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执行问题的研究
关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执行问题的研究 2011-03-18 21:34
关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执行问题的研究
莲都法院执行局 吴登伟
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对外所否的债务由夫妻一方偿还还是由双方共同偿还,这是一直以来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在这类法律关系发生时,由于作为当事人仅是夫妻关系的一方,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通常也只应债权人的请求把与案件有直接关系的夫妻一方列为被告,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民法上“债务自己承担”的原理,债务人自己所有的财产成为清偿自己债务的责任财产,在责任财产的范围内对债权人承担无限清偿责任。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债务人的财产多以家庭财产的形式存在,其个人责任财产的范围不易确定。强制执行时,法院执行机构对当事人的责任财产应当在什么范围内执行,如何执行,在实践中往往较难把握。相关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这个问题也规定的不尽明确和具体,导致了各地法院甚至在同一法院的不同办案人员都有诸多不同的做法,做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执行人员,平时也经常碰到很多类似的问题,现在就实践中经常碰到的夫妻个人债务和共同债务的法律问题,并结合本院执行工作实际,从分析债务性质的认定和确定债务的程序入手,结合现有的法律规定,来探讨婚姻关系中财产的执行。
一、确定债务性质的和程序
(一)债务性质的确定。确定法律文书中被执行人的债务性质是解决夫妻一方为被执行人时,可执行财产的前提。只有明确了被执行人所负债务是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才能确定可执行的财产范围。对夫妻共同债务,由于是法定的连带之债,负有连带义务的夫妻各方都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债务人有权要求连带一方偿付应当承担的份额。对夫妻个人债务,根据债权相对性的原理,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而不能向其配偶主张权利。
对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的认定,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在债务性质难以判断的情况下,是认定为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诉讼中举证责任在哪一方,是否适用推定,一直存在争议,对此问题,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二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十七条的规定能够较好地解决夫或妻个体利益与善意相对人两者的冲突。该规定是否可作如下理解:夫妻一方依据平等的财产处理权以自己个人名义对共同财产作出处理,该“处理”包括使共同财产增值,也包括使共同财产减少(如对外负债);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共同财产作对外负债的处理时,任何一方均有决定权,以自己个人名义举债应视为夫妻双方的共同意思表示,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作对外举债的处理时,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否则夫妻一方以自己个人名义所举债务应为其个人债务;但当他人有理由相信该举债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夫妻以个人名义形成的债务,若要证明为夫妻共同债务,举证责任就落在了第三人一边.之后,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
(二)》(以下简称《司法解释
(二)》),《司法解释
(二)》对夫妻在婚前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认定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实体法上较以往完善了许多。根据《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三条“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和第二十四条“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在这里的第二十四条似乎又规定夫妻以个人名义形成的债务,除非夫妻一方能证明为个儿债务外,推定为共同债务.对此问题,浙江省高院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其中第十九条是这样规定的: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因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日常生活需要是指夫妻双方及其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事项,包括日用品购买、医疗服务、子女教育、日常文化消费等。夫妻一方超出日常生活需要范围负债的,应认定为个人债务,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出借人能够证明负债所得的财产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经营所需的;
(二)夫妻另一方事后对债务予以追认的。这种规定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夫妻一方和第三人恶意串通制造虚假债务的可能,可以看出,和《司法解释
(二)》相比,以上指导意见对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的举证责任做了重新的分配,这和《解释(一)》主要意指大体相同,更符合民法公平的原则,举证责任分配上也显得更加合理,这样更加提醒了第三人和夫妻一方形成借贷关系时有更多的注意义务,比如在签订借贷合同时把夫妻双方都作为一方当事人等。从保护债权人和交易安全角度看,应是保护善意债权人的利益不致受损,恶意债权人利益不应受到保护。不能只因夫妻一方举债时未与债权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另一方无证据证明债权人知道夫妻双方实行约定财产制,从而就要蒙受无法预测和控制的损失,显然与民法上的公平原则相背离,而且,某些恶意债权人能据此得到保护。
(二)执行程序中遇到的问题。尽管司法解释和浙江省高院的指导意见解决了审理中夫妻债务的确定,但从执行的角度,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在实践中申请人常常申请追加夫妻另一方为被执行人, 现在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执行中能否审查和追加债务人配偶为被执行人无明确规定,由此,给执行带来困难。被执行人的一方已没有履行能力需要执行夫妻共同财产或另一方的个人财产时,如何保障债权人的权益,现有法律是个空白。由此导致是申请人另行起诉配偶一方,还是在执行程序中追加配偶一方为被执行人,或是直接执行,在实践中操作程序也不一致;有的则追加配偶一方为被执行人;有的法院则直接执行;有的则动员申请人另行起诉。
从目前的实践看,申请人另行起诉存在理论上的障碍和程序上的问题。一方面,申请人不愿意另行起诉,因为起诉费时费力;另一方面,立案庭对是否受理不明确。迄今为止,笔者所在的法院对此类案件尚没有受理一起(申请人起诉过,但没有受理)。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讲,这类案件一般是因借贷关系引起,是一种借贷法律关系,为单一的法律关系;而起诉配偶一方,不仅适用借贷法律关系,同时也适用婚姻法律关系,为混合法律关系。从借贷的法律关系来讲,申请人和被执行人配偶之间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起诉没有法律依据。受理申请人的另行诉讼,一方面是否违反一事不再审的诉讼原则。在执行过程中我们曾发现多起因夫妻离婚分割财产过程中,故意隐瞒债务,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而导致法院作出的调解书有关财产处理部分被撤销的情况,甚至有些作出调解书的法院和执行法院不是同一个法院,导致调解书无法被撤销,在执行程序中直接执行共同财产。在执行程序中直接执行共同财产,对配偶一方提出的异议,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关于处理案外人异议的途径处理,这条法律规定也十分模糊,对审查的程序、方式、内容、法律适用方面都不完善。从更深的层次来看,这种财产处理的异议,既涉及到程序问题,更涉及到实体问题,是否属于异议的范围。由于这些法律上没有规定,造成了实践上的困惑。[1]
(三)国外讼法中有关夫妻财产执行的规定
在德国和我国澳门地区,在民事诉讼法的强制执行程序中作出相关的规定。德国的民事诉讼法第七百三十九条至第七百四十五条,分别就一般状态下的共同财产制、营业中的共同财产制、诉讼中的共同财产制、结束后的共同财产制和继续的共同所有制等几种情形中夫妻共同财产的执行作了规定。在大部分情形下,对夫妻财产的执行强调要取得“双重执行名义”,即不仅要取得有对一方的执行名义,还要取得对另一方容许执行的判决。
我国澳门地区的民事诉讼法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强制执行则规定:“针对配偶一方提起的执行程序,可以查封夫妻共有财产。但配偶任一方可在15日内申请分割财产,也可以提供请求分割财产的诉讼正在进行的证明,使执行程序中止进行,直至分割财产的判决作出之日为止。如被执行人或起配偶不提出上述申请或证明,则执行该查封的财产。”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在程序上,对另一方配偶名下财产的执行,要取得执行共同财产的法律依据,那就需要再通过一场诉讼进行确认。
二、对审判和执行中关于个人债务与夫妻共同债务性质判定的建议
(一)执行机构在执行中对债务性质判别程序的完善
既然债务性质直接决定着被执行主体及责任财产的范围,因此,执行机构就有必要在执行之初即判别债务性质,这里就涉及债务性质判别、标准及处理程序在执行程序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适宜按如下思路操作。
1.经行判别债务性质
经行判别债务性质就是指执行机构直接按照执行依据,认定债务性质与被执行主体的范围,而无需经过其他程序加以明确的判别方式。正是因为执行依据是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决定因素和前提条件,是强制执行的基础。所以,执行机构首先就应该根据执行依据来认定债务性质及被执行主体范围。根据执行依据是否明确认定债务性质,经行判断方式可分为直接判别和间接推定两种。
(1)直接判别
直接判别,即当执行依据中已就债务性质及被执行主体均有明确认定的情况下,执行机构直接根据执行依据的认定作出判别。执行依据中将夫妻作为被告,并明确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则该债务就是共同债务,同样,执行依据仅将夫妻中负债一方作为被告且明确认定债务为个人债务的,则该债务就是个人债务,被执行主体仅为负债一方,其个人财产为责任财产。
(2)间接推定
间接推定,即在执行依据中仅将负债一方作为被告,且又未对债务性质作出明确认定,当申请执行人没有以共同债务为由申请追加负债方配偶或原配偶为被执行人时,执行机构直接推定该债务为负债方个人债务,以该负债方为被执行主体并仅执行其个人财产。这是因为:
其一,尽管执行依据中未明确认定债务性质,但由于其仅确定了负债方为被告,实为明确了被执行主体,在无申请执行人申请追加的前提下,执行机构不应直接追加被执行主体。
其二,是根据浙江省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十九条的规定,这种一方名义对外负债要被认定为共同债务,须以债权人主张权利并举证为前提,2.通过听证和判决程序判断债务性质
对于执行依据未明确债务性质,而申请执行人又以共同债务为由申请追加被执行人配偶或原配偶为被执行人的情形,虽然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在变更、追加规定中不涉及此类情况,但从债务性质对执行的影响及最高法院《关于变更、追加执行当事人规定(征求意见稿)》的相关精神来看,执行机构可通过听证程序作出相应判别。
根据浙江省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十九条的规定,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对外所负的债务除为了日常生活需要外,一般认定为个人债务,除非债权人能够举证证明所负的债务确实为夫妻共同债务.经听证查明符合夫妻共同债务的,执行机构应确认该债务为共同债务,并以追加决定书的形式做出对追加申请予以支持的决定。除了能确定为共同债务情况之外的,原则上除为了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外可依省高院的指导意见推定为个人债务,并做出不予追加的裁定,但其中需注意认定为个人债务的阻却情形。
3.另行起诉明确债务性质
根据省高院的指导意见,只要没有但书条款规定情形,申请执行人提出追加申请的,除为了日常生活需要负债外,执行机构应作出个人债务的推定并不予追加被执行人配偶或原配偶为被执行人。但考虑到听证程序毕竟不如诉讼程序能较为全面地保护被执行人配偶或原配偶的合法权益,因此对于某些特殊情形,应阻却推定,由申请执行人另行诉讼明确债务性质。因为这些情形往往是在民事诉讼实践中需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对债务性质作出自由裁量的,若执行机构简单推定为个人债务,一方面不利于对申请执行人的权益予以合理救济;另一方面也给夫妻恶意逃避债务以可乘之机。
在实践中有如下一些特殊情形:
(1)夫妻恶意串通逃避债务。夫妻双方为了逃避债务故意假离婚,离婚之前故意对财产进行不当的处理,进入执行程序后当发现之前的判决只列一方为被告.若此时不给申请执行人以诉讼程序给以救济,将严重损害了债权人一方的权益,因此对可能存在此类情形的债务适合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债务性质。
(2)婚前债务。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三条对婚前债务原则上认定为个人债务,但其但书条款中:“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这种推定为共同债务的情形,在民事审判实践中尚有争议。例如,甲在婚前以个人存款按揭购买了一套房屋,其按揭债务是婚前债务,是否因所购买房屋为婚后共同居住就可推定为共同债务呢?若为肯定说,则对配偶方而言,该房屋由于是甲婚前取得,为其个人财产,离婚时配偶方不能主张为共同财产,但其却须承担还款义务,显失公平。因此,当听证中发现债权人对婚前债务是否用于共同生活举证不足,无法使法官产生内心确信时,应另行诉讼解决。
(3)理论上可解释为个人债务的。如因侵权、犯罪行为所形成的此类债务。该类债务是基于事实行为所产生,也就不存在基于日常家事代理或表见代理而产生的意思表示问题,所以原则上是由行为人自负责任。但实践中也有不同主张,如甲为出租车司机,其运营收入为共同财产,但其发生交通事故致第三人损害时,若界定为个人债务,则对受害人有失公平。鉴于当前未有统一、明确的判断标准,主要是依案情由审判法官自由裁量,因此,另行诉讼更为妥当。
(4)其他不应直接在执行程序中裁定的情形。如1)追加听证的传票无法送达被执行人配偶或原配偶的。这主要在于保证其应有参与审查的权利,当然,若依法送达后其不参加听证的,执行机构可依听证查明情况做出判别,因为这是其放弃诉讼权利。2)是诉讼时被告即下落不明做出缺席判决,执行时仍下落不明的。3)是债务是被执行人与其配偶分居期间形成的。对于分居期间债务,国外一般规定为个人债务,但我国《婚姻法》并未有相应规定,审判实践中标准也不统一,故更适合诉讼解决。
对于符合上述另诉情形的案件,执行机构可以不予追加决定书的形式,以该债务未经实体审理明确债务性质,在执行程序中不作直接处理为由,作出对追加申请不予支持的决定。同时可告知申请人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二)对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制度的设想
1.引入日常家事代理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个人财产的增加,新的夫妻财产制度将更加重视对夫妻个人财产权利的保护,夫妻个人财产范围必将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现行的婚姻法规定,以及相关的共同共有关系的规定都将难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2]在当代社会,随着夫妻关系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的逐渐演变,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夫妻由于日常家事处理上的分歧而引起纠纷的案例,由于缺乏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明确规定,法院对此仅能通过参照有关的民法和婚姻法的原则以及相关制度的规定做出判决,可见,在我国婚姻法中规定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已经称为司法实践发展的迫切要求。笔者认为在婚姻生活中,日常需处理的事务烦琐繁多,夫妻确有相互代理的需要,而且确定夫妻有日常家事代理权,有利于维护简单民事交易的安定性,对内可以保护夫妻个人财产权益免受对方任意侵害,对外可以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这种代理与一般民事代理不同,它基于配偶身份而产生,不以明示为必要。同时应当明确,夫妻之间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应当设定合理的范围,过分扩大家事代理的范围,同样会危急家庭财产关系的稳定。
明确日常家事代理的举证责任,如果夫或妻一方能够证明夫妻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明显超出日常家事代理范围或者却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应按夫妻个人债务处理,但债权人有理由相信夫或妻的负债行为没有超出日常家事代理的范围除外。上述观点理由如下:是否超出日常家事代理范围,对夫妻一方来讲属于积极事实,对债权人来讲属于消极事实,夫妻最清楚日常家事代理范围,其相对债务人有较强的举证能力,夫妻身份关系形成的表见代理关系也决定将日常家事代理权的举证责任分配给外部债权人并不妥当。故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七条规定,将超出日常家事代理权的举证责任分配给夫妻一方比较妥当。如果夫妻的日常家事代理行为造成的外部假象,使债权人有理由相信夫或妻的负债行为没有超出日常家事代理范围的,债权人仍应受到保护,但应由债权人证明“自己相信的理由”。
2.建立大额债务夫妻举债共同签字制度
为有效控制夫妻单方恶意举债及与第三人串通伪造或夸大债务以及夫妻双方假离婚恶意逃避债务的情形, 《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和浙江省高院于2009年出台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作了相反的规定,对夫妻单方恶意举债及与第三人串通伪造或夸大债务的情形可推定为共同债务,而浙江省高院的指导意见却认为大额债务除债权人能举证确为夫妻共同债务外,认定为个人债务.笔者也认为指导意见的规定更能体现公平合理,但毕竟在效力上无法和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相对抗,希望司法解释对夫妻单方大额举债行为进行规范。可规定大额举债须经夫妻双方协商一致, 并由双方签字认可。未经协商一致而单方举债的, 可推定债权人与债务人约定为个人债务,但事后经配偶他方追认, 或确为日常家事负债的除外。
三、结语
本文从程序法与实体法两个层面出发,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性质的认定和执行程序中相关法律依据的缺失进行了粗浅的论述,同时执行工作的实践也提出了一些设想,以期完善执行机构在执行中对判别夫妻债务的相关程序,提出了经行判别、听证判别、另行起诉的程序规范,以此使执行中的程序明确,操作统一;另一方面,确定了日常家事代理的举证责任分配方式和大额债务夫妻共同签字制度,为了更大限度的明确夫妻债务范围,明确夫妻债务认定的举证责任,减少法律上的漏洞和分歧,在将来的执行工作中更好地维护合法当事人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注释
[1]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曾在去年进行过这方面的论证会,主张在执行程序中建立“裁执分离”机制,通过听证程序来确认债务性质。但这只解决了一方面的问题,即在认定债务和执行共同财产方面有了程序规定,但对个人财产如何分割,又如何执行则无法解决。而且,对婚姻关系中债务的认定和共同财产的分割在程序上人为地制造两种法律程序,一种是听证,一种是法定的诉讼,无形中造成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会损害一部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2] 马忆南、杨朝:《日常家事代理权研究》,载北京大学法学院编《民事责任与民法典体系》,法律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217-218页。
第二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的处理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的处理
一、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债务分类及处理
(一)不同类型夫妻债务及其清偿责任
依据《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夫妻债务被区分为两种类型:夫妻个人债务与夫妻共同债务。根据债的相对性原理,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因此夫妻个人债务由负债的个人自己承担清偿责任;对夫妻共同债务,依债法的一般理论,共同债务可分为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基于夫妻关系的属性,夫妻共同债务应为连带之债,由夫妻双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基于以上,同一债务是被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无论是对夫妻各方的利益还是对债权人的利益来说,其影响十分重大。
区分夫妻债务是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最主要的一个标准是:该债务的形成是基于何种用途产生的,是否与夫妻共同生活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若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的债务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则其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若该债务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则应视具体情况分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2、因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
3、因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4、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欠的债务;
5、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
6、因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
7、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
夫妻个人债务包括:
1、夫妻双方约定的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关系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立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男女各自婚前所负的债务,但已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的除外;
5、其他应当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二)夫妻债务形成的原因
从夫妻债务发生的原因看,夫妻债务都系因法律行为而形成的债务。债的产生有以下四种情形:合同之债,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目前绝大多数夫妻债务主要是以合同之债即大多数是以借款的形成存在的债务。
1、基于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务
笔者认为,基于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务,无论是夫妻一方还是双方名义形成的债务,只要能证明该债务的产生是为了夫妻共同生活,则该债务应认定为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清偿责任。一般情况下,若无相反证据证明无因管理是为个人所需的,因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务均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基于不当得利所产生的债务
由于法定财产制下,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均为共同财产,因此因不当得利所获得的财产也属共同财产,为此,基于不当得利所产生的债务应列为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清偿责任。
3、夫妻一方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侵权行为所负债务的债务
夫妻一方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侵权行为所负债务的债务应属夫妻个人债务。但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未实施侵权行为的夫妻他方享受夫妻一方侵权所带来的利益,依照“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逻辑,夫妻他方应在所享受的收益的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
4、基于合同之债所产生的债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1)因借款所产生的债务
因借款所产生的债务,主要是依据该借款债务形成的方式来确定是夫妻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
(2)因担保所产生的债务
夫妻一方担保之债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
担保是以一定民事主体的资信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或者以某一特定的财产作为债务履行的保障,使债权人对该财产享有了一种优先受偿的权利。作为人的担保,就是用担保人的名义、地位、信用、相应的资产,取得债权人的信任,其法律目的,就是促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能够顺利实现。夫和妻在法律上具有独立人格,能够以其独立的人格从事与婚姻无关的活动,夫妻一方均可对外担保。但夫妻一方对外提供担保,并不代表是夫妻双方共同对外提供担保。夫妻双方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其个人信用不能划等号。只要夫妻一方对外提供担保其目的不是为了夫妻、家庭共同生活,夫妻、家庭也没有从该行为中得益,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的担保行为的性质是个人行为,应该认定为个人债务。除非担保权人能够举证证明,未提供担保的另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担保行为,并且认可此种担保行为,否则不发生连带清偿责任。
5、对于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新债偿还其婚前所负的旧债,如何处理?
对于夫妻个人债务与共同债务的认定,目前我国法律仅是根据债务形成的时间来确定。对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债务,若无法证明是个人债务则推定为共同债务。
但现实生活中,存在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借款用以偿还其婚前所负的个人债务的情形,若一概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
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则无法保护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债务应同时审查该债务形成的原因。
(三)夫妻债务形成的方式
夫妻债务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夫妻双方以夫妻双方名义举债;
2、夫妻一方以双方名义举债;
3、夫妻一方以自己名义举债;
4、夫妻一方以他方名义举债。
其中,第一种方式形成的债务足以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第二种及第四种方式形成的债务,其效力取决于夫妻一方有无代理权以及是否构成表见代理。如果存在代理权或者构成表见代理,则该债务就分别与第一种方式和第三种方式的举债实质上相同;反之,如果既不存在代理权也不构成表见代理,则该举债行为无效。
第三种方式形成的债务是争议最大的,其主要集中于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是否是夫妻共同债务。《解释二》第24条所要解决的正是这一问题。从条文看,此类债务“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乃是一个权利推定,推定的内容是债权人对夫妻双方享有连带债权,亦即债权人只要能够证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的存在,该债务就被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该推定也有例外,即只要夫妻一方能够举证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且第三人知道该约定”,就能推翻上述推定。
这里需明确的是个人债务与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的区别。夫妻个人债务是夫妻一方与共同生活无关或依法约定为个人所担的债务。因为夫妻虽然作为婚姻的一方当事人,在诸多方面利益密不可分。但夫妻一方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他们仍可以从事与婚姻关系无关的个人行为,享受个人利益与承担个人责任。而在家庭日常生活代理所带来的债务即家事代理制度产生的债务,即使是以夫妻一方名义所负债务,事实上以一方名义所负的债务的性质为夫妻双方谋取利益时所负的债务,这种债务在本质上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为此,认定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是属于夫妻个人债务还是共同债务,便十分重要。笔者认为,《解释二》第24条的规定应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以下简称《解释一》)第17条的规定相互协调适用。适用《解释二》第24条规定时还应当审查这种债务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即看:(1)根据《解释一》第17条的规定,确定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如果夫妻有共同举债的合意,则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应视为共同债务;(2)举债的目的是夫妻共同生活或从事合法经营活动。(3)夫妻是否分享了债务所带来的利益。建议可以借鉴2006年11月6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婚姻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7条的规定,对于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如果夫妻一方能够同时证明如下事实:(1)夫妻双方既没有共同举债的合意,也没有共同分享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2)该债
务不是用于夫妻双方应履行的法定义务或道德义务;(3)债务形成时,债权人有理由相信该债务不是为债务人的家庭共同利益而设立。则该债务应属个人债务处理。
(四)夫妻债务形成的时间
1、夫妻同居期间形成的债务
夫妻同居期间形成的债务,可以依照上述的规定确定是夫妻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
2、夫妻分居期间形成的债务
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但在夫妻感情破裂且分居期间形成的债务,如何认定?
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但处于夫妻感情破裂且分居期间,由于分居的双方没有经济来往和共同生活,只要没有证据证明用于共同生活,应认定为个人债务。若是用于经营生产,亦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7条第2款第(3)项规定,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第(4)项有关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的规定,认定为个人债务。但由于对于分居的认定,法律尚未有明确规定,如何界定尚需法律作明确的规定。
但目前现有的法律对夫妻感情破裂且分居期间形成的债务未作特别约定,有些法院仍按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作为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二、建议
1、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债务的认定,优先适用《婚姻法》第41条与《解释一》第17条的规定。
婚姻法第41条设定的夫妻共同债务为: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基于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共同偿还;债务形成后,夫妻是否离婚,离婚时是否分割财产,都不影响债权人向夫、妻一方或双方主张权利。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将夫妻共同债务的界线设定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形成的债务,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债务人配偶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已将该债务明确约定为夫或妻一方个人债务,或者夫妻签有婚姻财产协议,约定财产分别所有、债务各自承担,且债权人在债务形成之时已经明知该协议的除外。
《解释一》第17条实质上区分了日常家事范围内的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和非日常家事范围内的夫妻共同财产处理。首先,就夫妻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所发生的债务,赋予了夫妻任何一方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决定权,由此形成的债务自然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说,《婚姻法》第41条与《解释一》第17条的规定是一致的,夫妻共同债务的形成的决定权的效力与日常家事代理权相近,世界各国民法也大都规定日常家事债务由夫妻双方连带清偿。故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债务的认定,应以优先适用《婚姻法》第41条与《解释一》第17条的规
定,这不仅符合日常家事代理的一般法理,也与世界范围内的民事立法共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对于夫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因此发生的债务,在适用《解释一》
第17条第(二)项规定基础上,再适用《解释二》第24条。建议修正《解释二》第24条,明确非日常家事意义上的债务的认定。
对于夫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因此发生的债务,根据《解释一》第17条第(二)项的规定,债权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夫妻他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此种情形下形成的债务应为夫妻共同债务,且证明“有理由相信”的举证责任应由债权人承担。在此基础才适用《解释二》第24条。《解释二》第24条的立法本意在于免除债权人难以承受的两个举证负担:一是证明夫妻串通逃避债务,二是证明夫妻双方共同享受了债务带来的利益。夫妻串通逃避债务,主要是通过将以自己名义举债的夫妻一方的财产转化为夫妻他方的财产来进行的。夫妻共同享受债务带来的利益,既包括日常家事意义上的利益,也包括非日常家事意义上的利益。为此:
(1)基于责任自负的原则,债权人应当对自己的权利,负自我保护责任,债权人证明债务形成原因系“夫妻共同生活”的责任不能免除。建议在条文中明确,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债务形成时,对于如夫妻收入的50%以内的举债可以认定日常家事意义上的债务,可以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对于超出夫妻收入的100%以上的举债应由夫妻双方共同确认,否则视为夫妻个人债务。
(2)赋予债务人配偶必要的抗辩权。
债权人要求债务人配偶、对债务人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应当赋予债务人配偶如下抗辩权利:债务凭证本身不能证明该笔债务与夫妻共同生活存在关联;债权人没有举证证明该债务形成原因系债务人夫妻共同生活;债务形成期间,债务人夫妻关系较为紧张,可能导致债务人与债权人恶意串通;债务形成期间,存在:债务人夫妻已经分居,或者一方或者双方已经要求解释婚姻关系等,足以表明债务人夫妻关系极为紧张的情形;有证据表明涉案债务确系一方个人债务,与夫妻共同生活无关等等。
(3)为寻求实质公正,可以将“夫或妻一方以夫妻共同生活所需为由,以个人名义形成债务,其配偶明知而没有即时提出异议的”视为“夫妻共同债务”。
(4)在举证责任上,可以用“债务人自称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且债权人有合理理由相信的”作为证明“涉案债务系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的证明标准,以适度降低债权人举证证明“债务形成原因系夫妻共同生活所需”的难度。
第三篇:关于债务重组的问题研究
关于债务重组审计的对策研究(2)
摘要:本文从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审计特征分析入手,探究其合理、可行的审计对策,从熟练掌握债务重组准则的新规定、适当引入审计风险模型、重视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影响、审查债务重组损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谨慎发表审计意见、规范审计工作程序落实责任制6个方面对其对策加以阐述,旨在对审计实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债务重组;审计;对策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修订和实施,对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会计、审计实务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本文从债务重组的审计特征分析入手,探究其合理可行的审计对策,旨在对审计实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债务重组审计的特征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对债务重组的定义为: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新准则强调了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的前提条件,并突出了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实质条件,排除了债务人不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处于清算或改组时的债务重组以及虽修改了条件,但实质上债权人并未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事项,比如,在债务人发生困难时,债权人同意债务人用库存商品抵偿到期债务,且不调整偿还的金额和时间,实质上债权人并未做出让步,则不属于债务重组。因此,对债务重组的审计有别于对其他会计要素的审计。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债务重组审计对象具有复杂性
债务重组审计是财务报告审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它本身便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债权人、债务人两个方面。因此,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审计时,要系统分析、统筹兼顾,凡是客户的债务重组即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条件以上3种方式的组合等方式所涉及的各种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均应作为审计对象。
(二)债务重组审计目标具有交叉性
债务重组审计目标可以从3个方面来考虑:评审债务重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应结合采购与付款循环包括采购和付款两个方面进行审计。在内部控制健全的企业,与采购相关的付款交易同样有内部控制目标和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应针对每个具体的内部控制目标确定的内部控制实施相应的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测试。付款交易中的控制测试的性质取决于内部控制的性质,而付款交易的实质性程序的实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关键控制是否存在以及控制测试的结
果。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还应结合销售交易特别是赊销业务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来评审债务重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审查债务重组的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审查债务重组的确认是否符合真实;公允价值的运用是否正确;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会计处理是否准确。审查债务重组所涉及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在财务报告中的分类列示的合规性和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恰当性等。
(三)债务重组审计风险具有特殊性
一般来说,客户经营业务越复杂,其固有风险越高,因而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提出的要求也越高。修订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所涉及定义的不同、债务重组方式的整合、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会计处理的变化还有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等新规定,对我国广大会计审计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增加了会计责任的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债务重组审计的各种测试程序中,应始终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态度,努力提高风险意识,以便对客户相关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和正确性做出结论,并就其对客户整体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发表审计意见。
二、对债务重组审计的几点思考
针对债务重组审计的以上特征,注册会计师在具体操作时,应在熟悉各种法规、准则的基础上,善于思考,并合理应用各种审计技巧,顺利完成审计目标。
(一)熟练掌握债务重组准则的新规定
债务重组交易具有复杂性,加之会计相关法规的交叉性,要做好债务重组的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强相关法规、准则的系统学习。具体包括债务重组的界定、前提条件、公允价值的运用、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以及债务人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披露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专业能力,才能在审计过程中做到独立、客观和公正。
(二)适当引入审计风险模型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一种风险高、责任重的职业,针对债务重组的特殊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审计环境,注册会计师应当注意合理规避审计风险。
1、注册会计师应评估债务重组交易的固有风险是否为高水平的。
2、注册会计师应评估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3、注册会计师应合理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该水平不令人满意,或债务重组业务在客户全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概率很小,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详查法对债务重组业务进行审计。
(三)重视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影响
注册会计师应审阅债务重组业务有关的协议、合同、票据以及其它有关文件,以判断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正确性。特别地,对涉及关联交易的债务重组,注册会计师应尤为重视,因为关联方交易中交易价格的选择带有很大的弹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对关联双方的债务重组的审计应采取详查的方式,以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在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对关联
方之间债务重组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的欺诈行为予以披露,有效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产生严重的利润操纵问题,以保证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有效使用。
(四)审查债务重组损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审计时,1、审查客户确认的债务重组收益是否准确,是否真实、准确地增加当期利润以及提高了每股收益,因此应审查利润表相关项目。
2、审查债务重组中的债务人是否同时减少了资产和负债,影响了资产负债表,差额部分计入了当期损益,又影响了利润表。审查债务重组中的债权人是否在一项资产增加的同时另一项资产相应减少,影响了资产负债表,差额部分是否计入了重组损失,又影响了利润表。
3、审查债务重组收益和债务重组损失在编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项目时是否作为净利润的调整项且。由于债务重组并不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于债务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而将债权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但债务重组损益对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并没有产生影响,因为它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现金的流入与流出。
(五)谨慎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对债务重组审计后,应视其对客户财务报告的影响程度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如果发现客户已经调整账户,可以发表无保留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如果发现客户在债务重组中弄虚作假,应视其对客户财务报告的影响程度发表中肯意见,予以充分披露,并提醒广大信息使用者注意该类事项,以防范审计风险。
(六)规范审计工作程序,落实责任制
注册会计师应严格按照审计法、审级准则和审计规范开展审计工作。审计程序要合法、审计工作底稿要完整、审计基本要素齐全。应建立债务重组审计资料档案,审计工作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比如,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是“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新会计准则对此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审计人员的主观因素起很大的作用。再如,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不确定性,并容易被操纵,而且,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健全,容易导致部分企业操纵利润,因此不能排除某些企业通过不同的公允价值来粉饰报表的可能性。要明确责任、奖惩分明,规范审计工作,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增强债务重组审计的准确性、权威性。
主要参考文献
[1]郑厌华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经砰科学出版社,2008
第四篇:中国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中国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我国乡镇债务问题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1994年后进入高速增长期,虽经多次化解,但成效并不明显,目前不良债务总额累计数额巨大,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乡镇债务现状
1,增长迅速、规模巨大且覆盖范围广泛。1998年以来,我国乡镇债务以每年至少200亿元的速度快速递增,目前已不低于6000亿元。全国80%以上的乡镇都有负债,中西部的一些农业大省情况更加严峻。
2,不良债务比例高,危害和风险较大。全国乡镇不良债务比例高达50%以上,逾期未还债务占债务总额的70%左右。一些债务拖欠长达十多年之久,多数乡镇根本无力偿还。沉重的债务负担不仅妨碍了乡村基层政权功能的有效发挥,也侵害了债权人的权益,严重制约了乡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并潜伏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和诚信危机。
3,债务资金来源和用途复杂多样。2000年来,各地资金用于修建乡村公路、农田水利设施,兴办学校、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参加各种达标活动形成的负债增加,债权主体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工程承包单位等。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开始出现拖欠教师及公务人员工资、维持乡镇机构运转及其他应付款等形成的欠债。许多乡镇超标修建办公设施,搞各种开发项目,兴建工业园区,这成为新增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乡镇债务的成因
1,城乡差异化发展是我国乡镇债务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巨大,财税管理体制严重向城市倾斜,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2,乡镇政府职能不明确,行为不规范。作为基层地方行政管理机构,乡镇政府被赋予了过多的职责,乡村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都要由乡镇政府来负责。过多的职责必然导致乡镇政府职能界定不清,许多不应该由乡镇政府做的事,如直接投资兴办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等都得由乡镇政府承担。乡镇的财力和能力毕竟有限,最终导致乡镇政府超能力运行,背负巨额债务。
3,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乡镇财权和事权不匹配。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未能依据收入彻底划分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造成明显的“财权”上收和“事权”下移,乡镇政府被迫承担与其财政支付能力不符的大量应由上级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物品,如义务教育、助残优抚、治安管理、医疗卫生服务等,给基层造成很大压力。乡镇政府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实现达标升级、获得政绩,不得不大量举债,甚至拖欠职工工资,形成大量的财政负债。
4,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乡镇干部的选拔任用及行政事务管理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上级政府有时会下达一些考绩和达标任务,并由此制定干部的任用、考绩制度。为了获得政绩,乡镇干部常常不顾本地条件,超越财政承受能力,举债达标,搞政绩工程,形成大量负债。
5,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乡镇财务管理松散,透明度不高,缺乏监管。很多乡镇在财政支出上由少数领导审批、管理,支出随意,程序简单,帐目混乱,监管软弱。其次,执行预算不严格,预算约束乏力。收支基本不按预算执行,开支随意性大,决策过程中很少考虑财政支付能力及清偿问题,造成财政支出失控。
三,解决乡镇政府债务问题先要消除不良债务产生的基础
1,明确乡镇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明确界定乡镇政府职能,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维护治安管理公益性事业等应由国家及其他部门承担的责任从乡镇职能中剥离。
2,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指向,在明确界定各级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政支出范围,3,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乡镇基层民主建设,发挥民主评议在选拔任用干部和政绩考核中的作用,促进乡镇政府管理、决策的科学民主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搞形象、政绩工程,减少资金的浪费和损失。
4,完善乡镇财政监督管理制度。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行财务综合预算,加强收支管理。5,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乡镇政府举债行为。
要彻底消除乡镇债务问题,根本出路在于缩小城乡差异,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多种经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农村的财政、经济实力,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资金投入的需求。
1,加大城乡统筹力度,防范新增债务。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的投入。2,全面清理核实,彻底理清乡镇债务现状。各地要充分认识乡镇不良债务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克服等待观望和拖、等、靠、要的思想。
3,明确责任、分类处理。根据债务的具体用途和成因,按照“谁举债、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债务偿还责任,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单位或个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分类逐项,先易后难,合理有序地化解债务。重点解决欠发达地区乡镇债务问题。,
第五篇:执行信访问题研究
关于基层法院执行信访问题的调研
——以江苏省宿豫法院为基础
□ 张雁军
近年来,执行信访案件的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不乏赴省进京上访、群体上访和缠访、闹访等现象,不啻为早已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执行难”问题雪上加霜。执行信访在整个涉诉信访中的比例也逐年攀升,严重影响了法院的正常工作秩序,法院形象被严重扭曲,也给区域社会稳定带来隐患。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80%在基层,直接面对执行信访的也主要是基层人民法院,研究执行信访,必须首先从研究基层人民法院所面临的执行信访问题开始。本文主要是以宿豫区人民法院(下称宿豫法院)近三年所接处的执行信访案件为基点,分析执行信访案件的一般类型特点,进而剖析执行信访的成因,并提出应对建议。笔者希冀本文能引起各部门对执行信访问题的普遍关注,进而合力采取措施有效缓解这类案件。
一、近三年宿豫法院处理的执行信访案件情况分析
2005年向上级法院信访投诉的案件宿豫法院为42件(不含同一案件重复信访,下同),其中执行信访为15件,执行信访所占比例为35.7%;2006年向上级法院信访投诉的案件宿豫法院为38件,其中执行信访为16件,执行信访所占比例为42.1%,较之2005年绝对数上升6.6%,其所占涉诉信访的比例上升了6.4个百分点;2007年向上级法院信访投诉的案件宿豫法院为48件,其中执行信访为22件,执行信访所占比例为45.8%,较之2006年绝对数上升37.5%,所占比例上升了3.4个百分点。执行信访从总量和所占涉诉信访比例上看,都呈上升趋势。经笔者调查分析,发现近三年执行信访案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弱势群体在执行信访人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执行信访所涉案件中“死案”、“难案”较多。如2006年接处的执行信访中经多方努力仍不能执结的有7件,占总数的43.75%。2005年接处的执行信访中涉及追索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和交通事故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有8件,占总数的53.3%。
第二,执行信访所反映的问题大多为法院执行不力,反映违法执行、错误执行的也占一部分;部分执行信访案件经加大执行力度或交 叉换人执行后能够执行结案。如2005年接处的执行信访中,反映执行不力的有15件,占总数的68.2%;反映违法执行、错误执行的也有4件,占总数的18.2%;信访案件中经领导重视、督办或交叉换人执行后,结案的有11件,占总数的50%。
第三,执行信访案件当事人间大多矛盾集中、尖锐,且针对性强,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越访,甚至会产生恶性事件。如在2005年接处的执行信访中,重复3次以上上访的有5件,占总数的22.7%,其中有2人5次进京上访,还有1人揣着农药信访,对法院以死相逼。
第四,大部分信访人在法院穷尽执行措施并充分解释、释明时能暂时息访,但若案件的执行与否危及当事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则信访很难化解。近三年宿豫法院执行信访的首访息访率一直都在60%以上,但到目前为止,仍有4件信访老案长期不能息访,时间最长的已经9年了。
二、执行信访原因探究
(一)客观执行不能导致案件权利人信访
按照执行工作的一般规律,基层法院当年执行案件的执结率一般在60% 左右,也就意味着有40%左右的案件不能及时执结。不能执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多的就是被执行人缺乏履行能力,无可供执行财产,即客观执行不能。这些案件的部分权利人,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弱势群体往往迫于生活的压力,向上级法院或有关单位投诉信访。
(二)法院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消极执行、违法执行、错误执行,甚至执行人员有不廉洁的行为导致信访
执行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是不可否认的现状,这也导致部分执行案件质量不高,其中不乏消极执行、违法执行、错误执行情况的出现,甚至还有部分因承办人的不廉洁行为引发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这些案件的当事人因此对法院执行耿耿于怀,产生信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执行过程公开不够,案件承办人不能充分释明相关法律和案情导致信访
在当前全社会法律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当事人往往对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不理解,特别是有些申请执行人没有树立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案件胜诉以后认为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益是法院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不充分公开执行过程,并充分向案件当事人释明 2 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很容易让原本属于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转移到当事人与法院或案件承办人之间,当事人因此而上访。
(四)案件审理质量不高,留下执行信访的隐患
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框架下,执行程序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编,很容易让人将执行程序当作是审理程序的继续,要求执行中处理审理中的瑕疵也不少见。一些当事人完全不理会法律关于上诉和申诉的有关规定,被执行人对判决不满,法院执行就是错误执行,就要向上级法院或相关部门告状。裁判结果、或审理程序本身若有瑕疵,自不需多言。这样使一些非因执行问题导致的信访也并入了执行信访,壮大了执行信访的队伍。
(五)有的当事人信访动机不单纯,存在用信访达到个人目的情况
受上千年的传统历史文化影响,中国老百姓心里的“清官情结”一直挥之不去,一些当事人还经常在现代上演着“进京告御状”和“拦轿(车)喊冤”的信访事件。当事人心理存在着“上访万能”、“上访有理”的观念,他们中一些人坚信不论孰是孰非,只要不断上访,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在这种错误的意识形态下,一些子虚乌有的执行信访被一一炮制出来,并有不断升级加码的趋势。
此外,执行信访处理机制本身不健全,导致一些案件滞留信访程序的时间过长,影响及时息访,甚至造成新的上访,也是执行信访不断增加的一个原因。
三、应对执行信访的一些建议
在当前的时政词典中,“信访”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而在涉诉信访中,出现最多的就是执行信访,执行信访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面对执行信访逐步攀高的严峻局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综合整治这一痼疾。
(一)加强执行人员自身素质建设,尽量从根本上减少执行信访 在早些时候,由于对执行工作性质的简单认识,把执行工作等同于“讨债”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多数法院都将业务能力较低、年龄偏大或其他不能胜任审判工作的同志安排到执行部门。经过这几年的执行改革发展,执行队伍总体上虽有所改进,但仍不能适应执行工作的特殊要求。殊不知,执行是法院流程的最后一个关口,是兑现公正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必须用政治最坚定、业务最精通的精英来镇守。通过调查经常发现,一些法院的执行信访案件往往相 对集中在某个人或某几个人身上,而这些人正是或业务或政治上存在一定欠缺的。从这个层面讲,提高执行人员的素质,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执行信访。
(二)加大执行力度,重点执行一些涉及弱势群体的案件
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一般而言都是经过法院审理庭裁判,事实清楚、执行内容确定的。民事强制执行的本质属性就是用带有国家强制力的执行权来救济私权,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对法院执行权的行使具有期待性,法院应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权力,把握执行时机,尽快执行。特别对于一些追索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和交通事故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案件一时难以执行,而权利人生活又极端困难的,可以落实执行救助措施,向其发放一定数额的救助金(执行救助金制度江苏高院和省财政厅联合发文确立),缓解执行信访压力。
当然,若对债权的执行可能影响义务人生存权的,应慎重从事,不可盲目执行。
(三)优化执行环境,强化执行公开,减少不明就里的信访 从以上第二部分的分析发现,有一些执行信访是由于信访人不明白执行方面的法律规定或不知晓法院的执行过程造成的,这说明在宣传执行法律规定,公开执行过程,进行执行释明,营造和谐的执行氛围方面还有很多文章要做。执行法律规定的宣传应着重营造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必须履行的社会氛围,疏导当事人对执行风险有正确的认识;执行公开原则要体现在执行全过程,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措施上,最大限度的将执行工作臵于当事人的视线内,从而换得当事人的监督和理解;执行释明应视为执行人员的一项义务,重点体现在对法律义务、法律后果的交代和执行行为的解释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当事人可以随时了解案件的执行情况,并清楚案件的走势,很多因不了解执行规定或案情的信访将大大减少。
(四)健全执行信访管理,引入信访责任制和信访终结机制 当前,绝大多数法院都建立了信访管理制度,但针对于执行信访的规定还很少。笔者认为,根据执行信访的特殊属性,有必要建立更加便捷的执行信访流程管理机制,并引入信访责任制和信访终结机制。执行信访流程管理机制,首先要求“归口管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其次,要建立执行信访案件查报制度,执行信访一经发现,无论任何部门首次接访,都应在最短时间内将情况通报执行法院,并在一定范围内定期予以通报,强化责任意识,让反映的问题尽快得到处理;第 三,要建立执行信访预防制度,对可能产生执行信访的案件要重点执行,做好预案,在特殊时期更应及早排查并落实稳控措施;第四,要拓宽执行信访的处理方式,加强与当地政府信访部门及信访人所在地的党委政府、社区(村委会)的沟通和联络,充分调动内外因素,共同做好信访人的稳控工作;第五,要落实执行信访责任制,加大对执行信访案件的督查,强化考核力度,建立案件承办人“信访责任终身制”;第六,要参照中央政法委《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的规定,按照“保护合法上访,控制无理上访,制裁违法上访”的要求,本着保障合法权益、穷尽司法程序、促进社会综合治理的原则,落实信访终结机制。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