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次数学月考质量分析
fpg 2018年普定二小六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一、试题情况
试卷题型多样,题目具体、全面,具有很强の综合性。试卷从检测学生の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考察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の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の多角度性和灵活性;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の考查,彻底地对学生の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做较全面の摸底。
二、学生答题情况
整体看来,多数学生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多数学生失分较多,其原因: 1.计算题
(1)运算顺序弄错导致计算错。
⑵分数、小数、百分数混合运算,不会将其进行互化后再计算。⑶不能用简便方法算の乱用简便方法算。
⑷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の关系不熟练,解方程是移项出错。⑸部分同学对除和除以搞不清,列式出错。2.填空题
⑴其它年级の知识,新旧知识联系不起来,有些同学连最小の质数是几都不知道。
⑵搞不清单位“1”,很多同学对于谁比谁多几(百)分之几,谁比谁少几(百)分之几无从下手。
⑶不会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⑷计算结果忘带单位。3.判断题
fpg
fpg 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概念不熟,判断准确率不高。4.选择题
第4、5题因学生考虑不全面出错较多。5.求阴影部分の面积
学生不会观察正方形和半圆之间の关系,不会通过作辅助线把阴影部分转换成我们学过の规则图形图形の面积来计算。
6.解决问题
主要在第3、6题出错较多,原因:⑴部分同学对体积单位间の进率记不准,换算出错,对于基础知识の考察有欠缺。⑵单位“1”搞不清,不知道谁是谁の几分之几,导致列式出错。⑶计算出错。
综述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制约学生成绩の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公式掌握不扎实,对于所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2.计算能力较差,准确率低。
3.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改进措施
从试卷の方向来看,在今后の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教材是我们の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の重点、难点。
2.多做多练,切实提高学生の基础知识の掌握。3.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4.注重学生计算能力の训练。
2018年6月15日
fpg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五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五年级参考28人,总分 1520平均分为 46·7,优秀率为 0;良好学生19 人,良好率83%
二、具体试题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1、数的整除部分基本概念掌握较好,能正确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书写格式正确、规范。
2、能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大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强。
3、能正确规范地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和数据分析能力。
4、具有较强的图形识别能力和一般空间观念,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解决生活中有关表面积、体积的实际问题。
5、大部分学生的书写比较认真,教师批改也比较规范、严格。
(二)存在的不足:
1、一些学生综合运用概念的能力不强,错误较多。如选择题第5题,判断题第1题,填空题第2题学生做的就不好。
2、对组合后的立体图形,很多学生缺乏足够的想象力,适当渗透新教材的内容在求表面积时,缺少解题策略。
3、有的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中的有关试题能否简便计算把握不准,将不能简便的题目也用了简便算法而造成错误。
4、解决实际问题部分依然存在审题不仔细,计算不细心,数量关系不清楚的老问题。如第2题不理解“截面”的含义、解题时没有统一单位名称就列式计算;第3题空间想象力差,不理解数量关系列式错误;第5题不知从何入手解题,仅靠凑数字,无法正确解题。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数学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多多在实际生活中去学习、去锻炼自己。3.加强读题、分析题意训练,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4.加强对“面积灵活应用”的教学练习。
5.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课堂教学能量及提高组织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6、要加强概念教学的研究,重视概念综合运用的练习,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
7、基本口算的训练要进一步加强,注重四则混合运算题的审题、计算方法的单项训练,尤其是简便计算试题的特征要使所有学生掌握,坚持不懈的抓好计算过关工作。
8、几何形体要加强感性材料的积累,要多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9、注意适当加强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和练习,既要夯实“双基”,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从多角度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10、加强中下等学生的补差工作,适当补充拓宽知识点的深化题。
11、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和指导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审题、仔细做题、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第三篇:九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质量分析
2017年九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
质量分析
一、试题简评
这次试题是一套九年级上册教材的综合试题,涵盖初中数学的五大部分内容,即“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变换、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试题按照代数63分约占42%,几何74分约占49%,概率13分约占9%,基本上是中考命题结构(代数42%、几何43%、统计与概率15%),其中统计未出现;按本册教材内容大致是:二十一章24分、二十二章37分、二十三章21分、二十四章55分、二十五章13分;且各部分都穿插了前面的知识,整体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思想和理念,基本上每个试题都来源于其他省市近几年的中考或中考模拟题,无原创试题,题量适中,难易梯度设计基本合理。但在试卷制作中有小失误,这在与第一次比较上有提升,这次只有20题第(2)问叙述有失误、26题字母的标识不很清楚共两处,总的来说不影响大局。
二、试卷简析
这次九年级参考人数988人,试卷满分150分,0分答卷14人,最高分133分,120至133分之间没有,整体平均分约48.5分,难度系数0.32,及格人数98人,60分以下618人。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第一大题选择题36分均分18.7,难度体现在12小题,然而学生得分率却达到49%,学生得分率最低的却体现在8小题22%、5小题25%、7小题34%,这标志着12小题在选题或组合上有待思考;第二大题24分均分6.2分,得分率26%,难度体现在18小题最短路径以及多知识点的融合;第三大题:19小题两个8分均分3.5分,得分率43%,主要考查学生解方程的熟练程度,两个方程预设做题时间不能超越一分钟,柳曦婷第一小题用公式法解至少多用30秒以上,中考中这就是时间,还比如选择题第8小题学生应在读完题后就应直接得出答案,只需30秒,但大部分同学做不起,不会做,这来源于平时知识积累不够或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中考引领不够(比如张冰冰、王子豪、汪宾、柳曦婷、李涛等上等生错误);20小题作图题是解答题九个小题中得分率最高的一题,6分均分近4分得分率为60%,但不按要求作答居多,题中要求作出图形用阴影表示,大多数只有连接的主要线条;21、22、24得分率在30%左右,主要表现书写不严谨,排版不规范;23小题是概率问题,是中考必考题,得分率接近50%,失误主要表现在画树状图不规范,同时穿插方程知识后学生没完全理解题意;从19-24这五个小题是中考中的基础题,易得——属固定模式类型; 25、26、27小题相对来说是一个难点,25、27得分率都只在5%左右,均分不到1分,26题得分率在12%均分接近2分,这三个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综合知识的运用,学生有时找不到纽带串,所以失分率很高,我们前20名表现也很突出,前三名邹木雨25、27丢失一半的分,黎红万25、26丢失一半的分,27未做,唐顺业25、26失分超一半,27不完整,其他的更多。
三、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2、课堂听课应该不专注,老师所讲知识点没有记下来或记不住。
3、学生计算能力差、不熟练,时间把握不好,不能合理运用。
4、审题不严谨,观察图形不仔细。
5、答题粗糙,不细心,书写格式不规范,不完整,逻辑不严密,试卷空间利用不合理,乱涂乱画。
6、缺乏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答题品质。教师层面:
1、引领不够。主要体现在知识点中考引领与生活中的数学引领。
2、强化不够。主要体现在重点、考点、热点。
四、改进的方向
根据这次考试中两个层面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识图、作图、规范解题书写格。
2、关注上等生、关心中等生、关爱学困生,特别是学困生,有广阔的提升空间,认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转变学习态度、方式,为我校平均成绩的提升努力。
3、重视特优生的学法和解法的指导引领,让其尽可能的不失分,不丢分。
4、重视研究:研究“两标一本”
课标、考标和教材;研究中考题
过去走势、做中考题、制题命题;研究学生
好、中、差;研究命题人
习惯、喜好学生;学生研究重难点、困惑。加强课标和考标的学习,特别是2018年考标,研究中考,聚五寻规。特别是,解答题中19至24小题的强化训练,仿真模拟,让学生定位,同时关注开放性、主观性试题的演变,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熟悉中考,用十九中商劫老师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让我们每一位老师备课做到“海纳百川”,使教材从厚到薄,从薄到活;上课做到“感动他人之前先感动自己”。
5、学生研究中考的重难点,分析困惑。认真收集、整理纠错本。注重解题技巧,方法,特别是课外知识、阅读材料、学习活动等中的一些公式、规律等。比如杨辉三角,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等。
6、初三教研以月考分析交流为主题开展活动。
五、建议
希望学校关心关注九年级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位老师、每一名学生,他们都直接影响着城关中学2018年的中考!谢谢!
以上是针对这次考试谈到的一些肤浅认识和看法,如有不正之处,敬请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九年级数学组
2017年10月26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质量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质量分析
拟写人:章仁军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参加这次考试47人,均分47分,最高分92,最低分23分。试卷第1、4题是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第2、3、6题是检查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本试卷重视了基础知识,题型具有童趣性,能激发学生乐于完成试题。
二、存在问题与分析;
1.学习的习惯不好,如:倾听能力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2.学生的计算不过关,本班还有一小部分学生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还不能流利熟练的口算,.导致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速度。
3.学生不会审题.,有少数学生还没有建构一般解决问题的模型,不能将语言叙述的题目转换成图画形式。
三、改进措施: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平时作业看,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2.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从本班学生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表格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都是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或短文之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加强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测试成绩看,还有大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因此,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采取“一帮一”或“二帮一”学生互助方式,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注意教学中评价方式的运用,如:作业批改,上课问题的回答,差生的鼓励等.
第五篇:二年级一班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质量分析
2017春季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二、一班 数学
一、基本情况
本班期末考试共有66人参加,及格率69.7%,其中优生有26人,占37.9%,总分4350分 ,平均分65.9分。
二、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对学生的成绩统计过程中,我们的心情可以说是 “喜忧参半”。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效果较好,特别是在计算部分、把对应的时间连起来,解决问题,这部分丢分较少。同时,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轨道,应当引起重视。如何扎实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习风气,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检测结合试卷剖析,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错误类型:
第一、不良习惯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抄写数字错误、加减号看错等。
第二、审题不认真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
2、典型题情况分析
(1)我会填的第6题的关于指南针这个题学生丢分较多。(2)选择题的第五题关于我国昆明市在北京的什么方向错的比较多,学生们需要对我国地图多加了解。
(3)用竖式计算。这道题,大家做的很好,只有个别学生做错,都是马虎导致的,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更认真做题。
(4)根据描述完成练习,本道题时学生错的最多的地方,需要多练习,特别是标路线这道小题。
(5)解决问题大部分同学做的非常好,有的学生没有认真分析,错的较多。
三、存在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整体观察题目的意识和习惯不够,对题的特征缺乏敏感性。
2.没有认真看题,漏题写错都有发生。
3.解决问题中知道答案,但漏写算式,还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
五、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测试情况分析我们的教学现状,在今后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题型的训练,多加强学生语言口头能力的培养和书写能力的训练。
2、以后多出一些新颖,多样化的题目让学生练
3、培养他们分析问题,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4、培养他们认真做题的好习惯。
5、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乐于交流,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6、课后积极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及时给学生补课,查缺补漏,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尽快赶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