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打造西部物流航母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打造西部物流航母
重庆市再生资源物流有限公司杨晓东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2006年组建至今(“十一五”期间)实现了资产总额,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物流要素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经营思路和发展模式不断优化,“打造西部现代综合物流航母企业”目标成为共识,集团各项工作已走上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其中经营业绩快速增长,总资产由43亿元增长到97亿元,增幅为126%,利润总额由亏损756万元到实现盈利6000万元。五年来职工人均年工资增幅为70%。但集团要在2015年(“十二五”末期)资产规模达到200亿元,营业收入实现200亿元,利润总额3亿元,初步建立起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控制力的现代综合物流航母企业,建成西部最大、影响力最强的现代综合物流枢纽港和集装箱枢纽港现存在如下主要不利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资产总量与营运收入不匹配、综合物流经营规模化不足、经营管理手段、方式比较落后等。怎样面对这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一、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作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1990年由美国经济管理学家普拉霍莱德和哈米尔在论文《公司的核心能力》中首次提出。
它包含资源获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核心竞争力在传统上是以“外因为本”,通过对资源、产品垄断,依靠资本、渠道、政策作用而形成的,而现代社会则是“以人为本”,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等。管理实践也发现组织管理能力是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向文化管理模式逐级上升的。党的“十八大”吹响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号角,培育先进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什么是企业文化?
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把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提升过程看作一种文化现象。事实证明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是企业关键价值所在,是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竞争。目前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已过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已为大势所趋。当前集团正处于实现“十二五”目标攻坚阶段,主攻方向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怎样转,转什么?”不仅是经营战略问题,更是企业文化问题。转变广大干群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增强危机及改革创新意识尤为关键。
三、怎样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一)文化铸魂,提高认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正因为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没有文化引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绝不可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企业更是如此。国外管理学家预测:“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一个好的企业,就是在做文化,文化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用之不竭的财富和智慧源泉。有“文化”的企业,其价值链就能延伸出无穷的市场。优秀企业文化能凝聚人心,成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集团应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文化建设上升为集团重大战略,着力推进企业文化由物质文化(表层文化)向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中层文化)、精神文化(深层文化)转化。理清文化发展思路,树立一面能引领集团发展精神旗帜。
(二)以人为本,提升素质
文化由人创造,人是文化发展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企业文化的根本属性就是以人为本,关心尊重人、信任塑造人,增强员工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及主人翁意识。从而彰显出先进企业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发展人的功能。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向心力,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务实思想都是我们国企职工产生主人翁意识、平等竞争、踏实苦干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育,使其率先垂范,带动企业文化建设也尤为重要.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会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前沿管理模式研究发现: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情感指数、拓展企业精神福利,还有利于员工心理发展、提升员工幸福感。这些是再多金钱也买不来的。
(三)借力“政工”,提振信心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企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企业文化建设因与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目标方向一致故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树立了企业正确核心价值观,保证了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也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新方式、新领域,新局面,深化了其服务生产经营的功能和效用。我们开展的理想信念、民生责任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集团改革发展营造出了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
集团党建工作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活动,极大地提振了广大干群实现集团战略目标的信心,“十一五”期间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党建工作的活力与实效,又推动国企文化建设大发展。实践证明只要善用国企独有政治优势,政治优势就能转化成企业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四)突出特色,提炼理念
2011年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国资委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紧密联系国有企业实际,深入挖掘企业历史与文化资源,总结提炼企业价值理念,构建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我国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首位的综合性港口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确立了以“承接历史 承载使命”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忠诚敬业 强港立人”的企业精神,“服务创新 专业保证”的企业品牌为支柱企业文化体系。目前集团提出的“打造西部现代综合物流航母企业”企业愿景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已深入人心,共同的价值观使企业与职工结成了命运共同体。但将其停留在口号、标语层次上是不够,集团应不断完善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内涵和外延,充实文化的血肉-行为文化、视觉形象等。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忽视创新和个性,不能脱离企业管理实践,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涵,要讲求一定的方法和途径,还要借助一定的物质实体和手段。形成自身长效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为集团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
(五)强化宣传,提速发展
“酒好也怕巷子深”,这些年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国企功不可没,起到了“主心骨”作用。国家危难时,处处都有国企的身影。但另一方面社会负面评价也不少,如社会责任承担少,大而不强效率低,垄断乱收费等这当中有事实,也有误解。症结在于我们自身宣传不力,我们国企文化全方位打造不够。最近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重庆国企开展以“推进国企发展 实现五个重庆 弘扬国企红色文化 促进职工身心健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国企职工铸造国企之魂斗志与热情。市国资委重点推出了展现了国企职工的风采的“国资大舞台”“国资大赛场”“国资大讲坛”三大文化品牌。集团也开展了以“铸造辉煌 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集团组建五周年“双庆”等系列活动社会反映良好.这说明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企业科学管理、科学竞争的重要途径。应从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正面形象,占领宣传舆论制高点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六)统筹兼顾,提纲挈领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虚与实 就是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关系 前者是后者的动力、导向,后者是前者的载体、保障。
2、长与短 就是文化建设与短期目标关系 企业文化需要几代人长期探索、总结并坚守,不能为企业短期利益而轻易改变。
3、新与旧 就是文化建设继承与创新关系 应当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没继承会飘浮,不创新会被淘汰。
4、主与次 就是文化建设中领导主导与职工参与关系 企业文化不是“一把手”文化,是广大职工认同、参与的文化。
5、内与外 就是文化必须内化人的文化素养,外化人的实践行为实现知行合一。
综上所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应具备能力中最重要、关键、根本的能力,事关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而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文化是企业不老的灵魂,没有文化就没有合力。文化不老与时俱进,企业才能永生。持之以恒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发挥凝聚力、生产力,先进文化与企业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必然给企业注入无限的活力。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所树立起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一定能引领我们在“打造西部现代综合物流航母企业”征程中攻坚克难、再创辉煌。
第二篇:商务部着力打造高新企业航母
魏建国指出,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制造业加快向我国转移,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业转移速度更为迅速。我国借此契机,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现已发展成为全球IT产品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能力不断增强,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仅今年9月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
口就达到了400亿美元。魏建国表示,依据今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势,预计全年总贸易量有望突破4000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制造能力的强化还远远不够,”魏建国强调,我国高新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在生产制造能力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加大研发力度,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魏建国表示,今后,商务部将继续加大对高新企业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从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人员培养等方面强化扶持,进一步完善高新企业自主研发的配套环境。
在政策之外,国内高新企业的发展还需要加强与国际同类企业的沟通和交流。魏建国指出,苏州依托其现有的IT产业的加工贸易群和与之配套的物流、服务环境,具备打造国际IT界知名展会的优势。苏州电博会旨在展示中国IT产业的发展现状,构筑IT产业的展示、交流平台,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三年的发展,苏州电博会已经建立了政府推进市场、企业对应、客企携手的展会新模式。
据了解,本届苏州电博会汇集了包括西门子、佳能、飞利浦、明基、华硕等在内的502家国内外IT厂商。在为期四天的展会期间,各类IT界的最新技术、产品将分别在3C数码成品、IC及电子零部件和技术服务三大展区进行展示,同期还将举办25场专业论坛,探讨IT产业政策、未来发展方向和最新的行业技术。苏州电博会这一国内IT类专业展会渐成规模。
魏建国表示,商务部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苏州电博会,有信心把苏州电博会办成“全国一流、国际先进”的专业展示会,并以此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产品出口迈上更高的台阶。
电博会主办者表示,今后,电博会将不断提升档次,力争发展成为全球IT业最新产品和零部件的展示中心和采购中心,在中国这个IT业的全球制造中心打造全球IT业的交流合作平台。
第三篇: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发展;我们一定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来建设。全体中泰人恪守求真、务实、合作、高效的企业精神;遵守崇尚责任、崇尚竞争、追求品质、追求高效的管理理念。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要认同中泰企业文化,一起来创建完善中泰企业文化;我们提倡做一个与企业发展同行的中泰人,每个中泰人忠于中泰,诚实守信;敬业尽职,团队协作;勤于学习,创新进取。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做到严谨务实、勤于沟通,重视协同、讲求效率。许多人才有能力,有水平,但不进行良好沟通,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协同配合,部门与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怎么能把工作做好呢?作为一个中泰的中高级领导者的行为规范问题,既然是领导,尤其是企业负责人,你要带领你的团队完成经营目标,你就必须做到:胸怀大局、公平公正、自律慎独、充分授权。中泰领导者必须思想开放、胸襟宽广、眼界开阔,做到顾全大局、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思考本企业,不因眼前利益、个别现象而做出偏见的判断,协调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在公司内部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中泰领导者同时要做到处事公正,以理服人,不以感情断是非;待人公正,用人所长,不以个人好恶评判员工。公平就是要对人公平,就事论事,不以职务高低、关系亲疏论功过。中泰领导者不能我行我素,必须加强自律,自觉遵守制度规范,同时,要求中泰领导者,充分授权,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去重点思考本公司的战略问题,具体的管理工作让专业的管理人员来做。充分授权就要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完备的组织制度,使岗位权责对等,用放权与尊重来培养你手下人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只有充分授权,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才能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的领导们,一定要加强学习,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自我修养,正确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好的中泰领导者。
制度的深化,关键是执行。感到做事不顺,管理不顺。其根本的原因有二个,其一,各领导者重视不够。其二,就是执行力问题。脑子里都根本没有制度的概念,我行我素,怎么方便怎么做,工作随意性,不按规章办事。有的甚至以欺上瞒下、长官意志、家长制来管理企业、来办事。我们说执行是金,有制度一定要执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同时,我们要在实践中去完善、去健全制度,任何一项制度不可能一出来就十全十美。
人才问题是困扰所有企业的大问题,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我们要制定好人才战略,在用人上我们一定要坚持责任、胜任、善任、信任的人才理念。培养所有的中泰人有责任心、有专业精神、有事业心,同时要有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让新员工接受、认同企业文化,让老员工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建立良好的用人环境,以感情、事业、待遇全方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
中泰用人的第一标准就是“德”的问题;有德无才不足以堪大任,无德有才足以售其奸,中泰人应该诚实、守信、谦虚、团结、有胸怀、有整体荣誉感,对缺乏公德、缺乏责任心、缺乏职业道德的人,无论才能有多高,能力有多强,中泰坚决不予录用,坚决给予清除。中泰用人,任人唯贤,不分进入中泰时间长短,不分地域国界,不分亲朋好友,都以德、才、绩论英雄。所有员工都是自己人,给予充分的信任。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品牌
第四篇:物流企业文化建设
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对物流业的认识)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物流专业 授课提纲
2013年10月18日星期五
一、对当今物流业现状的认识和分析
1、中国物流行业的主要特点
好的方面:国家政府越来越重视、基础建设大面积铺开、规模层次前所未有、物流标准化建设越来越完善、物流服务增长较快,1999至2009平均增长22%。
差的方面:企业普遍规模不大、服务水平较低、整个社会资金对物流服务投入偏大、物流资源分配不平衡、低技术行业人才匮乏
2、国外的情况
美国的情况:重型卡车是货运的主角。这些货运卡车绝大多数是租赁经营或是私营的。重型卡车运载了货物总价值的72%,总吨位的53%。
二、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的灵魂,是通过一种氛围让所有人养成一种共同的习惯和信念。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文化是企业的正能量、软实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通常代表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往往为一个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是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积淀、存
留下来的。
企业员工经由企业文化这种延续性学习到企业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他们接受这些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行为将受到裹奖,他们拒绝接受这些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行为将受到企业的排斥和打击。
中国汽车普及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世界各国每1000人拥有汽车
美国820辆
德国610辆
日本560辆
俄罗斯 250辆
巴西160辆
中国89辆
UPS 喷气飞机队: 269;世界上第9大航空公司
租赁飞机数: 305
每日航程段: 国内:1,071;国际:767
运送机队: 88,000 包裹运输车、有篷货车、顺丰 13架飞机 其中自有3架,EMS明年达到26架
第五篇:物流企业文化建设
物流企业文化建设
一、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不断开放国内市场,拥有雄厚资金、成熟管理模式的国外知名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如何提高中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问题的关键。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的利器,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中国物流企业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关键性力量。
二、我国物流企业文化的现状
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与国外优秀物流企业的竞争的加剧,我国许多大型物流企业逐步建设起自己的企业文化并努力完善实践。
我国物流企业文化的现状大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继续发扬。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多为传统运输企业转型而来,保持着我国特有的“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和“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特色。中远现在世界各地有五千多个外国雇员。这些人与中远的国内员工一样,都以被评上中远劳模为荣。中远形成了“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行动氛围,是我国国企特有的劳模企业文化特色,对国企员工的行为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2.克隆文化有所成效。我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模式各种各样,更多成功的例子是在借鉴国外成功物流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建设而来。如:在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宅急送”从日通公司“宅急便”的发展中寻得成功经验,公司从成立到战略目标、市场定位、业务模式、网络结构等,都借鉴日本“宅急便”这个原型,同时它也不断吸收了像UPS、联邦快递、中外运等先进企业的基因。这一模式的成功要点在于,企业发展战略要有前瞻性,在体制上、机制上确保战略自标的一致性。
3.品牌建设执行不到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据不完全统计,企业总数已达几十万家,但真正能够在世界上叫得响的牌子,却是屈指可数。而国际上的物流企业,诸如DHL、UPS、FedEx、EXEL、TNT等品牌却在我国市场上已经有了极高的知名度;相较于这些外来品牌,在国内已经经营了几十年的老传统国有企业转型过来的像中外运、中远物流和中海物流、中邮物流以及新兴的宝供物流等本土品牌,普通民众却陌生得多。
4.文化独创性不强。由于体制、传统的关系,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市场竞争主体地位不强,企业领导者的主观能动性不高,这就使得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表现出独创性不足,企业文化雷同化的程度十分严重。如职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企业精神大全》,收集了北京33家企业的企业精神表述,它们几乎都是用大同小异的标语口号表述出来的。20家使用了“团结”一词,14家使用了“创新”一词,12家使用了“求实”一词,分别占总数的60.6%,42.4%和36.4%。
三、对我国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何才能建设好有独特个性的企业文化呢?笔者认为,好的企业文化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不断积累,在企业领导者的组织、引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参与下,遵照一定的原则和策略逐步建立起来的。针对我国物流企业文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下面从品牌文化和人本文化两方面来详述我国物流企业文化的构建:
(一)品牌文化的建设
品牌是物流企业与客户沟通的工具,是客户认识物流企业最主要的途径,所以,对客户来说,物流企业的品牌文化就是客户眼中的物流企业文化。
1.强化品牌意识,树立正确的品牌理念。UPS的“最好的服务,最低的价格”、中铁物流的“向社会提供高效率的专业物流服务”、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的理念给其品牌注入了强有力的前进动力。正确的品牌理念是创建品牌,占领市场的向导,不致使企业盲目地前进。同时正确的理念还应该符合时代和顾客心理的要求。
2.品牌定位准确、有个性。一般来说,企业品牌的创立关键在于企业定位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企业要对目前和未来市场有个准确的定位。只有把握了市场的发展动脉,才能制造出发展空间。定位策略的运用,即在于创造和渲染企业和产品的个性化特色。
3.重视品牌的命名和企业标识的确立。要在对品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颖生动的新品牌名称,方便识别和记忆的商标符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众多的对手,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借助于一个个性鲜明的商标,以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独树一帜。
(二)人本文化的建设、“企业即人,人为企业之本”。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在物流企业内部体现为全面理解人,尊重员工的人格,重视员工的价值,发挥员工的才智;在物流企业外部表现为以客户为中心,全心全意服务于客户。
1.物流企业要完善“求才”、“留才”机制,留住优秀人才。企业实施“求才”机制,旨在吸纳优秀人才为我所用,因此企业要制定优惠的人才吸引政策,以吸引国内优秀人才的加盟;在目前国内优秀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企业要把眼光投到国外,即引进企业急需的国外高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以加快物流企业由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提高其现代物流运作水平。
2.物流企业要进一步重视“育才”工程,培养自己的人才:
(1)企业要加大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投入,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物流企业应重视物流基础理论和先进物流技术研究,尤其要重视普及现代物流知识。
(2)企业要重视员工的职业再教育,即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以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物流专业人才。培训是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环节。企业不仅要转变观念,重视员工培训,更要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使企业的培训投入真正落到实处。
3.物流企业要完善“用才”机制,用好企业人才:
(1)建立健全人才配置机制。使人才能够在企业内各个部门,如仓储部门、运输部门、配送中心等合理流动,合理配置,使人才与岗位尽可能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安排,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2)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机制。通过人才竞争,企业可以更好地发现潜在人才,“识才能用才”;“人才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更能实现人才自身的价值。
(3)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重视激励机制在人才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作为竞争力较弱的国内物流企业,更应通过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把企业各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人才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四、结语
只有所有的物流企业都能够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并建立起属于企业自己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成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只有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现代物流企业群体,才能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物流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现代物流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