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

时间:2019-05-14 17:4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煤矿企业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煤矿企业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

第一篇:煤矿企业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

煤矿企业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

近年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为淮南矿业集团输送培养了一大批所需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培养煤矿企业的先行专业,就必须依据煤矿企业的实际需要,除了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要适应煤矿企业生产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充实、完善教学内容。下面就本人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从煤矿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设置专业。

目前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结构,培养适用型、全面型人才方面,设置了煤矿企业服务的所需专业课程,如《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地质》、《矿山测量》和《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等专业,以及《煤矿企业供电技术》、《救援技术》、《瓦斯综合利用技术与监察》等专业课程。使专业主体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务,满足煤矿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行的这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得到了煤矿企业用人单位的认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要充分利用专业教师,实验、实训场地的优势。

煤矿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他们具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是学院专业课,实践性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的人才优势。邀请有关技术人员来校作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将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去,即使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矿山知识和技术。另外整个煤矿企业的现场也是学生实习、实训的最好的场所。各种实验、实训设备特别是不断更新的现代化设备,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越条件。

三、立足企业,优化专业,办出特色。

依托行业,立足企业,为煤矿企业培养所需专业技术人才,办出具有企业特色的教学路子。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相间借鉴学习,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为煤矿企业的职工队伍岗位培训更高、更好的技术人才。依据专业优化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将本专业知识贯穿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去,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紧密地和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结合起来,实现“产、学”融为一体的办学特点,做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与实训课相结合。按照培养目标设置基础课、专业基础科、专业课和实用技术课,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以应用知识为主,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技术。通过学生到煤矿生产一线的参观学习及煤矿企业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解,使学生很快了解所学专业和将来从事的矿山职业,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四、树立服务与煤炭行业,热爱煤矿企业,扎根矿山的思想。

建立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煤矿企业结合起来,从而认识到所学的专业知识到煤矿企业工作中的重要性。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到煤矿生产一线观摩实习,使他们认识到煤矿企业环境、工作条件和生产情况。根据煤矿生产一线的各种用人标准和要求,采用一体化教学与模块式教学相结合,营造职业氛围。干啥,学啥,边干边学,突出技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职业资格证书定位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取得“双证”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到煤矿企业工作打下基础,要更好地服务与矿山。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发挥高职培养人才的特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确保教学的特色,切实培养学生上岗就能用,上岗就会干,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动手能力,受到煤矿企业欢迎的技术应用型合格人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苏玲

第二篇:国有施工企业人才培养之我见

国有施工企业人才培养之我见

伴随着后金融危机、后高铁时代的逐步到来,建筑市场下滑趋势初露端倪,随着国家“四横四纵”高速铁路客运网和“7918”高速公路网的基本建成,铁路大规模建设到2015年基本进入尾声,国有施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考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的作用更加凸显。因此,要做大做强,国有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抢抓最后的机遇。现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谈谈笔者对国有施工企业人才培养的一些想法。

一、公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部分国有施工企业开始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采取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四支人才队伍建设,使管理、技术、高技能等各类人才逐年增加,人才培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然而,由于受体制机制及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才培养工作仍然与形势的发展有些差距,存在不少亟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1.“天花板”现象。由于制度安排、学历问题、年龄问题等因素,部分员工在成长过程中,达到一定级别后,发展空间便会越来越小,遇到自身发展过程的“天花板”。面对“天花板”,部分人不能理性应对,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负面心态,丧失工作动力、得过且过、放松管理,使企业管理效果打折。

2.“拔苗助长”现象。近年来,基建市场持续扩张,国有施工企业在建项目不断增多,而现有人力资源有限,部分岗位出现“人才荒”。为适应这一形势,部分企业大胆启用了不少年轻人,委以重任,极大地调动了年轻人的工作激情,使其得到了更好更快的成长,有效地缓解了施工压力。但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对人才不能做到全面正确评价,急于求成,把部分年轻人安排在其不能胜任的位臵而又缺乏必要的指导,一方面使部分人才在面对巨大工作压力时,产生无力感和挫败感,背上心理包袱,停滞不前;另一方面使企业付出了昂贵的培养代价的同时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此外,由于职业道德教育未能及时跟进,内控制度不尽完善,部分青年人才心智还不够成熟,走到关键岗位后,有的骄傲自满,夜郎自大,脱离群众;有的把个人利益摆在首位,使企业效益付之东流。

3.“单一发展”现象。受传统观念影响,目前人才培养的思维和模式与管理环境变化相比相对僵硬,人才交流机制不够灵活,人才发展较单一,既懂管理又懂技术、既懂外业又懂内业、既精一门又懂两招的综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速度不能适应企业经营发展需要。人才单一发展,使人才的眼界受到限制,思维过于僵化,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对其他岗位不够了解以及知识结构的限制,可能导致不能做到换位思

考,考虑问题不够全面,部门利益至上,不利于团队精神的打造。

4.“低效激励”现象。目前,大部分国有施工企业尚未建立起统一的与绩效、工作业绩、效益等密切挂钩的薪酬激励制度,“大锅饭”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员工积极性不高,缺乏追求效益的责任和不断进步的动力,难以适应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激励形式与内容仍需进一步丰富,工效挂钩的力度仍需加强,分配制度仍需完善。

5.“虚伪文化”现象。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和气生财,表现在公司内部为多栽花,少种刺,执行制度走样,惩罚不及时,力度不够。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适当的“虚伪文化”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信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当“虚伪文化”不能得到正确引导与控制,便会使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难度加大,好的作风形成缺乏基础。而部分干部还容易产生幻觉,对自己评价过高,盲目乐观,不能够清醒认识到自身缺点,缺乏学习与进步的动力。

6.“重使用,轻培训”现象。目前,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发挥不够,“重使用,轻培训”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被动培训的比较多,主动培训的比较少,立足短期的培训比较多,立足长远的培训比较少,培训走形式的比较多,起到实效的比较少,没有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

相匹配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机制,培训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待加强与改善。

二、关于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人才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时不我待,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个人就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行了一些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人才发展模式,破解“天花板”困局。1.打破单一僵化的用人制度,探索“低职高配”模式。职位设臵的“金字塔”结构决定了管理层级越往上走,相应层次职位必然越少,越高级别的人就意味着面临“天花板”现象的可能性愈加增大。为让优秀干部尽可能减少“天花板”的困扰,可以尝试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做法,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采取“提级不挪位”的办法,职级上调一级,但职位保持不变,实行低职高配,这样既适应了公司区域化管理的趋势,同时也使这些关键岗位上的优秀骨干能安心本职,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以一定程度上破解领导干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天花板”难题。

2.破除传统价值观念,探索“行行出状元”模式。要打破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的状况,应充分考虑各系列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从岗位的设臵、薪酬体系的设计到评先争优活动的开展都有机地与“行行出状元”的目标牢牢结

合在一起,同时打通管理、技术、技能岗位的转化通道,促使干部员工破除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念,树立“有为即有位”的思想观念,多通道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始终保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激情与活力,促进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3.持续注入工作动力,探索“考评分级”模式。传统的岗位层级设计,更加注重职位之间本身的差异,而对从事同一职位的不同人员工作业绩好坏、能力大小等因素未加考虑,使不少人认为“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而习惯于按部就班,出工不出力,吃老本现象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干部职工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可以尝试建立动态考核机制,针对项目经理、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岗位探索“考评分级”模式,设定科学考核指标,设臵合理考核周期,按照考核结果设臵不同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政治待遇与收入待遇,同时加强考核结果的应用,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工作格局的形成。

(二)拓宽人才培养思路,根除“拔苗助长”和“单一发展”现象。

1.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人岗匹配”。

要解决“拔苗助长”问题,首先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考核标准,采用360度评价方法,进行定期考核,从上级、下级、同事、客户、自身五个角度对人

才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评价。其次,推进标准化管理,加强岗位分析,通过研究该岗位绩效优异的员工所表现的关键特征和行为,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明确胜任该岗位所必备的技能和特征。然后,在人才科学考核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人才的素质,将人才放在与其经验和能力相符的岗位上,做到人岗匹配,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

2.激发人才潜能,实现“压担子、铺路子”。真正的人才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风平浪静锻炼不出好水手。项目上马之初,在进行管理规划的同时,人才规划应同步研究、同步规划、同步落实,及时把一些有潜力的人才,有目的地安排到关键管理、技术岗位和重要工序或复杂技能岗位上进行历练,并进行跟踪考核。可以采取设臵助理职务、挂职锻炼等措施,一方面增加其责任,给予“压担子”;另一方面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其“铺路子”,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才能,使其缩短成长周期,尽早挑起工作重担,独挡一面。同时,应给予人才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在不触及道德人格等原则性很强的黄线范围之内,宽容其错误,给人才成长的空间。

3.加强人才交流,实现人才素质“全面化”。目前的情况是,部分专业管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导致项目经营与管控效果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部分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的片面性限制了自身发展,有的精通

内业设计却在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时能力不强,有的精通外业却对结构的判断与计算知之甚少;机关部门与现场人员在执行力建设方面时有争议,现场抱怨机关业务部门颁布制度脱离项目实际,使执行过程打折扣,而机关业务部门人员认为现场同志的大局意识不强,在局部利益上纠缠不休。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各类人才之间应加强互动,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做法是:加强机关本部与基层单位人才的交流力度。适当抽调现场表现优秀、经验丰富的人才回机关工作,同时将缺乏现场经验的机关员工交流到现场进行充电与补课;加强项目部之间人才的有效交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使用环境,促进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推行人才之间的轮岗制度。根据个人成长需要与特点,有意识地将施工人才与设计人才、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进行定期轮岗。通过以上措施,既有助于人才在内部流动中保持工作激情,成为一名业务能手、管理行家;又有利于打破部门横向和企业纵向间的隔阂和界限,通过换位思考培养全局意识、协作精神。

4.丰富岗位职责,实现“隔行不隔山”。

一方面分工日益专业化虽然极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也造成部分人只关心自己的本职工作,“两耳不闻窗外事”;另一方面,在目前施工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造成国有施工企业人员“捉襟见肘”。针对这个问题,国有施工企业

可尝试引入“一岗双责”工作机制,明确职责,既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又担负其他方面工作的一定职责。“一岗双责”可从党政交叉任职入手,书记在抓好党建思想工作的同时,负责一个单体工程或某几个业务模块;经理在抓好行政工作的同时,也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党课,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党政交叉任职仅是“一岗双责”的一种形式,“一岗双责”的适用范围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可以进一步拓宽,将相关业务的具体模块进行灵活组合,以突破干部职责作用单一的定势,增强整体合力,打破“隔行如隔山”的局面。

(三)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避免“低效激励” 1.坚持差异化激励,提高激励效果。

激励理论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员工,由于价值观、生活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需要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员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也是不同的。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化激励模式去针对每位员工,必然难以满足员工的差别化需求。这就要求企业要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通过信息化管理,明确员工的具体需求,从而“对症下药”,采取差别化激励措施。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且上进心不够强烈的员工来说,从个人需求来讲,更关注物质待遇的改善,因此与一定生产经营目标紧密挂钩的物质激励会更有效;而对于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富有人生目

标的员工而言,往往更关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企业提供了相对有竞争力的物质待遇后,精神激励和价值激励将成为其主要需求,如设臵优秀员工奖、提供晋升机会以及赋予更重要的工作以进一步给员工创造挑战自我的机会等。另外,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对这部分员工来说也很重要。

2.多种激励手段并举,激发员工积极性。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的激励手段还比较单一,主要采取薪酬激励,而精神激励、事业激励、股权激励等方式比较少。由于,平均主义思想依然存在,薪酬激励并未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企业应将薪酬激励与精神激励、事业激励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状况采用不同的激励组合。首先,企业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以业绩和效益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切实体现“按贡献分配”的重要原则。分配政策要向关键岗位和一流人才倾斜,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应的报酬,使人才真正体会到单位对自身工作成效的认可。同时,企业应建立公平、公正、便于操作与量化的绩效考核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薪酬支付的依据。其次,企业应当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理解、关爱和欣赏,关心员工的处境和困难,尤其是对骨干员工带有共性的想法和困难要重点关注,并区分情况在不超出原则的情况下从物质或精神层面给予及时解决,以真诚的人文怀赢得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四)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正确引导“虚伪文化” 1.广开言路,营造“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文化氛围。企业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前进的轮子,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的翅膀。要大力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鼓励员工多为企业发展“挑点刺”,少点“虚伪鲜花和掌声”。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报纸、信件、组织座谈会等方式,多管齐下,虚心纳谏。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对“好点子”、“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等及时给予表彰和重奖,激发员工建言献策的热情。

2.争先创优,倡导务实工作作风。

以劳动竞赛、技术比武为载体,加强实践与交流。企业要把劳动竞赛、技术比武中涌现出来的尖子、苗子,作为重点对象来培养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骨干和示范作用。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可以让部分人发现自身的差距,不断加强学习,从而避免盲目乐观、夜郎自大。企业可以每年开展“优秀员工”、“十大科技标兵”、“十大优秀管理人才”等先进典型人物的评选活动,对考核优秀的员工进行公开表彰,从而体现出企业对人才价值的肯定,形成“求真务实、争先创优”的竞争氛围。同时,对生产一线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优秀典型,企业应以各种宣传工具和报告会或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在企业内部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五)转变培训观念,扭转“重使用,轻培训”局面

1.强化培训意识,进一步认识培训的重要性。应从管理者和员工两方面着手,解决培训意识淡薄的问题。针对管理者,要加强教育,使其树立培训的投入是可以改变观念、改善管理、培养人才,切实为企业带来效益;要使培训成为第一管理者的主抓工作之一,亲自脉准培训需求,亲自参与制定培训课程计划,亲自把握培训的实际效果。对于员工,要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员工的心理状况,将培训纳入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清晰看到培训对个人能力提升、知识储备和职位晋升等的作用,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

2.深挖培训需求,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有效克服培训形式化、培训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等问题,企业应运用系统化技术手段对表象信息进行整理和深入剖析,找到企业真正的培训需求。可以通过对标杆企业进行学习调研等方式,剖析企业现有管理方式与水平与标杆企业的差异点,从而制定相应的培训需求;也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员工实际表现与绩效标准的差距等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步骤,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当前,为适应“三化管理”的需要,针对目前管理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应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和人财物工料机等各管理要素业务负责人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应适应作业层建设的需要,加大作业层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联合办班、定向委培等方式,订单式培养作业层人员;应提前作好海外市场的人才储备,未雨绸缪,通过劳务输出和合作的方式,将人才借调到局内或其他单位的海外项目进行学习与实践锻炼,也可充分利用高校资源,联合培养海外经营人才。

3.建立灵活培训机制,进一步克服工学矛盾。由于施工生产任务繁重,往往业务骨干因工作需要很难抽身参加培训,而非业务骨干却成为培训专业户,一培再培,浪费了大量培训资源。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应从长远发展出发,狠下决心,周密部署,创新培训机制,丰富培训手段,给业务骨干更多培训机会。当前,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采用网络培训、视频教学、将课程制作成光盘等形式,使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课程和学习时间,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减少培训对日常施工生产的影响,使培训工作得到项目部更多的支持和配合。但从组织角度,应对学习对象规定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并设臵学习检查目标和效果反馈机制,以起到督促和引导作用。同时,应在公司内部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以班组、业务系统、项目部等为单元,既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也强调组织成员的群体智力的开发和合作学习、成果共享,把学到知识及时运用到工作中,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常态化、工学一体化。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人力资本投资与其他方面投资比较起来,是一种投资回报率很高的投资。因此,企业应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强企”思想,主要领导亲自抓、系统抓,不断创新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第三篇: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精选)

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刘洪元

湖南黑金时代长沙矿业公司

410609)

摘要

煤矿企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作业环境恶劣,安全风险高,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文化素质低。这些特点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分析了煤矿企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新的对策。

关键词:煤炭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对策

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生命线,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是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由于煤矿企业的行业特殊性,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要根据煤矿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群众的实际需要,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而进一步提高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使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实。

一、煤炭企业的一般特点

煤矿企业由于主要从事地下煤炭采掘活动,与其他制造企业相比,有着显著的自身特点。

1、煤矿企业主要在地下进行采掘活动,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煤矿企业的地下作业场所狭窄、潮湿,同时还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的威胁,是制造企业中危险程度最高的企业之一。

2、煤炭企业大多数都在偏远的农村或山区。由于煤炭生产灰尘多、污染重,一般煤炭企业都建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或丘陵地带。

3、煤炭企业的作业是最苦最累最脏的作业。煤炭企业虽然有其专业性技术,但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主要还是靠手工作业或半机械化作业,煤矿企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一线劳动者的要求主要是体力上的要求。

4、煤炭企业的效益也同样具有较高的风险。煤炭资源深埋地下,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煤炭储量经常落空,致使前期投入的成本无法回收,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由于煤矿企业这些显著的特点,煤矿职工也表现出相应的独特性。加之煤炭企业的深化改革,煤矿职工队伍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是农民协议工取代了过去的正式工。计划经济条件时期招收的大批正式职工,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步退休。没有退休的正式职工也通过各种关系脱离井下一线。目前,根据有关数据,煤矿一线职工,农民协议共占了80%以上,真正成为了煤炭企业的主力军。

二是职工素质整体偏低。在煤矿,表面上说都是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其实还有不少的人还没有达到初中文化程度,特别是在农合工中,有的连字都认不到几个。部分职工上班想的就是找工分找钱,但文化水平不够,连基本的安全与操作知识都不能掌握。由于煤矿是重体力劳动,大部分职工学习知识与提高文化程度的积极性都不高,也就导致了职工思想素质的停滞不前,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三是、思想情绪波动大。虽然现在找工作比较难,能找一份工作实为不易,但有的职工却不习惯受管束的生活,特别是刚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情绪不稳定,不好好上班,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出工不出力。也有一些新职工都是在外面闯荡多年,没有更好的路子才返回矿山,参加煤矿工作,他们的思想本身就不稳定。

四是、思想价值观错误。外界环境、分配差距等给职工思想的冲击都是比较大的。市场经济趋利原则导致职工思想的急剧变化,因此大家努力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不断强化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眼前利益,而淡化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这种思想容易让人滑向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陷阱,造成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特别体现在事业观的极度倾斜。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炭企业的重要作用

煤炭企业工作又苦又累又脏,还极不安全。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人力资源流动性很强、比煤矿工作环境好、待遇高的工作比比皆是的今天,要稳定煤矿职工队伍特别是采掘一线队伍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由此可见,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企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生产力要素之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理顺矿工的思想,动员和领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现代化建设本领,保证和加速企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任务。企业和谐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建立和谐的企业,做好领导、职工之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本。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关键在人。因此,要把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矿工树立“安全生产是煤矿最大的政治”的思想理念,只有职工的安全、健康得到了保障,职工队伍才能思想稳定,才能调动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和生活热情。使矿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不仅能给煤矿企业带来间接的效益回报,还能产生直接的效益。

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新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是企业工作能否正常运转的保证,而业务工作又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两者互为条件。如果片面地抓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业务工作,企业效益就无从体现,职工福利得不到很好改善;反之,我们只注重业务工作,轻视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那么一些职工有可能会出现工作散慢,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不良倾向,从而导致企业无法向前迈进。因此,我们只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原则,才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第一、在运行机制上,坚持党建职能和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一起抓。一是同部署。在安排、季度、月度工作时,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一块下任务,共同签订承包合同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二是同运行。要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自觉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各级政工部门和政工人员参加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会议,多层次、多渠道了解生产经营管理动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三是同考核。年终总结评比,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一起考核。

第二、在工作方式上,充分发挥群众性主题活动的载体作用。坚持把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抓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的有效载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操作性和吸引力。坚决反对以教育为教育,教条式的说教,要围绕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通过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从而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发干劲,为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三、在工作重点上,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开展教育。要通过各种渠道、途径,让职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情况,把生产经营、深化改革和安全生产的压力层层传递下去,并有针对性的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引导职工正视困难,增强改革发展、安全生产的信心。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作用,围绕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厂务公开、召开职工代表会议、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有针对性解答,确保企业各项决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通过电视、网站、电子屏幕、学习宣传栏、黑板报等组合报道形式,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确保职工队伍总体稳定,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在人文关怀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办好事办实事,使职工感受物质需求利益,通过提拔、奖励、表扬、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从而提高职工的安全感、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因此,在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应注意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关心他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着力解决好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第四篇: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之我见.

企业精细化管理之我见

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通过提高员工的素质,控制企业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

如何搞好我矿的精细化管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认识:

一、转变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也就是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疏忽,应该做到环环相扣、道道把关,在细节上做文章,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领导干部、职工群众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完全转变对企业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科学发展新形势需要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在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中,领导干部是带头人,他们既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策划者,又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转变得快与慢、深与浅、是与否,不仅影响广大员工观念意识的转变和行为职责的运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精细化管理的成败结果和顺利推进。

其次全体员工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在解决了领导干部观念转变的前提和基础上,全体员工观念转变则必然是我们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动力。企业的各项管理是通过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去实施和运作体现的,因此,每一位员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全过程和全面的精细,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

二、提高认识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我矿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推进安全生产,建设和谐矿区的可靠保证。通过精细化管理,严格细化质量标准,建立“纵到底、横到边,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岗位标准和操作标准,将精细化管理的各项指标渗透到每一个管理环节的“缝隙”,使不同岗位的职工按标准操作,才能减少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确保安全生产。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升生产能力,减少资源浪费的坚实基础。精细化管理,按照系统优化的总体思路,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等进行控制,理顺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形成科学、规范、顺畅的生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为煤炭资源的充分开采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打下坚实基础。

我矿推进精细化管理,就要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一是规范。使每项工作都要用制度的形式固定化、明细化,严格界定责任,避免责任不清。二是科学。制定的制度既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又要便于操作执行,充分体现企业整个管理的过程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三是周密。制定的制度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用完善的制度整合管理功能,细化业务流程,力求管理高效力和高效率。同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岗位作业标准,保证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形成完善的岗位工作标准体系。

三、落实措施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1、抓住关键,精细管理。一是精细安全管理。从企业文化的高度审视安全,用人本思想管理安全。从抓基础工作入手切入安全,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建立严密的安全管理防线。二是精细生产管理。统一制定生产精细计划,超前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超前化解各种不确定因素,及时调整生产重点和生产方案,分阶段落实生产任务,促进各个生产环节协调运转。三是精细经营管理。树立全面、科学的效益观,强化经营目标考核,构筑内控管理机制,提高财务控制、资金控制、成本控制能力,确保各项经营指标可控。特别是在成本管理上,要建立完善以价值为导向的成本精细管理体系,细化成本指标,横向分解到系统、部室,纵向分解到单位、区队、班组和个人,确保每项成本指标控制在计划之内。

2、严格考核,落实责任。把落实责任作为推动精细管理的“牛鼻子”,详细制定每个岗位的责任目标,形成可落实、可执行、可考核、可奖惩的责任体系。加大责任落实力度,严格责任考核,做到人人被考核、考核无缺项,推行工作“问责制”,奖惩分明,责任清楚,使追究责任与推动工作形成完整的闭合运行系统。

3、塑造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在今年公司精细化管理现场会暨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会上,公司xxx同志提出了励志文化、亲情文化、感恩文化、管理文化、大家庭文化、孝敬文化、安全文化、廉洁高效文化、节约文化、人才文化、质量文化十一个方面的企业文化建设,包含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系统,为我们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狠抓落实,组织职工群众切实搞好我矿的企业文化建设,并通过坚持不懈的精细化管理,确保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陈家沟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之我见

陈家沟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之我见

近年来,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商业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而且它的影响力也逐渐扩散到了其他行业,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和展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剧增。陈家沟煤矿作为华亭煤业集团公司骨干矿井,在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将如何把自身的企业文化融合到公司的母文化中,在具体的宣贯工作中,又该如何在共性的企业文化中突出个性,彰显人本化、精细化的陈家沟煤矿企业文化,值得我们深思。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和员工的心灵契约,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追求最大化的效益外,还要坚持内在的驱动力,不断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奉献力,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标杆。那么,该如何定义企业文化呢,我们一般所接受的定义通常表述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道德观及其行为规范。它的核心就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引领企业走向科学、人本、精细化管理道路上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一是企业文化具有导向性。企业要健康有序的发展,就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而企业文化就 1

是把企业员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方向和目标上来。企业提倡什么,崇尚什么,员工的注意力必然转向什么。它比企业制定的各种硬性的约束制度更显人本化,更具约束力。二是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功能。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某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而这种企业凝聚力的增强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和员工、员工和员工间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健康性。创立于1999年的蒙牛集团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不仅品牌家喻户晓,而且还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蒙牛速度”,靠的就是用文化凝聚人心。三是企业文化具有激励功能。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之一就是在竞争中谋发展,而先进企业文化就是要培育企业对员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并被员工所认同、接受,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的调动和激发起来,为企业更加自愿、努力地工作,最终促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四是企业文化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煤炭企业,如何走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显得更为重要。优秀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种无形的资产和财富,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那么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符合企业的特点和当前发展的实际

一个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经过了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领导推崇、员工认可的有利于企业稳步健康发展的无形的行为规范和制度。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企业的性质、发展现状、经营管理、地域特点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炼、推广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培育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企业文化践行的主体是企业的员工,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文化在彰显管理理念和发展目标时突出人文关怀,把企业文化同员工的利益诉求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对企业文化和管理的认同,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奉献力。第三,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企业规章制度,以硬性的制度和柔性的文化合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外无数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文化成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第四,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不应急于求成,要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进行。

三、华煤企业文化是“聚力”文化,是华煤长期以来文化的挖掘、再造和实施,是建设“百亿华煤”、打造“百年基业”的原动力和推动力

陈家沟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是在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母文化中的子文化。要想更好地突出子文化,就必须对母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为华煤的企业文化作了一个定义就是“聚力”,之所以定位为“聚力”,是因为华煤集团是由原华亭矿区管委会、华亭矿务局和平凉地区华煤集团(包括华亭煤矿)这三家体制不同、管理模式不同、文化行为方式也不尽相同的煤炭企业联合重组而成的,所以融合管理理念、凝聚人心便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首要的任务。

其次,华煤的“聚力”企业文化是一个以准军事化、精细化、标准化、执行力建设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华煤集团通过实施“管理效益年”活动和准军事化管理,使公司的基础管理得到了明显加强,整体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这为建塑华煤“聚力”企业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集团公司上下建塑具有较强执行力的安全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华煤的企业文化经过融合、继承、创新发展而来的,是既符合企业发展又被员工认可的推动华煤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助推器”。铿锵有力的华煤之歌;“百亿华煤、百年基业”的企业愿景;“温暖民生,照亮大地”的企业使命;“和谐为本,创新为魂” 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开采阳光,4

超越梦想”的企业精神;“把握先机,诚信共赢”的企业经营理念;“隐患就是事故,容人不容三违”的企业安全理念等等,这些不仅仅是企业各项工作决策部署的核心,也是广大职工群众共同的行为准则。

第四,华煤企业文化与安全文化是融为一体的。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文化必须与安全生产工作融合起来,两者只有做到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才能发挥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全体职工对安全工作的一种集体共识,是实现安全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

四、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把握好共性中的个性,在全力打造陈家沟煤矿个性企业子文化的同时彰显华煤企业母文化

作为集团公司下属单位,在宣贯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首先要理清公司母文化与子文化的关系,要在认同母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的企业文化,把它形成职工认知度高、实践性强、特色性鲜的陈家沟煤矿企业文化。

(一)处理好母文化与子文化的关系

公司母文化是公司子文化的基因和基础,公司母文化决定了子文化的体系,结构和发展方向,公司子文化是公司母文化在客观规律下的差异化,是对公司母文化的积极补充。首先,集团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坚持统一性、精炼性、导向性和包容性。通过对下属单位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形成核心理念统一、特色鲜明突出、内容各具特色、表现形式

多样化的集团公司整体文化。其次,子公司企业文化要在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框架内建设个体文化,塑造个体形象,在以突出集团整体形象为前提的情况下,子公司企业文化还要有服从性。第三,企业子文化要将公司母文化的核心理念融入到本企业的文化中,形成各有重点,相互补充共同提高的全方位、立体化企业文化建设体系。

(二)打造个性鲜明的企业子文化,构建和谐、安全、高效的陈家沟煤矿新蓝图

在理清了公司母文化与子文化的关系后,就如何建设陈家沟煤矿的企业文化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领导垂范,榜样为先。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领导,根本在制度,成败在考核。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领导文化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领导重视是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首要条件,党政领导要做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和联络人,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有关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新知识,成为企业文化的积极推动者和有效管理者。同时以严格的制度规范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领导班子建设之中,与经营管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罚,确保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有力,机制健全,专项经费落实到位。

2.加强宣传,营造文化氛围。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文化模式一旦确立,就应把基本认可的方案通过一定的强化灌输方式使其深入人心,文化只有深深地融化到人们的思想、感情

之中,并始终如一地贯彻,才能在企业中真正形成。要以企业文化手册的学习为重点,通过企业文化征文、专题讲座,主题演讲、文艺演出、摄影展览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华煤企业文化的厚重感和人文情。使使企业文化真正在职工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达到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华煤企业文化的学习理念是“不学习,何以立”。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对员工进行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教育,使他们首先认同本企业的文化、规章、制度,做到言行与企业先进的文化相融合。通过培训强化员工对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价值准则的理解,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这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保证。

4.建立完善的制度,促进企业文化的巩固落实。制度体现文化,文化也要有制度的规范。加强企业管理必须强化制度建设,注重通过文化因素对制度的注入实现文化扩张,这实质是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并通过有效运作使之不断增值。制度建设就是规则建立,在陈家沟煤矿企业文化宣贯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集团公司的“十统一”原则,即理念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司旗统一、司徽统一、司歌统一、公司名称统一、标准字体统一、标准色统一、员工服装统一、对外形象宣传策划统一就是在用制度约束企业文化的规范宣贯。通过制度约束和文化自律的共同作用,努力做好文化与管理的融合。统领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倡导的文化 7

理念渗透到各项规章制度中。

总之,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误区,不能片面地把文体活动的开展就等于企业文化,它只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是对企业管理的超越。它与企业管理的目的是相统一的,即为建立一种良好的秩序,有效地协调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企业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并达到运作效率的最大化。

吕志远 二〇〇九年五月八日

下载煤矿企业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煤矿企业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之我见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实践出发,经归纳总结形成,再用于安全生产实践。因此,它在企业建设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现......

    煤矿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煤矿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劳资科 徐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皇新海在权台矿调研指导工作时强调,唱响转移发展主旋律,在异地再造一个新权台。所以未来几年将是权台矿强势......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之我见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之我见 摘要: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促进文化......

    企业人才培养材料

    企业中,最好的、最优秀的人才是免费的,因为他们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们所分配的价值;相反,不合格、不优秀人才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因为他们工作不力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往往是不可估......

    浅谈企业人才培养

    浅谈企业人才培养“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不会”--杰克·韦尔奇的确,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有正确的战略、良好的组织......

    煤矿企业管理之我见

    煤矿企业管理之我见 当前我国主要能源是煤炭,而煤矿井下环境受到自然地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瓦斯、煤尘等对安全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外部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

    浅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

    浅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 【摘 要】社会工作在我国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受到经济、政治、历史和社会工作学科本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仍存在诸多......

    企业策划人才培养

    第二章 企业策划人才培养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明确企业策划经理及策划人的工作性质与工作内容,了解作为职业策划人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以及如何对策划人进行职业培训等相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