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新人教版20170927144
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他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被拒绝后,前往他早年曾求学的檀香山。这时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已三月余,中国的海陆军连遭败绩,日军已侵入中国东北。怀抱“改良祖国”大志却痛感报国无门的他愈益忧愤,遂在华侨中揭露清王朝的腐朽残暴,倡议集结团体,共谋救国大计。为此“他”()A.发起了“公车上书” B.组织了兴中会 C.领导了武昌起义 D.提出了国共合作
2.《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这个时期出现的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不包括()A.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邹容的《革命军》 C.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D.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示钟》
3.孙中山主张“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这段话体现了三民主义的()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4.下图是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银元发行于公元()
A.1918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0年
5.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6.《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fè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A.实现了革命目标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帝制
7.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采取的反动举措有()①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控制内阁 ③加强北洋军 ④削弱南方革命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图是孙中山致宋教仁的挽联,宋教仁为“民权”“宪政”所作的贡献是()
A.成立同盟会 B.领导建立中华民国 C.改组革命政党 D.发动二次革命 9.下列历史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A.黎元洪改组中国国民党 B.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 C.蔡锷等发动护国战争 D.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10.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资产阶级共和国 B.君主立宪制国家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二、材料题(第11题14分,第12题16分,共30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二次革命爆发一百周年特别专题
图二 奉军坦克部队在直奉战争中
(1)图一中的“一起党争”“一场内战”分别指什么?图片中最醒目的革命领袖是谁?(4分)
(2)图一中“一个共和国的破灭”指什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4分)
(3)图二展现了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激战的场面。袁世凯死后,两派军阀的首领分别是谁?直奉战争与哪些列强的在华利益相关?(4分)
(4)图一与图二反映的史实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共同影响?(2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位于武汉阅马场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又称红楼。①,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全国群起响应„„„„
材料二 2008年5月5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来到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重温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革命党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那段历史。参观之后,连战还为纪念馆亲笔题词。
材料三 2017年5月13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两岸社会保障暨两岸恢复民间交流交往30周年论坛”在福建厦门召开。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在开幕式讲话中对本次论坛的隆重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对来自海峡对岸的台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1)材料一中①是什么时间?什么事件证明了“全国群起响应”?(4分)
(2)材料二中“革命党人推翻帝制”有什么意义?(4分)
(3)材料二中“建立共和”后孙中山还采取了什么措施?你如何评价孙中山先生?(4分)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对材料三中“第二届两岸社会保障暨两岸恢复民间交流交往30周年论坛”及两岸关系有何期待?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4分)
答案
一、1.B 解析: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同年11月,孙中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故选择B项。
2.C 解析:《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洪仁玕所写的,故本题选C项。3.B 解析:题干中心内容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赋予国民平等的权利,这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故选择B项。
4.C 解析: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关系为:民国纪年+1911=公元纪年,由此可知“民国十八年”是1929年,即18+1911=1929年,故本题选C项。
5.A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择A项。
6.D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选择D项。
7.D 解析: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建立独裁统治,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同时,他加强北洋军实力,削弱革命军力量,故选择D项。
8.C 解析:A、B两项是孙中山的贡献,排除A、B两项;二次革命是由于宋教仁被刺杀直接引发的,D项排除,故选择C项。
9.A 解析:宋教仁改组中国国民党,故选择A项。
10.C 解析: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择C项。
二、11.(1)“党争”是指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参与国会竞选;“内战”是指二次革命。革命领袖是孙中山。
(2)“一个共和国的破灭”是指袁世凯称帝,建立中华帝国。原因:袁世凯独裁专制,破坏民主政治。
(3)直系军阀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奉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直奉战争与英美和日本在华利益相关。
(4)连年内战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灾难。
12.(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2)清王朝被推翻,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3)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发动二次革命;等等。评价: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4)建立互信、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对祖国统一的认识: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合理即可)
第二篇:初三历史一轮复习八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八上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能级要求】
知
识
内
容
能级要求
识记
理解
运用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
1911年武昌起义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
【复习重、难点】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空坐标】
【基础知识】
Ø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创办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
2.创办中国同盟会:
年,日本东京。
①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总理:。
③机关报:《民报》
④地位: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
”:指“
”“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Ø
第9课
辛亥革命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了萍浏醴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等,都以失败而告终。
2.年10月10日,爆发。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分众传媒
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3.辛亥革命的评价:
①积极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②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Ø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2.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3月,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Ø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1.“宋教仁案”发生后,孙中山、黄兴发动“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
2.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袁世凯复辟帝制,下令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举行登基大典。
3.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爆发。
4.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北洋军阀的割据纷争中。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答案写在题前括号内)
()1.《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
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走路。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根除了社会陋习
C.废除了封建制度
D.推动了思想解放
()3.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B.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
C.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
()4.“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A.提出三民主义
B.推翻封建制度
C.建立民国和颁布《临时约法》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5.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追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6.“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它”指的是
A.《清帝退位诏书》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大总统誓词》
()7.梁启超曾撰文指出:“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人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意识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承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8.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不相符的是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领导者是孙中山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9.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他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共和制
C.推翻封建制度
D.建立君主立宪制
()10.“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侵略与屈辱
B.救亡与探索
C.反抗与斗争
D.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二、材料解析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12.2)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并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2分)
第三篇: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点07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孙中山名文,号逸仙,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少年时代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并自命为洪秀全第二。
(2)创立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3)1895年,孙中山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但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2.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各种革命团体也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学科&网
(2)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3)创立中国同盟会
①成立: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②内容:在成立大会上,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大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③地位和意义: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④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辛亥革命
1.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浙皖起义: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徽安庆发动起义,最终失败。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起义最终失败。
(4)黄花岗起义: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起义最终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2.武昌起义
(1)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2)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三)中华民国的创建
1.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随后,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3)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也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3)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学/科网
(4)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四)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二次革命
(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等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于1912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2)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3)“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4)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2.袁世凯复辟帝制
(1)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他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2)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3)“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有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4)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3.护国战争
(1)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2)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3)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是,他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连其北洋嫡系部属也阳奉阴违。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4)袁世凯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4.军阀割据
(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2)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控制,如云南、贵州被滇系军阀唐继尧所占,广东、广西被桂系军阀陆荣廷所占。
(3)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之中。
考向一
深度理解三民主义
1.内容
2.关系
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是革命派的政治思想;民族主义是民权主义的前提,只有推翻清朝统治,才能解除民族压迫,才有可能实现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对民权主义的补充和发展。
3.评价
(1)进步性: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提出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坚持了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方向。
①公开提出以武装斗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反对满洲贵族的压迫,具有强烈的民主革命精神。
②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资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
③民生主义体现了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的愿望。
(2)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所以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典例引领】下列关于三民主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指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B.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民族主义
D.“创立民国”就是民生主义
【答案】D
考向二
理解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一面,也有失败一面
1.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学科#网
2.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帝国主义在华的新代理人、封建军阀首领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典例引领】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
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B.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D.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失败的含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因此说辛亥革命失败了。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向三
正确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2.原则: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
3.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贡献
(1)倡导主权在民的原则,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公民享有民主权利,体现出新生政权对人权的尊重。
(3)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力图通过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与要求。学科&网
4.地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典例引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也是辛亥革命重要成果。它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临时大总统宣言》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
1.1905年8月,孙中山建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这一政党的建立地点是
A.檀香山
B.上海
C.北京
D.东京
2.兴中会成立以后,孙中山积极筹款,联络会党和新军,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1895年秋,起义尚未发动,就遭到清政府的破坏,起义失败。在这次行动中被清政府杀害的是
A.陆皓东
B.章炳麟
C.邹容
D.陈天华
3.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下列内容,与孙中山有关的是
①建立兴中会
②领导戊戌变法
③成立中国同盟会
④提出“三民主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有人用“三民主义”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当笔名,那么他三个儿子的笔名分别应是
A.民主、民权、民生
B.民族、民权、民生
C.民主、民权、民族
D.民族、民主、民生
5.下图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州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根据图片判断,这里纪念的是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6.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7.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8.20世纪的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第一次巨变的领导人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他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陈独秀
9.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
10.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最终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1.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标志性事件是
A.清帝退位
B.临时参议院选举其为临时大总统
C.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临时政府由南京迁往北京
12.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①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③革命派想以此文件限制袁世凯独裁
④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袁世凯暗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后,孙中山发动了
A.护国运动
B.二次革命
C.武昌起义
D.广西起义
14.被袁世凯大部分接受的“二十一条”是哪个国家提出的?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15.袁世凯死后,北京的人民依然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奸商抬高粮价,大多百姓买不起粮食只能挨饿。当时掌握着北京政府的军阀首领是
A.段祺瑞
B.冯国璋
C.张作霖
D.唐继尧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站在时代潮流前,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他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材料二
史学争鸣: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
(1)孙中山卒于民国几年?今年又是孙中山诞辰多少周年?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为什么又说“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
(3)请用一句话评价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1.(2018年广西玉林)“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
2.(2018年山东威海)“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材料中的“一次巨大的解放”主要是指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D.宣传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3.(2018年湖北黄冈)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终结
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
4.(2018年山东聊城)观察下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B.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5.(2018年福建)下图所示南通大生公司股份凭据上的时间是公元
A.1921年
B.1922年
C.1931年
D.1932年
6.(2018年四川成都)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中华民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考点冲关
1.【答案】D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广州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孙中山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但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故选A。学科&网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①入选;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孙中山无关,排除②;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③入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④入选。故选B。
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故选B。
5.【答案】D
6.【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首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被称为辛亥革命首义。故选B。学科#网
7.【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表述说明辛亥革命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C。
8.【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的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其中,辛亥革命是第一次巨变。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故此题选B。
9.【答案】B
【解析】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故选B。
10.【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最终覆灭。故选C。
11.【答案】D
【解析】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故选D。
12.【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这就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即三权分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由此可知,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
13.【答案】B
1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答案选D。
15.【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段祺瑞是皖系军阀的代表,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冯国璋是直系军阀的代表,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云南、贵州被滇系军阀唐继尧所占。故此题选A。
16.【答案】(1)民国十四年。151周年。
(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个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解析】(1)依据图片标题可知,孙中山卒于1925年。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由此可知,1925-1912+1=14。因此,1925年是民国十四年。孙中山诞生于1866年,2017-1866=151年,故2017年是孙中山诞辰151周年。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发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此后,中国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中国从“君主”走向了“民主”。
(3)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站在时代潮流前,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他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直通中考
1.【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的“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符合题意。北伐战争、五四运动、秋收起义与题干的“推翻专制共和兴”无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A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但封建思想还有残余,A理解不正确,不符合题意;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开启的,B理解不正确,不符合题意;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C理解正确,符合题意;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实现民族独立,D理解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学科%网
4.【答案】B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是1912年建立,1912年是民国元年,民国二十一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1912+21-1=1932年,故选D。
6.【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民国元年”“《共和国教科书》”,结合课本所学,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需要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B。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根据拼音,写出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潺潺流淌、滋润甘chún()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亲从自己血管里挤给生民的玉液qióng()浆。有了水,chán()弱的植物就会蓬蓬勃勃,焦渴的动物就会起死回生。有了水,就有了大山的wěng()郁,湖海的浩荡。
A.纯 琼 谗 蓊 B.醇 琼 孱 蓊
C.醇 穹 孱 翁 D.纯 穹 孱 翁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桥墩 序幕 雕刻 就地取材 B.口吻 衬托 矫健 前瞻后顾
C.回廊 寂寞 芭蕉 别出新裁 D.殿试 肃穆 啜泣 迥然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的一句是()
A.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D.《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4.将下面的句子调整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灞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的灞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桥长386米,一共有64个桥洞。②灞桥,由于当时地处长安附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连接长安和长安以东广大地区的交通要道。③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而又久负盛名的一座石梁桥。④解放后,为了便于载重车辆通行,桥面由原来的石板改为钢筋水泥板。⑤唐人送别亲友,也多送至灞桥,有“灞桥折柳赠别”的习俗,故又称销魂桥。⑥修建于汉朝,后几经毁建,如今的灞桥是清道光十三年(1833)修建的。
5.用“|”划分文段的层次,并提取其中的两句话作为分层的理由。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二、(本大题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6.全段首句与其他句子间构成___________ 关系。(1分)
7.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2分)
8.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_。说明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3分)
9.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草的目的是:___________。(3分)
10.“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2分)
11.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______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①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②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可是近年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品种搞乱了,各园个性渐少,似要引以为戒。宋人郭熙说得好: “山水以山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草尚如此,何况树木呢?我总觉得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
③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细看才像。九狮山亦然。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竟寓鸳鸯之意。奈何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梅园、网师园,都可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亭榭之额真是赏景的说明书。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无荷风,亦觉风在其中,引人遐思。
④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只见帆),这是画理,亦造园之理。园林的每个观赏点,看来皆是一幅幅不同的画,要深远而有层次。“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具体点说:建亭须略低山巅,植树不宜峰尖,山露脚而不露顶,露顶而不露脚,大树见梢不见根,见根不见梢之类。但是运用上却细致而费推敲,小至一树的修剪,片石的移动,都要影响风景的构图。真是一枝之差,全园败景。拙政园玉兰堂后的古树枯死,今虽补植,终失旧貌。至此深深体会到,造园困难,管园亦不易。一个好的园林管理者,他不但要考查园的历史,更应知道园的艺术特征,等于一个优秀的护士对病人作周密细致的了解。
(选自《说园》,有删改)
12.文章开篇说中国园林是“一个综合艺术品”,文章从哪几个角度说明了它“富有诗情画意”?(3分)
13.②③段中的画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4.精读第②段,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1)用原文回答: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有哪些特点?
(2)作者为什么认为“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
15.自选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的画线句。(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会呼吸的建筑
①当你穿行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时,当你远途旅行却发现“千城一面”时,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优雅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受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众所周知,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这一段时间,其叶子和花盘会一直追随着太阳的位置以获得最充足的阳光。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也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屋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其旋转的动力全都来自于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的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加上其外表面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电板,它每天生产的电能远远大于旋转所消耗的,于是住户便将多余的电能存入社区电网,冬天或者阴天时再拿出使用,剩余的还能卖钱。“向日葵建筑”中还拥有众多“葵花子”,比如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它们的能量都来自于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阳光下,“向日葵”就像璀璨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周围植物的影子由玻璃透到室内去,光影纵横,仿佛置身于树荫之下;黑夜里,“葵花子”们熠熠生辉,五彩斑斓,十分动人。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加上天光云影的点缀和追逐嬉戏的飞鸟,其中的住户宛如身处森林之中,十分惬意。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主体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张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⑥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
16.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仿生建筑就是“会呼吸的建筑”。
B.“向日葵建筑”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
C.“仙人掌建筑”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D.塔楼是“马蹄莲建筑”的结合主体。
17.第③④⑤段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4分)
18.简要说明第③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4分)
19.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20.未来或许会出现怎样的仿生建筑?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2分)
三、(本大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你们班想开展一次调查家乡古建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本次调查活动的负责人,请完成下列任务。
2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22.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几种活动方式。(至少写出三种)(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23.《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2分)
24.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3分)
四、(本大题共40分)
25.根据要求作文。
以“桥”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模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3.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4.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心工作是()
A.确定党的名称 B.建立党的地方组织C.制定党的革命纲领 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5.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是()A.陈独秀
B.毛泽东
C.董必武
D.李达
6.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7.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A.蒋介石
B.叶挺
C.冯玉祥
D.周恩来 8.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政权?()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C.大资本家
D.大地主阶级 9.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A.湖南、湖北
B.江西、江苏
C.福建、浙江
D.广东、广西 10.北伐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打垮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B.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
C.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D.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最早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人物是()A、周恩来 B、毛泽东 C、朱德 D、贺龙
15、党的历史上有一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6、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
B.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
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7、长征途中,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
A.四渡赤水河
B.渡过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翻过大雪山 18.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飞夺泸定桥
19、红军长征中,战胜了许多自然条件的艰难险阻,以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强渡乌江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翻越雪山 20、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A、江西瑞金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贵州遵义 D、甘肃会宁
二、非选择题
2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后,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请回答:
(1)写出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句口号。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2)写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
22、阅读下列材料: 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A.井冈山根据地
B.陕甘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12.胡锦涛总书记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 材料二: 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3、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南昌起义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贺龙
请回答:
(1)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何时创办的?
(2)请你举出该学校的两位领导干部及职务。
(3)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5)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为什么还说它失败了?
(6)参观这所学校遗址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23、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图二: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左下图四张邮票反应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
材料三:红军长征的图片
请回答:
(1)请你把图二邮票上反应的事件放到图一的相应序号处。
(2)根据材料三的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
(3)“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估计你会遇到哪些困难?试举一例。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
24、班级即将举办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故事会。
1)如果你作为演讲者,你将收集教材中哪些相关资料?
(2)假如请你最后作总结演讲,你将如何总结长征精神?
(3)你觉得哪些精神是你最需要学习的?你准备怎么做?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BBDA 6—10.DAAAC 11—15.ABABC 16—20.DBADD
21、(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条,拒绝对德“和约”签字,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其中任意一项即可,)1919年
(2)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1921年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22、(1)黄埔军校;1924年5月(2)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3)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4)中国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5)行动: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原因:因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6)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
23、(1)①B;②A;③C;④D。(2)党内左倾错误的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资的严重匮乏。(3)思想、精神、身体、生活用品的准备等即可(4)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24、(1)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的情况、1934年10月长征开始、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红军胜利会师等。
(2)长征精神:就是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以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斗争,争取最后的胜利。
(3)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