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营商互联网化运营探析
运营商互联网化运营探析
1月4日,中国联通集团公司2018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2018年中国联通要深入推进混改,全面推进互联网化运营,加快新零售互联网化,加快产品互联网化。在同质化竞争的互联网时代,我国电信运营商紧紧抓住企业战略转型发展的关键机遇期,积极进入移动互联网等创新业务领域,借鉴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模式,摈弃传统思维定式,积极推进公司互联网化运营。
第一,具有互联网思维是运营商进行互联网化运营的前提
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不局限在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化的运营。因此,运营商是掌控互联网思维六大特征、五个关键词、三个层次。互联网思维的六大特征是大数椐、零距离、趋透明、慧分享、便操作、惠众生;五个关键词是便捷、表达、免费,、数据思维、用户体验;三个层级是数字化、互联网化;互联网模式。
第二,具备互联网企业的特征是运营商互联网化运营保障 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必须要具备互联网企业的一些特征,这是运营商互联网运营的重要保障,互联网企业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在企业文化上,互联网企业的企业文化,其核心的特征是平等、开放、协作。在平等、开放、协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组织是无层级、去中心化的组织。互联网时代本身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比如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和电视台是一个传播中心,公众话语权被这些传播中心掌控,但是有了微博、微信之后,任何人都成为平等的自媒体,任何人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尤其是微信更是无中心的个人媒体。平等、开放、协作的互联网企业文化,互联网管控较少,更是要去管控化。其中,快乐;鼓励冒险、容错机制;开放的学习氛围;发挥员工的优势和长处;高效沟通等等,都是互联网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在运营方式上,根据互联网产品的不同盈利模式,不同的互联网公司制定了不同的运营方式。主要四种运营方式:一是基于用户的。运营的核心指标是用户量和用户的活跃度,所以产品运营的重点要放在新增用户和存量用户保有上,以及提升用户的活跃度。二是基于内容的。通过丰富视频、音频、资讯、阅读、游戏等互联网产品,来吸引用户,提升产品使用频次,增强用户粘性。三是基于数据的。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调整相关产品策略,做到精准营销。四是基于活动的。通过事件、关键节点营销等来达到吸引用户,提升用户活跃度,以达到激励用户使用的目的。
三是要有一个平台,还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接受并且管理用户提交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是服务的主体。更为重要的是让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并且提供给其他用户使用。四是规模效应,用户规模庞大,相关信息量多,提供的服务就越多。
五是要有机制体制创新和容错机制,将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紧紧捆绑,充分调动员工创新激情和工作热情。
第三,“四化” 是运营商互联网化运营的手段
互联网“四化”是指互联网企业的产品互联网化、营销互联网化、渠道互联网化以及服务互联网化,是运营商互联网化综合运营的必备手段。
一是产品互联网化。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要从传统意义上“产品-市场-用户”到 “用户-市场-产品”的互联化,如中国联通推出的腾讯王卡产品。
二是渠道互联网化。运营商应以平台化思维运营渠道,通过线上与线下渠道相互协同,整合价值链资源,提高渠道效能,并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建设,互用双方资源,打造利益共同体。如中国联通沃支付,中国电信的翼支什,中国移动的和钱包。
三是营销互联网。利用O2O或B2I2C实现营销方式的互联网化,以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线上体验、线下购买的互联化营销,全面提升客户感知。同时,利用互联网第三方触点,扩大营销半径,触达用户。
四是服务互联网。营商要综合运用的网厅、网上商城、手厅APP、微信公众平台等开始承担更多的职责和服务,运营商必须加快推进服务互联网化的进程,不断完善互联网平台系统,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连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实现用户价值和用户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第四,互联网运营是运营商互联网化运营重点
目前,中国三大互联网公司的运营的侧重点分别是百度重技术,腾讯重产品,阿里重运营。产品是把东西想出来,技术是把东西做出来,运营是把东西用起来。笔者认为运营商互联网化的重点是运营。互联网运营包手三个方面:一是内容运营,运营商通过各种平台(手厅、网厅、短厅、微厅)创造、编辑、组织、呈现活动内容,让用户参与到这些环节当中,通过编辑,整合,优化等方式再加工,迅速扩大传播规模。二是用户运营,运营商以价值经营为目标,通过大数据分析,依据用户的消费需求,以精准营销平台为手段,达到提升用户价值的目标。三是活动运营,活动运营主要是指运营商的营销策划,即通过开展各种营销活动,达到拉动某一个或者多个指标的短期提升的目的。
第五、运营商互联网化运营要关注三个重要指标
运营商互联网化运营要在三个关键指标上下功夫,一是拉新,吸引用户为你的产品带来新用户或者流量。带来新用户或流量的手段和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制造传播性的话题和事件,在第三方渠道投放广告,通过自有平台进行自传播等等。因此,在拉新的层面上,一个运营可能会涉及到以上各种手段中的一种或多种。中国联通2I2C产品的推广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二是留存,运营商要通过各种运营手段确保用户愿意留下来跟你一起玩。留存所对应的指标叫做留存率,再细一点,还可以再细分为次日留存、7日留存,月度留存等等。三是促活,运营商综合运用各种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喜好,抓住用户的痛点持续扩大影响,并进行CRM管理,用户等级设置,用户激励体系的创建和完善等措施,提长用户活跃率。
作者:雪原
第二篇: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策略思考
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策略思考
乔建葆
2013-2-27 14:05:36 来源:《移动通信》2012年第19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在话音/短信业务、数据和流量收入、内容服务、营销模式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受到的冲击,探索如何将传统的电信营销模式与互联网营销模式有机结合,依据电信运营商拥有的良好数据资产及开放基础电信能力、运营能力,深度参与到表层流量的经营中,并通过PaaS的合理能力开放,构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以运营商为主导的能力生态圈。
关键词: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互联网营销,云计算,表层流量经营,能力生态圈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网络革命,2.0成为了互联网领域革命的代名词,iPhone的到来带来了终端的2.0时代,社交网(SNS)的成熟标志着互联网2.0时代的到来,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则开启了电信由通信服务到信息服务的移动互联网2.0时代。技术发生变革,行业壁垒被打破,电信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电信运营商的角色正在由原来的通信服务商逐渐转变成信息服务商,凡是与信息服务有关的都有可能成为运营商的盈利点;其关键在于运营商如何整合行业中的上下游资源,获得更多的话语权。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的冲击
1.1 对语音、短信业务的冲击
语音和短信业务一直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今,互联网巨头、终端生产商正联合起来蚕食鲸吞这块蛋糕。在国内,米聊官方公布,截至今年7月底,米聊注册用户1700万;今年3月29日,微信注册用户过一亿;至今,新浪微博用户数超过1亿。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双向、即时、低流量、免信息费,有的还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如显示实时输入状态和Lbs信息、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等。在国外,谷歌之音(Google Voice)和FaceTime也正以VoIP的方式在传统话音领域强劲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视频、话音和短信在许多领域取代并旁路了电信运营商传统的语音、短信业务,并且往往只会消耗少量的网络流量。
1.2 对数据接入、流量收入的冲击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运营商数据接入比例及数据流量的大幅提升,但是所带来的数据接入及流量的价值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整体价值中的占比却呈下降趋势。
以中移动为例,2010年数据量同比提升112.3%,而接入收入仅增长49.4%,量收失衡带来巨大的成本及网络负荷压力。而中国电信2010年宽带流量是2004年的41倍,宽带接入用户数是2004年的4.9倍,宽带接入业务收入则仅是2004年4.6倍。这都表明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中正在日渐被“管道化”、边缘化。
1.3 对内容业务的冲击
移动互联网为内容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内容服务收入占比越来越大,而在该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运营商正面临来自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巨头和终端制造商的强力挑战。互联网巨头谷歌(Google)通过向手机厂商和内容开发者提供开源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内置自身丰富的互联网应用,构建“免费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的后向收费商业模式,打造移动互联网的产业联盟。
终端制造商依靠“终端+OS+服务”而成为整个产业链的关键,在应用商店的数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所构建的“前后向收费模式”,使得在产业链中除运营商之外各方的利益都得到均衡和保障,成为应用商店(AppS)成功的基石。而运营商正因对内容服务的失控而离原有的产业链主导地位愈来愈远。
2012年1月中国应用商店应用数量及增长情况见图1:
1.4 对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冲击
移动网和互联网的结合,给用户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单一的语音交互发展到无时不在的个性化的信息交互;因而也导致了移动互联网业务模式的变化,业务不再是单一地提供网络能力,而变成“网络能力+信息内容+服务”。运营商无法再独家完成业务的提供,必须将自身的能力开放出来与第三方合作才能形成完备的业务全流程,“用户+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将构成相互渗透的双边乃至多边的市场模式。运营商的收入也不再仅由用户规模来决定,而是与信息服务息息相关。
1.5 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的主要服务模式包括:
(1)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如:Amazon;
(2)PaaS(平台即服务),如:Google App Engine;
(3)SaaS(软件即服务),如:Salesforce。
在云的模式中,计算能力资源放在云端,资源具备弹性化、池化、虚拟化和分布式共享等能力,用户由客户端或界面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或实现信息交互,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付费。
移动互联网的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正在按云的模式部署,许多业务也正在按云的模式实现,用户透明地调用各种能力资源成为可能,技术变革的结果导致运营商正在成为提供底层流量传输的“管道提供商”。移动互联网的运营策略
2.1 营销模式和商业模式
传统媒体的价值链大致为:信息—内容—广告—商品—消费,互联网营销的价值链中,这个链条被大幅缩短或替代。传统的电信营销模式是以实体渠道为主,而互联网营销模式正以其低成本、随时随地、高速、更加规范和易于统计、互动性、海量以及私密性等特点在众多商品市场上尽显风骚,短时间内涌现出大量成功的模式,如病毒式营销、博客/微博营销、SNS社区营销、团购营销和秒杀营销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需求信息化、社会化,电信运营商应放低姿态面对信息服务的合作者,以通信需求为基点向外有序延伸,将传统的电信营销模式与互联网营销模式有机结合,按互联网的营销模式设立专门的营销机构,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信营销模式。
与此同时,电信运营商应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前后向收费商业模式,结合电信的前向收费特点和优势,构建灵活的前向、后向、前向+后向的商业模型及对策,通过深度挖掘用户数据,分析个性化需求,开放电信能力,为信息服务从业者提供基础数据和服务能力,以此来形成自身的信息服务生态圈,通过标准化约束,形成成熟的双边乃至多边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
2.2 经营策略
在移动互联网数据日益占据统治地位的背景下,收入与流量逐渐失去关联性,高价值的表层流量为信息服务提供商所控制,运营商要避免“管道化”就要主动进军表层流量的经营。运营商具有网络、信息业务、渠道、客户和终端的一体化运营能力,基础网络运营能力(计费、接入管理、鉴权、定位信息、呼叫控制、用户状态)是其所独有的能力,是构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而覆盖范围广、服务质量高的渠道和客服资源(收费能力、推广能力、售后、认证、关系维系、用户数据采集)则是其所独有的资源。所有这些,包含了用户全方位的数据轨迹,具有可感知、深度个人绑定及真实性,并可实时干预而产生新的价值。
电信运营商应以上述数据为筹码进军表层流量的经营:
(1)进行深度数据挖掘。据此分析用户行为,为业务开发提供指引,提供开发者需要的数据。另外,运营商的BOSS数据是独有的,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对开发者有天然的吸引力,可以利用来产生价值或作为合作的筹码,从而介入业务生成的各个环节,进行表层流量经营。
(2)开放基础电信能力、运营能力。以适当的方式向开发者提供这些能力,从而将电信能力嵌入信息服务的流程中,深度参与到表层流量的经营中。根据Mariana Group对开发者进行的调研,开发者最需要开放的电信能力中,排名前三的是计费信息、位置信息和用户配置文件数据。
(3)利用位置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在移动互联网的价值体系中,运营商处于不可或缺的核心位置。其一,可以发挥位置优势,聚集多领域的资源和能力,整合各种信息、内容和应用,将不同的主体提供的各种业务和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提供给客户,从而满足客户泛在化和一体化的需求;其二,利用位置优势加入到平台标准的制定和建设中去——该平台用以聚合业务以打通个性化需求识别、个性化产品生产和个性化匹配/分发三个环节;其三,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深与互联网内容/应用巨头以及第三方应用/内容/游戏开发商的合作。
2.3 能力生态圈
电信运营商应以云计算为突破口,构建能力开放PaaS层,以PaaS能力开发为核心,提供ICT能力开放,构建产品资产库,形成产品孵化环境,通过融合IT和CT两类能力,服务开发者、信息服务运营商和最终消费用户,打造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以运营商为主导的PaaS能力生态圈。
PaaS的能力定位如下:(1)提供统一应用部署、管理监控平台;(2)提供统一的业务开发、测试、导入平台;(3)提供标准化的IT/CT基础能力、技术组件;(4)集成针对行业特征的中间件和数据库能力平台。结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务需求信息化、泛在化,行业壁垒被打破,终端商、互联网巨头相继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的焦点由原来的电信运营商之间变成运营商、互联网巨头、终端商相互之间,而且后二者来势汹汹。运营商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提升流量经营的价值,全面布局,以更开放的手段打造个性化的业务平台和双边商业模式,整合行业中的上下游资源,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作者简介:乔建葆,高级经济师,英国管理协会和剑桥大学DBA,现任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长期从事通信企业运营和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曾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1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殊荣。
参考文献:
[1]韦乐平.漫谈智能管道的发展[EB/OL].[2011-08-23].http://wenku.baidu.com/view/e7ed7e0f844769eae009ed47.html.[2]李高广,吕廷杰.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10(3).[3]王利杰.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V1.2[EB/OL].[2011-10-18].http://wenku.baidu.com/view/77df88e1524de518964b7d0c.html.[4]侯宏.流量经营与运营商的未来V1.2[EB/OL].[2011-08-21].http://wenku.baidu.com/view/8e47***ca300917c.html.[5]雷源.移动互联网改变商业未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第三篇:简约化营销——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必须之路
简约化营销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必须之路
简约化营销——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必须之路
(一)标签: 移动互联网 营销管道 简化 2011-12-15 14:04
简约化营销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必须之路
摘要:
比创意?比营销个案的特殊性?这些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都不是移动互联网营销上的基本功,而是第三方的工作方式。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移动互联网营销更该侧重于能够催使管道产生价值的产品与服务上,从产品到营销上形成与传统互联网巨头、操作系统商、终端厂商、软件与第三方服务商难以进入但又必须依赖的市场门槛。
而能够将这些过程实诸于行的方式,则是简约化营销。化繁为简,是移动等电信类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也将是致胜之器。
(一)运营商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已经毫不陌生,对于它的认识,已经从传统的手机延伸互联网,扩展到了平板设备、车载移动设备及一切可通过无线连接,进入到网络的可移动设备上。尽管移动互联网越来越红,但移动互联网营销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却是相对的陌生。
就目标针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分析与理论,都多数处于传统互联网、操作系统、服务商的角度,对他们已有的、处于研发或者测试的产品服务上,从而产生相关的言论与推断,以此指导对有关公司在移动互联网营销上的策略措施与行为。但绕过这些角度,就会发现,针对电信类运营商,特别是以移动互联网为战略发展方向的运营商,如我国的三大运营集团,这方面的理论及可行性策略凤毛麟角。就移动集团来说,针对移动互联网营销,需要理顺以下的问题
一、从集团到营业厅,包括网络平台,能够主导的产品或者服务是什么?这问题是最基本的,有如金庸小说里提的“无招胜有招”的独孤九剑。营销的目的是将产品和服务卖出去并形成一定的市场优势,如果手里没有拳头产品,那营销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回顾语音时代,运营商的主导产品是号码、语音通讯服务,及在此基础上的相关产品,如通讯设备、增值数字服务。运营商营销的主要职责就是设计、搭配好证明语音、短信、号码等产品与服务资源的搭配、价格构成、售前售后服务。
二、是什么可以维持、推动移动互联网各项网络数字应用不断持续的发展,并形成有效健康的商业生态链?
是移动搜索?移动广告?移动定位?电子阅读还是操作系统?
对于移动来说,这个问题的解答事关生死。无论是移动搜索、移动广告或是电子数字内容、操作系统,它们在移动互联网生态链中都有对应的供应商与定位,后面会有进一步的分析。
三、营销的产品与服务,及维持产品与服务的核心,是被边缘化还是管道化? 营销的主要途径就是争取获得更多的用户,并刺激用户最终消费产品与服务。移动拥有全球最多的移动通讯用户,但在移动互联网,无论是用户下载移动应用,还是服务商提供移动广告给商户,移动除了获得流量收入外,并不能够使这些用户在自身系统上产生更直接的消费形成收入源泉。从终端到应用,被边缘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这三个主要问题需要深入分析,进而推断出,运营商该如何运营移动互联网营销
(二)终端为王、内容为王的迷惑
在继续本文的内容之前,正好这时间段互联网发生了一些事,这事情很凑巧,但并不意外,迟早要发生的。
一是我国第一个登陆纳斯达克的概念股中华网进入破产保护程序。以新华社强大媒体资源为支撑的国字号门户,有过上市后220美元每股的辉煌,但10年后,竟然进入了破产保护申请的地步。简单的看中华网上市后的历程,就可以发现,它虽然拥有国字号无与伦比的媒体资源支撑及资本金,但在互联网结构上,丝毫没有自己的核心产业。比起在它之后上市的新浪网、网易、盛大门户的强大,中华网一直玩着资本运转,门户本身并不直接产生市场价值。也就是说,在中华网的管理机构里,市场部门没有可拿得出手,可以以之为依赖的价值链产品做支撑。网易有大话西游系列为支撑的网易一卡通做为营销对象,盛大也有盛大一卡通,腾讯有Q币支撑的各类虚拟产品。遍历中国互联网,那些曾经一度辉煌而后销声匿迹的网络公司,基本上是在通过眼球效力获得短暂的用户群后,由于在核心市场产品上欠缺,不得不被收购或者退市。
而第二件事则是IOS5的正式发布。虽然乔布斯刚刚离逝,但IOS5的架构是其生前的战略部署。终端硬件上的更新并不大,但IOS5最大的特点是云计算的采用,以IPHONE在全球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影响力,表明时代进入云计算及云应用时代,同时也意味着苹果在后续产品上的策略与营销思路,将以云为主。
这两桩事并不直接关联,然而,无论正面还是反面,对我国的移动互联网运营商都有重大的参考意义。其意义在于,告诉运营商,正确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定位,是一切营销的基础。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相对于传统互联网产业链的调整,对于产业结构有相当大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原材料、芯片技术、操作系统的上游行业,对电信类运营商也是个考验。云计算的发展与普及,证明着电信类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不是被边缘化,而是电信类运营商该如何正视自己的位置,以支撑整个网络的稳定、发展及壮大。
考虑并思考这一点,对于解答第一部分所提的三个问题非常关键。这两年以来,业界一直在是以终端为王或是内容为王的移动互联网策略左右徘徊,以支持终端为王的理论,争取以Iphone为代表的运营商绑定销售代理策略来获得用户与网络普及,而以内容为王的策略则偏向于soft store类型的应用下载商店为主的营销策略推动用户与网络发展。
从战术上定位,这两者的侧重点没什么对与错之分,但如果站到战略上,两年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证明,就算联通通过Iphone代理获得较多的3G新增用户,然而对本身网络的增值效果并不明显,参考各运营商2011年8月份财报数据,对比2G与3G用户的数量与平均ARPU:
分析该表,中国联通的3G占比并不是最高的,同时ARPU贡献值却是三家运营商里最低的,净利润比也最低,不到3%。
而同为欧美标准的中国电信采用的CDMA2000标准,虽然没有获得Iphone代理权,然而依靠之前的固网积累的互联网优势,及Android阵营的支持,3G用户占比最高,接近1:3比例,但ARPU值仍是低于以2G为主的中移动数据。
这一数据说明,即使移动互联网是挡不住的趋势,然而,终端为王的策略,不适合电信类运营商。I系列说到底是为苹果自身打算的产品,他们的策略就是卖硬件,苹果store也好,绑定运营商也好,都是为该策略服务的。
即便以内容为王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对于电信类运营商来说,也难以掌控。在移动互联网初期移动梦网控制了我国绝对的手机无线内容阵地,但随着3G的进展及终端的多样化,智能化,中移动、中电信仅在音乐、视频等基础网络上提供服务。对于其它阵地,无论是电子书、手机游戏、办公软件应用等,电信类运营商仅仅能够部分内容,而移动互联网新贵、传统门户网提供的移动互联网内容服务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
因此,无论是终端为王,或是内容为王,都不适合电信类运营商在该片市场上的定位。电信类运营商该考虑的是,不是如何掌控所有内容,不是去成为某个品牌智能机或者系统的代理商,而是该思考,在基础性网络服务上,如何将移动互联网的各业务与流量、存储、广告、支付等匹配,做成具有业务质量管理和业务开拓的发展路线,使自己在移动互联网中进化,运营有效的管道经济。
(三)简约化定位
在移动互联网形成的产业链中,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国内电信类运营商要成为终端供应商、应用开发商极不现实。从2007年到2011年,有关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的新贵市场已经由苹果、谷歌、微软三巨头占领,而旧日的诺基亚与HP的WEBOS已经没落。通过移动互联网的OS产品衍生链,电信类运营商已经是不大可能进入到以前的电信定制手机市场。
终端、OS、浏览器、支付、广告、应用商店、富媒体服务(比如微博),从硬件到软件伸入移动互联网,运营商该在哪方面定位?不说电信类运营商的应用商店平台,单说最被寄以厚望的移动支付,由于我国金融与财政政策对互联网支付的管理,使得运营商做支付,不仅要在制式上竞争,同时要面对各类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竞争及政策的限制。
我们可不可以透过这形形色色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层次与表现形式,从中找到电信类运营商的运营之路,从而定下市场与营销方向呢?
剖析2G时代,以号码为核心的号码、短信、语音、彩信构成的资费服务,是运营商主要的营销产品,而营销手段则通过划分不同价格层次需求的对象,构建不同的品牌营销与群体营销方式。
把复杂庞大的市场尽量做成简约化,这是营销的优化方向,也是移动为首的运营商丰富的经验。而十多年的2G运营历程,稳健的组织机构与培训方式,也不可能要求运营商为移动互联网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组织机构形式、人员构成。在保证简约化营销的同时,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定位与营销方向不能够违背简约营销的宗旨,而这该是移动互联网下电信类运营商必须要走的路。
那么,如何在复杂多层次多交叉的移动互联网中保持简约化呢?
Windows Phone、IOS5及Android4.0可能已经说出了答案。在这三个OS的新版本中,无一例外的将云计算为核心的应用列为重点战略对象。云计算的加入,是一个里程碑。为什么是里程?因为,在Iphone4S及IOS5公布之前,哪怕Apple Store有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哪怕Android占据了接近五分之二的移动终端市场,但除了微博、KiK之类的应用,及在线地图提供网络应用服务,多数应用都以单机应用为主,网络感的体现非常差,甚至在用户上得不到体现。一款智能移动设备根据其内存及运算速度,可能可以包含上千个应用,但至今为止,这些来自网络的应用,基于本机运行的占绝大多数。发展至成熟期的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就有如孪生兄弟。云计算会使得终端设计、终端生产、网络应用倾向于简约美化的体现。
做为电信类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营销,简约化在产品与定位上的要求是: 1.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不复杂多样。运营商如果直接向用户销售连自己都记不住的信息产品,只会让用户望而生畏
2.简单的连接与移动互联网直接相关的产业利益,就是经济效益整体产业化。苹果制造了一个圈子,谷歌制造了一个圈子,微软也在制造一个圈子,苹果是较封闭较完整的一个从系统到终端与应用的圈子经济利益,谷歌的android体系是围绕Google ADS系统运行的,微软则依据围绕OS核心来扩大原有地盘。这些都是产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简约化表现。3.将传统的可电子化的规则简约化。阿里巴巴与淘宝能够在中国占据电商的半壁江山,就在这二者能够将传统的贸易、物流配送、支付等商业性质规则流程简约化。然而,电信类运营商所要简约化的对象并不是电商这么一个行业,关于这点,将另文论述。
而云计算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支付、存储、流量等相关的产品与服务,就是运营商该考虑的如何整合与简约化的问题解决方案。
(四)实现简约化
下面的论述将以移动集团为假想目标,同样的推断因为背景与政策的类同而发生在中联通与中电信身上。在第三部分,指出IOS5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在该系统中,云计算占据了主角位置,而之前由Iphone1到Iphone4领军的时代都以单机本地运算为主,引导的只能说是个人版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而不能说是完整意义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不能因为苹果有apple store,不能因为设备上有facebook,有twitter,能够上网下载无数的应用,能够把飞信、QQ安装进去,就说这就是完全意义的移动互联网。之前的几代产品,只是一个开始,到Iphone4及android3.2版本有关的移动终端上市的时间,那是一个时代,极简单的把PC习惯转换成移动上的触摸体验习惯。但就这么个消费习惯与需求,能够催生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利益并不强。
当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移动互联网后,并且将原有的PC本地运算、网络运算托管到云,并且云的应用可以十分轻便的在移动终端上体现,这时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才是真正到了高潮。
而IOS5则领军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后面跟着的会是Adnroid4,windows phone7.5,windows 8。我们不能得知,在以后的时代,会是哪个系统统治移动互联网的终端与应用,但有一点可以简单的推断出:
从企业、社会组织机构到小团体甚至个人,云计算在移动互联网是必须的。因为是必须的,意味着IDC的变革已经是市场所需。
大量奠定在云计算的应用,需要一个可计量的单位,它可以是网络银行,也可以是网络世界的虚拟货币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规则,来推动与维持这个环境的发展。
这两年来,移动在Mobile Market积累了经验,在推动大云计算及其它移动互联网数字产品上也积累了经验,比如10086网络营业厅、飞信、139社区。但与移动互联网的电信类产业核心还很远。为此,移动需要狠下心,果断放弃一些过时的观念与产品路线,化繁为简的进入云计算下的移动互联网。从市场需求与组织机构部门分析,简约化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路线,对集团而言,下面的工作路线将很是会大的参考方向: 1.大力推广云计算为基础的IDC建设与部署。这不但符合我国目前与未来的城市信息化发展政策,同时在发展云计算IDC同时,移动以集客、大市场部为首的部门,主要的营销产品为云计算IDC。而在IDC后面提供支撑的相关产业链,可以从IBM、HP、微软、移动大云间选择强有力的合作伙伴,首先从基础网络计算设施上从传统服务器市场上抢夺市场。
目前集客与大市场部的多数经理,以为推广IDC,只是去拉拢服务器建设与托管客户,这点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传统的IDC经营理念与思路。
以上海闸北医疗体系为参考,启动于2010年的上海新医疗体系以闸北为试点,微软做为支撑方,电信为网络供应商,成功的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完整的云计算医疗网络。闸北医疗网络实施后,大至医院,小到有效区域的卫生所、防疫站,都可以轻松移动网络、PC网络获得需要的医疗信息与共享资源,大幅节省了闸北区医疗系统的每年信息管理与维护预算,同时方便了医疗体系下的医生及患者,提高了医疗效率。
集客与大市场部等营销部门,需要认识到,移动互联网下,企业需要云计算,政府需要云计算,移动用户需要云计算。当这样的认识到位后,才能够深刻细致的深入对方的项目要求,做出优秀的解决方案,推动移动的IDC建设。
最简单的一个核心:云计算对于移动而言,是行业客户里可以量化衡量的标准,可以小到用GB、TB这些参数进行市场营销。这与2G时代时,在数字产品里以短信、语音价格为衡量标准是同个道理。2.流量经营同样是基于云计算的。
集客等市场部门,在营销云计算IDC同时,实则是从整体方向推动3G网络、LTE的发展。因为访问云计算的IDC必须经过网络。
这样,流量经营的对象则需分为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与个人。
对于营利性组织而言,云计算、网络流量是整合在一起的营销产品,价格上根据不同的运算与网络要求进行调整。而个人,则体现在终端上对流量的消费,空间的消费。
个人的消费,从整体上出发,实际消费的是营利性组织消耗的成本。由于网络营利性组织承担了个人对流量、空间上的成本,运营商在对个人的流量消费做出有利的方案,来刺激个人用户不断增加流量有偿消费。至此,运营商通过云计算、网络可以形成一个简单有效的商业生态圈,最终推向个人最终消费流量与移动互联网空间上(既云计算的表现形式)。
将该图表达方式文字化,则可以概括为:
(1)运营商面向组织营销云计算与无线网络;
(2)社会组织购买云计算,并搭配网络,向其内部人员、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3)运营商面向个人用户提供无线网络与云计算套餐服务(4)个人用户接受中间方的云计算与网络服务 通过了解该图及关系流程,移动可以避开终端厂商对其用户的边缘化策略,相反,终端厂商在不断提高及产品等级与层次的同时,是在不断培养与提高用户的最终网络消耗能力和容量。移动仅需要不断加强对空间、网络数据流量有要求的区域、单位的投入和市场营销,从最基本的要求上占据市场有利地位,从而为进一步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开拓打下坚实的后盾基础。
那还有什么可简约化甚至为运营商带来更有生存与赢利空间的策略呢?答案在第三部分的第三要求里已经提到。在云计算与网络的支撑里,电信类运营商是满足了中间第三方的数据与流量需求,最终满足用户的网络需求,然而,在网络里,能够带动更大利润空间的,是需要将以上基础设施化成一个集约式的平台。与如在PC时代写程序代码,策划动画制作,网络社区博客写手一样,需要网络内容能够激发更多的商业价值,移动互联网需要的平台必须远远超出前Apple store的概念。
笔者将会另文就一问题进行深层次细致的分析,为我国的电信类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地位的巩固及如何做到产业重心提出可靠的解决方案思路。
第四篇:美国运营商去铁塔化
美国四大运营商全面“去铁塔” 既为融资更为增值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马毅华 日期:2014年09月29日
9月29日消息(马毅华)本月24日Bloomberg报道,在继近年的Sprint、T-Mobile和AT&T后,Verizon近日也雇佣了投行准备出售铁塔,计划通过出售约12000个铁塔以融资60亿美元。Verizon的交易完成后,美国无线运营商的铁塔资产就基本被全部出售了,美国的专业铁塔公司将拥有美国电信市场绝大部分铁塔资源,而运营商则全面“去铁塔化”,转型为“不拥塔、只租塔”。
美国运营商“去铁塔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缺钱”。Sprint在2008年和T-Mobile在2012年都是为了缓解capex压力而出售铁塔换取现金;2013年,AT&T准备对Vodafone等目标进行收购,为了积累现金出售了铁塔;2014年,Verizon以1300亿美元向Vodafone买回股份,“净债务/EBITDA”升高2倍多,为了降低负债率,也意图出售铁塔换取现金。
美国运营商一般用“售后回租”的形式出售铁塔,即运营商向铁塔公司出售铁塔获得现金,然后双方再签署合作协议,运营商付出租金再租回铁塔。这样运营商依旧对铁塔具备一定的控制力,同时得到现金;铁塔公司则得到资产和租金,同时还可以把所购铁塔出租给其他运营商以增加收入。
通过“售后回租”,运营商和铁塔公司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获得好处:第一,运营商向铁塔商“融资”,双方都改善了资产结构,运营商把固定资产变为急需的现金,而铁塔公司把现金变为更高回报的资产,各取所需;第二,铁塔资产“增值”,铁塔在运营商手里时一般只是自家独用,而到铁塔公司手里后就可以向其他运营商租用,每多租一家,单塔租金收入倍增,而单塔成本一般只增10%,高“出租率(tenancy ratio)”使铁塔增值,运营商通过出售铁塔实现资产增值,或者等效为运营商铁塔相关的费用降低;第三,减税,资产从运营商转至铁塔公司,一般都有降低边际税率的作用,具体的减税机制和效果因国家而异。
运营商可获得诸多好处的“去铁塔化”,除美国外还尚未在全球深度铺开,主要是因为“去铁塔化”存在着一个负面作用:运营商网络部署战略的灵活性降低。本来,运营商每年的网络部署战略完全是企业内部事物,定下计划,配套投资,然后执行即可;而“去铁塔化”后,每年的网络部署则变成对外采购事项了,运营商需要和铁塔公司商谈,若铁塔公司配合不力,则运营商部署战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要最小化这种负面影响,市场中必需具备一个充分竞争的铁塔行业,才能让运营商放心“去铁塔化”,比如美国市场上4大无线运营商对应3大独立铁塔公司(CCI、AMT、SBAC),且铁塔行业的市场运作已经非常成熟。这样运营商可以选定自己的战略合作铁塔公司,或者将网络部署任务分解到数家铁塔公司,某运营商若有大的扩张计划,可由战略合作铁塔公司或者整个行业承接;如果原合作铁塔公司配合不佳,运营商也有余地更换合作伙伴,或者能及时将任务分配到其他铁塔公司。
如果市场上是多个运营商对应着独家铁塔商,即使这个铁塔商是运营商合资建立的,运营商一般也不敢全面“去铁塔化”。举个例子,假如A运营商和B运营商合资建立铁塔商C,如果A和B某阶段的网络战略不一致,A希望增大capex大举扩张网络,而B希望收缩capex暂缓扩张,那么C该如何经营以同时符合A/B两大股东的利益?这时A/B/C之间会陷入复杂的利益冲突和讨价还价,结果往往会让A的战略实施受到影响。因此,对于3大铁塔公司主导美国铁塔行业的格局,美国运营商是坚决不允许铁塔行业再出现任何进一步合并的。
所以,一个电信市场要能够“去铁塔化”的前提就是存在充分市场化的铁塔行业。对运营商来说,铁塔行业的最优形态就是美国式的,存在着充分竞争的数家铁塔公司,运营商出售铁塔既是融资过程,也是资产增值的过程,全行业可以完全“去铁塔化”而不必担心未来战略受限。当前美国和南美的铁塔行业都已经非常市场化了,印度和非洲的铁塔行业则正在快速发展。
铁塔行业的次优形态就是战略相近的运营商合作建立某种形式的铁塔共享,比如印度市场上由Vodafone Essar、Bharti Group、Idea Cellular三方合资的铁塔公司Indus Towers,以及欧洲市场上由Telefonica O2和 Vodafone在英国、西班牙、德国达成的铁塔共享协议。这类铁塔公司(或者共享协议)由于组建公司的战略相近,铁塔公司比较容易协调各组建方的需求;但这类公司一般只是完成了资产增值(等效于费用降低),由于独立铁塔行业的资本还不够强大,运营商的融资需求无法达成。
若以上述分析框架来观察中国模式的“国家铁塔公司”,则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如何融资?如果铁塔公司只是以“共建共享”为主要目的,那么三大运营只需将全部铁塔资产注入,并根据资产估价相应调整股份比例,即可组建实质性的国家铁塔公司。但这个过程只完成了重组,没有完成融资,这显然不是运营商最满意的结果,因为中国运营商目前也非常缺钱。因此,未来“引入民资并上市”会是铁塔公司计划中的必然动作,而且在顺利完成融资前,国家铁塔公司颇具争议的独家定位不会改变。
如何增值?如果铁塔公司吸收了运营商的存量铁塔,铁塔公司本身一定是希望每个铁塔的租户越多越好,最好每个铁塔都租给三家运营商,这样铁塔公司的盈利就越好,运营商的铁塔租金也能越低。但这不并符合实力最强运营商的利益,“一家独强”的运营商在市场化条件下并无共享网络资产的意愿,这里存在着较大的利益冲突。如果铁塔公司能够将最强运营商的存量铁塔大规模租用给其他运营商,那么运营商之间的网络实力差距可迅速接近,国家铁塔公司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种均衡行业格局的监管工具。通过国家铁塔公司来解决行业格局失衡的问题,是监管者可以考虑的一个选项。
如何协调?如果铁塔公司自身在经营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则垄断公司如何只通过自我监管而不产生垄断价格,这是一个难题;如果运营商在铁塔公司的经营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那么当三大运营商的网络战略不一致时,铁塔公司该如何运作而符合各位运营商股东的利益,这也是一个难题。
铁塔公司和铁塔行业都不是新鲜事物,美国运营商已率先全行业“去铁塔化”,美国作为全球电信市场的先导,对全球市场都有着示范效应。但中国的铁塔公司模式独树一帜,与行业已有的形态都不一样,中国的“去铁塔化”会如何进展,还需拭目以待。
第五篇:运营商推进渠道网格化
运营商推进渠道网格化,力图加强对微区域的精耕细作,对客户资源的深度经营。移动叫属地化,把管理职能下沉,资源也随之下沉。属地化管理本质上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更加贴近对渠道、和最终客户的服务。
在其他行业,如家电、数码行业,渠道网格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快商品周转、降低库存成本。像海尔,后端整合供应链,提高了配送效率,前端必然要求渠道界面上要有高的吞吐效率。
运营商的渠道网格化则不同,其本质应该是加强对网格内的客户资源的深度经营,在保证服务基本面上的各项要素服务普遍客户要求和竞争要求外,更需要根据网格内的个性化客户需要提供更好的体验、更高的价值。因此,运营商的渠道网格化推进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面向网格内客户资源价值管理的考核体系。运营商竞争已经进入客户生活钱包份额的争夺,而不是市场份额的争夺,如果还是围绕大颗粒客户群进行经营部署,就失去了网格化的意义。这就需要建立全面的市场经营分析系统,并根据不同等级的网格设置不同参数、权重、阀值,从而形成规范的考核标准。低饱和的网格重点考核客户规模增长、高饱和的网格重点考核客户流失率、有的地方重点考核ARPU至提升、有的地方要重点考核单项业务指标。这对上级部门的集中化管控能力提出高的要求。
2.网格内和后端部门的各项职能必须紧密咬合、密切协作。网格化的管理下沉,意味着管理分散,网格内自称体系,但其资源调用必定有限,更多需要后台的优质支撑。比如企业客户服务,网格内进行客户看管、关系维系、需求挖掘,但需要后端部门配合做好方案开发、产品交付和运营维护;网格内的各项个性化营销策略的制定也必须在整体营销策略的统一步调下开展,需要后端营销部门的协调、统筹和指导。
3.明确网格内的责权利。网格虽然赋予一定的管理职能,但作为前线指挥哨所,必定没有大兵团作战所需的战略部署要求,大多是行动性明确的战术安排。网格经理要明确的知道需要打几场战役、可以动用那些兵力、斩获多少、能得到多少奖赏或者惩罚,什么情况下需要请示,什么情况下可以先斩后奏,这样才能发挥网格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4.要加强网格内的深度营销职能。现在在推进网格化过程中,多重视渠道在网格内的结构性布放和管理优化,这背后隐含着,只要我把网格内的渠道管理好了,就实现了网格化效能。实际上,网格化真正精华在于网格内的深度营销,即根据网格内的客户属性进行持续的体验教育、产品宣传和销售引导,渠道只是实现交易、接受服务的场所。因此,在现有的渠道上家在营销职能,并强化管理是发挥网格化效能的关键。比如,直销渠道的社区经理、商务经理不能视自己仅仅为推销员,而应该是营销经理,他必须全面的了解自己所辖的区域内客户情况,知道你的潜在客户在哪里,你现在的存量客户还有多少价值提升空间、那些客户会有流失倾向等等,并据此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