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院校2015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4 18:5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等职业院校2015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等职业院校2015工作计划》。

第一篇:中等职业院校2015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4年是学校创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和省级品牌示范院校的关键一年,也是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三改一抓一构建”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品牌示范职业学校为重要抓手,以“构建和谐校园,打造品牌学校”为发展总目标,以“凝聚人心,促进融合,规范管理,提速发展”为本年度工作目标,以创新为重点,以融合为关键,以质量为保证,强化管理,锐意改革,聚力发展,加快推进学校整合搬迁后的融合快速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培养更多更实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主要工作

(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党团工学的各项工作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开展个人自学、专题辅导、集中交流和上党课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更好地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巩固和发展“正风纪、树形象、为民众”活动的成果,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狠抓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作风建设,查找并纠正学校“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创新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风清气正、公正廉洁、职责分明、开拓进取的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七一”前夕,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继续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效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多渠道、多形式的加大校内外宣传力度,研究校内外宣传方式和载体,逐步形成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和推进学校中层干部、党员专题培训,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积极探索富有特色并具有创新性的组织生活;做好发展对象的培训、培养、考察等工作,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

4、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干部培训,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强化干部监督、考核,完善科级干部年度考核办法,抓好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形成正确用人导向;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遴选和培养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加强对各级干部学习的组织、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学习制度,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

5、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认真落实“三重一大”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做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各种警示教育活动,持续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继续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大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力度,丰富建设内容和形式,使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树立反腐倡廉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养、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6、扎实做好群团工作。重视工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参政议政职能,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定期不定期召开各类座谈会,广泛听取教职工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开展教职工合唱比赛、篮球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教职工业余生活,促进教职工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积极筹备、召开学校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引导教职工争做学习型、知识型、专家型职工,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教师形象,提升学校声誉;继续做好离退休人员、走访慰问、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以重大节日为主线开展好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

(二)以创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省级品牌职业院校为重点,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7、认真落实“两创”阶段性工作目标。要按照三部委批复的《实施方案》和《任务书》、《示范校项目建设任务分解表》的要求,对照、检查创建示范校工作台账完成情况,扎实推进示范校的创建工作;要完善国家示范校创建材料的归档、整理等工作,做好迎接五月份示范校创建中期检查工作,同时制定好第二年度示范校创建工作台账;要建立示范校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

8、加强专业、课程和实训建设。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合理设置和优化调整专业,以重点专业为龙头,提高专业资源利用效率;要从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入手,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文化素质课程体系;要以满足专业发展和教学要求为原则,建立完整、先进、稳定的实训体系,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工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要借助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等方式,建设多层次的实训体系,达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零距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教学课题与生产课题零距离;要确定1-2个骨干专业为突破口,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同时继续开展好中德机电一体化(标准班)教学模式改革,以起到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9、加大教学规范管理和教学监控力度。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完善绩效评价为导向,注重对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督导评估,对全体教师实施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积极性;要以转变思想为关键,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将管理规范的意义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向教师讲清楚,从思想上确保管理规范执行的力度;要以实施教学改革为载体,定期开展课堂教学过关验收,逐步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管理粗放,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工作考核制度;要注重教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并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逐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10、加快实施“名师工程”。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各专业骨干教师,加快建设一支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符合国家级示范校创建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争取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有所突破,通过开展教学名师评选、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专业技能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1、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优化师资结构。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活动,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科学安排部分教师进修转岗、转专业工作,合理解决教师过剩与紧缺并存的矛盾。大力推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选派一批骨干专业教师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成功人士为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作用。

12、加强师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加强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全校上下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全校一盘棋、合力促发展”的思想,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学校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上来,形成推动学校稳步发展、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以服务育人为宗旨,着力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13、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要高度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以实行全员准军事化管理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科、校团委、保卫科、宿管办四个学生管理平台的作用,把广大教职员工、各位班主任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凝聚到培育学生上来,全面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建立学生成长帮扶需求信息征询机制,全面了解和收集需要特殊关注的学生信息并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对这些学生给予分类帮扶;广泛发动和组织班主任、课任教师的力量,全面开展针对特殊需求学生的专项帮扶活动;组织党、团员教师根据自己所长结对特殊学生,为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学习等提供更多的热心关怀和悉心帮助,进一步营造全员育人、阳光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

14、加强班主任和宿管员队伍建设。通过岗位培训等途径,提高班主任和宿管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优化班主任和宿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要采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讲座与研讨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增强班主任和宿管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要逐步完善班主任和宿管员工作考核机制,完善班主任和宿管员的政策及待遇,充分调动班主任和宿管员工作的积极性。

15、加强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各级团组织在学生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学生干部,发挥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活动中的骨干和模范作用;加大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指导力度,注重引导规范学生社团管理,促进社团健康发展。

16、全面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主,德育为先”的原则,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教育,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常规管理,拓展德育渠道,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德育氛围,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形成和谐、文明的良好校风。

17、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问题;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做好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积极开拓勤工助学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助学岗位。

(五)以创新形式为突破,全力做好招生工作

18、强化招生工作机制。继续坚持学校统一领导、招就办具体负责实施、专兼职招生人员为骨干、全员参与的招生运行机制;积极争取、合理安排做好2014年分专业招生计划编制,科学制定2014年招生宣传方案;加大招生投入,巩固招生规模,扩大生源数量,提高新生质量,2014年力争招生稳定在2100人。

19、加强招生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年富力强、能吃苦、善交际、能打硬仗的专职招生队伍;聘请学校有招生经验的老教师作为兼职招生顾问;各教学部推荐固定的、能长期做招生工作的招生专干1-2名(其中科级以上干部1名),由招就办负责统一培训指导。20、广开渠道,扩大招生。加大学历与非学历招生工作,扩大招生规模,形成学历教育与证书培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优势互补的办学新格局。

(六)以校企深度合作为目标,切实抓好学生实习就业工作

21、继续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按照高起点、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思路强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特色办学之路;开展“校中厂”、“厂中校”教学模式探索,鼓励把课堂搬进车间、把车间办成课堂;扩大顶岗实习范围和订单培养规模。

22、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根据专业群分布情况,对实训基地按大类进行规划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同校内实训基地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制订实验实训室考核评价标准,合理使用现有设备,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开展合格实验实训室考评工作,充实实验实训教师队伍,增强实训实效。

23、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建立就业工作激励机制,制定学校就业工作考核细则,提高就业水平。完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毕业生就业网络,立足现有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市场,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并多途径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毕业生出口。全面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成立校友会,拓展毕业生就业服务渠道。

(七)以教育科研为平台,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质量

24、加强科研教研工作。继续做好各级科研课题申报、成果鉴定等工作,督导做好2012、2013年立项的省级教科研改革课题的按时结项;加快校本教材编撰,按照示范校建设的时间要求完成2014年度五个重点建设专业10本校本教材的编撰工作;做好各级论文、课件等教科研活动的组织和评选工作;充实学校网站教科研内容,打造教科研学习、交流平台,强化教师教研意识,改善教研条件,使学校稳步走上“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内涵发展之路。

(八)以制度建设为引领,规范管理深化改革

25、完善依法治校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制度、方式和渠道,推进民主管理;健全民主决策制度,畅通师生员工诉求表达渠道,落实教代会参与、监督学校决策制度;深入推进规章制度的梳理、完善、建设工作,形成办事有章可循、规范高效的工作服务机制。

26、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政策和要求,探索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与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和重实效、重贡献的分配机制;完成有关部门人员的定岗工作,对各部门富余人员进行调整,做好人员合理分配,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27、深化财务制度改革。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措资金;严格禁止乱收费行为,切实做好学生学费的收缴工作;进一步规范财务工作流程,完善财务分配制度,实行财务信息化、科学化管理,规范财务收支,科学编制预算,强化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资金的需要。积极探索经费预算切块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28、建立完善工作督查体系。强化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有效的工作督察、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做好教职工日常考勤工作,完善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加强教务科、学生科对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宏观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九)以精细管理为抓手,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29、积极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倡导和培育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的优良校风,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加强校园卫生检查,切实保证各教学楼的走道、楼梯、教室、卫生间的卫生清洁。

30、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进一步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的采购、登记、使用、管理的程序,做好日常的核查登记工作,总务科与财务科协调做好账目核对工作,做到账和物的一致,切实管好用好学校每一份资产。

31、切实抓好后勤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后勤管理制度,狠抓落实,完善后勤服务体系建设,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全面完成校园的基本建设工作,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创建秀美校园;加强节约用水、安全用电等常规工作的管理,使后勤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专业化。

32、加强综合治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充分发挥人防、技防、物防的作用,深入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继续坚持值班制度,做好值班工作,加强值班巡逻,认真排查和整改薄弱环节,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运动、网络等安全教育,开展防止管制刀具进校园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完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消防管理制度,认真组织消防逃生演练活动,杜绝安全隐患。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三日

第二篇:中等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这对于中等职业院校的班级管理来说尤为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如他们活泼好动、自信心不足;热衷于玩闹、忽视文化课学习;逆反心理较为明显和强烈等,然后重点从情感投入,集体活动、激励手段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等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院校;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是我国各级各类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人数众多,来源也较为复杂,但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例如:他们活泼好动、自信心不足;热衷于玩闹、忽视文化课学习;逆反心理较为明显和强烈等。从经历上看,他们中有一部分同学有过辍学经历;从家庭上讲,他们中有一部分是单亲或离异家庭。正因为这样特殊的“出身”、“经历”、“习惯”,很大程度上逐步形成了中职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心理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些心理特征,客观上增加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工作难度,同时也迫切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中等职业院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概述

学校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上的相互碰撞,帮助学生逐步实现自我发展。这就要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时刻了解掌握学生们的心理状态,熟悉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针对目前中职学生,他们的普遍心理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活泼好动,自信心不足是这一群体最为普遍的心理特征

中职学生中的一大部分,都是初高中分流期“分流”到职业院校。而这部分同学之所以被分流,也正是因为他们中小学时贪玩,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造成他们成绩较低。但这部分孩子同样具有其他孩子们青春期的共同特征,活泼好动。缺陷则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很低,这就形成了中职学生好动的同时又兼有了自信心不足的矛盾特征。这种矛盾的心理特征是形成其他中职学生特殊心理特征的前提与基础。

(二)热衷于玩闹、忽视文化课学习是中职学生的又一明显心理特征

中职学生年龄集中在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之间,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容易被外界干扰,把学习注意力分散出去。同时,因为分流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课底子薄、甚至形成断层(很大一部分知识根本没有学习到,跟不上课),进而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越是不会越不想学。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热衷于无意义的打游戏、网络聊天、与同龄人玩耍,忽视文化课学习,甚至经常逃课,久而久之,成绩自然一落千丈,这些同学慢慢也漠视了文化课学习,接受了这种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三)逆反心理较为明显和强烈是中职学生另一个重要心理特征

中职学生从家庭教育缺失到初中末期被分流,从开始与其他同学、其他孩子一样受到尊重、爱护,到逐步被冷漠,甚至遭到歧视,这里面既有这部分学生自身的原因,同时也受到社会方方面面影响。但最终这种情况的发生都会在青春期的他们身上打下极其深刻的烙印。这种烙印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中职学生身上的逆反与叛逆。他们非但不能遵守学校校规校纪,还要有意的去挑战校规校纪,以此来表现出自己的存在,也可以在其他同类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例如上课不学习,制造小的事端与老师顶嘴;在仪容仪表要求上,故意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或做个怪异的发型等等。

二、中等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情感投入

1.奉献师者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儿童’。”爱心是沟通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获得良好教育的基础。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好的教育结果并不是班主任自己的想法可以决定的,而是在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师生关系所决定的。例如,有一次,我班里的一名学生林泉(化名)将同寝的另一名学生李某打伤,李某的家长找到学校,要求赔偿,并要求开除林泉。同时,我也因为打架事件受到李某家长的指责,对此,我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对林泉进行批评和惩罚,而只是对林泉说了这样几句话:“老师相信你有很多的委屈和理由,但打人总是不对的,先不管是非曲直,老师陪你一起承担责任”。我首先帮助安排李某到医院检查治疗,又带领林泉一起到医院看望李某,并向李某及其家长道歉。之后,我详细了了解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原来,林泉是一名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从小就患重病去世,是母亲艰难的将他养大,因此家境贫寒、性格自卑而孤僻。林泉的母亲是一位清洁工,这天来学校为林泉送棉衣,恰巧被李某看到。林泉母亲走后,李某当着同学的面嘲笑林泉,并侮辱了林泉母亲,林泉受不了侮辱,冲动之下,动手打上了李某。了解了真相后,我对林泉进行了耐心的心理疏导,鼓励他走出自卑的阴影。同时,我也对李某进行了教育,告诉他林泉的家庭状况。李某出院后,也向林泉认了错,二人成为了好朋友。

2.人人获得尊重

每一个学生,包括“差生”,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希望自己在各方面表现出色,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赞赏、尊重。例如,我带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在入学前是当地有名的“刺头”,初中没有毕业就因为违纪被学校开除,之后进入了几所职业学校都因为不服从管理,惹是生非而被退学。这次,进入我带的班级中,我压力也非常大。一些人劝我最好被接收这个学生,不能“因为一条鱼腥了一锅汤”。对此,我经过了思想斗争之后,决定迎难而上。我对他的家庭状况进行了了解,和他的父母谈了很多,不仅了解他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到他有自己的优点。在一入学,我就安排他担任劳动委员,负责班级和分担区的卫生。第一次开班会,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的劳动态度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之后,我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经常给予他鼓励。经过一学期的关注和鼓励之后,他的不良行为减少了很多,学习劲头也浓厚了,现在已经转变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二)突出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活动,它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进信任、学会沟通、建立起集体精神与团队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的集体活动,班主任可以人为的创造一个良好交流平台来发现学生中的一些问题,更有利于进一步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开展教育。常见的集体活动有很多,如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主题班团会活动等。

1.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活动是近些年风靡学校的各种学生活动,包括篮球社、足球社、电子竞技社、影视欣赏社、舞蹈社、书法社等等,不同学校结合本身实际自行组织,多达几十个学生社团。在这些社团里,由学生自己组织、训练、演出,成员通过自我展示来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自己的社团。在组织活动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对社团的爱,进而不断提升成员的综合素养,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一大部分学生自卑心理。在社团活动中结合开展社团汇报演出或展示,定期由全体同学共同参与评出各类明星社团成员,并在一定范围内张贴宣传海报,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2.主题班团会活动

主题班团会能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改变自己。作为班主任平时应注意观察同学,及时发现同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是个别问题要及时谈话指导,如果是多数同学都有的普遍问题就要想办法开展集体教育。首先要找一定数量的学生了解情况,了解他们中心的真实想法,然后针对频繁出现的问题开展主题班队会,让学生在集体讨论中达成共识,认清问题本质,来获得收益。比如说:班级中学生拖拉作业的情况很是严重,针对这个问题,就要向班干部、课代表、组长以及他们本人,通过闲聊的方式了解了很多原因,然后,在班级开展《作业做得又快又仔细》的主题班会。在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展示不同质量的作业本,让学生来讨论,你认为谁的作业本好?为什么?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完成自己的作业?在讨论中学生都明白了作业既要按时完成,又应该做得好。当他们的思想上已经有了新的认识时,可以进而开展“我和自己比一比”的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和以前相同的作业,做一个比较。这样的主题班团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了道理,在活动中改变了自己。

(三)善用激励手段

激励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应该抓住一切有利契机,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对学生心理进行积极暗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各门功课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如:当我在教学中发现一个原本很难按时把作业上交的学生,竟然很早就完成的作业,而且质量也相当不错,我当场就表扬了他:“你今天有进步了,不仅及时完成了作业,而且做得很认真,真好。”他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我可以看到他脸上充满了笑意。后来我发现,他从那天开始,作业都没有拖拉过。看来老师给学生作出评价的同时,他们也会给你回应。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但班主任工作一定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我们面临的是一群极具特殊性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与爱。在中等职业院校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更亟须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研究、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李燕燕,李奕华.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03:144-145.[2]桂莉.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5:121-122.[3]陈晓红.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J].教育与职业,2005,36:79-80.[4]叶素玉,简震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108-110.[5]胡冰.浅谈中学阶段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2:90+92.[6]张静.高职高专院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探讨[J].太原大学学报,2011,04:71-74.[7]魏晓燕,王扬,郭成.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29-31.[8]李璐,何元庆.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证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4,02:143-146.[9]赵美音.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自我培养[J].科技信息,2010,32:475.[10]方向赟.浅探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之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74.[11]朱耿秀.试论现实疗法在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19.

第三篇:试析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一)

试析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一)论文摘要;随着对语言,语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英语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其相关文化的教学,这也已经成为了英语教学界的共识。本文根据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在教学中应注重文化输入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和总结,初步探讨了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文化教学的成功之路。论文关键词:中职英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文化教学 文化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的,文化在语言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受重视的原因,并指出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文化意识输入的必要性,讨论了职业院校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对策。1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当今中国,开放纳客,涉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人们发现:来自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仅靠掌握准确的语法知识,地道的语音语调和一定数量的词汇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文化的差异,同一词或词组对不同国家的人来说可能指的是不同事物,容易产生误解,毫无恶意的言语也会使对方惊讶或愤怒;简单的一句话有时会使一方捧腹大笑而另一方全然不知其幽默所在。

例如,中国人提到狗,会想到痛打“落水狗”,“看门狗”等贬义词。如果用这来理解Heisadoglikeman.那么就贻笑大方了。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因为dog在英美文化中代表“忠诚。并有“Luckydog。Everydoghashisday.”等谚语(凡人皆有得意时)。再比如,外国朋友到中国人家里做客,见到主人的妻子时,说一句“Yourwifeisreallybeautifu1.”之类的恭维话,在西方文化类似的语境里显得很自然,但汉民族文化却难以接受这种率直的恭维方式。同理,中国人在街上碰到熟人,问对方“你到哪儿去”是寒暄的套话,无可厚非,但西方人却认为这种探询隐私未免有些多管闲事。

因此,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流,使得人们重新审视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英语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其相关文化的教学,这已成了英语教育界的共识。2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由于英语课仅是一门基础课,相对于专业课而言,院校和学生都不够重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想着把内容灌输给学生,缺乏文化意识的输入,结果使得学生越学越难,越学越没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然而,令我们欣慰的是,当教师不一味的强调知识点,而是根据教材补充相关文化背景常识时,学生往往会非常感兴趣。他们认为文化知识比语言结构知识生动、有趣,是活的语言,从而表现得非常积极、热情,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顺利,教学效果也变得很理想。所以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的输入切实可行。3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再思考

以上论述表明,在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3.1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标准应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目标

普通中学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定,并对不同等级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作了具体的描述。但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标准中并无此类具体的描述,只是笼统的提到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希望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标准中也能制订出一个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英语文化意识培养方案。这样,教师们就能根据标准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第四篇:浅析中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语文课程在中等职业院校开设的现状及其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为发挥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进行的教学改革措施。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改革

中国在进人21世纪后,知识、经济飞速发展,而作为经济支柱的技术工人却相当缺乏。作为技术工人摇篮的职业院校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语文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甚至一些院校建议取消语文课程。本文试对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搞好语文教学等关键性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境地尴尬

学生在接受了近十年系统的课堂语文教育之后,走进了职业院校的大门。但由于小学、中学课堂教育的有限性、考试指挥棒的指向性,学生接受的语文知识是少而零散的。因此学生在语文修养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问题,即知识的断层。在职业院校,由于学生教育背景和教育程度的参差错落,这种知识的裂痕尤为凸显。最明显的表征就是学生欣赏力低浅,缺少对语文知识结构的宏观把握。这又直接影响着学生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的视角、层次、深度和逻辑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各方面能力在层次上的提高和深化,并且使学生丧失了~-,j-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现状

1.优秀教材少。

教材体系的编排不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文章与文章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周密的训练计划、系统的训练内容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教材内容陈旧,选文大多是二、三十年代的作品,现代社会中充满活力的语言及富有时代色彩的语文范例很难及时在课本中得到反映。

2.教授方法、方式陈旧。

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教授方法、方式陈旧、杲板和枯燥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受传统中学语文教育模式的影响,职业院校语文教育模式呈现出填鸭、范式等特征。阅读课文、概括中心思想、人物形象分析、艺术表现手法分析……语文本来是富含人文内蕴、情感价值和审美趣味的学科,这些常用的教学手法残忍地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分肢解体,使其变成一堆摆设整齐、逻辑井然却了无生气的零件。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枯燥感、厌倦感。

中职语文教育模式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了。学生渴望的是一个信息量大的、观点新颖的、讲授方式灵活、气氛活跃的、有趣味性的课堂环境。于是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如何将知识融于趣味之中、怎样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便是语文教师、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三、中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改革

1.明确中职语文的定位。

职业院校语文课程的性质应该以人文性为核心,同时发挥工具性。中职语文应该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系统的语言文学知识;在素质培养上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发挥语文教育对学生语言修养、文学修养、文化素养、人格品质、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多种教育功能。明确了中职语文的性质之后,中职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就可以确定为:“

一、认识中国文学,提高欣赏水平;

二、深化汉语母语教育,提高表达能力;

三、强化语文教育的情感培养、人生引导作用,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职语文教学不是字词句篇的常规教学,它不是“中学语文”,中职语文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人手讲授语言,使学生感受到具体语境中的语言现象。通过优秀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精彩描写去领略语言赋予民族文学的魅力。学生看到的是立体的、活生生的民族语言以及赋予民族文学的风貌和神韵从而感悟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特点和汉语的表现力;认识语言的变化传承以及语言水平对表达思想感情的影响,使学生对提高自己语言修养的意义与途径有切身的体会,将语言知识、写作表达的技巧内化为语言素质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2.教材编写要创新,以适应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需要。

教材一方面体现着编写者对课程定位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起着引导作用。目前,中职语文的尴尬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表现为不少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和学习的热情。这一方面是因为在重实用的社会风气中,中职语文这门课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另一方面,在多年的应试教育压力下,中学语文教育使语文学习变成了一种枯燥乏味多于新鲜和感动的被动的接受过程。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编写中职语文教材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接受能力等因素,并将它体现在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编选和呈现形式的安排中,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3.革新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正确认识中职语文课程性质、目的,端正教学态度的基础上,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以达到“传道”“授业”的目的。

学生是教学双边活动的主体,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允许、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增加课堂讨论内容,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中职语文课中,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影视资料二者互相配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将教材内容和相关的背景资料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这不仅可以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信息量的目的,同时又因其鲜明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其次,利用影视资料可以使学生欣赏到以前只能通过教师用语言描绘的图片或影视片断,加深了对作品内容和主旨的认识。

不可否认,从中职语文当前的步履维艰到中职语文的复兴,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充分认识到中职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就能够保证中职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根本上改变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现状,使之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第五篇:职业院校(范文模版)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有哪些内容:

课程模式是课程改革中的更深入更具体的层面。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源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实际情况的“宽基础、活模块”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只取得“宽基础、活模块”这样的课程结构成果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此基础上,注入课程模式的改革内容。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实践性教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科间相互独立,不利于课程整体优化等。

新时期需要更多有能力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因而把实践、创业课程应用于教学中是中职学校进行的改革方向之一。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它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就业指导和创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经营、管理、法律等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并通过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就是要逐步完成知识型到技能型,再到创业型的转化。

职业教育对多数学生来讲仍然是一种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技能训练,虽然知识经济发展对知识要求越来越多,对学生智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操作性技能似乎比过去强调得少一些了,但是技能训练的特色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职业教育中还是很重要的。忽视了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职业教育就缺乏生命力。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中的实践

纵观我国职业教育在这些年中的发展,职业教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职业院校在课程改革中做出的种种实践与努力是这一现象的直接推动力,造就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课程改革的实践主要由以下几方面:

1.模块课程

模块课程是在学习CBE能力本位课程基础上形成的课程开发模式。它将职业分析所归纳出的技能点和知识点分别加以组合,构建了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并注意到了实践的重要性,把实践提高到与理论并行甚至高于理论的地位。然而,模块课程是一种“做加法”的思想。希望用理论模块实现知识的存储,认为传授知识后学生就能应对实践,结果学生不清楚知识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关系。由此,很多教师、优秀的研究工作者开始对模块课程进行改革,“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它首先提供一个宽泛的工具基础、人文基础等,然后在上面叠加相应的不同职业方向模块,这一课程模式在北京、宁波等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正是在学习和借鉴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自己的创新和发明,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的改革与试验是率先在中职学校中开展的,其宗旨是力图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主要特征在于,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它是师生通过

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项目课程把理论和实践加以整合,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实现了职业教育满足社会需求的目标,做得非常成功。不仅在中职,而且逐渐延伸到高职,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学院等都取得了许多成果。

项目课程比较强调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在一种完整的综合的行动中思考和学习。无论要解决的问题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如何,都要完成“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反馈”这一完整过程。项目课程的这一特性,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做到系统化,往往只能做到经验层面的能力培养。

3.任务引领型课程

任务引领性课程是指在职业教育中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又称为“任务驱动”或“任务先导”。其基本含义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基本思路是用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产品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得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单元组织学,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4.行动体系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近年来,我国学者热衷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别是“学习领域”课程所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与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吸收了模块课程灵活性、项目课程一体化的特长,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实现从经验层面向策略层面的能力发展,关注如何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重视人的个性需求,关注如何在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大目标下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教育的本质属性问题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的“度”的把握问题

“改革”即创新,课程改革就是对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传授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的过程,包含“继承”和“创造”两个方面的内容。不同学校课程创新也因培养对象、区域位置、学校条件等因素有所区别。然而,不少中职校在课程改革时,创新的“度”的把握上并不准确。一种情况是,存在“拿来”或“拼接”现象,不是你借鉴我,就是我借鉴你,或者是人云亦云,创新的成分少得可怜。课程即使作了些改革,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本质上并没有太多改变,“颠覆性”的东西不多。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传统的优秀成果被“创新”掉了,一些课程改革后已是面目全非。究其原因,一是职业学校职能部门调控力度不大,对课程改革的监督、评价机制没有形成,职业教育研究部门参与课程改革的机制也没有形成。这种情况往往易使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忽视实效,有时甚至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二是职业学校投入课程改革的经费普遍严重不足。职业学校即使有点经费往往用于实验实习设备的投入上或者用于一些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上,用于课程改革方面几乎没有。

在创新的“度”的把握上,主要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转变观念,明确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意义;二是学校要建立程改革的专项基金,保证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对优秀的课程改革成果,学校要给予鼓励、推广;

三是减轻或免去参加课程改革老师的课业负担,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去;四是成立以地级市为单位的课程改革指导和督查机构,有计划组织教师或企业人员开展企业考察、研讨等活动,保证课程改革机制能科学运行。

二、课改的整体、发展意识问题

课程改革是一个自上而下开发过程。课程开发一般是按市场调研、就业岗位分析、编制培训计划、编制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和教法到课程评价等基本流程进行的。同时,课程改革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过程。它又从课程评价中找出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再对相关环节进行必要的补充、删除和修正,如此往复。然而,职业学校对课程改革普遍未形成全局观和发展观,整体、发展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重视单一课程的编写,忽视专业内各课程间的联系。虽然一些学校出了许多课改教材,但其在内容深浅、编写风格、课程之间知识点衔接等方面并没有表现出相联系的特点;重视课程的编写,忽视课程开发前期准备;重视课程改革首次成果,忽视对改革成果实践和评价以及再实践和再评价。

要形成课程改革整体、发展意识,一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是职业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最重要的环节,是职业学校做强、做优第一要素,是整个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因为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念,反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职业教育的活动方式和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成长;二是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到课程改革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无限往复过程。

三、课程开发理论应用问题

目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方法,一种是加拿大的“DACUM方法”;另一种是以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专家Rauner教授为代表的“工作任务分析法”。然而,这些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如DACUM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改善了职业教育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但这种方法本身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一是忽视了人类劳动的整体特性和经验成分;二是缺乏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合方式的理论依据。事实上,我们在应用课程开发理论进行课程改革时,往往会受到传统惯性思维影响,进入一种误区,即“一刀切”现象,生搬硬套课程开发理论。当今,职业学校风行用“项目教学法”编写教程。虽然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但在不同的类型的教育中项目教学法具有不同的含义。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指的应当是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的、相对完整的工作任务,这一工作任务要求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钳工”、“车工”、“PLC”等实践性较强的教程采用此法编写,无可厚非,将“**概论”或一些基础课程也引进了“项目教学法”,笔者认为实在不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对课程改革理论缺少系统学习,过分依赖某理论的功能。

为避免在应用课程理论时,采取“一刀切”现象,首先,要对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把这些课程开发方法的理论基础、具体的操作程序等研究清楚,这样有助于我们能有效地选择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符合具体课程特点的课程开发方法。其次,加强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与方法方面的培训,使他们中的优秀者能成为课程开发的专家,并能引导高级技术工人一起进行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对课程中的各种问题最了解,最有发言权,因此教师的课程开发技术与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质量。

四、传授方法和评价方法的开发问题

课程即课业的进程。课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它根据社会与学校的培训目标,规定了一定的应教和应学的内容;二是对这些内容进行设计、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课程改革成果中,不仅要说明“讲什么”、“做什么”,还要说明“怎样做”、“如何做”、“做得怎样”等问题。德国职业教育课程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也是这一点,它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而学的问题、从哪里学的问题、怎样学的问题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笔者认为,课程教材改革特别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课程方法开发应与内容开发同步进行。职教的教材编写,要力改陈弊,使编写的教材让学生能看懂、能研习,使学生学习后,不只是得到必须的科学知识,而且要获得宝贵的学习研究方法。这样做,从根本上讲,就是尊重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发挥他们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样做,还可以使教师在更高、更深入、更全面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使学生有更大收获。然而,在现实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加偏重于对内容改革,新知识、新技术等体现也不少,却忽视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开发。

解决该问题方法,关键是职业学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并尽快地将研究成果去接受实践检验,创造出属于中国特色或地区特色或学校特色的“双元制”或“教学工厂”。

五、课程“校本”特性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提倡课程改革的“校本”特性,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好处:1.教师能积极参与;2.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3.适应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4.凸现学校自身特色。具体地说,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校本”特性体现在如何处理好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以及硬件设施与课程的关系。哪一方面关系处理不好,课程就不具备“校本”特性。某学校在进行数控课程改革时,大量篇幅介绍“法那可”系统,但学校设备的主流系统却使用“华中”系统。这固然是个比较特殊例子,但却暴露出我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忽视“校本”特性,忽视正确处理教师、设施、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强化课程开发的校本”特性关键在于课程开发教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要熟悉学校实验实习设施、要熟悉本地区企业用人规格等。

六、课程开发队伍建设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课程改革是艰巨的和复杂的,在改革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许多具体的问题与矛盾,因此,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课程开发队伍是难以完成这一工程。而现实情况是,不少学校很不注重课程开发团队建设,开发队伍的建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结构不够合理,不仅参与的人数不多,又缺少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以及相关研究部门的指导,因而,学校课程开发能力不强。

下载中等职业院校2015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等职业院校2015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篇一:XX年上半年学校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 XX年上半年学校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始,我校的信息技术工作也随之要全面展开了。在校领导的指导......

    中等职业学校教务工作计划[大全]

    **县职教中心教务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这一工作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行政工作计划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行政工作计划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办学宗旨,贯彻三种思想,强化五育人举措,立足校......

    中等职业学校班级工作计划

    二〇一八学年第一学期 17汽车钣金班 班级工作计划 所谓万事开头难,但是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关键。我班刚刚步入金华市技师学院第三学期。纵然以前有再多的荣耀与遗憾,在此我......

    浅谈中等职业院校的Vision Basic课程如何应用情境教学模式

    浅谈情境教学模式如何在中等职业院校的Visual Basic课程中应用 摘要: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本文根据Visual Basic课程和......

    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2015学年学校工作计划

    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2015学年学校工作计划 为促进学校持续、健康、科学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学年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夯实基础、提......

    2011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中共思南县委党校 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 二0一一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根据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县委、县政府安全工作要求,为了确保我校在2011年度工作中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

    2015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行政工作计划[5篇模版]

    2015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行政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办学宗旨,贯彻三种思想,强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