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重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稳定
注重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稳定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与准绳,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进步的精神纽带。企业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文化主体地位;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求:“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劳务中心工作的实践证明,心理和谐凝聚力量,心理和谐促进稳定。
一、以人为本,动态把握职工思想
劳务中心面对的是离岗退养这一弱势群体,他们有的由于健康原因,有的为了支持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等原因离开岗位,日常生活涉及的大多是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琐事。一些在一般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在离岗退养人员中就可能引起较大反响或波动,比如历史遗留的种种问题、物价的涨幅、子女求学就业、本人患病、家属求医、工作无着落、甚至股市的涨跌等等,都可能成为问题的“导火线”。这一切矛盾的产生,都是因为心态的失衡所致。
以上种种,要求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动态掌握职工信息,突出“三个性”,即及时性,第一时间掌握职工动态信息,及时反馈信息;针对性,针对不同困难群体,采取个性化操作;持久性,坚持对困难职工排忧解难的工作跟踪,努力构筑与离岗职工密切联系的桥梁,不断拓展与离岗职工密切联系的内涵,互通互动,始终保持和维护好与离岗职工联系的主线。
实行职工信息变化的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解难释疑和沟通疏导工作。日常工作中,我们把职工情况分为三类:一类是重点职工重点抓,跟踪管理;另一类是次重点职工,我们保持经常联系,及时关心;再一类是一般职工,对这些职工进行适时联络。针对职工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重与职工的沟通和交流,把企业的关爱及时送到离岗职工的心坎里。
二、细化管理,彰显人本服务理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做到精细化管理,工作层层落实;做到知职工情、解职工忧、暖职工心。
早在2009年底,劳务中心对责任管理组根据三厂整合后的实际进行了再组合,打破管理组原来以三厂为基础各自组建的格局,重新划定责任管理区域,设置管理责任组,以拓展责任组长与离岗职工互相熟知度,实现职工各类信息动态沟通与把握,明确总体工作思路及责任区管理工作的定位,要求责任管理必须坚持以促进心理和谐来夯实稳定工作基础的原则。
为使责任管理区的各项工作更趋完善,中心保障部和综合办在年初制定了全年工作计划,修订和完善中心的有关规章制度;根据不同岗位,修订、细化岗位职责;启动上下区域联访工作办法;规范各类工作信息的反馈及汇总。在此基础上,完善日常工作月度考评和季度百分考核,把个人业绩和效益挂钩,进一步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精细管理,首先在练内功上下功夫。练内功,就是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离岗职工思想活动趋向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以情动人,在坚持“四心”即热心、耐心、诚心、细心;“两服务”即为离岗职工服务、为改革服务的基础上,提倡“用心”与“恒心”,用心把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困难,稳定职工思想的工作做圆满;持之以恒地把离岗职工的心理和谐作为我们工作的主要抓手,凝聚人心,确保稳定。
工作中,坚持信息的动态把握,与信息的及时反馈,做到“三个必访”:对新进入中心职工必访、职工困难或患病必访、职工家庭有重大变故必访;坚持“听、带、疏、帮”的四字工作法。听,就是倾听职工心声、呼声;带,就是及时反馈职工想法和要求,把“疑难杂症”带到每周管理例会上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或措施;疏,就是针对职工的各种疑问及时做好解释疏导;帮,就是尽力对生活困难的职工或就业困难的职工提供帮助。
劳务中心坚持面对面家访,做到“四有”:访前有准备,访中有措施,访后有跟踪、有备案,从而保持了与离岗职工互动畅通的联系通道,为动态把握职工情况变化,及时落实帮困措施,提供了信息平台,较好地将中心“以情动人、温暖人心”工作落到了实处。
劳务中心注重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始终把握好情理之度,凸现雪中送炭之情,就是在职工最困难的时候、最无助的时候、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他们的身边,维护稳定,构筑和谐。
三、任重道远,构筑和谐企业新局面
当前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目的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劳务中心的工作从原来的安置富余人员到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从传统的管理到运用计算机管理,从行政管理到情感管理,从单纯的解决职工困难到促进职工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环境,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只是处于初级的尝试阶段。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职工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建立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矛盾处理、权益保障等长效机制,帮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二要不断提高情感管理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职工多沟通、多交流,通过换位思考,产生相互理解、认同与宽容,真正与职工交朋友;三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引导职工学会心理调适,塑造阳光心态,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关注职工心理健康,提高职工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
构建和谐企业,是一个不断化解各种矛盾的持续过程。中心的和谐稳定工作,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下,根据我们企业的改革发展以及职工思想的实际,不断化解各种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将持之以恒,继续努力,为创建和谐企业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第二篇:注重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注重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内容摘要]人与校园和谐 师与校园和谐 生与校园和谐
[关键词]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和谐校园
学校是传播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俗话说:环境可以育人,教育要直面人的生命,学校应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家园。要达到这个目标,在重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同时,学校文化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将精心构筑一个符合现代教育的人文环境,以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成为我们聚焦的焦点所在。注重环境建设,构建人与校园的和谐
基础教育培养的是一代新人,新人的培养离不开与此相适应的新文化的创建。学校的管理者以其不同的信仰、价值观和生存样式造就了不同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环境的设计就是对校长办学思想的诠释,校园文化就是对校长办学理念的一种体现。
在农村初中,校长的办学理念通常包括校长对基础教育的意义、功能、价值观、过程观和评价观的理解与认识。它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学校追求成功的动力。校长的办学理念,只有被广大教职工所了解,所认同,才能形成一种文化,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教育行为。因此,在进行基础教育过程中,校长要按照基础教育培养理想新人的要求,对现有文化进行取舍、整合与转化,形成富有学校自身特点、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校长要将该使命融入学校文化环境的创建中,要让师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品读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教师们习惯于按部就班、慢慢来的生存方式。改变这种习惯必须撼动教师的心灵,赢得教师的心智。2002年,学校提出了“创一流名校,树一流教风”的目标,学校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好基础建设,力争成为岳阳市农村中学中硬件建设方面最好的学校,创设良好的外部育人环境;组织教师进一步搞好学习,我们采用“带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去长沙、走金海等名校,从教师师德、学识、基本功、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督查,努力形成安定中学独特的教学风格。
我们生活的不再是岳母当年树枝加沙子的教学年代,我们的教育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自2001年起,我力争党政重视,游说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先后耗资 1
四百余万元,兴建了一幢高标准的集语音室、多媒体、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于一体的综合楼;平江县农村初中中第一幢高标准的学生公寓;平江县农村初中中第一幢冲水厕所;在校园内铺上了彩砖,搞好了校园绿化带,布置了校园几处宣传窗„„
在学校门口的围墙上,我们布置了一个文化长廊。上面著名书法家李自由老师的作品。
在老师风采栏中,没有领导的照片和豪言壮语,有的是教师充满生活情趣的照片和富有真情实感的心声。例如:“用信心塑造自我,用智慧改变学生,用创造开创未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才能培育出新的学生”,“要学生好学,教师自己首先要乐学,善学”,“创意,应从改善学生身边的生活做起”„„
学生的智慧也渗透在学校文化环境的设计之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其成果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对教学楼的走道进行了美化设计,挂上了学生的书画作品;在教室的墙报上,教师让学生用文字描述了浓郁的校园文化特色,学生的周记----“学校变了”富有真情实感„„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
注重教师建设,构建师与校园和谐
校园文化的营造改变了教师的生存方式及精神状况,学校文化建设过程成为了教师生命质量得到提升的历程。杜威认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更新了自己。”教师应该能够与“境”俱进,与时俱进,在与环境的主动适应和改造中,使自己变得视野开阔,变得更加自信。
基础教育提出的教育具有“未来性”、“社会性”和“生命性”等价值观念为依据,学校倡导“求实、致远,勇于探索”的教风。“求实”,要求教师抓常规工作要“实”,要夯实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致远”,要求教师视野开阔,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教育。“勇于探索”,要求教师改变旧的生活方式。勇于探索、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有时甚至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从提出学校教风到真正落实学校教风有许多工作要做。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的过程。例如:在以前,上课铃响后,教师迟到五六分钟不足为奇;现在,教师主动要求参加各类学习,主动要求参加集体活动,主动要求写文章、上公开课„„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学校用充满挑战性的事业引领教师,用丰富化的工作锻炼教师,用有效的培训培养教师,使教师价值观的确立有充实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知识文化背景。学校创造各种条件让教师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例如:开展青年教师的学历达标培训,对确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领头羊”采取专家引领式培训,在全体教师中尝试以“教师成长袋”为载体的个别化培训。鼓励教师在纵向比较中不断自我实践、自我研究、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数自辅”等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个体的思维水平、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活力,教师生命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开发。
随着学校文化环境的变化,教职工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教师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文化品位、内涵、气质与修养。从校园文化环境的变化中,教师的积极性、进取心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发扬和广大。在营造校园文化环境的同时,教师也提升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对高品位文化艺术的追求,也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展示。一件件出自教师灵巧之手的十字绣作品、编织作品、简笔画作品及电脑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向人们展示:教师在追求高品位的文化生活中,自身的精神也得到了提升;在辛勤付出的同时,教职工享受了生活,增强了对美的追求。
这一切都表明,学校环境建设的过程是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综合开发的过程,文化渗透是凸显教师生命流动和精神价值的有效途径。学校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文化。她反映了教职工待人处事的态度和生活的境界。只有追求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才能引领教师传播和创造高品位的文化产品,才能塑造积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精神,才能提升学校的文明水平。一个有精神追求的学校才是最具生命潜力和发展价值的学校。
注重学生建设,注重生与校园和谐
学生主体人格的培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学校文化与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学生在学校中的生存地位密切相关。
学生的生存地位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水平。学生的生存地位不仅取决于学生是不是学校的主人,而且取决于其是不是具备了当主人的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体现在他成长
过程中迸发出的火花能否得到及时的捕捉与呵护。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生命需要得到精心的护理,他们的精神需要得到及时的满足,他们的能力需要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重视做好“抓彩”的工作。有些事在教师眼里是小事,而在学生的心里可是天大的事。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把学生发展中的光彩、奇特的思想和美好的行为,用语言或文字加以彰显,使其各有所长,各有所为,各有所乐。
这几年,在抓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同时,我们还重点抓了班级文化建设:(1)“把班级还给学生”。在班级日常组织管理与活动中,我们着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实施班干部民主选举制、岗位轮换制和小班主任制,发挥每一个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此外,发动全体同学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制定适合于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2)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注重文化的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校园文化只有植根于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才是富有生命力的。“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学校文化是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与碰撞,选择与积累。我们要求在各班开展读名著、名篇等读书活动,倡导读千古名句,以此来丰厚学生的人格和文化的底蕴;倡导以文养文,以教师的文明修身培养学生的修身文明,着力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人文环境和班级管理的精致化。
我校生源有本乡镇的,也有外乡镇的,还有慕名来借读的。根据这个实际情况,也根据基础教育理念,我们提出了“乐群、有恒、不怕困难”的学风。(1)“乐群”,就是要求学生不分地域、不分家境、不分学业成就高低,彼此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家人。因为,“乐群”体现了合作,体现了包容,只有今天能包容自己的同学,明天才能包容世界,所以“乐群”是培养国际人的基础。(2)“有恒”,就是倡导学生改掉旧习惯要有恒心,学习知识、做文化人要有恒心,创新探索要有恒心。“有恒”,需要意志来支撑,“有恒”,就能成就事业。(3)“不怕困难”,就是鼓励学生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做一个乐观、豁达和坚强的人。我校学生中家境困难的不少,特别是来自我镇边远山区秋湖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让这些学生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现在能战胜超常的困难,将来就有可能取得超常的成就。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放学前的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读报、读书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而今,这一活动已成为学校团总支的工作特色,学校团总支连续两年被评为平江县优秀团总支。
以上各方面的努力,都在致力于一个共同的目标:使学校文化环境渗透人文关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我们从细微处着手,力求使走廊、墙壁、餐桌等每一个小场所都充满温馨,在对细节的关注中,实现自己独特的品牌追求。另一方面,我们将人文关怀体现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上。学校领导者与教职工,教师与学生,只有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才能达到资源最大的共生。正如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言:“教育中如果没有尊重和信赖,就没有激情和启示,就没有情性的陶冶和净化,也没有灵魂的飞升和投入学习的热忱。”这种尊重植根于这样的信念:一个生命,它懂得感情!她需要亲情!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体。”我校有着许多的先天不足,但我们相信,文化重建后学校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会激发起学校中每一个人的生命活力,大家共同营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人融于家,家呵护和促进着每一个生命的发展。
第三篇:注重医德建设 构建和谐医院
注重医德建设 构建和谐医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医疗改革不断深入,也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新形势既给医院带来了机遇,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医德医风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个别医务人员身上表现出的不良习气,损害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加剧了本就紧张的医患矛盾,影响了医院的和谐,阻碍了医院的发展,这些都是医院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现在大多数医院的发展状况出现问题分析其原因,医德医风建设的薄弱成为重要原因。然而城乡卫生院的发展不只是医德医风而且其医疗技术,医疗服务都十分落后。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建立自已医院的品牌,比如建立特色科室有自己的一套医疗模式,病人多了,发展壮大了,那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就相应的提升了。当然也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管理,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有好的医德医风,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医院。现在大多数医院存在的问题
1.1服务意识淡漠
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滋生了医生“唯我独尊”的思想,部分医务人员没有很好地转变“为病人服务”的观念,接诊病人态度生硬,缺乏热情;查房不分析病情,缺乏人性化;制订诊疗措施拘泥于书本教条,缺乏沟通;病人出院后不坚持回访,缺乏人情味,由此造成患者对治疗措施不理解,对正常并发症不接受,产生医患纠纷,影响医院和谐。
1.2滥用高档药物
部分医务人员缺乏对贫困地区患者家庭经济情况的了解,不因病施治,而是依赖药物,迷信广告,把眼光放在高档药物上,人为地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由此造成的“看病贵”激发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满情绪,增加了医院不和谐因素。
1.3索要“红包”“回扣”
个别医务人员把医院作为实现他荣华富贵梦想的场所,把治病救人作为他发财致富的手段,主动索要“红包”,收受药品或器械供应商的“回扣”。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他们的恶劣行为严重败坏了医务人员的形象,加剧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对立情绪,严重影响医院的和谐。
2产生的原因
2.1社会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触生了社会上金钱至上观念的蔓延,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助长了医务人员的拜金思潮,开颅的不如剃头的,已是不争的事实,超负荷的工作数量,超强度的工作压力,却没有得到他们所应有的收入,必将影响到每一个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降低他们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影响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
2.2医院因素
由于各级政府对卫生投入不足,医院管理者首要考虑的是确保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重视经济效益成为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他们担心把医务人员“管死”了,会挫伤工作积极性,影响医院的业务收入,进而影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医德医风建设会议上强调的多,工作中落实的少,“逗硬”的时候“心软”,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助长了上述不良风气的蔓延。
2.3个人因素
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所忽视,影响了年青医生的成长,他们缺乏对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片面强调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社会底层,特别是弱势群体困难的认识不足,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没有时间深入到基层,因而缺乏对患者的同情心。在医疗活动中,容易产生对病不对人,导致大检查、大处方、大包围,药物越来越高档。他们不学习老前辈们优良的医德医风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反而认为他们迂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医德医风已成为培养年青医生必须突破的瓶颈。
3对策
3.1选拔培养优良医德医风人才队伍
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培养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医院管理者应站在为历史负责,为医院未来负责的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行医先做人,树人先树德,一个好的医务人员首先必须是一个道德品质良好的人,管理者要把思想品德好坏作为选择培养对象的基本要求,并形成制度。采取学榜样、树典型、惩歪风,多渠道,全面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努力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队伍。
3.2把医德医风作为医务人员考核、晋升、晋级的重要指标
医院应成立医德医风建设组织,加强领导,并把医德医风好坏作为考核医务人员的重要指标,跟踪监督,督促改进,并与职称晋升和工资晋级相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好的医德医风,不但能得到患者的喜爱、社会的尊重,而且能体现更高的人生价值,从而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变成自身的自觉行动。
3.3健全医务人员服务基层的制度
从医学生培养开始,增加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深入社会底层,体验老百姓的疾苦,青年医生在医学后教育中,增加基层锻炼的经历,到社区医院服务,参加农村巡回医疗,深入普通百姓家庭,了解患者及家庭的痛苦,让他们面对面和患者交流,激发他们的良知,明确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医院作为和谐社会的窗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注重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将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要正确引导,全面培养,加强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努力构建和谐医院。
第四篇:标本兼治保稳定 构建和谐促发展
标本兼治保稳定
构建和谐促发展
——亭湖区毓龙街道环城村维稳工作纪实
近年来,亭湖区毓龙街道环城村能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注重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不忘维护稳定工作,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维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夯实维稳工作的基本点
一直以来,环城村党委和村委会始终高度重视维护稳定工作,坚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目的明确到位,围绕创建“全国文明村”这个总目标,深入开展“平安环城”创建活动,全力维护全村社会大局稳定,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组织建设到位,实行党委书记负总责,村委会主任抓全面,分管书记直接抓,法制、信访、民调等各条块齐抓共管的村级领导体系,同时,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要求各组、各企业也成立相应的维稳工作班子,负责管辖范围内的稳定工作;三是责任落实到位,把维护稳定与经济建设等指标一同纳入到岗位目标中进行考核奖惩,增强了村、组、企干部的责任意识,确保真正把维稳工作全面落到实处。
有效化解矛盾,找准维稳工作的切入点
由于地处市区腹地的独特优势,多年来,环城村三个文明建设一直位居全市农村前列。可正当经济社会高歌猛进,快速发展之际,2008年初,该村引进开发的世福苑房产项目因开发商卷款走人,小区建设成烂尾工程,业主纷纷上访闹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石激起千层浪,发展过程中沉积多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随之泛起,一时间,全村上下人心浮动,维稳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要维护稳定,就必须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入手,问题解决了,矛盾化解了,自然而然地就稳定下来了”。由全村党员群众公推公选的新一届村党委书记孙建中在第一次党员干部大会上如是说。基于这样的认识,2009年7月新一届村党委班子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解决起以世福苑为代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他们分门别类地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逐条逐块、逐项逐个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理顺关系。通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成功地解决了世福苑问题;对江淮贸易公司进行了彻底改制;纠正了企业用工不合理现象;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村组财务收支、二胎计划发放、党员纳新、提拔使用干部、经济适用房和困难户认定等村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向全村公示;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了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美化了村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连续三次大幅度调高村民退休金标准,目前年人均退休金已达5000多元,比三年前翻了一番多,对从其他渠道领取退休金且标准较低的村民,一律由
村按照村民退休金标准补足发放,老党员、老干部、老村民医疗统筹费全部由集体承担……由于圆满地解决了问题,有效地化解了矛盾,较好地理顺了方方面面关系,目前,环城村大局稳定,人和气顺,人心思进。
实施群防群治,构建维稳工作的支撑点
“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化解已经发生的矛盾,只是被动地治标,要想争取工作主动,必须标本兼治,以防为主,力求从源头上预防矛盾和问题的发生。”村党委书记孙建中在回顾维稳工作时是这样总结的,该村在实际工作中也是这样做的。他们一是搞好宣传,为维稳工作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宣传,让村民群众充分认识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教育他们做确保全村大局稳定的维护者,引导他们积极支持和投身维稳工作,在全村上下形成维护稳定人人有责、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组建队伍,为维稳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村设立了警务室,成立了专职联防队,组建了老党员、老干部为主的义务防范员队伍,还向每个组选派了一名社会事务信息员,企业也成立了护厂队,多支队伍相互联运,整体联防,充分发挥了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三是多措并举,为维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聘请法律专家在村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中心”,义务为村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引领村民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维护合法权益,时时处处依法办事。定期排查矛盾隐患,提前
做好预案,对排出来的矛盾隐患,指定专人进行跟踪观察,力争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确保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几年来,村民纠纷受理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100%,真正实现了“村里矛盾村里了、大小矛盾不上交”。与此同时,他们针对境内流动人口较多的实际,建立了暂住人口台帐,村与组、组与出租户、出租户与暂住人口层层签订责任状,有效地防止了各类治安案件的发生。
全面构建和谐,把握维稳工作的落脚点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环城村维稳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稳定和谐的氛围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条件。2012年完成入库税收1.2亿元,近三年来,每年的入库税收都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村民人均纯收入17591元。经济的迅猛发展,助推了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提升了村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三年来,环城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三个国家级荣誉,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江苏省文明村标兵”,还多次受到省、市、区的表彰奖励。
(庄重、蒋骞 88262969)
第五篇: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社会稳定
企业综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构建和谐企业 促进社会稳定
----贵州永红食品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永红公司创建于1984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员工1500人,占地面积10多万平方米,资产16670万元,集科研开发、肉牛养殖、食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贵州省规模最大的牛肉干制品生产企业。公司产品有牛肉干系列产品、卤汁禽肉系列产品、豆制品系列产品和黑糯米酒系列产品等60余个品种规格,产品畅销全国29个省(区、市)。中国牛肉干网、中国名企排行网、德特市场研究网等网站在对2008年、2009年、2010年中国国内十大牛肉干名牌排序中,“牛头牌”产品名列第一。
公司先后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第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国家牛肉技术研发分中心等荣誉称号。自1998年以来,“牛头牌”牛肉系列产品和商标连续被评为“贵州省名牌产品”和“贵州省著名商标”,2010年“牛头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近年来,公司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工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统领创建平安企业,全面落实各项责任制和安全防范措施,开展创建“平安部门”、“平安车间”“平安班组”活动,为公司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安环境。企业已成为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主渠道,为富余劳动力成功转移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1年被黔南州人民政府评为“2009年-2010吸纳农民工就业先进企业”。
二、综合治理,注重实效
根据县综治办有关文件精神,公司建立了综治工作室,成立了企业调解委、治安联防队、法制宣传组、流动人口管理组、禁毒协管、消防安全、维稳反邪、帮教专管“综治八大员”机构,形成了有领导、有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地点的工作机制,从总体上加强了对平安创建和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公司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了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和防火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平安创建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并把此项工作列入责任制考核范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发生重大事故或处理不当的,追究责任。
2、加强安全防范建设,落实平安建设“三防”措施。开展创建平安部门、平安车间、平安班组活动,推动平安企业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建立以平安创建综合治理机构、责任部门为主体的“人防”网络。建立检查登记制度,完善关键部位的防范设备,从总体上有效地加强了“物防”管理。在“技防”上加强对办公区域、生产区域、安全防范重点区域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筑牢了一道安全“堤坝”,杜绝了盗窃案件的发生。
3、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做好内部防范工作。配备了专用消防车一台,更换调整了消防器材、楼道灯具、保险门窗等防护设施,办公区、仓库、车间等全部安装了电子摄像头,防盗门、窗都装了铁护栏,进一步消除了安全隐患。近几年来用于安全防犯开支达50多万元,人、财、物投入到位,未发生一起财物被盗事件。
4、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切实清除各种不安定隐患。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在于加强对生产车间、物资仓库的管理。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检查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有关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情况、安全培训情况、弃物处理情况,建立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增强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从根本上消除了各种不安定隐患。
5、突出工作重点和难点,积极排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一是抓重点对象,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和制度,作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化解矛盾,多年来未出现上访情况。另外,还加强对住宿人员的管理,建立登记制度,保证临时来访人员证件齐全,来去都有登记;二是抓要害部位,落实具体防护措施。确定财务室、研发中心、锅炉房及配电室、办公室、车间、仓库等部门为重点要害部位。值班人员每天对上述部门进行巡视,强化安全责任,进而确保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三、企村共建 睦邻友好
远亲不如近邻,良好的周边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公司注重与周边村寨、村民的关系,主动与他们搞好和谐创建工作,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环境,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公司在用工上以聘用周边村寨的群众为主,既解决了周边村寨群众的就业问题,又可以通过聘用的这部分职工加强与周边村寨的联系,协调处理村企关系,实现村企之间的和谐相处。公司总部现有的1000余名职工中,大部分来自河边寨、杨家寨、城番村等周边村寨和涟江、凤山、西山、蒙江社区,实现公司职工与周边村寨、社区的交流互动,促进了公司的和谐和稳定。
公司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用自有的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帮助群众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种养殖户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多年来,公司先后出资帮助周边村寨修建校舍、人畜饮水、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供用水、用电方便,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多年来,村企之间没有发生一起纠纷事件,公司工作得到了周边村干部群众及社区的支持和拥护,企业周边村寨处处洋溢着和谐共处的新气息。
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
多年来,公司始终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以慈母般的关怀善待每一个员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依法为职工缴纳养
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建立了良好的劳动用工关系。公司还成立了由工会和相关管理部门、员工代表组成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及时化解劳动人事争议问题,为公司的劳动用工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多年来,企业没有发生重大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公司积极筹措资金改建和修建员工住房,解决员工住宿,开办员工食堂,为保证就餐质量,公司每月要补贴一定的资金改善伙食。公司视职工为手足,每年的中秋、春节都要发放礼品慰问员工。此外,公司党支部和工会等群团组织经常开展走访、慰问职工活动,及时解决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困难,员工的亲属病逝,公司都要派人带着礼品登门看望,帮助解决困难。2007年和2009年,公司2名员工因家中发生重大变故,造成极大困难,公司发出倡议、组织募捐、筹集资金万余元,帮助员工解决了燃眉之急,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体现了永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员工劳动技能,定期组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每年都要聘请专业老师给员工授课,根据不同的工种进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让职工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通过培训使他们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2010年,公司出资10多万元购买了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等设施,开展文体活动,增强员工体质;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展示员工风采;组织员工旅游,陶冶员工情操。培育员工树立“我靠永红生存,永红靠我发展”的信念,全心全意服务公司。
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逐步形成了和谐、充满温暖的氛围,公司员工心情舒畅,多年来无一例违法犯罪、违纪现象,促进了公司的和谐稳定,建立了良好的生产、工作、生活环境,增强了公司凝聚力,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来,公司各项经济指标连续增长,2010年实现产值2.5亿元,上缴税金2224.8万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11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