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生为本 立德启智 和谐教育 科学发展
以生为本
立德启智
和谐教育
科学发展
——镇原县新城初级中学德育工作取得了实效
新城初级中学创建于1958年,占地34亩,建筑面积16730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144名教职工。学校设备先进:图书室、仪器室、电子备课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系统一应俱全,还配有美术室、舞蹈室,学校现有藏书27887册,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需求。
我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去贯彻落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育系统,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把学生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学校确定了“为每个学生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以“以生为本,立德启智,文化育人,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活校”的办学理念,制定了“诚毅和雅”的校训,初步形成了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抓手的“一体两翼三全面四建设五和谐”的德育模式,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制度
树立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全员育人”氛围。认真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和德育工作目标,制订管理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注重德育效果,不断寻找新途径、探索新路子。现在,学校从领导到普通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实行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全程负责,多管齐下的机制,自觉地投入到德育实施过程中,树立了自身良好的形象,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师教书育人,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
2、狠抓干部队伍建设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以政教处、团支部、班主任、学生家长组成的德育组织机构,并明确内部成员分工,同时认真研究我校实际情况,在德育工作的针对性、计划性、科学性、渗透性和实效性方面狠下功夫,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考评、督查。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实施主体,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优劣。因此学校在每学期初召开一次师德方面的培训会。开展一些活跃教师生活的娱乐活动。校长也不定期和教师就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我校非常重视班主任工作的管理,选派优秀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并每学期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研究、讨论、交流班级管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构建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抓好“选拔、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推行班主任岗位责任制,鼓励班主任研究新形势下适应学生的德育方法,开展德育新途径,对共性与倾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每阶段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此外,政教处强化班主任考核制度,狠抓过程性考评,使班主任工作奖罚分明,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同时学校通过积极组织班主任到周边知名学校考察学习,邀请知名学者到学校讲学等手段,扩大班主任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如:2010年9月,邀请中学新课改专家、北京四中退休教师吕奇恩做了新课改和班级管理方面的报告;2010年11月,邀请庆阳市第二中学党总支书记徐惠民老师作了“自主、科学、高效的班级管理模式新探”的报告。
5、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政教处组织推选学生干部,要求各班要选择思想道德素质较好、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承担班干部工作。建议班级实行班干部轮流值日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锻炼成才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对各班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利用体育课、综合实践课或者学校的劳动让他们组织带领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提高班干部的协调和组织能力。
6、构造良好校园环境,创设成长平台
学校每年都会对校园进行整修,栽植一些花草树木,并且鼓励班级认领护理。现在的校园,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在优美的环境中,各班级积极推行班干部轮流制,自主开展礼仪、法制、心理健康、理想前途教育等主题班会和演讲比赛,开展对于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学校制定实施“校园文明监督岗”制度,在学校管理上也积极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011、2013年中国感恩励志教育全国巡回演讲报告会在我校举行,让学生懂得了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其感恩意识。
二、规范管理,提升德育水平
1、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以学校常规工作为抓手,以文明礼仪活动为契机,加强对全校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本学期以来,我们对班级卫生、纪律、出操、班容班貌、学生的仪容仪表、个人卫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对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有效地控制了不讲卫生、不佩戴校徽、不穿校服、乱抛乱扔、讲脏话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认真抓好常规工作的检查、督促、评估工作,利用星期一升旗仪式、每天的晨会、双周的年级组会和班主任会等形式对检查评估情况进行反馈,使全校师生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体现,评估中见效,逐步形成了自觉的行为习惯。
2、加强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石。为了将常规教育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细节中,政教处通过年级组、值周教师、值日班级等对全校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检查的内容涉及两操、课间活动、仪表仪容、文明进出学校、班容班貌、走廊文化、班级和宿舍卫生、饭场秩序、午晚休纪律、违规违纪等情况。定期对全校教室和学生宿舍进行了大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在班主任会上予以反馈。通过这些常规检查及政教处组织的专项性评比检查,使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条条框框内化为自觉行动。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作好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坚持个别心理辅导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政教处对有违纪行为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进行耐心教育,使他们不打游戏机,不进游戏室、网吧、歌厅等不适合学生进入的场所。此外,加强全体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学初要求各心语室辅导教师根据自己所负责的班级问题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健康辅导方案,建立问题学生档案,每周至少辅导五名学生,辅导老师写有辅导教案,学生写出心得材料。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思想极端学生明显减少。同时班主任利用周记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交流,适时对学生进行辅导。
4、注重家校联合教育
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一是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的培训,提升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功能。二是成立学校家长互访制,指导家庭教育,互相协助,合作育人,使家庭这块阵地成为精神文明的窗口,营造养成教育服务。三是向学生家长征求意见,听取他们对我校教学工作的看法。
为了贯彻县教体局“千名家长进校园、千名教师访家庭”精神,今年3月15日我校安排121名教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进村进户,走访近300名学生家庭;同时,学校还召开2次家长会议,印发家教有关资料3600多份对家长进行培训。利用部分家长每周到校送饭的时机,进行家校沟通对话。
5、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品质教育和励志教育
开学初,根据时令节日安排每周国旗下演讲的班级和演讲的内容,挖掘时令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如清明节讲革命家的故事,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之情,学习革命先烈的高贵品质;3月12日植树节确立了“拥抱春天,播种绿色”的主题,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在世界水日前后,我们确立了“节约水电,从我做起”的主题来培养学生节约意识;世界卫生日到来之际,我们确立了“天天都是卫生日”的主题来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世界读书日我们确定“读好书受益一生”的主题,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趣;五·一国际劳动节确定“热爱劳动,美化校园”为主题的演讲,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母亲节时,确定“弘扬中华美德,感受母爱亲情”为主题的旗下演讲,培养学生尊老的传统美德……
6、加强安全工作,确保学生安全、学校安宁
安全安宁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前提,要抓好安全法纪教育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实行责任追究制。
三、增强实效,开展德育系列活动
1、弘扬民族精神活动
我们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深入。每年组织学生收看“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报告、“开学第一课”、开展学习雷锋周系列活动、感恩读书演讲、手抄报评比、写读书心得等活动,使学生深受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的教育,激发他们向英模学习的决心。清明节,教育学生有条件到附近的烈士陵园扫墓,充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之中。
2、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
克服我校没有操场的困难,坚持因地制宜,狠抓体育项目训练,照常开展“春季田径运动会”和“秋季篮球运动会”,彰显我校学生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
社团活动满足了不同特长学生的发展需要,使学生人人都有发展平台,个个体验学校生活的幸福。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学校和班级分别成立了篮球、乒乓球、跳绳、象棋、唱歌、舞蹈、器乐、书法、绘画和剪纸等社团。为促进学生社团活动的发展,学校定期对学生社团活动进行验收。
3、科技教育有新起色
科技制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县科技创新作品大赛”,通过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提高了他们动手、动脑能力和科技素质。
4、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创办黑板报和各种节日、宣传日、纪念日在全体师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全校教思品和历史的教师每人写了一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教案,给自己所任课的每一个班级上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课。
5、开展好“学雷锋”活动
每年3月份,我校团委安排认真开展 “学雷锋”系列活动,号召学生做一次好事,使各班级真正明白活动的意义,不断挖掘活动的内涵,从而把该项工作有序推进。
四、丰富内涵,浓郁校园文化
1、环境教育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保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我们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要求班主任制订环境教育方案并组织实施。利用晨会、主题班会、宣传窗等方式向全体师生宣传环保知识和理念。创建文明班级,号召大家开展体验教育系列活动。
2、注重文化育人工程
学校重视文化建设,建成了200多米长的文化墙,完成餐饮楼文化粉饰,楼宇墙壁彩绘30幅,安装校园黑板12副,进一步完善处室和班级文化粉饰,每一个建筑墙面、楼道拐角、经典文化长廊和安全文化长廊,随时随地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做好环境卫生工作,种植具有人文意义的花木2000多棵,保持校园的美化、绿化、香化,努力使学校成为整洁优美、花树相间、品位高雅、温馨宜人的工作和学习乐园,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让师生在美的熏陶中感受快乐、体验幸福、实现进步。倡导校园管理民主化,人文化,在校园内设置宣传栏,真正发挥墙壁的育人功能,对教室进行“人文化”布置,定期对各班进行检查评比,评比结果纳入班级考核之中。充分发挥宣传橱窗的功能,使学生从中汲取营养,接受鞭策,增强使命感,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五、持之以恒,求实拓新,捷报频传,德育喜结硕果
学校自2005年以来连续9年被县教体局评为初中毕业会考先进集体和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11年7月庆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我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10月荣获全县“两基”迎国检先进集体二等奖。2012年8月被授予庆阳市“绿色环保学校”,2012年11月被确立为甘肃省“高原人才计划”田径项目训练网点学校,2012年12月被县教体局评为“教研教改”、“教师成长”、“行为规范”、“安全卫生”等四个星级学校。2013年5月,被县委党史办、教体局授予“中共党史教育示范学校”。2010年中国教育主流媒体《德育报》对我校的专项工作进行了三次报道,省《未来导报》进行了两次报道,县、市电视台也对我校的办学特色进行了相关地报道。
以上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做法。我校全坚持“必求人人成人,力求人人成才,追求人人成功”的育人理念。着力把学校打造成精神文明的校园,培育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优美整洁的花园,把教育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为每个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上,放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轨道上来,共同开创我校德育建设新局面,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城初中政教处 4月5日
第二篇:以生为本,构建和谐班级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班级
阜宁特殊教育学校高国军
[摘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以人为本,热爱学生,真情实感地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使班级拥有无穷的凝聚力,真正成为宽松、和谐、融洽的乐园。本文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建和谐班集体进行阐述。
[关键词]:班主任,和谐,班级管理
构建和谐班级,是落实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班级作为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单位,班级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体成长,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而班级和谐又是校园和谐甚至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构建和谐班级,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班级管理中具体做到以下"四化"。
一、目标具体化
目标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方向,是学生行动的依据,前进的动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向着既定的目标奋进,学生有追求优越的天性,每个学生都不甘心止步不前,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之所以看起来没有上进心,是因为他们没有目标,或者说一时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因此,要改变学生,首先应从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符合自身实际的具体目标做起,帮助学生找到心中的那个目标。在学生定目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首先帮助他们确定低要求,容易达到的近期目标,使他们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压力,使自己能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把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作为实现大目标的基础,使之有"奔头",有信心。
在操作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引导学生符合实际,避免空洞,要使学生跳起来就能摘到它,切实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有用,无论学生在那一科,那一方面,有一点成绩或提高,都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是构建和谐班级的重要因素。
二、管理民主化
在班级管理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走班级管理民主化的道路。强调班级民主管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自主权力,引导他们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班主任需要在班级里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要建立一个民主开放的环境,必须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将一碗水端平,以平等的姿态真诚面对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使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为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通过开展"小主人"活动,多让学生走上台来,讲讲自己的经历、爱好、理想,提出对班集体建设的希望,打算为班集体做好那些贡献等,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集体建设融为一体,让学生明确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在班级中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班级管理只有实现民主化,学生的身心才能健康发展,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才能实现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教育情理化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交融塑灵魂,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不应该板起面孔,精神上应朝气蓬勃,学识上应富有创造性和广泛性的知识,以发展的眼光,从多角度去看待学生的一切,即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朋友,作为班主任,只有关心、热爱学生,学生才会"敬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必须加大情感投资力度,做到以情育情,以情感人。有一个学生上楼梯时,一步跨三个台阶,一下子摔了跤,我扶起他,引导他明白做事要依照规律,循序渐进,指出他平时学习不努力,指望到考试前几天的复习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时时以摔跤的事提醒他,使他改掉懒惰、耍小聪明的毛病。
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所以,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说起,在班级工作中,爱事业,爱学生,是师德之魂,是教育之根,班主任始终以一种饱满的热情和质朴的真情对待学生,以全身心投入的态度处理班内发生的每一件事,要积极地去创造条件,促进教育时机的到来,比如,师生关系紧张时,教师就应主动亲近学生,消除隔阂,使师生关系融洽,心理相容,形成宽松、和谐的班集体。
四、批评艺术化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批评,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批评是使学生改正错误的一种有效而又不可缺少的方法,班主任只有正确地运用这种教育艺术,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如果批评的方式、方法不当,不仅不利于受批评者认识错误,而且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引发逆反心理和敌对意识,给以后的教育工作留下隐患,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以宽容为怀,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要弄清事实的真相,了解学生犯错误的态度,就事论事地进行批评,还要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替学生想一想,在遭到批评后,他会怎样想?这种批评方式适合他吗?他是否心服口服等,力求做到入情、入理、入心,即批评应具有情感性,以情感入心,批评应该讲理,以理服人,而不是以
势压人,还要注意师生间心理的协调,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时,要先给他们一段认真反思的时间,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基础时,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只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育好班集体这块宽松、和谐的土壤,使学生的天性在这里得以舒展,就一定能培养出一个个具有鲜活个性的学生。
第三篇:以生为本,创建和谐班集体
以生为本,创建和谐班集体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蓬中华侨小学王泉国
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创建和谐班集体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和核心。“和谐班集体”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成了新形势下的重要课题。下面是本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营造氛围,创建和谐环境。
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的好差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一个教室,如果每天地面纸屑成堆,垃圾遍地,从本质上已经反映出学生的一个生活状况,没有集体意识,没有基本的公德标准,至少说集体观念比较淡漠。作为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形成一个合力,完全是一盘散沙,不管从哪一个角度,都不可能有比较良好的表现。如果能够有一个干净的、整洁的、优雅的学习环境,首先在学生的心灵中就有一种净化,觉得在这种环境中能够安心、净心地学习,从精神面貌上能够给人以振奋,而不是庸懒的感觉。因此,每学期初始,我都会组织学生一起布置教室环境,出版图文并茂的黑板报,布置富有童趣的学习园地,粘贴蕴含哲理的名人名言,并且根据不同的季节张贴不同的风景图片„„孩子们在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美的陶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通过营造安静与祥和的教育氛围,让学生感到教室是神圣的,任何时候不允许不文明的言语、动作在教室里发生,从而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关爱、沟通,建立和谐关系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而关心爱护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总以朋友般的真诚、慈母般的挚爱,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关爱优秀生,更关心困难生和问题生。因为对优秀生的关心、鼓励,会使他们进步更快;对后进生的关怀、激励,会使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再次扬起风帆,迎着风浪勇往直前;对困难生的关心帮助,会使他们鼓起勇气,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如我班的小坚
同学一段时间经常缺课,我通过多方面走访,了解到其父亲因妻子离家出走精神有点失常,经济十分困难,为此小坚同学十分消沉,对生活失去信心。我找其促膝谈心,鼓励他要勇于面对生活,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并经常送他一些学习资料和文具,学期考核时他的成绩不但没有落下还取得全班第一的好成绩。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一种激励,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力量。有了无私的爱,我们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才能使师生感情加深,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和谐。
2、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保障
建立和谐的班集体,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关键。今年我执教班级的学生大部分在家里娇生惯养,劳动观念差,团结协作意识差,自私自利„„对待班中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同学之间关系恶劣。对此我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良好性格去影响学生,做到:以德育德,以情动情,以行导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行为品质。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如“我长大了”、“说说心理话”等,促进同学之间友谊的建立,并教育学生在交往中要以诚相待、互相尊重;发生矛盾时各自检讨自己的错误、过失;有了困难要伸出援助之手„„用高风亮节、宽宏大度的气度处理矛盾和问题。同时,在班中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交往中遵守规则,学会了理解、帮助他人,认识到了如果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合作,将很难适应生活、工作、学习和未来社会。这样,既培养了合作意识,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现在我执教的班级,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之间关系和谐,同学们都感到班集体就像自己家一样温馨。
三、科学民主,实现和谐管理
科学民主的管理是实现和谐管理的关键。和谐管理的重点就在于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的科学民主化、人性化。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注重采用科学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
1、班规大家定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班级要有一套规章制度,管理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因此,在确定班规时我总会让学生参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起草,小组讨论,然后拟出草案,再在班上讨论、修订,最后定下来。陶行知先生说过:“有的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之法,比学校所立的更加易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自己共同所立之法,从始到终,心目中都有他在,平日一举一
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所以自己所立之法,大于他人所立之法;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大于一人独断的法。”班规大家定体现了民主的管理原则,体现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对于所确定的班规,大家都乐意接受,自觉遵守,从而为科学民主的管理奠定基础。
2、问题大家解决
一个班集体里有几十个学生,免不了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有了问题怎么办?我总会先让每个同学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再确定解决的办法。如我班负责卫生间的管理工作,经常有人反映“同学上完厕所没有冲,水龙头没有关„„”。怎么办呢?我让同学们想办法。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一个人所想的总是有限,但几十个人所想的方法就很多。他们有的说派人监督,有的说在卫生间出示温馨提示„„通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的意见,最后再采纳合理的建议,解决了问题。有时学生们所提的建议,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这可给我们以启发。就算是学生们的意见与我们的一样,但通过集体舆论的形式把意见说出来,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学生会真切感到集体对他们的关注和监督,想到自己与集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集体,必须管好自己。让学生多参与问题处理,也使我们的教育体现出民主的精神。
3、班级大家管
在班级管理中,我在班中建立值日班长制度,让每一个学生按学号顺序轮流做值日班长。值日班长负责班里一日各项工作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尽力想办法解决。班里每周对值日班长的工作进行总结评比,评出优秀值日班长。这一制度让每个集体成员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一改过去只有少数人当班长,其它人则对班里事情持“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的局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班集体的主人,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建设好这个集体,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班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学月文明班。
总之,构建和谐班集体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论结合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强烈的音符。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以生为本,努力成为学生知识上的启导者,思想上的引路人,人生道路的导航者;努力构建和谐的班集体,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以学生为本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郭安仁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上次全院师德师风动员大会上,我认真听了一些教师的演讲,我为他们的事迹而感动,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默默地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通过这次大会,我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充分认识到高校教师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决心在太阳底下这个最光辉的职业中,“正人先正已”、“打铁先要自身硬”,学而不厌、勇于创新、认真执教、爱岗敬业,和广大教师一起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其实要把一堂课上好并非易事。已故的北师大校长陈垣曾感慨,自己研究数月的成果有时还不够一堂课来讲。中国新闻史专家方汉奇讲了多年的中国新闻史,史实早已烂熟于胸,但每次上课前依然会认真准备两个小时,增加最新的发现与感想。为了考证民国初年黄远生被害的真相,他去美国访问时曾专门到旧金山;为了了解邵飘萍在日本的流亡生活,他也曾到日本查寻,力争接近历史的真实。研究成果放到教学中,更令学生耳目一新。
现在相当一批教师对教书不感兴趣,导致教学水平下降。对于一些老师来讲,课可以少上或不上,但论文不能不写,科研不能不搞,而且在有的学校,搞科研可以折算成课时,课时却不能折算成科研。讲课凑合了事,误人子弟,受害的是国家的未来。
说到底,学生才是教育的服务对象,学生满意的教师才是好教师。教师潜心科研并没有错,学校鼓励教师从事科研也没有错,但让教学上有成就的老师坐职称的冷板凳,这让人心寒。所以,有人建议要像鼓励科研一样鼓励教师上讲台,可以制定教学、科研两类考评指标,由教师自愿选择。选择以科研为主的老师,课可以少上一点;而选择以教学为主的老师,论文就不用写太多。
桃李满天下,薪尽火相传,对于教师,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教育的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蓝天!
第五篇:以生为本,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呈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以生为本”。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探索,从学习小组构建,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氛围营造及评价激励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思考,对构建和谐教育生态,打造高效课堂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生本 和谐 高效 氛围
新的课程标准颁发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何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明确提出“以学生为本 ”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幸福,在学习中健康成长。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和谐高效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天性和学习的潜能,使他们积极、快乐、高质、高效地学习。
一、以生为本,合理构建学习小组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本的学习组织形式,它能够有效地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构建学习小组时要做到:1.班主任按照学生的性别、入学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建学习小组。2.选一名得力的组长。首先学习小组组长学习成绩应该良好以上;二是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三是有较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3.指导小组成员分工。每位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当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实现组内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
二、以生为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理清教材的重难点,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机会,在“扶持”和“放手”上多钻研,多探索。在教学中应该运用“精讲多练、善导自学、激发兴趣、师生和谐”的课堂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该苦钻教学大纲,认真钻透课本,精心设计授课计划、方法和步骤。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学英语用英语”教学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以生为本,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改革倡导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沟通接纳、交流合作、互动分享,形成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就是人与人的交往,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其次,新课内容的训练还是以学生的学习和探究为主体,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的训练,在小组成员内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明确的分工找到小组成员内不能解决的新问题,然后请教老师点拨,得到启发,然后再深入研讨,直到每一位成员都能够识记和掌握新内容。
四、以生为本,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评价学生,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善于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并对其每一个小小的成功给予表扬,千万不要吝啬“OK”“Good”等表扬话语,让他们在一次次表扬中逐渐树起信心,从一个个小的“成就”慢慢走向最终的“成就”。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提问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总之,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的理念,构建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胆实践,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营造和谐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