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的学习体会及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18:4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咨询心理学的学习体会及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咨询心理学的学习体会及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第一篇:咨询心理学的学习体会及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咨询心理学的学习体会及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一周来,我们学习了《咨询心理学》,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思想上的体会,还有心理学上识在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收获颇多。在此就谈一谈我的几点认识。

第一,对我想要成为一个咨询者的认识,真正的心理咨询者,不是靠理论、也不是技巧和方法,而是咨询者本身的人格,只有一个健康、稳定的人格,才是心理咨询者取得咨询良好效果的根本保证。心理咨询者人格的健康和完整,决定和限制着心理咨询取得疗效的好坏程度。所以说,心理咨询者对自己的了解和分析、心理咨询者的自我成长,才是心理咨询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另外,心理咨询的伦理要求是要做到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即共感理解。它必须具体表现在良好的是人本主义的价值观。我认同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应该成为所有心理咨询工作者共同的价值观和伦理要求。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理论也许是最不强调咨询技术的心理咨询,但它是最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的,它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所以我们应该坚信,不是我们为来访者解决了他的问题,而是来访者本身就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相信他们,便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理解。

第二,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原则,给我以启示:共感理解就是人际关系中最好的技巧。人只要坚持共感理解的交往原则,就会提供一个有利于同它人和蔼交往的良好环境,相信他人,相信这个世界都是美好的。理解、接纳、尊重就会成为交往的高超技能。

第三,在教学中,如果能成功办起心理咨询室,会让更多的孩子们摆脱心理问题的阴影。

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了解到学生心理的问题,通过心理调查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又能对大多数人进行心理发展的指导。问题性心理咨询多采用咨询治疗的模式,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使他们能更有效和更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我们从多年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在当代中国,心理咨询的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要依靠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互相配合,是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相信心理咨询既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又辅助了我们的正常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四,咨询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促使我们大家都自我成长。通过学习认识到社会化的目标是要让人进入并适应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即形成为社会,为他人所认同的相应的行为者。这些角色面对的对象是家人,是同事,是学生,是长辈,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角色本身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群体角色中的一员,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处于一个集体中,心中有这个集体。这种情况下必须让周围的每一个人都认同自己。第五,第一次认识了“箱庭疗法”,感悟到了此疗法的无穷魅力。张日昇教授从日本引进此疗法必将开中国心理咨询史上之先河。我们也有幸得到了张教授的亲传。“箱庭疗法”肯定能在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争取在我们的教学中广泛地推广,我们认为,“箱庭”不仅是一种治疗的器具,更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会让我们的下一代心理更健康,想象更丰富,生活更积极,情操更高尚,心胸更宽广。

总之,通过学习明白了很多道理,其实心理咨询并非高深莫测,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人本主义”的理念,为我们周围的人提供一个有利于它人成长和完善的生活环境,相信我们大家一定能够共同从痛苦中挣脱出来,解决自己问题。无忧无虑地共同拥有这片碧水蓝天,拥有“心田沃野”!!

第二篇:运用心理学做工作

运用心理学原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心理引导的过程,或者叫心理转变的过程。所以,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每一个基层干部都应该学点心理学,特别是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青年心理学:根据军校学员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基层干部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掌握五个方面的心理学原理。

(一)心理相关原理。各种现象或各种变量之间相随变化的关系,叫做相关,所谓心理相关就是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引起人们心理上相应的反映。了解。把握这种反映的机制。特点和规律就是心理相关原理的全部内涵。作为一位基层干部,掌握心理相关原理是十分有益的。其一,可以提高工作的预见性。一个决定。一项指示、一个文件下达执行之前,基层干部根据平时所掌握的所属人员的思想特点,就应该预料会发生什么样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现,进而提前做好引导工作。其二,可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俗话说,“情况明。决心大”。只有做到了对部属心理活动特点和思想变化规律的掌握,才能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进行正确的决断,有的放矢、做好工作,其三,可以促进工作的有效性,情况明,方法对,必然效果就会好。这是因为将被动变成了主动,“经验变为科学,真正做到了主客观的一致,理论与实践的一致,动机与效果的一致。

(二)心理相通原理。所谓心理相通。就是指人与人之间能够设身处地的互相传达思想。观念或交换信息,从而达到互相理解)心理沟通。基层干部能够和学员。战士心理相通,互相理解,是搞好基层单位建设的基础。怎样才能做到心理相通呢?首先,基层干部要从根本上树立相信学员,战士的观念。相信是理解的前提。尊重和信任是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古人云:“士为知己者用/士为知己者死”。现代军校的学员与战士,他们独立意识强,迫切希望能够得到领导和长辈的信任和理解。只要我们以实际行动表明理解了他们,他们也才会真正理解你这个领导。一旦双方都达到了理解的程度,心理相通了,那工作就好做多了,即使有时工作中有些地方考虑不周或方法简单一些,他们也会予以谅解。其次,基层干部做学员、战士的思想工作时,要人情人理。既要灌输正确思想,注意提高认识,解开”扣子”,又要实事求是,入情入理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学员、战士提出来的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思想上的实际问题,在职权范围内的:一定要尽力而为,满腔热忱地予以解决;在职权范围外的,也要尽到心,一方面表示安慰和理解,使其情绪稳定,减轻精神负担,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向上级或有关部门反映。总之,对于应该解决和关心的问题,基层干部绝不能无所表示,漠不关心。最后,也要教育学员,战士相信和理解领导。就是说,相信也好,理解也好,应该是相互的,一方失去了另一方,理解、相通就无从谈起。这实际上也就是告诉我们,心理相通具有双向性的特征。基层干部掌握心理相通原理,可以融洽干部与学员、战士的关系,促进单位团结:可以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学员、战士接受教育、落实行动的自觉性;可以极大地激发教育者的热情和干劲。

(三)心理相客原理。心理相容,本意是指我说的话你愿意听,你说的话。我也能听进去,彼此能容纳。心理相容了,才能沟通思想;心理不相容,将产生异意障碍,工作做再多也白搭。这里讲的心理相容,主要是指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心胸开阔,襟怀坦荡,在心理上能容得下人,容得下事。所谓容得下人,就是说基层干部要有容人之量,用人不疑,客人之短,愿听逆耳之言,宽容大度。只有大度,才能“容天下难客之士”。基层于部对缺点毛病比较多的、敢于对自己工作和盲行提出批评意见的学员、战士要不抱成见,不搞打击报复。对犯过错误的学员、战士,要真心诚意地批评和帮助,给他们改正的机会,采取适宽容的态度,这样才会得人心。所谓容得下事,是说基层干部在遇到任何事情时,要从容处理6比如由于人们的立场、感憎、利益以及对事物的观点、看法不同,这种差别和矛盾在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冲突、纠纷等形式反映出来。这时,你不能操之过急,忙于表态,而是要正确协调双方在认识上的分歧和利益上的冲突,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正确掌握了心理相容原理,有利于基层干部提高自身的心理品质修养。减少工作的失误和差错: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有利于后进学员、战士的转化,促进单位建设。

(四)心理相聚原理。所谓心理相聚,是指在一个群体里,人们的心理定势指向凝聚一致。这个原理包含的核心;二是说在这个群体里,所有成员的心理定势指向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就基层单位来说,一方西既要有以干部为主体的党支部成值,另一方面又要有全体学员、战士在党支部领导下的坚强团结。如果在一个基层单位里人们的心理定势指向都凝聚一致,何愁单位建设搞不好?何愁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我国女徘和乒乓球队之所以长盛不衰。与这两支队伍的所有成员在心理定势指向上目标一致是分下开的。基层干部掌握好心理相聚的原理,不仅能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能团结、率领所用人员一道进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而且能激发所有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五)心理相调原理这里讲的相调。是协调、顺应,平衡的意思:顺应是指适应新的环境,主体改巫原有的心理结构。协调就是根据实际憎况,、们鳖心理定势的指向,从而达到心理平衡。这个原理)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是经常用到的,只是我们过去没有完全意识到而已。例如,当帮助一个后进学员、战士成效不明显,出现信心不足的想法时,马上意识到,应该坚定信心,这种从信心不足的心理指向调理到坚定信心的心理指向,便是心理调的过程。又如基层干部当自己领导的学员队、连队受到上级批评后,本来想找个机会狠狠批评一下学员,战士,但转念一想,认识到还是自己工作没有做好,于是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向大家作了检查,这种由指责大家的心理指向转变成自责的心理指向,实际上就是心理相调原理的具体应用。基层干部掌握好心理相调原理,可以使自己头脑更加清醒,可以减少和避免工作中的鲁莽行为,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深入有效。

总之,基层干部应当把自己的视线放得广阔一些,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一些。为了处理好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仅要学习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而且要学习一些心理学以及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搞好基层建设。

第三篇:咨询心理学 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解析《爱德华大夫》

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解析《爱德华大夫》

摘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奠基石,其中梦的解析,自我防御机制,潜意识被广发运用。《爱德华大夫》是一部经典的精神分析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失忆症病人在精神分析家的帮助下恢复记忆,摆脱杀人嫌疑,获得爱情的故事,其中弗洛伊德的理论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部影片用一种直观和通俗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爱德华大夫》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精神病医院的故事,这所医院原来由莫奇森大夫主管,但很快要由爱德华大夫接手,而女主人公就是这家医院的心理大夫彼特森。在与爱德华的相处中,彼特森发现,他其实并不是爱德华大夫,而是爱德华的病人约翰·布朗,这也使他背上了杀人的罪名。彼特森找到逃走的约翰,试图帮他还原失去的记忆,经过彼特森和她老师的诱导,约翰·布朗说出了自己的梦境,师徒两人分析出谋杀发生在爱德华与他滑雪的时候。为了让约翰彻底摆脱噩梦,彼特森和他来到滑雪场,终于使他回忆起小时的情形,摆脱了犯罪情结,也记起了爱德华出事的情形。警察按约翰提供的线索果然找到了爱德华大夫的尸体,但却从尸体中找到了子弹,约翰仍然无法摆脱谋杀的指控。彼特森为约翰多方奔走没有结果,只能回到医院。莫奇森大夫一句失言,联系到约翰的梦境,彼特森终于明白莫奇森大夫才是凶手。

从整个故事中,我们发现小时候的经历对约翰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当他看到白色和条纹时,他显得很紧张,并带有昏倒或犯罪的倾向,这和他童年时因为无意识导致了弟弟的死亡有关,在心理上他认为自己一定是个凶手,谴责自己。当爱德华大夫死后,明明凶手另有其人,可他却认为自己是凶手,约翰的这种犯罪心理也印证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现在的病态行为和心理都可以追溯到儿时的不愉快经历上。约翰之所以会将杀人行为加到自己身上就是由于小时候误杀弟弟的事实让他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凶手,待到他长大,他的这种潜意识泛化了,他开始认为所有的杀人行为都与自己有关,自己肯定是个凶手。爱德华大夫死后,他本能的把自己幻象成爱德华大夫,而来掩饰自己是凶手。他的这种行为在精神分析学说中叫自我防御机制,他因为自己的犯罪心理,认为是自己杀死了爱德华大夫,可是他又无法承受他所认定的事实,最后开启了自我防御机制,将自己认知为爱德华大夫,这样他便不是凶手,爱德华大夫也没有死,这一切被他合理化了。而且他也忘掉了案发那段时间的所有记忆,那些不愉快的记忆被他压抑在潜意识里了,所以每当看见白色条纹时,他便会表现出一些不正常的举动。这些异常也成为彼特森解开谜团的突破口。

电影中还有一段精彩的叙述就是关于约翰梦境的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表现在人的梦境中,梦境反映出一个人的本性。过去经历过的事情或者见过的人,或许我们觉得已经忘记了,或许认为不重要,可是,有些影像会在梦里不停的出现。这种无意识常让人们重复犯错误,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同一人,但,其实在心底可以分裂成几个人,情绪也在支配着个人的行为。所以,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潜意识反应,分析梦中的事物,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个体在过去的行为以及人的本性。当然梦境不是完全写实的,往往经过了凝缩,置换,视像化和再修饰把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加工整合成为了梦境。约翰的梦中他与一个人在玩21点,其实真实的是他们在21点俱乐部,而且他梦见凶手拿着车轮,其实预示着是一把手枪,梦者能回忆出来的是显梦,而显梦背后的隐梦式要精神分析家分析的,电影中的彼特森就分析了约翰的显梦,从而找到了凶手和犯罪手法。

整部电影就像一个蚕茧,女主角的分析过程就是在抽丝剥茧,将真相一点一点的还原,男主角是一个充满谜团和矛盾的人,从一开始的爱德华大夫后来变成约翰布朗,又被误认为杀人凶手,最后真相大白,情节跌宕并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贯穿其中,给观影者很生动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

第四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学运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下面仅就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从三方面谈谈教育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顺应发展历史,明确教师角色

中国自古就受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比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为人师表”;也有荀子的内外因在教育中的决定作用,即自我努力和社会环境在教育中起决定作用。

在建国后,我国教育心理学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1949~1958年的改造时期,2.1959~1966年的发展时期,3.1966~1976年的停滞时期,4.1977至今的恢复和发展时期。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语文教学已经不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字音,字形,句子,文章这样简单。而教师的角色也不是单纯的教书先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的角色也越来越丰富,如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辅导员,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和教育科学的研究者等等。

想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教育能力。其中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教育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具备活跃的思维力和良好的组织能力更是重中之重。“语文”即口头语和书面语的总称。“语”即口头语,就是说,教师说话必须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才能把最不易理解的问题用最精炼的语言以最清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才是语文的真正魅力之所在。而“文”即书面语,其内涵就是书写文章,做文章就是要有活跃的思维,才能贯通古今中外之名人轶事;才能动情于一花一草,一沙一石;才能写得出优美细腻而不是艰涩难懂的好文章。

教师并不是威严而高高在上的,他和学生是平等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教师不能在学生之间有威信。威信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只要能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的老师,就是一名成功的老师。如我国著名的优秀语文教师魏书生先生之所以能够把一个所有老师都头疼的问题班级管理的井然有序,就是他能够明确自己教师的角色,树立自己在学生中间的威信,顺应时代发展,根据学生心理的变化制定适合的班级管理、学习制度,以此激发学生的管理和学习兴趣,学生个个参与其中,才使得让一个问题班级进行质的变化。

二、掌握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是一个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这种经验不仅包括个体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包括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的交互作用。在中学语文学习中更是如此,学生就是要了解各种文本思想,掌握各种文体写作,积累各种阅读经验,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存在数学中的求解证明,也不存在化学中的实验验证。所以有些老师便会习惯以一种定式思维来评价学,即“这么简单的语文都学不好,别的科目肯定也学不好,因为你智商不够”。其实并非这样,在教育心理学中认为,学生的智力存在结构差异,具体表现在:语言,逻辑,人际交往,音乐,运动,自知,空间等方面。所以语文学不好的学生并不是智商有问题,只是他对语言的的敏感度比较差而已。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狭义的评价学生,依据加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应该以人为本,重视个别差异。保护学生敏感的心灵,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地学习动机。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知道并懂得想方设法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注意中学习、思考、把思考视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看为一种苦差事。”①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对学习内容发生了兴趣,具有了想要学习的动力,才能主动积极地要求学习,而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学习。倘若将兴趣深化,就是教育心理学中所讲的学习动机,即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以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六种方式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例如朱自清散文《背影》这一课,我们最终要掌握的是文章的中心内容和思想感情,针对这个目标,我们可以设置三个大问题:1.文中出现了几次流泪,其原因分别是什么?2.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3.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如此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启发学生自己总结文章的主旨,既避免了学习课文的了无生趣,也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与方法的新异性。在课文讲解中,我们可以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原始模式,取而代之以新的教学方法,如:将学生进行分组,由一组学生提前全面预习课文,第二天按自己的方式讲给全班同学听,有不足的地方老师在进行补充。不仅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习的反馈。这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测验和总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能及时充分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对薄弱环节加以夯实。因为语文不同于其他科目,字音、字形、词义都是平时积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阅读,写作虽然比较灵活,但也有它摆脱不了的模式和套路,所以一定要教给学生思考和做题的方法,当学生认为语文并不是艰涩的文字,而是“曲径通幽处”的惊喜时,便是最成功的反馈。

四、实行奖励与惩罚,表扬与批评制度。中学阶段的学生,通常会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这是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擅长和突出的地方,加以表扬和鼓励。对于语言洞察力强,却不踏实的学生也要适当的惩罚和批评。

五、合理的组织竞赛。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既能发掘学生的潜能,也能鼓动进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归因。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教会同学正确合理地分析试卷,积极面对成功和失败,并能找出失败的原因,一个一个突破,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所以当学生语文成绩不理想时,不要一味地批评,要因势利导,加强记忆,注意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

三、学会知识迁移,懂得适应变通

知识的迁移即学习的迁移,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简言之,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我认为,迁移是学习的最强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前者指先行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属同一水平的后继学习迁移,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运用了课堂学习的新词汇,新方法;后者是指先行学习向不同水平的后继学习发生的迁移,即简单的学习向复杂的学习的迁移,如把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准确地运用到具体的写作实践中,这就是一种内部细加工性质的纵向迁移。

从迁移的不同种类来看,我们应重视的是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顺向正迁移和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逆向正迁移。如,“先学的拼音对后学的汉字有帮助作用,后学的拼音对先学的汉字产生加强和巩固的作用。”②再者,平时阅读积累的好词好句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而较高的写作水平同样会激发学生对更深刻文本的阅读兴趣。

迁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如,刚开始学习散文时,老师就告诉学生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那怎么来理解这句话呢,就是说散文的形式自由,没有特定的结构,如果把散文每一句分一段,就是一首优美的现代诗歌。但是它不像诗歌那样晦涩难懂,没有特定的象征手法运用,它用一种明确的物象寄托来表达思想感情。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老师不讲这是一篇散文,通过阅读发现其特点,学生也能明确地知道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托物言志还是融情于景的散文。再如对文言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古代汉语中的“走”就是现代汉语“跑”的意思,“行”才是现代汉语“走”意思,那么不管阅读什么时期的文言文,我们都不会把“走”直接翻译成为行走或是走路。迁移不仅有学科内部的迁移,还有个学科之间的迁移。如果一个学生语言功底很强,那么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从数学题目的条件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一定也很强。比如一道数学题的一句话是这样的:“往一个圆柱容器内装水”,我们能提取的信息不仅只有圆柱体,还会联想到柱体的体积、柱体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容器的高等等信息。所以,知识的迁移不仅具有指导教学,提高学习质量的意义,还有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意义。

最后要说的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让学生对看似枯燥的语言产生兴趣,教学才能寓教于乐。而语文教师的重大职责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迁移,更深远的意图是让语文成为学生培养能力的基点,以便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产生迁移的适应力和变通力。

①(《再论心理学与语文教学》杜海英,杨丽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 期(总第64 期))

②《学习迁移理论与语文学习迁移能力》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 夏薇

第五篇:生活中得简单心理学总结

1.虽然只是单纯的碰面,也会在无意识中增加对方对你的好感度。

2.3.4.5.恋人之间总会有相似性 先贬低后赞扬的语言更容易获得好感 伴有障碍和困难的爱情让两个人的感情更加深刻 对于感兴趣的人,瞳孔会不自觉地放大。眼睛放光

6.从明亮的地方转移到幽暗的场所,异性之间就越容易接近。较近的物理距离,酒吧,居

酒屋

7.感到紧张不安的场所对你的恋爱有帮助。情感的错误归属

8.小腿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情绪。

9.人的内心都有避开不顺心的事的防卫本能

10.皮克马里昂效应:期望,暗示会产生效果。夸奖,赞美

11.用唤起恐怖心理进行说服的恐怖唤醒法取不到很好的效果。忠告性的语言效果更好。

12.会议前多沟通,这样才能在会议上获得支持。

13.边用餐变说服对手可以增加成功率。我那个去,饭局果然效果好啊

14.从简单的小要求开始,进而提出更大的要求,效果会好。

15.缪勒利亚错觉图。人们按照自己的要求来选择事物。选择性

16.不好的流言蜚语传播得更快更广

17.女性有规避成功的心理。

18.在不安,孤独伤心等情况下,两个人更容易获得亲近感。亲近愿望。多谈无关不安心情的其他事情才能获得这种亲近感,不然只能加重不安。

19.把痛苦伤心的事情告诉别人会缓解。

20.21.22.23.点头赞许或者认可的举动可以促进别人说话。有反应 人的左半边脸更容易表露情绪 同质原理,一开始分享不安不快乐,获取亲近感,然后再转换 打开对方心扉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握手,热心,值得信赖,加上微笑就更好了

24.人比想象的更容易受外貌和职位的影响

25.对方对你的印象取决于最初和最后的语言等。单,初头效果。复,亲近效果。谈判,介绍说明,分别时

26.以同调行为来获取安心

27.限时限量可以提高物品的价值,提高购买欲望

28.人根据社会地位来控制自己的攻击行为

29.人的私人空间被侵占会让人觉得不安和紧张

30.住在高层的人容易感到紧张不安,酗酒

31.责任分散。如果想着集团里会有人去做,你就是懒惰,惜力的人

32.结果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其带来的兴奋感是吸引人赌博的重要因素

33.以自己为中心来把我空间就会读不懂地图

34.回忆相关事件可以提高回忆度

35.表达自己的立场

36.交流能力,通过交流去获得信息的沟通、支持与劝告等目的

下载咨询心理学的学习体会及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咨询心理学的学习体会及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活中的心理学(最终版)

    生活中的心理学 体育12-2李小东12084720220虽然人们对于“情商”的提法和所指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和争议,但包括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沟通能力、坚强的意志品......

    生活中的陶瓷材料及运用

    生活中的陶瓷材料及应用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2011级01班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表现不仅表现在对科学研究领域,也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材......

    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学后感受(共5则范文)

    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学后的一些感想 心理学的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对心理现象虽然都很熟悉,但并非都能有科学的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很神秘。 我......

    公关心理学在信息沟通中的运用

    公关心理学在信息沟通中的运用摘要: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随着经济的飞快运转,信息沟通在公共关系方面大展光芒,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分析2010上海世博会入手,进一步讨论关......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复制链接] 落花流水_SFSDE 1楼 发表于 2010-4-24 14:18 0 0 5万 主题 好友 积分 大家网博士后 积分 55479 帖子 13899 精华 0 经验 41......

    在写作教学中适当运用心理学

    在写作教学中适当运用心理学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 我是一个语文教师,一直以来认为语文教育是最接近学生心灵的学科,所以,也就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也因此关注语文教学科......

    浅谈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各个岗位都需要一定数量、一定素质的人员支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是会在企业......

    浅谈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