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创业英才(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4 13:4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创业英才(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创业英才(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创业英才(写写帮推荐)

2017年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创业英才

申报指南

一、发布依据

《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聚集“黄埔人才”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穗开管办〔2017〕23号)]。

二、适用范围

创业英才是指在本区重点扶持和发展产业领域拥有新技术、新创意或者新商业模式的创业者,包含以下两类人:

(一)产业精英人才: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成果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产业化潜力或拥有新创意、新商业模式的人才;

(二)顶尖科研人才:具有在国际知名或国内一流高校、科研机构正式教学或科研工作经历的科研人员。

三、申报条件

创业英才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带团队到本区创办企业,本人担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企业创始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架构清晰,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二)本人为企业实际控制人或持股比例不低于30%;

(三)所创办企业实缴货币资金出资额100万元人民币以上。

(四)所创办企业于《广州开发区加快聚集创业英才实施办法》(穗开办[2015]26号)生效之后(2015年12月23日)在本区注册成立,且成立2年以内。若申报时未在本区注册成立企业的,承诺在认定为区创业英才之日起6个月内按申报书内容成立企业。

(五)所创办企业属于本区重点扶持和发展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及机器人、高端化工、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饮料、现代服务业、现代航运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

四、资助标准

经评定的创业英才,给予创业资助50万元。获得股权投资机构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创业资助额度提高至100万元。

自评定之日起2年内获得新增股权投资机构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可申请追加创业资助50万元。

获得股权投资超过5000万元,且评审结果为特别优秀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资助。

五、申报材料

(一)《创业英才项目申报书》(在线填写后自动生成)。

(二)相关附件证明材料(PDF格式)(外文证明材料需同时提供中文翻译件,下同):

1.申报人证明材料:

(1)身份证或护照、户籍证明等身份证明材料;(必

需提供)

(2)最终学历学位证明(海外学位可同时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职称证明;(如有请提供)

(3)国内外工作经历证明材料;(如有请提供)(4)申报书中列举的申报人所主持的科研项目证明以及发表的论文、著作;(如有请提供)

(5)申报书中列举的项目核心技术及专利证明文件(专利书、知识产权书等);(必须提供)

(6)申报书中列举的项目主要成果、相关产品证明材料(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成果鉴定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新药证书、各类许可证等)。(如有请提供)

(7)申报人获得的区级以上荣誉称号及证书。(如有请提供)

2.已在区内注册企业的,还须提交以下材料:(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必需提供)

(2)商业计划书PPT;(必需提供,以PPT形式进行制作,转换为PDF格式上传)

(3)工商部门出具的股权证明材料(由工商档案查询窗口出具,有效期为申报截止日期前一个月内);(必需提

供)

(4)实缴货币资金验资报告(或投资款银行转账凭证);(必需提供)

(5)投资协议、股权投资机构入资的验资报告、股权投资机构备案材料、股权投资机构的资金管理规模证明材料(获得股权投资机构投资1000万以上的企业必须提供)。

3.如申报人在申报时未在区内创办企业,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1)创办企业承诺书;(必需提供)

(2)商业计划书PPT。(必需提供,以PPT形式进行制作,转换为PDF格式上传)。

六、申报流程

(一)申报受理:

申报人登陆“广州开发区创业英才评审管理系统”(要求采用谷歌浏览器,网址为:

http://39.108.219.129:8001/Login/LoginIndex),在线填写《创业英才项目申报书》,并上传相关申报材料。上传材料应为原件彩色扫描件,若为复印件须加具“与原件相符”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外文证明材料需同时提供中文翻译件,商业计划书应转换为pdf格式,上传材料可以gif、jpg、pdf等格式上传;材料为文字正向,不可颠倒,且清晰可辨。

(二)形式审查:区科技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申报材料进形式审查,核实申报材料真实性;形式审查通过后由申

报人自行制作纸质申报材料,一式二份,包括申报书(直接从申报系统导出并打印);附件证明材料(由申报人自行打印,与申报书合并装订成册,需编写页码和目录,证明材料为复印件,必要时核对原件);电子文件U盘一份。申报材料经申报单位审核盖章后(如未创办企业,申报人可自行签字盖章),送至受理地点,不符合条件的将不予受理。申报材料不予退还。

(三)专家评审:由区科技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专家评审,采用百分制评分和专家推荐票评审机制。

(四)最终审批:区科技部门根据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的情况对申报项目进行最终审批。

(五)公示公告:审批通过后,由区科技部门在区政务网站、《创业导报》等媒体上对入选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公示期满且征求意见无异议的,由区科技部门向入选创业英才颁发入选通知书。

(六)政策兑现:由科技部门根据政策兑现程序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七、申报时间

2017年创业英才网上申报时间为: 2017年10月17日0时至2017年11月10日24时。

八、有关说明

(一)申报人不是在本区首次创业的将不予受理,首次

创业是指申报人此前未在我区成立企业,或未持有我区非上市企业股份,不是我区企业实际控制人。

(二)申报人及申报单位1年内曾申报过创业英才未入选的将不予受理。

(三)申报人创办企业已获得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区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资助的将不予受理。

(四)申报人创办企业已拥有2名或以上人才被认定为杰出人才、优秀人才,但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未达到 100 万元人民币的将不予受理。

(五)同一单位一次有2个或以上人员申报的将不予受理。

(六)《实施办法》(穗开办〔2017〕23号)颁布之前已按《广州开发区加快聚集创业英才实施办法》(穗开办〔2015〕26号)评定出的创业英才,还未兑现创业资助的,且符合本指南规定的可申请重新申报。

(七)本指南所称的“实际控制人”是指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其他安排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50%的人。

(八)本指南所称的“持股比例不低于30%”是指申报人亲自持股的持股比例不低于30%或申报人通过一次股权折算后持股比例不低于30%。

(九)本指南所称的“股权投资机构”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且其基金管理人所管理资金管理规模2亿元以

上。股权投资机构须按相关规定完成备案手续。

(十)本指南所称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指企业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十一)申报材料中关键信息填报不完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报材料或提交的电子版申报材料与最终递交的纸质版申报材料不一致的不予受理。

(十二)申报人及申报企业需按要求如实、完整填写、报送申报材料,发现故意隐瞒、虚报情况的、不配合评审的,即终止申报流程,不得再次申报创业英才。

咨询电话:020-82515479,020-82111935 申报系统技术支持电话:020-32211256

第二篇: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行政单位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办法

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行政单位聘请常

年法律顾问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规范黄埔区各街道、镇,区政府、管委会各工作部门和各园区管理机构(以下统称区属行政单位)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工作,有效利用政府法律顾问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广州市政府部门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办法》(穗府办〔2017〕1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区属行政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需要聘请律师事务所作为常年法律顾问的,应当遵照本意见。

区属事业单位聘请律师事务所作为常年法律顾问的,参照本意见执行。

第三条

区法制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对区属行政单位聘请常年法律顾问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区属行政单位负责本单位聘请常年法律顾问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

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应当遵循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需要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的,应当由拟聘请常年法律顾问的区属行政单位按照政府采购的规定和程序采购。

第五条

区属行政单位应当与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的律师事务所签订书面常年法律顾问合同。常年法律顾问聘期一般不得超过2年,到期可续聘。

常年法律顾问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确定受聘律师及更换受聘律师的条件和方法;

(二)区属行政单位和常年法律顾问单位及其受聘律师的权利和义务;

(三)常年法律顾问的工作范围、工作方式和聘任期限;

(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

(五)违约责任;

(六)解决争议的方法;

(七)合同变更与解除;

(八)其他与常年法律顾问服务有关的事项。区属行政单位与与法学专家签订书面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合同的,可以参照本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定签订。

第六条

区属行政单位按照有关条件和程序与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的律师事务所签订合同后,应当于7个工作日内将常年法律顾问的基本情况和聘用合同正式文本抄送区法制机构。

区属行政单位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所需费用原则上从各预算单位日常公用经费中列支,确因工作需要另外安排专项经费的单位,区财政再视单位日常公用经费情况考虑安排专项经费。区财政部门审核区属行政单位该经费时,应当核对法律顾问合同的备案情况。

第七条

为区属行政单位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的法学专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忠于宪法、遵守法律,政治素质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在所从事的法学教学、法学研究、法律实践等领域成就显著,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和实践经验;

(三)未受过刑事处罚和近5年内未受到所在单位处分;

(四)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八条 为区属行政单位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成立的律师事务所,成立时间在3年以上,在广州市设有常驻服务机构;

(二)在广州市的常驻服务机构必须具有20名以上受聘律师,其中至少有5名具有10年以上执业经验的律师;

(三)律师事务所近3年未受到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或律师协会的行业处分。

区属行政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工作需要,规定附加条件。

第九条

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的受聘律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忠于宪法、遵守法律,政治素质高、具有良好的执业道德;

(二)法律专业毕业,具有8年以上执业经验、专业能力较强;

(三)没有受过刑事处罚,近3年内没有受过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或律师协会的行业处分;

4律顾问服务过程中接触到的区属行政单位不对外公开的信息;

(七)每年年底应当对当年提供的法律顾问事项汇总,并向区属行政单位提交工作报告;

(八)依约定和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应履行的其他义务。第十五条

常年法律顾问在履行法律顾问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尽心尽职地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约定完成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护区属行政单位的合法利益。

(二)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客观地告知区属行政单位所委托事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不得故意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不恰当的处理意见或予以隐瞒。

(三)谨慎保管区属行政单位提供的证据和其他法律文件,保证其不灭失或损毁。

(四)对与常年法律顾问服务有关的保密信息,服务关系结束后仍应履行保密义务。

第十六条

区属行政单位负责本单位常年法律顾问的选择、联络、协调和管理工作:

(一)选定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的法学专家、律师和律师事务所;

(二)与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协商确定受聘律师;

(三)与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的法学专家、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协商确定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合同的内容;

(四)与受聘法学专家、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日常联系;

(五)组织安排受聘法学专家、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办理各项法律事务;

(六)为受聘法学专家、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

(七)综合、研究和处理受聘法学专家、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意见和建议;

(八)其他与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有关的协调和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

区属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对本单位常年法律顾问的监督管理、工作绩效考评等机制。每年年底应当将本单位所聘法律顾问工作开展主要情况及本单位对常年法律顾问本工作情况的评价报送区法制机构。

区法制机构应当加强对各单位所聘常年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常年法律顾问在提供法律顾问服务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有权解除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关系或者要求律师事务所及时更换受聘律师,并依据法律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同时应当在合同解除或更换受聘律师后7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区法制机构:

(一)未经聘用单位同意,擅自更换作为常年法律顾问的受聘律师;

(二)受聘法学专家或律师因身体原因无法胜任常年法

第三篇:2011年广州开发区工作报告

2011年广州开发区工作报告

一、“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萝岗区成立以来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是我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认真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建设“转型升级先行区、科学发展示范区”这个总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扎实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5年翻了一番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广州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率、涉外税收等主要指标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名列前茅。广州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653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618亿元,年均增长近20%;工业总产值从1608亿元提高到4228亿元,年均增长21.45%;财政总收入从157亿元提高到388.56亿元,年均增长19.91%;税收总收入从146.35亿元提高到316.26亿元,年均增长16.66%;出口总值从63亿美元提高到136.77亿美元,年均增长16.95%;萝岗区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2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17%以上,GDP增速2008年以来名列全市第一。高端产业加速聚集,经济发展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成功引进了LG等30多个重大外资项目;引进了广东天然气管网等30多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共有661个项目建成投产并释放产能;20家企业入选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30家企业入选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全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是2005年的3倍;二三产业比例由“十五”期末的79.5:20.5调整为74:26。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自主创新全面提升的五年。成功引进中新战略合作标志性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总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起步区10平方公里。五年间区财政投入科技发展资金累计达7.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5.6倍,带动社会资本超过100亿元;全区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67%提高到3.6%。成功申报了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的13个国家产业基地和3个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成为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工业设计)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到68.35万平方米,是2005年的近2倍;新建了74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加速器、13.3万平方米的总部经济区和10.5万平方米的科技人员公寓。科技企业数从2005年的495家增加到1258家,增长1.54倍,引进了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等20多个重大科技项目。6家科技企业获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香雪制药等14家企业成功上市,上市企业数从2005年的9家增加到22家,占全市三分之一。各类研发机构从2005年的151家增加到386家,增长1.56倍;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从2005年的9家增加到13家。列入中央“千人计划”创业人才8名,广州市入选“千人计划”的创业人才全部在我区,占全省总数的42%,区科技领军人才20名;区内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10万多人,在区内创业和工作的留学人员近2000人,创办企业700多家。五年间全区专利申请量从248件增加到2206件,增长7.9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从78件增加到1196件,增长14.3倍;专利授权量从142件增加到1196件,增长7.4倍,其中发明专利从16件增加到230件,增长13.4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577亿元跃升到1785亿元,翻了一番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36%提高到42%;广州科学城营业总收入达到1900亿元以上,是2005年的5倍,年均增长40%。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广东省首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获得广东省2008唯一一个科学技术特等奖。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新城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编制完成了区域总体发展规划,黄陂、天鹿湖周边、生物岛、九龙镇、知识城等片区以及全区38个村(居)的规划和18个村(居)的“三旧”改造规划。五年累计完成财政投资基本建设414亿元,新建、扩建市政道路通车里程145公里,促成广汕公路长安收费站的撤销和广园快速笔村收费站的搬迁,交通出行条件不断改善。萝岗新城36个重大项目已基本完成34个,建成了行政服务中心、少年宫、岭南医院、羽毛球和网球中心,一批大型文体、教育和科技设施投入使用。建成香雪公园、创业公园、植树公园等6个公园,推进主干道6.2万平方米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成绿道141公里,五年新增绿化面积超过570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72%,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1%,人均公共绿地达21.29平方米,获得省政府授予的“林业生态区”称号,天鹿湖森林公园被评为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五年间,全区污水处理厂从3个增至8个,污水提升泵站从8座增至16座,截污管网从301公里增至568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从6.1万吨提高到35万吨,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区和建成区污水截污处理均达到排放标准,提前完成河涌整治任务,夺得广州市治水工作金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累计依法清理收回闲置用地42.6万平方米。节能减排成效突出,全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从2005年的0.69吨标准煤削减到2010年的0.546吨标准煤,下降20%;化学需氧量从2005年的10484吨削减到2010年的7495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从11289吨削减到5872吨,年均削减率分别达6.25%和11.32%,2009年总量减排考核名列全市第一。创文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顺利通过“国检”,在2010年全市开展的8次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4次获得第一,总评成绩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一。圆满完成了赛区亚运筹备和亚运篮球比赛的各项组织工作,建成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举办的21场亚运篮球比赛共吸引观众29.4万人次,区内18家涉亚食品药品供应和运输企业顺利完成了亚运食品药品保障任务,3100多名志愿者在183个服务岗位上开展亚运城市志愿服务。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五年。五年累计投入130多亿元,基本建立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累计投入2.7亿元,建成了“村村通”公路150公里,解决了20万人的出行难题;完成九龙镇16个村自来水改造工程,解决了约5万人饮洁净水的难题;完成25个村的“村村亮”工程,改善了村容村貌。推进了30所学校、幼儿园的新、改扩建工程,引进了450名优秀校长和教师,在我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70%在公办学校就读。高考总上线率从2006年的48%(全市倒数第一)跃升到2010年的97.95%,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中考成绩从2006年的全市末位上升到2010年的全市平均水平。构建了有效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实施村(居)卫生站减免收费,2010年减免诊金、挂号费110万元。4700多名农村妇女接受了免费检查,分流乡村医生152名,启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进一步加强。建立了覆盖全区的三级文化设施网络,街镇文化站全部建成达标,全区58个村(居)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群众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实现每个村(居)有一个标准灯光篮球场和一条健身路径。对口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成效明显。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民生福利不断增进的五年。五年间,成功推荐就业6.34万人,其中户籍人员2.72万人;建立了5个市级创业示范基地,累计自主创业人员2986户,带动就业4300人,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1.4%,特困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率达100%。城乡居民增收明显,2010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593元,同比增长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362元,同比增长11.1%。完成“惠民安居工程”低保困难群众危房改造665套,并全面启动了120套人均居住面积15平方米以下农村低收入困难户住房改造工作。成功实现了社保政策城乡居民全覆盖,保障标准显著提高。5年间,城镇低保救济标准从300元/月提高到410元/月,农村低保救济标准从180元/月提高到335元/月,农村散居五保供养标准从206元/月提高到469元/月,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65元/人•年增加到340元/人•年,住院报销最高封顶额从7000元提高到10万元,平均住院报销比例达43.18%,2010年为全市最高。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加强,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五街一镇6个综治信访维稳中心、58个村(居)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安全生产全面加强,“十一五”期间各类安全事故数量、死亡人数等指标年均下降约8%,亿元GDP死亡率、10万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万车死亡率等指标逐年下降3%左右。夏港街成为“全国安全社区”。全面完成了亚运安保工作任务,实现了平安亚运“六个不发生”目标。“十一五”期间刑事案件立案数年均下降13.6%,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由2006年的85%提高到2010年的98.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五年提高了13.8个百分点。人口计生工作一年上一个台阶,2007年从省三类地区晋升为二类地区,2008年晋升为省一类地区,2009年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残联工作成效突出,被评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被评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推进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安置帮教工作。公安分局、司法局等政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武装部、共青团、妇联工作卓有成效,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外事以及文联、慈善工作取得新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增创体制新优势的五年。认真贯彻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定期向区人大、政协报告、通报工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五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3件、建议380件,办复率达100%;共办理政协提案297件,办复率达100%。依法行政成效显著,5年共出台规范性政策文件112项,获得全市依法治市“四五”规划综合考评第一名。完成了全区行政审批、备案事项清理工作,总精简率达到56.51%。在2009年广东省市、县两级政府整体绩效评价中,我区总体绩效指数位列广东省区县级政府评比第一名。2008—2009全市政务公开考评中名列各区(县级市)第一名。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5年间,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202亿元增加到488亿元,增长1.42倍;净资产总额从34亿元增加到164亿元,增长3.82倍。强化公共财政职能,仅2010年区财政就投入10亿多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投入3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入104亿元发展民生社会事业,投入2.4亿元作亚运专项经费,财政杠杆和保障作用不断增强。全区145个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初步建立起完整的财政投资管理监督体系。农业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试验取得突破,已实现近1000亩土地集体流转。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如期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五年来共完成了17个行政村的“村改居”工作,启动7个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建设,首家由专业社工参与建设的社区家庭服务中心“联和一家”正式投入运营。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保税区成立了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酒类交易中心,2010年进出区货值从42.12亿美元增加到126.74亿美元,同比增长97.8%,是2005年的3倍。

五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好的成绩,主要是因为依靠全区干部职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踏踏实实为群众、为企业,在以下六个方面推进了工作,积累了经验:

一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当好“首善之区”排头兵。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创业精神大讨论,弘扬“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开拓了思路,振奋了精神,增强了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统筹利用资源,努力增创优势,走“效益高、结构优、创新多、用地少、能耗低、生态好、惠民实”的科学发展新路子。我们敏锐把握、牢牢抓住《规划纲要》实施和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集中力量办成了一系列打基础、谋长远的大事。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全面启动,将引领广州开发区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实现了行政服务中心的搬迁,拉开了国际化生态型新城区发展的框架。基本完成生物岛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具备招商引资和发展生物产业的条件。设立了保税物流园区,促进了园区功能优化。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出台并兑现扶持政策,一企一策、千方百计扶持企业化危为机,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越。

二是始终坚持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我们适应开发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着力推动开发区建设形态从工业园区为主向科技工业园、生态型新城区转变,产业结构从制造业为主向新兴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积极探索开放型创新之路,努力将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势转化为自主创新优势。按照汇聚高端产业、聚集高端人才、提供高端服务的战略思路,着力打造“两城一岛”自主创新核心组团。大力推进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高标准建设了科技孵化器、企业加速器、总部经济区、公共技术平台和生活配套设施。制定完善了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科技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完善了区域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满足科技创新多元化融资需求。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出台了人才政策体系,按照构建“人才金字塔”的目标,实施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213”工程、百名科技领军人才计划、千名骨干人才计划和万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计划,建立了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区和高层次人才协会,畅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交流的渠道。

三是始终坚持项目带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我们着眼长远发展,强化项目的支撑作用,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启动实施“三促进一保持”十大重点工程,以严密的节点计划和强有力的督办确保了重点工程的快速推进。一批重大项目进入《规划纲要》和省市重点项目盘子,获得了上级的政策支持。实施“提升开发区制造、推动开发区创造、拓展开发区服务”发展战略,针对重点领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了一批跨国公司、中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总部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出台专门政策,鼓励企业增资扩产,促进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进以总部经济区、金融创新服务区、服务外包园区等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引进了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完善了企业筹建和企业服务工作机制,加快企业筹建进度,确保了新引进企业尽快释放产能。

四是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优化宜业宜居城市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要产值税收,也要优美环境。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实现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践证明,环境也是生产力。我们遵循生态文明的理念,围绕建设广州东部山水新城的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优化提升全区393平方公里地域规划,尊重原有地形地貌,保持原有生态系统,注重显山露水,以“山”展示新城的秀美,以“水”彰显新城的灵性,以“绿”提升新城的品位,以“林”凸显新城的特色,真正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打造一个美轮美奂的新城区。我们推进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公共服务中心区、文化教育园区等功能区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商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创新等综合服务功能。坚持道路交通先导,打通了与市中心城区的快速通道,区域各组团之间交通联系更加便捷。编制实施了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促进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快建设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实施了一批循环经济项目,鼓励企业清洁生产,加强重点工业企业排污和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建成了一批城乡绿道、生态公园,促进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推进水环境、人居环境和大气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成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任务。

五是始终坚持民生为重,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在行政区成立之初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历史欠账较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条件下,我们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实市委、市政府“惠民66条”和“补充17条”,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了农村和社会事业投入,重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就业创业、集体经济发展等民生问题,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六是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努力创新体制机制。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开发区、萝岗区发展的动力源泉,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推动科学发展实践,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科学发展难题,靠改革创新的举措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深入开展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试验,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自主创新体制、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机制、对外开放体制、建设“两型社会”机制和统筹城乡发展体制等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开发区与行政区“统一领导、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机制,使开发区与萝岗区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发挥。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对区直部门和街镇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强化对街镇工作的量化考核,在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同时,推动激励措施向街道、镇倾斜。创新区域合作新模式,与天河区、黄埔区、增城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广州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东部山水新城建设。学习借鉴新加坡成功发展经验,在城市规划、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知识经济等方面先行先试。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和廉政建设,形成了风清气正、团结拼搏、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通过五年的实践,我们不仅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收获了重大成果,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初步探索了具有开发区、萝岗区特色的科学发展新路,积累了转型升级的宝贵经验,这些都是“十一五”发展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我们要坚持下去并用以指导“十二五”发展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萝岗区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和支持给力,归功于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归功于全区人民的辛勤劳动。在此,我谨代表萝岗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企事业单位、驻区部队官兵、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萝岗区建设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支撑创新的高端人才等核心要素集聚不足,能够占领国际产业前沿、引领相关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较少,缺乏具有较强内生性、创新性和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产业集群;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偏低,支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项目储备不足;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增大,进一步节能降耗难度很大;城乡发展还不平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力度不够,投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资源、资产利用效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商贸居住等生活配套不足,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有待加强;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作风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措施,切实改进工作。

二、“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建设转型升级先行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国际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科技创新和产业转移步伐日益加快、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复杂环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统筹兼顾,着眼于广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全局,在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东部山水新城、广州重要的创新中心和综合性核心城区的进程中,进一步强化创新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区功能,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萝岗,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根据广州开发区党工委、萝岗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区政府组织编制了《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本次大会审议。

“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萝岗”为核心,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加突出创新驱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推进国际化生态型新城区建设,更加突出绿色增长,优化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着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更加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推进创新发展模式试验,更加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创新萝岗、低碳萝岗、健康萝岗、幸福萝岗,努力建设“转型升级先行区、科学发展示范区”,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做出更大贡献。

——“创新萝岗”就是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广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引擎。我们要充分发挥“两城一岛”核心组团的创新载体作用,营造开放创新的文化氛围,吸引和培育大批科技创新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和创新领军人才,加快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3%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专利授权量达到3000件,成为珠三角经济增长极和创新中心,迈向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

——“低碳萝岗”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节能降耗,探索低碳城市建设新路子。我们要构建绿色发展框架,发展低碳经济,率先构建低碳型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低碳产业集群;全面推行低碳建设,形成广州东部山水新城核心区,营造低碳型宜业宜居环境;加强低碳社区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积极倡导低碳新生活,“十二五”期间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和碳排放量降幅全面达到市下达的指标,率先建成低碳发展示范区。

——“健康萝岗”就是提高健康意识、解决健康问题、促进和保护居民健康。我们要坚持以人的健康为本,健全促进全民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完善健康服务和保障体系,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科学健身理念,使群众少生病,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十二五”期末,千人病床数达到4张,新农合平均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到50%,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5岁,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0%。

——“幸福萝岗”就是以人民的幸福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等各方面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要以进一步发展的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力争社会事业发展走在全市前列,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区经济实力和总体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的领先地位,成为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争取主要经济指标5年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5年达到3000亿元并力争提前实现;萝岗区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宜业宜居、创新引领的广州东部山水新城、广州东部重要的创新中心和综合性核心城区,在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进程中发挥龙头作用,为到2020年建成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化城市格局、现代化社会事业和政府公共服务架构奠定基础。

三、201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广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会议暨萝岗区委一届十二次全会关于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准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充分发扬“敢想、会干、为人民”的亚运精神,进一步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力争达到17%;财政总收入增长15%;狠抓重大项目引进后续工作,引进内外资项目质量进一步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持续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全社会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5%,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和碳排放量降幅全面达到市下达的指标;萝岗新城商业配套和服务功能明显改善,中新广州知识城起步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治安与法治环境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以起步区开发建设为重点,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早日见成效。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污水处理系统、供水、供电系统、信息网络、电力主干网、人工湖、消防站、河道整治和景观水体、共同管沟、生态绿廊和休闲绿道等10多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知识大道、永九快速路、东部快速路等快速骨架路网和内部主要路网的建设。按照时间节点计划,扎实推动项目建设。加快协调推进地铁、轨道交通线和机场东延线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实现平安征地、和谐建设。实行严格的法律约束,坚决打击违法抢建和违法占用土地的“两违”行为。

全力推动规划报批工作。积极跟进知识城起步区项目核准,完成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工作。争取将知识城纳入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推进知识城起步区纳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的报批工作。争取完成知识城地方立法工作。在知识城设立创新知识经济发展模式综合改革试验区。组建合资公司全面负责知识城开发建设。

大力促进项目落地。积极落实用地指标,做好土地出让工作。明确具体目标和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在谈项目的入驻落地。紧紧把握在知识城开展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争取更多用地指标。拓展国际招商网络,启动全球招商,努力引进更多符合知识经济要求的高端项目。延伸招商引资工作链条,从项目谈判、签约、报批直到破土动工全程跟进,年底前启动建设10个以上项目。借鉴先进国家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经验,编制知识城创新发展指标体系,作为知识城科学发展的指南。

高标准推进安置区建设。做好安置区规划,力争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完成南、中、北安置区首期建设。探索安置区房屋产权商品化新模式,实现居民房屋物业化管理。加快建设邻里中心、国际学校、家庭服务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探索混合居住新模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探索物业置换的新型征地补偿模式,提高居民实际收益。做好安置区建设的宣传工作,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全程监督安置区建设。

(二)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为引领,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电子信息、平板显示、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LED、文化创意、物联网三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动一批央企龙头项目落户我区。出台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在民间资本准入和民营企业融资、用地、人才招聘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着力引进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民营企业,重点扶持100家民营企业。引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和科技研发机构超过300家。完善生物岛项目进驻条件,加快招商引资进度,今年要有20个项目入驻筹建。加快引进总部经济项目,支持现有企业提升为区域总部,新引进10个以上重大总部经济项目落户我区。加强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国家新型工业化(工业设计)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等现代服务业基地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商贸、旅游休闲等生活配套服务业,做大做强国际酒类交易中心和国际食品展示中心。

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全年完成企业筹建投产超过55家。完善“一企一策”扶持政策,重点扶持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的“产值大户”、“纳税大户”、“增幅大户”和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对产业发展有引领性的企业,特别加强对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0个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30家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和22家上市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争取广州高新区列入国家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园区。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协调解决企业筹建中的问题,促使LG8.5代液晶面板、金发科技碳纤维等重点项目早日建成投产。鼓励和引导区内企业增资扩产,全力协助宝洁、箭牌等企业项目增资建设。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加速器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快翟洞等重点项目用地征地拆迁和土地平整,加大处理闲置用地力度,推动全区39家企业70万平方米闲置厂房重新利用。加快推进九龙工业区历史遗留项目的清退工作。大力推进科城、庙岭等变电站和筹建企业永久用电工程建设。继续发挥驻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企业联系机制、支柱产业行业协会等互助平台作用,及时为大中型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

建设人才强区。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计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213”工程,力争全年新引进领军人才15名以上。开发建设面向全球的创新创业人才资源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行业协会、联谊会等高层次人才沟通联系平台。积极开展与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人才交流合作,办好“开萝人才讲坛”,引进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整合区人才、劳动力中介资源,加快建立区人力资源市场和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出台本地的人才培养政策,打造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三)以“三旧”改造为契机,加快建设萝岗新城。

大力实施“三旧”改造。要充分发挥区属国有企业在“三旧”改造前期基础性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全区上下要形成合力,尤其是街镇和职能部门也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确保完成23条村居的测量、规划、报批等方面工作,年内启动萝峰、萝岗、长平、暹岗、黄陂、华沙、山下、笔岗、刘村等社区的改造工程。推动闲置、低效用地节约挖潜,探索通过土地回购、物业置换等方式盘活农村集体经济用地。全面推动房地产开发和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掀起萝岗新城建设新高潮。

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完善萝岗中心城区40平方公里规划方案,打造串连“天鹿湖-科学城-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教育园区”的休闲与服务轴,实现萝岗中心城区“北生活,南生产,东文化,西休闲”的总体格局,强化萝岗中心城区行政服务、商业服务、金融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四大功能,打造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萝岗板块。继续推进开发区西区优化升级工作。按照服务便民的原则,引进高水平国际知名大型超市、大型百货商店、购物中心及国际知名品牌专卖店、专业店,新建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和九龙中心区综合批发市场,新建黄陂和东区等肉菜批发市场,配套建设完善的餐饮服务、娱乐设施等,加快构建东部商业中心。

完善道路交通路网。加快建设以轨道交通为先导的公共交通体系,协调推进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地铁五号线东延段、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二十一号线东部新城线、穗莞深城际线建设各项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广汕路快速化改造、广深高速大观路出入口改造、珠吉路吉山村路段拓宽及与广园东互通式立交完善工程、云溪路西延长线建设工程、西区保税区与东区开创大道连接工程,进一步完善对外道路系统。争取市的支持增加2条以上公交线路。

打造绿色低碳萝岗。学习借鉴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经验,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实施森林围城工程,大力推进城市绿化景观和碳汇林建设。巩固和提升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果,重点加大村(居)污水治理工作。加大环境监察力度,强化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设余泥渣土的排放监测与管理。强化气象观测基础,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实施办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向低碳化发展。推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建筑工地全面推行节电等专项节能管理,率先建成绿色发展示范区。

(四)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努力建设幸福萝岗。

办好民生十件实事。一是启动新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社区文体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二是启动萝岗中心区幼儿园和九龙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三是完成组建国际网球学校,新建一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四是全面完成中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五是中山大学岭南医院投入使用,建设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启动夏港、东区、萝岗街独立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六是启动区社会福利院、养老院等民政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知识城安置区首期建设,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七是建成人力资源市场和技能人才实训鉴定基地;八是启动萝岗客运站建设,继续完善公交线路;九是完成各街镇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建设;十是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人才安居工程。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要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好我区对口援建从化市鳌头镇11个村和兴宁市三镇19个村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务必按时完成,决不能拖市的后腿。要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做好对我区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19条村和贫困户的扶贫工作,落实责任分工,确保两年完成。

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基本完成中小学新建、改扩建工程。做好市规范化学校终期督导验收工作。引进和培养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改革完善校长和教师考核机制,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制订实施《萝岗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增加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制订社区学院调整方案,优化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创建国家级社区教育试验区。

着力建设文化强区。加大公益文化事业投入,健全基层文化设施网络。深入挖掘萝岗历史文化底蕴,继续办好“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禾雀花旅游文化节”、“荔枝文化节”等特色文化节。基本完成玉岩书院、钟氏祠堂等建筑的修缮工程,妥善保护历史文物。加快华峰寺周边环境改造,为古寺的重建创造良好条件。建立区、街(镇)、村(居)三级文艺团队体系,打造专业文艺团体。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名村名街。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力度,力争在广州创文测评中保持领先。办好跨国企业文化交流活动,打造中西交融、开拓创新的特色文化名片。

努力打造健康萝岗。制定健康萝岗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开展新农合在村(居)卫生站就诊按比例报销试点。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带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改革。加强护理人员和妇幼保健专业队伍建设,充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和爱卫工作。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加快建设一批群众体育设施,丰富群众体育生活。依托三大体育场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支持引进和举办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积极发展竞技体育,认真备战广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强化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推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和企业职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国家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与产业升级的政策,建成广州高技术人才实训基地萝岗分基地。完成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升区自主创业示范街和创业基地建设水平。深化校企合作,规范职业中介与劳务派遣市场,大力培育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出台区级创业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引导企业主动改善用工环境,提高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率和覆盖率,加强企业员工人文关怀,推进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工程建设。基本实现新农保全覆盖,鼓励和引导未征地农民按月缴费参保,确保60岁以上农村居民全部领取基础养老金。落实九龙镇退休乡镇企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解决方案,妥善处理好街道征地历史遗留社保问题。完善困难外来人员临时救助机制。继续推进城镇居民和职工各项社保参保工作。进一步提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保障水平。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价格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稳定。

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安全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全过程安全生产监管,督促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生产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集中开展预防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等事故的专项整治活动,切实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的事故预防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建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加强综治维稳工作。进一步完善综治信访维稳三级平台建设,更加注重贴近基层、源头化解,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解机制,开展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进一步落实重大矛盾纠纷和维稳信访问题领导包案制度,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切实做到依法、快速、有效处置。完善出租屋和流动人员基础管理制度,做好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的服务管理。

加强平安萝岗建设。总结运用平安亚运成功经验,积极构建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严密防控、重点整治,完善网络、打防结合,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治安局势平稳可控、持续向好,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总量下降,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强化重点场所治安管理,推进“人屋车场网”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确保五街一镇全部达到平安街镇创建标准,90%以上的社区(村)达到平安社区(村)创建标准。

促进发展农村经济。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发展以集约、高效、生态、休闲为特征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盘活集体自留用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继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程,全面完成农田、鱼塘标准化建设工程。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森林防火和病虫害及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加快天鹿湖森林公园建设,继续推进万村绿工程。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和纠纷调解机制。认真做好“三防”工作,开展全区水利普查,重点推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其他各项社会管理。加强防灾减灾,提高气象、防震减灾工作水平。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加大公益法律服务力度和法律援助。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加强国防教育,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妥善安置转业、退伍军人和移交我区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认真做好统计、档案、保密、文史、修志等工作。

(五)以创新发展模式试验为突破口,推动各项改革先行先试。

全力推动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创新。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思路,改革完善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规划和建设好街道社区“五个一”工程(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个小公园、一个社区医院、一个视频监控系统),完成五街一镇7个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以街道为主体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构建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形成多元参与、平等竞争的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发展社区志愿者服务。

创新工程项目代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社会化、专业化组织的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整合工程管理资源,培养造就业务能力强、专业覆盖广、管理能力规范的建设管理队伍。推进实施代建制,构建规范高效的财政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新模式。研究制定以投资管制为重点、好快省安廉并重的建设(代建)单位绩效考评及管理办法。

构建简政强镇强街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关于简政强镇强街事权改革的方案,理顺区、镇(街)的责权关系,扩大镇(街)的管理权限,优化镇(街)领导职数和职务配备,强化管理服务能力,加强镇级财力保障,构建监督问责机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建立街镇违法建设查处工作机制,完善街镇违法建设奖惩激励机制。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管执法和综合管理力度,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提升区域合作水平。根据广州城市发展“东进”战略部署,联合天河区、黄埔区、增城市,在发展规划、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合作,探索建立区域合作长效机制,共同推进广州东部山水新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加快推进东部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网建设。

(六)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核心,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报告重大工作事项,切实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制定实施法治政府五年规划,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水平,拓宽公众参与政府制度建设的渠道。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健全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推行重大事项决策社会风险评估。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评议重点考核和行政复议工作。

做好区、镇政府和村居换届工作。根据省、市的时间部署,认真完成区、镇政府换届工作。改进和完善考察办法,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运用到换届考察工作中。推进班子配备改革,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大力选拔年轻优秀干部,积极推进干部交流,不断增强领导班子活力。引导干部从大局出发,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严肃干部人事纪律,严把干部工作程序,确保把优秀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严明换届纪律,营造良好的村居“两委”换届环境,切实维护民主制度和基层稳定。选好配强村居“一把手”,使之真正代表群众利益,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加强廉政和作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完善公共权力的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机制作用。继续抓好建设工程领域专项治理、土地领域专项整治、“三公费用”治理和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认真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落实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范决策行为。不断完善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制度。依法严惩各类违法违纪行为。

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建立严格的抓落实机制,切实提高执行力。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和网络行政审批(服务)综合系统建设,深入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推行行政管理模块化,优化管理服务流程,大力建设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服务效率。进一步做好区长专线等民意反映和收集处理工作,深入开展明查暗访、专项督查和社会监督活动,推进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建设,拓宽电子监察领域,促进提高行政效能。加强督查督办,强化责任追究,切实把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承继“十一五”的辉煌,开创“十二五”的伟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广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萝岗区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创新萝岗、低碳萝岗、健康萝岗、幸福萝岗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广州创业政策法规(范文模版)

广州创业政策法规

(一)国家、省、市创业政策法规

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都会从某一种程度上鼓励和扶持大家自主创业,促使创业促进就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自主创业持续升温,各级人民政府不断完善制订各类帮扶自主创业的政策法规,以此鼓励自主创业。

1.国家创业政策法规

近年来,切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的政策法规,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以及支持和鼓励新办企业、高技术企业及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等。这些政策法规当中,从某一层面上都鼓励帮扶自主创业行为,如《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1号)就是专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要求的。

2.广东省创业政策法规

同样,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大省,从细的层面上贯彻落实中央政府有关鼓励创业的工作部署,以此促进我省就业工作的发展。如《关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09]9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粤府办[2009]34号)等等。

3.广州市创业政策法规

广州,经济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蕴藏着无限的商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选择创业之路。作为社会的主要群体,青年在创业当中充当着主力军的作用。但是,鉴于现在的青年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创业成功率远低于5%,因此本手册以响应政府政策要求为向导,整理收集广州市各类帮扶青年创业服务的政策法规,从知识层面上提升广州市民对创业政策的认知率,积极促进创业政策的有效落实,鼓励和支持更多创业人员成功创业。相关政策具体整理如下:

(1)创业扶持政策

①创业扶持补贴

项目简介:

A.一次性创业扶持补贴。创业者领取营业执照并开展经营的,可享受每户一次性1000元创业扶持补贴。

B.社会保险补贴。创业者领取营业执照开展经营,并参加了社会保险的,根据参加社会保险的险种,按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和缴费比例,给予累计不超过3年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和生育社会保险补贴(个人缴费部分由个人承担)。

C.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补贴。创业者自主创业后吸纳本市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补贴:吸纳3-5人1000元/户,6-10人2000元/户,10人以上3000元/户。

适用对象:

A.本市城镇户籍登记失业人员;

B.本市户籍农村劳动力;

C.本市城镇复员转业军人;

D.持有《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卡》的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

受理单位:创业者户籍所在区(县级市)就业办

政策依据:《关于印发广州市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办法的通知》(穗劳社就〔2009〕2号)

②免费创业培训

项目简介:区或市指定的培训机构免费提供1次SIYB培训和1次职业技能培训。(SIYB为国际劳工组织研发的一系列创业培训课程。)

适用对象:

A.本市城镇户籍登记失业人员;

B.本市户籍农村劳动力;

C.持有《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卡》的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

D.本市城镇复员转业军人。

受理单位:符合条件人员户籍所在区或市指定的培训机构

政策依据:《关于印发广州市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办法的通知》(穗劳社就〔2009〕2号)

③海外留学人员创业优惠政策

项目简介: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的,市政府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扶持海外高层人才创业。对在我市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且其项目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国际领先,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并具有较高科技含量、良好市场潜力和产业化条件的,给予最多不超过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市、区(县级市)政府提供相应的工作场所,3年内免收租金。

②企业吸纳税收政策

项目简介: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

本条所称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人员,包括:

A.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

B.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

C.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即厂办大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该类企业是指20世纪70、80年代,由国有企业批准或资助兴办的,以安置回城知识青年和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为目的,主要向主办国有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服务,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注册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厂办大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包括在国有企业混岗工作的集体企业下岗职工。

D.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到企业注册登记所在区的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咨询办理招用人员《就业失业登记证》及广州市《企业实体吸纳失业人员认定办法》。

适用对象:A.商贸企业;B.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C.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

(3)创业减免收费政策

①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

项目简介:凡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等有关行政性收费。

上述行政性收费包括:

A.工商部门收取的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补换营业执照及营业执照副本)、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鉴证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

B.税务部门收取的税务登记证工本费(自2011年2月起市国税部门按上级机关规定将新开业免征税务登记证工本费范围扩大至所有新开业户);

C.卫生部门收取的行政执法卫生监测费、卫生质量检验费、预防性体检费、卫生许可证工本费;

D.民政部门收取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费(含证书费);

E.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原劳动保障部门)收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工本费;

F.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的涉及个体经营的其他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G.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批准设立的涉及个体经营的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安部门收取的治安联防费、文化部门收取的音像制品销售管理费按规定的免收期予以免收)。

适用对象:A.登记失业人员;B.残疾人;C.退役士兵;D.毕业2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

广州市首个创业扶持政策正式落地实施

在“一址多照”基础上升级

以前一个房产证只能办一张营业执照。广州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后,施行“一址多照”政策:商事登记机关允许有投资关联关系的企业,将同一地址作为多家商事主体的住所。而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其他企业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系或重大影响关系的企业。实际上,这种“一址多照”政策效果有限。珠江新城区域在“一址多照”政策上特别享受到政策倾斜。在珠江新城,一个地址允许注册50家公司的营业执照,公司之间可以没有任何关联。但有不成文的规矩,最起码5平方米才能设置一个卡位开公司。

《指导意见》允许在科技园区(含分园)、孵化器、众创空间区域内实行“一址多照”,不受企业间须有投资关联关系的限制;突破现行对同一地址内的企业数量和规模的限制,在上述区域内允许集群注册;突破现行对住所需独立封闭的物理空间间隔的限制,在上述区域内允许办公卡位注册。天河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集群注册的企业数量,及对企业规模大小并无限制要求。而办公卡位注册是指在区域内同一办公地址有多个经营者,提供集中办公场所的单位突破对住所需独立封闭的物理空间间隔的限制,采取排位编号等方式区分各经营者的办公卡位,每一办公卡位登记为一家企业住所的注册登记模式。对于珠江新城区域来说,此次新政最大的突破点在于打破注册公司时对面积和数量的限制,再多的企业也可同时入驻,让创业变得十分简单。

“胶囊办公室”随时变卡位

天河C B D有不少做众创空间联合办公的企业,但设置办公卡位的并不多。通常这些众创空间的运作模式是,先租下某栋写字楼的一到两层,然后将其分割成不同小块,交给那些希望拥有活跃氛围,却又无力负担过高租金的初创企业和小公司使用。1918创意商务连锁空间便是其中一家。其负责人贺先生表示,该公司目前只提供间隔开来的“胶囊办公室”出租,并未设置采取排位编号的办公卡位。不过,他同时表示,办公室的隔板可以灵活调配,如果日后市场上办公卡位的需求量大,他们也随时准备做适当调整,开辟出卡位办公区。记者了解到,目前最小的容纳一人办公的胶囊办公室最低月租约为1200元。

另外一家位于富力盈凯的众创空间酷窝则提供工位办公。据其官网显示,只要花999元购买酷客会籍,即可一年内享受10天开放式工位体验,以及50杯咖啡或啤酒、高速WiFi上网、无限次会员活动参与等服务。某创业团队成员徐先生介绍,他们创业团队一共有5人,一个星期会有两三天跑出去调研市场,没必要为了一个固定的办公空间去掏一个月的租金。他表示,从创业者办公的角度去看,他们的办公时间很多是游离、碎片化的状态,所以他们非常需要这种卡位式的办公场所。如今天河率先开放办公卡位注册公司,对他们这样的创业团队来说,正是一大好消息。

广州市创业扶持政策指南

一、减免对象含从事个体经营的失业人员,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上述免交的收费项目具体包括:

(一)工商部门收取的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补换营业执照及营业执照副本)、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鉴证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

(二)税务部门收取的税务登记证工本费;

(三)卫生部门收取的行政执法卫生监测费、卫生质量检验费、预防性体检费、卫生许可证工本费;

(四)民政部门收取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费(含证书费);

(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原劳动保障部门)收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工本费;

(六)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的涉及个体经营的其他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批准设立的涉及个体经营的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政策根据:《关于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有关人员实行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综[2008]47号

广州市天河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发展扶持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优化我区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环境,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建设“总部天河、智慧天河、幸福天河”,根据天河区实际情况及发展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天河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审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第三条 评审工作应紧扣天河区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扶持金融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业和专业服务业等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

第四条 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审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 评定范围与条件

第五条 本办法所指创新领军人才,指受聘在天河区辖内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科研创新、管理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一般不超过55周岁(时间计算以申报当年1月1日为限,下同),参评当年已与企业签订期限不少于3年的工作合同,每年在企业工作一般不少于9个月,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升级的重大科研成果,符合天河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在金融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业和专业服务业等领域,有突出业务成果和重要贡献,对推动专业领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三)具有在世界著名企业中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的经历,精通相关领域业务和国际规则,善于经营管理,有较丰富实践经验;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或曾在著名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担任高级职务。

第六条 本办法所指创业领军人才,是指掌握重大科技项目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化经历,或者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创业理念和商业模式具有独创性;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在天河区创办或领办企业的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带头人,一般不超过60周岁,且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且知识产权清晰无争议,其技术成果国际领先、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并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良好市场潜力;或者在金融服务、现代商贸、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专业服务和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具有可预见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2.有相关创业经验,或具备在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研发机构担任中高层职务经历。

(二)创业领军人才所带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符合天河区金融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业和专业服务业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且与该领军人才所从事的核心技术领域密切相关;

2.科技类项目应该可直接进行产业化,或已完成前期开发,进入中试或样机制造阶段,具有稳定的实验数据和中试产品的项目;

3.拥有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所需的部分资金(不少于100万元),并拥有一支由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市场开发等方面人才组成的创业团队。

(三)创业领军人才所创办或领办的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已在天河区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和税务登记手续,企业成立一般在5年以下(时间计算以申报当年1月1日为限,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且领军人才拥有该企业不低于30%股份并担任副总经理以上职务(在合伙企业中,其出资比例不低于30%)。其中,属于现代服务业类型的企业,领军人才拥有该企业股份比例可适当降低,但最低不低于20%(在合伙企业中,其出资比例不低于20%);

2.未完成在天河区注册企业及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手续的,经与区委人才办签署协议,约定拟在天河区注册时间、注册资本等条件后,申请人及其项目可参加评审。对评审通过者,待其在天河区完成企业注册登记相关手续并符合协议约定条件后,予以颁发证书并享受相关扶持资助和待遇。

第七条 同等条件下,已获得天使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市场化资金投入的企业,其创业者可优先被评为天河区创业领军人才。

第三章 申报

第八条 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定机构负责受理申报。申报评审工作采取常年受理、集中评审的方式,每年一般进行1次评审。

第九条 申请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审,需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一)创新领军人才提交《天河区创新领军人才申报表》,创业领军人才提交《天河区创业领军人才申报表》、《天河区创业领军人才项目申报书》;

(二)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资格证书、相关荣誉证书等证明材料;

(三)成果鉴定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及知识产权等证明材料;

(四)创新领军人才提交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创业领军人才提交企业工商、税务登记证明材料及公司章程、上企业财务报表等相关材料;

(五)其他辅助材料。

第四章 评审

第十条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评审,应当经过匿名评审、答辩会审、实地考察、区委常委会审定以及公示等环节。

第十一条 区委人才办组织评审小组负责匿名评审和答辩会审工作,评审小组由区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同行业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管理、财务投资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组成评审小组应当遵循回避原则。

第十二条 匿名评审。

区委人才办组织评审小组集中封闭,评审采取盲评形式,评审小组成员对参评项目充分讨论后,独立评分,拟定评审意见。匿名评审后,区委人才办与相关部门会审,研究提出进入答辩会审环节的人员名单。

第十三条 答辩会审。

答辩会审采取项目陈述、专家提问、口头答辩、小组讨论、无记名投票等形式进行。答辩会审后,区委人才办与相关部门会审,形成书面推荐材料和资金扶持意见,研究提出进入实地考察环节的人员名单。

第十四条 实地考察。

(一)考察小组由区相关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考察小组对申报人所在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和考察,形成书面考察材料。

第十五条 区委常委会审定。

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匿名评审、答辩会审、实地考察意见,形成推荐名单报区委常委会。区委常委会在听取各阶段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讨论审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名单。

第十六条 公示。

区委常委会审定后,区委人才办根据专业领域及项目特点,将评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5天。根据需要,也可在评审过程中的其他环节安排公示。

经公示不影响评定的,由区委、区政府颁发《广州市天河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证书》,区委人才办同时通知有关部门落实相关政策。

第十七条 《广州市天河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证书》有效期3年,是领军人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凭证。

第五章扶持及优惠政策

第十八条 对创新领军人才给予创新工作专项经费,资助金额为50万元,分期拨付给企业,专项用于该领军人才的创新工作。首次拨付资助金额的40%,后续资金视项目进展情况自获评之日起3年内分期拨付。

第十九条 对创业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创业项目扶持资金。首次拨付资助金额的40%,后续资金视项目进展情况自获评之日起3年内分期拨付。

第二十条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我区自有的物业条件,对创业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提供100至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工作场所,3年免收租金;或者提供3年租金补贴,每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天河区创业领军人才同时入选广州市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并落实工作场所租金优惠政策者,不再重复享受场地租金优惠政策。

第二十一条 创新领军人才和创业领军人才在天河区工作、创业期间,可享受相当于个人上年薪10%的奖励,期限为3年,每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第二十二条 天河区创业领军人才创办企业获得1年期以上银行贷款,且未列入其他贴息计划的,给予50%的贷款贴息,贴息期不超过3年,贴息总额不超过20万元。

第二十三条 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可以享受住房资助,住房资助办法见《广州市天河区高层次人才住房资助办法》。

第二十四条 天河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管理期内每年安排一次体检疗养,并享受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等服务。

第二十五条 天河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按广州市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待遇后,属于个人负担的基本医疗费用,给予50%的比例报销,每年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第二十六条 天河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未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者,其子女属义务教育阶段的,可优先享受天河区中小学校的优质学位。

第六章 管理与考核

第二十七条 区委人才办负责组织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进行考核,并向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书面报告考核情况。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调整出“天河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名单:

(一)创新领军人才与申报时所属企业解除聘任合同的;

(二)创业领军人才所创办的企业破产,或者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移出天河区者;

(三)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考核不合格者。

第二十九条 在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审过程中,伪造从业经历、提供虚假材料或有其他作假行为的,取消当年参评资格,在评审公示的范围之内予以通报,且未来五年内不得参评。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三十条 对已经在我区享受其他优惠政策或待遇,又获评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 对相同类别的优惠措施,按照就高不就低、不重复享受的原则给予扶持。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6年12月,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广州市天河区杰出人才、优秀人才奖励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天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是指在天河辖区企业或科研机构工作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依其业绩与贡献不同,划分为天河区杰出人才、天河区优秀人才两个层次。

第三条 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通过评定产生,每年评定1次。评定名额根据我区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状况确定,其中天河区杰出人才评定名额每年一般不超过50名。

第四条 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并重的原则,坚持业内认可和社会认可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评定统筹领导工作,区委人才办负责评定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 评定的范围与条件

第六条 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评定不受国籍、户籍和身份限制。

第七条 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所在企业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工商、国税和地税注册登记地在天河区范围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

(二)为天河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或企业的成长性、发展前景良好;

(三)诚信纳税,无违反法律法规记录。

第八条 在科研机构工作的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当前正在承担我区“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的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加人员。(指任务书或合同书中列前三位的人员)

(二)当前正在担任我区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首席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

(三)所在单位与我区签订中长期合作协议,共建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或创新基地、研究生培训实践基地等,申报人参与研究生培养或项目研究工作。

第九条 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除应具备相应评定标准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在工作岗位上取得突出业绩和成果,目前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与本人专业专长密切相关。

(三)申报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的人员,除两院院士外,其年龄应未满60周岁(年龄计算以申报当年1月1日为限,下同)。有特别突出贡献者,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

第三章 评定程序

第十条 根据我区经济发展和人才队伍状况,区委人才办商区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提出当年拟评定天河区杰出人才、天河区优秀人才的总名额。

第十一条 区相关单位研究提出拟奖励的企业、科研机构建议名单及名额分配方案,由区委人才办协调、汇总,报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第十二条 根据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的拟奖励企业、科研机构名单及名额分配方案,区相关单位组织发动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的申报工作。

第十三条 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定机构受理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申报,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形成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建议名单,报区委常委会审定。

第十四条 经区委常委会审定的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名单,在天河区政府信息网站及申报人所在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5天。经公示无异议的人选由区委、区政府颁发《天河区杰出人才证书》、《天河区优秀人才证书》,管理期为一年。

第十五条 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申请人和申请人所在企业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报材料属虚假、伪造并经查实的,取消申报人的受奖资格,已经获取奖励的,对奖金及利息予以追缴,并取消申报人3年内的申报资格。

第四章 奖励及优惠政策

第十六条 被评定为天河区杰出人才的,享受其本人上年薪10%的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被评定为天河区优秀人才的,享受其本人上年薪10%的奖励,最高不超过5万元。

第十七条 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在管理期内安排一次体检疗养,并享受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等服务。

第十八条 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可享受住房资助,住房资助办法见《广州市天河区高层次人才住房资助办法》。

第十九条 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凭《天河区杰出人才证书》、《天河区优秀人才证书》,管理期内在天河区政务服务窗口可享受优先办理服务。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6年12月。本办法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广州市天河区高层次人才住房资助办法

第一条 为优化我区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天河区高层次人才住房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高层次人才是指区委、区政府评定的天河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广州市未享受过购买房改房、解困房、安居房或参加单位集资建房等购房优惠政策的高层次人才。

天河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已经享受中央、省、市提供的购房优惠政策者,按就高不就低、不重复享受的原则落实本办法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四条 对已经落户天河区,其项目实现了产业化且其所创办的企业在3年内累计纳税达500万元以上的创业领军人才,对其在广州市购买的商品住宅,由专项扶持资金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的购房补贴。

第五条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广州市未购买商品住宅且未申请租房补贴的,可申请免租入住人才公寓,免租期为3年。3年期满应及时腾退住房,不腾退的按房屋所在地市场租金参考价的2倍计租。

第六条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广州市未购买商品住宅且未租住人才公寓的,由专项扶持资金给予每月2500元的租房补贴,租房补贴每年末集中发放一次,发放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领取租房补贴后又在广州市购买商品住宅的,在按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给予购房补贴时,应扣除已经领取的租房补贴。

第七条 创业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团队的主要成员(最多不超过5人),符合第三条限定条件的,也可以申请租房补贴。租房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0元,每年末集中发放一次,发放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第八条 已入住人才公寓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免租期内在广州市购买了商品住宅或按本方法申请租房补贴的,应在购买的商品住宅交付使用后或申请租房补贴当月退回租住的人才公寓。

第九条 天河区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符合第三条限定条件的,可在管理期内享受住房补贴。其中,天河区杰出人才每人每月1500元,天河区优秀人才每人每月1200元,管理期内集中发放一次。

第十条 高层次人才住房资助申请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定机构负责受理。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6年12月,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广州市天河区高层次人才市场化引进扶持办法

第一条 为优化我区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化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优秀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区创新创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高层次人才是指区委、区政府评定的天河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

第三条 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高层次人才市场化引进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管理,由区委、区政府人才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 天河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应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各类人才社会团体和专业人才服务机构,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水平的综合配套服务。

第五条 受区委、区政府委托,区委、区政府人才工作机构与人才社会团体、科研院校及人才服务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发布渠道和人才引进渠道。

第六条 天河区创业领军人才所创办的企业,在管理期内通过在天河辖区的人才服务机构,引进中高层管理或者技术人才,可获得本单位引进人才费用50%的资助,资助名额3年内不超过5名,资助金额3年内不超过20万元。

第七条 企业通过天河辖区人才服务机构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被评为天河区创新领军人才的,可获得引进该人才50%费用的资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第八条 积极鼓励机构或个人为天河辖区企业引进领军人才。每成功引进1名天河区创新领军人才,给予2万元奖励;每成功引进1名天河区创业领军人才,给予5万元奖励。此奖项不适用于天河区财政供养人员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的人才。

各类人才服务机构推荐在天河辖区的高层次人才,参评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广州市“百人计划”人才,每成功获评1人,给予推荐机构1万元奖励,此项奖励与前款规定不重复享受。

第九条 根据有关规定,优先为符合条件的创业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设立集体户,或在区人才市场设立专户,为企业中符合广州入户条件的员工,提供结婚登记和子女入户等便利条件。

第十条 根据天河区产业发展需要,设立面向区内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培训资助资金,发布资助培训目录,资助区内企业高层次人才参加必要的培训,以促进企业健全现代管理制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十一条 设立“广州天河伯乐奖”,对在招才引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天河辖区人才服务机构给予奖励。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6年12月,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广州市天河区人才社会团体扶持办法

第一条 为搭建高层次人才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平台,增强人才归属感和凝聚力,发挥人才社会团体在天河以才聚才、以才引资、以才引智等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天河区人才社会团体(以下简称人才社会团体),是指在天河区登记管理,由天河区辖内金融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业和专业服务业等高层次人才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在国家、省、市登记管理的人才社会团体,设有天河分会的,其天河分会属于本办法扶持范围。

第三条 坚持以服务天河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目标,以提高人才社会团体能力建设为重点,优先发展和重点培育人才社会团体开展人才工作的能力,促进人才社会团体与我区人才战略同步发展。

第四条 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才社会团体扶持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区委、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作机构根据各自职能负责具体扶持工作。

第五条 区民政部门研究建立针对人才社会团体的快速登记通道,简化登记手续,探索以备案形式进行管理的模式。

第六条 对符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新成立人才社会团体,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开办费资助。

第七条 完善政府向人才社会团体购买服务的机制,将原由政府包揽的事务性、服务性工作转移出来,按照定向委托或招标等方式,向人才社会团体购买服务。

第八条 鼓励和扶持人才社会团体承接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引进国际权威任职资格评价体系,推动国际职业能力资格考试和评价等本土化。

第九条 鼓励和资助人才社会团体举办具有重大影响的人才论坛、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宣传天河区位优势、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每次活动的资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第十条 鼓励人才社会团体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建立行业人才信息库,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对开展人才工作成绩显著的人才社会团体进行表彰和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6年12月,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广州市天河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天河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省、市和区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是根据《广州市天河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发展扶持办法》、《广州市天河区杰出人才、优秀人才奖励管理办法》《广州市天河区高层次人才住房资助办法》、《广州市天河区高层次人才市场化引进扶持办法》、《广州市天河区人才社会团体扶持办法》以及其他人才工作政策规定,由区财政设立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其中,高层次人才所属企业在天河科技园区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和入园登记的,扶持奖励资金可由区财政局从天河科技园税收增量返还资金中筹集。

第三条 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专项资金统筹管理。

第二章 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四条 专项资金分为项目资助资金、补贴奖励资金、服务保障资金三部分。

(一)项目资助资金主要使用范围包括:

1.对创新领军人才给予创新工作专项经费;

2.对创业领军人才给予创业项目扶持资金和贷款贴息补助;

3.其他资助费用。

(二)补贴奖励资金主要使用范围包括:

1.对高层次人才给予个人薪酬奖励;

2.对创业领军人才工作场所的租金补贴;

3.对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的住房补贴;

4.对引进创新领军人才的企业给予引才费用补贴;

5.对引进或推荐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工作做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给予奖励;

6.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培训资助;

7.其他补贴奖励费用。

(三)服务保障资金主要使用范围包括:

1.高层次人才体检疗养费用及相关服务费用;

2.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医疗保障专项资金;

3.人才社会团体扶持资金;

4.高层次人才工作组织管理经费;

5.人才工作场地建设、信息系统开发等硬件、软件投入经费;

6.其他服务保障费用。

第三章 专项资金的预算、申报及审批、下达

第五条 区委人才办在征求区相关职能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我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发展实际,对资金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编制专项资金总预算。

专项资金总预算由区委人才办报区财政局,按规定程序审批后具体组织实施。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区委人才办可根据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出预算调整意见,按规定程序审批后实施。

第六条 申请人(高层次人才或其所在单位)按照有关要求申报资助或补贴项目,申报内容一般应包括项目名称、专家意见、目标任务、进度安排、使用重点、开支范围、配套资金、保障措施等。

第七条 区委人才办依据配套政策的有关程序对上报项目进行审核筛选,研究提出具体资金安排和资助意见,经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按规定程序拨付资金。

第八条 区财政局根据已审定的预算和支付项目、金额及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或协调小组审批意见,按现行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办理资金拨付。

第四章 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监督

第九条 专项资金实行单独设账、专账核算、专账管理,按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专款专用。

第十条 专项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凡属于国有资产的,纳入天河区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与管理。

第十一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或撤销的,须由项目申请人报区委人才办同意。因故撤销的项目,项目申请人必须做出经费结算,并报区委人才办核批,结余资金退缴专项资金账户。

第十二条 项目资助资金的使用单位(或项目申请人)应于每年1月底前,向区委人才办报送上项目实施情况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区委人才办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每年2月底前将考核情况向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送区财政局备案。

第十三条 项目申请人负责对所申请项目的组织实施,并对项目申报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负全部责任。

第十四条 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财政局、区审计局等部门对专项资金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时可组织熟悉人才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如发现未按规定专账管理或弄虚作假、截留、挤占、挪用等财政违规行为的,依据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6年12月,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篇:广州开发区创新驱动主战场

广州开发区创新驱动“主战场”

作为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广州开发区被赋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主引擎的重任,将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时值业界困惑之际,广州开发区的雄心壮志从何而来?

继去年底国务院批复珠三角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今年2月中旬,广州开发区以“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创新实践”项目摘得了2015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唯一的特等奖。在广东省委、省政府规划的“1+1+7”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广州市被赋予“创新发展的龙头”定位。去年7月,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在广州开发区调研时说,开发区要打造成为国际创新要素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努力争当经济社会发展领军者、排头兵。

“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批,广州开发区作为核心组团,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引领全市和珠三角自主创新的历史使命,努力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埔区委书记陈志英如是表达以创新驱动引领珠三角发展的决心。

事实上,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规划中,作为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广州开发区被赋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主引擎的重任,将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翻看广州创新地图,广州科技创新走廊跃然眼前: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等平台以“北斗七星阵”之势拉开科技产业融合空间。“北斗七星阵”,广州开发区独占“四星”,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替代。

目前,全国各大城市都争先恐后建立了各种级别的科技园、孵化器,因此不同程度地出现同质化、缺“生源”、缺资金、服务不专业等问题,时值业界困惑之际,广州开发区的雄心壮志从何而来? 为初创企业寻找第一桶金

“我们就是给有创新的年轻人提供创业的机会。”广州天使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龙光向《小康》记者说道,现在很多年轻人有好的想法,前卫的构思、创新的产品,但苦于没有资金,阻断了创业之路,天使投资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发挥的空间。

张龙光介绍称,广州天使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独特商业模式的创业团队及企业提供天使投资资金,重点投资“食品安全”、“环境治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结合”三大产业,致力于寻找有潜力的创业团队和初创型企业,为其提供创业资金、创业指导、战略规划、增值服务、合作资源,竭尽所能协助创业企业成长。他们愿意投资的项目既有实体经济,也有科技互联网产品,投资金额从30万元起步,“对没有经济基础的年轻人创业比较有帮助”。

为了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致力于为初创型企业寻找第一桶金,2013年12月,由广州开发区科信局牵头,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等数家单位共同建立“广州开发区天使投资联盟”,定期举行项目路演。张龙光告诉记者,几年来,他的企业多次参与并主办过相关路演活动,不少投资项目也是在路演中发现并确定下来。

在广州祺智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只见敞亮的办公区内坐着二三十名年轻人,他们有的在看着电脑,有的在敲着键盘,墙上挂着“广东北斗”条幅显得格外入眼。在产品展示区,公司董事、总经理焦明辉拿着最新研发的“北斗盒子”兴奋地介绍着:“这是国内首款面向民用市场、有正式牌照的个人手持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产品。它可让使用者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也能随时与亲友同伴保持联络并告知位置。”他介绍说,公司进入广州瑞粤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器多次为其提供政策信息,落实补贴优惠政策。特别是在今年年初,帮助公司拿到了一百万的贷款,解决了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陈志英说,广州开发区坚持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对创新的支撑作用,形成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的无缝衔接。全区设立了12亿元的引导基金、3亿元的担保基金和5000万元的种子基金,聚集风险投资机构57家,风险投资总额达300亿元。2016年全区财政用于科技创新资金超过10亿元,比上年翻一番。建设特色创客空间,全区建成创客空间14家,入驻具有国际背景的创客团队超过10家。推动孵化器提质升级,目前以华南新材料园、视源电子、冠昊生物产业园为代表的专业型孵化器超过35家,约占全区孵化器总量的70%。鼓励国有、民营和产业资本共同参与孵化器建设,目前广州开发区民营孵化器达43家,占总量83%,已成为孵化器建设投资的主力军。相继建成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广州股权投资基地等一批科技金融平台。

未来,广州开发区将大力推动科技与金融、产业协调创新发展,发展壮大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吸引银行、证券公司在区内新设中小企业专营机构、科技支行等,加快推进信贷担保、风险投资、保险保障等金融业务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金融市场集聚、科技创新活跃、产融服务体系完善的科技金融核心功能区。梦想不止于科技园

“1998年我区探索建设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0名工作人员、1万平方米办公场地,拉开了全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序幕。”陈志英说,17年间,广州开发区坚持以构建“创业孵化生态圈”为理念,以硬件载体建设为突破口,持续完善孵化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大孵化集群效应日益显现。

广州开发区是广州高新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的统称。自1984年建区以来,该区就一直是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的重镇,其地区生产总值、财税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长期稳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列。2015年,该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达2337亿元,工业总产值5589亿元,财政收入620亿元。

广州科学城是广州高新区的主体园区,是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今年5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首批17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区域示范基地之一(广州唯一一个)。科学城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密集之地――20.2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遍布着40家300万平方米的孵化器。

“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是每一个创业“初哥”梦想实现的升级通道。然而,梦想不止于科技园,一些实力雄厚、资源丰富的毕业企业在购地自建科技园的同时,还投资建起了专业孵化器,围绕自身产业上下左右做文章,并逐步形成了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三大模式。

广州开发区充分发挥创新企业密集的优势,推动一批企业上市和发展壮大后,利用自身的技术、资金、经验、市场等优势,对本行业小微企业进行孵化,带动了一批创新型企业成长,主要有三条实现路径。

一是内生孵化。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内生创新,不断催生新的创业项目。视源电子是区内孵化器成长起来的民营高科技企业,通过内部员工技术创新、体外孵化,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内部创新发展产业链条,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领域成功孵化12家子公司,销售额超过50亿元。二是外延孵化。鼓励骨干科技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孵化新项目。达安基因自建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利用品牌影响、销售渠道、技术支持、资本融资等优势,向产业链上下游挖掘新项目,目前孵化生物医药企业146家。三是协同孵化。鼓励企业开放自身技术和市场平台,通过为进驻企业提供孵化载体,实现集群发展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冠昊生物2012年从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毕业,自主建设了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与进驻项目共享实验室、专业技术、销售经验和研发设备,实现企业自身和在孵企业的快速发展,该公司已形成国内领先的再生医学材料产业集群。目前,广州开发区已是培育科技企业的摇篮,2200家在园企业和837家毕业离园企业共同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安基因、金发科技、冠昊生物、威创视讯等12家上市公司从这里破壳而出。

孵化器战略的实施,成为广州开发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促进了企业转型,构筑起了一批围绕科技骨干企业核心业务,相互依托、共生共赢的孵化创业生态圈;促进了产业转型,通过引导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专业孵化器,发展专业园区,培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六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成了1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集聚科技企业3200多家;促进了园区转型,通过不断打造孵化器升级版,带动广州开发区从一个以加工制造为主导的外向型工业园区,转向创新与制造相结合的科技工业园,目前正在向知识经济社区迈进。营造国际一流创新环境

通过18年的发展,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由1998年的1家增加到目前的52家,孵化面积由1.1万平方米扩张到369万平方米,增长了300多倍,拥有6家国家级孵化器、3家省级孵化器、11家市级孵化器、32家区级孵化器,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孵化器建设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近二十年间,创新创业人才向广州开发区高端集聚,在这里,聚集了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引进和培养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6名(占全市2/3以上)、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16个、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4人、区科技领军人才68人,近万名海内外创业人才落地生根。

其实,广州开发区管委会本身就是孵化器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其投资建设的一批龙头孵化器和加速器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除了1998年投资建设的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之外,2000年到2009年,广州开发区累计投资40亿元,在科学城核心区建成了广州科技创新基地、创意大厦、创新大厦等。截至2016年6月,省、市、区共建设孵化器9家,孵化面积达173.26万平方米,占总规模的47%,在园企业1188家,占企业总数量的54%。最关键的是,它先后孵育出后来建成的各行业孵化器的“种子”――包括人才和产业等要素。

作为“引领者”,当然是要制定政策,营造创新环境。目前广州开发区已有16家国家级研发机构、195家省级研发机构,共计579家研发机构(约占全市1/3)在这里集聚发展。构建了“基础服务+增值服务+专项服务”的多层次、全方位孵化服务生态体系,针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分阶段为在园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科技研发、投融资、创业辅导等,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比如聘请100多位行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者提供导向性、专业性、实践性辅导服务。主战场 作为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广州开发区被赋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引擎的重任。图为入夜后的珠江新城夜景如画。

从1998年启用的“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算起,广州开发区孵化器建设历经18年的探索发展,成绩斐然,已然成为广东省孵化器创新发展的先行区域。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超过50%,在科技部对全国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情况的综合排名中,广州高新区居第二位,仅次于北京中关村。

“我区将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机遇,以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孵化品牌。”陈志英说,发挥“主战场”作用,进一步发挥孵化器在推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核心载体作用,打造全省孵化器发展标杆区和国际性的创新创业中心,为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广东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载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创业英才(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创业英才(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考勤制度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日常考勤制度为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增强教师组织纪律观念,提高工作效率,经校委会成员研究,对全体教职工请销假制度、考勤奖惩制度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赴广州、天津开发区考察报告

    2003年10月21日至24日,蓝捷主任率副主任黄斌、党政办副主任赖华江赴广州、天津开发区学习考察。天津开发区是经国家商务部组织对国家级主要开发区进行综合评价连续七年位居榜......

    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精选5篇)

    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 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创办于1997年9月,钟灵毓秀,是伴随着广州开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步伐而诞生的一所占地面积13286平方米、建筑面积9572平方米,绿化......

    赴广州、天津开发区考察报告

    一、由小而大的奇迹1、经济高速发展表1:主要经济指标(亿元)指标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9099年02年90年99年02年93年99年02年广州140.94242266.665484.3432.896......

    赴广州、天津开发区考察报告(定稿)

    年10月21日至24日蓝捷主任率副主任黄斌、党政办副主任赖华江赴广州、天津开发区学习考察天津开发区经国家商务部组织对国家级主要开发区进行综合评价连续七年位居榜首而成为......

    2016广州大学生创业政策

    2016广州大学生创业政策 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帮扶新创企业成长,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广州市大力实施“创业引领计划”,抓好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健全公共创业......

    广州创业事迹[五篇模版]

    附件1 广州自主创业明星录(一)目录 科技引领发展 ——海归创业篇 1、中国蜂窝材料第一人——王文明创业典型事迹 2、为客户创造精品、为社会创造生活——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

    广州开发区企业筹建工作流程图

    广州开发区企业筹建工作流程图 备注: ① 初步设计需送各专业部门审批或备案,包括安全生产监督局(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还需要进行安全预评价)、规划国土建设局市政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