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文本)前言附后

时间:2019-05-14 16:5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文本)前言附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文本)前言附后》。

第一篇: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文本)前言附后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一)地理位理

沙河林场始建于1963年,位于阿城区东南部,距阿城区30公里。行政区划隶属阿城区交界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7°0′20″—127°13′27″,北纬45°16′14″—45°25′56″。东部与小岭林场相邻,南部与五常市隔河相望,北部与亚沟、玉泉林接壤。本场东西17.2公里,南北18公里。

(二)气候条件

我场地处张广才岭西坡,整个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东南—西北方向狭长,坡度10—22度,最大坡度35度,属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海拔250—600米。本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最高气温34.9度,最低气温—35度,年平均气温2.6度,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2560小时,积温2739度,无霜期为117天。

(三)社会状况

全镇有10个村,50个自然屯,本场现有职工66人,其中干部13人,内含工程技术人员7名,总人口182人。

(四)经济状况

沙河林场现有固定资产128万元,年产商品材2000立方米,年产值168万元,年上缴利税20万元,交通便利,境内平均公路网密度达5.3米/公顷。

第二节 森林资源状况

全场施业区面积698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6911公顷,活立木总蓄积577532立方米。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6711公顷,其中用材林2035公顷,蓄积189130立方米,防护林面积4876公顷,蓄积388402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64公顷,灌木林面积21公顷,宜林地11公顷,无林地73公顷。

第三节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从建场以来,共生产木材62.24万立方米,森林采伐消耗蓄积92.9立方米,封山育林300公顷,更新造林5400公顷。经过四十年的建设,现已具备年生产木材2000立方米,造林130公顷,育苗50万株。

第四节 自然环境与森林资源状况分析

(一)自然环境状况分析

根据2008年省勘察设计院二类调查结果,我场林业用地面积6911公顷,占总面积98.9%,非林业用地面积73公顷,占总面积的1%。全场天然林比重大,占林业用地的72.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因,经过近年调整经营方式,森林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水上流失不严重,森林气候无大改变,环境状况良好。

(二)森林资源状况分析

我场的森林资源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一部分人工林,其中重点公益林占的比重较大。从生态的角度,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随着社会对木材的需求,森林蓄积的消耗量日趋增大,后备资源跟不上,而新造的林分又多数为人工纯林,既容易遭受病虫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又不利于今后的封林更新,所以就应采取分类经营的措施,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现已为数不多的森林资源。

从龄组结构上看,幼、中:近、成、过比为2:1,说明成过熟林资源极少,可采森林资源近于枯竭,已到了必保不可的地步。

从资源现状来看,我场林分质量低下, 森林资源中增值资源少,贬值资源多。幼、中龄林占的比重大,只适合搞抚育采伐。加大天然林保护、更新造林和封山育林工作,搞好森林抚育管护工作和商品林基地建设,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每年都有一定的新成资源,使林分各林种、树种、龄组比例逐步趋于合理状态。还应加强幼、中龄林抚育力度,及时发展各种珍贵阔叶树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优势树种,使林分结构趋于合理状态,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第二章森林分类经营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第一节 意义和目的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和全面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础工作,是实现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重要环节。从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生态和经济的两大需求出发,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就是通过分类经营、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定向培育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为目地,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指导,以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科学合理地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明确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主体,理顺国家、企业、个人经营森林的责权利关系,调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保护培育森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锐意创新,逐步建立全省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商品林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

第三节 原则

(一)坚持林业局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

(二)坚持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和协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便于管理管护,发挥 整体效能的原则。

(四)坚持标准,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生态环境、社会自然经济状况与培育森林目的相结合的原则。

(五)坚持尊重历史、正视现实,保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连续性的原则。

(六)坚持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自主权,维护林权的稳定性,保证已确立承包关系连续性的原则。

第四节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的依据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和全面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础工作,是实现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重要环节。根据国家林业局策发[2004]94号《国家林业局 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要求,以及2008年黑龙江省勘察设计院进行的二类调查数据的结果,对我场施业区内的林业用地,进行了分类区划。这次区划从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生态和经济两大需求出发,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类经营、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实现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为林业注入经济活力,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章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范围、技术标准及手段

第一节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范围

一、生态公益林区划的主要范围

(一)重点公益林

重点公益林是具有生长稳定,功能持久的森群落,都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通过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来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本次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区划界定的范围是:根据林策发[2004]94号<国家林业局 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要求,江河两岸——松花江一级支流两岸,干堤以外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二)一般公益林

1、山体坡度较大,土层薄,森林采伐后能以更新或森林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的柞林,柞矮林等水源涵养林。

2、对保护区域环境和研究发展顶极群落有着极为重要的针阔混交林,珍贵用材林极其它特用林、防护林。

二、商品林区划的主要范围

按照分类标准,我场将具有集中连片,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地势平坦,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和不影响生态环境,利于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特点的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及杨、桦林划为商品林。

第二节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技术标准及手段

一、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技术标准

(一)林地区划和区划原则

我场林地区划和区划原则均我省森林资源调查规程进行。

(二)地类划分标准

我场林业用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宜林地、苗圃地等地类划分,均按我省森林资源调查规程进行。

(三)林种划分标准

林种区划:统一按林种组(林种类型)——林种——二级林种划分。

林种划分标准:按我省森林资源调查规程中林种划分标准进行,按部颁标准排列:(注:我场没有的林种没有列出)

1、公益林:

(1)防护林:按水源涵养林。

2、商品林:

(1)用材林:按一般用材林、短轮伐期用材林划分二级林种。

(2)经济林:按果树林划分二级林种。

(四)权属划分:

1、林地所有为国家所有。

2、林木所有权分国有、联营所有。

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手段

我场在2004年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上,林场一把手亲自领导,主管场长亲自带领技术员,资源管理员上山踏查,对全林进行了重新踏查,以黑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我场做出的“2008年二类调查”结果为基础,对我场林业用地中的林班、小班各项因子进行了核查、核实,使地类明确,林种划分清楚,林权无争议。并以原森林区划界定的电子图为基本图,依据新办法的要求在电子图上重新对我场施业区内的林业用地进行了区划,并利用省厅发放的《分类区划界定软件》,将各林班、小班因子内容准确的输入微机,为我场这次能够顺利、快捷的完成区划任务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

第一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范围

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林策发„2004‟94号文件中生态区位划分要求,将阿什河流经我场施业区32公里长沿岸,干堤向外延伸至第一层山脊内4150公顷林地,区划为重点生态林。

其余区划为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

第二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结果

(一)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的结果

按照分类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场的林业用地,界定的生态公益林4876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70.6%,共有406个小班。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界定面积为4150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1.4%,共区划了398个小班;其中有林地面积占412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2公顷,灌木林地6公顷。一般生态公益林界定了726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0.6%,共区划了64个小班。在一般生态林中共界定防护林726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710公顷,灌木林地5公顷,宜林地11公顷。(见附表公益林01、02补充表)。

(二)商品林区划界定的结果

我场共界定商品林面积2035公顷,占林业用地的29.4%。共有104个小班,全场共界定用材林2035公顷,灌木林10公顷,苗圃地4公顷。其中有林地1879公顷,未成林造林

地142公顷,苗圃4公顷。(见商品林01表)。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领导,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

(一)加强领导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是具有法定性的指导我场森林经营工作的文件,必须严格执行按其规划逐年实施,不能任意改变。各级领导要把森林经营工作纳入工作的重要日程,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实施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管理检查,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保证《方案》按预计目标顺利实施。

(二)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指导,全面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对林业提出的新要求。坚决执行《森林法》及《国家林业局 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要求,以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实行分类经营,科学合理地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明确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主体,理顺国家、企业、个人经营森林的责权利关系,调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保护、培育森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保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的实施和执行。

第二节 强化森林经营管理

一、首先要引进优良种子进行育苗,以供更新造林需要,其次要建立起具有优良遗专品质的林木种子园,同时培育好现有种子林,并改建一部分品质优良的用材林为种子林,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争取在十年内实现种子自给。

二、严格执行“黑龙江省造林技术规程”,选择优质壮苗造林,做到细致整地,适地适树,及时进行幼林抚育,造林栽植合格率要达到98%,成活率要达到95%,三年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

三、适时加大中、幼龄林抚育面积,在抚育时注意保护好阔叶幼树,实行栽针保阔,尽量增加阔叶树所占比例。针对灌木林、柞矮林年均增长蓄积不足0.2m3/亩的林地;郁闭度低(0.1-0.3)的林分,进行低产林改造。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树种优化,提高林分质量。

四、做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搞好森林动态监测,进一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认真执行采伐限额,定期检查《方案》执行情况,加大林木管护,减少非生产性消耗。

五、坚持依法制林,加强护林队伍自身建设,定期开展林政大检查,严肃检查各种毁林及乱砍滥伐案件。建立场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资源审计制度。

六、要搞好森林防火、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实行综合防治技术。

第三节 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在开展森林分类区划活动中,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抓好科研项目,落实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利用,对科研

项目和科技成果推广,采用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项目落实到人,要通过多种形式培育人才,招聘人才,启用人才,加强职工的岗位培育和再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各单位逐步形成林业科技信息情报网络,以保证科技兴林战略的整体实现。

前 言

为了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全面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对林业提出的新要求,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林业,就必须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的目的对森林资源定向培育划定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实施分类经营,科学管理。

根据国家林业局开展森林分类经营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及《黑龙江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2008年二类调查数据,结合我场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以场长为组长的分类经营领导小组,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抽调了精明强干的技术人员,组成了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组,在阿城区林业管理局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辖区内的林业用地在2004年区划界定的基础上系统进行全面的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区划界定工作历时一个月时间,进行了外业补充调查区划、内业资料整理工作,编制了阿城区沙河林场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

第二篇: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关于印发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通知

(林资发[2009]2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财政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财务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财务部: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加强对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经营和管理,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对《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发[2004]94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对依据《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规定,确需补充申报或调出国家级公益林的,必须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要求和规定程序开展补充区划工作,一次性集中申报。申报材料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于2010年3月31日前上报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

附件: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七日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加强对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经营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级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界定适用于本办法。

第四条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集中连片、合理布局,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自主权,维护林权的稳定性,保证已确立承包关系的连续性。

第五条 国家级公益林以其林地为区划对象。

第六条 国家级公益林范围依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以及水利部关于大江大河、大型水库的行业标准和《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等划定。

第二章 区划范围和标准

第七条 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范围。

(一)江河源头--重要江河干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2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20公里以内的林地;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1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10公里以内的林地。其中,三江源区划范围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林地。

(二)江河两岸--重要江河干流两岸[界江(河)国境线水路接壤段以外]以及长江以北河长在15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两岸,长江以南(含长江)河长在30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两岸,干堤以外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重要江河干流包括:

1.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河流:长江(含通天河、金沙江)、黄河、淮河、松花江(含嫩江、第二松花江)、辽河、海河(含永定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珠江(含西江、浔江、黔江、红水河)。

2.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地区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疏勒河、黑河(含弱水)、石羊河、塔里木河、渭河、大凌河、滦河。

3.其他重要生态区域的河流:钱塘江(含富春江、新安江)、闽江(含金溪)、赣江、湘江、沅江、资水、沂河、沭河、泗河、南渡江、瓯江。

4.流入或流出国界的重要河流: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元江、伊犁河、狮泉河、绥芬河。

5.界江、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额尔古纳河。

(三)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林地。

(四)湿地和水库--重要湿地和水库周围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1.重要湿地是指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湿地:

--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重要湿地名录和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

--长江以北地区面积在8万公顷以上、长江以南地区面积在5万公顷以上的湿地。

--有林地面积占该重要湿地陆地面积50%以上的湿地。

--流域、山体等类型除外的湿地。

具体包括:兴凯湖、五大连池、松花湖、查干湖、向海、白洋淀、衡水湖、南四湖、洪泽湖、高邮湖、太湖、巢湖、梁子湖群、洞庭湖、鄱阳湖、滇池、抚仙湖、洱海、泸沽湖、清澜港、乌梁素海、居延海、博斯腾湖、塞里木湖、艾比湖、喀纳斯湖、青海湖。

2.重要水库:年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含400毫米)的地区库容0.5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年均降雨量在400-1000毫米(含1000毫米)的地区库容3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库容6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

(五)边境地区陆路、水路接壤的国境线以内10公里的林地。

(六)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防风固沙林基干林带(含绿洲外围的防护林基干林带);集中连片30公顷以上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包括:

1.八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古尔班通古特、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柴达木沙漠周边直接接壤的县(旗、市)。

2.四大沙地:呼伦贝尔、科尔沁(含松嫩沙地)、浑善达克、毛乌素沙地分布的县(旗、市)。

3.其他荒漠化或沙化严重地区:河北坝上地区、阴山北麓、黄河故道区。

4.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乡级为单位,沟壑密度1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沟蚀面积15%以上或土壤侵蚀强度为平均侵蚀模数5000吨/年?平方公里以上地区。

--长江上游西南高山峡谷和云贵高原区,山体坡度36度以上地区。

--四川盆地丘陵区,以乡级为单位,土壤侵蚀强度为平均流失厚度3.7毫米/年以上或土壤侵蚀强度为平均侵蚀模数5000吨/年?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区。

--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基岩裸露率在35%至70%之间的石漠化山地。

本项中涉及的水土流失各项指标,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土保持主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七)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台湾海峡西岸第一重山脊临海山体的林地。

(八)除前七款区划范围外,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禁伐区为主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未开发利用的原始林。

2.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3.以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树种为优势树种,以小班为单元,集中分布、连片面积30公顷以上的天然林。

本款所称禁伐区是指按照《全国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林分类区划技术规则》(林资发[1999]218号)区划的重点生态保护区。

第八条 凡符合多条区划界定标准的地块,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的顺序区划界定,不得重复交叉。

第九条 按照本办法第七条标准和区划界定程序认定的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分为三级。

(一)属于下列范围的,划为一级。

1.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江河源头的林地。

2.山体坡度长江以北36度、长江以南46度以上江河两岸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3.在重要水库周边和山体坡度长江以北36度、长江以南46度以下江河两岸,属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标准确定)内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4.西南高山峡谷和云贵高原区山体坡度46度以上地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5.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年均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地区的有林地,以及覆盖度60%以上的灌木林地。

6.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热带雨林。

7.边境地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8.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未开发利用的原始林以及森林与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二)属于下列范围的,划为二级。

1.山体坡度长江以北36度、长江以南46度以上江河两岸的疏林地、未成林地。

2.在重要水库和山体坡度长江以北36度、长江以南46度以下江河两岸,属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疏林地、未成林地,不属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3.国家重要湿地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4.台湾海峡西岸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5.边境地区的疏林地、未成林地。

6.西南高山峡谷和云贵高原区山体坡度46度以下地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以及山体坡度46度以上地区的疏林地。

7.除西南高山峡谷和云贵高原区外,其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年均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地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以及年均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地区的疏林地、覆盖度60%以下的灌木林地。

8.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树种为优势树种、连片面积30公顷以上的天然林。

(三)一级、二级以外的划为三级。

第三章 区划界定

第十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统一组织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和申报工作。县级区划界定必须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基础上,由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要求和内容将国家级公益林落实到山头地块。要确保区划界定的国家级公益林权属明确、四至清楚、面积准确、集中连片。区划界定结果应当公示。第十一条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申报。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直接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申报。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函,全省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利资源等情况详细说明,林地权属情况,认定成果报告,国家级公益林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省级区划界定统计汇总图表资料。第十二条 区划界定国家级公益林应当兼顾生态保护需要和林权权利人的利益。在区划界定过程中,对非国有林,地方政府应当征得林权权利人的同意,并与林权权利人签订管护协议。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对省级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组织开展认定核查,并根据省级申报材料和审核、核查的结果,对区划的国家级公益林进行核准,核准的主要结果呈报国务院,由国家林业局分批公布。省级以下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对相应的森林资源档案进行林种变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已区划界定的国家级公益林及时进行林权证林种变更登记。

第四章 区划调整

第十四条 国家根据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科学确定国家级公益林的规模和布局。国家级公益林稳定在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0-40%。

第十五条 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补充申报国家级公益林。

(一)新批准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新建重要水库。

(三)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中退耕土地还林为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第十六条 在不影响整体生态功能、保持集中连片的前提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调出国家级公益林。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已确权到户的国家级公益林,其林权权利人在与地方政府签订管护协议时,要求调出的。

(二)苗圃地。

(三)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护路林。

第十七条 补进、调出国家级公益林的,由林权权利人向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将相关资料连同审查意见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现地勘验,提出审核意见。审核同意的,须在国家级公益林所在地进行公示,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申报。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进行集中核准。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补进、调出国家级公益林的,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申报,国家林业局组织现地勘验。第十八条 占用征用国家级公益林地的,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分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报告。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相应核减国家级公益林总量。

第五章 建档与核查

第十九条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建立落实到小班、地块的国家级公益林资源档案。要做到图、表、册一致,权属证明、管护协议齐全。

第二十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建立国家级公益林资源及补偿基础信息数据库,准确反映国家级公益林小班、地块信息。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统一组织开发国家级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有关办法,由国家林业局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开展辖区内国家级公益林管护情况检查验收,组织定期调查和动态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国家级公益林动态变化情况,分更新国家级公益林资源档案和基础信息数据库。

第二十二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于每年3月31日前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报告上国家级公益林资源变化情况,提交资源变化情况报告、资源变化情况汇总统计表、更新后的国家级公益林基础信息数据库。

第二十三条 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对各地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调整、管护效果、动态变化等情况进行核查。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2001年依据《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暂行)》(林策发[2001]88号)区划界定并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不属于《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发[2004]94号)区位范围,林权权利人要求调出的,按照本办法第十七条的程序调出。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发[2004]94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湖南省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湖南省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 加强对公益林的保护、经营和管理,根据《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国家林业局 财政部 林资发[2009]214号)、《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 财农[2009]381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湖南省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或生态状况十分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本《办法》中的公益林指国家级公益林和省级公益林。第三条 区划界定依据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国家林业局 财政部 林资发[2009]214号)、《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 财农 [2009]381号)。

第四条 区划界定原则

1、生态优生、确保重点的原则 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科学区划,兼顾保护和发展、兴林和富民、质量与效益的关系,科学划分国家级公益林三级保护等级,确保世界自然遗产地和湘资沅澧四水、洞庭湖湿地、大型水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地区的生态安全。

2、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按照生态保护功能需要确定区划重点。

3、集中连片、合理布局的原则 相对集中连片,保持适度规模经营,科学合理地布局,便于管理和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尊重自愿、维护稳定的原则 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自主权,维持林权的稳定性,保证已确立承包关系的连续性。

第五条 区划界定对象

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对象为全省范围内的林地,不包括辅助生产林地。第二章 区划界定范围和标准 第六条 区划界定范围

一、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界定范围

(一)江河源头 重要江河干流源头,是指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2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20公里以内的林地;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1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10公里以内的林地。湖南省重要的江河干流源头如下:

①资水源头;

②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重要江河干流的一级支流源头,包括澧水北源、潇水源头、耒水源头、洣水源头。

(二)江河两岸 重要江河干流两岸以及长江以南(含长江)河长在30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两岸,干堤以外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包括丘陵地区)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层山脊线的林地。

我省重要江河干流:长江、湘江、资水、沅江;

重要江河一级支流有:澧水(长江一级支流)、潇水(湘江一级支流)、舂陵水(湘江一级支流)、耒水(湘江一级支流)、洣水(湘江一级支流)、舞水(沅江一级支流)、酉水(沅江一级支流)、辰水(沅江一级支流)。

(三)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省所有经国家批准的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莽山、壶瓶山、八大公山、都庞岭、小溪、桃源洞、黄桑、鹰嘴界、八面山、借母溪、六步溪、乌云界、舜凰山、阳明山、高望界、南岳等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林地面积要与国家批复总体规划时的林地面积一致。

(四)世界自然遗产地 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崀山、云鹊界梯田申报范围内的所有林地。

(五)重要湿地和水库 重要湿地和水库周围为平地的从林缘起2公里以内,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层山脊的林地。

1、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洞庭湖湿地(包括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和中国重要湿地横岭湖湿地泊界线以现有湖泊水面加上经国家批复同意的退田还湖范围为准。

2、重要水库:全省所有库容6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包括东江水库、五强溪水库、柘溪水库、江垭水库、凤滩水库、双牌水库、铁山水库、黄石水库、危水水库、水府庙水库、皂市水库、洮水水库、凌津滩水库、涔天河水库。

(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亚热带岩溶地区基岩裸露率在35%-70%之间的石漠化山地中集中连片30公顷以上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

(七)其它 2001年依据《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暂行)》(林策发[2001]88号)区划界定并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不属于《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发[2004]94号)区位范围的林地。如韶山、花明楼、衡阳船山风景名胜区等。

二、省级公益林区划范围

(一)省级自然保护区。

(二)省级森林公园。

(三)生态型国有林场。

(四)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正常蓄水位周围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线以内,或平地500米范围内的林地。

(五)已建、在建或已立项批准待建的高速公路、铁路两旁第一层山脊以内陡坡地段或平地200米范围内的林地。

(六)县城周围的林地。

(七)绥宁、通道、靖州、会同等县渠水、巫水两岸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线以内的林地。

(八)以掩护军事设施和用作军事屏障为主要目的的林地。

三、在公益林区划界定中出现生态区位重复交叉的,按本条区划范围所列顺序确定;事权划分出现重复交叉的按国家级、省级顺序确定。

第三章 公益林保护等级划分 第七条 保护等级的划分

一、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

按照《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规定,将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分为三级。

(一)属于下列范围的划为“一级”。

1、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重要湿地(洞庭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江河源头的林地。、山体坡度46度以上江河两岸的有林地、灌木林地。、在重要水库周边和山体坡度46度以下江河两岸,属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标准确定)内的有林地、灌木林地。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包括: ①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取水口侧上游1000米和下游100米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林地,或一定高程线以下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第一层山脊线以内)的林地。

②大型水库取水口侧上游1000米和下游100米正常水位线以上的林地,或一定高程线以下,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第一层山脊线以内)的林地。

③大中型湖泊取水口侧上游1000米和下游100米正常水位线以上的林地。

(二)属于下列范围的划为“二级”。

1、山体坡度46度以上江河两岸的疏林地、未成林地。

2、在重要水库和山体坡度46度以下江河两岸,属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疏林地、未成林地,不属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3、国家重要湿地(横岭湖湿地)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4、亚热带岩溶地区基岩裸露率在35%-70%之间的石漠化地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三)三级:国家公益林中一级、二级以外的划为“三级”。

二、省级公益林

省级公益林暂不划分保护等级。

第四章 公益林区划界定和调整 第八条 调整范围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补充区划界定为国家级公益林: 1、2004年后批准建立的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黄桑、鹰嘴界、借母溪、六步溪、乌云界、舜皇山、阳明山、高望界、南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2004年后新建库容6亿立方米以上的重要水库,如涔天河水库等;

3、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中退耕土地还林为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林地。

二、在不影响整体生态功能、保持集中连片的前提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按有关程序调出国家级公益林: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已确权到户的国家级公益林,其林权权利人在与地方政府签订管护协议时,要求调出的。

2、苗圃地。

3、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护路林。

4、辅助生产林地。5、2001年依据《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暂行)》(林策发[2001]88号)区划界定并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不属于《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发[2004]94号)区位范围的林地。

三、保护等级为“一级”的国家级公益林禁止调整。

四、省级公益林按照第六条第二款调进、参照第八条第二款调出。第九条 调整申报

一、国家级公益林

需要补进、调出的公益林,由林权权益人向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将相关资料连同审查意见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现地勘验,提出审核意见。审核同意的,须在国家级公益林所在地进行公示,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申报。

二、省级公益林调整申报参照国家级公益林调整申报程序。第十条 区划界定、调整方法

县级区划界定必须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基础上,由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要求和内容将公益林落实到山头地块。要确保区划界定的公益林权属明确、四至清楚、面积准确、集中连片。区划界定结果应当公示。

第十一条 征用占用公益林地的,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相应核减县(市、区)公益 林总量。

第五章 建档与核查 第十二条 建档

1、县(市、区)林业局负责建立落实到小班(地块)的公益林资源档案。要做到图、表、册一致,权属证明、管护协议齐全。利用《森林资源数据更新与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公益林数据库。

2、市(州)林业局按本《办法》的要求,组织具有乙级以上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承担本市州所辖各县(市、区)的公益林区划界定、调整、数据库建设指导和本市州的图、文、表综合汇总工作。

3、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承担全省范围内公益林区划界定和调整的技术指导工作,各市州上报材料的验收及全省图、文、表的综合汇总和数据库建设审核工作。

4、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建立公益林资源及补偿基础信息数据库,准确反映公益林小班(地块)信息。

第十三条 核查

1、市(州)林业局负责开展辖区内公益林管护情况检查验收,组织定期调查和动态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公益林动态变化情况,督促所辖县(市、区)分更新公益林资源档案和基础信息数据库。

2、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全省范围内公益林资源档案更新和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审核、维护。

3、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开展全省范围内公益林管护情况检查验收,组织定期调查和动态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公益林动态变化情况;会同财政部门于每年3月31日前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报告上国家级公益林资源变化情况,提交资源变化情况报告、资源变化情况汇总统计表、更新后的国家级公益林基础信息数据库;负责组织对各地公益林区划调整、管护效果、动态变化等情况进行核查。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湖南省林业厅《湖南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湘林资[2004]29号)、《湖南省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湘林资[2007]48号)同时废止。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湖南省林业厅会同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加强对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级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第三条

全国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界定适用于本办法。

第四条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集中连片、合理布局,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自主权,维护林权的稳定性,保证已确立承包关系的连续性。

第五条

国家级公益林应当在林地范围内进行区划,并将森林(包括乔木林、竹林和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作为主要的区划对象。

第六条

国家级公益林范围依据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参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林业发展区划》等相关规划以及水利部关于大江大河、大型水库的行业标准和《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等相关标准划定。

第二章

区划范围和标准

第七条

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范围。

(一)江河源头——重要江河干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2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20公里以内的林地;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1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10公里以内的林地。其中,三江源区划范围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林地。

(二)江河两岸——重要江河干流两岸(界江(河)国境线水路接壤段以外)以及长江以北河长在15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两岸,长江以南(含长江)河长在30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两岸,干堤以外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重要江河干流包括:

1.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河流:长江(含通天河、金沙江)、黄河、淮河、松花江(含嫩江、第二松花江)、辽河、海河(含永定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珠江(含西江、浔江、黔江、红水河)。

2.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地区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疏勒河、黑河(含弱水)、石羊河、塔里木河、渭河、大凌河、滦河。

3.其他重要生态区域的河流:钱塘江(含富春江、新安江)、闽江(含金溪)、赣江、湘江、沅江、资水、沂河、沭河、泗河、南渡江、瓯江。

4.流入或流出国界的重要河流: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元江、伊犁河、狮泉河、绥芬河。

5.界江、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额尔古纳河。

(三)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林地。

(四)湿地和水库——重要湿地和水库周围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1.重要湿地是指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湿地:

——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重要湿地名录和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

——长江以北地区面积在8万公顷以上、长江以南地区面积在5万公顷以上的湿地。

——有林地面积占该重要湿地陆地面积50%以上的湿地。

——流域、山体等类型除外的湿地。

具体包括:兴凯湖、五大连池、松花湖、查干湖、向海、白洋淀、衡水湖、南四湖、洪泽湖、高邮湖、太湖、巢湖、梁子湖群、洞庭湖、鄱阳湖、滇池、抚仙湖、洱海、泸沽湖、清澜港、乌梁素海、居延海、博斯腾湖、塞里木湖、艾比湖、喀纳斯湖、青海湖。

2.重要水库:年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含400毫米)的地区库容0.5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年均降雨量在400—1000毫米(含1000毫米)的地区库容3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库容6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

(五)边境地区陆路、水路接壤的国境线以内10公里的林地。

(六)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防风固沙林基干林带(含绿洲外围的防护林基干林带);集中连片30公顷以上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包括:

1.八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古尔班通古特、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柴达木沙漠周边直接接壤的县(旗、市)。

2.四大沙地:呼伦贝尔、科尔沁(含松嫩沙地)、浑善达克、毛乌素沙地分布的县(旗、市)。

3.其他荒漠化或沙化严重地区:河北坝上地区、阴山北麓、黄河故道区。

4.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乡级为单位,沟壑密度1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沟蚀面积15%以上或土壤侵蚀强度为平均侵蚀模数5000吨/年•平方公里以上地区。

——长江上游西南高山峡谷和云贵高原区,山体坡度36度以上地区。

——四川盆地丘陵区,以乡级为单位,土壤侵蚀强度为平均流失厚度3.7毫米/年以上或土壤侵蚀强度为平均侵蚀模数5000吨/年•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区。

——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基岩裸露率在35%至70%之间的石漠化山地。

本项中涉及的水土流失各项指标,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土保持主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七)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台湾海峡西岸第一重山脊临海山体的林地。

(八)除前七款区划范围外,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禁伐区为主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未开发利用的原始林。

2.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3.以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树种为优势树种,以小班为单元,集中分布、连片面积30公顷以上的天然林。

第八条

凡符合多条区划界定标准的地块,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的顺序区划界定,不得重复交叉。

第九条

按照本办法第七条标准和区划界定程序认定的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分为两级。

(一)属于林地保护等级一级范围内的国家级公益林,划为一级国家级公益林。林地保护等级一级划分标准执行《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LY/T 1956)。

(二)一级国家级公益林以外的,划为二级国家级公益林。

第三章

区划界定

第十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统一组织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和申报工作。县级区划界定必须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基础上,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要求和内容将国家级公益林落实到山头地块。要确保区划界定的国家级公益林权属明确、四至清楚、面积准确、集中连片。区划界定结果应当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公示程序和要求在国家级公益林所在村进行公示。

第十一条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申报,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由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管理机构直接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申报,并抄送当地专员办。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函,全省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利资源等情况详细说明,林地权属情况,认定成果报告,国家级公益林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省级区划界定统计汇总图表资料。

第十二条

区划界定国家级公益林应当兼顾生态保护需要和林权权利人的利益。在区划界定过程中,对非国有林,地方政府应当征得林权权利人的同意,并与林权权利人签订区划界定书。

第十三条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对省级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组织开展认定核查,并根据省级申报材料和审核、核查的结果,对区划的国家级公益林进行核准,核准的主要结果呈报国务院,由国家林业局分批公布。省级以下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对相应的森林资源档案进行林种变更,并将变更情况告知不动产登记机关,按规定进行不动产登记。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国家林业局、财政部2009年印发的《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资发〔2009〕214号)同时废止,但按照林资发〔2009〕214号文件区划界定的国家级公益林继续有效,纳入本办法管理。

第五篇: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加强对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经营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级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界定适用于本办法。

第四条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集中连片、合理布局,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自主权,维护林权的稳定性,保证已确立承包关系的连续性。

第五条 国家级公益林以其林地为区划对象。第六条 国家级公益林范围依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以及水利部关于大江大河、大型水库的行业标准和《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等划定。

第二章 区划范围和标准

第七条 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范围。

(一)江河源头——重要江河干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2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20公里以内的林地;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1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10公里以内的林地。其中,三江源区划范围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林地。

(二)江河两岸——重要江河干流两岸[界江(河)国境线水路接壤段以外]以及长江以北河长在15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两岸,长江以南(含长江)河长在30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两岸,干堤以外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重要江河干流包括:

1.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河流:长江(含通天河、金沙江)、黄河、淮河、松花江(含嫩江、第二松花江)、辽河、海河(含永定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珠江(含西江、浔江、黔江、红水河)。

2.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地区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疏勒河、黑河(含弱水)、石羊河、塔里木河、渭河、大凌河、滦河。

3.其他重要生态区域的河流:钱塘江(含富春江、新安江)、闽江(含金溪)、赣江、湘江、沅江、资水、沂河、沭河、泗河、南渡江、瓯江。

4.流入或流出国界的重要河流: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元江、伊犁河、狮泉河、绥芬河。

5.界江、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额尔古纳河。

(三)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林地。

(四)湿地和水库——重要湿地和水库周围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1.重要湿地是指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湿地:

——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重要湿地名录和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

——长江以北地区面积在8万公顷以上、长江以南地区面积在5万公顷以上的湿地。——有林地面积占该重要湿地陆地面积50%以上的湿地。——流域、山体等类型除外的湿地。

具体包括:兴凯湖、五大连池、松花湖、查干湖、向海、白洋淀、衡水湖、南四湖、洪泽湖、高邮湖、太湖、巢湖、梁子湖群、洞庭湖、鄱阳湖、滇池、抚仙湖、洱海、泸沽湖、清澜港、乌梁素海、居延海、博斯腾湖、塞里木湖、艾比湖、喀纳斯湖、青海湖。

2.重要水库:年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含400毫米)的地区库容0.5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年均降雨量在400—1000毫米(含1000毫米)的地区库容3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库容6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

(五)边境地区陆路、水路接壤的国境线以内10公里的林地。

(六)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防风固沙林基干林带(含绿洲外围的防护林基干林带);集中连片30公顷以上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包括:

1.八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古尔班通古特、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柴达木沙漠周边直接接壤的县(旗、市)。

2.四大沙地:呼伦贝尔、科尔沁(含松嫩沙地)、浑善达克、毛乌素沙地分布的县(旗、市)。3.其他荒漠化或沙化严重地区:河北坝上地区、阴山北麓、黄河故道区。

4.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乡级为单位,沟壑密度1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沟蚀面积15%以上或土壤侵蚀强度为平均侵蚀模数5000吨/年〃平方公里以上地区。

——长江上游西南高山峡谷和云贵高原区,山体坡度36度以上地区。

——四川盆地丘陵区,以乡级为单位,土壤侵蚀强度为平均流失厚度3.7毫米/年以上或土壤侵蚀强度为平均侵蚀模数5000吨/年〃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区。

——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基岩裸露率在35%至70%之间的石漠化山地。

本项中涉及的水土流失各项指标,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土保持主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七)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台湾海峡西岸第一重山脊临海山体的林地。

(八)除前七款区划范围外,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禁伐区为主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未开发利用的原始林。

2.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3.以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树种为优势树种,以小班为单元,集中分布、连片面积30公顷以上的天然林。

本款所称禁伐区是指按照《全国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林分类区划技术规则》(林资发[1999]218号)区划的重点生态保护区。

第八条 凡符合多条区划界定标准的地块,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的顺序区划界定,不得重复交叉。

第九条 按照本办法第七条标准和区划界定程序认定的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分为三级。

(一)属于下列范围的,划为一级。

1.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江河源头的林地。

2.山体坡度长江以北36度、长江以南46度以上江河两岸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3.在重要水库周边和山体坡度长江以北36度、长江以南46度以下江河两岸,属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标准确定)内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4.西南高山峡谷和云贵高原区山体坡度46度以上地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5.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年均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地区的有林地,以及覆盖度60%以上的灌木林地。

6.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热带雨林。7.边境地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8.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未开发利用的原始林以及森林与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二)属于下列范围的,划为二级。

1.山体坡度长江以北36度、长江以南46度以上江河两岸的疏林地、未成林地。

2.在重要水库和山体坡度长江以北36度、长江以南46度以下江河两岸,属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疏林地、未成林地,不属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3.国家重要湿地的有林地、灌木林地。4.台湾海峡西岸的有林地、灌木林地。5.边境地区的疏林地、未成林地。

6.西南高山峡谷和云贵高原区山体坡度46度以下地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以及山体坡度46度以上地区的疏林地。

7.除西南高山峡谷和云贵高原区外,其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年均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地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以及年均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地区的疏林地、覆盖度60%以下的灌木林地。

8.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树种为优势树种、连片面积30公顷以上的天然林。

(三)一级、二级以外的划为三级。

第三章 区划界定

第十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统一组织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和申报工作。县级区划界定必须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基础上,由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要求和内容将国家级公益林落实到山头地块。要确保区划界定的国家级公益林权属明确、四至清楚、面积准确、集中连片。区划界定结果应当公示。

第十一条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申报。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直接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申报。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函,全省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利资源等情况详细说明,林地权属情况,认定成果报告,国家级公益林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省级区划界定统计汇总图表资料。

第十二条 区划界定国家级公益林应当兼顾生态保护需要和林权权利人的利益。在区划界定过程中,对非国有林,地方政府应当征得林权权利人的同意,并与林权权利人签订管护协议。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对省级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组织开展认定核查,并根据省级申报材料和审核、核查的结果,对区划的国家级公益林进行核准,核准的主要结果呈报国务院,由国家林业局分批公布。省级以下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对相应的森林资源档案进行林种变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已区划界定的国家级公益林及时进行林权证林种变更登记。

第四章 区划调整

第十四条 国家根据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科学确定国家级公益林的规模和布局。国家级公益林稳定在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0-40%。

第十五条 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补充申报国家级公益林。

(一)新批准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新建重要水库。

(三)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中退耕土地还林为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第十六条 在不影响整体生态功能、保持集中连片的前提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调出国家级公益林。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已确权到户的国家级公益林,其林权权利人在与地方政府签订管护协议时,要求调出的。

(二)苗圃地。

(三)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护路林。

第十七条 补进、调出国家级公益林的,由林权权利人向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将相关资料连同审查意见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现地勘验,提出审核意见。审核同意的,须在国家级公益林所在地进行公示,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申报。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进行集中核准。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补进、调出国家级公益林的,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申报,国家林业局组织现地勘验。

第十八条 占用征用国家级公益林地的,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分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报告。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相应核减国家级公益林总量。

第五章 建档与核查

第十九条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建立落实到小班、地块的国家级公益林资源档案。要做到图、表、册一致,权属证明、管护协议齐全。

第二十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建立国家级公益林资源及补偿基础信息数据库,准确反映国家级公益林小班、地块信息。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统一组织开发国家级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有关办法,由国家林业局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开展辖区内国家级公益林管护情况检查验收,组织定期调查和动态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国家级公益林动态变化情况,分更新国家级公益林资源档案和基础信息数据库。

第二十二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于每年3月31日前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报告上国家级公益林资源变化情况,提交资源变化情况报告、资源变化情况汇总统计表、更新后的国家级公益林基础信息数据库。

第二十三条 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对各地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调整、管护效果、动态变化等情况进行核查。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2001年依据《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暂行)》(林策发[2001]88号)区划界定并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不属于《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发[2004]94号)区位范围,林权权利人要求调出的,按照本办法第十七条的程序调出。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发[2004]94号)同时废止。

下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文本)前言附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文本)前言附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方县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报告

    大方县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报告 前 言 森林分类经营,是指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和经济的两大需求,相应地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按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

    新材料界定与分类范文大全

    新材料界定与分类 新材料定义: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分界,新材料在传统......

    洛川县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修改1(精选合集)

    附件: 洛川县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调整和界定工作,尽快将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国家级公益林落实到人头地块,建立健全管......

    宁阳县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调查研究(2005.11.成果)

    宁阳县 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技术报告 宁 阳 县 林 业 局 二○○四年七月 目 录 宁阳县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 ............................... 1 一、基本情况......

    煤矿三违分类与界定

    煤矿“三违”含义及其分类 第一节 “三违”含义 “三违”是指矿山企业职工在生产、建设中所发生或出现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和行为。 违章指挥:是指......

    拓展方案前言(范文大全)

    前言 随着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小企业身处的市场环境可以说是风云变幻,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是空前的严峻。据调查表明,现在美国平均每年要倒闭几万家企业,在美国的高新科技产......

    策划方案前言

    “黑天鹅美容化妆品连锁” 校园推广方案 一前言 随着冬季的来临,我们的皮肤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在炎炎夏日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美白防晒,面对着寒冷干燥的冬季,滋润补水等功......

    森林分类经营基础知识

    、森林法概述 (一)关于森林 森林的法律概念。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