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6:1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第一篇: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

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下列关于图1的叙述,错误的是()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体现了作者对闭关自守传统观念的挑战 C.作者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D.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 【答案】C

【解析】《海国图志》的作者是魏源,书中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所以魏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C项错误。2.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割占我国领土面积最大的是()A.《中俄北京条约》 B.《中俄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勘分西北界约记》 【答案】C

【解析】《中俄北京条约》割占我国领土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中俄天津条约》没有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瑷珲条约》割占我国领土面积60多万平方千米;《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我国领土面积44万多平方千米,故选C。

3.如图,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图2所示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文明人”指的是()

图2 焚烧后的圆明园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 C.英美联军 D.日俄联军 【答案】B

【解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制造了火烧圆明园的浩劫,故选B。4.新疆有一种柳树,称为“左公柳”。它是为下列哪个人物而起名的?()A.林则徐 B.李鸿章 C.左宝贵 D.左宗棠 【答案】D

【解析】新疆的“左公柳”,它是为纪念左宗棠而起名的,因为近代史上左宗棠曾率军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统一,故选D。林则徐、李鸿章、左宝贵均属于地主阶级的代表。5.湖北省武汉市有个广场叫首义广场,用“首义”为广场命名是为了纪念()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A

【解析】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首先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起义军经过一夜血战,占领武昌城,取得首义的胜利,故选A。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的方式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属于近代兴起的农民运动。6.能够说明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B

【解析】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够说明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故选B。

7.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三民主义不包括()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权主义 【答案】C

【解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没有民主主义,故选C。

8.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A.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 B.帮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 C.全面占领中国

D.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答案】D

【解析】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为了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故选D。9.福州著名风景区鼓山脚下矗立着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的塑像,严复的主要成就是()A.领导“公车上书” B.译述《天演论》 C.兴办实业 D.创办福州船政局 【答案】B

【解析】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的主要成就是译述《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严复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令人耳目一新,故选B。领导“公车上书”的是康有为、梁启超;兴办实业的是张謇;创办福州船政局的是左宗棠。

10.在古代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在中国近代也有一位“弃政经商”的“状元实业家”,他是()

A.张骞 B.张謇 C.魏源 D.李鸿章 【答案】B

【解析】中国近代史上的“弃政经商”的“状元实业家是张謇,故选B。张骞是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的人物;魏源的成就是著有《海国图志》;李鸿章是清政府的官员,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曾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11.直接导致“公车上书”的事件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天演论》敲响警世洪钟 D.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答案】A

【解析】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1300多人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故选A。

12.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同盟会 【答案】D

【解析】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同盟会,它是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故选D。

13.“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你认为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面哪一个人()A.谭嗣同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C

【解析】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近代史上把皇帝拉下马的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故选C。谭嗣同、康有为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14.如果你担任历史纪实《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居住着大量北京居民 B.某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C.各国使馆林立 D.驻扎在外国军队 【答案】A

【解析】《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居住着大量北京居民,因为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故选A。15.新文化运动中的两面大旗是()

A.科学与自由 B.自由与平等 C.民主与科学 D.民主与平等 【答案】C

【解析】新文化运动中的两面大旗是“民主”与“科学”,又称“德先生”和“赛先生”,故选C。16.鲁迅有一篇文章叫《纪念刘和珍君》,“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你知道这种称呼在中国的普及应该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新中国成立后 D.中华民国时期 【答案】D

【解析】 “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这种称呼在中国的普及应该是在中华民国时期,因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故选D。

17.我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京师大学堂 B.燕京大学 C.京师同文馆 D.清华大学 【答案】A

【解析】我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故选A。燕京大学是20世纪上半叶在北京开办的一所教会大学;京师同文馆是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清华大学是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

18.一位国民党老兵想通过厦金航线从台湾返回家乡泉州参加母校校庆,他的母校建于中华民国十六年,也就是公元()

A.1925年 B.1926年 C.1927年 D.1928年 【答案】C

【解析】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1912年,所以民国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27年,故选C。19.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A.《马路天使》 B.《定军山》 C.《杨乃武与小白菜》 D.《马房失火》 【答案】B

【解析】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定军山》,故选B。《马路天使》、《杨乃武与小白菜》、《马房失火》都是在《定军山》之后拍摄的。

20.“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

A.《申报》 B.《万国公报》 C.《新华日报》 D.《国闻报》 【答案】A

【解析】我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申报》,故选A。《万国公报》是1868年在上海由林乐知等传教士创办的一份刊物;《新华日报》是最早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大型机关报;《国闻报》是清末维新派的报刊。

二、综合题

1.刘美丽同学在其一篇历史小论文中写道“清末民初,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中山装。”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错误:中山装(2分)

理由:清末民初,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西服(2分)。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2分)。

【解析】清末民初,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西服。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2.在泉州往厦门的和谐号动车上,李明问吴奇“你知道中国自己拥有的第一条铁路吗?”吴奇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知道,是京张铁路。”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错误:京张铁路(2分)

理由:中国自己拥有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2分)。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2分)。【解析】中国自己拥有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3.1901年,王五听到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非常气愤,腐败的清政府无法对付洋人,只会对付自己人,比如主张变法的洋务派就被清政府赶尽杀绝。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错误:主张变法的洋务派(2分)

理由:清朝主张变法的是维新派(2分)。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2分)。

【解析】清朝主张变法的是维新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4.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百年屈辱史。对于拥有辉煌文明史的中国来说,鸦片战争是一种耻辱。

(1)材料一出自哪一个条约?(2分)该条约是近代列强哪一次侵华战争的结果?(1分)(2)根据材料一,指出“1850年英国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港销售,清政府的地 方官员决定收取英国商人20%的税款”这一说法正确吗?(1分)为什么?(2分)(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种耻辱的理由。(4分)【答案】(1)《南京条约》(2分)鸦片战争(1分)

(2)不正确(1分);因为泉州不是通商口岸(或:当时只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1分),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分)。(3)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1分),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1分),经济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分),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解析】材料一出自《南京条约》。该条约是近代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的结果。“1850年英国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港销售,清政府的地方官员决定收取英国商人20%的税款”这一说法不正确,因为泉州不是通商口岸(当时只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种耻辱的理由: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经济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材料二: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1)根据材料一,指出光绪帝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次变法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不得摘抄原文)(2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变法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2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变法为什么会失败?(4分)【答案】(1)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2分)。(2)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政治(2分)。

(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2分)。

(4)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2分);②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2分)。

【解析】光绪帝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戊戌变法的内容涉及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政治方面。戊戌变法最主要的作用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②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6.回答“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有关问题。(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谁?(2分)(2)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提出的口号是什么?(2分)

(3)请你列举出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2分)

(4)有人认为洋务运动采用大机器生产,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 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你同意哪一看法?(1分)请说明理由。(5分)【答案】(1)奕(2分)(2)求富(2分)

(3)分别说出军事工业一个(1分)和民用工业一个(1分)。(4)观点1:洋务运动具有进步意义(1分)

理由: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1分),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1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分)。它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1分)。观点2:洋务运动不值得肯定(1分)

理由: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1分);改革未触动封建体制(1分),也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1分),未能挽救在对外战争中失败的命运(1分),也不能阻止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1分)。

观点3:两种观点都不同意,洋务动既有进步的意义,又有消极的作用(1分)理由: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1分)。但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1分),也不能阻止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1分)。

(本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恭亲王奕。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提出的口号是“求富”。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有江南制造总局,民用工业有上海机器织布局等。关于评价洋务运动,全面的观点应该是:洋务动既有进步的意义,又有消极的作用。理由: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也不能阻止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7.李华同学在某杂志看到以下黑体字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1)你认为该杂志的“内容”符合历史事实吗?(1分)为什么?(2分)

“大海之中的岛国日本,原本和中国、朝鲜一样,都是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东方国家。在面临西方侵略者的炮口时,选择了一条和中国、朝鲜截然不同的自强之路,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3分)(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分)

(4)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你的爱国举动是什么?(举出一例即可,2分)【答案】(1)不符合。(1分)

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2分)

(2)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增强,对华战争蓄谋已久。清政府腐败无能。(3分)

(3)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或: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或: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分)

(4)反对与日本议和;反对日本割占台湾,谴责清政府的投降卖国行为;呼吁变法;支持公车上书。(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之所以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是因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增强,对华战争蓄谋已久。清政府腐败无能。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或: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你的爱国举动是反对与日本议和;反对日本割占台湾,谴责清政府的投降卖国行为;呼吁变法;支持公车上书。

第二篇:福建省泉州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科)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在使用“文化”概念时含义往往不同。《文化生活》中所讲的“文化”是指 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B.文学艺术、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和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C.建筑、道路、文物、工具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 D.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要做到“近之而不染”必须

A.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B.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C.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D.回避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3.西方学者亨廷顿说:“西方,特别是一贯富有使命感的美国,认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应当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权力有限的政府、人权、个人主义和法制的价值观念,并将这些价值观念纳入他们的体制”。我们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认识是

A.应回避国际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B.西方文化的传播,阻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C.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取代 D.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对人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5.岭南民居由于历史悠久,对外交通频繁,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民居艺术,有潮汕式民居、家常民居、侨乡碉楼民居等。由于岭南气候炎热、风雨常至,民居形成小天井、大进深,便于通风散热。岭南民居丰富多彩的现象是岭南文化的多元性的缩影。这说明

①民居文化是气候等环境的产物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在交流中继承和发展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阻碍我们进步的并非是未知 6.对右边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①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③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缚 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2013年全国音乐选秀节目陷入全面混战,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湖北卫视《我的中国星》、江苏卫视《全能星战》、央视综合频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16.江苏传统文化主要有以苏、锡、常为中心的吴文化,以宁、镇为中心的金陵文化,以扬州为中心的维扬文化和以徐、淮为中心的楚汉文化等。江苏传统文化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④中华文化的结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7.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世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18.唐卡艺术涵盖了宗教文化、民族审美及藏民族民俗生活诸多内容,其独特的艺术内涵,深受世人喜爱,是西藏众多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唐卡艺术的继承、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材料说明

A.唐卡艺术尤其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以及整体性的特点 B.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C.中华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鲜明特性,又有各自的民族共性 D.各族人民对于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9.中华文化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征服者被征服”。“征服者被征服”一个重要原因是

A.史书典籍是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是

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B.培育“四有”公民 C.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D.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1.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②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8岁时就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关。这些故事说明

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进入人脑,并在人脑加以改造的结果 ④认识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据介绍,“星际列车”发射需要达30000公里以上的时速。但是,乘客与“星际列车”之间的相对距离是稳定的。这说明

①运动和静止是一回事 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6)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每点2分,以上答出4题即可)

35.(6分)(1)题中观点是片面的。(2分)

(2)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可见,认为“哲学史具体科学的基础”是错误的。(2分)(3)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就会在研究中失去正确方向。可见,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分)

第三篇:福建省泉州一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泉州一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卷

命题人:吴秀峰 审题人:李陇耕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2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谈笑间。(《念奴娇》)此情可待成追忆。(《锦瑟》)

(2)雁过也,正伤心。(李清照《声声慢》),形影相吊。(《陈情表》)

(3)道之所存。(《师说》)封狼居胥。(《永遇乐》)

(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述而》)

人能弘道。(《卫灵公》)(5)欲速则不达。(《子路》)

人而无信。(《为政》)

(6)不悱不发,则不复也。(《述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二、文化经典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2-5题。(11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杀鸡为黍而食之 食:给„„吃 .B.明日,子路行 明日:明天 ..C.使子路反见之 反:返回 .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君子:学问好,德行高的人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至,则行矣 居则曰:“不吾知也” ..B.孰为夫子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植其杖而芸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以下语段表现儒家学派观点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明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做人臣的应尽职责。B.表明逃避现实,保持自身的洁白,这种做法是对的。

C.表明不逃避现实,保持自身的洁白,是做人臣的应尽职责。D.表明逃避现实,积极行道,这种做法是对的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5分)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江夏、桂阳三郡还给孙权,请孙权趁曹操在汉中之际兵进合淝。诸葛亮许诺,等刘备夺下汉中后,将荆州之地全部奉还东吴。

C.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却又虚伪地推托了三次。汉献帝迫不得已,修筑“受禅台”,亲自将玉玺交给曹丕。曹丕即位后,定国号大魏。改年号为黄初,迫封曹操为太祖武皇帝。曹丕将汉献帝封为山阳公,即日必须离开京城,不宣召不得人朝。

D.钟会攻打剑阁,邓艾则带领精兵偷渡阴平小路,直取成都。江油守将马邈投降并献了地图。邓艾挥师进攻绵竹,刘禅慌忙派诸葛瞻来应敌。诸葛瞻拼死力战,多次杀败魏军,终因寡不敌众,与儿子诸葛尚双双战死于绵竹。

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荀彧劝阻曹操加封九锡,曹操心中不快,就让他自杀了。曹操兴兵四十万征讨孙权,要报赤壁之仇。两军相持多日,曹操无功而返。见曹操兵退,孙权又想再取荆州。他的谋士出了一个计策,给张鲁写一封信,让他进攻荆州;再给刘璋写一封信,说刘备想夺取西川。

B.孙权听说刘备已去了西川,便想派兵断刘备的后路,不想此事被他的母亲吴国太听见,吴国太怕孙权此举会伤了自己的女儿,不准孙权妄动。孙权与张昭谎称吴国太病危去召孙夫人,孙夫人带着阿斗离开荆州。刘备派赵云奋力拦截,从船上夺回阿斗。张飞带船赶来接应,救回阿斗。

C.刘备与庞统兵分两路进攻雒城,蜀将张任伏兵于山中,把庞统乱箭射死于落凤坡。刘备无心再战,令人到荆州请诸葛亮。诸葛亮把荆州托付关羽后,亲率大军分两路进川。张飞异常英勇,计取巴郡,还收了老将严颜。

D.刘备引兵再攻雒城。为张任所败,幸为张飞所救。诸葛亮定计捉住了张任。马超引羌兵来攻冀城,刺史韦康欲降,参军杨阜苦谏。韦康不听,投降后被杀。马超认为杨阜守义,复用杨阜为参军。杨阜暗中借来救兵,大破马超。

1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刘琦病亡,鲁肃二讨荆州,又被诸葛亮以图得西川后即奉还为由哄骗回去。刘备之妻甘夫人病逝,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想引刘备入吴招亲,要挟他交还荆州。孔明将计就计,派赵云保驾,让刘备前往南徐娶亲。刘备依计而行,首先得到了乔国老和吴国太的支持,顺利地娶了亲。

B.周瑜病亡,诸葛亮到江东吊孝,归途见了庞统。孔明留书一封,劝他投靠刘备。后鲁肃把庞统推荐给孙权,孙权见其貌不出众,不肯重用,鲁肃也写了封信,把他推荐给了刘备。刘备也不肯重用,庞统就拿出孔明和鲁肃的信,刘备方才悔悟。

C.玄德更衣出殿前,见庭下有一石块。玄德拔从者所佩之剑,仰天祝日:“若刘备能够回荆州,成王霸之业。一剑挥石为两段。如死于此地,剑剁石不开。”言讫,手起剑落,火光迸溅,砍石为两段。孙权在后面看见,暗暗祝告日:“若再取得荆州,兴旺东吴,砍石为两半!”手起剑落,巨石亦开。

D.诸葛亮在渭滨摆下战场,与司马懿交锋。两军对垒,司马懿与孔明比斗阵法。司马懿摆出“混元一气阵”,诸葛亮则以“八卦阵”破之,魏军大败。不料,负责运送粮草的都尉苟安因好喝酒耽误了时间,被诸葛亮责打,苟安心怀不满,连夜投奔魏军。司马懿让苟安回成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有篡国之意。刘禅听了大惊,让诸葛亮退兵回成都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宝钗来探视黛玉,叫她看病,黛玉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可强。宝钗看她的药方太热,应该吃些燕窝才好,黛玉深为感动,向宝钗叙说了自己寄居,有诸多不便处。宝钗十分理解黛玉的烦难,遂从自己家里取来燕窝送给她。秋夜漫长,黛玉心有所感,拟《春江花月夜》而作了一首诗,名曰《秋窗风雨夕》

B.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及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玉在椟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的哪一场战役?请简述。

(2)“宝玉挨打”之后,同是前来探望宝玉的宝钗和黛玉,言行情态各不相同,请你对此情节作简要叙述。

(三)阅读理解(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5—17题。

①原来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因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

②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③这里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的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

④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

⑤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15.第2段中说黛玉,“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请在理解基础上作概括。(6分)..所喜:自己找到了知己。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这是佛教的妙处,每个行为都能在它的思维下找到一种实现的方法,每个人都能在它的背景下找到一个自我。山西隰县小西天寺里,有一副对联:“佛即心,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即心即佛;因即果,果即因,种甚因,结甚果,是因是果。”当我们谈佛说禅时,其实是在探寻自我,研究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种含义是说不很准的,也是“测不准原理”。我心茫茫,佛法无边,唯其不准,才有大用,才有发挥的空间,两千年不衰,天地间永驻

我们对佛千万不敢太认真,烧香拜佛,求其显灵;或打坐入定,求其忽通,那不是佛的本意。列宁说,真理不可太死板,也不能太灵活。至于掌握到一个什么样的度,还是那句话,饮水人冷暖自知,你自己慢慢去品吧。

(节选自《人民日报》)

18.作者认为传人中国后的佛教“是佛教,即非佛教,是名佛教”,不能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一项是()(2分)

A.中华文化儒、道、佛三足鼎立,巍然浩然,源远流长。

B.佛教能使每个行为都可在它的思维下找到实现的方法,每个人都可在它的背景下找到自我。

C.佛教得华夏文化之灵,浴神州风土之情

D.佛教已成为哲学、文学、艺术、政治、人生修养等等的一种混合体。1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化“横流”是普遍现象,莎士比亚的戏剧可以传到中国来,中国的儒学也可以传到欧洲去。

B.对外来文化,我们既不要一概排斥,也不要盲目膜拜,而应该开放吸收,兼容并蓄,进而改革创新。

C.较之于其他宗教,作者认为佛教不搞神秘化,但在谈及对佛的体验时,作者却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测不准”“说不准”这些模糊语言加以表述。可见只有像李叔同、金庸这样的文化精英才懂佛用佛。

D.佛教不宣传神主救世,而强调自度度人,谈佛说禅,其实是在探寻自我,研究“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因此,只要心中有佛,就有利于处理好人际关系。

20.为什么在作者看来,“一部佛教,更是中国人两千年来读不完的书”?请联系全文分条概述。(6分)

21.请概述作者梁衡写作此文的“用意”。(6分)

五、作文(7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两块蛋糕。有贪婪心的人说:我得马上吃了它,我饿坏了。有感恩之心的人说:我得马上把它送人,比我饥饿的人还很多呢。有涵养的人说:我可以先吃掉一块,然后用另一块去换一点鲜花。有商业头脑的人说:我得先做广告,然后高价卖出去。

可以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的含意范围之内,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8.A(郭嘉此时病重,并未随行,而是“遗计”)9.B(刘备不知此事,是赵云自己前去拦截)10.B(庞统未拿出孔明和鲁肃的信,是其在耒阳县表现出出奇的才能,张飞告知刘备,刘备方才悔悟)11.B(这幅对联是贾雨村所作)12.C(并无严刑审讯,且凤姐是亲自登门将尤二姐诓入大观园)13.A(宝玉听说晴雯做了芙蓉之神,转悲为喜而作《芙蓉女儿诔》)

(二)简述题(10分)14.(1)赤壁之战。(1分)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欲一举统一天下。危急时刻,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赴柴桑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孙权命周瑜为主将,联合刘备军,迎击曹军。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的苦肉计,对曹军实施火攻,曹军船阵被烧,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4分)

(2)①宝钗托着一丸药进来,规劝宝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无意间流露出对宝玉的情感,因而红了脸,低下头来,还堂皇地为薛蟠辩护。②黛玉泪光满面,眼睛肿的桃儿一般,万句言语无法倾诉,仅抽噎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5分)

(三)阅读理解(10分)

15.所惊:宝玉赞己,亲热不避嫌。所叹:既共为知己,就该共有“金玉”,不必再有他欢。所悲:父母早逝无人做主,虽为知己,但身病难以久持。(6分)

16.宝玉让黛玉“放心”的是自己对她的爱情是专一的,是无人取代的(2分)

17.因为宝玉的话吐露了真情,表达了对黛玉的理解、体贴和倾慕之情,而这也正是黛玉所期待所要了解的。(2分)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18.A(A是对“中华文化”的陈述,不是对“佛教”的陈述)(2分)19.C(“可见”后面推论错误)(2分)

20.(1)佛教有用,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世界、人生和人的心理。(2)佛教强调自我体验、自度度人。有宽忍、无私、利他、和谐的一面。(3)佛教在处世用事中给人以莫大的启发。(4)佛教传人我国后,得华夏文化之灵,浴神州风土之情,成为一种混合体文化。(5)佛教妙在能使每个行为都能在它的思维下找到实现的方法,每个人都能在它的背景下找到自我。(共6分,答到其中任何三点即可)21.(1)充分肯定佛教文化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2)强调对佛的体验重在参悟,(3)把握好一个“度”。(每点2分,共6分)

五、作文(70分)22.略。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八年级历史试卷共三大题,由以下几个题型构成。第一题选择题,共计54分,第二题配伍组合题,共计8分,第三题是材料分析题,共计38分。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

二、试卷评析:

1、整套试卷对教材各单元知识点的考查分配较均匀,涵盖较全面。

2、部分选择题设置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本套试卷充分考虑到城乡差别和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试题比较容易。

三、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1、审题不清。

2、错别字较多。对一些常见常用的地名、人名写错,如深圳,家庭承包责任制,大跃进等

3、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但在本次结业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4、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时事热点不够关心。

四、教学建议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多尝试用多媒体、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5、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对今后的教学建议

1.教师要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把握考试基本内容和要求。继续加强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题的研究。《课程标准》是命题的范围和依据,是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依据。备课组要重视对它们的研究,把握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复习要求,用教师在研究考试,把握命题方向上的多投入,换取在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的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2.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试卷相当数量的题目来源于教材,即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加工、组合和拓展,只有讲好、学好、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挖掘教材潜能,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复习时尤其是对一些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内容、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帮助的内容,对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扎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细致、到位。不能留有漏洞。

3、切实抓好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

(1)加强集体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习题、备教法、备学法,分工协作。积集体的智慧为大家拥有、共用,取长补短,最后达成共识。

针对我们复习课,建议尝试以下五步骤:第一步,理清单元阶段特征或专题特征。第二步,考知识点的考察情况进行统计,用表格列出。使考试内容在本单元的考察情况一目了然,克服学生复习的盲目性,并且对新的考点做出预测。第三步,由导学结构和讨论思考题组成。这一部分是课堂操作的主体部分.简单的东西由学生填上并作回答即可。疑难点,尤其是热点、预测到的考点问题由老师引导分析、作出解答。通过分析加深教材或专题知识点的理解,这一部分主要强调的是老师“导”的作用,学生是思维的主体。

第四步:巩固练习。题型、题量多少不限,主要是选好有针对性的题目,这一部分主要强调“练”的功能,起巩固本单元知识的作用.这样通过上面几个环节,“导”“学’“练”三环节基本完成。第五步是课后记,类似于课后反思。对老师来说,本单元有什么不足和遗憾及补救措施可总结一下,对学生来说,本单元有什么缺憾的地方,或者有什么补充,甚至是对教师讲课的建议都可以记在上面。

(2)上课我们必须要从“细讲”过渡到“精讲”,讲要讲出新东西、新意境;从“演员”过渡到“导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要“授之以渔”,而不要“授之以鱼”,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自习效率,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布置作业和训练

要科学的布置作业,体现层次性、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力求做到举一反三。

要精选习题,强化训练。为了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益,教师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适量性原则。教师要下大力气,精选习题,把学生救出题海。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考试试卷分析

胡水根

一、试卷结构: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共分两卷,第一卷选择题,共计45分,第二卷非选择题,共计55分,共5道材料解析题。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

二、试卷评析:

1、整套试卷对教材第一单元知识点的考查分配较均匀,涵盖较全面。

2、本套试卷充分考虑到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熟练掌握,并且要对所掌握的知识能灵活应用。

三、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1、审题不清,缺乏对基本历史知识的理解性把握;

2、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但在本次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3、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热点不够关心。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把握存在欠缺导致出现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现象。

4、学习方法以死记硬背为主,忽略理解性记忆的重要性。

四、对今后工作提出努力方向:、强化基础,努力创新,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性把握,注重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

2、强化训练,要明确答题的一般步骤,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4、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5、把握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复习要求,用教师在研究考试,把握命题方向上的多投入,换取在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的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在复习时尤其是对一些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内容、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帮助的内容,对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扎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细致、到位。不能留有漏洞。

6、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自习效率,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11-2012学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胡水根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的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八年级参加考试的学生有 182人,平均分为55.02分,及格率47.54%,优分率1.64%;最高分为80分,最低分32分。

二、试题分析:

1、题型全面,符合中考。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三、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大部分学生做得较好。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3、9题,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二)归纳列举题。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好的,学生失分较少,知识掌握的准确到位。

(三)材料分析题。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不理想的,学生失分较多,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到位。

(四)综合探究题。第16、17题稍有难度,难在审题上,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不认真审题,因而导致出错。

四、教学改进措施:

1、落实好基础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

中学生道德教育应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胡水根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1.传统美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爱国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大节”。中国人民历来崇尚气节,注重情操。爱国主义思想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观,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出现过无数仁人志士,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以及爱国诗人陆游等。这些仁人志士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舍己为国”的高尚精神。教师应通过讴歌爱国志士和他们感人的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传统美德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坐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历代所颂扬。我们可以把“先忧后乐”作为青少年的格言和道德准则,并注入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新内容,以此作为激励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心扶贫帮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3.传统美德教育与遵法守纪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同时古人又倡导“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这都说明古代思想家已经具备了勇于自我批评、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又如“不贪为宝”、“暮夜却金”等典故表明了古人非常重视道德品质修养,把不贪作为人生的珍宝,这对教育、引导中学生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4.传统美德教育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相结合。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

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如果学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和教育自己的师长都不尊敬,又怎么能爱他人、爱社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因此,我们必须以此来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每一位职工;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

5.传统美德教育与文明礼貌教育相结合。我国人民历来注重文明和礼貌。“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等成语即说明了人要以善良、谦让、诚恳、宽容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圯上老人”、“举案齐眉”、“曾子杀彘”、“让枣推梨”、“宾至如归”、“千里送鹅毛”等典故,分别说明了长幼、夫妻、父子、兄弟、亲友、主宾等各方面的具体礼貌原则。上述成语、典故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好教材。教师必须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原则,突出文明行为的训练和养成,如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等。

6.传统美德教育与立志成才教育相结合。古人是非常重视立志成才的,并倡导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如大禹为根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还有“磨杵成针”、“悬梁刺股”、“羲之墨池”等故事,表现了古人有一股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和恒心,这无疑是我们民族精神中的精华,对教育中小学生立志成才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过: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根据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和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采取具体的科学的分析态度,挖掘我国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服务,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后进生帮扶措施

胡水根

后进生一般指学习成绩特别低的学生。一个班级内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以及后进生思想、学习变化情况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之一。因此,如何引导后进生增强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成绩,始终是每个教师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回顾自己在几年教学工作的实践中,在后进生身上花功夫最多,后进生进步也很明显,后进生的变化使班级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如何转化后进生,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鼓励后进生做学习的主人

差与不差本身就是辩证的统一,一个后进生在学习上可能差,但在其它方面就不一定差。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各自独特之处”。作为教师,就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不失时机地引导和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首先,我从思想上不嫌弃他们,做到了既满腔热情,耐心启发诱导,又严格要求,作业因人布置,合理适当。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引起他们主观思想的转变。如智力较好,但由于好动贪玩,不注意听讲的后进生,就对他们进行遵守纪律爱护集体的教育,帮助他们一星期改正一个缺点;而对那些智力较低,基础差的学生,则进行增强自信心,要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教育。并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有了进步,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他们不断前进。坚持思想教育的结果,使每个后进生都明确了学习目的,克服了自卑感,增强了上进心,从行动上表现出是学习的主人。

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打开后进生学习动机的金钥匙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重要情感品质。在后进生的心灵深处,也存在着闪光的东西,深沉的爱,可以打开他们那不易敞开的心灵的窗户,这内部的需要和外部刺激的诱因是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2010年我中途接了一个比较棘手的后进班,但我发现,一些认课老师反映的不守纪律的学生,劳动观念很强,并且在劳动交谈中流露出把班级搞好的愿望,于是我抓住这次机会,认认真真地上了一节主题班会“我爱我班”,表扬了平时只有挨批评份的那些同学同时我也诚恳地接受了学生们提出的“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不存偏心”的希望和要求,在这群激昂的气氛中,我提出了“有没有把班级搞好的信心了”这一问题。出乎意料之外,教室里爆发了一声响亮的“有!”不少同学是含着泪水喊出来的。这一声“有”是全班同学奋发向上的心声;这一声“有”也让我同后进生的心贴得更近了。

1、培养情感,使后进生爱学习

情感是学生对学习态度的体验,它反映着学生的学习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学生表现的是肯定的情感:愉快、满意、喜爱等,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表现的是否定的情感:厌烦、嫌恶、憎恨等,学习就变得被动消极。因此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过程中,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情感变化,察颜观色积极创造肯定的情感境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我注重关心爱护学生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与对任课教师的态度有直接关系,正如罗素所述:“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就可能产生感动、兴奋、愉悦等肯定的情感,另一方面我从认真上好第一节课着手,反复研讨教学方法在后进生面前表现出一个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踏实不马虎的形象,以身示教引导学生刻苦学习,使后进生从想学向爱学转变。

2、锻炼意志,养成习惯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一种心理活动,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有很大的关系。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甚至是艰苦的练习和锻炼的过程。教育无小事,对待后进生身上的缺点、过失,哪怕是微小的过失,也不可等闲视之。“蝼蚁之穴,溃堤千里” 这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应记取的名言;对待后进学生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因为表扬引起的情感效应比批评、惩罚更有作用。

(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

1、科学归因,勤能补拙。

所谓学习归因,就是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于某种原因所致。归因理论认为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于学生内部可挖因素,易于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反之,若归因于外部或不可挖因素则容易抑制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一般来说,后进后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头脑笨,学校教学水平与环境差、知识难等,从这些学习归因现状不难看出,后进生在分析学习归因时,常把归因指向外部因素或不可挖因素,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后进生不会因学习的失败而感到内疚;归因于内部不可挖因素的常常感到自卑对自己的学习前途失去信心和希望,因此阻碍了学习动机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不仅不给予正确的归因指导,反而视后进生干什么都不好,把后进生的学习失败归因于笨,就会使后进生逐渐放弃进取。所以,教师应引导后进生把学习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如主观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当等,告诉他们数学成功的根本归因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汗水”。通过引导差生形成科学的学习

归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整理反思,逐步提高

我还坚持每天让学生改错题,每次作业批改都有记录.在室内“学习园地”设立了“每周一题”栏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严格要求自己

(一)老师要努力上好每节课

上好课,必须备好课,我在备课时将教材中学生易犯的错误,除了反复讲解外,还编成顺口溜,使他们比较容易掌握难点部分,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了兴趣。

(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所谓学:即知识、学识也。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的知识每天都在更新,而我们做教师的,不能满足于现在仅有的一点点知识。因为,我们现在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每天产生的新知识,足够我们学习一辈子了。我们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要不断学习。特别是在21世纪,一个风云变化无常的时代,特别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我们教育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的接触面的扩展,媒体的渲染,以及当今社会的风气影响,学生比以前了解得许多、而且也聪明了许多,所问的问题也难很多。因此,我们教师要懂得更多的东西,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满足于现在的知识。

所谓德:即品德、行为也。自古对教师的最好的解释是“教书育人”。一名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人是一门非常厚的学问,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理解的。一名成功的教师,不仅在教学成绩上要有好的表现,尤其是在为人方面,更是体现教师能力的重要准绳。做一个好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外,首要的还是“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要正人,先正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的人生观的榜样,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学生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品德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发展。“要求别人做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是对教师“德”方面的最基本的要求。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的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八年级参加共二个班,考试的学生达94人,年级最高分为87分,最低分10分。

二、试题分析:

1、题型全面,符合中考。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

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三、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27道,总共54分,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3、17、20、24题,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二)材料分析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不理想的,学生失分较多,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到位。

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以及历史考试的各项技能和综合能力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①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这在选择与非选择试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分析原因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认真,表述不清晰。卷面当中对题意理解不深、文字表达思维混乱不切要点、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以及考虑问题不全面等造成丢分的现象很是普遍。如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③学生答题机械不灵活。从部分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很弱,一些同学对于老师给出答案的能一字不差的作答,否则就答非所问,不切题意。这就表明学生如何抓住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应试能力亟待加以提高。

④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欠缺。学生在如何评价历史问题上缺乏辩证的逻辑思维,只片面地抓住一个方面不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也与部分教师平时教学缺乏唯物史观思想渗透有着一定的关系。

四、教学改进措施:

1、落实好基础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

下载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1.试卷类型: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其中选择题25题,分值为50分;非选择题4题,分值为50分。2.试题特点:试卷题目中,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45%,稍难......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最终定稿]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说句实话,这是让我心痛的成绩,在平时的授课和复习过程中,感觉不是这样的。我教八年级三个班的历史,学生人数113,平均成绩仅仅45.0......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滕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总体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共有两大题型,涵盖了第1-------13课的主要内容,其中第一大题是选择题......

    2014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班级姓名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20小题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1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小明在网络上发帖求助:“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并强迫清......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推荐5篇)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齐家佐中学 陈永亚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说句实话,这是让我满意的成绩,在平时的授课和复习过程中,感觉不是这样的。我教八年级四个班的历史,学生人数......

    2014届江西省萍乡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B.亚马逊雨林遭破坏的数据已经引起了科学家和......

    云南省永善一中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5篇范例]

    云南省永善一中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 历史 命题教师:李茹 审题教师:张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