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主动承接“三变”改革助推老区脱贫致富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主动承接“三变”改革助推老区脱贫致富
xx公司秉持“产业全链条、市场全球化、富民全县乡、责任全社会”的经营理念,大力推广“三方联动、三变推动、品牌带动、党建促动”的现代高效畜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企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
坚持三方联动,积极搭建“三变”承接平台。公司与西峰、镇原等五县区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三方联动。通过建设产业链,增强驱动引擎;通过成立合作社,培强承载纽带;通过主推新品种,打造脱贫产业。
坚持“三变”推动,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规范操作,合作共赢。公司与各方签订了规范的入股合同,健全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加强营运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多元入股,激活要素。公司设计了资金股、设施股、劳力股、技术股、土地股等多种股权形式,为群众入股提供方便。三是践诺分红,让利于民。公司在保本微利的情况下向群众分红2100万元,其中贫困户1600万元。
坚持品牌带动,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公司从养殖到销售各环节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派出技术人员驻场驻村,加强防疫指导,统一生产标准,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屠宰线,推广分群喂养和TMR技术,建立质量溯源系统,全力打造地方畜牧产业优势品牌。同时,与大型超市建立长期供货关系,确保产销对接,成功开拓了蒙古和中亚市场。
坚持党建促动,做有情怀负责任的地方企业。公司专门设立党员示范岗,向103个合作社下派党建指导员,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各个产业链。公司一手抓经营管理,一手抓宣传发动,对公司项目覆盖的57个村的村干部、驻村干部、第一书记进行了专题培训。并深入贫困乡村分析产业前景,动员群众参与“三变”,实现集约经营、抱团发展,加快其脱贫致富步伐。
第二篇: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深入推进“三变”改革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深入推进“三变”改革
来源
w.K J.O M 4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深入推进“三变”改革
xx县把“三变”改革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组织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建强经营主体,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加快了农民脱贫增收步伐。
突出平台搭建,健全产业发展组织体系。按照党委引导、政府推动、公司化运作、合作社组织、贫困群众入社入股分红的思路,xx县成立了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搭建了“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产业大户+贫困群众+金融保险”的产业发展平台,形成了以国有公司为主导、龙头企业为补充、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专合组织和家庭农场为支撑、贫困群众为主体的产业发展组织体系,带动贫困群众3.96万户进入产业发展组织体系。
突出农民参与,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采取土地、资金等10种入股方式,推行“三变”+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10种改革模式,集中力量抓建了30个“三变”改革试点村、11个产业发展综合示范区。目前,全县共入股土地6.4万亩、入股资金9200万元,参与企业18户,参股群众1.32万户,其中参股贫困户6636户,已分红资金3600多万元,161个村有了集体经济收入。
突出产业发展,夯实脱贫攻坚增收基础。全县果园面积累计达到65万亩,可带动3960人脱贫。畜牧产业今年扶持贫困户新建牛舍3923座,可带动7200人脱贫。种薯产业今年扶持贫困户种植种薯6.52万亩,可带动2100人脱贫。劳务产业今年已经培训1.6万人、输转9.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7.13亿元,可带动1.5万人脱贫。特色产业扶持贫困群众种植大蒜1.3万亩、中药材5500亩,可带动1200人脱贫。
突出机制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产业发展精准到村到户,制定了各产业三年发展规划,每个产业都明确了主抓领导、责任单位、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从严落实帮扶机制,确定430名科技人员组成10个技术服务队,抽组40名专职人员组成10个督查组,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对产业扶贫日督查、周通报,每两个月对乡镇、部门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一次现场督查交账,好的授予红旗,差的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三次受到黄牌警告的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
来源
w.K J.O M 4
第三篇:三变改革汇报材料
2018年王家墩便民服务中心郭家庄则村土地
三变改革半年工作总结
一、因地制宜,探索农村“三变”改革模式
2017年郭家庄则行政村成立了由村党支部领导、在村委会支持下独立运行的郭家庄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构建“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群众(贫困户)”的运营模式,按照“一公告、三公示、一确认、三审核、一登记”流程进行三变改革(一公告:对土地三变领导小组及基准日公告;三公示:对人口核查、清产核资、集体入股进行公示;一确认:股东代表大会对人口核查、清产核资、集体入股的最终结果予以确认;三审核:三变改革方案、清产核资结果、成员大会决议报便民服务中心政府审核;一颁证:由县农业局颁发合作社登记证书),根据《王家墩便民服务中心郭家庄则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全体股民选举股东代表60名,选举产生9人小组理事会、9人小组监事会。《郭家庄则行政村三变改革方案》、郭家庄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章程》通过股东代表大会。设置合作社名称为:府谷县王家墩便民服务中心郭家庄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最终确定“集体资产变股权、县产业扶贫整合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模式。
二、合理划分股权,确保股民合法权益
郭家庄则村三变改革设“人口股”、“资金股”和“集体股”三种股
— 1 — 权,共计1285股;分别占比60%、16%、24%(其中人口股占比60%(771人),人口股每人1股,共计771股;资金股占比16%(县产业扶贫整合资金40万),每人占0.27股;共计205.6股,集体股占比24%,共计308.4股(其中包含贫困户每人1股共计贫困户优先股13股,在贫困户退出之日起归集体所有),县产业扶贫整合资金及村集体土地和人口作为股权分配基础,折股量化到每名成员,依人定股、人均0.27股、在册贫困户每人在0.27股的基础上增加1股,以户颁证。
三、商定分红,实现收益最大共享
郭家庄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本着“壮大集体、发展公益、实惠群众”原则,将利润依次提取12%公积金(集体股),用于发展生产、转增资本和弥补亏损;提取12%公益金,用于全村集体公益性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扶贫救助等;其余76%经与全体股东商定分配形式后,一次性分红按成员家庭占股比例分红到户。
四、选对路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郭家庄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选择产业前景良好、投资回报率高、市场风险可控的规模化大红袍花椒种植、中草药种植、羊子养殖两个项目为切入点,与王家便民服务中心的大红袍花、羊肉合作社建立购销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当前各类资金、集体资源及成员股金,开垦武家峁村大善沟慌坡土地200亩,种植大红袍花椒8000余株,现已开垦大红袍花椒种植地80余亩,种植花椒2400余株,预计该项目在三至五年后,除去管护、肥料等支出,每株花椒收益达到200元左右。在马连坪村园则峁建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养殖基地,该项目计划占地600亩,建成以养殖、草场、采摘园为一体的种养殖基地,项目现已平整— 2 — 养殖场建设用地20余亩,建成500平方米羊舍一座,养羊62只。今后用三至五年时间,增加牛、羊、驴的养殖规模,达到1000头(只)。着力建立以集中种植、家庭农场、生产加工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化发展服务体系。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把种植户对技术的不足进行弥补,随时督促其对技术上进行学习并且把其种植产品当以前种植的传统农作物一样进行关注。把风险通过技术上的支持和种植户的关注当中降为零。
五、项目评估与建议
对各项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是生态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发展大红袍花椒、养羊养殖的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不但解决了本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增加了贫困户和村民经济收入。同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走出一条新路。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优势,严把质量关,提升品牌效益,着力建立以集中种植、家庭农场、生产加工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化发展服务体系。
郭家庄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
2018年5月24日
第四篇:三变改革(xiexiebang推荐)
农村 “三变”改革六问六答
一、问:什么是“三变”改革?
答:是指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深入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三项改革,将农村集体、农民的“死资源”变为“活资产”,让村集体和农民群众享受到入股分红收益,进一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切切实实让农民富起来,简称“三变”改革。
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首次提及“三变”改革,他指出,要通过改革创新,要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2017年2月5日,“三变”改革作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有效途径,鼓励地方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进一步增加群众经济收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村改革发展。
二、问:“三变”改革在我国什么地方取得了显著成效?
答: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探索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激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促进了农业产业增效、农民群众增收、农村生态增值,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六盘水市“三变”改革已覆盖65个乡镇、31个社区(街道)、881个行政村、29个省级农业园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163.49万亩,整合财政资金7.83亿元,撬动村集体自有资金1.26亿元、农户自有资金5.07亿元、经营主体资金44.98亿元参与入股。共有49.32万农户成为股东(其中贫困户13.97万户),带动162.03万农民(其中贫困人口40.16万)受益。“三变”改革六盘水市“三变”改革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多次对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国探索试验推广。2016年8月23日至24日,时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的唐仁建同志(现任甘肃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赴六盘水市,就“三变”改革、农业产业发展等进行考察调研,并撰写了《万变不离其宗:打造“股份农民”》的调研报告,认为六盘水市“三变”改革的核心是打造“股份农民”,通过集体资源调动政府资源、政府资源撬动社会资源的“双轮驱动”,有效活化了要素资源,实现了“产业连体”“股权连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三、问:“三变”改革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1.资源变资产。村集体以集体土地、森林、经济林、草地、荒山、滩涂、水域等自然资源性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物)、基础设施等可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权,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和股金收益分红。2.资金变股金。以各级各部门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财政资金(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资金除外),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原则上可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资金,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量化到村集体和农户,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和股金收益分红。3.农民变股东。农民自愿以自有耕地、林地的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资金、技术、自有大中型农机具、设施蔬菜大棚、无形资产等生产要素,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和股金收益分红。
四、问:“三变”改革是强制性的吗?
答:“自愿自主”是“三变”改革遵循的第一条原则。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将充分尊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和农民意愿,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依法行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
五、问:“三变”改革能为农民带来哪些收益? 答:举个例子,李如明是六盘水市水城县米箩镇的一个普通村民,也是当地知名的贫困户,家中拖儿带老共有6口人,名下3亩田,过去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家庭年收入不足2000元。自从村里实行“三变”改革以来,他不仅用3亩农田入股了当地的一家猕猴桃种植企业,还和妻子一起在猕猴桃基地打工,管理着一片果园,除每年固定领到一定数额的红利,猕猴桃达产后还可以拿到分红。当了半辈子农民的李如明现在有了两个新身份——“新股民”和“职业农民”,去年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三变”带来的经济收益,他彻底实现了脱贫,家里盖起了新房,还有了存款。
六、问:我县“三变”改革试点的主要实施步骤是什么? 答:县委、县政府将按照积极稳妥、试点先行、风险可控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基础实施单元开展试点工作,在每个乡镇选2—3个行政村开展试点,主要按照“梳理可变资本、选准主导产业、引进承接载体、带动农户参与、确定受益对象、落实投放资本、协商合作事项、签订合同协议、推进项目实施、抓好总结验收”等“十步走”的基本流程,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三变”改革。在不断实践、探索、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序有效、风险可控的规范化操作办法,逐步推广到全县344个行政村,促进“三变”改革深入推进。
第五篇: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因地制宜创模式推进“三变”助脱贫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因地制宜创模
式推进“三变”助脱贫
源
J.om 8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因地制宜创模式 推进“三变”助脱贫
xx区始终坚持把“三变”改革作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狠抓组织领导、主体培育、产业发展、规范入股等关键环节,扎实有序推进“三变”改革深入开展。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包抓责任。建立领导小组统筹谋划、成员单位各司其职、乡村推进实施的工作机制,实行区分管领导和区农业、林业、水务等农口部门以及抽调工作组包抓指导试点工作,建立常态化督查制度。
培育经营主体,搭建发展平台。在扩股增资和股权重组的基础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上,组建成立xx区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并在18个乡镇成立分公司,在贫困村新建(改建)2个以上特色产业合作社,形成了区级总公司统筹、乡镇分公司组织、村级合作社实施的经营体系。
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致富。区财政整合筹措1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苹果、花椒等特色主导产业。目前,22个试点村共发展花牛苹果1.1万亩、花椒7000亩、中药材1400亩,新建木耳基地3处150余亩,发展中蜂养殖3200箱,建设新型环保建材厂一处、宾馆1560平方米。
创新“三变”模式,提升改革成效。通过“三变”+财政资金模式、“三变”+土地资源模式、“三变”+林果资源模式、“三变”+集体资源模式、“三变”+人力资源模式,鼓励引导有资源、有作务能力的人,以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入股经营主体,获得劳务和管理等分红收益。
科学划分股权,共享改革红利。因地制宜设置土地股、劳务股、技术股、效益股、激励股等多种股权种类,引导集体、农户和承接主体协商确定入股类型和分红收益。探索形成固定(保底)分红、阶梯式分红、固定分红+效益分红、按股权比例分红等分红方式,初步实现了产业发展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收益、农户集体有分红。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强化风险防控,保障农户权益。引导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接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做到“三变”改革合同书、股权证、分红单“三个到户”。对以村集体名义入股的各类财政资金,在签订合同时明确将承接主体的相关等值资产作为抵押,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同时,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增强了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源
J.om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