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大纲

时间:2019-05-14 16:0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大纲》。

第一篇:201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大纲

201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基因组信息学与生物统计

考试科目代码:814

一、考试要求

掌握常用的生物统计方法,了解基因组信息学中的基本数据类型,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说明和解决基因组信息学中相关的问题。

二、考试内容

(一)《基因组信息学》部分

1)基因组信息学中生物学基础

a.DNA的结构、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 b.基因组结构与基因表达调控 2)人类基因组及基因组数据库

a.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测序策略

b.NCBI及Ensembl数据库、UCSC基因组浏览器 c.ENCODE计划、TCGA计划 3)基因组信息分析

a.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 b.基因组序列分析 c.基因识别方法

d.非编码区域分析与调控元件识别 4)基因芯片数据分析

a.基因芯片分类与数据表示 b.基因芯片数据预处理

c.基因表达差异的显著性分析 d.基因表达谱聚类分析 e.基因表达数据的分类分析 f.主成分分析PCA 5)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a.了解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

b.了解ChIP-Seq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Bowtie、MACS)c.了解RNA-Seq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tophat、cufflinks)

(二)《生物统计》部分 1)生物统计学的基本知识

a.生物统计学概念 b.生物统计学术语

2)实验资料的整理与统计描述

a.实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b.统计图表的应用

c.实验资料特征数的计算 3)概率与概率分布

a.概率基础知识

b.几种常见的理论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c.抽样分布的特征以及中心极限定理 4)统计推断

a.假设检验的原理与方法 b.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检验 c.样本频率的假设检验 d.参数的区间估计与点估计 e.方差的同质性检验 5)Χ2检验

a.Χ2检验的原理与方法

b.正态分布和二项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c.计数资料的Χ2检验 6)方差分析

a.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b.单因素方差分析 c.二因素方差分析

d.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和数据转换 7)简单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

a.回归和相关的概念 b.直线回归分析 c.直线相关

8)多重线形相关与回归

a.多重线性相关与回归中涉及的统计量的概念和意义 b.多重回归分析 c.多重相关分析

三、试卷结构

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b)基因组信息学与生物统计各占75分 c)题型结构:

a: 填空题(30分)

b: 解答题(包括简答与计算题)(120分)

四、参考书目

1.乔纳森.佩夫斯纳著,孙之荣译,《生物信息学与功能基因组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孙啸、陆祖宏、谢建明,《生物信息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3.李春喜,王志和等,《生物统计学》(第四版),科学出版社。4.杜荣骞编,《生物统计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育技术学专业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2012年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考查目标

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基础课综合考试涵盖《教育技术导论》和《教学系统设计》两门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教育技术学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教育技术学导论

教学设计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30% 简述题: 60% 综合题(设计题和案例分析题):60% Ⅲ 考查范围

《教育技术学导论》  考查目标

1.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2.运用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基础

(一)视听教育理论

(二)传播理论

(三)系统科学理论

(四)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理论

三、多媒体计算机与教学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基础

(二)计算机教育应用

四、教学资源概述

(一)教学资源概述

(二)网络教学资源及其获取

(三)网络与多媒体资源应用

五、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四)教学目标分析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

(七)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八)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与策略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系统设计》  考查目标

1.理解教学系统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教学系统设计、需求分析、学习者特征、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材料开发、教学评价等; 2.熟悉教学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化思想和方法,以及传播理论;

3.熟悉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并能综合应用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独立完成教学系统的系统化设计。

 考查内容

一、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

1.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2.教学系统设计的内涵

3.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

(二)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1.教学理论

2.学习理论

3.系统理论

4.传播理论

(三)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1.迪克-凯里模式 2.肯普模式 3.ADDIE模式 4.ASSURE模式

(四)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应用范围和层次

二、需求分析

(一)学习需要的含义

(二)学习需要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1.认知发展特征分析

2.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分析

3.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

4.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

5.学习动机的分析

三、确定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2.布鲁纳的目标分类学

3.教学目标分类的新发展

(二)教学目的分析方法

1.层次分析法

2.类分析法

(三)从属技能分析

(四)撰写教学目标

1.ABCD法

2.马杰的目标编写方法

3.加涅的目标编写方法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

(一)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常见教学策略的内涵与方法

1.先行组织者策略

2.掌握学习教学策略

3.情境--陶冶教学策略

4.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5.自主学习策略

6.协作学习策略

7.支架策略

8.认知学徒制

9.随机进入教学

10.其他宏观与微观的策略/方法

(三)常见教学模式/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4.案例学习

5.主题学习

6.探究学习

7.合作学习

8.范例教学

9.WebQuest

10.其他

五、教学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一)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1.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

2.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与程序

(二)教学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六、学习环境的设计

(一)学习环境的概念与内涵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

(三)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

七、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述

1.教学评价的概念

2.教学评价的功能

3.教学评价的分类、特征

(二)教学评价的方法

1.形成性评价的方法

2.总结性评价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的新发展

参考书目

1.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何克抗 林君芬 张文兰 编著.教学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第三篇: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一,法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0分1.法律程序2.法律体系

(二)简答部分,法不朔及既往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0分

(三)论述题,试述司法在实现法治中的特殊意义.20分

二,宪法学部分

1,什么是宪法?什么是宪政?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怎么样才能实现宪政?15分

2.一般认为宪法属于公法,那么宪法在司法领域里具有效力吗?请论述你的观点.15分

三.民法部分40分

1.简述一般人格权制度的特征和功能.2.简述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3.简述地役权和相邻关系的区别.4.简述保证的附丛性.四.刑法学部分40分

(一)简答题20分

1.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及其例外规定.2.我过刑法典中有关限制死刑适用的法律规定及其意义.(二)案例分析20分

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锻某(男,61岁),1997年与当时只是宾馆服务员的柳某(女,31岁,现为甲市国土资源局公务员)勾搭成歼,后一直保持奸情.2007念月以后,锻某因不满柳某索要财物晋升职务安排后半生的长期纠缠,决意要除掉柳某.为此,锻某找来了陈某(甲市公安局警官),徐某(甲市力大汽修厂经理)密谋用制造汽车爆炸的方法杀死柳某.锻某向陈.徐二人提供了柳某的照片,住宅地址及汽车钥匙;陈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5枚雷管和2千克硝氨炸药,尔后与徐某共同制作了遥控装置,并进行了实验.2007年7月9日下午,陈徐二人伺机将遥控爆炸装置安放在柳某的车内,此后两人驾车跟踪下班回家的柳某,在柳某经过一繁华路口时,陈某引爆了安放在柳某车上的炸药,致柳某当场被炸死,两名路过的路人被炸伤,停放在柳某车旁的一辆出租车被炸毁.2007年7月13日,锻陈徐三人被缉拿归案.锻某另查明:其在担任甲市市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等领导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干部调配、选任过程中索要、收受7人财物合计169万元人民币,还有110万元人民币的财产不能说明来源合法。

综合案情回答以下问题并产许理由:

1. 锻陈徐三人的行为构成何罪?

2. 锻陈徐三人分属于何种类型的共同犯罪人?

3. 对锻陈徐三人的刑罚裁量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篇:天津工业大学全国统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

天津工业大学全国统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非织造布后整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非织造布后整理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限选课。要求学生对基本的非织造布整理方法和工艺特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掌握后整理方法的目的、原理、方法、工艺要求、整理后产品性能测试;整理剂的种类、性能、使用要求;能够在非织造布产品研究开发过程中熟练运用合理的整理手段,进行整理方法的选择和工艺过程的制定。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1.绪论(5-10%)

了解非织造布后整理的目的、意义、内容;理解非织造布后整理的方法及分类;了解非织造布后整理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2.整理用水及表面活性剂(3-5%)

了解非织造布整理加工中对水质的要求;掌握水处理的方法以及各种水处理方法的特点和措施;重点掌握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类型、性质、作用原理和用途。

3.收缩、柔软、硬挺整理(5-8%)

了解收缩整理的目的;掌握自由收缩整理、强制收缩整理的原理和收缩整理的工艺条件;理解机械柔软整理(机械搓曲、机械开孔、机械开缝)的基本原理;掌握化学柔软整理的原理、方法、工艺控制;了解常用柔软剂的特性及使用。

4.外观整理(1-3%)

了解上光轧平及均匀整理、轧花整理的目的及方法。

5.剖层、磨绒、烧毛(5-8%)

了解剖层整理的目的与方法;了解磨绒整理的目的、理解不同磨绒机工作原理和磨绒效果的影响因素;掌握磨绒机理;了解烧毛整理的作用、意义、烧毛机种类;掌握气体烧毛机的工作原理和烧毛工艺的控制;重点掌握烧毛机理。

6.防水及拒水拒油整理(5-12%)

理解拒水、防水的定义和区别;掌握拒水整理的原理;了解不同拒水剂的特性及用

第1页,共3页

法。

7.亲水整理(5-12%)

理解非织造布亲水整理的目的和意义、掌握亲水性能的测试和常用亲水整理剂及应用工艺;重点掌握亲水整理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8.抗静电整理(5-12%)

了解纺织材料产生静电的机理及克服静电的办法、影响纺织材料静电逸散的因素(纤维电阻、环境温湿度、其它因素);掌握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的测试(半衰期、比电阻、摩擦带电压);掌握抗静电剂作用机理、抗静电剂的分类及常用非耐久型抗静电剂、耐久型抗静电剂的具体品种及性能。

9.涂层整理(5-12%)

了解涂层整理的作用、应用和涂层整理剂的类别、特性;理解非织造布的涂层方法;重点掌握非织造布的功能涂层整理(如防水透湿涂层、抗静电涂层、阻燃涂层整理)和浆点涂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了解非织造布层压加工的目的;掌握粘合层压、热熔层压、焰熔层压的设备原理和工艺过程。

10.非织造布的复合加工(5-10%)

掌握复合加工的目的、定义、分类;了解层间复合加工用纤维、树脂以及产品类型和加工方法;

11.抗菌整理(5-12%)

了解抗菌整理的意义、目的、发展情况;掌握非织造布抗菌机理;理解抗菌整理剂应满足的条件、常用抗菌整理剂及应用工艺;重点掌握DC—5700抗菌整理剂和相关抗菌整理剂的抗菌原理及特点;掌握抗菌整理后非织造布服用安全性检验的要求和抗菌效果检验的方法。

12.阻燃整理(5-12%)

了解阻燃整理的意义、阻燃整理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理解常见纤维的燃烧特性、纤维材料的燃烧过程;重点掌握阻燃机理;理解阻燃剂作用和常用阻燃剂的品种应用;掌握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13.芳香整理(1-4%)

了解芳香整理的作用、芳香物质分类;掌握芳香整理方法(喷洒法、浸渍法、涂层

法)和芳香整理效果的测试。

14.抗紫外线整理(3-7%)

了解紫外线分类、紫外线的危害;掌握紫外线的防护原理及测试方法;理解紫外线吸收剂和反射剂的种类及应用。

15.非织造布着色与印花(1-5%)

了解非织造布几种印花方法的基本工艺过程以及非织造布印花的应用。

三、试卷的类型及比例

1、名词解释:本题10个小题,每个2分,共20分,占20%。

2、简答题:本题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占40%。

3、论述题:本题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占3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非织造布后整理》,焦晓宁,刘建勇 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第五篇: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专升本)入学考试大纲

医学影像学专业(专升本)入学考试大纲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部分

绪 论

【重点掌握】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发展历程。

第一章 X线摄影条件

【重点掌握】

X线感光效应基本概念;影响X线感光效应的主要感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CR、DR曝光条件的制定和应用方法;优质X线照片的基本标准。

第二章 X线检查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重点掌握】

X线摄影方向、基本体位及命名方法;脊柱、头颅、胸部和腹部体表定位标志、定位线。X线照片标记内容、标记方法及标记原则。

第三章 X线常规检查技术

【重点掌握】

X线摄影各位置的要领、特点和显示内容,包括手正侧位、手后前斜位、拇指正侧位、腕关节正侧位、尺桡骨正侧位、肘关节正侧位、肱骨正侧位、肩关节正位、肩胛骨正侧位、锁骨正位、足正侧位、足内斜位、跟骨侧位、跟骨轴位、踝关节正侧位、胫腓骨正侧位、膝关节正侧位、髌骨轴位、股骨正侧位、髋关节正位、髋关节水平侧位、头颅后前位、颅骨侧位、颅底上下轴位、汤氏、蝶鞍侧位、颧弓轴位、鼻骨侧位、视神经孔位、柯氏位、瓦氏位、许氏位、梅氏位、下颌骨侧位、1、2颈椎开口位、颈椎正侧位、颈椎斜位、胸椎正侧位、腰椎正侧位、腰椎斜位、腰骶关节正侧位、骶尾骨正侧位、骨盆正位、骶髂关节正斜位、胸骨正侧位、膈上肋骨正位、膈下肋骨正位、胸部正侧位、胸部右前斜位、胸部左前斜位、腹部仰卧前后位、腹部站立后前位、腹部倒立正侧位。

各系统、儿科、急诊X摄影的原则与注意事项。【掌握】

X线摄影的步骤、原则;DR操作步骤;数字X线检查调谐处理和空间频率处理对输出影像质量的影像;动态范围控制与能量减影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第四章 乳腺X线检查技术

【重点掌握】

软X线摄影的概念;乳腺摄影的注意事项;乳腺内外斜位、头尾位、90°侧位的摄影位置和意义。【掌握】

数字乳腺X线摄影的特殊检查技术;乳腺摄影的质量控制。

第五章 X线造影检查技术

【重点掌握】

造影检查的概念;对比剂的分类和引入人体的方法;离子型对比剂与非离子型对比剂的特点;数字减影程序与临床应用,包括头颈部血管造影、胸部血管造影、躯干大血管造影、腹部血管造影、四肢血管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的术前准备、检查技术与摄影方法。【掌握】

碘过敏试验的方法、上消化道造影的检查过程;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过程。ERCP、“T”型管胆道造影、PTC的概念。

第六章 照片冲洗及打印技术

【重点掌握】

显影和定影的概念、原理及操作;自动冲洗套药的组成;干式胶片静发色特性、热敏胶片与照片的保存。【掌握】

显影液和定影液的组成、各部分作用及配制方法;PQ型和MQ型显影液的特点;干式打印机的特点。

第七章 CT检查技术

【重点掌握】

CT图像的特点;CT检查的基本参数;CT检查在人体常用部位的技术参数、图像处理及临床应用原则。【掌握】

CT检查前的准备和CT检查适应症;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检查方法;多层螺旋CT 基本结构与常用的后处理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第八章 MRI检查技术

【重点掌握】

MRI检查的禁忌症、各部位MRI检查操作步骤、MR血管成像和MR水成像的临床应用。【掌握】

MR成像的基本参数、常用脉冲序列组成、脉冲序列特点、脉冲序列的临床应用、影响MR图像质量的参数、成像参数的选择及MR检查方法和MR对比剂及临床应用,MRI检查特点、扫描前的准备。

第九章 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及评价

【重点掌握】

QM、TQM的内涵;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程序;模拟与数字放射诊断影像质量评价的异同。

《系统解剖学》部分

一、运动系统

(一)骨学 掌握骨的分类、构造 熟悉躯干骨的构成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横突孔通过的结构 熟悉椎孔、椎间孔的形成和通过的结构 熟悉构成胸廓的骨有哪些 掌握胸骨角的概念 熟悉四肢骨的名称

掌握翼点的位置、特点及投影 掌握颅底内面各孔裂及通过的结构

(二)关节 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

熟悉椎骨的主要连接结构:椎间盘、椎间关节、黄韧带和前、后纵韧带位置 掌握椎间盘的位置和构成 熟悉椎管后壁的构成

掌握肩、膝、髋关节的构成及特点 熟悉肘、腕、踝关节的构成

(三)肌学

熟悉躯干肌包括哪几部分肌肉 掌握膈的位置、特点及裂孔通过的结构 了解腹前外侧群肌肉有哪些 掌握上肢臂前、后群肌各肌肉的名称

掌握下肢大腿前、后群各肌肉的名称和小腿后群浅层肌肉的名称

二、消化系统

掌握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掌握牙式的表示方法 掌握大的唾液腺及开口位置 掌握咽峡的构成

掌握食管的位置、狭窄及距中切牙的距离 掌握胃的出、入口的名称和胃大、小弯的位置 掌握十二指肠的分部、大乳头的位置 掌握阑尾根部的位置特点及体表投影 掌握结肠和盲肠的结构特征

掌握肝的体表投影、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掌握胰的位置及分部

三、呼吸系统

掌握鼻旁窦及开口位置 熟悉喉软骨有哪些及喉的分部 掌握声带和声门裂及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掌握气管杈的位置及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 掌握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肺的分叶和肺门通过的结构(支气管、肺动、静脉等)了解胸膜的概念

熟悉胸膜腔的形成及肋膈隐窝的位置和意义

四、泌尿系统

掌握肾的位置及被膜

熟悉肾的皮质和髓质的位置及肾盂的位置和形成 掌握输尿管的狭窄 掌握膀胱三角的概念

五、生殖系统

(一)男生殖 掌握男性生殖器的组成 掌握射精管的合成及其开口 掌握前列腺的位置及通过的管道 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及弯曲 熟悉男性尿道贯穿的结构

(二)女性能生殖 掌握女性生殖器的组成 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掌握输卵管分部及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部位

六、腹膜

掌握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掌握大、小网膜位置

掌握直肠子宫陷凹和直肠膀胱陷凹的位置及意义

七、脉管系统

掌握心的位置,熟悉心内注射的进针部位及刺入的心腔 掌握心脏有哪几个心腔及各心腔的出、入口 掌握卵圆窝的位置

掌握心脏收缩、舒张时,心腔内各瓣膜的功能 掌握心传导系的概念、组成及窦房结的位置和功能 掌握冠状动脉的走行、重要分支

掌握心脏主要静脉的名称及流入右心房的途径 掌握心包的组成 掌握动脉韧带的概念

掌握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名称及各自的分布区 熟悉臂和前臂的动脉主干的名称 掌握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概念及意义 了解腹主动脉不成对的脏支有哪几个 熟悉腹腔干三个分支的名称 熟悉分布于胃的动脉有哪些

掌握肝门静脉的合成、属支及收集范围

掌握口服、静脉点滴、肌肉注射和直肠给药在体内的吸收、循环及经肾排出途径 掌握胸导管的收集范围、走行及接受的淋巴干

八、感觉器官

掌握眼内容物的组成、眼屈光系统的组成 了解眼外肌和泪器的组成 掌握黄斑的概念

熟悉视杆、视锥细胞的功能 掌握中耳的组成 掌握骨、膜迷路组成

熟悉听觉感受和位置觉感受器的名称

九、神经系统

了解脑包括哪几部分

熟悉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各有哪些团 掌握脑神经内脏运动核包括哪些核团 掌握小脑的外形 熟悉间脑的分部

掌握内囊的位置、分布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

掌握大脑皮质第Ⅰ躯体运动区、第Ⅰ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及各语言中枢的位置

掌握七块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掌握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浅感觉传导通路 掌握四肢的运动传导路

掌握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损伤后瘫痪特点是什么 掌握脑和脊髓的被膜 掌握营养脑的动脉名称及来源 掌握脊神经的组成 熟悉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 掌握植物神经的组成 综合:动眼神经损伤的表现 脑脊液循环途径 《生理学》部分

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

掌握生理功能调节方式以及内环境的稳态的概念。【教学内容】

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反馈与负反馈。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目的要求】

掌握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的形式;生物电产生原理。【教学内容】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阈值、阈电位的基本概念。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超极化。兴奋-收缩耦联。

第三章 血 液

【目的要求】

掌握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生理性止血;红细胞血型。【教学内容】

血细胞比容。红细胞生理特性。血小板的生理功能。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过程。ABO血型系统。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的要求】

掌握心脏泵血功能、心肌生理特性、心音的产生;影响动脉血压因素。【教学内容】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音的产生。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和心指数。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影响心肌兴奋性、自律性及传导性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中心静脉压。压力感受器反射(减压反射)。

第五章 呼 吸

【目的要求】 掌握呼吸各环节的基本过程,气体在血液中运输形式。【教学内容】

外呼吸、气体运输与内呼吸。

呼吸运动,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肺容量和肺容积,肺通气量。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目的要求】

掌握各消化液的主要成分和生理作用。【教学内容】

胃液的成分和作用。胃排空。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目的要求】

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体温的概念,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机制。【教学内容】

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呼吸商。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体温的概念和测定方法。产热和散热过程。体温调节中枢。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目的要求】

掌握尿生成的过程及及其影响因素。【教学内容】

肾小球滤过率。Na、葡萄糖的重吸收。肾糖阈,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目的要求】

掌握视觉、听觉器官的功能。【教学内容】

眼的调节。视网膜两种感光换能系统。暗适应与明适应。视野。声音的传导途径。耳蜗微音器电位。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目的要求】

掌握突触的传递的特征;神经纤维的传导特征;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教学内容】

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特征。突触传递的特征。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目的要求】

掌握主要几种内分泌腺的生理作用。【教学内容】

生长素的生物学作用。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下载201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化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2、掌握......

    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

    1.专业基础课 经济数学:培养学生运用高等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治经济学:培养资本运营和增殖能力,,,西方经济学:习得一定的宏观管理能力和微观经营能力,,,管理学:组织、协调、......

    北京理工大学2014硕士生入学考试备考手册

    为了能让大家更加了解北京理工大学,挑选适合自己的专业,更好的复习,特地推出了北京理工大学备考手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学校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

    1997年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范文大全)

    1997年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课程名称:植物营养学(含农田施肥原理) 一、名词解释(没小题4分,公20分) 1. 氮肥利用率 2根际3枸溶性磷肥 4植物养分再利用5作物营养临界期......

    北航609 数学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2011版)

    609 数学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2011版)请考生注意:1、数学专业基础课试题含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两部分内容。2、每部分试题满分75分。数学分析部分的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与要求(......

    《大学英语》入学考试大纲(精选合集)

    《大学英语》入学考试大纲一、 考核目标 《大学英语》的考核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以及初步的写作能力,主要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计算机基础 考试科目代码:[854] 本考试科目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包括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两部分,每部分各75分。 数据结......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电路与数字电子技术考试科目代码:[827]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电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并且能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