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

时间:2019-05-14 13:2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

第一篇: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多选题错选不得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48分.)

1.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它到温州市直线距离为356km,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主权,早上8:00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历时8小时20分钟到达钓鱼岛,航行了480k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8时20分是指时刻 B.8:00是指时间间隔

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356km,路程为480km D.由于海监船比较大,所以不可能将它看成质点 2.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 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是由牛顿首先建立的

C.伽利略做了上百次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伽利略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他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3.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

2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5m/s,则()A.汽车刹车后8s内滑行的距离为80m B.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为67.5m C.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0 D.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为2s 4.下列关于重心、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该物体的几何中心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弹力成正比,与弹簧的形变量成反比 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反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不随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5.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孤掌难鸣”说明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B.“鸡蛋碰石头”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D.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既可以成为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

6.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8N,若三个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8N;0 B.18N;2N C.10N;0 D.14N;0N 7.某物体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1)秒到达斜面中点,从斜面中点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是()

A.1秒 B.(﹣1)秒 C.(+1)秒

D.

8.已知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其合力大小为12N.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那么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大小应为()

第1页(共13页)

A.6N B.12N C.12N D.6N 9.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内与第5 s内的运动方向不相同 B.前4s内的位移为12m C.BC段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D.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BC>aOA>aAB

10.将一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大小变为10m/s,(取g=10N/kg)则这段时间可能为()A.4s B.3s C.2s D.1s 11.如图,把重为1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左端与固定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则弹簧的弹力(弹簧与斜面平行)()

A.可以为1N,方向沿斜面向上 B.可以为1N,方向沿斜面向下 C.不可以为11N,方向沿斜面向上 D.不可以为零

12.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静止

B.BC段发生的位移为8m,CD段发生的位移为12m C.BC段运动方向与CD段运动方向相同均为正方向 D.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

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13.(9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相邻的两个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s,小车运动的2加速度为 m/s,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m/s.

第2页(共13页)

14.(6分)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时,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步骤.(1)请将下述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是

A.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

B.记下两弹簧秤读数,描出两力的方向

C.在白纸上按同一比例做出力F1,F2和F的图示,比较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并找出它们的关系,用虚线把这三个力的箭头端连接得到启示.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板上A点,用两条细绳连 接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并记下此位置

E.改变两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两次实验,看看结论是否相同.(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 建立物理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 15.(8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前3s内发生的位移为6m,前6s内发生的位移21m,试分别求出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16.(9分)质量为3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则(1)当拉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2)当拉力大小变为1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3)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取g=10N/kg)17.(10分)A、B两辆汽车在水平的高速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B在前A在后,汽车B

2以6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汽车A以a=8m/s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已知此时两辆汽车位置相距24m,且此时A的速度为2m/s.求:(1)从此之后再经历多长时间A追上B.(2)A追上B时A的速度是多大? 18.(10分)如图所示,长方形斜面倾角为37°,其中AD=0.8m,AB=0.6m,一重力为25N的木块原先在斜面体上部,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沿斜面所在平面内加上一个力F使木块沿斜面的对角线AC方向匀速下滑,已知sin37°=0.6

cos37°=0.8,则:(1)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多大?

(2)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多大?

(3)试求F的大小和方向.

第3页(共13页)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多选题错选不得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48分.)1.(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它到温州市直线距离为356km,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主权,早上8:00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历时8小时20分钟到达钓鱼岛,航行了480k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8时20分是指时刻 B.8:00是指时间间隔

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356km,路程为480km D.由于海监船比较大,所以不可能将它看成质点 【考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

【分析】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轨迹的实际长度;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起作用,或者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而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把近似地把该物体看作是一个具有质量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的理想物体,称为质点. 【解答】解:A、历时8时20分,用了一段时间,为时间间隔,故A错误; B、8:00出发,指的是一个时间点,因此为时刻,故B错误;

C、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356km;路程为轨迹的实际长度,为480km,故C正确; D、该海监船在海上航行时,确定位置时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将该海监船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明确位移与路程、时间间隔与时刻、质点的概念,要掌握了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2.(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 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是由牛顿首先建立的

C.伽利略做了上百次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伽利略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他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本题根据物理学史及科学家贡献进行分析答题,要知道相关科学家的物理学成就. 【解答】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重物比轻物下落快,故A正确.

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是由伽利略首先建立的,故B错误.

C、16世纪末,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进行系统研究,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而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故C错误.

D、伽利略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故D错误.

第4页(共13页)

故选:A 【点评】对物理学的发展史要了解,特别是一些物理学家对物理学史的贡献更应当了解,属于物理常识,要加强记忆.

3.(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前方

2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5m/s,则()A.汽车刹车后8s内滑行的距离为80m B.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为67.5m C.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0 D.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为2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由初速度、加速度求出汽车刹车到停下的时间; 运用逆向思维: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求出在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

由速度公式即可求出3s末的速度;

由位移公式求出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

2【解答】解: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有:a=﹣5m/s A、设刹车的时间为t0,则有:t0=

=

s=6s

=30×

(m)

2则汽车刹车8s后的位移与6s末的位移相同,有:x=v0t+=90m.故A错误;

B、汽车减速为0可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由x2=v0t1+at1,代入t1=3s解得:x1=22.5m 即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为22.5m.故B错误;

C、刹车的时间为6s,所以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v=v0+at2=30+(﹣5)×3=15m/s.故C错误;

D、由x2=v0t3+at3得:50=30t3+

22解得:t3=2s.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对于汽车刹车问题,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关键,不能死套公式.有时还考虑司机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4.(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重心、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该物体的几何中心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弹力成正比,与弹簧的形变量成反比 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反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不随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考点】重力;重心 【分析】(1)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

第5页(共13页)

(2)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决定的;

(3)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滑动摩擦力无关;

(4)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的,当超过最大静摩擦力之后就开始相对运动了,此后就是滑动摩擦力了.

【解答】解:A.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故A错误;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决定的,与弹簧的弹力无关,与弹簧的形变量也无关,故B错误; C.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滑动摩擦力无关,故C错误;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的,当超过最大静摩擦力之后就开始相对运动了,此后就是滑动摩擦力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心、弹簧弹力、动摩擦因素、静摩擦力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5.(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孤掌难鸣”说明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B.“鸡蛋碰石头”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D.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既可以成为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

【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一个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有受力物体,一个物体无法产生力的作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孤掌难鸣”说明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正确;

B、“鸡蛋碰石头”,鸡蛋与石头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与物体的种类、质量、硬度等无关,故B错误;

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是压力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故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同、相反、不共线,故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既可以成为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相互作用,关键是明确相互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还要明确摩擦力可以是运动的动力或阻力,也可以不做功,基础题目.

6.(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8N,若三个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8N;0 B.18N;2N C.10N;0 D.14N;0N 【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分析】当这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如果三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夹角可以变化,当两个较小力的合力大小等于第三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为零,此时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 【解答】解:当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同方向时,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即F=4N+6N+8N=18N. 若先把4N与6N的力合成,则合力的范围是大于等于2N,小于等于10N,8N在这一个范围内,所以它们合力的最小值为0.故A正确,BCD错误

第6页(共13页)

故选:A 【点评】当多个力合成时,它们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时,合力最大;求最小合力时,先考虑合力为零的情况.

7.(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某物体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1)秒到达斜面中点,从斜面中点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是()

A.1秒 B.(﹣1)秒 C.(+1)秒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位移内时间之比等于来计算.

【解答】解:设从斜面中点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是t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所以:,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基本规律要牢固掌握,这样在处理问题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已知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其合力大小为12N.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那么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大小应为()A.6N B.12N C.12N D.6N 【考点】力的合成

【分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题意,本题已知合力先出二个分力,变化角度再求合力.

【解答】解:由题意,设两个相等的共点力大小为F,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如图:

由等边三解形的知识可知F=12N,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由勾股定理得合力大小为12 N,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第7页(共13页)

【点评】本题考查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图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容易解决,会用合力的大小公式也可以解决,可灵活处理.

9.(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内与第5 s内的运动方向不相同 B.前4s内的位移为12m C.BC段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D.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BC>aOA>aAB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根据斜率的大小可判断加速度的大小,由斜率的正负确定加速度的方向.

【解答】解:A、由图知,第2s内与第5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均沿正方向,说明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

B、根据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可得,前4s内的位移为 x=×4m=12m,故B正确.

C、BC段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C正确.

D、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可知,aBC>aOA>aAB.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知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10.(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将一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大小变为10m/s,(取g=10N/kg)则这段时间可能为()A.4s B.3s C.2s D.1s 【考点】竖直上抛运动

【分析】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根据v=v0﹣gt列式求解,注意末速度有两种可能的方向.

【解答】解:将一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末速度大小为10m/s,规定向上为正方向,故:

v0=20m/s,v=±10m/s; 根据v=v0﹣gt,有: t=

当v=10m/s时,t=1s;

第8页(共13页)

当v=﹣10m/s时,t=3s; 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物体的运动性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可以全程列式,也可以分段列式,注意末速度的方向不确定,要分情况讨论,基础题目.

11.(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如图,把重为1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左端与固定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则弹簧的弹力(弹簧与斜面平行)()

A.可以为1N,方向沿斜面向上 B.可以为1N,方向沿斜面向下 C.不可以为11N,方向沿斜面向上 D.不可以为零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分析】将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为平行斜面的下滑分力和垂直斜面的垂直分力,当最大静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下和平行斜面向上时,分别求解出对应的弹簧弹力,得到弹簧弹力的作用范围.

【解答】解:将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平行斜面的下滑分力为mgsin30°=5N,垂直斜面的垂直分力为mgcos30°=5N;

当最大静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下时,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弹簧弹力为拉力,等于11N;

当最大静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上时,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弹簧弹力为推力,等于1N;

故弹簧弹力可以是不大于1N推力或者不大于11N的拉力,也可以没有弹力;故A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物体即将上滑和即将下滑的两种临界情况的弹簧弹力,不难.

12.(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表示静止

B.BC段发生的位移为8m,CD段发生的位移为12m C.BC段运动方向与CD段运动方向相同均为正方向 D.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第9页(共13页)

【分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倾斜的直线运动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t轴的图线表示静止.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

【解答】解:A、AB段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A正确. B、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BC段发生的位移为:12m﹣4m=8m,CD段发生的位移为:0﹣12m=﹣12m,故B错误.

C、BC段斜率为正值,速度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CD段斜率为负值,速度为负值,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所以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 D、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速度越大,由图得知: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是位移图象问题,考查基本的识图能力,关键抓住“斜率”等于速度,位移等于坐标的变化量.

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13.(9分)(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在“探究小车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相邻的两个打点的时

2间间隔为 0.02 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12.6 m/s,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2.64 m/s.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分析】由题目所提供的数据可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

2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小车通过点2时的速度大小,由△x=aT可以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解答】解: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每打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0.10s.

2由题目中数据可得:△S=aT为常数,其中△S=12.6cm,T=0.1s,所以解得a=

=12.6m/s.

2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2.64m/s,故答案为:0.02; 12.6; 2.64.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属于简单基础题目,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验中的简单应用,注意实际打点与计数点的区别.

14.(6分)(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时,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步骤.

第10页(共13页)

(1)请将下述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是 DBACE

A.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

B.记下两弹簧秤读数,描出两力的方向

C.在白纸上按同一比例做出力F1,F2和F的图示,比较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并找出它们的关系,用虚线把这三个力的箭头端连接得到启示.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板上A点,用两条细绳连 接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并记下此位置

E.改变两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两次实验,看看结论是否相同.(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D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 建立物理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析】(1)实验步骤要符合逻辑,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一般都是先安装设备,然后进行实验、测量,最近整理仪器,进行数据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

(2)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因此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即将橡皮筋拉到同一点. 【解答】解:(1)进行实验时在明确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基础上,要先进行实验设备的安装,即先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的 A点,然后进行实验和有关数据的测量,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和仪器的整理,故正确的实验步骤为:DBACE;

(2)探究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DBACE;(2)D. 【点评】要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是对实验的基本要求,同学们要在实际实验操作去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这样才能对实验有深刻的理解.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7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5.(8分)(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前3s内发生的位移为6m,前6s内发生的位移21m,试分别求出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位移公式式,联立列式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位移公式有:前3s内发生的位移为::s1=前6s内发生的位移为::联立解得:a=1m/s,v0=0.5m/s

2答:物体的初速度为0.5m/s,加速度为1m/s

第11页(共13页)

2,分别列出前3s内发生的位移和前6s内的位移的公

=6m =21 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本题也可以用△x=aT求解,2

求出加速度.

16.(9分)(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质量为3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则

(1)当拉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2)当拉力大小变为1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3)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取g=10N/kg)【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分析】(1)(2)先求出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然后将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最大静摩擦力比较,看物体是否能够被拉动;

(3)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即可求出滑动摩擦力. 【解答】解: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max=μmg=0.5×3×10=15N(1)当拉力F=5N时,F<Fmax,物体静止,f1=F=5N(2)当拉力F=15N时,F=Fmax,物体滑动,f2=15N(3)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所以:f=15N. 答:(1)当拉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5N;(2)当拉力大小变为1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15N;

(3)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15N. 【点评】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分析物体是否发生了相对运动,若发生了,则为滑动摩擦力,否则为静摩擦力.

17.(10分)(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A、B两辆汽车在水平的高速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B在前A在后,汽车B以6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汽车A以a=8m/s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已知此时两辆汽车位置相距24m,且此时A的速度为2m/s.求:(1)从此之后再经历多长时间A追上B.(2)A追上B时A的速度是多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A追上B时,A的位移比B多24米,分别写出它们的位移公式,联立即可求出时间;

(2)由速度公式即可求出A的速度. 【解答】解:(1)A追上B时,A的位移比B多24米,则:vAt+at=vBt+24m,代入数据解得:t=3s(2)A追上B时A的速度为: vA=v0+at=2+8×3=26m/s 答:(1)从此之后再经历3s时间A追上B.(2)A追上B时A的速度是26m/s 【点评】本题属于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是灵活掌握运动学公式即可正确解答.

第12页(共13页)

18.(10分)(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长方形斜面倾角为37°,其中AD=0.8m,AB=0.6m,一重力为25N的木块原先在斜面体上部,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沿斜面所在平面内加上一个力F使木块沿斜面的对角线AC方向匀速下滑,已知sin37°=0.6

cos37°=0.8,则:

(1)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多大?

(2)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多大?(3)试求F的大小和方向.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将重力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两个分力.将力分为斜面平面和垂直于斜面平面两个平面进行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和数学知识求解平行于斜面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1)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对木块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 FN=Gcos37°=25×0.8=20N,(2)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f=μGcos37°=0.6×20=12N,(3)设施力大小为F,方向与CA成θ角.当F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1的合力沿AC方向,且恰等于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时,物体才沿AC匀速下滑.G1=Gsin37°=15N,根据平衡条件得:

G1cosβ+Fcosθ=f…① G1 sinβ=Fsinθ…②

式中β=37°.因G1cosβ=12N=f.

则Fcosθ=0,θ=90°.即F为垂直于AC方向. 由②得:F=G1sinβ=9N. 答:(1)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20N;

(2)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2N;(3)F的大小为9N,F垂直于AC方向.

【点评】本题中物体受力不在同一平面内,而是分布立体空间,将所有的力分为两个平面进行研究,在任何一平面内物体的合力都为零.

第13页(共13页)

第二篇:初中物理期中测试卷

初中物理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学用的课桌的宽度接近:

A.0.5cm;

C.0.5m;B.0.5dm;D.0.5km.2.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B.教室的宽度约为60;D.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3.今年“五·一”,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参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故居”时,看见公路两旁的树木向车后退去,由此可知他们所选的参照物是

A.他们乘坐的车 B.房屋 C.路面 D.路旁的电线杆

4.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开幕,届时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A.相对太阳静止; B.相对地球静止;

C.相对月球静止; D.相对火星静止。

5.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第2题图

6.(2010四川泸州,A卷选择1题)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

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

A.传热 B.传声 C.通风 D.导电

7.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管的另一端时,会听到两次敲击声,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铁管传播的,第二声是回声

B.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空气传播的,第二声是回声

C.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铁管传播的,第二声是空气传播的D.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空气传播的,第二声是铁管传播的8.(2011柳州)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频率 B.振幅 C.音色 D.节奏

9.(2010肇庆).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C.甲相对楼层是静止的 B.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 D.甲相对上一级扶梯上站立的人是运动的10.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A. 教室里的黑板 B. 教室地面上滚动的篮球

C. 教室外走过的同学 D. 教室外飞过的小鸟

1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 B. 响度 C.音色 D.声速

12.(乐山)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A.声音越来越大

B.声音越来越小

C.声音大小保持不变

D.音调越来越低

13.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14.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

D.建筑工地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5.医院在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的皮肤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物理疗法的依据是()。

A.人酒精有消毒作用

C.酒精温度低,有降温作用 B.酒精有刺激出汗的作用 D

.利用酒精蒸发吸热降低体温

16.将洗好的衣服晾晒起来,一段时间后变干了,从物理学角度看,衣服上的水发生了

A.汽化现象 B.凝固现象 C.液化现象 D.凝华现象

17.如图5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在熔化过程中历时3分钟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18.下面现象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 医生利用超声波破碎人体内结石

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 B. 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 C. 利用D.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

19.(2007·泰安市)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湖水结冰

20.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时间的主单位是。

22.木筏顺流而下,选木筏为参照物,坐在木筏上的人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3.(2011吉林)小轩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通过息,这种声音属于。

24.(2012江西)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2甲、乙所示,其中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__℃

.B.潍坊冬季的最低气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5.两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直接谈话,这是因为真空传播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26.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7.“掩耳盗铃”是在_____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是在____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是在_____减弱噪声的。

28.在右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为。

29.(2007·广东省)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

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9分+9分+9分,共27分)

30.如图12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

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31.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是。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32.(10·绵阳)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请在如图的温度—时间图象中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得到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从曲线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____________,所以海波是晶体。

四、计算题(5分+8分)

33.福州距厦门约300 km,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图中所指的刻度两侧等幅摆动,问:从福州开到厦门需要多少

h?

34.“冰海沉船”的电影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利用“超声波单向传播性好”的特点制成了声呐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1)如果航船的声呐装置发出的信号遇到冰山返回经6s被接收到,则冰山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

(2)这种装置可用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吗?为什么?

第三篇: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卷

八年级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第1~17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8~20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球 B.太阳 C.“长征七号” D.“天宫二号”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3.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都是

4.小聪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对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冬天,教室窗玻璃上的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B.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C.忘记盖灯帽的酒精灯内的酒精越来越少是汽化现象

D.夏天会看到打开包装纸的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雪糕中的冰熔化为水,然后又由水汽化成水蒸气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红色蜡烛A,再另取一只未点燃的红色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色蜡烛看上去是红色,是因为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造成的 B.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用纸板可以承接到蜡烛A的像

D.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 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7.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有

A.只有b B.只有a、b、c、d C.只有a、b、c D.a、b、c、d、e 均可

8.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近视眼可利用凸透镜矫正

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9.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如果这时用黑纸将凸透镜下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 A.不能成像 B.只能成一半像

C.仍成原来的像,但它的亮度比原来暗 D.需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才能重新得到像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 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 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放大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缩小实像 D.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缩小实像 12.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3=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

A.大于20厘米 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 C.小于10厘米 D.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 13.如图所示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其中正确的是

14.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年级男生王刚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A.自己手指甲宽度约为1×104 μm B.自身质量约为4.5×106 g C.自己的跑步速度约为15 m/s D.自己的正常体温为40 ℃ 15.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16.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0×103 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b的两倍 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17.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金属块的质量为39.4 g B.金属块的体积为5 L C.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 kg/m3 D.金属块的密度为7.88 g/cm3 18.小华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正确的是

A.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

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C.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9.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铜球和铝球(ρ铜>ρ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C.如果铝球是空心的,则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如果两个球都是空心的,则铜球空心更大些

20.小英去小店买米酒和酱油,店主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如图所示,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和酱油所用的容器是不一样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系列是量取酱油的容器系列 B.质量相同的米酒的体积大于酱油的体积 C.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密度 D.米酒的密度大于酱油密度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6分)21.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 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31 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不能传声。

22.夏天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这是________现象;人工降雨利用干冰________过程吸热现象; 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瓶外面一会儿就“冒汗”是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______而形成的像。如图所示,站在A点的人恰好看到地平线上的太阳,他所看到的太阳的实际位置应是图中的________位置(选填“甲”或“乙”)。

24.公共汽车公司为了保证人们上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示意图,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凸透镜成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汽车前大灯的位置安装较低,当车灯发出的光照到路面上的障碍物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障碍物形成的影子较长,司机容易发现。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____。

26.如图属于近视眼的是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成像于视网膜________(选填“前”或“后”),矫正视力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27.小强想测量一个底面积为10 cm2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高,如图甲所示,则木块高_______cm。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线,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____________。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木块质量为_______ g,密度为_______ kg/m3。28.氧气瓶的质量是5 kg,装入压缩氧气后总质量为6 kg,氧气瓶容积是10 dm3,此瓶内氧气密度是_________kg/m3;若瓶内氧气用去了3/5,余下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

29.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_______g/cm3;物体A由甲物质组成,物体B由乙物质组成,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物体B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

30.去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低温冻雪天气,停在室外的汽车的水箱经常被冻裂,原因是水箱中的水结冰后体积_______,质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与探究题(第31题6分,第32题14分,共20分)

3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________________为止。(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______。(3)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发光体位置不变,取下光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会看到发光体的像吗?______________;眼睛靠近凸透镜,是否能看到像?________;眼睛从原光屏位置远离凸透镜,是否能看到像?_________。(以上三空均选填“能看到”或 “不能看到”)3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宇同学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9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 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kg/m3。

(3)小宇用的方法测出盐水密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小萱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她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 ____________,请帮小萱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 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第33题6分,第34题8分,共14分)

33.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25℅。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不仅直接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还造成了水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水污染的存在和人们对洁净的生活饮用水的需求使各品牌瓶装水、桶装水应运而生。如图所示,(1)此品牌桶装水桶按商品说明装水多少千克?

(2)若用该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按商品说明装了酱油4.4kg,请问酱油的密度是多少?(ρ水=1.0×103 kg/m3)

34.一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体积为V,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的对应值,描绘m-V图象如图所示,求:

(1)容器的质量;(2)液体的密度;(3)90 cm3液体的质量。

第四篇:期中测试卷(一)

期中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分数:   一、我会填一填。(33分)1.5017里面有()个千、()个十和()个一。

2.用2个千、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3.九千零二十写作(),七百零四写作()。

4.在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27()×8<49 6×()<51()×6<35()×8<40 4×()<31 24>()×5 60>8×()6×()<45 5.8厘米=()毫米6000米=()千米 6.用数字9,6,0,2组成不同的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是2()。操场一圈的长度约是400()。

丽丽的身高约是142()。自行车每小时行9()。

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010,999,1100,1001,1007。

()<()<()<()<()9.先找规律,再填空。

(1)2098,(),(),2101,2102。

(2)1260,1160,1060,(),(),760。

二、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分)1.7千米比7厘米()。

A.长得多 B.短得多 C.长一些 2.小明的身高是128()。

A.分米 B.厘米 C.米 3.下面各数中,最接近600的数是()。

A.598 B.697 C.508 4.要计量从上海到北京的路程用()作单位比较合适。

A.米 B.分米 C.千米 5.由8个千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A.80003 B.8300 C.8003 6.60÷()=8……4 A.5 B.7 C.6 7.下面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6897 B.6978 C.7890 8.8087读作()。

A.八千八十七 B.八千零八七 C.八千零八十七 9.下面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A.8080 B.7380 C.7600 三、我会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5分)1.读数时,中间或末尾的0都不读。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大。

()3.2千米要比1900米短。

()4.最大的五位数是10000。

()5.丽丽早晨面向太阳,她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四、我会算一算。(12分)1.我会口算。(4分)28÷8= 5×7= 43-26= 63÷9= 27+36= 32+18= 56÷7= 48÷7= 2.我会用竖式计算。(8分)65÷7= 37÷5= 46÷9= 35÷4= 五、在○里填上“>”“<”或“=”。(9分)4厘米○4分米9毫米○3厘米 18毫米○1分米 60毫米○6厘米 8分米○90厘米 3分米○23毫米 7千米○6900米 500米○5千米 3米○29分米 六、看图填一填。(6分)小鸡在白马的 面,鲜花在白马的 方向,鸽子在白马的 方向。小熊在白马的 方向,钟表在白马的 面,树叶在白马的 方向。七、操作题。(4分)1.画一条比2厘米长5毫米的线段。(2分)2.量一量。(2分)八、我会解决问题。(22分)1.乐乐家离学校有多远?(画“○”)小夕家离学校有多远?(画“√”)(4分)290米 1000分米 3100厘米 1千米 2.70名同学乘车去参观鸟巢和水立方,至少需要租几辆车?(4分)3.学校有18盆黄菊花,22盆白菊花,把这些花放到教室里,平均每个教室放5盆,可以放几个教室?(5分)4.学校买来38米长的绳子,做晾衣绳用去了20米,剩下的绳子做9根同样长的跳绳,每根跳绳有几米长?(5分)(导学号 91352093)5.水果店运来48个椰子。(4分)(导学号 91352094)(1)如果每7个椰子装一筐,那么至少需要多少个筐?(2分)(2)如果每个椰子的进价是9元,那么80元最多能进多少个椰子?(2分)参考答案 一、1.5 1 7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的组成。5017中“5”在千位上表示5个千,“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7”在个位上表示7个一,所以5017里面有5个千、1个十和7个一。

2.2045 二千零四十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的组成和读写。用2个千、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在千位上写2,十位上写4,个位上写5,所以组成的数是 2045;读数时,2在千位读二千,百位是0读零,十位是4读四十,个位是5读五,所以读作:二千零四十五。

3.9020 70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的读写。如九千零二十写作(),在千位上写9,十位写2,其他数位写0,即9020;七百零四写作(),在百位上写7,个位上写4,其他数位写0,即704。

4.6 6 8  5 4 7 4 7 7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有余数的口算除法,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如6×()<51,口算时,先想口诀:六(九)五十四,如果填9应大于51,要想<51,最大只能填8;还可以用51÷6=8……3,所以最大填8。

5.80 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因为1厘米=10毫米,所以8厘米=80毫米;6000米=()千米,因为1千米=1000米,所以6000米=6千米。

6.9620 2069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的组成。用数字9,6,0,2组成不同的四位数,组成的最大四位数就是把9,6,0,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9620;组成的最小四位数就是把9,6,0,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0不能放在最高位,即2069。

7.毫米 米 厘米 千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如一元硬币的厚度约是2(),硬币很薄,所以填2毫米最合适;操场一圈的长度约是400(),操场一圈比较长,毫米、厘米、分米都太短,所以填米最合适。

8.999<1001<1007<1010<110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的大小比较。1010,999,1100,1001,1007中999是三位数,所以999最小,1010,1100,1001,1007是四位数,依次比较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从而得出999<1001<1007<1010<1100。

9.(1)2099 2100(2)960 86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数,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寻找数的规律。2101,2102一个比一个多1,所以前面的是2099,2100;1260,1160,1060一个比一个少100,所以后面的是960,860。

二、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千米的认识,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知道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7千米比7厘米(),因为1千米=1000 米,1米=100厘米,所以1千米=100000厘米,7千米=700000厘米,700000厘米比7厘米长得多,所以选择A。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如小明的身高是128(),128毫米太小,填128厘米最合适,所以选择B。

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估数。598大约是600,697大约是700,508大约是500, 说明598最接近600,所以选择A。

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从上海到北京的路程比较远,选择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所以选择C。

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的组成,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掌握数的组成的方法。由8个千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8个千在千位上写8,3个一在个位上写3,其他数位都是0,组成的数8003,所以选择C。

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有余数的口算除法。60÷()=8……4,可以用被除数(60)—余数(4)=56,再用56÷8=7,所以选择B。

7.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的大小比较。6897,6978,7890三个数都是四位数,从最高位千位上看6<7,说明7890是最大的,所以选择C。

8.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的读写。8087中最高位上的8在千位上读作八千,百位上的0读作零,十位上的8读作八十,个位上的7读作七,即八千零八十七,所以选择C。

9.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的读写。读数时,要想只读一个零,就要把0放在数的中间,即8080,读作八千零八十,所以选择A。

三、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的读写。读数时,数中间的0都要读,而数末尾的0都不读,所以本题是错误的。

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有余数的除法。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计算时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所以本题是错误的。

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因为1千米=1000米,所以2千米=2000米,2000米比1900米长,所以本题是错误的。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的大小。最大的五位数应该是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9,即99999,所以本题是错误的。

5.√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现实生活中的方向,考查了对生活中的方向的掌握情况,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活中特殊事物代表的方向。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丽丽早晨面向太阳,就是面向东,她的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所以本题是正确的。

四、1.3……4 35 17 7 63 50 8 6……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减乘除法的口算,考查了计算能力,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细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有余数的笔算除法。笔算时,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上面,并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最后两数相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五、< < < = < > > <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长度单位间的换算。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如4厘米○4分米,因为1分米=10厘米, 4分米=40厘米,4厘米<40厘米,所以4厘米<4分米。

六、北 西北 东北 西南 南 东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地图中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图中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它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小鸡在白马的上(北)面,鲜花在白马的左上方(西北)方向,鸽子在白马的右上方(东北)方向。小熊在白马的左下方(西南)方向,钟表在白马的下方(南)方向,树叶在白马的右下方(东南)方向。

七、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毫米的认识和画法。画一条比2厘米长5毫米的线段,2厘米=20毫米,比2厘米长5毫米就是25毫米。先对着0刻度点一个点,然后沿着直尺找到数字2,再往后数出5个小格,就是25毫米。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毫米作单位测量。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掌握测量的方法。把三角形一个顶点对准0刻度线,看到另一个顶点之间有多少个小格,就有多少毫米。

八、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用估数解决问题。已知小月家离学校有320米,乐乐家离学校比小月家远得多,就是比320米大得多,290 米比320小一些,1000分米=100米,比320米少很多,3100厘米=31米,比320米更小,1千米=1000米,比320米大得多,所以选择1千米;小夕家离学校比小月家近一些,所以选择290米。

2.70÷9=7(辆)……7(名)7+1=8(辆)答:至少需要租8辆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对余数的正确取舍。从题中可知,70名同学乘车去参观鸟巢和水立方,一辆客车限乘9人,求至少需要租几辆车。就是求70里面有几个9,用除法计算,列式为70÷9=7……7,余下的7名同学也需要一辆车,所以至少需要租8辆车。

3.(18+22)÷5=8(个)答:可以放8个教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用除法解决问题。从题中可知学校有18盆黄菊花,22盆白菊花,把这些花放到教室里,平均每个教室放5盆,求可以放几个教室,要先求出一共有多少盆菊花,再求可以放几个教室,也可以列综合算式:(18+22)÷5=8(个)4.38-20=18(米)18÷9=2(米)答:每根跳绳有2米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用除法解决问题。从题中可知,学校买来38米长的绳子,做晾衣绳用去了20米,剩下的绳子做9根同样长的跳绳,求每根跳绳有几米,要先求出剩下的绳子的长度,再求每根跳绳有几米。

5.(1)48÷7=6(个)……6(个)6+1=7(个)答:至少需要7个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对余数的正确取舍。从题中可知,水果店运来48个椰子,如果每 7个椰子装一筐,求至少需要多少个筐,就是求48里面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列式为48÷7=6……6,余下的6个也需要一个筐装起来,所以至少需要7个筐。

(2)80÷9=8(个)……8(元)答:80元最多能进8个椰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考查了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对余数的正确取舍。从题中可知,每个椰子的进价是9元,求80元最多能进多少个椰子。就是求80里面有几个9,用除法计算,列式为80÷9=7……8,剩余8元,不能再买一个椰子,所以最多能进8个椰子。

第五篇: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字音测试卷

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字音测试卷

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晕圈倔强 .....

婆娑虬枝秀颀提防涸辙.....

纤细揠苗助长猗郁蕈菌短暂 .....

享受不屑璀璨槲树顷刻....

韶华惴惴附和烤烙 皲裂...

按捺战战兢兢挑剔 咳嗽 兀自...

锲而不舍狡黠麦秸 舐犊情深...

谄媚胆怯绰号熠熠 脊梁....

脂粉前仆后继篡位校正泮宫.....

贬低瞟一眼呵叱矜持给事.....

下载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目前,中小学生期末考试正在陆续进行。要想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就要在考试之前对各章各节的知识点彻底的掌握,一起来看一下这篇2015......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精选5篇]

    2016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计算题。 (共19题;共81分) 1.(1分)一个苹果可以分给2个......

    2013-2014六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测试卷【4】

    2013-2014六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姓名 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分数________ 一、找出划线部分不同于其他三个的单词 。 1. ( 2. ( 3. (4. (5. (二、按要求写出所给词......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一、将汉字和对应的拼音连起来。(5分)紫 ? 银 牧 ? 跃 ? 尝yín chánɡ mù zǐ yuè二、读拼音,写词语。(18分)cān jiā??? zhǐ? xiě dà xiàng(???)? ? lín?......

    高一物理期中模拟试题

    高一物理期中模拟一命题人:远亚杰审题人:张丹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的原因是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相同B.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

    初二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卷一

    初二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卷 A卷(100分)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绥靖(suí)震悚(shù)伎俩(liá)屋舍俨然(yǎn) B寒噤(jìn)举箸(zhù)匀称(ch......

    期中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科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16分) 1、下列带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哺育(pǔ) 冗杂(rǒng)蓦然(mî)B 嫉妒(jì) 嗥鸣(h......

    西藏日喀则市2018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

    西藏日喀则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全部为笔答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禁止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