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产业结构深化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16:4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产业结构深化改革与优化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产业结构深化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第一篇: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产业结构深化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产业结构深化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摘 要]低碳经济已是国内外学者与政府关注的论题,也是海南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及海南经济社会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海南产业结构的现状,针对目前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海南特有的亚热带资源的比较优势,以低碳经济为目标,深化改革与优化三大产业。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改革与优化;海南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168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海南“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并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从1999年海南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省建设到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以来,主要升级发展了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集约新型工业,并以旅游业为龙头提升现代服务业。

海南凭借其丰富的亚热带资源禀赋,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其地区生产总值(GDP)继2006年超1000亿元、2010年超2000亿元后,2013年突破3000亿元台阶,达到3146.46亿元,其中,农业的增加值为756.47亿元,工业的增加值为509.57亿元,服务业的增加值为1518.70亿元。数据显示服务业是构成海南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据中科院统计分析表明,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为第一产业的5倍,第三产业的4倍以上。从宏观数据上看,海南产业结构显现为吻合生态文明发展,也就是以服务业为主,农业与制造业为辅符合海南地域特点的生产发展方向。那么,海南的产业转型升级是否已实现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就需要我们对产业结构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海南产业结构的现状

根据经济发展模式的 “配第―克拉克”法则,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应呈现的趋势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工业产值比重显著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海南呈现非常态发展模式,从生产总值的结构来看,从1978年到2012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从53.1%降到24.9%,下降了28.2%;第二产业的比重从22.3%上升到28.2%,上升幅度为5.9%;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4.6%上升至46.9%,上升幅度为22.3%。同期,从就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减少了约31%,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增加了约4%,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加了约27%。

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是下降了,但其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而且其所提供的就业仍有48%左右。这也反映了亚热带林、农、渔业是海南特有区域资源产业。20多年来,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其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也相当少,海南的工业发展之路仍然漫长。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已历经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辉煌,正面临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环境污染的挑战。海南面临的不仅是产业升级转型,而且是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可能延伸的管理与市场经验尚未积累的情况之下,在“人口红利”不再是经济发展优势,以及环境污染阻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海南如何有效地利用本地资源,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支柱,是海南工业发展的关键。

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与就业的比重貌似达到发达地区的水平,但其主要由批发业和零售业及房地产业组成,而不是生产性服务体系如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商务中介等。房地产业与旅游业所延伸的酒店餐饮活动也是与可耕地争土地,或某种程度上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循环相抵触,特有的产业结构未必是特色,现代特色产业结构应是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禀赋,发展现代产业的同时也要符合生态环境的健康循环。低碳经济下海南产业结构的深化改革与优化

按照经济发展规律,要么提高劳动生产率,要么增加劳动力,保持产业增加值。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就会解放农村劳动力,促使其多余的劳动人口转向其他产业。但是,亚热带林农渔业是海南在中国的特有区域资源,南菜北调、反季节瓜果及海洋产业需要进一步的扩展,与此同时,农业技术改进与创新及产品信息化是海南现代热带农业发展之路的挑战。

其他发达地区如珠三角是经历了20多年的人口红利的外向型加工经济发展模式,而近期在工资、环保费用增加等因素的压力下,“被动”地提出升级转型的策略。相对而言,海南在深化改革及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更能主动地推进低碳经济。

2.1 第一产业的规模与生态循环效应

着眼粮食安全,解决“菜篮子”和“肉盘子”是社会发展之本,亚热带农业是海南特有的产业。近年来冬季瓜菜生产快速发展,南菜北运蔬菜数量逐年增加,为确保全国“菜篮子”产品均衡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南繁育种基地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国农作物品种有80%都经过了南繁选育,是全国优良农作物种子的“摇篮”;热带经济作物优势明显,天然橡胶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椰子、槟榔等热带水果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另外,海洋产品养殖、捕捞和加工有潜在发展优势。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是关键,但是技术改造与创新需要一定的产业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管理与经营是海南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另外,产业服务创意、生态创意等方面合理循环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将极大地提高农业的附加值。

2.2 第二产业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积累与引进

在经济危机与金融风暴之后,国际经济领域也意识到第二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实体经济,仍需持续发展与创新,现代金融或物流等其他生产性服务业是围绕第二产业延伸与发展的。在保障生态健康发展的同时,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并具有低碳属性的产业是海南复兴之道。然而,2013年的数据显示,全年产值超50亿元的规模以上重点工业行业中主要是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如石油加工业产值498.99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188.97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85.25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139.56亿元,增长13.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125.32亿元;造纸及纸制品业产值116.18亿元;医药制造业产值。

2.3 以旅游业为龙头,提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的建设

随着中外游客对绿色海南的印象加深,近年来海南观光、度假、过冬的游客人次不断增加,2013年,海南共接待国内游客3596.87万人次;境外游客75.64万人次,其中,外国来琼游客50.05万人次,香港来琼游客10.3万人次,台湾来琼游客14.44万人次。从中外游客比例来看,国外游客为总游客量的1.4%,“国际旅游岛”尚未名副其实。与此同时,游客量的增加也加重自然环境的压力。假如生态旅游岛的建设规划不周全,而形成海岸线与树林里酒店错落、人流拥挤、各种旅游垃圾的堆积等,那么对此类生态循环的负荷度是否有检测与防范措施?因而,生态旅游的建设是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金融、生态创意等服务也是支撑第一、第二产业经济与生态效应相协调的关键。结 论

海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要立足自身地域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业、热带高效农业和海洋产业。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策优势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娱乐旅游。应用现代科技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综合开发海洋工业,推进石油、海洋产品生产和天然气开采,在海洋生物工程、海洋产品等领域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充分发挥旅游业、高效热带农业和海洋产业等主导作用,建立优势产业群,规范生产经济秩序,引导新型工业产业的重组和优势集聚,坚持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用高科技发展手段,生产低能耗、低污染的高效产品,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范德成,周豪.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樊杰,陈东.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C].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09,24(2):138-143.[3]唐建荣.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J].中国商贸,2010(11):66-67.

第二篇: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大趋势。煤炭和石油的大量消耗给我国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使我国发展低碳成为共识。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进一步促使世界向低碳经济迈进。在最后的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以“言必行,行必果”的决心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将坚定不移地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温总理在此前8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指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紧密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而建筑在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由此,发展低碳建筑成为热门话题。

一、合肥发展低碳建筑是大势所趋

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合肥在以“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为主题的141城市空间布局中,更应该重视低碳的问题,因为低碳被人们看作未来城市的经济之窗。合肥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据《低碳地产研究报告》统计,我国现有建筑430亿平方米,另外每年新增建筑16亿平方米-20亿平方米左右。每年新增建筑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据悉,到2020年,我国用于建筑节能项目的投资至少达到万亿元,而在世界范围内,低碳建筑产业以60%的速度增长。据美国咨询机构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在报告中的预测,XX年低碳建筑的产业规模将达到目前的3倍,即906亿美元-1400亿美元。

截至底,我国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亿平方米,占城镇建筑面积的%,且比例逐年提高。建设节能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建筑群更是体现了低碳建筑的发展大趋势。

世博会展示的低碳建筑对合肥的城市发展具有推广意义。据统计,目前合肥市常住人口有500多万人,规划2020年全市总人口为71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4%。低碳发展的紧迫感已显而易见。

二、发展低碳建筑的积极意义

由低碳经济,引出低碳城市的发展理念,再到低碳建筑的推广,这些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大力推行低碳建筑是低碳经济时代抢占全球经济制高点、金融危机后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一条优选路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合肥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城市来说,发展低碳建筑显得尤为重要。

(一)低碳建筑切合节能减排的主题

目前,建筑相关能耗(包括建筑能耗、生活能耗、空调能耗等)已经超过工业成为社会第一能耗大户,占总能耗的%,而在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相同技术条件下为发达国家的2-3倍。在发展低碳建筑的道路上,建筑的“低碳”和“节能”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每个行业都有责任与义务解决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发展建筑节能减排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减碳潜力巨大,更切合全球“节能减排”的发展主题。

(二)低碳建筑是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绿色建筑探索了十年,绿色化进程蹒跚起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严峻挑战与后果。从建筑节能,到绿色建筑,再到低碳建筑,可以看到对建筑“可持续”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在全社会对低碳的呼吁与共同参与中,下一个十年,低碳建筑将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新视角。

发展低碳建筑不仅符合当前金融危机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措施,缓解我国对能源的高需求,而且也符合国际上的可持续理念与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从而推进我国建筑业的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力。低碳建筑的发展,将推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产业等,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低碳建筑有助于合肥抢占国内经济制高点

随着碳强度控制时代的开启,“碳标准”的诞生,意味着未来社会的所有经济行为都会以低能耗、低排放为衡量标准,而低碳建筑的节能减排的特征符合低碳社会的标准,因此,推行低碳建筑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之中,具有更加广阔的低碳建筑市场。低碳建筑技术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和相对较小的国际差距,将成为支撑我国新能源革命,抢占全球经济制高点的有力保障。合肥作为飞速发展的中部城市,要想赶上甚至超过沿海城市的发展速度,抢占国内经济制高点,发展低碳建筑应被提到战略的高度。

(四)低碳建筑再造将促进合肥内需发展

“十一五”期间,国家确定安徽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合肥这几年大建设,在加紧滨湖新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没有

放松解决老城区百姓的生活问题。投了600多亿,92%投在老城区的道路、环境、绿化、污水处理。在农村也有部分房屋改造需求,如果能将这两部分房屋转变为低碳建筑,就可能创造巨大的低碳建筑需求。这些建筑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使用,除了大幅度降低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外,也为拉动合肥消费市场、扩大内需寻找到关键突破口。

三、发展低碳建筑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发展低碳建筑所面临的问题

低碳建筑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但在合肥甚至在我国要将低碳建筑与低碳经济联系起来,还有一些困难问题需要解决。

1、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和监管机制

目前,由于我国缺乏有效的成体系的鼓励政策和监管机制,导致了市场各方参与积极性不高,制约着低碳建筑的发展。

对于建材制造商而言,由于没有激励机制,在技术和资金上都受到了限制,研发能力较为不足,低碳材料造价比较昂贵,致使低碳建筑很难得到较快推广。

对于开发商而言,由于成本造价相对较高,利润空间有限,加之房价处于高位,市场认知度低,尤其在当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的情况下,卖方市场导致开发商更多地关注短期利益,推行低碳建筑的动力严重不足。

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低碳建筑的建造成本通常高于普通建筑,而这部分附加成本往往会转化为用户的负担。当相关税收优惠不足以抵消购房成本的增加额时,低碳建筑就只能成为高档住宅的尝试,而难以广泛赢得市场。

2、缺乏完善的产业相关技术标准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晚,实践经验少,基础数据不足,现有的评估体系侧重建筑环境质量的评价,强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内容,忽视了建筑本身的经济性和使用的舒适性,不利于实现包括开发商和建筑使用者利益在内的绿色效应最大化,也影响低碳建筑的推广和拓展。

3、低碳改造中资金来源不足

目前,我国对民用建筑节能在补贴、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激励措施非常有限,民用建筑节能工作推进起来难度较大。同时,我国还未成功搭建起与低碳建筑项目相关的融资平台,包括从政府层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政府对部分低碳建筑项目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等。这使得现有存量建筑低碳节能改造资金的来源不稳定,主要依赖地方财政,资金压力比较大。

(二)发展低碳建筑的相关举措

发展低碳建筑需要的是广泛的参与和关注,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其中理念更新是根本,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监督是重要手段。面对低碳建筑推广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出台指导意见,规范低碳建筑评估体系

在评估体系的标准制定上,坚持强制与指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家层面上,规定低碳建筑应达到的总要求,提高相关节能技术标准,降低最高能耗标准;在执行层面上,结合我们合肥的气候、资源、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特点,由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评价标准。

2、启动低碳公共建筑,强化社会低碳意识

在推广初期,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强制执行低碳建筑标准为示范,强化社会低碳节能意识。

省政府可积极与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合作,如与万科、绿地这样的地产大亨合作,将政府在政策推动、引导市场上的优势和房地产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试点推出一系列受市场认可的低碳建筑产品,并逐步带动其他房企加入。

3、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

政府应出台对低碳建筑各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开发商、建材制造商、消费者等各方的积极性,形成鼓励发展低碳节能建筑的财税政策体系。只有当开发商、建材制造商在生产和销售低碳建筑方面获得实际收益,低碳建筑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只有当更多的用户去购买并使用节能建筑时,低碳建筑市场才能得到根本的形成。

此外,通过财政拨款、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强低碳材料与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快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以及推广。同时,鼓励发展绿色低碳建筑信托投资基金,通过多种融资方式为低碳建筑开发提供发展基金。

四、综述

低碳经济发展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股洪流背后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资金供给和金融流动机制,谁能把握建筑低碳经济先机,谁就将成为未来建筑业的主导者,低碳经济潮流中最大的赢家。从大的方面来说,我国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经济要发展,人民生活要改善,在这当中我们不能照抄西方的道路,高耗能的道路,我们应该用比西方低得多的能源让我们的人民过上健康的小康生活,成为建筑节能技术和建筑节能产业的强国。就合肥而言,发展低碳建筑不仅能为国家的低碳经济之路做出积极贡献,而且能成为安徽省抢占国内经济制高点的一个砝码。

第三篇:低碳经济背景下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低碳经济背景下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长沙市体院北路348号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 张婧

发布时间:2014-07-17

摘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范围内的金融行业依然处于低迷的状况下,低碳经济已经逐渐成为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方向。这里我们所说的低碳经济其实指的就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运作形式,以坚持控制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程度,减少排放量为主,是生态环保理念下所衍生出的一种经济模式,较之前的经济发展有着最为本质的观念区别。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这这一观念的制约下,如何寻求全新的发展道路已经是摆在面前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主要针对低碳经济背景下对银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理性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即我国银行业必然要在经营理念、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低碳经济,银行业,发展趋势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2C0922)立项人:张婧。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及概念简述

对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初是来自于英国。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时候,英国推行了《能源白皮书》这一文件,里面就曾涉及到低碳经济的概念,因此这是历史上首个明确低碳经济概念的国家地区。就我国而言,相关部门对于这一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还要追诉到二零零九年,针对其定义正式设定为:全新的经济系统,相较于传统经济模式更注重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及资源消耗的控制,且能够确保经济建设不受其影响与制约。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低碳经济这一模式的实施其实就是借助先进技术的改造与运用,去避免能源消耗来实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该经济模式,相较于之前传统的经济发展而言,具有较为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较低的能源消耗量、较低的污染程度以及较低的废气排放量,另外还有较高的能源运用效率,较高的经济创收利益,在坚持这几点问题的前提下,将完成我国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切实的提升能源运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同时推动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前行。站在根本性质的角度上来说,这是当前社会形势下,发展重心的根本转变,是对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响应。

二、低碳经济形势下银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银行行业运行理念的转变

从部分环境保护政策出发,当前在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行业领域建设成立了很多相应的规定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要指导银行业在平时的运作过程中自主的考虑进环境相关影响因素。对于我国的银行业而言,也在发展中慢慢的意识到了当前的发展形势需求,因此就必须要在运行理念上发生转变,从而更好的顺应现代社会需求,尽可能及时的实现低碳理念的渗透。现在,在我国范围内很大一部分的银行都号召低碳环保,同时将这一观念逐渐的渗透到自身的运行工作中。这一问题在实际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最为凸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银行正逐渐的融入相应的国际准则,同时将其落实设置成自己业务开展的指导性目标。比如说兴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和碳信息披露项目,同时还在二零零八年发展成我国范围内首位赤道银行,这是历史性的举措。随后,工商银行也慢慢的参加到国际准则碳披露项目中,招商银行等也展开了相关的活动项目。

即使说我国银行业相较于之前有了很大的转变及完善,不过同样需要注意到的是其发展速度依然不是十分理想,参与进来的银行业很好,尤其是我国部分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在这以问题上表现过于被动,假如说无法在运营观念上完成改进与提升,就会导致银行在低碳产品的研发推行问题上受到极大制约障碍。因此,从大的范围上总结而言,当前我国银行业运营观念的转变依然处于最初期。

2.我国有些银行组织成立可持续发展部门

组织成立可持续发展部门对于银行而言,具有十分关键的现实性意义,在银行内部,必须要组织相应的机构及指派专业人员进行负责,才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低碳业务,在原本基础上实现产品与服务项目的创新与改进。现在,在我国有一部分的银行对于这一问题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对于其重要意义也有了明确的了解,并逐渐的投入研究。比如说兴业银行在二零零八年的时候就组织建成了可持续金融中心,用于

环境金融产品的开发与推行。而以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为代表的一些银行虽然没有规划设置针对性的部门,用于可持续性产品及服务的研发,不过却在银行中开展了责任划分工作,组织形成专门的负责小组,专门负责低碳金融方面的工作业务。

相较于国际上一些较为先进的银行,我国在这一问题上存在明显的欠缺,和国外发达国家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的银行对此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对此的投入力度也相对不足。从这里我们也能够明显看出,大部分的银行对于低碳经济开展依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其和传统业务在开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加以区别对待。

3.推行实施低碳信贷业务,专注于信贷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现在,从我国银行业碳金融实际开展的情况来看,最为关键的核心就是对于低碳信贷这一领域。结合银行所面向社会公布的责任报告文件,能够明显看出不管是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或者是规模较小的银行都在不断的投入到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并且在低碳信贷的发放问题上逐渐的加大了力度。

当前我国银行业在低碳信贷产品的创新问题上还停留在最初阶段,很多东西都不尽完善。比如说兴业银行在推行很多融资模式的前提下,依次结合客户及项目不同类别加以创新与改进,使之更加符合客户的实际需求。不仅如此,自二零零六年以来,兴业、浦发及北京银行这几个银行一个接一个的和国际金融公司达成了合作意识,选择全新的信用借贷取代实现对低碳项目的支撑。

及时是当前我国银行子啊低碳信贷问题上较之前有了明显进步,并获得了十分可观的成果,不过依然需要认识到这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从有些银行所公布的数据信息中查询到问题,这种种现象表明当前我国银行业在低碳信贷运行问题上海存在明显欠缺,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实际意义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

4.尝试涉足于碳资源交易活动,推行相关的金融产品及服务项目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银行业慢慢的对于低碳经济有了正确明晰的认识,对于其中存在的发展潜力开始投入更多的重视,并慢慢的尝试着涉足于碳资源交易活动。当前,从全世界范围内来说,碳交易市场正朝向规模化发展,现在资金已经超过了一千四百亿美元,作为银行业能够选择的参与途径有很多,现在,在银行业参加到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的途径最关键的是清洁发展体系。据相关数据报告,一直到2011年3月,我国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构注册的项目超过一千二百个,差不多占据了全世界全部总数量的四成左右,这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及良好的时机为。另外,很多银行同时还结合项目开展的具体特征,推动了相应的服务项目。比如说,在我国清洁发展机制与国际间做好连接作用,促进交易的完成。农业银行在这一问题上也有越来越深入的参与,在二零一零年的时候全新增加的顾问项目为五个,当前所运行的机制能够完成差不多降低五百万吨的排放量。

不仅是创造和清洁发展体系存在紧密关联的服务项目,另外还有部分商业银行同时也研发推行了和碳排放权交易彼此关联的理财产品,投放市场供消费者选择。比如说深圳发展银行在二零零七年就曾经在市场中投放了和CO2排放相关的理财产品;交通银行业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研发出一款全新的理财产品,这

些理财产品在投放市场后广受欢迎,为银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归纳出下面的观点,当前我国银行业正逐渐的意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并将这一观念慢慢的渗透到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过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这一力度是明显不够的,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银行业发展趋势

1.拓宽低碳融资渠道和方式

目前,银监会已旗帜鲜明地提出支持低碳金融服务创新,并先后出台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督促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履行金融业社会责任,致力于创新信贷服务机制,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减少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信贷投放,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因此,低碳银行应积极借鉴法国开发署(AFD)能效融资方案、国际金融公司(IFC)能效融资方案、清洁发展机制(CDM)财务顾问方案、绿色股权融资方案和专业支持方案开展CDM项目金融服务。CDM是国际上开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是市场化解决气候变化的理想机制。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可以联合国际专业机构,为国内减排项目提供CDM项目开发、交易和全程管理实施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2.加大中小节能环保企业融资力度

低碳经济理念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节能环保产业中一大批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但是,商业银行在判断中小节能环保企业的经营模式、项目技术的成熟度和经营可行性方面相对地欠缺。建议在贷款的审批上,要考虑按照该企业碳减排量进行授信,同时,将项目所实现的碳减排额作为还款来源,从而实现对企业承担“环保责任”的软约束。浦发银行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尝试。自2006年以来,浦发银行在每年的信贷投向指引中,都明确提出对新能源和环保行业,给予重点授信的支持,对污染环境、能耗超标的企业,不与其建立授信关系。截止到2009年,浦发银行已经陆续地提供了1000多亿元,支持了一大批风电、水电、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电厂脱硫脱销、工业和建筑节能领域的一些项目,促进了中小节能环保业的发展。

3.促进商业银行开展低碳金融

相对于传统产业,低碳产业中涉及了大量的新兴技术,商业模式也非常新颖和独特,商业银行在发展低碳金融的过程当中,收益和风险有时候并不完全匹配,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因此,建议监管部门能够对商业银行从事低碳金融给予扶持政策,比如说对于银行开展低碳金融给予税收的减免,在风险资产占有方面,给予一些倾斜政策。同时,针对低碳企业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低碳企业发行公司债和票据出台一些专项鼓励政策和绿色通道,支持低碳企业的融资工作。

4.加强低碳银行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低碳金融的顺风车,强推企业品牌建设,低碳银行进行必要的准备,在人才培养、系统配置、网络建设、产品研发等方面,多管齐下,在人才培养方面,制定“低碳银行”人才中长期培养与发展规划,在培训、引进、储备、交流和使用等方面,加强“低碳银行”建设的基础。在系统配置方面,要不断丰富低碳金融文化的内涵,努力融合金融行业文化、国民传统文化与国际惯例文化,同时在银行内部实行精细化监管。在产品研发方面,以金融传信为机遇,发展低碳金融产品,拓展金融视野,推动金融经营战略转型。低碳银行作为一项全新的模式,客观要求银行创新业务运作模式、金融产品服务和风险管理方式,提高参与国际业务的议价技巧,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不断积累国际化经营的经验。

作者简介:张婧,讲师,专业教师,硕士,金融学。

参考文献:

[1]韩琳慧.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2]李平.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J].理论探讨,2010,(5):67-70.[3]刘佳.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探研[J].金融经济(学术版),2010,(4):117-119.[4]颜海轶,郁漩.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华北金融,2011,(1):18-21.[5]乔海曙、张清平.发展碳金融助推“低碳经济”[N].光明日报,2010.《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年第4期

第四篇: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一)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首次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当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我国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低碳化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对我国发展带来的挑战。吴邦国委员长2009年视察安徽时特别强调,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主要基于以下背景:

1、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全球变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天灾增多、冰川融化、疾病肆虐,甚至会因洋流改变而再次进入冰河期。

2、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 由于地球化石能源资源有限,随着消费量的剧增,全球能源形势日趋严峻。从世界能源储量看,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和开采强度下,煤炭可以用200多年,石油可以用40多年,储量十分有限。从能源分布看,据统计,约38%的可采石油储量分布于中东,17.3%和16.5%分布于前苏联和北美,欧洲不足4%,分布十分不均。此外,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强。于此同时,人类使用开采化石能源的速度呈现递增趋势,1985-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7%。据预测,未来20年内,世界石油消费将以近2%的速度增长,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全球各经济区域中,亚太地区需求增长最快,供需矛盾突出。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在世界已探明储量中,石油仅占2.7%,天然气0.9%,煤炭15%,呈现“缺油、少气、多煤”的状况,但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却分别高达4.2%、1.5%和33.5%。高速发展的经济导致石油大幅进口,我国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高达40%,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目前,我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速仅为1.67%,供需缺口逐年拉大,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大。

3、美英等发达国家摆脱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复苏需要新引擎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英等发达国家受冲击大,经济衰退程度深。随着多国联合应对金融危机初步取得成效,世界经济形势在近期趋向缓和,但美英等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靠虚拟经济拉动增长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美英经济复苏需要新引擎。为此,美国、日本、英国等国提出了所谓的“绿色新政”,希望通过此举重振实体经济,同时加紧占领未来全球低碳技术和产品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4、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呼声更强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受冲击程度相对较小。经历危机,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不断缩小和发达国家差距的信心增加,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话语权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未来世界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发展中国家巨大的需求拉动。G20峰会逐渐成为各国国际交往的最重要的平台。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希望通过本轮调整,加快自身经济结构的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掌握发展主动权。

5、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孕育

技术革命催生经济飞跃,历史上每一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是由技术革命推动的。当前,电子信息和互联网技术革新对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撑仍然存在,但作用力在减弱,而且面临来自“动力”方面的限制和制约。低碳新能源是继人力、畜力、蒸汽和电力之后的又一次“动力革命”。从当前世界技术发展趋势看,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中。

(二)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概念源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但不仅仅是减排,而是涉及到经济社会和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外延十分广泛,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内涵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事物和发展模式。

1、低碳经济包含的内容和相关术语(1)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低碳产业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助于减少、替代、存储二氧化碳排放的各类产业,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低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新能源产业、节能减排装备和服务产业、节能材料产业、环保设备产业、节能照明、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业、节能交通物流业、低碳农业、碳汇林业等。广义的低碳产业还包括三次产业体系中,低能耗、低(零)排放的产业形态,如旅游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

(2)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的支撑。低碳技术几乎遍及所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业部门,如电力、交通、建筑、建材、冶金、化工、石化等,在这些领域为节能和提高能效而采用的技术都是低碳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林业碳汇等领域,开发的一些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是低碳技术。

(3)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在于提倡与鼓励人们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树立“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进而控制或者减少个人及设备的碳排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宽泛的低碳生活概念还包括低碳饮食、居住面积适中的节能环保型住宅、少开车、开小排量车、开简短的会议、多植树等。

(4)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是以不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低碳发展模式注重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大量使用碳替代能源,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目标尽可能协调统一。我国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低碳发展的集中体现。

(5)碳足迹

碳足迹来源于一个英语单词“Carbon Footprint”,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总的来说“碳足迹”就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

(6)碳交易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起因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艰难谈判,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交易,简称碳交易。碳交易基于《议定书》框架下的三个机制,分别是国际排放贸易(1ET)、联合履行机制(JI)、清洁发展机制(CDM)。基于以上机制形成了两类全球碳交易市场:一类是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为代表的基于配额的交易,另一类是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代表的基于项目的交易。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7年全球碳交易规模为600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60倍,交易量攀升至27亿吨。另据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于2009年6月19日发布的预测报告,全球二氧化碳交易市场到2020年将达3.5万亿美元的规模。

2、低碳经济的实质和核心问题(1)低碳经济实质

低碳经济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建立低碳技术体系、低碳产业结构和低碳能源系统,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最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2)核心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问题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第五篇:低碳经济下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低碳经济下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走低碳经济之路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房地产业的影响,然后对我国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低碳经济下发展房地产业的思路。

关键词:低碳经济 房地产业 思路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尤其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房地产业需要为此作出积极的反应,我国房地产行业走低碳经济之路势在必行,需以“低碳建筑”或“绿色建筑”的形式寻求未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低碳经济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1.1近期提高房地产业的成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房地产业采用低碳技术增加土地的利用率、优化人居环境,减少建成空间对自然环境的冲击。这些措施都会使开发商增加开发成本,增加的成本经由市场,最终转嫁给消费者,这使采用低碳技术的房地产建筑无论是租金或售价都明显高于普通建筑。按照市场原则,价格越高则需求越低。因此,消费者对于普通建筑的需求会大于对于“低碳建筑”的需求。

1.2 远期将形成房地产的主流产品。随着技术的进步,低碳建筑的建造成本将会回落,低碳建筑的使用成本也会相应降低。由于规划的长期限制,普通建筑的建设量会减少而采用低碳技术的建筑会增加。普通建筑的供给减少会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它将增加普通建筑的使用费用。采用低碳技术的建筑使用成本可能仍高于普通建筑,但是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异不仅已经缩小,并且合理反映了两者在空间品质上的不同,对于消费者来说,低碳建筑的经济性将显著提升。采用低碳技术的建筑的长生命周期、低折旧比率和低的运营费用,也将在远期显示出优越性,对于投资者,投资于可持续发展项目比投资普通项目更为合理。远期,由于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于低碳建筑的青睐,将使采用低碳技术的建筑成为市场主流产品。低碳经济下房地产业存在的的问题

2.1 国家的低碳房地产相关规范标准与政策欠缺。我国低碳经济的衡量、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尚未成熟,现行的关于低碳房地产业的法规主要有《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但其中均未对建筑物的碳排放指标做出相应的要求。消费者无法对低碳建筑有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消费者对“低碳建筑”的购买将更加谨慎。从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对于“低碳”概念还没有输入普及,广大消费者关注的仍然是房价以及舒适度等。此外,针对低碳房地产的相关扶持政策还不尽完善。

2.2 房地产企业开发低碳建筑技术创新不足。低碳地产的核心技术包括建筑设计、建造、销售、使用以及保养维护等环节上的技术。我国房地产企业在发展低碳地产上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如新材料的使用和节能LED技术。这主要是因为研究经费不足、起步较晚、技术不成熟、研发不均衡、市场前景不确定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技术创新;同时,市场准进制度和监管制度不严格,工程节能材料不合格率较高,市场上低碳技术良莠不齐。低碳建筑的价格又高于普通建筑的价格,由此造成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低碳建筑的积极性不高,促使部分房地产企业对于低碳建筑技术创新的投入逐步减少。

2.3 房地产企业有关低碳地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低碳地产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住宅产品的设计、建设、消费和管理服务整个过程,许多房地产企业对它的认识仅片面地停留在其中的几个方面,甚至简单地认为“低碳住宅”就是“绿色住宅”,认为多做绿化即是低碳。低碳地产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立体绿化,它代表的是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充分利用所在的地理位置,尽可能减少污染,做到低碳减排,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或是象征。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3.1 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和支持。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环境的发展,而且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所以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在房地产行业中发展低碳经济,政府可以颁布相应的奖惩政策,对于低碳环保房地产商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不符合节能降耗的房地产开发商要严厉的打击和惩罚,这样不仅调整了房地产产业的结构,而且有利于发展低碳地产。国家可以改革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各个方面,并且制定节能降耗指标,以此达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

3.2 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低碳经济下房地产企业应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研究制订“建筑能效提升工程路线图”,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原则、总体思路和策略以及政策取向,为制订“十三五”建筑节能规划奠定基础;同时稳步提升新建建筑节能质量和水平、做好新修订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贯彻实施工作、加大抓好新建建筑在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力度,总结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开展高标准建筑节能示范区试点。强化民用建筑规划阶段节能审查、节能评估、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能效测评标识等制度。

3.3 积极推广绿色建材,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工作。例如用低辐射玻璃取代普通玻璃,不光能提高房屋的采光度,而且最大的益处就是具有较强的隔热保温功能,可降低空调的利用率。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应积极采用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

积极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研究制定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与产业化相适应的技术体系、部品体系和标准体系的研究。以住宅建设为重点,开展相关试点示范,推进产业化技术和部品的研发及工程应用,提高建筑装配化和集成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喻燕,卢新海.中国低碳房地产发展问题与对策[J].低碳生态城市研究,2010(05).[2]李明博,刘尊文,等.国外低碳产品认证发展概况及经验初探[EB/OL].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网站,2010.6.4

[3]吴迎春.低碳经济在房地产中的推广[J].沙洋师范学院学报,2008.

下载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产业结构深化改革与优化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产业结构深化改革与优化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说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的思考(共5篇)

    浅说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的思考 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发展,不但为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各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建立新的绿色会计体系提出了挑战。因此,如何结......

    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研究

    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研究 张国 ( 中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 摘要:在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主要从......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节能建筑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政策和技术方面探讨我国发展绿色建......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研究上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研究(上) 2012年11月08日 11:26 来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作者:任月君 杨琳琳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摘要:当气候问题......

    低碳经济背景下资源型产业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背景下资源型产业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08商务33班王健学号:200818082035 一、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体系 与西方国家单纯重视气候问题相比,我国面临着生态环境保......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论文: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1 摘要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节能建筑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政策和技术方面探......

    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文化发展论文

    引言低碳经济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的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浪潮。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建构生态文明成为新形势......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最终定稿)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摘要:随着全球气温逐渐变暖,在人类自然资源和能源日趋紧张的环境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我国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