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院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的探讨
高职院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的探讨
刘翔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通过对拓展训练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学校特点的分析,得出拓展训练不仅能够完善体育课程体系,而且有利于满足高职院校员工训练需求,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课 拓展训练
近年来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规划,高等职业院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院校课程设置也与社会就业需求挂钩,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上更需要按照社会需求的特点而不断求变,以适应现在用人企业对学生的全方位要求。
拓展训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相辅相承的体验式教育模式。训练内容已经涉及现代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将各种深奥的管理理念和理论,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身体的磨砺等亲身感受方式予以表述和体现,通过培训师的导引和讲解,让参训人员在解决问题、面对挑战的过程中达到“磨练意志、开发潜能、熔炼团队、完善人格”的目的。
1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加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拓展训练实质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它是根据对象的不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拓展项目和拓展课程,这与体育教学的实质没有什么区别,也可以说拓展训练其实就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和延伸。因此,拓展训练回归体育教学也是教育面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一种时代需要和趋势。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体验式学习强调同学们去“感受”学习,而不是单在课堂上听讲。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是过程的主宰,学生对知识技能接收消化渗透效果远远高于课堂听讲。课程利用自然的环境和精心设计的一些模拟真实学习情景的项目,使学生无论在个人的学习能力上还是在生活能力上,都可通过对要素的训练而得到提升。通过一项实验证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住10%;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住20%;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住80%。体育课程与拓展训练在这方面基本相同,平时的体育课教师需要教给学生某项运动技能,并且通过学生的自身练习而达到目标水平,拓展训练设计特定的情景让学员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从而培养在社会中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心理素质,这与体育教学中的练习与比赛的形式雷同。所以在体育课当中加入拓展训练内容是符合体育课特征的。
2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加入拓展训练的目的拓展训练通常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
2.1积极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是拓展精神的核心。乐观自信,从我做起,环境因我而变;坐言起行,言必行,行必果。
2.2开拓创新以开放的心态,应对变化,积极进取。
2.3认真负责人和事因认真而完美,注重细节是专业化的表现。坚守承诺,积累信用。
2.4独立协作独立自主,各司其职,独挡一面。个人竞争力来自你不可替代的价值。高水平的独立,才有可能带来高水平的协作。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以双赢的心态创造最大动力。
2.5共享成功成功来自每个人的努力和贡献,成功是协作的结晶;共享成功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好处。但共享不是平均分配,吃大锅饭。
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加入拓展训练的作用
3.1个人心理训练
拓展训练是一项旨在协助企业提升员工核心价值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课程能够
有效地拓展企业人员的潜能,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帮助企业人员建立高尚而尊严的人格;同时让团队成员能更深刻地体验个人与企业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而激发出团队更高昂的工作热诚和拼搏创新的动力,使团队更富凝聚力。在学校中就开展拓展训练对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3.2团队合作训练
拓展训练是一套塑造团队活力、推动组织成长的不断增值的训练课程。是专门配合现代企业进行团队建设需要而设计的一套户外体验式模拟训练,这是当今欧洲、美洲及亚洲大型商业机构所采纳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模式;训练内容丰富生动,寓意深刻,以体验启发作为教育手段,学生参与的训练将成为他们终身难忘的经历,从而让每一系列活动中所寓意的深刻的道理和观念,能牢牢地扎根在团队和每个成员的潜意识中,并且能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合作中挥发应有的效用。通过拓展训练,学生在以下方面将有显著的提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自然。
3.3现实社会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人际互动的社会,是一个团队英雄主义的时代。如何实现团队的整体优势和优势互补?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分工越来越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困难的竞争环境中,学校、组织和个人更需要团队。拓展训练揉合了高挑战及低挑战的元素,学生从中在个人和团队的层面,都可透过危机感、领导、沟通、面对逆境和辅导的培训而得到提升。拓展训练强调学生去感受学习,而不仅仅在课堂上听讲。我们都知道,当我们不了解其它人的感受时,即使我们有很好的见解,我们也很难说服他人。
4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加入拓展训练的建议
拓展训练作为先进的培训理念,进人体育教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拓展训练教学应采用小班化教学,每次培训学生人数以14~16人为宜,才能保证较好的培训效果。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拓展训练课程,体育教师的数量不可能满足开课的需要。(2)拓展训练需要相对较长的授课时间(一般为l~2天),这样才能保证连续不断的项目刺激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悟”,这样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而现行高校体育课时间一般为90分钟,导致培训特别是反思阶段匆匆流逝,影响反思提升的效果。
(3)拓展训练项目虽对改善学员心理素质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很大帮助,但对三维健康内容之首的身体素质提高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是让学生感受到身体锻炼的重要性,获得参加体育锻炼的急迫感和欲望。建议在高职院校中将拓展课程与现有的体育课程交叉渗透进行推广,以达到体育带给人类健康的完整性。(4)拓展训练要求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体育运动学知识,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应变、引导和预见能力。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开展课程教学的老师需要参加拓展课程的进修、提高,切勿盲目开设。(5)安全问题是拓展训练进入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拓展训练内容的高空项目对参训的高职大学生在心理上有较高的挑战性,同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提高挑战性、降低危险性,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安全的、能够达到万无一失的安全保障系统,为整个拓展训练提供安全保障。(6)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一项新生事物,许多事情还在摸索阶段,需要尽快调查、研究,真正做到科研与实践同步。
5结论
拓展训练是一种集体育运动,娱乐和游戏与一体的活动方式,是学校体育课程的良好补充,通过对不同的社会生活,学习情境的模拟让学生在拓展训练的过程当中更换学习方式,并且让学生在游戏和娱乐当中体验其中的技巧,增加对社会和人生以及自我的重新认识,促进个体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的完善,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积极的面对各种挑战,发掘个人的最大潜力。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接受多元化教育,快速提升职业综合素质的现实要求。
第二篇:拓展训练体育课心得体会
拓展训练体育课心得体会
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余瑞楠2011200928 “良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运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学期我也非常幸运地选上了拓展训练作为体育课,在拓展训练中,我担任旗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获益匪浅。
学期一开始的破冰训练,引人入甚,“拓展训练”这个名词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向来只是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过相关的介绍,比如小学生们将腿绑在一起前行等等,却从来没有亲身经历过。在印象里似乎就是进行一些团队项目,目的是为了进行一些团体意识的训练等等,带着种种好奇与疑问,我们开始了破冰训练,开展了属于自己的拓展之旅。破冰训练里面有对反应力的,有针对同学友谊的互相按摩,到最后的互相介绍,在这个新的大团体里面认识了许多新同学,这也算是最大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节课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个挑战,我是第二组的人员,分组完毕之后决定组名和口号,其实大家一开始的意见都倾向于ATM,一方面是诙谐幽默,另一方面是奥特曼的简写,象征奥特曼精神,后来因为不太严肃被大家否决了。头脑风暴之后,想到了中国的代表是龙,以龙为载体组成了飞龙队,口号就是“飞龙在天,一飞冲天”。队旗是简笔画的龙,化用了小神龙俱乐部的标志,大家都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由我保管。队歌是龙的传人的改编,看到成果大家心里都很满意,不管过程是多么的曲折。
在飞龙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进行了打点的定向越野,诺亚方舟,以鼓颠球,跳大神,七巧板等等许许多多的项目。有些团体的也有个人的,我觉得团体精神是拓展训练的核心,个人的项目相比团体的而言就意义相对小一些,团体训练中精彩纷呈,大家集思广益,经常擦出好主意的火花。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诺亚方舟和七巧板。诺亚方舟是一个实心的木头正方体,仅仅够一个人完全站上去,要求是让四男四女八个人同时站上去10秒。刚开始困难重重,四个男生站上去都十分困难。在大家七嘴八舌的建议下,男生分别以一只脚站在四个角的地方,两个相对的男生互相扒着肩膀,女生踩在男生的脚背上,然后数一二三同时站起来,虽然只坚持了几秒钟,却让人心头充斥着莫大的满足感,看见自己的意见得到了实现,有了成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七巧板是另外一个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项目。因为这个项目一开始大家都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我们小组也因为擅自处境被扣了分。但是这一挫折并没有使我们退让,在后来的拼图中,我们有借有还,按照效率的分配完成了三个任务,并且因为中间扣分的清零得到了满分的成绩。首先借了三个不同的颜色拼好了第一个任务,然后拿最高分的任务,最后集齐同一颜色从一拼到六,这样下来省时便捷,在别人一头雾水的时候达到最高的效率。游戏结束了,可事实上却远没结束,大家想的要更加长远。第七组实际上是这个项目的核心,他们负责领导组织,可是没有起到领导的作用,反而成了运输工,不停地为大家服务,被呼来唤去地换七巧板,辛苦却不讨好。大家事后都会想如何让效率达到最高,认真分析好任务书,领导人将所有色板集合到自己那里然后分派给个人,这样效率会不会最高呢。当然了,没有实践过我也不得而知,领导力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有着莫大的用处。处理好领导与下级的关系,努力使效率达到最大化,是这个项目告诉我们的道理。一学期的拓展训练就这样结束了,也许我还会不适应将来的体育课不用带旗帜,也许我会不适应没有团体的陪伴,但是我知道拓展训练确实训练了人,让我们都成长了。
第三篇: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体系的构建
摘要:素质拓展训练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关键环节,文章围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六大主题训练内容,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体系的构建原则、训练项目与内容、实施保障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拓展计划;主题训练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他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1]。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自2002年3月在全国63所院校试点以来,各地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其中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474所高职高专院校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其实施比例占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40.6%[2],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作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有关这一新型教育活动的研究依然比较匮乏,现有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研究对象也主要集中在对普通高校,而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的研究较为罕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抓好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和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的工作,而素质拓展训练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关键环节。本文围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素质拓展主题训练内容,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素质拓展训练体系的构建原则、训练项目与内容、实施保障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一、高职人才培养的特征
分析现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难发现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在目标、内容以及实践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
1.目标特征。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技术技能。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求与市场需要实现“无缝连接”,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成为其重要的目标特征。
2.内容特征。通过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服务等全方位的努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让学生在为就业、创业做好准备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3.实践特征。高职教育特别强调重视实践操作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途径和手段应与实践体验密切结合,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设计和安排
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二、素质拓展训练体系的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必须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符合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要求,符合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尤其要突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主体性原则。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接受拓展训练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根本导向,主体性原则要着眼于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人才的评价准则,既要体现学生自主策划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和内容,又能保证将学生主体的个性和社会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使个体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个性的尊重和张扬,充分体现出人性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向。
3.系统性原则。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要围绕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他等六个主题内容,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特征与要求进行设计和实施,逐渐构建和形成一个具有“素质教育特征、高职学生特点、高职院校特色”的完善的素质拓展主题训练项目体系,并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实践体验开展素质拓展主题训练活动。
4.技能性原则。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加强技能性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入,“世界制造工厂”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和企业的普遍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中,应围绕学校专业实践教学,重点设计技能性训练项目,把技能性训练放在显著位置并贯穿始终。
5.创新性原则。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既要继承长期以来开展大学校园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等第二课堂活动所形成的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更要根据新形势对人才素质和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变化,不断创新活动内容、活动载体和活动形式,形成校园文化新的生长点。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训练项目的策划中去,力求活动丰富多彩,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刷新拓展训练的内容,凸现学生主体,拓展训练空间,为丰富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土壤”。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体拓展训练项目走出“老生常谈”思维,朝着“常搞常新,层出不穷”的方向发展,不断检验和提高整个拓展训练体系的先进性。
三、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与内容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对其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独特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尤其是要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成为合格的企业“工程师”。可见,以“培养职业素养、提高专业技能、塑造健全人格、铸炼团队精神”为宗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无疑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学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从理论上讲,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包罗万象,注重校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高职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内容除了要针对普通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六大主题模块的传统项目外,还应该着重符合高职院校特点与高职学生特质的自身特有的特色项目(见附表),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方面要注重职业素养,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方面要体现技术应用,在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方面要引导科技创新,在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方面要塑造健全人格,在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方面要铸炼团队精神,在技能培训及其他方面要强化职业资格。
附表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项目
四、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保障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作为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和有形载体,在普通高校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基本上属于新生事物,仍处在探索阶段,需要高职院校各级党政部门、共青团组织、社会企业各界统一思想、协调工作,共同做好高职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推进工作。
1.提高认识,强化制度建设。要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拓展主题训练的重要意义,通过素质拓展主题训练使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从课堂延伸到课堂外,力争覆盖全体同学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使素质教育更加扎实、有效,落到实处,对高职生提高素质、成才就业提供有益的帮助,也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要完善素质拓展主题训练项目的规划、申报、实施、认证的相关制度,以规划促发展、以申报促落实、以实施促建设、以认证促改革,加强对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内容与重要举措抓紧、抓实、抓好。
2.加强组织,完善阵地建设。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于2002年3月25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也明确要求,在校领导的牵头下,学校团委、学工部(处)、教务处等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党政领导要从全面贯彻国家的职业教育要求以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出发,主动关心,积极支持,加强指导,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把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方案之中,为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同时,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发挥企业、行业作用,强化社会认同,与有关单位和部门通力协作,做好素质拓展训练阵地建设,把各项工作落实好,切实发挥阵地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
3.扎实推进,树立高职品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全国统一品牌、统一规范的一项工程,只有坚持规范、统一的原则,才能保证此项工作的影响力。但全国高校的情况千差万别,高职院校更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强调统一并不是不鼓励与实际结合的创新,只有我们充分发挥了地方优势,体现高职特色,才能探索出更多的经验,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各自实际,大胆探索,努力创新,不断拓展主题训练项目的特色与品牌,不断增强素质拓展主题训练的生命力。学生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体,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因此,要以高职学生愿意不愿意参与,在参与中能不能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是否有利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以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作为检验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是否成功的标准,切实做到学生欢迎、家长满意、企业赞赏、社会认可,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高职院校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2]14号).
[2]蒿鹏,梅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8,(3).
[3]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理论与实务
[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项目基金:本文是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07-RW0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揭育通(1979-),男,广东廉江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指导、高职教育等。
第四篇:高职院校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入,高职田径教学要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主要目标,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田径教学指导思想仍然不明确,田径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学校各极领导和体育教师对田径运动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加之田径老师教学综合素质不高,使学生厌倦田径运动,田径教学很难开展。在21世纪培养符合社会人才的要求下,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体育 田径教学 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46-02
一、当前高?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和普遍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中的田径教学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技术指导为主,忽视田径强身健体的作用。现行的教学仍以传授竞技技术为主,过于注重对技术的要求,而忽视了对健身教育的挖掘和对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培养,以致造成教师只教技术方法,学生只是为了动作的规范而学,为了完成考试任务而学。长期以来,在以技术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培养人才的一部分,而忽视了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如果不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陈旧和多次重复的田径教学内容,不仅造成了体育资源的浪费,而且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抑制了大学生参与。这种教学方法无法挖掘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显得难以适应学生的体育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味地从时间上、速度上、距离上来强调田径运动的高目标,让很多大学生难以从中体悟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囹圄了学生催人奋进的体育精神。田径教学模式上缺少必要的创新。在田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赖于过去的教学习惯,从课前的热身,到运动技能各动作要领的讲解与示范,再到学生的训练和学习,最后以集体的测试等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好感和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对策与措施
1.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理念。体育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自主地接受并经常进行田径锻炼。新的体育教育观念却认为,学生的体育课程属于健身的范畴,竞技体育内容不能作为体育课程的主线,健身体育内容才应该是学生体育课的可开发内容。因此,高职体育教师应当关注社会的发展动态、新时期学生的发展特点、新课程标准下社会及学生的需求,思考怎样培养出与新课程标准接轨的优秀学生。
2.加强对学生田径教学教育理念的认知。在当前的高职田径课堂教学中,对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与体育实践课的训练是两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如果不能从理念上给予体育课堂的教学作指导,将会直接导致体育教育的成败。为此,结合当前大学生体育教育实际,从田径教育的意义上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教育目标,最终实现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3.优化田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注重田径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知识性 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优化田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定向越野是体育教育者比较熟悉的项目之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竞技性以及健身性,田径跑步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定向越野的形式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能够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等,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田径项目比较多,课时少,可以分项目设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身体情况等,选择不同的田径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田径教学顺利开展。
4.改变传统田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高职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的田径教学资源,创新田径运动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和体质自由地选择喜欢的田径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田径教学要突破现有的田径运动教学模式,改革田径教学内容,优化田径教学内容,更新田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利用田径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创新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和教师之间有着良性的互动,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愿和积极地参与到田径教学当中,这加深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知识的理解,不仅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了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术,也激发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5.强化田径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田径运动包含的体育项目比较多,对于不同体质的大学生来说,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更有助于自身体育素养的锻炼。为此,在田径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突出田径教学的重点,切实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得到技能的训练和思想的培养,从中逐步树立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6.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思想的培养。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健康的体魄是实现大学生未来创新能力的关键,没有良好的体育素养,就难以承担起时代对现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只有从思想上高度的重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才能促进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从体育保健知识的学习中来传播科学的体育训练的好处,并引导学生在积极的体育锻炼中将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主动自觉的从体育教材、体育教法、体育教师等方面来汲取有益的知识。
7.提高田径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田径运动作为综合性的运动,并非每个教师都能够熟练掌握各运动项目的教学要求和动作规范,这就需要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努力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和知识储备,从专业化的田径运动中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知识,以适应未来田径教学的需要。为此,开展大学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从田径知识结构的探讨中来扩展大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8.完善高职院校田径运动的评价考核机制。要采用过程性的考核机制,全面考察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完成程度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等。新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一定要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付出的努力进行人性化评价。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努力的程度,学生进步的幅度,各项身体素质的提高幅度,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锻炼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
参考文献:
[1]马占胜.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运动,2012(4).[2]张文杰.高职院校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的探讨[J].体育学刊,20170.8.[3]杨文敏.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6.02.
第五篇:开展心理拓展训练
附件:
“我自信·我快乐·我成长”新生心理拓展训练方案
一、训练目标:
增强自信心,认识团队精神,激发潜能,在集体中的获得成长
二、训练性质:发展性、教育性、开放性
三、训练领导者:各学院心理辅导员
四、训练对象:2010级新生(自愿报名),每个团队32人
五、训练地点:校园开放式户外场地
六、训练简案:
1.暖身活动——缓解队员之间的陌生感,使他们兴奋、紧张起来。
【大树与松鼠】队员列队站好后,以“12.3”报数。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站在圆圈中间;没成对的队员是流浪松鼠或孤树。
领导者喊“松鼠”(这时没成对的队员是流浪松鼠),大树不动,松鼠必须离开原
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它大树;流浪松鼠赶紧找大树,产生的新流浪松树表演节目。
领导者喊“大树”(这时没成对的队员是孤树),松鼠不动,大树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与孤树或其他大树重新组合成一对新大树,并圈住松鼠,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
2.我们共有一个家——分组并建设小组文化。
(1)分组:以1-4报数,将团队分为4个组,每组人数相等,考虑男女生比例和其他因素,领导者可进行协商和调整。
【相识】 给每组队员5分钟时间,让大家熟悉彼此的名字。
【棒打薄情郎】 每组站成一个圈,选一个执棒者站在圈中间,他面对的人开始喊出一个成员的姓名,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个被叫者面前,该人必须再喊出另一个成员的名字(不能重复)。如果叫不出来,就受当头一棒,然后由他执棒。依次类推,直到大家熟悉相互的姓名为止。(训练工具:纸质棍4根)
(2)建设组文化:每个小组选一名组长。确定组长后,领导者召集组长布置以下工作任务。(训练工具:大头笔4只、彩旗四面)
【起队名、写队歌】 小组成员群策群力为自己组起队名,写队歌。
【设计队旗】 设计简单的队旗,并画在发给的彩旗上。队员在队旗上签名留念。
【相见欢】 全体队员设计造型举队旗合影留念。
3.建立信赖——通过训练项目建立小组队员之间的信赖关系。
【无轨电车】 每组队员分以4人为一列,以对面接力形式进行。小组成员的左右
脚分别踏在一块木板上,手持固定木板上的绳子协同前进。四个小组同时进行(或两两比赛),以到达终点为评奖标准,从木板上掉落需重新站好方可继续前进。(训练工具:木质电车4套)
4.设定目标——建立团队目标,澄清队员个体的目标。
组长组织队员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我参加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什么?经过前面的训练,我能实现我的目标吗?我现在调整了目标吗?我们小组的目标是什么?再为小组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能做什么?组长做好记录。(训练工具:每组A4纸一张,签字笔一支)
5.幽默与愉快——帮助队员在团队中找到愉快感,释放和排解心理压力
【同心圆】 领导者将队员排成两个同心圆,随着领导者的口令同心圆转动,口令
一停,面对面的两人握手,并大声喊“你好”。领导者喊“猫”(或其他动物),这时队员面对面做猫的鬼脸或动作。
6.高峰体验——帮助队员感受团队间的有效配合、衔接、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为团队共同目的做好自己。
【珠行千里】整个团队每个队员手拿一根半圆形的球槽,以组为单位,将球连续
传动(滚动)到下一个队员的球槽中,并迅速地排到队伍的末端,继续传送前方队员传来的球,直到球安全的到达指定的目的地为止。四个组一起比赛。(训练工具:球槽32个,球4个,纸篓4个)
7.分享感悟 —— 通过分享,帮助队员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队员围成一圈,领导者引导队员做体验分享:在训练中碰到了哪些困难,自己
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感受;在比赛项目中失败的小组,分析失败的原因;自己或小组的目的是否达到,没有达到的原因在哪里?分享结束后,领导者进行总结提升。
【信任坐】队员站立围成一圈,两脚靠拢幷齐,把自己的脚尖顶在前面队友的脚后跟部,从领导者的口令,缓缓坐在身后队员的大腿上,坐下后,领导者让队员做一些动
作,如:把右手(或左手)搭在前面队友的肩上,右手(或左手)向上举,象花开放般等等。
8、全家福留影,团体成员互留联系方式。
六、训练注意事项:
1、领导者在训练前填写《训练工具领用归还单》,到学生活动中心202领取训练工具。训练结束后,领导者需检查训练工具,然后送还学生活动中心202,并在《训练工具领用归还单》上签字。
2、领导者在每项训练项目开始前,要召集小组长安排训练内容和说明注意事项。
3、训练结束后,领导者布置家庭作业,即队员填写《心理拓展训练反馈单》,收齐后,进行批阅,对需要进行个体辅导的同学应开展个体辅导。
4、领导者由心理辅导员担任,可以配学生干部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