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在浙江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 ——在浙江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
(2004年2月3日)
日期:2004年2月23日 来源:浙江日报
http://
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了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快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以及推动乡镇集体企业改革、启动民间投资等方面的10多个文件。去年,根据新形势、新阶段的新要求,省委、省政府决定进一步研究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召开一个高规格的会议,推动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为了开好这次会议,省有关领导和部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进行了多次调研。今年元月,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召开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若干意见》。这个稿子已广泛征求省直部门的意见,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经研究已原则同意,现在提交这次会议讨论修改,会 后将颁发执行。
这次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再创新优势、实现新飞跃,为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省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民营经济,主要是指产权明晰、民间经营的经济,一般包括个体私营、集体和国有民营经济。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可以认为除去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其余都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发达是我省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9200亿元,民营经济所占比重达到7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47亿元,民间投资占57.4%;外贸出口416亿美元,民营经济占36.5%。其中,个私经济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271亿元,销售总额6899亿元,社会销 售品零售总额3124亿元,出口创汇额1211亿元,这四项指标已经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民营经济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我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从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从一个―资源小省‖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1978–2003年,全省的生产总值从123.7亿元增加到9200亿元,增量的70.2%来自于民营经济,其中53%是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个体私营经济在我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2年的47.l%,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大多数县市,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我省进入2002年全国百强县的26个县(市、区)中,绝大多数县(市、区)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0%,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90%。
2.民营经济已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我省民营经济是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是推动对外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力量。我省市场取向改革早,形成了先发性体制优势,这与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密切相关。民营经济特别是个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我省广大干部群众较早地树立了市场经济意识,造就了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 人才;促进了专业市场的发展,使我省较早地初步形成了市场体系,尤其是商品市场体系;促使国有企业较早地走向市场、较早地进行改革,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创造了有利于资产流动重组和吸纳安臵下岗职工的外部条件,2002年,我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资产比1978年增长37倍,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利润总额、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利润率等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6位,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局面。同时,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省外经贸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体作用。2003年,全省民营经济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比1997年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成为第一集团军。到2003年底,全省私营企业在境外累计设立企业535家,占我省境外企业总数的38.7%,投资额达15526万美元。
3.民营经济已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生力军。浙江原来是一个陆域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省份。改革开放以后,从农村工业化起步,大力发展乡镇集体企业和个私经济,逐步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大省。2003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2万多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947.7亿元,分别占82%和61%。一大批民营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行业的排头兵。2003年,全省年销售收入上亿的民营工业企 业已经达到1367家,其中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有78家。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占了188家,居全国首位;在―中国十大民营企业‖排行榜中,浙江占了4家。我省最有特色的、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块状经济,其基础也是量大面广的民营经济。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人口、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和集聚,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我省的城市化进程。2003年,我省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3%。
4.民营经济已成为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最大来源。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解决了一大批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1979–2003年,全省新增就业人员1125万人,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就业人员1058万人,占94.l%。到2003年底,在二、三产业中,民营经济的从业人员已经占了全省的91.4%。另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省有670多万个私经济从业人员,其中约80%是省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上外出务工经商的近300万人,实际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1997年以来,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安臵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超过10万人,为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2003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180元,农村 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6年列上海、北京之后,位居全国第三,这主要是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大大加速了我省广大农村和一些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5.民营经济已成为繁荣城乡市场的主体力量。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省市场的繁荣和活跃,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的生活,尤其是在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社会商品零售网点、服务网点以及城乡供应的农副产品和日用消费品,绝大多数是由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经营的。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的70多万经营户中,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占90%以上;80多万个零售网点中,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占了96%;近11万个餐饮网点中,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占了97.5%。
上述情况表明,没有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有浙江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不可能有今天浙江经济的勃勃生机和强劲活力,民营经济在我省富民强省建设中功不可没、居功至伟。
回顾总结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和浙江省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尊重和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解放思 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省的民营经济正是依靠这一条冲破了思想观念、资源条件等种种障碍,在许许多多的领域开了先河、创造了全国第一,比如说,专业市场的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创立,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农民城的建设等等。这些全国第一的创造,既使我省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路子,又集中体现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大力弘扬浙江精神,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的飞跃,继续走具有浙江特色、符合浙江实际的发展之路。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历史性任务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省进入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科学判断发展阶段变化,进一步增强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是基于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宏观背景的认识和把握。
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我省民营经济来说,也是一个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面临着经济 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产业加快向我国转移,产业分工协作不断加强,国内外市场进一步融合的机遇;我国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发展有望长期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机遇;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CEPA协议,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中部地区正在崛起,以及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的机遇;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大措施全面实施的机遇;国家宪法即将修改,明确提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按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将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这些机遇都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民营企业能否有效、准确地把握。如果把握好这些机遇,我省的民营经济就能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取得主动、赢得新发展,实现新飞跃,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的飞跃。
2.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是基于对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认识和把握。
跨入新世纪,我省进入了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 代化的发展新阶段。我们要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扎实推进我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整个过程中,民营经济大有作为,也应当有更大的作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保持我省经济活力、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提高;进一步推动所有制结构调整,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主动接轨上海、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海洋经济、创建生态省、实施五大百亿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科教强省等重大战略的有效推进,也需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民间资本的作用。我们必须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民营经济新飞跃的重大意义,把民营经济的优势挖掘好、发挥好,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3.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是基于对我省民营经济发展阶段变化趋势的认识和把握。
回顾和分析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步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主要特点是在乡镇集体企业大发展的同时,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1978至1990年,集体经济占GDP比重基本保持不变,个体私营经济的比重上升10个百分点;在工业中,集体经济上升了 29.1个百分点,个体私营经济上升了5.5个百分点。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主要特点是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乡镇集体企业加快改制步伐、比重明显下降。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出现了一个发展高潮。1997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50多万户,比1992年增长36%;私营企业少2万户,比1992年增长7倍。1990至1997年,个体私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从15.7%上升到33.7%,而集体经济从53.1%下降到36.7%。但集体经济通过改革,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阶段是90年代末至今,主要特点是在个体私营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所有制不断融合,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新特点:科技进步与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科技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国际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一大批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规模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与其他所有制经济互相渗透、互相融合,股份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块状经济的规模效益、集群优势进一步显现,集聚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民营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矛盾和问题。从民营经济自身发展来说,当前面临的最突出矛盾:一是我省民营经济粗放经营、数量扩张的发展路子与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力约束明显加 大之间的矛盾。二是我省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低成本、低技术、低附加值产业领域与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之间的矛盾。三是我省民营企业规模化国际化高科技化发展趋势加快与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四是我省民营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总体上周期相对缓慢与其他省市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在同一产业层次上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之间的矛盾。这表明,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孕育着企业制度、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转变,面临着实现新飞跃的历史性机遇和历史性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坚持创新,扩大开放,优化结构,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进一步明确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主要任务
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按照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民营经济的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不断增强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保持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具体来说,就是要着力推进―五个转变‖,实现―五个提高‖。
1、从主要依靠先发性的机制优势,向主要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过去短缺经济的条件下,我省民营经济凭借着先发性体制机制优势,抢占了先机,赢得了发展。但在买方市场的新形势下,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省民营企业原有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迫切需要通过大力推进创新,营造竞争新优势。纵观国际上成功的企业,尽管它们的成长途径千差万别,主要经营领域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持之以恒地推进创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当前,民营企业要突出做好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三篇文章。
制度创新的重点是解决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单
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问题。在前几年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快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既是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的有效途径,也是民营经济制度创新的关键所在。从国际经验看,家族制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形态‖,必将长期存在。在初创时期或规模不大的企业,家族制的企业管理系统与管理方式,具有管理人员少、费用低、决策快、效率高等优点,能有效地使用资本,更好地调动家族成员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更多的企业要通过开放股权结构、逐步实现资本社会化,摆脱家族制,脱颖而出。要大力推进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相互参股、嫁接外资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形式,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格局,建立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多元开放的产权结构。鼓励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
科技创新关键是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和机制。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以共建技术中心、联合技术攻关、联合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裁体,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快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技术的开发,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技术层次。加快构建公共的民营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数据库和公共检测、测试、试验系统,完善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管理创新基础是企业家素质的提高。我省的民营企业家都具有很强的创业精神和市场开拓能力,但是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企业家知识结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民营企业家必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充分了解世界发展潮流,掌握国内外同行发展状况,努力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经营管理经 验,不断提高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国际化条件下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企业的发展与全省全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个人价值和体现社会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继续担当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先锋。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快建立民营企业高级人才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家以及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有条件的可选送赴国外学习培训。同时,鼓励民营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完善企业内部运作,以管理信息化推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从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商贸业,向全面进入高技术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和新兴服务业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我省民营经济总量较大,但产业分布相对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进入门槛较低、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制造业和商贸业。当前,我省正在进入一个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业、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民营经济要实现新的飞跃,必须顺应趋势,加快产业升级,推进产业创新。要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契机,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装备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努力把这些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成为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进入高新技术 产业,大力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民营科技企业。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进入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制造业领域,积极参与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大型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五大百亿工程,进入重点建设领域,投资经营道路、港口、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和水、电、气供应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投资现代物流、现代信息服务、市场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参与金融机构的改制、改组。
3.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外向发展水平。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加快,国内地区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我省民营经济向外扩张正逢其时。要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打到省外去,打到国外去,通过跨区域、跨国经营来做强做大,这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近年来,我省已经有一大批民营企业走出去,利用外部要素和资源,开拓国内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要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成为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的主力军,鼓励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 利用上海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区域品牌优势,到上海建立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营销网络。鼓励我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采取并购、租赁等形式参与东北、中西部等地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以灵活的机制盘活当地的资产存量,利用当地的科技、人才优势,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建立跨国生产体系,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增强创新能力,到境外进行资源开发和跨国并购,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同时积极为回省发展的民营企业提供畅通的渠道和良好的平台,努力把浙江人经济转化为浙江经济。
要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扩大出口,加快大通关建设,全面实施外贸出口经营权登记备案制,培育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营进出口企业。国家进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后,对我省外贸出口特别是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有较大的影响。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应对,切实把地方这块退税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民营企业要通过降低成本,调整结构等手段,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要积极通过合资、境外上市等方式,加大民企扩大利用外资力度,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改造提升民营经济。
4、从现有的块状经济、小规模经营逐步向更高层次的 集群化、规模经营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
我省现在已经拥有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规模型民营企业和块状经济。但总体上看,这样的大企业还不多,企业集群化发展水平还不高。同时,作为企业集聚发展载体的工业园区布局不合理,无法满足民营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影响了我省块状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在我省优势产业和区域特色经济中,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民营企业,引导其以核心产业为纽带,整合中小配套企业,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鼓励民营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到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和收购重组上市公司,努力形成一批知名度高、品牌响、国际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集中力量整合提升各类园区,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园区的投资密度和产出水平,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实现民营经济新飞跃的平台。在促进民营企业进一步集聚的同时,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分工协作网络体系,培育一批产业集聚规模大、专业化协作水平高、功能配套完善的核心区块,推动民营经济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集群化发展。
5.从比较粗放的经营方式向更加注重信用、质量、生态和遵纪守法的经营方式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在我省民营企业中,以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粗放经营方式还程度不同的存在,拖欠职工工资、任意增加劳动时间、非法使用童工、忽视安全生产等违法违章行为屡见不鲜,假冒伪劣、欺诈行骗、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时有发生,造成大量的经济纠纷和交易损失,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近年来,先后发生了黑心棉、毒桂圆、毒火腿、毒鸡腿等坑害消费者的事件,在全国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直接损害了我省民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信誉和形象。诚实守信,从古至今都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孔子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有云:―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有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诚实守信的基本表现是言必信,行必果,体现在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中就是要更加注重信用和品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信用可以带来融资的便利、社会的认可和企业价值的提升。民营企业要按照建设―信用浙江‖的要求,把追求经济利益与遵循现代市场经济法则结合起来,把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与实现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诚实经营、公平竞争,走敬业、诚信、守法的发展道路。尤其要加强信用建设,认真履行社会信用,严格照章纳税,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切实保障职工权益,努力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誉度。要坚持质量立业、品牌兴企,进一步增强民 营企业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实施质量振兴计划,推动标准化工作,树立民营企业产品质量新形象,创造出更多的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依托民营经济的产业集群优势,大力推进区域品牌建设。要重视处理好发展民营经济和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决不能以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去损害长远的、全局的发展。把实现民营经济新飞跃和生态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建设生态省的规划要求,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发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推动增长方式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
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事关新世纪新阶段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作为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齐心协力,真抓实于,努力开创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l、领导重视,把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臵。
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我省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的新任务,着眼于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战略的实施,作出了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的重大决策。全省上下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上来,真正把加快发展和提高民营经济作为浙江发展的一件大事,坚持不懈,狠抓落实,抓出成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绝不是权宜之计,充分认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符合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利益,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要积极探索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沟通渠道,主动加强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的联系。立足现有基础,把握发展大势,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和提高。会后,省委、省政府将要出台《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若干意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政策意见,切实做到政策到位、措施到位、行动到位。
2.优化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是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要清理和修订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消除体制性障碍,在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改立项、用地用电、银行信贷、发行股票债券等方面,做到与国有等其他企业一视同仁。换句话说,就是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必须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必须坚决革除。二是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大力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主动为民营企业搞好服务。有关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发布和传递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等信息,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宏观指导。三是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进一步制定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地方性法规,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快建立金融支持体系。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建立以政府财力为引导,以专业担保机构为主体,以商业银行网络为基础的信用担保体系。金融机构要改进信贷服务,增加信贷品种,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增加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民营经济的特色和优势,在数量上将始终占多数地位。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整合各类扶持资金,建立各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五是加快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的要求,积极培育中介服务市场,推进中介服务的专业化分工,形成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鼓励知识产权、信息、法律、管理、资信评估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吸引境外著名中介机构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各项专业服务。六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调整高等院校和职业 技术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臵,加强对职工的在职培训,支持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为民营企业培养各类急需紧缺的人才。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继续办好各类人才市场,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
3、完善管理,切实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和规范。
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管理,推动民营经济有序规范健康发展。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各种不正当竞争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违法经营活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市场经营秩序。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处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的监察管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快民营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全面实施―百万企业信用工程‖,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档案、信用失范惩罚和警示机制、信用激励引导机制、信用保障机制,完善和强化信用监管。要加快专业性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指导和行业自律作用,维护行业公平竞争和行业利益。
4.加强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
要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按照―班子精干高效、党员形象突出、政治优势明显、促进发展有力、自身建设过硬‖的要求,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渗透力、影响力和覆盖面,更好地发挥 其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从政治上关心、爱护民营企业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营企业的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把民营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加强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工会、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群众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利,继续把党建带工会、共青团建设作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一个基础来抓。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广大业主和大股东的教育管理,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落实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民营企业要自觉接受党的政治领导,积极为党组织和群众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同志们,推动我省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齐心协力,扎实工作,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在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的全区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主题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推动我区民营经济更快发展。区委区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区委学习中心组组织了专场学习讨论,有关领导和部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征集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了《中共汕头市金平区委、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讨论稿),今天的会议还表彰了60个优秀民营企业。在这里,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到表彰的民营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区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表示亲切的问候!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确立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以后,同全国各地一样,我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及各项有关政策,采取多种措施调动民资民力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民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为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将进一步凸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民营经济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民营经济增强了我区经济的竞争力。民营企业是“品牌旺区”的生力军。我区现有4个省著名商标、11个市重点商标和17个市名牌产品均为民营企业所拥有。民营企业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面优势明显。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8家,其中民营企业100家,占63%;年生产能力超亿元的有14家。民营企业对推动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区现有民营企业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市民营科技企业114家,年产值29.0亿元;85%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建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一批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成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二、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加群众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三,发展民营经济是建设经济强区的战略举措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确立了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消除了人们长期习惯于以财产多少作为先进与否的评判标准,进一步解决了民营经济发展上的理论认识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特点,生命力旺盛,不用国家投资,就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是市场经济的天然主体。无数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历尽磨难,最后干成大事业的生动事例表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正如张德江书记所讲的,民营经济是“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只要我们政策对头,把这些生产力引发出来,释放出来,就会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从温州、珠三角等地的实践经验看,凡是民营经济活跃的地方,往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就高,经济发展就快,反之,凡是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往往也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与省内外发达地区、兄弟城区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我区提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靠什么发展?靠什么实现?从我区情况出发,一靠招商引资,二靠民营经济。汕头人多地少,原有工业基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二十多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特区优势、侨乡优势,在外资侨资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外源型经济特征明显。外源型经济,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一步到位,见效快,是汕头市也是我区多年来发展的一大优势,是我区今后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外资进入中国的地域更加广阔,汕头市的地缘优势、特区政策优势已经弱化,客观环境要求我们在继续发展外源型经济的同时,必须致力做强内源型经济。做强内源型经济,重点就是发展民营经济。对于金平区来说,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就是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了,经济总量壮大了,税源和财政收入,内源型经济实力增强了,建设经济强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够真正得到解决。
总之,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都是我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任务,张德江书记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地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我们要形成共识: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是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就是实践“三个代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决策上来,不争论是非、不区分“门派”,认清形势,加大力度,推动我区民营经济跨上发展的新台阶。
二、扫除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为民营经济扫除各种障碍,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创造一个宽松优良的外部环境。为此,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到“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以实际行动为民营企业加温鼓劲,鸣道开锣,让他们放手发展,在推进金平经济建设事业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首先,要解放思想,放开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待遇,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等方面存在一些限制和规定,在执法管理上受到较多“四乱”现象的骚扰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解决的思想观念问题,克服各种僵化滞后的思想意识,打破各种条条框框,毫不动摇、满腔热情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切实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经济工作长期坚持的“主战场”,保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单位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级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对民营企业“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要抓紧清理在企业登记、土地使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收费标准、财税扶持优惠等方面存在的不合时宜的规定,落实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确保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要放宽投资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开放;凡是国家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的领域要引导民营资本加快进入,放宽经营条件,放宽注册限制。要制订出台新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民营经济更大的帮助和支持,努力形成民营经济“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发展新高潮。要积极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中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下来,区人大、政协要适当增加民营企业代表、委员的比例,把素质好、贡献大、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推选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其次,要提高效能,强化保障,营造高效廉正的政务和法制环境。发展民营经济,涉及到政府、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社会的系统工程。全区所有党政部门特别是涉及民营经济的相关管理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意识,克服“官本位”思想,以促进发展为已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打破狭隘的部门利益,自觉服从大局,为推动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把“办事最快,服务最优”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要从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提高行政效能。要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四项保障:一是人才引进保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创造条件,为企业设立集体户口、保管人事档案、申报技术人员职称提供便利条件。二是资金融通保障。针对民营企业中较突出的“贷款难”、“融资难”问题,采取政府牵头、组织银企合作、实行财政贴息和土地出让收益减免等措施加以解决。三是技术和信息服务保障。建立社会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构筑“金平民营科技园技术与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四是法制保障。要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精神,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行政责任制和行政不作为、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规范政府部门收费,坚决取缔加在民营企业头上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损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行为,对个别害群之马要严厉查处。要加大力度,坚决整治无照经营,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和欺行霸市等经济违法行为,为守法企业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打破瓶颈,积极为民营经济搭建发展平台。工业园区作为我区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区民营工业经济的重要发展基地。今年3月,经省科技厅批准,金平民营科技园成为汕头市首个省级民营科技园。下来,我们要在不断完善金平民营科技园建设的同时,着眼于保持经济高增长态势,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抓住行政区域调整契机,下大力气解决制约金平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土地问题,使民营经济“英雄有用武之地”,拓展发展空间。一是积极争取市的支持,开辟新的工业园区。区近期已着手启动升平工业区第二片区的方案设计,同时将继续抓紧筹建莲塘工业区。二是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抓紧清理盘活现有工业园区闲置的用地和厂房。三是清理盘活农村集体自留用地。通过适当集中,统一规划,统一调剂,统一管理,尽早发挥土地效益,加快经济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第四,加强规划和建设,着力打造商业热点与骨干专业市场。金平区人口密集,商贸活跃,旅游资源丰富。商贸服务业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区的一大优势产业。要按照《汕头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要求,规划建设潮汕路物流配送园区、东厦北路家居装饰配送园区,发展现代物流业。要继续抓好品牌一条街、潮汕老字号美食城、华侨新村路、博爱路商业步街、“金园路-金新路-长平路-金环路”环形商业街区的建设、管理,提升档次,使其成为商业品牌。要依托辖区现有商贸优势,进一步整合盘活零碎商业资源,提高辖区内商业消费的集中度。要加强沟南许地民俗生态旅游区和桑浦旅游带的招商推介工作,带动我区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五、完善管理,营造协调高效的体制机制环境。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区委区政府已制定了区五套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和定期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间的联系,及时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各街道也要建立健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努力提高行政服务质量。要重视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行业标准推广、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协作作用,适当下放部分政府职能,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开发、经营管理、投资决策、招商引资、技术培训、法律服务、专利申报等全方位服务,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管理新格局。要发挥工商联的桥梁作用。区委决定成立“民营企业投诉中心”,由区工商联负责运作,工商联要尽快建立投诉中心的工作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维权,当好他们的代言人。
三、突出重点,切实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
根据我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印刷包装、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电机械、医药化工、新型材料以及建筑施工、餐饮美食等特色产业,引导企业向民营科技园、市场群集中,尽快形成企业规模群体,产生集聚效应。下来要从全区各类民营企业中选取100家作为区级重点民营企业,下功夫扶大扶强。具体要突出重点扶持四类企业:
一是民营科技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要以建设金平民营科技园为契机,从科技、用地、财税和融资等多个渠道,重点鼓励、扶持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扶持企业走“产学研”道路,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纳入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享受专项资金支持,鼓励、扶持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名牌产品。今年,省政府拨出3000万元专款扶持我区民营科技园区的建设,区决定按省政府扶持资金的1∶1比例再投入相应配套资金,用于民营科技园内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财政贴息以及信息服务。
二是有市场、有竞争力的外向型民营企业。进一步支持和协助民营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权资格,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开拓国际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通关、出口退税,参展、技术和培训等环节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开拓国际市场,或“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要培育、扶植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出口大户,重点是加工型出口企业。
三是大型民营企业。要着力扶持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规模经济效益好、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支持大型民营企业、拥有名牌产品的民营企业走资产集聚、品牌集聚路子。通过资本运营、品牌合作、专业化大多种形式,推动大中小企业联合,以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大协作的“多赢”方式,促进企业快速扩张,带动民营经济在整体实力上有一个大的提高和飞跃。
四是就业型民营企业。要鼓励民营企业广泛吸纳劳动力,对吸收下岗人员再就业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的,要按上级有关规定给予政策优惠和适当补贴。
借此机会,我提出两点希望,与在座的先进民营企业代表及全区的民营企业家共勉。一是希望你们倍加珍惜现在的发展环境,倍加珍惜取得的成就,倍加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志存高远,不断创新和发展,为金平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二是希望你们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致富思源,以诚为本,操守为重,走爱国利民、诚信守法的道路,以产业报国,造福社会,树立民营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同志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我们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势所趋,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乘着这股春风,振奋精神,加大力度,真抓实干,共同谱写金平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经济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第三篇:在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源型经济,重点就是发展民营经济。对于金平区来说,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就是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了,经济总量壮大了,税源和财政收入,内源型经济实力增强了,建设经济强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够真正得到解决。
总之,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都是我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任务,张德江书记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地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我们要形成共识: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是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就是实践“三个代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决策上来,不争论是非、不区分“门派”,认清形势,加大力度,推动我区民营经济跨上发展的新台阶。
二、扫除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为民营经济扫除各种障碍,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创造一个宽松优良的外部环境。为此,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到“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以实际行动为民营企业加温鼓劲,鸣道开锣,让他们放手发展,在推进金平经济建设事业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首先,要解放思想,放开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氛围。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待遇,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等方面存在一些限制和规定,在执法管理上受到较多“四乱”现象的骚扰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解决的思想观念问题,克服各种僵化滞后的思想意识,打破各种条条框框,毫不动摇、满腔热情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切实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经济工作长期坚持的“主战场”,保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单位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级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对民营企业“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要抓紧清理在企业登记、土地使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收费标准、财税扶持优惠等方面存在的不合时宜的规定,落实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确保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要放宽投资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开放;凡是国家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的领域要引导民营资本加快进入,放宽经营条件,放宽注册限制。要制订出台新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民营经济更大的帮助和支持,努力形成民营经济“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发展新高潮。要积极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中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下来,区人大、政协要适当增加民营企业代表、委员的比例,把素质好、贡献大、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推选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其次,要提高效能,强化保障,营造高效廉正的政务和法制环境。发展民营经济,涉及到政府、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社会的系统工程。全区所有党政部门特别是涉及民营经济的相关管理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意识,克服“官本位”思想,以促进发展为已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打破狭隘的部门利益,自觉服从大局,为推动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把“办事最快,服务最优”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要从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提高行政效能。要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四项保障:一是人才引进保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创造条件,为企业设立集体户口、保管人事档案、申报技术人员职称提供便利条件。二是资金融通保障。针对民营企业中较突出的“贷款难”、“融资难”问题,采取政府牵头、组织银企合作、实行财政贴息和土地出让收益减免等措施加以解决。三是技术和信息服务保障。建立社会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构筑“金平民营科技园技术与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四是法制保障。要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精神,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行政责任制和行政不作为、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规范政府部门收费,坚决取缔加在民营企业头上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损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行为,对个别害群之马要严厉查处。要加大力度,坚决整治无照经营,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和欺行霸市等经济违法行为,为守法企业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打破瓶颈,积极为民营经济搭建发展平台。工业园区作为我区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区民营工业经济的重要发展基地。今年3月,经省科技厅批准,金平民营科技园成为汕头市首个省级民营科技园。下来,我们要在不断完善金平民营科技园建设的同时,着眼于保持经济高增长态势,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抓住行政区域调整契机,下大力气解决制约金平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土地问题,使民营经济“英雄有用武之地”,拓展发展空间。一是积极争取市的支持,开辟新的工业园区。区近期已着手启动升平工业区第二片区的方案设计,同时将继续抓紧筹建莲塘工业区。二是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抓紧清理盘活现有工业园区闲置的用地和厂房。三是清理盘活农村集体自留用地。通过适当集中,统一规划,统一调剂,统一管理,尽早发挥土地效益,加快经济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第四,加强规划和建设,着力打造商业热点与骨干专业市场。金平区人口密集,商贸活跃
第四篇: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再统一、思想再发动、工作再部署,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和经济主体的创业热情,营造民营经济的浓厚创业氛围,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努力培育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近年来,致力于激活经济主体,优化创业环境,先后组织开展了“投资环境服务月”、“创业富民”等活动,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广大民营企业主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合法经营,勇于开拓,取得了可喜的业绩。总体上看,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四个特点:城乡居民收入,民营经济对富民强市功不可没。业家的集群。
四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市场化进程。近年来我市市场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这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广大经济主体体现出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已成为衢州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总量不大。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民营经济在全省民营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小。如我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仅占全省的4.34%和2.23%,从业人员和职工数仅占全省的4.35%和2.45%。个体工商户总数及注册资金和私营企业户数及增幅慢于丽水。二是我市民营经济总体上资本积累尚未完成,注册资本超百万元的企业仅占全省的3.1%,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制约明显,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三是民营经济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部门服务意识和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去年我市人均gdp达到1150美元,这是一个加快发展的临界点。我市要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根本出路在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把广大经济主体的发展积极性充分发掘、调动起来,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生产力激发、释放出来,衢州跨越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沈祖伦同志十分关心民营企业发展,98年10月就明确提出,哪里重视个体私营经济,哪里经济发展就快;哪里不重视个体私营经济,那里经济条件再好,也难免为后来者所赶上。我们要从衢州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这样理解,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民营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也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市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抓民营经济发展,就是抓住了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民营经济是百姓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就是要发掘和激发广大城乡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创业的衢州人,使每个人都能在创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选择。我市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在民营经济,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和竞争力上。衢州要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民营经济是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民营经济大有作为,也应当有更大的作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正处在最好的机遇期。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民
营经济地位作用,宪法修正案明确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重大决策,民营经济又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民营经济业主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勇于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千方百计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要明确定位。全省提出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我市民营经济总体上处于创业时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要着眼于在加快发展中实现提高,在不断提高中促进更快发展。
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方针,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和经济主体的创业热情,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实现民营经济新提升。
明确一个目标。经过今后五年努力,实现我市民营经济总量、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三个翻番。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80%以上;上缴税收占全市工商税收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75%。
增强两个意识。一是借力发展意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首先,推动民营企业多方式加强与市外优势企业合作,广泛参与山海协作,全面利用沿海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等一切生产要素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要克服单打独斗、只竞争不合作的倾向,不要担心扩股失利,要主动与国内外同行合资合作、嫁接改造,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温州工业园是温州民营企业在衢州登陆,必将促进我市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鼓励民营企业充分运用进口设备减免税等政策手段,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引进人才力度,采取合作开发技术和产品、柔性流动、直接聘用等多种形式,引进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各级人事部门要从过去主要为机关部门引进人才转变为主要
为企业引进人才。
二是做大做强意识。要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必须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民营企业要按照衢州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制订企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定位。有关部门要排出上亿元企业培育名单,逐个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工业50条,鼓励优势民营企业运用资本扩张和市场合作等手段迅速做大做强,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工业园区是企业集聚发展的平台,要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必须走集聚发展的路子,充分利用园区基础设施共享、生产要素集中的优势,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壮大块状经济。要以清理整合工业园区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大力鼓励民办园区,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市场化,企业办园区的开山模式,民办园区的民建模式,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的温州工业园模式,有关方面都要积极推进办好。工业园区要引入民营机制,创新服务方式,不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
突出三个创新。一是创新体制。这是民营企业实现新一轮发展的基础。企业体制创新关键是实现产权多元化。家族制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生命力强,必将长期存在。与此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要求企业改革股权结构,逐步实现资本社会化。为此,要推进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相互参股、职工持股、吸纳外资和社会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地方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二是创新技术和管理。这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从初创时期的模仿跟进方式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实施名牌战略,争创知名品牌转变。积极推动建立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给予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技术依托;积极支持建立各种形式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民营企业要注重管理创新,加强市场、人力资源、质量和财务管理,积极推行iso质量体系认证和环境认证,引导企业培育和塑造企业品牌文化。努力建好工业110平台,加快企业终端建设,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我市信息化已转向民办网站为主,要因势利导,扶持重点民办网站
发展,政府部门属于可以面向市场的网站,要推向市场。
三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民营企业大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创业素质,要努力培养新一代“衢商”。衢商有辉煌的历史。明清时期,龙游商帮曾经是全国十大商帮之一。江山的廿八都、开化的华埠都曾是历史上重要的商埠,是江浙和两广、福建一带重要的贸易枢纽。今天,衢商要再创辉煌,民营企业责无旁贷。民营企业家要从历史上的“衢商”吸取创业精神,具备创业的志向、创新的能力、开放的眼光、讲求诚信的品质和以人为本的文化,使衢州民营企业成长为新一代“衢商”,将“衢商”打造成衢州的一张名片。为此要大力实施创业素质工程。上个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业素质工程动员大会,对实施创业素质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创业素质工程主要培训四种对象,即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新办个体工商户和技术蓝领,这些都是民营经济的主体。各级各
部门要把培训当作服务企业的过程,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把素质工程引向深入。广大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要增强主体意识,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创业素质培训的意义,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同时把创业素质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种战略投资,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力度,费用摊入成本,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改善四个环境。一是改善政策环境。现在对民营经济的歧视性规定已越来越少,但受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式的影响,具体实施中不公正的做法仍然存在。制度性障碍和政策性障碍表现在:民营资本虽然进入的领域日益扩大,但在市场准入上仍有较多的限制。相对国资,民间投资主体在投资、生产、经营方面的前置审批条件更多。同时,融资渠道不畅、融资体系单一,成为制约我市民营资本投资能力的瓶颈。落实对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就是对他们的最大支持。改善政策环境的首要问题在于各级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决冲破和革除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弊端,切实实行公有与私有一视同仁、民资与国资平等竞争的政策,把“国民待遇”真正落到实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具体把握三
条原则: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以外,所有投资领域,社会资本均可进入;凡鼓励和允许外来资本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本地民资进入;在实施优惠政策的投资领域,对国有和外来资本实行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本地民营企业也同样适用。要按照这三条原则,进一步清除民资进入的体制障碍和市场准入歧视。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力、金融、交通、水利等行业,支持民间投资兴办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尤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交、自来水、煤气、市政道路和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建设和经营。现在存在主体精,政府更精现象,政府要开明,花钱买机制。要继续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组建集团、冠省市名等限制条件,只要群众有创业热情,就要开辟“绿色通道”。
二是改善政务环境。改善政务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实际问题入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下大力气改善政务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广企业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外,企业注册登记的前置审批条件一律取消;推行民间投资登记备案制,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不需政府出资的投资项目,一律改为登记备案制,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实行“一个日子受理、一个工作日,零收费”的管理制度;各职能部门不得自行设置限制条件,原有限制条件一律取消。进一步提高执法管理水平,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要少处罚、多指导,少设路障、多设路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轻微违规首次不追究,涉企司法案件慎重处理。许多民营企业家初始对政策法规不熟悉,各级
职能部门要真心实意予以帮助,不要抓住不放,以罚款来创收。要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任何单位都不得干预民营企业的合法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进入企业检查。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发展,决不能借加强管理之名行限制之实。
三是改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基础。要围绕“信用衢州”建设,探索建立企业信用认证、评级、披露制度,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引导争创诚信企业、诚信经营户。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偷税漏税、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使绝大多数合法经营、规范经营的民营企业能够顺利成长。加强对民营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引导民营企业守法经营。
四是改善舆论环境。要大力倡导创业精神,营造创业环境,鼓励创业行为,维护创业权益。外出打工是创业,科技人员办实体是创业,机关干部下海是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则是最大的创业。要正确看待民营企业家,对他们要看本质、看主流、看贡献。不要看不惯“有钱人”,现在的民营企业家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他们不是资本家,而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要看不起“小老板”,许多企业家当年有些是打铁的,有些是补鞋的,有些是弹棉花或收破烂的,“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样的创业精神值得尊敬、值得弘扬。不要排挤外来企业,本地外地企业都是一家。尊重民营企业家,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才,就是尊重创造。各地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工具,广泛宣传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宣传民营企业的创业典型,努力营造民营企
业家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的良好社会环境。
集中解决五个倾向性问题。
一是民营企业如何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许多企业比较迷恋改革开放初期,或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让政策上。要知道今非昔比,现在已不能靠让政策或钻体制的空子来完成原始积累,还是要加强对企业引导,以创业股取代原始股,创新新取代政策股,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二是物流市场如何培育?现在市区临街到处都是店面,小散乱,而专业市场也只限于本市范围居多,天润发的冲出给我们启示,还是要加强统一规划整合,不能遍地开花。集中力量培育若干能幅射带动周边地区的规模特色专业市场,临街店面要控制住,坊门街商业步行街要采取措施尽快繁荣。
三是城市功能如何完善?政府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大包大揽,还是要放开领域,以民间资本来办教育、办医院、办文化。这样城市发展才能加快。
四是如何保持公平竞争秩序?外地企业对衢州多有担心,招投标中串标现象见怪不怪,实际上是保护落后,也助长腐败。要规范招投标中心,杜绝漏洞,实现公平竞争最优化。
五是民营经济能否官商不分?我们现在提倡机关干部下海,提倡比照股票依法参股办工业,这些都是适应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举措,但决不允许违反中纪委有关规定,更不允许手上掌权却暗地里办公司、介绍工程谋私利,类似这样的问题要严肃处理。
三、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1、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衢州新一轮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长期坚持,务求实效。各级党政部门要经常研究民营经济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相关管理部门要以促进发展为己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支持配合,为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尽心出力。
2、加强协调,改善民营经济要素供给。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要素支撑。目前,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要素供给瓶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首先,下大力气加快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调度,缓解生产要素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强对电力、自来水等公用事业和垄断经营产品的成本监审和价格管理,在土地、水、电、气和通讯设施等供给和价格方面对民营企业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第二,加强和改善财政金融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各级政府性专项资金都要打破所有制界限,加大对民营企业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品牌创立以及园区共享设施建设等的财政支持力度。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申请国家、省级等各类政策性扶持基金。金融机构要把民营企业作为重要服务对象,改进信贷管理方式,完善金融服
务。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第三,努力增加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供给。要通过税收、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改造;鼓励民营企业与各类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办好各类人才市场,拓宽民营企业人才引进渠道。
3、完善管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推动民营经济在规范、法制、有序的轨道上发展。一是切实转变职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融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有关部门要及时向企业发布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市场动态以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工商部门一方面要从个私经济起步抓起,当好接生婆,另一方面要重点培育上亿元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发展中介组织,完善自律功能。要发展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民间组织,重视发挥工商联的作用,促进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三是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扩大党的社会基础。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民营企业的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大力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五个一工程”,力争经过三年努力,使5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91%有党员,10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和3名正式党员以上的企业100%建立党组织,80%单独组建的党组织达到“五好”要求。要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工会、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群众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利。民营企业要自觉接受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积极为党组织和群众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和支持。
4、转变作风,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今年是狠抓落实年,我们要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对照
“七少七多”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坚持开展市领导联系“六个一”、建立“创业绿卡”、构建大工业服务体系等行之有效的举措,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发动党员干部下基层、进企业,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我们下步要根据实际需要,准备选出百名机关干部到工业战线和开发区挂职、帮助工作。对年产值首次超亿元的民营企业,市领导要亲自上门祝贺。5月份,全市要集中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各地要组织机关干部深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满腔热情地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同志们,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创造力,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我市民营经济大发展,为培育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再统一、思想再发动、工作再部署,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和经济主体的创业热情,营造民营经济的浓厚创业氛围,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努力培育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近年来,致力于激活经济主体,优化创业环境,先后组织开展了“投资环境服务月”、“创业富民”等活动,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广大民营企业主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合法经营,勇于开拓,取得了可喜的业绩。总体上看,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到去年底,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68951户,从业人员12.9万人,注册资金11.67亿元;私营企业6744家,职工数10.2万人,注册资金65.4亿元,比1998年分别增长13.99%、29.18%和245%。去年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6202户,相当于每天有40多户个体工商户开业,新创办私营企业2089家,平均每天有近6家私营企业诞生。去年全市GDp中民营经济占比达76.4%,比全省高6.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中民营经济占比达81.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比重达55.8%,全市工商税收中来自民营经济的约占70%。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加速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促进了对内对外开放,拓宽了城乡居民就业渠道,增加了财政收入和
城乡居民收入,民营经济对富民强市功不可没。
二是民营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一批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企业家是第一资源,优势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潜力所在。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总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造就了一批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目前,全市销售超亿元的民营工业企业达27家。通天星集团、开山集团、红五环公司、国光集团、虎山集团、001集团等都已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头羊”。如浙江001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跻身全省“百强非公(民营)企业”行列,001商标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和全国重点保护商标,主导产品001天线、画写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开山集团和红五环的小型气动凿岩机年产量达到25万台,占国内市场销量的90%左右。越来越多的市外知名民营企业,如元立集团、光宇集团、万向集团、嘉禾集团、凯恩集团先后在衢州投资兴业,衢州正在形成优秀民营企业和企
业家的集群。
三是民营经济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质量不断提升。去年,全市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97万元,已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新增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46家,新冠浙江省名的私营企业140家,总数达283家。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各级科技部门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60家,全市43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41家,比重达93%。我市一批民营企业已经完成资本积累,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单一型产权结构向多元化转变。
四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市场化进程。近年来我市市场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这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广大经济主体体现出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已成为衢州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总量不大。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民营经济在全省民营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小。如我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仅占全省的4.34%和2.23%,从业人员和职工数仅占全省的4.35%和2.45%。个体工商户总数及注册资金和私营企业户数及增幅慢于丽水。二是我市民营经济总体上资本积累尚未完成,注册资本超百万元的企业仅占全省的3.1%,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制约明显,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三是民营经济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部门服务意识和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去年我市人均GDp达到1150美元,这是一个加快发展的临界点。我市要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根本出路在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把广大经济主体的发展积极性充分发掘、调动起来,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生产力激发、释放出来,衢州跨越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沈祖伦同志十分关心民营企业发展,98年10月就明确提出,哪里重视个体私营经济,哪里经济发展就快;哪里不重视个体私营经济,那里经济条件再好,也难免为后来者所赶上。我们要从衢州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这样理解,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民营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也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市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抓民营经济发展,就是抓住了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民营经济是百姓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就是要发掘和激发广大城乡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创业的衢州人,使每个人都能在创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选择。我市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在民营经济,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和竞争力上。衢州要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民营经济是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民营经济大有作为,也应当有更大的作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正处在最好的机遇期。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民
营经济地位作用,宪法修正案明确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重大决策,民营经济又迎来了一个大发
展的黄金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民营经济业主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勇于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千方百计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要明确定位。全省提出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我市民营经济总体上处于创业时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要着眼于在加快发展中实现提高,在不断提高中促进更快发展。
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方针,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和经济主体的创业热情,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实现民营经济新提升。
明确一个目标。经过今后五年努力,实现我市民营经济总量、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三个翻番。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80%以上;上缴税收占全市工商税收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75%。
增强两个意识。一是借力发展意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首先,推动民营企业多方式加强与市外优势企业合作,广泛参与山海协作,全面利用沿海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等一切生产要素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要克服单打独斗、只竞争不合作的倾向,不要担心扩股失利,要主动与国内外同行合资合作、嫁接改造,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温州工业园是温州民营企业在衢州登陆,必将促进我市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鼓励民营企业充分运用进口设备减免税等政策手段,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引进人才力度,采取合作开发技术和产品、柔性流动、直接聘用等多种形式,引进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各级人事部门要从过去主要为机关部门引进人才转变为主要
为企业引进人才。
二是做大做强意识。要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必须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民营企业要按照衢州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制订企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定位。有关部门要排出上亿元企业培育名单,逐个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工业50条,鼓励优势民营企业运用资本扩张和市场合作等手段迅速做大做强,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工业园区是企业集聚发展的平台,要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必须走集聚发展的路子,充分利用园区基础设施共享、生产要素集中的优势,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壮大块状经济。要以清理整合工业园区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大力鼓励民办园区,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市场化,企业办园区的开山模式,民办园区的民建模式,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的温州工业园模式,有关方面都要积极推进办好。工业园区要引入民营机制,创新服务方式,不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
突出三个创新。一是创新体制。这是民营企业实现新一轮发展的基础。企业体制创新关键是实现产权多元化。家族制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生命力强,必将长期存在。与此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要求企业改革股权结构,逐步实现资本社会化。为此,要推进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相互参股、职工持股、吸纳外资和社会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地方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二是创新技术和管理。这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从初创时期的模仿跟进方式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实施名牌战略,争创知名品牌转变。积极推动建立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给予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技术依托;积极支持建立各种形式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民营企业要注重管理创新,加强市场、人力资源、质量和财务管理,积极推行ISO质量体系认证和环境认证,引导企业培育和塑造企业品牌文化。努力建好工业110平台,加快企业终端建设,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我市信息化已转向民办网站为主,要因势利导,扶持重点民办网站
发展,政府部门属于可以面向市场的网站,要推向市场。
三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民营企业大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创业素质,要努力培养新一代“衢商”。衢商有辉煌的历史。明清时期,龙游商帮曾经是全国十大商帮之一。江山的廿八都、开化的华埠都曾是历史上重要的商埠,是江浙和两广、福建一带重要的贸易枢纽。今天,衢商要再创辉煌,民营企业责无旁贷。民营企业家要从历史上的“衢商”吸取创业精神,具备创业的志向、创新的能力、开放的眼光、讲求诚信的品质和以人为本的文化,使衢州民营企业成长为新一代“衢商”,将“衢商”打造成衢州的一张名片。为此要大力实施创业素质工程。上个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业素质工程动员大会,对实施创业素质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创业素质工程主要培训四种对象,即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新办个体工商户和技术蓝领,这些都是民营经济的主体。各级各
部门要把培训当作服务企业的过程,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把素质工程引向深入。广大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要增强主体意识,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创业素质培训的意义,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同时把创业素质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种战略投资,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力度,费用摊入成本,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改善四个环境。一是改善政策环境。现在对民营经济的歧视性规定已越来越少,但受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式的影响,具体实施中不公正的做法仍然存在。制度性障碍和政策性障碍表现在:民营资本虽然进入的领域日益扩大,但在市场准入上仍有较多的限制。相对国资,民间投资主体在投资、生产、经营方面的前置审批条件更多。同时,融资渠道不畅、融资体系单一,成为制约我市民营资
本投资能力的瓶颈。落实对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就是对他们的最大支持。改善政策环境的首要问题在于各级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决冲破和革除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弊端,切实实行公有与私有一视同仁、民资与国资平等竞争的政策,把“国民待遇”真正落到实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具体把握三
条原则: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以外,所有投资领域,社会资本均可进入;凡鼓励和允许外来资本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本地民资进入;在实施优惠政策的投资领域,对国有和外来资本实行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本地民营企业也同样适用。要按照这三条原则,进一步清除民资进入的体制障碍和市场准入歧视。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力、金融、交通、水利等行业,支持民间投资兴办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尤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交、自来水、煤气、市政道路和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建设和经营。现在存在主体精,政府更精现象,政府要开明,花钱买机制。要继续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组建集团、冠省市名等限制条件,只要群众有创业热情,就要开辟“绿色通道”。
二是改善政务环境。改善政务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实际问题入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下大力气改善政务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广企业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外,企业注册登记的前置审批条件一律取消;推行民间投资登记备案制,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不需政府出资的投资项目,一律改为登记备案制,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实行“一个日子受理、一个工作日,零收费”的管理制度;各职能部门不得自行设置限制条件,原有限制条件一律取消。进一步提高执法管理水平,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要少处罚、多指导,少设路障、多设路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轻微违规首次不追究,涉企司法案件慎重处理。许多民营企业家初始对政策法规不熟悉,各级
职能部门要真心实意予以帮助,不要抓住不放,以罚款来创收。要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任何单位都不得干预民营企业的合法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进入企业检查。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发展,决不能借加强管理之名行限制之实。
三是改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基础。要围绕“信用衢州”建设,探索建立企业信用认证、评级、披露制度,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引导争创诚信企业、诚信经营户。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偷税漏税、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使绝大多数合法经营、规范经营的民营企业能够顺利成长。加强对民营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引导民营企业守法经营。
四是改善~环境。要大力倡导创业精神,营造创业环境,鼓励创业行为,维护创业权益。外出打工是创业,科技人员办实体是创业,机关干部下海是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则是最大的创业。要正确看待民营企业家,对他们要看本质、看主流、看贡献。不要看不惯“有钱人”,现在的民营企业家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他们不是资本家,而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要看不起“小老板”,许多企业家当年有些是打铁的,有些是补鞋的,有些是弹棉花或收破烂的,“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样的创业精神值得尊敬、值得弘扬。不要排挤外来企业,本地外地企业都是一家。尊重民营企业家,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才,就是尊重创造。各地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工具,广泛宣传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宣传民营企业的创业典型,努力营造民营企
业家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的良好社会环境。
集中解决五个倾向性问题。一是民营企业如何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许多企业比较迷恋改革开放初期,或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让政策上。要知道今非昔比,现在已不能靠让政策或钻体制的空子来完成原始积累,还是要加强对企业引导,以创业股取代原始股,创新新取代政策股,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二是物流市场如何培育?现在市区临街到处都是店面,小散乱,而专业市场也只限于本市范围居多,天润发的冲出给我们启示,还是要加强统一规划整合,不能遍地开花。集中力量培育若干能幅射带动周边地区的规模特色专业市场,临街店面要控制住,坊门街商业步行街要采取措施尽快繁荣。
三是城市功能如何完善?政府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大包大揽,还是要放开领域,以民间资本来办教育、办医院、办文化。这样城市发展才能加快。
四是如何保持公平竞争秩序?外地企业对衢州多有担心,招投标中串标现象见怪不怪,实际上是保护落后,也助长~。要规范招投标中心,杜绝漏洞,实现公平竞争最优化。
五是民营经济能否官商不分?我们现在提倡机关干部下海,提倡比照股票依法参股办工业,这些都是适应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举措,但决不允许违反中纪委有关规定,更不允许手上掌权却暗地里办公司、介绍工程谋私利,类似这样的问题要严肃处理。
三、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1、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衢州新一轮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长期坚持,务求实效。各级党政部门要经常研究民营经济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相关管理部门要以促进发展为己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支持配合,为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尽心出力。
2、加强协调,改善民营经济要素供给。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要素支撑。目前,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要素供给瓶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首先,下大力气加快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调度,缓解生产要素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强对电力、自来水等公用事业和垄断经营产品的成本监审和价格管理,在土地、水、电、气和通讯设施等供给和价格方面对民营企业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第二,加强和改善财政金融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各级政府性专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