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

时间:2019-05-14 18:3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

第一篇: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

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二)历

24.战国时期,魏国变法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作为赏赐的标准;吴起在楚变法,“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绝减百吏之禄秩”,然后用所收减的爵禄“以奉(奖赏)选练之士(优秀官兵)”。两个变法

A.都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B.确立起封君察举选官惯例 C.使军功爵禄制逐步形成 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路

25.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由材料可知两位思想家的思想

A.对天和自然的看法存在不同

B.在对自然的看法上趋于一致 C.在神化王权上有共同的诉求

D.在天和自然关系上相互否定

26.有观点认为,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故“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从人口的对比上,很多人得出了“唐太宗不如隋文帝多矣”的结论。更有学者考证出“贞观之治”系御用史学家们的造假而已。对以上信息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隋唐记载都存在着失实之处

B.上述结论尚须得到史料的实证 C.唐朝经济不如隋朝结论可信

D.隋唐差异成果表明史学的进步 27.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因为元代未设而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由此可以推断“士大夫画家”和“文人面家”的画风是

A.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 B.直接反映社会生活、准确刻画人和事物 C.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 D.崇尚写实,追求形似,且以工整为特点 28.观察下面示意图: 1

示意图主要说明当时中国

A.民族工业获得短暂繁荣

B.社会转型使工业化进程加速 C.政治运动制约外贸发展

D.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9.胡适曾经在评价五四运动时指出:“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政治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学生与社会关系特深,所负的改良(社会)的责任也特重。”在这里,胡适认为五四运动的爆发

A.与国民政治素养低下直接相关

B.是北洋军阀恢复封建帝制的结果 C.有利于国民干政和政治民主化

D.是国家缺失民主机关的必然产物 30.1940年7月,日本再次组成好战的近卫内阁,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做准备。侵华日军一面积极推行对蒋介石的诱降活动,一面以大规模军事行动和对成都、重庆的狂轰滥炸逼蒋求和,使“东方慕尼黑”的乌云笼罩着中国大地。为此

A.日本侵华方针由相持转变为进攻

B.国民政府山积极进攻转为消极防御 C.敌后战场发起百闭大战扭转局势

D.汪精卫集团叛变投敌破坏统一战线 31.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度。这主要表明我国 A.“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B.科技发展新格局逐步推进 C.体制改革向科技领域扩展

D.优先发展航天和国防科技

32.克里斯提尼改革过程中,规定:担任行政官员必须要年满三十岁,及隶属五百阶级、骑士阶级、有轭牲阶级(可套上双轭,穿上装甲担当步兵的人)一个阶级,条件和五百人会议议员一样,但实务上也能接纳雇工阶级成为行政官员,只要在选后回答自己是前三个阶级便可。这主要表明古代雅典

A.民主政治制度已臻完善

B.忽视公民道德和政治素质

C.行政官员选举存在漏洞

D.民主政治有利于多产阶层

33.从17世纪开始,一场“农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革命中,资本主义型的农场在农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的耕作和栽培技术经历了重大改革,如:农业机械的采用、畜种的改良。这场“农业革命”的主要作用在于

A.使“圈地运动”得以终结

B.为工业革命准备重要条件 C.推动贩卖黑奴活动的开展

D.促使殖民争翁不断地加剧

34.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法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是国家的最高管理机关,它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内阁成员名单由总理提出,以总统的名义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由此,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总统要对选民负责 C.议会只有监督权

D.总统只受制于内阁

35.1965年,苏联国家职工月平均工资为96.5卢布,1981年则提高到172.7卢布;1965年苏联集体农庄庄员月平均劳动报酬为51.3卢布,1981年提高到120.6卢布。这主要说明苏联

A.与美国争霸的实力增强

B.改革刺微经济持续增长 C.城乡居民差别仍然存在D.社会多种矛盾趋于缓解 4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5、16世纪,为了支持远程贸易,一种新的金融经济出现了。银行与交易机构的完善化,使越来越复杂的交换方式成为可能,而这些交换方式又都承认劳动分工与生产专业化。然而,这些发展都以脆弱的农业经济为基础。收成情况决定了每年度的食物价格波动,后者又严重影响到制造业中的劳动成本。每当连续的歉收提高了手工业与制造业的工资,非农业的生产通常就会下降,结果是歉收引发工业与农业的循环衰落。欧内斯特·拉布鲁斯对这种循环做了详尽的分析。这项著名的研究指出19世纪以前的经济,具有由长时间的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构成的周期性。

——摘编自《明清及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化:同败洲的比较》

材料二

在16与18世纪之间,中国的不同地区都经历了经济扩展的周期。16世纪的经济扩展,以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为最。新的商人组织创造了扩大交换的方法,不仅把中国的主要城市彼此联结,而且把主要城市同市镇网络以及各市镇周遭农村也都联结为一体。明代末年的**和满人入侵引起了经济的衰落。而后,到了18世纪,抛荒的土地还耕了,新一波的商业扩展席卷了中国更多的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

经济成长帮助了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成长。华北与东北的若干地区生产也增长了。乾隆、嘉庆以后,由于埠际贸易扩展,汇克业务发展迅速,专营汇兑的票号应时产生。道光(1820-1850年)初年山西平遥县日升昌颜料庄改组为日升昌票庄是最早的一家。

——摘编自(美国)王国斌《转变的中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反映出欧洲15-19 世纪以前的主要经济发展规律,并分析以上规律发生的历史条件。(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9世纪初明清经济与同期欧洲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同。(13分)4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2年,《申报》连载了《谈瀛小录》《一睡七十年》和《乃苏国奇闻》等近代翻译小说,开创翻译小说大众化的先河,但当时读者的冷淡态度使近代翻译小说发展受到阻碍。《申报》在连载《听夕闲谈》时,尽管译者依照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将作品分五十五节,并拟定双句对偶标题,在各节结尾处用“后事如何,且看下回续谈”等套语形成悬念,但回应寥寥。

1896年《时务报》连载了《英国包探方喀迭医生案》等五篇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受到了读者普遍欢迎,这些作品也风靡全国。几乎同时,《清议报》上连载《佳人奇遇》与《经国美谈》,随后《清议报》《新民丛报》与《新小说》(1902年创刊)等都连载翻译小说。其中,1899年初,《巴黎茶花女遗事》多次再版,其他言情小说和侦探小说也接踵而至。至1902年,共翻译小说23种。

自1902—1911年底,有将近600种翻译小说连载在报刊之上。此阶段,译者囊括社会各界,翻译名家增多,由早期的本土化自创到越来越多地忠于原著,尤其是短篇翻译小说数量激增,成为此阶段翻译小说的主要文体形式。

——摘编自袁选《试论晚清翻译小说与林纾的贡献》、裘禾敏《晚清翻译小说的误读、误译与创造性误译考辨》等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44.(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德和卢梭从社会契约论出发,主张如同国家起源于个人契约一样,欧洲各民族也可以通过订立一个社会契约,建立一个欧洲国家联邦体。在历史上,欧洲思想家们提出在欧洲组建一个新的政治共同体,并形成了三种类型的政治联合设想。一是“欧洲统一于

宗教”,即以基督教为主导推动欧洲统一;二是“欧洲统一于君主”,即主张在君主协议的基础上或由一个霸权国家来实现欧洲的统一;三是“欧洲统一于人民”,即让人民成为推动欧洲联合的主体,也就是说,欧洲的一体化必须赢得民众的支持。

——摘编自克里斯托弗•道森《基督教与欧洲文化》、刘传春《欧洲政治联合思想的演

进探析》等

材料二

在当今时代,欧洲政治联合的思想家提出,欧洲走向联合的基础则是欧洲人共享的文化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民主等原则。在法国与欧洲的关系上,戴高乐关于欧洲联合的构想具有三层含义:多国家的欧洲联合、法国领导下的独立欧洲以及建立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戴高乐的“欧洲观念”是戴高乐为法国制定的对外政策思想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戴高乐主义的核心内容,并至今对法国的欧洲政策仍具有指导意义。若非戴高乐扛起自由法国的战旗并使之跻身大国俱乐部,今天的法国恐怕不存在了。因此,无论是“民族国家的欧洲” “欧洲人的欧洲”或是“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法国始终是戴高乐在关于欧洲秩序的所有构想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出于以上考虑,戴高乐从四十年代后期开始便致力于构建一个“大欧洲”。

——摘编自《法国视角下的欧洲联合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欧洲统一设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这些设想共同的特征。(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主义”关于法国在欧洲统一问题上的主要诉求。指出二战后期以来,“欧洲人的欧洲”实践的有利因素。(8分)5

历史参考答案

24-25:CA

26-30:BADCC

31-35:BDBAC 42.(1)规律:农业经济与手工业、工业经济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关联);(2分)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周期性发展(波动)。(2分)

条件:新航路开辟和海外贸易发展;(2分)资本主义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2分)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2分)农业的基础地位。(2分)

(2)不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分)经济活动主要局限于国内埠际贸易,自然经济占主导;(3分)区域经济发展以沿江、沿海等局部地区为代表,不够均衡;(3分)经济衰落主要是朝代更替和社会动荡;(2分)金融业限于票号业,尚未发展成近代银行。(3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但学生各小题总得分,不得超过各小题的赋分值。)43.(本大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在答题时,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同等评分。但本大题学生总得分不得超过12分。)

示例1:晚清近代翻译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原因分析(2分)

19世纪70年代,是翻译小说初译时期,传播受阻。(1分)原因是洋务运动提倡“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近代军事科技介绍较多;(2分)民众对欧美文学的排斥心态的影响;(1分)报刊业发展缓慢;(1分)本土化翻译,改变作品原意。(1分)(共3分,得满3分即可)

19世纪末,是翻译小说得到国人认可时期。(1分)原因是侦探、言情小说符合读者口味;(1分)报刊增多,专业性刊物出现;(1分)西学更多传入,新式学堂创办和留学教育的影响。(1分)(共3分,得满3分即可)

20世纪初,是翻译小说的繁荣时期。(1分)原因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分)社会对西学的需求扩大;政治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推行;(1分)翻译人才、水平和技巧的提升。(1分)(共4分,得满4分即可)示例2:晚清近代翻译小说发展阶段特征述略(2分)

19世纪70年代,翻译小说在晚清发端。(1分)但因翻译手法、(1分)民众心理、(1分)媒介较少等因素,(1分)遭到冷遇。(1分)(共3分,得满3分即可)

19世纪末,是翻译小说风靡时期。(1分)言情、侦探等体裁的变化,(1分)新闻媒介的发展,(1分)西学的传播等因素,(1分)是有利因素。(共3分,得满3分即可)

20世纪初,是翻译小说鼎盛时期。(1分)其主要因素是西学传播;(1分)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1分)翻译技术提高;(1分)西学的传播;(1分)政治运动的发展(1分)等因素推动。(共4分,得满4分即可)

示例3:晚清近代翻译小说影响因素及举隅(2分)

社会改革运动的推动,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清末新政等。(2分)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如: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立宪思想的影响。(2分)文化教育的改革,如:清朝学制改革,新式学堂创办,留学教育的发展。(2分)新闻媒介的发展,如报刊的增多。(2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如:资本主义从兴起到初步发展。(2分)西学的传播,如改良思想、革命思想和文学艺术的传播。(2分)(每点2分,答出5点即给10分)

44.(1)背景: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的推动;(1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度的建立;(1分)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并存与竞争;(1分)欧洲国家之间的长期纷争。(1分)

特征:超主权性质,维护国家利益;(1分)体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1分)忽视意识形态的分歧。(1分)

(2)诉求:法国领导下的欧洲统一和独立的“欧洲秩序”;(1分)突出法国利益,排斥外来因素的影响。(1分)

有利因素:历史上统一的思想基础;(1分)西欧共同的文化价值观;(1分)法德和解;(1分)西欧经济恢复;(1分)西欧经济联系的增强;(1分)西欧共同的经济体制;(1分)一战和二战的教训;(1分)美苏冷战;(1分)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1分)(每点1分,答出6点即给6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但学生各小题总得分,不得超过各小题的赋分值。)

第二篇:(地理)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

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二)地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永泰古城,现址甘肃省景泰县寺滩乡,坐落于寿鹿山、老虎山前倾斜的冲积平原上部,山中蜿蜒而出的水磨口沟距离古城仅有2千米。永泰古城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附属设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机构。20世纪50年代永泰古城有居民1300多人,城外草原繁茂,目前人口锐减到100多人。据此完成1-3题。l.明朝修建永泰古城的主要目的是

A.作为开垦基地

B.牧民防御风雪 C.防御少数民族入侵

D.防治土地荒漠化 2.影响永泰古城选址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土壤

D.牧草 3.导致永泰古城目前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落后

B.生态恶化

C.交通不便

D.移民实边

酒金盆地绿洲年降水量85.3mm,年蒸发量2148.3mm,是全国最大的玉米、花卉、蔬菜和瓜果的制种基地。据此完成4-6题。

4.近二十年来酒金盆地绿洲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冰川融水增加

B.区位优势明显,制种基地扩大 C.季风增强,区域降水增多

D.植被覆盖增加,蒸发明显减弱 5.与金塔绿洲形状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河流流程

B.交通线路

C.人口数量

D.地貌形态 6.有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绿洲快速扩张提出了担忧,其担忧的是绿洲化过快会 A.危及生物多样性

B.降低昼夜温差 C.导致水资源超采

D.加速土壤退化

积雪覆盖率是积雪面积除以山区总而积。下图分别为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地理位置及山区西段积雪覆盖率的年内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9题。

不同山区2013年平均每8天积雪覆盖率变化

7.影响天山和阿尔泰山积雪覆盖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海拔

C.植被

D.坡度 8.帕米尔高原积雪覆盖率远大于昆仑山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

B.纬度低,气温高 C.受西风影响大,降水较多

D.空气稀薄,光照强 9.融雪洪水是图示山区洪水的主要成因,山区洪灾多发时间是

A.12-l月

B.3-4月

C.6-7月

D.9-10月 心滩是由河床中部的沉积物构成的微地貌。临河河段为黄河流经内蒙古的上游河段,多心滩发育。下图为2013年黄河临河段受上游梯级水库联合运行后形成的局部河段河道平面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黄河流经临河段时

A.河道变宽

B.结冰期缩短

C.含沙量增加

D.流速趋缓 11.影响图示时段心滩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泥沙堆积

B.水位高低

C.植被覆盖

D.地形坡度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38题为地理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湖面海拔4718m,湖泊呈东北—西南走向,最长距离约78km,湖泊西部最宽处约为44km,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苔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天然牧场,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湖滨平原。西北部的朗多岛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因栖息的鸟类繁多,人称“鸟岛”。近四十年来,纳木错湖面海拔从4718m变成现在的4725m,蓄水量增加近140亿m3。下图示意纳木错湖湖盆地形变化特征。

(1)描述纳木错湖盆特征。(6分)

(2)分析纳木错湖面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3)说明朗多岛成为“鸟岛”的有利条件。(6分)

(4)分析藏北牧民冬季在纳木错湖滨平原放牧的原因。(6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赞比亚产铜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四,素有“铜矿之国”的美誉。1998年,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国际投标,成功开发了中国在境外第一座有色金属矿山―赞比亚谦比希铜矿。2005年,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谦比希镇东面约3.5千米处兴建了谦比希铜冶炼项目基地。谦比希铜矿位于高原地区,地面起伏平缓,地表植被发育。谦比希铜矿矿床发现于1899年,储量巨大,品位较高。1964年投产开采,早期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1969年开始转入地下开采。下图示意赞比亚地理概况。

(1)指出谦比希铜矿开采的自然优势条件。(6分)

(2)分析谦比希铜矿开发、利川对卡富埃河水文特征的影响。(6分)(3)说出谦比希铜冶炼工厂发展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4分)(4)简述谦比希铜矿开发、利用给当地带来的好处。(6分)38.(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城区周边分布一座大型的火力发电厂、几座大型的水泥厂,均以煤炭

为燃料,排放大量含SO2酸性气体。下图示意梅州酸雨的时间变化特征。

(1)描述梅州酸雨危害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6分)(2)推测引起2010-2014年梅州酸雨pH值变化的原因。(4分)

地理参考答案

1.C 从材料中“附属设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可以判断修建古城的主要目的是军事防卫。2.A 由材料可知永泰古城位于西北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可以判断水源是影响城市选址的主导因素。

3.B 从材料中“城外的草原繁茂”到目前人口锐减,可以判断由于人类活动过度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植被破坏,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严重),人口大量迁出。

4.B 由材料可知酒金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且图中水库、渠系等信息反映出当地灌溉条件得到改善,更有利于制种基地的发展,绿洲面积扩大。5.D 从图中可以看出金塔绿洲形状呈扇形展开,则其与地形(冲积扇)具有明显相关性。6.C 绿洲增长过快,水资源消耗总量快速增长,而本地区水资源总量有限,会导致水资源超采,危及绿洲的可持续发展。

7.A 两山区全年均有积雪覆盖可以判断海拔高度不是影响积雪覆盖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植被对积雪覆盖的影响较小;坡度对积雪覆盖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局部地带。

8.C 从图中积雪覆盖率的变化可以看出积雪增加主要在冬季,由此可以判断积雪量受西风带来的降水的影响,帕米尔高原位于昆仑山西侧,受西风影响更大,降雪更多。

9.B 读图可知,山区积雪覆盖率降低主要发生在3~4月,即积雪融水在3~4月最多,多发生融雪洪水。

10.D 从图中可以看出临河段心滩众多,河流堆积作用显著,由此可以判断该河段河道变窄,流速趋缓。

11.B 从图中可以看出临河段6~9月初心滩面积小,而9月~11月心滩面积大,由此可以判断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位高低(汛期水位高,心滩被淹没,面积小)。

36.(1)为封闭深水湖盆;南北两岸陡峭;中部和西部湖盆平坦。(每点2分,3点6分)(2)纳木错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全球变暖,冰川融水补给量增大;冻土解冻,地下水补给湖泊增加。(每点2分,3点6分)

(3)朗多岛面积较大,鸟类具有充足的栖息空间;纳木错湖鱼类丰富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朗多岛人烟稀少,鸟类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每点2分,3点6分)

(4)湖滨平原水草丰茂,牧草充足;(2分)湖滨平原地势较低,周围高山环绕,(2分)且受湖泊调节,气温较高,在该地放牧可避风雪严寒。(2分)

37.(1)地形较为平坦,埋藏浅,便于开采;储量大,品位高;河流流经,水源充足。(每点2分,6

3点6分)

(2)植被和地下水受到破坏,河流流量变化加剧;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铜矿开发、利用会导致污染物排入卡富埃河,水质恶化。(每点2分,3点6分)

(3)深居内陆,距港口较远,外运不便;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低,技术落后。(每点2分,2点4分)

(4)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税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每点2分,3点6分)

38.(1)梅州冬季酸雨危害较为严重,而夏季较轻。(2分)

冬季多逆温,风力小,酸性气体容易集聚;夏季多大风,酸性气体难以积聚;夏季降水多,降水对酸性气体的稀释作用明显。(每点2分,2点4分)

(2)水泥厂、火电厂关停或搬迁;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清洁能源比重增加;对含SO2酸性气体等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每点2分,2点4分)

第三篇:2014届高三年级武汉市一中历史周练二

2014届高三年级武汉市一中历史周练二

2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

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殷周之际文化“兴废”主要表现 在A.家族文化取代部族文化B.理性文化取代巫觋文化

C.专制文化取代分权文化D.人本文化取代鬼神文化

25.《诗经》:“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耕,十千维

耦。”材料反映了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C.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26.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

A.否定孔孟权威B.否定“明天理,去人欲”

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D.强调知行合一

27.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它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上承秦汉,下启隋

唐,具有重要地位。下列现象出现于该时期且长期得到发展(延续)的是

A.田庄B.草市C.九品中正制D.“工官”工场

28.梁启超说:“以社会主义运动之立场而论,欲此主义之传播与实现,不能不以劳动阶级为运动主

体。劳动阶级不存在之国家,欲社会主义之实现,有道无由。而劳动阶级之发生,恒必与资本阶 级相缘。故必有资本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籍„„”“资 本主义必非社会终极目的明矣,不过借以为过渡”。这表明他

A.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B.认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

C.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D.还没有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

29.1938年5月5日,蒋介石在反思抗战初期战事时写道:“敌军战略本以黄河北岸为限,如不能逼

其过河,则不能打破其战略,果尔,则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绰绰有余,是其先侵华北之毒计乃得完 成,此于我最大之不利。”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国民政府

A.发动了淞沪战役以分散日军兵力B.发动了徐州会战以阻止日军南侵

C.依靠国际力量维护华北主权D.发动了太原会战以拱卫华北

30.英格兰西北部和苏格兰属于英国落后的边缘地区。工业革命后,英国西北部一派生机勃,工业化、城市化大发展。紧随其后,贫穷、落后的苏格兰也开始了工业化。由此,英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由 东南部向西北部偏移。这说明工业革命

A.推动产业结构变化B.改变英国经济布局

C.推动英国经济均衡发展D.推动英国整体经济发展

31.1925年到1929年,德、法、比等国的关税分别提高了29%、38%和50%,1930年美国对890种商

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进口税平均提高约40%。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进口税率比 1929年提高60-100%。各国提高关税额的结果

A.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和应对经济危机B.推动各国对外贸易趋于平衡

C.促进世界贸易趋于稳定D.加剧世界经济大危机

32.《人类与大地母亲》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看看部分目录:

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

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

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

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A.断代史 整体史观B.编年史 文明史观

C.编年史 社会史观D.国别史 生态史观

33.1936年的选举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少有的一次“关键性”选举,选举中投票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和持

久的变化,“少数民族、城市居民、天主教徒、小企业主、农民、黑人与新政民主党打成一片。”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提高了政府威权B.工会法促进了劳工阶层选民的参政意识

C.新政整合了美国社会政治力量D.新政促进了南部地区选民的政治转向

34.如果继续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 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上述两难命题可以反映

A.胡佛政府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失败

B.罗斯福新政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C.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在苏联的具体表现

D.英国撒切尔新政府改革福利制度的背景

35.乔泊•桑对巴尔扎克说:“你既有能力而且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而我总觉得有必要按

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应当的来描绘它。”下列作品的创作风格与乔泊•桑思想一致 的是

A.《大卫科波菲尔》B.《巴黎圣母院》

C.《苹果车》D.《等待戈多》

第四篇:云南省龙陵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高三历史

云南省龙陵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高三文综 历史

命题教师: 组卷教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

2.造成下表银行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25—1934年中国银行分布简表:单位:家

造成下表银行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3.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4.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主要()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 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 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 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5.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GDP增长率在1961年、1979年和1993年变化较显著。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三年GDP增长率变化显著的共同因素是()

A.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B.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C.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6.楚辞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国风,代表作为《诗经》,充满着①精神;骚指《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充满着②气息。上述两序号处应填充()

A.①浪漫主义②现实主义 B.①现实主义②浪漫主义 C.①浪漫主义②浪漫主义 D.①现实主义②现实主义

7.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兰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 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C.工商业发展促进报纸产业多元化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8.据载,1545年在西班牙的殖民地——秘鲁的波托西找到了蕴藏量丰富的银矿。此后,西班牙很快从美洲殖民地获得了大量白银,这直接导致了()A.西班牙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 B.欧洲工业革命的发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西欧物价的不断上涨

9.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都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B.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C.都体现了权力制约和平衡 D.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

10.下面照片名为“Chinese Baby”(中文名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于1937年出现在美国郝斯特报刊上,并迅速传遍世界各地。这一照片的流传()

A.宣传了中国国共合作抗战的事实 B.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 C.丑化了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形象 D.激化了美日两国在上海附近的矛盾

11.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领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正确答案是()A.“百家争鸣”时儒学广泛传播

B.西汉对儒学加以推广,并成为文化的主旋律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出现

12.2013年,世界风云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中东动荡余波难平,涟漪四起,冲击叠重的暗礁;日本右翼势力在领土问题上不断逞强,与邻国关系紧张;新兴经济体牵手共融、矢志锐改,酿就破浪之势……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A.世界面临着新的战争的威胁 B.国际恐怖主义是世界动荡的主因 C.南北差距扩大趋势有增无减

D.国际局限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20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1)概述18~19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

(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

(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

14.(17分)近代中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材料 方案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官崎寅藏的谈话 方案二:张謇的实业救国论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若骛其花与果之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附而何自生。” ——张謇《对于救国储金之感言》 方案三: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救国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评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救国论的观点。(要求:选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加以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商,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实现民“殷富”采取了哪些措施。(3)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6.阅读下面材料:

为了在新的战争中战胜法国及其盟国,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在1905年就开始制订作战计划,即“施里芬计划”。计划战争初期德国在西线集中主要兵力,在6周内打败法国,而以少量兵力在东部边境牵制俄国军队;在打败法国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战争爆发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此计划充满信心,他向整装待发的德国士兵说道:“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也十分乐观地认为德军会稳操胜券。请回答:

(1)为何战前德皇威廉二世和总参谋长小毛奇都对胜利充满信心?(2)“施里芬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何缺陷?

(3)针对“施里芬计划”,法俄采取了怎样的对策?情况怎样?(4)宣告“施里芬计划”破产的战役是哪一次?之后战事呈何特点?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的研究都是从大量收集材料开始,经过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最后才得出结论。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亚里士多德把它看作哲学的一部分,提出归纳与演绎两种方法。前者由个别到一般,后者由一般到个别,逻辑思维的重点在于后者。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之中。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借鉴?(2)材料二为什么认为逻辑学是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3)材料二中“这种思维方式”具体是指哪种方式?试举一例进行说明。历史答案 1.【答案】D

【解析】材料中该战役涉及华北的山西等地。平津战役涉及张家口、北平、天津,与山西无关,故A项错误;淞沪会战以上海为中心,与山西无关,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解放长江以南地区,与山西无关,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是抗战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涉及山西,故D项正确。2.【答案】B

【解析】表中银行数量变化最大的是北京,1927年全国政治中心由北京迁往南京,加上30年代日本局部侵华,局势动荡,银行数量减少,故B项正确。经济重心在宋代移至南方后,没有发生转移,A项错;C错在“全面侵华”上;经济危机对整个中国的影响是一样的,D项错。故选B 3.【答案】A

【解析】此题数据表格题。此类试题的解题关键是阅读表格,获取表格信息。从表格数据看出1957年~1960年我国工业产值,尤其重工业产值高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1960年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国民经济建设,A选项符合题意,D项的说法错误。B选项的我国的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五计划”我国工业化建设开始; 4.【答案】C

【解析】注意材料信息“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说明作者认为法国社会长期动荡不利于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是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故A项错误;“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虽有体现,但不是作者的核心观点,作者的核心观点在于后半部分,强调用协商手段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确立和社会的稳定,故B项错误;作者不是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而是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因为革命的目的之一也是建立民主政治,但是革命容易造成社会动荡,这是作者批判的,故C项正确,D项错误。5.【答案】C

【解析】1961年经济衰退异常严重,公有制经济根本不可能发展迅速,故A项错误;建国以来,国家政治制度始终没有发生变革,故B项错误;1961年出现衰退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重大失误,1979年经济发展速度变化大的原因是因为中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93年是因为党中央决定我们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次变化的共同原因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故C项正确;1961年经济出现衰退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无关,故D项错误。6.【答案】B

【解析】《诗经》的诗,内容古朴,现实感强,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楚辞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7.【答案】B 【解析】关键信息:有关秋瑾的文字达兰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题干反映的是报纸刊发秋瑾相关文章的历史现象,带来的影响是“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说明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故B项正确;报刊具有教化功能,但题干中的历史现象并没有反映这一点,故A项排除;题干并没有反映报纸事业的发展,故C项排除;D项可能因“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而误选D项,其实这并不能说明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毕竟最后刊发了相关报道。8.【答案】D

【解析】单纯获得白银并不能确立西班牙霸主地位,故A项错误;欧洲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与材料信息没有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故C项错误;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导致欧洲发生了价格革命,其表现为白银贬值,物价上涨,故D项正确。9.【答案】D

【解析】分权之下各部门形成程序化分工,必然影响行政效率,故A项错误;中国唐代分相权的目的是加强皇权,而不是以限权为目的,故B项错误;中国唐代的三省权力相互制约,但最终集权于皇帝,皇权至高无上,不可能有权力的平衡,故C项错误;唐朝的三省体制基本为宋元所沿袭,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分权理论和英国洛克的分权理论为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政体奠定了理论基础,故D项正确。10.【答案】B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1937年)照片……《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迅速传遍世界各地”可知中国的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故B项正确,C项错误;由题目中的信息“上海……1937年”可知这应为国民党领导的淞沪会战,未体现国共合作,故A项错误;题目中未涉及美日矛盾的激化,故D项错误。11.【答案】C

【解析】通过“科举”判断时间为隋唐以后,通过条件二中“父子有亲”等推知重视三纲五常,由此C项正确。12.【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中东局势紧张,日本与邻国关系紧张,反映国际局势存在动荡局面;新兴经济体牵手共融、矢志锐改,酿就破浪之势,反映国际局势存在和平局面,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部分地区局部动荡,不是面临着新的战争的威胁,故A项错误;世界动荡的主因是强权国家,霸权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故C项错误。

13.【答案】(1)经济: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实现工业化;政治:近代民主政治确立并逐渐完善。(2)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两极格局;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美国企图称霸全球。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需要注意理论必须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解析】第(1)问,关键是抓住时间18~19世纪,结合所学知识,这一阶段经济领域主要是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是西欧各国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并逐渐完善了民主政治。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美国企图称霸世界以及现代化理论内容的发展角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需要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得出需要注意结合本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14.【答案】示例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时提出的一种救国方案,其爱国性是值得肯定的;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顺应了世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开展,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在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示例二:张謇提出的“实业救国论”,是民族资本家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提出的一种救国方案,其爱国性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救国思想在民族资本家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外来经济侵略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

示例三:陈独秀提出“民主与科学救国”的思想,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积极探索,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他们以此作为向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的武器,具有进步意义,应予充分肯定;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陈独秀所说的“民主”,照搬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

【解析】从背景和影响两个方面分析近代中国三种救国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它们都出现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借鉴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指导了辛亥革命和民国的建立,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张謇提出的“实业救国论”,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陈独秀提出“民主与科学救国”的思想,推动了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三种救国论都无法从根本上拯救中国。

15.【答案】(1)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国家控制大量的土地。

(2)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都移风易俗;都确立了新的土地制度。

【解析】(1)(2)问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内容,第(3)问考查学生综合比较能力。16.【答案】(1)都对“施里芬计划”深信不疑,认为根据该计划,德国就一定能赢得战争。

(2)思想: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各个击破,速战速决。缺陷:具有一厢情愿的主观色彩。①低估了对手,特别是低估了俄军的行动及战斗力。②幻想英国不会参战。

(3)法俄相约同时对德国展开行动,迫使德国两线分兵作战。战争一爆发,俄军出人意料地在1914年8月攻入东普鲁士、奥地利等地,迫使德国调兵到东线,减轻了西线法军的压力。(4)“马恩河战役”。之后,战事进入相持阶段,双方转入了持久的阵地战。

【解析】第(1)、(2)问结合“施里芬计划”的特点和内容并联系历史上德法两国战争胜负情况进行分析。第(3)、(4)问结合一战进程中战争的概况作答。

17.【答案】(1)借鉴:注重对材料的收集;注重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注重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推理;注重进行科学分类。

(2)原因:逻辑学作为一门工具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3)具体方式:简单演绎逻辑,即三段论推理。举例:大前提——所有动物都会死;小前提——所有人都是动物;结论——所有人都会死。

【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一中“大量收集材料”等信息,从材料收集、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概括。第(2)问实质考查逻辑学的作用和地位,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3)问中的“具体方式”应依据材料中“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之中”进行判断,“举例”应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等构成要素。

第五篇:江西省莲塘一中高三历史周练25

高三历史周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孔子思想中有助于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①“克己复礼”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为政以德”,“节用爱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②④

2.下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现西汉时期时代特点的有

()

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②“春秋大一统”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④

3.下列对朱熹理学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

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统治D.主张"心外无理"

古代中国的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明清之前一直领先于世界水平。据此回答4-6题。4.由图中历史人物的主要成就是

()

A.发明筹算计算法

B.首创割圆术

C.求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 5926和3.141 5927之间

D.写成《周髀算经》

5.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业受到高度的重视,农学著作也屡出巨著,在书中最早记载混合选择法和无性杂交嫁接技术的是

A.《氾胜之书》

A.观测天文

B.测量地震方位 C.计算圆周率

D.军事侦察

7.汉字发展的演变的基本脉络是

()

A.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B.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行书 C.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D.甲骨文-隶书-楷书-篆书-行书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开始了寻求自强救国道路的历程。据此回答8-10题。

8.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的清除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 适用于对下列哪一理论的评价

()

B.《齐民要术》

()

C.《农桑辑要》

D.《农政全书》

6.右图的主要作用是

()

A.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

B.康有为的“三世说”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德先生和赛先生

9.康有为“尊孔”、陈独秀“力排孔教”,二者的相同目的是

()

B.借“尊孔”或“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群众

C.制造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D.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10.下列人物哪一位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A

D

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无数仁人志士上下追寻。据此回答11-13题。

11.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主要新在()

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②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③提出“民族自求解放”

④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立法”

⑤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A.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12.下面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③《论十大关系》

A.①②③④ A.“南方谈话”

②《新民主主义论》

④《论人民民主专政》

D.①③④② B

C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13.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是

()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C.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14.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③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

A.①②③④

②掌握卫星返回技术

④远洋航天测量技术

D.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1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国家进一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家把那一种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A.远程教育 B.高等教育

C.基础教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D.中等教育

答 案

下载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