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财务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养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 第四期
中共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二○○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加强财务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养
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再上新台阶
湖北省供销社为全面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供销社科学发展,组织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干部130人,于4月18日上午,在华中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新会计准则及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学习培训。省供销社副主任赵东风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华中师
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晋生同志致了欢迎词,省财政厅、学校财务处、省供销社财务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吴晋生副书记在开幕式上说,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好形式下,省供销社为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及新企业所得税法,进一步提高供销合作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加强财务管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供销社干部职工队伍,已经成为供销合作事业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来,省供销社为提高全省供销社系统干部的综合素质,大力开展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这是全面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再上新台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他深情的说,华中师范大学与湖北省供销合作社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就是湖北省供销学校,他们原承担的培训任务现在应该由我们来承担。本次培训,是我校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第三期供销社干部培训任务,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本次的培训工作。本期的干部理论培训对于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发展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省供销社副主任赵东风同志代表省社党组向学校表示感谢。他在讲话中指出,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期财务干部培训,这是省供销社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部署,也是为提高省社系统财务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采取的重要措施。他结合供销社实际,指出许多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要求。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缺乏系统化,规范化,内部控制薄弱。他认为,新的会计准则的修订是对我国近年来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高度概括,它既充分考虑了我国的现实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又适当借鉴了国际财务会计准则的成果,对于促进供销社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有着及其重大意义。面对新的会计准则向财务管理干部提出的新的挑战,要求全体学员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新会计准则和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供销社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供销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期培训的主要任务和新的研究课题。
通过几天紧张的学习,学员们都感到,本期培训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但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系统》、《企业财务通则》、《增值税转型主要内容》、《企业所得税》以及《长期股权投资》等内
容,对供销社企业财务管理干部既实际又实用,特别是华中师范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教授们的认真传授,使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培训任务。他们认为,本期财务管理新知识的学习,对于在供销社企业中的应用和财务管理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供销事业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抄报:华中师范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抄送:学院领导、各党支部和学习小组
第二篇:论大学生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论
大
学
生
培
养
综
合素
质
能
力
史磊
经济
贸易分院10营销班
2012年7月6日
论大学生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经济贸易分院史磊
【摘要】在迅速发展的我国教育事业中,素质教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世界各国都把培养人才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人能否称之为“人才”,是由其自身素质决定的,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已不再是一句空话,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问题 人才 人格魅力 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素
一、在市场经济崇尚个性发展大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与以前所倡导的已大有不同。比如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时,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应当是“以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而不应该是“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在对待“奉献与索取”这一关系的问题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观念已与时代不符,应根据实际情况“多奉献多索取,少奉献少索取,不奉献不索取”。这些现象表明,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已相当鲜明,与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有了创新意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中“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思想也有所抬头,对事业献身精神和对集体奉献精神有所减弱。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的世界性的成功,意味着人类已经开始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里,需要全新的、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是资金问题,甚至也不是技术和设备问题,而是全国十多亿人的素质问题,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一到人均却都排在世界倒数几位。但有很多国家资源不多,甚至很贫乏,却很发达,如日本、瑞士、瑞典、新加坡。资金可以积累,还可以引进;技术可以发明创造、也可以引进。但是人口素质是无法引进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去提高。学校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各方面发展,提高素质以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这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极为重要的。高等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必然要求我们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向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进入21世纪,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更加需要大量能够在祖国建设中担当重任的高级人才,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加速与世界接轨的步伐。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生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三、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素
人的素质就是人自身具有的能够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稳定的基本品质。素质的基本特征有四个:一是内在性,即素质是人自身具有的品质,是人在生长、学习、实践过程中把从外界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加以内化,逐步积淀而成的,是机体化、机能化、心灵化的东西,而不是人的资历、学历、地 位、身份之类的外在属性。二是主体性,即素质是在人认识、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属性表现出来和产生作用的品质,主体性是素质最本质的特征。三是基本性,即素质是人自身具有的能够对人的主体性活动发生作用的品质中最主要、最具有迁移作用的部分,而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四是稳定性,即素质是以较为固定的思想倾向、智能特征、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1科学素质 包括旺盛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必要的知识技能结构、一定的智能基础、积极的创造精神等。这是学生将来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所必需,是他们将来获取谋生手段和发展自身的必要条件。
2道德素质 包括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等。这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必需,是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会做人的根本。
3劳动素质 包括热爱劳动的态度、自觉劳动的习惯、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的劳动技能等。这是少年儿童将来投身改造自然、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也是通过实践促进其他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需要。
4交往素质 包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人际交往、群体合作等方面所要求的素质。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各种活动的。“他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 发生交往的。”
以上素质构成了人的个体素质结构中的主要要素,包括了大学生将来认识、适应、改造环境和发展自身所需素质结构中的主要方面,它们还相互联系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因此,将这几种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素,促进全面发展。
四、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能力
1、自我决策能力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2、适应社会能力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
4、表达能力,一个人要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其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第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5、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
状况,而且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6、组织管理能力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
五、人格魅力的作用
源自较高的综合素质,体现人的性格特征,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它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思想情感、性格气质、学识教养、处世态度等。
1.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信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
2.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
4.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忍不拔,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
六、总结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使每个大学生学习必要的心理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自我教育不仅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中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我教育早在几千年前就引起了古人的重视,孔子说:“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无论是在道德教育还是在心理素质培养当中都起到了主体的的决定性作用,这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社会发展的节奏在不断加快,要想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大学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具有了较高的素质,才能够不被这个竞争激烈社会所淘汰,时代呼唤新一代的大学生,祖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只有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才能使我们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第三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
摘要:当前经济危机蔓延全球,处于国际环境中的中国不能独善其身,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就业压力大。广大在校大学生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占得先机,为今后更好的就业以及获得更好的前途打下基础,这就需要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关键词: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正文: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人的政治观点、理想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规范等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它是灵魂,是根本,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支配的作用。要具备这一素质,大学生需要注意并改正个人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主要指人在接受了一定的教育、学习,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形成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塑造人的性格。因此,大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要有自己的理想并为实现只而努力。
3、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要求具有一定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和高雅的文化艺术品味,有一定的审美知识和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特别要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和家乡的区域文化的学习、发掘和研究。要具备这一素质,大学生需要培养并形成自己的文化艺术品位,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身体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要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这就需要大学生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塑造良好的体魄;学会自我调节,进行自我意识的训练,构建过硬的心理素质。
5、专业性素质
专业性素质需要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此,大学生应该在自己的大学生涯中习得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思索创新。
6、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是一个人以知识为基础的、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质与特性。创新素质要求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创新能力,对事物保持较强的探究心和敏感性。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要具备这一素质,大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创新能力,对事物保持较强的探究心和敏感性,这就要求大学生注意这方面的加强练习。
二、大学生综合能力
大学生综合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竞争生存能力。
1、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能随机应变地适时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是一个人综合数值的反映,它与个人的思想品德,创造能力,知识技能等密切相关。现代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适应这种状况,保证自己从学校到社会顺利过渡就应该提高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这样,即使是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下,也能够变不利的因素为有利的因素,从而为自己以后的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2、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而且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它存在于社会的任何角落,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在课本上是学不到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要具备很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大学生就要大胆地把握各种交流机会,培养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方面的相通。同时,要做到诚实守信,人格平等。
3、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以语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它是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基础性素质,故又称为语言文字沟通能力。学习、工作和社会人际交往等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一个人,就必须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若要具备这一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做到三点:要敢于说、有话可说、善于说话,这三点是练好口才的前提、基础、关键。为此,大学生应该抽出时间阅读有关的文学著作和口才范文,多做练习,以便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4、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还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等等。用人单位对具有一定交往能力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许多单位挑选大学生时不仅注重学业成绩同时对在校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担任过社会工作很感兴趣。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尽量做一些社会工作,不断增强自己的组织工作能力,以利于今后工作。
5、开拓创新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是指用已积累的知识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在脑中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选择的能力。大学生培养开拓创新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1)积累知识,增加才干。开拓创新需要胆识,也需要知识和才干。没有知识的积累,缺乏必要的才干,开拓创新就无从谈起。(2)培养想象力。想象力并不只是文学家、艺术家的专利,它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需要的。狄德罗就说过,想象是人的一种特质。对需要具备开拓创新能力的当代大学生而言,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就变得更为重要。3)培
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是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具备这一思维能力,对培养自己的开拓创新能力无疑如虎添翼。
6、动手实践能力
动手实践能力是指把创造思维变成实际的物质成果或是用生动形象的实践过程呈现创造性思维的转化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之后是从事教育
教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还是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动手能力的强弱,都会影响着一个大学生的发展前途。为此,大学生充分利用实习和勤工俭学机会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7、竞争生存能力
竞争生存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或者谋生时多必备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大学生及至人类都在追求的一种能力品质。由于当前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再加上当前经济危机蔓延全球,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就业压力大,从而竞争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综合素质与能力分别是素质与能力的综合运用。
很多人会素质与能力混淆起来,其实素质与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就在于,能力和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道路很相似,它们都是在人的活动(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它们的区别就在于,素质的特点是“内凝”,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所塑造成的内在升华,而能力则是“外显”,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实在的呈现。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即人的各种属性在现实的人(个体、群体和类)身上的具体实现以及它们所达到的质量和水准,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具备的主体条件。人的素质的规定根源于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与界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其中主要是知识的升华与内化。人的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一个人的能力是指他驾驭自身知识以及为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的综合作用。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受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实践的需要、社会实践的深度与广度规定着人的能力的发展状况。
在一定角度来看,素质与能力是可以进行转换的,并且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能力和素质相比,素质更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能力的大小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一般来说,素质高对应能力强,素质全面对应能力全面,智力素质高对应认知能力强,等等。但是,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不具备适当的条件,素质高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能力强,某一方面能力强也并不意味着综合素质高。此外,某一种能力也不能说一定就和某一种素质相对应,一种能力可以在多种素质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素质也可以形成多种能力。综上所述,素质与能力两者息息相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参考文献:《中国教育报》、《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北方文学》
第四篇:加强基础训练,注重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本文发表在:《化学教育与研究》,福建省化学会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9,pp.127-129
加强基础训练,注重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编写化学学科实验教材《分析化学基础实验》一书的体会
郭祥群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厦门,361005)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都面临着一个创新的问题。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综合发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对现有高等教育的教材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编写的《分析化学基础实验》[1]一书,正是努力根据这样一形势要求来完成的。
《分析化学基础实验》一书是我们在基地实验教材“定量化学分析实验”讲义的基础上,通过精选实验内容,并补充近两年来开设的新实验,结合精选的文献实验编写而成的。在这一实验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加强基础训练,注重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作为指导思想,以适应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对分析化学实验教材的要求。
我们认为,这一本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重视基础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分析化学基础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立设课旨在对学生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严格训练,并密切配合分析化学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分析化学知识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组织教材内容时,我们将定量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定量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和基本实验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来编写。定量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向学生介绍分析化学实验室中诸如实验室用水的规格、制备与检验,玻璃器皿的洗涤,化学试剂的规格,标准溶液及其配制方法,及实验室安全等基本知识。定量化学分析基本操作,旨在规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基本实验则是在进一步强化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通过完成实际样品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加强学生对“量”的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实验习惯。为此,我们在实验内容的精选和安排上不仅注意到实验的典型性、系统性,还注意到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环境分析、药物分析等多方面的结合,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先进性和综合性。事实表明,厚实的基础可为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的作用。
注重能力
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把对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一个很重要位置。能力成为衡量人才质量的基本要素,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的必然。
本科分析化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只限于实验技能的培养,也不只限于运用分析化学的知识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这其中包含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化学基础实验》一书选编了较多的自拟与综合设计性实验。这些自拟与综合设计性实验是我们在多年的基地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对于自拟与综合设计性实验,不是简单地提出任务,而是通过“实验原理”和“思考题”,启发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的分析化学基本原理和所掌握的分析化学实验技能,自拟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我们认为,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培养和锻炼的。我们不可能期望本科二年级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复杂的分析化学问题。例如,在这本教材中,我们选编了一个题目为“HCl-FeCl3混合液中各组分浓度的测定”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这是一个来源于生产实际的实验课题。解决这个课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定量化学分析中所学的酸碱滴定原理、络合平衡理论及氧化还原实验方法等多方面的知识。水解金属盐中的游离酸的滴定,由于易水解金属离子的酸性通常较强,问题便转化成了多元酸的滴定。我们在“基本原理”中提示学生用配位体缓冲溶液掩蔽水解金属离子。我们首先通过“思考题”引导,使学生通过思考与阅读参考文献明确,这类多元酸的滴定,在掩蔽前后是否具有明显的滴定突跃,能否分别滴定,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酸碱与络合平衡理论计算出掩蔽前后水解金属离子的表观酸理解常数,了解由于掩蔽的作用,改善了滴定的突跃,使准确滴定得以进行。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缓冲溶液的理论是定量化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生从基本实验中,接触较多是酸碱缓冲溶液,而对金属缓冲溶液和配位体缓冲溶液只有简单的了解。在这一实验中,学生通过“基本原理”的介绍,加以阅读参考文献,通过“思考题”的引导,结合以实际问题的处理,学生对缓冲溶液的理论及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一过程无疑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10个思考题,引导学生从实验原理的理解、具体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结果的计算与评价、及至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计算,最终拟定出较为合适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是学生自己拟定的,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具有了主动性,并能根据实验的进展不断完善。事实表明,这样的综合性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成效的,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发展能力得到了提高。
又例如,在这一教材中,我们选编了一个题目为“从滴定数据到缓冲溶液”的文献实验。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实验。我们知道,正确处理与解释分析测试数据,客观地揭示数据的内在规律,使得分析化学从一门单纯提供数据的实验技术发展成为一门信息科学,成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参与者。科学的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这不但依赖于分析工作者所具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取决于分析工作者所具有的科学地处理数据的能力。这一文献实验介绍了如何从酸碱滴定数据,通过巧妙的数据处理,获得有关强酸、强碱溶液及共轭弱酸弱碱缓冲溶液体系的缓冲容量性质的信息。在选编这个文献实验时,我们不仅注意到趣味性,更注意到对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在“思考题”中,引导学生从本校学生所获得的酸碱指示剂的吸收强度随pH 变化的实验数据中,获取酸碱指示剂的pKa,并绘制出酸碱分布曲线,强化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面向时代
计算机的普及为分析数据的处理提供了方便。在以前的实验教学中,我们曾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编程进行数据处理。在《分析化学基本实验》一书中,我们改变了这种做法。我们认为,对化学系的学生而言,直接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的成果运用于分析数据的处理比重复低级的编程更具科学性,更符合化学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我们选编3个使用商品化数据表软件包处理常规分析化学数据的实验。EXCEL数据表软件包是一个在国内外都使用很广泛的商品化软件,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与作图的功能。随着高校计算机的网络化,学生可方便地从网上调用数据表软件包。开设这样的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般分析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的计算机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便在后续实验课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到的计算机方法处理各实验的数据,使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报告更具科学性,同时也可培养学生有关数据库的建立、数据的共享等现代信息管理的意识。
此外,我们还借用文献实验给学生开一扇“窗口”,通过这一“窗口”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国外分析化学教学研究与发展的现状,开阔视野,进一步拓宽知识面。让学生面向时代,接触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发展,也才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型人才的质量评价标准的核心是素质。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2]。这里强调了素质对知识的获取与积累、能力的提高的依附性。我们期望通过扎实的基础训练,促进知识的积累,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训练,提高发展能力,并以此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当然,教材的完成仅仅是确定了教学的内容。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型人才的培养,还须把握好实验教学实践这一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欧阳耀国,郭祥群,蔡维平编著《分析化学基本实验》,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0。
2. 陈祖福,“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振兴和创新高等教育”,大学化学,1999,14(1),1-9。
第五篇:中层管理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学习心得
××团首届中层管理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
学习心得
转眼间,十天的学习时间就过去了。回顾这十天的学习生活,我感到自己收获很多,首先要感谢团领导为我们安排了此次学习的机会,并且为我们细致的选择了课程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每一门课程的设置都蕴含着领导对我们进步的希望,都从不同的层面和意义上开扩了我们的思路和视野。现将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课程设置合理多元化,使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人格魅力与亲和力塑造》课程的学习,使我对领导与管理的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认识到当今社会硬权力发挥的作用相对来说越来越小,软权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强,一个好的管理者一定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开设,使我们对经济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填补了我们知识的盲点和空缺。《社交礼仪》、《有效沟通》、《高效团队建设》、《高效执行力》的学习对我们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的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团结协作、发挥团队精神方面都很有帮助。通过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专题研究》、《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我国经济结构构成与外向型经济》课程的学习,更使我认识到,走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为以农业为主特别是水土资源开发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职工单纯依靠种植增收的空间已经相当小了,要想更好的提高职工收入,就必须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道理,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课程的学习,使我们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有了认识和了解,为我们在工作中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了有效经验和理论支持。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参观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更使我们对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规模化生产、高效管理、有了切身的体验与认识。
二、结合学习情况对××团经济发展的设想与愿景。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目前我们正处在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兵团大力发展工业的有力形势下,我们自身也具备有利条件:土地可实行连片种植,规模化管理,葡萄、棉花的产量高品质好。但是由于产业链过短,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所以职工的收入很难有大的提高,因此提高职工的收入必须延长产业链,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1、依托生态园,发展多种特色种养殖(特色珍禽养殖、特色蔬菜种植),逐步建立品牌,形成龙头企业,在生态园中发展特色餐饮、休闲,让客人参与蔬菜的采摘、餐饮的制作,并将生态园中产出的特色禽类蔬菜形成特色商品化包装,将生态园打造成集娱乐、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综合园。
2、大力开发建设小李庄,建立影视城、红色旅游基地,打
造特色文化品牌。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和商会等社会及民间组织参与一四七团“一庄两园”开发建设。巩固和扩大团场工业基地,着力发展食品、纺织、化工、建材、机电制造、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农产品加工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发展集团(龙头)企业的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