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与改革开放

时间:2019-05-14 20:1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家与改革开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家与改革开放》。

第一篇:我家与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在我的家乡烟台的变化

“蓝天白云飘,大海绿岛摇,花树深深处,玉楼谁吹箫,有朋远方来,长醉你怀抱,梦也常叫好,好个烟台……”这首歌描述的正是我的家乡。它,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就是烟台。

1997年以前,尽管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烟台已经扬帆开放十几年了,但世人对其关注度并不高。是1997年举办的第二届APEC国际经贸博览会,让烟台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从此,一次又一次的高规格国际经贸盛会相继“登陆”烟台,仿佛此起彼伏的礼花。在世人一连串关注、羡慕的目光中,一座新兴的亚太经贸城在烟台拔地而起。

从经济到文化,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的是巨大的惊喜:一份份创意十足的文化大餐,一件件引人自豪的产业规划,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与我们切身相关的事件和现象……我眼中的烟台,我身边的变化,从各个角度看改革开放在烟台产生的变化和影响。

首办APEC盛会 令世界刮目相看

1996年8月2日,中国外经贸部的一份正式决议,让海内外关注的目光投向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国家外经贸部正式批复“同意于1997年6月在烟台举 办第二届亚太经合组织国际贸易博览会。”

如此一个国际性的盛会,为什么选择在中国黄海边的小城烟台举行?这不仅让APEC成员疑窦丛生,在角逐中败北的大城市也有疑惑:“第一届APEC国际贸易博览会是在国际知名城市日本大阪举办的,烟台的实力和条件,怎能赶上?”

其实,烟台有着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烟台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烟台具有敏锐的发展眼光;烟台具有超强的发展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烟台就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1991年即跨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1994年成为“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即使1997年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烟台生产总值仍得到大幅增长,达到725亿元,足足比改革开放之初高出30多倍。

事实也最终证明,执著于开放的烟台赢了。仿佛一夜之间,一个主体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的国际商城崛起于烟台中心地带。是年6月6日,第二届APEC国际贸易博览会开幕,18个APEC成员全部参会参展,1200多个展位、4000多种产品、800多家中外企业聚集烟台,盛会经贸合作和科技交流成果远远超过了在日本大阪举办的第一届APEC国际贸易博览会。

烟台迈进著名国际会展城行列

在成功举办第二届APEC国际贸易博览会后,第二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会、第二届APEC投资博览会、APEC电子商务博览会相继在烟台成功举办。烟台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当年的诺言,“世界给烟台一个机遇,烟台必将回报世界一个惊喜”。不仅如此。1999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中国工程院、商务部等支持下,烟台已连续举办10届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

2005年,烟台的视野又瞄准了发达的欧洲,像当年的APEC一样,烟台人把成立不久的ASEM(亚欧会议)请来举办,以此架起烟台与欧洲合作的桥梁。2006年10月,拥有13个亚洲国家、25个欧洲国家和欧盟委员会在内39个成员的ASEM(亚欧会议)旅游合作发展论坛暨展览会,在烟台成功举办。

2007年,由富含烟台地方特色、集全球葡萄酒风情与浪漫的首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启幕,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了两届。携手国际葡萄·葡萄酒组织(OIV),这意味着烟台举办国际经贸盛事的空间指向,进一步拓展至全世界,国际化和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如今,烟台小城形象早已不复存在,市区标志性街道南大街流光溢彩,“城市客厅”滨海广场人流如织,最佳中国魅力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先后花落这里。

一次次成功举办的国际盛会,烟台在国际上的声望与日俱增,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投资的热土。亚太地区跨国公司日本三菱、美国铁姆肯、韩国LG等一大批海外跨国公司纷纷“登陆”烟台,并以此作为立足点开拓中国市场和周边国家、地区的市场。美国圣迭戈市、日本别府市、新西兰陶朗加市、韩国群山市等10多个姊妹城市前来“攀亲联姻”,缔结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城市。如今,烟台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们纷纷来烟台旅游、投资、定居。

会展业为烟台插上腾飞的翅膀

“烟台这几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主办了多次国际大型活动。这使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在很短的时间内上了相当高的台阶。”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这样评价近年来烟台承办的一系列大型国际会展活动。

事实确实如此,随着一次次展会的举办,烟台也收获了巨大的“红利”。外资来源由传统的韩国、日本拓展为韩、日、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涉及的领域从工业迅速延伸至现代服务业和农牧渔业,百盛、沃尔玛等外资零售企业和青岛国际银行烟台分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等金融企业相继落户烟台。目前,落户烟台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超过40余家。在外资推动下,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急剧膨胀,汽车、电脑、手机三大产品集群应势而生。

影视剧方面看烟台

糖果剧是出现在烟台的一个新的剧种,是一个自行独创的模式,介于室内情景剧和小品之间,以地方话为主,有时候无厘头,但很接近生活。这个由草根班底打造的,旨在弘扬胶东文化,提倡人与人和谐共处的情景喜剧目前正由传统电视和网络同步,每周现拍现播,收视率直线上升,烟台日报、晚报、电视报争相报道,山东齐鲁电视台买断前30集的播出权。糖果剧在北京做客新浪、千龙和醋溜网,以致京城盛刮“糖果风暴”,糖果剧走势良好。目前,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为“糖果剧”《非常公寓》提供网络支持,在新浪宽屏首页开辟热字导航链接,并设立“糖果剧”专题。这一系列成就表明糖果剧的成功,一方面代表了烟台的文化创意产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代表当前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证明,烟台人在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方面有了较大的超越;另一方面剧中所表现出的“糖果精神”、优越的生活环境、消费水平等也展现了当前烟台普通民众优越的生活精神面貌。

影视剧的发展确实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当地旅游业等发展。烟台试图从影视营销方面辉煌烟台旅游进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葡萄酒旅游产业的发展看烟台

烟台地区是我国葡萄酒工业的发祥地,是我国优质酿造葡萄的主要产区之一,为中国及国际葡萄和葡萄酒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烟台发展葡萄与葡萄酒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之前在烟台,葡萄与葡萄酒的产业旅游还处于初级的开发阶段。葡萄种植基地、葡萄酒庄、酒堡及其他葡萄旅游项目,都在积极的建设、完善之中。但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酒庄、酒堡很少,也没有真正形成互动互连的葡萄酒旅游产业链,担任葡萄酒旅游宣传重任的还是以政府为主,“国际葡萄酒城”的称谓也只停留在了烟台的“城市名片”上。间隔十五年的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又将于今年重新领航烟台的葡萄酒业。我们看到,张裕葡萄酒历史博物馆以及张裕•卡斯特酒庄参观者的快速增长,每年在蓬莱举办的葡萄酒研讨周的盛大举行,瑞事临酒庄葡萄采摘节的成功举办,“烟蓬”葡萄观光长廊的建设,都在预示着葡萄酒文化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烟台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烟台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外界对烟台的印象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葡萄美酒饮不休,海市深处作仙游。素以“黄金海岸、人间仙境、鲁菜之乡、葡酒名城”的美誉著称于世的烟台,将更加绽放光彩!

岁月如梭。似乎只是在转眼之间,家乡在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多年。这个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的家乡人用“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书写着时代的篇章!

第二篇:改革开放--我家的变迁(定稿)

我家的生活变化

我家自从搬进新居,时光流逝,整整快八年时间了。在这段美好时光里,总会引起我对往事的一段回忆,回首往事,一幕幕情景仿佛浮现在我的眼前„„..至今我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一家四口居住在母亲单位宿舍,卧室20平方米,房屋简陋,那时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利用走廊简易搭盖了厨房不过3平方米,厨房狭窄、阴暗、潮湿。如家中来了亲戚客人,只能在低矮简易厨房内做饭、烧菜,夏天厨房通风条件差,油烟味扑鼻而来,烧一餐饭菜时常汗流浃背、腰酸背痛,想想那时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和艰苦。

那个时期是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质相当紧张奇缺,生活用品供应不足。居民粮、油,每月统一凭粮卡证供应。当时父母俩人工资收入加起来仅90元上下,一家四口全凭父母勤俭持家、节衣缩食过日子。记得母亲每年都到拥挤不堪的集市上,购买200多斤红薯,贮藏家里,以弥补家中口粮的不足。还有一件事记忆犹新,那时冰箱、电视机、电风扇等都是紧缺商品,由于家庭负担较重,外婆在农村长年卧床不起,甚至家中还没有一台黑白电视机。那时美国洛杉矶举办奥运会,电视正在转播中美女排决赛,我看比赛得到邻居家观看,当时收看奥运转播是台12英寸上海凯歌牌黑白电视机,那时电视机在院内为数不多,在我幼小心灵中,许下心愿,等将来经济条件生活好转,一定买上一台彩色电视机,供父母观看欣赏电视节目。

一晃20多年过去了,我家在2001年春节前搬进新居,父亲也接过来定居,安度晚年。新居近90平方米,结构合理,宽敞明亮,装饰简洁,厨房设施齐全,添置了厨房用具,既经济又实用。妻子经常眉舒目展地说:“现在厨房做饭的地方变宽敞了、方便了,不用像以前那样,在一个狭窄的地方做饭,让人心里焦急。”我听了这番话心里也乐在其中。搬进新居时,家里的电视机换了一茬又一茬,客厅里有21寸彩色电视机现已换成29寸数字高清电视。

改革开放30年,我家的确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一件件鲜活事例,我看到了国家综合国力得强大;看到了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得到更多实惠,生活更加殷实幸福;看到了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我内心默默地祝福:祖国明天会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我家房子的变迁

作者:茹忠善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日期:2008-10-24

家,每个人都拥有,它是我们生活的避风港。从住房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每个人或者家庭的生活经历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与变化。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阳城县南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那是一片贫瘠荒凉、有的地方还不长草的黄土地,山高坡陡,我的父辈们就是靠种那窄条条的山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的日子。

那时我们住的是个四合院,院里的楼上、楼下、角角落落都住着人,大概有十四户之多,人口将近50余口,占了整个生产队的三分之一。而属于我的家却是院子角落的一间小屋,面积大概十五平米左右,一扇一平米大的窗户除了安了一块二尺大的玻璃外,其余的糊着白纸。门对面放着半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窗户下面是一个大土炕连着一个土炉,外加锅碗瓢盆一应厨房用具,对面是一张简单的木扳床,门后面放着一个木柜,上面放着一个木箱子,这就是我家全部的家当。除了这些,房间里就只剩不到4平米的空地了。父母亲和我们兄妹三人就在这个贫苦的家里艰难的度日。

童年的我们是在灰土地里打闹、戏耍过来的,幼儿园的名字从来没有听说过,直到上一年级开始,才在村里的小学开始度过了学生生涯。那时的学校其实也就是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一个老师,几个年级在一块,采用的是复式教学,老师轮流给每个年级上课,没课的年级自学或者做作业。大人们在集体地里劳动挣工分。母亲白天在地里忙活,晚上还要在荒暗的煤油灯下纺线、织布,给我们做染料染成的衣服。新粗布衣服还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可以穿在身上显摆,平时都是穿着打了不知多少补丁的衣服。

那时的我,是多么希望能有个和别人家一样比较宽敞明亮的的大房子啊!

1982年,一场洪水把我们赖以生存的那间小房子冲跨了。虽然我们没了住房,但坏事也变成了好事。村里给我家重新划了修房的地方,政府也给了救济款,我们可以重打锣鼓新开张,修建属于自己的大房子了。在父母的辛苦操持和亲戚朋友、左临右舍乡亲们的帮助下,四间两室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终于建成了。虽然为了这项宏伟工程,我们一家省吃俭用还了几年帐,但是总算拥有了和别人一样的大房子,实现了我们兄妹最大的愿望,在家里各自拥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床铺。令我们兴奋的还有,这时我们这个小山村也通了电,用上了电灯,虽然只有一个小小的电灯泡,总是比那烟雾缭绕的煤油灯好多了。这些都很是让我们高兴了一阵子。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我们这个小山村,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土地承包到户,乡亲们在田间劳动的闲暇时间可以走出大山,外出打工挣钱,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条件得以进一步改善。父亲也就是那时来到了县城一个单位打工。

九十年代初,我家在原来四间瓦房的基础上又修了六间,总算围成了一个小院,我们兄妹也拥有了属于各自的房子,不仅居住条件发生了变化,而且生活质量也发生了变化,组合家具、电视、音响等走进了我的家庭,陪伴我们多年的粗布衣服也成为了历史。

九十年代中期,我成家了,于是和妻子一起住在了她单位的两间宿舍,面积虽然不大,但尚可安身。不过伴随着女儿的降生,心里那短暂的安逸被打破了,我们需要属于自己的房子。于是几经拼搏,我们于2007年在县城购买了面积110多平米的三室一厅单元楼房,我和妻子很是知足,毕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虽然户型和面积还不是很尽人意,但是比起父母当年的境况,我们已经是富足有余了。

坐下来细细回忆,感触还是很多。虽然我们付出了艰辛和劳动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但是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党和政府。从我家住房的变化看,我们生活的社会确实是在发生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使我这个农民家庭才有了今天的变化,从小房子到大瓦房又到单元楼房,从农村走到城市工作。这都应归功于党和政府,归功于和谐国家。国家兴旺家才兴旺,国家富强家才象样。

我家生活变化大

曹庆华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短短五年的时间,我们村从贫困走上富裕。要说起我家的变化,那可真是大啊!

五年前,我家的房子还是土坯房,由于家里穷,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找不到,门窗都是木头的,由于关闭不严,夏天的时候蚊蝇成群地从窗户缝往里挤,全家人整个晚上被蚊蝇叮咬,真让人吃不消;到了冬天,刺骨的寒风一个劲儿地往屋子里钻。在土炕上铺上厚厚的褥子,再盖上厚厚的棉被,有时候半夜也会被冻醒。

孩子们从省城的学校回家小住几天,都不敢大张旗鼓地改善生活,偶尔给吃上一顿饺子,就会令孩子们笑得合不拢嘴。就连我一直使用的那部手机,也是城里的兄弟淘汰下来的二手货。

也就在那年冬天,生活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村子里实行小额贷款,我家贷了两万元,搞起了养鸡场。第二年,家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由于妻子勤劳养鸡,又耕田犁地,一年下来就收入了五万多元,加上我上班的收入,就是七万多元。于是,我们翻盖了新房。新房子青砖绿瓦,干净整洁,孩子们在宽敞的院子里高兴得手舞足蹈。

随着养鸡场规模的扩大,我家又开始养殖母猪,并修建了沼气池取暖、照明、做饭,家里的电器设备一应俱全,就连我的手机也换成了二千多元的新货。日子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今年秋天,随着业务量的加大,我家还购买了一辆农用五征三轮车,村子里也使用上了自来水,硬化了村村通道路,修建了文化娱乐广场,新农村建设的优越性真是日见成效,令人眉开眼笑啊!

现在,孩子们回家,我和妻子变着花样地做好吃的。每天早晨我们全家都会到村里的活动室附近跑步、跳绳、打拳。看着这巨大的变化,妻子感叹道:五年的时间,我们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丰富多彩的生活

我家生活的变迁

“爷爷进城挑箩筐,爸爸进城拉车忙,儿子进城随意逛。”这是一幅描绘三代人进城经历的漫画。虽是漫画,内容却毫不夸张,因为它体现的正是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是吗?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肯定地说它不夸张吗?看看我家“历史”你就明白啦!

“爷爷”

“爷爷”家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已存三十几年的“宝贝‘—一台老式收音机。宝贝只是一台收音机?有点儿泄气吧?别看只是一台老掉牙的收音机,在爷爷心里,它可算得上一件珍品中的珍品了。

爷爷说,他苦干了五年才攒齐买这台收音机的钱,不可思议吧?在爷爷那个年代,能拥有这样的东西,已相当不简单了,以致爷爷一直视它为“命根儿”。有一次,我到爷爷家,发现家里没人,就情不自禁地玩起那宝贝。正当我玩得起劲儿时,爷爷出现了。只听“别动”,吓得我立马缩回了正在淘气的手。我以为平素最疼爱我的爷爷并不介意这等小事,谁知,从不打骂我的爷爷竟大声斥责起我来,“谁让你动哩?弄坏了咋办?”嗨,除了这一点儿爷爷哪都好。

“爸爸”

我家还存有一台黑白电视,知道怎么来的吗?千万别误解,它可不是爷爷的杰作,而是爸爸千辛万苦赚来的战利品。相当初爸妈结婚时,它可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了。黑白电视的出现,让我们整个大家庭都感到无限荣耀,这就是物以稀为贵,那时,虽有一台相当不错的电视,但爸爸妈妈却一直不舍得看,因为电视太费电了。因此,只有在晚饭过后的一个小时内,电视才会在大家眼中放映。每当这个时刻,我们家的每个成员都沉浸在幸福,温馨之中。

“我们”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是21世纪了。我家大堂内放的已不再是黑色电视了,有的只是更先进的彩色电视。彩电的到来,使黑白电视已无人问津。

随着时间的消逝,我家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每天饭前饭后的这段时间内,我们一大家子就守在电视机前,尽观各地奇闻轶事,尽情地享受电视带给的欢乐,放松在电视的轻松愉悦之中

好了,这下知道我为什么说漫画内容不夸张了吧?就如我 家,从收音机到黑白电视,再到彩电,其间不正体现着我们家在不同时期的改变吗?

小家在不断变化,大家在不断变化。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2000年的总体小康,国家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为庆祝祖国取得辉煌,让我们在祖国60华诞之际,用我们最真诚的心为祖国欢呼!为祖国加油!愿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吃的变迁

中广网北京7月25日消息 30年来,我市城市居民家庭用于食品方面的消费经历了吃饱———吃好———讲营养和绿色保健食品的变化,对“吃”的消费越来越讲究。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8元,在全省11个市中居第一位。与震前1975年相比增长39.2倍,平均每年增长13.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4%;人均消费支出8622元,是30年前的39.7倍,平均每年增长13.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每年增长7.3%。我市城市居民基本达到小康,正在向以发展和享受为标志的富裕型生活迈进。

目前,城市居民食品消费呈现三大特点:

一、吃的新标准———吃的方法变了,恩格尔系数下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居民的消费支出日趋多样化,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呈下降的态势。抽样调查资料表明,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比重)1975年为1.2%,1985年为54.6%,1995年为50.2%,到2005年底的36.4%,比1975年降低24.8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标志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从1999年连续6年低于40%,按国际认定标准,已由小康型(40-49%)向富裕型(30-39%)的行列迈进,城市居民家庭将更多的钱用于住、行、教育、娱乐等其他方面的消费。与此同时,居民的精神文化消费也在逐步升温。

二、吃的新概念———绿色当了家,结构显变化。

过去吃东西讲究的是肉、鱼、蛋,这标志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时下,吃的又上了一个档次,居民要求吃好、吃精,注重营养,追求安全、健康。方便、营养、健康的绿色食品深受广大居民家庭的青睐,营养、无污染的食品已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抽样调查资料表明,30年间居民食品消费中粮食消费逐渐减少,(上接第一版)副食品消费明显增加。2005年人均消费粮食81公斤,与震后10年的1985年相比减少51.1公斤,与震后20年的1995年相比减少8公斤。2005年人均消费肉类为32公斤,禽类6公斤,蛋类17公斤,干鲜瓜果类83公斤,与震后10年的1985年相比,分别增长77.8%、2.2倍、1.1倍和1.5倍。与震后20年的1995年相比,分别增长23.4%、25.5%、18.2%和35.7%。在粮食消费中,粗粮的消费有所增加。绿色无污染的蔬菜、各类瓜果及其制品更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蔬菜和干鲜瓜果已成为居民消费增长的亮点。人们从细粮到绿色五谷杂粮、绿色蔬菜、水果、野菜,从热衷于大鱼大肉到要注意吃出健康来,不能不让人感叹时代的进步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食品消费中,人们更注重健康、安全的食品,对营养丰富、有利身体健康的食品青睐有加。受人们广泛欢迎的奶及奶制品因其含有大量的钙质和蛋白质,不但被摆上百姓的餐桌,更因其方便的包装成为旅游、休闲的餐饮佳品。

三、吃的新方式———在外餐饮成时尚,厨房餐桌社会化。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吃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居民有了更多的选择,普通老百姓的餐桌和厨房都逐渐社会化了。人们追求的是快乐和享受生活,而不愿意为家务所劳累。在食品消费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花钱买享受的消费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省时、省力、省心、卫生和方便快捷的食品得到了广大城市居民的欢迎。亲朋好友聚到饭店、酒家用餐或购买现成食品在家用餐已成为时尚。特别是逢年过节,各类饭店更是高朋满座,甚至要提前一二个月预定。还有一些家庭把厨师请回家,既保留了传统的家宴、节约了经费,又省去了自己动手的烦恼。据调查资料表明,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在外餐饮费用为542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17.3%,是1985年的15倍,1995年的4.5倍。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市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家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家的变化

世界贸易组织、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这些名词已经成为这几年来中国最热的关键词。世界各国的人民对中国越来越了解,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无分肤色的界限,一天一天,彼此的距离不断地拉近。走在中国城市的街头,高楼大厦灯火通明,宽敞大道两旁商品琳琅满目,路上行人穿着有致,公园里绿草树荫,鸟语花香。回头看看教科书上,新中国刚成立或者大跃进时候的日子,其生活条件根本不可能与今日之中国联想到一起。中国为何发生了如此翻天地覆的变化?世界人民都知道:一九七八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中最让世人津津乐道的当属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实,这30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是成功的,也是我们所值得骄傲的。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我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党的十三大上更是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我国成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在经济飞速发展之后实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使经济软着陆。实践证明我党的决策和领导的正确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为381元,在当时约合149美元;而2007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上升到了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飞速提高:1978年的中国相当贫穷,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更是高达67.7%;到了2006年我国的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35.8%,下降了37.7%,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3%,下降了36.4%。

正因为有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物质保障,奠定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基础,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好生活,也促成了政治、外交、科研等各个领域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使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解放出来,成就了中国今天的辉煌。回顾当初那段历史,我们顶住了国际压力,打破西方“制裁”,并和昔日的对手美国、欧洲等国家积极建立了外交关系,发展睦邻友好,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同时以一个负责人的打过的态度广泛参与各种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国,认识到了中国的崛起。在今年年初的雪灾和汶川地震中政府迅速反应,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了最小,现在正在上演的金融危机,中国也负责任地参与应对,和其他国家一起努力稳定金融市场,将金融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

整个中国和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只能从电视机或者报纸中了解,但是我身边的事情,却是我最了解不过了。改革开放对于我家的影响同样是翻天地覆的,因为其关系到我家的切身利益。

听说我们家在很久之前是个地主家庭,生活宽裕,每天吃穿不愁。后来战争的烽火不约而至,席卷全国,我们家当然也不能幸免于难,战后的家乡已经不复原貌,而我们的房子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废墟就废墟吧,家产全没,人还在已经是万幸了。于是,捡起旁边的瓦砾废砖,在原地搭起了一个小小的房子,算是有个有瓦遮头的地方。到这里,我爸爸还没有出生。就这样,临时搭建的房子,谁能知道,竟然用到了我爸爸二十多岁。爸爸说,小时候,经常要跟两个妹妹跑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地方去挑柴――至今我还不是很相信。爸爸和他的二妹都只是读到了小学,就没有条件读书了,大妹就比较幸运,读完了初中。爸爸出来之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公司”,也就是外贸局的前身。而他能在这里工作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自从工作以后,我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爸爸一开始什么事情都做,就是一“万金油”,从搬运到维修,从收购到出口,什么事情都能帮上忙,爸爸当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例如挑水果,我就从来没有见到他有挑到不好吃的。由于工作上得力又勤劳,爸爸很快就被提升,收入也越来越高。大妹后来成为了会计,二妹也嫁了一户好人家,家里的那个小房子没推掉,爸爸在旁边再另盖了一间三层的房子。不单只是我爸爸,整个社会,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都大大地改善。爸爸后来除了在单位工作之外,看准了社会发展的机遇,也自己另外搞起了家具事业。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于家具的要求量非常大,当时爸爸又认识一些制造家具的师傅,于是在小房子的旁边盖起了一个“大房子”――一间只有一层楼的平房,却有两层楼的高度,足足有300多平方,作为制造家具的工场。貌似我到这个时间附近就要出生了。后来小房子推掉了,又重新盖了一间,然后一直维持到现在的样子了。爸爸后来当上了个小经理,在股票市场上也捞了不少,被我的同学誉为当地的“巴菲特”,我爸爸就说,那以后就叫他“老巴”吧,我当场就囧了。前面的事情,好多都是只是听到大人们说起“当年事”的时候了解到的,按照小姑的说法就是,自从掌门人(我)出生以来,我们生活就好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人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得到了质的改善,而且改善的程度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广东地区。作为一个见证着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苏醒的人,我感觉非常荣幸。而改革开放,即是引领巨龙飞舞起来的巨球。

第四篇: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摘要: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带给了我们各方面的巨大成就。它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改革开放 成就 中国人民 中华民族

一、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和成就来认识改革开放

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8年的奥运会,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30年了。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

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成就是: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等。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也打开了新局面,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也都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今天,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会说我们中国人是劣等公民,说我们是东亚病夫。蓬勃发展的经济,接连上天的卫星,奥运赛场上一面又一面的金牌让那些嘲笑中国人的高傲自大者无话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发展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主义社会发挥出其强大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创举,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普遍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三十多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回顾这三十年来的巨变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新中国在刚刚成立之初,在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之时,却遭受了“十年浩劫”的洗礼。在粉碎了“四人帮”之后中国再一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这样一个岔路口许多人在彷徨犹豫。不知道中国该走怎样一条道路。就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睿智的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策略。这犹如一声春雷惊醒了整个中国,也激发了广大中国人民迅速的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的决心与信心。

回顾这三十年,我个人的想法是“发展是硬道理”。建设小康社会,中心任务是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小康社会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发展是包括经济和社会在内、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小康社会是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其核心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从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来认识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继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伟大革命。这是我们党领导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使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道路,不仅造就了当代中国30年举世瞩目的辉煌巨变,也积累了极为重要的宝贵经验。30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是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基本遵循和强大精神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党的十七大总结的“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这“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统一上,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是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宝贵经验的,这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又有理论创新的结果,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和自觉遵循。

三、从改革开放30年的理论创新成果来认识改革开放

在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历史足迹,深刻总结其经验,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解放思想,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篇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0年奋力开拓,30年硕果累累。改革开放让我们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这个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恢复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的重大贡献在于,他不仅重新确立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率先提出要解放思想,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对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胡锦涛同志也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为党的思想路线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正是在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全党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鲜明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针对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与保持党的先进性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抓住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围绕这个命题逐步展开,我们党在先进性的内涵和要求、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意义、保持先进性的途径和方法、先进性建设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先进性建设的规律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形成了关于先进性建设的系统理论。同时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可喜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成果,让我们认识到:它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已载入史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继往开来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第五篇:改革开放与国际私法

改革开放与国际私法

内容提要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具有广泛性、国际性、涉外性、因此其性质应是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它需要有一套世界通用的民事行为规则来解决国际交往中的冲突。国际交往需要国家的开放作为条件。一个闭塞的国家极少需要国际私法。而一个国家的开放其实是由政治、经济因素决定的。关键词

国际私法

调整对象

民事行为规则

改革开放

涉外因素

1.国际私法的定义

1.1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关系。国际私法对涉外民事关系的调整具有以下特征:

(1).涉外性:如中国公民在我国境内同外国人结婚,或外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结婚。

(2)广泛性:广泛性是指国际私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相关联的人身关系,不仅包括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继承关系、侵权关系等一般意义上的涉外民事关系,而且包括合同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物权关系、国际贸易关系、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关系等涉外商事关系。(3)国际性:国际性是指涉外民事关系是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在形式上,涉外民事关系往往表现为不同国家自然人、法人之间的关系,但实质上,涉外民事关系体现着国家之间的关系。

1.2国际私法的范围:对于国际私法范围,国际私法界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总起来说,国际私法对以下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时适用下的规范:

(1)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规范,指外国人在国享受哪些民事权利,承担哪些民事义务的规范。赋予外国人在内国一定的民事法律地位是涉外民事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只有承认外国人在内国具有民事主 主体资格,赋予外国人一定的民事权利并保证这些民事权利的实现,同时要求外国人承担相应的民事义务,国家民事交往才能顺利发展,国际私法的其他规范才能得以适用。

(2)冲突规范又称法律适用规范,是指某一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何国法律来调整的规范。

(3)统一实体规范是指在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或者在国际惯例中确立的直接规定涉外民事关系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范。

(4)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和商事仲裁程序规范、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是指一国司法机构或仲裁机构审理涉外民事案件适用的程序性规范。严格来讲,程序规范与国际私法分属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但这些程序规范也是为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服务的,为涉外民事关系当事人提供法律救济,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行司法保护。1.3国际私法的定义:

中外国际私法学者对国际私法范围、性质认识不同,给国际私法下定义的角度也不同。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本〈主编赵相林〉下定义如下:国际私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以法律适用为核心内容,由确定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规范、解决法律冲突规范、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统一实体规范和解决涉外民事纷争的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组成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2.国际私法的性质

2.1由1.1-1.3可以看出,国际私法所调整的对象是涉外民事关系具有涉外性、广泛性、国际性。而广泛的国际性、涉外性决定了国际私法存在的基础:那就是广泛的国际交往。在广泛的国际交往中产生的涉外物权、涉外知识产权、涉外债权行为之债、涉外婚姻关系、涉外继承关系等关系之产生需要一个国际私法体系来解决。

2.2在国际私法学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国际上对于国际私法的性质上产生了壁垒分明的三大派别,即:以法国的萨维尼巴尔为代表的“国际法学派”、以美国的比尔库克为代表的“国内法学派”及以法国的齐特尔曼为代表的“二元论学派”①。这些学派对国际私法有不同的理解,下了不同的定义,但还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国际私法是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它需要有一套世界通用的民事行为规则来解决交往中产生的冲突。这种涉外民事关系虽然可以适用本国法,但经冲突规范的援引可以适用外国法,这与国内民事关系仅仅适用国内法是不同的②。19世纪20世纪国际私法快速发展,其原因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并在国际社会占主位,国际经济流转和跨国人员往来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航空、航海业的发达,信息产业的发展,通讯手段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国际私法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③。

3.改革开放的国策促进了我国国际私法的发展,使得国际私法学和法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学术流派纷呈,理论观点各异,这种繁荣的局面在封闭的时代是不可能的。3.1众所周知,在国际私法学说史中,在16世纪以前,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法国的法则区别说、荷兰的国际礼让说、在该学界占有重要位置④,这是因为,11世纪以后,意大利的商业、工业、艺术和文化获得强力发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人员交流频繁,法律冲突现象便开始发生。与此同时,法国对法则区别说的研究悄然兴起,但由于此时法国正处于封建势力割据时期,在国际私法研究没有也不可能取得多大成就⑤。但到了16世纪,法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有相当发展,特别是南部地中海沿岸各港口以与西班牙、意大利及亚、非两洲一些国家有着相当频繁的商业交往,而法国北部各省尚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法律不统一,制约了法国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法国的法则区别说菜油了发展的机会。

18、19世纪以来,英、美两国经济繁荣,工商业贸易发展迅速⑥,两国的国际私法学说,如英国的既得权学说、美国库克的本地法学说、美国凯弗斯的结果选择说开始在“国际私法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此可见,国际私法的发展是与各国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是一荣俱荣,而经济发展的条件少不了政治稳定的支持,因此,我以为政治、经济对法学、对国际私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⑦。

3.2上述观点适用于我国国际私法之发史,(1)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制定的《永徽律》是世界上第一部调整各种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永徽律〉为什么出现在唐朝而不是其他什么朝代呢?这是因为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朝代。唐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粮食产量增加。手工业水平提高,产品丰富,商业规模扩大,南北经济交流密切,并产生钱柜、飞钱。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国势登峰造极。唐朝京都长安更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的大都市。有很多外国人在此经商、学习,唐朝作为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屹立于世界之林。唐朝社会开放,民间生活多姿多彩。因此唐朝不仅造就出李白、杜甫、玄奘、孙思邈等杰出人物的同时,为协调各种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关系,〈永徽律〉也应允而生。

(2)我国的国际私法立法与理论自唐朝之后裹足不前。宋、元、明三朝基本上没有发展。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迫于人民反帝斗争和爱国人士的呼吁,北洋军阀政府1918年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私法立法-《法律适用条例》。与同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单行法规相比,是条文最多,内容最详尽的立法之一。它的出现,主要受当时政治氛围的影响。(3)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刚刚建立的新中国采取政治、经济封锁的政策,对新中国不予承认,中国被迫中断了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国际私法的研究照搬了苏联的模式⑧。当时新中国的政治立场,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受此政治态度的影响,当时对国际私法的研究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尽管为此,国仍在高校保留了这一学科。尽管每年招生只有100人。1957年后,我国国内的政治生活中出现了极左思潮,国际私法作为一门学科受“法律虚无”主义的影响,被取消了。1949至1978年30年间,我国未正式出版过国际私法方面的专著和教材。对于整个“国际私法”这一学说的研究,完全是由于政治因素停滞了⑨。

(4)中国共产党十二界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国策,在这一国策的指引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加入了WTO组织,申奥成功,恢复了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首次载人航天飞机飞行获得成功.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到2003年底,生产总值达11.67万亿.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8512亿美圆.外汇储备达4033亿美圆..国力的强大,使各行各业繁荣起来,而国际间商贸、旅游、文化教育交流使得涉外冲突案件大量增加,从而国际私法研究进入了繁荣时期。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姚壮、任继圣合著的《国际私法基础》,这本书成为我国国际私法拓荒之作,1983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韩德培主编的《国际私法》,使我国有了第一本统编的国际私法教材。继此之后,具有较高水平的国际私法学术专著、高等学校教材、国际私法译著和国际私法资料集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一些院校和学术组织还创办了国际私法刊物或法学刊物,这些刊物公开发表了许多具有创建性的国际私法学术论文。具统计,截止至2001年底,我国各种国际私法教学大纲、提纲、讲义、教材、专著、论文集和译著共出版200种左右,论文近3000篇。4.我国改革国际私法的不足

(1).理论上创新不足。整个法学研究都存在这一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法制建设,法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理论,观点不多。国际私法应当是国际交流比较多的学科,但在理论上还局限于对传统观点的介绍,补充、完善,没有在理论上提出一些真正有见地的学说、创见,自己独到的东西还不多

(2).在理论上很注意对具体问题的研究的同时,忽视了国际私法基本理论的研究,改革开放之初,主要讨论国际私法的性质、范围、特点与国际公法的关系、与民法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缺乏共识,这就影响了整个学科的发展:不能上升到一个很高的角度来研究具体的问题,从而使理论的升华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还要讨论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3)虽然主观上很重视实践,但还是对实践的影响不够大。现在实践中的大量问题,立法、司法急需理论界解决,而我们的对策性研究不够,这就使得国际私法学界对国家法治建设不象民法、刑法影响那样大,尽管如此,国际私法学界对立法司法实践的影响还是有的。

5.改革开放后以及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中国国际私法的对策。.(1)我国目前的国际私法法规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分散于多个单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总体上是符合当时计划经济要求以及对外民商事交往发展的需要的。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更进一步、更大程度上与国际社会接轨,融入国际社会,特别是目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国际私法立法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民商事交往的需要。而当代中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已经不可能离开全球化的总体背景。这一点既是由于中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在近二十年来更多地参与和融入了国际化的进程,更多地承担起了国际性的责任;同时也意味着在市场经济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情况下,中国国际私法的驱动和制约因素与西方日益接近。全球化浪潮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私法的统一化运动。面对此种情况,中国国际私法向何处去?中国国际私法学界又该作出何种回应?是被动等待,还是积极融入?面对全球化时代国际私法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已落显滞后,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我认为,中国国际私法不应局限于此,它应有所发展。国际私法的整个发展过程将是从国内法向国际法转变的漫长历史过程。国际私法越发达,其国际性因素就越强。国际私法现在主要是国内法,将来必定会成为国际法。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也是全球化发展推动的结果,因为全球化过程的实质就是国际化。

但也要意识到,到目前为止,国际私法无疑已完成了由国内法向兼有国内法和国际法性质的转变,但要变成完全意义上的国际法,尚存在两种障碍因素:其一是,统一规范从其通过程序来说虽带有国际法的性质,但并没有国际审判组织,因此即使缔结了统一法公约,也会由于它由不同的司法机关适用,因而并不能保证它在适用上的统一性;其二是,各国在冲突法领域虽可达成统一,也因它指引的实体法往往是各国的国内法,而各国国内法是不可能完全统一的,而在实体法领域,由于它尚不能在所有民商事领域达成统一,它总会留有空白,这些又只能借助冲突规则确立的国内法来解决。因而国际私法在可预见的将来并不会完全脱离国内法制度。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趋同化进一步加强,国际私法的国际法性质将会进一步加强,而趋于以国际法为主要性质。其最终的性质将会是国际法,这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全球化时代国际私法内容的集中化、成文化和趋同化比较明显,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时代正式形成,国际私法的立法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新的高潮,呈遍地开花之势,一大批国家和地区相继颁布或修改了自己的国际私法立法,譬如加拿大魁北克省、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澳大利亚、意大利、罗马尼亚、突尼斯、德国等。而晚近国际私法立法其内容的集中化、成文化和趋同化比较明显。在集中化方面,近年来各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已抛弃了早先的分散立法方式,而是朝着集中、专门规定的方向发展,对国际私法规范集中、专门、全面、系统、详细、明确地加以规定,特别是以国际私法典或单行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各国新颁布的国际私法立法,已有总则和分则之分,而在分则中,有的立法又分别就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管辖权、法律适用和外国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作出规定。国际私法的作用在于协调不同的法律体系以及它们所体现的不同政策,找到解决或消除它们之间在规范国际民商事活动上冲突和矛盾的方法。许多实行市场经济和开放政策的国家,还在国内立法中十分注意吸收和采用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据以改善自己的法律制度,积极创造能促进国际民商事交往的软环境。

(3),全球化时代法律选择的确定性和灵活性得以结合、适当性增强以及法律选择方法多元化。在国际私法立法或法律选择的价值取向上,历来有两种对立的倾向,一种倾向是传统的追求法律适用的明确性、稳定性和结果的一致性;另一种倾向是晚近的强调法律适用的灵活性和适当性。传统的法律选择方法基于欧洲大陆法的理论逻辑思维,多采用一些固定的、客观的联结点来选择法律,强调法律适用的明确性、稳定性和结果的一致性。

6.改革开放后我国国际私法理论的发展与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与司法的结合,要注重研究司法实践问题。随着“入世”,国际交往、涉外民商事案件将越来越多,国际私法在实践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应当加强研究。做到法律选择的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以与国际接轨。同时强调保护弱者,以增强法律适用的适当性。在调整范围方面可适当扩大其调整对象,扩及到一些新出现的民商事关系,如信托、票据、保险、证卷、破产等,为国际民商事交往的频繁、快速发展提供后盾作用。

总之,改革开放后国际私法有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与国际接轨要求各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必须顺应国际潮流,但不排除保留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法律规定。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应顺应这一趋势,对中国的国际私法规范作出修改或重订,制定中国国际私法法典。只有这样,才能为涉外民商事交易的当事人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促进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发展,从而推动中国国际私法的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

①②③⑥李双元主编《市场经济与当代国际私法趋同化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3~154页,第165页,第3页,第177页。

④李双元:《国际私法的趋同化问题--<中国与国际私法统一化进程>序言》,《法学评论》1993年第1期。

⑤⑦《中国法律年鉴》,1994年,第966~967页,第968页。⑧李双元主编:《国际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0页。

⑨刘升平、张文显:《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创刊号,第4页。

下载我家与改革开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家与改革开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尔与改革开放

    海尔集团: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英雄hc360慧聪网家电行业频道 2004-12-27 11:04:17 由此进入家电交易市场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会产生她的民族英雄;每一个伟大的时代总会产生这一时......

    与改革开放同行

    与改革开放同行 30年前的今天,我们结束了“四人帮”**,挣脱了阶级斗争为纲思维,却仍然迷茫于“两个凡是”的阴影中;30年前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单色调的社会中,中山装、平头、大寨......

    大学生与改革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家的变化(5篇材料)

    从1978----XX年,这30年间我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衣、食、住、行上也都有了根本的改观,生活的美好,让我们都激情满怀的把事业、家庭、子女教育、生活质量提到了更高的层面上,家......

    改革开放30年征文:我家的家用电器(共5篇)

    改革开放30年征文:我家的家用电器 1982年,奶奶家拥有了全村第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记得那时夏天的每个晚上,奶奶都会早早地把电视搬到院子里来。村里远远近近的男女老少,会自......

    中国梦与改革开放

    论“中国梦”与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

    改革开放与家乡5篇

    聚焦家乡改革开放 --对家乡的衣食住行在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变化 摘要:弹指一瞬间,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对于我们这些90后来说,体会也许并不深刻,然而在祖辈父辈的谈论中,再结合自......

    我与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与改革开放三十年 wanghongbin51168(http://blog.sina.com.cn/511689whb) 如今奔三之人,与改革开放同生长,就通过自己的生活,见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变化。听奶奶说:她们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