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措施探讨(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6:4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措施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措施探讨》。

第一篇: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措施探讨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措施探讨

摘 要:该文重点探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农业技术措施,并简要介绍了各种防治模式的技术流程。区别于传统防治模式,生态循环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053-02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更是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问题中水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各大湖泊、重要水域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水体的氮、磷富营养化问题急剧恶化。重要的湖泊水质持续下降,五大湖泊中太湖、巢湖已进入富营养化状态,水质总氮、磷指标等级已达劣五类[1]。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和一些主要的河流水域,如淮河、汉江、珠江、葛洲坝水库、三峡库区也同样面临着富营养化的威胁[2]。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是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中国国家环保局在太湖、巢湖、滇池、三峡库区等流域的调查,工业废水对总氮、总磷的贡献率仅占10%~16%,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在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中,农业面源污染贡献的COD、TN和TP分别占到污染排放量的43.7%、57.2%和67.3%,已远超过了工业与生活污染源排放,成为污染源之首[3-4]。因此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水环境总体质量决定性因素,威胁着人类饮用水的健康,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续发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刻不容缓。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不仅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质就是通过减量化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生态产业链为载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实现环境友好、农民增收的双赢生产模式。加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年粮食生产产生数亿t农作物秸秆,而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不高,主要是通过丢弃和焚烧的方式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对农村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也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因此加强秸秆的的综合利用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

1.1 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 农作物秸秆还田是平衡土壤养分,有效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很难将其犁耕到土壤中,即使犁耕到土壤中也很难快速分解,对农作物根系进一步生长产生阻碍。所以秸秆需经过粉碎、高温发酵或添加腐熟剂等处理措施后还田,才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发展秸秆燃料化利用技术 生物质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5],能源储备量巨大,但是利用率不高。因此要大力发展秸秆燃料化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

1.2.1 秸秆沼气化燃料 秸秆沼气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生产沼气的一种技术,具有原料充足,生态环保,产气率高,供气周期长等优点,是解决常规沼气粪源不足、使用率低及废弃秸秆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秸秆发酵沼气为农村提供了无污染清洁的新能源,而且产生的沼液沼渣还可以用作农业生产肥料使用。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沼气利用工程建设,引导和培养农村农民使用沼气的习惯,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更好地推动农村生活、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1.2.2 秸秆固化燃料 生物固化燃料是以分散、形体轻、体积大、贮运困难、使用不便的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经铡切揉碎、叫板混合、高温压缩成型工艺,加工成燃料,加工后生物质燃料热效率将会大大提高[6]。秸秆燃料可再生,对环境污染小,可贮存可运输,将成为一种可代替木材、煤炭、燃油等化学燃料的廉洁燃料。当今社会,对煤炭和石油资源过度消耗,随着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秸秆燃料的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技术手段。

2.1 稻鸭共育生态农业技术 稻鸭共育是生态农业的一种,20世纪90年代在亚洲各国发展并应用起来。稻鸭公育生态农业技术是在传统稻田放入鸭子养殖,利用其活动和觅食,一定程度控制稻田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土壤有效肥力,并间接刺激水稻作物的生长,减少了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田面源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2 稻虾共育生态农业技术 稻虾共育是通过田间工程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实现种稻与养虾有机结合,龙虾以稻田中的杂草、螟虫类幼虫和蛹作为饵料,从而减轻了水稻田的病虫草害,并且龙虾产生的排泄物还有可以为水稻作物生长提供有机肥料。这种稻虾共育的生态种植模式,减少了单一水稻种植和龙虾饲养过程中化学农药、肥料和饲料的投入量,既节约了生产成本,还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

2.3 莲鱼共生生态农业技术 江淮地区水生蔬菜莲藕种植面积较大,并且还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莲藕生产施肥施药与大宗农作物不同,其种植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肥高毒农药,由此而引起的面源污染也是大宗农作物不可比拟的。实施莲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不仅能有效降低藕田面源污染,还能提高藕田综合经济效益。莲藕共生是在藕田四周开挖“回”字形沟渠,放养一定比例结构的鱼群,中间种植莲藕的一种种养模式。该模式不仅能有效降低藕田中病虫草还的发生,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莲藕与鱼群互利共生、相得益彰。构建循?h农业

循环农业顾名思义即可持续发展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循环农业将生产和消费系统纳入到生态系统中去,全面考虑了农业的外部效应,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结合当代的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与消费对环境产生的危害最小化,即进行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与消费[7]。

3.1 发展农、牧、渔农业循环生产模式 农、牧、渔循环农业模式是将种植业与畜牧水产相结合的生态循环生产模式。该模式将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和废水进行沼化处理,生产出的沼气作燃料,沼液则用来培水养鱼。沼液投放到水中培水养鱼,基本可以不用再投放饲料。沼渣经过干湿分离后则可以养殖蚯蚓,蚯蚓粪便又可以作为生产有机肥的原料,将有机肥用作牧草和粮食生产的肥料,既能生产粮食也能为畜禽提供饲料。

3.2 发展秸、菌、肥农业循环模式 秸、菌、肥农业循环模式是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真菌培养原料,利用后的真菌菌渣经发酵产生有机肥又可以在农作物生产中使用。该模式充分的利用了农业生产秸秆、菌渣等废弃物,循环利用,能显著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秸、菌、肥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操作简便,技术门槛低,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非常显著,推广潜力无限,发展潜力巨大。

3.3 发展猪、沼、电农业循环模式 猪、沼、电农业循环模式是将猪场产生的污水引入至沼气站内预处理并进行厌氧消化产生沼气。贮存的沼气一方面用作发电机组发电,供沼气站、有机肥中心及饲料加工厂用电;另一方面用作沼气锅炉及食堂灶具炊事的燃料。沼气作为燃料和发电过程产生的余热给厌氧反应系统适当增温,厌氧发酵罐溢流排出的沼液流入储液罐储存,主要用于农田施肥和水产养殖饲料,厌氧罐底部清掏的沉渣定期排入干化池,分离出的沼液回流至预处理池,干化的沼渣运至有机肥加工车间加工制成固体颗粒有机肥。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资源的瓶颈约束日益凸显[8],单位面积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大,粗放型生产方式造成了资源大量的浪费,同时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为响应国家绿色生产的号召,农业生产需调整种植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农业本质上是一种低消耗、低排放、高循环、高效率的新型农业[8],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能创新生产方式,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还能有效降低面源污染,保护生?B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2.http://.[2]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1008-1017.[3]李贵宝,尹澄清,周怀东.中国“三湖”的水环境问题和防治对策与管理[J].水问题论坛,2001(3):36-39.[4]刘雪,叶婧,李红娜,等.加快发展农业循环产业,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耿兵[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2):9-13.[5]石磊,赵由才,柴晓利.我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进展[J].中国沼气,2005(2):13-15.[6]王希胜.秸杆蜂窝煤:大地长出的廉价能[J].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2006(8):8-9.[7]张秀明,姜志德.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比较[J].农机化研究,2009(6):231-233.[8]叶祝女.环太湖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53-56.

第二篇: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方案

XX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扎实打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战役,改善我乡农村环境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污染控制与治理并举。

二、工作目标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开展农药化肥、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粪便和污水、农村生活垃圾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力争用两年的时间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三、工作任务

(一)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完善土壤墒情检测,定期发布土壤墒情报告,在全乡范围内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点,合理适时调整布局,加密监测频度,用以指导农田灌溉。抓好瓜果菜田间试验,建立科学施肥指标体系,探索适合我乡实际的高效施肥模式。全面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积极引导农户开展滴灌、喷灌,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二)全面推广实施绿色控害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建立健全乡、村两级测报网络,加强对农业有害生物,特别是重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我乡确定一名乡级测报人员,并在辖区内所有村庄确定一名村级测报员,由支部书记亲自担任,负责本村测报工作,切实加强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检测。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搞好乡级、村级统防统治防治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农民成立农民专业协会或相关的中介服务组织,试试统防统治、承包防治、代防代治,积极探索“植保+公司+农民”产业化新模式,做到上联政府、中联企业、下联农户,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技术服务、市场介入、企业参与的新型植保技术推广机制。大力推广绿色控害技术,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危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人民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农药安全减量工作,全面开展高度、高残留和低劣药械的替代工作,严禁在蔬菜、瓜类、果品等作物上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棚室蔬菜病虫防治,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次数,严格按照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进行施药,控制农药在产品中的最终残留量。

(三)深入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提高农村秸秆利用率。大力推广建设探沼气供气,推进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积极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力争到2020年底前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

(四)全面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动农业污染总量减排工作。结合我乡发展实际,科学合理规划适合我乡的畜禽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适合养殖区布局界限,推进禁养区内畜禽养殖清理工作。严格按照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要求,推进标准化畜牧养殖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畜禽养殖操作规范,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

(五)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实现全乡城乡环卫一体化。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我乡辖区内组织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彻底清除辖区内长年积存的垃圾。重点对场镇、公路、村与村之间连接路两边、河道两侧环境卫生进行整治,解决垃圾围城、围村、围田、围路问题,重点加大对辖区内水源地及其附近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清除水源地周边积存垃圾,杜绝生活垃圾污染饮用水源现象发生,配备完善的农村环卫设施和农村保洁队伍。到年底,在按标准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的基础上,制定长效管理措施,建立健全乡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更新换位基础设施,巩固村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辖区内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全面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规范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督促落实。成立XX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农业中心、党政办、财政所、社会事业中心负责人为成员。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各环节和工作任务进度进行调度、督查、考核,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法律、政策、技术问题进行指导。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乡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各村负责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实施,明确推进节点,抓好工作落实。

(三)强化考核,严格追责。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领导小组对各村任务目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适时进行阶段性检查,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对未按期完成任务目标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广播、专刊的宣传作用,大力宣传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突出成果和先进典型,对不按要求实施面源污染治理和非法排污、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曝光,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篇:农业面源污染

控制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建议

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确立和认真落实中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2005国家经济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目前,种植业中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引起了农业土壤、水体(河流、湖泊、海湾)和大气的环境质量衰退。导致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化肥、农药投入的增加,肥料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低,养殖业有机废弃物的处理率低,缺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公众环境意识。农业面源污染还引起经济方面的损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降低了农民的纯收入,二是湖泊富营养化和酸雨导致了经济损失。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面临很大的挑战,恰当的控制政策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农业气候、耕作制度和农民收入水平,不同省区需要制定并执行不同的控制措施。

对此,建议重点针对15个农业面源污染处于高风险水平的省、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河北、河南、安徽、陕西、宁夏、湖南),在政策、法规和技术3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控制。在政策方面:建立恰当的粮食安全政策;引入农业环境评价体系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的建设;推动面源污染控制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研究示范。在法规方面:建立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建立有机废弃物排放法规。在技术方面:结合监测和普查,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推广成熟的施肥和施药技术;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流域综合管理。

中国农业在短短20多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在沿海发达省市出现了水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愈演愈烈,跨越了欧美发达国家在一百多年农业发展中走过的历程。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质量。首先是累积于饮用水源和土壤中的化肥和农药对沿海省份的广大居民健康构成了威胁。2002年有六个省2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的农业面源污染处于高风险水平,预计到2010年,将增加到15个省、直辖市(增加了河北、天津、河南、安徽、陕西、宁夏、湖南)。其次是引起湖泊、河流、浅海水域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引发赤潮。同时,氮肥的气态损失(目前中国农田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产生的N2O气体逸失量约占世界的1/3)作为温室气体影响了气候变化。此外,过量施肥和施用农药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影响了农民的净收益。

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利用效率低下(中国在占世界不到1/10的耕地上使用的氮肥量占世界的1/3);过量灌溉引起损失,特别是蔬菜种植业;广泛使用的肥料品种易于形成面源污染;施肥技术落后,施肥不平衡;化肥和农药包装没有使用说明或者说明不恰当;缺乏推广服务,农民缺乏相关的施肥知识;公众尤其是农民缺乏环境意识。

由国务院和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正逐渐限制工业污染源的排放,目前正在实施城市污水处理措施。然而,除非各级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全面的控制措施,由规模化养殖业导致的点源污染和作物种植导致的面源污染将成为水体和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控制农业种植业导致的面源污染涉及千家万户,比较复杂,其中的关键是完善政策框架和配套制度,强化推广机构建设,鼓励和推动农民采用有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控制和治理中要贯彻4个原则: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综合规划、管理农村地区的环境;在农村规划体系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估的观念;对农业采用循环经济的观念。在政策方面:

(a)建立恰当的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促进面源污染控制。考虑到粮食安全、面源污染以及其它环境问题,控制方案应该把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0%左右,减少环境压力。同时进行农

艺学和经济学的分析论证,考虑将国家粮食增产的重点恰当转移到中西部中产地区,如山西、江西、广西。

(b)在各级政府的农业发展规划中引入农业环境评价体系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加强面源污染危害和原因的宣传,增强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与参与意识;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促进农业环境治理工程的建设。

(c)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的建设,发展农业种植业专业户,提高种植业效益,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

(d)全面推动面源污染控制成熟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启动面源污染控制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

在环境立法方面,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法规,制订强有力的法规体系。

(a)建立国家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拟定新的化肥和农药管理法律法规,鼓励能够减少面源污染的化肥和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包括:(i)制订化肥和有机肥的质量标准;(ii)建立农业优良耕作技术体系,针对作物确定化肥、农药和有机肥的施用量、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

(b)建立我国有机废弃物排放的法规,有效控制城镇的污水排放和规模化养殖场牲畜粪尿的排放。同时,开展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基础建设。加快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进程,提出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案。在技术体系方面:

(a)结合监测和普查,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主要措施包括:(i)在面源污染高风险区(15个省、直辖市)建立监测站,监测土壤、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含水层中的化肥、有机肥和农药的含量,评估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ii)开展污染高风险区的面源污染现状调查,提供全面的可靠信息。(iii)在各级政府发展规划中引入农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b)推广成熟的施肥和施药技术,提高化肥和农药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i)确定不同区域主要作物的施肥区划,采用平衡施肥、深施和水肥综合管理措施,重点避免在作物生长早期大量施用氮肥;(ii)恰当应用长效缓释肥,鼓励使用有机肥,并采用改良的施肥方法;(iii)采用免耕和其它农田保护技术(缓冲带和生态沟渠),减少由于土壤侵蚀导致的磷酸盐和农药损失。

(c)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加强推广体系建设,改进对农民的技术服务支持,提高化肥和有机肥的利用率。包括:(i)将农业技术推广与商业活动(如经销化肥和农药)分离;(ii)引进对政府和私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资格认证,提高推广人员的技能;(iii)通过农民专业技术组织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推广;(iv)拓宽农民的培训方式;(v)增强农技推广人员农民的环境意识。

(d)在污染区域实施流域综合管理计划,统一规划面源污染

控制政策,设立执行部门进行小流域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采用生态沟渠、生态湿地、生态隔离带等技术,同时开展面源污染控制最佳措施体系的研究和示范,尤其是开发适合农村及农田污染物控制的生态技术,吸取国家环保局和农业部发展绿色农业的经验,利用已有的生态县(市)作为面源污染控制试点区。在流域的综合管理中,由当地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农村居住区的环境,控制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地表径流

第四篇:2010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县2010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县农业局

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以“中国######建设”为契机,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工作,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所做工作及成效

1、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品种是减少化学投入品使用量的第一个有效果显著措施。一年来,根据我县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结合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开展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一是保护与发展并重,一方面推广“头带帽、腰系带、脚穿鞋”的生态种植模式,另一方面,深入开展####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成功举办第三届####茶开采节和####茶######新闻发布会,确保####茶可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全县####茶产量850吨,产值9.6亿元,分别比去年分别增长9%和23%;二是发展与改良并进,一方面培育推广优质高产的蚕种,另一方面改造老的桑树品种,改进蚕桑综合利用模式,鲜茧收购价达到1720元—1800元/50公斤,创历史同期最高记录;三是开发与推广并举,成功探索了“克氏螯虾池塘养殖技术”并在全县广泛推广,小龙虾养殖突破6500亩,亩均产值超过4500元。此外,在水稻等其它农作物生产上,推广丰产性和抗逆性好品种进行种植,2010

年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2、深化实施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工程。

在“811”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模养殖场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工作。一是推广“药物控制、疫病防治”的健康生态养殖技术;二是完善和巩固现有的整治成果。开展沼气大回访工作,在全县所有的规模养殖场开展已建污染处理设施的调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督促他们完善和开展污染物处理工作,同时组织规模最大的5家规模养殖场进行沼气生产利用技术培训,帮助提高污染物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建立省级循环农业示范点。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选择正新牧业有限公司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开展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并积极争取省财政的支持;四是启动实施猪50头以上养殖场污染物处理工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养殖场进行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2010年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3.5%;五是开展执法检查。今年,结合省人大水环境“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活动,对各规模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执法检查,同时联合环保,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畜禽养殖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在平时的生产季节,开展不定期检查,严格执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治理制度。

3、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我县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应用范围,通过试验、示范、培训等方式,引导农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10年全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5万亩,其中小麦面积3.5万亩,水稻面积21.5万亩,油菜面积4万亩,玉米2.6万亩,蔬菜7.8万亩,茶叶6.5万亩,水桅子等其它经济作物9.1万亩。在#######等粮食功能区建设县级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各1个,在70个村建立示范方,112个村上墙公示测土信息和施肥方案。率先在示范方、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经######市农业局对两个示范区组织验收,###示范区平均单产达591.8公斤,较周边非示范区亩增产85公斤,增产幅度16.8%;###示范区平均单产575.4公斤,较周边非示范区亩增产45公斤,增产幅度8.5%;二是大力提倡秸秆还田。以省农业厅沃土工程为抓手,大力提倡以秸秆还田(包括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为主要手段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种植冬绿肥10500亩,改变农民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的施肥习惯,开展农作秸杆利用情况检查,严禁全县农作物秸秆野外焚烧,转变秸杆焚烧等不良现象,2010年全县农作物秸杆利用率达到85.19%,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提倡使用有机肥。根据我县农业生产实际,在####茶、中药材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上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使农产品品质提高和土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

4、推广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全县实施农药减量控害面积13.2万亩,比上年增3.2万亩,建立县级示范区4个,示范面积8500

亩。在实施中,全面推行植保“八大技术”,技术覆盖率在90%以上,2010年全县大面积化学农药防治比上年次数减少2次,并在####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500亩的绿色防控示范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在防治技术上,大力推广“无害化治理”的病虫害综合防治集成技术,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符合无公害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要求的环保型新农药,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害作用,全面普及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病虫草技术,积极推广农药增效剂和农药替代品,达到控害、增产、保益、保环境、保安全、增效益的目的,在防治器械上,积极推广新型高效的喷药器械,改变传统喷雾器“跑、冒、滴、漏”的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药的流失,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在防治形式上,积极探索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在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实行“四统一”即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配制、统一施用,达到“减量、控害、保安全”的目的,2010年开展水稻统防统治面积2.635万亩。

5、农产品安全生产步伐加快。一是大力开展“三品”认证。今年尤其突出了服务意识和超前意识,狠抓“三品”的申报和认证,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11月20日,今年新增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9个,新增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9个,新增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面积2.3万亩,远远超过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是开展农业执法行动。全年共开展农资专项执法检查10次,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确保农产

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安全。

二、明年计划与目标

为了切实做好我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我们将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实施适合##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1、深化实施种子种苗工作。根据我县######建设的要求和##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农业主导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继续开展####茶、畜禽、水产和蚕桑等为主的优质良种的实施工作。

2、扩大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一是以化肥和农药减量增效为目的,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增效、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清洁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切实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二是以提高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为目的,深化开展畜禽污染物治理和执法检查工作。

3、进一步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前提,以农产品质量检查为手段,以“三品”认证为抓手,加快全县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步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县农业局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从源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从源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养殖过程中的排泄物随意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是形成从水体、土壤到大气的“农业立体污染”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农药门事件频发,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忧心忡忡。但在另一面,笔者发现一些标准要求较高的蔬菜基地从不用农药杀虫,而是一排排灯光灭虫驱虫,有点类似“飞蛾扑火”的景象。在施肥方面也从不用化肥,是采用当地的猪粪和鸡粪来提供蔬菜所需要的养分。这样种出来的蔬菜不但价格高几倍,而且供不应求,皆因为其品质优秀,吃起来特别的甜美。

使用农药灭虫驱虫,对人类的伤害是永久性的。当农作物施用农药时,除了一部分飘到空气里,大部分药液洒落地面、渗入泥土。通过长期积累,使到土壤受污染后变成一块“药地”。新种作物在吸收土地营养的同时,也吸收了各种残留农药。而一些留在地面上的农药被水流冲刷到池塘和河流中,造成了严重的水源污染,对人类饮水和植物灌溉安全,都有较大影响。用物理灭虫驱虫,其实就是一些生物特性来设置“陷阱”,引诱其自投罗网。同样,也可以利用生物之间相克相生的原理,把对食品安全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程度。这种无公害生产的新思维,不但带给消费者健康保障,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保护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把养殖粪便制作成有机肥代替化肥,也是生态种植富矿。中山每年产生的禽畜粪便数以几十万吨计,是制作有机肥的天然原料。引导养殖户走环保养殖之路,科学处理排泄物,在可以达到零污染的同时,也增加了一笔销售有机肥的收入。在利用有机肥改良土质、配方测量、引进良种、采用新技术等方面,政府给予扶持和引导,帮助种植户提高亩产和品质,让更多的种菜人获得可观的收益。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态种植就会获得数倍于施用农药化肥的效益。他们自然就不再使用农药化肥。

下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措施探讨(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措施探讨(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分析∗ 作者:黎元生 胡熠 来源:《农村财政与财务》2014年第03期 流域既是特殊的自然地理区域,又是区域经......

    农业面源污染251

    目录 1.定义...................................................... 1 2.污染现状.................................................. 1 3.污染类型及危害...................

    农业面源污染报告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概念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主要工作 三峡水库淹没区范围面源污染概念......

    hg成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与农业循环经济

    成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与农业循环经济 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方针、政策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三新”突破年的......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关建议

    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关建议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农膜残留,造成土壤污染;畜禽养殖业粪便、尿液、污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水产养殖业鱼类粪便和防治药物......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合集五篇)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根据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今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为:开展80头以上规模猪场排泄物的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0万亩、病虫害......

    农业面源污染类型及治理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类型及治理技术 摘要 分析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及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等多种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危害,并提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及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治......

    XX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XX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根据省、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任务和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办要求,结合XX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