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与房地产项目投融资

时间:2019-05-14 16:3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经济改革与房地产项目投融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经济改革与房地产项目投融资》。

第一篇:中国经济改革与房地产项目投融资

新闻稿

——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与房地产项目投融资

系别: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国房地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住房的商品化,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房地产业资金密集的特点,决定了房地产业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这就促使我国房地产金融随着房改的逐步实施而蓬勃发展。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和探索,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相互促进,共同繁荣,使我国建立了以银行信贷为主,同时包括股权、信托、债券以及基金等融资方式在内的房地产金融体系。

房地产金融改革的发展成就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的加速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住房制度和金融体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系也日趋紧密,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住房制度改革。当时,银行为适应这种变化,开始了住房信贷业务,但业务范围和规模都比较小,只是建设银行在一些试点城市和部分大中城市开办,业务单一,规模也不大,到1984年年底,累计发放贷款只有17.63亿元。而自1998年住房货币化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年均增长率达到20.09%,高于同期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年均增长率(12.71%)7.38个百分点。

融资渠道多元化。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从改革开放初期银行信贷的单一渠道,已经发展成为以自有资金、预收购房定金和购房款、企业职工内部集资等为主要方式的内部融资和发行股票、股权投资、发行企业债券、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利用外资、合作开发、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的外部融资。而现在外部融资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并且各个金融机构也不断开发出新的融资品种,满足房地产融资需求。

房地产金融机构多样化。改革之初,建设银行只在试点城市开办信贷业务,然后在内部设立房地产信贷部,仅从组织机构上完善对房地产信贷业务的管理。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不仅出现了专业化的住房储蓄银行机构,还出现了很多准房地产金融机构,如“商品住宅基金会”、“住宅合作社”等。现在形成了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多形式的房地产金融机构,而且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外资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也逐渐涉足中国房地产金融业务,使房地产融资渠道进一步扩宽。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需要,商业银行住房信贷结构由过去重点支持住房开发贷款转为重点支持住房消费信贷,突出“以销定产”,保持开发贷款与个人消费信贷之间的比例合理,住房开发贷款也以支持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由于个人住房信贷的质量和效益较高,其不良贷款率远低于其他信贷品种,所以各大商业银行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加大个人信贷在全部信贷中的比例,降低风险。目前,我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良贷款率不到0.5%,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24%。

金融服务不断改善。为适应房地产市场的需要以及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信贷市场,各家银行纷纷改善服务水平,包括创新业务品种、简化手续和合理布局经营机构等。在最初的商品房开发贷款、房地产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土地储备贷款、项目储备贷款、商业用房开发贷款等新业务品种。各家银行为了在竞争中取胜,竞相出台了简化手续措施,如工商银行的《个人购房借款合同》由原来的3套9份简化为1套3份。此外,各家银行把服务机构延伸到储蓄所、分理处,同时把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下放到有条件的支行,提高了办事效率。

改革的经验

房地产金融改革三十年的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得益于优越的外部环境支持下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制度的不断完善。1978年之后,我国住宅体制改革纳入日程,很多城市开始了以公有住宅补贴出售、住房公建私助为主要内容的房改试点。1988年起,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专业银行相继在总行、管理行和经办行成立了房地产信贷部,开展房地产集资、筹资和融资业务。这些制度的实施使我国的房改金融机构如房地产信贷部门不断增设,信贷业务广泛开展,并促进了房地产保险、代理和信托等中介机构的产生与发展。自1991年起,我国开始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我国当前居民每年收入和住房消费水平有限的条件下,提高了居民购房能力,成为居民住房消费融资的有力工具。1997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管理,标志着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变,以后又相继出台了存款准备金政策、住房信贷政策对房地产融资进行调整。1998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停止住房的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货币化,发展房地产金融。这个通知精神的落实,极大地推动了个人购房和对住房信贷的需求,同时,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也取得了突破,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进入货币化分房阶段后,政府每出台一次调控政策就会对房地产金融产生新的推动作用。建设部于2000年出台了《住房置业担保管理试行办法》,个人住房贷款担保新机制开始建立。至2003年年底,各地设立的住房置业担保机构己有93家,为近万个家庭住房贷款提供了担保。随着房地产信贷规模的迅速扩大,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提高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流动性。2004年年底,人民银行向国务院提交了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申请,申请于2005年2月获得批准。

融资方式的不断创新。我国由单一的银行信贷融资渠道,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发展出多种融资方式,包括抵押贷款证券化、房地产信托、房地产投资基金等。抵押贷款证券化为房地产资金的需求者提供了重要的筹资渠道,使房地产资金的筹集者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为证券市场的繁荣、增加投资品种创造了条件。2005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将分别试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标志着我国房地产资产证券化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房地产信托是对未达到商业银行贷款条件的房地产项目提供前期信托信贷,相对银行贷款受政策限制少,灵活、创新空间大。房地产投资基金(REITs)是通过向投资者发放受益凭证,所募集的资金用于房地产业的集合投资,所获利润在扣除各项费用和税金后向受益凭证持有者发放。在市场表现为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参股方式参与房地产开发,或收购持有商业房产获得稳定的租金收益。目前,股权融资虽然在我国房地产金融中占的比例较小,但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房地产板块,并且这个队伍在不断壮大。

法律及行政环境的改善。为保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改革开放后的不同时期,政府采用了不同的房地产金融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银行房地产信贷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良性发展的法规和通知。例如,1988年2月25日国务院发出了11号文《国务院关于城镇分批分期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房改文件。它与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23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一起成为我国房改历程的两个重要文件。这些文件的实施全面推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实行了住房分配货币化,极大地发展了个人住房贷款,并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建立产生了推动作用。1995年1月1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翻开了我国房地产法制建设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加大了个人住房贷款发放力度,推动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1995年10月1日《担保法》、2001年10月1日《信托法》以及2007年10月1日《物权法》的颁布,都为房地产金融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确保房地产金融在法制轨道上健康发展。

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三十年里我国房地产金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资金融通效率不够高。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是将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进行有效匹配,最大限度地将金融资源从过剩方向需求方融通。而我国的大量存款滞留于银行的账面上,无法通过有效市场渠道直接进入房地产业。另外,银行存在巨大的存贷差,没有将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进行有效匹配,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融资源错配现象,没发挥出资金最大的利用效率。

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完善。与国外成熟的房地产金融市场相比,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不够完备,组织结构体系不够完善,仅有非专业性房地产金融机构,缺少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和向住房融资提供担保和保险的机构。在我国房地产金融一级市场,只有银行体系支撑着整个房地产金融行业,房地产二级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银行的长期住房抵押贷款无法通过二级市场出售,“短存长贷”的矛盾无法化解,加大了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过度依赖于银行贷款,使银行实际上承受了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各个环节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很难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其他融资渠道,而且也不能将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资产风险社会化,化解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使房地产风险在银行体系不断积累。

第二篇:中国房地产投融资年会

中国地产投资与服务博览会

2012中国房地产投融资上海峰会

2012年3月28日 上海

主办单位: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

承办单位:上海紫阳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立傲展览有限公司

一、博览会介绍

中国地产投资与服务博览会是中国房地产业专业人士的交流博览会

参展博览会的涵盖城市土地开发出让、土地一级开发、房地产投融资、规划建筑设计、物业管理、地产顾问、营销代理、工程、信息技术等地产投资与服务各个环节,更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参观博览会,是中国房地产业内人士“一站式”商务工作性平台。每一个博览会的参与者通过这个综合平台扩展业务人际关系,强化企业发展架构,推动业务进展。

二、论坛背景

2011年,在世界经济受美债危机等因素困扰的大环境下,伴随着国内实体经济疲软、通胀压力突出等问题的夹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业面临着调整与变革的考验。加上“新国八条”颁布实施以来,房地产市场受限购、限贷、加息等多项调控政策叠加影响,购房需求被抑制,观望气氛浓厚。宏观政策的变化,既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又为房地产业发展的模式转型创造了巨大机遇。如何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下把握政策走向,及时作出正确的市场判断及战略调整,对经济发展与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为此, 中国房地产投融资上海峰会特邀请中国地产界、金融界、学术界的风云人物会聚上海,共同探讨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变局与变革。本届论坛主要从宏观政策面入手,着眼于重大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对 “中国房地产投融资的未来展望”、“政策重拳下中国房地产该何去何从?”、“大变局下中国房企如何生存”、“中国房企未来发展之出路”等业界关注的话题展开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针对性强的演讲和探讨。

电话:021-38821038

传真:021-38820118

三、拟邀嘉宾

顾 问

中国房地产协会名誉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

张汉亚→中国投资协会会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原所长 专 家

住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顾云昌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 孟晓苏

中房集团理事长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 吴之光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

郑时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德培

上海福卡研究所所长

许仰东

著名房产策划大师 中凯房地产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陈湛匀

上海投资学会副会长 博导

地产业

任志强 华远地产董事长

孟晓苏 中房集团理事长 冯 仑 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

卢 铿

海尔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张玉良 绿地集团董事长

张 力

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总裁 夏海钧 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林少斌

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 明 远洋地产董事局主席 莫 斌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廖茸桐 凯德置地中国控股集团执行总裁

刘晓光 首创置业集团董事长

范 伟 复星集团联席总裁

王振华 新城控股董事长

张桂平苏宁环球董事长

易小迪 阳光100置业集团总裁

许健康 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

王伟贤

盛高置地董事长

电话:021-38821038

传真:021-38820118

戴志康 证大集团董事长

倪建达 上海城开集团总裁

冯劲义 龙湖集团执行董事首席投资官

汤子嘉 汤臣集团执行董事

丁长峰 万科地产执行副总裁

柴志坤 北京天鸿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安南 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项 斌

合生创展集团副主席 梁上燕 星河湾地产副总裁

陈必安 金地集团副总裁 余耀胜 合景泰富董事副总裁 李松坚 明园集团董事局主席 徐洪林 鹏欣地产集团董事长 耿乃兴 智富集团副总裁 林珉仲 新加坡庆隆地产总经理 范剑锋 银亿地产副总经理

林 华 诚品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林华 毛正峻 明华房地产董事长 朱永兴 华辰隆德丰企业集团董事长 李战洪 金科集团副总裁 张安民 中铁置业华东区总经理 任 玲 卓越集团执行董事 周 原 和瑞置业总经理 张建刚 恒升企业集团董事长 陈伟峰 瀛通集团董事长 陶永生 华能天地房地产总经理 戴海峰 纯高地产董事长 王伟业 浙江侨福置业总经理 毛 恩 中锐地产集团常务副总裁 夏庆文 恒实集团副总裁 宋 海 盘古房地产总经理 姬 红 中欣长远房地产执行董事 沈传兴 佳都置业董事长

电话:021-38821038

传真:021-38820118

基金业

方风雷 厚朴资本董事长

李晓冬 建银精瑞基金董事长 陆

豪 软银赛富基金合伙人 路

林 上海中城联盟总裁 章

华 信业基金董事总经理 苏

鑫 高和投资董事长 曹少山 河山资本董事长 蓬

钢 安泰盘实总裁 白

勇 鼎峰投资合伙人 吴良钢 伦达集团董事长 张春华 复地投资集团执行总裁 杨凯麟 大摩同盈总裁

康家东 银海资本总裁

谢向平鼎辉宇泰总经理 杨

哲 天津海灏投资总经理 刘国民 首创华夏基金合伙人 殷

哲 诺亚财富副总裁 陈义枫 深圳德信资本董事长 张相利 华夏双大董事长 曾

勇 喜神资产管理公司总裁

吴 尧 阳光厚土商业地产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洪远富 和融投资集团董事长

王卫平上海国际集团房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长南任 鼎基投资集团副总裁 郭向忠 德开投资董事长

郑喜明 凯龙瑞房地产投资基金行政总裁 胡树镀 中伦股权投资基金副总经理 吴绮敏 易居资本副总裁 丁 杰 博邦投资总经理 潘 鸿 荷丰资本董事长

张宝伟 稳益股权基金执行董事合伙人 颜学海 鼎汇通股权基金执行董事合伙人

电话:021-38821038

传真:021-38820118

四、论坛价值效应

 本次论坛,特邀特邀住建部住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领导出席,有助于出席的开发企业领导准确及时解读房地产政策经济形势,有助于开发企业在新形势下科学发展。

 本次论坛,同时围绕房地产投融资领域交流与合作,将推动交流与合作,搭建房地产投融资平台,集思广益,共图发展,有助于房地产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 本次论坛,将围绕政策形势与市场趋势研讨,有助于企业家更加深入认识政策出台背景、意义和后继政策的可能性,有助于企业决策者把握住现在,规划好未来。

 本次论坛,凝聚和团结上海各大商会、私摹股权基金的总裁参与,组织各大商会资深会员、私摹股权总裁班高级学员出席,在博览会现场开辟高端地产项目品鉴展示、品牌企业宣传区域,强化品牌影响力,推动参与企业高端项目传播与销售。

五、论坛商业价值分析

1、社会影响

A——本次论坛与会嘉宾均属于重量级,高级官员、专家学者、商界领袖、商会领导汇聚一堂,尤其是来自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业界领袖、各大商会领袖、学术界专家教授的尊贵阵容,在同类论坛中鲜有所见,必定会引起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

B——本次论坛在房地产调控行政政策手段不放松的形势下围绕“政策形势”热门话题举办,意义深远,会议议程和嘉宾讨论的话题,必将在社会上和行业内产生强烈影响力和关注率;

2、经济效应

本次大会将邀请私摹股权基金、地产开发企业、著名华商、中国500强企业高层以及各大商会企业家,属于同时具备高资本运营能力和高端地产项目消费的目标客户,必定为给论坛参与的合作伙伴提供绝佳展示舞台和商业机遇,使合作伙伴从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发展趋势带来不可估量的良好效果。

3、人脉资源

人脉即钱脉,本次论坛以震撼的人脉集汇,一定会为本次论坛合作伙伴建立良好人脉关系,提供和积累巨大商业财富能量,为合作伙伴的以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脉支持。

4、媒体宣传

电视、网络、报纸多种宣传手段全方位,多立体化焦聚本次论坛,主流媒体跟踪报道,为本次论坛合作伙伴营造一个超大型的最强势的媒体报道环境,必定会大大提高合作伙伴品牌知名,提升单位与项目影响力。

六、论坛宗旨

1、解读2012年房地产政策经济形势,促进参与论坛的房地产企业在复杂因素交织的形势下,更好地适应调控政策健康发展。

电话:021-38821038

传真:021-38820118

2、围绕房地产投融资领域交流与合作,构建房地产投融资平台,集思广益,共图发展,促进参与的房地产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3、邀请私摹股权基金、著名华商、区域和全国性品牌房企、城市地区、中国500强企业高层以及各大商会企业家,属于城市开发、高端地产项目投资的目标客户出席本次论坛,促进参与项目在一个圈层的路演。

七、论坛具体安排

会议时间:2012年3月28日 会议地点:上海世博中心

09:00-12:00 主题论坛

(一):宏观经济与房地产政策

12:00-14:00 主题午餐会:房地产私募基金专题

14:00-15:40 主题论坛

(二):中国新城发展模式与项目路演峰会

15:40-17:40 主题论坛

(三):全球资本与中国地产首脑峰会

18:00-20:30晚宴暨颁奖典礼

电话:021-38821038

传真:021-38820118

第三篇:中国经济改革

坚定的改革执行者既要破除陈规陋习的阻碍,又要解决自己思想意识深处舍与得的矛盾,同时还要担当历史和社会赋予的责任。

被称为“最后一个计划经济堡垒”的铁道部,在共和国改革史上第二次被并入交通运输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九龙治水”的局面,被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破题;互联网飞速发展催生的复合多媒体方面的服务与管理,因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总署的合并而获得全方位覆盖。

大部制改革是政府对自己“动手术”,具体到相关部门,改革者就是被改革对象,因此容易形成“壮士难以断腕”的局面。政治学中著名的“帕金森定律”指出:首先,在行政管理中,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却越来越低下;其次,面对拥有的权力,官员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因此在选人用人时,一个官员会选择两个不如自己的属下,以此类推,就会产生新的“庸政”和“懒政”。当下的政府改革简政放权,大原则已然形成社会共识,但在具体落实中,依旧需要对这样的情况保有警惕。

精简部门的改革,如何避开行政人员“膨胀—精简—再膨胀”的世界性行政机构改革难题?改革后怎样有效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权力该下放的下放,但如何预防获得管理权力的行业协会等滋生新的官僚主义?这些问题归结为一句话,即大部制改革如何跨越“帕金森定律”?

在此,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首先是“改革方式”问题。政府职能改革方案出台后,应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措施跟上,明确各个政府机构的权责界限、人员规模、经费预算,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化,避免天然的扩张冲动。同时,应结合现实中的种种案例,查找政府职能的缝隙盲区,厘清社会管理的交叉点和重合点,提高对权力部门工作效率的监管,保证各职能部门责任上的无缝融合。

其次是“改革执行者”。机构职能重新划分带来的阵痛,必然要平摊到改革者的肩上,砍掉自身多余的手,还给市场和社会,不仅需要政治智慧,更需要大局意识和自我割舍的牺牲精神。坚定的改革执行者既要破除陈规陋习的阻碍,又要解决自己思想意识深处舍与得的矛盾,同时还要担当历史和社会赋予的责任,这样的素质关乎改革的成败。

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开宗明义: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本届政府任期内还将削减行政审批项目三分之一以上。由此可见,政府对自身的改革没有“过去完成时”,只有“现在进行时”,而跨越一个个“帕金森定律”式的改革险滩,实现民富国强,既要一往无前,又要冷静审慎、科学应对。(武雪梅)

第四篇: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

——县际竞争与成渝经济区发展问题

摘要:张五常提出,县际竞争是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激烈的县际竞争促使市场经济价格体制的建立,能有效避免租值消散。从县际竞争的角度看成渝经济区发展问题,希望可以在“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探寻西部经济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县际竞争约束竞争合约成渝经济区

中国经济改革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几乎处于相同的步调,理论引导着改革实践,而实践又不断为理论注入新鲜血液。张五常是为中国改革引入科斯理论的第一人,他的产权、合约理论与科斯一脉相承,在经济改革的潮流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要从县际竞争的角度看待成渝经济区的问题,必须先从《中国的经济制度》中的相关概念、理论说起。

一、县际竞争与约束竞争合约

县际竞争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理位置邻近的县级行政区政府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非流动经济要素、吸引资本、劳动等可流动经济要素而展开的竞争,培育要素在当地的“根系”,使之扎根当地,其目的是通过吸引资本、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以及争取上级特殊政策以尽可能提高本行政区居 民的福利和人均收入,促进辖区经济增长。

“中国的地区从上而下分七层…...这七层是从上而下地以承包合约串连起来的。上下连串,但左右不连。地区竞争于是在有同样承包责任的地区出现,即是同层的不同地区互相竞争。”县际竞争双方处于不同承包合约的同一层次,这种合约安排使县际竞争具有一些特点,比如县级行政区的界限、竞争激烈等

所谓“县际”,也就规定了这种竞争的界限是县级行政区,县际竞争不是简单的区域竞争,原因在于使用土地的权力。土地对发展中国家很重要,在农业、工业、房地产等经济层面都是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土地的利用效率可以直接决定经济发展状况。因而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主要的经济权力不在村、镇、省而是在县,从土地的使用权对经济的作用来看,县际竞争比一般情况的地区政府竞争更有现实意义。

“竞争”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阿尔钦提出,任何社会,只要有稀缺,必有竞争,而决定胜者与负者的规则可以阐释为产权制度。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每个经济人都在极力使用稀缺资源来满足需要,如果竞争是无序的、混乱的,那么会产生租值消散,消散的租值其实就是实施不完善制度而产生的制度费用。产权界定是保障竞争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从约束竞争的角度来说,产权界定下的权利制度安排可以看成是一组合约,称为约束竞争合约。

县际竞争最激烈。因为县级政府决定经济发展的实际权力相对较大。而且,在同一个省或市政府辖区内,县与县之间的竞争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地域的边界、权力的边界均比较清楚、所拥有的条件也比较清楚),县领导干部的政治前途(如在政绩考核中,排名靠前的县,其主要领导可以进入到高一级政府党政班子的常委)、县财政的松紧、县领导干部的经济收入(招商引资提成、经济发展奖励)等都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县级政府在许多方面具有商业机构的特征。

二、成渝经济区现状分析

2009年7月,国家发改委在成都召开了编制工作会,会议初步商议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涵盖四川的15个市和重庆的31个区县,总面积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1.58万亿元。其中重庆除了一小时经济圈的23

个区县外,还有渝东北的万州、梁平、丰都、开县、垫江、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八个被纳入了成渝经济区,整个成渝经济区涉及的重庆幅员面积是1.15万,占37.56%,占重庆人口2380万,占重庆总人口的62.5%。

成渝经济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心,具有自然条件优势,长江及其支流贯穿整个经济区直接带来交通优势,另外劳动力资源丰富、幅员广阔、西部科学技术中心等优势也让经济区具备了发展成为增长极的可能条件,“十二五”规划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渝经济区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具有领跑者的地位,无论从经济区自身优势条件还是外部经济环境来说,在这样的机遇下,成渝经济区极有可能成为全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领力量。

成渝经济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由两个经济中心构成的双核经济区,而且成都和重庆在行政单位上来说处于不同地位,重庆直接受制于中央而成都则属于四川省政府的管理范围,正是这些独特又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成都和重庆是相同经济区内相对独立的两个经济中心,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如果没有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实际上确实也很少),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恶性竞争是可能存在的,比如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那么如何规范这种竞争?怎样安排制度来约束竞争呢?

约束竞争的权利结构可以分为四类:第一、以资产界定的权利,也就是私有权,对成都和重庆两个独立个体来说,私有权的界定是清晰的,这种界定以行政界限为基础;第二、以等级界定的权利,虽然二者的行政等级不一样,但是不存在谁附属于谁的问题,所以没有经济单位等级的高低之分;第三、通过法例管制,这类权利结构的主体是中央政府;第四、受风俗或宗教约束,对成都和重庆来说,这类权利结构的比重很小。私有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作为独立的两个个体来说,成都和重庆拥有各自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的私有权,但是作为成渝经济区,二者却是一个统一的市场主体,是否需要重新界定产权呢?就目前来看,经济区内要素没有达到自由流动的状态,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资本,在政府之间的竞争下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如果有第三方作为经济区的要素所有者,成都和重庆维持一定的产权也许可以解决要素流动的部分问题,中央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其次,市场竞争行为导致的负外部性的监管主体缺位或大大弱化。市场竞争过程中,企业或个人生产经营行为而产生的负外部性应该受到严格的监管和约束。如企业的排污要严格限制及治理;企业对资源破坏性的开采要严格限制及惩罚;企业对劳工要有必要的保护;等等。而负外部性监管的主体主要是政府,辅助之以非政府组织(NGO)和普通民众。一旦政府转变为竞争的主体,市场竞争负外部性监管的主体就无形中消失或大大弱化了。县际竞争同样如此,因为县级政府的职能从监管经济转变为市场竞争的参与者,此时的外部性问题需要另外的监督者,也就是中央政府,所以在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问题中会特别强调中央扮演的协调作用,真实目的就是减少负的外部性。

三、基于宁波地区实践的相关建议 宁波经济近几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与县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县与县之间的激烈竞争是分不开的。宁波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6区5县(市)。2007年宁波县域面积、县域人口和县域GDP分别占全市的72.7%、61.3%、56.3%,县域经济在宁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宁波地区也存在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在县际竞争路径与制度选择的探寻中,提出建构以市场为导向的职能运行机制;缩小政府规模,强化县乡体制改革,精县、简乡、强村;实施合理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等建议,从而提升制度竞争力。可以看出宁波地区对发展县际竞争,更多强调的是制度建设,另外弱化县的行政职能加强市场职能,突出区域合作。

成渝经济区的县际竞争要复杂一些,而且较宁波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低一些,然而县际竞争的问题却类似,在参考宁波地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弱化成都和重庆的行政地位。同一个经济区内的县可能属于不同的省份,如果过于强调政府的地位,在政府作为竞争者的寻租过程中,经济发展策略难以统一,经济区内部仍然处于市场分割状态,那么县际竞争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产生更多的外部效应。

其次,加强中央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中央作为第三方监督者可以有效减少外部性问题,而且川、渝对于中央来说处于相同约束竞争的权利结构中,中央政府对整个经济区有权威领导,经济区的发展需要政策协调。

最后,通过成都、重庆两极之间地区的县际竞争,加强“轴”的经济地位,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促进“点——轴——区”发展模式。

县际竞争发展模式尽管存在缺陷,但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快速发展成渝经济区的浪潮中,县际竞争更能体现作用,不过,推陈出新是必要的,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制度创新,强调竞争的同时注重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相关职能改进,从而促使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到来。

注释:

1、《中国的经济制度》(神州大地增订版)张五常,中信出版社,第144

页第二段

参考文献:

《中国的经济制度》张五常,2009年10月第1版,中信出版社;

《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现状及成渝经济区发展远景——基于“十一五”时期区域发展的回顾》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成渝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探析》余长惠,[A],1674-3652(2010)02-0118-04; 《四川“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与“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在中共四川省委召开的“十二五”规划座谈会上的发言》林凌,[A], 1006—012X(2010)—06—0005(05);

《宁波地区县际竞争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范廷国、朱国军,[A]

《关于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思考》何雄浪、杨继瑞,[A],1671-5365(2010)02-0072-06;

第五篇: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也有着明显的短处。自2008年来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受到重创。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参与者,当然也逃不出经济的严重的损失。外部需求大幅减少,中国的出口型企业产品出口严重受阻,沿海大部分出口型企业倒闭,大量公民失业。加上中国房价大涨、环境污染、经济增长减弱,民生、医疗、教育的需求的增长与当时建设的不足的矛盾日益激烈。当今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又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中国经济、政治、法律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关键词:政治体制 法律法规 民生建设 经济结构改革 发展目标与战略

经过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这种的发展是以资源大量浪费,环境污染,产业长期处于低端产业链为代价取来的。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明显不适应了,所以经济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确定“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全面解放人的发展自由。人在生产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解放人的自由发展就是充分发挥人的生产积极性。~~~~

二、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中国在全球分工与产业链的地位。中国应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好型、人文关怀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符合当今社会的潮流与需求。提升中国产业结构是经济改革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发展服务产业,高科技产业,减少低端污染消耗型产业是现在的改革重点。~~~~

三、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服务型政府”。建立“服务型政府”是经济发展的政治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器。~~~~ 2 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民生性建设的保障。~~~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推动国有企业向“现代化企业”改革的必要条件。~~~

四、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完善法律,加强对公民合法财产的产权的保护是提升公民生产的必要条件。~~~建立,完善公民的监督权,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使公民可以更好的监督政府官员,以及政府官员财产透明化,减少腐败。~~~

3深化税务法律改革,金融体系法律改革。加快落后产业的淘汰与发达产业的扶持。~~~~

下载中国经济改革与房地产项目投融资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经济改革与房地产项目投融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专题论文[本站推荐]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专题论文摘要:说起中国的经济腾飞不得不从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开始,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

    项目投融资

    项目投融资 一、1、发行债券比银行贷款有利的方面 ①融资成本一般低于银行贷款,比较合算。 ②有利于提高融资人的信誉及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从而可能开辟更多的资金来源,筹集到......

    中国经济改革刻不容缓

    中国经济改革刻不容缓 英国《金融时报》 欧阳德 北京报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随着快速而不均衡的增长给中国政府、银行和企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实施关键经济改......

    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与投融资策略

    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与投融资策略主讲:宏皓一、2013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1、2013年经济形势分析2、房地产行业数据分析3、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1)政策调控(2)房地产信息联网(3......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ZQ学长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就说你可以把它当中国近现代史来读,应该很有意思,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那天拿着写有书名、作者、检索号的小纸条,第一次穿梭在图书馆一......

    中国经济改革与制度创新(五篇模版)

    中国经济改革与制度创新 满分: 100.0分 得分:56.7分 一 .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10.0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正确 A.......

    ppp项目投融资

    吴亚平主任表示,做PPP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万万不能”。一是一定有敬畏之心,一定要有专业;二是有钱不能任性,但是做PPP没钱也是万万不能的。他分析了项目可融资性的三大决定因素,......

    项目投融资名词解释汇总

    投资:一,指为了将来获得收益或避免风险而进行的资金投放活动。二,指投资的资金。 项目融资:指为项目公司融资,它是一种利用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为担保条件的无追索权或有追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