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销售退回的税务处理
销售退回的税务处理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向购买方收取的折扣款,是否应作为计税收入?
对于销售退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以外的纳税人(以下称一般纳税人)因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减;因购进货物退出或者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购进货物退出或者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发生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开票有误等情形,应按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未按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增值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扣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开具发票后,如发生销货退回需开红字发票的,必须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或取得对方有效证明。开具发票后,如发生销售折让的,必须在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后,重新开具销售发票或取得对方有效证明后开具红字发票。
根据上述规定,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的,除符合发票作废条件外,应按规定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开具普通发票的,除符合作废条件外,也应开具红字发票。因此,该一般纳税人应按原销售额全额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一般纳税人在销售时向购买方收取的折扣款,其实质是向购买方收到的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条例第六条第一款所称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因此,销售货物时向对方收取的赔偿金应作为价外费用缴纳增值税,并且应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第二篇:企业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
企业销售退回的财税处理
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企业发生商品销售退回业务,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发出商品退回。由于销售收入并未确认,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将已记入“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等科目的商品成本转回即可,发出商品被退回时,应按其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发出商品”、“委托代销”等科目。
2.已确认收入的销售退回。由于这种销售退回发生在企业确认销售收入后,则不论是当年销售的,还是以前销售的,除退货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涵盖期间外,一律冲减退回月份的销售收入。已结转了销售成本的,还应同时冲减退回月份的销售成本,以及销售退回货物所涉及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3.报告汇算清缴后的销售退回。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所得税汇清缴之后,应调整报告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应作为本的纳税调整事项。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国家税务总局专门出台了《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规定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属于销售退回。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因此,在次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前退货,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抵减上的应纳税所得额,只能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第三篇:销售退回三种情形对会计与税务处理影响分析
销售退回三种情形对会计与税务处理影响分析
摘要:企业销售退回时有发生,而不同的情形对企业会计和财务处理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就此做出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销售退回;税务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销售商品确认收入必须同时满足五个条件: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是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三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四是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五是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不同于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只要求同时满足会计准则中除第四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外其他四个条件即可确认收入。可见,会计确认收入与企业所得税确认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将对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及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确认产生影响。
依据增值税法,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是否与企业是否已确认销售收入没有直接关系,只要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就需要及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承担纳税义务。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销售退回时应在实际退回的当期冲减销售收入,如果与会计形成暂时性差异,应当进行纳税调整。
一、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前的销货退回对会计和税务处理影响分析
1、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当企业销售货物后,由于未能同时满足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而没有确认收入的实现。此时发生销货退回,由于企业尚未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因此会处理相对简单,企业只需将该批商品成本由“发出商品”转回“库存商品”科目即可。
2、对税务处理的影响
如果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已满足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而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即使企业没有确认收入也需要计算缴纳增值税。当发生销售退回时,则需要冲减退回当月的增值税。
对所得税的处理相对复杂。如果企业销售商品时由于不满足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条件而未确认所得税费用及所得税额时,则销售退回时不必对所得税进行处理;如果企业销售商品时满足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条件而确认所得税费用及所得税额时,则发生销售退回时应冲减退回当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额。
例1.A公司2014年11月1日向B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额为100万元,税额为17万元,已知该批商品成本为70万元。虽然A公司知悉B公司近期生产经营出现一定问题,但考虑到与其多年的合作关系及未来合作的可能,因此A公司仍然与B公司达成交易。11月25日,B公司提出该批产品规格不符而要求退回,经确认后A公司同意退货。
则A公司的财税处理过程如下(单位:万元):
(1)11月1日商品销售时,借:发出商品 70;贷:库存商品 70;借:应收账款 17;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借:递延所得税资产7.5;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100-70)×25%=7.5。
(2)11月25日,商品销售退回时:借:库存商品70;贷:发出商品 70;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贷:应收账款 17;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7.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二、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后、属于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对会计与税务处理影响分析
1、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如果企业在本和以前所售的商品在本终了之前发生销售退回时,应直接冲减发生销售退回当月的收入、成本。如果此前曾发生过现金折扣或销售折让,则在发生销售退回时应对退回当期的现金折扣或销售折让予以冲减。
2、对税务处理的影响
对增值税,企业发生销售退回应直接冲减发生销售退回当月的销项税额。对企业所得税来说,由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均已确认收入,因此发生销售退回应冲减退回当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及所得税额。
例2.假设A公司11月1日向C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开具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0万元,税额170万元,假设成本为700万元。为鼓励C公司提前付款,A公司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已知C公司于当月10日已付完全部款项,但12月25日,C公司因产品质量不符而要求退货,经确认后A公司同意退货。A公司财税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12月1日商品销售时,借:应收账款――C公司117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借:主营业务成本 700;贷:库存商品 700;
(2)11月10收到C公司货款时,借:银行存款 1150,财务费用20;贷:应收账款――C公司1170;
(3)11月30日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借:所得税费用(1000-700-20)×25%=7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0。
(4)12月25日发生销售退回时,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贷:银行存款1150,财务费用 20;借:库存商品700;贷:主营业务成本700;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0;贷:所得税费用70。
三、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后、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对会计与税务处理影响分析
1、假设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发生
(1)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按会计准则,由于企业财务报告还没有报出,为保证报告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当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时,应调整报告相关的收入、成本等。
(2)对税务处理的影响
由于企业发生的销售退回在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因此应调整报告的应纳税所得额及所得税额,会计与所得税法没有形成暂时性差异。
例3.2014年12月5日,甲公司销售商品一批,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200万元,税额34万元,已知该商品成本为160万元,至2014年底货款仍未收到。2015年1月9日,该批产品因故退回。假设甲企业于2015年2月22日完成2014所得税汇算清缴,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税费。假设甲公司的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15年4月15日。
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借:以前损益调整――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贷:应收账款234。
(2)借:库存商品160
贷:以前损益调整――2014年主营业务成本160。
(3)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0-160)×25%=10
贷:以前损益调整――2014年所得税费用 10。
2.假设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发生
(1)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此种情况下,仍应调整报告相关的收入、成本和增值税等。
(2)对税务处理的影响
由于企业发生的销售退回在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后,此时不能调整报告的应纳税所得额及所得税额,而应调整本的应纳税所得额及所得税额。会计与企业所得税法形成了暂时性差异,需要在发生销售退回当月进行处理。
例4.承例3,如果销售退回发生在2015年3月13日。
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同例3(1);(2)同例3(2);(3)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0贷:以前损益调整――2014年所得税费用10。(4)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0。
商业养老保险在传统养老险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分红型、万能型等投资型养老险,本文仅以传统养老年金保险为例,基于保险精算模型和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改革方案涉及的参保者、保险行业和政府三方利益。
四、参保者收益分析
通过建立商业养老保险精算模型分析递延纳税方案对个人养老替代率的影响以及个人税收的优惠额度。运用精算平衡原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模型应满足:未来个人账户给付金额精算现值等于缴费精算积累终值[10]。由于商业养老保险以盈利为目的,管理费用附加在保单中转移给投保人承担,建立精算模型时,考虑扣除商业保险公司的利润、管理费等附加费用[10]。
(一)模型建立
1、积累额。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费用支出,暂从个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在养老金领取时一次性征税。
假设商业养老保险为期初付A元的年金,第n年末养老金累积额为:
MEET毛=cw··(1+r)(1)
假设初始附加费用占第一年保费的比例为x0,之后每年附加费用比例为x1,得到附加费用的积累额:
M费用=x1·MEET毛+(x0-x1)·cw(2)
进而,得到净保费积累额公式(3):
MEET净=(1-x1)·cw(1-r)-(x0-x1)cw(3)
2、领取额。商业养老保险养老金总领取额等于基金积累额减去应纳税额和管理费用。根据方案设定,得到整个保险期间应纳税额为:
SEET税=cw·t0+cw(1+g)·t1+...+cw(1+g)n-1·tn-1(4)
其中,我国实行累进制个人所得税率,税率随收入的增长而提高,因此假设税率为t=(t0,t1...tn-1),δ为贴现率。
按照期初付1元的终身生存年金的精算公式为?x┑vk·kPx(其中vk为贴现因子,kPx为投保人在x~x+k岁生存的概率,ω表示生命表中的极限年龄),得到参保人在退休时养老金给付额的精算现值为:
PV=S·vkkPx=S·
kkPx(5)
其中,S为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标准,i为利率,k为取整余命值。
扣除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每年养老金领取额为:
SEET=(6)
3、个人税收优惠额度。根据货币的时间价值理论,将个税递延前后的纳税额放在同一时点上比较,能更精确反映税收递延方案的优惠额度[11]。EET模式下,个人在整个保险期间应纳税额现值为:
PVSEET税=(7)
在未采取个税递延模式时个人应纳税现值为:
PVT税=++...+(8)
个人税收优惠额度可表示为公式(7)与公式(8)的差值,即:
f=PVT税-PVSEET税(9)
4、替代率。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根据定义,养老金替代率β满足S=β·w(1+g)n。
得到,EET模式下的替代率公式(10):
βEET=(10)
其中SEET为EET模式下的年领取额,w为开始缴费时的工资水平,g为工资增长率,n为缴费年限,w(1+g)n为退休前的工资收入水平。
(二)模型假设和参数说明
1、模型假设。假设投保人的养老保险完全依赖工作阶段的缴费,且不将投资收益作为遗产,投资收益完全为养老所消耗。养老金给付是一个期初付A元的终身生存年金。投保人在养老金领取阶段每年领取相等的养老金。
假设个人每年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所占工资比例固定不变为c,其年收入为w,则用于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为c·w,工资增长率为g。寿险业的投资收益率不断变动,假设商业养老保险的年收益率r为变量。n表示参保人的缴费年限,利率水平用i表示。
2、参数说明。缴费年龄及退休年龄:商业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缴费和领取年龄不受制约。为测算方便,分别考虑30岁、40岁、50岁开始投保;我国规定男性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在此退休年龄统一按照男60岁、女55岁进行测算。
生存年限:生存概率分布以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中养老金业务表部分(分男女),其最高死亡年龄为105岁。若投保人在退休年龄前死亡,将一次性退还保单现金价值。
工资水平w及缴费比例c:根据上文提到的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方案设计,假设2014年参保者年收入为54 000元,缴费比例为10%。
社会工资平均增长率g:2013年全国企业工资增长率为8.5%,与历史数据相比,中国工资增长率在2011年出现峰值11.6%之后,逐年放缓。假设高、中、低三种工资增长情景下增长率分别为3%、7%、10%。
收益率r: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商业寿险资金运用的综合收益率分别为4.3%、3.14%、2.68%、2.87%、3.6%、5.8%、12.17%、1.91%、6.41%、4.84%,总体来看,除2007年由于股市大牛而达到巅峰12.17%外,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通常为3%~6%。假设三个收益梯度分别为4%、5%、6%。
附加费用x0、x1:对于按年缴费的保险保单,一种最典型的附加费用安排是:在保单开始时支付给保险中介第一笔附加费用,为毛保费的50%,其后每年支付每笔毛保费的2.5%。因此假设初始附加费用为第一笔保费的50%,之后为每笔保费的2.5%。
利率i和贴现率δ:假设我国的年利率维持3%不变;严格来说利息率和贴现率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为方便计算,文中假设贴现率等于利息率,为3%。
税率t:根据2011年9月1日起我国个税实行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税。
(三)精算结果
1、领取额与替代率。在不同的工资增长率和投资收益率假设下,分别计算男性和女性参保人每年按照平均工资10%的缴费额在不同年龄参保,退休后每年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和替代率水平(见表1)。以参保人30岁投保为例,假设工资增长率为3%、收益率为4%时,男性参保人首年的养老替代率为11.26%,而女性由于缴费年限较短,与男性相比替代率较低。
2、税收优惠额度。基于不同的工资增长率和投资收益率,分别计算男性和女性参保人每年按照平均工资10%的缴费额在不同年龄参保的税收优惠额度。表2至表4分别为在不同的工资增长率假设下,年收入54 000元的参保人未采取个税递延模式应纳税现值、EET模式下投保期间应纳税额现值以及税收优惠额度。以男性投保人30岁投保为例,假设工资增长率为7%时,可知该男性在投保期间应缴纳税额现值为58 651元,税收递延实施后,应纳税额现值为45 601元,由此可得,仅应计税保费部分30年个人税收优惠额为13 049元。在收益率为4%的情况下,男性30岁投保退休时商业养老金账户积累额达到733 215元,而纳税额110 687元,除去本金后,总收益积累达到365 621元,且不需要征税,对个人的吸引力大。
第四篇:销售返利的税务处理
销售返利的税务处理
1、销售返利的概念
销售返利是厂家为了鼓励和促进购货方(商家)对本企业产品的销售,根据销售情况而给予购货方(商家)一定的利润返还。销售返利方式较多,如由供货方直接返还商家资金、向商家投资、赠送实物、给商家发放福利品,提供旅游等。返利是税收“概念”而非会计概念,会计准则对其无明确规定,按其性质应当列作营业费用。
2、税务处理
销售返利虽然从表面形式上称之为“返利”,但本质上仍属于价格上的减让,只是因为该减让需根据供货方(或一段时间)销售情况到年终(或结算期)才能决定存在与否和存在多少。在日常实务中让利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销售方根据购货方购货量的大小从自己的销售利润中让出一定份额给购货方,销售方往往凭购货方的合法票据(或销货方自行开具的红字销售发票)作销售费用或冲减销售收入的处理,这种情形不可以抵减销售收入和销项税。如果是销货方自行开具的红字销售发票还不可以抵减计算所得税的销售收入。所以,这种处理方法对销售方很不利;二是比照销售折扣进行处理。销售方请购货方到购货方所在地税务机关开具《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后,由供货方向购货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这样销货方不但可以凭开具的红字专用发票冲减当期销售收入而少交流转税,而且也可以合法抵减计算所得税的销售收入。
3、销售返利发票的正确开具
按照相关税收政策的规定,生产企业从销售企业那里取得的返利收入 发票有两类,一类是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的各种返还收入,应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一类是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无必然联系,且经 销企业向生产厂家提供一定劳务的收入,例如进场费、广告促销费、上架费、展示费、管理费等,应开具服务业发票,缴纳营业税。
在实践当中,不少企业往往把销售返利发票开成“劳务费”,这种做法存在以下四大税务风险。
风险一:生产厂家要多缴增值税
“销售返利”实质上就是企业的销售折扣。生产厂家在销售货物的实际收入为扣除”返利”后的余额。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文件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以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而生产厂家取得的“劳务费”返利发票由销售企业单独开具,这显然不符合“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条件。所以,对生产厂家给予销售企业的销售“返利”部分就不允许抵减其销售额,从而增加了生产厂家增值税负担。
风险二:销售企业要多缴营业税
根据相关规定,销售企业向税务机关申请为生产厂家代开服务业发票时,将按“服务业”税目征收5%的营业税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甚至于还会附征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等,这对于并未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的经销企业来说,额外承受了本不应当缴纳的税收,大大增加了税收负担。
风险三:生产厂家的促销费将不能税前扣除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销售折扣在计征所得税时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
一、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征收所得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则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二、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回扣其支出不得在所得税前列支”。因此,销售额与销售”返利“并未在同一张发票上反映,生产厂家支付给销售企业的“促销费”,即便索取的是符合规定的服务业发票,在企业所得税上也是不承认实际支付的折扣额,也就不能享受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的税收优惠了。
风险四:交易双方都违法发票管理规定
根据《发票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销售企业为增值税纳税人,如果其为生产企业开具“劳务费”发票,就应当是以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为前提,如果没有,其不论是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的服务业发票还是自开的服务业发票,其发票开具的内容与事实不符,属于”未按规定开具发票”的税收违法行为;而作为生产厂家,要求销售企业变更发票名称的做法也同样是税收违法行为,属于“未按规定取得发票”。双方都有可能被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七)销售退回的会计、税务处理例题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销售退回应当在实际发生时直接冲减退回当期的 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等。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涉及的销售退回,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相关的收入、成本等。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销 售退回,只要购货方提供退货的适当证明,即可冲减退货当期的销售收入。企业年终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前发生的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纳 税所得额的调整应作为报告的纳税调整。企业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发生的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应作为本 的纳税调整。除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可能因发生于报告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相应产生会计与税法对销售退回相关的收入、成本等确认时间不 同以外,对于其他的销售退回,会计准则的规定与税法规定是一致的。
1、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直接冲减退回当期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等。[例题分析1] 甲公司2008年11月20日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成本60000元。合同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1/20,n/30。买方于当年12月5日付款,享受现金折扣1000元,12月25日该批产品因质量严重不合格被退回。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1)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 11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60000 贷:库存商品60000(2)收回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116000 财务费用1000 贷:应收账款117000(3)销售退回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应交税费——直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116000
财务费用1000 借:库存商品6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60000
2、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的销售退回,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有关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调整报告会计报表相关的收入、成本等,并相应调整报告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应交的所得税。[例题分析2]
甲公司2008年12月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成本150万元,货款未收到。甲企业按5%比例对该笔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第二年1月10日该批产品及增值税发票被退回。甲企业于第二年2月20日完成2009所得税汇算清缴,所得税税率为25%,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附加费为4%。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第二年4月10日。
甲公司在发生销售退回时的会计处理如下:(1)借:以前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0
贷:应收账款2340000(2)借:坏账准备117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 117000(3)借:库存商品1500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1500000(4)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23800
——教育费附加13600
贷:以前损益调整(调整营业税金及附加)37400(5)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86400
贷:以前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86400(6)结转“以前损益调整”科目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49200 贷:以前损益调整249200
2、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的销售退回,仍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进行账务处理,并调整报告会计报表相关的收入、成本等;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交所得税的调整应作为本的纳税调整事项。[例题分析3]]
承[例题分析2],如果销售退回发生在第二年3月10日。会计处理(1)~(4)同上。
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不调整报告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直接结转“以前损益调整”科目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45600 贷:以前损益调整345600
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的,应相应调整报告会计报表的所得税费用。
(5)借:递延所得税资产86400 贷:以前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86400 结转“以前损益调整”科目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49200
贷:以前损益调整249200
第五篇:销售退回制度08
药品销售退回管理制度
目的;为了加强对销后退回药品的质量管理,“保证退货环节药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混入假冒药品”特制定药品销售退回管理制度。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适用范围;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药品销售退回环节。
一,保证药品销售流向真实、合法。
二,加强对退货的管理,保证退货环节药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混入假冒药品。三,非公司方面原因的退换货,原则上公司不予受理。特殊情况上报销售管理部部长核实审批后执行。
四,药品销售三个月内,销售人员根据用户要求填报《药品销售退回申请单》,由销售管理部部长审批。
五,出库药品超三个月公司不予退货。
六,返货涉及的费用由销售内勤个人承担,七,销售人员依据原销售凭证对销售退回药品进行核查。确认是否为原流向、原药品、原批号。
八,市内销售人员将退回药品与《药品销售退回申请单》一起交仓储部收货员,置于“退货药品”待验区待验。
九,外埠返货由收货员填写《药品销售退回申请单》,再交于有关销售人员核实,经领导签字方可执行退货。
十,未接到《药品销售退回申请单》或相关批件,收货员或库管员不得擅自接受退回药品。
十一,退货药品管理按公司《销售退回药品管理程序》执行,记录保存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