 ②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③人际纪律阶段 ④自我约束阶段

(3)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①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②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③做好课堂监控 ④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Ⅰ、课外活动概述

(1)课外活动的概念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Ⅱ、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活动形式从参加活动的规模看,主要分为三类: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1)班会(2)科技活动(3)文体活动(4)节日纪念日活动(5)课外阅读活动(6)其他班级活动

第四节 班主任

Ⅰ、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Ⅱ、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1)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①对于先进生的教育: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消除妒忌,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②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Ⅲ、学校与家庭的协调

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

第五节 教师心理

Ⅰ、教师的角色心理(1)教师角色的含义

教师角色,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教师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2)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

①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

②角色认同阶段:教师角色的认同指个体亲身体验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3)教师威信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③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⑤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Ⅱ、教师的心理特征(1)教师的认知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其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2)教师的行为特征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3)印象形成效应

①社会刻板印象(对男幼师、男保姆的不理解)②晕轮效应(以偏概全)③首因效应 ④近因效应 ⑤投射效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疑邻盗斧)(4)教学效能感

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Ⅲ、教师成长心理

(1)教师成长的历程(福勒、布朗)

①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因而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

②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③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法

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布鲁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Ⅳ、教师的心理健康(1)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马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情绪耗竭(极度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②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

③个人成就感低(消极的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篇: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二)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

力复习提纲

(二)第三章 中学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Ⅰ、教学的内涵

①定义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②特点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教学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Ⅱ、教学的任务

①形式教育

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 基本观点:通过开设各类学科发展学生智力,学科内容的实际意义无关紧要。

②实质教育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 基本观点: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智力发展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③教学任务的内容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③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④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Ⅱ、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平是我们所说的智力就是指一般能力。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与能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表现在:

①知识与能力的联系

(1)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②知识与能力的区别

(1)能力与知识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

(2)在个人身上,知识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Ⅲ、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第三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Ⅰ、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①备课的要求

(1)钻研教材(备教材)(2)了解学生(备学生)(3)设计教法(备教法)②写好计划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Ⅱ、上课

一、上课是教学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

①目标明确 ②内容正确 ③方法得当 ④表达清晰 ⑤组织严密 ⑥气氛热烈 ⑦板书有序 ⑧态度从容

二、课的组成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Ⅲ、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测验的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①信度:检测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实施后所得到的分 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②效度: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③难度: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④区分度: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第四节 教学原则

Ⅰ、直观性原则

涵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得掌握知识。

分类: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贯彻要求:(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 与语言讲解相结合。(3)要重视运用直观语言。

Ⅱ、启发性原则

涵义: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产婆术”)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Ⅲ、巩固性原则

涵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的保存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Ⅳ、循序渐进原则

涵义: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是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lie(“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Ⅴ、因材施教原则

涵义: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Ⅵ、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涵义: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Ⅶ、科学性与教育学相结合原则

涵义:科学性与教育学相结合原则又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第五节 教学方法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的方法。(3)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者进行示范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2)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2)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3)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4)实践活动法

实践活动法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四、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2)情景教学法

五、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学生借助于教师提供的适宜于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学习内容,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由布鲁纳倡导。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Ⅰ、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

Ⅱ、班级授课制

①概念:班级授课制又称班级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②发展: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③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三,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作用 第四,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④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

个别辅导、现场教学以及复式教学

Ⅲ、分组教学(美、英、法、德)

外部分组: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内部分组: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组。

Ⅳ、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于1918年创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提出的

Ⅴ、特朗普制

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第七节 教学评价

Ⅰ、根据实施功能分为三类:

①诊断性评价

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②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③总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Ⅱ、根据应用的标准分为三类:

①相对性评价(特点:甄选性强;可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②绝对性评价(宜用于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③个体内差异评价,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Ⅲ、根据评价主体分为两类:

①外部评价(听课)

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看得见的、众所周知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

②内部评价:自我评价

第八节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新型的教学观

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更重过程”转变。

4、教学从“关注学科”向“关注人”转变。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 Ⅰ、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Ⅱ、感觉的种类

①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②内部感觉:

(1)机体觉(内脏感觉),身体内部状况及各器官活动变化状态。

(2)运动觉,关节肌肉的感觉。四肢位置、运动状态及肌肉收缩程度。(3)平衡觉(静觉或姿势感觉),能够发出关于运动与头部位置的信号,反映运动速度的变化(加速、减速)

Ⅲ、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①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

绝对感受性指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绝对阈限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②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作差别感受性。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作差别阈限,也称为最小可觉差。

Ⅳ、感觉的特性

①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如芝兰之室……;手放在温水中)

②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1)同时对比(马赫带现象),绿叶衬托红花。

(2)继时对比:吃药后吃糖更甜;从冷水里到热水中去,感觉水更热。③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像,也叫作感觉后效。(灯灭后还能看到形状;声音停止后还有余音萦绕)

④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机能来弥补。

⑤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红色感觉温暖;蓝色感觉清凉)。

(二)知觉 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Ⅰ、知觉的种类

①空间知觉 ②时间知觉 ③运动知觉(1)真动知觉

(2)似动知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④错觉: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Ⅱ、知觉的特性

①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②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③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④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的过程。(远近看人;远处雷声与近处敲门声)

(三)注意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Ⅰ、注意的分类

①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②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③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Ⅱ、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①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一目十行)。

②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③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④注意的转移: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 象上。

⑤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四)记忆 Ⅰ、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Ⅱ、记忆的分类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

特点:A、时间极短(最长4~5s)B、容量较大

C、形象鲜明 D、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

特点:A、时间很短(一般为30s)B、容量有限 C、意识清晰

D操作性强 E易受干扰

(3)长时记忆,又叫永久性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4)陈述性记忆

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这类信息可以用言语表达,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5)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

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

Ⅲ、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1)识记: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机械记忆、理解记忆。(2)保持与遗忘

①遗忘 遗忘是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②遗忘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3)遗忘的原因

①消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②干扰说(詹金斯、达伦巴希)③压抑(动机)说(弗洛伊德)④提取失败说(图尔文)

(五)思维 Ⅰ、思维的特征

①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总是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动物行为推测天气;太阳位置推知时间)

②概括性

思维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这就 是思维的概括性。

Ⅱ、思维的种类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

①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发生于边做边想时;儿童边数手指边算术)

②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人脑对表象进行的思维(实物表象,3+1=4看做3个手指和1个手指的和)

③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

①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②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做出明确结论的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①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

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是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多种方法选一种;多种方案选最佳)

②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一个问题多种设想;多种方案)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①再造性思维(常规性思维)

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与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②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特征: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划分

①经验思维

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鸟会飞;太阳东升西落)

②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六)想象 Ⅰ、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经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Ⅱ、想象的分类

①有意想象(随意想象)

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②再造想象

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朗读古诗想象情景)

③创造想象

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④幻想(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⑤幻想与理想、空想的关系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

(七)问题解决

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Ⅱ、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①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②定势

定势是指使用原有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式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③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常用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

④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

Ⅲ、问题解决的策略

①算法式

算法式是将所有可能的针对问题解决的方法都一一列举出来并进行尝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启发式

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搜索法、爬山法

第二节 学习概述

Ⅰ、学习的概念

①学习的实质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Ⅱ、知识的学习

(1)知识的类型

①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2)知识学习的种类

①下位学习(类属学习):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②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3)知识学习的过程

①知识直观: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②知识概括的措施:充分运用变式;进行科学的比较;适当运用正例和反例。

Ⅲ、技能的形成

①操作技能的形成

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②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第三节 学习动机

Ⅰ、学习动机的构成

①学习需要 ②学习期待

Ⅱ、影响学习期待的因素

(1)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正相关)(2)学生原来的学习成绩(正相关)(3)学生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水平

Ⅲ、学习动机的分类

①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②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于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③高尚动机:高尚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④低级动机:低级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⑤远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⑥近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⑦直接动机:直接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起,表现为对所学习的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和爱好。

⑧间接动机:间接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观念、父母意愿以及教师期望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⑨奥苏泊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1)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来说,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

(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一样,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的动机。

(3)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

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倒U型曲线关系)

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高些。

Ⅴ、学习动机的理论

①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②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

③成就动机理论(代表人物:麦克里兰、阿特金森)④成败归因理论(代表人物:维纳)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⑤自我效能感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自身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心理状态。⑥成就目标理论(代表人物:埃利奥特、平瑞克)

第四节 学习迁移 Ⅰ、学习迁移的概念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Ⅱ、学习迁移的分类

(1)正迁移(助长性迁移、积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技能有助于写作)(2)负迁移(抑制性迁移、消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

(3)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4)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5)一般迁移(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学习内容的影响,即将原理、策略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6)具体迁移(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有将一种学习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7)水平迁移(横向迁移):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8)垂直迁移(纵向迁移):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9)同化迁移: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举一反

三、闻一知十)

(10)顺应性迁移:是指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括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先前不能理解,后来遇到某些情况就能理解)

(11)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Ⅲ、学习迁移的理论

①形式训练说(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代表人物为沃尔夫。

②共同要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③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代表人物为贾德,1908年“水下击靶”的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④关系转换理论(代表人物为苛乐,“小鸡啄米实验”)⑤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人物为奥苏泊尔)

第五节 学习策略

Ⅰ、学习策略的分类(1)认知策略

①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排除相互干扰、画线)

②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

③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2)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①监控策略(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②调节策略(遇到困难退回重读;测验时跳过难题先做简单的)(3)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就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

第六节 学习理论

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桑代克——尝试错误说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最重要的学习定律)(2)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①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被狗咬过看见小狗也可能产生恐惧)

②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与退缩等)(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①强化

正强化(实施奖励)、负强化(撤销惩罚)

逃避条件作用(看见垃圾绕道走;嘈杂地方暂时走开)回避条件作用(在马路上听到汽车鸣笛迅速躲避;违章汽车看见警察立即下车等)

②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③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4)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替代性强化: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Ⅱ、认知学习理论

(1)苛乐——完形—顿悟学习理论(2)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

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提倡发现学习)

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3)奥苏泊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机械学习、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先行组织者策略: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4)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他是公认的行为主义学习观与认知主义学习观相结合的代表。

Ⅲ、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有:真实或真诚;尊重、关注和接纳;移情性理解。

Ⅳ、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维果斯基、奥苏泊尔、布鲁纳)

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学生观: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观:主动性构建、社会性互动和情境性

第三篇: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程

(1)研究对象: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而不是研究一切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在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施教者和受教者)是活动的主体、行为的承担者,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要密切结合教育过程来探讨、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2)发展历程: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1)研究内容:A、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B、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2)基本作用:

3、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在学与教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只适合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习的进展因教学的质量而变化。反过来,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进行。

4、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

(1)、理论作用(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讨、揭示的心理学规律不仅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半理论,而且为整个心理学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教育心理学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教育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中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知道);(2)、实践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1)诞生的年代: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2)奠基人:桑代克(3)标志性事件:

6、教育心理学以下四中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描述性研究,它描述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特定情境中的事实和关系,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一种是实验性研究,它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改变情境的某一方面而研究其效应的方法。

(1)观察法:由观察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2)调查法: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着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3)个案研究法: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收集的资料通常包括个人的背景资料、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特征。

(4)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7、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与教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第二章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别角色);D(6-11岁)、勤奋感对自卑感(该阶段的危机是勤奋进取与自贬自卑的冲突);E(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父母教养子女理想的方式是:控制、期望、沟通、关爱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各种教育要求,经常以集体规范、集体舆论、多数成员一致的意见或共同行动等形式,对学生个人的认识、态度、行为等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3)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同辈群体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同伴群体还是将自己行为同别人行为进行社会比较时的参照标准。

8、分析青少年自我意识突变的原因及特征

(1)自我意识突变的原因:A、生理上的原因(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青少年出现成人感);B、心理上的原因(反省思维的出现,青少年开始把自身作为思考的对象,审视自己的个性特点、道德品质和情绪状态);C、社会上的原因

(2)特征:A、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B、自我的分化(青少年不仅能认识和评定自我的所作所为,还能把做出这些行为的自我作为客观的对象加以分析、评定);C、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的增加;D、自我评价趋于成熟(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强,自我评价逐渐从片面性向全面性发展,对自己的评价已从自身特征和具体行为向个性品质方面转化)

9、学生的认知差异、性格差异及其教育意义(1)学生的认知差异及教育意义:

A、认知差异:认知方式差异(个体在直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智力差异。

B、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应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适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2)学生的性格差异及教育意义

A、学生的性格差异:性格的特征差异(对现实的态度、自觉调节自己行动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和内倾型)

B、教育意义:为了促进学生德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学生的性格差异是复杂多样的,除表现为性格特征的差异外,还可能表象为性格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并存。教师要抓住其性格的本质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促使其发扬性格中积极的一面,努力克服消极因素。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通过自我修养塑造良好的性格。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的含义及其基本意义

(1)学习的含义:就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基本含义:学习总是通过人或动物身上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变化是衡量一种学习是否发生的重要标志;由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能够相对持久保持的;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后天习得的。学习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由学习引起的变化既可以是外显的行为变化,也可以是个体内部经验的重组或改组。学习引起的变化是能够相对持久保持的,是通过反复练习、训练所产生的。

2、各种学习分类的依据,加涅关于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的分类

(1)各种学习分类的依据:依据学习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和学习的层次

(2)加涅关于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的联合、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3)加涅关于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3、联结学习理论的基本含义,说出尝试错误说、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含义

(1)联结学习理论的基本含义:又称行为学习论,以桑代克、巴普洛夫、斯金纳等人的学说为代表,他们强调环境、刺激的重要性,一般把环境看作为刺激,把由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的行为看作为反应。他们认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过程便是学习。强调对行为研究的重要性,排斥和否认脑内部过程的研究。他们认为,学习者的行为就是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所有的行为都是习得的、他们把行为简化为S-R(刺激-反应),认为S-R是构成行为的基本单元。在行为的形成方面他们强调强化的重要性,认为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2)尝试错误说:由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提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建立某种情境(S)与某种反应(R)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的行程需要通过一个尝试与错误的表现,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养成。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尝试-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的过程。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室关于猫走迷箱的实验。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准备律(当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时,学习者事先有某种准备,让其建立联结就会有满意之感,不让其建立联结就会感到烦恼;当学习者事先没有做好准备,强迫其建立联结就会引起烦恼)、练习律(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应用,其联结就会牢固,不用就会使联结的力量逐渐减弱,不用的时间越长,则联结的力量就越小)、效果律(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反应的过程中,如果获得满意的结果(如食物),其联结的力量就会增强,相反,如果获得令人烦恼的结果(如没有食物或电击),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就会削弱)

(3)经典性条件反射:由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狗的唾液分泌试验。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规律、刺激泛化与分化规律

(4)操作性条件反射: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斯金纳实验。斯金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正是增强反应概率的一种手段。

4、理解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含义,说出顿悟学习、信息加工模式的基本含义

(1)认知学习理论包括学习理论包括格式塔心理学的早期研究和现代认知学的研究。(2)顿悟学习:由苛勒提出,“接竹竿实验”。主要观点: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

(3)信息加工模式:由加涅提出。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由三个系统构成的,即信息的三级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期望系统。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5、认知-结构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认知-结构理论由布鲁纳提出。他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性城中的重要作用。(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他认为学习有三个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他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2)教学观:他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强

计)。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心理结构中的两个基本成分,二者密切相关。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如果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学习活动就不可能发生。所以说,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作用。学习期待则指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个体去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学习期待也是学习动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奥苏泊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的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个体想要通过学业赢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三是附属内驱力,指个体为了获得长着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学习动机的种类:A、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B、根据动机作用的久暂以及它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C、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2)自我效能感: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与1977年提出的,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是同义词。研究表明,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3)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教师应怎样去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呢?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机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以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2、学习动机的结构及其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动机的机构: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学习为中介的,通常,学习动机的作用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其关系表现在: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动机作用。但是学习动机和学校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教育实践中学习动机强,但短时期内学习效果并不好,或学习动机差,学习效果却较好的现象也存在。这是由于动机与效果不是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关系。

4、需要层次理论、成败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示作用(1)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需要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他把人的需要分为自下而上的五个层次。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的教育意义:A、教师发现学生的行为异常时,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状况,看低级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B、个体要有一个秩序、规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是一种生存的需要,是在生理需要满足以后产生的;C、教师和家长要尽可能地给学生爱,要创造一个良好和善的学习环境;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要让学生在集体中受到欢迎和接纳,得到友情、友谊,而千万不能使学生受到拒绝或排斥;D、学生具有好胜心、求成欲、自尊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心愿,因此教师要很好的利用这一特点,要使学生有成功和获得赞许的机会,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要重视和珍惜她们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次成功。E、培养自我实现的人在学习上至为重要,同时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2)成败归因理论:是一种解释人的行为成功与失败原因的动机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探索自己行为成败原因的倾向,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性归因

4、早期四种迁移理论基本观点: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理论和关系转换理论

(1)形式训练说:它以官能心理学位依据,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由相应的官能所主宰,各种官能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要发展和提高各种官能,除了训练之外,没有别的办法。(2)共同要素说: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S)与反应(R)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的联结越多,迁移越大,后来相同要素被改为共同要素。认为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

(3)经验类化理论:有贾德提出,这个理论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清净的迁移。贾德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4)关系转换理论:苛勒提出,迁移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两种学习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二是学习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顿悟。习得的经验并不取决于是否存在某些共同要素,也不取决于对原理的孤立的掌握,而是取决于个体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够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即对情境中一切关系的理解和顿悟是获得一般迁移的最根本要素和真正手段。形式训练说强调对官能的训练,认为学习迁移就是心里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共同要素说强调的是客观刺激间有无元素的存在,认为学习的迁移取决于两种情境中所具有的共同要素;经验类化理论强调的是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概括,认为学习的迁移全在于主体的概括能力或水平;关系转换理论则可视为是对经验理论的补充,认为主体越能觉察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概括化的可能性就越大,也越容易发生迁移。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及建构主义迁移理论对学习迁移的研究 现代迁移理论的主要代表有:布鲁纳、奥苏泊尔、安德森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迁移的主要媒介,即一种学习通过影响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组织特征,从而简洁的影响另一种学习。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即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奥苏泊尔还通过设计“先行组织者”来改变被试的认知结构变量,提高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促进新的学习和保持。(1)设计陈述性“组织者”,为新的学习提供上位的固定点,促进学习和保持。(2)设计比较性“组织者”,提高新旧知识的可辨别型,促进学习和保持(3)增强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促进新的学习和保持。

(2)产生式迁移理论:由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安德森提出,主要用于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其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

(3)构建主义迁移理论:认为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这种建构性的学习强调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6、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来促进迁移

(1)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教学以促进迁移(2)注意教材的整体结构及各种知识间的联系以促进迁移(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以促进迁移(4)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以促进迁移(4)教授学生掌握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以促进迁移。

7、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2)认知和元认知策略(3)学习的心向和定势(4)学习任务的相似性(5)学习的指导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1、知识及知识学习的类型

(1)知识:主体通过与其他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是人类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应,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管映像。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是把人类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知识的过程。

(2)知识学习的类型:A、感性知识(主体对事物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应,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理性知识(主体对事物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的反应,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B、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的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

2、知识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促进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前提(4)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的态度和品的形成的因素之一。

3、三种知识直观类型的特点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1)实物直观: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具有生动性、鲜明性、真实性,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实际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往往具有鲜明突出的特征,容易成为强烈的刺激,而本质属性具有内在的隐蔽性,不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2)模象直观:事物的模拟性形象,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可以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从而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扩大直观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但模象不真实、全面和亲切,与具体实物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3)言语直观: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优点是不受实践、空间和设备条件的限制,易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表象,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且活动、经济、方便,因此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

(4)电化(视听)教学:指利用电影、电视、录音、幻灯等一系列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种直观形式。可摆脱时间限制,可放可停,可以放大缩小。根据需要,可将事物的重要特征进行特写,它可以重复,且生动形象。

4、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方法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充分利用言语直观,突出词与形象的结合(3)运用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突出直观形象的特点(4)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参与直观过程(5)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明确观察目的、任务;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做好观察记录和总结。

5、有效的进行知识概括的途径

(1)合理运用正例(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和反例(不包含或只包含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性)(2)运用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3)科学的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

6、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记忆子系统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瞬时记忆:客观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在头脑中之保留一瞬间并未被注意的记忆:信息储存时间极短;储存的信息完全按客观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几乎保持了刺激的原样;信息保持的容量较大。

乎规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其特点是:活动对象的观念性;活动执行的内隐性;活动过程的简缩性。

3、操作技能的种类

(1)根据动作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开汽车)和断续型操作技能(射箭、拍苍蝇);(2)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的强度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绘画、打字等)和粗放型操作技能(踢足球、游泳等);(3)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操作计算机、写字、绘画)和开放型操作技能(打乒乓球、打排球等);(4)根据操作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跳舞、打太极)和器械型操作技能(走钢丝、开飞机)。

4、技能的作用:技能是人适应环境的手段;技能是人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条件;技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和手段。

5、操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的特点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1)操作定向:学习者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2)操作模仿:学习者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3)操作整合: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为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动作。

(4)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指技能的各个动作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巩固下来,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结构完善、动作品质高、动作控制好、动作效能高。

6、熟练操作的特征:

(1)动作结构:各个动作成分之间的干扰消失,动作成分之间的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动作连锁,成为协调化运动模式

(2)动作品质:动作具有灵活性、稳定性、准确性、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能顺利完成动作。

(3)动作控制:动作控制的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外部的视觉控制转向内部的动觉控制,操作者主要根据自己内部肌肉活动的反馈来调节运动。

(4)动作效能:技能达到熟练使,意识控制逐渐减弱而由自动控制所取代,整个动作系统自动化。

7、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1)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内部言语动作阶段。(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理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3)中国心理模拟法三阶段理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8、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9、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第八章 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的理解及其意义

(1)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首先,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其

1(4)创造性:个体产生奇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5)发散思维:

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1)创造性作品:新奇性、适当性、改造性

(2)有创造性的人:人格特征(认知的灵活性或无偏见;独立性;容忍模糊不明的事物;容忍错误;独特的价值观念系统;可驾驭的焦虑水平;性别角色不受严格限制);创造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创造性与智力;创造性与学业成绩);(3)创造过程:流畅性、交通性、独创性

3、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1)基本观点:桑代克“试误说”、苛勒的“顿悟说”、杜威的“五阶段说”、信息加工模式、现代认知派模式

(2)基本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5、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措施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的掌握和记忆大量的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6、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

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影响创造力培养的因素(改变不利于创造性培养的教育观念;以同龄人的行为为楷模;禁止学生提问;权威式教育)(2)教师的素质

(3)学生自身的特点:智力;个性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态度与品德的定义

(1)态度: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态度是一种内隐的反应倾向,但它或多或少、或迟或早会在外部行为(包括表情、言语、举动)中显现出来。

(2)品德: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品德在道德观念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种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

2、态度与品德的结构要素及其含义

3健全并有较高的整合水平。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超我处于动态平衡;知、情、意、行协调统一。具有独立的抉择能力,行动上表现出独立性;生活热情和工作效率高。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在学习、工作、娱乐、生活的协调中追求生活的充实和生命的意义。

2、心理评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的作用

(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3)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途径(4)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3、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及途径

(1)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发展性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2)途径:A、独立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B、将心理辅导溶于班级、团体活动之中;C、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个别辅导、团体辅导);

4、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

(1)主要特征: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2)形成原因:外在环境和自身内在

(3)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会调适;寻求发展

5、行为改变的几种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所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要着眼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教学目标的意义: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指引学生学习

2、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各层次含义

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1)知识:学习者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记忆。

(2)领会:学习者能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学习者可以借助三种形式表明对材料的领会:转换、解释、推断。

(3)应用:指学习者能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中,包括概念、规则、方法、理论的应用。

(4)分析:学习者能将学习内容的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包括对要素的分析和对关系的分析。

(5)综合:学习者能将所学的零碎只是整合为知识系统,包括三个水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表现的综合;处理事物时表现的综合;推演抽象关系时表现的综合。

(6)评价:学习者对所学材料做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按材料的内在标准和外在标准进行的价值判断。

3、克拉沃尔关于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各层次含义

(1)接受:学习者对环境中的事物予以注意,愿意关注特殊的现象或刺激,包括三个水平:直觉到有关刺激的存在;有主动接受的意愿;有选择的注意。(2)反应:学习者主动参与某种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

(3)形成价值观念学习者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新年和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价值观念的行程包括三个水平: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偏爱某种价值标准,为某种价值标注做奉献

516姿势、体态、声调、面部表情及动作等)系统是主要的人际交往工具。人际交往能使课堂群体内部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彼此协调、相互一致,有助于课堂群体共同目标的实现。

(2)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它的形成与变化,取得与交往双方满足需要的程度。吸引与排斥、竞争与合作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

6、课堂纪律的概念,课堂纪律的功能

(1)课堂纪律: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是学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包括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四种类型

(2)课堂纪律的功能:社会化功能、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与优化的功能、稳定学生情绪的功能、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功能、调控与监督的功能。

7、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并说明正确对待问题行为的主要教育对策 问题行为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1)类型:一类是外向性攻击型问题行为,包括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等;一类是内向性退缩型问题行为,过度的沉默寡言、胆怯退缩等。

(2)对策:A、根据课堂中易产生的问题的时间,采取有效措施;B、正确对待学生的三种行为(积极的、中性的、消极的)。积极的课堂行为是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的实现有联系的行为;中性的课堂行为是指既不促进又不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是那些明显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C、进行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1、教学评价、测量、测验的概念

(1)教学评价:指有系统的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2)测量: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所进行的某种数量化的确定,主要是一种收集数据资料的过程。

(3)测验: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行为的特征。

2、教学评价的几种分类

(1)形成性评价(检查学生的进步情况)和总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2)常模参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和标准参照评价(指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3)配置性参照评价(一般在教学的实施之前进行,以确定教学目标和安排教学)和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象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4)正式评价(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而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和非正式评价(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评价的资料大多是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

3、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A、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B、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C、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4、教学评价的几种方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答案分析法

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调查对象进行面谈而获取有关信息的方法;观察法是指评价者在一定时间内,对被评价对象在自然状态下的特定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而获得第一手事实材料的方法;案卷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察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5、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由专家或学者所编制的适用于较大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2)特点:A、命题组卷标准化;B、实测过程标准化;C、评分标准化;D、测验结果的解释标准化

6、自编测验技术编制成就测验试题

(1)步骤:确定测验的目的、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写下测验计划或细目表、针对计划要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

(2)类型:A、客观题(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B、主观题(论文题、问题解决题)

7、有效测验的基本特征:信度、效度、区分度

8、信度、效度、区分度的概念和含义及区别

(1)信度: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一致性程度。它既包括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2)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效度考虑的问题是: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

(3)区分度:测验项目对所测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它是根据学生对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参照标准之间的关系来估计的。

9、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的比较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所编制的使用于较大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这种测验的命题、施测、评分和解释,都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1、教师的主要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家长的代理人和参谋、班级活动的领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辅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2、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1)语言表达能力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程度:正相关;(2)组织监控能力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程度:正相关;(3)诊断能力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程度:正相关

3、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1)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2)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4、教师期待效应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 教师在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会对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能力有所推测,这被称之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首先,教师会根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人格特征和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的了解,形成对某个学生的期望,然后这些期望会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表现出来;其次,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示的期望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因此要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一是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对每个学生都应建立积极的期望;二是教师要不断的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充分理解每个学生,避免教师期望的消极作用。

5、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之间存在的差异

9(1)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2)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通过实践训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和反思教学经验。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教育和教育学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2、教育现象:教育的外在表现,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的活动。

3、教育问题:人类学习过程中,人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产生和积累的许多教育方面的问题。

4、教育规律: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5、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2)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3)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4)为继续学习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其他学科知识提供一般的理论指导

6、广义教育: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7、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及相互关系:

(1)教育者:狭义:能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即学校教师;广义:任何能够引起某种学习行为的人都是教育者。

(2)学习者: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目的;B、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C、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别人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D、不同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3)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三者的关系: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有上述三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各个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不同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组合,最终形成了多样的教育形态,担负起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神圣职责。

8、教育学发展历史上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术观点及正确评论 历史上的教育思想:

(1)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以致用

(2)苏格拉底: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她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定义,在问答中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的出结论

(3)柏拉图:人类要想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非常重要的就是通过教育,帮助未来统治者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理想国》

122性;B、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题地位;C、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对话)。

6、学校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7、学生文化的特性: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通常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人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具有能动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

(1)一般规律:A、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B、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的选择。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C、不平衡性:时而猛涨,时而缓慢,表现出一种不平衡性。D、互补性:首先要求教育者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技能发生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鉴定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发展来达到与一般人一样或相似的发展水平。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以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来达到身心的协调,统一发展;E、个别差异性:男女差异,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的差异,个性倾向上的差异等,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能够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积极因素,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得其所的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成熟、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A、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C、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D、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用于发问;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设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问题(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教育不仅需要分别培养和发展人的身体之力和精神之力,而且还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4、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相关理论及观点

(1)内发论:一般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所决定的。(2)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4252627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第七章 教学(上)

1、教学、教学的一般任务和教学过程的概念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有几层含义: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组成;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一般任务:A、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教学的意义:A、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B、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C、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4)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促进学生发展,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

教学过程概念的主要观点: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认识过程,把握教学的根本和整体;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过程,不仅科学的说明了事实,而且具有重大方法论意义;要克服对教学过程的片面化理解。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实质上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实在教师的指导下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

3、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为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学生简捷有效的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2、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概念

(1)教学原则: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指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要求。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指定的;教学原则是依据教学规律指定的,但两者是由区别的;教学原则是从人们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式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基本要求:教学中的思想性在很大程度生决定于教学中的科学性,而教学的科学性又不能离开教学的思想性;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方法,有力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直观性原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加强教师的指导,把直观与必要的讲解结合起来;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要充分发挥教育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启发性原则(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好“启发”的条件和关键;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新型的尊师爱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巩固性原则(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好各种复习,克服遗忘;加强平时以巩固教学为目的的

9(3)类型: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性策略

3、教学工作的几个基本程序

(1)备课:钻研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师要熟悉和钻研本门学科的教材、了解学生、备教法

(2)上课:

(3)布置、批改作业: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业分量要适当,难以要适度;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4)课外辅导: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辅导内容和手段;要处理好上课与课外辅导的关系;与后进生的家长密切配合,做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增强他们的信心。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可扩大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源。

(2)缺点:教学内容、标准、进度、程度等固定、划一,难以充分照顾个别差异,致使有潜力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获得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机会和条件,难以真正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另外,过于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讲授和学习,也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5、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师生都应做好充分准备(2)教学目标要明确(3)教学内容必须正确(4)教学原则、方法要得当(5)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清晰、生动(6)教学过程要组织得合理而严谨(7)气氛热烈,教学效果好 第九章 德育

1、德育教育在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1)德育的社会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2)德育影响个体思想、道德、心里等方面的发展(3)德育具有个体享用之功能

2、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目标及制定依据

(1)德育的概念:狭义的学校德育专指道德教育,是以构建和提升教育对象道德素质、人格品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广义的学校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体育、美育而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包括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心理素质。(2)德育的目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则德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3)制定依据: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的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3、我国目前的德育包括的内容及选择依据

(1)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按照特定国家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教育)、思想教育(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的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管道的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通过

1来,以收到更好管理效果的管理方式)、民主管理(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的一种管理方式)、目标管理(在一定的时间内核条件下,对培养什么样的班集体的预定)

(3)班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的意义,班主任的作用及工作内容

(1)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的意义:形成和培养班集体是加强各改进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形成和培养班集体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需要;形成和培养班集体是形成良好校风的重要内容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确定集体一致认同的奋斗目标(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一致,外在目标与内化目标相一致);建立一个有威信的班集体领导核心(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集体的领导核心;要教育班干部提高自身素质,以加强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实行民主、科学的管理);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强化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班主任要努力使这些规章制度为大部分学生所接受;要使学生坚信,符合规范的行为会得到集体的奖赏,违背规范的行为要受到集体的处罚);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在活动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有三种:权威式、民主式、放任式;确立科学合理的班级目标,建立健全班级管理结构和监督机制,民主选举班委会,并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民主评优);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设计内容充实、频率较高的交往结构;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相互间充满信任的关系)

4、班级管理的理论分析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化程度较低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体制: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十一章 学生评价

1、评价、教育评价、学生评价的概念

(1)评价:人们依据自己的需要和见解,对作为客体的人或事所客观具有的正面或负面的价值属性的判断和衡量

(2)教育评价:指在系统地、科学的和全面的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3)学生评价:在系统地、科学的和全面的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学生评价的功能和类型

(1)功能:导向功能、反馈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2)类型:

按评价基准分:相对评价(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对象进行比较,得出这个被评对象相对于基准的位置,或者用某种方法将被评对象排列

334-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选择题、辨析题)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涵义(掌握)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臵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

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劳动为教育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

(1)没有阶级性

(2)传递生产经验

(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才,又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代教育基本特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选择题)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牢记)

孟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著作。专谈教育,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雄辩术原理》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康德:教育学最早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裴斯泰洛齐: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提出了四阶段教学理论;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

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鲁普斯卡娅: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

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

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

(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四)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包括:1.按作用的对象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按作用的性质分: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呈现的形式分: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臵与教育内容的选择;

3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4制约学校机构;

5制约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在生产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4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促进作用:1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通过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与社会文化制约: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促进: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教育与人口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

(2)人口的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4)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五)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

1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顺序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阶段性,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3.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4.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互补性5.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3个体身心发展动因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1.孟子: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

2.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力。

3.威尔逊: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而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格赛尔:成熟努力说,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期决定作用,双生子的爬梯实验。

5.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6.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

(1)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而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荀子:

人之初,性本恶

2.洛克:白板说

3.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

4.斯金纳:集成华生的观点,人的行为乃至人格都可以通过强化或惩罚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多因素相互作用轮(辐合论)人的发展是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施太伦(德国)

4青春期的发展变化

1.身体外形。明显的外部特征。

2.体内机能。

3.脑发育。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4.性的发育和成熟。第二性征。

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

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的发

2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不能预订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环境: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3)个体主观能动性4)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师队伍施教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原因: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助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第五篇:中教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中教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2)

一、单项选择题(20题)

1、经常开展竞赛性的学习活动虽然能够提高学习成绩,但学生间相互猜忌、不分享学习资料的现象也很严重,这说明教育()

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2、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其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C.科技水平D.文化传统

3、某校大力美化了校园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了校风校训、班风班训等。这种现象说明该校重视()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经验课程

4、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里强调教学应该重视)A.传授知识 B.发展能力 C.培养个性 D.形成品德

5、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内容的人格测试时分数与上次不同,他所担心的是下列哪一个概念反映的内容?()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6、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A.《理想国》 B.《政治学原理》 C.《论雄辩家》 D.《论演说家的教育》

7、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A.教师的教学目标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课程计划

8、下面说法属于学习负迁移类型的是()A.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B.将所学的原理应用于现实问题解决

C.两种学习材料有相似之处,学了后面,巩固了前面的学习 D.总是把英语字母念成汉语拼音

9、能说出一种物品的多种用途,属于()

A.常规思维 B.创造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10、中学生晓阳总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任何事情都会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让他非常苦恼,希望得到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如果对晓阳进行心理辅导,最可行的办法是()

A.放松训练法 B.系统脱敏法 C.理性-情绪法 D.代币强化法

11、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A.思维 B.意识 C.想象 D.复述

12、小鹏最近发愤图强,希望能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种内驱力属于()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13、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这种理论主张的学习方式是()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意义学习D.多元学习

14、学生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A.服从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15、利用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来教育学生,这属于()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6、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评析,这项工作属于()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17、下列不属于影响品德发展的内部因素的是()

A.认知失调 B.学校教育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知

18、“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9、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A.相对功利取向 B.惩罚服从取向 C.寻求认可取向 D.遵守法规取向 20、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马老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教育方法是()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二、辨析题(4题)

1、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知识,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2、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败归因理论。

3、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4、只要运用正确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的方法。

三、简答题(4题)

1、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2、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3、简述人格的特征。

4、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题(2题)

1、材料:

在上课时,有些平时不受老师重视的学生有的爱讲话,有的爱做小动作,特别是坐在窗边的学生则爱把窗帘拉开又合上,合上又拉开。老师发脾气,他反倒做鬼脸引起学生的哈哈大笑。

问题:试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这些学生是为了满足哪个层次的需要?如果你是教师,你会如何处理?

2、材料:

大学毕业不久,我就担任了初二(1)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个学生急匆匆地跑来说:“老师,小杨不知为什么事正和二班老师争吵,还骂老师了。”我赶紧过去问缘由。得知(2)班的卫生区有几片废纸,被学校的值日生扣了分。据说(2)班有学生看见他正好走过,就告诉王老师,认为他扔的。于是王老师就找到小杨,并训斥了他。小杨不服气,就骂老师“瞎了眼”,结果惹恼了老师。我当时也很生气,“小杨,就算你没扔,也要好好和王老师说明,怎 么可以骂老师呢?”“他根本不听我说,劈头盖脸训斥我„”见他如此冲动,我知道说什么都没用,要等待时机。

机会终于来了,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我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引导他为班级参加的体育项目出谋划策,协助体育委员组织,并鼓励他报了大家都未参加的3000米长跑。对此,我对他提出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运动会那天,小杨的3000米长跑得了冠军,成了班级最亮的一颗星。很多同学和他拥抱,给他送水、送毛巾,为他热烈鼓掌。他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会后我找他谈心,“小杨,运动会证明了你的实力,说明你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好学生,我相信你也会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取得好成绩”。“老师你真的相信我吗?”“我当然相信你。”他的眼中闪烁出激动的亮光,突然说:“那么老师,你也相信那天的废纸不是我扔的吗?我敢对天发誓,真不是我扔的。”看到他委屈又可笑的样子,我笑了。“我相信你,当时我就相信不是你干的!”“真的吗?”他很惊讶也很高兴。“可你也有错,知道错在哪里吗?”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知道!老师,我会跟王老师道歉的,您放心!”

此后,小杨同学各方面有很大的进步。问题:

(1)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2)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论述。

参考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20题)

1、【育萃专家解析】D。题干描述中提高成绩属于好的影响(正向功能)、预期的影响(显性功能),相互猜忌属于不好的影响(负向功能)、非预期的影响(隐性功能)。

2、【育萃专家解析】A。2014年上半年统考。教育的领导权是由社会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的性质、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者的权利。

3、【育萃专家解析】B。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

4、【育萃专家解析】B。2015年上半年统考。

5、【育萃专家解析】A。测验的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6、【育萃专家解析】D。2015年上半年统考。古代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所著的《雄辩术原理》,又称为《论演说家的教育》,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不仅反映了公元前后二百年间罗马学校教育的实际。而且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培养演说家的教育思想。

7、【育萃专家解析】A。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8、【育萃专家解析】D。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9、【育萃专家解析】D。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从而得出多个答案的思维。

10、【育萃专家解析】C。2014年上半年、2015年下半年统考。心理学家艾利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即人的行为的ABC理论。题干中,晓阳认为自己是个完美的人,而事实表现不是如此,说明晓阳对自己的认知是不正确的,想要改变这种状态,首先要改变对自己的认知,也就是建立合理的情绪。

11、【育萃专家解析】D。经过复述,短时记忆中存储的内容能够转化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

12、【育萃专家解析】C。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

13、【育萃专家解析】A。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14、【育萃专家解析】C。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这一阶段的学生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15、【育萃专家解析】C。用班风和校风教育学生可以起到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是陶冶教育法。

16、【育萃专家解析】D。操行评定是按一定标准,以等级和评语等形式,定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表现作出评价。

17、【育萃专家解析】B。影响品德发展的外部因素有: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同伴群体;内部因素有: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18、【育萃专家解析】B。西边邻居家有五个儿子。一个儿子老实,一个儿子聪明,一个儿子瞎,一个儿子驼背,一个儿子瘸。就让老实的务农,聪明的经商,瞎子卜卦(算命),驼背搓麻绳,瘸子纺线,五个儿子都不为衣食发愁。引申为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19、【育萃专家解析】B。2015年下半年统考。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分别是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利定向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伦理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其中,处于惩罚与服从 定向阶段的人表现为避免惩罚和服从权威,题干中小辉害怕教师的批评是典型的避免惩罚的表现。

20、【育萃专家解析】D。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

二、辨析题(4题)

1、【育萃专家解析】该说法是错误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主要获得的是间接经验。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组成课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掌握大量的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继续开拓新的认识领域。

2、【育萃专家解析】该观点是错误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这种理论要求为成就动机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以利于学生的发展。

3、【育萃专家解析】2014年下半年统考。该观点是错误的。广义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因此,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持久的而非短暂的。

4、【育萃专家解析】该说法是错误的。

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运用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简答题(4题)

1、【育萃专家解析】教学的基本任务有:

(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3)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育萃专家解析】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第二,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可塑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第三,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有好坏优劣之别。

性格与气质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先从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上看:首先,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其次,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最后,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从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来看,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3、【育萃专家解析】2013年上半年统考。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功能性和社会性的特点。(1)整体性 整体性即同一性。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是由这些成分构成的统一整体。如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等,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形成的一个有机组织。(2)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3)独特性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呈现异彩纷呈、千差万别,具有独特性。(4)功能性

人格决定个体的生活方式及身状态,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5)社会性

人格是社会中的人所特有的,在个体的遗传和生物基础上形成的,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

4、【育萃专家解析】

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和坚持。

四、材料分析题(2题)

1、【育萃专家解析】该案例中,这些学生主要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和赞赏,即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尊重需要。这一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案例中的学生显然没有达到自我实现的阶段。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应该对一些上课爱讲话、搞小动作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关注,如果他们有所改进,要进行适当的鼓励,从而使学生的受尊重需要得到满足。

2、【育萃专家解析】

(1)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材料中的“我”面对情绪冲动的小杨,没有强制他去给王老师道歉,而是寻找机会,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帮助班里取得运动会的好成绩。小杨在“我”的表扬下,认识到自己对王老师的失态,自己主动提出道歉。

(2)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材料中的“我”十分信赖学生,相信垃圾不是他扔的;十分尊重学生,没有强迫学生去接受“我”的主张。而是静待机会,加以教育,使学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并积极改正。

下载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四)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