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尔“斜坡球”理论
“海尔”斜坡球体力理论
斜坡球体理论: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位臵,就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员工情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止动力,就会下滑,为使企业在斜玻(市场)上的位臵保持不下滑,就需要强化内部基础管理这一止动力。
“斜坡球体定律”的公式是:A=(F动-F阻)/M,即企业发展的加速度,与企业发展动力之和与阻力之和的差值成正比,与企业的规模成反比。其中:A代表企业发展的加速度;
F动代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和(F动1+ F动2+F动3)——企业的动力有三个:
一是基础管理的止退力;
二是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科技发展的提升力;
三是创国际名牌、市场占有率扩大的推动力;
F阻代表影响企业发展的阻力之和(F阻1+F阻2)——海尔常谈到的阻力有两个:
一是来自企业内部自身情性的下滑力;
二是来自企业外部竞争对手的压力; M代表企业的质量,即规模。
海尔认为,日事日毕解决基础管理的问题,使F动1>F阻1;日清日商解决速度的问题,使F动2+F动3>F阻2。
这个理论主要是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中国企业最麻烦的一个问题就是一种标准的贯彻或者一种规章制度的要求,今天达到了,明天可能就达不到。在外国发达企业 ,这种情况似乎就不存在。他要求你做到什么程序,一旦你达到了,一般不会再改变。而中国企业则非常现实,比方说要求你将桌子擦干净,今天你擦干净了,明天就差点,后天可能就不擦了。因此就必须不停地要求,我们自己把这叫做“反复抓,抓反复”。合资企业 的外国人到现在也理解不了,告诉他这样做,他也会做了,怎么过一个礼拜就走样了,就干的不对了?所以我们的“斜坡论”形象地来说就是,你基础工作稍微差一点,就要滑下去,一旦滑下去,你这个名牌就完了。因为就名牌而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员的,从整个系统来讲每一个环节很是重要,如果每一个人的工作都差一点,那么这个名牌就差大多了。和国际名牌的竞争,我们是小差距和大差别。从产品上来看,可能差距不大,可能是那么点粗糙,这儿不够光滑,可就是差那么一点,恰恰看出了我们在管理上和人员素质上的巨大差异。所以,我们这个“斜坡理论”就是要顶住,不要让它滑下去,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别的。中国过去几十年的企业管理。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老是愿意搞运动。其实搞运动就是这样,不管目标,场面壮观,指标很好,但结果什么用都没有。
从海尔“斜坡球”理论看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1、海尔定律(即斜坡球体论):企业如同爬坡的一个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一个止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基础管理。依据这一理念,海尔集团创造了“OEC管理”,即海尔模式,这个模式是“制度管理”。在此基础上,海尔倡导“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迅速反映,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坚持“用户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并把“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作为海尔发展目标,矢志不渝,使海尔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因而使“爬坡的球”有了“牵引力”,这就是“文化管理”。如果只有“止动力”,没有“牵引力”,或者说只有制度管理,没有文化管理,海尔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业绩。这说明海尔把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2、在企业文化研究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人把企业文化概括成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从广义角度界定的企业文化,无疑把制度包含在内,即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但如果我们从狭义角度研究企业文化,制度只是文化的载体;进一步说,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研究,制度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文化管理高于制度管理,制度更多地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是企业倡导的“文化底限”,即要求员工必须作到的;文化更多地强调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力量,强调内在的自觉与自律,是“文化高境界”。
3、制度与文化的演进方式不同。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在倡导新文化,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
4、制度与文化的表现形态不同。前者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后者是无形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一种精神状态,往往通过有形的事物、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但二者却是一体两面,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
5、制度与文化对人调节方式有差异。制度管理主要是外在的、硬性的调节;文化管理主要是内在的文化自律与软性的文化引导。文化管理强调心理“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对多数人来讲,由于认同了主流文化,因此,文化管理成为非强制性的管理;对于少数未认同主流文化的人来讲,一种主流文化一旦形成,也同样受这种主流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等非正式规则的约束,违背这种主流文化的言行是要受到舆论谴责或制度惩罚的。因此文化管理又具有一定“强制性”。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对制度与文化的感受度不同。体力劳动者因为其作业方式要求标准化的程度高,对制度管理的强制性敏感度较低,也就是说,遵守制度是顺理成章的事,制度管理对他们更适合;脑力劳动者因为创造性强,要求自由度较高,对较低层次的条条框框则反感,需要较多的文化管理。这是超Y理论的研究结果,值得我们注意。
6、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
7、制度与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比如,企业要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先定一项制度,时间长了,员工心理接受了这一制度内涵,制度变成空壳,留下的是参与文化。
8、文化优劣或主流文化的认同度决定着制度的成本。当企业倡导的文化优秀且主流文化认同度较高时,企业制度成本就低;当企业倡导的文化适应性差且主流文化认同度较低时,企业的制度成本则高。由于制度是外在约束,当制度文化未形成时,没有监督,工人就可能“越轨”或不能按要求去做,其成本自然就高;而当制度文化形成以后,人们自觉从事工作,制度成本大为降低,尤其当超越制度的文化形成,制度成本会更低。摩托罗拉公司取消“打卡”制度,是因为员工能够认识到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大庆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是大庆人自觉的文化表现。所以威廉〃大内说,文化可以部分地代替发布命令和对工人进行严密监督的专门方法,从而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发展工作中的支持关系。交通是一面镜子,有警察监督时司机能够按照交通规则办事,如果没有警察监督时不能按照交通规则办事,说明制度对司机来讲没有变成一种文化,其制度成本就高;反之,如果没有警察监督时司机也能按照交通规则办事,制度已经内化在司机心目中,变成一种文化,制度成本会大幅度下降。
9、制度与文化永远是并存的。制度再周延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也不能认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由于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制度,即使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组织的目标有高度的认同,也不可能达成行动的协调一致。海尔为“爬坡的球”创造了一个“止动力”,之后有为它创造了一个“牵引力”,使球既不至于下滑,又有动力往上滚,是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结合的典范。
作者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第二篇:海尔斜坡球体理论
“海尔”斜坡球体力理论
斜坡球体理论是海尔集团完善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斜坡球体理论斜坡上的球体为一个员工个体,球体周围代表员工发展的舞台,斜坡代表着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市场竞争程度。促进一个员工实现自己的目标及前景有两个动力。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动力是个人素质的提高,这是根本;外在动力是企业的激励机制,是外部的推动力。员工施展才能的舞台取决于两个方面:球体的半径——员工的能力;球体的弹性——员工活力的发挥程度。企业发展规模越大,市场竞争越激烈,斜坡的角度越大,人才发展的竞争越激烈,人才的素质要求就越高。企业根据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如适应服从、充分参与、实现自我等,分别给予不同的动力——激励机制(房明民)。
在斜坡球体理论中,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就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员工情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止动力,就会下滑,为使海尔在斜玻(市场)上的位置保持不下滑,就需要强化内部基础管理这一止动力。
“斜坡球体定律”的公式是:A=(F动-F阻)/M,即企业发展的加速度,与企业发展动力之和与阻力之和的差值成正比,与企业的规模成反比。
其中:A代表企业发展的加速度;
F动代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和(F动1+ F动2+F动3)——企业的动力有三个:一是基础管理的止退力;
二是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科技发展的提升力;
三是创国际名牌、市场占有率扩大的推动力;
F阻代表影响企业发展的阻力之和(F阻1+F阻2)——海尔常谈到的阻力有两个:一是来自企业内部自身情性的下滑力;
二是来自企业外部竞争对手的压力;
M代表企业的质量,即规模。
海尔认为,日事日毕解决基础管理的问题,使F动1>F阻1;日清日商解决速度的问题,使F动2+F动3>F阻2。
这个理论主要是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中国企业最麻烦的一个问题就是一种标准的贯彻或者一种规章制度的要求,今天达到了,明天可能就达不到。在外国发达企业 ,这种情况似乎就不存在。他要求你做到什么程序,一旦你达到了,一般不会再改变。而中国企业则非常现实,比方说要求你将桌子擦干净,今天你擦干净了,明天就差点,后天可能就不擦了。因此就必须不停地要求,我们自己把这叫做“反复抓,抓反复”。合资企业 的外国人到现在也理解不了,告诉他这样做,他也会做了,怎么过一个礼拜就走样了,就干的不对了?所以我们的“斜坡论”形象地来说就是,你基础工作稍微差一点,就要滑下去,一旦滑下去,你这个名牌就完了。因为就名牌而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员的,从整个系统来讲每一个环
节很是重要,如果每一个人的工作都差一点,那么这个名牌就差大多了。和国际名牌的竞争,我们是小差距和大差别。从产品上来看,可能差距不大,可能是那么点粗糙,这儿不够光滑,可就是差那么一点,恰恰看出了我们在管理上和人员素质上的巨大差异。所以,我们这个“斜坡理论”就是要顶住,不要让它滑下去,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别的。中国过去几十年的企业管理。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老是愿意搞运动。其实搞运动就是这样,不管目标,场面壮观,指标很好,但结果什么用都没有。
从海尔“斜坡球”理论看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1、海尔定律(即斜坡球体论):企业如同爬坡的一个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一个止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基础管理。依据这一理念,海尔集团创造了“OEC管理”,即海尔模式,这个模式是“制度管理”。在此基础上,海尔倡导“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迅速反映,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坚持“用户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并把“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作为海尔发展目标,矢志不渝,使海尔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因而使“爬坡的球”有了“牵引力”,这就是“文化管理”。如果只有“止动力”,没有“牵引力”,或者说只有制度管理,没有文化管理,海尔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业绩。这说明海尔把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2、在企业文化研究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人把企业文化概括成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从广义角度界定的企业文化,无疑把制度包含在内,即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但如果我们从狭义角度研究企业文化,制度只是文化的载体;进一步说,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研究,制度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文化管理高于制度管理,制度更多地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是企业倡导的“文化底限”,即要求员工必须作到的;文化更多地强调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力量,强调内在的自觉与自律,是“文化高境界”。
3、制度与文化的演进方式不同。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在倡导新文化,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
4、制度与文化的表现形态不同。前者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后者是无形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一种精神状态,往往通过有形的事物、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但二者却是一体两面,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
5、制度与文化对人调节方式有差异。制度管理主要是外在的、硬性的调节;文化管理主要是内在的文化自律与软性的文化引导。文化管理强调心理“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对多数人来讲,由于认同了主流文化,因此,文化管理成为非强制性的管理;对于少数未认同主流文化的人来讲,一种主流文化一旦形成,也同样受这种主流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等非正式规则的约束,违背这种主流文化的言行是要受到舆论谴责或制度惩罚的。因此文化管理又具有一定“强制性”。脑力劳
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对制度与文化的感受度不同。体力劳动者因为其作业方式要求标准化的程度高,对制度管理的强制性敏感度较低,也就是说,遵守制度是顺理成章的事,制度管理对他们更适合;脑力劳动者因为创造性强,要求自由度较高,对较低层次的条条框框则反感,需要较多的文化管理。这是超Y理论的研究结果,值得我们注意。
6、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
7、制度与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比如,企业要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先定一项制度,时间长了,员工心理接受了这一制度内涵,制度变成空壳,留下的是参与文化。
8、文化优劣或主流文化的认同度决定着制度的成本。当企业倡导的文化优秀且主流文化认同度较高时,企业制度成本就低;当企业倡导的文化适应性差且主流文化认同度较低时,企业的制度成本则高。由于制度是外在约束,当制度文化未形成时,没有监督,工人就可能“越轨”或不能按要求去做,其成本自然就高;而当制度文化形成以后,人们自觉从事工作,制度成本大为降低,尤其当超越制度的文化形成,制度成本会更低。摩托罗拉公司取消“打卡”制度,是因为员工能够认识到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大庆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是大庆人自觉的文化表现。所以威廉·大内说,文化可以部分地代替发布命令和对工人进行严密监督的专门方法,从而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发展工作中的支持关系。交通是一面镜子,有警察监督时司机能够按照交通规则办事,如果没有警察监督时不能按照交通规则办事,说明制度对司机来讲没有变成一种文化,其制度成本就高;反之,如果没有警察监督时司机也能按照交通规则办事,制度已经内化在司机心目中,变成一种文化,制度成本会大幅度下降。
9、制度与文化永远是并存的。制度再周延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也不能认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由于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制度,即使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组织的目标有高度的认同,也不可能达成行动的协调一致。海尔为“爬坡的球”创造了一个“止动力”,之后有为它创造了一个“牵引力”,使球既不至于下滑,又有动力往上滚,是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结合的典范。
斜坡球体理论的启示
激励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管理方法,它既要基于高深的科学理论,又要具有艺术性。激励实际上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在组织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同的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同,绩效也就不同。一个人对企业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能力,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工作动机,也就是工作的积极性水平。人的工作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人没有生来懒惰的,也没有生来就勤快的,人的努力水平取决于目标对他的吸引力,取决于目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
员工的需要。激励员工就是要设法使他们看到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实现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努力工作的内在压力,勤奋工作。
有关激励,组织行为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这些理论又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内容激励,一是过程激励。前者是从员工需要的内容出发来寻找激励的途径的理论,如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解员工现有的需要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给以不同的激励方法。过程激励理论主要是从激励的过程来探讨如何激励员工的问题。如目标设置理论认为要给员工设定明确的和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强化理论认为员工的积极行为应该得到及时的奖励,以强化员工发生这种行为的积极性。这些激励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激励的理论基础。实际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综合运用所有的激励理论。在国外,企业常常通过目标管理、员工参与方案、灵活的浮动工资和灵活的福利来激励员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激励员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员工的需要是一切激励措施的前提。不同类型的员工,其主导性的需要是不同的,处于不同层次,一般来说,高技术人才多是成就和成长需要占主导地位,如上述两个案例中的员工均是如此。对不同层次的需要,企业提供不同的满足方式,对成就和成长需要,就要从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入手,而对于尊重需要,则要提供认可、赞赏等满足方式。
2.为员工设立明确的可达到的目标,将目标管理落到实处。员工应该被明确地告知企业对他的期望是什么,他怎样才能获得成功,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会受到奖励,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会受到批评和处罚,他应该向什么方面发展才符合企业的需要。
3.将统放与工资、报酬联系起来,并确保报酬合理公平,对外具有竞争力。定期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评,考评标准公开,让每个员工都知道自己好在哪儿,不足在哪里。
4.引导员工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重视精神奖励的作用。海尔集团的经验均值得借鉴。
5.对员工的成绩及时给予奖励,对错误及时予以指出。
总之,激励问题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的问题,这是决定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能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应该引起企业和管理者的重视。
第三篇:海尔OMC理论
海尔OMC理论
来自海尔的经验——OMC理论
(1)什么是OEC理论
《札记•大学》中有段佳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其核心内容直指“OMC”。“OEC”的内容为:O——Overall全方位;E——Every每人、Everyday每天、Everything每件事;C——Control控制、Clear清理。“OEC”管理法也可以表示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即: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
(2)“OEC”包含着三个基本原则
① 闭环原则。即凡事都要讲究善始善终,班组工作也是如此。无论是生产任务,还是班务管理,都必须有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全过程,同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班组中的每个人、每件事和每一天,通过设定目标、指定措施和方法、付诸实施、逐一检查、纠正和改进计划及修正目标,使班组日常工作中的每件事情都处于受控状态,使班组的整体工作不断完善,达到持续提高、螺旋式上升的目的。
② 比较分析原则。班组工作要适时进行总结和分析。纵向与本班组以往的工作状况相比,横向与并行班组相比、与同类型班组相比、与相关部门班组相比、与其他员工相比,挖掘不足,寻求发展,充分认识到没有比较就没有提高、没有比较就没有发展的道理。
③ 不断优化的原则。班组工作永无止境,要及时找出薄弱环节,加以分析并及时整改,以期待提高整个班组的生产和管理水平。
(3)体系构成:目标体系——日清体系——激励机制
首先确定目标“OEC”管理法实际上是一个目标管理体系,总目标是“日高”,即通过工作的不断完善使班组管理水平、班组生产水平以及班组长、班组成员个人综合素质持续提高,最终实现使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总目标。
其次,“日清”是完成目标的基础工作即通过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不拖延、不滞后,使得班组日常工作的每一件事达到有序状态和受控状态。达到“日高”的目标和巩固“日清”的基础又是通过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全面管理班组里每个人、每件事的具体行为过程而完成的。
最后,日清的结果必须与正负激励挂钩才有效。
小看板:“如果我们把一块钱人民币存到银行里,以利滚利的方式计算利息,即便利息率仅仅为1%,那么70年后,一块钱就会变成两块钱。”
管理工作的难点在于做到持续的实施和改进,而海尔“OEC”管理法正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把所有的目标分解到每个人身上,每个人的目标每天都有新的提高,这样就可以使整个工作不断改进,绩效有条不紊地持续增长。
小看板:美国企业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有句明言:“每天进步1%”。
“勿以善小而不为”。万通董市长冯仑曾说过:“管理公司要求有家庭主妇的心态。你每天都打扫卫生,看看池子里的水是否干净,碗碟有没有洗好,桌子有没有擦干净„„。只有这样的心态,才能管好公司。”海尔经过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OEC”管理,正是强调了这种一点一滴勤于积累的方式。其只要内涵和精髓在于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渗透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每天有所提高,促使企业、企业的生命存在于细节之中,这种看得见、摸的着的管理方法、细节上的创新,实现了基础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目标化和效率化
第四篇:斜坡球体理论是海尔集团完善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斜坡球体理论是海尔集团完善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斜坡球体理论
斜坡上的球体为一个员工个体,球体周围代表员工发展的舞台,斜坡代表着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市场竞争程度。促进一个员工实现自己的目标及前景有两个动力。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动力是个人素质的提高,这是根本;外在动力是企业的激励机制,是外部的推动力。员工施展才能的舞台取决于两个方面:球体的半径——员工的能力;球体的弹性——员工活力的发挥程度。企业发展规模越大,市场竞争越激烈,斜坡的角度越大,人才发展的竞争越激烈,人才的素质要求就越高。企业根据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如适应服从、充分参与、实现自我等,分别给予木同的动力——激励机制(如员工升迁,就有管理职务、专业职务、技术职务、技能职务等)。“不进则退”,作为企业或员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克服阻力和惰性,才能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否则,只能滑落和被淘汰。
根据斜坡球体发展理念,海尔在用人方面的做法是变“相马”为“赛马”虽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区别。“相马”,是将命运交给别人,而“赛马”则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具体来说,斜坡球体理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三工并存,动态转换”。三工即优秀人才、合格工人、试用员工。海尔用工改革的思路是,“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干得好可以成为优秀工人;干得不好,随时可能变为合格工人甚至试用员工。在国家没有解决社会保障体制的现状下,这种做法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铁饭碗”问题,使企业不断激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对在岗干部进行控制,海尔对干部每月进行考评,考评档次分表扬与批评,表扬得一分,批评减一分,年底两者相抵,达到一3分者就要被淘汰。
2.实行定额淘汰。即每年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人员被淘汰,以保持企业活力。
3.富有特色的分配制度。薪酬是重要调节杠杆,起着重要导向作用。海尔的薪酬原则是,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高素质。高技能获得高报酬,人才的价值在分配中得到体现。
4.注重精神激励。海尔不断探索各种精神激励措施,如以员工名字命名的小发明(“启明焊枪”、“云燕镜子”、“召银板手”等)、招标攻关、设立荣誉奖励(最高奖为“海尔奖”,这是对人才最权威的奖励,由总裁签发)、开展全员性合理化建议活动(专门设立了“合理化建议奖”)等等,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创造力。
5.强化培训,创造学习机会。海尔为各类人员设计了不同的升迁途径,使员工一进入企业就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怎样才能获得成功。为此海尔为员工创造各种学习机会,进行以市场为目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以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启示
激励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管理方法,它既要基于高深的科学理论,又要具有艺术性。
激励实际上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在组织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同的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同,绩效也就不同。一个人对企业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能力,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工作动机,也就是工作的积极性水平。人的工作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人没有生来懒惰的,也没有生来就勤快的,人的努力水平取决于目标对他的吸引力,取决于目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要。激励员工就是要设法使他们看到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实现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努力工作的内在压力,勤奋工作。
第五篇:4P营销理论案例分析--海尔
海尔集团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公司简介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2009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2010年品牌价值已达207.65亿元。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129所希望小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
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
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
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 年只有冰箱,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
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Haier 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5年—)
特征:海尔在当地的国家创造自己的品牌,海尔 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有很多类似,但是又有本质的不同:国际化战略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但是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是在当地的国家形成自己的品牌。国际化战略阶段主要是出口,但现在是本土化创造自己的品牌。
企业文化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市场分析和目标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家庭拥有冰箱率已超过95%,在个别城市已达到99%,而调查显示的农村冰箱拥有率是22.7%,说明在城市冰箱市场已趋成熟时,农村市场仍处于导入阶段,两者普及的程度相差10多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状况下,海尔认识到:只有抢先占有农村市场,才能占得市场先机。
同时,有两个重要的外部原因也促进农村冰箱需求增长。市场的宏观环境渐趋有利。中央把增加农民收入视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改造农村电网,改善农村交通、通信设施等,都成为培育农村冰箱市场的有利因素。产品策略1.降低冰箱科技含量,生产价低耐用的冰箱产品。
海尔投放农村的冰箱需做到:减少产品中不必要的功能设置,防止功能多余造成闲置;从大多数农民的消费能力出发,实施产品档次的多元化配置;合理提高冰箱产品的民俗文化品味。实施产品档次的多元化配置,合理提高冰箱产品的民俗文化品味。
2.健全售后服务网络,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海尔的售后服务网络是强大的,但在农村三级市场还不够完善。为了弥补农村市场服务落后的状态,海尔以巡回维修大篷车和小分队形式深入农村,进行宣传和实际维修服务。
3.海尔以顾客为中心,从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出发,在对市场进行合理细分的基础上,开发生产出品种繁多,格局特色的产品,每个消费者群都能从海尔的产品中选出适合自己的款式。
4.创新是海尔品牌的核心,这也是海尔在过去26年快速发展繁荣并从青岛当地一家中国制造商发展成为家电领域的世界领先者的关键所在。
价格策略-中低价位海尔集团采用需求导向的定价法,即以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的需求为定价的基础。海尔集团同时采用差别定价法(dis-criminationprice),在低端市场,采用价值定价法(valuepricing),即用相对的低价出售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而非牺牲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在高端市场,通常采取撇脂定价。所谓“撇脂定价法”(market-skimmingpricing)又称高价法,即将产品的价格定得较高,尽可能在产品生命初期,在竞争者研制出相似的产品以前,尽快地收回投资,并且取得相当的利润
据调查,74.6%的农村家庭只能接受中低价位的产品,希望的价位是1600-1800元,能接受的价位是2000-2200元。因此,营销活动中将“囍”系列160、180、200升产品定价在1600-1800元;将“福”系列186、196、216升产品定价2000-2200元之间。为防止“窜货”和“乱价”,对于“囍”和“福”系列的产品外包装上有明显的专供XXX农村地区的标示。
渠道策略海尔的营销渠道网络的建设,经历了一个由区域性网络到全国性网络,由全国性网络再到全球性网络的发展过程。经营发展初期,海尔集团依靠商场销售到店中店、再到建设自己的品牌专卖店,树立起海尔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此后,海尔对营销渠道重新进行设计,即从产品销售逐步向客户服务
销售方式转变,从多层营销渠道向扁平营销多渠道转变。
在全国每一个一级城市设有海尔工贸公司;在一级城市设有海尔营销中心,负责当地所有海尔产品的销售工作,包括对一级市场零售商和二级市场零售商的管理;在二、四级市场按“一县一
点”设专卖店。这样,取消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销售通路的成本,有利于对零售终端销售的控制和管理业绩。
一对一上门销售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渠道扁平化,增加对三级市场管理的同时,增加三级市场的销售网点数量,尤其是扩大县一级的营销网络;派营销代表辅助经销商,加强销售网络功能,但效果不太明显。接着又进行两次有针对性的大规模的市场调查表明,农民对冰箱需求一般属于被动购买,光有渠道还不够,还要能唤起农民的购买欲望。而市场试验表明定点、定区域由冰箱市场部、当地海尔工贸和经销商联合进行一对一上门销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但能迅速提高销售业绩,还能节省大量延伸销售网络成本费用。促销策略-贴近农民,做农民式促销
海尔,中国造。在中国家电工业走向成熟的时候,海尔果断地打出“中国造”的旗号,加强了消费者的民族自豪感和产品的忠诚度。从90年代开始,海尔人开始把营销对象的选择从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扩大到目标社会公众,2000年底海尔集团冰箱事业部将目光转向具有良好销售前景的农村市场,制定了海尔冰箱的“一对一”中国农村市场营销策略。
一对一策略就是根据农村各地区不同的收入和消费行为特征,分别采取直接入户销售、直接对村队的销售促进和对乡镇的销售推广的三个层次的营销手段,最终海尔在农村市场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迅速占据了农村市场。“企业社会责任”一经提出,便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一直以来,海尔都把援建希望小学作为参与公益事业的主要内容。尤其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海尔又倡导了“一所金牌希望小学”行动,海尔成为了中国唯一一个将公益与奥运完美结合的家电企业。1.一对一促销人员职能
对半年内有冰箱需求的消费者要直接上门入户推介海尔冰箱,确定消费者对冰箱购买的准确信息;对一年内有需求的要不断跟踪促销;对两年内有需求的要建档,并利用节假日等当地特有的风俗习惯的机会以海尔文化和品牌为主题进行宣传,建立良好的品牌和产品形象; 2.广告宣传
通过调查了解到:广告在促使农村消费者注意、认知、了解、购买品牌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农村消费者的文化素质、风俗习惯、媒体接触、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海尔冰箱面向农村消费者的广告宣传力求因地制宜,有所创新。3.注重口碑宣传
调查显示:有20.4%的现有冰箱农民家庭购买冰箱时是接受了亲戚朋友的介绍和推荐,即口碑宣传。所以促销人员要抓住消费领袖和现有冰箱消费者,利用亲朋好友以及左邻右舍对他们评价的信任,提高海尔冰箱良好的口碑形象。4.营业外推广
农村冰箱市场有着典型的淡季、旺季之分,根据淡季、旺季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营业外推广手段,充分发挥营业外推广的促销作用,抓紧时机,提高海尔的市场份额。农村消费者不了解冰箱的使用和各种功能,组织海尔大篷车深入农村现场演示海尔冰箱的使用方法、功能,讲解冰箱使用注意事项,同时开展认知冰箱的消费教育。冰箱送上门后安装调试,消费者使用满意后付款的措施更易赢得农村消费者的信任,有利于海尔冰箱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建设。5.公共关系策略-海尔,真诚到永远
农村消费者是一个比较感性的群体,他们爱憎分明,如果有哪个企业给他们留下了好的印象,打动了他们的心,获得了他们的好感,他们将成为这个企业永远的忠诚的支持者。相反,这个企业在农村将永远没有市场。因此要十分注重与农民建立起良好的公共关系,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
海尔为农民举办知识讲座、维修队免费放电影、送科普读物,组织符合民俗的文艺演出等等,使他们赢得农村消费者的信赖。海尔营销模式的启示
海尔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中,始终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始终坚持顾客是第一位,顾客永远是对的,采取以顾客为导向的现代营销策略,从而能够牢牢把握用户的需求,不断去创造市场,不断将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地去创造用户的需求,从而使海尔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