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的改革开放
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的改革开放
1978至今,中国社会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刻的改革,邓小平就是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到今天虽然经历不少曲折,但总体上是成功的。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改革开放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一系列重要创新和突破上: 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并论述了改革的必要性;明确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并指导政治体制改革;改革模式上采用了渐进式改革。
一
什么是社会主义?其本质是什么?尽管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学说已有很长久的历史,并且在实践中已经存在了70多年,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一直没有明确的解释。在以往的经济学著作中,往往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著作那里摘引一些语录,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三者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虽然这种摘引不一定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原意相符,但至少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一直缺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明确的解释。对这个问题,小平同志第一个给出了明确的解答,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对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要联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任务来进行判断。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小平同志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里,强调生产力标准,就紧紧扣住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前改革进程中有关姓“社”姓“资”的争论,恰恰忽略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一些非本质的东西抓住不放,结果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不争论”是邓小平在处理认识问题上的一大发明,过去因为争论而干扰了改革的进程。
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准确地把握住“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论点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为什么过去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发展缓慢?因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这就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关于改革,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以及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提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等观点,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充分论述了改革的必要性,从而发起并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如果忽略了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墨守成规,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失去活力,失去吸引力。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深刻地证实了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
二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就是市场经济。邓小平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并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深入思考,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思想,为十四大确立我国改革开放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对该问题的认识程度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而不断深化的。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段论述,代表了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思想,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为主,也可以结合市场经济。在1985年,邓小平又谈道,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这段论述,代表了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思想,具体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经济要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小平同志进一步讲道,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段论述,代表了邓小平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思想,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争论。按照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的论述,在1981年我国确定了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到了1984年又进一步确定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经济体制,在1992年则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这也反映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按照邓小平设计的宏伟理论蓝图进行的。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思想,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许多著述中,都把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相联系,这一思想长期以来一直用于指导社会主义实践。但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观点不是绝对的。列宁在苏俄战时共产主义到制定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过程中,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利用商品、货币等思想,是把市场作为手段和方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的“借用”。邓小平则明确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中性”的,不与社会制度直接相关。从1979年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以来,一直到1992年的“南方谈话”,都反复强调这样的思想。这个创新,树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并为后来进一步理论创新奠定了思想基础。该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中,已经产生了巨大社会价值,指导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
我国的政治体制是从革命战争年代演变而来的,主要是照搬苏联高度集权的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与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弊端,已明显暴露出来,亟须改革。
小平同志深刻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也深知改革的艰巨性。因为我国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主导型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的对象也是政府,这就使政治体制改革既十分重要,又十分艰难。1980年8月18日,小平同志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他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深刻见解,指出了当时政治体制的弊端,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目的,并初步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和宣言书。这次讲话,小平同志率先冲破了以往我国政治制度问题上的禁区,指出“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可能重新出现。”同时,他提出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政治体制相区别的观点,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1986年开始,在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入城市之后,针对城市改革不同于农村改革的问题,邓小平重新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并把政治体制改革问题郑重地推上了党和国家的日程安排。1986年6月2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说:“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1986年9月3日邓小平在接见日本朋友竹入义胜的时候说:“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邓小平指出,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把它区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长远目标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近期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主要是实现领导层干部队伍年轻化;“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主要是实行党政职能分开和精简机构以及处理好党与政府的关系等问题;“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与长远目标相比,近期目标需要抓住当前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因此,从根本上讲,第一个目标尤为关键,它是后两个目标的基础和保证。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明确了完整的目标体系,指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党政不分和权力过分集中是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之一,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邓小平在1986年9月13日听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汇报时提出:“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
最后,邓小平深刻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坚决又要慎重,要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进行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是一条根本原则和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邓小平从1980年起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目标和内容以及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集中深刻论述,构成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宏伟蓝图的总体框架。
四
有了明确的改革目标和目的,还是不够的。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实行了渐进式的改革。
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事业,涉及到整个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利益关系、基本价值取向、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等,其影响是巨大的。这就要求改革指导者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选择正确的战略,对改革的突破口、时序和配合关系,作出切合实际的安排。小平同志制定了正确的改革战略,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和总体构想,先在点上大胆放手试验,在试验中一步步总结并建立具体章法;点上改革取得成功后,再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同时针对不同领域采取具有不同力度的变革方式;在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切实安排好社会各方面对经济改革的配合关系;整个改革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地进行。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不能贻误时机,又不能草率从事。为了保证改革健康有序地进行,邓小平强调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国际上推行和平外交政策,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在国内,要尽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要积极而又慎重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高度注重保持社会稳定。保持社会稳定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一贯坚持的重大主张。他反复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发展是中国的主题,改革是动力,而改革和发展都要以稳定作为前提,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为了保障社会政治稳定,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加以综合治理。我国在改革的同时作出一系列保障社会稳定的决策,保持了中国政治局势的基本稳定,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空前深刻复杂的社会变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到9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进行过改革。但是,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成功地推动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国家并不多,中国的成功经验更是举世瞩目。邓小平选择了正确的改革战略,这个战略在改革的方向上是坚定的,在具体做法上又是试验性的;在点上是大胆的、激进的,在面上是谨慎的、渐进的。这就大大减少了社会的利益摩擦和改革的风险,避免了大的社会动荡。这个战略既充分鼓励广大人民在制度变革中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试验,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又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注重利用已有组织资源和两种体制兼容的一面,实现了对制度变迁方向与进程上的有效指导和控制,保持了中国社会制度体系的相对稳定和新旧体制的有效衔接。这个战略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不断深化改革和保持社会安定的同时,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辉煌业绩。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 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第二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改革开放的心得体会
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改革开放的心得体会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名中青年,我荣幸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党课的学习。在党校老师们的生动全面的教学下,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使我更加社深入地了解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力量,使我更加正确的认识了社会主义,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更加热爱。更增强了我对祖国明天更美好的信心。邓小平理论是伟大的一门学科,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做为新世纪的中青年领导干部,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党的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像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主要包涵这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邓小平理论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第二,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有继承也有发展,相对于毛泽东思想而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三,邓小平理论不是哪一个人的理论成果,而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贵的精神财富。第四,邓小平是这一理论的创立者,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成果。从内容上来看,邓小平理论系统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形成了科学体系。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画卷: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基础,展开了一幅建设社会主义的画卷。作为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邓小平理论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认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以及特定的历史根据和时代背景、命题提出和形成的发展过程。邓小平理论就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并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才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经受住了国际国内**的考验,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严重曲折中站稳了脚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国才取得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就不可能有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生活;不可能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政治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严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邓小平理论是实现中国发展和稳定的思想体系,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邓小平理论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它是我们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学习邓小平理论更要学习其中的哲学道理及人生观态度 我觉得学习邓小平理论,不光是研究其理论内容本身,对于中青年来说,真正以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导,不断要深入理解理论内容,更要学习其中的哲学道理及人生观态度,健康成长。不怕出错、敢于纠错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到计划与市场、“资”与“社”的区别。在谈到关于证券、股市是否是好东西时,他指出:“允许看,但更坚决的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此外,邓小平作为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毫不避讳地指出并承认自己的失误,这是何等宽大的胸襟!学习邓小平的理论,我们何不先学习伟人的胸怀呢?在忙碌的学习中,我们都曾经是某个区域的佼佼者,这也使我们身上多少染上了一些“傲气”,使我们常常看不到,或者不情愿说出自己的错误。然而,一个不能认真反省自己的人,如何能从以往的经历中发现自己的弱点,总结教训,获得更好的发展呢?这样的人又如何能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呢? 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不争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精华之一,也是邓小平的发明之一。我想这也是对我的学习最有指导意义的关键所在。单位里,宿舍里,我们早已习惯于说点什么,发发牢骚,对某个问题辩论一番或是怨天尤人,这难道能改变现状吗?与其天天对各种不好的现象大加评论还不如我们都从自己做起,遵守秩序,爱护环境。我们有时也会不自觉地纸上谈兵,这时就应该想想“不争论”,赶快拿出实际行动。光说不能发现问题,光说不会有所作为,要大胆尝试,大胆地闯荡。我想这就是将邓小平理论融入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时刻用正确的人生观规范自己的活动和思想。邓小平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和学习过程中,我时刻能感受到那股朴实而执着的爱。或许我们从小就被所谓的爱国主义教育封闭在革命烈士为国捐躯的小圈里,以至于在今天和平、安定,物质文化飞速发展的环境中淡薄了爱国主义的主题。我觉得爱国并不是在大使馆被炸之后上街游行示威就可以了,而是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譬如说,珍惜淡水,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也许有人觉得太离谱了,但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祖国的一草一木都不想爱护,他怎能会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如今,许多人的热点依然是出国,依然有很多的人向往那看起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可是当我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了解了共和国艰辛的成长史之后,我越发热爱我的祖国,我越发可以理解她与别人相比不足的地方,而正是这些不足之处应当成为我们年青人奋发的动力。立志建设她、美化她应当成为我们最崇高的理想。总之通过这一次学习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深刻地体会到时代赋予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多么古老而又深刻的一句话。“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邓小平也将历史的重任放在了我们的肩上,因此,珍惜优越的条件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全面发展,我们义不容辞!面对新世纪带来的新挑战,新一代的中青年更要以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先辈的鞭策下不断前进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把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
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使我们大学生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我们大学生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奋斗不息,从而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创造无悔的青春,取得成功。
英语1105方李亦圆
第四篇:邓小平理论与行政管理
谈邓小平理论与行政管理
摘 要:邓小平是当代世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主成部分。邓小平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他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大无畏的理论勇气和高瞻远瞩的聪明智慧,从理论上探索中国行政管理问题,逐步形成一整套行政管理的思想体系,以利于指导工作实践。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行政管理行政理论
一.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行政管理思想的发展
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行政管理的本质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行政理论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论著里,总揽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大局,从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行政管理的战略地位、基本原则和深刻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重视行政管理,把他作为国家学说和政权建设思想的核心问题加以论述。他们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出发,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掌管国家的历史使命出发,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国家进行行政管理的本质。
1884年7月31日,马克思在《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指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1]。他一针见血的指出,政府是管理资本家事务的委员会。由此可见,资产阶级政府的管理是代表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管理,这种管理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的剥削者对剥削者的统治和镇压,是暴力的欺诈,“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
邓小平亲身经历和领导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并且设计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和国内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中,他对新时期的行政管理和改革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尤其是对行政管理的本质做了具有创见性的阐述。
第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经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
理的中心。
第二,深刻的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为行政管理指明了方向。
第三,明确的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历史过程。
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行政管理科学化的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状况决定行政管理的内容和方向”;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行政管理要吸纳科学研究成果,掌握规律和艺术的论述,强调象征管理必须科学化;创造性的论述了行政管理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观点。概括如下:
第一: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必须面向世界实行开放的管理。
第二:现代化得行政管理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必须运用现代方法,努力提高效率。
二. 邓小平行政理论的哲学基础及对政府管理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行政理论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2]。深刻把握哲学基础,需要坚持历史和现实的统一。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突出特征统一在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上,无论其民主化的本质属性、法制化的实现形式、科学化的行为方式,还是人本化的管理目的都最终为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服务。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这一内在逻辑统一性是邓小平理论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坚实基础,同时又为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邓小平行政理论的认识基础及对政府管理的意义。为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他提出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3],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要注重克服官僚主义现象,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一切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
本判断标准等等重要论断。这些论断对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讲,行政体制改革主要涉及四个关键要素:一是政府管理职能的选择与确定,即管什么;二是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三是改善对行政人员的管理,即通过什么样的制度体系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保证政府职能的实现;四是控制政府的行为,即政府行使权力时,依托什么样的行政程序和行为准则。依据这样的分析框架,考察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就可以发现,政府管理功能的选择与定位,在整个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就政府管理功能本身来说,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它是行政体制运作、行政权力行使的起点和依据;另一方面,政府职能又处于经济、政治的交汇点,任何管理功能的变化,都会受制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并反过来对其产生影响。因此,行政体制改革,只有深入到政府职能这个核心层面,才有可能改变计划管理体制的运作方向,实现体制创新。
从我国的改革实践来看,认识到并提出政府职能转变这一核心目标,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直接产物。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决策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从邓小平同志1980年8月的讲话,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都是从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使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的角度阐述决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的性。以后在这个问题上的种种探索也主要致力于对“文化大革命”破坏民主集中制的批判和纠正。直到1986年决策体制改革才以“决策科学化”定义,完成了目标定位。科学的决策要求,作出了决策并不算完,还要对决策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检验。那么,检验行政决策的标准是什么呢?只能是实践。邓小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他进一步强调,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标准,其主要内容是“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真理观的新发展。它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统一,坚持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坚持了领导与群众的统一,为各级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和加强政府管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
邓小平关于政府管理创造性与规范性的理论。政府决策要有科学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府管理中最重要的职能,也是政府管理创造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我们要顺利实现建设和改革的任务,必须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因为,决策正
确,可以给人民带来安宁和幸福;而决策失误,就会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进行科学决策,第一,要有战略意识和全局观念。“胸无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只有统揽全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从实际出发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目标,才能带领群众前进。第二,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是我国宪法的规定。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也是最便利的制度,最合理的制度,永远不能丢掉。各级政府对于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必须令行禁止、认真贯彻执行,不能我行我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研究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反复比较;在这个基础上,经过集中,作出决定。第三,要深入调查研究。历史经验说明,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
政府领导经济工作要有主动性。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政府的中心工作。在新形势下,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主动性,取决于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熟练性。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要的是转变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作为出发点和着眼点。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他说,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由此可见,我们要抛弃计划经济体制和小生产的思维定势,用改革开放和社会市场经济的新思维来领导经济工作。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还必须明确经济发展战略和重点。这就是围绕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加快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
政府工作要有预见性。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见性是针对无计划性和盲目性而言的,政府管理如果没有预见性,也就谈不上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政府工作的预见性,必须有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因此,我们要
从各种渠道及时了解政府工作运行的情况,了解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及要求,以便尽快改进政府工作。各级政府不仅要有国内的信息网络及反馈系统,还要了解国际经济与政治发展的新格局及其对自身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使政府管理适应国际、国内大环境的需要。
三. 邓小平关于行政法制的理论
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是邓小平法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如何从制度上保证政府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如何建立符合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的行政管理体制。使政府在管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如何加强对政府的法律监督和制约,保证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督促其依法行政,维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它对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我国关于行政组织的法律规范古已有之,而且远较其他法律规范完备。自秦汉而下,古代中央政府为适应自然经济条件下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一直建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并设置3-4级地方政府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唐六典》、《明会典》等就是中国古代行政组织法律规范的集大成者,其详尽、细密、完备程度,在世界古代史上是罕见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不仅在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中规定了行政组织法律规范,而且制定了专门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政务院及所属机关组织通则》、《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省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大城市区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县人民政府组织通则》、《乡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同时还制定了一些部门组织法,如《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试行组织条例》、《海关总署试行组织条例》等。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政府组织法》的颁布,开创了我国行政组织法制建设的黄金时代。此后,陆续制定了国家计委工作条例和监察部、劳动部、国家体委、国务院秘书厅、国家计量局、国务院法制局、国务院专家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委办局的组织简则,制定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等基层政府派出机构的行政组织法,健全了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组织法,这就标志着我国当时已初步形成了涵盖中央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派出机构,民族自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组织法律体系。在经历文革十年**和停顿之后,新时期我国的行政组织法制建设主要是拨乱反正,恢复五
四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其间虽然也有局部内容的增删和修改,虽然也有一些新的法律、法规规定有新的行政组织法律规范,但总体上行政组织法制建设一直没有达到五四年以后的完备程度。
四. 总结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邓小平理论与行政管理产生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这一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之中,同时又指导着这三大改革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无论从对生产力的解放程度,对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程度,对上层建筑的自觉革新程度来看,不仅在我国建国以来是第一次,【4】而且在世界改革史上也不多见。“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实现行政机关组织、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的法定化,则是对这场革命的成果加以巩固和确认。我们要以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抓住法律制度是根本这个关键,抓紧修改、制定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配合制定国家公务员定员法和定员令,逐步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法治规律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以实现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法制化。
参考文献
[ 1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版 第一卷 第479页
[ 2 ]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3 ] 《邓小平行政理论与政府管理》唐铁汉著.北京:国家行政院出版社,1999.5
[ 4 ] 《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马启明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9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是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行
当代大学生是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并进的一代青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的重托、民族的希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同时更需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高等学校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塑造大学生,使当代大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在全面总结德育工作经验和科学研究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它是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的指南,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对于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以及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为
当代大学生展示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新的形势对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在于,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与把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以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大学生一入校就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前进目标,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成才。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储备优秀丽杰出的人才。大学生的发展目标和成才目标应当以此为坐标,与此目标相一致,如果偏离了这一点,人生理想目标便容易被导入某种误区。在一种偏离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和进程的理想目标引导下的人生实践能否取得成就,并且这个成就能否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应当了解人自身的本质与发展,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走向,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与发展前途,了解处于社会关系总和中的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原则与规范,等等。事实证明,在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中,凡是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的伟业和功绩并不是“偶然的巧合”,也不是“历史的误会”,而是因为他们最先站在历史发展的制高点,高瞻远瞩,做出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只有站到了这样的高度,胸中才会涌动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激情和壮志,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胸和气度。
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写的关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的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因此,大学生在选择人生理想、人生道路时,应该把社会的需要和国家的使命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生活和成长的导引,是人生的罗盘和指南。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事业越是同伟大的时代休戚相关,人生越是同伟大的事业紧密相连,就越能够创造出它们自身的价值和辉煌。(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大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
青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温馨如二三月里的春风,潇洒如傲然挺立的白杨,灿烂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生命力最旺盛,体
力精力最充沛。然而,青年时代也是人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多的时候,友谊与爱情、竟争与合作、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自我奋斗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怎样的追求才是高尚的,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会陆续摆在青年人的面前,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回答。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不仅有物质的需要,还有精神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讲,思考人生的意义,探讨人生的价值,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完善的人格,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主要特征。但是,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与对崇高目标的向往,不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它本身就是不断地学习、反思、修养、实践与提高的过程。而为大学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是从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成才立业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绝不仅仅是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综合素质的竞争。为了迎接新世纪对于知识与人才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必须求得全面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单是文化素质上的提高,还应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法律素质、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完善的人格、崇高的品质、良好的素质,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经得住考验。近些年来,从社会、家庭到教师、学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种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轻实际,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短期的、少数人的素质缺陷尚可补救,而长期的、一代人的素质缺陷则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历史过失。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因此,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对于当代大学生,必须在注重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高度重视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在处理智育与德育的关系时,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努力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首的一代新人。因为在人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中,思想道德素质起着主导作用。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倾向、理想、道德、情操等,它好比人的灵魂,是一切活动的主宰,决定着人们行动的目的和方向。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向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和各界青年提出了“四个统一”的要求,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技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2007年5月4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5周年纪念日,胡锦涛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殷切希望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以英雄楷模为模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这些要求和希望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为我国当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大学生要按照这些要求和希望,不仅应当刻苦学习,向书本知识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真才实学,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而且应当坚定科学信念,加强思想修养,技身社会实践,树立远大理想,自觉艰苦奋斗,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为座右铭,在全心全意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健康成长。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一样,不是先天具备、与生俱来的,而是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和长期的修养,才能获得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