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方案[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13:5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方案》。

第一篇: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方案

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年级的孩子刚踏进小学的大门。由于他们年龄小,识字量少,理解能力较差,解题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很多时候学生做错题不能光归结为不仔细、不会,造成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会审题,盲目解答。审题是解题的开始,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学习数学,是需要用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的,对于普遍存在的审题习惯差的问题,是需要去关注与解决的。正确地审题习惯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够开启解题的钥匙。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都离不开审题。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就是不理解数量关系和题目的意图,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关键,是正确、迅速解题的前提。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意在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主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有四个,1、一年级学生审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寻找对策。

2、开展专项活动,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

3、审题主要审什么?注意哪些要审的环节。

4、在一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积累一些常见的题型的审题方法。

四、课题的理论价值和目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薄弱环节,通过课堂实践探索,使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共同提高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较好的解题能力。使学生消除盲目做题,敷衍了事的态度,树立良好的学习和做题观念。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材料进行学习,结合本校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或出一些和课题有关的问题,来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审题中出现的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实践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并探索解决方法。

4、个案研究法:围绕典型对个案进行研究,以寻求有效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数学策略。

5、反思研究法: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动决策等进行审视和分析,及时反思不足,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六、研究过程

(一)启动阶段(2012年5月-2012年9月)

在这个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构建数学智慧课堂的框架构思,申报市级个人课题,撰写研究方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6月)

1、进行调查,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数学教学方法的看法以及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发现学生对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2、认真阅读和本课题相关的书籍,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3、积极实践,在课堂教学和作业中努力寻求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有效策略。

4、撰写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和教学随笔等,使自己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5、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实践,使自己不断发现、总结。具体做法与措施如下:

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真阅读了和课题相关的文献,学习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资料,实施课堂教学,将教学中发现和总结有关审题中学生要注意的问题归纳整理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反馈研究效果。

②定期检测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成效。在研究中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书面作业检测或提问等来了解反馈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效果。检测之后会把好的一面总结出来,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商讨出方法后再贯彻于教学中。

③反思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将审题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实践的对象,在反思不好的一面探索解决的方法,在不断总结中提升。

(三)结题汇报阶段(2013年7月——2013年9月)在这个阶段,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测评,对比研究前后的变化,并作总结。

2、对研究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归类、汇总,分工合作撰写研究报告作经验交流,确保顺利结题。

七、预期成果或形式

好的习惯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这将为他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年级孩子小,审题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一个大工程,稍有松懈有可能前功尽弃。这就需要我们持有耐心,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审题和做题习惯,因此即使研究结束了也不要放弃对孩子审题能力的培养和坚持。

调查报告、相关个案、学术论文、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

第二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案例分析

陶川小学

孙敏霞

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学教学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审题能力的强弱。审题能力的高低又是在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实现的,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赖于教师积极的引导。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就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关键看教师是怎样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起。比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我是这样做的,教学时我先抛开课本,自己编题。

案例:

多媒体课件出示哥哥高高兴兴地拿着一包水果糖,弟弟皱眉苦脸地跟了出来,不停地喊,“哥哥,给我一点,我的太少了。”

师:谁能猜到,兄弟二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肯定是爸爸妈妈让他们买糖,哥哥拿的多,弟弟分的少,弟弟觉得不公平不愿意。)

师:大家很聪明,确实如此,那么大家能不能帮他们想办法化解矛盾。

生:能。(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讨论最佳方案)

接着出示:哥哥停下来,把他的糖放在一边,弟弟也把他的放在另一边,兄弟二人一起数,结果一共数了50颗,哥哥给了弟弟5颗,弟弟看看哥哥高兴地笑着说:“哥,现在咱们同样多了。”兄弟二人开开心心蹦蹦跳跳地离开了。问哥哥与弟弟原来各有几颗糖?

师:同学们谁知道兄弟二人原来各有几颗糖?大家试试,请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看谁能算出来。如果算不出来,可以相互讨论。

(同学们先是目瞪口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会儿开始小声嘀咕是怎么算。)师:可以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巡视时发现几个小组同学画线段图)

让画好的小组派一位代表出示画好的线段图,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分析线段图的意思。然后让画线段图的同学讲一讲图意,看大家看法是否一致。最后列式计算。

结果如下: 方法一:

50÷2-5=20(颗)---------弟弟原来的糖数 50÷2+5=30(颗

---------哥哥原来的糖数 方法二: 50-5×2=40(颗)

40÷2=20(颗)

---------弟弟原来的糖数 20+5×2=30(颗)

--------哥哥原来的糖数

师总结:以上计算方法都正确,但老师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能给老师讲一讲吗?(指名让列不同算式的同学说一说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后。然后告诉大家线段图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经常用到,既能帮助你清楚地理解题意,又能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多加运用。)

接着出示例题:

学校餐厅本月购进的花生油和大豆油共重110千克。花生油用去10千克后,两种油的质量正好相等。学校餐厅本月购进花生油和大豆油各有多少千克?

【此题不需讲解,只需在认真读题的基础上,按照上面的思考方法自己解决。同学们很快就得到了答案,最后通过总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明白了哪些道理。这节课,没有过多的讲解,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主获取了新知。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只要老师善于抓时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就乐于学,乐于钻研,只要能正确引导,教给他们审题方法,学会分析题意,他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此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不能总怕学生不懂,无意之中把自己变成主人,忽视了学生。我们一定要分清主角和配角的关系,分清主次,要相信学生,只要你能给他们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他们就会自己打开大门;只要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用愁他们不会解决问题。】

提高作业质量教学体会

陶川小学 孙敏霞

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审题能力时,我发现学生作业出错的原因不在于数据的多少,计算的复杂程度,主要是学生审题是否清楚,计算技能是否掌握。计算是学生的一种基本技能,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从平时的观察及实践证明,要提高学生作业质量,就必须注重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与审题能力。

一、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良好的审题能力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班上许多同学不认真审题,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失误很多,多次纠正不认真读题的坏习惯,强调做题前要看清题的要求,否则就是徒劳,就是没有效果。为了纠正因不认真审题的毛病,一次测验我有意出了十道判断题(每个2分),要求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S”。其目的就是让哪些见题就做的同学吸取教训,结果发现13位同学有9位判断后打“×”、“√”号,此题我给他们得了0分,除了按要求做的三位同学其余都没有上80分。改完试卷我发下去让他们先自己改错,试卷刚发下来就有几个学习较好的同学问我他怎么错了,难道他判断不正确。我不紧不慢地说:“自己读题,看看题是怎么要求的。”读完题他们目瞪口呆,恍然大悟。后来我抓住时机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他们明白了审题的重要性。学生只有认识其重要性,才能时刻提醒自己,认真对待审题的各个环节,减少作业中的错误。

二、形成良好的计算技能。学生作业质量不高另一个原因就是不熟练的知识技能造成的,有的同学口算不过关,法则不明确,没有形成计算技能技巧。一道计算式题,需要考虑数的基本性质、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等许多知识,经过几次甚至数十次基本计算,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可导致全盘皆“错”。因此计算时看清题目、认真计算、反复检验形成计算技能非常重要。

三、认真分析理清思路。许多学生认为应用题要认真审题,会小心谨慎,读题、找已知条件,分析题意,能正确列式计算。而对于计算题认为是“死题目”,枯燥乏味,不需要动脑思考,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因而常常出现难题做正确,计算题错误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计算前也应该认真读题,仔细校对数字,检查数字是否抄错,看看题中有几个数字,几种运算符号,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不能简便运算,在计算的过程中应该运用那些运算定律等等,认真审题,理清思路,只要思路清晰,才能保证计算结果正确。

总之,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联系生活,注重“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四个重要环节,只有步步到位,才能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树立计算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作业质量。

第三篇: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习惯能力的培养

一、学生审题错误的分析。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为什么还会审错题呢?我仔细想一想,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粗心。

学生审题时不认真,往往造成审题出现错误。例如:根据一位病人某日0时到24时的体温记录折线图,求从中午12时到下午4时,病人的体温升高了多少摄氏度?有的学生在读题时只是用眼睛扫了一下“中午12时”和“下午4时”后,直接用病人下午4时的体温减去中午12时的体温,答案肯定是错误的。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在于学生审题时缺乏细心和耐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审题时,要使得学生养成在读题时认真读每一个字、仔细揣摩题中的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的习惯,要让学生明白:题目中的文字虽然简单,但是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认真对待,千万不能马虎。

2、思维定势。

学生学习了某一个知识点以后,就错误地以为在最近的练习中出现的题都可以运用这个知识点来解决,所以就不仔细看题,却张冠李戴地进行解题。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后,对进行改写时出现了错误,原因在于题中的条件是将40075700米改写成用“千米”作单位的数,学生习惯性地将它改写成了用“万米”作单位的数。3.不善于“钻研”。

在高年级的数学题中,解决问题需要的关键条件往往不是直接给出,而是隐藏在另外一些条件之中。如果学生不认真思考,思路就无法打开。例如:长方体的高减少3厘米,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6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对于这道题,有不少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来解决。其实,这道题里面隐含了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减少的60平方厘米的表面积就是4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的和”。如果发现了这个隐含的条件,审题的障碍也就扫除了,这道题就很容易解决了。造成高年级学生审题不当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学生的断句能力较弱,等等。审题能力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它包括阅读、分析、理解、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认真、细致、耐心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数学学科的审题就是为了正确解题而进行阅读,理解题目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并试图找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抽象思维活动。数学题目中的一些词语、一些句子,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有时颠倒一下语句的顺序,题意就变了,学生如果不认真推敲,往往就会掉进题中的“陷阱”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才能使得学生避免看错题,做错题。

二、提高审题能力的措施。

审题是成功解题的前提,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强弱,不仅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而且也将影响到解题的结果。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要想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就要提高他们的审题能力。

1、多读。

学生在审题时,往往要借助语文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多读。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往往是语言文字,所以在审题时,首先要理解文字的内容和意思。有的学生之所以没有审清题,就是由于他们没有读懂题的意思。比如:一块白菜地的形状是三角形,它的底是30米,高是20米。如果每平方米种8棵大白菜,这块地一共可以种多少棵大白菜?对于这道题,有的学生没有读懂“每平方米种8棵大白菜”的意思,居然用白菜地的面积除以8,这种做法自然是不正确的。如果学生能够多读一读,揣摩清楚这句话的意思,这道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多划。

在低年级,教师经常要求学生用线划出题目中关键的词语或短句,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但到了高年级,这样的学习方法逐渐被学生丢掉了,学生似乎认为划线太浪费时间了,而且显得幼稚,对划线的方法嗤之以鼻。然而,就算是教师,在做复杂题的时候,有时也会分不清题中的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以及多余条件。划线能够帮助我们分清题中的主干,理清思路,对解决问题的帮助很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划一划,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短句,以及题中的问题。

3、多说。

小学生越是到了高年级,越不愿意开口说话,有什么想法总藏在心里,不愿意说出来供别人分享。对于审题,学生也存在这样的现象,那就是不愿意表达自己对题意的理解。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思维会被激活,对于理解题意有很大的帮助。一个善于说的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往往比不善于说的学生要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一方面,让一些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让其余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加深对题意的理解。

4、多画。在高年级,学生对画线段图、示意图等作图方法的运用意识较弱,常常用思考来代替画图,总是嫌画图麻烦,不想画图。但是,有许多题需要借助作图来解决问题。比如:用4个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有些学生想当然地认为结果只有一个,实际上结果并不唯一。虽然有些题没有要求用画图来解决,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使得学生养成审题时画图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

5、多检查。

学生在读完题以后,就匆忙下笔,往往出现了错误。学生在审题时难免会出现判断上的失误,如果学生能够检查一下,就会立刻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从而避免了错误的发生。比如:有的学生在读题时将“最少”看成了“最多”,如果不检查,就会求出“最多”的那种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因此,引导学生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对于学生的审题能力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总之,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高年级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耐心;需要一个学习、积累、反思、提升的长期发展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找到适合学生审题能力提升的培养方法,然后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促进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

第四篇: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方法培养

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培养方法

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审题的方法以外,还要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小学数学有效审题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实践,比如用两道相似的题目对比练习等,以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当然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养成。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对审题练习的指导:

一、养成认真完整的读题习惯。

二、读题时养成圈画重点词的习惯。

三、平时习题中增加变式练习。

四、动脑思考

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仔细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总之,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是我们小学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的部分,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第五篇: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实验研究方案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实验研究方案

一、实验课题的提出: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数学语言是一门科学语言,它是指对数学概念、算式、公式、运算定律、计算法则及解题思路,推导过程等的表述。具有准确、抽象、简练和符号化等特点。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数学语言的发展就是思维的发展。数学语言所表达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能体现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创造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一个人具备了较强的数学语言能力,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数学科组老师的初步调查了解,发现我校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准确、规范使用数学语言的学生较少。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想说又不会说,语言表达不完整,条理不通顺,思路不清晰,有的学生怕说,不想说,还有的学生极少举手发言,依赖性强。对于以上情况,我们对造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有以下几点:

1、数学课堂教学受“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和“只需会做,不必多说”等传统教育倾向的影响,教师较少创设学生语言锻炼的平台,学生缺少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展示。

2、教师对数学语言的作用缺乏认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导致学生数学语言不准确、不规范、不严密,从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受班级生额的影响,班级学生人数较多,相对来说,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较少,覆盖面较窄。

4、学生本身的原因,主要是兴趣、态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原因。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让学生亲身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思想理念下,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我们学校数学科组选定“有效性学习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作为实验研究的分课题,在全校开展研究。努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的意义:

1、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数学语言提供了一条使学生把内部思维转变为外部语言的途径,利用数学语言对思维活动进行加工、整理,可以理清思维过程,巩固思维结果。当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或思维结果用数学语言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时,处于混沌状态的思维活动才能逐渐明晰起来,从而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数学语言的培养能促进情感教育

第一、数学语言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有亲历成功和表现自已才能的机会,交流讨论、汇报小结中,即可以看到自已的长处,又可以发现自已的潜力,自信心增强,从而更加努力的投入学习中。

第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每个人既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又要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尊重别人,分析、判定别人的方法和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见解,与人分享数学学习的经验,相互合作,互相帮助。

第三、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知识,主动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到成功的自豪感,体验自己能力不断发展的乐趣,树立不怕困难、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数学语言的培养能弥补传统数学教育中的不足

数学语言的培养,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形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作为独立的学习者,又可以成为他人的伙伴与协作者。这样,学生将会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意识,从而激励了学生创新、探究的精神。

三、理论基础:

1、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结果。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始终是一个过程,从思维向语言的运动和从语言向思维的运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对思维有概括和调节的作用。人们借助语言,才能对事物进行概括、抽象,反过来,又借助语言对人们的思维进行调节。

2、教育学研究表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创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有效性学习提供机会。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能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体现面向全体,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也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充分发展。

3、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

4、《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小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过程。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四、研究内容:

1、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1)、数与代数教学主要训练学生条理清晰地叙述算理,计算方法,数学概念,计算法则以及公式的来源。

(2)、空间与图形教学重视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

(3)、统计与概念教学主要训练学生描述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数据作出分析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可能性事件。

(4)、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主要训练学生说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和方法。

2、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

(1)、低年级学生主要培养学生语言的清楚性、完整性,初步的条理性,促、进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转化。

(2)、中年级学生主要培养学生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简练性。(3)、高年级学生主要培养学生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灵活性。

五、研究目标:

1、探索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思想理念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途径。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认识到数学语言与数学思维的内在联系,认识并重视数学语言的培养是。

2、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使他们的语言更完整、清晰、科学、准确、简练、有条理,具有逻辑性、灵活性;思维更新颖、独特、灵活、敏锐。

3、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说话心态,使大多数学生想说、敢说、积极说、有信心说。

4、探索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课程目标的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六、研究方法:

1、小组实验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不同年级段,将整个实验研究分成低、中、高三个实验小组展开实验。各小组在学校课题的统一安排下,分别确定自己的实验内容,实验目标,具体操作方法等。

2、调查跟踪法

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选出优良中差部分学生,教师收集实验前数据,分析具体情况,试验过程中,定期和不定期跟踪调查,收集、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3、阶段分析法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学期定期召开小组实验交流汇报会。通过各小组的研讨课,案例、论文评比等活动,展示实验研究成果,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统计比较法

实验前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实验中期、结束时,对实验情况,各种数据,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比较,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形成具有一定价值的实验成果。

七、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5、10 至2006、1)

(1)、召开实验教师动员会,成立课题组,学习相关理论。(2)、调查现状,收集资料。(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4)、学习、讨论、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6、3 至2008、6)(1)、初步实施

①各实验小组写出每学期的研究计划。

②各实验小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③各实验小组每学期举行一次实验研究研讨课展示。④实验教师撰写研究案例或论文。(2)、调整阶段

①召开实验研究汇报会,总结前期工作,积累经验。②分析前期工作不足,找准问题,商量措施。③布置下阶段研究计划、研究目标。④汇编中期研究资料。

(3)、推广总结(2008、7 至2008、10)①召开实验总结会,回顾实验研究情况。②对实验材料进行全面整理、存档。

③展示实验成果,推广实验经验,撰写实验总结报告。

八、预期研究成果:

1、实验研究报告、总结。

2、实验研究论文、案例、教学心得等。

3、实验研究系列丛书。

4、研讨课、公开课、评优课等课堂实录、优秀课例。

5、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成绩对照表。

6、其它资料。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

长:廖柏灵 副组长:陈德福、黄炯标

成员:赖景添、黄冬梅及全校数学教师 赖景添: 黄冬梅:------

十、经费保障: 每 学 年:3000元

书籍资料:500 元

音像电子:1000元 外出学习:1000元

其它费用: 500 元 龙华二小数学科组 2005、10

下载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方案[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方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研究方案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研究方案 南昌县莲塘三小李红 一、课题的界定 数学:“数学”本身是一个名词,指一门独立的学科。课题中涉及的数学,指小学数学教学和学习的过......

    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索

    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索摘 要:审题是做好数学题的基础和先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在培养审题能力的......

    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之点滴感受

    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之点滴感受 浙江省桐乡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石伟英 在低段数学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尽管教师精心备课,课上激情演绎,启发激智,学生全员参与,课......

    一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总结

    一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总结 大两间房学校张宝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小学数学计算的要求是:正确、熟练、合理、灵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达到正确、......

    《小学数学能力培养》读后感

    《小学数学能力培养》读后感龙港一小 谢树样作者简介:张春莉,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核心成员。曾参与研制......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方案5则范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研究方案 一、我的教学问题与困惑: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或听到很多家长反映的同样的一个困惑:许多学生数字抄错,或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没有......

    数学能力培养

    数学能力的培养与网络条件的结合 三河市第三中学 丁国生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数......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摘 要:在对一个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时,要通读整个题目,审题在这里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针对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要重点关注提高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