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凝炼文化故事或者案例4.09
神华神皖马鞍山万能达发电公司除灰脱硫室除灰班
凝炼文化故事或者案例4.09
企业文化故事
企业文化故事是最生动的企业文化培训资料,通过讲述这些企业文化故事,企业员工可以对企业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我们也可以汇编一些有关自己的文化故事,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体会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故事之一:水库理论
企业经营总有好有坏的时候,就像天气一样,有干旱也有洪涝的时候。水库的作用是在下雨的时候可以蓄水,在干旱的时候可以放水灌溉。如果你没有水库的话,你就没有办法来调节天气给你带来的影响。所以,企业也像水库一样,市场好的时候,你要懂得积蓄,市场不好的时候,你可以把积蓄的力量放出来,这样企业才可能应对危机。经营企业,一定要建造水库。
企业文化故事之二:华为与港湾
称华为为港湾的“父亲”不是信口开河。港湾的创始人李一男曾是华为的“二把手”,被认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华为人称任正非待李一男象父亲对待儿子。当年李一男按华为的规矩带着一批重要员工提出内部创业(内部创业本是华为安置老员工的一种手段),并用结算股权换来的一千多万元设备在北京创办了港湾。最初销售华为的产品,后来开始与华为展开了同业竞争。深谙狼道的李一男同样利用狼性迅速立足,在某些设备上的市场份额已逼近华为,业内外人士普遍看好港湾的未来,称之为中国下一个华为,受到了众多风险投资的青睐。
李一男的离开让任正非痛心疾首,李一男以暗渡陈仓的方式带走核心员工的行为更是让任正非愤怒。据报道,李一男走得却是异常的坚决和无情。我一直觉得爱反思的任正非在2000年不再在企业里提狼性,跟李一男的出走不无相关,甚至可以说正是李一男的出走让他看到了狼文化带给企业的后遗症。
李一男离开最初几年,尽管毫不掩饰地扩张和与华为抢食,任正非似乎并不在意,这也正是任正非人性和父性的体现。但随着港湾的渐成气候,吸引了大量资金并开始与西门子等国外厂商合作,直接威胁到华为的时候,任正非的狼性也再一次爆发。华为成立专门的“打港办”:只要港湾的单,华为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抢到手。同时,华为通过系列手段破坏港湾与其他国外厂商的合作,在港湾走投无路要卖给西门子等公司时,华为同样让已经板上订钉的交易泡汤。
2006年,春暖花开的时节里传出了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惊人消息:华为收购了港湾全部资产。港湾与华为的争斗以华为的全胜而告终。在传说港湾员工被华为就地解聘的时候,很多人更热衷猜测李一男是否会重新回到华为,甚至是否有接任正非的班的可能。有朋友跟我说,这种收购更象是胜利者的故作姿态,因为此时的港湾已被华为打压得没有什么真正的值得收购的价值了。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华为人性艰难复苏的行为表现。
第二篇:传统民族伦理的文化凝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的文化凝炼是中华各民族伦理文化的观念整合与道德彰显,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伦理发展的文化基础,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发展方向应以传统道德文化优秀品质的现代弘扬为引领,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伦理发展平台上彰显民族优秀文化的伦理底蕴及其道德文化软实力。从而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中华各民族伦理文化观念共融、和谐与发展。文章就如何推进并逐步实现民族传统伦理的文化凝炼与现代伦理发展体系构建的文化彰显作了初步论证与探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伦理;现代伦理;文化彰显
【作者简介】黄超,广西科技大学(筹)副教授,教育学硕士;冯振萍,广西科技大学(筹)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宪伦,广西科技大学(筹)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2-0045-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当下性发展。逐步彰显了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代化发展的潜能和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提示着加强民族传统伦理文化发展研究,应以传统道德文化优秀品质的现代弘扬为引领,构建传统优秀道德文化为基础又与现代道德文化相融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它对推进以中华民族伦理和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基础的现代伦理发展,有着文化视角下的伦理发展探索启示和意义。
一、关注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发展进程中基础性构建的文化凝炼、鉴别与扬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体系发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品质现代发展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体系发展是指以中共中央2001年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各20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等四个规范的教育体系建设为基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风尚引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伦理体系教育建设发展。其中,“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话语要素,是彰扬“荣”的八大道德要素,是“五爱”道德(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和公民道德规范的高度涵盖,是我们党关于公民道德建设提法的深入发展,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比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忠报国、勤劳勇敢、宽容友善、忠孝礼义、道德诚信、艰苦卓绝”等经典话语,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体系的建设要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观念及其话语凝炼的产物,作为话语观念(道德文化话语和理性话语)是传统道德用语并上升为文化观念的客观事实存在,不是头脑的“空穴来风”和无中生有,更不是现代道德及其文化观念的空中楼阁。它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体系和道德文化体系的发展,是坚持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和历史文化基础上的新时代构造,而不是在破除传统道德文化基础的废墟上建造现代化道德文化的高楼大厦,并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文化富含着中华各民族道德伦理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品质现代发展的产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文化新体系的构建要关注对诸子百家传统道德文化的凝炼、借鉴与现代弘扬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中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以及儒、道、佛教等的千年传承推进了传统道德文化理论的发展。在众多的传统道德文化理论发展中,有诸子百家文化的百家齐放辉映和传统宗教文化中的儒、佛、道教文化精华凝炼,尤其是儒、道、墨、法和佛教等文化的影响最为深刻。其中,“儒家主要关注的是文化,道家关注道德,墨家主要关注社会,法家关注法治”(易中天教授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对诸子百家文化的概括用语),这是一种文化视角的高度概括,而佛教文化中的一个经典归纳用语。即“人生的宽容和谐与善待”等等则是道德境界的构建提示。这些用语和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无不涵盖了诸子百家文化千百年来对中国传统道德及其伦理文化的深刻影响,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维就是道德文化中的伦理规范和伦理文化的观念思维;揭示了中国传统道德及其文化的凝炼、借鉴与现代弘扬是构建现代民族伦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体系的思想基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文化新体系的构建,要关注对诸子百家传统道德文化的凝炼、借鉴与现代弘扬。把历史积淀的优秀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推向现代发展的新视角、新效果、新境界。它启示着我们要把中华民族深厚历史底蕴和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有机结合,并成为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新的增长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伦理文化发展子体系的构建要加强传统民族伦理文化观念整合。并在鉴别整合中实现观念的扬弃
民族伦理是公共社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56个中华民族的个性与共性和谐相处的道德共融和认知基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中逐步凝练构成了和谐相处的道德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复兴的文化软实力。如孔子学院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美国、英国及欧盟等国的兴办和一些国家在大学中设立中文专业、开设中文课程,就是中国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和文化伦理价值观输出的最好例证。又如中华民族中诸多少数民族的道德风俗的传承与保护,在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中得以尊重和体现。这又从中华各民族伦理文化观念的构建启示着,民族伦理及其伦理文化既是尊重少数民族传统习俗、民族风俗、风貌、风情并作为特殊领域的民族道德文化的凝炼,也是在民族文化保护中获得道德文明继承和文化传承的结果。它揭示了实现各民族共荣的中华民族现代多元文化整合,构建共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伦理文化发展子体系。必须加强传统民族伦理文化观念整合,并在鉴别整合中实现观念的扬弃。特别要认识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既有儒、道、佛家道德文化为主体的诸子百家优秀文化辉映和文化精华凝炼,也有“三教九流”翻㈣(三教即儒、道、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佛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后演化为泛指贬义的宗派和学术中的流派)的鱼龙混杂;既有中国文化皆好论的倡导者,也有中国文化“糟粕论”的历史文化虚无论者;既有纲常伦理社会规范要求的正宗,也有男尊女卑、歧视个别少数民族观念的糟粕,反映了大国文化观念多元的混杂,充分说明了即便各流派研究的形而上学存在着分化的趋势,但这些文化流派和观念体系的传承,亦是作为中国人观念和信仰体系中的边缘化和大众混杂文化而存在的,这就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道德与民族文化已不可分离。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文化新体系的民族伦理文化子体系构建中,必须在理性认识上加以观念是非的扬与弃。注意文化精华的借鉴、合理概念的嫁接与整合,并在道德和伦理文化的观念鉴别整合中完成对文化精华吸取和对糟粕的摒弃。
二、民族伦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现代价值观念构建①
(一)廓清民族伦理与民族文化的基本关系。实现民族伦理文化观念的价值整合 民族伦理就是关于民族道德的发展学说,是公共社会伦理的特殊领域和道德概念在民族范畴下的全面涵盖,是中华民族概念下的具体民族伦理,是指某一民族的基本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婚姻美德的发展研究。因此,在提出民族伦理的论题时一般应与一个民族的称谓相联系,如壮族民族伦理、回族民族伦理、蒙古族民族伦理、维吾尔族民族伦理、哈萨克族民族伦理等等(而本文所立论的民族伦理和民族文化,有的泛指中华民族的民族伦理和民族文化,有的又特指56个民族中的民族伦理和民族文化,是指少数民族伦理特殊性的普遍性归纳)。民族文化则是各民族在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它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文化是“具有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民族特色的新文化”。在具体的民族伦理与民族文化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民族文化的发展源于民族的起源、民族的习俗、民族道德风尚和民族风情内涵发展的延伸、扩展与对外发展,具有民族道德与文化相结合的特性。充分地说明了当代的民族道德与民族文化发展共生和不可分离。因此,在进行民族伦理和民族文化研究时,在廓清民族伦理与民族文化的基本关系基础上。通常可把民族伦理与民族文化观念整合起来,在教育说事时既可分门别类使用,在研究时也可将民族伦理与民族文化连接整合(链接)为“民族伦理文化”用语和新词,以实现民族伦理文化在观念共识上的价值整合。
(二)让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交往中鲜活起来。彰显民族伦理文化传统价值的现代弘扬与发展
民族文化(包括民族道德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道德习俗和道德文化,历经了经济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其遗存(传)至今的已经作为民族传统和民族伦理规范保留了下来,更多地体现在民族和宗教文化中的传统保留了下来,这是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现代文化共融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彰显了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民族伦理文化的现代发展价值。例如,藏传佛教是一种规范的宗教文化教义。也是藏民族伦理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现作为文化的遗存(传)和发展更多地体现在各地著名的寺庙中,并得以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有效保留和弘扬。这就说明,尽管佛教作为宗教文化的产物已予立法并得以保护,也彰显了藏民族在内诸多公民的民族伦理文化信仰和传统价值。但在现代化经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藏传佛教和其他佛教以及道教等也仅仅是作为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人们信仰体系中的边缘化而存在的。因为,就中华民族整体而言不是一个以任何宗教信仰为主流教义的国家,这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现代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体系的现实基础和基本认识定位。因此,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保留国家认同的少数传统宗教,反而彰显出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外交流,以提升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吸引力,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并支撑和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在加大少数民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投入时。注重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民族旅游文化的投入比例,改善陆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住宿条件,以此吸引更多的经济投入和文化开发项目,使少数民族文化和优秀道德传统在现代交往中活跃和鲜活起来,使其成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新的增长点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彰显民族伦理文化传统价值的现代弘扬与发展,是对民族伦理文化发展思考获得的启示之一。
三、加强民族伦理文化建设。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
(一)在加强民族道德和文化的教育实践中引领民族伦理文化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乃至宗教文化信仰和民族伦理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和时代观念的产物,认不认同、赞不赞赏是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特别是民族道德和民俗民风一经上升为文化现象,是历史文化观念的产物的事实存在和民族伦理文化观念的存在,则应加以现代文化观念正确评价和尊重。这就揭示并解释了在中华民族道德和文化的教育实践中,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和文化道德观念现象评价时,一定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加以理性对待。因此,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现代民族理论教育中,引申民族伦理文化教育。要加强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构成的整体教育和中华各民族共融、和谐教育,加强尊重少数民族道德和文化观的教育,加强民族文化统一观的教育。反对歧视少数民族及其传统习俗的言行,使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伦理规范成为社会价值共识。在全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公民基本道德教育中,要以爱祖国和热爱中华民族教育为起点,以现代道德教育推动和引领民族伦理文化发展方向。深化并形成民族道德文化价值认同与现代化发展的共识。从而在加强民族道德和文化的教育实践中,引领民族伦理文化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使其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体系构建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伦理文化发展子体系的构建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体系构建,以此形成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中的民族伦理文化底蕴。
(二)保护并开发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遗存。彰显民族伦理文化中的文化软实力
保护并开发好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遗存,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和学者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和道德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同与称道,这是构成少数民族道德伦理文化社会大众化的认识基础。要使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成为使人神往的去处和研究民族地区传统道德文化、构建民族伦理文化的有效载体,并通过有志于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研究学者在《百家讲坛》或中国中央电视台其他栏目专题推出,让更多的国内外学者和广大民众了解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传统和优秀道德文化,使其获得高度的价值认同,以扩大正面宣传和社会影响乃至国际影响。并使其与民族伦理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联系起来。因此,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旅游及其规划的制定和建设投入,重要和重大的民族历史文化遗存要上升到地区(省级以上)乃至国家层面的建设规划,使其成为民族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相统一的文化建设项目。要在旅游和对外交流环境建设上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促进和扩大对少数民族民众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以民族传统文化品牌推动民族伦理文化发展和文化宣传,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国内外文化交流、交往和旅游为载体的文化品牌建设,以体现民族伦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体系构建。从而彰显民族文化的软实力。
(三)进一步加强民族伦理文化研究。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构建
伴随着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和学者汇聚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将首先作为旅游观光景点得到参观、光顾,是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和自然结果,形成了旅游经济与人气、经济与文化相联系的必然现象。这就为进一步加强某一少数民族的道德文化上升为民族伦理文化研究,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构建打下了物质文化基础。因此。以中国的旅游文化建设为基点,在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汉族文化引领并交融的少数民族文化名气得到扩大的同时,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构成的民族文化统一观的树立,文化和道德视角的探讨就会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这对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民族伦理文化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深化民族伦理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研究,构成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族旅游经济推进民族旅游文化建设的逻辑联系。依循这一逻辑开展民族旅游经济建设,到民族旅游文化建设并进一步发展为民族文化和民族伦理文化建设研究。在完成这一过程循环建设中,进一步加强民族伦理文化研究,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构建环节。才能实现并完成民族文化软实力研究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构建进程。
第三篇:学经典文化案例
“学经典文化,做现代文明人”
班会活动案例 目的:学经典,弘传统,涤心灵,净言行,播文明。
过程:
一、开场:营造环境,盛大开场。时间:2007年12月22日 地点:二楼近200平方多动能礼仪厅
人员:五一班全体;各级领导、列位观摩教师、各班观摩学生代表若干。会场布置:
正前方:醒目 “学经典文化,做现代文明人” 标题,古朴画面《高山流水》音乐视频(学经典,做文明人意境氤氲。)
中央: “川”字结构座次,展示学生居中,观摩席居两翼,方正庄重,精神喜庆。
开场:(六名主持盛装健步入场,在《歌唱祖国》雄壮歌声中展示祖国成就引入开场)
主持人(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主持人(女):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主持人(男):我们继往开来, 主持人(女):我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时刻准备着!(全体队员合)
主持人(合):五年级一班“学经典文化,做现代文明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现场:方阵严整,仪态端庄,歌声嘹亮,呼号铿锵,意气昂扬,落落大方;掌声雷动,开场漂亮)
二、展示:声光意行结合,展示有方。
(充分利用多功能设备,将表演主体投放到音乐、图画、诗词构筑的意境、场景、情景中,由境生情,由情入境地在具有不同内涵力求卓绝各板块容情展示。)叶金生:今天我们的活动分四个版快组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生(春生—文明之心:春柳依依,春风似剪,葵叶青青,少壮图强,伤春易逝,兴国安邦。)
李凌云:咦!梅婉楠,在古诗文的学习中,你对春天都有哪些感悟呢? 梅婉楠:喔!我的感悟可多了,你看:春天太美了,那依依多情的柳丝,那青青园中的葵叶…能不给人带来春天的喜悦吗?请听,诗朗诵.朱景隆:《咏柳》起!(咏读)《长歌行》起!(咏读)胡欣晨:春天是美好的,她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春天是深刻的,她教会我们感恩,春天是无私的,她创造着和谐的境界.宋佩颖:在春的阳光里,我们也是阳光的.但一代国君却唱起了《虞美人》让人感伤,更让人深省.(欣赏)(合唱)
(现场:男女咏读,轻重徐缓,声声入情,景情交接;欣赏有仪,歌咏有伤,尚古习文,润泽心田)
夏长
(夏长—文明之行:夏日清荷,芬芳正直,铿锵儿女,规循矩蹈)
叶金生:走过春天,进入夏天,(进入画面)看着青青的湖水,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罗倩雨:我会想到我快乐的旅行.我会想到在水中嬉戏,我还我想到夏日的青荷….叶金生:那让我们欣赏美丽的荷花!(《梁祝》音乐声曼荷呈现)李梦馨:荷花真美呀!让我们一起朗诵一组《荷花》的诗文吧!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起!(咏读)《爱莲说》起!(咏读)
刘致远:清水出芙蓉,莲子清如水,荷花的美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秦琦皓:荷花的美还有一种意义呢!古人就有“荷荷生谐”的说法,荷花是和谐的象征,让我们永远和谐吧!冉坤林:夏日的荷花让人赞叹,但夏日的诗人却表达了另一番襟怀。(叶金生出示《夏日绝句》歌)(欣赏)
钟孟君:阿!同学们,你们看,多奇怪的诗人呀!外表如此美丽柔弱,为何内心如此刚强?
黄雨潞:钟孟君,那是诗人对失去河山的眷恋,那是诗人对祖国深深热爱的心呀!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吧!
《夏日绝句》,起!
(现场:音乐画面美轮美奂,学生诵读入句如心,谈感悟深刻明理。)
秋收
(秋收—文明之果:展示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过程中的收获)
模式:用经典名曲《秋日的私语》为切入点,在音乐中结合朗诵、表演(舞蹈),并以图文形式再现学生感悟收获,打动人心。
叶金生:同学们,这首名曲是《秋日的私语》,在经典文化学习收获的秋天里,你都在私语些什么呢? A组:秋日的私语
是母亲 是温婉 是善良
是贤淑的温情
是潜移默化(图片)
B组:秋日的私语
是落日最后的余晖 是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图片)
C组:秋日的私语
是那满山翻飞的红叶
是生命交响的华章(图片)D组:秋日的私语
是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是母亲那亲切的叮咛(图片)E组:秋日的私语
是和老师那热情地相拥 是老师那慈祥的笑容 是老师那满头的白发 是师恩难忘(图片)F组:秋日的私语
是《山行》 是杜牧
是远上寒山那斜斜的石径
是那红于二月花的枫林(图片)G组:秋日的私语
是《秋思》 是张籍
是洛阳城里的秋风
是诗人思乡说不尽的话语(图片)H组1:秋日的私语
是黄昏 是落日
是刺向苍穹的枯枝
是游子匆匆的步伐(图片)H组2:秋日的私语
是大漠黄沙 是远芳侵古道 是驼铃(图片)H组3:秋日的私语
是马致远 是《天净沙》 古道西风中的瘦马 是小桥流水人家
是游子思乡断肠的呐喊(图片)I组:秋日的私语
是苏轼 是明月 是子由
是兄弟间相思不见的情谊 舞蹈:《明月何时有》(图片)J组:秋日的私语
是我们快乐的童年 是那一次相聚 那一次心跳
那一次绽开的笑脸(图片)K组:秋日的私语
是我们鲜活的生活 是那一次动感 是那一次装酷(配乐街舞《YOU》)(动感图片)合:秋日的私语
是那片片的红叶
是我们那颗真挚的心(图片)合:秋日的私语
是硕果
是我们在经典文化学习中的陶养 是我们行为的转变(图片)
(现场:情景交融,表演内心独白发自肺腑,温婉舞姿尽显贤良、热情舞蹈展示生活幸福,文明得以内化,高尚得孳长,文明之果酸甜。)
冬藏
(冬藏—文明之志:再烙古典烙印—励志,警醒学生警行。)
叶金生:在学习经典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收获可真不小!可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怎样做一个现代文明人呢?
(生讨论)
(现场:发言踊跃,志趣健康,彰显品行。)
叶金生:同学们的讨论真不错,我们的老师又会给我们寄予怎样的希望呢?(师评价今天的活动,以十字警醒学生,“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生活学习中磨砺自己,让经典文化的学习落到实处。)
十字:
和: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容: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智:智者总令人多一份信任,帷幄中运筹一千里外决胜,给人多了几分依靠和钦佩。
诺:一诺千金
恒: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诚: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礼: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愚;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绫。
悟: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五年级一班“学经典文化,做现代文明人”主题班会现在结束!谢谢!
(现场:掌声,欢呼声,喜极而泣声交织在一起)
后记:学生返回教室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老师,你辛苦了!老师,你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老师,我们一定要为你争光!老师,我们一定要做现代文明人……当学校领导问他们都想对老师说些什么时,们看见被他们良好表现、真情感动的老师热泪盈眶时,这个平时调皮的班级所有学生失声恸哭……都表示要以真行来践行做文明人的誓言,学生的言行有了很大的转变.反思:本次活动的成功在于:①教师精心的设计:开场、展示环环相接,每块赋予不同内涵。②教师创新意识强,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音乐、图片、诗词意境、表演有机结合。③教师尊重儿童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对活动的心理需求,放手发展学生。④情感的交融,知识的内华,人性的善良也是成功所在。
后话:一堂课的成功参与者付出了相当大的辛劳,我感悟: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成功。成功不仅需要辛劳,还需要智慧,更需要创新的智慧,创新更能出彩,走创新路,做成功人。
第四篇:案例分析·加强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http://lxks.offcn.com
【2017中公遴选·案例分析】 加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导语】2018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背景链接
案例1:文化深圳:国家立场,深圳表达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深圳,在文化领域,由于缺少历史文化积淀,深圳曾被称为“文化沙漠”。但随着国家对于文化建设的逐渐重视,深圳也开始加强文化建设,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一些独特的深圳文化元素逐渐形成,并慢慢进入公众的视野。如今的深圳,文化创意勃发、学术睿智泉涌、文明浪潮波澜壮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文化产业百舸争流,在文化发展的许多领域都走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成为中国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的风向标。
案例2:孔子学院: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首家孔子学院于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截至截止2015年7月,孔子学院已达490余所,中国在这里拥抱世界,世界在这里了解中国。
案例3:一带一路传播中国文化: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一带一路倡议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五大领域,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近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交流机制日益完善,发展快速。以文化交流为媒介在参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已经搭建起“民心相通之桥”。在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基础上,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综合分析
《十九大报告》: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问题表现
1.文化发展原创性不足。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深化,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在大规模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同时,对于文化的创新不够重视,一味的吸收借鉴,而忽视了文化创新。
2.文化发展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
当前,我国文化管理体制单一,相关文化部分只能混乱,文化资产得不到有效配置,文化市场得不到规范化管理,文化立法缺失使得文化不能充分发挥为大众服务的作用。
3.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建设难以转化为有效生产力。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文化建设远未形成产业化态势,文化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弱,没有形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二)原因分析
1.思想重视不够,缺乏创新意识。2.国外文化渗透。(三)影响分析
http://lxks.offcn.com
1.加强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2.加强文化建设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3.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四)提出对策
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4.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5.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申论范文
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激发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坚定文化自信,为改革创新提供精神动力。
不忘本来赓续基因,文化自信历久弥新有骨气。总书记说:“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5000多年文明形成的价值理念,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不忘本来,赓续基因,决不是回到过去,而是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吸收外来兼容并蓄,文化自信开放包容显底气。总书记说:“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借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我们都应该积极吸纳,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增进文化自信。开放包容不会削弱中华文化的内核优秀,反而在吸收借鉴中不断丰富壮大。在今天更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
面向未来革故鼎新,文化自信与时俱进增生气。意识形态较量无声却惊心动魄,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文化冷战”,妄图对我拔根去魂。面对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的新形势,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建设,努力挖掘自身文化优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抵制国外文化冲击,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同时,要以开放包容的眼光面对世界文化,努力学习世界优秀文化,为我国文化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我国文化发展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站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基点之上,中华民族将在自己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坚定我国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第五篇:故事 案例
习惯:
一个不甘心自己命运的年轻乞丐,总想有一天能够发达起来。可好几年过去了,他还是穷困潦倒。最后,他心灰意冷,只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一位未卜先知的智者身上。于是,他带上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笔钱,找到了那位智者。
“尊敬的先生,请你指点一下吧!我十余年后会不会还像现在这么穷?”智者稍稍抬头看了一眼乞丐,说:“年轻人,我说出来你不要不高兴,十年之后,你还是像现在这么穷。”乞丐听了非常难过,于是掏出一些钱递给他,恳求智者:“老先生,你再看看我二十年后有没有希望?”智者有些感动了,认真地看了看他说:“你二十年后还会这么穷。”乞丐感到更加伤心了。最后,他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跪在智者面前十分虔诚地说:“老先生,我就靠你了,你再给我指点一下吧,我三十年后会怎么样呢?”无可奈何的智者只好又看了看乞丐,很同情地说:“你三十年后不穷了。”
年轻人为之一振,高兴地从地上蹦起来:“哇!我终于有希望了。那么,尊敬的大师,再请问一下,到那时我能有多少钱呢?”
“年轻人,你三十年后不穷了,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智者拍了拍年轻乞丐的肩膀飘然而去。
多么有深意的话啊!其实,人生就是一种习惯,勤奋是一种习惯,懒惰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是一种习惯;富裕是一种习惯,贫穷也是一种习惯……关键是,当你已经习惯于一种角色时,还会有更高的追求吗?
说话的艺术——请客
有一个人为了庆祝自己四十岁生日,特别邀请了四个朋友,在家中吃饭庆祝。
三个人准时到达了。只剩一人,不知何故,迟迟没有来。
这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啦!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
其中有一人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这人急得又冒出了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剩下的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人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们啦!好,我走。”说完,掉头就走了。又把一个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最后剩下的这一个朋友交情较深,就劝这人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下。”
这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
最后这朋友听了,再也按捺不住,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名其妙,有什么了不起。”
说完,铁青着脸走了。
不甘平庸的蚂蚁
列夫离开办公桌刚一会儿,回来就发现,一只蚂蚁爬上了他刚买的蛋糕。这下他享用的兴致全没了。列夫质问蚂蚁为何破坏他的心情。浑身沾满奶油的蚂蚁慢条斯理地说,它饿了,被蛋糕的香味吸引过来,而且它食量小,一点点蛋糕就够了。
列夫听了更火了:“以你的身份,哪配得上跟我一起吃相同的东西?你应该捡垃圾吃。”蚂蚁一脸委屈:“我有我的蚁格,不想卑微地讨生活。”它说,它也想出蚁头地,但天生的不平等叫它只能不起眼儿地过日子,可它不想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所以它选择这陌生且危险的城市。这么一说,列夫心软了:“你不怕无法适应?”“只有做过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蚂蚁说,它不觉得它的生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它相信,生命充满了无限可能。
列夫心情很沉重,这些年,他最大的困惑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却始终未付诸行动,只能原地打转,也许不会更坏,但也绝对不会更好。回过神儿,列夫准备把整块蛋糕送给蚂蚁。但蚂蚁谢绝了,它说,它已经尝过蛋糕的滋味,想再去尝点儿别的。
反面教材,关于误解:
第一件事:人与马
我们都见过,如果一只苍蝇或蚊子落在马的身体上,马会抖动局部的肌肉或是用尾巴驱赶它们。这说明马的触觉很灵敏。
初学骑马的人坐在马背上想让马往前走时,往往会做如下的动作:
1.用脚踢一下马,人想:往前走啊!(马想:你干嘛踢我?不明白,所以没动。)
2.用脚再踢一下,人想:怎么不走?(马想:你凭什么踢我?想干什么?仰了仰头。)
3.用脚又踢一下,人想:你敢不走?快走!(马想:你到底想干什么?!欺负我是吗?往后退了一步。)
4.狠狠地再踢一脚,人想:还敢抗命!嫌我踢得不够狠!快走!(马想:你凭什么打我?!开始转圈。)
5.狠狠的一鞭子,两鞭子……人想:不听话,非得揍你不行!(马想:哎呦,疼!后面有鞭子,快跑!所以往前跑去……)
6.骑马的人得意洋洋地开始享受策马扬鞭了。人想:这下知道往前走啦,不听话就得用鞭子抽!(马想:这人不讲理,他有鞭子。惹不起鞭子,快跑!……)
因为不了解马的肢体语言,人使用了错误的方法,达到了看似正确的目的。结果是:危机四伏!因为不了解人的肢体语言,马错误地理解了人的真实意图。结果是:充满敌意!
其实,对于触觉很敏感的马来说,如果它知道你的意思,腿轻轻一碰,它就会走了。简单的动作如此,高难度的动作也一样。
第二件事:人与人
在训练时,因为骑手的缰绳越骑越长,所以教练要求骑手收短缰绳。
“收缰!收缰……”反复喊了三四遍,见骑手还没有收短缰绳,于是就让骑手停下来,问他:“为什么不收缰?”骑手说:“我收了,还要怎么收啊!”教练愣了:“你哪儿收缰了?怎么收的?再收一次让我看看!”骑手又做了一次:他的手握着缰绳没动,只是往后拉了拉缰绳,胳膊肘确实往后移动了。教练乐了:“我说的收缰是把缰绳收短,是把手里的缰绳拿得离马嘴更近一些,不是把小臂往后移。唉,误会了!”
其实,很多时候教练要求我们做的动作,我们没有真正地理解,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做好、做对。
以上两件事充分说明:交流的双方如果对于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在理解上产生了偏差,就有可能因为误解而造成误会,甚至产生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