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院关于限制出境措施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8:2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高院关于限制出境措施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高院关于限制出境措施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广东高院关于限制出境措施的调研报告

广东高院:关于限制出境措施的调研报告 作者: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四庭

一、绪论

广东省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尤其是毗邻港澳,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非常活跃。与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相适应,广东省法院受理的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数量众多。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广东省法院系统以占全国约1/10的审判资源,审理了占全国约80%的涉港澳案件以及占全国约1/3的涉外民商事案件。对外经济交往的频繁,导致涉外案件数量增多,同时也促使人们进出境更加频繁,而法院审理涉外案件的难度和生效判决执行的难度比率也相应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一部分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判决确定的债务人是境外当事人或将要出境的中国公民,在境内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到境外申请承认和执行判决,需要按照国际公约或者双边条约规定的程序或者按照互惠原则办理,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在没有双边条约或者互惠先例的情况下,境内判决到境外执行几乎不可能。重新到境外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又面临较高的诉讼费用和陌生的诉讼程序,其结果难以预期。所以“执行难”不仅是国内判决与裁决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涉外判决与裁决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无法执行的判决,对当事人来讲只是白纸一张。而境内的判决和裁决能否最终得到执行,关系到当事人利益能否最终实现,关系到我国法律的权威和对外的法治形象。限制出境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促使当事人主动履行判决。在目前各地法院采取的限制出境措施中,多数案件

于限制出境措施的指导性意见提供较有价值的蓝本。

二、实施限制出境措施的基本情况 1.案件数量明显上升。

在民商事审判实践中,限制出境措施虽然没有被广泛运用,但是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对限制出境措施认识的深入,当事人申请限制出境的情况越来越多。2005年以来,我省受理申请限制出境案件的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05年受理5件,2006年受理7件,2007年受理11件。

2.被限制的外国当事人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005年的5件案件中被限制出境者中有港澳台人士3人,外国人1人(德国),另有中国公民l人;2006年7件案件中港澳台3人(香港2人,台湾1人),外国4人(美国、黎巴嫩、马里、尼日利亚各1人);2007年11件案件中港澳台4人(香港),外国6人(美国2人、也门1人、德国1人、韩国2人),中国公民1人。被限制出境的外国人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005年占20%,2006年占57%,2007年占55%。

3.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法院比较集中。

近几年来,经常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法院集中在广州中院和佛山中院,深圳、珠海、惠州中院各仅有l件,其他法院则没有出现此类案件。2005年5件案件中佛山4件,珠海l件;2006年7件案件中广州5件、佛山2件;2007年11件案件中广州5件、佛山2件、江门2件、深圳1件、惠州1件。

8.1987年10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港澳经济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二)、(三)、(四)部分;

9.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涉外经济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粤高法[1999]56号)第四部分;

10.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于1998年12月2日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全面推进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要求依法严格把握对外方当事人限制出境。11.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于1998年11月23日在全国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确保司法公正加强阶段建设进一步推进经济审判工作的全面发展》中第三部分:严格把握限制出境问题; 12.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93、94、95、96条。

对限制出境措施的法律依据现状的评价:

从效力层次上看,限制出境的基本法依据是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1条,但该条只是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可以申请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对在其他诉讼程序中是否可以限制出境没有规定。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限制出境措施不全面不完整。在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是法院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主要法律依据,但此等法律法规只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公安、边防机关适用限制出境的法定事由作出规定,其适用主体为公安、边防机关。当法

四、对限制出境措施性质的认识

综观一些国家的立法,多数国家未对限制出境措施作出特别规定,其性质自然不会明晰。大陆法系的假处分和英美法系的禁令通常被认为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保全制度有相同之处。如英国著名的玛瑞瓦禁令,是英国司法制度中的一项很有特色的诉前保全措施,其具体做法是法院根据原告的申请,在被告可能将其财产转移出法院管辖范围以外的情况下,发出禁令,禁止被告移动或处理资金或者财物,直至做出有效的判决,类似我国的诉前保全措施。美国的民事诉讼程序设有临时限制令和初步禁令,适用于判决结果产生以前的诉讼阶段,目的是为避免申请人遭受不可弥补的损失。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第十五编第三章第514条、第515条规定:紧急审理裁定、对正在进行的诉讼规定假执行措施的裁定、命令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以及审前准备法官给予债权人预付款项的裁定,只要法官认为有假执行之必要,并且假执行与案件的性质相符合,在法律不禁止的情况下,应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依职权,得命令假执行。德国民事诉讼法于其第八编第五章规定了假扣押和假处分制度,并对其执行程序作了规定,其中假处分制度类似于禁令制度。如现状变更,当事人的权利即不能实现,或难于实现时,准许对于争执的标的物实施假处分。实施假处分,可以交付保管人保管,或命令对方当事人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对方当事人的一定行为,特别是禁止对土地、已登记的船舶或建造中船舶进行让与、设置负担或抵押。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仅有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制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四章规定海事

措施是针对被申请人的财产做出的,而限制出境措施是针对被申请人作出的,二者指向的对象的性质完全不同。由于没能区分限制出境和财产保全的不同,在审判实践中,有的法院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财产保全的规定做出限制出境的裁定,导致法律适用方面的错误。其次,限制出境与海事强制令有所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51条规定,海事强制令是指海事法院根据海事请求人的申请,为使其合法权益免受侵害,责令被请求人作为或不作为的强制措施。两者产生的事由不同,海事强制令主要针对海运领域不属财产保全的保全申请,被申请人负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不履行,如货主要求承运人在接收货物后签发提单,或承运人要求托运人及时结关提货等,限制出境则是为使案件顺利审理及执行而采取;两者提起申请的时间不同,根据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52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于诉前申请海事强制令,而限制出境措施一般宜在诉讼、执行过程中申请及采取,于诉前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并无明确的法律根据;强制措施指向的对象不同,一般认为,海事强制令类似于行为保全,海事强制令虽指向被申请人的行为,但不涉及人身自由,而只是强制被申请人履行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貌似对人实对事,而限制出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身自由,直接针对被申请人或作为被申请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因此,在海事审判实践中,援引海事强制令的规定作为限制出境措施的法律根据也是错误的。再次,限制出境与行为保全不同。行为保全是指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强制被申请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公安、边防机关只是根据法院的通知对有关当事人采取禁止其出境的措施。一般情况下,作为案件当事人的自然人是可以被限制出境的,如案件的被告或被执行人。在案件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时,对限制其出境人员的范围就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只能限制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出境;也有人认为范围应适当放宽,如果法院发现涉案人员与本案纠纷的解决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就可以限制其出境,如主要业务代表人、业务经办人、董事、执行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省法院粤高法[1999]56号《关于涉外经济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的范围是该外国人是未了结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含第三人,下同)或是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业务主管人员或是非法人组织当事人的东主、负责人,该范围也是比较宽泛的。我们认为,由于限制出境涉及人身自由,可能在国际上造成一定影响,宜从严掌握,范围应尽可能缩小,但也应考虑法院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目的,否则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可限制出境的人员应不限于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在我国境内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又不能提供担保,且法定代表人不在我国境内的单位,可对该单位的其他人员,如股东、董事、承包经营人及主要业务经办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2.限制出境的时间不清。

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对当事人申请限制出境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有人认为,根据法律关于“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规定,只有在诉讼或执行阶段才存在未了结的民事案件,诉讼前案件尚不存在,采取限制出境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也有人认为,既然

1导致的国家赔偿,担保的数额以被申请人可能因错误限制出境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和损害为限,有些法院要求申请人提供诉讼标的额的20%,我省法院一般要求申请人提供5万—10万元的担保,有些申请人提供房产或者汽车等作为担保物,原则上也应准许,但应办理相关的查封手续。申请人拒绝提供担保的,应驳回申请人的申请。建议我省在涉外商事审判领域尽快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将申请人的担保形式明确下来。

4.是否需要交纳申请费没有规定。

申请人是否交纳申请费的问题在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中也没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规定人民法院采取限制出境措施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由申请人预交,最终应判令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但是如何计算申请费,如何确定采取限制出境措施中产生的费用的范围又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我们在实践中通常不要求当事人交纳申请费用,这样也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乱收费现象的出现。

5.法院是否可以主动采取限制出境措施不甚明确。

出入境管理法规定由法院通知公安、边防机关限制出境,因此,有人认为由此可以推断出法院可以主动采取限制出境措施。还有观点认为,限制出境措施应参照财产保全制度,以当事人申请为主,特殊情况下由法院依职权采取。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94条规定限制出境措施在案件一方当事人提出申请后采取。基于限制出境措施具有保全的特性,又具有限制人身

3法院对在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资不抵债、外方股东不存在利用投资蓄意欺诈的情况下,不按照《公司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有关法律处理,限制外方股东的法定代表人和投资者出境等。

2.限制出境的文书形式混乱。

由于对限制出境措施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各地法院适用的文书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法院认为限制出境既然属于保全措施,那么,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应当经过合议庭评议并适用裁定书,有些法院则使用通知书,还有的法院使用决定书,甚至还有的使用强制令。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采纳了我们的一贯做法即采用决定书的形式。我们认为,《关于依法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问题的若干规定》规定:有未了结民事案件的,由人民法院决定限制出境并执行,同时通报公安机关。按照该条规定,人民法院采取限制出境应采用决定形式,再以通知形式通报公安机关。直接向被申请人发出通知不符合上述规定。当然,采用决定书并不排斥该种措施的采取与否应经过合议庭评议。

3.对限制出境的方式理解有误。

《关于依法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问题的若干规定》规定的限制出境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向被申请人口头通知或书面通知,在其案件了结之前,不得离境;二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扣留当事人护照或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三是通过《口岸阻止人员出境通知书》,在边防检查站阻止出境。但是在实践中,对限制出境方式的理解仍有偏差,如将被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或者交付保证金后准予离境作为限制

5相关规定,建议在以下方面作出规定:

1.对外国人或者中国公民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和相关规定执行。

2.限制出境措施应于立案后进行,情况特别紧急的,告知申请人必须在提出申请后24小时内提起诉讼,否则应撤销限制出境措施。3.限制出境的对象必须是与纠纷的解决有直接关系的人,即尚有未了结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外方企业驻国内办事机构的负责人。

4.法院采取限制出境措施,不应主动进行,必须由申请人提出申请。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申请书中应载明申请理由、申请对象的基本情况,并附公安部门关于申请对象的出入境记录信息表。5.申请人申请法院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申请人提供的担保中保证金的比例一般不少于人民币5万元。申请人拒绝提供担保的,法院有权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驳回申请人的限制出境申请。以口头方式作出的,应记入笔录。

如情况紧急,申请人又确有证据证明该申请对象有转移公司资产、抽逃出资,或其他足以影响案件的审理、执行的行为的,申请人可申请缓交保证金。

6.限制出境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口头或书面通知被申请人在结案之前不得离境;

(2)扣留被申请人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同时发给被申请人扣留证件的证明,不得随意扣留其他非出入境证件。一般应在护

7(4)限制出境决定书;

(5)起诉状和主要证据材料复印件;

(6)给省公安厅边防局、省外事办公室、港澳办公室、台办(边控时需要)的限制出境报告。

(7)《边控对象通知书》一式五份(边控时需要)。

11.通过边控限制出境时,限制出境的期限不超过3个月。如需延长控制期限,应按办理边控和交控手续的程序提前办理续控手续。限制出境事由消除后,作出限制出境措施的法院应当及时按原办理程序办理撤控手续。

已超过控制期限未办理延控手续、撤控手续的,边防部门视为自动撤控。

12.采取扣证方式限制出境的,受案法院应通知有关外国驻华使、领馆和公安局、边检部门,防止被申请人以报失方式重新申领护照或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

13.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应注意做好宣传和说明工作,特别是在有关的外国驻华使、领馆提出照会时,要积极配合外事部门做好解释和协调工作,并及时向省法院通报情况。

14.已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案件,受案法院不得以限制出境措施迫使被申请人进行调解或者做出不合理承诺。

15.紧急情况下,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来不及向省法院报告并待办那里边控手续的,可以向当地边防部门临时交控,但应当在交控后的七日内补办手续,并送边防部门。逾期没有补办的,边防部

第二篇:限制出境申请书

限制出境申请书

申请人:深圳市XXXX有限公司 住所地:深圳市南山区XXXXX 法定代表人:宋XXX 董事长

被申请人一:陈XXX(CHAN KAM XXX),系XXXX有限公司(XXXX LIMITED)股东和董事,香港身份证号码:G218XXX(4)

被申请人二:唐XXX(TONG XXX),系XXXX有限公司(XXX LIMITED)董事,香港身份证号码:K155X(8)请求事项:

请求对二被申请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与XXXX有限公司(XXXX LIMITED)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贵院于2011年6月8日做出(2010)广海法初字第XXX号民事判决书。该判决书已送达生效,但XXXX有限公司(XXX LIMITED)及其股东/董事一直逃避履行债务,拒不履行判决书确定的给付义务。

申请人已向贵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七条之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措施。被执行人为单位的,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限制出境。申请人现根据上

述规定请求贵院对被执行人的股东/董事采取限制出境措施,以促使其尽快履行生效判决,保障申请人的合法利益。

此致

广州海事法院

深圳市XXXXX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关于依法限制被执行人董事出境的意见

广州海事法院:

由于XXXX有限公司(XXXX LIMITED)及其股东/董事逃避履行债务,拒不履行(2010)广海法初字第XXXX号判决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我方已向贵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申请限制该司董事出境。关于限制出境的申请,我方认为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理应得到支持。理由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七条之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措施。被执行人为单位的,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限制出境。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只要被执行人不履行我国法院作出的判决书中确定的义务,即便被执行人为外籍自然人或法人,也不影响对相关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甚至限制出境在某种程度上对境外人员更具威慑力(见附件一),更利于促使被执行人履行生效判决。

另外,因本案被执行人为香港公司,根据香港公司条例的规定,香港公司不存在法定代表人这一说法,而是由董事作为公司的负责人/代理人/代表人,负责公司的运营管理和决策。本案的《代办运输协议》以及对账单中都是由董事陈锦荣作为公司代表人签字,这在判决书中亦得到确认。而且从被执行人的公司注册信息可知,被执行人有两个股东,一个是法人股东,另一个为自然人股东即XXX。XXXX既是公司董事又是公司股东,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对其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合乎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也不乏限制香港公司董事出境的相关案例(见附件二)。

综上所述,被执行人作为香港公司,在大陆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大陆和香港属两个不同法域,虽然最高法已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但大陆的判决在香港仍然很难得到认可和执行。如此一来,判决书成为一纸法律白条,胜诉方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为维护判决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法律明文规定的执行措施不应无故架空,限制被执行人的董事出境是当下唯一可行的途径,请贵院裁定支持我方申请。

深圳市XXXXXX有限公司

代理人:雷正卿/丁龙 律师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日

第三篇:限制出境申请书

限制出境申请书

申请人: XXX,男,XXXX年12月24日出生,汉族。委托代理人:XXXXXX律师事务所XXX律师 送达地址:深圳市XXXXXXXXXXX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 被申请人:XXXXXXXXX,女,XXXX年12月24日出生。香港居民身份证号:XXXXXXXXX 现住:深圳市XXXXXXXXXX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申请事项:

请求限制被申请人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前往别的国家和地区。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因XXXXXXXXXX一案已发生效力。由于被申请人为境外人士,一旦出境将对本案的执行造成极大的障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规定,申请人特向贵院申请,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裁定,限制被申请人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

望贵院批准为盼。此致

XXXXXXXXXXXX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 月 日

第四篇:限制出境申请

限制出入境申请书

申请人: 被申请人:

请求事项:

请求法院对被申请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

事实和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

十六、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向贵院申请对上述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以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权威。

此致

XX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 月 日

第五篇:限制出境申请书

限制出境申请书

申请人:李XX,男,汉族,1972年4月29日出生,住址:安徽省

利辛县胡集镇李塘村前李XX户

被申请人:袁XX,台胞证:001313XX,住址:台湾台北市建国路

97巷XX号,曾居住:本市闵行区七莘路XX号,联系电话:139 0190 XXXX

申请事项:请求对被申请人采取限制出境的措施。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提供劳务者受伤责任纠纷一案,贵院已立案受理。鉴于被申请人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如不限制其出境,将导致案件无法顺利审理,或有效裁判将来无法执行。为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二)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特向贵院申请限制被申请人出境。

此致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李XX

特别授权代理人:王景林

2016年1月26日

下载广东高院关于限制出境措施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高院关于限制出境措施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限制出境申请书

    申请人:覃**,女,壮族,1964年2月13日出生,住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XX路XX号,身份证号码:4501051964xxxxxxxx委托代理人:广西安信律师事务所,韦明律师被申请人:覃**,男,汉族,1961年7月18日出生......

    限制出境申请书

    限制出境申请书申请人: 法定代表人: 住所地: 被申请人: 身份证: 职务:法定代表人申请事项:请求法院对被申请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申请理由: 申请人因与纠纷已由人民法院(20)民初字第号判......

    限制出境申请书

    限制出境申请书申请人:,被申请人:姓名,住址,国籍:,护照编号:,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申请事项: 依法扣留被申请人持有的有效护照,并限制出境。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4限制出境申请书

    限制出境申请书 申请人:,女,1989年11月17日出生,汉族,,身份证号码:。 被申请人: 男,1982年3月5日出生,汉族,,身份证号码。 申请事项: 请求贵院对被申请人采取限制出境的措施。 申请理由:......

    限制XXX出境申请书

    申 请 书 申 请 人:福建省XX市XXX有限公司住所地:XX市XX开发区 负责人:许XXX ,董事长电话: 被申请人:许XX(曾用名许XX),女,19XX年XX月XX日生,汉族,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住XX市XX......

    限制出境申请书(五篇模版)

    限制出境申请书 申请人:李雪琴,女,汉族,1957年11月24日出生,身份证号:***929,住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大柳树村2组91号,联系方式:***。被申请人:SAID ISMAIL HUS......

    限制出境申请书(最终版)

    限制出境申请书 申请人:青岛宝仓不锈钢有限公司,住所地:青岛四方区德兴路29号B-2号。 被申请人:成源济( SEONG WON JE)系青岛源佑不锈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国籍:大韩民国,护照编号:IC......

    广东高院工作报告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12-01-15 10:47:00 ――2012年1月15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郑 鄂 各位代表: 我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