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五篇]

时间:2019-05-14 16:3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本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本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

第一篇:基本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

基本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研究

【摘 要】 本研究选取两个班级的102名大一新生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考查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显著,而对照组则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2011年3月10日,教育部通知印发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要求各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赵芸,张永亮(2013)指出“体验式教学能促使大学生从实践操作中产生体会和感悟,带着体会和感悟去实践,再从实践中收获理解和接纳,最终能积极主动地自我内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应对压力和挫折,化解矛盾和冲突”。杨鑫(2013)在探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业成就评价方法提出有情境式评价法和心理测验评价法。但目前较多的文献均是以理论探讨的形式来分析体验式教学的可行性、原则和方法,本文以实验的形式在教学中融入体验式教学,以验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真实效果。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早在2001年,李英就指出“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对认知的内容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并指导自己的行为,通过体验可以将知、情、行三者整合,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体验教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感知、领悟、理解并建构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最大可能地将外部知识与技能内化为自身的心理结构,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二、研究方法

1.对象。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河南省某高校大一学生抽取两个不同专业的班级,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52人,对照组50人,每组男女生比例相似。

2.工具。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12),共12项,积极性项目和消极性项目各半,比较简明,是心理健康调查较好的工具。被试在一般健康问卷积极性项目上回答为“很少”或“从不”者视为异常,在消极性项目上回答“经常”或“有时”者视为异常。结果以总得分>27分者视为心理状况不佳。

3.程序。在学生军训时调查发现该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新生的适应、生命教育、自我意识、学习教育、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挫折教育、恋爱与性教育”等8个方面。然后使用一般健康问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学。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进行,对照组与实验组主题相同、教师相同,但以纯理论讲授为主。课程结束后再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进行后测,在学习测试阶段调查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三、研究结果

1.教学设计见表1。(略)

2.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结果比较。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前后测结果比较

实验前 实验后 ①② ③④ ①③ ②④

实验组① 对照组② 实验组③ 对照组④ t值 t值 t值 t值

27.21

±3.39 27.62

±2.61 25.90

±2.69 27.96

±3.14 1.14 15.24** 6.22** 1.89

(备注:**表示P<0.01)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开设课程之前差异并不显著;但在实验后,实验组前后比较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

3.学生评价教学效果和自我学习效果

在最后的测试阶段,本试验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发现:实验组有超过80.9%的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比较满意,有78.6%的认为对自己帮助很大;而对照组则只有38.2%学生表示满意,30.4%的学生认为在心理健康方面有助于自我成长。

四、讨论与结论

1.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的测试结果有显著差异,而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则没有达到差异显著的水平。这表明对于大学新生而言,采用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自体验,以团队进行合作分享的学习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不仅仅是在课堂中获得了知识,更是把体悟、感受应用于日常生活,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体验式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体验式教学学生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传统的理论讲授。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主体,缺少与学生的交流,而体验式教学教师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平等的氛围是教学的关键,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协助者,使其获得自我成长的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共享来获得体验,这种多元化、平等化的教学模式很明显学生更容易接受。

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更适合学生的自我成长,教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杨鑫.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05:81

[2]杨通宇.论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1~5.[3]李英.体验:一种教育学的话语――初探教育学的体验范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12):1~5.[4]赵芸,张永亮.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2(3):140~141.

第二篇: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文章来自:http://www.xiexiebang.com

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一、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重视学生的感觉体验、领悟和认知,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注重情感、态度和对知识技能的直接接触,具体来说,体验式教学有三大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特点:

1.理论结合实践传统教学方式推崇灌输式理念,上课以教师讲授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辅助工具也已被运用于教学当中,但这些媒介更多的是充当灌输知识的载体。体验式教学冲破传统牢笼,将实践教学运用于教学当中,如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招聘的学习,体验式教学就会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充当招聘方代表和扮演应聘者,让学生模拟招聘现场进行招聘,教师在旁边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在招聘会后请学生代表谈谈心得体会,总结角色扮演中的难处和困惑,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教师最后总结点评。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并懂得如何运用到实践中。

2.寓教学于“游戏”中体验式教学中就有专门的游戏类教学方法,比如组织行为优化教学中,笔者会用一个制作飞机的游戏来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组织行为优化的含义、作用、益处。该游戏的大概情节是:根据事先印制好的纸张,按要求叠制飞机,首先,将同学先分组,每组就是一个飞机制作车间,并对组员进行职责分工,分工制作,记录员,监督员,质检员等;然后对各组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制作员制作工序分工进行限制、群体决策等)进行对比试验;规定时间后进行成果检验;最后各组谈心得体会。在游戏中,学生全身心沉浸于游戏之中,从形式上看游戏是假想和虚构的,但从实质上看,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的知识和体验都是真实的。

3.师生共同参与课前,教师要针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根据往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调整教学方案,尽可能地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在课堂上,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环节,并按照教师的要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且要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各个器官功能来感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发现学生在体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必要的时候可以亲自示范,这样学生更能准确把握理论的实际意义。课后,教师对当天的教学实践应该进行详细总结,不断的改进完善。

二、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和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性相匹配

1.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要求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学科性质上,从学科性质看,管理学是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发展中学科,它既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抽象性,又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实践的艺术性。正是这些学科特殊性,使得教师如果要想学生既能牢牢掌握理论,又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迸发创新意识,达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就必须不断探索与改革、总结与设计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不断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性体现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性突出表现在体验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强调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

3.现实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需要结合我国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分析,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向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面对我国现在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急需人才的这样一种尴尬局面,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急待在各个学科中应运和推广。

文章来自:http://www.xiexiebang.com

三、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模式构建

笔者根据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结合体验式教学的特点,构建出体验式教学在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运用模式(如图)。升华层提高层基础层真实的企业活动仿真的企业活动模拟的企业活动再现的企业活动管理模拟实验计 算 机模 拟软 件管理游戏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家演讲专题企业实训平台在该模式中,根据管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笔者将知识点划分为三个层面:需要理解记忆的基础层、需要领会掌握的提高层和需要具体运用的升华层。笔者对属于不同层面的知识内容,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通过管理游戏、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模拟、再现企业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长久地记住知识点;通过管理模拟实验、计算机模拟软件等仿真企业活动,让学生置身于一种虚拟的企业环境中,领会其中的滋味并有效掌握知识内涵;最后,通过聘请经验丰富的专讲亲身讲述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学生亲临现场参观企业或是到具体岗位的实习,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实现知识的升华。

四、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模式实施保障

1.对管理学课程教师的要求如何将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模式运用于管理学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难度将大大增强,这就要求教师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1)教学内容紧扣教学大纲体验式教学中有很多的学生参与环节,对传统的授课时数提出了大大的挑战,课时数严重不足,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可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将所有的内容全部融入到教学环节中,所以,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必须让教学内容紧扣教学大纲,捉住教学大纲中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大纲中一些通俗易懂的知识点,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留给学生课后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后学习的习惯。(2)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可以采用很多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切忌流于表面形式,光顾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兴趣,片面注重学生的喜好,而忽视教学内容本身的实际要求,选择不合适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仅耽误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影响教学质量。比如,讲授工作分析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工作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让部分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的工人,让另外的学生去进行调查。这样的方式还只是告诉学生工作分析的步骤,他们并不能够通过这样的简单模拟就掌握工作分析的实质,如何掌握工作分析的精髓,有效的教学方式可能莫过于选择亲临企业现场了。(3)教学案例紧贴现实社会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要尽可能紧跟时代步伐、聆听社会脉搏,不要将一些过时的案例搬到教学当中,一方面,落伍的案例因脱离了现实意义而对教学可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无法通过该类案例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学生对过去多年的事件根本就不关心,因而不能激发学习的热情,影响教学效果。

2.学校全方位支持与配合体验式教学的运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学校的领导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与配合。(1)政策的支持与配合首先是教学课堂纪律的重新界定:体验式教学课堂中出现学生在上课时间走动、与小组成员讨论、角色扮演属很平常的事,但是这显然有违传统的课堂纪律界定的观点,所以,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就要彻底摒弃学生上课就应该端坐在自己座位的传统观点,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其次,是对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的评定,不要单纯地以学生的卷面分数来判断学生该课程的接受程度,管理学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关于学生对实践部分的掌握程度是很难通过卷面分数体现出来的。(2)资金和设施的支持与配合将体验式教学进行到底,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如聘请专家亲自讲学,往往请一位企业家举行一次讲座,就需要成千上万的费用,其中包括专家的来去交通费用、专家的授课酬劳、专家的食宿安排等。体验式教学中的仿真模拟,需要学校提供一些配套设备,如配备计算机机房、添置与教学相应的教学软件。(3)人员配备与培训支持体验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经验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设计课堂、组织学生参与的其它能力,而这些均超出了传统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所以,学校需要从现有的师资队伍中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并

文章来自:http://www.xiexiebang.com 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甚至派送教师去成功推广体验式教学的兄弟单位学习、借鉴。为了降低教学成本,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自己开发软件等。只有做到以上这些,体验式教学才能成功地运用到管理学课程教学当中,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昌,马尚才,刘小玲,肖宁.建构主义体验式教学在现代管理类课程中的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5):53-55.[2] 李映霞.管理学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实践.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3).[3]王国惠.案例教学及其在管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张英奎,谢秀红,费红艳.管理学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的改革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6(7):33-34.[5]岳广军,李慧静,张德春.浅析管理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黑龙江教育.2006(4):45-46.[6]邬文兵,吕海军,陈运涛.管理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06(2):30-31.[7]邓瑾轩,段和军,史烽.关于建立管理学情景模拟实验体系的构想.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8).[8]刘洁,刘冬蕾,岳华.管理学能力导向的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6):44-50.

第三篇:互动体验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效果探究

互动体验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效果探究

摘 要: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是否与互动式心理健康课程有关,活动的对象主要是随机抽取4个班级的将《大学生心理与成长》学生作为选修课的学生进行课程的指导。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测试,即按照《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为标准进行课前测试,以及课后的测试。结果显示,有过课程教学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比没参加课程教学的学生表现更为优秀,无论是在,“认知特性”、“适应性”、以及“个性”等方面都优于之前没参加课程之前。结合上述得出的结论就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参加过心理健康课程够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善和进步。

关键词:互动式体验;大学生心理:效果研究研究方式的方式和方法

2011年,一则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知由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并提出对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放在前列。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学生对心里健康课的需求已然是当前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所能满足的,最近又有研究者指出,一些关于影片分析、游戏引导、心理测试的新奇教学方法仿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对于高等学校的心里健康课程的改革已然是刻不容缓,十万火急。对于教学方式的改进,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认知以及对于活动的体验和践行,然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仿佛更为符合体验式教学的标准,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明显的增强,即便生活和学习上再出现问题也会被学生轻易解决。探索出结果加以研究和分析得以下结论

2.1 对拥有多种维度的品质分量的前后对比

心理问题中的情绪问题往往困扰这很多大学生,并且能够很好的对情绪进行调控和解决往往会更少的出现被情绪困扰或者被情绪困扰没那么严重。要想减少心里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就要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并不断加强自控能力,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或者减少自我的矛盾和冲突,是一种尤其重要的心理健康素质。虽然课后的大学生相比课前的大学生在总体认知送品质上有了显著增加,但是变化却是千差万别。

2.2 对拥有多种维度的个性品质的前后对比

即使对课程前后对比变化不太明显的个性品质却在其分维度上有这惊人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敏捷性、应变性、表现性、迁移性以及开放性等几个方面,五个维度前后变化非常明显,还有就是在准确性、目的性、监控性以发散性也存在著千差万别的变化。由此得出虽然学生的个性类型在一时难以通过心理健康的课程提升自身素质得以改变,却可以带来其他的有利之处,也就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学生会思想会变得更加开放,发散灵活,同时在应变、表现、迁移以及监控能力取得显著提高,在做人做事方面也更具有目标性。

2.3 对拥有多种维度的品质分量的前后对比

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心里素质?D适应性,也就是在当外界事物不断发展变化能够迫使个体更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中,不断学会与新事物相处,进而避免各种心理问题的突然发生。在变化及其不一致的课程前后的学生适应品质各维度问题上。这中间,拥有变化巨大的还是学习适应性、职业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以及生理适应性,其中人际适应性与生活适应性变化不太明显。通过这一结果也可以总结出课程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大学生适应学习,职业,社会自己自己的生理变化。

2.4 对以上所探讨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合上面所说,仅仅用了十六周的时间进行课程教学,就大大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增强,也说明了互动式心里健康课程教学的过人之处,其中最值得骄傲的还是大学生的认知品质以及适应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经过课程的学习,求知欲增强了,坚韧性提高了,敏捷性、发散性、目的性、开放性都有了一个新得提升,也能更加有效的进行情绪体验一级情绪调控了,更值得称赞的是他们的应变能力、迁移能力、监控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更是得到了质的提升,从而能更好的适应学习、职业、社会和自己的生理特征。对此次探究分析的忠告建议

3.1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被作为理论指导

心理学在人本主义方面认为,人既是自身麻烦的制造者,同时又是问题的解决者,各种的心理方面的困难个麻烦都可以由自己去解决。大多数学生遇到心理问题都不知所措,知难而退,其实不然,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来提高自身素质,应对和解决一些问题,当然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老师,应该对学生怀有信心,相信学生通过自己拥有解决和调节自身问题的能力。构建一个良好的心里状态和心理健康目标要从治疗疾病,帮助他人渡过痛苦做起,正如积极心理学所讲,要以开放,欣赏的目光来看待人的能力,毕竟能力不够还有潜能、动机、和能力。

3.2 明确课程的目标是要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各项心理技能得到增强,并不是只是单纯的让学生掌握一些个理论知识,如心理学概念,理论。经过学习后的学生应具备能对一些问题灵活的解决,做到不慌不乱,同时对各项技能都拥有扎实的实践来使用和操作。

3.3 将教学内容的中心定为学生的心里需求

无论做什么都要跟的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教学也不例外,教学内容要充分根据大学生的内心深处的心里需求和特点来制作,从而让课程别致而不失教学目的,学生也能很好的接受。学习过后,大学生应相对以往焕然一新,能更独立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所遇到的困难麻烦,解决自己内心的疑问和麻烦。所以,教学内容应因材施教面对不同年龄,年级和专业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3.4 将教学方向以互动和体验表现出来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是能吸引学生目光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传统老套的教学方式已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致,同时也不能将心理课程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主要表现在认知性、体验性以及感受性,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主观能动反应。举例子来讲,情绪也就是我们长讲的对一件事的自身的态度和体验,然而想要让学生更为深刻的了解情绪,通过一些情绪的诱导或者让其得到一定的情绪体验会让其对情绪的理解更加到位。所以,要想不断提高学生自己的情绪的主观能动体验性,就要在心理健康课程中不断的与学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种互动式教学一定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互动体验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赵坤.经贸实践 2015年11期

[2]体验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廖春苗.教育现代化.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建设与改革总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总结

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总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律,注重大学生心理成长与行为训练,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

一、创新了教育理念

坚持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注重把学科发展的最新理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强调课程体系结构的科学性、先进性,使学生获得较完整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调控能力。

二、明确了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我们的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目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使大学生成为人格健康、个性和谐的德、智、体、心全面发展的人才。

合力性原则必须坚持,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项系统工程。人的思想、心理与行为紧密相联系,教学改革要借助学校社会有关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以形成合力。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学生管理结合以形成合力。三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结合起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

全面性原则指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体,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又要使有各种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走出困境。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全面考虑发展性咨询与障碍性咨询,因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 升与解决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预防自杀同样重要,应坚持二者并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主体性原则就是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教育者,要将受教育者视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团队协作精神,融教学、科研、服务为一体,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三、完善了教学体系

(一)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上,构建了以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针对大学生心理成长中的主要问题解决的课程理论体系,形成了“系列课程”与“兴趣课程”两条路径。“系列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问题设计的课程,属于“问题—经验”的课程模式,对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校根据大一学生的需要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兴趣课程”主要是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对心理学知识和学科的兴趣开设的课程,属于“经验—学科”式的课程模式,具有知识性和普及性。学校开设了“团体心理辅导”、“生活中的心理学”、“恋爱心理学”等课程。“兴趣课程”的开设可以随着学生的需要增减,满足学生对心理学的不同需要。

(二)教材建设

在教材建设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着力编写了具有针对性的高职院校专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材内容的选取切合高职学生的实际,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及生活需要,并选取了适合于他们的互动话题及活动内容,切实使学生学有所得。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不但创新了一套具有课堂活力的思想与心理渗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还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心理咨询与测试、心理社团活动与团体辅导、网络心理教育等课外活动中去,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形成了突出的三大特点。一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侧重新生适应与学习、人际交往的心理调适。“生活生涯发展设计”侧重大学生生活中异性交往、恋爱等方面的心理适应。“幸福心理学”主要是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帮助大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挫折中成长。“职业生涯发展设计”侧重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和择业就业技巧的学习。“自我拓展训练”课程目的在于协助学生自我了解,自我接纳,增强对现实的适应能力。二是革新教学方法,加强互动体验。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的体验和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在课堂里形成一种和谐愉快、乐观向上的教育气氛,注重体验与互动式教学,强调体会个人的心理感受和生活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的角色是引导者,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乐趣。三是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注重将课堂教学效果渗透到学生人格塑造、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将教学理论应用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学校通过学生心理协会和心理委员组织开展心理学知识竞赛、心理沙龙、拓展训练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活动体现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具有鲜明特色。除课堂讲授外,大力加强课程网站建设,丰富了网络教学资源,形成了网络教学环境;同时还采用了案例法、提问法、讨论法、课堂练习、心理游戏、心理测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做到每一章都有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实际参与中,领悟到心理健康的内涵,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自我调适,促进人 格完善。

四、注重教学团队的能力提升

课堂效果的顺利实施,与教师水平直接相关。因此,学院重视教师队伍的壮大与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方面,学院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项专业培训。近几年来,我院积极响应山东省高工委的号召,组织教师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及各项会议,如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骨干教师培训、山东省心理咨询案例督导培训、山东省心理辅导员培训、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年会等。通过参加各项培训,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教学及日常工作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

另一方面,学院通过引进新教师而不断壮大教师队伍。2013年,我院引进了一名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力量。

五、近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有: 1.2010年,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2.2013年学院立项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

3.2014年,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一个心理阳光的人》。

第五篇:《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和思考》选题说明

选题说明(300字左右)

名:廖桂兰

课题名称:《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和思考》

选题价值: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心理教育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体验性为主的活动性课程。基于此,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到底如何,尚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教育实验的方式,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之中,以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本研究可为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如何运用;

2、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验式教学模式和传统讲授模式对优化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方面通过量表数据的比较得出结论。

难点:尽量减少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变量。

预期目标: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教学在优化中职生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更有效,教学效果更好。

下载基本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本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心得(通用)[范文模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心得(通用9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你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介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介绍 学时:24 学分:1 执笔人:宋大力 审定人: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面向全系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在泰安校区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对策学院:XXX 学院班级:XXX 班姓名: XX学号:XXXXXXXXXX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对策X学院XX专业XXX班XXXXXXXXXX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考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考题1、心理健康的标准(清华大学樊富珉版和马斯洛版)P22 2、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P26 3、人格的结构(弗洛伊德人格三结构) 4、自我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第一章 绪论(2学时) 1、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1)什么叫心理健康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 (1)大学生的生理特点 (2)大学生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模板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及启示(宋体三号) (仿宋小四,要注明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如:电信学院 多媒体班 张 娟 2013XXX 摘要:(楷体小四加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得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大学生目前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这学期,我们选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经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