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合综效,打造凝聚团队发展合力的企业文化(本站推荐)
统合综效,打造凝聚团队发展合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企业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总和,它产生于企业的活动,但又作用于企业的活动,它渗透在企业组织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企业的气质和特点。座椅公司自1997年成立起,就将打造适合公司发展的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来实施,充分吸取投资双方企业文化之精华,在较高的起点上,兼容并蓄,并在传承中创新和发展具有自身个性的企业文化是我们的宗旨。
从2002年开始,座椅公司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延锋伟世通的战略部署以及座椅产品自身生产的特点,跟随着国内各大主机厂发展的脚步,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拓展市场,从而达到做大做强的战略意图,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2002年,公司第一个外地分公司盐城分公司成立开始,短短几年内,座椅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子公司和合资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至今年8月底,公司拥有分公司2个,全资子公司5个,控股地位的合资子公司6个以及参股的合资子公司3个。
企业的经营地域的拓展,组织层次的丰富,合作方的多元化,使座椅公司无论在系统化管理的幅度和深度上,还是在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建设上,都面临了一个全新的挑战。在这些不同的下属公司的运作模式中,分公司和子公司,相对比较简单,在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配套主机厂不同特点的前提下,很大部分都可以简单地“复制”和“推行”;对于那些我们仅作为参股方的合资子公司,我们进入这些业务更多的是一种战略上的思考,因此在管理和文化的介入方面,我们采取了适当宽松的姿态,把重点放在确保自身应得利益之上;而对于其中占最大比例的控股合资子公司,由于涉及不同的合作伙伴、不同的组织利益、不同的管理流程、不同的发展历史、不同的组织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文化建设和传承恰恰也是难度最高的。但是,无论从战略和现业务的比重看,它们又都是我们应予以高度关注的重点,因为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每年业务目标的达成,而且还关系到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文化建设上,如何统合综效,形成团队发展的合力,成了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丰富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珍视差异,确立文化交融整合的平台
当一个个合资公司在全国各地挂牌成立,多元文化的格局和差异就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前期有准备的主动策划,对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而这样的策划首先就是思想观念上充分的准备,珍视差异,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团队形成融合统一的文化平台的思想基础。
珍视差异,首先就是一种感恩的心态。虽然在合资公司设立的过程中,合作各方的地位有强弱、利益分配有多寡、贡献有大小、在新公司组织机构上的职能分工有轻重,但却一定是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的,这样的合作也一定是一个多赢的结果。因此,作为控股的一方,更加应该有这样的心态,在认识己方的贡献和优势的同时,更多地看到合作伙伴为我们所带来的一切。比如我们有一些低成本座椅制造的合作方,在国内自主品牌车型的座椅领域里,他们比我们涉足早,经验丰富,有些还有很好的客户关系。以一种感恩的心态看待别人为我们带来的业务机会、带来的宝贵经验,珍视这样的合作机会,是文化融合的前提。
其次,珍视差异,是对差异的尊重,更是要善于捕捉各方企业文化中适合公司发展的积极元素。其实,任何一个合作方,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挣到生存和发展的一席之地,并且能吸引我们与之战略合作,那在其企业文化中一定有一些要素,是适合甚至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正如当初延锋伟世通在座椅公司企业文化的打造上,所采取的开放和海纳百川的姿态,使得江森很多适合座椅制造特点的一些系统、流程和文化,能在座椅公司得以本地化和进一步丰富发展一样,我们对待自己的子公司,也应善于发现合作伙伴企业文化中的积极元素。对做低成本座椅业务的合作方,我们要仔细分析和探索,他们为什么能把成本做下来,不仅是整个制造链的每一个环节,还有在制度上、文化上,寻找我们可以借鉴的点点滴滴,并把它们纳入合资公司的文化体系,成为自身个性化的特点。这样一种珍视差异的心态和观念,实质为各方文化的交融和整合提供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平台,也为之后文化的融会、统合综效的合力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完善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团队统一的文化架构
一个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愿景、理念,在经营活动中产生和遵循的价值观,最终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外化特征得以体现的。而公司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体系,就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化,携带着企业文化的烙印,同时又保障着一个公司的文化沿着我们预期的方向持续发展。因此,向子公司的文化传承离不开管理体系的保障。“一个团队,一个目标、一个流程”是我们一贯坚持和强调的宗旨,完善子公司的管理体系建设,不仅使子公司的运作建立在统一的平台之上,也使经营管理的理念和价值观也统一在同一个平台之上。
在完善体系建设方面,首先是在各个合资公司建立和推行BOS管理系统,规范各个合资子公司经营运作的统一规范。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逐步引入和完善其他的一些管理体系,使我们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合资子公司的经营运作情况,适时给予他们最有效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整个团队能在统一的语言、透明的、及时传递的信息、高效的风险干预和管理支持下健康有序的运作。如我们在合资子公司推行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QAD系统是帮助各公司实现各类运作数据的收集、计算和分析的基础,而Hypion则架起了座椅公司和各子公司之间财务数据共享的桥梁。通过Hypion系统,我们可以及时了解我们希望掌握的子公司运作状态的真实情况,为帮助子公司及时发现问题、切实解决问题提供了保障。此外,我们在合资公司建设和完善的其他系统还有,内部审计系统,确保整个座椅公司的团队,都有一致的内部风险控制的理念、原则和规范;资金池管理系统,在统一调配和管理之下,促成团队内资金的合理流动,解决各子公司之间现金流状态的差异问题,实现财务成本的最优化,也最大程度确保了整个团队资金的良性和健康的运作,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管理体系,也为各合资公司的文化建设搭起起了统一的发展框架,以此为基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发展各合资公司的企业文化,既不失其个性,又因始终扎根在整合统一的基础之上,而具备超越各个个体自身能力的团队合力,一种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
三、搭建共享平台,拓展文化传承的渠道
在合资公司中,由于各方都有其各自的立场和利益,因此文化的传承不可能是简单的复制和粘贴,将我们一些具有先进性的管理方法、具有优势的技术,整合优化后的信息和合资公司分享,在帮助合资公司提高运作水平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文化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渗透,并为文化的传承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渠道。
搭建对子公司技术研发支持平台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去做的一项工程。根据我们对合资子公司运作模式的设计,其工程技术上的分工主要集中于产品制造工艺上,包括新产品开发完成后的投产准备、制造工艺的控制和改进等,而产品研发将集中在公司技术中心。这样的模式就要求我们有一个高效的、运作流畅的技术研发支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公司研发中心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合资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一个团队,充分交流,协同工作,确保新项目开发的进程。而这样的模式也集中了公司研发中心的优势力量,避免重复投资而造成的资源利用率低下、有利于不同客户产品在设计上的平台化思考,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研发成本,同时也为公司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公司研发中心能力的提升最终又在对子公司技术支持质量提升、成本优化中得以体现,而公司技术研发上的操作流程、一个团队、一个目标的文化理念,也在这样的支持平台上得以传递和传播。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共享平台、持续改进信息共享平台、供应商优化和整合信息共享平台,这些都是我们目前正着力打造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平台,让我们一些管理方法和文化理念能传递到各个子公司,成为他们运作公司的一个坚强的后盾、也是一个方向、一个比照。
四、运用多种载体,落实文化建设的工程
企业文化的建设,除了理念树立和系统保障之外,最终还是需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践活动得以落实,文化的整合和传承也一样需要一些具体的活动载体得以实现。
在这方面座椅公司进行了很多探讨,也做了很多工作。从去年开始,建立了公司视觉形象系统,并在整个公司范围内加以推广运用;我们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对公司企业文化和精神,如持续改进、客户满意、团队合作、交流分享等进行宣传和弘扬;我们还通过公司范围内的各种工作坊(Work Shop)活动的开展,加强公司内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信息分享、最佳运作模式的借鉴和推广以及一些共性问题解决的推进。2009年,我们开展了一次优化DFAM流程工作坊活动,一次JIT/TC工作坊活动,使公司技术中心与各座椅装配厂之间建立了有效的交流、沟通平台,也为完善设计流程、优化设计的可装配性和可制造性提供了新了思路和想法;为提高座椅公司整个团队、包括各JV、各子公司分公司和JIT运作单位的精益生产管理水平,我们在今年2月和7月,分别开展两次工作坊活动,在工艺布局、人机工程、目视化、标准化操作、物料控制等领域找寻并确定了共计44个改进机会,通过努力,这些分布在各个运作点上的改进项目目前已全部完成实施。与效益和管理水平一起提高的,还有整个团队共同的经营理念、团队合作的合力,和对企业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同感。
座椅公司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几年来一直在实践中摸索和探讨如何在多元化文化模式下,打造凝聚团队合力的企业文化。这样的探索还将继续下去,因为根据延锋伟世通的战略部署,到2014年,座椅公司要实现200亿元的销售目标,新运作点的拓展和对其他公司的兼并和整合,将会成为未来几年座椅公司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这样的拓展、兼并和整合,不但必需保持个体原有的竞争力,通过座椅公司团队的整体运作,我们必需产生超越个体自身能力的合力,因此不但是管理上不断优化、统合综效,在文化的建设和传承上,以一种创新的思维、统合综效地打造团队文化的合力,也将是我们未来不断努力的目标。文化对企业经营的蝴蝶效应不容忽视,我们希望它是共同的意志力、是润滑剂和催化剂,希望这样的一种合力能将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良性蝴蝶效应发挥之极致。
第二篇:打造一流团队 凝聚工作合力
企业如何打造一流团队凝聚员工合力?
希望各股、所的负责同志切实把这项工作抓起来,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团队精神培养起来,打造一流的教育管理队伍,把我们所肩负的教育事业干得更好。
一、团队精神的体现,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团队精神的核心----协同合作、优势互补。
团队精神强调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与齐心协力,因为这最多带来“1+1=2”的效果,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其核心在于大家在工作上加强沟通,利用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效应,带来“1+1>2”的绩效。
第二,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奉献精神、凝聚力。
在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主动”为了整体的和谐而甘当配角,“自愿”为团队的利益放弃自己的私利。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从松散的个体联合走向团队最重要的标志,要形成向心力、凝聚力,还得依靠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依靠每个成员的共识和价值观。
第三,团队精神的外在形式----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团队总是有着其明确的目标,实现这些目标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总是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充满活力和热情,为了确保完成团队赋予的使命,和同事一起,努力奋斗,积极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如何培养团队精神
培养团队精神,既需要决策的意识和手段,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更需要团队成员个体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造团队精神在自我提高完善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做事主动品格的培养。机关工作人员按工作状态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饱含激情、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人,称为“人财”;第二类是工作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的人,称为“人才”;第三类是上面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称为“人材”;第四类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的人,称为“人在”。四类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备主动品格或者说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多寡。通常,机关普遍以第三类人居多,这一类人支支动动,拨拨转转,只能算是听话的成员,很难成长为一个好成员。打造一流团队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最大限度去发挥每个成员的才能,并加以凝聚,其出发点可以是培养第三类人的主动品格,使其成为第二类人、甚至第一类人。
第二,敬业品质的培养。团队成员都必须有敬业的品质。有了团队精神,才能把团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有责任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作为团队的一员,个人的荣辱兴衰与团队、集体是连在一起的。这就要我们每一个人,有意识地融入到团队之中,并且想方设法完成好个人承担的任务,养成不论学习还是工作,干什么事都认真对待的好习惯。
第三,宽容与合作精神的培养。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个集体的事业,工作的竞争同样是一个集体的竞争,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和团队中才能得到体现。搞好团队合作,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忽视与人合作;二是不会与人合作。忽视与人合作,就会出现不合群的现象;不会与人合作导致的后果可能就更严重,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产生分歧,团队形不成合力,工作缺乏战斗力。所以,合作品质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学会与人合作,一要主动与人协商,当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不一致时,多沟通、交流,不能固执己见,俗话说,“最美丽的表达是倾听”,倾听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职业自觉与素养,如果希望打造一支精诚团结的团队,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多参考团队伙伴的意见;二要有宽容心,宽容有时候比严厉的力量更大,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正确看待团队中每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特别是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看别人优秀的一面,不刻意地挑别人的毛病;三要对团队成员要有足够的尊重,“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这是中华文化关于为人之道的至理名
言。在对待同事错误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措词严厉的批评特别是当众批评,否则,不仅严重地伤害了对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影响其日后的工作心态,而且也会影响到自身在对方心目中的个人形象和个人魅力。同样,多一些表扬特别是公开的肯定,会使同事心里阳光一片,特别是领导者表达的对团队成员的欣赏,能体现其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风范,这是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团队和谐的基础。
第四,全局观念的培养。团队精神提倡个性张扬,但个性必须与团队相一致,团队每个成员,都必须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考虑团队的需要。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配合,为集体确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遇到了难处,团队每个成员都要主动地想办法,帮着解决,决不能等着看笑话、扇凉扇,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不关注别人的感受。要把团队的成绩和自己的荣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团队发展中成为受益者。
三、如何发挥好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发挥的好坏,事关事业的成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团队精神发挥好呢?在这里谈五个方面的看法:
1、以培训提高人。经济学上有一个“短板理论”,就是说,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它最长的本板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同样,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不是由他素质中最高的一部分决定的,而是由最低的一块决定的。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是由团队最强的一部分决定的,而是由其最弱的一部分决定。我们要“围成比别人更大的桶”,取得更大的成功,发挥团队的最大潜能,就必须通过培训后进成员,帮助后进成员进步,修复我们的团队“短板”。
2、以人本理念引导人。“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是:对团队中的人应当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作一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机关里,如果每名工作人员都有一种“这是我们的局(科)”的意识,如果领导把每名工作人员都看作是同舟共济的“伙伴”并“以感恩之心创造和谐”,那么,这个部门必定是一个成功的团队,是一个具有高效执行力、创造力和幸福感的团队。把个人生命价值与团队价值融为一体的团队,取决于领导者本身的品格、才能和形象以及对下属的关怀度。“打铁先要自身硬”,真诚待人、受人尊敬的领导者,本身就是一种动力,能使每位工作人员心甘情愿地努力工作。
3、以真诚善待人。首先,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应该善待每一个团队成员,把每一个成员当作人才去对待。“人才”一词蕴含着深刻的自然定律,“人”与“才”是密不可分的,“人才”首先是“人”,是人就需要得到基本的尊重与满足。如果只片面地把“人才”理解为“才”去使用,而漠视“人才”作为现实人的存在与需要,“只知要马儿跑,却不让马吃草”,只能导致人才流失、人心不稳。其次,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应该欢迎人才的存在,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有一幅漫画叫《武大郎开店》,店小二对应聘者说:“我们掌柜的说了,比他高的都不用!”一个心胸不够开阔、不欢迎才华优于自己的领导者领军的团队是难有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其三,团队应该为自己的团队成员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4、以管理引导人。团队的管理引导,所应体现在领导者和领导者制定的一些管理机制。首先,领导者要树立“以德服人”的观念,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感召人、凝聚人,建立在团队中的威信,让团队中每个成员对领导者的言行都很佩服,并直接影响到团队的士气。这其中,领导者自身的素质是第一位的,这就是俗话说的。过硬的素质使每个成员都愿意跟你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宁愿给好汉子牵马坠凳,不愿意给赖汉子当老爷”。第二,领导者要注重成员的情绪。既要搭建平台,让每个成员施展才能,又要注重沟通交流,听取成员的意见。第三,要知人善用,发挥其长,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
5、以环境影响人。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又有谓“近朱则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打造团队精神,就必须在团队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氛围,使团
队中每个成员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形成人与人的信任、诚信。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默契的共赢意识,这样才能使这个团队具有感召力,使每个成员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舒坦、顺心,不必为人与人之间一些微妙的关系而伤神累体,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打造团队精神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认识要到位。打造一流团队精神,是抓好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做好新形势下我市教育工作的需要,每个同志都要站在事关我们教育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打造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而且,每个同志都要积极投入到团队精神打造的实践中去,争当打造团队精神的表率。大家知道,我们从事的教育管理工作,当前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无论是保障还是保护方面都背负着很大的压力。保障与保护在实践中都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去破解。如果我们不能从打造团队精神入手,建设一支坚定有力的教育工作队伍的工作将陷入被动或一事无成。二是位置要找准。打造团队精神强调的是团队整体,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作好自身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对于团队而言,如果恰如其分,则是交响乐;反之,会成变奏曲。(1)防止自由化倾向。挥洒个性不是我行我素。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一个单位也有一个单位的章程。我们讲打造团队精神,首先是团队,其次是成员在团队中的作用,所以说,挥洒个性是围绕团队精神的打造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如果每个成员都可以我行我素,没了章法,就会对团队精神的打造产生负面效应。(2)防止个人英雄主义倾向。一个团队其成员各有各的特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能仅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更不能拿自己的优点跟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对比。觉得自己什么都行,说话办事处处占上风,到头来,闹得个孤家寡人,不合群,团队精神也就无从谈起了。(3)防止无原则倾向。一个团队,要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无有原则,乱作一团,无有风格,感情疏远,分不清上下头,七股子当家,八股子主事,也是建不成团队,打造不出团队精神的。
三是机制要建立。打造团队精神,既要有前面说的激励机制,又要建立思想交流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谈心会、生活会、总结会等形式,或团体、或几个人坐下来交流一下思想,对每个人思想和工作方法存在的问题相互提示一下,及时进行修正。大家由工作而聚到一起,是个缘分,谈心要开诚布公,并能做到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善意地对待批评,既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不能老虎屁股摸不得,耿耿于怀,采取一些不恰当地方式解决内部问题。
四是队伍要稳定。打造团队精神,突出的是对现有团队成员的打造,而不是选拔,所以我们要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去年四月,基层所实行垂直管理后,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给有些同志工作生活带来了新的困难,致使有些同志思想波动较大,调动的呼声很高,对此,我们是理解的。但是,就目前教育队伍的现状而言,还很难满足同志们的要求。其一,目前我们队伍现状是倒金字塔型,很难适应土地管理的需要,需要加强的是基层所而不是机关;其二,上下交流,条件尚不成熟,所以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要保持基层所人员的稳定。希望大家稳定情绪,克服困难,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好。再就是机关个别同志,有点儿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是把功夫用在提高自身素质上,而是想着换股室,片面地认为到了业务股室,就能提高业务水平。其实不然,有些同志到业务股室也未必就能懂业务,更难胜任工作,独挡一面。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反思,有所醒悟,有所长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五是信心要坚定。打造团队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实践中也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打造团队精神的信心不能动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打造团队精神必要的环节,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从当前来看,我们这支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客观上有些差异,但只要我们从主观上多努力,就一定会收到成效。抓就比不抓强,锯响就有锯沫。作为领导同志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成员,哪怕有一点进步也要鼓励,增强团队每个成员的荣誉感。希望
各股、所的负责同志切实把这项工作抓起来,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团队精神培养起来,打造一流的教育管理队伍,把我们所肩负的教育事业干得更好。
第三篇:打造温馨文化 凝聚职工合力
打造温馨文化 凝聚职工合力
香山矿倾力建设“精神家园”
李可
7月1日,香山矿掘进二队队长庞广进在队里举办的茶话会上,重点表扬了班长赵新奇,并号召其他班长向赵新奇学习。在上个月的工作中,赵新奇所在的班质量标准化工作到位,确保了安全生产。
据了解,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该矿通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开展关爱职工活动,让职工在感受到企业这个大家庭温暖的同时,增强了战危机的信心。
“改版后的《香韵》,内容更加丰富了,里面都是咱职工自己的事,比以前更好看了。”“是啊!版面更漂亮了,文章也更有深度了。”采访当日,在该矿皮带队的职工学习室里,该队职工梁海涛和另外一名职工正拿着矿上编印的《香韵》,津津有味地边看边说。
《香韵》是该矿原期刊《香之润》的改进版,开设有“时事瞭望”、“形势任务”、“矿区要闻”、“一线风采”等13个栏目。该期刊自5月份改版以来,每期都刊登60多篇优秀作品,重点记录发生在职工身边的事,开阔了职工的视野。“下班后回到队里,喝着茶,读着《香韵》,不仅能了解到集团和矿上的形势,还能看到很多身边职工的作品,真是一
件很幸福的事。”该矿通风队职工刘军政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增强一线职工的安全意识,营造和谐氛围,该矿坚决杜绝“三违”行为,在一线单位开展了“矿嫂的心声”安全宣传教育活动。5月24日,在该矿综采准备队的会议室里,5位矿嫂深情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她们希望每位矿工都牢记安全,杜绝习惯性违章,做本职安全人。
该矿开拓一队、综采一队等区队也组织了“矿嫂的心声”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为一线职工送去了幸福的牵挂。
5月中旬,该矿女工协管员自发举办了一场以“爱心汇聚矿山,温情点亮梦想”为主题的职工生日联谊会。在职工生日联谊会上,该矿女工协管员为来自一线的42名职工庆祝生日,并为职工唱起了生日快乐歌。
“我们队有3名职工参加了生日联谊会。活动现场,42名职工围坐在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看节目,很开心。女工协管员还为他们准备了生日蛋糕,点了生日蜡烛,送上了祝福。”该矿开拓一队职工陈工作告诉记者。据了解,该矿女工协管员将继续组织此类活动,为职工送上祝福。
第四篇:凝聚家校合力 打造和谐教育
凝聚家校合力 打造和谐教育
海阳所镇中心学校 段会峰
内容摘要:
家庭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创建和谐教育的基础,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前提。当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家校互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起来,但只有充分认清当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依据具体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途径来凝聚家校合力,打造和谐教育。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与必然性。
二、家校合作中的新问题。
二、家校联系的方法。
1、以各种联系方式为媒介,畅通家校教育的渠道。
2、以校办家教刊物为依托,全面提高广大家长的教育水平。
3、以各项主题教育为载体,全力提升合力教育的效果。关键词:家校合力 和谐教育 联系方法
家庭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创建和谐教育的基础,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前提。当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家校互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起来,但只有充分认清当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依据具体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途径来凝聚家校合力,打造和谐教育。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与必然性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内容上有交叉,在教育形式和方法上也有相似处,但家庭教育毕竟不同于学校教育,它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在以倡导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今天,仅仅靠教育部门的管理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密切配合。虽然二者在教育环境、方式、内容、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但二者的教育目标是相同的——即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学校对孩子的培养是责无旁贷的,起主导作用,家庭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更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兴趣、爱好、理想、信念、追求。所以说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学校应当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综合作用。
二、家校合作中的新问题
受社会开放、市场化趋势及教育自身改革等因素的影响, 当前的家校关系更显复杂化, 家校合作出现了多种新问题。
1、由于家长认识到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参与未来竞争的重要条件, 所以不断抬高对子女的期望值。家庭的教育责任不断淡化, 许多家庭将子女的教育责任一股脑儿推向学校, 仅将自己定位于子女衣食住行的供应者、教育费用的负担者、学校教育的评价者或指责者的角色。学校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及自身发展的多重压力, 其责任被过度强化, “ 教育者替代父母的关系” 变得更为明显;同时因学生“ 不合矩” 的表现、学业成绩不良、教育难度增加及教育效果不佳, 学校容易将责任归咎于家庭。
2、受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影响, 以统一的教育技术、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育程序, 制成统一标准的教育成品的教育方式, 削弱了教育对丰富多彩的个性的适应, 阻滞了人的潜力的发展, 这种教育方式引起了社会、家庭和学生的不满。
3、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 家庭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日趋丰富, 学生求知的渠道和方式更为多样, 教师已不再是“ 知识的化身”。
4、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离异家庭日益增多,给“家校互动”带来新的内涵。由于父母的离异,导致单亲家庭的增多,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部分学生偏激、内向等,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内涵,同时导致家校联系产生新的问题。
三、家校联系的方法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时有错位, 这就必须根据变化的形势, 采取有效地沟通措施来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从而增强家校之间的合力,以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下面就结合近年来我校在创新家校联系方式,广泛普及家教知识等方面谈一谈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家校联系。
(一)、以各种联系方式为媒介,畅通家校教育的渠道。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活动是教育过程中的相互补位,是建立家校联系沟通平台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按照学校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采取不同的联系方式加强同家长的沟通,从而保证家校联系工作的针对性。
一是定期致家长一封公开信。首先在学期初向家长发放“致全体家长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简要汇报上学期学校的主要做法和所取得的成绩,较为详细地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措施,以及新学期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信中以热情洋溢的语言强调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表达学校对家长工作的感激之情。为了方便家长与学校联系,我们还在信中向家长公布了学校、领导、教师的电话,班主任Email地址和学校网址,使家校联系的通道随时保持畅通。其次在假期前和学期中,我们都向家长发放一封信,介绍学校取得的成绩,告知家长应注意的问题,提醒家长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各项工作。二是每周发放《家校联系手册》。学期初,我们就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家校联系手册》,《家校联系手册》的内容有:学生及家长的基本情况,学生一周在学校、在家中的表现,教师评语、班主任评语,一周获得的荣誉和教师的表扬,家长的意见等。每周五我们组织班主任和教师填写好《家校联手册》的内容,并由学生带回家。周一收回后,我们再认真阅读家长反馈的意见,及时与学生谈话,针对家长反馈来的学生在家的表现进行表扬和批评,使他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
有了《家校联系手册》,家长不仅了解了孩子平时的表现,还能把孩子在家表现反馈给老师,加深了家长同教师之间的交流。
三是定期举行特色家长会。在总结过去家长会“先集中,后分班”这一形式单调、效果欠隹的基础上,我们注重在家长会的形式、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定期举行特色家长会:一是送“会”上门:根据家长的工作情况,把家长会“送”到村,想家长所想,做家长所愿,也充分体现学校的服务精神。二是召开问题型家长会:对每个时期学生存在问题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有目的地召开问题型家长会,与家长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案。三是召开“1+1”碰头会,针对个别同学出现的问题,我们邀请家长到校,当着学生的面来分析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允许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家长参与其中,使家长能直接的了解到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所在,有利于家教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及时做好家访。我们要求所有班主任每学年家访比例要达到100%。同时每次家访后,班主任要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二)、以校办家教刊物为依托,全面提高广大家长的教育水平
《家校联手册》、家长会、家访等工作主要是针对学生个体的问题进行反馈,但是现代家长十分渴望对教育方法的全面掌握,由于农村的网络资源有限,很多家庭没有电脑,就不能通过学校提供的家教网址或校园网来获取这方面知识。为此我们通过创办学校家教刊物,来推介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一是创办《家校月报》。
《家校月报》为四开四版,主要内容包括:校园要闻、家教知识、家长论坛、现象剖析、学校一月工作综述和学校工作打算等栏目,目的是及时反映学校近期的重要工作活动、普及家教知识,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另外,我们通过每个月的增刊,及时地推介部分家长的成功育儿经验。
通过《家校月报》能够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从而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二是编写《家教指南》。
农村家长素质不是很高,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比较简单粗暴。为增强家长教育孩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从学校需要、家长需要、学生需要出发,编写了《家教指南》。该书以“名家名言”让家长领悟一些深刻道理;以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向家长们讲述一些心理及家庭教育问题;以“知识讲座”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以“自我检测”让家长明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们还存在哪些不足,还要做哪方面的努力;以“家长作业”,让家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以便今后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做到有的放矢。
三是举办家教知识讲座。
每学期我们都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对学生家长进行家教知识的集中讲座。讲座前我们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分析、班主任家访等形式,收集和发现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家长最为关心和感到棘手的问题,从而确定家教知识的重点和方向。
讲座时我们主要是依据调研的问题,利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和寓意深刻的名人名言来警醒、教育他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问题是在一朝一夕,一点一滴中产生的,是在家长的疏忽中产生的。教育家长切记:杨树调直要趁早,否则,为时晚矣!教育孩子亦如此。
通过家教知识讲座使家长们认识到家教的重要性,了解到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明确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重要作用,纠正了他们以往那种“树大自然直”的错误认识;同时通过家教知识的培训也为家长们“充了电”,为家长们处理各种问题提供了借鉴。正如有位家长感慨的那样:通过家教知识讲座的学习,不但使自己懂得了家教知识,而且使自己了解了同孩子沟通的原则,学会了沟通的技巧。
(三)、以各项主题教育为载体,全力提升合力教育的效果
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是促使学生发展的根本途径。为了使教育效果最大化,我们不断寻找多种教育的结合点,以各种主题活动为载体,努力争取家庭的支持与配合。
一是开展“邀请家长进课堂活动”。
活动中我们邀请部分家长到校和孩子共同听课,通过共听一堂课,既能让家长了解到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性质,了解教学的难度与差异,还能通过观察了解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有利于家长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内容与方式。于此同时在课后组织由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加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探讨活动。三方互动交流与沟通,探析真实的教育教学案例,发表真挚的建议,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教育教学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促进了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也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二是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亲情教育活动
每学期,学校都组织学生开展《给父母的一封信》、《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等亲情告白征文赛,并将优秀作文录入《家校月报》,使家长更加明白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子女进行科学的教育。同时我们还结合“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举办我为家长做好事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今日我当家”、“我为父母洗洗脚”等活动,了解父母的艰辛,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优良品德,促进家长和子女之间的亲情。
三是邀请家长参加学校艺术节。
每学年我们都举行不同主题的艺术节活动。如:以培养学生理财和家务劳动能力为主的“美食一条街活动”、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科技素质为主题的“书画展”活动和“科技节”活动等。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并邀请家长参观,让家长通过观察、欣赏自己子女的优秀作品或表演,真正发现孩子的长处、了解到孩子的潜能,有利于家长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向家长展示了学校教育的优秀成果,也有利于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家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总之,只有抓住当前家校联系之间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地沟通措施,争取家长对教育的支持,才能发挥教育全方位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满寿 《学校、社会、家庭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五期
【2】、顾志刚 《新时期家校合作的策略取向》《班主任》2005,4,
第五篇:打造高效凝聚团队培训体会
打造高效凝聚团队培训体会
原创: 陈良款
有首歌唱的好“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一棵小树呀,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单人能力有限,众人拾材火焰高。那么作为一个组织,如何打造高效凝聚团队呢? 胡总给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建立团队的共同目标
文化不是虚的,是可以得到落地的。公司团队的目标来源于公司愿景、公司价值观、公司战略。我们很多时候将这个目标局限在了事务的目标,例如今年要完成多少项目,今年完成多少销售额等等。我们在制定团队目标是需要考虑公司文化的贯穿力,制定一个有文化影响力的目标,这个目标要起到感召作用。例如供应链系统的“服务”“成本”“效率”作为追求目标,这些定义来源于大家的讨论,来自于团队的自我认知,同时这些目标又来源于公司“以人为本、积极创新、追求卓越、勇担责任”的理邦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的分解。公司的价值观、公司的战略需要不断的宣传,强化大家的认知,树立良好的榜样。管理者要关注人:识别个人优势,发挥团队优势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书中所讲,管理者需要着眼于贡献,需要关注人的“长处”.发挥团队优势就是需要管理者识别个人优势、发挥好这个优势还要形成优势互补。我们有时候倾向于发现缺点,从而本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态去要求,我们过于关注这个方面,从而导致部分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有时候我们自己不也一直聚焦于自己的短处了么?希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通才,我们自己也缺少停下来问一下“我的贡献在哪里?”.识别优势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的,但是可以训练提高的。有时候由于先天的原因,不能像那些有伯乐优势的人一样,通过三言两语就能够对人有个大致把握,但我们后续可以通过持续接触去进一步识别和调整。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人的要素有所认识,然后通过持续的交流实现假设-测试-调整-再假设的一个过程。组建团队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不同优势的人进行互补,并形成良好的上下工位的关系。所以整个过程我们不断要问一句话“他能做什么?他的贡献在哪里?”.3 高效的流程
企业要正规化发展,离不开流程的建设。流程建设目的是高效,达到各司其责的效果。但流程的建设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如果没有正确指导思想,流程就可能僵化而且低效率。胡总说如果一个流程是按照明确责任的角度去设计,那么这个流程本质上应该是高效的,如果一个流程是按照降低风险、分担责任的角度去设计,那么这个流程就很大程度上是低效的。这句话非常关键,正好点中了我们的痛点,我们有些流程纯粹是为了规避责任而做,有些流程为了降低质量风险增加了太多的环节。2018年我们要高效,如何高效,首先从这些低效的流程开始,做流程的减法,让管理人员从流程的审批中解放,让研发的技术经理承担起流程最后一道关的责任,让那些不增值的所谓管理流程消失。张政总的一个分享给大家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变换业务模式,也许是提高效率的根本之路。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理邦的愿景:理邦的愿景是“成为优秀的从事人类健康产业的国际型公司,提供创新的、有价值的、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为人类健康和社会文明发展做出贡献”.张总定义未来的10年:一个高效的组织;只做精品,做有价值的创新;坚定信念,建立有力量的、全球化的营销渠道,创造一个全球化的优秀品牌,让客户以拥有理邦的产品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