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文件
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文件
青西新管发〔2018〕63号
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
关于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提升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
各大功能区管委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管区,管委各部门,区直各单位,驻区各单位:
《青岛西海岸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计划(2019-2021年)》已经管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
2018年9月17日
青岛西海岸新区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计划
(2019-2021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区医疗卫生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保障短板,提升新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主线,将更多的物力财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技术人才引向基层,加快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新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突出基层公益性质;坚持科学规划,提升基层服务效率;坚持能力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质量;坚持综合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三)工作目标
到2021年,初步建成区域内“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房屋设施标准化、设备配置现代化、人员配备合理化、服务功能人性化、运行管理规范化”,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运行新机制,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城乡居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率达到65%以上。
二、计划内容
(一)密织基层服务网络 1.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增设7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根据建设进度和相关标准设置相应的机构和人员编制。在未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珠海街道、胶南街道、临港管区分别新设1处,在泊里镇董家口拆迁安置区和临港拆迁安置区分别新设1处,填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空白;在服务区域大、服务人口多的长江路街道、滨海街道分别增设1处,确保服务覆盖及时到位。
在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村居由镇街(管区)负责,在实施村庄改造的村居由镇街(管区)和区城市开发部门负责,按照青岛市中心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分别统筹规划建设一处面积不低于150㎡的中心村卫生室,无偿移交至当地公办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使用,其房屋内配、装修装饰、医疗设备、办公设备、信息化建设等所需资金按年度列入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予以保障。
在新建商业开发住宅小区,由规划和城建部门负责,以服务人口0.8万~1万人为单位,配套建设面积150~220㎡社区卫生用房,项目建成竣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竣工综合验收,并到区城建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备案,竣工验收备案后建设单位应签署社区卫生用房无偿移交当地公办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筹管理使用协议,否则纳入失信企业进行管理。其房屋内配、装修装饰、医疗设备、办公设备、信息化建设等所需资金按年度列入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予以保障。
在已建成商业开发住宅小区,由镇街(管区)负责,以服务人口0.8万~1万人为单位,统筹规划提供面积150~220㎡社区卫生服务用房,无偿移交至当地公办镇街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使用,其房屋内配、装修装饰、医疗设备、办公设备、信息化建设等所需资金按年度列入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予以保障。
对于建成运行并由公办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紧密型一体化管理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村卫生室,由区财政按照每处每年2万元的标准建立基本运行费用补贴制度;同时参照村卫生室相关补助政策,按照每处每年1.8万元的标准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资金,并对其在岗服务的医务人员按照每人每年1千元的标准落实医疗责任保险缴投补助费用。
责任单位:区卫生计生局、区城建局、区建筑工务局、区发改局、区规划分局、区国土房管局、区城市开发局、区编办、区财政局,各镇街(管区),医疗健康发展集团
(二)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2.改善基层诊疗服务环境。
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对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异地新建;对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进行改扩建;对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容院貌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对现有村卫生室进行升级改造,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办医条件。
责任单位:区卫生计生局、区城建局、区发改局、区规划分局、区国土房管局、区财政局,各有关镇街(管区),医疗健康发展集团
3.核定基层人员编制数量。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人员总量”和“人员结构”双达标的要求,按照镇街卫生院服务人口1.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口1‰的标准重新核定人员编制数量,由区编制、人社部门优先安排用编进人计划,原则上三年内补足缺口,以新区为单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空编率不超过5%。同时,建立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配备数量每三年动态核定工作机制,以适应新区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责任单位:区编办、区人社局、区卫生计生局 4.提升基层管理服务能力。
由区财政每年出资200万元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工作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对新任镇街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建立培训制度,培训时间不少于1周;对镇街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建立轮训制度,每3年轮训一次。对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四类机构一线骨干医务人员,采取集中培训和脱产进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常见病、多发病规范处置和新技术、新理念普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实用性技能专题培训,到2021年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骨干全部轮训一遍。
从全区二级及以上医院中公开选拔具有中级职称以上、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卫生人员,到薄弱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业务院长/业务主任”,在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时间,计算为城市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到基层累计服务的时间,期间工作业绩可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予以优先考虑。
区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实现全覆盖,帮扶效果列入区级医院年终考核内容,作为评先树优的必要条件。依托健康服务共同体,建立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医学专家人才每年定期服务基层制度,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解决复杂疑难问题。支持城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在职或退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
责任单位:区卫生计生局、区财政局
(三)激励基层医务人员 5.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
将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编人员60%差额工资补助标准逐步提高至90%。2019年提高至70%,2020年提高至80%,2021年提高至90%,同时负担年终绩效所需资金。
以推进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为契机,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空缺数量,将公立医院聘用制招录的医护人员纳入卫生下乡支农人员下派范围,在基层服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三年,经考核优秀的可提前调回公立医院工作。在基层服务期间其人员管理、工资福利待遇等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区财政在基层编制空缺数以内,按照实际在基层服务人数全额负担其社会保险缴投费用,并参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标准给予工资补助。
将定向招聘、定向培养的乡村医生纳入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同制聘用人员管理,由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照合同制聘用人员相关标准核定发放工资福利,由区财政按照最低标准承担五项社会保险单位缴投费用,吸引更多的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村居工作。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卫生计生局
6.改革基层薪酬分配制度。
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自主调整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适当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收支结余中提取不超过60%的资金用于人员激励,提取的激励资金纳入并相应增加绩效工资总量,不作为绩效工资调控基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补助项目,完善分配办法,向一线业务骨干倾斜,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水平正常增长机制。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报区卫生计生和人社部门备案后执行。
责任单位:区卫生计生局、区人社局 7.建立基层人才引进稳定机制。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办法,经市组织、人社部门核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硕士以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或全科医学、儿科等基层急需紧缺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采取面试(技术操作)、组织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对公开招聘报名后形不成竞争的,可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或不设开考比例划定合格分数线。
落实基层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倾斜政策,论文、科研等只作为评审的参考条件,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不作为申报职称的必要条件。
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经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直接聘任中级职称。
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交流聘用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在现岗位工作1年以上,经考核符合高级职称能力业绩条件的,不受任职年限和职务级别限制,申报评审高级职称。
对二级以上医院具有中级、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镇街、社区急需且本人自愿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报市人社部门审批同意后,可相应聘用到副高级、正高级基层卫生专业技术岗位。
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对于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全科医师,经公开招聘或现有人员转岗在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除执行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外,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可按照每人每年不超过3万元的标准发放全科医生津贴,使其工资水平与区级综合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切实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
建立“新区基层名医”选拔管理制度,在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师中,选拔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医师,认定为“新区基层名医”,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调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积极性。“新区基层名医”人才工程在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实施,选拔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建立优秀基层卫生人才激励制度,对于长期在基层工作且业绩优异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由区卫生计生部门按规定进行通报表扬。在基层工作满30年业绩突出的,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由省政府颁发荣誉证书。
责任单位:区卫生计生局、区编办、区人社局
(四)推进分级诊疗服务 8.组建区域健康服务共同体。
整合区域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组建五处区域健康服务共同体,按照“六个不变”(举办主体不变、法人地位不变、公益性质不变、机构职能不变、产权关系不变、人员身份不变)的原则,赋予健共体牵头单位四项权力(业务发展决策权、人员调配权、资产使用权、财务管理权),探索建立八项工作机制(人员合理流动机制、业务指导和培训机制、统一诊断评价机制、双向转诊机制、专科建设联动机制、医保费用统筹管理机制、全程健康管理机制、临床用药联动机制),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防、治、康”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主动下沉,快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能力,破解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落地难的问题。
责任单位:区卫生计生局、区人社局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职责任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计划是推进“健康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相关部门、各镇街(管区)、医疗健康发展集团要切实承担起本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2018年10月底前依据各自工作职责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区卫生计生部门要结合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强化与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确保计划举措见实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所需资金按年度列入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由医疗健康发展集团负责建设。
(二)落实保障政策。区财政、人社部门要积极落实各项政策,保障医务人员待遇水平,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要将各项补助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足额安排、及时拨付;本计划涉及的财政长效投入政策自2019年1月开始执行。各有关单位要建立定期通报、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部门协作、配套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推进合力。
(三)强化督导考核。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计划相关工作纳入各有关部门和镇街(管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区督查考核部门及时跟踪问效,确保计划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对于落实不力、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部门和个人,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问责。区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管理和绩效考核力度,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质、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要及时上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修订完善有关政策,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相关部门和各镇街(管区)要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计划的宣传力度,重点加强各部门落实计划出台的新举措、新政策、新成效、新面貌以及对新区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计划具体受益人的宣传,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引导全社会支持提升计划、参与提升计划工作,共享提升计划成果。
抄送:工委各部门,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纪委办公室,区人武部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办公室
2018年9月17日印发
第二篇: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和改革局
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和改革局 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要点
2017年以来,区发改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充分发挥“观全局、谋大事、出实策”的参谋助手作用,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积极推进三大战役,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承担市对区考核7项指标,全部进入优秀行列,4项指标位列各区市第一。全局获得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先进单位、政协提案承办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认证中心获批全省价格认定先进单位称号。
一、重点规划和战略研究集中突破
一是发展类规划体系构建完成。《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复。32个“十三五”专项规划和22个“616”产业专项规划印发实施,形成了完善的发展类规划体系。二是率先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出台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工作方案》和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召开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启动暨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建立了与省市发改部门常态化对接机制,11项重大事项纳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三是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制定出台了全国最具吸引力的总部经济政策。召开集中签约入驻仪式,签约总部型企业30家。牵头制定了工业、高技术产业等5大领域98个行业“一业一策”行动计划。
二、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增强
一是经济运行调度更加科学有效。实行经济运行月调度、季度分析例会制度,围绕“摸清情况、分析原因、预测趋势、研究对策、提出建议”五个重点,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二是工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首批制造业智能化工业园区示范试点,海尔智能互联工厂项目获得4425万元中央资金支持。获批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6家,其中国家级1家,认定数量居青岛市第一。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三是发展方式更加绿色低碳。双星集团、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获批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年内完成16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22家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113家化工企业节能降耗评级、17个能耗总量超过1000吨标准煤的项目节能审查。指导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胶南经济开发区(隐珠街道)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复内容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
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推进迈上新台阶
一是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加强月度、季度调度,全社会投资总量和速度齐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6亿元,增长15%,排名全市第一。二是挂图作战成果丰硕。全力推进项目开工、竣工投产两大战役,全年实现开工项目208个、竣工项目221个,超额完成年初“双两百”目标。市级重点项目开竣工数量、完成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开竣工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三是PPP工作获得全国示范。成功入选全国首批43个国家PPP创新工作重点中小城市,2个项目被列为全国重点项目。8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启动实施了总投资325亿元的43个PPP项目,项目推进实现整体提速80天。四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现无缝隙覆盖。修订《政府投资项目变更管理办法》、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协同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开展财力投资项目稽察,提出优化建议2300余条,节约投资46亿元。五是重大能源项目获突破性进展。中德生态园泛能微电网项目、董家口港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列入国家28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中德生态园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入选国家首批(23个)、山东唯一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西海岸生物质二期列入省规划。新建光伏项目2952个,新增装机容量60兆瓦,省内一次性投运最大风电场——大唐25万千瓦海西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
一是经济体制改革成果丰硕。中德生态园获批国家第二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完成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列入市改革要点的7项任务全部完成。会同区民政局启动实施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二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一网三库一平台”建成使用。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问题和涉金融领域失信企业专项治理。基本形成联合监管、联合奖惩新机制,公布黑名单信息480条,公示失信被执行人1357案1481人。三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推进公立医院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分级诊疗等各项改革事项落实,出台了我区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四是放管服和投融资改革不断深化。制定《深化放管服促进工作提速增效的十条措施》,促进各项工作全面提速增效。起草《新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鼓励发展直接融资,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
五、物价改革服务民生服务大局
一是扎实做好各项价格、收费政策落实。放开中等及以下学历教育民办学校收费标准和食盐价格。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先后9次启动物价低保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86.8万元,15.5万人次受益。二是以价格改革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出台城市供水上下游价格联动办法、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2个“联动”办法。启动实施城市非居民和居民供水价格调整等3项价格调整。新启动建制镇污水处理费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2项价格调控措施。三是各项清费减负措施惠及民生。取消了社会公用称量计量服务费和房地产档案利用费两项收费项目,为企业减负198万元。修订涉企经营服务收费目录清单。争取董家口海水淡化项目用电价格优惠政策,企业年节约用电成本4185万元。四是强化民生价格监管。开展六大领域价格专项整治工作,组织检查各类经营者近1200余家,责令整改800余家。开展涉企收费等7项价格专项检查,及时制止了成品油行业协会串通涨价行为。年内受理各类价格投诉1300余件,咨询件1000余起,有力维护了消费者权益,促进了全区价格秩序稳定。五是积极开展成本监审和价格认定。完成生活垃圾处理成本等7项成本监审,核减成本1.9亿元。开展煤炭、住宅、农产品等日常监测,发布价格信息30余篇。积极开展涉案物品、涉税物品、交通事故价格认定,涉及案件650余件,认定金额5500余万。
六、党建水平和机关效能明显提升
一是党建工作不断加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出台局党委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意见,制定党建工作“三张清单”。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持续开展“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和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工作。二是机关建设成效显著。建立业务科室联系行业产业、部门和功能区“四联动”制度,推动科室重心下沉、了解情况、办理实事。深入落实作风建设年要求,持续抓机关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完善修订机关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等管理制度。对机关作风和履职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打造务实高效廉洁的发改队伍。
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局的整体水平与工委管委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调查研究和参谋谋划的积极性以及深度、广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创新的意识和协调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还需要全面提升。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区发改局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按照“3+4+1”总体工作思路,加强改革创新、勇于担当负责,推动全局工作展现新面貌、争取新成绩。
一、打好新旧动能转换、海洋经济、总部经济三项攻坚战
(一)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程
协调推进十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方案,将新旧动能转换落实落地。进一步聚焦新区定位,强化战略功能、产业功能、开放功能,在海洋强国战略和军民融合战略上细化任务,在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性产业上厚积项目,在提升港口枢纽功能、扩大国际合作上聚焦重点。围绕《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涉及新区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等60多项重大任务,做好责任分工,协调推进落实,不断积聚壮大发展新动能,增强经济高速高质高效发展的支撑能力。科学做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
(二)完善海洋经济统筹发展格局 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出台海洋经济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对接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和青岛国际海洋名城建设,制定新区海洋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2018年工作要点,牵头抓好工作任务落实。广泛开展海洋经济工作调研,掌握发展现状,梳理存在问题,全面摸清海洋经济“家底”。健全完善海洋经济指标体系和统计体系,抓好海洋经济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梳理优化海洋经济发展扶持政策,设立海洋经济发展基金,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年内海洋生产总值增长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5%。
(三)努力实现总部经济新突破
完善总部经济工作协调推动机制,扎实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推进已签约30家企业在3月底前全部注册完毕并入驻总部中心,年内再引进总部型企业(机构)30家,培育本地总部型企业30家,争取全年新增全口径税收20亿元,集聚高端人才1000人以上。建立总部型企业周调度、月总结工作制度,压实指标,在全区形成洽谈引进总部的浓厚氛围。将总部项目纳入“挂图作战”全程督办,明确推进节点,并将完成情况纳入考核。建立“管家式”服务机制,一个总部项目明确一名工作专员,协调解决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动企业快落地、早纳统、早纳税。
二、统筹推进发展、改革、投资、物价四项主体工作
(一)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1.全力抓好经济运行。科学编制201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做好GDP各项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各个支撑要素指标的增长,完成计划目标。研究制定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协调推动“一业一策”各项任务落实。筹备召开经济政策宣传周,大力宣传新区高质量发展新政。
2.积极参与工委管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围绕破解转型升级的发展难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破解难题的思路和办法,及时形成调研报告,当好参谋助手。研究出台实体经济发展意见、新产业体系发展意见、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挺进深蓝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
3.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海尔工业4.0、海尔智能研究院和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战新考核继续位列优秀。加大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申报工作力度,积极申报省市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争创聚大洋和澳柯玛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积极申报国家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工程等中央专项,争取资金政策支持。
4.构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争取省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综合能耗总量控制指标向新区倾斜。落实青岛市适应气候变化规划和行动方案。制定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编制2010-2016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摸清全区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科学预测温室气体排放峰值年份。开展碳排放权核查工作。制定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加大调度推进力度,加强工作实施考核。
(二)以改革促发展,确保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 1.落实各项经济改革任务。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具体改革任务,对经济体制改革事项进行梳理,协助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放管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事项。深入研究创新政府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制定产权保护实施方案。完成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点。
2.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实施公车改革统计摸底,研究制定我区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实施方案,完成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任务。根据上级精神,启动实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举办培训、养老机构改革。结合人口增长情况,落实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意见,会同教育、卫生、养老等相关部门,高质量编制完成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五”规划。
3.持续推进“信用西海岸”建设。深化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完善“一网三库一平台”建设,加快数据归集共享。出台信用信息征集管理和应用、信用奖惩、信用行业监管等规章制度。健全异常信用记录和“红黑名单”制度,实施事前诚信承诺、事中事后信用管理新模式,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加快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重点工程建设。
(三)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不断优化供给结构
1.科学安排投资计划,发挥投资对经济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投资方面,科学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注重投资结构和投资质量,实施工业、房地产、民间投资等重点行业责任制和功能区、镇街等属地责任制,强化调度,促进全社会投资总量和质量齐增。在政府投资方面,按照时间、进度、资金“三要素”管理模式,扎实推进投资322亿元的803个基础设施和公益类项目建设。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静脉产业园、青岛西站换乘中心及配套等总投资325亿元的43个PPP项目。精简投资项目报批手续,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实行核准备案制,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2.持续开展“挂图作战”,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各200个优势高端项目。全面推行区领导“一对一”联系和区直部门、大功能区、镇街服务企业的“3+1”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现场调度会议、分类推进会议,破解土地、资金、拆迁等难题。坚持保质保量和加快节奏并重,推进区财力投资项目尽快开工、完工,千方百计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3.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与相邻区域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协同协作,积极争取董家口至枳沟至沂水铁路、青岛西站连接京沪二线铁路加快实施,确保青连铁路、地铁13号、董家口疏港铁路建成运营,加快地铁1号线建设,力争地铁6号线开工。积极对接全省港口整合工作,推进董家口码头建设及前湾港迪拜环球码头自动化升级。统筹推进燃煤项目与清洁能源项目协调发展,推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应用有序发展,充分发挥新区条例作用,在优质光伏农业大棚建设指标、新能源微电网应用等重大能源项目方面提前谋划、积极争取。
4.加强对财力投资项目监管和后评价。研究出台财力投资项目评估工作导则,不断优化四方会商及争议解决机制。对政府实事及教育、卫生、医疗、民政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进行现场稽察。率先探索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试点。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网络监管系统调度和考核。推进项目法人制等制度性规范性文件起草工作,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协同监管,加强执法协调和结果互认,减少多头和重复性执法检查。
(四)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确保物价工作服务大局服务民生
1.推进我区价格机制改革。研究制定我区煤炭蒸汽价格联动办法。做好职权范围内的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工作。做好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核定等工作。会同财政局编制我区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对目录清单实行定期清理、动态调整。持续做好涉案、涉税价格认证工作。积极推进建立采价点(含实体店和网点)、采价队伍、专家队伍在内的“三位一体”采价体系,规范价格采集渠道、采集方式,以价格数据库建设为基础,建立价格认定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价格认证工作再上新台阶。
2.持续做好重点价格领域监督检查。构建价格三级监管网络,将社会治理网格员纳入三级监管网络。开展餐饮消费市场价格专项整治,全面提升餐饮业明码标价水平。加强旅游市场价格监管,确保啤酒节和旅游旺季价格秩序稳定。加强涉企收费检查,重点检查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金融机构收费、建设领域收费。继续做好价格投诉举报处理工作,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改进,着力提升党建水平和机关效能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好十九大报告分解的重点任务和改革事项落实,以十九大精神指导发展改革实践,以具体工作推进确保十九大精神落地落实。
(二)深入推进党委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紧密结合党建“三基工程”,统筹业务、党务、队伍建设抓好落实,不断提升执行力、战斗力。完善党委会议和局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加强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和程序化。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持续开展“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和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工作。
(三)以作风促转变,全面提升机关效能
坚持全过程控制、无借口担当,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小落地。抓好调查研究,拟定重大调研题目,形成常态化调研制度,争取形成一批高水平成果。通过走上去、走进去、走出去,做好对上争取、对外服务,实现转思路、转方式、转作风,达到促提升、促转型、促效能。持续抓好机关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督查。坚持“每周一学”,制定具体学习计划,全面提高业务素养。继续开展机关优秀创新成果、党员先锋岗示范、科室联系功能区企业“四联动”等活动,促进班子队伍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
第三篇: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管理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管理考核体系,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监管机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青岛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考核办法》以及省住建厅关于建立企业市场信用制度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取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证书,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
本办法所称检测人员,是指通过公共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培训,在检测机构从事检测工作的试验员、授权签字人、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外地入区从事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检测机构,应先纳入青岛市及西海岸新区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考核管理体系。在我区从事工程质量见证取样检测及专项检测等检测业务,需使用不可移动检测设备的,应采取相关措施实现检测全过程质量可追溯,并纳入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执法监管范围,满足行业管理规范要求。
试验室的场地、设备要求和必须具备的检测项目应符合相关资质标准规定,并取得与所开展检测项目相适应的资质认定证书,纳入我区统一监管。
第三条 管理考核应遵循“科学公正、量化评价、标准统一、动态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 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建设局依照本办法对在新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检测机构进行统一考核管理。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具体负责建设工程检测机构的日常考核工作。
第二章 考核内容和依据
第五条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行为、检测能力、日常管理、综合实力、业内评价等五个方面。
(一)市场行为。机构资质管理和使用,业务承揽状况,检测报告和数据的符合性和真实性,检测合同备案情况,机构自律意识和行为。
(二)检测能力。人员配备是否满足资质、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办公和检测环境达标情况,检测仪器、设备状况,检测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
(三)管理水平。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检测人员、合同、样品、数据和检测报告管理,执行相关检测标准情况,上
报检测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机构内部管理。
(四)综合实力。资金投入、资质增项,业务扩展、技术研发、设备仪器更新改造,管理手段创新,各级主管部门表彰、奖励情况。
(五)业内评价。质量检测业务委托单位、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对出具检测报告的检测机构在服务质量、执业行为、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其他需要考核的内容。
第六条 管理考核实行量化计分方式,基本分数为100分,实行日常动态计分、考核制度。根据企业的市场行为和业绩情况即时进行分数加减,每年初统一公布上一考核结果。
第七条 考核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100分(不含100分)以上的,考核等级为A级,80-100分(含80分)的,考核等级为B级,60-80分(含60分)的,考核等级为C级,60分以下及有第九条40分扣分项的,考核等级为D级。
第八条 考核依据下列文书加分、扣分:
(一)有关部门表彰决定文件;
(二)已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三)各级管理部门的处理决定或整改通知书;
(四)经查实的投诉举报;
(五)业内评价;
(六)其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或经有关部门、机构查证属实的依据。
第三章 考核计分标准
第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考核时每次扣40分。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检测资质证书的;
(三)转包检测业务的;
(四)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上报不及时,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或致使事故损失扩大的;
(五)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的检测报告、鉴定结论及其它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
(六)拒不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监督检查,在接受监督检查工作中不能如实提供机构、人员资料,或提供资料时弄虚作假的;
(七)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配备不满足计量认证或行业资质规定标准要求的;
(八)检测工作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的;
(九)被技术监督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取消或暂停检测机构资质的;
(十)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的;
(十一)因严重失信,被列入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信用“黑名单”的;
(十二)其它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考核时每次扣20分。
(一)被市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
(二)为未依法办理施工许可等建设手续的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数据和报告的;
(三)未建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档案资料未集中管理,检测数据、报告无法追溯,档案资料在保存期内丢失;
(四)在市场经营活动中,经查实未执行规定的检测收费标准,存在降低标准、压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检测市场秩序的;
(五)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
(六)机构名称、生产经营地址、注册资本金、主要管理人员等资质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的;
(七)检测机构未建立检测人员档案的;
(八)检测机构未建立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档案的;
(九)检测设备、检测场所的配置、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不满足计量认证或行业资质规定要求的;
(十)经查实,检测人员存在利用工作之便,推销建筑材料,接受吃请、现金、礼品等现象的;
(十一)检测机构在办理相关手续时提供虚假资料的;
(十二)调查取证时恶意阻挠、拒不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的;
(十三)主体结构、地基基础及涉及到使用安全的实体检测,偏离检测方法,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
(十四)检测机构在我区行政区域内设立的检验场所,在正式使用、运营前,未向区城建局书面报告,办理纳入考核系统相关手续的;
(十五)其他违规违章行为。
第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考核时每次扣10分。
(一)被区市级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
(二)检测原始记录信息及数据记录缺失、不完整的;
(三)未通过检测信息系统及时、完整上传检测数据信息的,按规定必须自动采集的检测项目未按规定自动采集的;
(四)样品、试件流转、留置制度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执行的;
(五)未按要求签署检测合同的,或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检测
合同备案的;
(六)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超出其培训、再教育项目从事检测活动的;
(七)检测报告签章不符合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要求的;
(八)检测报告未采取有效防伪措施、唯一性标识的;
(九)检测仪器设备未按标准规定进行检定、校准的;
(十)检测场所环境混乱,基础设施不符合规定标准要求的;
(十一)未按规定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上报检测发现的不合格事项信息的;
(十二)未按要求参加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组织的比对、能力验证,或者能力验证结果为可疑值或离群值的;
(十三)未对检测人员投保,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检测人员变更未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的;
(十四)向其他检测机构出借、出租主要检测仪器、设备的;
(十五)以各种理由拒绝领取告知书或处罚决定书的;(十六)未公示本机构的检测人员信息、检测服务承诺和服务监督电话的;
(十七)工程实体、结构和重要使用功能材料检测结果与监督抽测结果不一致;
(十八)结构类材料检测偏离检测方法,并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
(十九)其他违规违章行为。
第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考核时每次、项扣5分。
(一)不履行合同约定,受到委托人投诉,给委托人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二)检测场所缺少安全措施,设备操作缺少安全提示,危险区域缺少安全警示标志及防护装置;
(三)无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未配备必备的安全防护设备和用具的;
(四)检测场所视频监控覆盖不全、存储周期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五)未按检测服务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或提供检测数据的;
(六)检测报告信息不全,格式、用词存在明显不规范现象的;
(七)检测人员、主要检测设备档案内容和信息不全面,不完整的;
(八)检测机构人员参加行业技术水平测试作弊或不合格,专业人员无岗位培训、再教育的;
(九)已领取《行政处罚决定书》,但未在规定时间内缴纳罚款或已接受处罚,但未按要求及时整改并提供整改材料的;
(十)在检测工作中违反标准规范强制性条文的;
(十一)非结构和非重要使用功能材料检测结果与监督抽测
结果不一致;
(十二)非结构类材料检测偏离检测方法,并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
(十三)未实行检测机构施工现场建材抽样和比对管理的;
(十四)未按照标准规范要求收取检测样品的;
(十五)缺席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会议、学习等活动的;(十六)行业主管部门布置的任务未及时贯彻落实;(十七)其他违规违章行为。
第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考核时每次、项、人扣1分:
(一)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会议、学习等活动,迟到、早退、替会及其它扰乱会场秩序的现象;
(二)检测仪器设备未进行有效的维护、保养和期间核查的;
(三)检测仪器设备未按标准规定加贴三色标识的;
(四)见证取样项目检测委托或合同中未注明见证、取样人单位和姓名的;
(五)见证取样项目检测报告中未注明见证人单位、姓名、未加盖见证取样专用章的;
(六)档案资料管理混乱,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未按检测项目、分类统一编号,编号不连续,有抽撤、涂改现象,归档不及时的;
(七)未公示全部检测人员的;
(八)行业主管部门要求提报的信息未及时提报的;
(九)未按要求提前一天提报现场检测、重点检测项目的;
(十)检测场所杂乱无序,弃样试件乱堆乱放造成环境污染的;
(十一)其他违规违章行为。
第十四条 考核加分项目及分值。在考核内具备以下条件给予加分。同一检测机构、同一检测人员获得同一性质不同级别荣誉的,按最高级别加分,不作累计加分。
(一)获得省、市、区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行业协会表彰奖励的,分别加25分、15分、5分;
(二)因经营管理特色、业绩突出,被省、市、区级会议观摩、推广或做工作会议做经验介绍的,分别加15分、10分、5分;
(三)在省、市、区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中表现突出,获得主管部门通报表扬的,分别加15分、10分、5分;
(四)获得省级、市级优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分别加20分、10分;
(五)参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分别加15分、10分、5分;
(六)检测人员获得省、市、区级管理部门、行业协会表彰的(经考核管理部门确认),每人次分别加10分、8分、5分;
(七)日常检测业务中及时发现工程实体、建筑市场及责任
主体存在较普遍、突出的问题,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进行调研、处理的,加10分;
(八)日常检测业务中及时发现工程上使用的不合格建材、产品或结构质量问题,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挽回重大经济损失、避免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加10分;
(九)协助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调查、检查发现重大问题的,加10分;
(十)在资质主管部门组织的涉及建筑工程类检测能力验证中,验证结果均为满意的得10分;
(十一)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合格评定机构(或检查机构)实验室认可的,加5分;
(十二)在国内跨省域设立分支机构并经营良好的,每一分支机构加10分,在青岛市以外省内跨地市设立分支机构并经营良好的,每一分支机构加5分;
(十三)在市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新技术、新标准推广应用中表现突出,获得主管部门表彰的,每次加5分;
(十四)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测行业统计中,检测发现不合格品率和数量综合排名前1-3名的,加5分;4-6名的,加3分;7-9名的,加1分;
(十五)其它经考核管理部门认定的加分事项。
第四章 考核结果的认定与使用
第十五条 检测机构考核等级为A企业的,在评优评先、信用评价时优先考虑;在资质考核、增项时优先扶持;政府采购、区重点工程检测任务优先推荐。
第十六条 考核累计得分低于100分的列入资质重点监督检查名单,不得参加各项先进评选、政府购买服务招投标等。
第十七条 考核等级为B级企业,列入资质重点监督检查名单,企业主要负责人须接专项培训、并考试合格。
第十八条 考核等级为C级企业,企业主要负责人须接受专项培训、并考试合格。列为限期整改名单,整改期间停止检测任务,整改合格后方可从事检测工作。限期整改未通过的降为D级,列入资质重点监督检查名单。
第十九条 考核为D级企业,列为“失信检测机构”名单。除按照C级考核规定执行外,区内检测机构将重新审核其资质证书;区外检测机构将清除出新区检测市场。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执法人员在对检测机构实施考核扣分时,应签发《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筑市场违规行为扣分单》。
第二十一条 检测机构对扣分有异议的,应在收到《青岛西
海岸新区建筑市场违规行为扣分单》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扣分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经查实属不当扣分的,应予以纠正,争议无法解决的,检测机构可向区城建局申请复核。
第二十二条 违规扣分与对检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纠正、行政处罚同步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建设局负责解释,自2018年10月15日起施行,同时《黄岛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考核办法》废止。
第四篇:青岛西海岸新区物业管理行业应急预案
青岛西海岸新区物业管理行业安全突发事
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科学有效应对我区物业管理区域可能出现的安全突发事件,规范应急处置工作,切实消除我区物业管理区域安全隐患,保障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青岛市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1.3编制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西海岸新区物业管理区域内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1.4编制工作原则
1.4.1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安全事件发生后,在各镇(街道、管区)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实行各镇(街道、管区)管理制,建立灵活快速、功能全面的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
1.4.2以人为本,依法规范。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应急预案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要与相关政策相衔接,要依法行政,依法实施应急预案。1.4.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落实预防 为主的思想,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经常性地做好应对安全 事件发生的思想、预案、机制和工作等方面的准备。建立安 全应急处置专业小组,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方面工作的培训力 度,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小区居民进行安全应急演练。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指挥机构
按照安全应急工作的需要,成立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区物业办主任担任组长,组员由各镇(街道、管区)物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2.2工作机构
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全区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督查工作,对重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组织召开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及时部署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相关文件的传达;及时向上级机关报送相关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情况;其它内部工作事项的通知、协调等工作。2.3成员单位及职责
各镇(街道、管区)及物业服务企业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立专门办事机构、专职工作人员,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明确职责分工,认真组织督促、落实安全工作,及时处理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安全检查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工作。2.4督察长效机制
由区物业行政管理部门抽调精通业务、责任心强的1-2名工作人员,组成2个督导组,定期对各镇(街道、管区)的安全工作进行指导、督察,并提出指导意见。各镇(街道、管区)物业管理部门应当成立相应检查小组,对辖区内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督察,并将检查情况整理汇总及时上报。2.5信息报送和处理
2.5.1各镇(街道、管区)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建立安全事件信息快速报送制度。制定应急值守制度、应急报告制度和应急举报制度,及时准确的向有关部门报送信息。2.5.2各镇(街道、管区)物业管理部门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有关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或完成情况。
2.5.3在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中,相关单位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通报情况,及时、准确反馈信息。
2.5.4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收集、汇总各类安全信息,经过分析研究后,及时通报相关单位。2.6指挥和协调
2.6.1各镇(街道、管区)物业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政令畅通。属于跨区域的协调工作,由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挥。2.6.2应急预案启动后,各镇(街道、管区)物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协调本区域内的物业服务企业,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落实相关安全工作。
3.重点区域和部位的安全工作
3.1物业管理区域的高层建筑、商场、写字楼的各种设备设施,如配电室、泵房、中央空调机房、发电机房、电梯机房等存在的设施缺损和因不能使用所造成的安全隐患。3.2物业管理区域内违章建筑、违章搭盖占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安全隐患,物业管理区域内出租房屋、沿街店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建筑周围空中和地面设置影响应急车辆通行的安全隐患。
3.3物业管理区域内应急设施的整治,设施无法正常使用或因被偷盗等原因缺损造成的安全隐患。
3.4物业管理区域内停车场因车辆集中停放造成的安全隐患,停车场内因缺损或不能使用的应急设施造成的安全隐患,电动车、自行车停放在楼道内造成的安全隐患。3.5物业管理区域内存在集生产、销售、储存、居住为一体的“三合一”、“多合一”建筑和小商场、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小学校(幼儿园)、小医院(诊所)、小生产加工企业这些“九小场所”,以及擅自改变建筑使用功能的仓库、劳动密集生产车间、员工集体宿舍集生产、销售、居住为一体的建筑物的安全隐患。3.6物业管理区域内存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储存、经营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3.7物业管理区域内,突发停电、高空坠物等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3.8物业管理区域内,因雨雪天气引发的安全隐患。
4.安全工作完善事项
4.1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公共区域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设置警示标识,可能引发人身伤亡事故的部位或场所要设置统一规范、文明礼貌且醒目的警示标识,告示注意事项,明确禁止行为。
4.2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业主的自我检查防范予以告示,提醒业主对雨蓬、花架、晒衣架、空调室外机架和阳台扶手等部位摆放花盆、吊挂杂物等行为,强化自我安全防范意识。4.3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对公共区域安全防范重点部位的日常巡查,加强对管理区域内的消防设施及公共设施设备定期巡查并做好巡查纪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隐患。涉及到房屋安全、筑漏修缮的,必须进行回访,增强安全系数。4.4物业服务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公共区域安全防范预案,要对安全防范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检查、调整完善,明确安全防范应急处理程序。
4.5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区政府的有关规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准备好防雪、防冻、防滑等应急物资,对大风、冰雪灾害等极端天气及时告知广大业主,做好防范措施,对需有关部门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解决,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已制定的恶劣天气安全防范应急预案,加强执行力度,强化值班制度,凡遇恶劣天气,要立即行动,按照责任分工和要求全面做好安全工作。4.6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物业管理区域出入口实行定时值班和巡查,推行24小时安全防范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小区要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客人、车辆出入登记制度,并确保小区内车辆停放有序。加强小区内行车及停车管理,对急转弯、易出现事故的小区路段设置标识或相应设备,消防通道不得停车、堆放杂物等。
4.7物业服务企业应加大对小区安全防范的投入,提高技术防范水平。对已实施楼宇对讲、电控防盗、家庭防盗报警、小区重点部位监控等技防工程的应加强维护。
4.8各物业服务企业要以物业管理区域消防设施设备运行、消防通道堵塞治理和高层住宅、办公楼等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建立“一楼一档”,积极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改,对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的管理情况,对消防泵、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供水箱、消防箱、灭火器、消防龙头、烟感器、温感器、消防报警系统、防火卷帘、防火门、抽烟送风系统、通风系统中的防火阀、消防电梯、事故照明等消防设备的维护管理情况,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以及物业管理区域火灾隐患情况等进行深入细致、全面彻底的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不属本企业责任或无力整改的,要及时上报消防主管部门;同时,要做好消防安全日常巡查工作,并根据物业管理区域实际,合理制定救生疏散方案,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4.9建立电梯“一梯一档”,对电梯机房、轿厢、导轨、平衡链、曳引机(包括减速机、电动机和制动器)、导绳轮(抗绳轮)、钢丝绳、限速器、缓冲器、限位开关、超载开关、防止夹人的光电开关、各部位的检修开关、消防开关、运行急停开关、限速安全钳动作开关、电源开关、控制柜、选层器、楼层呼梯显示灯按钮、开关设备、轿厢内照明、检修照明等电梯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需维修养护的,要及时联系维保单位组织维修养护,并按规定组织年检,电梯运行要安排专人负责监控,确保遇有情况能够立即妥善处置,对不属本企业责任或无力整改的,要及时上报质监部门。
4.10对本企业负责管理的配电房、配电柜、变压器、空气开关、保护装置、供电线路、配电箱、开关、插座和各种照明灯具、弱电设备等供电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严禁出现私拉乱扯现象。对检查出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不属本企业责任或无力整改的,要及时上报工信部门。4.11做好供排水、燃气、供暖等设施设备排查整治工作。对共用的上下水管道、落水管、水箱、加压水泵、暖气线路、燃气线路等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属于本企业责任的要立即整改,不属本企业责任的及时上报责任单位并协助做好整改工作。
4.12发现古力井盖、雨水篦子等缺失、松动应马上设立警示标识,并组织进行维修。定期清掏污水井、化粪池,不得淤堵、冒溢,污水井(管道)无阻水物,流水通畅。加强物业管理区域危旧房屋、易倾斜倒伏树木等易引发安全问题的部位以及排水设施、围墙、广告牌、挡土墙、设备房、地下车库等处的巡查、检查、修缮、维护 4.13各企业要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摄像头、出入口及单元门门禁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修,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要加强小区秩序维护工作,保安人员要确保24小时值班在位,加大巡查力度,严格落实小区人员(车辆)出入登记、来访登记、物品搬运登记等制度规定,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立双人双岗。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盘查、询问、报告公安机关,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处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14严格按照《电动车消防安全五条禁令》有关要求,严禁在居民住宅区的楼梯间、楼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未作防火隔墙的群租屋和人员密集场所私拉乱接充电线路为电动车充电,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建电动车停放场所。
4.15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监控系统、出入口门禁道闸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修,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秩序维护人员要24小时值班,严格落实小区外来人员(车辆)来访登记制度等规定,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立双人双岗,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公安机关,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处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紧急处置
各物业服务企业应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安全工作,把做好安全工作提高到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来认识。加强检查、监督、落实小区的安全工作。物业企业负责人作为管理小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安全工作提到当前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如有安全问题发生,应在第一时间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赶到现场解决处理。
6.后果评估
6.1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完后,各镇(街道、管区)物业管理部门要查明导致引发安全事件的原因。属责任事故的,要查明责任人及各自责任的大小,并拟写调查报告及时报送相关部门。
6.2通过总结,找出预警和处置环节中的经验和教训,逐步完善应急机构,提高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管理水平,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监督管理 7.1预案演练
各物业服务企业每年应组织一至两次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演练前要明确演练的内容和目标,制定周密的演练计划。对参与演练的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并落实安全措施。演练范围内要设置明显的标识并事先通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演练后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并作好总结。7.2宣传
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和社区刊物等宣传途径在小区内积极开展安全知识专题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营造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7.3奖励和责任
7.3.1对在安全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区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并给予表彰。
7.3.2对不服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调遣,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单位或个人,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7.4监督检查
7.4.1各镇(街道、管区)物业管理部门应每月指派专人对辖区内物业管理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责令整改。区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将定期组织全区范围安全隐患巡查工作,对于整改不利,存在问题较为严重的物业服务企业将予以严肃处理,并将其违规行为记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
7.4.2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同有关行政部门对本预案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8.预案更新
区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有关法律、法规修改情况,对本预案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9.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2018年2月5日
第五篇:新区管委半年工作总结
新区管委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区委一届九次全会和区十六届五次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年初下达的工作任务,以“抓落实年活动”为契机,以打造新区核心增长极为目标,新区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新城扩区发展等工作稳步推进。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一)学院三期建设情况
(二)村城改工作进展情况
1、项目进展情况
村位于宫西侧,在建的大道上,现有人口1864人,村域面积1565亩,其中村庄占地466亩。由于大道建设,区政府决定该村整村拆迁,实施城改。
在大道拆迁工作中,管委会始终坚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动摇,始终坚持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顾全大局、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不动摇,始终坚持文明拆迁、和谐拆迁不动摇,使整个拆迁过程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配合,工作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始终平稳、有序推进,未发生一例打斗、上访等影响全区和谐稳定大局事件,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受到区政府的充分肯定。
2、项目进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3、解决思路及工作措施
在拆迁安置方案方面,一是积极与王曲街办、村两委会沟通协调,全面落实全村人口、庄基地等情况;二是同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开发公司协商,就是否调整方案进行研究。在城改控制性详细规划方面,目前已开始实施村域面积测量、控规委托编制和城改工作方案制定。具体安排是,村域面积测量工作6月15日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7月31日完成,城中村改造工作方案的制定工作9月30日完成。
(三)建筑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建设情况
1、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属区引进的高校建设项目,2002年与原大学城管委会签订项目引进合同书,项目用地约435亩,位于新区北路南侧。项目首期投入1.4亿元人民币,建设6万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实训楼及配套设施。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2、项目进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项目规划手续问题
学院项目规划原四至为:北临北路(现神禾四路),南临宫,西临村,东至规划四路(现四路)西侧。由于大道建设占地,致使村城改综合用地范围调整,根据城改用地优先原则,需对学院项目用地整体东移。
(2)项目用地手续问题。
3、解决思路及措施
在规划、土地等相关手续办理完善的情况下,管委会、王曲街办、杜曲街办将全力启动征地工作,加快项目建设工作进度。同时,管委会也将对项目建设所需的进场道路、工程用电、用水等一并落实。
三、新城扩区发展工作情况
区委、区政府对新城扩区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在现有新区规划的基础上,把城市组团规划扩展到潏、滈两河流域,通过对两河流域城市段实施高起点、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带动实施高层次的产业开发,建设一座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强劲、形象品位高尚的城市新区,为加快构建大都市城市框架、加快推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