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推理方法搞定高中证明题

时间:2019-05-14 15:3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大推理方法搞定高中证明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大推理方法搞定高中证明题》。

第一篇:四大推理方法搞定高中证明题

四大推理方法搞定高中证明题

高中数学证明题能有效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也是数学课堂里面比较重要的内容,但是现实中很多学生的推理和证明能力比较低,这让很多一线教师苦恼,到底如何提高高中证明题解题能力?小编给大家介绍四大推理方法搞定高中证明题。

一、合情推理

1.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在进行归纳时,要先根据已知的部分个体,把它们适当变形,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归纳出一般结论;

2.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是两类类似的对象之间的推理,其中一个对象具有某个性质,则另一个对象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在进行类比时,要充分考虑已知对象性质的推理过程,然后类比推导类比对象的性质。

二、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数学的证明过程主要是通过演绎推理进行的,只要采用的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是正确的,其结论一定是正确,一定要注意推理过程的正确性与完备性。

三、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直接证明是相对于间接证明说的,综合法和分析法是两种常见的直接证明。综合法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或顺推证法、由因导果法)。分析法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间接证明是相对于直接证明说的,反证法是间接证明常用的方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四、数学归纳法

数学上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的一种特殊方法,它主要用来研究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在高中数学中常用来证明等式成立和数列通项公式成立。

第二篇:几何证明题方法

(初中、高中)几何证明题一些技巧

初中几何证明技巧(分类)

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证明两个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7.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8.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10.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

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2.三角形中一边的中线若等于这边一半,则这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个角互余,则第三个角是直角。

4.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则必垂直于另一条。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两直线垂直。

7.利用到一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在圆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径垂直于弦。

*11.利用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

证明两直线平行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各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5.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6.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延长线)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第三边。

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

1.作两条线段的和,证明与第三条线段相等。

2.在第三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第一条线段,证明余下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

3.延长短线段为其二倍,再证明它与较长的线段相等。

4.取长线段的中点,再证其一半等于短线段。

5.利用一些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含 30 度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 角形的重心、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证明 角的和差倍分

1.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思路相同。

2.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证明线段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

2.垂线段最短。

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而夹角不等,则夹角大的第三边大。*5.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弦大,弦心距小。

6.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证明两角的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

2.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3.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第三边不等,第三边大的,两边的夹角也大。*4.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则圆周角、圆心角大。

5.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

1.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成比例。

2.利用内外角平分线定理。

3.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

4.直角三角形中的比例中项定理即射影定理。

*5.与圆有关的比例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

6.利用比利式或等积式化得。

证明四点共圆

*1.对角互补的四边形的顶点共圆。

*2.外角等于内对角的四边形内接于圆。

*3.同底边等顶角的三角形的顶点共圆(顶角在底边的同侧)。

*4.同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共圆。

*5.到顶点距离相等的各点共圆

知识归纳:

1.几何证明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作 用。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平面图形的数量关系;二是有关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这两类问题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证明平行关系可转化为证明角等或角互补的问题。

2.掌握分析、证明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1)综合法(由因导果),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有关定义、定理、公理的应用,逐 步向前推进,直到问题的解决;(2)分析法(执果索因)从命题的结论考虑,推敲使其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再 把所需的条件看成要证的结论继续推敲,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到已知事实为止;(3)两头凑法:将分析与综合法合并使用,比较起来,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易于 表达,因此,在实际思考问题时,可合并使用,灵活处理,以利于缩短题设与结论的距离,最后达到证明目的。

3.掌握构造基本图形的方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成的,因此要善于将复杂 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在更多时候需要构造基本图形,在构造基本图形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 线,以达到集中条件、转化问题的目的。一.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是平面几何证明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相等关系。很多其 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是平面几何证明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相等关系。它问题最后都可化归为此类问题来证。它问题最后都可化归为此类问题来证。证明两条线段或两角相等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全等 三角形的性质,其它如线段中垂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性质,其它如线段中垂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 也经常用到。也经常用到。

第三篇:高中几何证明题

高中几何证明题

1、(本题14分)如图5所示,AF、DE分别世O、O1的直径,AD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AD8.BC是O的直径,ABAC6,OE//AD.D(I)求二面角BADF的大小;

(II)求直线BD与EF所成的角.AF图

5解:(Ⅰ)∵AD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AD⊥AB, AD⊥AF,故∠BAD是二面角B—AD

—F的平面角,依题意可知,ABCD是正方形,所以∠BAD=450.即二面角B—AD—F的大小为450;

(Ⅱ)以O为原点,BC、AF、OE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O(0,0,0),A(0,2,0),B(32,0,0),D(0,32,8),E(0,0,8),F(0,32,0)所以,(2,32,8),(0,2,8)

cosBD,EFBD与01864EF 10设异面直线所成角为,则

cos|cosBD,EF| 10

10直线BD与EF所成的角为

2.(本题满分13分)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是2,D是侧棱CC1的中点,直线AD与侧面BB1C1C所成的角为45.

(Ⅰ)求此正三棱柱的侧棱长;

(Ⅱ)求二面角ABDC的大小;

(Ⅲ)求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

A1B

1C

1解:(Ⅰ)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为x.取BC中点E,连AE.

A1

ABC是正三角形,AEBC. 又底面ABC侧面BB1C1C,且交线为BC

.1AE侧面BB1C1C.

B

C1

连ED,则直线AD与侧面BB1C1C所成的角为ADE45.……………2分 在RtAED中,tan45

AE

ED,解得x…………3分

此正三棱柱的侧棱长为……………………4分

注:也可用向量法求侧棱长.

(Ⅱ)解法1:过E作EFBD于F,连AF,AE侧面BB1C1C,AFBD.

AFE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6分 在RtBEF中,EFBEsinEBF,又

BE1,sinEBF

又AE

CDEF.

BD在RtAEF中,tanAFE

AE

3.…………………………8分 EF

故二面角ABDC的大小为arctan3.…………………………9分

解法2:(向量法,见后)

BD平面AEF,平面AEF平面ABD,(Ⅲ)解法1:由(Ⅱ)可知,且交线为AF,过E作EGAF于G,则EG平面ABD.…………10分

在RtAEF中,EG

AEEF

AF

.…………12分 E为BC中点,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为2EGACB解法2:(思路)取AB中点H,连CH和DH,由C

.…………13分 10

ADB,D,易得平面ABD

平面CHD,且交线为DH.过点C作CIDH于I,则CI的长为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

解法3:(思路)等体积变换:由VCABDVABCD可求. 解法4:(向量法,见后)题(Ⅱ)、(Ⅲ)的向量解法:

(Ⅱ)解法2: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B(0,1,0),C(0,1,0),D(

设n1(x,y,z)为平面ABD的法向量.

yn10,由 得y0n02

取n1().…………6分



又平面BCD的一个法向量n2(0,0,1).…………7分

n1n2(6,3,1)(0,0,1).…………8分 cosn1,n2

n1n21(6)2()21210

.…………9分 

(Ⅲ)解法4:由(Ⅱ)解法2,n1(),CA(0,1…………10分

结合图形可知,二面角ABDC的大小为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d来源:(深圳家教)

(0,1,)(6,,1)(6)2(3)212

2.13分 10

第四篇:高中几何证明题

高中几何证明题

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在棱CC1的延长线上,且CC1=C1E=BC=1/2AB=1.(1)求证,D1E//平面ACB1

(2)求证,平面D1B1E垂直平面DCB1

证明:

1):连接AD1,AD1²=AD²+DD1²=B1C1²+C1E²=B1E²

所以AD1=B1E

同理可证AB1=D1E

所以四边形AB1ED1为平行四边形,AB1//A1E

因为AB1在平面ACB1上

所以D1E//平面ACB1

2):连接A1D,A1B1//CD,面A1B1CD与面CDB1为同一个平面

由(1)可知面D1B1E与面AD1B1E为同一平面

正方形ADD1A1的对角线AD1⊥A1D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CD⊥面ADD1A1,所以CD⊥AD1

AD1与A1D相交,所以AD1⊥AB1ED1

所以面A1B1CD⊥AD1B1E

即:面D1B1E⊥面DCB1

我现在高二,以前老师教几何证明没学好,现在想亡羊补牢.但不知道这类型题应抓什么学,找什么记,哪些是基础,证明的步骤....只有多练,真的,几何证明题有很多固定的结题模式,但是参考书不会给你列出来,老师也不讲,你随便买一本几何专题的练习书来做,或者,如果你定力不好的话,可以去报一个补习班,专门补习几何专题的。

我从你想知道的这些知识觉得你有点急于求成,但是学好几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其实高考的几何也不会很难的。

做得多,有了感觉,考试的时候自然得心应手,这是实话。

已知pA⊥平面ABCD,且四边形ABCD为矩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证MN⊥CD.(2)若∠pDA=45度,求证MN⊥平面pCD

第一问,我证出来了.麻烦能讲下解这类题的思路

满意答案好评率:100%

对于这种空间几何题,用向量解决是一种通法,不知你学过没。但对于这一题,立体几何的知识足够解决了,记住面线垂直判定的方法,本质为证明线线垂直,找到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那条直线垂直,即可得证。此题(2)问,只要找pD和CD即可,注意∠pDA=45度这个条件即可证pD⊥MN。不懂追问。

继续追问:

∠pDA=45度这个条件即可证pD⊥MN?

补充回答:∠pDA=45度,可知△pAD为等腰直角△,取pD中点E,连接AE和AN,可以知道四边形AMNE为平行四边形,可知MN∥AE,而AE⊥pD(△pAD为等腰直角△,E为中点),则pD⊥MN。

第五篇:证明题的方法

作业:

1.从上述案例中选择一个进行分析与评价。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案例,本身这是最传统的一种几何知识的教学,如何做到传统的知识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相联系,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节课通过学生观察图形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然后通过学生绘制等腰三角形,得到最实际的一手资料后,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动手操作,得出一系列的性质,并且通过证明加以规范。

从上述老师的过程来说,应该是满足新课程的要求的。通过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加以证明等步骤,即将传统的知识分析讲解的十分透彻,又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等。

.举例说明学生在几何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学生在学习几何的过程当中主要有以下困难:(1)、几何概念不清,概念混淆。

在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中有一个方法是(两条边和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这个定理中,我们要强调的是夹角对应相等,而不是两角对应相等。初学者经常要犯这样的错误。

(2)、几何概念多,不宜记忆。

与代数相比较而言,初中几何概念应该是比较多的,而且比较难记,这就是许多学生害怕数学的一个直接的原因。

(3)、几何学习的逻辑性强。

几何学习者都应该知道,几何学习肯定离不开几何证明。在进行几何证明时,首先要看题,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然后书写证明过程,在这整个环节当中,都体现出了学生的理解力,逻辑思维能力。

3,如何培养推理证明能力?

每一道数学证明题都是由已知的条件和求证的结论两部分组成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运用有关的数学概念、公理、定理,进行逻辑推理,逐步地推出求证的结论来。由此可以看出,做数学证明题的基本功,一般为下列四个方面的问题:

1、看清题目意思分清什么是已知条件,什么是求证结论。

2、熟悉证明依据能熟练运用与题意有关的概念、公理和定理。

3、掌握推理格式能正确地运用合乎逻辑的推理、证明。

1、积累解题思路通过“学”、“练”结合,拓展解题思路。[一]、如 何 看 清 题 意

看清题意应达到三会:“会审题”、“会变化”、“会称呼”。会审题会不会审题是能否看清题意的基础。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其次,要教给学生审题的一般步骤:

1、一题到手,首先弄清题目中出现了哪几个主要的概念,并回忆出它们的定义来。

2、根据题意分清什么是已知条件,什么要求证的结论。

3、有的题目还需要根据题意作图,或者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字术语,写出已知与求证,即把普通语言“转译”成数学语言表达的题目,以使题目内容更加明确,证明过程更加清楚。

会变化命题有四种: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四种命题的变化它是通过改变题目中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地位和性质而得到的。

原命题与逆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原命题与逆命题之间没有必然的真假关系。

在已知条件或者求证结论比较复杂的命题中,应保留其他各项,仅以一项已知条件与一项求证结论来“变化”。

关于四种命题的变化,在教学安排上,应注意两点:

1、要分两个阶段教给学生。第一阶段:只要求会由原命题变化出逆命题。第二阶段:会相互变化。

2、应在平时学习中给学生以多变的启发与机会。

会称呼会称呼就是指弄清“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含义,并会运用它们。

由有“前面的条件”证得“一定有后面的结果”,则称“前面的条件”是“后面的结果”的充分条件。

由“没有前面的条件”证得“一定不会有后面的结果”,则“前面的条件”是“后面的结果”的必要条件。

将四种命题与两种条件的称呼联系起来。

[二]、掌 握 推 理 格 式

数学证明的依据是概念、公理、定理,它们都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我们不但要正确地理解它们,还要牢固地记忆它们与灵活地运用它们。

为了正确地进行推理、证明,我们仅仅会“看清题意”和熟悉依据还不够。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对于要证明的题目已知,会用已知条件和有关数学概念、公理、定理来逐步地推出求证结论来,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证明方法与推理格式,善于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常见的推理格式有以下五种:

1.综合顺证格式2.分析法逆推格式3.反证法三步格式 4.穷列法讨论格式5.数学归纳法二步格式 在平面几何里,还有重合法、同一法。综合法顺证格式

从已知条件出发,顺着推证:由“已知”得“推知”,由“推知”得“未知”,逐步推出求证的结论,这就是顺推法的格式。

综合法是最常见的推理证明方法。它的书面表达常用“∵∴”或“=>”等。

分析法逆推格式

分析法证明的思路与综合法正好相反,它是从要求证的结论出发,倒着分析,由未知想需知,由需知逐渐地靠近已知(已知条件、已经学过的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法则等等)。这种证明方法的关键在于要保证

分析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以逆推的。它的书写表达常用的是“要证„„只需„„”

用分析法证明最后一定要指出“以上各步均可以逆推。”

在通常做数学证明题时,我们一般不用分析法逆推格式来书写表达证明的过程,而是常常采用综合法顺证格式。用综合法顺着证明(即由已知到求证)有时思路不一定好想,因此,常在草稿纸上用分析法逆推来“想”,等找到证明的思路之后,再用综合法顺证格式来写。通常称为“逆推顺证”的方法。

反证法格式

有时直接证明命题比较困难,则可以改证与原命题等价的逆否命题。这就是反证法的基本思想。

运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如下: 1.作出与求证结论相反的假定。

2.由这个假定出发,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某种结论。3.指出所得结论与原题意(或相关定义、定理、公式等)不合,这一矛盾就可以断言与求证结论相反的假定是不正确的。因此,原题中求证的结论是正确的。最后由矛盾而作的断定就是运用了“排中律”来推理的结果。

穷举法讨论格式:对于已知条件或求证结论的情形比较复杂的证明题,往往可将原题分解成几个特殊问题来分别讨论。如果分别证明了这几个特殊的问题,归纳起来也就是证明了原来的命题。

常用格式为“当„„时,如何如何;当„„时,如何如何;„„综上所述„„。”

用这种“穷举法”来证明,关键是要“穷举”,即对所有可能情形都要研究穷尽,不可以遗漏。

数学归纳法二步格式

数学归纳法(只适用于自然数集)的理论依据是数学归纳原理(可用反证法来证)。

原理:对于自然数集的命题,只要证明下列两个命题成立,就能断定原来的命题对于所有的自然数都成立。

1、当n=1时(有时虽不为1,但为适合条件的第一个数。),原来的命题是正确的(归纳基础)

2、假设n=k时,原命题是正确的,求证n=k+1时,(有时为n=k+2;n=k+3„)原来的命题也是正确的。(归纳的传递)

[三]、积 累 证 题 思 路所谓“解题思路”就是能够沟通要被证明的命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求证结论之间的逻辑“通道”。实现数学证明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迅速地探求出已知条件到达求证结论的一条逻辑“路径”。

如何才能探求出一条逻辑“道路”呢?一般来说:

1、对于一些不太复杂的证明题掌握了前面的知识和能力,就能实现。也就是说当你分清什么是已知条件、什么是求证结论之后,回忆与它有关的概念、公理、定理,就可以探求到它们之间的一些必然联系,从而找到一条证题思路,并用某种推理格式严格地书写表达出来。

2、对于难度大的证明题,往往需要采用专门的方法与技巧。事实上,有些数学命题直到今天,人们也无法证明或举反例否定它。(这不在我们考虑之列)

3、对于难度比较大的一些证明题,需要学习一些其他分析方法,下面仅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两头挤法

1、分析综合法:从求证的结论出发,反推分析、又从已知条件出发,综合证明,从而在某个中间环节达到同一。

2、左右同一法:恒等式的证明一般都是由繁到简,如果原式的左边和右边都比较繁,则可分别从左与右化简,在中间环节达到同一。

3、不等式的证明中的两头挤分析法,特别要注意保持不等号方向的不变。

辅助元素法

有的证明题,用两头挤法分析之后,发现原有的已知条件与求证结论之间难以找到直接的逻辑通道,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这样一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引进某一个或某几个起连接作用的辅助元素,怎样寻找这种辅助元素,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只有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多多积累解题经验。

1、添辅助线法这是平面几何中常采用的方法,正确添加的辅助线,在题目中一般都起着某种“桥梁”作用,将已知条件与求证结论沟通起来,形成一条逻辑通道。

2、设辅助未知数法(换元法或变量替换法)在代数、三角分析中,使用辅助元素法,多称为换元法。“换元”通常可以使原有运算关系大大简化,逻辑层次脉络分明,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作辅助函数法在许多重要的数学定理的分析、证明过程中,往往要作一个辅助函数,这个辅助函数作好了定理就能顺利证出,我们要研究这种辅助函数是怎样想出来的。

计算证明法

(一)利用代数或三角的知识,运用计算的方法来证明几何问题。通常是先以最少量的字母来表示未知的几何量,从而将几何图形数量化,然后进行计算型的证明推理。

在利用三角知识解决几何问题时,通常用以下作法:

1、求证有关线段的比、线段的积的几何问题,可以考虑用正弦定理来解决。

2、求证有关线段的平方的几何问题可以考虑用余弦定理来解决。

(二)坐标法在解析几何中,运用坐标方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用坐标法证明时,首先要根据题意选取恰当的坐标系,把与几何图形的性质有关的问题,化为有关点的坐标数量关系问题。

在选取坐标系时,应重视具体图形的特点。如:中心对称、轴对称、垂直、平行、顶点、端点等等。使得选取坐标系的图形中有关点的坐标尽量简单,以利于下一步用代数方法证明。

一些恒等变形技巧

同一事物往往可以表示为不同的几种形式,而每一种形式往往能够比较准确、比较明显地反映该事物的某种特殊性质。而在数学中研究同一事物的“恒等变形”的主要性就在于此。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熟练地记忆一些重要的恒等变形公式,而且要善于运用它们。在不同的问题中,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恰到好处地选用合适的一种形式,从而比较顺利地解决问题。

在中学阶段学习的“恒等变形”,内容很多,下面列出六种是最重要的地做数学证明题时经常运用这些恒等变形的技巧,在进一步学习“微积分”内容时,也是不可缺少的。

1、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这种“恒等变形”在初中学习整式时开始遇到,从此以后,在数学学习中就经常在起作用,直到学习“数学归纳法”之后,又将几个常用的公式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

2、配方法配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很多,仅在中学阶段就先后三次集中利用它来解决一些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利用它来推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和解决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些问题:

用它来推求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公式和解决有关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

用它来化圆的一般方程为标准方程求出圆心和半径。

3、分母有理化与分子有理化“分母有理化”是在初中学习根式运算时引入的概念。它不仅在根式计算题中有用,在证明题中也时常用到,不过有时不是将分母有理化而是将分子有理化。不但要掌握根式化简一定要把分母有理化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掌握有理数化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它。

4.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和差化积”这样恒等变形之后,有利于应用对数进行计算。(“积化和差”在积分运算中经常用到)

其实对于“和”与“积”或“加法”与“乘法”之间的恒等变形的思想,不仅在三角函数上研究过,在其它数学内容里也学习过。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就是在整式范围内的和的形式与积的形式的恒等变形。(微积分中的有理分式化为部分分式的方法,就是在分式范围内研究“和的形式”与“积的形式”如何相互转化。)

5.恒等式0 =+A-A=-A+A的应用“加一个同时以减一个相同的数或式”的恒等变形的技巧,不仅在初等数学中、在简单问题中经常运用,在学习比较复杂的证明中,也是经常被运用的。

6.恒等式1=A/A乘一个同时又除一个相同的不为0的数或式,这种恒等变形的技巧也是十分有效的。

下载四大推理方法搞定高中证明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大推理方法搞定高中证明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证明题解题方法

    数学证明题解题方法第一步:结合几何意义记住零点存在定理、中值定理、泰勒公式、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等基本原理,包括条件及结论。知道基本原理是证明的基础,知道的程度(即就是......

    几何证明题的方法

    如何做几何证明题1. 几何证明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作用。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平面图形的数量关系;二是有关平面图形的位置关......

    数学证明题证明方法(最终定稿)

    数学证明题证明方法(转)2011-04-22 21:36:39|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2011/04/22从命题的题设出发,经过逐步推理,来判断命题的结论是否正确的过程,叫做证明。要证明一个命题是......

    绩效考核四大方法

    绩效考核四大方法 制作绩效考核表格是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个人品德等进行评价,并用之判断员工与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的方法。 一、......

    判断推理方法总结

    一、判断推理: 解题思路:1.根据图形特征找相应的变化规律: 元素相同看位置平移:1.步数(恒等、递增);2方向:上下左右逆顺时针 旋转:1.角度(45、90、180);2.方向:顺逆时针 翻转:上下(横轴)、......

    平面几何证明题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平面几何证明题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几何证明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作用。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平面图形的数量关系;二是有关平面......

    人生第一桶金四大方法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创业的梦想,但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创业的勇气,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找不到自己能够创业成功的理由。请看创业名人四大方法轻松赚钱人生第一桶金。 你可以......

    2018考研数学冲刺:教你三步搞定证明题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2018考研数学冲刺:教你三步搞定证明题 考研数学中的证明题是考查的重点,证明题使用的几个基本原理包括零点存在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