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市2018届高三二模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苏州市2018届高三二模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2018.05
一、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身体要健康,心灵也要健康;个人要健康,社会也要健康。维护健康是做人的责任。
二、审题立意
作文材料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强调健康的重要性,第二句提示健康涉及的对象,既关乎身体,也关乎心灵;既关乎个人,也关乎社会。第三句指向于行动——“维护健康”。
“健康”是材料的核心词。
“健康”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1.(人体)发育良好,机体正常,有健全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2.(事物)情况正常,没有缺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这是就个体健康而言,可以写“为健康的身体喝彩”、“精神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健康来自良好的生活方式”、“期待健康的生活(阅读、写作等)方式”……而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民主、文明、公正、包容的社会,充满正能量,人际关系和谐,文化景象繁荣。
“健康”,是与病症、缺陷、病态等相对的一个概念。
考生只要能抓住“健康”这一核心词从命题人提供的任一角度来写都可视为切题。也可融合多个角度而有所侧重。
三、判分
1.判分原则
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一以贯之。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有逻辑地分析说理;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写作智慧,内容要合乎生活真实,有真情实感。
2.判分要点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要着眼于全篇,作整体评价,抓大放小;既看写什么,也看怎么写,看内容与语言、结构的融洽度。阅卷力求整体着眼,不要刻意放大优点和硬伤,以质赋分,不屈其文,分所应当,分文相称。
要看其思想内涵与材料是否存在联系,本质上是否相同或相似。议论文重点看“是否讲理”“会不会讲理”。要审视文与题、材料和观点是否统一浑成,看论证和分析是否严谨深刻,是否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警惕作文审题之外导致的表达偏题现象:素材缺陷、表述缺陷等。关注议论文语言的规范,对过于华丽、大而无当、虚张声势的表达应有所扣分。
记叙文与议论文应一视同仁。重点引导学生有真情实感地写作,揭示生活的真实和细节中呈现的事理。记叙文要注意细处入笔,注意真情动人。防止虚假的贴标签式作文,对于一些“暗合”材料旨趣的作文要整体研读避免误判偏题。
4.判分等级
(1)议论类文章: 一类卷(63-70分):有一个好的由头或切入口,能紧紧扣住主要矛盾,分层展开;或能化大为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满写作智慧;或能纵横捭阖,鞭辟入里,气势恢宏。
二类卷(56-62分):能从材料中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能对核心概念进行剖解分析,扣住主要矛盾展开论证,判断恰当,推理和论证富有逻辑性。
三类卷(49-55分):观点能从材料中来,能基本围绕矛盾展开论证,有一定的分析和层次或条理,但逻辑不够严谨。四类卷(42-48分):泛泛而谈,面面俱到,简单演绎题意,素材堆砌,缺乏相互之间的逻辑关联;论证方法单一,基本以举例为主,写作中叙述比例较大,缺少分析论证;论点与论据之间不匹配,不紧密,显得牵强。
五类卷(28-41分):基本脱离材料,偏题,套作;虽然审题立意正确,但通篇所举素材与中心无关。六类卷(27分以下):无观点,无论证说理;随便说说,字数不足。(2)记叙类文章: 一类卷(63-70分):从生活中的小场景巧妙切入,娓娓道来,细节丰富,真挚感人,以小寓大,引人入胜,意味深长,有文学的味道,有写作的智慧。
二类卷(56-62分):用身边的事例,演绎材料中的某一主题,有构思,有生活气息,有一定的观察或体验,有一定的场景,有可读性,是比较优秀的记叙文章。
三类卷(49-55分):基本叙写了一个与材料相关的人和事,基本符合生活的真实,是一篇结构完整,表现手法比较丰富,有一定的细节描写,写作素养良好的记叙文。
四类卷(42-48分):审题立意基本正确,但记叙文表现方式单一,多以叙述为主,记流水账;故事与主要矛盾有关,但关联度不高。
五类卷(28-41分):故事与材料基本无关。六类卷(27分以下):故事与材料基本无关,写作素养较差。5.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组长处理。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四、作文样卷评分意见 1.《让养生服务社会》
【简评】此文从人们注重养生的现象说起,先提出不仅仅要身体的健康,更要心灵的健康的观点,进而指出个人的健康之于社会健康的重要性,最后上升到健康还需拥有心怀天下的责任的高度。文章书写工整,条理清晰,紧扣题旨,但文章明显地是按照作文提示语按部就班地演绎,面面俱到,也面面流于浅表,观点和语言比较生硬。故判为四类上,48分。
(执笔:王梦)
2.《开一朵心灵的玫瑰》 【简评】小作者开宗明义,“心灵的健康”是指生命与生活中的勇气,紧接着旗帜鲜明地说明自己反对“汲汲于名利与被欲望所驱使”的心灵。并结合朱光潜与梁实秋等人的事例,认为他们提供了“心灵健康”的“另一种样本”:即在追求身体独立的同时不放弃灵魂的打造。接下去小作者分析不健全的人在生活上的可能会出现的危害,从反面巩固自身观点。最后以“静候心灵的玫瑰的盛开”收束全篇。整体而言,全文观点鲜明,论据丰富,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全文在分析“为什么需要心灵健康”方面,推理不足。总之,本文才情有余,但说理偏少,少了一点“硬气”。故判为二类中,60分。
(执笔:严爱军)
3.《修葺心灵的小屋》
【简评】本文开头较有新意,较好地扣合了题目中的核心词“健康”,联系了现实,有生活气息。文字功底较好,有表现力。段落内部思想表达基本清楚。但是全文从第5段开始,把写作重心放在了“心灵的小屋”上面,基本偏离了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健康”。虽然结尾用贴标签的方式,扣了“健康”,但仍然无法改变本文写作重心摇摆的问题,有偏题的嫌疑,有套作的倾向。故判为四类中下,43分。
(执笔:宋建州)
4.《拨开阴翳》简评:
【简评】这是一篇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生活评论。文章以“拨开阴翳”之隐喻立论,由“保护视力”想要“看见”引出“眼中生翳”令人“看不见”,直指“社会阴翳”之不健康,进而剖析“社会阴翳”之病因源于“快节奏生活”“浮躁的心灵”“思维的惰性”“碎片化关联”等,然而又不可将“社会阴翳”之责任全推给“新闻制造者”,其背后更有公众自我的“阴翳之眼”,以及“道德异化”的“阴翳心理”,因而既需要媒体的“自伦理”,也需要公众的“疗翳眼”,才能真正“保护社会的健康”。全篇文章扣题紧密、视角新颖、架构清晰、内容充实,语言富有逻辑性,说理辩证而深入,由表入里、点面结合,既没有概念化地远离生活,又没有冗余的材料堆积感,体现了作者娴熟的说理思辨能力与成熟的写作表达功底。此外,文章论据还可多元一些,开头几段还可凝聚一些。故判为一类中下,64分。
(执笔:程振理)
5.《健康不遥远》
【简评】本文围绕自己经历,写了自己由身体的不健康到心态健康的转变,情节叙述紧密扣合了作文题目的内涵及要求,扣题紧密。有自己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在转变中写出自己的成长,展现了人物的变化,人物形象较为立体,生活气息较为浓郁,小作者是会讲故事的。情感较为真挚。但是,本文中“我”由“颓唐”到“接受”的转变,较为跳跃,情节的铺垫不够充分。在手法使用上,主要是“我”的心理及叙述,手法较为单调。故判为三类上,54分。
(执笔:宋建州)
6.《爷爷的退休生活》
【简评】一向操劳忙碌的爷爷退休了,退休生活如何面对吃?少抽烟了,多走路了,健康了身体,此为一层;成为社区服务者,维护老小区的健康,关乎社会,匹夫有责,此为二层。思路清晰,一句“挺健康的”主题鲜明。取之平凡,发之真情,蕴之事理,在叙述类高大上的矫情甚嚣尘上的文章中凸显其朴素自然之可贵,但叙述的技巧、语言的精美度还有待提高,故判为三类上:54分。
(执笔:周光辉)
第二篇:苏州市2016届高三三模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主备人:李娟
审核:陆小明
苏州市2016届高三三模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看见的是什么,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
一、审题与立意
作文材料改编自美国诗人惠特曼的《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所给材料是一个整体,要总体把握。这是一则强调人的成长环境很重要的材料,采用了文学表达的手段。“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意在表达孩子的成长、生命的生长;“他看见的是什么”意在表达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东西;“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强调那些儿童遭遇将会内化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孩子的成长(人的成长)与环境的关系”应该成为写作者表达的内容。凡与此相关的写作都视为切题。
此材料强调的是环境对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个体。这个“环境”可大可小,大到社会,小到家庭甚至成人个体。总之,所有与人成长相关的外在因素都可视为“成长环境”。环境可以是假恶丑,也可以是真善美。
从材料看,个体对环境是顺从、吸纳的态度,当然,可以有所选择地进行内化。如果能反弹琵琶,谈主体不受环境的影响,只要言之成理,同样视为切题。
具体写作时,可记叙可议论。可以说古论今,就今论今;可以写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可以叙述一个人的成长点滴,从中让人看到环境的重要性;也可以谈如何看待“环境与人的成长的关系”,呼吁为人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总之,考生要表达的是“人的成长与环境的关系”。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写作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
(1)立意偏差,但未完全偏,勉强符合题意,原则上定为四类卷;若语言功夫好,可适度上浮。立意从材料的某一词语或某一句话而来,断章取义,偏离材料基本含义。尽管立意不准确,但语言功夫尚可,此类作文原则上定为四类卷及以下。立意与和行文完全与材料无关,此类作文定为五类卷及以下。
(2)本次作文应围绕“人的成长与环境的关系”来立意。如果只写人的成长,只写环境(“看见的”),或者写“环境与人的关系”而不是“环境与人的成长的关系”,切入分以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主备人:李娟
审核:陆小明
下赋分。要进入二类卷及以上,需要有三个核心语素:“所见”,“影响”与“成长”。学生对作文题旨的理解纷繁复杂,具体情况需要各位阅读卷老师认真阅读、仔细甄别,要勇判高分,敢打低分,坚决杜绝保险分。
(3)如作文达到三基本:立意基本准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就应该在48分以上判分。以充分肯定的态度正确对待学生作文,有利于在最后阶段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4)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的题目、开头部分似乎偏离题意,然而文中有具体阐述,须客观评分。反之,题目看似很准,但行文中却有游离材料的明显表现,应适当降档评分。如果立意与材料完全不搭界,不得进入五类卷。
(5)记叙类文章要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切忌平淡叙事;议论类文章言之有据、辩之有理,切忌泛泛而谈。对于体裁创新,立意准确,语言精当,可适当提高一档,以适应2016年江苏《高考说明(语文)》的要求。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的要求。须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运用恰当,要敢打高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甚至创作的积极性。
4.个案处理
(1)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2)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3)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4)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5)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6)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三、优秀习作
呵护一泓清泉
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看见明澈明净的阳光世界,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看见恶臭熏人的垃圾暗沟,它亦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诚然,孩子是好奇心与天真无邪的化身。他是李白笔下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稚童,是杜牧眼里“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牧童,亦或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羞涩孩童。
由此,孩子的心灵宛如一泓淙淙清泉,能够容纳沿途的新质。因此,孩子看见美好的事物,它便深深镌刻在他年少的心上,成为他亘古不变的记忆。少年肖邦看见的是故园四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主备人:李娟
审核:陆小明
季如画的风光,春天的“云淡风轻近午天”,夏日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深秋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严冬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都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在他远离故土的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滋润他忧郁的灵魂。
然而,正因孩子的天真无邪,不谙世事,当他看见阴暗丛生的黑暗森林,它亦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美国学者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意味深长地写道:“现代传媒肆无忌惮地揭示了一切秘密,童年的纯真状态丧失了,儿童的羞耻感被冲淡,而儿童与成人的界限也正在被模糊。更可怕的是,面对影视里被扭曲、妖魔化的成人世界,孩子会迷失方向,并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苦苦挣扎„„”这是对现实多么无情的揭露和控诉啊!放眼当下,黑色的网游代替了美丽的童话。传统的童话弘扬正义战胜邪恶,而黑色的网游反其道而行之,宣扬暴戾、极端、黄色的负面价值。当孩子看见席卷天下、夺人眼球的黑色网游时,尚无抵制诱惑能力的孩子便将他们纳入背囊,它们便如同污水注入健康的肌体,孩子健康心灵的一泓清泉也便腐臭变质。
更有甚者,今日的成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顾得上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因此,孩子们会趋向“所谓的成熟”,变得世故而实际,其实质是心灵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倘若世故而实际成为孩子们生命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将破坏了纯净的童真世界,人类社会将没有未来!
既然孩子眼中的世界决定了他的心灵世界,我们理应守护这个世界的美好。丰子恺先生的“佛心”“诗心”“童心”三心交织,通过妙笔生花,呼唤童真的回归;冰心致力于儿童文学写作,点燃每个孩子心中的“小桔灯”;周国平更是将他锋利的矛头,直指娱乐文化的泛滥„„
清泉叮咚,如鸣佩环。愿你我共同呵护那一泓清泉,还每一个孩子澄澈明净的阳光世界。
第三篇:苏州市2017届高三一模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苏南四市2017届高三一模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删除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一、关于审题立意
本次作文材料只有一个句子,这个句子以假设的口吻阐述了“我”过去的经历对现在之“我”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的,而不是浮泛的可有可无的。
说其深刻、影响深远,是指这些经历(或其中之一)一定参与了“我”的生命构造,比如思想认识的变化、人格的形成、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总之,有了那样的过去,才有了现在这样的“我”。换言之,“我”过去之种种经历,无论大小,无论成败得失,无论顺境逆境,无论主动迎接还是被动应对,都成就了今天的“我”。没有那一个(一些)经历,“我”成为不了“今天的自己”。
这段材料的主要矛盾是“经历过的瞬间”与“今天的自己”。学生作文只要抓住这组矛盾关系来写,即视为符合题意。可以展示、剖析两者间的关系,也可以作整体观照,立足“经历”对人生之重要影响,指出要“珍视过程”、“珍惜经历”、“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如果对材料进行质疑,谈一个人不受经历、遭遇的影响,不改初心,只要言之成理,亦符合题意。
如果只是浮泛地叙写某一次经历而未揭示对“我”思想、人生等的深刻影响,或只是停留在对过去经历的简单感动、感谢、难忘上,而未能揭示过去的经历对现在之“我”的影响;或并未立足于过去的经历与现在的“我”之间的关系而空泛立论的,均视为偏题,赋分不宜超过42分。
二、关于判分 1.判分原则
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写作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
(1)关于题中的“瞬间”。瞬间,意思是刹那间,须臾,一眨眼的工夫。在作文评判中,不必拘泥于它的短暂性。学生只要是写一段经历,或一个个经历,都视为符合材料中“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的意思。
(2)议论文重点判断是否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如果能紧扣概念内涵,围绕矛盾关系进行分析,观点及构思有独到处,判为一类卷。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能就中心论点展开分解与剖析,并能在分析说理的基础上得出有一定意义的结论,判为二类卷。如果观点比较正确,论证分析比较简单,形式上中规中矩,判为三类卷。如果只是简单堆砌事例,基本不作分析,虽然切题,也只判为四类卷。缺少对材料本身的分析,“整体打包”,论述重心偏移的,判为四类卷。明显没有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来写,硬贴标签,四类卷以下。
(3)记叙文重点判断所描写的人、事、物是否体现材料的内涵,对暗扣材料的作文更要谨慎赋分。因文体的特殊性,记叙文要进入一类卷,立意的深刻、独到不是必备条件。
(4)建议均分不低于47分。4.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这次写作,属于“大多数都写对了,但写好的不多”。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群庸现象比较明显。开学已经过去一个月,学生似乎还没有进入状态,“退潮”现象明显,具有典型的“一模作文”特征:
1、审题上思维飘忽。从以上审题可以得知,命题者要求围绕“经历”与“现在的我”之间的关系,分析经历对现在自我的影响。从关系入手,分析其中的影响,这应该是本次写作的核心意蕴。虽然说,本次写作,大多数考生并没有明显离题,但也没有击中核心意蕴,他们的立意命中三四环处,思维不够聚焦与清晰。如个别学生的立意是:“删除过去”,“先谈过去、再谈未来”、“后悔过去”、“坚持自我”、“保持完整自我”、“独一无二的自我”、“拾起记忆”等。从这些立意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立意大而空,如“先谈过去再谈未来”,有的立意“滑行分析”(往前走一步,立足于“怎么办”),如“删除记忆”、“拾起记忆”,有的立意只抓一点不及关系,如“坚持自我”等等。
2、议论文说理空洞与无力。这是本次议论文写作最大的问题,学生并没有在立意上化大为小,只是泛泛地地谈过去的经历对现在自我的影响。就本次写作而言,说理空洞与无力的表现有三:“形而上”空谈,很多学生喜欢抽象地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角度,来分析“经历”对自我的影响,可是,是哪些经历对现在自我形成影响?逆境还是顺境?逆境中的什么精神对补充了现在自我的精神图谱呢?是所有的逆境都能有如此大的作用吗?对此,学生选择性地回避;“整体打包”、“伪逻辑链”分析,如有些同学把“经历对自我影响”作为一个标签,然后从失败者、成功者、拼搏者角度分析,或者从个人到他人再到社会与国家,或者从个人到文化再到历史,拿腔拿调,说教味浓;以例代议、用例肤浅,经过一阶段的搜集与整理,较之零模考试,很多学生的素材努力向“新鲜度”、“个性化”、“文学化”靠拢,高频的人或事有:武亦姝、《朗诵者》、“诗词大会”、葛兰西、李渔、张岱等,然而,在论证分析时,并没有深入分析武亦姝的过去与现在的关联,没有联系李渔与张岱的经历来进行分析,只是作为一个标签在使用,在事例与子论点之间的对接,学生做得还远远不够。
3、记叙文套作明显。部分执着于写记叙文的同学,现在已经有了自我的素材,或传统工艺(煮茶、年画、煮粥、剪纸),或传统习俗,或者某个人的故事(文人柳如是、“阿婆”系列)等等。这一点固然好,但是是否运用得当关键还在于对接与转化。此次写作,生搬硬套的现象还是比较明显。很多文章,如果不从本次主题角度来看,是一篇上乘之作。但是,结合本次“经历与自我”之间关系来看,发现旧作中的“坚持”、“理想”、“执着”、“工匠精神”等等套作痕迹依然明显存在。【教学建议】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用好这段时间,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以为,在接来下的时间内,要有三个意识:
1、个性意识。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如何寻找与建立自我写作的“银河系”,应该成为学生接下来要思考的重点。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从群庸中突围出来,体现出写作的个性与独到。就本次写作而言,如果你能读懂一位文学家、思想家的经历与思想,深入了解一段历史、一种习俗与一种文化,完全可以将题目化大为小、化意为象,运用具象思维,写出独到的文章。“与其挖坑三千,不如掘井一口”,建议考生,在接下来有限的时间内,有意识地围绕一位作家或者一种文化,全面了解与深入理解,努力建构相关思想体系,打造专属自我的写作领域。
2、打磨意识。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无论是整篇写作还是微型写作,就当下而言,打磨意识显得非常重要。我以为,最需要打磨的是个性化的写作素材,如果是围绕一位文学家,考生要从多角度、多层面来分析了解与理解该作家的经历与思想,了解该作家的作品等等,尽量能够全面立体地理解专属素材;打磨“半成品”,对于议论文写作,非常需要打磨一两段说理性文字;对于记叙文写作,需要精心打磨一两段描写性文字,使之成为整篇之中“萤火虫的屁股”;最后是打磨“成品”,对于以前所写的文章,如果有比较满意的作文,完全可以尝试打磨成精品。
3、多写意识。在复习迎考阶段,特别需要多写,最好保持“一周一作”的节奏,保持写作手感,“保温”思维速度。在多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多写”不仅是数量多,而是多主题的写作,努力将自身建构的素材,不断地“打碎”与“重铸”,强化对接与转化佳作意识;“多写”要有精品意识,努力做到“写一作、改一作、成一作”;“多写”中的重点意识,“多写”的“多”,是多次关注记叙文中的描写与构思,多次关注议论文中的推理与论证意识,重点部位,定点敲打与锤炼。总之,“多写”中要注意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而不是低效负效的重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距离高考,即便所剩时间不多,我们的作文还是可以大有可为,相信自己。
没有宫刑,怎么会有《史记》
——漫谈2017届苏锡常镇高三一模作文 苏大附中
严爱军
“没有宫刑,怎么会有《史记》?没有文革,怎么会有杨绛?” 在2017届苏州一模考试中,一位同学写出了上面的话。此话换成陈述句是:宫刑成就了司马迁的《史记》,文革成就了今天杨绛。貌似,历史上的司马迁还得感谢宫刑,杨绛还得感谢文革。因为这些人生逆境成就他们今天的伟大。
是这样吗?我想问。为了分析和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还是先回到本次考试的题目:
删除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删除”=“如果没有”,所以说,作文所提供芥川龙之介的这句话,是句双重否定命题。如果根据“逆否命题=原命题”的逻辑原则,这句话可以如此表述成:“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都不能成为今天的我”,简而言之,“经历的瞬间成就现在的自我”。
命题者的意图很明显,引导学生认识到:过去的瞬间,汇聚成现在的自我。围绕“经历”与“现在的自我”之间的关系,深刻进行分析。当然,此处的“自我”是形而上的“我”,不一定指向现实中的个体,也可以指文化、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等。此处,为了表达方便和论述问题集中,我想“我”主要指向个体的“自我”。
古希腊有个德尔菲神庙,专门解答人生疑惑。神庙旁边有两道神谕:“认识自己”、“凡事勿过度”,引导从知行角度讲目光向内转。是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外向”看世界,一只眼睛“内向”审视自我。“今天的自己”,是时间角度上的人生切片,此语意在引导学生精神目光内转,回溯人生走向,寻找过去闪光的瞬间,剖析对自我精神面相、人格力量等方面的影响。
是的,“现在的自我”,是从过去的自我发展而来。法国存在主义有句很重要的话,所谓存在,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人一出生,犹如一张白纸。对此,洛克说,“心灵在出生时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世界的书写”。而人的存在就是,从当初的“白纸”到现在的“五颜六色”,也就“自我的形成”。
而“现在的自我”是个复杂的存在,如果按照荣格的完整理论来说,应该包括“身心灵”三个方面,“身体的成长是需要的,精神成长是必要的,而灵性修养是重要的”,这与丰子恺的“人生三层楼”的观点暗合。即人生的成长与存在,应该包括身体健康、精神成长与灵性修养。身体健康来自于前期的自然需求。然而,精神与灵性呢?这些抽象的内容,一般包括知识、情感、意志以及终极信仰等等。那么,这些内容是如何形成的呢?
对此,大致有两种认识,一是“内求说”,意是向内心探求,即人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等等,可以通过内在的自求自养,能够构成自我,正如尼采说过类似的话,人生要想发展,要完成四个阶段:“自我认识、人生期许、自我成长与自我超越”,这才能达到你要发展的“自我”。另一种是“外铄说”,认为人的发展由环境、他人、各种教育力量所决定的,直至发展到现在的自我。
对此,我以为,“今天的自我”,应该是两种说法综合的产物。自期与自律,是每个人的行动准则,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而这应该是人们最为内心深处的渴望;“离群索居者,不是神明就是野兽”,一般人,不可能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个体的形成肯定需要外在环境因素。而这些,都需要个体的参与才能完成。
然而,如果你在文章中写这些内容,阅卷者会以为写作很空洞、抽象。当然,十五分钟的审题时间,你可能不会想全这些内容。对此,你还必须要要具象化思维,即结合你的知识背景、阅读储备与专题研究内容,结合具体的人物来分析与阐释。化大为小、化意为象是立意独到的至高要求。
这个题目,命题者很善良,并未设置多大陷阱与多陡梯度,学生完全可以选用一个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等等,来演绎这一命题。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写出个性化的材料,才能突围群庸。有些作家,他们写作也有自己的喜爱领域。比如,熊培云喜欢罗马罗兰,喜欢法国作家群,而余杰喜欢俄罗斯作家群,林贤治喜欢五四知识分子„„当然并非说这些作家仅仅围绕固定领域进行思考与写作。
为此,针对这个考题,与平时的阅读进行适度的迁移与关联。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也欣喜地发现,有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研究人物与专属领域。如记叙文写作,有些同学能够借助传统习俗、传统工艺等素材进行构思,虽然这存在套作的风险,但是这起码显示出该生已经有了专题意识。再者,议论文写作,如有些同学,结合张岱、李渔的生平经历,从历史时代、士大夫情怀等角度,分析其中的成因。还有的学生,我估计是看了林贤治的《旷代的忧伤》。小作者,在文中粗略梳理了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葛兰西的革命经历,据此指出,葛兰西为何最后能够在狱中写出意大利思想史重要的著作——《狱中札记》,这主要取决于他的革命经历的中对“苏联式马克思主义”认识,以及“锻炼得如刀剑”的意志。哪怕,身处监狱,葛兰西也有捐躯赴国难的精神,但绝不会停止思考的脚步。
其实,在这本书中,林贤治还写了类似的很多人,比如顾准、遇罗克、张中晓等人,他们即便身处逆境,也会能够化逆境为动力,在黑暗中单兵掘进,让独孤的思想释放光芒,烛照至今人的眼睛。正如朱光潜在《谈美》中所言,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是的,由于这些人的星光,让我们能够找到思想的力量与精神的源泉。
有时,他们用生命在释放光芒。泰戈尔有句小诗,“如果你在黑暗中看不见脚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来,当作火把点燃,照着自己往前走吧。”奥威尔、索尔任尼琴、顾准、遇罗克等等,都是如此。在黑暗的时代,不忘初心,坚守自我,拒绝被同化,朝着抵抗力的方向行走,只为了在困境中寻找与确认自我的存在。如同《1984》中的温斯顿,在“老大哥”的目光下,依靠“双重思想”,努力保住真实的、不被同化的自我。
那么,是不是这些宫刑成就了《史记》,是不是文革成就了顾准、遇罗克、杨绛等人呢?是不是集权反向促成了索尔仁尼琴的信仰与薇依的斗争精神呢?是不是每个人身上所有遭遇的一切都成就现在的“自我”,即便是这个经历是刻骨铭心的瞬间,都有如此大的作用呢?
让我们回到存在主义的那句名言,“存在,就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选择成为”的可能,潜台词是,人生也有不能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而这也许会造成人生的失望。对此,克尔凯廓尔认为,人生有三大绝望:不知道有自我、不愿意有自我和不能够有自我。试问,对于一个不知道有自我的人来说,所有的行动对“现在的自我”都显得荒谬;对于一个不愿意有自我的人来说,有些行动也是显得毫无意义与价值。尤其是最后一种失望,外在环境的限制或者自身的因素,使得人们有时不能够选择朝自我的方向发展,或者在成就自我的路途中变得困难重重,甚至放弃自我生命。
再回到刚才那位考生的思路上来,对此,我们不能认为“宫刑成就了《史记》”,因为这种观点预设了一个前提,“写《史记》必须遭受宫刑”。撰写《史记》,最为关键的是司马迁的史官意识和“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寻找心灵契合的精神诉求。据载,司马迁遭受宫刑之人,更多的读书人远离了他,反而为他撰写《史记》增加了写作难度与心理压力。
是的,苦难可以造就人,但不是说,造就自我一定要经过苦难。苦难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让人变得更加坚强,也可以让人变得消极失望,甚至丢失自我的存在。有人说,我们不要去赞美苦难,因为苦难磨蚀了很多人的心灵。如梁漱溟的父亲梁济,虽为清朝官员,一直提倡新学与新民,始终奔走呼告。然而,当时的社会“国性不存,国将不国”,他看到不希望。“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是他临死前对梁漱溟的发问,最后投河自杀,并留一下遗书一封,其中写道:“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梁济生前遭受的苦难,成了阻碍他选择成为自我的绝境,这是克尔凯郭尔的所谓的第三大失望。
为此,最后我想说,具有优秀思维品质的学生,在深刻理解命题者意图的基础上,学会思辨性思考问题,寻找思维中的“黑天鹅”,就像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中说的那样,林中有两条小路,我选择人迹罕至的那一条,那使得一切都变得不同。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删除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伤疤
师傅的额头上有好长的一道疤,每次勾脸,总要先用肤蜡将疤填平,才能上油彩。若说嗓子是戏子的命,那么脸蛋便是戏子的魂,我常常好奇,是什么人这样心狠手辣,欲使师傅魂飞魄散?
一日,师傅要登台唱戏,为他勾脸的人,是我。
“师傅,徒儿斗胆,”我一面调和油彩一面问,“不过师傅额头上的疤是怎么来的呢?”
“哦,这个呀,师傅笑了,是老天为了成就我留下的印记吧
“师傅莫要玩笑。
“啧,告诉你也无妨。'师傅敛了笑,"这疤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红卫兵打出来的。” “啊?”
“那会儿搞批斗,我跟我师傅一起被抓,成了牛鬼蛇神一类。红卫兵让我们跪在火堆旁边,当着我们的面,烧戏服和头面……”师傅的手哆嗦了一下,“苏绣的戏衣,袖口上还有掐丝珐琅彩的扣子,还有点翠和水钻的头面……”
”后来,他们让我们互相揭发,我们都不肯,红卫兵就给我师傅灌泡了辣子的烧酒。我冲上去要拦,一个红卫兵拿皮带抽我,皮带的铜扣打在我额头上,就有了这疤……“师傅的拳头捏紧了,泡了辣子的烧酒。”他兀自重复了一遍,神情有些痛苦。
我有些惶恐,“师傅,徒儿多嘴。”又说,“要是没有这事就好了……”
师傅抬头看了我一会儿,没有说话,却站起身来,“随大王,东征西战……”
是《霸王别姬》,我愣了,耳畔渐渐响起了战场上阴风阵阵吹动战旗的声音,楚兵哭泣叹息的声音,和虞姬凄婉的、且歌且诉的声音
“汉兵已掠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抬手,她行将拔剑自刎!“不要!”我失声惊叫,不顾一切地夺下了她手中的什物。
我所夺下的不过是一把折扇。我才意识到,这是后台,不是战场。面前站的是师傅,不是虞姬。师傅的语调很平静,但他的眼睛是红的,“没有这件事,哪来这样的我?不经历这样如地狱般的劫,我咋能体会那种刻骨铭心的痛?”他扔给我一方手帕,我才惊觉自己早已泪流满面,慌忙擦拭干净,提起笔,继续为师傅勾脸。勾完脸便是戴头面,师傅背对着我。我替他理顺脑后的线帘子时,听到他低语:“若是删去浴火涅槃,凤凰就不是凤凰。只是一只老不死的花毛大鸟而已。”
他在同谁说话呢?
过去有比现在更多的未来
《天堂五分钟》中的乔,终身被捆绑在对艾利斯尔杀害自己的哥哥吉姆以及被母亲误解自己任由哥哥被杀害的仇恨中,却从未敢反省过去的那一个瞬间。自己心里或许存有的那一丝一毫的胆怯。
如果要挑选一个瞬间加以删除的话,乔无疑会选择那个造成他一生悲剧,让他在仇恨中挣扎的一刻。他不敢面对自己被误解,自己胆怯的过去。孰不知,就是那一刻的痛苦,让他尝到了今天消逝的仇恨,获得心灵救赎的无比欢愉。
或是因沮丧,抑或是由于内心胆怯,我们倾向于回避过去那一瞬的不幸、痛苦。可孰不知,删除我们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们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可就因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力比多效应”,即人总有回避痛苦、寻求快乐的习惯,使我们故意无视过去的波折,沉浸在虚无渺茫的人为幸福中,使今天的自己因少了过去那些痛苦的洗礼,变得残缺而空虚。
有人可能会争论,经历过的就过去了,删掉一些瞬间或许还能活得轻松自在。可这又能长长久吗?单脚走路又如何走得坦荡,走的快意自在?
法国的漫画家,菲利普曾说过这样一句颇有哲理意味的话:“过去有比现在更多的未来。”这就揭示了过去每一个瞬间对于现在及未来的意义。过去的瞬间是无比幸福的,它囊括了喜、怒、哀、乐各个方面,以及经验指导我们完成对未来的选择,从而让我们更加精准的以选择不断的救济选择,以成就今日一个更好,更为丰富,更加勇敢的自己。
我欣赏赫塔 米勒,这个戴着手绢而写作的作家,拥有无数个被专制政权监视、欺辱的痛苦瞬间。可倘若失了这些个瞬间,他又怎能以一方手绢实现对自己的不断治愈与疗救?又怎么会在现在成为那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自己?同样的,被纳粹迫害的朋或伊德,被南非政府视为宣扬眼中钉而榨取他手臂和眼的萨克斯,倘若删去任何痛苦的瞬间,又怎能成就现在的不朽?以及当时那为了自由理想而奋斗的自己?
不过,倘若真对哪些瞬间有所抵触也无可厚非。既然过去有比现在更多的未来,不如从现在起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一个美好的过去;从现在起努力实现自我价值,那么未来就会成就一个丰满的自我。
我们只需懂得,过去比现在有更多的未来,每一个瞬间,又怎可删得? 评分:63
回忆的力量
我,越来越珍视回忆。
我庆幸现代人能用照片保存回忆,网络上曾风靡过这样的活动:找出小时的全家福,按相同的姿势再拍一张。于是看到女孩儿的羊角辫垂成长发,兄弟三人的高矮完全颠倒,细密的皱纹爬上母亲的眼角。网友纷纷感叹,岁月恍惚,人生易老。
我却以为照片的作用不止于此。照片不是镜子,镜子描摹体态,照片回溯人生。若不能使人联想起往昔,解答在时光交错间,我们何以成为了我们,那么照片的意义便如张爱玲所说的,何异于剔了仁的瓜子壳,留那纷纷的黑白供人悼念,也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罢了。
我想,有些回忆,是一切美好的姿态给人安慰,塑造着人的当下。《局外人》的索默尔入狱后,便是以回忆过去来过活下去的。夏日的味道、第五街区的冰棍、玛丽水红色的裙摆……加缪说,“人哪怕只活一天,余生皆禁闭于密室里,他也不至于绝望到死去。”我想的确如此,对于处于生命低谷的人们,他们需要的,是无力摆脱人世缠绕时,回忆带给他们的安慰。
而有一些过去的瞬间,甚至拥有定义人生的巨大力量。并且需要在当时以为只是微小的决定,回首时才发现掀起的巨浪。《播弄》中的若冰会不会感慨,她若当时没有要趟那条绿裙子,便不会与爱人擦肩错过了?那《匆匆》中的朱丽叶,若选择与那绝望的男人交谈,他是否便不会卧轨自杀?一切会有变化吗?站在当下看往事,感受那一念之差,带来的诡谲与神奇,兴许这些了也提醒着我们,要珍重地做好每一个决定。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去弥足珍贵之处在于:他见证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成长。是我捏着丑陋的成绩单,在没有一颗星星的夜空下踱步。是古筝琴弦上涟涟的泪水,铭刻着我对梦想的偏执。是无数个焦灼的中午,母亲在餐桌上把我骂得狗血淋头,逼迫我面对那虚伪而失败的自己。
这些回忆不美好,不具有震撼人心的魔力,他们是那么苦涩,却好像带着痛定思痛的回甘。他们带给人的绝非安慰与鼓励。而是一步步的、扎扎实实的隐秘地成长。并且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恰如芥川龙之介写下的,删除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岁月朝生暮落,时光雪泥鸿爪。唯有回忆潜伏于脑海深处如鱼群般唼喋。我静静的感受它们游动的轨迹。于这个清晨,突然被一种奇妙的幸福贯穿,在心中涌起欢喜自足。评分60
生命的碎片
这个春天极不安生,眼见着气温已然回升,一场雨,又把轻寒捎回来。
早晨在床上坐起身,看阳光映在玻璃上,远远的传来鸟鸣的声音。想起,十年前同样的春寒中醒来的孩子,在微弱的灯光里听见鹧鸪的声音。
矮矮的,坐在老木凳上脚还够不到地面的,孩子。
金银花落入水面以后,曳着细碎的气泡下沉,在杯底重新绽开,饱胀的枸杞半透明的悬浮着。爷爷坐在茶几边上,对着展开的晚报打盹,苍老的头颅,猛然下坠而忽又抬起,向着深而又深的岁月里啄食些许片段和记忆。房间里的老座钟,搅打着整幢房子里的空气,而谁家的收音机隐隐传过来昆曲的声音。
我曾经那样的想离开那幢灰色的、矮矮的小楼,一切都过得如此缓慢,猫蜷在墙根,风似乎睡着,以及摇曳的烛光边奶奶念佛的声音……我要逃离那个似乎阻碍我生长的低矮的天花板。逃离,逃离。
最终,我确实离开了。搬到了靠近城郊的楼下。推开窗去倾听到运河上货轮隆隆的声音,以及汽车碾过马路的声响。
然而,我似乎不能适应离开后的日子。和陌生的邻居在走道上交换一个僵硬的微笑,推门而出后,在强烈的阳光底下,车流在身边疾驰而过。我深切的感到迷失在一种虚空里。
因为你最后是逃不走的。过去的日子,已经在一生里打上了烙印。当我多年以后回到那幢房子,发现院子被封起来,一扇绿铁皮门锁在我的面前。我进不去,我没有钥匙。
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去了。我当年是那样的想要离开,就像大多数人一样,在年轻的时候想要远走高飞。或许没有目的地,只是想摆脱自己的生活,然而,当越走越远,再也回不去的时候,在陌生的原野的长夜里点一支记忆的烟。当许多画面滚过胸腔,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心还有一角在开始的地方。
人,都是不安于现在,最后都要离开,也最后都要老去的。让明眸转黄,青丝染雪,你走过的路多得自己都记不清。当你老得这个世界都要将你遗忘,便只有怀抱着记忆取暖,面对自己喃喃细语是:那些你愿意记住的,和你不愿意经历的成就了你。不管多么苦涩,你最终都会对着她微笑以至落泪,一如面对一生的老友一般。
我清楚我回不去那幢房子了,但那段日子已经活在我体内的某一角。他是我的一部分,哪怕我曾经想过要抛弃它。
不要抱怨现在的日子,不论怎么样,那都是你的人生,这些千百个日子,堆叠起来,最终才成了,你。
珍惜当下,因为那是你一生的片段,是你生命的碎片。评分59
放下你的后悔药
近日,网络掀起一阵新浪潮,一种名叫“后悔药”的“药品”广泛销售,甚至还获得了上千好评。原来,这种“后悔药”,多半是糖果或佛金,消费者买来,也不过是娱乐了一番。但倘若世上真有后悔药,会有人吃吗?
后悔药,顾名思义,想要遗忘某件令人悲伤之事,“服用”之后便可忘得一干二净,将这件事,从脑海中删除,于是只留下快乐的回忆。
我认为即使它真的存在,也是万万不可取的,人只有经历了所发生的一切,才能成为现在的自己,无论结局是好是坏,若你连自己都丢了,还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成功者而言,每一次经历、每一个坎坷都是他进步的基石,倘若一键删除了所有的阻碍,即使他们的路途一帆风顺,但当他们再度面临困难,便束手无策了。经验使他们冷静、沉着、无所畏惧。人们只知王健林在节目中的海口:“先定了小目标,挣它一个亿。”却不知,这目标正是在奋斗时期的王健林给自己定下的。当时,全公司都拿不出200万,一个亿是天方夜谭!倘若删去了这个经历,王健林如今还会被人熟知吗?他或许成就不了那个有雄心壮志的王健林。
对拼搏者而言,任何一个瞬间都是有价值的。在一个个瞬间的积累下,他们才发现今天的自己,有一定高度却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对失败者而言,那些失败的经历,看似痛苦,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一次次经验的积累?没有了他们,你就成为不了今天的你,或许你会因此沾沾自喜。但可惜的是,你同样也成为不了明天成功的你。
事实上,任何一件细微的事,都可能决定你的人生。有些人费尽心机,去寻找所谓的“后悔药”,想要坚持一切抹去。但若真的将一切抹去了,你便不完整了,你或许会遗忘自己当初的,本心,忘记了目标。
当下人们渴望删除自己部分记忆,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痛苦的回忆缠绕使人难以释怀;第二心有不甘,得不到宁可遗忘;第三希望应有更好的生活渴望空白人生。可笑的是,人们总希望从过去下手,摧毁现在和将来的自己。为何不从现在入手给予过去的自己合适的空间,并迎接美好的将来的自己呢?
难道你真的要为一个犯了错的自己而放弃一切?放下你手中的后悔药吧!从现在开始珍惜一切瞬间,迎接更好的自己。
评分:47分。
我们从何处来
近阶段,《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众文化类节目火爆起来。又由“请假诗”、“准请假诗”之间的情怀传递。让人们不禁感慨中国人诗心与文化未死,中国文化,所经历的每个历史瞬间,每一种文学载体的演变,无不深深地影响与塑造着中国人的现在精神素养。他们成就了现在的中国文化,也是我们不可抛弃的。
在这些文化类节目出现之前,媒体们不免都有这样的疑问:“这些距离我们现实生活如此遥远的古典文学还存在吗?我们又该重拾吗?”事实给人们打了一剂强心針。正如《南方周末》给中国诗词大会起个标题《我们不需要普及知识,只要唤醒记忆就够了》。诗词从来没有远去,甚至永远不会从我们的生命中删除,因为我们陪随着他而出生成长。三岁咿呀学语的儿童便会背《春晓》,那时只觉得有鸟,有花,真有趣。渐渐长大,体味到其中的春天盎然生机。再到一定的年岁,方懂了其中春天生机背后的生命轮回,热闹后的冷清。每一首诗已经刻进骨血。成为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人生体验的一部分。
然而,造就我们的仅仅只有古典文化吗?当然不是。中华民族走过的苦难与幸福,在给予我们人生体验之外,塑造起我们的精神与气节。今年,教育部宣布将教科书中的八年抗战改为十四点抗战,为从1931年到1937年之间的中国人民承受的苦难证明。其实,就算不编入教科书,这段历史就不存在了吗?当年杨靖宇的部队浴血奋斗,为中国百姓给予的鼓舞力量已深深的为之后的抗战奠基。后面抗战的辉煌是从这几年血泊中开出的曼陀罗花。
现今,总有人质疑文化类节目仅知识性普及,历史教科书只在字面上动文章。其实,正如陈丹青所说:“魂是叫不回来的,我们要保存长时记忆。”是的,中国历史文化的那种足迹,造就了现在的中国,我们不需要一味去还原当时,还原原本面目。应该从我们自己身上,来发现中国文化的魂。
所以,在诗词大会火了之后,一味推崇古典文化教育也是不妥的。散文,小品文,小说等都塑造着我们,应该在现有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循序渐进的去发展中国文化,缺一不可。
评分:49分。
朝花夕拾
十年前的一天早晨,晨光熹微,我来到妈妈的书房。见我来了,她停下伏案时飞动的笔杆,从手边挑出一本作家梅子涵和他的女儿同著的《双人茶座》。我津津有味地捧读了三天,末了,饶有兴味地大声宣布:“我看完了!”妈妈笑语:“若今后你发现什么值得珍视的瞬间,亦可以付诸笔端,记录下来。”
于是我便启开了日记的大门,日日晚间在纸上回忆白天的趣闻。
一年级时粉红的练习簿是我的第一本日记,那时我亦与妈妈共享。或是哪次游玩归来,众人双目疲倦,唯我心神爽然,纸页“刷刷”。妈妈的鉴赏是最有说服力的,她在漂亮的字旁留下精致的五角星,在歪曲的拼音边写下端方的楷体字,在可圈可点处画上细密的波浪线。她面色姁姁,眼中总透出欢愉的兴致,鉴赏之外,她并不改动一丝一毫。
而我渐长大,不再那样乐意向父母敞开心扉,却鼓动起朝夕相处的好友与我一起写下每日的情愫。每至两天,体育课上我便搬来椅凳与她同坐。同学们或下棋对弈,或相对谈天,我与她铺开纸页,胸中打算有一番作为。或轻轻耳语,或悄悄大笑,或相互瞅瞅近日来别人眼中的世界,或塑造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美传奇,满足自己的幻梦与渴望。现在想来与友人的友谊许不只戏耍那么简单,我们平等的、推心置腹的文字游戏,记在那些单纯的简单的瞬间,使我们在日复一日的校园生活中品出甘美滋味。
然终一日,我跨出童年的生活圈,至更宽广的天地游目骋怀。生活节奏固然紧快,而最为惬意的,仍是坐在“书似青山常乱叠”的案几前,徐徐在日记本上书下几行文字。此刻陪伴我的不只我的父母、朋友,亦有穿越时空以文字与我相见的人中翘楚。“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吾愿足矣。”这是我与鲁迅先生一同分享读书的阅读体验。“心宽屋自大,屋小心乃宽。”这是我同周有光先生共品那明灿有光的人生况味。“若你按照自然造就你的生活,那你一定不会贫穷;若你按照他人的观念造就你的生活,那你一定不会富有。”聆听伊壁鸠鲁的哲思,我亦为自己之随性深感富足。我时常端坐,默默地记下那些警句佳意,内心真挚地欢迎这些读来口颊生香的句子进驻我的生活,融入我的生命,与我共同面对现实的晨光与波涛。
晚间时分,记忆之花绽放之时,我将其轻轻采撷,小心安放入册册日记。我常认为保有日记习惯的人从不惮将自己的文字示众,因为它们那样真实、纯美,全然一个有温度的生命。日记成为人生瞬间的记载者和守护者,伴我走向完整独立丰富的个体。今日,它陪着我从跌撞的蒙童长为攀爬的顽少,亦将伴着我直至拄杖的耄耋吧,我想。
春花秋月入诗篇
“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霄自散仙。”才女鱼玄机之言,也正合我的处世之志。便如林语堂所谓“人生如诗”,此言得之。人生便如诗,有沉郁顿挫,也有轻快柔美,春花秋月都入我诗篇,无法删减。
春花秋月,恰似人生之二境。春花,乃喜悦自得之境,而秋月,则恰恰相反,是悲凉哀婉之境,春花秋月入诗篇,两者交融,互相交织,才能铺写最辉煌的生命之诗。
春花之类,动心。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展现的神随物往;严羽《沧浪诗话》中所描绘的思与境谐,亦是陈继儒《小窗幽记》中所写的“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文豪们于诗词、文章中体验春花之美,畅游书海,与先贤神交,其中之自在满足,却是无法言述啊!却又如笠翁李渔《闲情偶寄》中体会民俗、自然,栽花养鱼,也不亦乐乎。沉醉于自然之景,也乃春花一乐也,一点点,一滴滴或是读书所得,又或是自然之享,经历的那一刻,便融入了自己的生命篇章,成为独一无二的诗篇,无法删除。
秋月之悲,醉心。“自古逢秋悲寂寥”,古往今来,秋都是一个让人悲怆的季节。而我看来,秋却只是一个幌子,真正要悲的不过是“秋”字下掩抑的那份情。《浮生六记》道:“世事茫茫,荣枯有数,岁月难量。”一句十二字,道尽沈复心中悲伤。或许妻子的逝世,身世的坎坷,足以让沈复悲凉,而他却执笔,将与妻子的快乐,悲伤全都记录下来。《浮生六记》那痛苦交织的快乐,却也铺成了沈复最壮丽的生命之诗。苦中有乐,乐中有苦。正如那春花秋月入诗篇,有苦方知甜。每一篇都是人生的记载,教人如何删减?
有“春花”,方知“秋月”之艰辛,有“秋月”,更显“春花”之美丽。春花秋月,都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正因有了这春花,我才知人家真情,也正因有了这秋月,我才更知世间冷暖。春花秋月,得之心而寓之于情,共同书写最美丽的人生长诗。
人生如诗,我愿体会那“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豪情万丈;我愿体会那“一泓秋水照人寒”的悲凉;我愿体会那“一汀烟雨杏花寒”的惆怅„„
春花秋月入诗篇,我愿用岁月铺写这生命之诗!
第四篇:2018高三二模作文
宝山区
三 写作 70分
26.依据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明确的信仰,并不能证明有精神追求的勇气;有精神追求的勇气,却能证明有明确的信仰。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800字以上。26.(70分)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崇明区
三、写 作(70分)
27.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道理都懂,为什么不按照道理去做。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奉贤
三、写作(70 分)
30.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冲突是指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互相对抗。达伦多夫在《社会冲突论》中认为,冲突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虹口
三 作文(7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网络流行词“佛系”,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某杂志,指一种怎么都行、无须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一切随缘。该词一出迅速流行,更有不少人自称佛系,有佛系追星、佛系购物、佛系恋爱、佛系员工、佛系学生等种种说法。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嘉定
三 写作 70分
26.作文。(70分)
鲁迅先生说过:“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金山
三 写作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眼光关注中。这些眼光中有鼓励,有肯定,但也有质疑甚至否定,然而,掌控人生的往往是你自己。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青浦
三、写 作(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写作
现实生活中经常面临着新的开始与旧的结束。恋旧、怀旧是人之常情,但也有人说“相见不如怀念, 怀念不如忘却”。如何看待并处理好新的开始与恋旧怀旧的关系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
看了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徐汇
三、写作(70分)26.当了解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方式越来越便捷,人们会更容易获取自己想关注的信息,从而将自己包裹在以个人需求为主导的世界里。
这种现象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普陀
三 写作(70分)
26.生活中,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和他人进行各种比较。有人认为这是人性的劣根、烦恼的根源,应该努力避免。对此你是否认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杨浦
三. 写作(70分)
26.世上没有移山的方法,惟一能改变我们和山的距离的途径是:山不过来,我过去。
人们可以持有这样的态度: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⑶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长宁——同嘉定 黄浦
三、写作70分
26.有人说,人生的麻烦,大多是因为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闵行
二 写作 70分
2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自以为是某个事件的关注者,其实,我们往往不明就里,只凑了个热闹,没过多久就忘记了,成为事件的忽视者。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浦东
三 写作 70分
26.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成功以前,人们总是说他异想天开。针对这种现象,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第五篇:南京市2011届高三二模作文
南京市2011届高三二模作文《免费》写作指导与示例
作文题:70分
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此,你可能会有切身的体验,也可能会有独特的感悟。请以“免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本题能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这几年来,南京市先后免费开放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梅园新村、南京博物院等。去年下半年,又免费开放了玄武湖和中山陵,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在其它方面,免费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正如材料所说,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当然,不同的免费,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关注这些,思考这些。所以,本次作文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篇好的作文首先是审题和立意。
“免费”,是一个诱人的字眼,很多人都向往它,我们在审题时要搞清以下几点: “免费”的对象是谁? “免费”的实施者是谁? “免费”的内容是什么?
“免费”的目的是什么? “免费”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包括生活、心理、人格等)。
如何看待“免费”?
“义务教育免费”体现的是政府办教育的决心,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得到了实惠;“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是社会的进步,体现出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幸福生活的具体的展示;而“商品免费试用”往往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等待你的常是一些消费陷阱。因此,并非所有的“免费”都是美味,对待免费,需要三思而后行。
本次作文中,有些同学没有很好地解读题目的要求和“免费”的含义,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种,误解题意,把“免费”写成了“不免费”。
如开头引用“天下不会掉馅饼”或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然后写一个人是如何通过勤奋拼搏最终获得成功。最后得出任何成功的取得都是不免费的,需要付出最艰苦的努力。严格说来,这属于偏题。语言不好,书写不好,只能在30分左右。语言不错的,书写不错的,也难以超过42分。
第二种,将“免费”置换为“降价”或是“无私奉献”,丢掉“免费”本身的内含。
第三种是穿靴戴帽式。前面写一个完整的亲情故事,行文几乎不提“免费”两个字,在文章的结尾,贴一下“免费”。这类文章也应视为没有严格地扣题,一般评为40分左右。
亲情类故事不是不可以写,但要有技巧。文章主体部分要能点击主旨或是题目。如写几个阶段,母亲免费为你提供了一个生命孕育的场所,免费为你提供了衣食住行,免费为你提供了教育条件,为你免费的事情太多太多,这样一路写下来,最后再深化情感和主旨,好文章同样得高分。
第四种是演义材料。把材料中的三个事例一一排列出来。不管是议论类的,还是记叙类,一般在45分左右。
第五种是观点不够明确。一下子说“免费”好,一下子说“免费”不好,最后文章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这样的一般为45分左右。这不同于辩证地分析,辩证分析是有中心观点,把问题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篇文章要有中心观点,基本要求是集中和鲜明,高要求是新颖和深刻。
第六种撞车严重。好多同学写商场搞免费活动,最后让人上当受骗。这类题材固然可以写,但写的人太多,若自己又不能出新,不能深入,很难得高分。
第七种是文体不清。题目中说“文体自选”并不是不要文体。现在,大多数学生可选的文体主要是记叙文和议论文。好的记叙文要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叙写与“免费”相关的故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且构思精巧,语言富有意蕴;或者以独到的故事情节(或话题)为开篇,简洁而传神地进行描写,引发自己对“免费”的体验和感悟,且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形象。
好的议论文要能紧扣“免费”的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
这一次,也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立意。
记叙类:
1、如写一个免费的公园,里面还有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免费的活动,让人大受收获。
2、老人持“老人卡”上车,反而遭到一些人冷眼。文章呼唤在物质上“免费”后,要更多一些人文关怀。
3、商场免费容易受骗,而免费的亲情永远不会受骗。两个故事交织一起,相互映衬。
4、家境贫寒,父母给自己买了一些营养品,说是单位免费发放的。自己后来知道了,也要让父母“免费”享有幸福晚年。故事感人,融入真情。
5、有人享受了太多的“免费”,在其位不谋其政,最后成为阶下之囚。故事具有很好的讽喻和警醒性。
议论类:
1、剖析“免费”背后的深层目的。或是社会进步,或是有险恶用心。
2、剖析“免费”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或是“免费”给社会带来的一些弊端。
3、剖析人们追求“免费”的心理。
4、很多“免费”的背后,常是一些人辛勤的付出,大至社会国家,小至家庭,我们应好好地珍惜。
5、亲情常是“免费”的,但成长的历程,有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一味的“免费”,免费的爱,有时恰恰是一种伤害。
6、超越物质的“免费”,享受自然的,精神的“免费”。如苏轼那样免费享有清风明月,或是通过阅读,免费和古往今来的大师们对话,灵魂得以提升。
这一次作文,很难宿构和套作,那些动辄屈原、司马迁等三段式的作文很难取胜。它在引导我们要一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如果只是闭门死读书,不闻窗外事,很难写出精彩的篇章。
【优秀范文】
免费
苏宁电器开张,前50名顾客有2斤免费鸡蛋可拿。
消息似林中的一声尖锐的号子,惊动了各家的鸟儿。
邻居兴冲冲地敲门喊门,妈妈刚一开门,邻居就重复着“免费”两个字,妈妈笑了笑:我已经知道了。
凌晨两点,闹钟兴奋地叫嚷了,我接受妈妈任用,早早去排队,本就觉得太早的我就多赖几分钟,谁知道妈妈一把掀开我的被子,无奈,我只有匆匆地出门。
人很多,原以为前几名的我不得不加快脚步,和妈妈一起去抢个好位置。
人越来越多,喧闹的声音打破了黑夜的宁静,温柔的小风吹拂脸庞却感受不到任何的惬意,商场门口似乎也开始乱了起来,只有前50名才能拿到免费鸡蛋,队伍开始骚动起来,我和妈妈早已经被人群冲散,看着这些争先恐后的人,我似乎觉得有些闷热,二斤鸡蛋支持着我一直在队伍中挣扎,免费似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吸引着我也吸引着大家的眼球,人群躁动着,不时传来抱怨声,一个老妇女和一个老男人吵了起来:“欺负我老了啊,抢不过你们年轻人啊!”
免费似阳光下的一粒金子,反射的光芒使人睁不开眼睛,开启不了明智的心。
苏宁的大门口透出了一丝光线,要开门了!人群有些躁动,然后是急剧地向前,向前,再向前涌去。队伍中沉重的喘息像战士的号角,人群紧张地聚集,像一张张拉满的弓,门响,弦动,箭出。谁不小心跌倒在地上,可纷乱的人们只顾冲进商场要免费的鸡蛋,哪里还管是谁跌倒在地上。
看着眼前的免费鸡蛋,我忽然觉得它似乎没有那么耀眼了,为了这免费的鸡蛋,我浪费了半天的时间在上面,为了追逐这小便宜,我正直、谦让的良心正在逐渐泯灭,看到别人跌倒却袖手旁观,甚至幸灾乐祸。
浮躁的心逐渐降了温,我放弃了眼前的免费鸡蛋,上前将老太太扶了起来。
免费,将我们的心引向黑夜。
免费
免费的生活,让奶奶更加喜欢质朴的农村。
小时候,总听奶奶讲过去的事,奶奶也总是强调过去生活的艰苦,处处要花钱,但是活得很踏实,奶奶来城里住着这几天,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路上,奶奶一直嘱咐我要注意节约:“你看,坐车要花钱,上学要花钱,这吃和穿,哪一样不是钱朝前。”“奶奶,我念书不要钱。”这是我第三次跟她说了。“车来了,赶紧上车。”我掏出了月票,奶奶赶紧摸出几枚温热的硬币很着急地递给我:“赶紧把车钱给了。”“老人家,您只要付孩子的钱就行了,您啊,有老人证免费。”司机温和地说,“啥,不要钱?”奶奶疑惑地摇头。
一路上,我发现奶奶坐立不安,好像很着急的样子,头上甚至冒出了汗珠,“奶奶,怎么了,不舒服了吗?”我担心了,“不是,白坐车我这心里不踏实。”奶奶很是焦虑,我无奈地笑着,但奶奶依然拘谨。
下了车,奶奶重重地吐了口气,好似卸下了千斤重的担子。晚饭后,我领着奶奶去附近的公园转转,沐浴着和煦的晚风,高兴的奶奶还哼起了小调。可是,马上奶奶又开始焦急了:“孩子,这里怎么没有卖票的啊?被人抓住可就麻烦了。”“奶奶,这公园是免费开放的。”“啥,又不要钱?”她不再像刚来那时候那么轻松了,甚至变成了小心翼翼,更别说唱歌了。
出了公园,奶奶伸了一个懒腰,似乎很累。
路过一个化妆品店的时候,一个销售员正在卖力地宣讲,奶奶被说动了,“小姑娘,这套老年装的多少钱。”奶奶拿着很小的一袋包装问。“这个啊,不要钱,免费送给您回家试用,好了,您再来买这种大包装的。”“啥,又是免费的?”奶奶拉着我迅速逃离。
一路上,各种“免费试用”、“买一送一”、“进店就送”的广告牌充斥了大街小道,奶奶将她的担心和害怕一股脑地传染给了我,我跟着奶奶飞回了家。
那一晚,奶奶没有睡好,第二天硬逼着爸爸送她回家,问原因只说不习惯,跟着奶奶刚到村口,就见收电费的老周头手里拿着一张单子,交了钱的奶奶舒舒服服的喘了一口气:“还是乡下好啊!”
免费
免费之下的人性绽放,是圣洁,还是堕落?
时间的转轴一刻也不曾停息,经历了无数年的风风雨雨,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人民也迎来了梦想的小康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免费的种种举措。毫无疑问,免费是一道福音,是关怀,是信任,更是希望。
老人乘车免费,这是社会的关怀。辛辛苦苦了一辈子,也许有时连安享晚年也是一种奢侈。这时候,乘车免费就显得格外圣洁,因为这是社会的关爱,给他们送去温暖,也许微不足道,但这份情却是比天高。商品免费试用,这是商家的信任,亦是对顾客人格的肯定。商家放心之余,顾客更是安心,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终归要买,试用与否不会有太大差别。但若仔细想想,这其中所包含的那股子信任岂会这般廉价?
若是免费的关怀与信任很渺小,但那若是希望呢?我无法忘怀照片上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他们都是偏远地区的孩子,本该是花儿一样的童年,却是在煤窑中苦苦摸索,在别人家的羊群中默默流泪,在险要的大山中艰难前行。每一个山村孩子心中,都不曾失去那一个面向明天的梦,他们想上学,但钱的问题却将他们拒之学校门外。免费义务教育来了,为无数儿童带去了希望,他们终于可以像我们一样,快乐地坐在教室里,笑待明天的生活。免费就是希望,让无数山区儿童开出童年的花朵,他们的人生将不再无助,那朵花将绽放出美好的明天。
免费之下的圣洁之花开遍神州大地,但有些人,都还在利用免费的便利,肆意宣泄人性的丑陋。在商场中,他们践行着试而不买的理论,纵使产品再好,一句堂而皇之的“我不满意”便是他们最好的盾牌;在教育中,有些人家中富得流油,却仍气定神闲地申请助学金,岂不知一人之手毁了多少好学之人。免费之下,人性的丑陋愈加暴露,那是堕落的深渊。
免费之下的人性绽放,是圣洁,还是堕落?
永远不要认为这个世界上缺少爱,岂不闻山村儿童的朗朗读书声响彻天宇,永远不要认为这个世界上缺少正义,岂不见那堕落之人终归是少数。
一生有爱何惧风飞沙,在免费之下寻找那圣洁的花朵,让她在堕落的深渊中绽放,终有一天,这花会开满深渊。
免费
“来份放心早餐。”
“要粥吗?免费的。”
“免费?!”我的思绪一顿,一个多么熟悉的词啊,不会又是……
两年前,我来到了这座城市,进入了这所梦寐以求的学校。
一开始,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高楼大厦,潮男潮女,路上的车永远都不会停下,夜幕降临后灯火通明。这分明就是我想象中的都市生活,这不是乡下的老街能比的。
但是很快,问题来了。这里的东西很贵,我到这儿的第三天就发现了。我们一家三口只能挤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这还是老爸问遍了大半个城市后才找到的最廉价的出租屋。即便如此,爸妈还得早出晚归,维持着巨大的开销。
每天早上起来,桌上都会有五元钱,这是妈妈给我买早餐用的。他们没有时间。在经过数天的“探索”之后,我终于成功地找到了“最经济”的早餐;一个面包圈,大号的那种。既管饱又省钱,才三块钱,可以省下两块。虽然吃过后会渴。
一天两元钱,两天四元钱……一个月下来我把六十元交给妈妈时,我内心十分骄傲:我也能为家里出力!
当我兴奋地告诉妈妈我省钱的诀窍后换来的却是她的一顿责骂,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你没事不学习,瞎动什么脑筋,给你钱是为了让你养好身体,好好学习,难道家里差这点钱吗?……”我不知道一向温和的妈妈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但是她当时的反应的确吓了我一大跳。
第二天,当我再次来到早点店时,我犹豫了:到底要不要挺妈妈的话呢?我内心挣扎着。此时,我脑中浮现起了昨日的情形和妈妈每晚疲惫的身影。我咬了咬牙,决定做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买一个面包。”
“给,三元钱。”
我接过面包,刚转身,却被叫住了。
“喂,要分粥吗?”也许是看到我迟疑的表情,她加了一句“免费的。”
“免费?!”我一愣,为什么不要呢?于是从这天起,我的早餐又多了份“免费”的粥。
时间过得很快,半年过去了,我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期末考试后我拿着成绩单飞快跑回家,想告诉爸妈这个好消息时,我却在回家的路上停了下来,因为我看见妈妈在早点店门前和店主在聊着什么。而我分明看见了她将一百元交给了店主。
这一刻,我明白了。
……
走出早餐店,手捧着真正的“免费”的粥,同时还捧着心中那“免费”但却无价的爱。
免费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从电视上听到那么一句话。他在场院里修理自行车,满手油污,脸上也很荣幸地沾了“光”。我嘴里念叨了那么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回头看了看我说“有”,表情很木讷。我没太在意。
小的时候,父亲在我心里就像是大英雄,他总是我的保护伞。他很高大,他总喜欢让我骑在他的脖子坐飞机,总之他会给我带来好多好玩的事。他喜欢捏着我的脸,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傻呵呵地笑。有一次,同村的小鹏欺负我,我的哭声换来了父亲,他高大的身躯往小鹏面前一站,小鹏立马就跑了,真的好威风。他说,他永远要做我的保镖,全年免费,节假日不休。我开心地往他怀里钻,顾不得擦干眼泪。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我的心中不再完美,他的身材不再像我之前所想的那样魁梧高大。他经常会穿着一身满是油污的衣服就去学校找我,我们还上着课,他就径直地走向我的座位。最讨厌的就是他满嘴的烟味,熏得人不想靠近他。我已经长大了,谁还稀罕他什么所谓“免费”的保镖,其实我知道,那天他说“有”是刻意告诉我的,可现在,我已经不再享受他给我的“免费”。
上高中,我特意选择了一所离家较远的学校,为的只是躲开他。开学的头一个月,我强忍着没有回一趟家,甚至连一通电话也没打。后来,逼不得已,天气转凉,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是父亲接的。我说我要找妈妈,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哦”了一声,便把电话递给了妈,母亲告诉我,我走后的这一个月,他一空闲下来就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抽烟,我想象着,一个男人,坐在台阶上,缭绕的烟雾中,台阶前落满了一层厚厚的烟灰,目光呆滞地看门前的小路……
上晚自习的时候,窗外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没想到他这么迟还赶过来,我看得出,他刚洗过头,刚换了干净的衣服。我的心倏地一颤,眼前的这个男人,总是免费地为我提供一切我所需要。可我却故意气他,远离他。
免费的,总是最易忽视的,最易忽视的恰又是最珍贵的。
免
费(转自水净童百度空间)
东坡云: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其实在自然界中,春风是免费的,夏雨是免费的,秋果是免费的,冬雪是免费的。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耳得之则为声,目遇之则为色,正是这一种又一种的免费,结合在一起,才有了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免费,让我们的大自然更添美丽。免费,让我们有了友谊,既是免费又是无价;免费,让我们也有了青春,既是短暂亦是无价;免费,那就更是一种美丽,让生命光辉从此绽放。
免费,也让我们的人性更加美丽。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各的生命况味,它们都是免费的,但也都是过往不复、弥足珍贵的。它也提醒人们:世界上有许多美好而免费的东西,失去时往往才知道它的珍贵,那么,当你拥有时请好好珍惜。
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阳光,是免费的;芸芸众生,没有谁能够离开阳光而活下去,然而,从小到大,可曾有谁为自己享受过的阳光付过一分钱?
空气,是免费的;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就需要源源不断的空气,可从古到今,又有谁为这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买过单?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明星政要,他们自由的呼吸着充盈着天地间的空气。
亲情,是免费的;每一个婴儿来到世上,都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那是一份深入血脉不求回报的疼爱,可从没有哪一个父母会对孩子说:“你给我钱我才疼你。”父母的这份爱,不因孩子的成年而贬值,更不因父母的衰老而削弱,只要父母还活着,这份爱就始终如一的跟随你的左右。
友情,是免费的;寂寞时默默陪伴你的那个人,摔倒时向你伸出手的那个人,伤心时将你揽在怀里的那个人,可曾将他的付出折合成现金然后要你付钱?
爱情,是免费的;那份不由自主的倾慕,那份无法遏制的思念,那份风雨同舟的深情,那份相濡以沫的挚爱,正是生命最深切的慰藉与最坚实的依靠。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更是金钱买不来的。
目标,是免费的;无论是锦衣玉食的王子,还是衣不蔽体流浪儿,只要愿意,就能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即可以伟大也可以平凡,即可以辉煌也可以朴素,只要你愿意就能够拥有,当然,这也是免费的。
信念,是免费的;还有希望,还有意志,还有梦想,还有……
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只要你想要,你就能得到,还有春风,还有细雨,还有灿烂的星辉……世间多少滋润心灵的美好风物,都是免费的啊……
再不要对着苍天唉声叹气了!苍天是公正的,更是慷慨的,苍天早已把最珍贵的一切,免费的给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可以享受这一切最清新,最自然的东西。
忽然间觉得自己是幸福的,非常的幸福,有了阳光,有了空气,有了亲情,有了友情,有了目标,有了信念,有了意志,有了希望,有了梦想,有了春风,有了细雨,有了灿烂的星辉有了户外……
这所有的所有的一切,我都有了,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我所要做的,就是和我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享受这些免费的,不用花钱买来的所有的一切最珍贵的东西……
更多资源请访问洪培欣语文网(http://hongpx.upweb.net),转帖请注明出处。
学生习作:
免费
高三(19)杨旋
父亲常说自己老了,老了。就这么真的“老了”,乘车也可以免费了。
岁月给父亲最好的礼物也许就是那一头的白发,才四十几岁的人看起来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父亲说他念书的时候要回家为干活的父母做饭、烧菜,哪像我们现在这么舒服啊!
贫穷的日子使他更加珍惜现在。有时候他节省的自己都说“抠”。
不知何时起,父亲坐公共车时,总是会拿出一张红色的磁卡,在公交车上一刷,车厢里立即回响一个机械的声音“老人票”。四十几岁的父亲怎么会有老人票呢?看着苍老的父亲,我偷偷地拿过了他的老人卡。上面有个自己熟悉的名字和一张熟悉的照片。不过,不是父亲,而是爷爷!父亲拿着爷爷的老人证坐车!
我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为了可以乘坐免费的公交车。这就是父亲,他可以忍受被一车的人认为是“老人”而只是为了节省一元钱。
“老爸,你今年四十三了吧?”父亲“嗯!岁月不饶人啊!”
“你看你的头发都全白了!”“是啊!不知怎么地这么快就白了头,腿脚也不如以前灵活了。”父亲摸了摸自己瘦削的大腿,他的手皮肤褶皱的很厉害!
“都快和爷爷一样呢!还用它的老人证坐车。”父亲尴尬的笑了笑说,“用老人证坐车可以免费呢。你看我天天上班坐车,一年下来要省多少钱啊!你就要上大学了,我还不想法攒点钱供你上大学!”
其实我想告诉他,我以后上大学会去打工挣钱的,他不用为了“免费”坐车而让自己脸皮“老了”。但我说不出口,我知道他肯定听不进去我的话。有时候我觉得他很讨厌,很丢我的人,但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就是他,当我有困难时,他都会想法子帮我解决。很多时候,我觉得他是我的靠山,有他真好!
以后的每次乘车,只要我在,我都会站在父亲的后面。在那“老人票”响完之后,投进两个硬币。一个是我的,一个是父亲的。父亲不老,至少在我心中他不老,所以他不用免费乘车。
父亲常说“老了,老了”。我也常接道“不老,不老,您年轻着呢!”然后我们父子“哈哈”的笑。
我想我以后上大学要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骄傲地对父亲说:“您看,我可是上学免费的哦!”
免费
高三(19)耿威
小区里突然挂起了一条横幅,“某月某日,著名医生某某将来本社区坐诊,欢迎大家前来免费体检!”为了吸引人的注意,“免费”两字拉的特别大,还加了一个爆炸形的框。
某月某日上午,小区里来了一辆面包车,从上面搬下了一些木板和几张桌凳。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辆车,从上面下来了几个医生模样的人。
等几个白大褂坐定,在一旁等待着得人便迫不及待的围了上去。场面顿时热闹了起来。
一群人围在临时搭成的台子边,看那些白大褂拿出了几台仪器。
开始了!一个白大褂站了起来:“我们都是某某医院的医生,这次来为大家免费体检,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咨询,都是免费的!”每当他说道“免费”的时候,语气都格外的重,声音拉的格外的长,一再强调着免费。又拿出传单,分发着。
这在人群里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我先来!”一位大爷自告奋勇的坐了下来。医生一阵忙碌,忙完了,摘下听诊器:“大爷,您的身体非常健康,一定天天锻炼吧?”老大爷一脸红光:“那是,我的身体可是不差的!”老大爷高兴的离开了。
又是一位老大妈,坐了下来。医生熟练的给他检查完后,对她说:“您的心脏好像不大好,气血不大通畅。”那位大妈说:“是啊,这不,我随身带着药呢!”说罢,拿出一个绿色的小瓶晃了晃。
人越来越多,又围上了几个看热闹的。“您心脏不大好!”“您血糖高!”“您有脑血栓吧?”医生检查忙碌了起来。“啊?不会吧……”“我怎么不知道?”“难怪我老头痛。”
“那么我该用什么药啊?”突然一个人问了一句。“我们这次带了一些进口的新药,”说着,医生拿了一瓶绿色的小瓶举起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脑血栓,都有很好的治疗、预防效果!”
“唉?”第二位大妈突然叫了起来,“这不和我那瓶一样吗?我儿子说是美国进口的,他从美国带给我的呢!你这儿也有啊!那么你这药多少钱一瓶啊?”
“88元!”
“啊?我的天!我的儿子买了两百多呢!这么便宜?这下亏大了!给我来几瓶吧,便宜不少呢!”
“我也来几瓶,保健也好。”“我买!”“我买!”
转眼之间就卖空了。
晚上,某一家里“妈,这是什么啊?”“美国新药,保健用的,才88,便宜!”一边拿出宣传单,“什么美国新药啊!上面写着:made in china!”“啊?”手中的传单落地,上面印着非常扎眼的“免费”两字。
免费
高三(19)赵娟
当免费深入人心,渐渐生根,蓬勃生长时,当“天下为公”又重新跻身“潮流”时……殊不知一场思想之争之变的硝烟已经燃起。
数十年辛勤劳作,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高,于是,政府将充分发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职能。义务教育,老人免费乘公车,公园免费开放,商品……仿佛免费之门在“一只手”的作用下轻轻推开了。
免费的确惠民,利民。然而,免费并非浪费。因为是义务教育,不花父母半毛钱,于是学生对学业轻视,好学赖学,反正不花钱,国家义务的;乘车免费,三站乘车,两站乘车,一站也乘车,不乘白不乘,反正不花钱。于是免费便激涨起一阵阵占便宜之风,许多人便放弃多走路锻炼的初衷,几步路也乘车;公园免费开放,结果可想而知,又无意间造就更多的破坏。如此种种,不也发人深省吗?是惠民还是“害民”呢?
进一步想,免费的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当社会再进步十载,那便是天下为公啊!天下为公自然是理想状态,假如经济增长快过人文素养的提升,会是怎样的局面呢?不难想象,有的人妄图贪享权利、福利而无心工作;有人仅凭优越的保障制度消遣一生。于是社会发展背起沉重的负担,直到有一天止步,难道我们还要重新再经历一番回归历史的运动吗?
世界最新一项调查显示,丹麦以9.31的高分居“世界最清廉国家”的榜首,令各国深深折服。不妨深究,丹麦不仅没有层出不穷的免费政策,而且是“高税收”,于是国民赚的越多,税收缴的越多,税收缴的越多,人人越发努力,但又不盲目求利,发展适中,人民照样安居乐业。免费还是高税收,各有各的优缺点,既然我们选择前者,就有必要先思考其实施的前提条件。
免费需要一种心态,需要思想达到一定高度。免费不是浪费更不是安于享乐,它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我们享有免费的权利,同时我们有义务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做个好公民,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免费带来了一场思想考验,每个人必须勇敢地通过考验,进步升华我们的思想。免费也是一种奉献,正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标语一样。我们在进步,社会才会进步。
当免费之风吹遍大江南北时,我们要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该做的远不止形式上免费”。
免费
高三(19)钱美玲
时代在变,生活也要变。于是我们开始迈向“免费时代”。
从最初的红色旅游免费,到后来的公园免费开放,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免费,免费,免去的只是钱,与我们自身而言,民族文化与精神万不可免!
去年中秋节,玄武湖免费开放,这本是一件利民之事。可是一天下来,电视台去拍摄报道时,所到之处,所见之景,垃圾满地,草坪上的草被踩踏的“满身伤痕”,被折枝的桂花树,歪歪倒倒的盆栽花,无不令人心痛!公园免费开放,多好的一件事儿,结果却因为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让它抹上了一层黑,情何以堪?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雅号,古人创造的文明礼仪在我们现代人身上又体现在哪里呢?免费只是一种形式,而于我们,也是对自身道德素养的一种肯定和信任,作为千年文明古国,我们千万不应当免去我们的礼仪!
诚然,免费可以检测我们的品格,但与此同时,免费仍然可以塑造我们的灵魂。
“我就想通过自己的课来让这些青年开阔自己的视野,放飞想象的空间。”这是上海某大学的一位教授所言之语。他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在自己家开设免费学堂。专门讲授中西文化。他没有课本,想到哪讲到哪,但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学生几乎坐满了他家的客厅。“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我就觉得自己做得有意义。”有一次,两个学生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得面红耳赤。他不但不加劝阻,反而笑着观战。事后他向学生解释,这就是他所要达到的目的,各执己见总比规范答案来的好。一个免费学堂,一个朴实的老师,也许他的力量还不足以影响全国的青少年,但那些听他课的人至少学到了些许“精髓”。有了这样一群人的带动,谁敢说他们中就不会出现一个犹如“孔子”般的人呢?
免费,是一种力量,它催促着人们要守原则,懂礼仪;免费,是一种责任,它要求人们热爱公共如爱己;免费,更是一种精神。它教导人们要乐观向上。
免费,总会为人津津乐道。无论是古代孔圣人的周游列国“免费讲学”;还是现如今的明星慈善义演;或是那些在他人遭受灾难时,毫不犹豫的伸出救援之手而不求回报的人。他们身上,都寄托着一种精神,都投射着一种无私和大爱!
好或坏,总是这样相互矛盾的存在着;免费之后,也亦会出现两种局面。但是无论怎样,我们仍然应该坚信,免费更多地为我们提供着阳光的一面。因为有了它的存在,社会才更和谐,生活也才会更加美好!
更多资源请访问洪培欣语文网(http://hongpx.upwe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