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涉及哪些税范文

时间:2019-05-14 12:3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信托业涉及哪些税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信托业涉及哪些税范文》。

第一篇:中国信托业涉及哪些税范文

中国信托业涉及哪些税

(原文名为“中国信托业税收政策及现行税制下相关税务处理规定”,由“中国信托业协会”原创首发,版权归“中国信托业协会”所有,转自“中国信托业协会微信”)

截至目前,专门针对信托业务的税收政策是2006年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5号),该通知仅适用于我国银行业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中的有关税务处理。主要规定如下:

关于印花税政策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予受托机构时,双方签订的信托合同暂不征收印花税。受托机构委托贷款服务机构管理信贷资产时,双方签订的委托管理合同暂不征收印花税。发起机构、受托机构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与资金保管机构、证券登记托管机构以及其他为证券化交易提供服务的机构签订的其他应税合同,暂免征收发起机构、受托机构应缴纳的印花税。受托机构发售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投资者买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暂免征收印花税。发起机构、受托机构因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而专门设立的资金账簿暂免征收印花税。

关于营业税政策

(1)对受托机构从其受托管理的信贷资产信托项目中取得的贷款利息收入,应全额征收营业税。

(2)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贷款服务机构取得的服务费收入、受托机构取得的信托报酬、资金保管机构取得的报酬、证券登记托管机构取得的托管费、其他为证券化交易提供服务的机构取得的服务费收入等,均应按现行营业税的政策规定缴纳营业税。

(3)对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者买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取得的差价收入征收营业税;对非金融机构投资者买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取得的差价收入,不征收营业税。(根据财税[2009]61号文件的相关规定,该条规定已经失效。)

关于所得税政策

(1)发起机构转让信贷资产取得的收益应按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转让信贷资产所发生的损失可按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扣除。发起机构赎回或置换已转让的信贷资产,应按现行企业所得税有关转让、受让资产的政策规定处理。发起机构与受托机构在信贷资产转让、赎回或置换过程中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支付价款和费用,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支付价款和费用的,税务机关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2)对信托项目收益在取得当年向资产支持证券的机构投资者分配的部分,在信托环节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取得当年未向机构投资者分配的部分,在信托环节由受托机构按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在信托环节已经完税的信托项目收益,再分配给机构投资者时,对机构投资者按现行有关取得税后收益的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处理。

(3)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贷款服务机构取得的服务收入、受托机构取得的信托报酬、资金保管机构取得的报酬、证券登记托管机构取得的托管费、其他为证券化交易提供服务的机构取得的服务费收入等,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4)在对信托项目收益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期间,机构投资者从信托项目分配获得的收益,应当在机构投资者环节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确认应税收入,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机构投资者买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获得的差价收入,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买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所发生的损失可按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扣除。

(5)受托机构和证券登记托管机构应向其信托项目主管税务机关和机构投资者所在地税务机关提供有关信托项目的全部财务信息以及向机构投资者分配收益的详细信息。

(6)机构投资者从信托项目清算分配中取得的收入,应按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清算发生的损失可按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扣除。

受托机构处置发起机构委托管理的信贷资产时,属于本通知未尽事项的,应按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处理。

证券投资基金税收政策

从1998年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针对证券投资基金发布了若干政策,现将有关规定梳理如下:

1.关于印花税政策

对投资者(包括个人和企业,下同)买卖基金单位,暂不征收印花税;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按照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统一规定缴纳印花税。

2.关于营业税政策

以发行基金方式募集资金不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不征收营业税。对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免征营业税。

3.关于企业所得税政策

对证券投资基金从证券市场中取得的收入,包括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股权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4.关于个人所得税政策

对个人投资者买卖基金单位获得的差价收入,在对个人买卖股票的差价收入未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以前,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基金取得的股票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储蓄存款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企业和银行在向基金支付上述收入时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对投资者(包括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获得的国债利息、储蓄存款利息以及买卖股票价差收入,在国债利息收入、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收入以及个人买卖股票差价收入未恢复征收所得税以前,暂不征收所得税。

对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代销机构从事基金管理活动取得的收入,依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征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其他相关税收。

现行税制下信托业务相关的税务处理规定

除了上述针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和证券投资基金的税收政策以外,我国目前税制中并无其他专门针对信托的税收规定。如果把信托财产视为受托人的财产、把信托项目经营行为视同受托人的经营行为,在这种极端的假设前提下,涉及以下三个环节的税务处理。

信托设立环节涉及的税务处理

(1)委托人转移财产,应按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货物和部分无形资产)、营业税(不动产)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2)受托人接受财产,应确认为其他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是不动产,还应缴纳契税。

(3)在信托的设立、存续和终止环节,涉及书立、领受应税凭证的,包括对每个信托项目单独设置的营业账簿,应按规定缴纳印花税。以下不再赘述。

信托存续环节涉及的税务处理

(1)受托人按照合同获得的报酬,应缴纳营业税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2)受托人管理处分信托财产形成的信托项目收入,如有利息收入、金融商品买卖收入、不动产租赁收入等应缴纳营业税及附加;如有增值税货物销售收入或者应税服务收入应缴纳增值税及附加;有房地产转让还应缴纳土地增值税。另外,这些收入形成的收益或利润,没有不缴纳所得税或者减免所得税的明确规定,那就应该由信托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

(3)信托财产为不动产的,应按规定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如果是应税车船的,应按规定缴纳车船税。

(4)信托项目利润向受益人分配时,受益人为法人的,由受益人缴纳企业所得税;受益人为自然人的,由其缴纳个人所得税,受托人履行扣缴义务。

信托终止环节的税务处理

(1)受托人转移财产,纳税义务与设立环节委托人转移财产相同。

(2)信托财产接收人接受财产时,视其身份分别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如果是不动产,还应缴纳契税。

需要强调,上述处理是在缺乏明确规定、将信托财产视为受托人财产前提下根据统一税收政策所做的推定,并非既定的信托业务税收政策规定。

(2016-02-22 中国信托业协会中融信托公司)

第二篇:中国信托业的运作模式

中国信托业的运作模式

煤老板批量倒闭,曝光中国信托业资金运作模式

核心提示:日前,山西联盛集团被曝金融负债近300亿元,曾为联盛集团提供融资的机构包括吉林信托、长安信托、北京信托和中投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以及国开行、晋商银行与几家股份制银行,还有当地信用社等多家金融机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又是在山西柳林,还是“煤老板”,成为年末触发信托业“刚性兑付”话题的主要元素。

日前,山西联盛集团被曝金融负债近300亿元,曾为联盛集团提供融资的机构包括吉林信托、长安信托、北京信托和中投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以及国开行、晋商银行与几家股份制银行,还有当地信用社等多家金融机构。

尽管其中个别融资方式已经顺利退出,不过在各类金融机构介入山西煤改,形成的先介入者得利离场,后来者“接盘无门”的格局,仍值得市场作出深刻反思。

由山西柳林,乃至山西煤炭行业牵涉的金融负债规模有多少?这在现有统计口径下难有统一的数据。但由于错综复杂的融资和担保关系,可能会令个案迅速发酵成为区域性和行业性事态。

乱象丛生被认为是这一类风险曝出的主要原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为此梳理了部分煤企融资个案,“涉煤”信托风险链条牵涉出复杂的地区、行业融资生态。同时,煤企融资杠杆过大、负债结构错配等,或许是煤企遭遇当下危机的一个根由。

.交叉担保:“土豪”式融资风险外延

“希望联盛能够挺过去。”联盛陷入债务危机,牵涉到当地就业以及地方经济,在当地已经沸沸扬扬。多数受访的联盛集团普通员工,也已经开始为这架巨大的涉煤“机器”的运作担忧。

联盛集团总部位于山西柳林县,是这个煤炭之乡最大的民营煤炭集团,其掌门人邢利斌也是山西著名的煤炭富豪。

2012年3月,邢利斌7000万元嫁女被国内媒体关注。而在随后,中诚信托30亿矿产信托危局的主角山西振富能源牵出柳林民间信贷案之时,联盛集团也曾被牵涉,只是随后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逐渐被淡化。

联盛集团“债务门”事件由日前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山西福裕能源项目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被曝出兑付危机引发。也正是因为此前的“天价嫁女”,此番联盛集团债务危机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而在随后柳林县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中,联盛能源金融负债近300亿元,更是在柳林当地,甚至全国范围内引发轰动。

被认为是“土豪”的山西煤老板,却是金融融资的弄潮儿。这或许也是山西“土豪”富贵背后大起大落的真正原因。而在山西当地,复杂的人情网络,或使得当地的金融融资关系更为复杂,从而使得一个债务危机个案,对于当地企业的冲击会被扩大。

譬如在信托领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除了吉林信托上述产品之外,目前能够查到公开数据的,还有长安信托旗下一款产品——长安信托-煤炭资源产业投资基金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涉及。这款产品2012年末成立,实际募集2个亿,运作期截至2014年11月中旬。按照其契约,信托到期后由自然人郭启飞及山西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回购楼俊集团股权收益权。

随后在2013年一季度,长安信托还为这个项目先后发行了第二期和第三期,其中第二期发行

3.35亿元,第三期发行6.64亿元,合计融资规模达到12亿元。

根据已有资料,其融资担保人中就牵涉到柳林所属的山西吕梁当地另外两名富豪,一位是汇丰兴业的曹建军,另一位是中阳钢铁的袁玉珠,两人在吕梁市甚至山西省内均颇有名气。按照上述信托的契约,汇丰兴业焦煤集团、中阳钢铁两家公司,以及联盛集团间接持股约45%的山西离柳集团,均为这笔融资提供连带责任。

21世纪经济报道掌握的另一个案例还与已上市公司有关,即是山西离柳集团的信托融资,就在2013年三季度期间,外贸信托成立“鑫欣12号离柳集团融资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项融资的连带责任担保则来自上市公司美锦能源(000723.SZ)。美锦能源实际控制人姚俊良为“山西首富”。

根据柳林县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联盛能源金融负债近300亿元,与联盛集团有担保关系的民营企业有10多家,所欠信贷资金规模超过200亿元。天量的银行融资来自国开行、晋商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以及当地各家信用社。

而在非信托领域的融资中,联盛集团是否会因为交叉担保、以及持股关系等波及更多的涉煤企业,目前尚难预计。

不过,在联盛集团陷入巨额债务危机背后,山西柳林,乃至整个山西,甚至西北富煤地区围绕煤改展开的金融融资风险,正在步入市场的视野。

.柳林样本:山西煤改卷入多模式融资

从中诚牵涉的振富能源,到联盛集团,在山西柳林,利用信托公司融资并非个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现有集合信托成立的数据,将山西柳林其它信托融资大户的融资情况也做了相应的调查。

另一个信托融资大户则是山西宏盛能源开发投资集团,在当地人眼中,宏盛能源在企业规模上与联盛能源相去甚远,该企业尚未曝出类似联盛集团的风险。

不过在融资上,这家企业却不输联盛能源,这也显示出当地煤老板强悍的融资运作功力,以及其融资具备的地域特征。

譬如,中信信托聚信汇金煤炭资源产业投资基金2号信托。该产品2010年底开始发行,用于向自然人屈全大、屈王大,以及山西宏盛能源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方购买特定资产收益权,其中优先级募集7.03亿元,已于2012年三季度到期偿付;不过其“一般级”运作期规定长达10年,规模为11.5亿元。

正是在上述“优先级”到期兑付之际,华融信托火速为该企业发行“金牡丹·融丰系列·宏盛聚德特定资产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第二期和第三期(第一期资料不明),拟发行

规模为近4亿元。其中多数份额将在2014年兑付。

此外,五矿信托还为宏盛能源实际控制人屈全大募集12亿元,用以受让屈在京所控房产和土地的收益权,目前这笔融资也在存续期,第一期兑付期在2015年1月份。这笔资金做何投向,目前尚不得而知。

连带担保在宏盛能源融资中同样出现,不过更像是“难兄难弟”相互担保。

在上述华融信托为宏盛能源成立的信托产品推介材料中,山西普大煤业集团为其提供连带责任。而从历史资料来看,普大煤业同样曾从中信信托聚信汇金系列产品中得到25亿元融资。巧合的是煤改初期,为两家企业融资操刀的,均是三年前信托介入煤改的主要“鼓手”,目前任中信信托副总经理的李峰。

除此之外,普大煤业掌门人赵明拥有的同名海外上市公司,利用在国内拥有煤矿资源的由头在海外获得上亿美元融资,不过该公司曾被海外做空机构指责系皮包公司涉嫌财务造假。从这个角度来看,由山西煤老板们主导的融资手法“先进”,似乎并不弱于长期浸染资本市场的其它行业大佬。

除此之外,华融信托今年以来连续为山西梅园华盛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行六期产品,拟募集资金总量达到17亿元。这一系列的发行从6月份一直延续到年底,最晚一期的兑付日一直到2016年。

就在日前,林州重机(002535.SZ)公告称,梅园华盛能源这家煤企还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承租了3.01亿元的煤机设备,这也是目前煤机设备鲜有的融资租赁项目。这或也显示出,煤企其它渠道融资也开始崭露头角。

“煤炭企业融资链条过于依赖银行信贷,以及信托、融资租赁、短期民间拆借等手段融资,投资期限与资金需求错配,而且融资成本过高”。北京某券商人士的分析。

“究其根由,通过发行股份、发行企业债等融资不畅,或许是导致煤企融资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上述人士表示。

目前传言较广的是,将由在山西当地投资巨大的山东信发接盘联盛进行资产重组。山东信发是一家铝电起家的公司,市场传言该公司善用融资工具,且资产庞大。倘若山东新发同样依靠银行、信托等融资手段盘活联盛集团的资产,其发展模式与联盛集团本身的又有何异?.煤改之殇:前仆者得利后继者何往?

由山西柳林,乃至山西煤炭行业牵涉的金融负债规模有多大?

按照需求端口径,彼时曾有业内人士预测,山西在煤改中的融资缺口规模达到千亿。不过2010年以来,在货币泛滥,煤炭行业借势草莽圈地的背景下,这一数字可能偏于保守。

IFinD提供的集合信托数据中,21世纪经济报道据此不完全统计(除去个别信托公司无公开资料),有公开资料可寻的,仅在山西境内投资与煤炭产业相关,且目前尚未到期兑付的信托产品存量规模也达到100亿之多。

不过这一数据十分保守,譬如上述长安信托-煤炭资源产业投资基金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按照这一口径只能统计出第一期2亿元的规模,与实际投入的12亿规模相差极大。而单一信

托计划的投向,目前则无从参考统计。

故事始于2010年,彼时山西煤企陆续完成并购整合,正亟待资金完成后续的煤改和技术升级。据北京某信托公司发展研究部人士回忆,当时,包括中信信托、华润信托和中融信托等业内大佬,纷纷祭出“输血”煤改的旗帜,裹挟着全国各地的资金浩浩汤汤投向山西各大煤企。随后仅2011年,共有36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157款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

只是2012年以来,包括煤炭销售遇冷,采矿权审批减速,以及调控引导的生产计划削减等应对措施,都在当下周期内,给煤炭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压力。加上煤企草莽圈地时代放大的资本杠杆,使得其中的矛盾迅速凸显。

在金融机构的角度,还呈现另一种逻辑。包括中信信托、华润信托在内的,最早参与煤改融资的信托公司,多数在2013年期间开始放缓相关项目的进度,或许反映出各家信托公司参与煤改投融资的思路的分化。

譬如华润信托的“焱金”系列7号产品,尽管投向山西煤企,不过抵押物为煤企掌门人在深圳的房产作为抵押,这也是2013年华润信托成立的少有的煤改信托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2013年以来,中信信托也鲜有在晋涉煤信托成立。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2010年和2011年,彼时涉煤信托已经多数到期兑付,这些公司受到煤矿行业周期性遇冷的冲击或许有限。

反而是跟风介入的一些信托公司,最近两年成立涉矿信托的热情仍然较高。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华融信托、中诚信托、吉林信托、长安信托和中铁信托在内,多家信托公司2014年即将面临的到期偿付压力仍然不容小觑,其中华融信托面临的达到数十只。xdrtubdrt

第三篇:对中国信托业的一点认识和理解

对中国信托业的一点认识和理解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引入了具有英美法传统的信托制度,在该法的架构下,中国信托业颠覆了传统的内涵,回归了信托的本源业务。

何为信托?《信托法》指出,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可见,简答的说,信托就是借助受托人的设计,来实现委托人在财产管理或财产转移方面的需要,它以信托财产的转移为出发点,以受托人的信托财产管理和处分为核心,以信托目的的实现为目标。

信托的特点:

首先,信托的所有权和收益权是分离的。根据《信托法》的规定,信托一旦设立,委托人转移给受托人的财产就成为了信托财产,此时所有权就相当于转移给了受托人,但是,收益权并不归受托人所有,而归受益人所有,因此,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是分离的。

其次,信托目的灵活性。《信托法》只要求信托目的符合现有法律规定,也即受托人和委托人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任意的发挥其创造性,设置出符合委托人需求的信托产品,这时信托产品具有了基金等传统产品无可比拟的灵活性。

第三,信托生命的连续性。根据《信托法》52条的规定,信托不因委托人或者受托人的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而终止,也不因受托人的辞任而终止。

第四,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根据《信托法》的规定,信托财产分别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与他们的自有财产相分离,独立运作。

信托的功能:

首先,信托不仅仅是一种财产管理的手段,更是一种财产转移的制度安排。《信托法》允许委托人和受益人不同,这样,当委托人为了自己之外的第三人设立“他益信托”时,本质上就是将自己的财产或财产的收益权转移给了他人。比较典型的就是家族财产的传承和公益信托。这种一次性的财产转移功能是基金等所不能够实现的。其次,信托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因为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自有财产相分离,因而,也就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风险相隔离。

第三,信托具有保障功能。在英美国家,委托人就广泛利用“自由裁量信托”和“保护信托”来为特定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保障。而且,信托在保障功能的优势在于,委托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置各种各样的条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第四,信托具有财产传承的功能。洛克菲勒传承财富的主要方式就是信托,信托可以使得家族财产代代相传并不断累积,打破所谓“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第五,公益功能。我国《信托法》明确指出,我国鼓励公益信托的发展。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虽然信托具有以上诸多功能,但是,在我国这种功能性信托的发展相当迟缓,目前我国现存的信托主要承担着融资和投资的角色,主要作为委托人进行财产管理的工具。

所谓融资信托,是指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介,由信托公司向最后贷款人进行融资活动。目前,国内常见的融资信托主要有信贷型、准资产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信托。

投资型信托,是指是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用自有资金及组织的信托资金进行的投资。现代信托一个重要的发展动向就是信托的积极化,即受托人在信托财产管理中承担起越来越主动、积极的职责,其主要表现就是信托与投资的联系日益紧密。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3年第三季度末,信托资产按功能划分,融资类信托占比高达48.15%、投资类信托占比32.67%,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19.18%。可见,中国目前的信托资产中,融资类资产占比过大,而事务管理类信托发展严重不足。

中国信托业的发展

中国信托行业最近这些年经历了急速的发展阶段,资产管理规模从2004年的0.15万亿,到2010年的3.04万亿,再到2013年第三季度末的10.13万亿,中国信托行业规模远远超过了公募基金。总体来看,中国信托行业的大发展是在整个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资产管理市场快速膨胀的大环境之下的,尤其是近几年信托行业赶上并抓住了几个机会。

首先是2009年以来,我国开始逐步控制信贷增长规模,这促使银信合作的产生,信托通过作为银行的通道,资产管理规模急剧扩张,并积累起了业务资源和人脉资源,进而开展高风险高收益的集合信托业务。

其次,近几年信托行业的投资领域锁定在房地产、能源和政信合作方面,收益率高,而且风险较小,从而使得信托行业能够以较高的资本成本获得资金,而且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也促使了信托行业资金获得更为容易。

再次,在2012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之时,信托公司又发掘出信托受益权对接银行同业资金等一系列创新活动,推动信托行业继续发展。

然而,在看到中国信托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信托业的发展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暴露出不少风险和问题。2010年《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信托公司的净资本和风险资本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这一方面限制了信托公司快速扩张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加强信托行业监管,提前预防信托行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信托行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少自己独立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目前信托行业60%-70%的资金来源于银行业,对银行业以来过重,这不利于信托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高成本获取资金难以为继。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率普遍在10%左右,这也是导致信托资产科投资领域局限于房地产、能源、政信合作等方向的一大原因。然而,能源产业已现颓势,长期来看,政府对于地产的调控也使得地产领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政信合作的前景也不明朗,再依靠融资类信托获得如此高的收益率将越来越难。

第三,“刚性兑付”潜规则。我国《信托公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者保证最低收益;《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也明确指出:禁止以任何方式承诺信托资金不受损失,或者以任何方式承诺信托资金的最低收益。在具有优良投资机会时期,“刚性兑付”有利于信托公司快速吸纳资金,发展壮大,但是这不利于培育理性的信托市场,不利于信托行业的发展。信托行业的未来

近些年,在监管层面而言,一方面是加强了对于信托行业风险的监管,比如对于净资本和风险资本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不断放开了对于信托行业业务方面的限制,以促使其业务创新和健康发展,比如新修改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就放宽了对于投资人的限制,2012年也开始允许信托公司开设证券账户,使得信托公司的经营范围得到扩展。

但是,于此相对应的是,基金公司、券商也在不断谋求进入信托公司的传统领域。未来,基金、券商理财、信托业务重合度将更高,信托公司原有的制度红利将逐渐减少,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采取差异化竞争,进行产品创新将是信托公司突破重围获取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信托行业可能的发展机会可能有:

1.新型城镇化。从短期来看,城镇化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未来的城镇化应该和原有城镇化有所不同。所谓新,我认为关键点有两个:一是要增加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收益,使农民能够在物质上成为真正的城里人;二是要注意城市中产业的培育。信托公司可以从新农村建设(比如土地流转)和城镇产业化布局方面获取机会。

2.并购。目前,中国的诸多行业都存在着产能过剩和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要改变现有问题,做大做强产业,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行业内的兼并收购,集中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结构效率。在产业整合过程中,信托公司不仅可以提供财务顾问的服务,而且可以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参与企业并购之中,甚至可以参与到后期的经营,以获取更对收益。3.高端理财。据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容量已高达七八十万亿的规模,这是一块刚刚露出头角的大蛋糕,其中,最为典型的业务就是家族信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诞生出一大批拥有巨额财富的企业家和企业高管,他们的财富传承和财富管理是信托公司面临的一大机遇。

第四篇: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文字实录

会议议程

12月12日下午 12月13日 09:00-09:30 开幕式

09:30-10:30 主题发言 10:30-10:45 10:45-11:45 11:45-13:50 14:00-15:00 主题发言 15:00-16:00 16:00-16:15 16:15-17:15 12:00-22:00 出席峰会代表签到 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李雨霏

云南省昆明市副市长朱永扬致辞、中国银监会非银部李建华致辞、云南银监局局长林勇力致辞

主讲人:吴晓灵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题目: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与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和完善 茶歇

主讲人:蒲坚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题目:信托业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 午餐

主讲人:周小明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所长、题目:信托业:“泛资产管理时代”的挑战与应对

主讲人:王晓光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办公室主任、题目:信托公司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与信托行业可持续发展 茶歇

主讲人:陶涛 东方财富网总经理、发布“中国信托业投资者投资行为习惯问卷调查”报告

主讲人:胡滨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秘书长、题目:中国信托产业发展之路

晚宴

信托业从业人员培训教材首发仪式、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李雨霏 茶歇

领导讲话: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主持人:中国银监会非银部李建华 17:15-17:45 18:45-21:00 12月14日上午 09:00-09:20 09:20-09:40 09:40-12:00 闭幕式

文字实录

时间:2012年12月13日-14日

地点:昆明七彩云南温德姆至尊豪廷大酒店

主题: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以信为本、和通天下”,这里是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的现场,我是主持人李雨霏,非常高兴能在这里主持今天的峰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会议主办方,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2012年即将过去了,在今天这样一个现场,如果我请在座的各位专业人士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在2012年中国信托行业的发展,您会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呢?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答案,我想说2012年冷了经济,火了信托。我们看到了世界经济在危机的纷扰中前行,应该说经济的冬天还在延续着,这个冬天到底有多长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与此形成一个鲜明对比的是信托业,2012年的信托业爆发性的增长,我们一直关注一个数字,2012年第三季度末我们信托资产突破六点三万亿,中国信托业峰会选择这个时间开,我想这次峰会也是创造历史的记录,也会创造新一次的峰会,这次邀请到的领导和信托行业的专家人士代表齐聚一堂。

接下来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峰会的领导和嘉宾,首先是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云南省昆明市副市长朱永扬、中国银监会非银部李建华、云南银监局局长林勇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委员会秘书长胡滨、中国信托业协会终身名誉会长王世宏、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蒲坚,同时还有各信托公司代表、同业协会代表及各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媒体的朋友们。这次要特别感谢主办单位,正是他们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峰会才得以顺利召开,当然也要感谢昆明市政府的领导,正是你们的努力我们才有机会在这样的寒冷的冬天,当全国的各大地区还在忍受着寒冷的时候,我们在这里的春天还特别的明媚。

让我们有请云南省昆明市副市长朱永扬。

朱永扬: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冬日的春城沐浴着和煦的暖阳,伴随着四季盛开的鲜花和远来的红嘴鸥,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出席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我和在座的许多同志以前都很熟悉,由于工作的安排,近期我在昆明挂职锻炼,今天我很荣幸代表昆明市委、市政府热烈欢迎各位的到来,感谢大家选择在昆明召开这样高规格的峰会,并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昆明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昆明是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和沿边开放城市。市域面积2.1万平方公里,辖6区1市7县,总人口726万,具有3万多年的人类生活史、2400多年的滇中文化史、1240多年的建成史,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之美、民族风情之美、高原风光之美。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发展,昆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提速现代新昆明建设,迈入了一个大规划、大开发、大建设的重要时期。昆明,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热土,正以自身的独特魅力和许多难以复制的优势,构筑起为更多企业扎根春城、长远发展的坚实平台,也为拓展银政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提供了广阔空间。

总体来看,昆明具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自然条件和民族文化优势。昆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鲜花常年不断,草木四季常青,享有“春城”美誉,是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市区年平均气温15.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独特的气候优势全国独有、亚洲唯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共有25个少数民族,多种原生态民族习俗文化。风景名胜融古纳今,深受国内外各界朋友喜爱向往。

二是区位的优势。昆明区位优越,面向西南交通便利。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三个经济圈的交汇地,昆明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西亚、欧洲和非洲五大区域开放的重要节点,面对着55个国家,28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七出省四出境”的公路网络、“八出滇四出境”的铁路网络正在形成,泛亚铁路境外段建设提速,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今年启用的昆明新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远期将达8000万人次,起降飞机达到45.6万架次,是全国第四大门户枢纽机场。在昆明举办了多届的南亚国家商品展即将升级为中国-南亚博览会,且永久落地昆明,将构筑连接国内、东南亚、南亚、西亚四大市场的大型交易平台。

三是政策的优势。昆明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云南桥头堡建设,东盟自贸区政策和“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市”等政策支持。特别是从2010年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中国与东盟10国开始进入“零关税”时代。基于昆明、云南的地理优势,这意味着,只要企业登陆云南,项目落地昆明,就抢占了云南甚至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制高点,发展的关键节点。当然,昆明也在着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按照项目最少、流程最短、效率最高、收费最低的原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506项减至75项,成为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全国最少的省会城市之一。昆明万达广场、联想科技城等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昆明速度”,得到了业界比较广泛的认同。

四是集聚的优势。昆明经济、金融、人口集聚度高,带动性强。以全省5.3%的面积,集中了14%的人口,实现了约三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具有极高的发展首位度、产业支撑度和经济集中度。按照省委省政府冲万亿、促跨越的目标要求,昆明市今年GDP将达3000亿元,增长14%,财政收入可望达到370亿元。截至今年10月份,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8555亿元(占全省的49%);贷款余额为8029.69亿元(占全省的59%),存贷比达93%。政府性项目合计融资95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318亿元,信托、债券、融资租赁、基金、股权融资等其它方式融资500亿元。

五是后发的优势。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深刻变化,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部、西部,不断深刻拓展、梯次推进。去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出台后,云南已从我国对外开放的“末梢”一跃成为沿边开放的前沿,昆明已成为桥头堡的“门户”和“窗口”。

基于昆明在全省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和金融聚集程度,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中,特别提到了将昆明市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这是继上海后,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以文件形式正式明确建设的唯一的金融中心,这为昆明市加快发展金融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昆明市也乘势而上,发挥独特优势,围绕特色做文章。一是大力推进和创新跨境人民币金融业务,通过建设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跨境人民币与小币种区域性外汇交易中心、跨境人民币融资中心、跨境人民币产品创新中心,满足不断增长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以及人民币对直接投资的需求,做实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二是依托云南与湄公河次区域各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和生物资源的优势,着力打造立足云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的要素市场和股权投资中心。三是着力打造集金融机构总部办公、前台运营、金融中介服务于一体的金融产业中心园区,作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物质载体,目前,已有10多家金融机构意向入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昆明市会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全面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倾力打造富强昆明、开放昆明、文化昆明、生态昆明、和谐昆明、幸福昆明。未来三年,昆明市委市政府将围绕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等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朝阳产业,着力提升昆明城市品质,实现昆明华丽转身。其中,大力推动中的3015工程,也就是“十大片区”的打造,“十大项目”的建设和“十大基础设施”的配套,总投资将达到5000亿元左右。同时,“城中村”改造、新区开发、滇池治理、重点产业发展等领域,也亟需大量的投资。昆明市将坚持秉承“诚信为本、互利共赢”的宗旨,热忱欢迎各信托机构来昆明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金融家,昆明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前景灿烂,必将成为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昆明气侯宜人、颇具浪漫气息,也将成为大家商旅休闲、回归自我的首选之地。我们诚挚地欢迎各位信托机构的朋友多来昆明考察、投资、旅游、休闲,到昆明这片热土上施展抱负、大展宏图,到昆明宁静的湖光山色之间,享受人生的闲暇,放飞自己的心灵。

最后,预祝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万事顺意、样样好。

谢谢大家!

主持人:当我们回顾过去五年,中国信托行业每年以万亿规模增长的野蛮式增长,比如说我们赶上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赶上了财富的积累和金融的爆发等等。我想最关键的原因是离不开监管层的科学定位和监管,也正是如此才让信托行业摆脱过过去的怪圈,面对中国信托行业现在的如火如荼,作为监管者的未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有请中国银监会非银部李建华致辞。

李建华:同志们大家好,在党和十八大刚刚胜利闭幕不久,我们齐聚昆明,以信托行业形势谋发展,以实际形动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银监会成立以来,非银部在会党委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风险挑战,坚持“一手抓风险防范与化解、一手抓科学发展”,适时进行重大制度修订,不断完善信托业经营体制,努力推进信托公司战略转型和科学监管。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信托公司发展壮大,到11月底,全行业管理信托资产达到6.98万亿,马上进入7万亿,信托在丰富我国金融市场和支持实体经济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信托行业全体同志迎难而上、努力拼搏的结果,当然这其中也凝聚着各级监管机构的汗水。在此,我代表非银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形势,认识到面临困难和风险,我们要下大力气真抓实干。

一是立足长远、健康发展,受托人信誉是立足之本。信托公司做百年老店还不够,要有好的态度和优良的公司文化,这样才能做强、做大。最关键的一点,要珍惜声誉,信托公司要眼光长远、内外兼修,履行好社会责任,维护好行业整体形象。

二是正确研判形势,居安思危。要清醒地看到信托业的内外形势比以往更加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断出现新情况、新挑战,信托公司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发展质量明显滞后和风险逐步积累,离专业理财机构的定位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大家要把握好节奏,要坚持长期的人才、技术的投入,挖掘信托本源价值和转型发展的根本。

三是面对竞争环境,要勇于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做出自身特色。目前资产管理市场竞争加剧,银行、券商、基金、保险公司纷纷进入管理市场。信托公司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是否具有更专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和更严谨的风险管理能力。面对竞争,要勇于创新、加快转型,转变过去粗放的发展方式,集中精力提升自主管理水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专业、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赢取市场发展空间。

四是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国家需要。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信托行业要从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积极配合“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国家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规划实施,通过差异化、多元化金融服务,引导民间资金回归实体经济,同时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提升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多样性和有效性,推进信托公司的发展转型。

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取得成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建华先生的致辞,刚刚李建华先生给给我们发布了一条消息,带来了更加鼓舞人心的数字。这一份成绩的背后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当然也要面对我们会遇到的问题和种种挑战。希望大家的合力能够克服这些困难。我想这是作为一个监管者、一个家长,对于这个行业的一份厚爱,要想管理好它也需要来自于地方银监局的控制和管理。

接下来我们有请云南银监局局长林勇力先生致辞。

林勇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大家好。此时虽是隆冬季节,云南仍然有春的气息。我们迎来了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位参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云南的关心和支持与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向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的召开表示最诚挚的祝贺。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老挝、越南、缅甸连接,25个少数民族占人口的33.37%,云南山川壮美,地域通达,民族众多,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2011年 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2011年11月,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规划了加快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重要目标,当前十八大的召开为国家和党的各大事业作出了部署,云南省西部大开发和沿边开放,中国自由贸易区,沿边综合改革创新,国内也加快向西部地区发展,大通道等建设历史机遇,尤其是将中国建成东南亚、南亚的金融中心和西部地区实施战略,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彩云之南以宏伟的气魄,谱写云南跨越发展的新篇章。目前云南监管的金融机构共有35家,各类法人机构161个。近年来,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保持了稳健运行的态势,经营效率持续增长,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最后我希望各位与会的专家和代表更多地给予云南支持和指导,为我们不断地推进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再一次对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祝贺中国信托业取得长足发展,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林局长致辞。接下来我们进入论坛峰会的阶段。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蔡鄂生副主席也会在明天进入我们峰会的现场。在这里有一些感触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因工作的关系,我们也会经常参加金融行业的研讨会,当然证券公司的居多,实际上这些峰会和我们这里的峰会氛围完全不同。在我家,我母亲就是信托的忠实追随者。所以我今天不光是主持峰会,还带着任务来的,回去得向我妈妈交任务。其实我对信托更有了思考,一个老太太都想尽办法的想买信托,可见现在大众对理财的需求是多么的旺盛,所以我想未来信托发展空间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也有很多的考虑,真的买了信托就包赚不赔吗?我觉得这位银行的客户经理和信托的方式本身是不是就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其实信托现在是一个刚性的规则,一旦这个规则被打破了,信托这个行业还会保持迅猛增长吗?我也特别关注到近期媒体上的一些报道,包括刚刚被曝光的华夏银行的理财事件,这事是不是给我们投资者和理财人敲响了警钟?当然,信托什么时候能降低门槛,成为更多老百姓的理财产品,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是专业人士和专家学者,你们对信托行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思考。今天在这个峰会上,我们带着疑问和思考,和专家学者一块来探讨。

接下来我们让我们掌声有请第一位演讲的嘉宾,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女士,有请。

吴晓灵: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来参加信托行业的这个峰会。我想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框架之下,如果说出现“经济冷了,但是信托火了”这样的局面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特定所决定,也就是说未来金融业发展最大的是财富管理,而信托是财富管理的主要产品形式。所以我今天借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讲一讲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与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和完善。

我认为财富管理大约可以分成三个方面,第一,企业的资产管理。第二,居民的个人理财。第三,财富管理的咨询。企业的资产管理,我们未来可能发展的量是非常之大的,因为仅工业、建筑业批发资产就达到了98个亿,因为我们国家没有全部企业资产的统计,我就只能够报到这个程度。在整个的这些财富管理当中,货币资产管理是财富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截至2012年9月底,单位存款余额就是43万亿,个人存款余额达到了40万亿,货币资产的状况就是83万亿。我们2012年可投资产在1亿元或以上的高净值人士2015年将接近200万人,超高净值人士将达13万人,从此看到我们的资产是非常可观的。现在我们的市场上确实有多种形式的资产管理,如果证券公司管理的,有基金公司管理的,还有保险公司管理的。

关于资产管理活动的基本制度框架。我们信托制度依靠的是《信托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如果是委托代理的话,要适用于《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因为现在有一个公司的外壳和合伙企业的外壳,很多人不理解这个事情,因而在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公司制的基金和合伙的基金是用《合伙企业法》。

在私募资产管理市场上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首先,我们的集合理财计划法律形式是非常不同的,现在集合理财实际上是一种私募理财,但是在我刚才谈到的社会上认为我们的集合理财计划有的是把它当做一个委托代理,有的认为是信托制的,有的把它当做一个公司看待。其次,集合管理计划的投资者资格不同,银行的理财产品最低的有5万、10万,信托合格投资者的其中一个条件是100万,保险根本就没有,保险是按照保费的份额,基本上没有进入门槛,因而,投资者的资格限制是不同的。最后,管理者市场准入条件和监管标准不同,大家都知道五类机构现在对监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们的监管者并没有明确我们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样的法律关系,这是最关键的。

我们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会不会引起财富管理市场混乱?我2004年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不断在社会上发表言论,说我们国家的理财机构要做同一个理财产品,但是法律关系不同、监管标准不同,因而到了2008年我成为了人大代表以后就把这个作为主要的任务来做。

刚才所谈到的那些社会上想买理财产品的心态和现在暴露出来的众多的理财产品所存在的风险,我认为问题是定义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不清。很多人买理财产品买的是信誉。银行的产品是一个资金信托,如果银行的理财产品承诺保本,那就是一个结构化的存款,银行的理财产品必须要进入表内,而且我在人民银行也一再建议,银行保管的理财产品要纳入存款,如果这个产品不保本,风险和收益是属于投资者的,那么它就是一个信托产品,为什么这么说?很多人就说,我的银行理财沉淀是委托代理,我说这是错误的,就是说信托最本质的特征是以受托人的名义在进行投资,我们说不保本的,不保本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是银行在投资,所有的投资者买理财产品的名义不会以张三李四去投资,投资产品风险要由投资人去承担,而且我们银监会一再规定,不允许有不支持的信托方式。

银行的短期资金不断地滚动、发行,然后有一个资产,因为资产池的产品期限比较长,长短搭配,但是以长期为主,短期资金回报中间有一个差额,中间的差额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利润。要是就信托关系来说,银行只能够收取手续费,但是银行保证了客户最低预期收入之后就把这个差额留下来了。我也理解银行的苦衷,因为它无法对应长资金和短资产一一配比,这就是银监会一再下文要求严格管理理财产品的原因。信托应该掌握这个原则,而且老百姓把资产给了你,你就要知道这个产品怎么投。这就是因为没有明确法律性质,既然这样就无法明确法律责任。即使是委托代理,信托法律责任完全是投资者来自担风险,但是也因为没有明确这一点,客户在银行的柜台上买了理财产品之后,就要求银行到期兑付。保险产品的投连险等都是在银行柜台上代销,老百姓认为这个时候买的是信誉。由于你没有给客户明示,这个风险要客户承担。大家看到的都是预期的收益,而风险就提示不够,因而到最后老百姓找银行要求兑付时就有问题,我觉得银行的责任在于你没有明示这个产品的风险承担到底是谁?而且我刚才说这种短资金池和长资金池的不合理分配也是银行的原因。

我们认为银行的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只有跌破面值才能起来,如果我们买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都是以保本、不亏本的心态买的话就没有成熟的理财产品市场和成熟的信托产品。我现在认为证券和基金的日子不好过,是因为他们已经在走向成熟。就是投资者承担着风险,股票跌到什么程度,老百姓也知道我买的什么,我自己承担后果。基金现在跌破面值,尽管老百姓非常不满意,但是他们也知道,风险是应该他们自己来承担的。我们国家现在证券和基金的情况在于我们本身有制度性的缺陷。如果我们的资本市场能够健康、正常发展,基金不至于跌破面值。小额投资人是否适合买股票?小额投资人不适合买股票也不适合买信托的产品,我们的信托产品必须由有钱的人来买。这就是我想讲的法律关系不清,不利于投资者保护。不利于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因为现在五类机构都在做,整个风险监控都在做,这样我们就需要完善制度统一监管。

对于统一监管,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三个方向入手在法律上进行规范,委托代理、信托制度上,我们认为这个在资产管理上就是信托的关系。我们认为我们国家的《信托法》应该对经营行为再进行规定,因为我们可以在修正新《信托法》的时候,对私募基金专门立一章,以这样的修法方式,专门增加一章,把最主要的经营行为描述清楚。而我们的信托关系中,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最主要的就是资金信托,我们已经通过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法》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法》对财富信托、公益信托没有明确,所以在这个里面可以略写资金信托和公益信托作规范。

除了信托管理以外,还有财务顾问。因为现在财务机构涉及的面太多,我们还是要在目前证监会所管的范围之内狭义地把投资顾问、财务顾问作一个原则性的规定,我认为并没有涵盖所有的投资顾问,应该是所规定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在《信托法》加一章或者在条款中加这个内容,把这些明确出来。

关于《信托法》的立法后评估工作和有关信托配套制度建设与法规完善工作,现在正在进行。关于《信托法》的立法后评估工作,人大财经委给了一个函,希望由人大法工委来进行,但是法工委任务太多,就由信托业协会来做这个基础的工作,我们也会要求法工委来参与,用社会的力量来对《信托法》进行评估,评估后再看怎么完善它,我们现在要建立法制国家,这是一个立法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信托立法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信托登记与信托税收。《信托法》修改完善的主要方面包括关于设立信托时,信托委托人转移给受托人的规定,关于信托人的审慎义务。上面是一些我们应该在《信托法》原来的条款当中注意修订的东西,我刚才讲到的要把我们的信托经营在这个当中也专门规定,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此外,《信托法》立法评估的过程中,大家很可能还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来,也可以充实到《信托法》的修改当中去。

下面我讲一下《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改。我认为这是我们财富管理当中的最主要的一块。

投资基金是投资资产货币管理的形式,由基金管理人收取管理费用,为持有人投资管理,持有人承担风险,享受收益。我认为我们看任何一个问题不能看它的表象,不能看它的名称,要看行为的实质。资金信托的名字我们可以把它叫作一个投资基金。1999年投资基金法制定时,当时在法律上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大家对投资基金的很多认识问题不统一,在九届人大即将结束的时候,立法小组决定在“基金”前加“证券”两个字,就仅限于证券会的都是基金,于是通过了这个法。应该说这个法的通过对我们的私募基金也起到了推进作用。我认为投资基金本身就是信托基金的典型标准方式,加上证券两个字并不改变这个实质。我们国家为什么把“证券”两个字加上去以后投资的范围就窄小了,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把定义定得太小了,我们调整的定向是债券、股票,国务院认可的,因为我们国家只认为股票和债券是证券,其他的就不是证券,于是现在集资万象重生,各地的交易所名目繁多,其实大家干的都是一件事情。

证券的定义是什么?我希望未来经过大家的共同研讨能够接受我们这个定义,证券就是一个人获得权益凭证,如此而已。不管你这个凭证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只要能证明你对某个物有权益,这就是你有权益的证明。但是人们就担心,证券作了这么广义的解释,会不会就形成了证监会的权利太扩大,监管权是法律所授,同样都是证券,可以有不同的监管当局,这些可以按照不同属性来划分监管权限,而不应该因为管理权限而否定一个客观事物的本质,我认为这是中国金融压抑非常重要的理论原因,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很多资产都难以流动起来,那怎么办呢?就要把“猫”叫成“咪”,这样就产生了各地不规范的交易中心。

这一标志的特征不是委托人,而是与投资人的法律关系。资金的多、少、面对筹集资金的人多或者少,这是非常重要的标志特征,我们立法的时候你不要管我这个基金投向什么地方,因为大家为什么不愿意用投资基金立法呢?因为投资基金复杂,包括红酒、古玩等等,有这么多这么复杂,就觉得没法立法。实际上我们想一想,金融是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把没有能力投资的人集合在一起,然后你帮他投资然后获得更高的收益。这个时候作为监管当局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关注这个金融机构管的是大多数人的钱还是少数人的钱,有道德风险,所以需要公共权利的介入。但是对少数人,对有钱的人就可以担当风险,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的风险不要用公权力来看。对公募我们要严格监管,而且要看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就是保护小投资人的利益。所以必须是有一定资金基础的人,要是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人。我们现在关心的是退休的人,没钱的人想通过投资来赚钱,这个是不不行的,如果是没有准备赔掉的心就不要进来。因而立法的时候,我们不在乎你投向什么,而在乎你是公募还是私募。如果是私募合同约定投向什么方向,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说我善于在什么方面投资,我帮你在什么方面投资,你同意就可以帮你做。

《证券投资基金法》修法的本意是更多更好地保护投资人利益,要规范基金管理人的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无论你是哪一个机构,如果理财产品本质是公募基金,超过了200份,机构可以由银监会来管,但是管的标准应该遵从同样的标准。私募基金现在也有众多的机构在做,我们管理私募基金的人也应该遵守同样的准则。给私募基金合法的地位,更好地为社会管理财富。给基金以类财团法人的地位。

其实按照这次我们修法以后,只要真正落实这部法,所有的信托产品不是纳税主体。修法的焦点是投向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即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的投资行为是否纳入本法调整。因为投资基金本身就是一种金融工具,应该由金融机构来监管,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由于监管权利和政府权利的争议,使得本法难以实现我刚才所说的立法的思想。

本次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法亮点,一是将非公开募集基金纳入了调整范围。比如规定了基金管理人的注册、登记制度和豁免规定;建立合格投资人制度,累计不超过200人,这样基本上规定的就是自然人,就可以拓宽私募基金的范围,跟信托管理就衔接在一起的。我认为私募主要是以合同来管理私募的行为,以委托人、管理人的合同为行为准则,我们在法律当中规定了你合同的要件有什么,某些方面必须有规定和约束。至于怎么规定和约束是投资人、委托人、受托人的关系。而且私募以自律管理为基础,监管当局只关注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大额基金管理人。最重要的一点不得公开宣传推荐,我觉得现在大部分的做私募的都在违背这个原则,我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为什么不让公开推荐,就是要让投资人和管理人一定要有密切的接触,要对管理人有尽职调查和了解。我们现在委托人并不了解你的管理人是个什么状况,就盲目地投信任票,就把钱给了人家,这也是不行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老提信托业要刚性兑付,我不知道是真有此说法还是市场的,我认为刚性兑付是发展不起来的,应该由委托人来承担这个风险的。你让他要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你,而不是你找到他,但是这种你找到他的这种方式一定要是亲力亲为,而不是通过广告的方式。

二是加强了对基金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公募基金持有人大会出席人数从50%转入1/3,并引入二次召集大会制度。当然也有可能在这个人数上有一些调整,有的人认为在这次大会上持有人的人数比例太少了,但是在人大常委会上,有些人提要不要考虑这个。公募基金基本就是一个信托企业,我们修法的人是认了这个账了,而公司型的基金只是一个外壳,所以我们在《基金法》修法的时候,认为有公司型基金和合伙型基金。有的人不太理解,后来我们给他解释用这个法律外壳,既然是这样,我们说那你们描述实质,所以我们到一审稿的时候就给他们解释。然后在二审稿的时候我们就说,把公募作为一个合同,也就是可以出一个董事会,如果按照这个规定,基金管理公司以后很可能会发起设立共同基金,就是公募基金,就是组成董事会,通过董事会聘请一些董事,更好地为私募基金的利益和公私型基金奠定更好的基础。另外,公募基金可以对基金承担连带的基金持有人,也就是有限合伙型的基金。通过这样的规定,它是一个产品不是一个机构,可以避免基金层面的纳税问题。

怎么样实现这一点呢?要想实现这一点,就要跟监管部门报备,可以不到工商部门做税务登记。但是你很难作为基金的股东,你这个信托计划本身不能够成为股东投资的股东主体,但是如果建立了这个制度,比如说我们就可以是中信信托南方一号,这个时候你投资公募到工商局登记注册的时候,因为中信信托来代为持股,以后产生的都应当由中信信托来报备,第一保证不重复纳税,第二保证税收不流失。我想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愿意做一个合法纳税好公民,这样才吃得下睡得稳。

行业自律组织要有监管部门准备的系统。其次,其实证监会是很开通的,不要求全国成立一个行业自律组织,也不要求某一个地方成立唯一的行业组织,但是有一个硬性的条件就是行业自律组织必须组织起来建立一套信息系统,能把所有交易的行为进行登记。税收状况能够和监管当局联管,能够让监管当局看到。如果要有这样自立完备的系统,我想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建这样的系统可能都不是经济的。

接下来我想讲下本次《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对信托业的影响。

一是本次修法没有改变现有的监管格局。对非公开募集资金管理人规范的具体办法,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本章的原则制定。规则应该是统一的,监管主体可以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只要有人对这个监管体系负责就行,当然最理想的是实行整体监管。

二是法律生效后也为信托公司发起设立公募基金提供了可能。把过去的信托公司深深按在了私募基金的范围之内,因而未来其实要解放信托公司,第九十九条规定,专门从事非公开募集基金管理业务的基金管理人,其股东、高级管理人员、经营期限、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等符合规定条件的,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可以从事公开募集基金管理业务。公募基金的管理人有一个股东3亿元要求,本来想在修法的时候把资金降低一点,但是因为是一个人力资源的行业,你的成本基本上是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违规补偿,如果你违规了就要进行补偿。人力资本最重要,但是鉴于很多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一致,但九十九条私募基金的管理人达到条件可以申请公募基金,但是管公募和私募完全是两套不同的技术。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大家知道股东的资格没有要求这么多,而且自然人也可以。

三是本次法律及金融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大财富的管理局面,信托业正面临更多的挑战。私募基金能否作为一个产品,而不是以公司和合伙企业的身份进行各项经济活动,还取决于行业自律发展的程度。刚才我讲,你的登记如果得不到监管当局的认可,你也不可能像现在法律规定的一样,你可能还要借道一些渠道。除了能够避免双重征税的资金信托之外,你就得不到信托资金的地位,但是你与公司或者合伙企业进行方式管理的也要进行调整,也就是大财富的金融机构也要以公司或者合伙企业形式管理那些非常小的基金。

四是资金信托要严格按照《资金法》的原则进行管理,资金池的信托产品和资金池的理财产品不符合法律规定蕴藏风险,不利于保护委托人利益。

五是信托业要善于寻找自己的特点,在财富管理市场上进行差异定位。中国的财富已经到了代际交替的时候了,怎样进行财富交替?我们知道有很多私人企业家,包括工薪阶层也有财产继承的问题,有多少人为了争夺一点财产连父母都不去出殡,而去纠缠一些财产。我们为人民服务应该是为所有的人、所有有财富的公民做好财产管理,我想这应该是信托业的长处。

这是我讲的所有内容,讲的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吴晓灵主任的演讲。听到您的剖析和见解,我找到了答案。今天听了吴主任的演讲之后感悟颇多。我想当今的财富市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本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的复杂和制度不够完善。我们在这里再一次感谢吴主任的精彩演讲。谢谢!

蒲坚:我要非常抱歉地先说明一下,本来大会安排我下午做演讲,但因为预计要演讲的嘉宾因为行程的原因暂时无法到达,所以我的演讲次序现在有所调整。昨天,我们中国信托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进行换届,第三届理事会正式成立,刚刚非银部领导发言的时候说,我们信托业的规模已经到了令人瞩目的地步,所以我想2012年12月12日确实如大家所说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刚一到就传来了喜讯。吴晓灵女士刚才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演讲,其中提到业界有很多人把信托业或者说把信托公司做的一些项目,看成是一种庞氏骗局、影子公司,我代表67家信托公司做一个正式的申明,如果说中国的信托行业或者信托公司做了庞氏骗局的业务,我觉得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出于利益的别有用心。

我是作为一个业界的实践者来跟大家做演讲,演讲是建立在三个前提之下,第一个前提就是我不用外语来讲中文,第二个是不用翻译过来的中国话来解释中国的现实。我简单说明一下,第一个前提,十八大已经提出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复兴之路,作为我们信托业第一个前途。第二个,我们信托业如何完成中国人共同的梦想这个前提。第三个前提,我觉得也是在说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共有制赋予我们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个最大的约束。如果建立在三个前提之下,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一个来自实践者对一些理论问题的思考,或者借用我们中国信托的一些经验给大家一些交流。当大会邀请我来做一些发言的时候,我脑子里突然就冒出一个题目,这个题目就是《信托业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后来他们说题目比较早而且这个题目十八大开过之前定的,但是我还是坚持这个题目。

第一,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刚才提到信托管理资产达到6.98万亿的时候,大家都说中国信托业今年比较火,其实我觉得自从2007年我们的监管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托走上正途的时候,中国的信托业就没有不火过,而且从07年开始一直在保持着持续的发展。这点我觉得应该做一点说明,在2008年金融危机来的时候,我们信托业保持着健康、稳定、持续性的发展,到最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信托业还保持着这么稳定、持续性的发展,我觉得正是因为中国信托业正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才会有这样的发展。

第一个,中信信托的实践让我们体会到信托关系是一种普遍的存在的社会关系,不仅仅是表现在金融领域。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到信托关系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它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大家意想不到的作用,有的时候我想,是不是中国信托业真正地自觉地、不自觉地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那它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信托是不是作为一种唯一的金融工具,在中国取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实践经验让我们体会到了,其实信托不仅仅是一个金融工具,它真的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制度安排。所以我们在谈到基金、PE、艺术品投资、国有企业改革的时候,自然不自然地就会想到信托的有效性。

实践再一次证明,经过近七八年的发展,我们在各个领域已经用实践来证明了信托在中国的有效性,而这种有效性绝不仅仅表现在我们为社会、为哪一个企业做了一些投资。所以在座的好多都是我们信托公司的同行,或者信托业的同行,还有一些是关心中国信托业发展的媒体机构,所以我在这里特别想表达的心意就是,信托有可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一个最佳的窗口。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就是信托业的发展从它的制度设计还有它的实践过程,包括我们的监管理念,都非常完整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而从目前来看,其它的金融机构真的还没有做到这点。既然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到底在哪个地方起了作用?我们总结出最大的原因就是信托它是一个集合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把少数人的资金集成在一块的时候,最本质的是集成了知识。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过程当中,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你不能为这个国家注入新的知识增量,那么在这个社会上求发展是没有前景的。而就在这个问题上,信托公司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别看这只是一个制度的设计,它的秩序调整一下,它的边界扩大一下,你就会发现一个这个制度的效应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很多人不理解,比如说拿刚性兑付这个问题来讲,实践证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我们仔细地分析。

第一方面,因为我们的制度设计上有缺陷,主要表现在制度的流动性安排,我们还没有对信托产品的流动性登记做安排。第二方面,为什么信托公司愿意做刚性兑付?也是因为信托制度,因为信托公司愿意兑付就是因为信托公司把信誉作为自己的生命,所以信托公司的制度安排真的是非常巧妙,我们公司研究人员说,信托制度所能发挥的效率能跟人的思维相媲美,其实反过来认识,我们就会找到信托公司为什么会火,为什么会有效?因为每一个信托公司都愿意在连续博弈过程中建立自己的信誉,为什么其他时光行业不愿意呢?昨天我们得到一些数据,信托业每年为我们投资者创造了将近4千亿的价值,而我们公司同仁拿到的不到10%,所以我们信托业是在为客户创造利益的基础上,自己再创造收益。而反观其他行业,为客户赔了很多钱的时候,你还自己拿到很多钱。事实证明,一个少数人靠剥夺别人而富裕起来的组织或者结构,其实它是没有生命力的。刚才吴行长讲了,有些市场制度上有缺陷,首先表现在如果一个市场85%的人的钱连续30年或者连续20年不断地向5%的人的手里集中,大家觉得在我刚才讲的前提下,这种制度还有前景吗?而信托这个制度就是一个集成、分享的制度,它真正的、天然的契合了我们国家选择的制度。我们现在决不是评论我们国家这个制度的选择对不对。所以我想信托之所以现在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我觉得第一个就是我们信托制度的设计非常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老百姓的钱给信托公司的时候,把这个信托公司动作分解来看,基本上是先有项目,后有集合资金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最巧妙的安排就是凡是要购买信托产品的人,都会把知识贡献在这个上面,因为它的选择就是一个知识选择的过程,当你把知识的选择过程集中在这个平台的时候,信托公司执行的经理就会得到大的知识收益。而反观其它公司的模式,就是把资金集合起来做,让少数人来做决定,他们决策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成败。而我们信托公司是先有项目,很多人都去判断这个项目好还不好?别看这只是一个巧妙的转换,其实信托制度是优于其它制度的。所以为什么会有刚性兑付?如果兑付不起了,你拿什么去兑付?这里边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托公司在做产品的时候,因为有制度安排的缺陷,流动性安排的缺陷,所以我们刚性兑付,其实这就是一个时点,因为你投资的资产价值,像我们终身名誉会长王老说的,那个价值根本没有损失,所以才是我们刚性兑付的动机,如果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我们信托公司发展起来,我们这个刚性兑付立刻就可以消失。

在资金集成的同时,其实我们集成的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社会关系。各位同业有没有体会,当我们这个项目一旦出现小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投资者马上就会加入进来帮助你一起来解决问题,为什么?因为这三个集成使得信托公司的信托制度安排天然地符合了中国这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因为大家都知道,你要选择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很容易的,只要你搞计划经济就可以了,你要选择一个资本主义市场的制度,你只要彻底解放每个人的个性就可以了,但是你如果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话,当我们合起来,而信托公司其实就是在这两种制度之间架起一个桥梁,成为一种利益的转换器,成为一种贫和富之间的转换器。当我们在实践中做项目做得比较深刻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上我们这种集成分享的制度就是作为一种金融普惠,知识共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资本每个毛孔当中都渗透着罪恶,但是当这种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能在我们这种制度下让普通老百姓都分享的话,那我们这个资本也可以为我所用。所以从实践的角度来讲,信托的安排、信托业的普遍性实际上为我们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前景,所以我们在说信托制度的时候,我们是说信托制度内容、内涵更加丰富,目标更加包容,空间更加广阔。这就是我们这些年来为什么信托公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7万亿今年肯定是超过了,以后呢?我记得在上一次峰会上,我也说过信托业这种增长,如果坚持这种原则,如果得到更高层领导的认可、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基础的支持的话,信托业的发展其实才刚刚开始。信托业应该是一个天鹅,应该在天空当中自由飞翔,这种制度就是一种天鹅的制度,但是我们在社会上一直是作一只丑小鸭,饱受了各界的置疑,所以我们从业人员付出的艰辛,饱受的痛苦是其他金融行业不能比的,但是我们信托同业已经走过来了。

当我们高举着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旗帜的时候,其实不难想象,如果一个国家选择共同富裕这个大目标,而金融行业跟它不相关,或者弱相关,我觉得这个共同道路其实非常艰难。从这个方向来看,中国信托的发展之路应该从这个大目标来推展我们所有的理念,你才能找到那条路。当然,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是不是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来研究,而不要用翻译过来的外国话来解释中国的现实,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正站在一个新的逻辑起点上,因为改革开放的一个逻辑起点就是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解决,要调整我们所面临的这个利益循环线。

回过头来讲,我们的信托实践到底在哪个地方有突破?我自己看法其实是信托集成分享这种机制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因为它触到了所有制最根本的问题。所有制最根本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我们要反思公有制这个体制的有效性。为什么信托有效?为什么信托公司出现的少?那些不认真研究信托产品路径的人说我们做的产品是骗局,说我们是影子银行。何其可笑?为什么?我们集成了这个钱在这里,我们的投资者是很清楚我们赚的钱是大部分给了投资者,我们只取一瓢。这个模式是什么?我自己的看法就是信托的实践触到了一个机制,那就是公有制,当我们10个人的资金投到一个地方的时候就是我们10个人共有,当我们1000人的集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是1000人共有,当我们14亿人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是14亿人共有。从很多大的企业说,这几年大的实业、银行每年赚的钱都在增长,老百姓为什么会骂你企业赚的多呢?因为这种机制的利益安排出现了问题,所以要把这个利益的共有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我们还要加大力度挖掘,因为这种公有制在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作用,如果我们把信托资金投到民营企业当中就去就会为民营企业增强资产。

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实信托之路就是现成的解决工具。我们可以把每一个人使用土地权利用起来,让信托作为一个转换器,把土地和信托有机地结合起来,顺利地解决一些问题。这些都说明,如果我们走这条道路我们就会在特色金融道路上找最新的突破口。而我认为这个看法落到了我们信托行业的人身上,我们有信心走这条路。

如果要走信托行业的道路,分这个蛋糕的人一定要让这个蛋糕变得越来越大,而信托公司这些年的实践正在使这个蛋糕越来越大,使我们的投资者和信托业都得分享这个蛋糕。,反过来有些行业实际上把部蛋糕越分越小,但是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我想这个是没有前景的。

一个金融业如果在这种语境下选择道路,有一个问题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因为我做了很多公司的研究,包括对公司各个部门,尤其是个人,在信托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案例,我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金融企业的发展究竟是利己在前还是利他在前?信托公司这几年为什么能发展,并不是说社会上因为政策的严格控制,是因为我们大家走了同一条道路,就是利他在前,利己在后。真正的利益实际上是由信托公司发现的,那个利率是多少呢?结论就是利率应该10%左右,跟我们信托公司可接受的程度有关系,因此我们是市场化的。刚才市长提了一句话,“你能不能为金融行业服务?”。大家仔细地想一想,你可以把这个动作分解开,比如是把银行分解开,把证券分解开,你就会发现差别就是仅仅是一个程序上的颠倒,比如你的钱存到银行你有监督吗?但是我没有使用什么东西来控制风险,我们是用上千个投资人在我们背后顶着。这种投资就是民主监督的一种雏形,你应该知道我们自己的员工他们怎么样在工作?他们怎么样在挖空心思的控制风险?在各个环节上为投资者服务?原因是因为有一个具像的、明细的投资人盯着你,但是其他的行业不是这样。所以,如果我们坚持这种制度,真的是太有发展的前景了。

最后,中国信托业怎么走自己的路?其实信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关系,是存在着各行各业,存在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有层次性、多义性,层界非常广阔,谁有信心就会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信托公司应该坚持利己在后,利他在前。你那个时候就会发现,我们会把原来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动机和悖论改为大家的希望。所以包括我们信托的同仁们,我们应该团结起来,首先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打破社会上对我们成见,我们要突破一切的障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贡献出我们作为金融行业人员所有的活力。

我们现在小天鹅已经开始展翅了,未来大家一定会看到它在天空遨游的时候。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演讲,您的演讲为我们说出了多人的心声。我想一句话“伟大是熬出来的,杰出是被骂出来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中国的信托业从现在开始就有了一种特色,我们应该正视这种特色和发挥这种特色。信托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式去发展一定会变成一个现实的,所以我们用掌声真心感谢蒲总的演讲。

主持人:很开心跟各位如期相聚在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下半场的峰会现场,给我的感觉这次参会的人员素质都很高,大家都是抱着一种认真学习的心态来到我们的会场,所以珍惜每一刻和嘉宾探讨的机会,我们也听到了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演讲的内容。首先我们要请出我们的第一位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所长周小明博士。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周博士,他曾经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信托法》起草小组的成员,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我们的每个季度在信托协会网站上的定期报告就是出自于周博士的手笔。信托业真的向周博士所说的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吗?带着疑问和思考,有请周博士为我们带来他的演讲。有请。

周小明:下午好,在座的很多都是老朋友,很多场合我的一些想法大家都比较清楚,今天借这个机会再就泛资产管理时代机遇、挑战跟各位同行、专家、领导一块谈点我个人的想法。主要就三个方面的问题谈我个人的想法。

第一,什么是泛资产管理时代?

第二,它给我们信托业会带来什么样的挑战?

第三,我们将如何应对?

2012年,尤其是第三季度以来,证监会、保监会针对资产管理市场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新政”,主题词就是“放松管制”,旨在给其他金融同业资产管理业务进行“松绑”,预示着“泛资产管理时代”已经到来。所谓“泛资产管理”,意指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可以更多地以信托公司经营信托业务的方式,开展与信托公司同质化的资产管理业务。

第一个方面,泛资产管理时代已经到来。一是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基金管理公司的传统业务是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起和管理。2007年11月,证监会颁布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并于2010年进行了修订,开始允许基金管理公司从事“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专户理财,但其投资范围仍然限定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标准化金融工具的投资。2012年9月26日,证监会再次修订并发布了新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办法》,10月31日,又配套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这两个规定旨在向基金管理公司全面开放资产管理业务,不仅明确基金管理公司可以针对单一客户和多个客户设立“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金融市场上的标准化金融工具,而且允许其设立准入门槛仅为2000万元注册资本的子公司,开展“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该计划可投资于未通过证券交易所转让的股权、债权、其他财产权利和中国证券会认可的其他资产。显然,基金管理公司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与信托公司的单一信托与集合信托计划的投资范围已经几乎没有区别。

二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传统业务是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然而,2012年10月12日,保监会发布实施了《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推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创新发展,拓宽其业务范围:一是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除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外,还可以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机构资金和合格投资者的资金;二是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受托人,可以设立资产管理产品,为了受益人利益或者特定目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三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符合条件的,可以向有关金融管理部门申请,开展公募性质的资产管理业务;四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设立子公司,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上述规定,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与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已无实质区别。

三是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2012年10月18日,证监会发布实施了新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配套的《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和《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主基调是“放松管制,放宽限制”:对于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区分针对普通投资者的“大集合”和针对高端投资者的“小集合”,适度扩大资产管理的投资范围和运用方式,但总体上还被限定在金融市场上的各类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金融产品上;而对于为单一客户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则完全放开其投资范围,允许投资者与证券公司自愿协商,由合同自行约定,这与信托公司单一信托的投资范围已经几乎没有区别;至于针对客户特定目的而开展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是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则允许设立综合性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这与信托公司的资产支持信托业务已经没有本质区别。

四是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2012年 9月1日,证监会颁布的《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开始施行。首次允许期货公司参与资产管理市场,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据此,期货公司可以接受单一客户或者多个客户的书面委托,运用客户委托资产进行投资,不过其投资范围被限定在资本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市场上的金融工具投资。

五是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新近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修正案)》,允许私幕基金管理机构采取信托型法律结构,并拓宽其投资范围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资产,实际上赋予了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以专业领域私募信托业务经营的牌照。此修正案一旦获得通过,信托公司为主的信托市场结构无疑会发生进一步分化。

第二个方面,“泛资产管理时代”给信托公司带来了那些挑战。尽管上述资产管理“新政”在法律基础、投资者保护、公平竞争等方面,目前仍存在诸多争议,但其在实践层面上的实施,已不复逆转。“泛资产管理时代”的来临,赋予了其他资产管理机构更多与信托公司同质化的业务,使信托公司在传统业务领域面临更加直接、更加激烈的竞争,不得不承认,信托业的原有发展轨迹,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业务层面和监管层面。

一是业务层面的挑战。信托业近年来能够获得快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断发育成长的资产管理市场、业界自身的开拓创新是其中重要的发展驱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托业“独特的制度安排”也是促成这种发展的重要支柱。现行制度安排赋予了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财产时极其灵活的经营方式,集中表现为信托财产的“多方式运用”和信托资产的“跨市场配置”。信托公司运用信托财产,不仅可以采取存款、同业拆放、贷款、融资租赁、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资产的买入返售等债权性投资方式,还可以采取股权投资、证券投资、实物投资以及各种财产权利投资等权益性投资方式。信托公司配置信托资产,不仅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配置标准化的金融工具和非标准化的金融理财产品,还可以在金融市场之外的实物市场、产业市场上进行形式多样的资产配置。相比之下,在此轮资产管理“新政”之前,其他金融同业资产管理机构对受托财产的运用方式和配置领域,多少还被限定在特定的市场范围内,比如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基本上被局限在货币市场范围之内,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被局限在资本市场范围之内,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主要被局限在资本市场上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范围之内,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的资产范围则被严格局限在保险资金的范围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托业在分享资产管理市场盛宴之时,确实享受到了制度红利。

显然,在“泛资产管理时代”,信托业所拥有的上述制度红利将被日益削弱。从新政内容看,就证券公司而言,针对单一客户开展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其运用方式和配置领域完全由合同约定,与信托公司的“单一资金信托业务”基本相同;针对企业资产证券化开展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允许设立综合性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与信托公司通过受益权分拆转让方式开展的“资产支持信托”基本相同;针对合格投资者开展的“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即“小集合”),可以配置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商业银行理财计划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与信托公司的“资金池信托业务”和“TOT信托业务”基本相同。就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其通过子公司开展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运用方式与配置领域为股权、债权、其他财产权和证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与信托公司的信托财产运用几乎已经没有区别,称其为“小信托公司”一点也不为过。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允许其作为受托人设立资产管理产品,接受保险资金以外的资金,为受益人或者特定目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无论从形式还是实质,均与信托公司信托业务相同。就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而言,《证券投资基金法(修正案)》允许其设立信托型基金,并扩大其投资范围至未上市股票,实质上确立了其专项信托公司的法律地位。

显然,上述资产管理“新政”的实施,必将分化信托公司的现有客户,信托公司拥有的以“多样化运用方式”和“跨市场配置”为特点的传统经营方式,也必将遭到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简单模仿,并遭遇直接的正面竞争,信托公司原有业务模式的“替代效应”和“挤出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从实践中的竞争路线图分析,首先受到冲击的是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原先受到政策限制的银信合作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转让业务,已经借道证券公司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和基金公司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获得广泛开展;由于信托公司对融资类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较低的规模比例、较高的净资本比例和信托报酬率等方面的限制,预计其他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也会很快向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转移,银信合作将面临被银证合作、银基合作挤出和取代的风险。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末,证券业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仅为2818.68亿元,但到2012年6月末,已经飚增到4802.07亿元。接下来的3个月,更几乎翻了一番,9月末达到9295.96亿元。目前,券商资管规模已逼近1万亿元,主要是银证通道业务,其中定向资管业务估计超过8000亿元。其次受到冲击的是信托公司的另一类主导业务——融资信托业务。由于其他同业资产管理机构对融资信托业务的操作模式尚不熟悉,因此,目前实际的挤出效应还不明显,但是,由于此轮“新政”向这些机构不同程度开放了非标准化债权的运用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托公司擅长的非标准化融资模式可以被简单复制,可以预见,竞争的领域将很快会从银信合作领域延伸到融资信托领域。再次,《证券投资基金法(修正案)》一旦获得通过,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将不必借道信托公司即能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信托公司传统的私募基金“阳光化”业务势必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二是监管层面的挑战。证监会、保监会此轮推出的资产管理“新政”,旨在放松管制和鼓励创新,在监管上赋予了其他资产管理机构更加宽松的监管环境,相比之下,信托公司的监管环境则要严格得多,其他资产管理机构比信托公司具有明显的监管优势,主要体现在:

1、业务准入方面。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产品,均采取“事后报备制”,即先开展,后报备。比如,基金管理公司为单一客户办理的特定资产管理业务,只需要在签订合同的5个工作日内报证监会备案即可;为多个客户办理的特定资产管理业务,只需要在该资产管理计划开始销售后的5个工作日报证监会备案即可。而证券公司除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需要报批外,其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一律在其设立后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报备即可。相比之下,信托公司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虽然也实行报备制,但在实际执行层面上常因“窗口指导”和各监管当局的理解而宽严不一,缺乏法规层面上的统一而明确的报备制度。

2、投资者条件方面。信托公司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实行严格的“合格投资者”规定,并且严格将300万以下的合格自然人投资者人数限定在50人以下。相比之下,证券公司的“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没有人数限制,其以投资起点区分“非限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限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分别为5万元和10万元,金额远低于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而证券公司的“小集合”即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以及基金管理公司为多个客户办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虽然采取了与信托计划类似的“合格投资者”规定,即投资起点设定在100万元以上,但300万以下的合格投资者人数只限定为200人以下,比信托计划高出4倍。

3、受益权流动化方面。基金管理公司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份额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平台进行转让,证券公司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份额虽然不允许转让,但为解决巨额赎回、化解流动性风险,证券公司可以以自有资金参与或退出集合计划。相比之下,信托公司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受益权虽然允许转让,但限制机构所持有的受益权向自然人转让和拆分转让,允许的拆分转让,也不得向自然人转让。

4、净资本管理方面。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实行严格的净资本管理,而且净资本占用比例较高。以融资类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为例,信托公司的风险资本系数高达10.5%,而银行如果借道证券公司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开展同类业务,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准备基准计算比例仅为2%,连续三年监管评级为A类的公司还可以打4折,至于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则根本就没有实行净资本管理。

5、分支机构方面。证券公司本身就拥有证券营业部的渠道和网络优势,还可以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也可以方便设立分支机构,并可以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而信托公司目前尚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其资产管理子公司的设立也属于严格限制之列。

其他资产管理机构拥有的上述监管优势,将化为其竞争优势,使信托公司处于相对的竞争劣势之中,加剧了信托公司的竞争挑战。

第三个方面,信托公司在泛资产管理时代应该准备哪些应对之策。“泛资产管理时代”的来临,是否意味着信托业快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显然,现在作出这样的预测尚为时过早。固然,“泛资产管理时代”增加了信托公司的挑战,但更多资产管理机构从更广、更深层面介入资产管理市场,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得益于不断深化的市场化改革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奇迹,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并积聚了巨额的财富,由此催生了巨大的资产管理需求,形成了快速增长的资产管理市场,信托业快速发展的雄厚市场基础没有改变,“成长的市场”仍然是信托业今后得以继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此前提下,关键是信托公司如何提前应对,把握机会,锻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并籍此继续推动信托业的发展。在此,我认为有四点至关重要:

一是适时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本轮资产管理“新政”,一方面赋予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以更多与信托公司同质化的资产管理业务,使信托公司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但另一方面也放开了其他资产管理机构投资信托公司信托产品的限制,而这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此轮资产管理“新政”以前,放开的只是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的对接,由此诞生的“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使信托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本轮资产管理“新政”,进一步放开了银行之外的资产管理机构对信托产品的配置。首先,放开了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与信托产品的对接,允许其“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信托公司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其次,放开了基金管理公司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与信托产品的对接,专项管理计划可以投资于“其他财产权利”,信托产品的受益权当然属于“其他财产权利”的应有范围之内;再次,放开了保险资金与信托产品的对接,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于净资产在25亿元以上信托公司的集合信托计划产品。而保监会《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等规定,也为信托公司作为投资管理机构参与规范的保险资金基础设施债权投资和不动产投资提供新的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本轮资产管理“新政”,对于信托公司而言,不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新的机会;对于信托公司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之间而言,不仅是一种竞争关系,更是一种合作关系。“在竞争中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应该是未来信托公司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一种常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竞合关系”,将像当年的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一样,完全有可能推动信托业再上一个发展的新台阶。

二是深度挖掘信托制度的市场空间。虽然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借监管“新政”获得了类似信托业务的资产管理业务,但由于监管规章并无法突破法律层面上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安排,使得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不管其实质上如何扩展,但形式上还不属于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信托业务,其受托财产也难以具有信托财产的法律地位,因此投资者也难以获得信托制度下的严密保护。特别是从业务功能层面看,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由于目前并不能名正言顺地以“信托”名义经营业务,其扩展的只是类似于信托的下层功能即信托财产管理端的“资产管理功能”,并不能延伸到信托的上层功能信托关系端的“目的功能”。信托作为一种财产管理制度,不是一项普通的财产管理制度,不是一项单纯的理财制度,而是一项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是一项以实现信托目的为中心的财产管理制度。换言之,信托可以用于理财,但绝不仅限用于理财。一项信托最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和价值,完全取决于委托人设定的信托目的,而只要不违法,委托人可以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设立信托,而不仅限于为了理财的目的设立信托。“目的”决定“应用”,信托业务的实际边界由此呈现出极其多样性和灵活性,几乎可以与人类的想象力一样没有限制,信托应用的创新力也正源于此。目前,信托公司仍然是唯一法定的综合信托经营机构,依托信托的“目的功能”,信托公司可以不断创新信托业务,拓展信托在私人财富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员工利益保障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应用,继续创造属于自己的“蓝海”,而这些制度优势显然是目前其他资产管理机构所不具有的。

应当指出的是,目前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中,以体现信托财产管理端的“理财产品”为主,体现信托目的端的“服务产品”长期缺位。截至2012年第3季度,体现信托服务功能的事务管理类信托仍然仅占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的14.28%,体现信托理财功能的融资类信托和投资类信托则占到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的85.72%,信托应有的服务功能一直没有转化为巨大的市场份额。这是信托公司未来发展应当着重加强开拓的市场领域。

三是锻造核心投资管理能力。应当承认,在相当长时间内,理财产品仍然是我国资产管理业角力的主要战场。目前,在理财信托产品中,信托公司一直是以非标准化债权投资为驱动的固定收益产品为主,而以各类权益投资为驱动的浮动收益产品则较少。截至2012年第3季度,体现固定收益的融资类信托产品占比仍然最高,为49.01%;体现浮动收益的投资类信托产品占比仅为36.71%,而且这仅仅是统计上的比例,实际的比例可能要低得多(由于缺乏严格的统计标准,相当一部分名义上是投资实际上是融资的信托实际上可能被纳入了投资类信托的统计口径之中)。理财信托产品的这种结构,难以满足高端客户对浮动收益产品的需求,削弱了信托产品的竞争力。

相应地,由于信托产品以融资信托为主,真正的投资信托较少,因此,长期以来,信托公司的能力核心主要体现为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而不是真正的投资管理能力。从标准化的金融资产投资看,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及持有至到期投资和买入返售三项加总为1.78万亿元,占全行业资金信托规模的比例仅为29.87%,其中,证券市场投资(按运用领域口径统计)为0.68万元,占全行业资金信托规模更是少到11.41%。就非标准化的股权投资而言,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长期股权投资仅为0.69万亿元,占资金信托规模的比例仅为11.57%,其中主要是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占比为11%,PE投资仅占0.57%。虽然信托公司较少开展投资信托业务,有市场、政策等多方面原因,但从长远发展看,真正体现信托公司竞争力的是投资管理能力,相比其他资产管理机构而言,信托公司目前的投资管理能力特别是证券投资管理能力,不能不说是一个短板。因此,丰富信托产品线,锻造核心投资管理能力,乃是信托公司未来竞争取胜的不二法宝。

四是化“先发优势”为“品牌优势”。信托公司在多样化运用信托财产和跨市场配置信托资产方面,已经积累了十多年的经验,具有了自己成熟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锻造了一大批优秀的从业队伍,并形成了一套严密保护投资者和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监管体系。当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开始介入类似信托的资产管理领域时,其市场、经验、人才、行业成熟度等方面均面临严重短缺,监管体系也比较粗放。相比之下,信托业在其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信托产品已经成为主流金融产品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同,信托公司的内部管理已经建立了比较规范和严密的体系,整个信托行业的发展和监管也已经相对成熟。毫无疑问,信托公司在大资产管理时代具有一定程度的先发优势。

但是,在“泛资产管理时代”,信托业已经不能简单借助制度优势和先发优势,继续沿着粗放式增长的老路前行;对于随之出现的新的发展机遇,也不可能简单借助制度优势和先发优势,就能够加以把握。因此,信托业能否在未来继续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不仅需要进一步挖掘制度优势,创新信托服务功能,更重要的是需要将“先发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而其中核心的核心乃是构筑属于自己的差异化的投资管理能力。这意味着信托业精耕细作的时代已经来临了,意味着信托业要真正修成正果,尚需假以时日,还需业内同仁持续不断地努力。

主持人:非常感谢周博士的演讲,刚才周博士提到了泛资产管理时代,可以说这个时代已经是硝烟四起充满竞争的时代。对于我们信托行业来说还是苦练功夫,抓住机会的时代。在座的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在去年的峰会上,签署了一份《信托公司社会责任公约》,而今年又研究了一份《信托公司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接下来让我们有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办公室主任王晓光,为我们讲讲其中的涵义,有请王博士。

王晓光:今天我来讲社会责任,首先非常荣幸,感谢这次大会的组织者让我有机会将这些年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信托行业的社会评价体系情况,跟相关的代表介绍一下。

我们的信托企业责任为什么要做?关于这个问题说法很多。首先我举两个例子,说我们信托业实际上已经是天鹅了,但是在政府部门眼里是丑小鸭,我们为社会做了一些贡献,这些贡献不是很被了解和认可。在上个月,我们参加了一个报道了社会企业责任的活动。在开篇的时候,就讲到我们现在的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压力很大,说每当我们连续报道我们国有企业好的方面、实现的盈利时,我们的读者评价调查结果就下降。每当我们编写一些国有企业的负面消息,得分就上升了。原因在哪里?这里面等一下我在讲的时候会给大家进一步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我想谈谈一些知名人士对社会责任的理解,首先我想讲的是联合国的秘书长安南,他说“我们不是要求公司做与他们正常经营不同的事情,我们是要求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正常经营。”原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强调,“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企业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形态,对企业员工来说是一种生存状态,对客户来说是一种选择的权利,对股东、供应商、第三方机构来说,则是一种价值共同体。因此,履行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应有之义,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我刚才谈到,我们的标题是社会责任,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不是社会责任,这样就能够保证行业的发展,这是一种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我们去改进我们的产品。中海油健康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宋立崧表示“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好坏,不仅要看企业中的精英在讲什么,更要看企业的员工在讲什么。”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2010年底出台了组织社会责任的标准,这次信托公司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也是在这个框架下制定的。刚才谈到信托行业的受托信托资产规模,马上要突破7万亿,我们做的这些工作、为社会创造的这些价值,是不是公众都所了解?我们需要主动地去和大家去沟通。当时我们国家电网有一个老总对一些评论感觉很冤枉,我就说你可以做一个直播,在台风来的时候你不是在家里,而是在线路抢修的现场,大家会对电网公司印象会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最简单的例子,需要沟通。

我们说利益相关方简单讲包括股东、员工、政府、监管方、客户、供应商,考虑他们的期望。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资源下我们应该怎么做,以这样的要求使企业能够达到全面平衡。

企业责任实际上是企业利益双方的协调工具。上午我们谈到,信托是集合各个方面的关系,这些关系有效地协调好,各个方面,监管方、公众、员工,大家都心情舒畅,觉得信托做得非常好,我想我们这个行业一定会发展非常顺利,对我们的一些误解一定会消除。

我们信托业做社会责任有四个方面重要的意义:企业发展国内外环境的要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管理系统提升的必要工作和行业特性对责任形象的需要。中国银监会曾下发《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意见》,这个意见在会议材料里有一个手册,各位代表可以认真研读。

社会责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核心。就是说,企业自身要盈利,盈利社会,而不是说我赚钱,在前面说过,赚钱的企业不一定受到尊重,它需要照顾环境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于提升内部管理体系,我们说很多跟我们日常的业务相关。比如碳排放,我们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托产品支持的投资项目是不是环保。我们自身办公场所我们用的水电,是不是环保。通过社会责任强调的内容,内容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利益相关方,来自于媒体,以银行业为例,我们说我们需要在宣传银行业创造了利润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有讲我们的员工是怎么工作的。我们的员工在实行6点半工程,也就是努力让员工6点半就不再上班,但是大部分员工都是晚上8—9点才能回家。我们说公众在看到银行实现了大的利润的同时,实际上这是员工用他们每天的辛苦工作来实现的,但是员工的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评价,所以我认为沟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创新。我们如何实现百年老店?是把赚钱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和社会的秩序发展能够结合起来,这样的发展才会有助于市场的发展和成长。

关于信托行业的特性,我们说信不仅是信用、信任,更是别人对我们行业、信托公司的信赖,这个信赖不仅仅是我们能够赚钱,而且是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尊重。这个行业在社会里边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在金融行业里,信托行业的影响,这些方面可能有些人讲我们是闷头赚钱。我们国家前些年八九十年代可以韬光养晦。现在我们行业协会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让更多的公众、政府了解信托业,了解信托这几十年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但是这个贡献更多的需要信托行业跟社会有沟通,让社会有所理解。

关于社会责任的认识,我这边列了几个误区,包括公益论、奉献论、箩筐论、万能论、报告论等十大误区。公益论是指,误认企业社会责任是“单纯支持公益事业”,把企业社会责任异化为企业捐赠。损害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能力,甚而导致“向企业乱摊派”的回潮。奉献论是指,误认企业社会责任是“简单的好人好事和无私奉献”,把企业社会责任异化为泛道德的“无私奉献”。让所有的人都成为道德楷模,无疑是“镜花水月”,不可持续,甚而出现“好心办坏事”的风险,并且简单的好人好事式理解,无法发挥社会责任的学习与创新功能,损害企业的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能力。箩筐论是指,误认企业社会责任是什么都能往里装的“责任内容大箩筐”,把企业社会责任异化为内容列举式的“利益相关方责任”。这不但导致对责任内容理解的无限“泛化”和责任边界的极其模糊,而且导致企业领导层认为社会责任不过是“新瓶装老酒”,无法对推动社会责任管理倾注真正的热情、智慧和创造力。万能论是指,误认企业社会责任是解决所有违法事件的灵丹妙药,把企业社会责任异化为空洞说教的“道德空论”。一旦出现各种恶性事件,就简单地认为这是企业不讲社会责任的结果。其实如果严肃的法律惩罚都无法阻止违法的步伐,道德教训必然更无法阻止违法事件的发生。企业社会责任不是解决触及法律和道德底线问题的灵丹妙药,违法的问题只能通过立法和有效执法加以解决。报告论是指,误认企业社会责任就是“编制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者说以发报告为主的社会责任推进工作,把企业社会责任异化为“企业工作业绩的社会表达”。议题论是指,误认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关注和落实特定的社会责任议题,如人权、环境保护、维护员工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把企业社会责任异化为“特定的社会责任内容”。标准论是指,误认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要与各种各样甚至是所谓的国内外社会责任标准相符合,把企业社会责任异化为“特定责任标准认证”。赚钱论是指,误认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尽可能地赚更多地钱,要求全社会重温所谓弗里德曼的名言“企业唯一的且仅有的社会责任,就是在遵守社会基本规则的同时,尽可能地赚更多的钱”。实际这是以肯定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为名,行否定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之实。

社会责任的两大思想:首先理解责任,其次强调社会责任要整合到服务中,就是社会责任要跟我们经营管理结合。

为什么我们说社会责任不是提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国内实际上是从2000年之后社会责任才开始普及。这些方面我们认识的时间短,认识的差异也比较大。社会责任重不重要,在于企业自身的认识。到了2002—2003年中央提出社会责任,大家一夜之间就知道,企业自身的情况变了,成为了大家应该遵守的。

英国国民信托在2009年就发布了行动指南。日本住友信托在2003年就设立了责任推进部,来推进整个公司的责任履行。住友分析了目前针对的几大挑战:其中几个方向核心就是信托产品的创新,除了股票和负责人的投资,受污染的土地的污染处理,这样当前日本关心的核心问题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核心效益。今年上半年我们跟集团做了一个交易,但是集团认为是节能环保。在大部分行业都不景气的时候,环保产业在急剧的扩张。什么是可知道发展?就是我们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这样我们企业能够持续地成长。

美国北方信托创立了管理团队,在全球推动它管理的相应工作。同时我们信托公司也广泛的参与国际社会的责任和标准指南的活动。这些东西不仅仅是信托,我们国内企业习惯上,包括银行业,我们做分析的时候发现国有大型银行在参与到这些组织的时候,不再限于一个国家,我们现在是一个整体,眼光要盯在全世界。

联合国全球契约是全球最大的一个组织,用他们总干事的话讲,我们现在的目标三分之一是中国,中国现在已经很强大,将中国的产品变为世界的产品,所以我们信托公司自身应该讲不仅仅是做业务,更多我们从参与国际事务开始。我们说社会责任就是这样的一个语言体系,在这个理念上得到认同了我们再去谈生意。融入国际也是我们信托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其实我们信托公司的老总都很重视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怎么做?我们在很多领域也做了这个工作,我们要让大家了解,赢得社会的尊重。我们具体看数据会发现,我们信托的经营规模很大,但是影响很小。在责任这个领域有没有专职的人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很多行业、企业普遍的现象,大家都很关注,每天舆情报告要放在桌子上。如果大家不在网上骂我们,那说明出了问题,这方面社会责任有很大的作为,公众就是因为沟通不足,所以我们对行业的认知还是非常的有限。

下面介绍行业未来CSR发展三个方向: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以公益信托为突破点进行行业CSR发展、建立CSR内外部评估机制。也就是说,我们这次的评价体系相对来说还有很多不成熟,但是我们企业要明白,同时公众自己要知道,公众可以来评判好还是不好。

信托公司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目标、建立竞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评价体系制定的思路分析、正确认识评价体系。我们的信托、银行业都做了这些评价,但是我们是后来者,后来者可以渐渐吸收前者的经验教训,同时这些经验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要通过这些方面来逐步改善和提高。目标就是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明确社会责任工作与要求,这个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国内外的。如果我们发现了问题就要有改进方向,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个评价体系是我们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充分论证,也征求了我们各信托公司的意见来形成的。跟我们的监管评级还有相关性,同时有监管的差别。我们说评价体系是一个倡导性、职业性的,我们希望信托公司在这个工作中能够逐步地向公众、向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去前进,同时它是一个动态,随着大家对社会的理解,随着社会、行业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来淘汰、加强。

国内外也有类似的体系,很多的五百强企业以能够进入这个结构为荣。这些对企业的形象有很大的影响,就是说你进去了就表明你这家企业在公众、行业内是受到尊重的。同时我们与很多企业特色结合,一方面要有指导意义,一方面要能够实际去做,第三是探索行业发展方向,不是说就这样不变,而是会随着行业的发展充分吸收各公司的意见,然后不断地完善。

体系模型跟架构基本一致的。核心的逻辑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然后结合我们信托业的现状、基本原则和要求。我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要管理好实现社会体系的架构。行业特色在指标的设计中包括诚信、经营、创造财富、公益信托,金融服务经济,比如发展。指标总的是71个,关于指标体系还可以跟大家再介绍一下,这里面的定性、定量都有,但是更核心的是通过这个指标体系来告诉大家,责任的要求是什么?这些指标反映了我们信托行业和信托公司的结合点,可能有50%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但是没有关系,社会责任的核心理念是持续改进。我们知道原来这些是社会责任,每一个相关方都有要求。每一个企业在不同的信托产品、信托项目中,实际上可以选择不同的试点和项目来做,同时要注意沟通,沟通要有数据和数字,素材的依据是什么?

对于中间的管理环节出漏洞导致公众对企业的不信任,通过我们的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我哪些地方可能存在漏洞?哪些地方需要注意,这里面有一个简要的体系框架,有几个方面:公司管理、公司治理、经济绩效等。公益信托是我们的核心内容。通过沟通参与,如何让大家了解我们所做的贡献,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企业经营管理中来,举个例子,招商银行做扶贫,把他的客户也拉到扶贫的团队中来,带着他们一起去扶贫点,很多客户当场就掏钱,回去之后跟他的朋友讲,招商银行在哪做得非常好。评价体系与行业工作的推进来畅通我们的沟通。沟通是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

下一步我们协会要做的工作:第一、做培训、宣传,让大家从看不懂到看得懂。第二、信息披露:编辑信托行业责任报告。第三,建立数据库:基于评价体系收集的数据,建立行业责任数据库。接下来我们会做好我们的工作,以促进信托行业的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晓光博士不仅讲了一些理念性的问题,也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企业履行责任的模式、新的方法。我想其实每个人在未来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多,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无论我们怎么转变,只要我们态度好就能做好这个工作。

峰会进行到现在,请大家稍做休息,一会再回来。

主持人:欢迎各位再次回到我们峰会的现场。接下来我们有请东方财富网总经理陶涛:

陶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下午好。首先,非常荣幸本次大会邀请我来演讲。2012年10月-11月,中国信托业协会、东方财富网联合发布2012年“中国信托业投资者投资行为习惯问卷调查”,现形成《2012年中国信托业投资者投资行为习惯调查报告》,特向大家作一汇报。

调查报告有三个方面的主要调查结果,第一方面是投资者对信托总体的认知情况;第二方面是对投资者购买信托习惯的情况;第三方面是投资者对信托的总体风险认知的情况调查。本次调查问卷由东方财富起草,希望通过对问卷进行研究、分析,更深入地了解信托理念、了解信托产品,为中国信托行业后序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也为信托机构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服务水平,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

本次问卷调查的数据采集方式是网络形式,调查平台为东方财富网、中国信托业协会及各信托公司官方网站,共收回问卷8932份,去除无效问卷后,随机抽取4700份文件作为分析样本。基于上述的样本,我们形成三个方面的主要结果,首先投资者对信托认知情况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94%的调查者听说过信托产品,其中有45%的人已经购买过信托产品,对其投资收益感到满意度达到90%;信托产品较其他投资产品更为稳定且收益高,是投资者选择信托最主要的原因;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机构是已购买过信托产品的投资者的主要信息获取渠道,其占比达69%,而互联网则是未购买过信托产品的投资者的主要信息获取渠道,这一比例达到57%;从投资者对信托产品的“知晓-购买-满意”的转化链条来看,当前制约投资者投资规模增长的环节主要在“知晓-购买”的转化;年龄在30-50岁、本科及以上学历投资者,是当前投资信托的主要人群。

其次,投资者投资习惯方面,从投资者的投资经历来看绝对大多数投资者是2008年买入的产品,并且大多数投资者会选择1-2年的投资期限,偏向证券投资,投资者选择证券产品的驱动因素主要是信托公司的知名度、综合实力,这两大因素是投资者选择信托考虑的主要因素。

最后,投资者对信托的风险认知方面,绝大多数投资者会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但仅有44%的投资者能完全理解合同条款,大多数的投资只可能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在发生纠纷的时候他们一般会找到合理的渠道来解决自己的纠纷。

总体的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现有信托投资者还是潜在投资者,都认识到信托投资有风险,当遭遇纠纷时,可以选择通过信托公司协商、寻求监管部门帮助或司法等多种有效渠道维权,但是并不意味着需要淡化对投资者的教育。相反,当前需要从提高投资者关于“什么是信托”,“需要阅读合同”、“如何读懂信托合同”的认知来消除行业发展的潜在隐患。接下来,是一些投资行为习惯的一些详细的数据。在座的每个人手里面都有册子,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介绍。希望信托能够为大家获得更多的投资来源。谢谢大家!

胡滨: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参加这样一个峰会,感谢各位的耐心。今天我的题目是“中国信托产业发展之路”。首先,介绍一下这个题目的由来。去年的时候,为了对中国的信托业下一步发展有比较深的研究,我们和一些单位进行了合作。今天这个主题演讲是我们代表中国社科院做汇报的主要内容。

我们这个研究是希望能够回答经过十年的成长,通过对信托业理性的思考,探索未来信托业发展的道路,解决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些困惑,这个研究过程经过一年的时间,前期经过沟通,由信托业协会组织,和银行、私募基金组成的中期研讨和课题研究成果,现在我把这个课题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这个课题大概我可以分三个方面,一个是宏观。宏观我们希望站在一个超脱的、更加高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信托的发展问题,所以我们后来的题目是中国信托产业的发展。第二,我们想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所谓客观就是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第三方研究机构研究这个问题。第三,我们的报告是从信托的开始到现在信托业的发展,一直到现在中国信托业的发展状况,来对中国未来信托业的发展给一个看法。这个是除了主课题之外的研究报告,从国内、到国外监管情况,影子银行问题等等。

首先我们进入正题,中国信托业发展状况,这点我想各位都知道,我只点一下目前基本概况。狭义的中国信托业目前有67家信托公司,监管机构是银监会非银监部,法律基础是《信托法》。

数据我想需要更新了,因为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了6.98万亿。为什么中国信托业到现在有如此高速的发展?我想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一、驱动因素。宏观方面过去十年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持续发展,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中国经济每年保持在8%以上的增长速度,为中国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资产管理行业的加速发展,是我们信托业发展驱动因素之一。从行业内部来说,我们有了自己的《信托法》和两规,后来又有了《信托公司净资产管理办法》,我们信托行业有法可依,在这样的制度下我们获得了高速增长。同时在高速的增长期,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的挑战,比如说宏观面经济增速的下滑。对于中国经济是否能保持高速增长问题,我们认为在未来还将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速,增速的趋缓是不可变的事实。包括失业率上升等等必将会对我们信托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广义地看除了信托机构以外,信托产业还有证券、基金,尤其是新的一年,券商开始松绑资产管理,另外私募基金也在高速的发展,形成了对我们信托公司的竞争,信托公司也遇到了这些新事物的挑战。

促进行业发展的东西在逐步消失,我们需要补充新的发展元素。长期来看信托业是否能本着信托业的资源优势,在行业中成为主力军。从好的方面来,基于信托业目前的高速增长的趋势我们有信心,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大家看一看,现实生活中信托行业的理财,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基于同样一种实质上的法律关系和同质化产品却受到了不同的标准和监管规则,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在课题中反复讨论和研究的课题。

新挑战,首先是传统的存款、银行的业务遭遇到了信托和私募,一些对银行的存款具有替代作用的同质化债务工具出现了,这就是我们信托的扩张和私募的扩张,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债务工具,它对银行信贷有替代关系。到2012年以后,特别是证监会提出了一些关于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以后,券商对投资行业更加关注,形成了对信托原有业务新的挑战。我们所谓新的替代债务工具通过抵押、担保、回购等等为客户制造出一份安全的资产。

我们现在所说的私募资金提供了一些融资服务,但某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又转换为一种债务工具,由此我们看得出来,类似的由于两轮的扩张以后,我们信托机制产品,替代了同业中的产品,就是充当了所谓的安全资产。由图可见,系统的债务高于国债,由于长期的过度负债,很可能会引发次贷危机。

下面我想讨论的是,基于信托产业视角的分析。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叫信托产业,我们所说的信托产业,就像有一个大的信托概念,以提供信托服务为核心的经营业态。在这样一个业态下面,我们的涵盖值是所有的基于信托制度的服务,我们的机构群体是哪些?不仅仅是信托法、监管规定的信托公司,还应包括我们的基金管理公司,其他各类公司、私募机构等,只要它提供了信托服务就是信托机构。信托服务通常被多个服务机构所兼营,我们的银行业、保险业都会涉及到信托的产业,它不是一个银行业所涵盖的,也不是由信托行业来区分的,因此对中国的经营体制和监管体系,我们很难用信托行业来概括这个现实,特别是当前我们分业监管的体制下。

信托原理及特征,其中最主要是受托人的管理及机构的管理。资金类信托的管理方法可以是运营的,也可以是策略的,我可以提供一种股权类的,也可以提供一种债权类的。通过这个图来展示我们的信托产业机构和功能的常态,它应该是什么原因?我们看到现实当中有银行、证券、基金、保险,阴影部分就是信托产业的概念,它覆盖了部分银行业、基金业、保险业这些行业,它的信托方面有三个方面:

一、信托的准营业机构所从事的工作。

二、信托为政治经济工作所提供的服务,这个是信托产业所提供的,它不仅仅提供的是为金融领域的服务,还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比如我们社会管理、养老金管理、维修基金、物业管理,包括红十字会基金都可以利用信托来管理。信托已经在国外变成多种行业广泛使用的机制。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信托机制的特点是什么?灵活性。但是恰恰因为灵活性导致了它不能够像银行产业一样聚集,因此不能形成像银行一样的产业基地,所以我们无法成立自己的基地。这里我们给出了信托服务的主要业务范畴,首先是管理、服务等,实际上是直接服务于特定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需求。第二种类型是资产业务中的信托产品及服务。这也就是我们目前专营机构所形成的包括资金信托、财产信托。资产管理业务实际上是我们经营机构和监管机构的渠道。从国际和国内的角度,我们认为信托有多样化的形式,从最初的单一性的信托关系一直到现在多样化的管理和金融类管理等。信托的组织结构,从原来的专营到现在的专营和多元化兼营的结构。这里我们给出了英国、美国各自的信托产业制度的常态,它的监管体制,监管部门等,比如说英国,它是新金融监管机制改革以后成立了PRA审慎管理机制。美国是受美国联邦与州两级多个政府部门的功能监管和信托法重述以及各种细分法规体系的调整。

现实当中我们的信托业实际上是图中的影子部分。在将来,银行业要覆盖到其中,还有一部分的证券产品,但是由于金融危机以来,监管部门对证券化、结构化等复杂金融产品的谨慎态度,因此我们金融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但是最近新政频出,我们可以看到监管部门可能要重启一些产品的发展。

我们缺乏的有财产上的管理,如果我们把它补齐了,首先我们信托要覆盖银行业产品的一部分。其次,我们要提高其他财产、财产权和事物管理的功能。

下面要提供一个信托产业的概念,如何鉴定全国统一的信托服务市场?在我的理解当中,为什么要提信托服务?因为我们的信托服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仅包含了我们现在所称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就这个课题,我们和业界的同志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我们认为信托业中财富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为将来整个信托行业的服务打下基础。首先你要校正同业监管,在现有情况下,基于同样一种信托关系我们的同质化产品却受到了不同监管主体的监管,这样一种体制怎么改变?就要通过建立统一的监管市场改变。

第二,我们提出一个改变,是不是要给信托机构留下一片自营空间?也就是说,我们的证券经营机构有证券专属的领域,银行业有银行的,保险业有保险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到信托的业务,而且这些业务必须是经过特许的才可以经营的业务。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次的沟通、调研,但是我们最终的观点认为基于信托行业的发展状况、现在分业监管的格局及现有市场差别目前的现状,单纯地去提像证券机构一样有一片专属的领域,是不太现实的,也没有办法从现实当中去做到。我们要突出我们在这里的地位,建立我在这个行业的信誉,我们认为这个是更具现实的。

如何构建专属领域也很现实,我想吴行长的提法是一个新的趋势。如果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信托业上,恐怕要三到五年的时期。大家都知道立法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但是如何协调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国务院层面来达到逐步建设全国统一的信托业,也就是说只要在信托行业,把所有的金融机构只要运用了信托的服务都是要受到营业监管和制约。有了这样的东西,我们会做什么?首先,我们要在全国建立一个信托产品的注册制度,现在的问题在哪儿?对于信托公司专营机构来说,我有监管机关的要求,我很规范经营,但是我面临的其他的非规范机构的挤压,私募等等非规范产品的挤压,这些产品往往打的还不是信托的旗号,但实际上对我们进行一些挤压,这个问题现实存在,我们强调的是运用信托服务和信托产品,你必须通过信托产品注册。通过这样一个信托的注册制,让投资者知道我所购买的都是信托产品,我所享受的都是信托服务,在这个时候就会甄别什么样的服务好?什么样的服务我可以信赖?这也就是注册制的作用。同时,在这个问题上,注册以外,通过这样的办法,我们要统一的是通过市场规则,解决同质化不同监管的问题在这里加以解决,这个解决不能在银监会层面解决,比如说我们要理清受托人的责任,受托人对委托人的责任,因此通过这样的规定统一规则、统一责任,同样我们也多次呼吁过信托登记制度,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出来,而这种现实问题也制约的我们的很多发展,我们的房产、地产、股权,很多财产信托的根基没有办法做。更多的是我们的信托的财产权利也没有落实,因此信托的制度需要加强。从目前来看,我们的信托分类主要以资金和财产进行分类。下一步我们要根据财产、期限来进行分类。这个有助于我们统一监管标准,不同的信托业务有不同的监管标准,同一类型的有统一的监管标准。这个是目前针对信托公司的,也就是说信托公司经过规范以后是好孩子,好孩子我们要进行约束,而坏孩子没人管。

希望将来这样一个课题研究能够对整个信托业发展的决策认识有一些借鉴的作用,如果起到这些作用也是我们社科院对中国信托行业发展作的贡献。

第二,我们提出一个改变,是不是要给信托机构留下一片自营空间?也就是说,我们的证券经营机构有证券专属的领域,银行业有银行的,保险业有保险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到信托的业务,而且这些业务必须是经过特许的才可以经营的业务。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次的沟通、调研,但是我们最终的观点认为基于信托行业的发展状况、现在分业监管的格局及现有市场差别目前的现状,单纯地去提像证券机构一样有一片专属的领域,是不太现实的,也没有办法从现实当中去做到。我们要突出我们在这里的地位,建立我在这个行业的信誉,我们认为这个是更具现实的。

如何构建专属领域也很现实,我想吴行长的提法是一个新的趋势。如果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信托业上,恐怕是要三到五年的时期。大家都知道立法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但是如何协调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国务院层面来达到逐步建设全国统一的信托业,也就是说只要在信托行业,把所有的金融机构只要运用了信托的服务都是要受到营业监管和制约。有了这样的东西,我们会做什么?首先,我们要在全国建立一个信托产品的注册制度,现在的问题在哪儿?对于信托公司专营机构来说,我有监管机关的要求,我很规范经营,但是我面临的其他的非规范机构的挤压,私募等等非规范产品的挤压,这些产品往往打的还不是信托的旗号,但实际上对我们进行一些挤压,这个问题现实存在,我们强调的是运用信托服务和信托产品,你必须通过信托产品注册。通过这样一个信托的注册制,让投资者知道我所购买的都是信托产品,我所享受的都是信托服务,在这个时候就会甄别什么样的服务好?什么样的服务我可以信赖?这也就是注册制的作用。同时,在这个问题上,注册以外,通过这样的办法,我们要统一的是通过市场规则,解决同质化不同监管的问题在这里加以解决,这个解决不能在银监会层面解决,比如说我们要理清受托人的责任,受托人对委托人的责任,因此通过这样的规定统一规则、统一责任,同样我们也多次呼吁过信托登记制度,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出来,而这种现实问题也制约的我们的很多发展,我们的房产、地产、股权,很多财产信托的根基没有办法做。更多的是我们的信托的财产权利也没有落实,因此信托的制度需要加强。从目前来看,我们的信托分类主要以资金和财产进行分类。下一步我们要根据财产、期限来进行分类。这个有助于我们统一监管标准,不同的信托业务有不同的监管标准,同一类型的有统一的监管标准。这个是目前针对信托公司的,也就是说信托公司经过规范以后是好孩子,好孩子我们要进行约束,而坏孩子没人管。

希望将来这样一个课题研究能够对整个信托业发展的决策认识有一些借鉴的作用,如果起到这些作用也是我们社科院对中国信托行业发展作的贡献。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中国信托业市场发展未来的期待是什么?中国的信托业发展方向在哪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我们的信托业产品在资产管理这块并没有想通过信托的机制来进行一些真正的受托管理,这是我们的短版。中国的财富管理现在是蓬勃兴起,但是和香港、美国等国家相比,产品、管理水平等等差距非常大,导致了我们的高端客户和私人客户向境外机构转移。社会授信管理也很失败,比如我们的红十字会。如果我们把这些资金的管理都通过信托来管理,事件就不会像这样。

这里我强调一下信托业的经济服务功能,这个有利于我们的社会进步,我们通常所说的富不过三代,我们的遗嘱信托,财产信托、公益信托等等,都体现了可持续性。

相对于个人的自我管理来说,通过信托的管理可以大大地提高服务的效果,这点就是为什么信托如此被广泛利用的主要原因,认识到上述问题以后,我们再看下一步中国信托业发展空间还有多大。从目前来看,现在我们信托服务的规模,这个数据是2011年的。如果加上私募等等信托服务及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规模应该已经超过10万亿。根据我们的测算进行了一个估算,将来信托服务的规模将在百亿以上,这就是我们中国信托业将来的增长空间。既然有这个增长空间,我们将来的信托业怎么走,往哪走?我们这里给出了四个方向,我们认为要给以关注的重点发展业务方向:

1、城镇化中的资金信托业务。

2、资产证券化信息业务。

3、财富管理相关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

4、保障、管理经济类信托业务。

我想强调的是事务信托、教育信托发展未来是有空间的。

今天我只是把整个课题的研究总报告中的一些主要的观点向大家汇报,其他还有很多详实的数据,也会在将来提交的整个总报告和九个子报告中会有详细的资料,大家可以进行查阅。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胡秘书长在今天峰会的现场跟我们分享了这个报告的成果。报告展现了我们信托业发展的脉络,也为我们展现了未来信托业的发展框架,使得这个主题演讲成为我们峰会一个结束篇章。今天峰会的最后,我要诚挚地感谢直到此时此刻还坚持在峰会现场的来宾,你们用实际行动表示对此次峰会的支持,也谢谢你们。

12月14日上午

地点:昆明七彩云南温德姆至尊豪廷大酒店

主题: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与大家相会在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的现场,今天的这个峰会是意义非凡的,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先生。我知道从事信托行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随着现在信托行业的发展,需要的是高精尖的人才,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有非常专业的从业经验,所以我特别咨询了一下王丽娟专职副会长,因为我知道作为主持人,有播音主持人性格的认证,要持证上岗,作为信托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要参加相关的考试,要拿到合格证之后才能加入到我们这一行,但是王丽娟副会长给我的回答让我非常惊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种相关的考试、相关的资格认证,而且也没有相关信托行业专业的教材或课程设置。

但我想从今天这场峰会开始,这将会被改写。因为在今天的峰会上,大家将会看到的是一部业界翘首期盼的信托业从业人员培训教材闪亮登场,历经三年精心编制,凝聚了来自国内外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和努力的付出。教材一共是分为四册,包括了《信托基础》、《信托法务》、《信托公司经营实务》以及《信托监管与自律》,这套教材内容充实,理论扎实,为此银监会蔡副主席也为这部教材写了序言,评论这部教材是体系完整的一套行业丛书,也是了解我们信托业全貌的参考书。

我相信这套教材的问世,可以说是为太多像我这样想加入信托行业的有志青年提供了学习机会,也找到了迈入信托这个门槛的有效途径,所以今天就在峰会的现场和各位嘉宾共同见证这部教材问世的激动人心的时刻。下面有请: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中国银监会非银部李建华、中国信托业协会终身名誉会长王世宏、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蒲坚、中国信托业协会监事长盖永光、中国信托业协会专职副会长王丽娟、中国信托业协会副会长、培训工作室主任王晓龙、中国金融出版社主任、本套教材的责任编辑戴硕。

好,来,我们各位嘉宾已经准备就绪了,5,4,3,2,1,启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在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合力之下,我们看到这部教材呈现出它美丽的容貌,谢谢!

我们看到了这四部教材展现在我们的大屏幕上,我想它们的出现真的是业界期待已久的一个光辉时刻,这是凝聚了所有参与这部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工作的人员、单位和个人,他们的心血和智慧,在这里再次用掌声向这些人幕后的工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他们!当然这部教材的问世,我想重大意义不仅仅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学习的丛书,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打开知识的宝库,我想它的出现,为中国信托业掀开了新的篇章。随着我们今天教材首发仪式的结束,在这里我想为大家说,我对这次峰会的主持任务到这里基本宣告结束了,也想借次机会衷心感谢大会对我的邀请,感谢各位对我的信任,使我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到峰会现场,能够通过两天的时间学习到那么多的东西,认识那么多的朋友,真的非常感谢,在这里我也想真诚地对大家说,作为财经频道的财经主持人,我个人以及CCTV的财经频道作为媒体的一员,我们会肩负起媒体的责任,从这次峰会开始,更多地来关注中国信托业的发展,用客观、准确、及时而深入的报道,来向世人展现中国信托行业发展的现状和风貌,也为中国信托行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谢谢大家!

我今天的主持到这里就结束了,稍候会有一位主持人来接过话筒,那就是中国银监会非银部李建华先生,所以为了期待这个隆重的时刻,稍事休息一下,共同期待李建华先生为我们主持接下来的峰会。

谢谢各位!

12月14日

地点:昆明七彩云南温德姆至尊豪廷大酒店

主题: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讲话——

同志们:

刚刚闭幕的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确立了我们国家今后的发展道路,也为我们信托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2信托业峰会,主要目的是与大家一道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总结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分析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关注新形势下信托公司面临的各类新情况、新问题,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信托公司的发展和我们的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金融复杂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及时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努力遏制国内经济较快下滑的势头,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信托业在保持正常运行的同时,在服务实体经济、调结构促转型、满足金融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整体实力稳步提升,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持牌信托公司67家,固有资产总额2070.81亿元,管理信托资产总额65852.91亿元(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5.24%)所有者权益总额1914.04亿元。2012年前10个月,全行业累计完成清算信托项目10257个、规模46231.26亿元,累计支付受益人信托收益1399.19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全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2%;净资产收益率15.22%,同比增加2.85个百分点。目前,信托公司在受托规模、盈利能力以及为社会创造收益等方面已超越公募基金业,产品内容、专业能力逐步得到社会认可。此外,信托业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30余家,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决策、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团队建设逐渐加强,行业风险抵御能力显著提升。

(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今年以来,信托业对实体经济相关行业的资金投放持续上升,截至三季度末共15476亿元信托资金投入工商贸易服务行业,占比25.95%,较上年末上升了46.16%,保持资金信托的第一大配置领域地位。此外,还有17703亿元信托资金投入了基础产业、矿业、农业等其他实体领域,占比36.36%,较上年末增长53.2%。同时,信托业坚决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信托比例继续下降,从2011年7月末的最高点16.96%下降到今年三季度末的10.70%。信托公司不仅吸收民间闲置资金投入实体经济,而且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利用其“跨市场、跨行业、跨产品”的独特优势,在推动经济转型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三)业务结构逐步优化,为金融消费者理财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信托公司发展中业务结构逐步优化。一是客户结构不断优化,高端客户比例上升。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信托业为3万多机构和40多万自然人提供了信托理财服务。5.9万亿元资金信托中,来自机构投资者、银行理财及合格自然人投资者分别占比50.34%、31.19%、18.47%,自然人投资者的人均理财金额已达264万元。二是以信托业务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日益强化。自2010年底开始,信托业信托业务收入已超过固有业务收入。今年前三季度,信托业经营收入同比增长50.61%,其中信托业务收入占比73.06%。三是投资类信托比例上升。2010年一季度,投资类信托业务占全行业信托资产的比例仅为17.78%;2012年三季度,该比例上升至36.71%。

2012年,信托公司前三季度清算的信托项目为信托投资者获取了6.27%的年化综合平均回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0.38个百分点。上述项目实际年化综合费用率仅0.43%,较上年同期减少0.21个百分点,说明信托公司在向客户提供优质理财服务的同时,有效地管理了信托项目管理运行成本。同时,信托公司收取的年化综合平均信托报酬率仅为0.56%,充分体现了信托行业在遵循“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为金融消费者创造了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监管工作方面,根据银监会年初工作会议要求,在银监会党委的领导下,全国信托公司监管系统坚持将风险防范与化解作为各项工作重中之重,全力推进信托公司战略转型与创新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坚守风险底线,确保不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一是房地产信托风险防范。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房地产信托业务余额6713.63亿元,占全部信托财产的10.83%。银监会2005年起陆续发布多个监管文件,对房地产信托业务提出了比银行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迄今已初步形成一整套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的政策体系。针对2012年的房地产信托项目到期清算高峰,监管方面一是逐月进行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监测,做实做细数据统计分析;二是继续实施房地产信托业务事前报备政策,严格审核,控制增速;三是先后两次开展全国范围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调研,特别关注信托公司内部业务流程及公司治理、激励约束和风控机制的有效性;四是及时化解项目风险,研究建立机构退出长效机制,并向国务院进行报告。经过努力,目前房地产信托业务规模稳中有降,单体项目风险得以有效化解,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二是银信合作风险防范。截至2012年10月末,全国银信合作业务规模1.97万亿元,其中融资类业务为4161.59亿元,较2010年7月峰值1.40万亿下降近1万亿,降幅70.71%,银信转表工作已经完成。针对银信合作业务的发展动向,银监会一方面规范正常的银信合作业务,通过一系列监管规定明确参与各方权利与义务、信息充分披露要求、及资产真实性转让等原则,强调在任何时点上风险承担不得落空;另一方面坚决遏止监管套利,先后七次下发监管规定,对融资类银信合作进行规范,并分别于今年1月和2月果断叫停信托公司以同业存款和受让票据资产为投资标的的信托计划,防止通过不当金融创新进行监管套利。此外,还通过专题监管会议对银行和信托公司进行监管指导,并多次向国务院上报关于最新情况和监管措施,及时回应媒体报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通过上述措施,银信合作业务规模相对信托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保持了低位运行,防范监管套利也逐渐取得一定成效。

三是信托公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业务风险防范。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查工作中,针对信托公司业务多样性的特点,我们多次进行规范,要求将投资附回购,投资及其他类的平台业务均按照银监会统一要求进行监管。目前,我们已对信托公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业务进行了名单制统一管理,对项目风险进行全局把握。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立足持续监管,健全了数据统计和监测制度,完善了平台台账管理体系;二是统一部署,推进平台贷款合同和还款方式整改;三是按照银监会统一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和窗口指导,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矿产能源信托、另类投资信托业务风险防范。根据2012年风险排查结果,全国信托公司开展矿产能源类信托项目330笔,信托规模总计1456亿元,约占信托业务总规模2.7%。2010年以来,部分信托公司开展了艺术品、酒类等另类投资业务。此类产品期限一般在1-2年,今明两年将有部分信托项目到期清算。矿产能源信托及艺术品、酒类等另类投资信托业务具有专业性强、估值技术难度高等特点,其风险管理难度比较大。对此,银监会有针对性地加强了风险监测力度,掌握业务全貌,及时提示风险,并指导信托公司关注重点业务区域和重点交易对手,强化抵质押措施和资金监管,提前跟踪还款来源,制定风险处置预案,确保流动性风险“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2.加强基础建设,为信托公司深化转型夯实基础。

一是引导信托公司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具体包括:年初派人参加部分重点公司的股东会和董事会,要求信托公司及其股东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适当调低增长预期,着重加强主动管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下发监管意见书,从单家机构入手要求改善公司治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合规风控管理等;对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入股信托公司效果开展后评价;对全国信托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及高管薪酬情况进行调研。

二是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科技系统。我们与信托业协会密切配合,积极推进全国信托数据库建设及合同登记工作,同时要求信托公司于今年年底上线EAST现场检查分析系统和信托合同电子化登记系统,并开展了相关培训。目前,EAST系统已经报送第一期数据。

三是继续加强监管制度体系的研究。具体包括:研究调整净资本监管中的差异化风险系数;研究制定信托公司反洗钱规定;积极推动信托公司营销体系建设与监管工作,研究制定公益信托监管规定等等。

3.推进业务创新,增强信托公司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2年,我部根据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和信托公司业务开展实践,适时修改和研究制定信托公司创新业务方面的监管规定,鼓励和规范信托公司创新发展。股指期货、受托境外理财等业务的开展取得一定进展,对证券投资信托业务、PE子公司业务、基金化信托业务和TOT业务监管规则的修订或制订业已启动。

一年来,信托公司经营面貌持续改观,业务结构有所改善,监管工作跟进也比较及时,各项财务指标快速增长,保持了连续发展的局面。

二、当前的形势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结经验和发展成果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信托行业发展和监管当前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风险和问题依然存在,形势依然复杂。

首先,外部环境方面仍然复杂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即将进入第六个年头,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显现。今年以来,美国和欧洲分别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QE3)和“直接货币交易”(OMT)等新刺激政策,短期内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但这些政策不能替代根本的结构调整,欧美经济复苏依然缺乏内生动力。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在较长时间内难见起色,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扩大外需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其次,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在出现触底回升迹象的同时,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稳固,未来出口稳定增长的难度仍然很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对市场前景预期不稳,投资意愿不足。二是企业经营困难较重,产能过剩矛盾加剧,一些行业企业订单不足、销售不旺、价格不振、应收账款比例增加的局面较为普遍。

这几年,信托公司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业务迅速发展,以信托为主业的盈利模式正在形成之中。但细究起来,信托业务发展仍是依赖信托牌照的制度优势,真正体现专业理财能力的业务依然不足,整个行业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发展上的问题。

一是粗放式增长。很多信托公司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明显的质量不高和后劲乏力。财富管理、资产管理靠的不应该是通道和利差,而是核心技术与人才;高端市场不在规模,在于专注与精细。在当前制度红利越来越趋于淡化的大环境下,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将是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

二是亲周期发展。近年来,机构业务发展呈现出亲周期式风险轮动特征,2008年的证券、2009年的银信、2010年的房地产,2011年的票据,2012年的资金池等等。产品设计紧随市场热点,产品期限短期化,无法逾越完整的市场波动周期。今年的房地产信托的到期清算高峰逐一度过了,但明年形势仍然严峻,下一步业务侧重如何发展,依然是很多信托公司面临的问题。

三是行业发展趋同。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越是成熟的市场,市场参与者角色分配越为精细。以信托为例,从国际信托业的实践来看,信托主要是基于特殊法律体系的财产管理安排,通常涉及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三个金融业务领域。通过受托人、资产管理者、财富规划者、托管者等不同角色的划分与高净值客户不同市场的定位,为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设计方案。然而,短期利益的冲动,政策调整期的博弈套利,新公司向大公司“学表不学里”的跟风,人才的行业内部争夺,使众多公司固步于以融资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对信托本源价值的挖掘不深,坚守资产与财富管理特定领域、肯于长期人才与技术投入、具有长远发展战略眼光的公司不多。

四是为当前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公司治理体系在满足当前所有者需要的同时,还应该保持机构自身实力,以维持其运营并有利于未来长远价值的提升。社会价值与企业价值、受益人利益与股东利益并非矛盾体,重要的是如何平衡发展。很多职业经理人单纯从积累业绩出发,一味追求当前股东回报,不愿意静心做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忽视了制度本源的重大商机价值。

上述问题在信托公司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如何有效解决信托公司发展中的问题,摆脱周期式摇摆的夙命,防止风险聚集,是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几点要求

这几年的经验证明,一手抓风险防范与化解、一手抓科学发展的“两手抓”的做法是科学的,也是对尚主席提出的银行业发展和监管要“严守风险底线、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落实。下一步工作中,仍然要继续坚持风险防范与科学发展并举,遵循信托公司发展规律,贯彻落实十八大确立的各项方针政策,继续推进信托公司持续、健康、稳健发展。

(一)认清形势,严守风险底线。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破坏作用还在不断显露,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实体经济不断恶化。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由金融危机演变成了国家危机,开始引发社会稳定问题。危机可能造成的危害还未完全见底,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振作精神,准备打持久战。

2013年,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三个更加”,即经营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监管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前瞻性,客观评估并提前布防潜在风险。

严守风险底线,这个底线就是确保不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守住这一底线,维护信托业持续稳健运行,是我们下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高度重视潜在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着力加强风险防范的前瞻性;保持对信托产品到期清算的警觉,着力增强到期清算工作的主动性,各银监局和信托公司要对未来到期需清算的信托产品建立台账,实时监测清算进度,提前三个月安排清算事宜;关注和防范银行表外创新业务可能造成的风险传递,着力减小风险的扩散性;继续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矿产能源、艺术品信托等重点风险领域,及时化解单体项目风险;持续加强信托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着力降低信息系统的脆弱性,特别是要把基础工作做扎实、把数据搞准确、把各业务、各机构的风险点搞清楚;要密切关注突发案件以及外需减弱、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引发的基础资产风险,督促信托公司加强风险预测预判预警,及时制定完善应对处置预案。同时,信托公司要继续加强与非法集资、高利贷、金融传销、民间融资等领域的“防火墙”建设,加强风险管控,筑牢防火墙,严防上述行为的风险向信托公司蔓延,防止局部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非银部和各银监局要完善相关业务风险的监测预警机制,一旦发现信托公司存在违规操作,要立即停止相关业务,严肃处理。

(二)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促进信托业发展转型。

金融发展脱离实体经济,不仅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效,也会放大金融体系自身的脆弱性。信托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桥头堡”和“试验田”,必须把发展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如何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上。信托业发展改革仍存在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仍有待提高,自身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下阶段,信托业应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通过自身的发展转型,努力提升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多样性和有效性。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满足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信托要将资源真正用于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结合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进行科学调整,加强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不断优化业务结构。要积极参与服务重大在建续建项目,以及“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资金需求。要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领域的金融特色服务,要积极发挥信托制度的比较优势,切实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经济结构调整。

二是紧盯市场变化,提升金融服务的多样性。信托公司应当以客户为中心,明确合理的市场定位,积极培育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核心客户群和利润增长点。要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合理定价,进一步提高各类信托产品服务能力。要按照集约化原则,推进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构建业务条线清晰、职责分工合理、管理运行高效的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升业务专业化和管理精细化水平。

(三)注重基础资产质量,提高发展的含金量。

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已达到6.59万亿元,成为了第二大金融体。但客观地讲,信托公司在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业务发展质量却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具体业务角度看,银信合作、信政合作和阳光私募基本上都是非自主管理项目,没有做到真正的创新。房地产项目很大一部分是在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控制趋严的情况下,从银行分流而来,也即银行的项目、银行的资金、银行进行后续管理。甚至在很多业务中,信托公司很大程度上成为银行规避监管要求的工具。这些业务,不仅不符合自主管理的要求,而且带来的合规、法律及声誉风险也不可低估。虽然信托公司盈利能力和信托收入占比逐年提高,但目前真正能够体现信托公司资产管理能力、高附加值的业务并不是很多,行业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还有待提升。这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但更多的在于信托公司自身基础建设不足和自主管理水平不高。

下一步,要着力推动信托公司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提高信托公司自主管理能力和在资产管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引导、督促信托公司进一步夯实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业务团队、系统建设等发展基础;二是引导信托公司回归本源业务,开展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三是强化资产管理能力,从人才入手,逐步实现从业人员、产品、业务流程标准化、正规化和国际化.另外,在关注合规性的前提下,业务规模快速扩张过程中资产质量的把握也至关重要。高质量的基础资产,是信托产品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最终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对项目基础资产的遴选,也是信托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体现。

同志们,刚刚结束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宏伟目标,信托公司要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长远,苦练内功,不断推进信托公司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共同开创信托公司发展和监管事业新局面!

第五篇:2014年一季度中国信托业运行情况报告

2014年一季度中国信托业运行情况报告

2014-04-23 11:18:54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浏览量:26

3一、季度信托业总体运行情况

2014年一季度,信托业总体运行平稳,开局良好,呈现出“三平稳四优化”的格局。

(一)信托资产规模增长平稳。

截止2014年1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11.7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0.82万亿元,增幅7.52%。自2013年1季度以来,信托资产环比增幅一直维持在7%-8.3%之间,结束了2010年至2013年1季度平均单季增幅11.77%的高速增长,增速有所放缓,冲规模的势头有所遏制。

(二)信托公司资本实力提升趋势平稳。

截止2014年1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固有资产总规模为2984.6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683.68亿元,环比分别增长3.94%和2.18%,继续保持了近年来固有资产规模和所有者权益规模逐季平稳上升的趋势,增强了行业风险抵御能力,为信托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信托产品收益率波动平稳。

2014年1季度清算的信托产品平均年化综合收益率为6.44%,低于2013年全年的7.40%,仍处于近年来6.30%至7.50%的平稳波动区间。这一收益率在理财市场上仍处较高水平。在近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实现这样的收益率实属不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利率市场化加速的环境下,信托公司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主动让利于客户,正因为这样,2014年1季度已清算的信托产品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为0.44%,环比下降0.27%个百分点,降幅达到38.02%。

(四)信托资金来源结构有所优化。

截止2014年1季度末,信托财产中主要由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占比24.97%,环比增长0.07%,同比增长0.97%;单一资金信托占比69.48%,环比下降0.13%,同比下降0.33%。这说明信托资产中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占比逐渐提高,单一资金信托占比逐渐下降,信托资金来源结构有所优化。

(五)信托资金运用方式进一步优化。

截止2014年1季度末,信托资金运用方式中贷款等业务占比为62.51%,环比减少0.78%,同比减少2.15%,金融资产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合计占比37.49%,环比增加0.78%,同比增加

2.15%。整体来看,信托资金运用于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的占比有所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能进一步提升。

(六)信托资产投向结构趋于优化。

截止2014年1季度末,工商企业、基础产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仍是信托资产的前两大投向领域,占比分别为27.85%、24.78%,合计占比高达52.63%,保持了平稳态势。

(七)信托业务功能得到优化。

截止2014年1季度末,融资类信托业务占比延续了近几年来逐季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末的61.55%降至2014年一季度的43.94%。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占比23.58%,较2010年末增长了6.44%。以上占比变化说明信托的受托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信托业发展趋势与展望总体来看,信托业整体上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态势,为丰富我国金融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托业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一方面,发展环境“五期叠加”。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对信托公司来说还要再加上两期,一个是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期,一个是资产管理业务的扩张期。另一方面,受“五期叠加”影响,信托业现有发展模式可能面临“三个难以为继”的压力:一是信托产品“高收益、低风险”特性将难以为继;二是信托行业“冲规模、轻管理”的发展路径难以为继;三是以信贷类、通道类为主的业务结构难以为继。

目前,信托业转型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巩固信托业良性发展势头,切实解决行业存在问题,防范与化解潜在风险,真正发挥信托业的优势,开创信托业又一个黄金时期,监管部门和信托行业做了很多努力,从一季度的数据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工作的重心在于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推动信托业加快转型发展。这方面,近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99号文”),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向、系统的方法和一系列政策利好。

(一)初步绘就信托业转型发展的蓝图。主要是明确了“五个定位”:一是明确了发展目标定位,即推动信托公司发展成为风险可控、守法合规、创新不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信托机构;二是明确了发展路径定位,即在总体原则上坚持风险防范化解与推动转型发展并重,在具体方法上综合运用市场机制、法律手段等解决问题、化解风险,为转型发展创造空间和条件;三是明确了功能定位,“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功能;四是明确了业务定位,即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受托服务等多种业务有机结合,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五是明确了服务定位,即服务投资者,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

(二)明晰了受托人的勤勉尽责要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仅是做人的准则,更是信托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对此,99号文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即信托公司的业务运营中必须做到“七个尽责”:一是产品设计尽责,不得“埋地雷”;二是尽职调查尽责,防止存盲区;三是风险管控尽责,避免有漏洞;四是产品营销尽责,不得有欺诈;五是后续管理尽责,不得有疏忽;六是信息披露尽责,不得有隐瞒;七是风险处置尽责,不得谋私利。同时,信托公司应对这七个尽责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管理。

(三)强化了信托公司股东责任要求。信托业与其他金融行业一样,有很强的外部性。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监管部门,经济部门,还是社会大众,都希望金融企业持续稳健发展,能办成“百年老店”和“常青树”。这也是信托公司股东获取特许牌照价值、实现长期价值的“不二法门”,自然也就要求股东平衡好短期与长期、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对所投资的金融机构有清晰、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做好信托公司风险防范与化解,防止风险外溢,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在这方面,99号文突出强调了三大责任:一是出现流动性风险时,需要提供流动性支持;二是资本不足时,应推动压缩业务或补充资本;三是经营管理出现重大问题时,更换股东或限制权利。

(四)严格规范了产品营销的四条标准。信托产品营销问题一直是市场诟病最多、反应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99号文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出发,进一步严格了四条标准:一是严格合格投资人标准,明确不得违规汇集他人资金购买信托产品;二是严格私募标准,不得公开销售,即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不特定客户发送产品信息;三是严格操作标准,不得误导销售,要充分揭示风险,并逐步实现录音或录像保存营销记录等;四是严格代销标准,禁止信托公司委托非金融机构推介信托计划。

目前,这些工作有的已有了行动,并初见成效。近期通过央视澄清“百元信托产品疑云”,发布风险提示,提醒社会公众远离非法金融活动,警惕各类虚假宣传,引起了广大投资人的良好反响。

(五)落实中央简政放权的精神。一是对具体产品实行报告制,在报告期结束后即可自主展业,不需要监管部门的前置审批;二是简化报告要求,仅要求报告不超过两页纸的《信托公司固有业务、信托项目事前报告表》;三是优化报告渠道,99号文要求专门推进建设信托产品登记信息系统,将相关信息登录进入该系统,即算作报告工作完成。

(六)加强信托从业人员管理,严防道德及案件风险。人才是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管好人”是行业健康发展、防治案件风险的根本手段。其核心有两条,“谁可以进来,谁应该出去”。对此,99号文要求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准入”环节,设立“资质门槛”,推动开展从业人员考试和资质准入工作;二是“持续管理”环节,实施“履职评价”,建立从业人员诚信履职情况的评价机制;三是“退出”环节,建立“黑名单”制度,严格实施违规问责和案件问责工作。近期启动对甘肃信托个别员工涉嫌违法犯罪的调查,就是信托

业清除行业“害群之马”,严防道德风险的主要行动之一。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对案件防控等保持高压态势,整顿市场,净化环境,维护行业形象。

(七)清理非标准理财资金池业务,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在去年下半年,我们就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99号文在摸索规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清理非标准理财资金池业务提出了科学严密的工作推进方针,那就是要求“各信托公司要结合自身实际,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推进资金池业务清理工作”。具体来讲,主要有三条要求:一是必须尽快推进清理工作,不许拖延,更不许新开展此类业务;二是不搞“一刀切”,而要各家信托公司依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司制宜”,自主自行制定清理整顿方案;三是不搞“齐步走”,而要各家公司遵循规律,循序渐进,不设统一时间表,不设标准路线图,确保清理整顿工作不引发新的风险。

(八)确立信托公司“生前遗嘱”计划,建立恢复与处置机制。所谓“生前遗嘱”,就是在出生之前或者活的好的时候,就把遗嘱写好,目的是让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生前遗嘱计划”也叫恢复与处置计划,是在充分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重大机制改革成果。借鉴这一成果,制订信托公司的“生前遗嘱计划”,是维护信托行业稳健发展的核心机制之一。其主要内容有:一是“薪酬回吐”。要求信托公司建立与风险责任和经营业绩挂钩的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二是“红利回拨”。股东承诺或在章程中约定,在信托公司出现严重风险时,要减少分红或不分红,必要时应将以前分红用于信托公司补充资本或风险化解。三是“业务分割”。就是说在某些业务出现问题之后,要壮士断腕,马上把这部分砍掉或者托管出去,以免影响公司整体。还有,如果公司不行了,怎样让好的业务继续经营下去。四是“机构处置”。就是要事先写好公司风险处置的安排。这个机构真要是不行了怎么办,是股东救助,还是兼并重组,谁来出资,谁来安排,采取什么措施都要事先写清楚。

(九)探索设立信托行业稳定基金,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市场法则告诉我们,市场竞争肯定是优胜劣汰,肯定有生有死。怎样使被淘汰的机构不至于影响到行业整体,这就需要有一个行业稳定机制。对此,99号文做出了重大创新,那就是指探索设立行业稳定基金,发挥行业合力,消化单体业务及单体机构风险,避免单体机构倒闭给信托行业乃至金融业带来较大负面冲击。这是化解行业风险的核心机制,也是行业稳健发展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十)明确转型方向,推动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发展。信托公司转型发展对信托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已讨论了很长时间,但很多机构对向哪里转、怎么转还在探索之中。对此,“99号文”释放出六大“利好”:

一是改造信贷类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模式,研究推出债权型信托直接融资工具。这将使信

托公司真正回归管理人、受托人的角色定位,同时也使得信贷类集合资金信托业务透明化、标准化。

二是大力发展真正的股权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信托公司设立直接投资专业子公司。这对于充分发挥信托工具的优势,拓宽产品线,完善盈利模式,对于促进全社会股权投资增长,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将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鼓励开展并购业务,积极参与企业并购重组,推动产业转型。这将为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创新融资工具,为传统行业的整合提供更好服务,为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助力。

四是积极发展资产管理等收费型业务,鼓励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提高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附加值。这不仅有利于盘活存量信贷资产,还将为信托公司发展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

五是探索家族财富管理,为客户量身定制资产管理方案。这是家族财富进行长期规划和风险隔离的重要金融工具,是信托回归本源的重要业务之一。

六是完善公益信托制度,大力发展公益信托。这将更好地推动信托业履行社会责任。

纵观信托业一季度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马年开局平稳,转型发展可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可以预见,在99号文指导下,坚持风险防控与转型发展齐头并进总体发展思路,伴随着各项机制建设与制度创新的落实与深化,信托业将在加快转型中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下载中国信托业涉及哪些税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信托业涉及哪些税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信托业的历史与现状[推荐]

    中国信托业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的信托业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18年浙江兴业银行开办具有信托性质的出租保管箱业务;1919年聚兴城银行上海分行成立的信托部;1922年上海商业储......

    中国信托业现状及信托投资公司战略发展构想

    中国信托业现状及信托投资公司战略发展构想 邢成 第一部分 中国信托业现状 一、宏观政策背景 进入2001年,以《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

    国际信托业的发展与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国外老年信托业的发展实践经验对中国信托业的启示【内容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独生子女居多的情况下养老问题更前所未有地对人们的生活构成挑战。对老年人个人资产......

    中国信托业现状及信托投资公司战略发展构想

    中国信托业现状及信托投资公司战略发展构想邢成 当前信托投资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由于信托投资公司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中,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信托主业之上,在金融领域中定位......

    信托业的敌人

    信托业的敌人 “屡乱屡治”的中国信托业,面临的最大敌人究竟是谁?相较其他金融部门而言,中国的信托业无疑是一个“坏孩子”。它一直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麻烦,引发一次次金融......

    信托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信托业的核心竞争力1、当前是信托业构建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期信托业已积累相当基础。经过十多年的艰难探索,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高速增长,信托业已成为继银行之后的第二......

    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的思考与展望(推荐)

    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的思考与展望国信托业峰会”召开前夕,应中国信托业协会副会长王丽娟女士邀请,公司董事长翁先定先生亲自执笔,写成《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前中国信托业的历史源......

    个人以房屋入股涉及税收问题(中税网)

    个人以房屋入股涉及税收问题 请问:个人以房屋投资入股环节涉及的税收(麻烦提供最新政策依据和计税依据)?谢谢!专家回复:1、依据国税发【2002】191号规定,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