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年底前全国城市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发改委:2020年底前全国城市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意见》提出,按照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则,制定和调整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2020年底前,全国城市及建制镇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建立充分反映供水成本、激励提升供水质量的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将居民用水价格调整至不低于成本水平,非居民用水价格调整至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水平。
《意见》明确了主要目标,即到2020年,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价格机制、价格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作用明显增强;到2025年,适应绿色发展要求的价格机制更加完善,并落实到全社会各方面各环节。
《意见》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紧扣打赢蓝天保卫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着力创新和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节水节能、大气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的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利益责任关系,引导市场,汇聚资源,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是坚持污染者付费。按照污染者使用者付费、保护者节约者受益的原则,创新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实现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抑制不合理资源消费,鼓励增加生态产品供给,使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三是坚持激励约束并重。针对城乡、区域、行业、不同主体实际,在价格手段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和环节,健全价格激励和约束机制,使节约能源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单位、家庭、个人的自觉行动,形成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
四是坚持因地分类施策。支持各地结合本地资源禀赋条件、污染防治形势、产业结构特点,以及社会承受能力等,研究制定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具体价格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制定基于更严格环保标准的价格政策,更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在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方面,《意见》提出,加快构建覆盖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价格机制,推进污水处理服务费形成市场化,逐步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费基本覆盖服务费用。
一是建立城镇污水处理费动态调整机制。按照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运营成本(不含污水收集和输送管网建设运营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则,制定污水处理费标准,并依据定期评估结果动态调整,2020年底前实现城市污水处理费标准与污水处理服务费标准大体相当;具备污水集中处理条件的建制镇全面建立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并同步开征污水处理费。
二是建立企业污水排放差别化收费机制。鼓励地方根据企业排放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环保信用评级等,分类分档制定差别化收费标准,促进企业污水预处理和污染物减排。各地 可因地制宜确定差别化收费的主要污染物种类,合理设置污染物浓度分档和差价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多种污染物差别化收费政策。工业园区要率先推行差别化收费政策。
三是建立与污水处理标准相协调的收费机制。支持提高污水处理标准,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提高至一级A或更严格标准的城镇和工业园区,可相应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长江经济带相关省份要率先实施。水源地保护区、地下水易受污染地区、水污染严重地区和敏感区域特别是劣Ⅴ类水体以及城市黑臭水体污染源所在地,要实行更严格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并相应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
四是探索建立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在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农村地区,探索建立农户付费制度,综合考虑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户承受能力、污水处理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付费标准。
五是健全城镇污水处理服务费市场化形成机制。推动通过招投标等市场竞争方式,以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成本、污水总量、污染物去除量、经营期限等为主要参数,形成污水处理服务费标准。鼓励将城乡不同区域、规模、盈利水平的污水处理项目打包招投标,促进城市、建制镇和农村污水处理均衡发展。建立污水处理服务费收支定期报告制度,污水处理企业应于每年3月底前,向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报告上年度污水处理服务费收支状况,为调整完善污水处理费标准提供参考。在健全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方面,《意见》要求,全面建立覆盖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则,制定和调整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2020年底前,全国城市及建制镇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鼓励各地创新垃圾处理收费模式,提高收缴率。鼓励各地制定促进垃圾协同处理的综合性配套政策,支持水泥、有机肥等企业参与垃圾资源化利用。
二是完善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改革,对非居民用户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并实行分类垃圾与混合垃圾差别化收费等政策,提高混合垃圾收费标准;对具备条件的居民用户,实行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加快推进垃圾分类。鼓励城镇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市场化运营,已经形成充分竞争的环节,实行双方协商定价。
三是探索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在已实行垃圾处理制度的农村地区,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承受能力、垃圾处理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促进乡村环境改善。
四是完善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机制。按照补偿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则,制定和调整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标准,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综合考虑区域内医疗机 构总量和结构、医疗废物实际产生量及处理总成本等因素,合理核定医疗废物处置定额、定量收费标准,收费方式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和医疗机构协商确定。加强工业危险废物和社会源危险废物处置成本调查,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收费标准;在确保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全流程监控,违法违规行为可追溯的前提下,处置收费标准可由双方协商确定。
在建立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方面,《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补偿成本、合理盈利、激励提升供水质量、促进节约用水的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保障供水工程和设施良性运行,促进节水减排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是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要将农业水价一步或分步提高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有条件的地区提高到完全成本水平,全面实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并同步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完成农业节水改造的地区,要充分利用节水腾出的空间提高农业水价。2020年底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完善的缺水和地下水超采地区,以及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率先完成改革任务。
二是完善城镇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充分反映供水成本、激励提升供水质量的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将居民用水价格调整至不低于成本水平,非居民用水价格调整至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水平;进一步拉大特种用水与非居民用水的价差,缺水 地区二者比价原则上不低于3:1。适时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
三是全面推行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对标先进企业,科学制定用水定额并动态调整,合理确定分档水量和加价标准,2020年底前要全面落实到位。缺水地区要从紧制定或修订用水定额,提高加价标准,充分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对“两高一剩”等行业实行更高的加价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四是建立有利于再生水利用的价格政策。按照与自来水保持竞争优势的原则确定再生水价格,推动园林绿化、道路清扫、消防等公共领域使用再生水。具备条件的可协商定价,探索实行累退价格机制。
在健全促进节能环保的电价机制方面,《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电力价格的杠杆作用,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引导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完善差别化电价政策。全面清理取消对高耗能行业的优待类电价以及其他各种不合理价格优惠政策。严格落实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等7个行业的差别电价政策,对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用电(含市场化交易电量)实行更高价格。各地应及时评估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政策执行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扩大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执行行业范围,提高加价标准,促进相关行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能效水平、加速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基于单位产值能耗、污染物排放的 差别化电价政策,推动清洁化改造。各地出台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政策应及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二是完善峰谷电价形成机制。加大峰谷电价实施力度,运用价格信号引导电力削峰填谷。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可在销售电价总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建立峰谷电价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扩大销售侧峰谷电价执行范围,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峰谷时段,扩大高峰、低谷电价价差和浮动幅度,引导用户错峰用电。鼓励市场主体签订包含峰、谷、平时段价格和电量的交易合同。利用峰谷电价差、辅助服务补偿等市场化机制,促进储能发展。利用现代信息、车联网等技术,鼓励电动汽车提供储能服务,并通过峰谷价差获得收益。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推行居民峰谷电价。
三是完善部分环保行业用电支持政策。2025年底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污水处理企业用电、电动汽车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港口岸电运营商用电、海水淡化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
在推进上述改革任务的同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可再生能源强制配额和绿证交易制度等绿色价格政策,对影响面大、制约因素复杂的政策措施可先行试点,摸索经验,逐步推广。
第二篇:城市垃圾处理收费若干问题探讨
城市垃圾处理收费若干问题探讨
2002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生活垃圾处理收费为突破口,推动垃圾处理的产业化进程,由此,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将摆脱长期来政府统揽统管的事业型发展模式,逐步步入企业化经营、社会化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型发展模式的轨道。可见,“通知”的颁发,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两年来,全国已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或相关法规、政策;有118个城市实行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还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将要开征垃圾处理费。但从总体情况看,目前的垃圾处理收费机制还很不完善。一是开征面太小,已开征城市只占全国城市比例的18%。二是收费标准低,全国收费标准平均为3--4元/月左右,低的仅0.5元/月。三是收缴率偏低,收费十分困难,收缴率低的城市有的只收到百分之十几、二十几。四是收费方式不一,收费成本较高,各地正在探索的方式不少,但好的典型不多。五是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定,垃圾处理费的收取和使用不规范。
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是促进环卫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压力,推进环境卫生事业迈进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一步。就我市而言,近几年来,我市生活垃圾产量逐年增加,2000年全市垃圾产量为273768吨,2001年为289195吨,2004年达到307940吨、2005年达到317307吨,垃圾产量的逐年增加,日常收集、运输、转运、处理各环节的作业成本相应增加,而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我市可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对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更好的防止垃圾污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开展实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1、垃圾处理收费是“费”还是“税”
国家四部委“通知”表述的很明确,生活垃圾处理费是“费”,不是“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法规、规划、标准等,运用市场手段来组织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向社会提供环境卫生公共物品。
环境卫生公共服务按其性质可有不同分类。如城市道路保洁,属纯公共物品,由于其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以及使用上的“搭便车”现象,故其价格和付费者都较难确定;因此,对道路保洁的投入,政府通过企业、社会团体、公民的相应税收来实现。而如建筑渣土的运输处置,属私人物品,它则是以价格的形式,直接通过市场交换来完成。
长期来,我们把生活垃圾处理视作纯公共物品,由政府的财政包揽,结果并不理想。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准”公共物品(收费物品),这类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表现程度相对弱一点,特别是地区性的“准”公共物品,其受益范围相对集中,故其价格较易确定,这就为收费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对“准”公共物品的提供,目前更多采取收费加补贴的方式来实现,但要依法规范收费行为,合理确定其收费标准(一般以不超过成本为原则)和收费对象(按“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确定),防止不规范的乱收费。
2、垃圾处理费性质的界定:行政事业费或经营性收费
国家四部委“通知”明确指出:“按照垃圾处理产业化的要求,环卫企业收取的生活垃圾处理费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前垃圾处理费仍按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应创造条件,结合环卫体制改革,尽快向经营服务性收费转变。”
“通知”对生活垃圾处理费性质的界定是确切的,即应界定为经营性收费。这是因为:
(1)确定为经营性收费,符合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2)确定为经营性收费,适应当前环境卫生作业服务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基本趋势,有利于尽快培育环境卫生作业服务的市场主体。
(3)确定为经营性收费,有利于加强政府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市场监管和公众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企业的监督。
同时,“通知”正视当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的现状,认同了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将会是一个由事业
性收费向经营性收费转变的过程,但又强调要加快这一过程的转变。
但从实际来看,目前实施由环卫部门直接向用户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方式是存在一定障碍的:
(1)环卫部门面对诸多分散的用户直接征收,在收费机制建立之时,社会认同度还不高的情况下,是很难操作的。同时,针对诸多的征收行为,政府监管的成本也太高。
(2)目前各城市还不能按全成本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如环卫部门直接征收,还存在有资金缺口,即政府财政还得对不同的作业服务企业进行经费补贴,这一种经费管理构架和机制的建立也会有一定难度。
(3)按照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市场化的要求,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应通过规范的公开招投标来确定作业服务企业。而在组织招投标时,又须将征收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和政府财政的投入部分合并,以全成本的价格进行发包或授权特许经营。
(4)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由诸多企业共同提供不同的专业服务而实现的过程,这些企业在整个系统中只是一个的角色,并通过垃圾处理环节的延续而相互发生关系。在事业型管理模式下,是由政府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资金并以行政手段进行协调。但在市场化运行的条件下,则须转换为在政府监管下由企业以价格实现交换的方式来衔接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同时,随着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的提高,不少城市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正在实现由单一填埋向焚烧、堆肥、填埋等多种处置方式转变,而不同处置方式的处置成本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生活垃圾产生者还不可能自行选择垃圾处置企业的情况下,只能由政府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来调节不同处置方式形成的成本差异。
那么,在生活垃圾处理费界定为经营性收费,而现实中由环卫部门直接征收又较难实施的情况下,采取怎样的运作方法为好呢?
要解决好上述矛盾,建议在过渡时期,即在成熟的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市场形成前,政府先将生活垃圾处理费界定为行政事业性收费,待市场发展成熟后再转换为经营性收费。同时,政府应当扮演“代理人”的角色,承担起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费责任。上海在制定征收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方案中明确:“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由所在地的区、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指定的事业性市容环境卫生机构负责征收。”这样有利于生活垃圾的征收。因此建议在我市生活垃圾收费在起步阶段,市场发展还不成熟的时候,可以先定为行政事业性收费,由政府指定的环卫事业机构收取。
3、卫生保洁费与垃圾处理费合并征收的问题
卫生保洁费是单位、居民向物业(居委会)组织的居住区或辖区内环境卫生服务而支付的费用。不同环境水平、居住水平的居住区(辖区),由于提供的环境卫生服务质量有差异(这在公共经济学中称为“俱乐部”产品),其单位、居民交付的卫生保洁费可以有所差异。
生活垃圾处理费是单位、居民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所交纳的服务费用。处理费的收费标准是按照补偿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核定的,而且对居民、对单位是相对统一的。
可见,垃圾处理费和卫生保洁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由于不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方式有所区别,特别是收集系统收集方式上的差别,因此,有的城市把生活垃圾的收集管理纳入居住区(辖区)的环境卫生一并管理,其费用也一并称为卫生保洁费。
从贯彻“通知”精神的角度来说,还是应该把两者区分开。具体如何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笔者建议,可根据淮南市的实际情况,将两者区分开来,垃圾处理费用由环卫部门统一收取。
4、关于收费主体的问题
以上的分析,实际已对这个问题作了解释。按照“通知”的精神和要求,生活垃圾处理费为经营性收费,其收费主体应是企业,即由企业直接向产生者收费并提供服务。但在生活垃圾管理尚未向市场化过渡或市场化运作的初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可能会有个过渡时期,实际上,“通知”也认同了这样一个“过渡”。那么,在过渡时期,可能形成两种做法,一是设定为行政性收费,由政府指定的事业机构收取;二是设定为经营性收费,但政府在过渡时期充当企业“代理人”的角色,仍由政府指定的事业机构负责收费。
5、我市生活垃圾收费前景
根据《淮南市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05—2020)》预测,我市生活垃圾产量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具
体数据见下表)。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加,环卫作业量也相应提高,需要配套人员、设施的提高。仅仅依赖政府财政投入势必影响环卫作业质量。如果集全市人民之力,集合有利的资源,征收生活垃圾处置费,将有利于提高生活垃圾处置各个环节的工作。
我市人口及生活垃圾产量预测表
年 份
城市人口
(万)
人均生活垃圾产量
(公斤)
城市日均生活垃圾
产量(吨)
2004年 91.74 0.91 840
2010年 141
1.1
1550
2020年 181 1.2 2172
我市城市居民目前家庭产生的垃圾属于无偿处理,居民仅交纳给各物业公司、街道办事处或其它管理单位每月一定数量的垃圾代运费。而垃圾出门后则由环卫部门进行运输、转运、处置,大大增加了环卫部门的负担。如按照每户每月3—5元的标准收取生活垃圾处置费,则可以缓解环卫部门的运输成本,保障日常垃圾转运的及时,将资金更多的投入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项目上,对每一位市民来说都是受益的事,也会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在实行生活垃圾收费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该加大对广大市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利用新闻媒体通过多渠道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垃圾收费制的意义、作用、范围和标准家喻户晓,彻底改变市民那种垃圾收运处理服务是公益性的免费服务的观点,并让市民了解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及增长势头、垃圾收运处理状况及经费的短缺状况、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需求等,以此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积极性和缴费的自觉性。同时,向市民公开垃圾收费收入的使用情况,让市民了解自己缴上去的钱都用到什么地方,减轻居民缴费的抵触情绪,从而提高市民缴费的自觉性。
(2)、应建立适应的垃圾收费机制,提高垃圾收费效率和收缴率。现行垃圾收费的收缴方法一般有三种:一是环卫部门派专人收缴;二是随水电费一起收缴;三是由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代缴的方式。收缴比较容易的是随水电费一起收缴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收缴率比较高,拒缴、漏缴的可能性较小。而另两种方式实施起来相对困难一些,拒缴、漏缴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在实行垃圾收费制的过程中,随水电费一起收缴的方式收费率最高。同时,一部分城市的垃圾收费是由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负责代缴的,收缴后上缴区(县)财政,再由区(县)财政按一定比例拆解上缴到市财政,这样由政府统筹管理的收费资金总额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这一问题也应给予充分的注意。
(3)、在垃圾收费的过程中,还应做好垃圾收费状况基础数据调查,为评估垃圾收费及垃圾减量化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数据调查包括实行垃圾收费前的垃圾产量、收费后的垃圾产量、垃圾减量化效果,采取的收费方法,收费总金额、收费用途等。做好这些基础数据的调查非常重要,它对我们评估垃圾收费制的效果至关重要。
(4)、垃圾收费的用途应当明确,专款专用。将收费收入专项用于垃圾收运、中转及处理的日常运行上,而垃圾中转、处理设施的建设费用则应政府专项投资。
6、关于法律依据问题
全国人大“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以下简称“说
明”)中指出,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加了污染者付费原则和相关付费规定”等。
“说明”指出,由污染者承担污染治理的费用,已经是当代环境保护的一项关键原则。尽管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对不同类型的废物处置可能采取不同收费方法和支出渠道,但根本依据都出于这项原则。为了给今后的相关规定提供依据,草案总则中增加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处置实行污染者付费原则。”(第五条)。对于生活垃圾处置,草案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现状等实际情况,对生活垃圾的产生者征收生活垃圾处置费。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生活垃圾处置费专项用于生活垃圾的运输、储存和处置,不得挪作他用。”(第四十二条)。
可见,开征生活垃圾处置费的问题已列入全国人大对“固废法”的立法修改中,也即垃圾收费的依据,不久将由部门规范性文件上升为国家法律。这对环卫行业来说,就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7、关于收费标准问题
国家四部委文件指出:收费标准应按照补偿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核定,并区别不同情况,逐步到位。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成本主要包括运输工具费、材料费、动力费、维修费、设施设备折旧费、人工工资及福利费和税金等。
从目前部分城市开征生活垃圾处置费的情况看,上述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的全成本测算,似乎同生活垃圾收费标准并没直接挂钩;但是,从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的角度看,这样的成本测算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的价格制定,则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般来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的标准同下列因素有关:
(1)同城市政府财政的投入水平有关。在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同时,应强调政府财政不应相应减少投入,更不能退出;而是要从尽快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的角度,尽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逐年有所增加。
(2)同各城市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规模有关。在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同时,应切实重视生活垃圾处置发展规划的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3)同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关。
关于收费标准这个问题,根据淮南市的实际情况,垃圾收费方式可为定额收费制,按户或按人头缴费。在实施过程中,可起步时低一点,逐步提高收费标准。如我市按每月每户3—6元的标准,全年征收36—72元,按每户(三口之家)日产垃圾1、2公斤计算,全年每户产生438公斤,即上述收费标准基本能满足一般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所需日常运行费的要求。加上政府的财政投入用于设备更新和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处理水平一定会较快改善。
8、垃圾处理收费的税收问题
关于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的税收问题,如果城市政府暂时认定为行政事业性收费,则不存在税收问题;如果认定为经营性收费,就存在税收问题了。对于税收问题,政府应从尽快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推进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的角度给予环卫部门一定的减免和优惠。
当前,垃圾收费制的实行还处于起步阶段,法律、规章及实际操作还不完善。我们在参照其它城市的经验做法的同时,要仔细研究垃圾收费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根据淮南的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并制定一个管理办法,为开展垃圾收费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在采取减量、收费、资源化相结合的垃圾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我市的垃圾管理水平,创造我们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第三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系统采购需求
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系统采购需求
项目名称: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系统采购 采 购 人:三亚市园林环卫管理局
使 用 人:三亚中法供水有限公司
/ 10
1概述 1.1项目概况
根据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三府〔2010〕47号)及《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三府办〔2010〕110号)的要求,我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采取与水费合并收取的方式,委托供水企业代收。为保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及时、足额上缴财政,整合供水企业收费系统,建立一套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系统。
1.2项目建设目标
新开发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系统必须满足市园林环卫管理局对供水企业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情况进行监管,保证代征收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及时、足额上缴市财政;同时在供水企业各项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对新的业务需求进行全面的调研,并提供业务需求调研报告,经确认后方可做为系统的设计依据。
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系统实现对水费、生活垃圾处理费、污水处理费等费制高效、快捷收缴。并对供水企业生活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收缴情况进行监管,保证代征收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及时、足额上缴财政,并接受用户对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和污水处理费相关政策的咨询和有关投诉。
1.3项目建设原则
(一)先进性
系统应借鉴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设计理念、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数据结构、强大的平台架构和高效的组织结构,选用先进、成熟的开发环境和数据处理技术,保证系统在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性。
(二)实用性
项目建设要充分了解园林环卫管理局和供水企业业务需求,既要讲先进性,又要讲实用性,以收缴、监管为主要目标。
(三)易用性
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到操作的方便性,让使用者能方便快速地操作、直观地浏览,避免误解,防止操作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系统较复杂,因此在模块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维护,使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维护,降低维护工作的人力、物力成本,可采用C/S与 B/S架构相结合。营业厅收费系统采用C/S 结构,便于操作员快速方便操作;数据查询系统采用B/S结构,方便管理者查询。
(四)可扩展性
/ 10
系统的总体模型应采用模块化、开放性而非封闭的结构,并提供和第三方软件的接口,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要充分考虑到业务的发展和变化,可实现新的业务需求,不需对系统进行再设计或重构,只需按照开放的接口标准,实现插件式业务处理模块方便地进行系统升级和功能扩充。对于常用变更,只需调整系统参数实现,而不用修改数据库和前台模块,要求变更操作能即时生效或定时生效。
(五)安全性
通过用户的身份认证,权限控制、密码管理和通讯协议等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阻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和合法用户的越权操作,避免系统遭到破坏,防止系统数据被窃取和篡改。
(六)稳定性
系统能确保7×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即使软件运行时间较长,系统的运行也能保持畅通,系统需满足在处理大量、复杂数据时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应具备系统自动维护功能。既能保留历史数据又不影响正常的系统运行速度。
(七)智能性
定期自动生成报表或提醒等,自动建立操作日志,系统自动记录所进行的各种操作。
(八)一体化
系统是一个逻辑整体,各类信息总体上应该紧密集成,避免表面上的一体化,统一的平台、统一的数据库,用户只要打开一个应用程序就能满足所有的功能。
1.4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系统功能
系统所需功能至少包括:现金收费、用户管理、抄表管理、欠费管理、票据管理、水表管理、联网收费、价格管理、代收费用管理、生活垃圾处理费监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数据接口及报装业务受理等。
(一)现金收费
1.现金收费:新老欠费需一次交清,取整收取。用户可随时预交各类费用,用户缴纳费用时,若有旧欠费则自动弹出窗口提示。
2.退票处理:前台收费退票;误抄或异常退票(需审核)。
3.滞纳金处理:需审核后执行(部分减免、全免或按比例免除,同时系统提供设置不计收滞纳金功能)。
4.临时开票处理:用户因拆迁、过户、出租等情况下结清费用,即正常收费开始后补抄表并可立即生效收费。
5.账务日结、月结、对账,清单可打印可导出。
6.基本查询:列出所有相关信息(换表记录、缴费记录、安装日期等)。7.农村用户发票打印:可分区将用户的发票统一打印,方便农村收费。
/ 10
8.收费员交班处理。9.呆账处理。
10.违章用水罚金缴纳及票据打印,估算的水量和金额可选择列入或不列入综合水价和漏损率的统计中。
(二)用户管理
1.用户信息管理,开户、销户、移户、过户,欠费用户不能销户,销户后仍保存用户历史记录。
2.线路调整、调序,可以单调或多调。
3.查询用户的基本信息,输入用户编号即可调出所有相关信息,并可打印。
(三)抄表管理
1.手工抄表、远程表GSM或GPRS 网络抄表、手掌机抄表以及数据导入、导出,系统能提供并满足所有抄表方式的功能。
2.水量异常报警,异常及错误数据修正。3.抄表数据统计、分析。
4.提供支持捷宝抄表机所有系列机型的抄表数据导入导出接口。
(四)欠费管理
1.欠费查询,催缴通知单打印,可自定义。
2.欠费维护处理,抄错、交错以及操作错误的信息回溯。3.欠费统计分析,可列出用水大户。4.停水户清单打印,可列出用水大户。
5.欠费用户信息可通过热线系统短信平台进行短信催缴。
(五)票据管理
1.发票的领用存,领票、借票、交票、回票。2.发票的处理,作废、调整、增删。3.根据所需发票格式设计,并可进行修改。
(六)水表管理
1.周期换表,自动提醒,表单打印、原表数据录入。2.急性换表,打印换表单、换表处理。3.拆复表,表单打印、处理。
4.水表口径、厂家、最大读数、换表周期、相关信息统计。5.水表跟踪信息,水表从进厂到作废全程跟踪。
(七)联网收费
1.欠费数据实时共享、迅速反应,妥善解决数据同步问题。
/ 10
2.自动对帐、错帐处理、清单导出。
3.代收信息统计,收费统计、记录日志、相关报表,银行卡代扣和现金分别统计。4.可使用中间件技术,实现与银行实时联网收费功能。5.临时点收费,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模式,特别是VPN模式。
(八)价格管理
1.各种单价自定义:水费单价、生活垃圾处理费单价、污水处理费单价、用户性质(包括用水性质、生活垃圾处理费类别、污水处理费类别等)、性质描述、生效日期、结束日期等。用水性质、生活垃圾处理费类别、污水处理费类别等分别对应不同的单价。各类性质(类别)及单价可变更、增删。
2.违约金参数设计,违约金比例、计算方式及减免。
3.特定价格、混合价格等多种价格方式,价格变更可以即时生效也可定期生效,系统应记录每次价格变更情况以备查询。
4.预留阶梯价格功能模块。
(九)代收费用管理
1.目前供水企业代收费用有污水处理费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系统设计应满足目前污水处理费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的计算及代收业务,并预留其它代收费用项目模块。
2.根据用户消费水量,系统在计算水费时自动对生活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进行计费开账,供水企业收取水费时一并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也可单独分开收缴。
3.打印发票或票据时,能够分别打印出各项费用组成的名称、数量、单价及金额,各项费用的发票可单独打印,也可合并一起打印。
(十)生活垃圾处理费监控管理
市园林环卫管理局可对收缴生活垃圾处理费的用户数量、费用、上缴财政时间及金额情况实施监管。
(十一)统计查询
1.月末主要报表统计,包括月回收率统计,月报表统计,现金水费、生活垃圾处理费、污水处理费等明细统计,月售水计划完成统计,往月报表查询。
2.水量及金额统计,可按用水性质、欠费日期、抄表线路进行统计。
3.销户查询、换表查询、增户查询、发票小结、用户水表信息、增值税用户清单。4.综合统计,零碎的报表统计,包括月售水量统计,可选地区用户数量统计等。5.数据导出,可自定义报表,各种统计、查询可以将数据导出为文本格式。
6.同期水量比较报表,分析图,报表上既有数据,也可以产生曲线图、直方图、饼图等各类图表,体现出数据的直观性和表现力。
(十二)系统管理
/ 10
群组权限设定、操作员管理、操作日志、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系统各种参数设置。操作日志能够记录所有登录用户的操作(登录退出系统时间、机器;进入某窗口时间、机器等),记录用户的对数据的修改,如插入、删除、修改数据记录明细及系统在线操作人员查看等。
(十三)数据接口及其它
1.系统提供所有与供水企业现有信息系统所需的数据接口,如表务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热线系统、短消息服务系统、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等。
2.光盘备份,培训、售后服务。
3.原始数据导入,尽可能将原有系统的历史数据全部导入新系统数据库中。
(十四)报装业务受理模块
1.受理用户报装业务,根据用户提供的资料登记用户基本信息。2.设计免填单功能和打印功能。
3.按报装流程设计收集用户资料,工程验收后能将所有信息归纳整理形成用户基本档案,并提供报装受理业务的相关查询、统计等功能。
4.用户报装受理登记的资料能够导入到收费系统中形成正式的用户档案进行抄表收费等。
1.5系统应用重点
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操作中,必须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一)复杂的客户及水表关系:供水企业的客户资料主要复杂在对客户之间、客户与水表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的支持与管理,以及随着业务变化导致的客户资料的扩展上,系统对合表户、总分表用户、子母表用户、一户多表用户、定额用户等多种用户进行了支持,使这些用户能够清晰的了解水表情况、用水情况、缴费情况等信息。
(二)客户资料扩展能力:系统为客户资料的扩展提供接口,用户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应用在后期对客户资料进行扩展操作。
(三)强大的价格支持体系:当前供水企业的金额组成日趋复杂,阶梯水价、市政代收、混合用水等等价格体系不断融入到系统之中。因此,当前的系统对于价格的支持需要强大的扩展性。系统应采用可扩展的价格管理模式,自定义价格组成及计价方式,用户根据实际应用要求可自行设置阶梯水价、固定价格、附加费用等计价模式。
(四)抄表模式的应对方式:系统涵盖了当前应用的大多数抄表模式,支持人工登记(抄完后手工记入系统)、抄表机抄表、远程水表导入等模式。
(五)多元化收费模式的支持:为方便用户缴费,缩短水费回收周期,当前供水企业的收费模式日趋丰富,呈多元化模式。因此系统支持多种当前应用的收费模式,有柜台收费、预收费、银行代扣模式、托收凭证模式、小额征收模式、实时联网代收模式等。
/ 10
(六)错误的预防与处理:为降低工作过程中的人为错误,系统提供了一系列的管理功能,系统自动校验水量合理性并申报审核人员,再由相应审核机制确认后才能形成费用。此外,还制定了后期错误管理功能,使操作员实实在在产生的错误能够通过管理流程进行修正。
(七)账务管理能力:系统提供了完整的账务管理功能,将原来很多系统外的账务工作纳入到系统统一管理,如企业坏账的处理、与银行的对账工作、支票的管理工作等。
(八)水表、用户的稽查和审核:系统提供了对用户和水表的随机抽检、指定周期等多种稽查手段,并可记录不良用户的处理情况,有相应人员审核后形成处罚结果,处罚费用可直接有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九)数据的查询与展现:系统提供了强大的业务数据查询功能,操作员可自行对关注的资料进行查询,并导出或打印。操作员应对的查询数据是系统经过逻辑整合后的业务数据,可读性强,无需再进行标志码的查阅。此外,通过查询方案的制定,用户可自定义报表,重复使用,提升效率。
(十)业务报表:系统的业务报表整合了多家企业的应用报表,最终形成了全面反应营销状况的业务报表。系统使用人员可以通过业务报表实时了解企业的全面营销情况,报表针对费用的展现采用类似财务报表的模式,体现了系统应用的延续性。报表工具还支持对数据的导出功能,操作人员可以将报表导出成(Excel、PDF、JPG等多种格式)。
(十一)网络架构除满足自身企业数据传输和稳定性要求外,结合企业实际要求还应当充分考虑安全性方面的问题,采用环形网路,或采用备用线路等方式可以降低由于网络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 10
1.7系统集成要求
城镇生活垃圾收费管理系统对系统集成要求较高,特别是系统运行环境的稳定性、可靠性。因此,对系统集成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一)所有服务器要求运行稳定可靠,特别是数据库服务器,要求能够24小时不间断运行。并且实现双机热备,在主服务器停止后10分钟内,备用服务器能够自动切换使用。
(二)主服务器与备用服务器切换后,要保证2个服务器不论哪个运行,网络访问速度,特别是对服务器的访问速度不能下降。
(三)主服务器与备用服务器上线前,系统集成商必须做3次以上(含3次)的切换测试,并提供切换测试文档。
(四)网络防火墙的设置,必须与相关软件供应方进行沟通并与供水企业确定防火墙隔离方法,以及需要开放的端口,不必要的端口全部关闭。
(五)城镇生活垃圾收费管理系统终端机到服务器的网络访问速度,必须保证独立带宽在2M以上(含2M)。
(六)生活垃圾收费管理系统使用的打印机,系统集成商都需要进行统一设置,如涉及到针打发票,需要系统集成商调试好打印机,并提供调试文档给园林环卫管理局、供水企业及软件供应商。
(七)系统集成商,需要设置好整个网络内的软件升级及杀毒软件升级。并保证相关软件都升级到最新版本。
(八)主服务器软件的相关升级,在保证为最新后,需要关闭自动更新。避免服务器非控制时间重启。
1.8安装及服务要求
(一)工期要求
合同签订50个日历天内完成所有系统的开发和调试工作,并上线试运行,试运行90天内完成项目验收。
(二)安装调试
免费为系统软件安装调试(包括相关系统软件和第三方软件的安装调试),并保障该系统各业务间的联动性,并能与相关单位进行数据交换。
/ 10
(三)培训服务 用户培训
应负责对采购单位人员进行全面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以系统技术性能、使用、测试、维护及故障排除为主的培训。
培训对象包括:对主管领导、受理调度人员、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人员等不同对象的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安排、培训方式及时间;要求对各类培训对象编写不同的培训教材。
受训人员经过培训后,应能熟练掌握和使用所培训的技术内容,能够独立承担和完成相应的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
对用户方的系统维护管理人员提供下列专业培训:系统维护管理、故障的诊断与处理、系统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四)售后服务要求
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即进入了系统售后服务期。售后服务期包括质量保修期和质量维护期。
质量保证期(保修期):从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即进入质量保证期。在质量保证期内,属于保修范围的质量问题,免费维修或更换产品。
质量维护期:在质量保证期之后,即自行进入质量维护期。在质量维护期内进行的维修服务。
提供系统中软件产品验收后的2年软件免费升级与支持服务;
在此期间如用户提出修改软件,对于因原软件影响系统正常运行而提出的,中标方应予免费修改;
(五)系统维护
对用户要求的不定期维护提出响应措施。对于用户或维护人员提出的修改设计的响应措施。
文档更新:实施系统维护或修改设计后,应在一周内更新有关技术文档并提交用户。
(六)技术支持
应提出系统通过验收后的支持方案。提供的服务至少包括:提供7×24小时的技术咨询服务;提供每年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二次评估服务;敏感时期、重大节假日提供技术人员专门值守服务。
/ 10
(七)故障响应
提供7×24小时的故障服务受理;对重大故障提供7×24小时的现场支援,一般故障提供5×8小时的现场支援。故障服务的现场响应时间小于8小时,即8小时内有能够处理故障的技术人员到达现场。
/ 10
第四篇: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报告、核查和评估办法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报告、核查和评估办法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强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管理与监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报告、核查和评估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管理与监督,落实节能
减排目标要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工作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组织实施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的信息报告、核查、评估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是指设市城市(含区)、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堆肥厂、焚烧处理厂及其他处理方式的处理(场)(以下简称“生活垃圾处理厂”)及生活垃圾中转站。
第三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的平台建设,负责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的信息分析、总体评估和通报工作,对各地相关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专项督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和升级,以及上报信
息汇总分析和用户服务等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信息报告的督促、核查工作,并利用信息系统对本地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各城市和县人民政府的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信息的统计、整理和上报,以及生活垃圾处理运营信息报
告的核实和督促工作。
第四条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的信息报告、核查、评估等工作应当坚持全面覆盖、责任明确、上下联动、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信息准确、渠道畅通、报送及时、核查规范、评估科学、调控有力。
第五条 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重点报告城镇生活垃圾厂数量、生活垃圾转运站数量、生活垃圾清运量、处理量、处理方式、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和运营投入
等情况。
(二)规划、在建项目信息。重点报告规划项目规模、规划投资、进度以及已开工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处理方式、建设进度等情况。
(三)已投入运营项目信息。基本信息包括生活垃圾处理厂基本情况、处理方式、生活垃圾处理费标准等。运行信息包括垃圾处理量、渗滤液处理量、运行
天数、运行成本等。
第六条 城镇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和在建项目信息的报告。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为月报,于每月10日前报送上月的信息,在建项目建设信息为季报,于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报送上季度的信息。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负责已投入运行项目信息的报告工作。项目运行信息为月报,于每月10日前报送上个月的信息。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应于每月15日前,完成对报送信息的核准工作,并在每年的7月20日和1月20日前,分别完成本地区内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半和全评估上报工作。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信息报告的具体格式、内容,按照《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说明书》执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负责对上报信息进行汇总分析。
第七条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运营单位应落实责任,明确专人负责信息报告工作。要按照“谁填报,谁负责;谁主管,谁落实”的原则,确保上报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应做好系统维护,及时解决系统使用中出现的问
题,提高系统使用效率。
第八条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环卫)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信息的核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对信息中反映的问题及
时进行督查,限期整改。
对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进行重点核查。各设市城市和县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或委托具有认证资格的监测机构,进行定期检测。
第九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根据国家总体部署和工作进展情况,组织实施全国范围的或重点地区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专项检查。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环卫)主管部门应建立核查工作制度,完善核查工作体系,并根据各地工作进展和国家要求组织对本区内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
营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第十条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交流和检查,开展运营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建立行业自律和激励机制。
第十一条 在信息报告、核查的基础上,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
行情况及时做出全面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根据规划,评估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资金到位、政策落实等情况;根据国家规范、标准,评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第十二条 主要评估指标:
(一)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成率:指已建成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数量/本辖区内规划确定的应建项目数量;同时对各地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估。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城市、县为评估单位。
(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厂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总量占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的百分比。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城市、县
为评估单位。
(三)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的运行总经费(含固定资产折旧)以垃圾处理厂为评估单位。
(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收费金额占运行经费的比率。以城市、县为评估单位。
第十三条 通过评估,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重点流域、重点地区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排序;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做出简要绩效评价;对工作中出现的先进典型进行总结,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
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
第十四条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情况评估结论每半年通报一
次。
根据通报,各级地方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出分析与说
明,并向同级人民政府做出报告。
第十五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评估情况及时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评估结论将作为国家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支持的依据。对项目建设进度快、质量好、运营效果好的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建议相关部门予以资金和技术支持。
第十六条 存在以下问题的,由上级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必要时可向责任单位下发整改通知,限期进行整改。
(一)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慢,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生活垃圾处理费不能及时足额拨付的市、县。
(二)不按照本办法要求及时、准确报送数据或谎报、瞒报数据的生活垃圾
处理运营单位。
第十七条 直接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应对整改通知进行专门研究,拿出具体措施和意见,并将整改情况向通知发出单位做出书面汇报。
对问题突出的地区或项目,有关主管部门应当组织进行专项督察。
第十八条 对于整改不力,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由上一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等部门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施行。
第五篇: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报告、核查和评估办法
关于印发《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报告、核查
和评估办法》的通知
建城[2009]26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市政管委(市容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要求,加强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管理与监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报告、核查和评估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的有关情况请及时与我部城市建设司联系。
附件: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报告、核查和评估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四日
附件: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报告、核查和评估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管理与监督,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要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工作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组织实施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的信息报告、核查、评估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是指设市城市(含区)、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堆肥厂、焚烧处理厂及其他处理方式的处理(场)(以下简称“生活垃圾处理厂”)及生活垃圾中转站。
第三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的平台建设,负责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的信息分析、总体评估和通报工作,对各地相关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专项督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和升级,以及上报信息汇总分析和用户服务等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信息报告的督促、核查工作,并利用信息系统对本地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各城市和县人民政府的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信息的统计、整理和上报,以及生活垃圾处理运营信息报告的核实和督促工作。
第四条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的信息报告、核查、评估等工作应当坚持全面覆盖、责任明确、上下联动、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信息准确、渠道畅通、报送及时、核查规范、评估科学、调控有力。
第五条 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重点报告城镇生活垃圾厂数量、生活垃圾转运站数量、生活垃圾清运量、处理量、处理方式、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和运营投入等情况。
(二)规划、在建项目信息。重点报告规划项目规模、规划投资、进度以及已开工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处理方式、建设进度等情况。
(三)已投入运营项目信息。基本信息包括生活垃圾处理厂基本情况、处理方式、生活垃圾处理费标准等。运行信息包括垃圾处理量、渗滤液处理量、运行天数、运行成本等。
第六条 城镇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和在建项目信息的报告。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为月报,于每月10日前报送上月的信息,在建项目建设信息为季报,于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报送上季度的信息。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负责已投入运行项目信息的报告工作。项目运行信息为月报,于每月10日前报送上个月的信息。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应于每月15日前,完成对报送信息的核准工作,并在每年的7月20日和1月20日前,分别完成本地区内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半和全评估上报工作。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信息报告的具体格式、内容,按照《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说明书》执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负责对上报信息进行汇总分析。
第七条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运营单位应落实责任,明确专人负责信息报告工作。要按照“谁填报,谁负责;谁主管,谁落实”的原则,确保上报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应做好系统维护,及时解决系统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系统使用效率。
第八条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环卫)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信息的核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对信息中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督查,限期整改。
对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进行重点核查。各设市城市和县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或委托具有认证资格的监测机构,进行定期检测。
第九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根据国家总体部署和工作进展情况,组织实施全国范围的或重点地区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专项检查。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环卫)主管部门应建立核查工作制度,完善核查工作体系,并根据各地工作进展和国家要求组织对本区内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第十条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交流和检查,开展运营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建立行业自律和激励机制。
第十一条 在信息报告、核查的基础上,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及时做出全面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根据规划,评估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资金到位、政策落实等情况;根据国家规范、标准,评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第十二条 主要评估指标:
(一)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成率:指已建成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数量/本辖区内规划确定的应建项目数量;同时对各地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估。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城市、县为评估单位。
(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厂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总量占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的百分比。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城市、县为评估单位。
(三)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的运行总经费(含固定资产折旧)以垃圾处理厂为评估单位。
(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收费金额占运行经费的比率。以城市、县为评估单位。
第十三条 通过评估,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重点流域、重点地区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排序;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做出简要绩效评价;对工作中出现的先进典型进行总结,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
第十四条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情况评估结论每半年通报一次。
根据通报,各级地方住房城乡建设(环卫)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出分析与说明,并向同级人民政府做出报告。
第十五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评估情况及时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评估结论将作为国家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支持的依据。对项目建设进度快、质量好、运营效果好的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建议相关部门予以资金和技术支持。
第十六条 存在以下问题的,由上级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必要时可向责任单位下发整改通知,限期进行整改。
(一)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慢,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生活垃圾处理费不能及时足额拨付的市、县。
(二)不按照本办法要求及时、准确报送数据或谎报、瞒报数据的生活垃圾处理运营单位。
第十七条 直接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应对整改通知进行专门研究,拿出具体措施和意见,并将整改情况向通知发出单位做出书面汇报。
对问题突出的地区或项目,有关主管部门应当组织进行专项督察。
第十八条 对于整改不力,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由上一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等部门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