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巩固练习

时间:2019-05-14 14:1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说新语〉两则》巩固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说新语〉两则》巩固练习》。

第一篇:《〈世说新语〉两则》巩固练习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世说新语〉两则

基础知识识记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雪骤()柳絮()无奕()...差可拟()尊君在不()谢太傅()...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4)与人期行 ..(5)未若柳絮因风起(6)相委而去 ...(7)元方入门不顾(8)下车引之 ..3.指出下列加红字古今意义的不同。(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2)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 今义: .(3)太丘舍去 古义: 今义: .(4)下车引之 古义: 今义: .(5)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今义: .4.填空。(1)《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均选自(人名)《 》。(2)《世说新语》是____ 文学家____ 组织人编写的。主要记述了____ 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____ 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被鲁迅称为“____ ”。《世说新语》是六朝____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代 体作品的影响颇大。运用能力提升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6.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对人的称谓,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称,哪些属于谦称?

(1)敝人(2)卑职(3)陛下(4)令尊(5)寡人(6)足下(7)令郎(8)老朽(9)麾下(10)君(11)公(12)臣(13)愚(14)阁下(15)不才

敬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客人骂元方父亲时,元方的回答很是技巧,请品析其妙在何处。(1)君与家君期日中。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给文中画线语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地址:兰新万国港 A座 706室 电话:0931-8606618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9.翻译下列句子。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友人已经认错了,元方仍“入门不顾”,这是无礼吗?说说你的理由。

11.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你也遇到了朋友不守信用的情况,你会怎样处理问题呢?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 .13.文章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14.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15.指出陈元方

第二篇:世说新语含练习

《世说新语》二则

【重点品析】

1.《期行》和《乘船》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期行》一文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礼诚信。《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2.结合《期行》中陈元方的言行,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甲生:元方小小年纪,却知“明礼诚信”的道理,面对无礼无信的大人,他果敢地表现出自己的义愤。他是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勇敢率真的小孩子。

乙生:元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友人”已经深感惭愧并向他表达歉意,可他却“入门不顾”,这虽是天真率直的表现,但他还缺乏宽容大度的胸怀。

3.《乘船》结尾说:“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你是如何评价二人的优劣?

通过看二人的言行,华歆的品行优于王朗。

尽管开始他对别人的要求感到为难而犹豫不决,但这是他处事谨慎的表现。而一旦答应了别人,他就一诺千言,不因情势危急而弃人不顾,他是一个重诺重信之人。而王朗尽管开始有救人帮人之心,但一旦自身难保的时候,便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他是一个对自己说的话不负责任、轻诺寡信的人。

【文言知识】

(1)通假字

不:通“否”,译为“不在”。

(2)词类活用

歆辄难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为难”。)

(3)特殊句式

何为不可?(宾语前置句,“何为”是“为何”的倒装)

【课外知识补充】

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小说。《世说新语》就是这一时期志怪小说中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全书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书中记述了汉魏至晋宋间一百二十多位人物的轶事和言论,时间跨度在三百年左右,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宗教以及习俗风尚等许多方面。因此它不仅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世说新语》中有一些记载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表现了比较进步的道德观。如荀巨伯笃于友谊、重义轻生的故事,管宁鄙视金钱富贵、严于择友的故事,陶侃注意节俭、物尽其用的故事,郗超不以个人好恶论人、肯定谢玄必能抗敌的故事,陶母教训儿子要公私分明的故事,周处勇于改过、为民除害的故事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或方面,肯定了人物的某些长处或美好品质,至今仍能给人以启发和借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书中有许多成语,如“难兄难弟”“咄咄怪事”“拾人牙慧”“一往情深”等,至今还为人们所运用。

【同步达纲练习】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

(1)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

(2)歆辄难之()___________

(3)王欲舍所携人()____________

(4)遂携拯如初()_________

(5)宁可以急相弃邪()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有一人欲依附()

(2)幸尚宽,何为不可()

(3)陈太丘与友期()

(4)太丘舍去()

(5)既已纳其自托()

(6)宁可以急相弃邪()

3.根据课文填空。

(1)《乘船》中表明王朗轻诺寡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乘船》中表明华歆重诺重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期行》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发挥你的想像,把“友人”遭驳斥后的神态、心理活动及言行描述出来,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训练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子令吾去,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

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值:适逢。②郡:城。③相视:看望。④败义:毁坏道义。⑤一:整个。⑥班军:调回军队。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吾今死矣,子(你)可去()

(2)贼既至()

(3)遂班军而还()

(4)一郡并获全()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三点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1)fǒu;同“否”

(2)zhé;当即

(3)xié;携带

(4)zhěng;救助

(5)yé;相当于“吗”

2.(1)搭船

(2)幸而,恰巧

(3)约定

(4)不再等候而离开

(5)请托,请求

(6)难道

3.(1)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2)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4.(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天有云方雨,人无信不立

5.(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2)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6.提示:做人要明礼诚信;做人要有宽容别人的胸怀。

7.提示:回答“过分”与“不过分”均可。“不过分”的理由是:无礼无信之人不足与交。“过分”的理由是:别人已深感惭愧并表示了歉意,就应原谅宽容别人,做人应有宽容原谅别人错误的心胸。

8.提示:想像合理,语言通顺即可。

9.(1)离开

(2)已经

(3)于是

(4)一起

10.朋友有病在身,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生命换朋友的命。

11.示例: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等。

12.胡贼受到教育和感动;突出荀巨伯舍生守义的精神。

第三篇:世说新语练习

《〈世说新语〉两则》总复习练习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

(1)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2)歆辄难之()___________ ..(3)王欲舍所携人()____________(4)遂携拯如初()_________ ..(5)宁可以急相弃邪()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有一人欲依附()(2)幸尚宽,何为不可()...(3)陈太丘与友期()(4)太丘舍去()...(5)既已纳其自托()(6)宁可以急相弃邪()..3.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17-1

期 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期行》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发挥你的想像,把“友人”遭驳斥后的神态、心理活动及言行描述出来,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3题。

七年级语文(上)17-2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7.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②()待君久不至,()已去。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二)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①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

②“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

七年级语文(上)17-3 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

③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注释】: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几代。③踧躇(cùjí):不安的样子。

10.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父到洛(洛阳)B.为司隶校尉(担任)..C.既通,前坐(„„以后)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11.对下面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文举年十岁(孔融,孔子二十世孙)...B.先君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C.君先人伯阳(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D.太中大夫陈韪(是皇宫里的御用医生)....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②人以其语语之。

。③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13.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1)fǒu;同“否”(2)zhé;当即(3)xié;携带(4)zhěng;救助(5)yé;相当于“吗” 2.(1)搭船(2)幸而,恰巧(3)约定(4)不再等候而离开(5)请托,请求(6)难道

3.(1)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2)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

七年级语文(上)17-4 拯如初。

4.(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2)天有云方雨,人无信不立 5.(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2)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6.提示:做人要明礼诚信;做人要有宽容别人的胸怀。

7.提示:回答“过分”与“不过分”均可。“不过分”的理由是:无礼无信之人不足与交。“过分”的理由是:别人已深感惭愧并表示了歉意,就应原谅宽容别人,做人应有宽容原谅别人错误的心胸。

8.提示:想像合理,语言通顺即可。

6.(1)约定(2)离开(3)丢下、舍弃(4)拉

7.①太丘 友②家君 家君③君 君 8.(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正午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9.聪明机智的孩子。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10.D(仆:我,古人的谦称)11.D(太中大夫:朝庭中的文职官员)12.①所以我和你是世代交好啊。②人们把孔文举的话对他说了一遍。③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 13.因为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说,想必你小的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

《世说新语》二则总复习教案

一、应掌握的重点词语。

期:约定。去:离开。舍:放弃。不:同“否”。委:丢下,抛弃。尊君: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君:古代尊称对方,可以为“您”。顾:回头看。俱:一起

欲:想要 辄:当即

舍:she 扔掉 抛弃

宁:难道

遂:于是,就

本:原来,先前

疑:犹豫不决

所以:┉的原因

难:感到为难(同《论语六则》中哪个字的用法是一样的?不耻下问:认为可耻)耳:罢了

二、译文:

七年级语文(上)17-5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在中午,中午过了没有到,太丘放弃等他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就到了。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年龄是七岁,正在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回答说:“等您很久不到,已经走了。”友人便怒道:“真不是人!跟人约了同行,弃我而走。”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中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吗父亲,就是无礼。”友人惭愧,下车牵他的手,元方进门不理睬。

华歆和王朗一同躲避灾难,有一个人想和他们同乘一条船,华歆就为难他,(不让他上船),王朗(对华歆)说:'船还有位置,为什么不给他上呢?'后面的敌人(向那人)追了过来.(这时)王朗就想抛下带着的那个人.华歆说:'我之所以怀疑正是因为这样啊.既然已经答应他让他上船,怎么可以现在抛下他呢?'因此,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样.世人就以这件事来平定华歆、王朗的(品质)好坏.。

三、文言知识

(1)通假字

不:通“否”,译为“不在”。

(2)词类活用

歆辄难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为难”。)

(3)特殊句式

何为不可?(宾语前置句,“何为”是“为何”的倒装)

四、重点品析 1.《期行》和《乘船》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期行》一文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礼诚信。《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2.结合《期行》中陈元方的言行,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甲生:元方小小年纪,却知“明礼诚信”的道理,面对无礼无信的大人,他果敢地表现出自己的义愤。他是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勇敢率真的小孩子。

乙生:元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友人”已经深感惭愧并向他表达歉意,可他却“入门不顾”,这虽是天真率直的表现,但他还缺乏宽容大度的胸怀。

3.《乘船》结尾说:“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你是如何评价二人的优劣?

通过看二人的言行,华歆的品行优于王朗。

尽管开始他对别人的要求感到为难而犹豫不决,但这是他处事谨慎的表现。而一旦答应了别人,他就一诺千言,不因情势危急而弃人不顾,他是一个重诺重信之人。而王朗尽管开始有救人帮人之心,但一旦自身难保的时候,便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他是一个对自己说的话不负责任、轻诺寡信的人。

五、课外知识补充

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全书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书中记述了汉魏至晋宋间一百二十多位人物的轶事和言论,时间跨度在三百年左右,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宗教以及习俗风尚等许多方面。因此它不仅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世说新语》中有一些记载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表现了比较进步的道德观。如荀巨伯笃于友谊、重义轻生的故事,管宁鄙视金钱富贵、严于择友的故事,陶侃注意节俭、物尽其用的故事,郗超不以个人好恶论人、肯定谢玄必能抗敌的故事,陶母教训儿子要公私分明的故事,周处勇于改过、为民除害的故事等等,七年级语文(上)17-6 都从不同的角度或方面,肯定了人物的某些长处或美好品质,至今仍能给人以启发和借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书中有许多成语,如“难兄难弟”“咄咄怪事”“拾人牙慧”“一往情深”等,至今还为人们所运用。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1)fǒu;同“否”

(2)zhé;当即

(3)xié;携带

(4)zhěng;救助

(5)yé;相当于“吗” 2.(1)搭船

(2)幸而,恰巧

(3)约定

(4)不再等候而离开

(5)请托,请求

(6)难道

3.(1)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2)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4.(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天有云方雨,人无信不立

5.(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2)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6.提示:做人要明礼诚信;做人要有宽容别人的胸怀。

7.提示:回答“过分”与“不过分”均可。“不过分”的理由是:无礼无信之人不足与交。“过分”的理由是:别人已深感惭愧并表示了歉意,就应原谅宽容别人,做人应有宽容原谅别人错误的心胸。

8.提示:想像合理,语言通顺即可。

七年级语文(上)17-7

第四篇:世说新语选读练习

《世说新语》选读

老翁可念

谢奕作剡令①,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②罚之,乃至过醉,而尤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③,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

欲放去邪?”遂遣之。

注释:

①剡令:剡(shàn)县县令。②醇酒:很浓的酒。③可念;这里有可怜的意思。

1.文中“绔”字读作,现在常用在“绔子弟”语中,指吃喝玩乐、无所作为的富家子弟。

2.解释加点的词。

谢以醇酒罚之()而尤未已()..

着青布绔()遂遣之()..

3.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

译文:

4.回答问题。

本文中的“太傅”即课文《咏雪》中的。这两篇短文中的“谢”就是刘禹锡名句,中所指之“谢”。

蒸饭成粥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①,俱委②而窃听。炊忘著箅③,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④?”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

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⑤。”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⑥不?”对曰:“仿佛记之。”二子俱

说,更相易夺⑦,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⑧自可,何必饭也?”

注解:①火:同“伙”,伙房。②委:同“隈”,曲,屈。③箅:bì,蒸饭用的竹箅子。④馏:蒸。⑤糜:粥。⑥识:zhì,记。⑦易夺:穿插。⑧糜:作动词,喝粥。

1.解释加点的词。

俱委而窃听(俱:)尔颇有所识不(尔:)..

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是()尔颇有所识不仿佛记之 ..

尊君在不下车引之 ..

C.俱委而窃听乃俱窃听 ..

相委而去去后乃至 ..

3.翻译句子:

对曰:“仿佛记之。”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4.从《陈太丘与友期》和《蒸饭成粥》两篇短文看,陈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请举文中事例说明。

小时了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①。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②。诣门③者,皆隽才清称④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⑤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⑥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⑦之,韪曰:“小时了了⑧,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⑨。

①洛:洛阳。②司隶校尉:与下文的“太中大夫”都是官名。③诣门:诣,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诣门”就是登门拜访。④隽才清称:才子名流。⑤奕世:奕,重,累。“奕世”就是累世,世世代代。⑥奇:意动用法,“以……为奇”。⑦语:第一个“语”是名词;第二个“语”是动词,告诉。⑧了了:聪明,懂事。⑨踧踖:cù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1.翻译句子:

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人以其语语之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5.文中的“孔文举”就是孔融,你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请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个故事概述出来。

二婢雅对

①②③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④,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⑤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⑥。”

注解:①郑玄:东汉经学家。②挞:鞭打。③曳:拖,拽。④须臾:一会儿。⑤胡为乎:表疑问。⑥这是《诗经》中的诗句。愬:诉。

1.解释加点的词。

尝使一婢,不称旨 ..

复有一婢来 .

2.翻译句子。

玄怒,使人曳著泥中。

3.请以本文和《咏雪》为据,说说古代名士的家庭文化氛围如何。

《蒸饭成粥》译文:

宾客到陈太丘家夜宿,太丘叫元方、元季二人去烧饭。客人与陈太丘谈论,元方兄弟二人进入伙房,都屈身蹲在那里偷听,饭下到锅中忘了捞到竹箅子上。陈太丘问:“为什么不蒸饭?”元方、季方跪直了身子说:“您与客人说话,我们都在偷听,就忘了捞饭,如今饭已成粥。”太丘说:“你们能记住一些吗?”元方、季方回答说:“仿佛记得。”二人一块说,彼此穿插,互相补充,没有一点遗漏之处。陈太丘说:“能如此,我们只要喝粥就可以了,何必吃干饭呢?”

《小时了了》译文:

孔文举十岁时,随他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都必须是才子、名流和内外亲属,才让通报。孔文举来到他家,对掌门官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经通报后,入门就坐。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回答道:“古时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这样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礼和宾客们无不赞赏他的聪明过人。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别人就把孔文举的应对告诉他,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文举应声说:“您小时候,想必是很聪明的了。”陈韪听了,感到很难为情。

第五篇:庖丁解牛巩固练习

高二语文文言文考试

班级: 姓名:

一、文言文《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臣之所好者,道也(2)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3)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4)良庖岁更刀(5)族庖月更刀(6)虽然,每至于族

(7)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8)善哉!吾闻庖丁之言

2.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肩之所倚.(yǐ)

莫不中.音(zhònɡ)B.技经肯綮.(qìnɡ)砉然向.然(xiǎnɡ)C.批大郤.(xǐ)岁更.刀(ɡēnɡ)D.导大窾.(kuǎn)发于硎.(xínɡ)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导:引导 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 D.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 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B.而刀刃新发于.硎/苛政猛于.

虎也 C.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常以.

身翼蔽沛公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视为止,行为..迟 B.虽然..,每至于族 C.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大概 B.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劈、击 C.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坠下 D.善刀而藏之。善:修治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

8.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庖丁解牛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①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②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③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④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庖丁开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者”,说明他从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B.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C.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D.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译文:

(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译文: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译文:

答:

(4)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译文:

11.庖丁解牛的故事谈到“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

二、文言文《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tǎng)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一、实词:

或.曰()非兵不利.(),战不善.()破灭之道.()也 率.()赂秦耶 思厥.()先祖父 奉之弥.()繁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始速.()祸焉 洎.()牧以谗诛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斯用兵之效(..).也

二、虚词:

1.不赂者以.赂者丧()2.盖.失强援()3.秦以.

攻取之外()4.较秦之.所得()5.与战败而.亡者()6.以.有尺寸之地。()7.举以.予人()8.然则..诸侯之地有限()9.始.速祸焉()10.后秦击赵者再.()11.李牧连却.之()12.洎牧以.谗诛()13.齐人勿附于.秦()1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5其势弱于.秦()

三、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李牧连却.之()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日.()削月(..)割

四、文言句式: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4.并力西向

5.赵尝五战于秦

6.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五、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洎.(jí)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 B.弊在赂.(.lù)秦

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 C.暴.(bào)霜露

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

yì)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

与.

(yù)嬴而不助五国也 2.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①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②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始速.祸焉

不速.

之客

④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⑤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

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

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①思厥先祖父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6.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被别人急救而成的威势所挟制啊!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所给例句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此言得.之 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D.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8.下列各句中“与”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B.与嬴而不助王国也 C.则与斗卮酒 D.失其所与,不知 9.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义项 ①“暴”的常用义:

a.凶暴,暴虐 b.损害,糟蹋 c.显露,暴露 d.晒 A.暴.霜露,斩荆棘()B.暴.秦之欲无厌()C.暴.殄天物()D.虽有校暴.,不复挺者()②“或”的常用义:a.或者 b.有的,有的人也许,或许 d.若,倘若 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C.或.此或彼,必居其一()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10.下列加点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C.孔子登泰山而小.鲁 D.项伯杀人,臣活.之 11.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3.下列句子默写无误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城,大则获邑。B.齐人未尝赂秦,而终继王国迁灭,何哉?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D.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也。14.揭示赂秦实质的最重要语句是()A.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B.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5.“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秦国想吞并六国也吞并不了。B.秦人最担心六国团结起来对付秦。C.六国的势力也不弱。D.六国人吃不下饭。

16.《六国论》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他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 ”。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 ___,两个分论点是:

一、;

二、。18.作者从六国破灭而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19.翻译

(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

下载《〈世说新语〉两则》巩固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说新语〉两则》巩固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标题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在空格内给下面的短文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白帝碧波山水欢,千帆竞渡履平川”。6月10日,奉节县100名诗人齐聚老县城依斗门,朗诵着自己的诗作,送别有着一千......

    b2unit2巩固练习

    B2 Unit2 词组翻译1: 1. 古代奥运 2. 参加(集体活动) 3. 现代奥运 4.金牌 5. 银牌 6. 铜牌 7. 奥运精神 8. 五环 9. 奥运会旗 10. 代表,象征 11. 一次魔幻旅行 12. 穿越 13. 时......

    《风筝》巩固练习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风筝 基础知识识记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风zhēng温xīn丫chà寂mò 憔cuì点zhuì嫌wùnüè杀 吐蕾瑟缩堕苦心孤诣 .... 2.结合句意......

    《桃花源记》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基础知识识记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豁然( ) 俨然( ) 阡陌( ) 问津( ) .... 邑人( ) 垂髫( ) 发髻( ) 两鬓( ) .... 2.看拼音写汉字,并解释字义。 A.xián( )来问讯:________ B.便yāo( )还家:_______......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1.解释下列加粗部分的含义。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 ②俄而雪骤________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 2.简答。 《咏......

    《〈论语〉十二章》巩固练习

    《〈论语〉十二章》巩固练习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 一、按原文填空: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_......

    《愚公移山》复习练习巩固

    愚公移山 一、课内回顾: 1、解释重点字词: 年且九十帝感其诚指通豫南山之一毛 .... 何苦而不平惧其不已也虽我之死荷担者 .... 2、翻译重点句子: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甚矣,汝之不惠自此,冀之......

    一年级汉语拼音巩固练习

    一年级汉语拼音巩固 班级:一(8) 姓名:仲书娴 一、拼音归类: 1.单韵母(6个):ɑ o e i u û 2.复韵母(9个):ɑi ei ui ɑo ou iu ie ûe er 3.前鼻韵母(5个):ɑn en in un ûn 4.后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