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主要对北京年北京奥运会后,发表于各类期刊上的有关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影响等方面的文章进行进行研读并分析,来阐述北京奥对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提供的新的历史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探讨北京奥对我国群众发展的影响。旨在为今后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群众体育;影响作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向前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关注,并努力追求自身的幸福感,而身心健康无疑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自身幸福感提升的前提条件。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士气,为我国群众体育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使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断高涨,这也对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提升居民自身幸福感有较大的辅助作用。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以奥运为核心的体育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转变,使体育工作重心出现以群众体育为重点的战略大转移,这使人们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体育消费观念等将大大增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等得到协调发展,最终使大众体育管理体系逐渐得到改善。
1.群众体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1.1群众体育的内涵
群众体育是指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公众参与的广泛性,他们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兴趣爱好、自然环境等自愿参加,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二是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这方面区别于竞技体育。
1.2群众体育的特征
1.2.1管理体制的缺位
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呈现出一个显著基本特征,就是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位现象。但是,由于“金牌战略”的实施,政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上对竞技体育进行全方位倾斜,导致群众体育管理资源的严重不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与竞技体育极不协调,严重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有效发展。而且,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群众体育的组织与管理非常薄弱,部分地区甚至是“空白”,这是制约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的一个“瓶颈”。
1.2.2发展的渐进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体制的改革大体上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至1992年,我国群众体育开始向社会迈进。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开始至今,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不断深入,群众体育的产业化问题在此阶段出现新气象,其管理体制也开始由“单位制”向“社区”过渡。
1.2.3主体和功能的多元化
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的主体在个人主体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社会主体与国家主体共存的格局。这种主体多元化的变化又导致了我国群众体育功能的扩展。群众体育的最本质功能是健身和娱乐,但是社会主体和国家主体从它们的功利目的出发,对体育的本质功能进行了开发和利用,从而产生了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些非本质功能。这种群众体育功能的扩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群众体育产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2.北京奥运会给我国群众体育带来的后效应
2.1 奥运会提高了我国群众体育的意识
北京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取得历史性突破。这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奥运会的精神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将植根于我国人民群众,并在人群中传播,这为掀起全民健身的浪潮奠定了基础。从历届各国举办奥运会后,群众体育发展动态可以看出,举办奥运会后,该国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人数将大幅增加,国民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得到提高。
2.2 奥运会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
体育设施是群众体育的物质基础,同时它也是一个固定的、有形的和基本的体育产业。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相政府借此机会抓住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有利时机,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发行体育彩票,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体育广场、全民健身公园、小篮板、乒乓球台等措施,极大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条件,维持了他们的健身热情。
3.奥运战略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之间的现矛盾
3.1奥运争光计划降低了全民健身战略的地位
目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发展密切相关的群众体育的发展仍比较滞后,无论在发展速度、发展质量还是在发展规模上,都难以与竞技体育相提并论。尤其是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加凸现群众体育的弱势地位和辅助地位。随然当前我国的体育人口、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国民平均运动时间、平均运动健身消费等数据比北京奥运会前有所改观,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种现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存在。
3.2 北京奥运会拉大我国群众体育城乡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
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先天的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后天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各地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如此。体育消费是一种“非必须”消费,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而目前,我国的发展极为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人口较之东部来说数量相对较少,而广大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和人文历史因素等造就了西部广大地区较落后于东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以及边境等落后地区。
3.3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群众体育加速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农村体育一直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不尽人意,农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水平低,农村体育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现阶段我国农村无论是人均体育场地,还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以及组织化程度,与城市相比都处于较低水平。
4.北京奥运会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对策
4.1转变观念大力推进群众体育社会化
目前,在城市地区我们清晰看到人们能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有所提高,体育人口也逐渐增加,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国民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国群众体育的体制还不很完善,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仍需加强。然而推进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要以社会化为突破口,依靠社会力量,鼓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投资、捐赠等形式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和兴办经营性体育场所。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对体育工作的职责要不断强化,结合本单位情况,发挥各自优势,创造性地开展群众体育工作。
4.2加强体育制度和法规制定保证全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提高
我国政府对民生的关注不断提升,体育制度和法规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20北京年“两会”期间,相关人士呼吁《全民健身条例》尽快出台。并一再强调: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出台《全民健身条例》是切实履行政府公共职能、服务大众、改善民生的需要,将极大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全社会体育意识,弘扬奥运精神,继承奥运遗产,更好地人文奥运的内涵,旨在推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4.3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建立具适合我国国情的群众体育管理体系
社会、国家和民众既需要发展群众体育,又需要发展竞技体育,而且二者必须协调发展。体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育回归本质就是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目前,我们要努力实现从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的转变。但同时我们要明确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的辩证关系,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不能忘记群众体育这个根本,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竞技体育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5.结论
北京北京奥运会为推进群众体育发展的提供了大好契机。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目前,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以奥运为核心的体育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转变,使体育工作重心出现以竞技体育为重点逐步转向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者要兼顾发展的局面转变,并使群众体育发展日益从竞技体育中剥离出来,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需要、缓解压力、增进健康为目标,最终使群众体育也逐步与世界社会体育接轨,朝着大众化、多元化、实用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生.后奥运时代太极拳对湖南省群众体育发展影响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4).[2]李林,冯永丽.转型期中国群众体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走向[J].山西体育科技2010,(6).[3]杨建设,安儒亮.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数据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7).[4]牛群群.20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走向趋势[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1,(22).[5]杨枭,畅永民.后奥运时代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1,(15).[6]吴海霞.第29届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信息,20北京,(27).
第二篇: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08 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这不仅促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同时更是牵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协调发展的一项伟大工程, 它关系到首都北京的经济建设和长远发展, 也关系到整个北京地区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建设, 甚至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的举行, 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意义。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奥运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商业化。扩大投资需求, 刺激北京乃至全国经济增长刺激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制创新。增加中国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推动全国旅游业的发展。[1] 现代奥运会已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融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身为一项世界性体育盛会,给举办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回顾近几届奥运会的经济收益,我们不难发现,洛杉矶奥运会给南卡罗来纳地区带来了32.9亿美元的收益;巴塞罗那奥运会给加泰罗尼亚地区带来了260.4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亚特兰大奥运会为佐治亚州带来了51亿美元的总效益;悉尼奥运给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斯州带来了63 亿美元的收益。据著名投资机构高盛证券的分析,北京申办成功后,从2002 年起到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将额外增加0.3%。北京奥运会将有助于举办国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经济结构调整等棘手的经济问题。但是同时也会给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奥运低谷效应”,因此既要考虑奥运会举办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问题,更要考虑到奥运会所带来的不利经济影响,充分发挥奥运会的北京奥运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机会,无论是和体育相关成果的展示,奥林匹克价值的推广还是进行社会改良的教育,奥运会都提供了宽阔平台。现代奥运具有多元价值,它对主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这个热爱体育的大国举行,给中国提供了展示其举办最伟大的国际体育赛事的机遇。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2008 年北京奥运会将为中国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营销前景和机会世界上最伟大的和最容易识别的品牌——奥林匹克品牌,能够和中国合作、和世界上一系列的领先品牌合作,将共同搭建一个无与伦比的营销平台。申办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将带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我国为举办奥运会的总投资将达到350亿美元,而国家的投资又会带动民间的投资,最终转化为首都经济增长的动力。[2] 所谓奥运经济, 就是举办国的直接受益和举办国产业直接与间接的巨大诱发效益的总和。奥运经济对举办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参加奥运会的各种人员的参观旅游与商业活动: 通信、电子媒介等方面的投入;赞助者的广告、文化项目、展览等活动;奥林匹克场馆和奥运村的运营;当地居民与奥运会有关的支出;奥林匹克来自三方面: 指定赞助商的赞助、电视转播权销售收入和门票收入等等。[1] 北京举办奥运会的直接收入主要来自电视转播权、TOP 计划(全球赞助商成员计划)赞助收入的分成、组委会赞助商、特许经销商、奥林匹克纪念币和邮票、门票、捐赠资产处置、体育彩票等的收入。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有直接影响。随着奥运会的到来, 各种服务性部门的工作量也大为增加。以往奥运会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举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就业压力。据专家估算,北京奥运会将会带来210万个就业机会。此外,举办奥运会加快了承办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货物贸易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
奥运经济的核心是奥组委市场开发计划、场馆及附属设施的建设投资涉及到大量的企业。它们的材料设备、服务及其上下游产品, 构成了奥运经济的产业链条。在品牌推介上既需要以一部分优秀的代表性品牌作为重点推介的工作内容同时也需要政府关注整体品牌的推介。参与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的企业既需要一笔入门的费用还需要高出入门费用几倍的后期宣传和运作的费用因此, 存在着现实的风险和困难。如果由政府从城市牌的角度进行整运的企业的一些风险和难题, 理清政府支持与市场消化的关系促进企业寻找和把握奥运商机。[3] 市场经济角度:目前中国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虽然还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探索在中国这种社会条件下举办奥运会有着特殊的意义。魏纪中认为,简单的把其它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举办奥运会的模式、办法搬过来,将会有许多不适应中国国情的地方。因此,结合中国国情的奥运经济如何开展,将是个大课题。市场经济就是要算投入产出的问题,成本、效益和利润的关系需要处理好。应当从整个市场的环境角度,来研究和改善市场投资、运行条件,使北京和全国众多企业能够受益。
企业角度:企业是奥运经济的主体,只有企业能够从奥运商机中受益,才能说奥运经济收到了成效。魏纪中认为,企业参与奥运会决不等同于出钱出物赞助,出了钱和物的企业应当利用奥运会的赞助机会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赞助奥运会经验老道的国际跨国集团相比,中国企业参与奥运会的起点和投入是不同的,当然收益也会不同。我们的企业应当着重研究在进入赞助商行列后如何得到更大收益的问题,力争得到短期和长期的利益。[5]
比如:对陶瓷行业五大利好
首先,从奥运建设对陶瓷产品的需求看,可以为我国陶瓷工业提供难得的商机,增加企业盈利。其次,从奥运建设对陶瓷产品的要求看,有利于陶瓷工业开发新品,调整产品结构。再次,从奥运会在世界的影响看,有利于陶瓷工业开拓国际市场,争取国际投资。第四,从奥运建设的竞争性看,有利于陶瓷工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第五,从奥运精神对全民族的影响看,可以为陶瓷工业提供比物质效益更大的收获。[4]
例如:北京奥运给我国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特别对北京旅游业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据美国高盛公司估计,从2002 年起到奥运年,中国旅游收入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8 %。国内许多专家也对2001-2008年北京旅游创汇收入的增长预测,增长率都在10 %以上。旅游业是窗口行业,北京奥运为首都带来丰富的国外客源,其精神风貌、服务质量等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政策,地方旅游部门协同有关机构进行随时监督、检查,对遏制这一现象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面对北京奥运临近,国外游客日渐增多的现状,国家还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保障国外游客的权益,提高国家的旅游现象。国内旅游公司以北京奥运旅游为契机,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整体上增强其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6] 再如单单在旅游业上:四本文从历届奥运会对举办国旅游的影响入手,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逻辑演绎法从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分析了2008年奥运会将会对北京市旅游的影响,描述、评价了北京市旅游的市场环境,并以此提出了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旅游的发展对策,得出以下结论:
1.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将会对北京市的旅游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奥运旅游的最直接效应就是国际游客的大幅度增加,而最长远的效应就是能够提高北京的国际知名度和旅游形象,同时奥运会的举办还会大大促进北京旅游大环境的改善,增加北京新的旅游吸引物,也会增加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能力。
2.奥运会给北京市旅游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例如旅游人数的大量增加,会对北京市的旅游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其是那些不可再生性的旅游资源。但是,如果采取有效地积极地应对措施,这些负面影响是可以避免或减小到最低限度的。
3.奥运会对于北京市旅游业来讲,只是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这并非意味着2008年奥运旅游一定会成功。旅游业是一个比较脆弱的行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的下滑、航空油料价格的上涨、犯罪率上升和恐怖主义活动、严重的传染疾病(例如SARS)、出入境限制增加等等。因此只有合适积极的内外部环境,采取有效的行动措施,才会把希望变成现实。
4.在影响奥运旅游的内外部环境中大多因素都是主办城市无法单方面控制的,因此,为了2008年奥运会旅游的成功,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例如旅游产品的整合、旅游形象的定位、积极的市场促销、赛后的强化和保持等对策。即使这措施不能保证奥运旅游的成功,那么对于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7] 北京奥运会也会让北京市民分享到奥运会带来的城市进步成果。市民将对改善了的交通条件、自然和社会环境感到满意。奥运会也将积累丰富的城市管理经验, 提高整座城市的运行效率, 促进北京与全国各省市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形成健康、乐观、创新和强烈公德意识的社会文化环境。奥运会的收获也会转变为奥运经济的收获促进城市经济产生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平台。奥运经济必将带来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新北京。[3]
参考文献:
[1]严武,杨小明,.论奥运经济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05,(04)[2]肖俊;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 17期 [3]左新文.奥运经济:创意北京的明天[J].投资北京 , 2006,(02)[4]李国庆.北京奥运——陶瓷好运[J].山东陶瓷 , 2004,(04)[5]汪涌.奥运商机:大门敞开 用心者进[J].丝网印刷 , 2004,(08)[6]方千华,朱昌义,郑胜利.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7]刘列.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市旅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 2004.
第三篇: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晓刚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3期
[摘要]推广群众体育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对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和体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分析,并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试图找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若干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群众体育发展;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第四篇:北京奥运会对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价值与作用(精)
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在北京奥运会申办、筹办和举办过程中,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代表的莘莘学子,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参与中,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光大。
一、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是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这个总和是这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源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民族精神教育指为提高民族使命感、凝聚力和创造力等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是重点教育内容,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北京奥运会对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价值(一丰富了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
心理学家认为,塑造榜样就是为了给行为提供参照,一旦学习者确定了学习样板,也就明确了未来的行动目标,进而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榜样行为保持一致。当个体目标确定之后,他就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主动采取行动。北京奥运会有很多感人的事迹,这些榜样涉及到多个层面,包括公务员、志愿者、运动员和普通百姓,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当代大学生把从这些榜样身上学到的品质在实践中运用,行为得到正面强化,从而巩固与强化了自己的道德认识,全面掌握了社会的主流价值与道德。
(二提供了民族精神教育的范式
在北京奥运会中,大学生的参与是广泛的。在全方位参与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范式,这些范式具有实效性和可行性,可以作为今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参照。这
些模式主要包括志愿者服务、社区参与等模式。据了解,奥运会当中共有各类志愿者170多万,其中有赛会志愿者10万人,社会志愿者100万人,城市志愿者40万人,还有20万拉拉队志愿者。赛会志愿者当中绝大多数是大学生,媒体称呼他们是鸟巢一代。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也形成了“人文奥运”教育“学校—社区”参与模式,有的地方至今仍然延续这种模式。大学生在参与中提高了服务意识,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开拓民族精神教育的视野
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也是北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这个主题口号说明,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在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和欢乐,在共同追求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它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实质和普遍价值观——
—团结、友谊、进步、北京奥运会对提升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党磊贾小萱张翠苹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一项重要任务。北京奥运会对提升大学
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丰富了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提供了民族精神教育的范式,开拓了
民族精神教育的视野。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唤醒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情,提升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了大
学生的奉献精神,提高了大学生的凝聚力,激活了大学生的创造力五方面。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民族精神;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1005-0079-02 德育园地 79 2010.5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和谐、参与和梦想。十几天的高水平竞赛,给大学生带来了激情和欢乐,也使他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中外观众和游客的接触交流,外国观众的文明素质和风趣表现,为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之间建立友谊、增进共识、加深理解都提供了良好契机。大学生通过视野的跨越,对中华民族精神有了新的认识,也坚定了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决心。
三、北京奥运会对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作用(一唤醒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情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是人文奥运,它提出了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相融合,展示了一届“和谐、交流与发展”的人文主题奥运会,并达到促进世界和平、友谊与进步的发展目标。人文奥运理念的传播,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民族文化的失落在大学生中表现突出,北京奥运会促使了这一文化的回归,大学生学会了和谐,包括自我和谐、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等。“人文奥运”成为以人为本,歌颂人、尊重人,塑造和谐发展的个人和城市形象的人文舞台,这一理念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提升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北京奥运会展现给世界的不仅仅是庄严肃穆的礼仪庆典文化,最重要的是给世界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据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发布的“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及市民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观测数据显示,包括来
京务工人员在内的北京市民,在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等领域的公共文明素养整体水平都明显提高。所有这些,无不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志向和威武坚强的意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浓缩,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的核心。此外,表达着人类对和平美好愿望祝福的奥运圣火在英法屡次受袭,西方媒体恶意诬蔑,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怒,中国境内外的华人纷纷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愤慨,爱国热情空前高涨。这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三培育了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曾说过:“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2008北京奥运会需要的核心志愿者约10万名。他们不计报酬,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用友好的微笑,用自己良好的精神风貌感动着各国的运动员、感动着各方面的来宾、感动着社会各界。在志愿者的工作过程中,大学生们既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能力,又扩大了社会交往,对大学生奉献精神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提高了大学生的凝聚力
北京奥运会在筹办过程中先后经历了雪灾、地震等大灾难,但是在灾难面前,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现出一种坚强的信心,抗击灾难的行动和筹办北京奥运会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在这一历史阶段,不但生发了抗震救灾精神,而且也孕育出了北京奥运精神,这一精神的产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灵魂得到了洗礼,他们为中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努力进取的奥运精神和民族精神所感动,同时也坚定了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
(五激活了大学生的创造力
2008北京奥运会有两大创新点。一是“人文奥运”理念的创新,它依托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示奥林匹克精神,实现了历史的突破。二是在“科技奥运”理念下,北京充分利用人才优势,着力突出科技创新,围绕奥运筹办任务组织了1200余项科技攻
关。科技创新体现在奥运场馆建设、竞赛组织、奥运服务等领域。这些创造性的成果,唤醒了大学生的创造热情,激活了大学生的创造力。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大学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要真正把这一软实力短期行为变成长期效应,还要立足于长远,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1]谭小勇.北京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J].体育与科 学,2002,(5.[2]刘光明.在弘扬奥运精神中升华伟大的民族精神[J].学校 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3]冯国庆.谈谈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意义及途径[J].思想 教育研究,2004,(9.[4]孙超.论北京奥运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价值[J].边疆 经济与文化,2009,(5.[5]张艳霞.关于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的思考[J].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2.[6]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DEA080174“北京奥运会对提升民族精神教育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体育工作部河北保定071001 责任编辑王娟 德育园地 80 2010.5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第五篇:浅谈国际性盛会对我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影响
世园会背景下西安绿色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探论 【摘要】
西安世园会是继1999年的昆明世园会,2006年的沈阳世园会之后我国又一大国际性的盛会。世园会对西安未来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西安未来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在“绿色引领时尚的”主题下,如何增强环保观念和低碳意识,促进西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就世园会的经济效益,为什么要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如何才能全面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以及发展绿色经济的现实意义四方面阐述了世园会背景下西安绿色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低碳 环保 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链
节能减排 【引言】
西安世园会的召开,无疑给西安这座古城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加快了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脚步。“绿色引领时尚的”的主题为西安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提倡城市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和谐统一,这一城市发展的和谐模式为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指导作用。世园会给人们带来的一种新的发展和生活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应是不可估计的。作为盛会的东道主城市,西安在承办世园会的过程中,生态建设持续投入,在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必将发挥出极大的示范作用。西安作为一座有历史、有梦想的伟大城 1 市,正在蓄积着全面复兴的冲动和力量,而这种力量,已经找到了2011世园会这一爆发点,其效应将不可估量。一.世园会带来的经济效应
这次园艺盛会以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时间之长、内容之多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时为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在世园会178天的会期中,上千万中外人士来到西安,充分领略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必将使这一城市发展的和谐模式更加深入人心。早在申办之初,有关世园会能为西安乃至陕西带来什么的命题就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研究。西安作为一座有历史、有梦想的伟大城市,正在蓄积着全面复兴的冲动和力量,而这种力量,已经找到了2011世园会这一爆发点,其效应将不可估量。下面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说明世园会产生的经济效应。
(一)示范效应: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世园会的一大主题,就是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盛会的东道主城市,西安在承办世园会的过程中,生态建设持续投入,在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必将发挥出极大的示范作用。在世园会会期中,上千万中外人士来到西安,充分领略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使得这一城市发展的和谐模式将更加深入人心。可以说如今的西安东部,已成为一个宜居宜创业的绿色大花园。当然,城市价值将会得到极大提升和充分兑现。
(二)引擎效应: 经济社会的助推器
西安世园会,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以及可以预见的影响力,也将成为西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大重要引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据测算,西安世园会对相关产业拉动带动值将达到数百亿元,对西安市当年GDP的拉动将高达5%-6%,创造1万余个新的就业岗位,间接带动10万多人就业。世园会建设工程,与西安近期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十二五中长期重点项目规划建设相结合,切实落实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等一系列宏观调整政策,进一步带动和刺激投资和消费。
(三)民生效应:让市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其终极的衡量标尺,就是以人为本。2011年世园会,正是一件惠及广大市民的民生工程。且不说世园会给西安带来的长远影响,光项目本身的生态投入以及相关的生态治理,就像是给西安新增了一个绿肺,使市民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在世园会的影响下,西安的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等各个方面都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市民的日常生活及就业等也将迈上一个新高度。
(四)带动效应:相关产业的快车道
世园会将给西安聚集起庞大的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西安不仅将餐饮、物流、旅游等收入囊中,还将拉动花卉养殖、旅游、房地产、会展等产业的发展。2011年世园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另一方面,在“眼球经济”的推动下,西安的餐饮、商贸、教育等服务业也将得到极大的刺激和推动,对西安GDP快速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觑。据统计,2011年西安国内游人数将较2010 年增长25%以上;餐饮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22%-25%,其中,大型餐饮企业的增速有望超过45%;而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较2010年同比增长22%-23%
(五)宣传效应:唱响西安城市品牌
2011年世园会是建国以来西安所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世界性、国际级盛会。届时将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机构前来参展,将提升西安国际地位,极大营销西安品牌形象。在充分展示特色园林园艺的同时,积极推介西安的科技、文化、经济建设成就、旅游资源和风土人情,全力铸造吸引国际友人和国内游客的新品牌。把浐灞生态区建设成为关中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主力平台和都市风貌的集中展示区,促进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的强力汇聚,加快西安国际化进程,彰显新兴、现代、时尚、绿色的新西安新形象。
(六)提升效应: 城市管理的新高度
城市管理,也是一个城市的生产力。世园会的申报与承办,无疑将让西安的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营能力得到考验和提升。借此机遇,世园会与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提高西安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城市设计和营销,做精做细城市主要景点和城市地标;加快和完善西安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和交通一体化战略;加快地铁建设进度,实施区域综合改造,不断健全和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承载能力。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未来西安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范围内,全世界都在积极倡导低碳经济,西安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西安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一)低碳经济及其由来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结构与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见诸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后这个提法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特恩支持作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重视世园资源转化推动西安经济发展
西安世园会提倡“绿色引领时尚”的主题,增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观念和低碳意识。如何最大限度地把举办世园会带来的丰富资源转化为推动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优势,需要高度重视,加强研究,我们首先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重视世园理念及其内涵的研究延伸。
世园会以“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倡导“绿色引领时尚”,集中展示了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园艺植物布展和场馆建设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让世人充分了解和切身感受到世界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和科技创新理念;简约仪式、不搞大型庆典、节俭办世园,及时调整运营和参观方式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过去一片荒凉的河滩上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新区,实现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和谐统一,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理念等。这些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西安的生动实践,是引领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指引。世园会理念内涵丰富,覆盖面广,需要全面系统地研究,深刻挖掘其内涵外延、实现路径,使世园理念理论化、系统化、具体化,更好地指导和引领西安城市发展。
(二)要重视世园精神及其内涵的挖掘提炼。
世园会从申办、筹办到举办期间,组织者克服一切困难,确保了世园会成功申办、顺利开园;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战在世园工地,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高标准建好每一处绿色景观。西安 世园会的举办,集中体现了全心为民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科学务实的实干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是办好世园会的坚强保障,也是建设和发展西安的强大精神动力,需要认真、系统地挖掘提炼,并大力宣传弘扬。
(三)要重视世园会筹办和运营经验的总结运用。
世园会筹办和运营经验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既有筹办和运营大型节会的经验,包括举全市之力办园、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强化组织保障等,同时又渗透着如何把大型节会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的诸多启示。这些经验启示体现在世园会筹办和运营的方方面面,如世园会在筹备和运营中采取了许多“战时”机制,在组织运营、公共服务、城市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创造了一系列符合西安实际的好做法,成效明显。对于这些经验启示,需要认真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并形成长效机制,推广运用到城市建设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多个环节。
(四)要重视世园会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探讨研究。
世园会的举办是加快西安发展的重大机遇,在加快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等方面都已经或正在产生积极效应,而且这种效应将持续若干年。如何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运用世园会所探索的城市建设管理机制,紧紧依靠市民群众,集中各方智慧力量,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如何弘扬科学办园、勤俭办园、廉洁办园、安 全办园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探讨研究,并及时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把世园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大化。
(五)要重视后世园时期可能出现的“低谷效应”的研究应对。
将世园会全力办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世园会闭幕后,从国内外的一些主办城市的情况看,都相继出现了“低谷效应”。主要表现为投资相对减少、相关产业出现低迷、城市管理标准有所降低、社会不文明行为有所反弹等问题。要保持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向上势头不减、关注度不降,就需要对后世园时期可能出现的“低谷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提前谋划应对;需要对后世园时期接续哪些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进行研究,提前包装策划,为西安十二五高点起步、稳步开局提供源源不断的产业支撑、项目支持,推动西安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三.立足世园会效应保障经济绿色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世园会的召开,给西安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如何立足于世园会产生的经济效应,保证西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将环保观念和低碳意识长期的提倡和发展下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
(一)政府方面:加强政策引导 扶持绿色产业 1.积极出台扶持政策调整能源结构
低碳经济将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低碳经济 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和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的革新,继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货等措施来引领低碳经济发展。发挥税收和财政职能保证低碳企业的发展 对于那些从事低碳经济的企业,政府应该大力的支持和扶持,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证。
2.促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很严重,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很高,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当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对环境污染程度小的第三产业,如软件业,服务外包业,金融业等。2006年,西安过牌成为“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着说明外包服务业已经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饿重要推动力之一。西安软件园是西安高新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大部分的高新技术产业都集中软件园中。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园区的建设,为高新技术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代替高污染高消耗的重工业。
3.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 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大多制定更严格的产品的能耗效率标准与耗油标准,促使企业降碳。如对建筑物进行能源认证,提高新建筑物和修缮房屋的能源效率标准;推广节能产品,逐步淘汰白炽灯等;对贸易商品,例如电冰箱、计算机,执行更高的节能效率目标,推动改进交通能耗和强调使用低碳燃料,加强对已实施的措施的监管,防止能耗效率问题反弹。政府机构内部开展节能运动等。
4.强调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组织力量开展有关低碳经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并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优先开发新型的、高效的低碳技术,鼓励企业积极投入低碳技术的开发、设备制造和低碳能源的生产。政府要积极开展低碳经济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吸引社会资本、外资参与。
5.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如可以在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应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探索建立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推动低碳转型。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 经验和教训,制定气候变化国家规划,在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6.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
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政策和市场环境。应研究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路线图,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通过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7.提高认识,鼓励利益相关方参与。
低碳发展不但是政府主管部门或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由于气候变化涉及面广、影响大,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首先需要各政府部门的参与,同时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加强研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应加强相关的舆论宣传。
(二)企业方面:抓住低碳机遇促使自身发展
(一)紧跟政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