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14课 春联儿学案 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doc

时间:2019-05-14 18:1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14课 春联儿学案 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14课 春联儿学案 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doc》。

第一篇: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14课 春联儿学案 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doc

第14课 春联儿

【文本导读】

为挽救危亡,中华民族全力以赴,青壮子弟奔赴战场,妇孺老幼积极支前。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为此,叶圣陶把他与车夫老俞的交往及写的这幅春联,写进了散文《春联儿》一文,借以宣传抗战救国。

【作者卡片】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早年试验新式教学。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曾主编《小说月报》,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建国后任出版、教育、文史等部门领导。叶圣陶不只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及教育家,事实上,他的小说非常出色。1918年在《妇女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叶圣陶从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所编辑的大量书籍、杂志和课本,都体现了处处为读者着想的特点。建国后,他先后出版过《叶圣陶文集》《叶圣陶选集》《叶圣陶小说集》等。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招揽()

②颧骨()

③面颊()...④喘息().⑦晦气().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揽

①缆

榄

⑤琐碎().⑧推毂().

⑥嚼烂().

薄

②

簿



糟

③

槽



喘

④惴

湍

颊

⑤

荚



戈

⑥

曳



3.近义词辨析 ①年纪·年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格外·分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继而·既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题目中的“春联”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对联?什么意思?

点拨 对联指的是“有子荷戈庶无愧,为人推毂亦复佳”,意思是有个儿子在前方打仗,对得起国家。推鸡公车谋生计,比哪个行业都不差。

2.主人公老俞的身份是什么?

点拨 老俞是个从事人力推车的老车夫。

3.“我”为什么要送老俞这样一副对联?请结合文本简析。

点拨 一是车夫“老俞”自身体现出来的本分、勤劳、善良、崇高而朴素的爱国情感,不屈于生活压迫的韧性精神品质。例如,88页第7段“我自己摸摸心,考问自己,没占过人家的便宜,没糟蹋过老天爷生下来的东西,连小鸡儿也没踩死过一只。”

第13段“打国仗的事情要紧,不能叫你回来,将来把东洋鬼子赶了出去,你赶紧就回来。”

第15段“我当然明白,国仗打不胜,谁也没有好日子过,第一要紧是把国仗打胜,旁的都在其次。”

第19段“好,确实好,切,切得很,就是我要说的话”。第21段“你老师真是摸到了人家心窝里,哈哈!”。

春联实际上是车夫老俞的精神写照,它既能体现老俞身上那种自顾不暇尚能勇于承担国家、社会责任的高尚品德,也表现出老俞不屈于悲惨命运压迫的韧性。二是“我”为老俞这种可贵的精神所感动,因此写了这副对联送给他。

4.作者为小说家出身,他的有些散文可以当做小说来读,这篇散文就有小说化的特点,结合课文,具体说说这种小说化的写法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 描写人物,是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小说常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展示人物的心理,或通过对话、行动以及环境氛围的烘托等多种手段来刻画人物。课文的重心很明显地放在车夫老俞这一人物上,运用多种手法表现这个人物。

其次,这篇散文也重叙事,也大致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车夫老俞从“遭受不幸后的彷徨疑惑”到摆脱心理负担、确认自身价值获得心理平衡)。这些都表现出了小说化的倾向。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一位车夫老俞的交往并送他春联的事情,从中表现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朴素的爱国情感,引导他们关心社会,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二、结构图解

有子荷戈庶无愧赞美

春联

为人推毂亦复佳鼓舞

三、写作特色

1.具有相对完整的情节。

《春联儿》中老俞的性格就是在相对完整的情节中不断清晰、不断得到彰显的。2.具有提纲挈领的线索。

“春联”是文章的“纲领”,文题为“春联儿”,又收束在“春联”,“春联”就是老俞精神的写照。

3.运用丰富的描写技法。

《春联儿》看似小说的笔法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这点。读过文章,你会发现,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环境烘托一应俱全,在如此丰富的人物描写技法之下,老俞的形象不鲜活都很难。

4.具有关心下层的悲悯情怀。

文章基本按照“同情——关怀——赞美”的思路,为我们塑造一位勤劳、本分、爱国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春联儿》的精髓思想就是叶先生的悲悯情怀。

5.选取最平凡本真的材料。

《春联儿》没有轰轰烈烈的事情,或者写老俞推车糊口,或者写其倾尽所有埋葬小儿,或者写其对“我”絮叨大儿子打国仗的事情。生活的真味儿就在原汁原味的老俞的生活里。

6.让人物自己展示自己。

《春联儿》没有作者直接的评价内容,而是在情节的发展中逐渐让人物的性格清晰起来,特别是文章后半部分的对话,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朴实又爱国的普通人物。

【文苑天地】

1.欢度国庆,翘首遥望台湾山水;迎来中秋,举杯祝福骨肉同胞。2.民富国强数今朝,欢笑迎国庆;山南海北赞改革,歌舞颂党恩。3.苦尽甘来,经过多少坎坎坷坷;星移月转,跃向无限辉辉煌煌。4.同德同心同忧同乐,金瓯永固;载歌载舞载笑载言,玉局新开。【素材积累】

抬头与低头

警方打掉了一抢劫团伙,有人采访了这个抢劫团伙的头目,问:“你通常都是向哪些人下手呢?”

“那些低着头走路,看见我时似乎有点害怕的人,是最好的下手对象。”那个头目说。“据说,你多次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抢劫,难道你不怕吗?” “怕?再多的人,如果都是看客,你会怕吗?” “如果有人出来制止,你会怕吗?” “这就要看他敢不敢抬起头来同我说话。”

感悟 这次采访,使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当好人低下头去,坏人就会抬起头来;当善良低下头去,邪恶就会抬起头来;当勇气低下头去,恐惧就会抬起头来;当正义低下头去,冷漠就会抬起头来„„

适用范围 1.面对邪恶 2.生活的辩证法 3.抬头与低头 4.勇敢 5.正义 【美文珍藏】

藕与莼菜 叶圣陶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这是清晨的画境里的重要题材,倘若涂满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他们要稍稍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

里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就站住了,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这样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在这里,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侯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就要供在较大的水果铺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爽利。切成片送进嘴里嚼时,有些儿甘味,但是没有那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想起了藕就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

而在这里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瓶装的西湖莼菜,他送给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系着罢了。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赏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一个人的童年乃至生命中的许多岁月都是在故乡度过的。故乡有自己的亲人、家庭和很多美好的回忆。一个人的经验积累,情感与性格都与家乡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故乡是一个人的根,不管走到哪里,身在何方,故乡都在他心中,都体现在他的行为方式上。

本文平和质朴,细细品味,会发现作者在对藕与莼菜的种种谈论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怀旧之情。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lǎn ②quán ③jiá ④chuǎn ⑤suǒ ⑥jiáo ⑦huì ⑧ɡǔ

2.①招揽、缆绳、橄榄 ②薄利、账簿 ③糟踏、槽钢 ④喘息、惴惴不安、湍急 ⑤脸颊、豆荚 ⑥兵戈、摇曳

3.①年纪一般只用于人。年龄的适用范围比“年纪”大,它常用于人,也可用于动植物。例:根据年轮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

②二者都有特别突出的意思,都是副词。其区别是“格外”指程度高、超乎寻常,有“特别”的意思。例:他学习成绩格外好。“分外”指一般范围之外,超出了平常,“分外”多用于书面语。例:瀑布也似乎分外响了。

③“继而”,状态副词,表示发生的两事紧紧相接。例: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既而”时间副词,表示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例:既而雨停了,我们又走在了攀登泰山的征途上。

第二篇: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现当代教文的基本线索

2.掌握中国现当代散文的鉴赏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文化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对散文审美品格 教学时数 :

总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内容讲解:

1、中国现代,当代散文的分期,大家都预习过,了解了是怎样分的呢?

明确:

①现代:1919(五四)—1949“现代文学三十年”

②当代:1949—至今,其中又有“十七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之分。

“十七年”:写作主体由“自我”置换为“工农兵新人”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8—现在。创作、表现主体多文化。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为标志。郁达夫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当中国现代文学兴起之时,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国的散文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对接。同时,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奉诸了“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助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大变革时期。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明确:因为社会处在大变革时期,各派各家

纷纷著书立说,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散文的定义

①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说: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其实,就是“人的文学”。

②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

散文是一中“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表现情趣的艺术。

3.如何进行散文的鉴赏

前面,我给大家说到了中国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散文的定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散文进行鉴赏呢?

明确:①以“我”为主。

在散文里,“我”即真实而独特的“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这个“我”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呢?请看:

郁达夫说:“‘个人’的发现”,其实指的就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同时他也指出:“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叶圣陶也借一篇短文对散文的表现“自我”,“个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到:

“我要求你们的工作完全表现你们自己,不仅是一种意见,一个主张,要是你们自己的,便是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一声叹息,也要让我认得出是你们的而不是旁边人的”。这里,意思就是说散文中没有作者这个人的神情浮动,就没有意义可言。以及“特质是个人的,一切都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而不是别人的“自我”展现。蒙田说:“我所描写的是我自己。”就是“自我”这个意思。

金:“我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人的说法,一言蔽之,散文就是展现“自我”,而又“超越自我”的一种文学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叶至诚在《假如我是一个作家》里疾呼:要“有我”,要“找到自己”,这就成为新时期复苏散文的伟大艺术宣言。从此,我国的散文开始进入了全面、多元化的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创作主体,表现主体,题材等都呈现了多元化。

然而,讲到这里,什么是散文笔调呢?

明确:所谓散文笔调,指的是以“我”为主角,以第一人称娓娓告白的亲切口吻写出的叙述文字。即是说散文要反映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我”的灵魂。因此,欣赏散文,看其是否真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的个性,是最关键的。

举例:《纪念刘和珍》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因“实”出“虚”

既然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那么,什么是“实”?明确:“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事物。作者在对客观存在的一切加以描写,寄托自己的情,并通过事物展现活生生的“自我”的灵魂,即散文的神,这就产生出了“虚”。在写作散文的过程中呢?表达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娇情伪饰。就是要写出真实而动人的情感,让你的读者忠实与你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而写“虚”要注意那两个方面呢?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并明确杂文和随笔的区别与联系又是什么?请大家在书上画出。

举例:《泪珠与珍珠》“离愁思乡”、《故都的秋》“眷恋”等。

所以散文的欣赏就是在体验“实”的基础上,因“实”出“虚”。

③即小见大

散文的写作,题材广泛。所谓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入微,皆可入文。说的就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入文,成文。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这就是以小见大。这就为我们论证了“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的散文特征。

其实,只有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林秋、季羡林等人,也持“即小见大”的观点。总之,留心生活,留心身边感人的琐事,抓住一点,升华开去,引向深入,赋予深情、以情动人,以真情感人。

④注意“情致”和“文”的结合

散文在各种文体中,偏于阳春白雪,是一种高雅而精粹的表现艺术。篇幅不长,但立意深,多见识,有真情,有趣味,文字表达有个性,富于文采,在民族语言中最隽美,最值得玩味。

散文有自己的情致,那么,情致指什么呢?明确:情致是情趣、性情、趣味和风味的结合体。它和所写的内容有自然联系,但它并非内容本身,而是透过全部内容所表现,散发出的那种气韵、味道、笔致。如《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少,话不多,只以儿子的视角三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潸然,动人心弦,激荡着读者沉重的心。《我与地坛》感悟生命的坚韧恒久,情致表现为探询、深思等,表现出了悠长而丰韵的情致。

所以,在欣赏散文时,眼界宜宽。而我们在写作时,遣词造句,要注意文情一致,整齐参差,回环往复,达到文与情的和谐统一。⑤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散文。

散文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题材,情感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例如《记》表现了“我”的爱憎分明;《故都的秋》表现的又是一种眷恋之情;而《道士塔》表现的则是一种悲情。即悲剧类,因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深感悲剧所产生的振憾力量。《泪珠与珍珠》则表现了别离之苦,思念故土之情,这无不都对我们情感的升华,起到了良好的“净化”作用。所以,除了前面介绍的四点之外,我们对散文的欣赏还需带有审美的品格。

第三篇: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8课 老家的树学案 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第18课 老家的树

【文本导读】

作者从50年代的《黄河的怀念》到60年代的《山》,再到80年代的《我想念你,北方》,表现出对古老的中华大地的深情怀念,在“我想念你,北方”的热烈呼唤中透示出游子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的恋土情结、挚爱家乡的文化乡愁,尽在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呼唤中。

《老家的树》怀想的是儿时的家乡情境,用四季中的四种树来象征组织篇章,构成四个连贯、变化有致的意蕴单元,就像一首曲子中的四个乐章。

【作者卡片】

郭枫,生于1933年,原籍江苏徐州。1949年到台湾,是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出版家。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

作品有散文集《早春的花束》《九月的眸光》《老家的树》《永恒的岛》《海之歌》等,诗集《郭枫诗选》《第一次信仰》,论文集《高举民族文学的大旗》。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懵懂()

②吞噬()

③寒碜().④辗转()⑤堤堰()⑥阴翳()...⑦攒聚()⑧无稽()⑨簇锦()...⑩臃肿()⑪硕大()⑫豆荚()...⑬炙人()⑭黍稷()..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辗

①碾

拂

④佛



浑

 ②

混

瑟

 ⑤

琵



堰

 ③

偃

撼

 ⑥

憾



槛

⑦栅



靛

 ⑧淀

绽

冽

 ⑪洌

溢

⑨

隘



肆

⑩肄

隅

 ⑫渝

3.近义词辨析 ①黯淡·暗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迷离·迷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肃穆·庄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开头的“序曲”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拨 开篇呈现了一个情绪背景,即此时此地的漂泊无根之感。这个漂泊无根之感又反向推动了对已经失落的根基的找寻,他重复地说:“我的根仍扎在那儿”,那儿就是故乡——黄淮大平原“母亲般的土地”。以此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

2.如何理解“春柳,美丽与哀愁”这一标题?

点拨 春柳的美丽和儿童的天真相映成趣,呈现了柔美的一面;但战争和灾荒又使这片土地“沉沦在比严冬更冷的春荒中”。所以题为“春柳,美丽与哀愁”。这是整篇文章的基本情感结构。

3.作者为什么把第二章的标题定为“榆树,一季燃烧的岁月”。

点拨 榆树平实朴素,却能帮助穷苦人熬过饥荒。夏季来临,麦收场面一片火热,其他庄稼也正当其时,大地和人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正像榆树,根深叶茂,不畏苦难。所以题为“榆树,一季燃烧的岁月”。

4.“秋风萧萧,高歌的白杨”这一标题如何理解? 点拨 随处渲染秋季的肃杀景象。在这个背景中,却有秋收后人们抗敌的激情:“咱们是硬汉子,冻死,也要迎风站!饿死,也要挺直腰!”这正像白杨树“饮着秋风,扬起更高昂的声调,金属一般的音响,在静肃的旷野中,传得好远好远„„”所以题为“秋风萧萧,高歌的白杨”。

5.“严冬,荒野,松柏”又如何理解?

点拨 写松柏傲视严寒的象征意义,是为了赞颂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的,冬天的淫威,可以让柔弱的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本章主要是托物言志、提升情感和意向,以便结篇,实事较少。

6.如何理解《老家的树》中的恋土情结?

点拨 恋土寻根,是人本性中的至情至性。郭枫客居祖国台湾岛数十载,总是想念他徐州铜山县的“老家”;无时无刻不在梦呓中亲吻着那片黄土地,亲吻着家乡的一草一木。

《老家的树》就是抒写他这种魂兮归来的恋土情结。

文章开头那部分就坦白地叙说:“在隔着千山万水的北方,在夐辽无边的黄淮大平原上,我的根仍扎在那儿”,“天空以明明亮亮的碧蓝,大地以苍苍莽莽的土黄,人们以迟迟钝钝的浑厚,从小哺育着我。”

7.全文是如何围绕着“老家的树”抒发作者思乡的游子之情的?

点拨 春柳,使作者忆起故土上一派春色,每家每户难挨的春荒与春愁,每到春天,灾荒与饥饿“便像瘟疫般侵袭着农村”。榆树,使他忆起人们以“榆钱”及榆树皮充饥而迎来小麦收割的情景,想起从小暑到大暑大豆长荚、高粱起一派青纱帐的壮观。白杨,使他忆起老家斑斑驳驳的成熟的秋天,仿佛一夜之间大地就变成了“各种红和黄颜料泼成的世界”。松柏,使他忆起养息他的那片土地,变成风和雪撒野的世界,可恶的风无情地摧残着“单薄而破蔽的冬衣”的穷苦人,难以度过漫漫冬夜„„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作者通过对老家的春柳、榆树、白杨、松柏的深情回忆,表达了对故乡深深地眷恋之情。

二、结构图解

春柳榆树老家的树恋土情结

白杨松柏

三、写作特色

长于新奇精巧的构思,常发人所未及的新见解,又有盎然的诗风,善于开拓幽美的意境;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有丰富的想象,语言含蓄凝炼,晓畅自然、风格多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讲究结构,文字畅达自然,但也多有点睛之笔。像“天空以明明亮亮的碧蓝,大地以苍苍莽莽的土黄,人们以迟迟钝钝的浑厚,从小哺育了我”,如古韵一般,气势蕴含,令人咏叹不止。他把炽热的感情,融于质朴的叙述之中,从头到尾,文章萦绕着和谐的乡思。

本文粗犷、阳刚,有北方气质。

【文苑天地】

1.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唐·白居易《松树》

2.愿君作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现代·陈毅《青松》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7.东门之杨,其叶将将,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晰晰。——《诗经》

8.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限无限时。——唐·刘禹锡《杂曲歌辞杨柳枝》 9.何处销君兴,春风摆绿杨。——唐·皎然《戏呈薛彝》 【素材积累】

海滩上的蓝甲蟹

海滩上的蓝甲蟹分为两种,两种都长着很大的爪子,一种较凶猛,不知躲避危险,跟谁都敢开战;一种较温和,不善抵抗,遇有敌人,便翻过身子,四脚朝天,任你怎么叼它,踩它,它都不理不动。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强悍凶猛的蓝甲蟹不是多了,反而少了,甚至成为了濒危动物。而较弱的蓝甲蟹,会装死的蓝甲蟹,反而繁衍昌盛,遍布世界许多海滩。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强悍的蓝甲蟹是因为好斗,在相互残杀中首先灭绝了一半;其次是因为强悍而不知躲避,被天敌吃掉了一半。而软弱的不善战的只会装死的蓝甲蟹,则因为善于保护自己,反而扩大了自身。

感悟 这一现象用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可以解释得很清楚。人类社会亦是如此。弱与强,某些时候,效果截然相反:弱而得强势,强而处弱势。现代社会,竞争的鼓角争鸣,“风物长宜放眼量”,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利于高效优质干事,大概更能成为长久的赢家。

适用范围 1.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2.强与弱具有相对性 3.适者生存 4.风物 【美文珍藏】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做供,但不做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为“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目“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名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们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赏析 本文通过对故乡几种野菜的介绍,描绘了浙东乡间的民情风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童年的眷恋。

第一段先用淡淡的笔墨掩盖起浓浓的乡情。表面看,作者对故乡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情分”,其实,“故乡”“家乡”界定,已经撩起故乡之思。第二段由妻子说西单有荠菜,引起对故乡的追忆。小儿关于荠菜的歌谣,极富地域特点。吴地与浙东风俗不同,凸现了“故乡”与众不同。第三段介绍黄花麦果时,既写了黄花麦果糕的制作过程和浙东用茧果作贡的独特风俗,又写出了多年不见黄花麦果的惆怅,表达出一种追怀过往的故园深情。第四段写紫云英的白花可治痢疾的说法,这种知识得之于乡间,“故乡”二字隐含其间,调皮小孩听到上坟船的鼓吹声或发现棚窗下的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就带着好奇和新鲜的冲动追看,生活情趣非常浓郁,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童年的眷恋可见一斑。全文淡笔浓情,意味深长。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měnɡ ②shì ③chen ④zhǎn ⑤dī ⑥yì ⑦cuán ⑧jī ⑨cù ⑩yōnɡ ⑪shuò ⑫jiá ⑬zhì ⑭jì

2.①辗转、碾压 ②浑厚、混球 ③堤堰、偃旗息鼓 ④拂晓、仿佛 ⑤萧瑟、琵琶 ⑥震撼、遗憾 ⑦门槛、栅栏 ⑧靛蓝、沉淀、绽放 ⑨溢满、狭隘 ⑩放肆、肄业 ⑪凛冽、清洌 ⑫海隅、忠贞不渝

3.①“黯淡”仅指色彩暗淡。

“暗淡”不仅指色彩不鲜明,还指光线昏暗,不明亮;前途不光明,没有希望。例:前景暗淡。

②“迷离”指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例:迷离恍惚、睡眼迷离。

“迷蒙”指昏暗看不分明,迷茫。还可以指神志模糊不清。例:醉意迷蒙。③“肃穆”指严肃而恭敬。例: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

“庄重”指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例:在严肃的场合你要放庄重点。

散文鉴赏与考点突破(六)

探究题的解题对策

高考探究题根据探究与文本的关系可分为两大类:思辨类和拓展类。

一、思辨类探究题

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深入思考和仔细辨析的意思。这种题型主要体现在《考试说明》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或文本)进行“发掘”“探讨”的精神。换句话说,它主要着眼于作品(或文本)本身,与一般的简答题的区别就是难度系数不同,要求学生深入思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对疑点、难点展开分析。做这类试题,要立足文本,对文本读深读透,作答时思考角度广一点,或深一点。

二、拓展类探究题

所谓“拓展”,就是题目把涉及的内容向文本外扩大、延伸。要求学生从文本出发,按照题目设定的某种拓展方向去思考、回答。它也可以看做是阅读延伸题,是目前高考广泛采用的一种探究题型。其特点是:

1.能对文本作出深层赏析。2.能应用所读知识,解决新问题。

3.能让学生的阅读不只是局限于文内,而是拓展发散,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其实,这种题型是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解释、启示,具有更鲜明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这种题型按拓展的方向又分为社会拓展类和文学拓展类。

(1)社会拓展类探究题

社会拓展类探究题是根据文本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回答问题。这类题的主要特点是将对文本阅读后得到的收获拓展到社会,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它涉及社会人生、历史文化、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的人文本质。这类题目涉及社会各领域和各学科,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探究这类试题的方法主要是内外勾连法,类似于读书中的“出入法”,既要深入文本,读出自己的体会,又要联系生活、社会及自己的知识积累有所拓展,有所联系,有所发现。不可无“内”,也不可无“外”。这类试题多要求“谈谈你的看法或理解”。因此,这里的“内”“外”关系可发展为“作者”与“我”的关系。探究应尊重作者,这叫“目中有作者”;题目要求说出“你(我)”的看法,必须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叫“手下有自己”。总之,要做到“内”“外”结合,作者与自我相结合。

(2)文学拓展类探究题 ①试题特点

依据文本涉及的语言文学知识、写作艺术、作家作品,分析探究文本外的阅读与写作。依据文本内外联系的不同,一般有下面几种类型:

a.阅读→阅读型:依据文本内的文艺观点要求联系所学课文加以阐发印证。b.阅读→写作型:依据文本的写作特色谈对自己写作的启发。这其实就是一种读写结合型。

c.阅读→作家型:依据文本或文本内涉及的作家去探究作家作品的风格特点等。②做题方法

同社会拓展探究题一样,依然使用“内外结合法”。不过,这时的“外”多指课本内的阅读或写作积累,也可指课外的文艺审美类积累。因此,真正答好这种题,除要深入研究文本外,课外的阅读、写作方向的积累至关重要。

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活着的祖先 马国福

①祖先的坟静静地卧在山坡上、河滩旁。白云从头顶掠过,向大地微笑致意,他们看不见;飞鸟从旁边飞过,翅膀划过气流的声音,他们听不见;风在草尖上奔跑,脚步轻柔,仪态万方,他们感受不到;野花藏在草丛间悄悄私语,释放出一缕淡淡的芬芳,他们闻不见。祖先是寂寞的。

②祖先们活着的时候,彼此牵连在血缘的纽带下,像一棵藤蔓上的瓜,沿着家族的根系,分享不同屋檐下有着相同温度的阳光,也承担着屋檐外不同方向吹来的风风雨雨。他们曾经荣耀,也曾经坎坷,曾经争斗,也曾经和睦。他们老了,累了,病了,一个个最后或安顺或无奈地辞别人世,谁也没能走出生命无常、枯荣自守、顺道而去的宿命。

③祖先们走了,从此,家族的家谱上多了一个亡者的姓名以及他在村庄里的功过口碑;从此,家族的饭桌上少了一副碗筷和一串串断断续续的咳嗽;从此,村庄的土地上,少了一个俯向大地劳作的身影。他们把所有的恩怨情仇风光荣辱全部带到了土里,带进时间深处,最终成为泥土的一部分;生前的种种如意、不是、斗争和计较,统统化为尘埃,化为子孙后代祭奠怀念他们时的一把把香火、一场场祭祀。

④在传统的节日里,尤其是家族里举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当后代们把一炷炷香裱在坟前点燃,当一缕缕青烟从坟茔升起,一滴滴酒水、奠茶瞬间渗入泥土,一张张燃尽的纸灰随风飘远,当感恩地叩拜、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的祷词自心间涌起,祖先们复活了,祖先们不再寂寞。

⑤一系列祭奠仪式结束后,子孙们从坟头经过田头,最后回到自家的檐头。或许,祖先们思谋着,以何种方式沿着子孙白天留下的脚印回家。白天,祖先们幻化为一只鸟,回到曾经的家门前,站在高高的大树上,俯视曾经居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哪里少了一片瓦,哪里多了一块砖;晚上,祖先们幻化成一阵风,乘着夜色,潜入依旧留有自己气息的院落里,抚摸曾经烙有自己掌纹的农具,哪里多了一片锈,哪里多了一个豁口,心微微作痛。趁着后代们熟睡的时候,祖先们悄悄从窗缝里潜入粮仓,巡视粮仓是否盈实。清晨,当晨曦穿过树梢,洒在庭院里,他们已经把每个角角落落看了个遍。当看到一处处变化以实物的形式呈现生活逐渐美好的样子,他们方才安心离去。

⑥这些年来,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的夜晚,我常常独坐一隅,反思我们的祖先。尽管祖先不可能幻化成风抚摸后代所使用的工具,也不可能幻化成鸟飞到阳台看我们的粮仓,但我一直觉得祖先并没有远离我们。他们如同脚下一粒粒泥沙,翻滚着,流淌着,翻滚到他们曾经走过的田间小路,流淌进他们曾经含辛茹苦劳动过的麦田,以他们灵魂的磷、腐朽肉体的肥,滋养生于斯安于斯的土地、河流、山川及其子孙。

⑦前不久,我到祖先的坟上烧纸。简短的仪式结束后,我坐在坟前的一道田埂上,静静地看着香火缭绕四散。坟头上一棵棵枸杞树蓬勃如华盖,挂满了红红的果实。这串串枸杞像一盏盏小小的红灯笼。莫不是它们在每个夜晚悄然亮起,给潜入村庄的祖先们照明?架在枸杞树上的鸟巢偶有鸟雀飞来飞去,是不是为了慰藉地下的祖先,在这远山远野间,还有家的气息?那叶齿锋利俗名叫冰草的青草,长得茂盛无比,像是守护要地的卫士,个个英姿飒爽,士气十足。难道它们也在冥冥之中听从祖先的召唤,护佑祖先在大地上永久的家园?我们的祖先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存活着,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⑧小小的坟头是一个个路标,祖先在那头,我们在这头。祖先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我们是一条条游走远方的支流。祖先已经不在世了,但那一抔抔黄土垒就的坟头,如同静放在大地上的一部久远发黄的教科书,支撑着我们的生命。

(选自《沙地》,有删改)本文的题目是“活着的祖先”,请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为什么认为祖先还“活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祖先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气神仍激励着后代,为后代指引人生的方向。②祖先虽已逝去,子孙们仍一直觉得他们并没有远离,他们仍然如活着时一样关注、呵护、滋养着后代。③祖先虽已逝去,但祖先是子孙生命的源头,子孙是祖先生命的延续(承续),祖先以另一种方式“活着”。(意思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如“当看到一处处变化以实物的形式呈现生活逐渐美好的样子,他们方才安心离去”“以他们灵魂的磷、腐朽肉体的肥,滋养生于斯安于斯的土地、河流、山川及其子孙”“我们的祖先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存活着,成为大地的一部分”“小小的坟头是一个个路标„„支撑着我们的生命”等,然后在理解全文主旨的基础上加以整合。

第四篇:中国现当代散文阅读鉴赏(一)——准备

散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散文包括诗歌、骈文之外的一切文体;我们所说的散文概念应当是狭义的概念,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按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写意、议论随笔等四大类别。写人叙事类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写人叙事以抒情写意的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抒情写意类散文是以抒情为主要表现手段,辅之以描写、记叙和议论,重在作者主观情感抒发的散文;议论随笔类散文是指用来表现作者思维成果、显示出一种理趣与哲思的散文。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内容散、章法散、笔法散;而“神不散”,则是说题旨鲜明,意蕴通达。不论内容怎样“散”,总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不管结构笔法如何散,总有内在韵味、情趣笼罩着全篇,或清新、或隽永、或华美、或古朴,情趣虽各异,归旨却为一。

[一]

现代散文创作同现代诗歌小说创作一样,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直接成果:在反对封建道德、崇尚个性自由、追求民主科学等新思潮的推动下,现代白话散文很快破土而出。最早也最著名的是《新青年》杂志开辟的《随感录》专栏,接连发表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人挥洒自如、大小由之的文章,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而且开日后杂文创作之先河,影响极为深远。稍后,与重在议论的《随感录》不同,抒情散文作为现代散文的主干开始产生,五四以来第一批散文家不时有佳作问世。

经过新一代散文家的不懈努力,渐渐确定了散文的文体观:第一,与范围广泛的古代散文不同,现代散文发展成为“与诗歌、小说、戏剧并举而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第二,长期以来重在“载道”即代圣贤“立言”的“古文”,终于为个人抒情言志的现代散文所代替。

五四时期的不少散文作家具有锐意创新的精神。鲁迅不仅是小说大家,也堪称散文创作的多面手,他的《野草》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散文诗集,篇幅不多但分量极重。论想象之奇特、意境之深邃、手法之新颖,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而其作品所展示的那种孤独而偏要奋进、悲凉仍不放弃抗争的心境,更是令人咀嚼不尽。《朝花夕拾》是鲁迅中年时所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冷静的叙述中渗透着睿智的思考,活泼的场景里寄寓着无限的感慨,抒情的笔墨里不乏机智的嘲讽,某些当时不甚了了的事件开始具有了触目惊心的时代意义;而作者笔下极具个性的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人物,也带着深刻的时代印记耸立在我国现代文学的长廊里。周作人取法英国随笔和明末公安派小品,形成了冲淡平和、庄谐杂出的风格,创作了《喝茶》《苦雨》等一批融知识、哲理、趣味于一体的生活小品,对以后的小品文创作影响颇大。朱自清的《背影》等怀人忆旧的散文,返璞归真、不事雕琢,“富于至性深情”;《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写景散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十分精细,对形状、声音、色彩的感觉尤为敏锐,几乎到了毫厘必辨、一丝不苟的境地,而行文又极为活泼流畅,朗朗上口。冰心的《寄小读者》《往事》用清丽典雅的文笔,不倦地赞颂着纯洁的母爱和童心,地域、环境不同而主题一贯,感慨、联想万端而基调不变。究其实,这些温婉的文字同样体现了五四精神的一个侧面——跟蔑视妇女儿童的封建卫道士进行抗争。

新文学第一代散文作家中还有郭沫若、郁达夫、叶圣陶、许地山、茅盾、俞平伯等人,他们各以富有艺术个性的作品,为现代散文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总体来看,不管散文家的创作道路怎样不同、风格如何殊异,凡是成功之作,都渗透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性精神,都符合启蒙思想家向新文学提出的一个共同原则:“立诚”“写实”(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立诚”,要求展示自己内心时不掩饰;“写实”,要求表现现实时不虚假。回顾五四前夕至20年代前期的散文创作,除了勇于创新开拓以外,就要数“立诚”“写实”最可贵了。正是这两个特点为以后散文的发展繁荣带了一个好头。

从2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散文创作进入了成长期、收获期。第一批散文作家多数笔耕不辍;此外,又有不少受到新文化运动熏陶的作家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著名的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梁实秋、梁遇春、李广田、吴伯箫、何其芳、柯灵、陆蠡等。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生长发育,到了20年代中期以后,现代散文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除狭义的“美文”即抒情散文以外,杂文随笔、游记小品、通讯特写、书简日记、散文诗、回忆录等,应有尽有。以鲁迅为核心的杂文创作,作为军阀压迫和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对立面,长期发挥着“匕首”“投枪”的作用,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后才转入低潮。与此相反,反映抗日战争的报告文学此时异军突起,许多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抒情散文是兼具叙事和抒情两种因素而又以抒情为依归的散文样式,曾经广泛地被称作“小品文”。现代散文中抒情散文取得的成就最大,拥有一大群风格、个性各异的作者。如徐志摩长期留学英美,深受英国文学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他的《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散文不仅描写异域风光,连行文也富丽华美,风流潇洒,充满了英国浪漫主义气息。梁遇春(《春醪集》等)常常在连番的比喻和俏皮的笑语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从中不难看出英国散文家兰姆的影子。周作人是又一种类型的作家,他凭着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技巧,继续关在“苦雨斋”里写着有关古董风俗、花鸟虫鱼之类的小品文,俨然是一位置身于都市中的“隐士”、洒脱从容的“名士”。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更多的散文家还是扎根于华夏本土,他们在借鉴外国文学的同时,更着重汲取中华文学艺术的宝贵传统,其中成就卓著的有巴金、老舍、丰子恺、沈从文、李广田、吴伯箫、何其芳、萧红等人。他们关心世态,探索人生,心忧祖国的前途,情系亲友的安危,而对劳动大众和弱势群体则无一例外地流露出由衷的同情。就语言风格而论,或缜密,或委婉,或遒劲,或质朴,虽然不尽相同,但总是深得汉语语言艺术之精髓,比起白话文运动初期的“白话散文”来,要成熟多了。至于像叶圣陶那样注意提炼口语、力求畅达洗练,老舍那样善于在散文中运用生动活泼的北京话,更是让人有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之感。

游记在30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写得最好的当推郁达夫、沈从文。郁达夫博学多才,游历甚广,他不仅对山水风光的观察精细入微,而且熟悉当地历史掌故、人物事件,加上他又爱即兴赋诗,借酒浇愁,所以一旦发而为文,便使人文和风光合为一体,诗词和散文相互生辉,分外绰约多姿。其代表作有《屐痕处处》《钓台的春昼》等。沈从文的风格又迥异于郁达夫,他笔有藏锋,不让感情任意外露,对景物描写既绘声绘色,又讲究简明节制,富有独特的隽永空灵之美。他还常常深情地穿插一些湘西底层人民的生活片断,读来俨然一幅幅传神的湘西风情画。其代表作有《湘行散记》等。

“七七事变”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残酷的战争要求突出文学的功利价值,反映在散文创作上,不少作家不再醉心于表现“身边琐事”的自我抒情,而是努力把反映大众斗争生活作为自己的使命,报告文学得到蓬勃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从切身感受写起的文质并茂的抒情散文,如郭沫若的《由日本回来了》、老舍的《我的母亲》、巴金的《废园外》、茅盾的《白杨礼赞》、施蛰存的《驮马》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幽默散文。如梁实秋的《雅舍小品》、王了一的《龙虫并雕斋琐语》和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作者面临窘境而不气馁,遭受困难而仍从容不迫,这正是作者在精神上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是作者博学广闻、奇思妙想的学者风度的表现。钱钟书的风格又与梁、王二人不同,他的幽默散文以汪洋恣肆、犀利机智见长,常常从人们见惯不惊的现象出发,然后层层逼近,多方设喻,终于得出了超凡脱俗的精湛见解,使读者豁然开朗。

[二]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进程并未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笔直平坦。文学包括散文创作也只得载沉载浮,曲折前行。

综观建国后17年的散文创作,无不受着“颂歌”和“战歌”这一主旋律的深刻影响,不过各个时期的散文样式又各有侧重。建国初期是通讯特写和报告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表现抗美援朝和经济建设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如魏巍的《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杂文也曾活跃了一段时间,如邓拓、吴晗、廖沫沙的《三家村札记》,但终因不合“颂歌”的标准而偃旗息鼓。这一时期的作品由于不敢触及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缺乏对内心世界和人生真谛的深入探求,加上艺术手法不够多样化,因此总体上显得深度不足。相比较而言,17年间还是抒情散文的成绩最大。建国后17年抒情散文的优秀作品有巴金亲切自然的《从镰仓带回的照片》,冰心真挚隽永的《樱花赞》,杨朔诗意盎然的《茶花赋》《荔枝蜜》,刘白羽激越高亢的《日出》《长江三日》,秦牧谈天说地的《土地》《潮汐和船》,吴伯箫朴实醇厚的《记一辆纺车》《歌声》,徐迟绮丽空灵的《黄山记》,菡子委婉细腻的《黄山小记》,翦伯赞充实活泼的《内蒙访古》,曹靖华绘声绘色的《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等等,可谓流光溢彩。其中许多散文佳作多半出现于文艺政策较为宽松的60年代前期。

在众多的名家高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朔、刘白羽、秦牧三人。这三人都能敏锐地捕捉现实生活中的闪光点,反复体察它们对自己心灵的触发和感受,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散文艺术最宝贵的抒情特性。他们三人的艺术探索虽然目的相同,途径却有差异。杨朔让散文向诗歌靠拢,把散文“拿着当诗一样写”(《东风第一枝·小跋》)。他常常精心选择一个中心意象,巧加铺垫,由实而虚,逐步展示其象征意蕴,然后在结尾处出人意料地揭示主题,戛然而止,显得曲折有姿,晶莹剔透。刘白羽让散文向政论靠拢,他观察日出、江河等景观时细致入微,描写时尽情挥洒,然后在关键之处升腾起理想的火花,让历史和现实交织起来,抒发无穷的赞颂和感叹之情,读来颇有几分雄辩的政论家的色彩。秦牧善于从知识宝库中汲取养料,同时又借鉴了“杂文”的手法,围绕中心,说古道今,旁征博引,夹叙夹议,融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具有娓娓动听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有观点认为,由于杨朔、刘白羽过于“诗化”,过于追求“意境”和“形散神不散”的结构模式,作品难免显得做作,夸张、渲染得过了头。但散文的天地是无限宽广的,既可以热情地颂“美”,也可以冷峻地写“丑”,既可以精致巧妙,“形散神不散”,也可以“散”得自然从容,等等。

[三]

随着1978年以后政治环境的改变,散文创作也随着其他文学类别日趋繁荣。

最先涌现的是一大批悼念散文。许多作家和非作家纷纷执笔撰文,缅怀悼念老一辈革命家,控诉“四人帮”迫害革命者的血腥行径。尽管悼念散文以珍贵的史料价值取胜,但也有不少文质俱佳之作,如《一封终于发出的信》(陶斯亮)、《痛悼傅雷》(楼适夷)、《刑场归来》(公刘)等,读后无不令人怦然心动,潸然泪下。

作家们没有长期地停留于对民族伤痕的哀悼,而是很快转入了反思和追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巴金的散文创作。八十余岁高龄的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对“文革”的性质、危害以及产生的根源作了深切的反思:“我们已经吃够了谎言的亏,现在到了多讲真话的时候了。”(《人到中年》)哀悼亡妻的长文《怀念萧珊》,把深切的反省、痛苦的内疚、真挚的怀念交织起来,更是感人至深。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以巴金为代表的《随想录》开启了新时期散文创作的新局面。

新时期的散文创作增加了不少新人。所谓“新人”,并非简单的“年轻人”的同义词。具体说来,包含了如下不同类型的作家:第一类是被平反以后复出归来的老作家,如萧乾、黄裳、吴祖光、邵燕祥等;第二类是各方面的学者、艺术家,如季羡林、金克木、张中行、周汝昌、吴冠中等;第三类才是散文新人,如贾平凹、梁衡、余秋雨、史铁生、赵丽宏等。

新时期散文的最大特点是个性的充分张扬和文体的多元化发展。以散文的具体样式而论,由于改革开放的迅速进展,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众多矛盾,报告文学空前繁荣,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很有“轰动效应”,如80年代初期的《哥德巴赫猜想》(徐迟)、《大雁情》(黄宗英)、《船长》(柯岩)等。由于拨乱反正对大量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了新的历史评价,加上我国向来有“以史为鉴”的宝贵传统,遂使回忆录和人物传记蓬勃发展,给了读者崭新的启示和强烈的震撼。而传统上的抒情散文、游记、随笔等散文形式更是如同雨后春笋,生机勃勃。随笔类散文的成就尤为突出,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是佳作迭出,绚烂至极。这类散文继承了五四时期“小品文”的传统而又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内容不再是纯粹的身边琐事,而是琐事不琐,言在此而意在彼,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由近及远眺望人间的窗子;表达方式不再是一味的絮语和闲话,而是综合运用了叙事、摘录、议论、抒情等因素,显得格外活泼多姿。

杨绛的《干校六记》一书写自己随丈夫“下放”干校的种种遭遇,所用的几乎全是叙述的语气,对外界的一事一物之微,内心的一喜一惊之状的描绘,都显得具体逼真,历历在目。孙犁写了不少寓至情于平淡的佳作,在对往事旧人的回忆中,流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痛切感慨和饱经忧患的“残破”意识。

从思想感情的表达和语言行文的风格来看,杨绛、孙犁等老作家所继承和发扬的是五四时期“立诚”“写实”的宝贵传统,是以朱自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主流,而又显得更加详尽绵密(如杨绛),苍劲淡泊(如孙犁)。

梁衡的散文追求“大气”。他爱写历史人物和山水游记,且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他的《大无大有周恩来》《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等,体现了强烈的现代理性和忧患意识。贾平凹的《商州初录》系列散文,多角度多侧面地描绘了陕南商州一带的历史传统、地理形胜、风尚变化,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余秋雨是年轻一代学者文化散文的代表。1992年,《文化苦旅》由知识出版社结集出版后,一时风行海内外。随后,他的《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散文集,掀起了“余秋雨散文热”。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在博大的文化视野和强健的文化精神下,瞩目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兴衰荣辱和古代知识分子人格命运的变迁,其文上溯五四散文的理性精神和启蒙传统,在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理性精神的回归”中,“卓尔不群,后来居上”(楼肇明语)。

[四]

台湾散文作家多半来自大陆或为迁居台湾同胞的后代。其中如林语堂、台静农、梁实秋、苏雪林等人,赴台前即已卓然成家;稍微年轻的也在大陆接受过古典文学的熏陶,吮吸过新文化运动的乳汁,如琦君师承夏承焘,余光中心仪朱光潜。更年轻的张晓风、三毛、席慕蓉等随亲属赴台时尚属少不更事,但他们的故乡之情却一直不能忘怀。

台湾的优秀散文可谓目不暇接,大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抒情言志、状物写景之作分量最重,佳构最多,其中尤以思乡怀旧的作品最为刻骨铭心。“心悬两地”(指北平、台湾)的林海音忘不了北平的四合院,长期辗转于长江以南的余光中录下了江南连绵不断的“冷雨”,琦君“想念的是故乡矮墙外碧绿的稻田,与庭院中雅淡的木樨花香”(《琦君自选集》)。总之,离乡愈久,思念愈切,此中苦楚非外人所能知,一旦发而为文,自然真挚幽怨,别具一番风致。第二,台湾散文家多半学历较高,视野较宽,对于经济起飞后人情冷漠、生态破坏的一面感受尤深,王鼎钧、琦君等人在这方面均有佳作问世。还有的远涉重洋,如余光中、陈之藩、三毛等,以中华学人绘异域风光,也留下了一些可圈可点之作。第三,有些作家鉴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心的浮躁,便有意识地借鉴西方的意识流手法,一改从容道来的传统文风,特意加快了行文的节奏,增强了语言的密度。余光中参观纽约帝国大厦的《登楼记》,便是一篇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的代表作。

香港散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代表作家有董桥、梁锡华等人。

第五篇:《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7课《豆腐颂》

第17课 豆腐颂

【文本导读】

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对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本文是作者借小小的豆腐来表现中国文化。

【作者卡片】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在东渡日本经商时生下了她,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就读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兼任《文星》杂志编辑,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有散文集《两地》《作客美国》等,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婚姻的故事》等,长篇小说《春风》等。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见于台湾报刊。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佳肴()

②烹饪()

..④竹笋().⑦豆渣().⑩臊子().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渣

①楂

遐

④暇

③鲥鱼().

⑤香椿()⑥佐餐()..⑧盐卤()⑨觐见()..⑪白梗()⑫熨帖()..⑬矫揉造作()⑭焖煮()⑮摩顶放踵()...

攸

 ②

优

帖

 ⑤

贴

销

 ③

消

矫

 ⑥

姣

3.近义词辨析 ①奇异·奇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枯萎·萎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遗憾·遗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哪些内容?

点拨 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作用:营养价值高,养颜(3、4节)。工艺做法:泡—磨—滤—添—压(5、6节)。豆腐的历史变迁:汉—宋—清(7、8节)。“豆腐”名称的沿革(第9节)。

豆腐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第10节)“麻婆豆腐”的传说和做法(11至16节)。作家梁容若在困苦中“才知道了豆腐的价值”,及其有关“豆腐全席”的见闻和感受(17至19节)。

2.与同学交流你读完本课后对豆腐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点拨 历史悠久,制作简易 外形白净,容易配菜 物美价廉,受人欢迎 口感润滑,营养价值高

3.豆腐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题目? 点拨 《豆腐颂》可算是饮食小品散文,写的是豆腐,但却依托豆腐言志,即认同和赞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赞颂豆腐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特质——平易而脱俗,平和而宽厚,朴素而隽永。

4.文章说:“人跟人相处,你不能蛮横地要求对方的心情‘必须’永远是春天。朋友难免失言、失态、失礼、失约。那时候,只有像豆腐那样‘柔软’的宽厚心情,才能容忍对方一时的过失。朋友相交,夫妻相处,如果没有‘豆腐修养’,很可能造成终身的遗憾。”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点拨 豆腐是柔软、平和的,那么人与人相处也应相互体谅,这正是中国人“温柔敦厚”“中庸平和”的特质,突出一种豆腐式的阴柔之美。而该特质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豆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载体,它寄予了我们现代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应具备谦和、宽容、容忍的“豆腐素养”。

5.你还知道哪些名人与豆腐的故事?

点拨 苏东坡有诗曰:“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金圣叹是清朝才子,他临死前在狱中传出的遗嘱是:“吾儿,花生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

瞿秋白自始至终保持了人格的潇洒,他最后说:“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本文通过详细地描写豆腐的作用、做法、沿革等内容,赞颂了豆腐具有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平易脱俗、平和宽厚、朴素隽永的特质。

二、结构图解

做法平易脱俗

平和宽厚 豆腐颂变迁沿革朴素隽永勤劳的象征

三、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作用以豆腐见中国文化。2.托物言情。

以小小的豆腐见中国文化来表现作者灼灼的赤子心和浓浓的中国情。

【文苑天地】

1.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

——清·胡济苍《咏豆腐》

2.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银绠汲寒浆。

——汉《乐府诗》

3.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唐诗 4.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王食勿与传。——元·郑允端《豆腐》

【素材积累】

80后、90后共建山寨版搜索引擎

敢于跟百度、谷歌、雅虎等大型搜索引擎叫板,号称是“全宇宙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度歌虎网站创办。打开首页,该网站列出了“百度+谷歌”“度歌虎”“搜狗”、114等13种中文搜索方式及三种英文搜索方式(英文搜索方式暂时无法使用)。

2009年2月9日,网易论坛转发了一个名为《度歌虎创始人投资人大曝光》的帖子,有网友报料,度歌虎的创始人是“90后”宋健,投资人是“80后”王赛,两人的职业均为集装箱驾驶员,学历则为初中。谈到创办度歌虎的初衷,在上海宝山工作的宋健说是受到百谷虎等综合性搜索引擎的启发。网站开办成功后,宋健把这个消息第一个告诉给了自己的同事兼好友王赛。王赛很赞同他的想法,为了表示支持,王赛给网站提供了第一笔投资——2 000元。目前,王赛已去北京打工,不再和宋健做同事,但他们还通过网络和电话保持着密切联系。

感悟 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一代都满足于生活在父辈的光芒笼罩之下,这两个创业的年轻人便是最好的例证,敢想敢做,才不愧为祖国的希望。

适用范围 1.草根文化 2.成功 3.创业 4.抓住机遇 5.希望 6.年轻一代„„ 【美文珍藏】

冬 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原载1933年12月1日《中学生》第40号)赏析 三幅画面,蕴含着父子之情、朋友之谊、夫妻之爱,讴歌了人性之美。这三幅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境地里的画面,从不同角度强化着同一感受,即人间的温暖之情。这温暖之情就成了串联三幅画面的轴心,也是照亮三件事的凝光点。“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这独具匠心的结束语,既总结了全文,又点明了题旨。由此不难看出,朱自清的善于立意、工于构思、巧于谋篇的大家风范。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yáo ②pēnɡ ③shí ④sǔn ⑤chūn ⑥zuǒ ⑦zhā ⑧lǔ ⑨jìn ⑩sào ⑪ɡěnɡ ⑫yù ⑬jiǎo ⑭mân ⑮zhǒnɡ

2.①渣滓、山楂 ②生死攸关、优秀 ③形销骨立、消瘦 ④遐迩、闲暇 ⑤熨帖、贴切 ⑥矫健、姣好

3.①“奇异”指奇特,惊异。例:路上的行人都用奇异的眼光看着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

“奇幻”指奇异而虚幻,强调变幻多端。例:奇幻的遐想。②“枯萎”指干枯萎缩。

“萎缩”不仅指干枯,还可以形容经济衰退。③“遗憾”指不称心,大可惋惜。

“遗恨”指到死还感到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

下载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14课 春联儿学案 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14课 春联儿学案 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