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职院校色彩构成教学与思维训练概要
浅谈高职院校色彩构成教学与思维训练
摘要:分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色彩构成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在高职高专色彩构成教学中符合培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与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色彩构成;思维训练
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成日本引进构成教育以来,色彩构成一直是各大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的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学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存在着严重弊端和不足。随着设计观念不断更新,艺术设计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社会发展要求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出创新意识强、能适应现今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针对几乎一成不变的教学体系与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和深化。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极端理性化、概念化的教学内容
纵观市面上色彩构成教材,真可谓鱼目混珠,但大同小异,多注重对色彩原理的理性分析,而不注重对色彩现象创造性的主观分析。教学内容。般都由色彩构成的概念、学习目的、意义到色彩的本质,由色彩的产生、物理属性到色彩的表色方法、色立休,由色彩的配色规律调和方法到色彩美学规律,由色彩的视觉生理到色彩心理及肌理,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领域。正如英国利兹火学教授M·索斯马兹指出:
“传统学院式教学的贬值在于它不注重领会和体验,而过于注重仅仅是验证那些理性的即成‘事实’……”
2.干篇一律的训练模式
在传统的色彩构成教学中,由于偏重对色彩理论的经验认知,而与此相对应的训练模式大都是根据色彩物理,生理,美学,心理属性分段设立的。一般是从色彩的三要素出发纯粹的明度推移、色相渐变、纯度渐变、三要素对比以及视知觉对比来研究色彩的物理属性和视知觉规律;从关于面积、位置、形状的改变对色彩构成的影响,以及酸甜苦辣、春夏秋冬、喜怒哀乐等抽象词汇的训练把握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等。不置可否,这些方法虽然把握了传统色彩构成教学的核心内容,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积累驾驭色彩的经验,但众所周知,构成课是认识课不是技法课,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和大量的一成不变的训练课题往往也会束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创造性思维的挖掘,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直觉审美天性。
3.考核评价体系僵化
考核评价有助于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教师教学反思。由于目前色彩构成教学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仅以学生最后呈现的作业表面效果来给其能力进行定位,再以一纸分数盖棺定论,这种过于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的做法与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初衷背道而驰,课程结束后学生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没有真正提高。
综上所述,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色彩构成课提出了一些建议:
1.改革并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1)改革课程内容,合理取舍
在进行色彩构成教学时,需要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特征,增加反映学科知识和发展动向、与实际运用结合紧密的新内容,舍弃与之关系不大的旧内容,加强设计色彩的时代特征。如“色立体”理论,真正的色立体在国内很少能使用到,所以只需让学生有个大致的概念就可以了。重点研究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方法,意象色彩、抽象色彩、情感表现性色彩、装饰性色彩、主观表现性色彩的应用和表现等内容上,着重于创新思维的开发,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对色彩的敏锐鉴赏能力。
(2)调整课时结构,优化整合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大多数设计院校的基础课都由造型基础与形式基础两部分构成,既所谓《设计素描》《色彩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等,部分院校还有一些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笔者认为这些课程之间的划分,对本科院校而言无疑具有一定的优势,是经得住历史检验的,但孰不知这样的划分并不符合高职院校教育的特征,高职院校不能简单奉行拿来主义而不考虑自身特征。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习周期短、时间紧、课程多,这些课程之间很多内容重叠、知识点雷同。比如关于构图、形态、色彩、形式美、创造性思维等内容,这些艺术领域内的终极命题每门课程都会讲到,但当所有课程结束时这些问题仍没有解决。当然,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体验和感悟。作为艺术教育者,我们需要提供给学生好的方法论,让他们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的能力告诉我们并没做好。究其原因,有客观上的,比如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美术基本功不扎实、应试教育下导致的美育缺失、缺乏审美的眼光,但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各课程设置之间缺乏整合。学生花费整整一个学年时间纠缠于这些问题,而每门课程少则仅仅48课时,多则不超过100课时,没有一次真正深入解决问题,没有一张质量很高的长期作业,对问题的研究多停留在表面,或者刚深入课程便结束了,然后便投入到另外一门课程学习,重复着同样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形成思维的连贯性。鉴于此种情况,可以考虑整合色彩写生课和色彩构成课为一门课程,这样做既避免了各课程知识点重复,整合教学内容,又延长单科课程授课时间,集中时间解决最基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训练方式的改革
在理解基本理论概念的基础上,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思维的训练上。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开发,让色彩构成的训练回归本质。
(1)主题性色彩构成训练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新的色彩课程教学的意义在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这就是主题性设计教学的基本思路。在欧美国家的设计教学中大多由教师给学生一个课题,然后师生一起去实现,一起研究与分析,是一种互动的主题性设计教学。如“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色彩与数学”“来自音乐的感受”“分形艺术与色彩”等等。
(2)传统艺术色彩的解构与重构
中国的传统艺术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手工艺美术到绘画艺术、从民间工艺美术到宫廷绘画、从石窟艺术到古典园林、从民族服饰到戏曲脸谱等等。传统艺术各具特色的色彩主调显示以传统艺术色彩作为主题训练,通过对色彩的解构、提炼、分析等手段,研究其套色、比例、位置、意境等的相互关系,借鉴其方法,从而获取创作灵感。这一课题的训练,可以将本土传统文化和西方色彩构成理念融会起来,以提升现代色彩设计中的精神内涵。
(3)电脑制作与手绘并行不悖
为了节约制作时间,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对于一些技术性,理解性的课题,如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和色相环的理解,借助Photoshop软件的处理就可以做到,而不必进行机械绘制。但对于一些创意思维训练方面的课题,则不能完全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替代绘画基础。过于依赖电脑制作,学生不但会不自觉地割断与大自然和生活的联系,还会失去与纸张、笔墨和颜料亲密接触的机会,失去从生活和实践中吸取营养的能力,不但起不到培养基本设计能力的作用,还可能造成先天不足的缺憾,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埋下隐患。
(4)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做到目标取向评价与主体取向评价的结合,做好学生自评与师生互评工作,做到既重视结果的评价,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不以作业是否工整作为唯一标准,更多关注学生在色彩表现过程中的自我情感抒发、审美情趣、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此外还要做到随堂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不仅仅是等课程结束后简单地给个分数。
第二篇:象形文字与色彩构成
象形文字与色彩构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象形文字的变化规律。使学生懂得截取美的形象进行构 成排列,并运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搭配作色彩构成设计。过程与方法:通过线条分割块面然后剪贴的方法表现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 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动手设计、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象形文字的线条分割块面。
教学难点:掌握色彩构成的规律、法则并运用色彩知识拼贴一幅画面既统一又有变化作品。
三、教具准备:
教具:色彩挂图资料、彩色纸和彩色卡纸等。学具:剪刀、胶水或固体胶、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在我们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里。色彩构成了大千世界、图案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运用也很广泛,那它有什么规律和法则呢?图案又与我们古老的文字有什么联系呢?(板书课题:“象形文字与色彩构成”)
2、象形文字素材的来源与运用:
取自于:人体、动物、天地、植物、物体等。用之于:家具、服饰、包装、装潢等。
3、作品欣赏:
A、图案作品欣赏并提问:我们是否也可以用我们古老的象形文字绘制成图案作品?
B、美术书P4-5象形文字图案作品欣赏: 象形文字与色彩构成作品欣赏:马、牛、女等。
小结:无论是象形文字制作的图案作品还是其它内容的图案作品都是以线条进行块面分割的,然后用色彩构成的规律与法则去表现的。
4、色彩构成
A.色彩构成的定义: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一定的法则组合,构成新的图案,就叫作色彩构成。(含色相渐变、明度渐变、纯度渐变)B。复习色彩知识:色相、明度、纯度
5、作业练习:(参照教材P4上“马”的图案,做色彩构成练习)(1)、分析欣赏教材P4上象形文字“马”的色彩图案。
字形的变化:笔画的拉长、缩短、弯曲使画面撑满
字的色彩:冷色调、色相蓝和绿的渐变。(引导学生观察色相渐变)(2)、象形文字与色彩构成图案的重复制作方法:
要求:
1、截取的基本形要饱满,外形简洁,基本形排列要有规律。
2、。
3、不超过四种颜色。制作精致,画面整洁。
1、首先,设计一个简单的基本形(格子可以是方形、菱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选一个甲骨文或金文,按照线条分割画面的方法将字的笔划拉长、缩短或弯曲,使画面撑满。
2、其次,选用三种有色纸剪裁文字,按色彩的关系确定一种排列方式整齐地拼贴成一幅作品。
教师强调:
1、画面与色纸固定整齐牢固,剪纸细心到位。
2、制作过程注意有序,避免剪完之后,桌面碎纸一片,难于寻找,浪费时间。
3、拼贴注意色彩组合选择,使用固体胶。
五、教师小结:
象形文字不仅具有古老的悠久文化底蕴,它还具有美化、装饰环境的功能。从制作中感受到文字即古老而又现代的美感。所以在平时我们要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色彩特征,更好地美化我们的生活。美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在美术中重复的应用也很多,并能创造出很美的视觉效果。
第三篇:试论高职院校设计色彩教学的思考及其改革
试论高职院校设计色彩教学的思考及其改革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高职院校的设计色彩教学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高职院校的设计色彩教学现状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应对措施,其中包括编写出一套更加适用于高职学生的色彩教材、提高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设计出色彩教学的目的性以及找到符合高职院校教育标准的授课方法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高职院校色彩教学水平的提升献上笔者的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设计教学;色彩教学
一、前言
设计色彩学是高职院校艺术教学课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包括了写生色彩、美术心理、色彩构造以及装饰色彩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对于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来说,设计色彩学不仅能够让他们的思维模式变得更加的灵活,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全面且深入的掌握色彩规律,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的艺术修养。在新时期的就业环境中,社会需要的是真正优秀的全能型人才,而色彩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艺术课程本身,同时还能够对学生带来一系列的正面影响与就业上的帮助。基于此,针对高职院校中设计色彩教学课程的改革工作展开详细的分析,是笔者乃至所有高职院校教育者都需要去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高职院校设计色彩教学的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当前的设计色彩教学现状来看,笔者总结出了如下三个方面比较常见的教学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的传统色彩教学课程过于看重色彩表现的写实性,教育者经常会采用诸如人物、风景以及静物来对学生进行写实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绘画艺术的表现技巧。然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出一批专业性极强的架上绘画人才,而是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就业能力,从而为专业行业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服务型人才。基于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如果仍然采用当前的教学模式而不作调整的话,那么就会导致色彩基础的授课内容与后续进行的专业课程出现脱轨情况,大大削弱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行业的进步,高等院校的设计色彩课程也必须要紧跟住时代的发展脚步来作出适当的调整,教育者要在原有的写实性绘画训练基础之上适当的加入一些色彩设计实践内容,帮助学生将色彩课程教学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形成紧密的关联,为高职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
其次,高职院校当前的色彩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忽视理论体系的情况,让学生在没有任何理论指导的状态下自由发挥。相较于传统类型的绘画色彩课程来说,设计色彩无论是在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在授课手段与课程方案的设计上都存在着很多特别之处。教育者需要着重考虑到课程内容中的理论规律是否科学正确、授课方法是否高效清晰,让学生能够更为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设计色彩教学的授课内知识。基于此,如何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高职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与美术审美意识,这就需要教育者更加注重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设计的科学性,切记不可让学生长时间的处于过度自由的“玩色”状态中。
最后,高职院校中的设计色彩课程与色彩构成科目相互混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甚至误以为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是同一个科目,从而在学习方案的制定上存在着一定的错误倾向。事实上,色彩的构成训练只是设计色彩课程的其中一个分支,教育者应当向学生解释清楚两者之间的从属关系。
基于此,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效率,教育者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把握好改革与创新的“度”,一方面要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墨守成规,另一方面也不能够过于急于求成而去拔苗助长。教育者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出一套完善的设计色彩教学体系,同时在教学内容当中适当的加入一些现代教学理念与时代精神。
三、高职院校色彩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编写出一套更加适用于高职学生的色彩教材
目前,高职院校中所采用的设计色彩教材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借用本科院校艺术专业中的色彩教材,主要的叫教学重点即为物体本身的环境色、光源色以及固有色等等,教学内容局限在写实绘画的圈子中,十分不利于高职学生绘画实践水平的提高。而另外一种教材类型即为由各个地方出版社所发行的“设计色彩”专用教材,此类教材甚至完全摒弃掉了“纯绘画”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由此可见,我国高职院校的设计色彩课程非常缺少能够同时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性设计色彩教材。
首先,设计色彩教学的撰写要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专业素质,应当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其次,教材的撰写人员要在教材的设计内容中加入一些符合行业现状的创新思想,不要再将授课与训练重点锁定在客观物象的还原上,要让学生去更多的接触一些色彩整合的实践方法,帮助高职学生逐渐的学会怎样将那些琐碎且复杂的绘画细节排除掉;最后,教育者要鼓励学生在绘画中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并针对学生所提出的主观创意给予正确的引导,通过此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与自主设计能力。
(二)提高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首先,高职院校中的设计色彩教育者要在保证色彩科学的基础之上来设计教学内容。在日后的色彩研究工作中,教育者要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色彩的形成以及色彩理论的构成等内容中。通过上文中的介绍可知,我国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均存在着弱化色彩课程的情况,具体表现为缩短授课时间与简化色彩理论等等。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一些学生只是去一味的训练自己的绘画技巧,并没有同时兼顾到对色彩理论课程的学习,从而很难应付接下来更具难度的课程学习。基于此,教育者要着重注意对设计色彩课程的理论指导,进而帮助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高职院校中的设计色彩教学同时还要蕴含一定的人文色彩,紧跟住新时代的行业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当中,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各类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为高职院校的设计色彩课程制定出了更高水平的教学标准,教育者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同时还要重点体现出浓厚的现代设计精神,从根本上发挥出设计色彩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特点。更加详细一些解释,高职阶段中的色彩教学内容要同学生的日常生活、审美方式以及消费观念等因素是息息相关的,教育者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开展设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育人”,而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丰富产品,为此,教育者要确保设计作品本身的实用性与功能性均可以达到应有的水平标准。笔者建议,高职院校的设设计色彩教育者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对教学内容展开重新设计和调整,不仅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入一些写实类的色彩训练,同时又要将教学内容中融入一些带有创意色彩的设计环节,让设计色彩专业可以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设计出色彩教学的目的性
色彩本身具有着超前的先驱性特点,当我们在观察某一个物体时,它的色彩是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为此,利用色彩来反应物体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教育者需要在日常的色彩教学过程中牢牢的把握住对学生色彩感知能力的训练上,并且要为学生营造出更大的想象与创造空间。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中的色彩课程还有另外一个教学目的,即为对学生审美层次的提升,让其能够在日后的绘画创作中掌握更加娴熟的色彩应用技巧,并且在其中蕴含着一定的绘画情感。色彩教学的最后一个目即为利用色彩设计课程来不断的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让他们的艺术素养内涵可以变得愈发丰富,从而早日成长为现代社会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中,教育者要重点突出设计与色彩中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知晓自己学习此专业的真实目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个人喜好来为他们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参与设计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具有价值的设计经验。
(四)找到符合高职院校教育标准的授课方法
由于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绘画基础与学习能力都各不相同,因此教育者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与教育目标来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应用各种创新式教学方法来激发出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争取为行业培养出更多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在进入到高职阶段之前,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接触过一些非常简单的绘画训练,他们不仅对设计专业中的色彩课程了解甚少,而且在基础绘画功底的掌握上也表现的非常薄弱。为了能够让高职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掌握设计色彩课程中的归纳性理论与绘画方法,教育者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应用一些先进的授课手段,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激发出学生对色彩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在教授理论类课程时,教育者还要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国内外的优秀绘画作品,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来对这些艺术作品展开系统化的鉴赏和评析,教会学生怎样去模仿和借鉴他人的色彩运用方式;再次,在开展课堂教学类的辅导课程时,教育者还可以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绘画演示,对具体的写生物象来进行系统化的艺术处理,其中包括绘画构图、变形、变色技巧的应用等。在观看教育者师示范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加透彻的掌握不同绘画阶段中的写生方法,同时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继而营造出一个更加融洽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最后,在开展色彩归纳的教学课程中。教育者要进一步突出学生在学习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存在于色彩审美中的共性,同时还要更加细心的发现和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见解,帮助学生树立起强大的学习自信。参考文献
[1]刘卓.高职院校设计色彩教学的思考与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2]薛瑰一.对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3(20).[3]朱琪,王先培.色彩归纳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23-27.[4]王先培.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创新设计人才[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105-106.
第四篇:色彩构成 秩序与调和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 对上堂课的一些问题进行复习● 新课导入(提问)● 新课内容: ● 小 结
● 课后思考与练习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如下:
(一)、对上堂课的一些问题进行复习:
冷暖对比的概念,色彩冷暖规划图.色彩冷暖的强、中、弱对比及冷、暖色在运用上的心理感觉。冷暖对比中的冷暖各色面积的不同搭配会对整体效果产生哪些影响?
(二)、新课导入(提问): 什么叫类似调和?什么叫对比调和?
(三)、新课内容:(一)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类似调和对比调和。
1、类似调和
类似调和强调色彩的要素中的一致性关系,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类似调和包括同一调和与近似和两种形式。(1)同一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中有某种要素完全相同,变化其它的要素,被称为同一调和;当三要素中有一种要素相同时,称为单性同一调和,有两种要素相同时称为双性统一调和。
A、单性同一调和包括:
同一明度调和(变化色相与纯度);
同一色相调和(变化明度与纯度)
同一纯度调和(变化明度与色相)
B、双性同一调和包括:
同色相又同纯度调和(变化明度)
同色相又同明度调和(变化纯度)
同明度又同纯度调和(变化色相)
虽然,双性同一调和比单性同一调和更具有一致性,因此同一感极强,特别是在同色相又同明度的双性同一调和关系中,色彩近乎令人感到单调,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大纯度对比的等级,才能使它具有调和感。(2)近似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三种要素中,有某种要素近似,变化其它的要素,被称为近似调和,由于统一的要素由同一变化为近似,因为近似调和比同一调和的色彩关系有更多的变化因素。如:
近似色相调和(主要变化明度、纯度);
近似明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纯度):
近似纯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色相);
近似明度、色相调和(主要变化纯度);
近似色度、纯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
近似明度、纯度调和(主要变化色相)
无论同一调和还是类似调和,都是追求同一的变化,因此一定要依据这个原则来处理好二种对立统一的要素组合关系 2.对比调和
对比调和是以强调变化而组合的和谐的色彩。在对比调和中,明度、色相、纯度三种要素可能都处于对比状态,因此色彩更富于活泼、生动、鲜明的效果。这样的色彩关系要达到某种既变化又统一和谐美,主要不是依赖要素的一致,而要靠某种组合秩序来实现。我们称为秩序调和。下面介绍几种秩序调和的形式。
a、在对比强烈的两色中,置入相应的色彩的等差,等比的渐变系列,以此结构来使对比变得柔和,形成色彩调和的效果。
b、通过面积的变化统一色彩。
c、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一色,使各色具有和谐感。
d、在对比各色的面积中,相互置放少面积的对比色,如在红绿对比中,红面积加上小面积的绿色,绿面积中加上小面积的红色;或者在对比各色面积中都加入同一种小面积的它色,也可以增加调和感。
e、在色环上确定某种变化的位置,这些位置以某种几何形出现,它们包括:
三角形调和。又可称为补色单开叉关系,属于三色调和。根据开叉的宽窄,可以在色环上寻找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种位置的三色对比。
四角形调和。通过色环上正方形及长方形的位置,可寻找到四色对比的调和。可称为补色双开叉的色彩关系。
五角形及六角形调和。色环上的五角形及六角形的位置,呈多色调和关系。
随着角数的增加,色彩对比越加丰富变化。为了使之统一和谐,应注意利用各种秩序的形式。
(四)、小结: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类似调和对比调和.如何在同一视觉平面上同时使用类似调和及对比调和并保持和谐与统一。
(五)、课后思考与练习
1、题目:色彩调和练习。
用类似调和或对比调和中选择一种秩序,完成一幅色彩调和的构图。
尺寸:20 x 20cm
颜色不限
(六)、课后反思:
各种色彩调和所产生的效果有什么不同?该如何运用各自的特点?
第五篇: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
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教育局办公室 刘德斌
作者曾经指出,语言、语感和思维是语文和作文教学的三个支点,这三个支点缺失一个,语文和作文教学都只能走进僵死的胡同。写作活动是一种紧张的、严密的思维活动,是把思维活动的轨迹,用语言文字进行周密表达的活动。作文训练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推动作文水平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作文是运用主体所积累的语言(字词句等)进行符合语法规范(语感)的表达。在这个运用语言,符合语感地表达的过程中,思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发动机”作用。
一、关于学生作文思维过程的典型理论:
㈠、关于学生作文心理模型的研究
1、作文心理模型研究的进程
学生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学生内部的多种心理活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与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面貌,我们必须首先设法认真探讨小学生作文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
国内外作文心理模型的研究包括三个阶段:
A、波里特(Bereiter)等人,根据作文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者记忆中存储的信息这一事实,把作文看作是“知识表达过程(knowledge telling process)”,强调知识在作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具有写作知识是作文的先决条件,而掌握一般知识则是作文的必要基础。该模型把“写作构思”看成是作者根据主题和体裁的要求从自己的长期记忆中提取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或信息),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组织,用以有条理地、合乎语法地表达主题思想的过程。这种模型的缺点是:只看重写作知识、写作能力以及自然和社会知识在作文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作者的观察事物能力和内部心理加工能力对写作过程的决定性影响。
B、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朱京曦同志于1997年初建构的“表象操作型作文心理模型”,是目前国内在这方面进行的较深入探索“表象操作型作文心理模型”。其特点是强调表象操作在作文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波里特模型的缺陷,这是它的主要优点。其不足之处是把作文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完全归结为“一次同构”与“二次同构”的“表象操作”(即表象的分解与组合操作),这未免过于简单化。表象操作一般不涉及思维,或者只是涉及具体形象思维而绝不涉及抽象逻辑思维。
C、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四位学者在《小学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一种新的、综合考虑知识、能力与情操等三方面因素影响的命题作文心理过程模型。由于这种模型强调“思维”在内部心理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思维不仅包括具体形象思维和一般形象思维,而且还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可以称之为“思维加工型作文心理模型”。他们认为作文过程涉及知识(日常生活知识、自然和社会知识、写作知识)、能力(观察事物能力、表象操作能力、思维加工能力、以及包括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语词表达能力)与情操(情绪、情感以及包括道德、审美、价值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三个方面。知识主要决定“写什么”,能力决定“如何写”(写作知识也与如何写有关),情操决定“为什么写”。因此对作文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可以用如图所示的三维模型来表示。
2、“思维加工型作文心理模型”简介:
作者认为作文教学包括六要素:审题定中、选择素材、启发想象、发展思维、言语训练和协作学习。思维加工型命题作文心理模型如下图:
㈡、现代作文教学心理模型
上海市特级教师陆继椿提出一种“现代作文教学心理模型”如图:
陆老师认为:现代情感和现代认识是现代思维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是雄厚,越是交叉,越有利于发挥思维的作用。现代认识是指现代社会中的一切知识、信息、观念的总和。现代认识的积累主要是按照逻辑思维的规律进行的。现代情感是指现代社会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现代情感的丰富主要是非逻辑作用的结果。人的思维活动是一个极其丰富而又错综复杂的过程,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种因素始终交织在其中,这种交织在作文时的思维活动中更加明显,所谓“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就是古人从写作实践中体会出来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经济改革的发展,使社会的情感和认识都在起着深刻的变化,爱憎和是非已经有许多新的内容了,没有新的情和新的理,就不能构成现代思维去发现和表现现实,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
陆老师还指出:现代情感和现代认识都是从现代生活的土壤里产生的。因此,作文训练的广阔背景是现代生活,高考作文的命题背景也是现代生活,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所具有的经历和环境,所具有的信息和知识,所能理解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我们的作文训练内容如果也从这个大背景出发去提炼,同学们的作文也就会渗透出现代气息了。
在前文中,我确立了作文教学改革研究的总目标体系“开放写作——真实写作——个性写作——创新写作”,其中讲求创新一点与陆继椿老师的“现代作文教学心理模型”中“触发事物——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独创思维”的过程有不谋而合之处,即都把创新作为了作文的最终目的,求新的关键在于思维。刘锡庆教授曾经指出,作文的本质在于求新。
㈢、我对学生作文思维过程的认识
刘锡庆教授把写作过程分为“物→意→文”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其思维在”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过程之间的重要作用如图:
我以为学生的思维过程表现为“发散——收束——线性”的过程。即从“物”到“意”的过程是一个发散过程(有人认为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即从文章的写作目标开始,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但这些写作内容并不是全可以写进文章中去的,所以还要进行筛选,即所谓选材,从这里就开始了“收束”的阶段;从选出的材料中再进行炼意、构思、谋篇是一个连续不断地“收束”的过程;经过发散和收束两个过程之后,作者心里面的东西就可以变成文字了,学过语言学的人都知道,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线性”(字要一个一个地说出来,而话要一句一句地说出来,不可能同时表达),也就是说,从“意”到“文”是一个发散性的思维素材不断收束,最终变为线性。
上面的论述可以用图表示为:
|
物
|
意
|
文
|
|
想
| 选
|
写
|
修 |
|发散性(脑图)|
收束性
|
线性(外化文字)
|
这种“发散——收束——线性”的思维过程特点在前面所述的“思维加工型作文心理模型”与“现代作文教学心理模型”中有所体现。“思维加工型作文心理模型”中,分解、组合、想象——发散;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收束。而在陆老师的“现代作文教学心理模型”中这种特点更加明显:触发事物、多向思维——发散;求异思维、独创思维——收束。
90年代兴起的电脑作文与网络作文与能很形象地说明。在作文之前确定作文的主题,特别是要确定关键词,然后通过这个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发散),搜索引擎会将一大堆相干与不相干的材料(图、文、音乐……)放到作者的面前,这时需要作者进行认真筛选(收束),最后通过粘贴与过渡写作成文(线性)。在笔者提出的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发散——收束——线性”的观点也得到了体现:想的阶段是扩展脑图,拓展题材,集合资料,这是发散的过程(以中心词画脑图,类似在自己的生活记忆网络中通过关键词进行搜索),而选的阶段则要进行选材、定序与详略,属于收束的过程。所以,在这里的“想”与“选”的过程是传统作文教学理论中所谓选材的表现,但强调了选材前把以前积聚在脑海中的材料从写作目的出发进行搜索的过程。
㈣、通过联想的展开与联想的选择来作实例:
联想是人类迈出的一小步,但也是历史迈出的一大步。--联想集团广告语。由某人、某事物或某事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联想在实质上成为了发散思维的工具: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向四面八方想象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再如,《路》这个题目,由它的本义挖掘其深刻的内涵:人生之路,学习之路,改革之路,奋斗之路,成材之路,成功之路,堕落之路,毁灭之路,失败之路……进而想到: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作文教学中,要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联想在作文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联想的展开与选择来写作。
1、联想的展开。著名教授许国泰说“思维就是找联系,”这话十分精辟,我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其实就是四通八达的联系,就是打开思路,让思维的触角与无限丰富的其它事物产生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交合生新物”(许国泰),作文也是这样,新颖的立意,就是从这四面八方的碰撞中产生的。当然,也不能说任何这种碰撞都是有意义的,都是成功的,但毫无疑问,没有这种碰撞,就不会有新的、有意义的新立意。
2、联想的选择,也叫联想的定位。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联想产生多种立意,但在一篇作文中,只能有一个立意。这就关系到联想的选择,也就是选择什么联想点,选择什么立意的问题。
3、“联想的展开与定位”示例:
物象世界—特征①———特征②———特征③
心灵背景—心灵共振①—心灵共振②—心灵共振③……感情纽结——形成文章
这个图说明了任何一个人在写作的时候,一般说来,都拥有“物象世界”和“心灵背景”这两块天地。“物象世界”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心灵背景”则是长期积累的、融汇贯通的作者本人所具有的知识、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内容。“物象”一旦进入作者的构思,就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一方面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进行淘洗和筛选,捕捉到符合自己的感情和情趣的物象;另一方面又经过作者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作者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个方面的加工,“物象世界”和“心灵背景”这两道电流就会相互接通,从而引发新的感情火花(也就是灵感之花)。
在谈到童诗教学时,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定义就是:“物象+心象+表达=诗”,在这里谈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种理论来指导记叙文的写作理论:
物象①
意象①
物象②——感受(感悟点)——意象②
物象
意象③——主旨提炼
把众多物象点归拢起来,找出其中共同的东西,形成作者的总体感受。物象点的统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感悟点,此时,你已捕捉到意象,并渗入自己的感情、观点,得到感悟,再在此基础上,把感悟点的方方面面都分散,扩展为几条线索,使感悟点具体化、明晰化、丰富化。这是丰富文章内容,但分散之后还要从提炼主旨这个方面来集中。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只有一个主题。感情之波不管怎样翻腾激荡,都必须受到主题制约。
例:
通过这个实例,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作文的思维过程具有“发散——收束——线性”的特点。
二、写作教学实践要求注重思维训练。
1、《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5日报道:
语文阅卷老师谈作文写作:善于联想学会思辨
今年的语文高考作文题虽然仍坚持开放型的话题形式,但同时也加强了对话题理解的限制,因而今年“不知所云”和宿构的考场作文比往年大为减少。今年高考阅卷对语言的要求有所侧重,因为语言的流畅实际反映出的正是考生思维的清晰,这也符合高考考查的要求。因为从掌握知识来看,只有凭借清晰的思维才可能准确地记忆,而从表达能力方面看,清晰的思维更是笔随心到、文从字顺、行云流水的前提。
今年的高考作文整体情况反映良好,但在阅卷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许多考生思辨能力和联想能力较弱。所谓思辨能力就是能否准确地、多方面地思考辨析问题的能力。而在这次高考作文试卷中,有些考生将“诚信”理解成了“真诚、信任”或“坦诚、信心”,这与“诚信”(诚实、守信)本身的含义是有一定出入的。另外,相当一部分考生只会从正面重复阐述,而不会换一个角度来说“诚信”,更不会前瞻性地、假设性分析有关”诚信“的现象。
我们知道,在日常的语文表达中,对同一个问题,同向的重复不如一正一反的相互弥补增色。试卷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实际上也体现出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中学阶段所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法。
所谓联想能力包括同类联想能力和相关联想能力。考场作文反映出一部分考生的联想是跳跃式的,内在的联系根本不紧密,这就使得文章很散。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考生同类联想和相关联想的能力不足。所谓同类联想,就是联想之物是性质相同的。比如,说到男人就想到女人,说到孩童就想到老叟,说到人的个体就想到人的集合。而相关联想是指联想物之间存在彼此影响的内在的联系。例如,说到船就想到载之覆之的水,说到千里马就想到养之驯之的伯乐。
心理学家郭卜乐认为:思维只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的刻意求知的努力,和基于对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认知和推断的总结和利用。所以不一定深刻,不一定深入,不一定合理,不一定完整,有时仅仅是一种想象和臆断。由此看来,报道中的思辩与联想都可归入思维里面。因此,高考的考生答卷情况提醒着人们要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
2、轻松写作七词法
美国作文教学专家保尔·金塞拉(Paul Kinsella)专著《写作技巧》(THE TECHNIQUES OF WRITING)介绍了一种“轻松写作七词法”。他以为大多数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甚至以为是一种折磨,原因在于作文难写,难于落笔开篇和限制话题。Paul Kinsella认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运用日常语言中的7个重点思维词来提问题和回答问题。平时我们只用少数几个重点词来组织思维和提问题,这是一个在无意识当中进行的思维过程,不妨有意让学生意识到这一过程。这种方法被称为“七词法”。
7个重点思维词是:如何(HOW),如果(IF),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谁(WHO),为什么(WHY)。具体的做法是针对作文题目,用这七个重点词当中的一个来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对这一问题作出归纳性的回答。这个归纳性的回答就可以作为整篇文章的中心句。中心句往往放在文章的开头,起着中心思想的作用。有了中心句,余下的文章就好写了,围绕着中心句展开讨论,通过举例、正反比较等手段充分论证中心句,最后作出总结。一篇作文即可大功告成了。而且因为有了中心句时时刻刻提醒着学生他这篇文章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一般来说不容易跑题,这也就起到了限制话题的作用。在这种方法中,要注意尽可能只用一个重点词来提问题,用重点词提问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得出中心句,所提的问题一般不写进文章里,因此中心句必须是独立的、完整的,即使是不看问题也能让别人读得懂,也就是说中心句清楚地回答所提的问题。
(“七词”与新闻写作要素之间有接近之处,那么新闻引路是否也可以这样解释,值得思考。)
3、有人认为,知识、思维和自我意识构成了创造力的基本要素。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比较了中、美两国在绘画教学的中差异:中人儿童画完后问:“像不像?”,而美国儿童问:“好不好?”。他指出这种差别实际上是模仿与创造的思维差别。他认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把“教”混同于“训练”,从而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老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因此,作文教学中我们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学生思考出什么,而是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去思考,我们应该交给学生思维的工具。
承《先放后收与作文教学》一文所说,现行作文教学盛行的“先导后练作文教学模式”主要弊端是“限制学生思维”那么寻求教育策略时,一方面缘于限制的策略是开放,另一方面缘于学生思维的重要性,需要交给学生思维的工具。图示如下:
在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我们引入了一种思维工具——脑图。详见关于4X的专文论述。
三、关于开放——“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引发的思考
1、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关系。
斯大林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那们作文是语言的高度综合运用,也可以说“作文是思维的一种直接实现”。或者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作文是语言的高度综合运用,可以推导:“作文是思维的工具之一”。因此,广义的写作是一种语言运用,理论上,通过思维训练就会提高作文水平,作文水平得到提高,那么其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作文是思维的演练。通过这层分析,生活处处须思维,生活处处可作文。还是那句老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水平的外延相等。”
2、转变观念教作文
前文所论述的让我们再一次回到了“先放后收”的“放”之课题上来:
作文教学可向生活开放:如教学学生写广告(参见另文),引导学生探讨文学与音乐的关系写作小论文,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作文教学可以向语文以外的学科开放:如我校在生物考试命题时,就要求学校就花坛改建瓷坪发表一事意见。
作文教学可以向语文阅读教学开放: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变习题为习作,在阅读教学中习作的机会多了。
就作文课教学内容本身也可以开放:如诗歌教学(参见另文)、通过对联教学引导学生炼词煅意……
就传统作文训练方式也可以开放:我们以往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是只要达到目标即可,进一步开放之后,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进一步追求文章精品化,在不断修改中学习作文技法。
附带牵涉到的一个问题是,这样转变观念教作文后,我们的学生就可以在不停的锻炼中自然提高,这也正是多作多改的传统优秀经验的落实。此外,我们要摆脱作文教学的功利性,不要企图学生在一个短期的时间内作文水平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在转变观念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加强学生作文的“内功”。对学生的评价要灵活,作者私下认为:“在思考,在写作就是正常;求精品,求发表就是尖子;有个性,有创新就是优秀。”
3、在具体的作文训练过程中,要放手学生思考。先练后导的做法符合这一精神。
4、以上谈了开放的意义,下面是作者的一些零碎的思考片断:程序上,先练后导比先导后练要开放,形式上,目前流行的分类法包括命题开放、作文开放、批改开放、选材开放、主题开放等。社团活动是一种狭义的开放。“放”是基础、“收”是关键。最高境界的作文教学是没有作文课也没有作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